着眼未来,服务现实

着眼未来,服务现实

一、着眼于未来 服务于现实(论文文献综述)

李庚香,尹全海,张新斌,李龙,王明钦,岳鹏星[1](2021)在《现代化视域下中原学发展与未来走向(笔谈)》文中提出主持人语:2021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是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和国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荣光、在胜利实现我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历史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击鼓催征,带领中国人民再次踏上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的赶考之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发展阶段。实践的发展进步需要理论的跟进和总结,理论的深化提升引领实践的开拓和创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谋划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社科理论工作者应积极响应,超前思考,主动谋划,努力为"十四五"时期国家和地方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参考和智力支撑。为此,在中原学从提出到发展已走过6年多时间的今天,在中原学从刚提出不被大家所熟悉,到今天已经广受欢迎并成为河南地方学研究中的"显学"的当下,在河南社会科学杂志社的组织下,我们约请了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李庚香研究员、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尹全海教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张新斌教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李龙副研究员、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王明钦教授和岳鹏星老师共同围绕"现代化视域下中原学发展与未来走向"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并形成本组笔谈,以期对中原学内涵和外延问题作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为"出彩河南"建设添砖加瓦。主持人:李庚香

李红英[2](2021)在《“新康有为主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中国儒学的发展呈现出诸多面向,“政治儒学”是其中一支。“政治儒学”理论与康有为思想研究相结合,产生了“新康有为主义”。因此“新康有为主义”是在“政治儒学”理论范畴下展开的,着重研究康有为的政教制度改革和经学思想,号称“突破新文化运动以来所形成的思想前提和理论格局”,(1)鼓吹构建所谓的儒家式的现代中国历史叙事结构,和以康有为为现代新儒学开端的新道统说。“新康有为主义”违背史实,奉承康有为为当代社会的立法者,号召“回到康有为”,学统上“以康有为平分古今,由清返汉重振经学”,构建以春秋公羊学为基础、以五经为核心的经典体系;政制建设上建立以儒家文化价值为核心的文教制度,构建儒教文明核心国家。“政治儒学”理论的提出和康有为思想研究的发展,是“新康有为主义”产生的思想源泉,因而“新康有为主义”极为崇拜康有为和重视政制建构。首先,辩护称康有为是坚守以夏化夷立场的,并由此提出回到康有为的问题意识,以儒家文化为本体进行制度建设;其次,通过对康有为的政教建设主张和实践的分析,辩解到康有为所倡孔教的实质是教化之教,进而主张应效仿康有为,在当今建立文教制度和儒教文明核心国家;最后,分析了康有为的今文经学思想,并以此为视角,批判了中国现代化道路,提出了以经学为核心的儒学复兴路向,并力主经学与政治相关联。“新康有为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对制度建设的关怀,其离经叛道之处在于,提出了所谓的以康有为为现代立法者的叙事结构,和以康有为为现代儒学开端的儒学发展“二期说”。作为当今儒学发展中出现的诸多思想流派之一,因其过于离经叛道,“新康有为主义”引起了许多争议。首先,作为保守主义阵营中的激进派,“新康有为主义”不仅遭受到自由主义的批判,同属保守主义的很多学者,也不满于“新康有为主义”将儒学与政治再度挂钩的勾画。其次,在儒教问题上,“新康有为主义”回护康有为的孔教论,并将其塑造为教化之义,并由此提出在当今文教制度中落实儒家教化,使儒学参与到国家核心价值理念建设中。最后,在“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之争中,“新康有为主义”站在“政治儒学”的立场上,参与了这场思想大论争,并在论争中,明晰了自己的思想主张、暴露了存在的问题。如在道统的争执中,双方的道统论都存在缺漏;在对“五四”的态度上,“新康有为主义”主义存在否定一切的片面倾向;在普世价值的论争中,“新康有为主义”对西方价值的排斥和传统文化的扞卫,更像是原教旨主义,而且也没有提出本土普世价值的具体内核;在对内圣与外王的追求中,“新康有为主义”明显偏向于“外王”理想,而内圣外王兼具才是真正的儒学,偏执任何一方的倾向都是错误的。作为儒学研究者,“新康有为主义”具有复兴儒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且由于其是站在“政治儒学”的立场上的,因而也具有现实主义关怀、忧患意识和实践精神。但是其提出的现代儒学的发展方案,只是脱离实际的乌托邦设想,在现阶段是不合时宜的、不具备可实现的条件;其提出的建设文教制度和儒教文明核心国家的目标,也具有特殊化儒学的倾向,可能会使儒学的发展陷入宗派之争。其所构建的新叙事结构,声称是为了回归救亡建国的近代史主题,反思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与现代思想的发展史,思索今后的发展道路。但是在对现实和现代革命史的反思中,存在违反政治建设进程、违反革命史实的倾向;在对启蒙的反思上,号称是追求增强共识、相向而行,实际上却更多地是对启蒙和自由主义的批判与否定;在现代道路的反思中,也存在违反史实、牵强附会的问题。“新康有为主义”对经学的推崇和“政治儒学”外王理想的追求,注定了其只能成为现代儒学发展中的心学、理学、经学等诸多进向中的一支,而无法代表儒学复兴的方向,儒学的复兴应该遵循儒学自身的脉络和逻辑,心学、理学、经学共同发展,建立更包容的经典体系,避免窄化和切割儒学。同时需要理论架构和实践建设相结合,因为儒学兼具内圣修养与外王理想。重建儒学体系时应具有更高的格局和更加开阔的眼界,应放在整个世界历史和未来人类发展的角度去考虑,不应该将儒学从天下关怀退缩到民族与国族建设。

