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人脑与计算机——从人工智能的角度看人脑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萍萍[1](2021)在《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视域下人工智能技术异化研究》文中认为
薛峰[2](2020)在《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人工智能热议不断。除去直接现实原因外,人工智能热潮背后暗含历史与逻辑的必然性。人工智能是一个历史生成的概念,它首先发轫于古代追求劳动解放的美好夙愿,生长于近代关于身心问题的哲学之辩,实现于现代“图灵测试”的可操作化标准,“后图灵测试”时代人工智能曲折发展的历史表明,技术的发展也会经历“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辩证过程。人工智能哲学领域的基本问题是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问题。人工智能目前在问题求解、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符号主义、行为主义和联结主义三种研究范式之间哲学理念的转换,启示我们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须依赖三种范式的互相融合。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体现在其将劳动理解为实践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创建。“智能劳动”同属马克思劳动理论所关涉范畴之内。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符合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规律。马克思劳动理论时代性展现在其内含的肯定性、批判性和理想性维度,这也是我们能够将其与人工智能现实对接的理论基础。作为时代产物的人工智能,其仍属于人类“对象性活动产物”这一物质范畴。人工智能既具有时代的特殊性,又具有人类劳动产物的普遍性特征。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挑战按时间维度可分为短期、中期和远期,按空间维度可从主体(劳动者)、中介(人工智能技术)和客体(人类社会)三个方面来解析。如何运用劳动逻辑应对人工智能挑战,将是马克思劳动理论在智能时代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从劳动本体论看,人工智能无法取代劳动在人类存在论意义上的主体地位;从劳动价值论看,人工智能技术下催生的“智能经济”与“智能劳动”对传统劳动理论的阐释提出新的要求;从劳动幸福论来看,人工智能有利于人的劳动解放、人的劳动尊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回应表明人工智能本质依然符合马克思劳动理论所揭示的一般规律。从生产力来说,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变革劳动者的思维方式,使作为劳动工具的人工智能获得有限的自主性,更拓展了人类劳动对象的时空范围;从生产关系来说,人工智能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更加合理,劳动者地位趋向平等,同时也会推动财富分配方式的转变。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历史和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体现了其历史唯物主义意蕴。人工智能自身面临哲学悖论的解决在于以马克思劳动理论视角为指导,以人类劳动的现实存在为基础。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将会组成新的“人机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劳动理论将指导我们处理“后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人机关系。
伍梦秋[3](2019)在《人工智能记忆的哲学分析》文中提出人工智能发展近七十年来,取得过辉煌的成绩,也曾多次陷入低谷。人们追寻智能的原理,渴望制造出类似人类智能的计算机。以人类脑机制为研究对象的神经科学的兴起,为后来神经网络的出现运用,以及目前阶段性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人工智能体记忆研究的关注。发展至今,人工智能体记忆系统的研发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无法实现与人类记忆相同程度的智能化记忆。在人类智能中,记忆机制存在的意义并不单纯是为了储存大量的数据信息,更重要的是让人类能做出更好的选择。当下我们谈论的人工智能情感、经验和认知能力,无一不与记忆有关。我们不妨追溯到记忆研究的源头,从哲学视角入手对比实验科学中记忆的概念,反思人工智能记忆研究的发展。本文对人工智能记忆的发展现状所出现的问题展开了研究,论文研究得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通过对记忆研究理论的梳理,明确了记忆在人类智能中的地位,记忆是使人们的经验、情感、认知等智能行为得以可能的基础与前提。记忆是哲学中一个古老的话题,哲学能从记忆现象中分析其精神本质,区分记忆与回忆、澄清记忆与遗忘的关系,揭示记忆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内容。以人类智能为蓝本的人工智能要超越目前的计算认知,建立更高层次的关系体系就必须突破人工智能记忆研究中的瓶颈。从哲学视角反思人工智能记忆研究现状,对比不同学科之间记忆概念的差异,从哲学视角出发,理解记忆、回忆与遗忘概念并对人工智能记忆研究现状进行反思,完善对于记忆的理解。对比人类记忆蓝本,在现有研究成果之上,强调记忆机制中回忆与遗忘的重要性,以及贯穿于记忆之中的时间性。