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软件体系结构

中国管理软件体系结构

一、管理软件的中国架构(论文文献综述)

卢旭,林俊宇[1](2021)在《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船舶工业软件架构设计方法》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针对传统工业软件中可扩展性和可靠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船舶工业软件架构设计方法。[方法]通过对船舶工业软件现状及未来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在传统互联网软件架构的基础上引入微服务技术,搭建覆盖船舶设计、建造、配套全产业链环节的工业互联网可信服务软件架构。[结果]采用π演算方法对所提出的软件架构进行抽象建模与形式化验证,结果显示,所提出的软件架构正确、合理。[结论]可为我国船舶行业下一代国产工业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与开发奠定基础。

刘畅,武延军,吴敬征,赵琛[2](2021)在《RISC-V指令集架构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指令集作为软硬件之间的接口规范,是信息技术生态的起始原点.RISC-V是计算机体系结构走向开放的必然产物,其出现为系统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路,即系统软件问题的研究深度可以进一步向下延伸至指令集架构,从而拓展甚至颠覆软件领域的"全栈"概念.对近年来RISC-V指令集架构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RISC-V指令集的发展现状,指出开展RISC-V研究应重点关注的指令集范围.然后分析了RISC-V处理器设计要点和适用范围.同时,围绕RISC-V系统设计问题,从指令集、功能实现、性能提升、安全策略这4个方面,论述了RISC-V处理器基本的研究思路,并分析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最后借助具体的研究案例,阐述了RISC-V在领域应用的价值,并展望了RISC-V架构后续研究的可能切入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段彩丽,顾元勋[3](2021)在《基于双元学习和组织忘旧的新产品架构创新机理——以小微企业管理云平台工作圈为案例》文中提出基于组织学习视角,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对畅捷通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工作圈进行纵向案例分析,揭示探索式和利用式双元学习及组织忘旧协同下的新产品架构创新机理。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目标导向下,企业对新产品进行了系统主导的激进式创新、模块式创新、组件主导的渐进式创新和架构式创新;此外,不同的探索式和利用式双元学习及组织忘旧协同机制,可为不同类型的新产品架构创新提供动力。

邢卓异,朱舜杰,黄晓峰,盛瑞卿[4](2021)在《软件定义航天器系统架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软件定义技术的高速发展有望引发航天产业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文章分析了未来航天器发展的总体趋势和软件定义航天器的发展现状;针对未来航天器灵活、自主和快速的发展需求,提出了一种软件定义航天器系统架构,其具有设计分层化、接口规范化、硬件通用化、功能软件化和资源虚拟化等技术特征。相比以往的航天器系统架构,它将软件定义扩展至整个航天器,并充分考虑了航天器的固有特征。文章分析了该架构对未来航天器发展需求的满足情况,梳理了开放架构与规范、器载操作系统、器载超算平台和安全机制4项关键技术,并提出进一步细化系统架构、形成标准规范的发展建议。

王冰冰,喻文勇,龙小祥,林军,王海波,宋超宇,陈琦,葛曙乐,李帅[5](2021)在《高分辨率卫星地面处理系统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分卫星地面处理系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高分一号到高分七号卫星各载荷数据录入、各级标准产品生产、存档、仿真、评价、分发服务、定标检校以及有效载荷管理等。地面处理系统采用了基于HADOOP平台的计算与存储统一的云计算地面处理架构,通过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将节点内部存储聚合为海量数据存储系统,通过YARN资源管理系统实现海量数据的统一调度和大规模并行处理,结合多光谱、高光谱、红外、微波、激光雷达和大气探测等多种卫星遥感数据高精度处理算法,构建多星通用大数据综合处理平台,大幅提升数据综合处理、数据存储与管理、分发服务等能力,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质量的标准数据产品。