刘后德[3](2020)在《1979年:中国历史学的再出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它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偏差,在“文革”中更是遭遇严重挫折。新时期中国历史学的再定向再出发,是从否定“文革”开始的。它起自政治批判,成于学术反思。它针对“文革”,但绝不限于“文革”。这种专业层面的更深入阶段的拨乱反正在1979年表现得极为典型。在这一年,伴随着全社会思想解放的氛围,历史学呈现出与“文革”时期彻底决裂的姿态。将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一度成为当时整个中国史学界的主流追求。这一追求在中国历史学的理论探讨层面、古代史研究部分和近代史研究领域都有着鲜明的体现。而它在1979年表现得特别集中,并在1979年度走向高潮。那时的中国历史学存在一种明显倾向,即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研究模式,特别是“文革”时期畸形的研究状况,针锋相对地开展再认识、再纠正。这一趋向深刻影响了之后的史学研究面貌。人们首先就统摄整个研究局面的理论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纠偏匡谬。从理论根源和实践经验两方面重新理解和认识“阶级观点”,从而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根本塑造当时史学面貌的指导思想,是1979年的中国历史学界所获得的最大理论共识。此时,笼统的阶级观点得到重新审视:一切以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为史学研究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极端做法也得到纠正;历史的全部内容绝不仅仅只有阶级之间的冲突,也不是所有的阶级斗争都可以纳入“革命”的范畴;阶级斗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根本动力或唯一动力的尊崇地位受到挑战,诸如生产力、生产斗争或矛盾斗争的合力等历史发展要素的重要性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强调;阶级考察之外的广阔历史空间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阶级批判之余的丰富历史遗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学者们不再简单一律地套用阶级分析作为研究模具,而是积极倡导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把握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以往用阶级观点打量一切,言必称“阶级”的不正常状况大为改观。还有,深入反思教条主义、公式主义的危害,也是1979年史学界所获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一切唯本本是从,照搬简易公式的惯常做法遭到批评。在理论阐释与史料求真的结合方面,脱离史实进行虚、假论述的做法受到抵制。它们逐渐被诸如“论从史出”或“史论结合”等主张所平衡。还有一些因固守个别论断、预设某种前提而未曾从根本打破僵局的问题研究也开始得到触动。以上变化归结到一点就是,面对任何问题,人们都转而尝试通过实事求是地具体分析得出自己的独立认识。此时,史学与政治的关系也开始在反省中得到重新定位。人们一致反对炮制“影射史学”以作政治工具的行为,并且通过重新诠释“古为今用”的内涵,以尝试进一步明确史学之于政治的价值功用及合理边界,尊重学术探索的独特规律,纠正违背学术自由的做法,从而扞卫历史学应有的生存空间和独立的价值尊严。1979年,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针对以往的认识局面进行剧烈调整的整体倾向。首当其冲的是,作为“五朵金花”之一的农民战争史所存在的研究偏向受到检讨。农民战争所蕴含之消极作用的集中凸显,成为1979年中国历史学在专题研究领域所经受的最大冲击。在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上,“阶级观点”受到研究实践的重新检验。人们注意到,农民战争在社会生产和秩序稳定等方面存在不容回避的破坏作用。曾经化约为中国古代历史的真正内容或全部内容的农民战争,其价值地位因这种阻碍历史进步的消极因素存在而受到削弱。与此同时,农民本身难以抗拒愚昧落后的封建思想,在经由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分析中遭到集中剖析。进而,农民及其领袖不能摆脱具有负面作用的皇权主义、平均主义等思想,预示了农民战争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催生出又一个大同小异的封建政权。随着农民战争在变革封建制度方面的革命性作用遭到质疑,其价值作用至多不超出改朝换代的范围,甚至客观上有着维护和延续封建统治的认识开始出现。由于人们拒绝沿用简单张贴阶级标签的做法,以及随之而来的道德评判泛化倾向被遏制,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些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代表性人物得到重新评价。作为封建帝王的秦始皇残暴专制等负面因素被集中展露;作为思想文化领域代表性人物的孔子,其礼制、教育等方面的积极价值重新凸显;作为农民起义领袖的李自成,难以摆脱天命思想束缚,即使最后取胜也必然成为封建皇帝,而不可能具有无产阶级领袖那样的进步特征和成就,这样一种宿命般的历史结局在讨论中被强调。此外,在中国社会形态及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上,由于人们对固定一种学说、服从一种认识的垄断局面多有不满,古史分期领域遂有诸说并起,从而颠覆了之前郭沫若等人所主张的战国封建说一家独尊之局面。由此,“魏晋封建说”、“西周封建说”、“秦统一封建说”等不同论见纷纷出现。把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这一思潮,在1979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表现的最为充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关键节点上的典型认知呈现出“过山车”般的翻转。比如,曾经作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典型的义和团运动受到集中质疑。该运动被认定为具有盲目排外、愚昧迷信等特点,甚至存在受清廷利用而“奉旨造反”的过程和行为,其对内反封建的革命性质和对外的反帝作用及价值都出现较大争议。再者,针对以往卖国之定性,在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洋务运动作为近代工业化肇始的标志性作用开始得到积极肯定。在企业管理、规模化机器制造、引进利用外资技术等方面,洋务运动所带来的进步影响;抗击外部势力经济侵略和军事侵略,构筑自身近代化的经济和国防基础,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拉开大规模学习西方先进文明的序幕,形成开放、理性的进取精神,以及在整体上开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化进程的重要意义,都得到有力阐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从单纯依托目的初衷或阶级进行定性分析,开始向重视客观效果的考察方面倾斜。还有,对于被批软弱妥协且“阻挡人民革命”的戊戌变法运动,学者在现代性视野下重新将其定义为,一场由资产阶级发起的,旨在通过制度革新以挽救家国危亡的进步运动。其爱国主义价值,借鉴先进制度进行资本主义改革的宝贵尝试,以及改革过程中所推动实现的启蒙解放等,都开始得到更多学者的认同。该运动的改良主义定性开始动摇,资产阶级维新派对抗封建顽固派,以及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进步作用越发得到肯定。1979年,是中国历史学进行再调整的关键年份,是“文革”时期史学向改革开放史学过渡的转捩点。它以反思姿态挺立于两种史学研究样式转换的紧要关头,通过一系列史学认识的再纠正实现了浴火重生。显而易见,研究样态的根本转变需要借助史实的订正,研究方法及理论指导的校准,但更仰赖于观念层面的透彻省悟。在追求学术独立和求实精神方面的启蒙重塑,是这一特殊年份留于后世的最醒目价值。与此同时,就学科本身而言,经过1979年前后学界在思想观念、理论方法、价值立场等方面的及时调整,历史学得以迅速转入新的发展阶段。1979年的中国历史学,为之后研究内容从较为单一的政治史向着结合社会史、文化史等领域延伸,以及研究范式和研究重心从革命史向现代化叙事转变,奠定了基础。同时,它还孕育了几种研究趋向。比如重建史实真相,考求真实;再次确认坚持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宏观研究,偏重线索规律的合理化梳理;或者吸收借鉴西方理论方法重建历史叙事等。它们都在反思以往研究弊端的基础上呈现出多元竞发的态势。细致的文献梳理,结合对“文革”前后及当时中国历史学研究取向的综合对比,以期最大限度地呈现当时史学研究领域深刻调整的思想史价值,以及为新时期史学研究健康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的学术史意义。选取1979年这一独特的年份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充分彰显其年代史学层面的蕴涵;史学界通过积极拨乱反正以响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号召,体现出中国历史学在参与历史中创造历史的传统致用色彩;以“颠倒”求“反正”,尽可能地释放出了解放思想的能量,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从一个极端倒向另一极端的危险。因此,反思学术研究的偏向,仅仅通过“翻烙饼”的方式进行显然是不够的。准确拿捏1979年中国历史学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充分衡估这一时期史学研究所具有的转折过渡意义,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尤其是在清除畸形的“文革史学”那样的研究生态,为此后学术转型奠定基本格局方面,很有必要进行专门探讨。如果说1949年,崭新的中国历史学依靠政治得以确立,那么1979年,就是中国历史学在反求诸己的背景下实现学科化重生、专业化再造的又一次开始。从学术发展的长远角度看,它不啻于共和国史学的“第二次开国”。

杨阳[4](2020)在《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文中认为教育公平作为衡量社会文明和进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重视。然而,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偏见一直是个国际性问题,在高等教育300多年发展的历史中,女子高等教育不过区区的100多年而已。日本作为亚洲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儒教圈国家,其女子高等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有独特的发展历程。本论文运用文献法、历史法、图表法、案例法和因素分析法,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数据等资料,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进行研究。女性主义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强烈的批判意识,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领域发起挑战。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观察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性别平等与女子高等教育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四个基本问题:第一,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基于什么样的性别平等观念发展起来的?第二,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如何落实性别平等的?第三,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都发挥了什么样的功能?第四,影响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促进性别平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本论文以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与性别平等之间的作用关系为横轴,以作者所支持的历史分期为纵轴建立分析框架,借助女性主义理论及女子高等教育的相关理论,系统地分析和论述了战后70余年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和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论文重视女子高等教育发展与性别平等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清晰地从教育对社会整体及女性学生个体两方面明确各阶段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所发挥的功能,并结合结构、价值、话语三个维度反观社会现实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功能的制约,分析了日本社会形式上的性别平等和现实中的性别平等之间的分裂、矛盾和冲突以及逐步解决这种表里不一问题的策略,对于儒教圈国家的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具有参考价值。通过综合探究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战后日本高等教育体系内,长期存在一种基于生理性别的知识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一方面促使日本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另一方面也加固了既有的性别价值秩序。纵观战后70余年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史,可以发现,在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高学历女性群体始终处于被动的处境。但随着日本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本女性尤其是高学历女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分为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及意义、研究方法及视角、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概念界定及历史分期五部分,在细致梳理问题意识、总结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本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构想、分期结构等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第二章,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分为女性主义理论、女子高等教育相关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三节,系统梳理了女性主义发展的历史、理论流派、哲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女性主义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以表明女性主义作为本论文的研究视角、理论基础的合理性与可能性。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则针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期式的论述分析。其中,第三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确立期,集中分析论述战后初期到1960年代中后期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第四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期,集中分析论述1960年代中后期到1990年代中期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第五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革期,集中分析论述1990年代中期至今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为方便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阶段性对比,依照本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框架,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别对时代背景和对女性的价值期待、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及变化、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四个主要内容进行了剖析,并阐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内涵的性别平等观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内在机制。第六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过程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根据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得出的关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阶段性发展的结论,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脉络进行梳理,并对本研究提出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回应。

