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周璟,芦曼,尹思捷[1](2022)在《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方案在腹腔镜子宫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苏醒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分析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方案对行腹腔镜子宫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和苏醒质量的影响,为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子宫手术患者麻醉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8月在浙江省中医院行腹腔镜子宫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顺序编号,54例单号为对照组,行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全麻手术;54例双号为观察组,行七氟烷吸入-瑞芬太尼+丙泊酚静注复合全麻手术。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手术医生和护士实施围术期手术和护理。对两组患者围麻醉期(麻醉诱导前、插管后1 min、气腹前、气腹后5 min及拔管时)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及心率(HR)进行监测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拔管15 min及拔管30 min Steward评分和苏醒离开手术室时间。对两组患者术后1 d、3 d及7 d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评,判断其是否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并行组间比较。收集两组患者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插管后1 min、气腹前、气腹后5 min及拔管时的SBP[对照组(131.17±8.13)mm Hg、(125.37±8.04)mm Hg、(121.39±7.67)mm Hg、(121.72±7.75)mm Hg及(121.81±7.48)mm Hg,观察组(132.30±9.35)mm Hg、(126.48±9.07)mm Hg、(122.48±8.16)mm Hg、(121.31±7.82)mm Hg及(121.97±7.53)mm Hg]、DBP[对照组(80.54±7.38)mm Hg、(79.76±7.07)mm Hg、(78.39±6.89)mm Hg、(77.40±6.35)mm Hg及(77.56±6.71)mm Hg,观察组(81.01±8.47)mm Hg、(80.05±7.58)mm Hg、(78.83±7.34)mm Hg、(77.07±6.47)mm Hg及(77.03±6.82)mm Hg]及HR[对照组(81.71±6.52)次/min、(81.97±6.43)次/min、(81.07±6.65)次/min、(81.03±6.67)次/min及(81.58±6.48)次/min,观察组(81.57±6.47)次/min、(81.54±6.52)次/min、(81.39±6.45)次/min、(81.83±6.81)次/min及(81.39±6.56)次/mi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BP t=0.64、1.349、1.601、1.214及0.215,DBP t=0.574、1.414、1.102、1.227及1.016,HR t=0.322、0.448、0.346、0.712及0.218,均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拔管15 min及拔管30 min的Steward评分[(4.48±0.61)分、(5.11±0.73)分及(5.48±0.7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71±0.53)分、(4.24±0.65)分及(5.02±0.73)分],且观察组患者苏醒后离开手术室时间[(7.14±0.2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8.24±0.3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42、5.147、3.214及4.841,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及7 d MMSE评分[(25.04±2.37)分、(25.83±2.49)分及(26.51±2.60)分]均低于对照组[(26.13±2.12)分、(26.79±2.57)分及(27.35±2.73)分],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4.604、4.217及4.451,均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认知功能障碍率(22.22%、16.67%)高于对照组(14.81%、1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34、4.316,均P<0.05),术后5 d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率(12.96%、1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1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7,P<0.05)。结论联合应用丙泊酚时,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方案与静注瑞芬太尼麻醉方案用于腹腔镜子宫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相当,但其可有效提升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缩短苏醒时间,降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但短期内会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选择麻醉方案。
钟慧[2](2021)在《低气腹压与标准气腹压对结直肠癌老年患者视神经鞘及神经系统预后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结直肠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近年来,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及早期筛查意识的提高,我国60岁以上患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治疗原发病、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的同时也可能导致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以视神经鞘直径作为无创参数,旨在评估不同气腹压联合限制性输液策略对腹腔镜结直肠癌老年患者颅内压及术后短期并发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预防老年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乙状结肠或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年龄65~80岁,ASA分级I~II级,随机均分为两组(n=30):标准气腹压组(H-气腹压12~14 mm Hg)和低气腹压组(L-气腹压9~11 mm Hg)。围术期采用限制性输液策略,并利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反映颅内压。记录基础ONSD(T0),成功诱导和气管插管后5 min(T1)、气腹+头低脚高位后15 min(T2)、45 min(T3)、1 h45 min(T4)及停气腹改平卧位后15 min(T5)的气腹压、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Bis、血气分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右眼ONSD(横经与纵经各两次的平均值)、苏醒室(PACU)拔管时间、术后短期有无头痛、恶心呕吐、谵妄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并记录麻醉前一天、麻醉苏醒后24h、48h 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结果:与T1时比较,两组Ppeak和Pplat在T24时升高;与H组比较,L组T24时Ppeak和Pplat均明显降低(P<0.05);与T0时比较,T34时两组Pa CO2明显升高,H组明显高于L组(P<0.05);麻醉诱导插管后,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ONSD均升高,H组与L组无明显差异(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与T0时比较、T25时两组ONSD均明显升高,其中T34时H组较L组ONSD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5时,两组ONSD回到T1水平。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24h MMSE评分均降低,L组在术后24h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H组(P<0.05)。结论:低气腹压联合限制性输液策略,可缓解结直肠癌老年患者围术期ONSD的增加,可能有利于提高长时间气腹合并头低脚高位老年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