于威龙[6](2021)在《轨道车辆电器件可靠性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新一代动车组列车复兴号及高铁新线的不断投入运行,高铁运行里程逐年提高,旅客和货物运输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为了轨道列车能够安全运行,必须保证其电气系统稳定可靠运转,则需定期检查轨道车辆电器件的可靠性。现有专用可靠性测试系统只能针对轨道车辆单一类型电器件进行测试,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资源利用率低、缺少可靠性分析功能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基于柔性原理,本文提出一种优化的可靠性分析模型,设计并开发了轨道车辆电器件可靠性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可适用于多种电器件、同步完成可靠性测试与分析任务,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靠性分析模型:建立融合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的组合赋权可靠性分析模型,使得计算的权重既能真实反映各指标作用程度,又可利用长周期数据修正结果;发掘概率选择与可变步长的改进萤火虫算法优势,对层次分析法进行优化,提升层次分析法的运算效率。(2)研制了一套轨道车辆电器件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设计并实现了可适用多种电器件的实时硬件采集、数据通信、可靠性测试与分析的系统,能够连续地对电器件进行自动化的可靠性测试与分析,通过可视化界面人机交互式操作,完成开发试验序列、自动试验、同步可靠性分析等任务,有效提高了测试的工作效率和质量。(3)以车载变频直流电源与辅助逆变器为测试对象,使用本文开发的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进行自动测试与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行、软件系统有效。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可靠性分析算法效率与准确度较高,研制的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可胜任多种类型电器件可靠性测试与分析工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钱毅,崔浩男[7](2021)在《基于证用价值导向的通用档案信息系统体系架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档案信息系统体系架构可用于指导整个档案软硬件系统的基本构成,指导具体的功能实现与软件分布,对于支撑数字档案全生命周期单轨管理与知识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档案信息系统体系架构研究缺乏全面思考、价值管控与顶层设计。建构具有分化特征的体系架构能够体现证用技术路线差异、档案资源对象差异和平台证用分合规律。本文提出的通用档案信息系统体系架构原型能够满足档案数据基础设施和内外部治理体系的需要,既能够支撑全生命周期数字单轨存证服务,也能够依托DIKW导向实现知识服务。

李德辰[8](2021)在《基于PREEvision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建模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坤[9](2021)在《基于javaEE的BIM综合管理平台框架技术研究及实现》文中提出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在不断突破世界纪录。但与之而来的是建筑行业面临的高新技术更新与快速迭代等巨大压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工程项目各参与方都希望借助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机遇解决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因此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成为了建筑领域发展的焦点。2003年,自BIM技术传入中国,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领域再次出现了一次革命,加快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速度。近年来,BIM技术与传统综合管理平台的结合成为热点,传统管理平台中对BIM技术的引入,可对工程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并且充分利用BIM技术的各项优势及特点,进而提高工程项目信息化水平。因此本文将对BIM综合管理平台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对BIM综合管理平台开发所涉及的技术进行研究并选型,从而在技术与理论的支撑下,根据实际工程项目对BIM综合管理平台进行初步实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并梳理了“BIM综合管理平台”进化过程与其涉及的相关概念理论;(2)对市场现有的网站开发技术进行研究选型并学习,本BIM综合管理平台开发选择Java EE企业级开发技术,平台后端开发的框架技术为SSH(Spring-Spring MVC-Hibernate),平台前端开发主要技术为j Query、j Query Easy UI;(3)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管理需求,初步开发BIM综合管理平台,管理模块有BIM平台用户管理、平台登录日志管理、项目施工日志管理、BIM模型在线浏览模块、项目劳务人员管理模块等;(4)以象山大桥施工图纸为依托,利用Revit软件进行桥梁参数化建模,并且在自主开发的BIM管理平台中通过引进关联达BIMFACE轻量化引擎,实现桥梁BIM模型在网页端的在线浏览。限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现实客观因素,该平台开发了部分功能模块,即本文称之为“BIM综合管理平台框架”,本文提供了该平台的构建过程与开发思路等,有助于突破市场技术壁垒的局限性,在已经选择的技术和理论支持下,便于后期学者投入更多的时间用于深入了解实际工程项目需求,通过此需求便对该平台再次开发,进而完善该BIM综合管理平台,本文旨在开发一款适用于大多数管理平台的使用框架,为今后研究BIM综合管理平台领域的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刘奔[10](2021)在《基于微服务的发电机组云控软件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