张翔[5](2020)在《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形成于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面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在从事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者逐渐分离并相互对立,农业雇佣工人既是土地的实际经营者,也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者,但其能得到的仅是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大部分剩余产品则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攫取。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土地等非劳动要素所取得的报酬是通过参与剩余价值分割实现的,资本主义地租正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从农业资本家那里分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存在反映了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地租不合理性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地租产生的前提,要改变劳动者备受剥削的处境,就必须在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国有化、农业合作化等手段,确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使土地收益由全体民众共享。而究竟如何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恩格斯又为此创立了土地革命理论,把合理的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为实现工农联盟的纽带,把工农联盟作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石。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还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出发,横向的比较了欧美有代表性国家的土地制度与东方国家土地制度的差异,提出不同国家要依据国情选择合适的土地制度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方法;从人类历史发展的纵向上考察了土地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了土地所有制的变迁对人类历史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其整体性之所在。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影响深远。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中国化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推进和深化的过程。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基本结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把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刻分析近代以来的中国国情,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为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适时实施分阶段的土地政策,成功开展了土地革命的伟大实践。随后中国共产党在城市实现了土地国有化,在农村则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把农民土地私有制改造为集体所有制,最终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为尽快改变我国经济的落后状况,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展开,农村普遍实行公有化程度更高的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一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统归公社调配与使用,农民实际上丧失了对土地的支配权,在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条件下,这种高度集中的土地管理体制实际是生产关系超常规的变革,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我国农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最初探索仍旧是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入手,探索适合国情的土地政策。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农民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生产积极性显着提高,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成为趋势,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针对农村土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使承包权继续担负农民的社会保障职责,这样仅承担财产功能的经营权就可以“轻装上阵”进入市场自由流转,从而兼顾了保障农户土地权益与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双重需求,细化并明确了承包农户与实际经营者的产权关系,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扫清了障碍,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的良性互动。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不论遇到何种困难,中国共产党始终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坚持不懈的探索,积极构建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理论,努力使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取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形式,实现了坚持与发展的统一,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自觉与实践探索的与时俱进。本文主要分为五章内容,聚焦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萌芽、形成、完善、后续实践与发展整个历史进程,通过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问题的论述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解读,深入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整体性及其内在逻辑,详细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后续的实践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充分挖掘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对中国现阶段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启示。各章内容简述如下:第一章具体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与小块土地相结合的农业经济结构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两极分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无产阶级的反抗意识日益觉醒,开始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了给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先进的理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性继承国民经济学家对土地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构想和19世纪欧洲自然社会科学领域其他杰出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土地思想。第二章全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基本内容。在从事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实践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土地相关的概念、范畴和逻辑体系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渐发现: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历经劳动地租、产品地租、货币地租和资本主义地租四个发展阶段。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通过土地国有化等手段,确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并依据所处的历史条件积极探索土地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使土地收益由全体民众共享。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制定明确的土地纲领、建立工农联盟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牢牢掌握国家政权。地租理论、土地国有化理论和土地革命理论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基本内容。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继承、实践与发展。在俄国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列宁立足基本国情制定并实施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土地纲领和革命策略,在苏俄实现了土地国有化,同时适时推进苏俄的工农联盟从政治军事联盟向经济联盟转变;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土地纲领时应坚持策略性与原则性的辩证统一、用灵活的土地政策服务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现实需要,进而争取农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支持和参与。他还针对中国等东方国家提出了民族和殖民地土地问题理论,通过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土地革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土地革命实践施加了重要影响。第四章主要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土地思想,进一步提出土地纲领和政策不是僵化的和一成不变的,应依据现实革命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先通过土地改革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再分阶段确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土地公有制在我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实现形式,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努力构建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理论,使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取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形式。理论研究重要的是回应现实问题的解决。第五章主要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现实启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土地占有情况和土地关系的稳定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个社会阶级和利益结构的均衡性与稳定性,进而决定了统治阶级政权的巩固程度,因此土地问题是任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都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前我国的土地问题集中体现为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所面临的三对矛盾:一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与产权明晰的矛盾,二是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三是计划与市场的矛盾。要推动这些矛盾的合理解决,需要在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的基础上,告别“以地谋发展”模式和建立土地资产的良性运营格局,在因时因地持续改革中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土地制度。

谢紫冰[6](2020)在《孔子“实用理性”思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用理性”是李泽厚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用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这一概念具有注重现实、清醒理智、冷静乐观、强调行动、重人事轻鬼神等特征,而这些特征同样也是孔子思想的内在价值趋向,是孔子思想深处的思维方式呈现。这一思维方式的形成与中国独特的地理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它孕育于农业社会,形成于巫史传统,完善于周公制礼和孔子的“释礼归仁”,并在鲜明的体现在孔子的众多思想当中。孔子在仁学思想中主张“为仁由己”;在中庸思想中主张“执两用中”;在经权思想中主张“守经行权”;在天命鬼神思想中主张“存天远鬼”;在义利思想中主张“见利思义”,这其中都深深蕴含着一种看待万物的理性精神,以及注重现实实践的实用态度,深刻呈现出一种“实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而这一思维方式又在孔子思想实践中得以广泛传播,使儒家思想得以呈现出一种深刻的主体性特征,其注重反求诸己,强调躬行践履,并为后世儒家学者所发展和实践,使儒家思想乃至整个中国文化走上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即凡而圣”——“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即世超越”路径。

王梅琳[7](2020)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在时代的大背景、国情的大前提、理论的大框架规定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与奋斗目标,显然需要在中国特色发展方式与现代世界发展模式二者融合中,突出中华民族内在本质的坚守。就此而言,系统而深入地挖掘、梳理、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饱含的极为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在对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础上,寻求与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行动机制,真正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论、制度与实践过程之中,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与重大的实践问题。本论文正是在这一问题的导向下展开的。本论文的基本思路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为研究主题,立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论规定与实践逻辑,从机制层面探索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智慧有效融入其中。论文总体上遵循理论探讨—现实分析—理念融入—制度融入—行为融入这一研究思路展开。这一思路的核心是一个一般理论建构的基本逻辑。论文首先在对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机制的理论框架;其次,立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现实挑战与本身特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硕的治国理政资源与繁荣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系统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明确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内在逻辑;再次,遵循“融入机制”的一般理论框架及其现实规定,分别从融入机制运行的柔性力量、刚性保障、行为实践三维架构出发,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制度设计与行为要求,搭建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系统化、规范化、可操作化的机制;最后,基于整个融入机制的建构过程,从融入机制建构的主要原因、重点所在与预期结果,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给予我们的经验启示。在上述思路指引下,本论文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科学开展问题的讨论。本文共分八个部分展开:在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的目标与内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一章着重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机制的相关概念与行动框架,界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融入机制的概念,建立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观念、制度与行为三维框架,为本论文的进一步推进奠定坚实的概念与理论基础;第二章客观分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现代化面临的观念、制度与行为层面的挑战,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应对这些挑战过程中的效用。同时,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体与场域困境,论证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可以为其提供主体保障与场域支撑,从而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必要性;第三章从开放性和本土性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具有的吸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品格,从观念、制度与行为层面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厚治国理政资源,从思想观念与价值目标方面论证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从而明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可能性;其后的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观念、制度和行为三重维度的架构体系,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系统行动机制建构。上述机制的建构,需要明确融入的基本依据、主要内容、价值原则与可行路径,以保证机制建构的有效性和运行的可持续性;第七章统筹考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机制建构的原因、重点与结果,提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过程中必须注意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价值,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中国社会发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论文得到的基本结论是: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历史资源而存在,它之于当今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观念、制度与实践具有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不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潜意识、集体无意识、集体意向等形式而自发地存在并发挥规范作用。这是一种“自在的”行为。第二,以自觉的思维方式、制度建构与实践行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中,从而达成中国之治,这是一种“自觉的”行为。第三,中国共产党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核心,必须积极主动作为,对中华传统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精神命脉做出能动的选择与理性的接纳,科学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机制系统建构。