(2)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主体性是其发展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从哲学角度对人工智能记忆研究进行分析,人工智能要先能进行感知,形成记忆与回忆,进而人工智能才有可能成为新兴的记忆主体。(3)人工智能发展还面临着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道德判断问题,结合资料分析记忆在人类进行道德判断时的重要作用,探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技术进行真实场景道德判断的突破口。(4)人工智能记忆研究的发展使人们正面临着“被遗忘权”丧失的危机,当人工智能帮人类记住了他们想忘记的一切时,人们应当坚决扞卫自己的权力。并且在人工智能记忆研究中,工程师们应该注重研发人工智能的智能化遗忘环节,以应对人工智能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透过哲学反思,使人工智能记忆研究得到更好的发展,也能为建立更高级别的人工智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包艳秋[4](2019)在《基于人工智能的交互艺术设计研究》文中提出1956年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在其组织的达特茅斯会议上第一次使用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这一术语,这标志着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人工智能学是一门科技与哲学融合度较高的学科,其作为一门学科出现的历史并不是很长,但是在文学艺术、哲学理论以及历史发展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论述要比人工智能学科发展的时间长很多。笔者通过分析研究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逻辑关系发现,人工智能的雏形来源于人工智能哲学和艺术,人工智能概念的出现与人工智能哲学理论的铺垫具有密切的联系,就像“机器人”的概念最先出现在文学艺术中,正因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哲学和人工智能艺术的互相影响和作用才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思想理论体系。人工智能已经涉及到了很多的学科领域当中,艺术也不排除,但是相对于信息学来讲,可能在艺术设计领域时间会落后点,所以相关的研究现在正属于一个萌芽状态,并不是比较充分。人工智能本身与艺术设计就有很多共通之处,站在人工智能的角度去分析艺术设计,特别是交互艺术设计,若能分析人工智能对交互艺术设计的应用以及对未来交互艺术设计发展中的影响,相信会为今后的智能交互艺术设计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本文即从现下的社会热点人工智能出发,力求探索人工智能对交互艺术设计的影响。针对以上的逻辑思路,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包括人工智能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介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研究范围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第二章首先对人工智能及其相关理论进行综合概述,剖析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与交互的区别与相互关系,追溯了人工智能产生的历史逻辑、背景资源和哲学思想脉络,以及人工智能与交互艺术设计的关系。第三章分析研究人工智能对交互艺术设计产生的影响,以时间维度作为研究方式,总结人工智能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范式,主要是通过三个阶段进行的论述,并对人工智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及影响进行讨论。第四章针对人工智能时代下交互艺术设计中的思考进行的研究,笔者针对当下的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对创作者和用户的哪些改变进行了深度的挖掘解读,得出自己的观点,并对未来进行展望,总结本文的核心问题。
谷雨[5](2018)在《人工智能发展的伦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自1956年人工智能第一次作为一个学科概念出现在世人面前以来,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弱人工智能已经被全面应用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的互联网大数据检索、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智能家居用品的应用等让人工智能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也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人工智能的成果。同时,“爱丽丝”高仿真聊天机器人在脱口秀上的精彩表现、“阿尔法狗”在围棋大赛中战胜韩国选手李世石,让“人工智能威胁论”开始充斥整个舆论界。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研究刻不容缓,笔者意图通过自身的伦理学知识的运用,站在辩证的哲学角度上分析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出现的原因,给出一些解决办法,在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过程中贡献一点力量。