曾亮亮,钟宝琼,曾舒[3](2021)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探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 6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3例。实验组应用七氟醚静吸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入室后(T0)、气腹后5 min(T1)、手术结束时(T2)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均为1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实验组患者的心率(75.32±10.58)次/min、收缩压(112.32±12.58)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78.32±8.38)mm Hg与对照组的(75.40±10.67)次/min、(113.36±13.59)mm Hg、(77.36±8.46)mm Hg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实验组患者的心率(73.36±12.74)次/min、收缩压(114.48±12.65)mm Hg、舒张压(75.32±10.36)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91.25±11.69)次/min、(132.25±13.02)mm Hg、(85.36±11.95)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实验组患者的心率(76.36±5.25)次/min、收缩压(120.21±14.36)mm Hg、舒张压(79.36±9.85)mm Hg与对照组的(76.69±6.68)次/min、(121.29±14.98)mm Hg、(79.40±8.48)mm Hg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5.72±1.13)、(6.15±2.13)、(6.69±1.36)min,略短于对照组的(6.26±2.25)、(7.05±3.36)、(7.10±2.58)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6、12 h的VAS评分分别为(4.24±0.31)、(3.65±0.02)、(2.42±0.6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32±0.25)、(4.47±0.21)、(3.52±0.8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低于对照组的24.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卫肖肖[4](2020)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的效果》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LC治疗的患者6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异丙酚联合七氟醚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指标、围拔管期警觉/镇静量表(OAA/S)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麻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围拔管期OA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行LC治疗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效果较好。
曾祥鑫,刘宇权,刘炯峰[5](2020)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观察组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对比两组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苏醒各指标。结果观察组在麻醉前(T0)、气腹后5 min(T1)、结束人工气腹前(T2)、拔管完毕时(T3)、拔管后10 min(T4)的SBP、DBP、H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拔管后即刻及10 min的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拔管后20 min、30 min的OA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显着,术中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加快术后苏醒速度,提高苏醒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李宏[6](2019)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并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配合吸入七氟醚进行麻醉,实验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方式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正常时间为(8.12±1.43)h,意识恢复时间为(9.01±1.05)min,拔管时间为(14.15±3.05)min,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插管后、拔管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比异丙酚复合七氟醚麻醉而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的临床效果更加显着,可推广应用。
安宁,董文理,王伟[7](2019)在《七氟醚复合麻醉、异丙酚复合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脑氧饱和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麻醉、异丙酚复合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脑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8例妇科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取七氟醚复合麻醉,对照组采取异丙酚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rSO2值、rSO2的变化及血液流动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T2~T6各时间点的r SO2值较手术前均出现明显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时间点的r SO2值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rSO2≤45%率、rSO2≤45%总持续时间、rSO2≤45%最长持续时间、rSO2≤45%整合值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不同麻醉剂诱导后,相对于T1,试验组在T2、T3时SBP、HR、MAP指标均下降微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T2后HR、MAP均显着下降,T3时迅速回升,T4后又逐渐回降,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3、T4、T5、T6、T7后的SBP、HR和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SpO2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均无显着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异丙酚复合麻醉能够引起rSO2较大程度降低,而七氟醚复合麻醉使rSO2下降程度较小,有利于术中脑氧供需平衡,且对血流动力学、心率影响较小,麻醉维持更稳定。
陈娟华[8](2018)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七氟醚麻醉,实验组给予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MAP、HR、Sp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其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麻醉效果Ⅰ级占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麻醉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可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较短,安全性高。
敬广霞,吕东东,赵发民,孙鼐,王其敏,张琦,马艳玲[9](2017)在《七氟烷、异丙酚分别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七氟烷、异丙酚分别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36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观察组给予持续吸入1%2%七氟烷+瑞芬太尼[0.20.4μg/(kg·min)]复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异丙酚[510 mg/(kg·h)]+瑞芬太尼[0.20.4μg/(kg·min)]复合麻醉。对两组麻醉前(T0)、气腹后5 min(T1)、结束人工气腹前(T2)、拔管完毕时(T3)、拔管后10 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完毕时清醒程度评分(OAA/S)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不同时段SBP、DBP及HR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完毕时OA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麻醉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满意的麻醉效果,其中七氟烷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可更好地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明显减少,优于异丙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