丁玉峰[8](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研究》文中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直接关照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人们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背景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过程中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对于滋养人们心灵,涵育人们德行,引领社会风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借鉴教育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学科知识,着眼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实效性,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集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的内涵阐释与划分解析、思想支撑与基本特性、具体文化形态的内蕴与功能、实践运行要求等问题。全文由导论、七章和结论构成。导论:阐明选题缘由,综述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本研究思考。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的内涵阐释与划分解析。主要从理论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的内涵,在充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提出的逻辑起点基础上,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等基本概念入手,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内涵,回答思想政治教育为何存在文化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是何,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的划分依据,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的划分呈现。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的思想支撑与基本特性。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文化论述供了根本思想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成果奠定重要思想渊源、国外相关文化成果提供有益思想借鉴三个方面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的思想支撑;阐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历史性与现实性贯一”、“政治性与科学性统一”、“思想性与艺术性融一”、“渗透性与熏陶性合一”等基本特性。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文化形态。主要论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文化形态的蕴含,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内在文化蕴含对不同实践领域的客观反映,划分为思想观念文化形态、政治观念文化形态、道德观念文化形态和法制观念文化形态,具体分析各个观念文化形态的内涵和功效,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措施。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文化形态。主要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文化形态蕴含,根据文化内蕴融涵于物质的方式不同,重点呈现出直观式物质文化形态、再现式物质文化形态、创意式物质文化形态和象征式物质文化形态,并具体分析各个物质文化形态的意蕴和作用,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有效措施。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文化形态。主要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文化形态蕴含,根据在实践中形成的各项制度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划分为根本性制度文化形态、基本性制度文化形态与具体性制度文化形态,分析各个层面制度文化形态的蕴含和效用,提出创新发展的对策。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文化形态。主要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文化形态蕴含,根据实践活动涵养受教育者文化素养的方式不同,形成了以文服人的活动文化形态、以文化人的活动文化形态、以文感人的活动文化形态和以文育人的活动文化形态,具体分析各个活动文化形态的含义、体现和功效等。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运行的要求。主要阐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在实践运行过程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规律和创造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实践运行的有利条件。结论:概括本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相关问题形成的基本观点、得出的基本结论,同时指出本文的不足以及有待深入研究探索的问题,明确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

张迪[9](2019)在《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 ——以戊戌维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是政治体系中的两个独立系统,二者的发展遵循着各自的内在规律。当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相互协调时,政治体系呈现出稳定发展的态势。当然,二者完全一致的理想状态不存在。然而只要二者的张力保持在一定限度内,良性的政治秩序就能成为现实。当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的不一致性超过一定的限度,政治体系则呈现出动荡的局面。旧有的政治制度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度变革的主张就会随之出现。如果传统的政治文化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新政治制度建构的过程就会尤为艰难。即使是建构起来,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政治文化的支撑,也很难长久维持下去。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中的隐性结构,对政治制度的变革产生重要影响。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体现:首先,在政治文化的传播广度上,表现为精英与大众的政治文化是否同步。当社会发生变革时,精英阶层的政治文化最先发生变化。如果他们倡导的政治文化能影响到大众,那么精英和大众的政治文化就具有一致性。政治制度的变革拥有了广泛的政治文化认同,就会较为顺畅。反之,变革很难成功。其次,在政治文化的整合效果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和外来的政治文化是否能完成融合。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往往呈现出多元并存状态。传统政治文化受到外来政治文化的冲击,开始消解;外来政治文化受到传统政治文化的抵制,很难稳固地在民众之间形成共识。如果传统和外来的政治文化能实现成功整合,政治制度变革成为顺理成章之事。反之,整合失败,政治文化呈现破碎状态,政治制度的变革也很难成功。再次,在政治文化演变层次方面,表现为表层的政治思想是否完成向深层政治心理的转变。一般而言,以先进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社会精英阶层由于具有相对开放包容的态度,容易接受外来政治思想。而社会大众的政治心理是一种深层次的观念积淀,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转变。如果政治文化是在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那么政治文化的深层次转变就较为容易发生,政治制度变革成果也随之巩固下来。相反,如果政治文化是从外国移植而来,与本国的社会经济条件相差甚远的话,政治文化的深层次演变很难实现,政治制度的变革也因而很难成功。戊戌维新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旨在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变法运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然而维新派知识分子提出的制度变革目标却没有实现,君主立宪制度没有建构起来,君主专制制度依然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戊戌维新运动是失败的。政治制度变革的失败固然受到经济基础、政治博弈和社会结构的影响。然而从更为深层和长远的角度来审视,当时的政治文化状况与维新派主张的君主立宪制度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传统政治文化占据主流地位,对君主专制制度形成稳固支撑。新型政治文化又尚未成型完善,君主立宪制度因而难以深入人心。维新派知识分子主张在中国建构起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并提出设议院、兴民权、三权分立等具体举措,同时对君主立宪制度及其相配套的政治文化进行宣传。然而其政治思想的宣传范围仅限于知识分子和统治阶层等社会精英。普通民众对于其倡导的新型政治文化并不了解,他们仍然固守着传统的政治文化。具体表现为求稳保守、反对变革、对皇权的依附和崇拜等,这些政治文化因素对君主专制制度形成稳固支撑。因此,戊戌维新在政治文化传播的广度上是极为有限的。戊戌维新时期,传统政治文化依然发挥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了自身严谨和完整的逻辑结构,并非和西方政治文化的简单融合就可以实现新型政治文化的内部契合。维新派对中西政治文化的整合多浮于表面,具有服务于现实政治变革的功利性。浮于表面的对中西政治文化的简单取舍并不能形成对君主立宪的稳固支撑,维新派没有完成中西政治文化的融合任务。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外源型模式。外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现代化进程由此开启。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历经长期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相互配合,形成传统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戊戌维新期间,小农经济仍然是主要经济形态,宗法制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结构,儒家政治学说和道德规范仍然牢固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因此,民众的臣民政治心理极为稳固,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改变。从政治文化的演变层次上来说,戊戌维新期间所倡导的新型政治文化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政治思想方面,并没有演变为人们心中深层次的政治心理。本文在坚持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取戊戌维新这一具体案例为研究对象,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该运动在政治制度变革方面失败的原因,从中总结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具体机制。戊戌维新在新型政治文化的宣传方面,影响范围有限,中西政治文化的整合没有完成,政治思想没有实现向政治心理的转变。因此,新型政治文化没有形成对君主立宪的稳固支撑,政治制度变革的主张没有成为政治现实。