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人工智能技术概论,包括人工智能的技术简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三章详细描述了人工智能发展中产生的伦理问题,其中包括人工智能的人权伦理问题、道德地位问题、责任伦理问题、环境伦理问题以及代际伦理问题。并且探讨了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上的局限性、伦理规则的缺失、监督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公众科学素养不高导致的对人工智能的误解;第四章笔者通过对前文中伦理问题的分析,从三个层面给出应对的策略:在技术开发的层面,有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让程序语言融入哲学思想以及构建人工智能的伦理标准。在人类自身的层面给出的应对策略有,提高科学家的道德素养、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加强国间的交流合作。在政府规范政策的层面,通过立法规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科学管理人工智能产品的开发、严格监督人工智能产业的使用;第五章为结论。总之,面对这一次人工智能技术的飞跃,人类要时刻做好技术反思工作,不断地总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策略,这样才能够使人工智能技术趋利避害,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黄鸣奋[6](2017)在《面向未来的文学设问》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新媒体,影响我们的移动互联网络正在智能化的浪潮中经历深刻的变革,合体智能、媒体智能和远程智能便是考察上述变革所适用的三种不同角度。在文学领域,它们分别和社会层面创新、产品层面创新、运营层面创新相对应,启发我们从九种假设出发,深入思考计算机、互联网和机器人和当代文学发展趋势的关系。
周振华[7](2016)在《思维的认知哲学研究 ——基于隐喻、情感与模拟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维一直是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整个哲学史其实就是一部思维研究的观念史。认知就是研究思维的内在结构与运行机制,认知哲学也就是研究人们在思维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哲学问题。第一章,从认知哲学角度梳理了以往哲学和科学中不同类型的思维观,体现了思维研究从哲学思辨到科学实验的转变过程。第二章是思维的认识论,结合认知科学思维研究的新成果,对“思维”进行新的定义与维度划分,主要包括“表征维度”、“动力维度”和“模拟维度”三个层级,对应的三种思维类型结构分别是“隐喻思维”、“情感思维”和“机器思维”。第三章“隐喻思维”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修辞手法,更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与表征方式,是人类通过体验的方式所获得的对世界和自身的认知,其本质、意义和价值体现在以语言交流为代表的符号互动过程中。隐喻思维蕴含着某种超越外在现实世界的意向,体现了人类意识与精神活动的原始结构和方向,是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具身认知在思维中的显现。第四章“情感思维”则扭转以往把感性和理性、情感与思维相对立的观点,从认知神经学、认知心理学与社会人类学三个角度论证情感思维的合理性,以及在社会决策中的重要作用。缺乏情感的思维是没有活力的;缺乏思维的情感将是盲目的。没有了情感的指导,理智将失去动力,原则和方向。因此,情感是思维的最直接和最主要动力。第五章“机器思维”则从思维的基础“记忆”出发,以记忆作为人类思维与机器计算的共同基石,整理了从存储隐喻到人工智能的思维模拟发展历程。人工智能的本质是思维模拟,即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能表现出某些类似于人的智能行为。其意义不仅在于让计算机模拟人脑进行推理、学习、计划等思维活动,更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来解释人类的思维机制。由此划分出人工智能的三个等级:人工智力→人工生命→人工智慧,通过等级的划分来澄清当前对人工智能一些过分的误解和担忧,并对可能产生的伦理与社会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真正模拟人类思维的实践可能:即融合情感与进化要素在内的“情感计算”,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俞一鹏[8](2016)在《脑机融合的混合智能系统:原型及行为学验证研究》文中提出机器智能和生物智能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具有各自的优势。机器智能在海量存储、精确计算和快速搜索等方面具有优势,而生物智能擅长复杂环境感知、知识学习和推理想象等。混合智能系统同时包含生物智能和机器智能,旨在综合利用两者各自的优势,以克服单一智能无法解决的难题。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进步,以及认知科学、计算机和材料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技术的涌入,生物与机器之间的连接将会越来越紧密,智能融合的程度也会越来越深。混合智能系统是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智能增强的一种新途径。