周秀姣[10](2016)在《七氟烷、异丙酚分别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对比》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七氟烷、异丙酚分别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汉川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七氟烷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后的警觉/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七氟烷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异丙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均可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小。
二、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方案在腹腔镜子宫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苏醒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2.1 研究方法 |
1.2.2 观察指标和方法 |
1.2.3 患者循环系统指标监测 |
1.2.4 苏醒质量评分(Steward) |
1.2.5 MMSE和认知功能障碍 |
1.2.6 麻醉相关药物不良反应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围麻醉期循环系统指标比较 |
2.2 两组患者拔管后不同阶段Steward评分和苏醒离室时间比较 |
2.3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阶段MMSE评分和认知功能障碍率比较 |
2.4 两组患者围麻醉期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2)低气腹压与标准气腹压对结直肠癌老年患者视神经鞘及神经系统预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气腹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
1.3 无创测量颅内压的方法 |
1.4 标准气腹压与低气腹压的研究进展 |
1.5 降低颅内压的方法 |
1.6 研究意义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2.1 实验的主要药品、试剂和设备 |
2.1.1 主要药品 |
2.1.2 实验仪器与耗材 |
2.2 研究对象 |
2.2.1 病例选择 |
2.2.2 入选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剔除标准 |
2.2.5 分组 |
2.3 实验方法 |
2.3.1 术前准备 |
2.3.2 麻醉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ONSD监测方法 |
2.6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患者各时点呼吸参数的变化 |
3.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Ppeak的对比 |
3.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Pplat的对比 |
3.3 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的对比 |
3.4 两组患者各时点ONSD的变化 |
3.5 两组患者苏醒室拔管时间、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情况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腹腔镜手术对老年患者脑功能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3)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对比 |
2.2 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
2.3 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对比 |
2.4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对比 |
2.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
3 讨论 |
(4)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 果 |
2.1 两组患者各项麻醉指标比较 |
2.2 两组患者围拔管期OAA/S评分比较 |
3 讨 论 |
(5)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间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
2.2 两组苏醒时间各指标比较 |
2.3 两组间不同时间点OAAS评分比较 |
3 讨论 |
(6)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方式下患者呼吸正常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 |
2.2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和插管后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 |
3 讨论 |
(7)七氟醚复合麻醉、异丙酚复合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脑氧饱和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rSO2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rSO2值比较 |
2.3 两组患者rSO2变化比较 |
2.4 两组患者血液流动学指标比较 |
3 讨论 |
(8)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麻醉效果评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比较 |
2.2 两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 |
2.3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
3 讨论 |
(9)七氟烷、异丙酚分别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各时段SBP、DBP及HR比较 |
2.2 两组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用药情况及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比较 |
2.3 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OAA/S评分比较 |
3 讨论 |
(10)七氟烷、异丙酚分别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 |
2.2 2组患者术后苏醒情况比较 |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3.1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药物分析 |
3.2 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 |
四、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方案在腹腔镜子宫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苏醒质量的影响[J]. 周璟,芦曼,尹思捷. 中国妇幼保健, 2022(03)
- [2]低气腹压与标准气腹压对结直肠癌老年患者视神经鞘及神经系统预后的研究[D]. 钟慧. 南昌大学, 2021(01)
- [3]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 曾亮亮,钟宝琼,曾舒. 中国实用医药, 2021(12)
- [4]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的效果[J]. 卫肖肖.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09)
- [5]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分析[J]. 曾祥鑫,刘宇权,刘炯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20(07)
- [6]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的临床分析[J]. 李宏. 当代医学, 2019(26)
- [7]七氟醚复合麻醉、异丙酚复合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脑氧饱和度的影响[J]. 安宁,董文理,王伟. 中国医学创新, 2019(05)
- [8]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 陈娟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30)
- [9]七氟烷、异丙酚分别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J]. 敬广霞,吕东东,赵发民,孙鼐,王其敏,张琦,马艳玲.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7(08)
- [10]七氟烷、异丙酚分别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对比[J]. 周秀姣.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