赵东[10](2019)在《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肇始于17—18世纪的欧洲,以“理性崇拜”和“天赋人权”为核心的思想启蒙运动,宣告了近代人权思想的崛起,资产阶级所倡导人权、自由、民主、平等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以此为契机,意大利法学家切萨雷·贝卡里亚以社会契约论作为理论基础,基于人道主义刑罚观,在批判死刑的基础上,宣告了终身监禁时代的到来。其后的杰里米·边沁从功利主义刑罚观出发,认为执行死刑的代价与所收获的效果不成正比,而终身监禁比死刑更加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功利主义原则,由此形成了终身监禁的两大理论支柱。在此思想的影响下,全世界范围内的死刑废除运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终身监禁在很多国家的刑罚体系中都得到了确立,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不同模式。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以废除死刑为“靶向”的终身监禁制度必然要影响到保留和适用死刑的中国刑法,从这个意义上说,终身监禁制度的引入,是有其阶段的历史必然性的。但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中国,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的形势发展要求,并没有亦步亦趋地完全照搬国外的终身监禁制度,而是在《刑法修正案(九)》中设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监禁制度。像大多数新生事物一样,这种与众不同的“独树一帜”,也就有可能意味着问题、矛盾、疑难与缺陷,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思考、批判、解决与完善。最终使终身监禁制度在我国的刑罚体系中从存在变为合理,从萌芽走向成熟,并对我国未来的刑罚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从刑法学、哲学、社会学三个维度上对我国的终身监禁制度展开研究,以本体——历史——现实——未来的逻辑线索构成论文的整体框架,具体的论述思路沿着本体概念与特征、历史源流、理论价值、现实意义、对话与探讨、反思与批判、突破与重构、启示与展望的进路展开。在上述论述过程中,有反思、有批判、有建构;有借鉴、有启示、有展望,最终形成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国际视野、中国视角和自己方案的格局。本文除引言外,内容共分六章展开论述,其中第一、二章为基础篇,第三、四、五章为现实篇,第六章为未来篇,大约20余万字,各章内容摘要如下:第一章终身监禁制度概述。本部分遵循本体、历史、当代的逻辑顺序,系统梳理和研究了终身监禁的概念、特征与分类、历史源流、当代立法模式等基础性问题。现代终身监禁的概念来自于英美,理论源自于贝卡里亚的人道主义刑罚观和边沁的功利主义刑罚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起源于明、盛行于清的“永远圈禁”制度和作为希伯来法系判例法的《塔木德》分别是中西方终身监禁制度的历史源头。在当代世界各国的终身监禁制度中,美国采取了限制死刑基础上的绝对终身监禁模式,欧洲则采取了废除死刑基础上的相对终身监禁模式。这些不同的模式,对我国构建终身监禁制度的刑罚理念、适用范围、类型选择、救济渠道等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第二章终身监禁制度的价值分析。在国家观的层面,揭示不同国家观视野下各种形态的终身监禁所具有的价值意蕴,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终身监禁的本质,并进一步回答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法体系中,该如何去认识终身监禁这一源自于西方的刑罚制度,从国家意识形态的高度去把握终身监禁在我国刑罚体系中的性质和定位;在刑罚本体论的层面,分配主义的刑法本质论,很好地解决了终身监禁的立法威慑与司法适用问题。终身监禁是对国家实现高压反腐,保护国有财产和人民利益的刑罚根本目的和预防犯罪人再次犯罪与一般人犯罪的刑罚直接目的的部门法回应。刑罚权的根据应当是国家的统治权,刑法作为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强制性规范,必然要体现国家意志而服务于现实的经济基础状况,终身监禁是对我国处在社会转型的“拐点”上,为体现国家意志所做出的法律制度回应。终身监禁对改善我国的刑罚结构、推进死刑废除步伐、落实罪刑相适应原则,以及全面贯彻我国现阶段法治反腐的政策、建立廉洁高效政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三章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性质与适用。首先,本章梳理了我国有关终身监禁制度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终身监禁的适用进行了立法解读。基于对立法规范的不同理解和解读,刑法理论上对我国的终身监禁制度在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了理论争讼:其一,对我国的终身监禁制度应当“从宽理解”还是“从严理解”?有从宽说、从严说、宽严一体说。其二,对我国终身监禁的刑罚性质应当如何定位?存在着中间刑罚说、死刑过渡说、死刑本质说、死刑替代说、特殊无期徒刑说;其次,在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性质上。我国的终身监禁是从属于无期徒刑的,在后死刑时代,终身监禁成为主刑后,与无期徒刑相比,并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区别,而是具有方法论和体系化上的差异;再次,在终身监禁的适用上。适用刑法第50条第1款的规定,直接减为25年有期徒刑,不属于终身监禁是否可以减刑的问题,而是不适用终身监禁本身。而在执行终身监禁期间,犯罪分子有重大立功表现,不应当按照刑法78条第1款的规定予以减刑。适用《刑法修正案(九)》判处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并不违反刑法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最后,通过对现有的四起终身监禁判例的分析研究,得出了从无期徒刑到终身监禁的适用数额标准跨度过大和终身监禁刑罚适用的数额边界是2亿元的结论,建构了情节整合下的“数额+情节”的终身监禁适用模式,揭示了判处终身监禁的司法逻辑,阐明了“立功”的法定从轻情节对终身监禁适用的重要作用。第四章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反思与批判。本章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体系性反思。对终身监禁与死刑立即执行、终身监禁与死缓、终身监禁与无期徒刑、终身监禁与罚金刑、终身监禁与刑法第50条第2款限制减刑的规定、终身监禁与服刑人员、终身监禁的替代刑与定位、刑法规定与司法解释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全面的刑罚体系性反思;第二部分从人性论、社会契约论、法的命令、正义理论几个不同的视角对我国的终身监禁制度展开法哲学的批判。第五章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突破与重构。首先,从重构的前提限定、刑罚的衔接与协调、刑罚执行成本的考量、特殊服刑人员的社会化处遇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终身监禁制度重构需要考量的因素;其次,分别从观念困局、成本困局、管理困局、诉讼困局、刑期困局、刑种困局、适用范围困局七个方面重构我国的终身监禁制度。第六章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未来命运与刑罚改革。分别从死刑改革的视角、刑罚轻缓化的视角、犯罪分层的视角、刑法与司法解释的视角、国际刑法的视角对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未来命运进行了展望。以终身监禁为切入点,提出如下刑罚改革意见:建立增设新刑种和刑罚执行措施的评估机制、建立减刑、假释的司法听证制度、刑罚目的的转向、对短期自由刑弊害的再认识与预防、罚金刑易科“劳动补偿”、改革刑罚执行,落实实质意义的罪刑相适应、死刑废除的渐进式。

二、着眼于未来 服务于现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着眼于未来 服务于现实(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化视域下中原学发展与未来走向(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构建中原经济学,奏响“新中原中心论”时代最强音
    一、全面把握中原经济学提出的新时代背景
        (一)站位全国,“新中原中心论”呼之欲出
        (二)着眼未来,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经擘画
        (三)立足河南省情,中原经济学必须解决河南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深刻理解中原经济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一)中原经济学的概念
        (二)中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擘画中原经济学未来发展
        (一)打造新时代中原经济学专家学者群
        (二)积极构建新时代中原经济学理论体系,努力推出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经济学力作
中原学的研究旨趣
    一、中原学之性质
    二、中原学之问题意识
    三、中原学之研究内容
    四、中原学之研究方法
中原学研究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中原学研究与取得的成果
    二、中原学研究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中原学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二)中原学和哲学流派的关系
        (三)中原学与洛阳学、炎黄学、黄河学的关系
    三、中原学研究的重点
    四、中原学需要强化的着力点
中原学之夏文化研究的思考——从三星堆的考古发现谈起
    一、三星堆新发现引起关注
    二、三星堆新成果带来考古之问
    三、三星堆关注热凸显河南夏文化考古工作短板
    四、三星堆考古给河南夏文化研究的启示
形塑共同体:中原学与黄河文化的内在耦合性研究(1)
    一、中原学与黄河文化研究的地域耦合性
    二、中原学的文化研究指向与黄河文化的耦合性
    三、中原学学科建设与黄河文化研究的路径耦合性
    四、中原学与黄河文化研究互为张力,同频共振
    五、结语