二、管理软件的中国架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管理软件的中国架构(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船舶工业软件架构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下一代船舶工业软件的趋势和挑战
2 基于微服务的船舶工业软件架构
3 软件建模及语义验证
4 结语

(2)RISC-V指令集架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RISC-V指令集
    2.1 RISC-V基础指令集
        2.1.1 RV32I和RV64I指令集
        2.1.2 RV32E指令集
        2.1.3 RV128I指令集
        2.1.4 RVWMO指令集
    2.2 RISC-V扩展指令集
    2.3 RISC-V指令集的状态
    2.4 RISC-V权限模式
        2.4.1 M模式
        2.4.2 U模式
        2.4.3 S模式
        2.4.4 H模式
    2.5 小结
3 RISC-V硬件平台
    3.1 对RISC-V处理器的研究
    3.2 对RISC-V模拟器的研究
4 RISC-V系统设计
    4.1 RISC-V系统功能实现
        4.1.1 单处理器系统
        4.1.2 多处理器系统
        4.1.3 处理器集群系统
        4.1.4 测试与验证
    4.2 RISC-V系统性能优化
        4.2.1 处理器利用率提升
        4.2.2 内存优化
        4.2.3 通信延迟缓解
        4.2.4 能耗优化
    4.3 RISC-V系统安全策略设计
        4.3.1 硬件微架构攻击的防御
        4.3.2 程序劫持攻击的防御
        4.3.3 其他内存攻击的防御
        4.3.4 侧信道攻击的防御
        4.3.5 安全策略总结
5 RISC-V应用场景分析
    5.1 RAE:一种远程原子扩展
        5.1.1 场景描述
        5.1.2 场景分析
    5.2 SALSA:一个用于序列比对的领域专用架构
        5.2.1 场景描述
        5.2.2 场景分析
    5.3 MAC:3D栈内存聚合单元
        5.3.1 场景描述
        5.3.2 场景分析
    5.4 Notary安全批准方案
        5.4.1 场景描述
        5.4.2 场景分析
6 未来发展方向
    6.1 硬件的新发展
    6.2 与新技术结合
7 结束语

(3)基于双元学习和组织忘旧的新产品架构创新机理——以小微企业管理云平台工作圈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文献回顾
    2.1 产品架构创新
    2.2 新产品架构创新的研究进展
    2.3 双元学习和组织忘旧
        (1)双元学习
        (2)组织忘旧
3 研究设计
    3.1 方法选择
    3.2 案例选择
    3.3 数据收集与分析
    3.4 案例描述
4 案例分析
    4.1 工作圈架构创新第一阶段:系统初步构建
    4.2 工作圈架构创新第二阶段:产品功能完善
    4.3 工作圈架构创新第三阶段:系统调试
    4.4 工作圈架构创新第四阶段:产品边界扩展
5 结语

(4)软件定义航天器系统架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航天器发展趋势与技术需求分析
    1.1 未来航天器的发展趋势分析
        (1)灵活性。
        (2)快速性。
        (3)自主性。
    1.2 软件定义航天器发展现状
2 系统架构设计
    2.1 设备层
    2.2 连接层
    2.3 功能层
    2.4 应用层
3 系统架构分析
    3.1 技术特征
        (1)设计分层化。
        (2)接口规范化。
        (3)硬件通用化。
        (4)功能软件化。
        (5)资源虚拟化。
    3.2 与传统系统架构的比较分析
        3.2.1 系统架构对比
        3.2.2 研制模式对比
    3.3 对航天器发展需求的满足情况
4 关键技术分析
    4.1 开放架构与规范
    4.2 器载操作系统
    4.3 器载超算平台
    4.4 安全机制
5 结束语

(5)高分辨率卫星地面处理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总体架构及关键技术
    2.1 总体架构
    2.2 关键技术
3 地面处理系统研制建设
    3.1 地面处理系统组成
    3.2 地面处理系统工作模式
    3.3 地面处理系统业务流程
    3.4 地面处理系统能力
    3.5 运行与应用情况
4 结语