其在医疗康复、生活娱乐、国防安保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对脑机接口的交互范式和脑信号解码算法的研究虽较为普遍,但对脑机融合的混合智能系统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以人、大鼠和机器三者为研究对象,以我们课题组提出的混合智能的系统框架为指导,通过由机到脑、由脑到机,以及由脑到脑三种脑-机信息交互方式,逐步构建了四种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相互融合的混合智能原型系统,并初步为混合智能的智能增强提供了行为学的验证,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由机器到鼠脑:大鼠机器人导航的自动训练大鼠机器人用于导航前需要经过训练。传统的人工训练方法费时费力,且无法实时记录训练数据。我们首先构建了可用于导航的大鼠机器人混合智能系统,接着针对人工训练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一个可用于替代人工训练的新型混合智能系统:基于视频监控的大鼠机器人导航的自动训练系统。我们提出一种分层、多模块的自动训练框架来实现机器与生物之间的互适应,该框架包含感知、任务模型、训练评估和自适应调整四个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自动训练系统能够以较少的时间训练出可用于导航的大鼠机器人。该混合智能系统的信息交互方式是由机到脑,其将计算机的规划能力、感知能力与大鼠的学习能力、运动能力结合起来,以达到自动训练大鼠机器人的目的。(2)由人脑到机器:人脑头皮脑电控制四旋翼飞行器人脑头皮脑电信号可以体现人的动作意图。我们建立了一种人脑头皮脑电控制四旋翼飞行器的新型混合智能系统。系统将头皮脑电信号的解析结果转化为控制指令,从而遥控四旋翼飞行器在三维空间内移动。我们采用综合运动想象脑电、眼电和肌电三种头皮电信号的混合式脑机接口,来实现由脑到机的信息交互。该系统将飞行器的移动能力、感知能力与人的决策能力结合以实现机能增强,对残障人士的生活、娱乐等方面具有辅助的作用。(3)由人脑到鼠脑:人脑头皮脑电控制大鼠机器人在(1)和(2)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一个由人脑到机器,再由机器到鼠脑的新型混合智能系统。我们采用“运动想象左”对应“左转”,“运动想象右”对应“右转”,以及“眨眼”对应“前进”的脑-脑交互范式。在脑电信号解码方面,我们结合共空域子空间分解算法和线性判别分析算法来构建在线脑控大鼠机器人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完成导航大鼠机器人探索未知环境的任务。该混合智能系统实现了人脑向鼠脑的信息传递,并将人的决策能力、大鼠的运动能力,以及摄像头的感知能力结合起来。(4)混合智能的行为学验证:一个迷宫逃离案例大鼠和计算机在空间搜索方面各有所长。在(1)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首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迷宫逃离实验任务,接着对大鼠、计算机和有计算机辅助的大鼠三者在该任务上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有计算机辅助的大鼠比单一的大鼠和单一的计算机的效果好,从而初步为混合智能系统的智能增强提供了行为学的验证。所建立的有计算机辅助的大鼠迷宫逃离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混合智能系统,其结合了大鼠的决策能力、运动能力、感知能力与计算机的规划能力、感知能力。特别地,该项工作真正实现了生物智能和机器智能在多方面的融合。
赵伟[9](2012)在《广义设计学的研究范式危机与转向 ——从“设计科学”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社会,“设计”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跨专业、跨组织的综合活动。但是按照传统的社会分工和知识分类模式,“设计”却被切割为不断细化的各门具体专业,“设计”的共性问题被忽视,不同领域的“设计”缺少对话的平台。此外,在资本和权力的影响下,设计往往沦为一种“附庸”,失去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因此,传统的“设计”概念需要被“广义化”,“广义设计学”的研究尚待开发。本文以此为契机,以设计研究方法论的视角,探讨了“广义设计学”研究的理论生成语境、哲学基础、研究范式危机与转向等问题;并将我国学者所认识的“广义设计学”纳入到“设计研究”的框架中,倡导从“设计科学”的范式转向“设计研究”的范式。全文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指出了“广义设计学”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始于美国学者赫伯特西蒙提出的“设计的科学”(science of design)和戚昌滋教授等提出的“广义设计科学方法学”。由于早期的设计研究延续了自然科学描述方法和工程设计规范方法,“广义设计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表象主义”科学观之上的,从而使“广义设计学”的研究陷入了危机,并造成了一些学者在设计学科理论建设中的“误读”。在此基础上,论文围绕“科学”与“设计”的关系,剖析了“广义设计”研究的哲学基础问题,并提出设计研究需要从“表象主义科学哲学”走向“科学实践哲学”。在“实践优位”的视野下,广义的设计活动和“广义设计”的研究活动是一个自我运动、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体系。论文在第三个部分对我国设计研究活动的背景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对研究的重要基石“概念”、“理论”等问题进行了重新界定和拓展,区别了“概念”在“日常”和“严谨研究”中的不同用法、意义和局限;并以此为基础重新诠释了“设计”、“大设计”、“广义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我们需要借鉴“网络形成”理论重构“广义设计”,将“广义设计”的探索置于复杂的社会网络中,将它视为一种网络的形成,在形成过程中,会增加新的设计知识结点,也会创造出新的设计接触点。“广义设计学”是对“广义设计”的研究,它不能被一种研究垄断,它是一个“复数”,因而其研究范式需要从“设计科学”转向“设计研究”。由于每一种研究策略中对“广义设计”的研究目标、研究策略和研究基石各不相同,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文化导向”的研究、“科学导向”的研究、“学科导向”的研究和“问题导向”的研究,以此将来自不同领域和不同视角的研究整合起来。最后,论文在“广义设计观”的多维视角下,将各种不同的研究视为一种“广义设计”研究的“文化景观”,不同学者或实践者站在不同的位置上,都会有不同的“风景”。