(2)“新康有为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 “新康有为主义”的定义
二、“新康有为主义”的缘起
    (一)康有为思想研究的发展
    (二)“新康有为主义”对康有为思想的阐释
    (三)“政治儒学”的新发展
三、康有为的政治儒学定位与“回到康有为”
    (一)回到康有为的问题意识
    (二)回到康有为的政教制度改革与现代儒学的制度建设
        1、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
        2、康有为的孔教国教化运动
        3、现代儒学的制度建设
    (三)回到康有为的今文经学与经学复兴
        1、康有为的今文经学
        2、今文经视角下的现代中国建构
        3、“回到康有为”的经学复兴之路
四、“新康有为主义”的主要观点
    (一)“新康有为主义”的制度关怀
    (二)“新康有为主义”独特的叙事结构
        1、现代中国立法者
        2、“新康有为主义”视角下的近代史
    (三)现代新儒学的起点
        1、儒学发展二期说
        2、现代新儒学的开端
五、争议中的“新康有为主义”
    (一)关于保守主义的争议
    (二)儒教之争
        1、儒教之争的历程
        2、“新康有为主义”的儒教观
    (三)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之争
        1、大陆台湾新儒家之争的实质与“道统论”
        2、对五四运动的态度
        3、普世价值
        4、内圣与外王
六、对于“新康有为主义”的思考
    (一)现实关怀与冒进方案的纠结
    (二)儒者的使命感与特殊化儒学的冲突
    (三)自相矛盾的叙事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1979年:中国历史学的再出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历史学基本理论的拨乱反正
    第一节 以历史主义取代“以阶级斗争为纲”
        一、反思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
        二、破除“暴力革命”崇拜
        三、用历史的观点重新看待阶级和阶级斗争
    第二节 以实事求是替代教条主义
        一、从“唯上唯书”到“唯真求实”
        二、跳出公式套用的怪圈
        三、走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节 重审历史学与政治的关系
        一、批判“影射史学”,放弃“古为今用”
        二、打破史学研究的“禁区”
        三、史学与政治关系的再认识
    小结
第二章 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反思与重建
    第一节 对既有农民战争史模式的挑战
        一、检讨农民战争阻碍历史发展的一面
        二、农民阶级思想落后性剖析
        三、农民战争是封建制度的掘墓人还是修理工?
    第二节 历史人物再评价
        一、重评秦始皇
        二、为孔子正名
        三、李自成再评价
    第三节 打破古史分期讨论定于一尊的局面
        一、魏晋封建说“卷土重来”
        二、西周封建说“重新开张”
        三、其他诸说“群雄并起”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近代史叙事的突破与转型
    第一节 现代化视野下义和团运动的再评价
        一、凸显迷信落后特征
        二、强调盲目排外问题
        三、质疑义和团运动反封建性质
    第二节 改革开放背景下洋务运动历史地位的再衡估
        一、肯定洋务企业奠定中国民族资本的基础
        二、积极评价洋务运动对列强侵略的抵制
        三、认识洋务运动开启近代化历程的贡献
    第三节 古今之变视角下戊戌变法历史意义的刷新
        一、正视戊戌变法的救亡活动
        二、全面认识戊戌变法时期的制度革新
        三、注意发掘戊戌变法的启蒙价值
    小结
结语: 新时期史学的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战前日本教育系统的性别失衡
        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男女平权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视角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视角
    第四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现状
        二、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概念界定及历史分期
        一、相关概念及用法的界定
        二、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第一节 女性主义理论
        一、女性主义的概念及发展
        二、“生物性别”与“社会性别”
        三、“性别平等”与“性别差异”
    第二节 女子高等教育相关理论
        一、传统认识论视域下高等教育的特征
        二、女性主义认识论对传统认识论的思辨
        三、教育机会均等概念及原理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三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确立期:以法定女性人权为基础的性别平等观念
    第一节 战后复兴时期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一、GHQ占领政策:女性解放思想的兴起
        二、日本战后复兴:传统女性观的延续
    第二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二、“男女同校”与“男女分校”并行的发展方式
    第三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
        一、高等教育面向女性招生及女子大学的设立
        二、短期大学的设立及发展
        三、女子大学的学部构成和课程设置
        四、女子高等教育的第一次危机:关于“女大学生”的论争
    第四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一、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二、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第五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结构维度: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平等
        二、价值维度:传统社会女性观的干扰
        三、话语维度:女性失语、女性保护主义
第四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期:两分主义的性别平等观念
    第一节 日本工业社会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一、日本型工业社会的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分工观念
        二、日本型福祉社会的形成:以“核家庭”为单位
        三、日本型学历社会的形成:学历主义、名校主义
    第二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化及发展
        一、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的原因
        二、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三、高等教育“女性专用轨道”的形成和固化
        四、女子高等教育的第二次危机:关于“女大”存在意义的论争
        五、“家政学”的变革和“女性学”的兴起
    第三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一、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二、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第四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结构维度:社会结构中的不平等
        二、价值维度:性别平等思维下的价值陷阱
        三、话语维度:男性语境下的自我规范
第五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革期:均质的性别平等观念
    第一节 日本后工业社会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一、日本型工业社会的瓦解和后工业社会的形成
        二、男女共同参与社会的构筑:以“女性”为核心
        三、21世纪日本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机构的“大淘汰”时代
    第二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动向
        一、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二、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特征
        三、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
    第三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一、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二、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第四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结构维度:女性环境改善
        二、价值维度:“二流劳动力”以及社会价值的“女性通道”
        三、话语维度:男性化的均质平等
第六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过程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
    第一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性成就和特征
        一、确立期:以“制度”为中心
        二、扩大期:“女性专用轨道”
        三、变革期:流动性增强
    第二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底色:日本社会性别平等观念的变化
        一、确立期:女性解放思想和保守女性观
        二、扩大期:“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观
        三、变革期:以男性为标准的均质性别平等观
    第三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对性别平等的促进作用
        一、确立期:促进女性解放的变革功能
        二、扩大期:抑制性别平等的保守功能
        三、变革期:促进女性多样化发展的变革功能
    第四节 高学历女性的价值和功能:在男性中心社会中的机遇与困境
        一、确立期:少数女性精英
        二、扩大期:“家庭主妇”和“二流市民”
        三、变革期:劳动市场中的“二流劳动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日本战后女大学生人数变化曲线图
    附录2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变化曲线图
    附录3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变化概况(表)
    附录4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学生数变化概况(表)
    附录5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教员人数变化概况(表)
    附录6 战后日本18岁人口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变化概况
    附录7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男女差值对比
    附录8 战后日本大学院在籍者数男女对比
    附录9 各学科学生入学状况(1980-2019)
    附录10 2014 年日本全国女子短期大学列表
    附录11 2014 年日本全国女子大学列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关于几个主要概念的界定
    四、选题的基本内容
    五、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经济基础:与小块土地相结合的农业经济结构逐渐瓦解
        二、社会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
        三、政治基础:欧洲各国阶级斗争呈现出新的特点
        四、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和农民争取自身权益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国民经济学家对土地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二、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构想
        三、18-19世纪欧洲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其他杰出成就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萌芽
        二、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形成
        三、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发展完善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地租理论
        一、土地所有权与其他权能相分离产生地租
        二、封建地租形式的演化与地租的资本化
        三、资本主义地租及其与相关范畴的区别
        四、分成制与农民小块土地所有制
        五、住宅及房租理论
    第二节 土地国有化理论
        一、土地国有化的条件和实行土地国有化的原因
        二、土地国有化的具体实施路径
        三、土地国有化之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
    第三节 土地革命理论
        一、对资产阶级、工人和农民进行阶级分析
        二、分析农民土地问题与实现工农联盟的关系
        三、恩格斯晚年对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土地革命策略的新认识
    第四节 欧美国家与东方社会土地理论
        一、欧美有代表性国家现行的土地制度及其发展方向
        二、东方有代表性国家的土地制度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三、东西方国家土地制度的多样性
    第五节 土地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论
        一、土地是人类文明发展所需自然条件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史前社会的土地公有制结构及其解体和后续发展
        三、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形成的土地私有制和“地产”的财富属性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实践探索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的曲折演绎
        一、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关于土地问题的论战
        二、考茨基《土地问题》对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部分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一、土地国有化理论在苏俄的实践与发展
        二、全面论述合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性
        三、明确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土地纲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适时推进工农联盟从政治军事联盟向经济联盟进行转变
        五、民族和殖民地土地问题理论及其影响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第一节 对中国农民及其土地问题展开初步探索(1921-1927年)
        一、中国传统土地思想与中国共产党最初的土地政策
        二、农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与无产阶级天然的同盟者
        三、合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实现工农联盟的关键
    第二节 从国情出发适时实施分阶段的土地政策(1927-1952年)
        一、明确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
        二、总结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出土地革命路线
        三、立足基本国情的变化对土地政策适时做出调整
        四、土地改革运动确立了农民对土地的完整所有权
    第三节 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1953年至今)
        一、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逐步确立与巩固
        二、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
        三、针对农村土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充分认识农村土地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农村土地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
        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现存的主要矛盾
        三、关于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争论
    第二节 在因时因地持续改革中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土地制度
        一、坚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三个底线”不动摇
        二、告别“以地谋发展”模式和建立土地资产的良性运营格局
        三、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孔子“实用理性”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实用理性”概念分析
    (一)“实用理性”概念提出
    (二)“实用理性”概念界定
    (三)“实用理性”概念内在特征
    本章小结
二、孔子“实用理性”思维的文化渊源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孕育
    (二)由“巫”而“史”的理性化进程
    (三)周公制礼与孔子“释礼归仁”
    本章小结
三、孔子思想中“实用理性”思维的表现
    (一)“为仁由己”的仁道理想
    (二)“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
    (三)“守经行权”的经权理论
    (四)“存天远鬼”的天命鬼神思想
    (五)“见利思义”的义利观念
    本章小结
四、孔子“实用理性”思维对儒家思想主体性特征的塑造
    (一)对主体自身的关注
    (二)对躬行践履的重视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机制的概念探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 文化
        (二) 传统文化
        (三) 优秀传统文化
        (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概念解读
        (一) 治国理政
        (二) 政党治国理政
        (三)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
    三、融入机制的概念内涵与行动框架
        (一) 融入的概念辨析
        (二) 机制的内涵剖析
        (三) 融入机制的框架建构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必要性
    一、应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重大挑战的现实需要
        (一) 回应观念挑战:形成中国特色治国理政观念
        (二) 因应制度挑战:推动中国善政良治目标达成
        (三) 应对行为挑战:塑造中国特色治国理政行为
    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 强大的主体保障:中国共产党主动作为
        (二) 广泛的场域支撑:治国理政的现实领域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可能性
    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具有吸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品格
        (一) 开放性特质:借鉴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 本土性特征:彰显自我民族文化特色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了丰富的治国理政资源
        (一) 观念上的智慧:治国理政的观念文化
        (二) 制度上的精华:治国理政的制度文化
        (三) 行为上的精髓:治国理政的行为文化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多维契合
        (一) 思想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通相融
        (二) 目标契合:共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思维观念
    一、观念融入的前提:形成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先进观念的要求
        (一) 治国理政先进观念形成的历史启示
        (二) 治国理政先进观念发展的现实诉求
    二、观念融入的内容:符合中国特色治国理政观念形成的要求
        (一) 从天人合一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指导原则
        (二) 从小康大同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目标
        (三) 从民惟邦本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
    三、观念融入的原则:遵循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观念的内在规定
        (一) 把握方向性原则
        (二) 坚持创新性原则
        (三) 贯彻渗透性原则
    四、观念融入的路径:塑造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观念的机制
        (一) 利益驱动机制
        (二) 制度驱动机制
        (三) 精神驱动机制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制度体系
    —、制度融入的前提:建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先进制度的要求
        (一) 中国之制形成的历史镜鉴
        (二) 中国之治开创的实践意蕴
        四、制度融入的路径:建构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制度的机制
        (一) 基本制度保障机制
        (二) 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三) 公共政策保障机制
    二、制度融入的内容:契合中国特色治国理政制度生成的需要
        (一) 从天下为公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制度
        (二) 从贵和尚中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制度
        (三) 从尚贤使能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制度
        (四) 从为政以德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制度
    三、制度融入的原则:遵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制度的内在规定
        (一) 遵循合理性原则
        (二) 遵照合法性原则
        (三) 遵从现实性原则
第六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行为实践
    一、行为融入的前提:规范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行为的要求
        (一) 治国理政规范行为形成的历史启迪
        (二) 治国理政规范行为更新的现实需要
    二、行为融入的内容:切合中国特色治国理政行为养成的需求
        (一) 从富民安民到中国共产党经济治理行为
        (二) 从礼法合治到中国共产党政治治理行为
        (三) 从和合共生到中国共产党生态治理行为
    三、行为融入的原则:遵照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行为的内在规定
        (一) 坚定全方位原则
        (二) 坚守全程性原则
        (三) 坚持全员性原则
    四、行为融入的路径:构建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行为的机制
        (一) 理论认知机制
        (二) 情感认同机制
        (三) 意志保障机制
        (四) 信仰树立机制
        (五) 实践养成机制
第七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启示
    一、必须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价值
    二、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三、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中国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8)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一)回应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时代诉求
        (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属性理论研究的内在需求
        (三)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不佳问题的现实追求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的内涵阐释与划分解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的内涵阐释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的提出视域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的不同理解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的内涵界定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的划分解析
        (一)学界关于文化形态的多种划分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的划分依据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的划分呈现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的思想支撑与基本特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的思想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文化论述提供根本思想指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成果奠定重要思想渊源
        (三)国外相关文化成果提供有益思想借鉴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的基本特性
        (一)历史性与现实性贯一
        (二)政治性与科学性统一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融一
        (四)渗透性与熏陶性合一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文化形态
    一、思想观念文化形态
        (一)思想观念文化形态的内涵主旨
        (二)思想观念文化形态的凝聚效用
        (三)思想观念文化形态的优化要求
    二、政治观念文化形态
        (一)政治观念文化形态的主要内容
        (二)政治观念文化形态的导向作用
        (三)政治观念文化形态的方向坚持
    三、道德观念文化形态
        (一)道德观念文化形态的内在构成
        (二)道德观念文化形态的调节功能
        (三)道德观念文化形态的与时俱进
    四、法治观念文化形态
        (一)法治观念文化形态的蕴含要义
        (二)法治观念文化形态的规范作用
        (三)法治观念文化形态的提升要点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文化形态
    一、直观式物质文化形态
        (一)直观式物质文化形态的类别
        (二)直观式物质文化形态的功效
        (三)直观式物质文化形态的发展
    二、再现式物质文化形态
        (一)再现式物质文化形态的构成
        (二)再现式物质文化形态的作用
        (三)再现式物质文化形态的优化
    三、创意式物质文化形态
        (一)创意式物质文化形态的呈现
        (二)创意式物质文化形态的功能
        (三)创意式物质文化形态的完善
    四、象征式物质文化形态
        (一)象征式物质文化形态的展现
        (二)象征式物质文化形态的效用
        (三)象征式物质文化形态的创新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文化形态
    一、根本性制度文化形态
        (一)根本性制度文化形态的内涵规定
        (二)根本性制度文化形态的战略引导作用
        (三)根本性制度文化形态的改善准则
    二、基本性制度文化形态
        (一)基本性制度文化形态的本来要义
        (二)基本性制度文化形态的服务保障作用
        (三)基本性制度文化形态的健全原则
    三、具体性制度文化形态
        (一)具体性制度文化形态的基本含义
        (二)具体性制度文化形态的规范协调作用
        (三)具体性制度文化形态的革新要领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文化形态
    一、以文服人活动文化形态
        (一)以文服人活动文化形态的蕴含
        (二)以文服人活动文化形态的功效
        (三)以文服人活动文化形态的实现
    二、以文感人活动文化形态
        (一)以文感人活动文化形态的实质
        (二)以文感人活动文化形态的呈现
        (三)以文感人活动文化形态的作用
    三、以文化人活动文化形态
        (一)以文化人活动文化形态的内蕴
        (二)以文化人活动文化形态的体现
        (三)以文化人活动文化形态的效用
    四、以文育人活动文化形态
        (一)以文育人活动文化形态的要义
        (二)以文育人活动文化形态的展现
        (三)以文育人活动文化形态的功用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运行的要求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规定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的本质属性
        (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的实践运行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运行的精神定力
        (三)以文化自信引领文化形态运行全要素
    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规律
        (一)文化育人规律的本真要义
        (二)文化育人与人的思想形成发展的高度契合
        (三)把文化育人规律融入文化形态运行全环节
    四、创造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运行的有利条件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二)营造全社会浓郁文化氛围
        (三)建设专门队伍力量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的主要科研活动及成果