(6)轨道车辆电器件可靠性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动测试系统研究现状
        1.2.2 轨道车辆可靠性分析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文章组织结构
第2章 柔性测试技术与可靠性分析方法基本理论
    2.1 柔性测试技术
        2.1.1 柔性测试系统
        2.1.2 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开发环境
    2.2 可靠性分析方法
        2.2.1 主观赋权法
        2.2.2 客观赋权法
        2.2.3 组合赋权法
    2.3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方法
    2.4 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2.4.1 模糊层次分析法原理
        2.4.2 模糊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2.4.3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改进层次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系统性能需求
        3.1.2 系统功能需求
    3.2 系统工作方法
    3.3 系统总体架构
        3.3.1 系统硬件架构
        3.3.2 系统软件架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组合赋权的轨道车辆电器件可靠性分析算法研究
    4.1 基于组合赋权的轨道车辆电器件可靠性分析算法步骤
    4.2 变频直流电源可靠性层次分析建模
    4.3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主观权重确定
        4.3.1 模糊判断矩阵构建
        4.3.2 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模糊矩阵求解优化方法设计
        4.3.3 萤火虫算法优化方法研究
        4.3.4 改进方案试验验证
        4.3.5 基于PSFAHP算法的主观指标权重计算
    4.4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客观权重确定
    4.5 基于方差最大法的指标综合权重确定
    4.6 可靠性分析算法在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中的应用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搭建
    5.1 硬件平台设计
        5.1.1 仪器设备选型
        5.1.2 被测品安装平台设计
        5.1.3 切换控制系统设计
        5.1.4 硬件平台整合
    5.2 软件功能设计
        5.2.1 自动试验
        5.2.2 手动试验
    5.3 软件功能实现
        5.3.1 仪器功能函数库
        5.3.2 试验序列管理
        5.3.3 通信连接模块
        5.3.4 专家知识库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轨道车辆电器件可靠性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验证
    6.1 车载变频直流电源可靠性试验方案设计
        6.1.1 功能试验设计
        6.1.2 保护动作试验设计
        6.1.3 环境试验设计
    6.2 车载辅助逆变器可靠性试验方案设计
        6.2.1 可靠性分析算法数据整理
        6.2.2 试验方案设计
    6.3 系统功能测试与可靠性结果验证
        6.3.1 系统功能测试
        6.3.2 车载变频直流电源可靠性测试与分析结果验证
        6.3.3 车载辅助逆变器可靠性测试与分析结果验证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后续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变频直流电源熵权法评价数据
附录2 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软件主要功能伪代码
附录3 辅助逆变器可靠性分析算法相关数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证用价值导向的通用档案信息系统体系架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1 档案信息系统体系架构概念与研究价值
    1.1 档案信息系统体系架构的概念与特点
    1.2 档案信息系统体系架构的研究价值
2 档案信息系统体系架构相关研究评述
    2.1 因循业务指导视角的系统形态划分
    2.2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系统划分思路
        (1)业务系统归档模块(EDMS)。
        (2)电子档案管理系统(ERMS)。
        (3)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系统。
    2.3 源于不同驱动力的档案信息系统架构
        (1)网络驱动。
        (2)法案驱动。
        (3)转型驱动。
    2.4 研究述评
        (1)系统划分和架构总体处于“盲人摸象”状态,缺乏全面思考。
        (2)既有系统架构总体以流程管控为主,未能上升到价值管控层面。
        (3)档案信息系统规划顶层设计缺失,缺乏战略思考。
3 建构具有分化特征的体系架构是多方规律演进的结果
    3.1 符合证用价值维系技术路线差异
    3.2 符合档案资源对象差异
    3.3 符合资源类平台证用分合的演进规律
4 满足分化需求档案信息系统体系架构的基本构建
    4.1 体系架构要明确两个基本价值导向
    4.2 体系架构应有效衔接资源与应用场景两端
        4.2.1 有效衔接,建设符合两个导向的数据基础设施
        4.2.2 各有擅场,满足内外治理体系需要
    4.3 体系架构核心是支持两类价值导向技术体系的功能框架
        4.3.1 数字档案馆:实现全生命期数字单轨存证服务
        4.3.2 智慧档案馆:依托DIKW导向实现知识服务
    4.4 档案信息系统体系架构的初步构建
        (1)共生。
        (2)分化。
        (3)协同。
5 结 语