王刚[10](2010)在《从装帧设计中人脑与电脑的关系——看在信息时代如何继承和发扬人类的优秀传统艺术》文中研究指明自从电脑诞生之后不久,人们便将它应用到了视觉形象设计的广阔领域中。时至今日,国内外众多电脑生产及应用软件开发公司在这一领域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现在,电脑的广泛使用已成为视觉形象设计的必然趋势。那么,对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电脑这一现代技术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二、浅谈人脑与计算机——从人工智能的角度看人脑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人脑与计算机——从人工智能的角度看人脑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2)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人工智能现象的哲学分析 |
第一节 人工智能存在论:由人工智能现象引发的哲学思考 |
一 引起人工智能热潮现象的直接现实原因 |
二 引起人工智能热潮现象的历史与逻辑必然性 |
三 人工智能现象的进一步追问:人工智能存在论 |
第二节 人工智能认识论:概念生成史 |
一 人工智能发轫于古代追求劳动解放的美好夙愿 |
二 人工智能生长于近代关于身心问题的哲学之辩 |
三 人工智能实现于现代“图灵测试”的可操作化标准 |
四 后“图灵测试”时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哲学启示 |
第三节 人工智能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
第四节 人工智能价值论:研究目标分歧及其现实应用 |
一 强弱人工智能的划分 |
二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
第五节 人工智能方法论:研究范式及其哲学意蕴 |
一 三种研究范式: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和行为主义 |
二 人工智能范式转换依据的哲学原理及启示 |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与时代性 |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
一 劳动观念演进史 |
二 马克思劳动理论变革的问题逻辑与思想历程 |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内在契合智能时代之需 |
一 劳动被理解为实践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
二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三个维度 |
三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时代性 |
第三章 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挑战与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回应 |
第一节 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挑战 |
一 弱人工智造成冲击人类现有就业结构的短期挑战 |
二 强人工智能造成动摇人类主体地位的中期挑战 |
三 超人工智能造成人类生存危机的远期挑战 |
四 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劳动逻辑 |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视域下回应人工智能挑战的三个维度 |
一 劳动本体论:存在论维度 |
二 劳动价值论:经济维度 |
三 劳动幸福论:伦理维度 |
四 正确处理人工智能三个诠释维度之间的辩证关系 |
第三节 马克思劳动三要素理论对人工智能挑战的再回应 |
一 人工智能是劳动手段而非目的 |
二 人工智能仍属劳动对象范畴 |
三 人工智能是对机械性劳动资料的超越 |
第四章 人工智能为马克思劳动理论注入的新内涵 |
第一节 人工智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一 变革劳动者生活和思维方式 |
二 劳动工具获得有限的自主性 |
三 拓展劳动对象 |
第二节 人工智能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
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更加合理 |
二 生产者地位趋向平等 |
三 财富分配方式的转变 |
第五章 余论 |
第一节 人工智能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一 人机交互的工作原理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二 人工智能发展史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三 人工智能的双重属性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四 人工智能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面临的哲学困境及未来通途 |