(9)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 ——以戊戌维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政治文化研究综述
        1.西方政治文化研究
        2.中国政治文化研究
        (二)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研究综述
        1.西方政治制度研究渊源及理论成果
        2.中国学界关于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二者关系的研究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第一章 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一种理论视角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政治文化
        二、政治制度
    第二节 政治制度变革
        一、新制度主义学派关于制度变革的基本理论
        二、制度变革路径方式
        三、制度变革中的路径依赖
    第三节 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具体机制
        一、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路径:建构、维系、运行
        二、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过程
第二章 戊戌维新发生过程——一种实践分析
    第一节 康有为多次上书及1898 年上书成功
        一、第一次上书未果
        二、“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维新的序幕
        三、连续上书催生百日维新
    第二节 百日维新的开始和结束
        一、《名定国是》的颁布开启百日维新进程
        二、变法措施的施行情况及结果
        三、百日维新的成果和影响
    第三节 百日维新过程中的权力博弈
        一、帝党和后党的权力争夺以及后党的力量分析
        二、帝党和维新派知识分子结盟——百日维新的开始
        三、帝党力量
        四、维新派力量
        五、变法措施实施方式的冒进性
        六、外国对变法的态度
第三章 精英与大众政治文化分析
    第一节 维新派政治思想状况
        一、“变”——摆脱危机的必然出路
        二、“破”——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三、“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建构
    第二节 统治阶层政治思想状况
        一、慈禧——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实践者
        二、光绪——专制王朝强弩之末下的除旧布新者
        三、张之洞和翁同龢——具有变革思想的旧式官僚
    第三节 大众政治心理状况
        一、超稳定社会结构之下保守传统的臣民政治心理
        二、西方冲击背景之下的民族主义政治心理
第四章 传统与外来政治文化博弈
    第一节 传统政治思想
        一、天命观论证政治合法性
        二、大一统思想维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三、民本思想——民众评价君主统治效果的重要标准
    第二节 西方政治思想
        一、国家起源的目的:社会契约论
        二、以自由和平等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宣言书:天赋人权
        三、政府建构的原则:分权制衡思想
        四、作为一种政制形式:民主
    第三节 维新派知识分子整合中西政治文化之过程和结果
        一、西方文化对中国产生影响的途径和流变
        二、维新派整合中西政治文化之成果——以《大同书》为例
第五章 表层和深层政治文化演变
    第一节 政治文化在层次方面的演变机制
        一、内生:以启蒙运动对法国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为例
        二、外源:以西方政治学说在明治维新中的影响为例
    第二节 戊戌维新中政治文化演变的政治社会化途径
        一、新式学堂——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二、现代报刊——启发民智的舆论场
        三、社会团体——变法力量的集散地
        四、政治社会化之效果分析
    第三节 戊戌维新失败的政治文化原因:臣民政治心理为何如此稳固?
        一、经济形态之小农经济
        二、社会结构之宗族宗法制
        三、完备的政治社会化方式
余论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类
    三、报纸类
致谢