(9)基于javaEE的BIM综合管理平台框架技术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 BIM技术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BIM技术在国外研究现状
        1.2.2 BIM技术在国内研究现状
        1.2.3 BIM综合管理平台领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BIM综合管理平台相关理论介绍
    2.1 BIM介绍
        2.1.1 BIM概念
        2.1.2 BIM技术特点
        2.1.3 BIM工具软件介绍
        2.1.4 BIM轻量化引擎介绍
    2.2 传统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
        2.2.1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概述
        2.2.2 信息化管理内容
        2.2.3 建筑工程信息化的现状及改善策略
    2.3 基于BIM技术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2.3.1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
        2.3.2 基于BIM技术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应用
    2.4 基于BIM技术的综合管理平台概述
        2.4.1 BIM综合管理平台构建思路
        2.4.2 BIM综合管理平台框架设计
        2.4.3 BIM综合管理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IM综合管理平台框架开发技术选型
    3.1 B/S网络结构模型
    3.2 JAVAEE简介
    3.3 框架技术选型
        3.3.1 Hibernate
        3.3.2 Spring
        3.3.3 Spring MVC
    3.4 前端技术介绍
    3.5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3.6 JAVAEE开发环境搭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BIM综合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过程
    4.1 BIM综合管理平台的设计
        4.1.1 工程项目背景
        4.1.2 平台功能模块规划
    4.2 BIM系统架构的搭建
        4.2.1 Maven工程项目的创建
        4.2.2 SSH框架整合
    4.3 非功能模块开发与实现
        4.3.1 系统用户子模块的开发
        4.3.2 登录日志子模块的开发
    4.4 部分功能模块开发与实现
        4.4.1 项目人员管理模块
        4.4.2 施工日志功能模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BIM模型在线浏览模块开发
    5.1 桥梁BIM模型的搭建
        5.1.1 Revit参数化族创建
        5.1.2 基于Revit的象山大桥参数化建模
        5.1.3 桥梁BIM模型的建成
    5.2 广联达BIMFACE的应用
        5.2.1 BIMFACE介绍
        5.2.2 BIMFACE轻量化引擎功能及使用
    5.3 BIM模型在线浏览模块开发
        5.3.1 BIM模型源文件的上传且转换
        5.3.2 模型浏览的临时凭证——view Token
        5.3.3 桥梁BIM模型网页端的展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回顾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管理软件的中国架构(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船舶工业软件架构设计方法[J]. 卢旭,林俊宇. 中国舰船研究, 2021(S1)
  • [2]RISC-V指令集架构研究综述[J]. 刘畅,武延军,吴敬征,赵琛. 软件学报, 2021(12)
  • [3]基于双元学习和组织忘旧的新产品架构创新机理——以小微企业管理云平台工作圈为案例[J]. 段彩丽,顾元勋. 管理学报, 2021(11)
  • [4]软件定义航天器系统架构设计[J]. 邢卓异,朱舜杰,黄晓峰,盛瑞卿. 航天器工程, 2021(05)
  • [5]高分辨率卫星地面处理系统研制[J]. 王冰冰,喻文勇,龙小祥,林军,王海波,宋超宇,陈琦,葛曙乐,李帅. 遥感学报, 2021(09)
  • [6]轨道车辆电器件可靠性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设计[D]. 于威龙. 吉林大学, 2021(01)
  • [7]基于证用价值导向的通用档案信息系统体系架构研究[J]. 钱毅,崔浩男. 档案学研究, 2021(04)
  • [8]基于PREEvision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建模研究与实现[D]. 李德辰. 南京邮电大学, 2021
  • [9]基于javaEE的BIM综合管理平台框架技术研究及实现[D]. 陈坤.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10]基于微服务的发电机组云控软件的研究与设计[D]. 刘奔. 重庆邮电大学, 2021

标签:;  ;  ;  ;  ;  

中国管理软件体系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