第三节 后人类中心主义时代的人机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人工智能记忆的哲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1.选题目的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传统记忆研究的发展历史 |
第一节 哲学视角下的记忆研究 |
一、古希腊的记忆观 |
二、近代哲学对于记忆的关注 |
三、现象学对于记忆的解读 |
第二节 心理学中的记忆及对人工智能的影响 |
一、心理学中的记忆研究 |
二、心理学记忆研究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神经科学中的记忆及对人工智能的影响 |
一、神经科学对于记忆的定义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二、神经科学记忆研究对人工智能的启发 |
第二章 人工智能记忆问题及展望 |
第一节 人工智能的出现与发展瓶颈 |
一、人工智能的诞生 |
二、人工智能发展陷入低谷 |
第二节 记忆研究推动人工智能走向新高度 |
一、循环神经网络的出现 |
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发展与反思 |
第三节 人工智能记忆研究的未来展望 |
第三章 人工智能的记忆与回忆 |
第一节 作为内化与感知的记忆 |
一、人类记忆与人工智能记忆 |
二、记忆中伴随着时间性 |
第二节 人工智能的回忆行为 |
一、回忆与想象 |
二、生成式对抗网络与回忆行为 |
第三节 以记忆为视角反思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争论 |
一、人工智能的主体性争论 |
二、人工智能面临的伦理道德困境 |
第四章 人工智能的遗忘尝试 |
第一节 哲学视域中的遗忘 |
第二节 人工智能记忆研发中的遗忘尝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4)基于人工智能的交互艺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范围和方法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人工智能综述 |
2.1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
2.1.1 人工智能的概念及界定 |
2.1.2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 |
2.1.3 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 |
2.2 追寻“智能”的哲学渊源 |
2.2.1 古希腊的智能自然观 |
2.2.2 近代智能的哲学思潮 |
2.2.3 现代智能研究的哲学思辨 |
2.3 人工智能与交互艺术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工智能在交互艺术设计中的研究 |
3.1 人工智能的交互艺术设计时代已来临 |
3.2 人工智能在交互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范式 |
3.2.1 智能平台的交互艺术设计 |
3.2.2 智能机器的交互艺术设计 |
3.2.3 智能技术中人机协同的交互艺术设计 |
3.2.3.1 沉浸式的通感体验 |
3.2.3.2 强智能交互艺术设计 |
3.3 其他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及影响 |
3.3.1 人工智能带来的应用浪潮 |
3.3.2 人工智能介入带来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交互艺术设计思考 |
4.1 人工智能介入交互艺术设计后的不同呈现维度 |
4.1.1 人工智能改变了创作者的视角 |
4.1.2 人工智能对用户体验的改变 |
4.2 人工智能时代下交互艺术的未来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人工智能发展的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的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 |
(2)系统分析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人工智能概述 |
2.1 人工智能技术简介 |
2.2 人工智能的发展 |
2.3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
2.3.1 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领域 |
2.3.2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
第三章 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伦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伦理问题 |
3.1.1 人权伦理问题 |
3.1.2 道德地位问题 |
3.1.3 责任伦理问题 |
3.1.4 环境伦理问题 |
3.1.5 代际伦理问题 |
3.2 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3.2.1 技术上的局限性 |
3.2.2 伦理规则的缺失 |
3.2.3 监督管理体系的不完善 |
第四章 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
4.1 研发层面的应对策略 |
4.1.1 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工智能发展 |
4.1.2 让程序语言融入哲学思想 |
4.1.3 构建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标准 |
4.2 人类自身层面的应对策略 |
4.2.1 增强科学家的道德责任感 |
4.2.2 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正确认识人工智能 |