(10)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终身监禁制度概述
    第一节 终身监禁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终身监禁的概念和特征
        二、终身监禁的分类
    第二节 终身监禁制度源流纵横考
        一、中国古代终身监禁制度源流考
        二、西方现代终身监禁制度源流考
        三、中西方源流对终身监禁制度的启示
    第三节 域外终身监禁立法模式考察
        一、美国模式:限制死刑基础上的绝对终身监禁模式
        二、欧洲模式:废除死刑基础上的相对终身监禁模式
        三、域外模式对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启示
第二章 终身监禁制度的价值分析
    第一节 不同国家观视野下各种形态终身监禁的价值旨趣
        一、西方自由主义国家观——个人主义视野下的相对终身监禁
        二、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国家主义视野下的绝对终身监禁
        三、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视野下重大贪污受贿罪的终身监禁
    第二节 终身监禁的刑罚本体论价值
        一、终身监禁的刑罚本质价值
        二、终身监禁的刑罚目的价值
        三、终身监禁的刑罚功能价值
        四、终身监禁的刑罚权根据价值
    第三节 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价值与意义
        一、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刑罚理论价值
        二、我国终身监禁制度对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 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性质与适用
    第一节 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立法解读
        一、我国终身监禁的立法规范梳理
        二、我国终身监禁的适用罪名
        三、我国终身监禁的适用条件
        四、我国终身监禁的适用时间
        五、我国终身监禁的适用效果
    第二节 我国终身监禁性质与适用的对话和探讨
        一、终身监禁的基本立场
        二、我国终身监禁的性质
        三、我国终身监禁的适用
    第三节 我国终身监禁适用的司法判例分析研究
        一、我国终身监禁适用的数额标准
        二、我国终身监禁适用的司法逻辑
        三、情节整合下的“数额+情节”的终身监禁适用模式
        四、“立功”对终身监禁适用的影响
第四章 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反思与批判
    第一节 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体系性反思
        一、终身监禁与死刑立即执行
        二、终身监禁与死缓
        三、终身监禁与无期徒刑
        四、终身监禁与罚金刑
        五、终身监禁与刑法第50条第2款限制减刑的规定
        六、终身监禁与服刑人员
        七、我国终身监禁的替代刑与定位
        八、刑法规定与司法解释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法哲学批判
        一、人性视野下终身监禁的合理性追问
        二、社会契约论中终身监禁的合法性危机
        三、法的命令下终身监禁对抽象人格自由的违背
        四、正义理论对终身监禁价值的拷问
第五章 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突破与重构
    第一节 我国终身监禁制度重构的考量因素
        一、重构的前提限定
        二、刑罚的衔接与协调
        三、刑罚执行成本的考量
        四、特殊服刑人员的社会化处遇
    第二节 我国终身监禁制度困局的突破与重构
        一、观念困局的突破与重构:恢复性司法的刑事司法理念
        二、成本困局的突破与重构:余刑终身的社区矫正制度
        三、管理困局的突破与重构:《监狱法》增设终身监禁的“分押分管”措施
        四、诉讼困局的突破与重构:建立与终身监禁制度相适应的综合配套诉讼程序.
        五、刑期困局的突破与重构:《刑法》增设刑事特赦条款
        六、刑种困局的突破与重构:废除死缓基础上终身监禁成为独立刑种
        七、适用范围困局的突破与重构: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终身监禁的适用范围.
第六章 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未来命运与刑罚改革
    第一节 多维视角下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未来命运
        一、死刑改革的视角:后死刑时代是否需要一种最高等级的严厉刑罚
        二、刑罚轻缓化的视角:生命与终身自由孰轻孰重
        三、犯罪分层的视角:极重罪的刑罚设置标准
        四、刑法与司法解释的视角:为终身监禁改革预留空间
        五、国际刑法的视角:“死刑不引渡”原则的突破
    第二节 终身监禁制度对我国刑罚改革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一、建立增设新刑种和刑罚执行措施的评估机制
        二、建立减刑、假释的司法听证制度
        三、刑罚目的转向:从“三振出局”的终身监禁说起
        四、对短期自由刑弊害的再认识与预防——以终身监禁为视角
        五、终身监禁与罚金刑冲突的启示:罚金刑易科“劳动补偿”
        六、改革刑罚执行,贯彻落实实质意义的罪刑相适应
        七、自由与生命“质的鸿沟”消解:有期、无期、终身到死刑废除的渐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着眼于未来 服务于现实(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化视域下中原学发展与未来走向(笔谈)[J]. 李庚香,尹全海,张新斌,李龙,王明钦,岳鹏星. 河南社会科学, 2021(12)
  • [2]“新康有为主义”研究[D]. 李红英.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1979年:中国历史学的再出发[D]. 刘后德. 山东大学, 2020(10)
  • [4]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D]. 杨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D]. 张翔. 中央财经大学, 2020(02)
  • [6]孔子“实用理性”思维研究[D]. 谢紫冰.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机制研究[D]. 王梅琳.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8]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研究[D]. 丁玉峰. 西南大学, 2019(05)
  • [9]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 ——以戊戌维新为例[D]. 张迪.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研究[D]. 赵东.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着眼未来,服务现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