4.2.3 加强人工智能的国际交流合作 |
4.3 制度规范层面的应对策略 |
4.3.1 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 |
4.3.2 科学管理人工智能产品的使用 |
4.3.3 严格监督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和运用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面向未来的文学设问(论文提纲范文)
一合体智能与文学社会层面创新 |
(一) 如果我的大脑有芯片:主体意义上的合体智能 |
(二) 如果阿尔法狗有身体:对象意义上的合体智能 |
(三) 如果女神缪斯有科技:中介意义上的合体智能 |
二媒体智能与文学产品层面创新 |
(一) 如果文房四宝感知我:手段意义上的媒体智能 |
(二) 如果文心荡漾邀请你:内容意义上的媒体智能 |
(三) 如果文学形象化身他:本体意义上的媒体智能 |
三远程智能与文学运营层面创新 |
(一) 如果深入生活靠硬件:方式意义上的远程智能 |
(二) 如果舆情监测靠软件:环境意义上的远程智能 |
(三) 如果产业协作靠活件:机制意义上的远程智能 |
(7)思维的认知哲学研究 ——基于隐喻、情感与模拟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CAT |
导论 |
第一章 思维的本体探求:从思辨到实证 |
1.1 思维的含义分析 |
1.2 传统哲学对思维本体的思辨探求 |
1.2.1 本原思维:追问世界的起源 |
1.2.2 平行思维:思维与物质相分离 |
1.2.3 物性思维还是心性思维:心与物的二元对立 |
1.2.4 辩证思维:思维与存在同一性 |
1.3 认知科学对思维本体的实证研究 |
1.3.1 心理学:思维内容是联想、试错、行为或者建构 |
1.3.2 人工智能:思维过程就是计算 |
1.3.3 语言学:思维方式主要是“隐喻” |
第二章 思维的认知探求:三重维度与整合 |
2.1 隐喻思维:思维的表征维度 |
2.1.1 语言的脑科学基础 |
2.1.2 语言的心理学基础 |
2.1.3 语言的社会人类学基础 |
2.2 情感思维:思维的动力维度 |
2.2.1 古希腊时期的情感观:理性和欲望的斗争 |
2.2.2 中世纪至启蒙时期的情感观:情感的解放与救赎 |
2.2.3 近代科学中的情感:理性的认知动力 |
2.3 机器思维:思维的模拟维度 |
2.3.1 思维是否等于计算——计算主义的猜想与反驳 |
2.3.2 强弱人工智能的争论:机器能否思维 |
2.3.3 人工智能的困境:“人工制造智能”还是“人工+机器的智能”? |
2.3.4 认知媒介延展:从信息载体到情感平台 |
2.4 三重维度的整合:思维的运行机制 |
小结 |
第三章 思维表征:基于隐喻的语言表达 |
3.1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探讨 |
3.1.1 语言决定思维:经验主义的争论 |
3.1.2 思维决定语言:生成语法的转向 |
3.1.3 对立的调和:认知隐喻学的兴起 |
3.1.4 语言习得与思维发展 |
3.2 隐喻作为思维方式 |
3.2.1 隐喻思维的哲学基础:基于体验的具身认知 |
3.2.2 隐喻思维的心理基础:相似性与关联性 |
3.2.3 隐喻思维的主要内容与类型 |
3.3 隐喻思维的主要作用 |
3.3.1 隐喻思维:认知语境的构成要素 |
3.3.2 隐喻思维:情感意向的具象表达 |
3.3.3 隐喻思维:科学发现与创新思维的源泉 |
小结 |
第四章 思维动力:基于情感的认知过程 |
4.1 情感相关概念辨析及情感思维的内涵与作用 |
4.1.1 情绪、情感与感情的词义辨析 |
4.1.2 情感思维的内涵 |
4.1.3 情感的类型划分及不同作用 |
4.1.4 情感思维正负向维度划分及其作用 |
4.2 情感思维的认知神经学探讨 |
4.2.1 前额皮层系统负责调控语义信息 |
4.2.2 情感思维主要集中于腹内侧皮层与眶额皮层 |
4.2.3 杏仁核是情感信息处理的核心 |
4.2.4 海马回是记忆与情感的最重要载体 |
4.3 情感思维的认知心理学探讨 |
4.3.1 情感作为意识和记忆的起点 |
4.3.2 情感思维构成最基本的快速决策力 |
4.3.3 情感思维促进人格发育与认知发展 |
4.4 情感思维的社会人类学探讨 |
4.4.1 情感进化:必要心理工具 |
4.4.2 情感认知:人类跨文化与代际交流的重要纽带 |
4.4.3 集体决策:基于情感思维的社会性 |
小结 |
第五章 思维模拟:基于记忆的机器推理 |
5.1 记忆的存储隐喻:机器思维的历史与现实基础 |
5.1.1 记忆的演变:存储隐喻的观念史 |
5.1.2 记忆的延伸:从人是机器到人工智能 |
5.1.3 记忆的社会化集合与重构:集体记忆和群体思维 |
5.2 人工智能的三级划分:人工智力、人工生命与人工智慧 |
5.2.1 人工智力:思维的功能模拟 |
5.2.2 人工生命:思维的进化演算 |
5.2.3 人工智慧:机器自主思维的可能性 |
5.3 对人工智慧未来发展的担忧 |
5.3.1 机器思维能否超越人类思维 |
5.3.2 未来机器人会不会统治人类 |
5.3.3 过于依赖科技致使自身机能退化 |
5.4 思维模拟的实践可能:情感计算 |
5.4.1 情感计算:融合情感的推理 |
5.4.2 情感计算的功用 |
5.4.3 思维模拟最新进展与未来展望 |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脑机融合的混合智能系统:原型及行为学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工智能 |
1.1.2 类脑计算 |
1.1.3 混合智能 |
1.2 研究动机 |
1.3 研究内容与贡献 |
1.4 论文结构 |
2 基于脑机接口的混合智能系统 |
2.1 脑机接口 |
2.1.1 由机器到大脑 |
2.1.2 由大脑到机器 |
2.1.3 由大脑到大脑 |
2.1.4 大脑与机器的融合 |
2.2 混合智能的系统框架 |
2.2.1 记忆和意图层 |
2.2.2 任务规划层 |
2.2.3 感知与行为层 |
2.2.4 感知与执行层 |
2.3 混合智能系统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由机器到鼠脑: 大鼠机器人导航的自动训练 |
3.1 引言 |
3.2 大鼠机器人的构建 |
3.2.1 手术植入电极 |
3.2.2 电子刺激背包 |
3.2.3 控制软件设计 |
3.2.4 大鼠机器人的导航能力 |
3.3 人工训练简介 |
3.3.1 导航原理 |
3.3.2 训练过程 |
3.4 自动训练 |
3.4.1 感知大鼠 |
3.4.2 任务模型 |
3.4.3 训练评估 |
3.4.4 自适应调整 |
3.5 实验设计 |
3.5.1 系统架构 |
3.5.2 实验步骤 |
3.6 实验结果 |
3.6.1 训练时间 |
3.6.2 导航测试 |
3.6.3 学习曲线 |
3.6.4 行为变化 |
3.7 本章小结 |
4 由人脑到机器: 人脑头皮脑电控制四旋翼飞行器的系统实现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 |
4.3 系统架构 |
4.3.1 硬件和软件 |
4.3.2 脑机交互范式 |
4.4 应用场景 |
4.5 脑控飞行器系统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5 由人脑到鼠脑: 人脑头皮脑电控制大鼠机器人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 |
5.3 系统架构 |
5.4 脑电信号处理 |
5.4.1 信号预处理 |
5.4.2 特征提取 |
5.4.3 分类器对比 |
5.4.4 在线测试结果 |
5.5 实验设计 |
5.6 实验结果 |
5.6.1 导航任务完成情况 |
5.6.2 与相关工作的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6 混合智能的行为学验证:一个迷宫逃离案例 |
6.1 引言 |
6.2 系统架构 |
6.3 实验过程 |
6.3.1 大鼠走迷宫训练 |
6.3.2 计算机走迷宫 |
6.3.3 大鼠走迷宫 |
6.3.4 计算机辅助大鼠走迷宫 |
6.4 实验结果 |
6.4.1 步数 |
6.4.2 覆盖率 |
6.4.3 耗时 |
6.4.4 相关性 |
6.5 补充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混合智能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A.1 第6章的迷宫1到迷宫24的详细布局 |
附录B |
B.1 第6章的算法1、算法2、算法3和算法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广义设计学的研究范式危机与转向 ——从“设计科学”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走向“广义综合”的设计: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设计研究:跨界交锋中激荡创意思维 |
1.1.2 设计教育:以创新为名义的整合 |
1.1.3 设计实践:创意阶层的崛起 |
1.1.4 设计实践:设计塑造现代生活 |
1.1.5 设计伦理:设计失控的时代 |
1.2 关于广义设计学及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结构 |
1.3.1 本研究的研究目标,重点难点与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
1.3.2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4 论文创新之处和未尽事宜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未尽事宜与研究局限 |
第二章 引入与探讨:“设计的科学”与“广义设计科学方法学” |
2.1 “人工科学”视野下的广义设计学 |
2.1.1 赫伯特·西蒙的学术背景 |
2.1.2 赫伯特·西蒙的《人工科学》(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
2.1.3 《人工科学》理论建构的五个视点 |
2.1.4 《人工科学》、“广义设计学”与设计研究 |
2.1.5 小结 |
2.2 “广义设计科学方法学”视野下的广义设计学 |
2.2.1 “广义设计科学方法学”的理论背景 |
2.2.2 “广义设计科学方法学”的主要概念 |
2.2.3 “科学方法学”视野中的“广义设计学” |
2.2.4 小结 |
2.3 质疑与探讨:广义设计学的再认识 |
2.3.1 以西蒙的《人工科学》为基础的研究 |
2.3.2 对西蒙的“设计的科学”的质疑与探索 |
2.3.3 广义设计科学方法学为基础的研究 |
2.3.4 对“广义设计科学方法学”的反思与质疑 |
2.3.5 小结 |
2.4 “广义设计学”的研究困境与“乌托邦”理想 |
2.4.1 “广义设计学”的研究谱系:以《人工科学》为线索 |
2.4.2 “广义设计学”:人文主义“乌托邦”还是“科学主义”范式危机? |
2.4.3 不同范式的不同使命:《人工科学》对设计研究发展的积极意义 |
2.4.4 小结 |
2.5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问题与线索:设计研究与科学发展的互动 |
3.1 “名词性”问题:设计科学还是设计学科 |
3.1.1 科学化设计(scientific design)、设计科学(design science)、设计的科学(a science of design)还是设计学科(design discipline)? |
3.1.2 “科学化设计”(scientific design):现代设计的转折点 |
3.1.3 “设计科学”(design science):富勒、格雷戈里的不同视角 |
3.1.4 “设计的科学”(a science of design):西蒙的“人工科学” |
3.1.5 设计科学(design science)还是设计学科(design discipline) |
3.1.6 小结 |
3.2 “动词性”问题:设计活动还是科学活动 |
3.2.1 “设计本体”与“自然科学本体” |
3.2.2 设计活动与科学活动 |
3.2.3 小结 |
3.3 实践科学观与“广义设计学”研究范式的转向 |
3.3.1 科学观、知识观与设计观 |
3.3.2 表象科学观与设计观 |
3.3.3 实践科学观与设计观 |
3.3.4 小结 |
3.4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超越与发展:重构广义设计学 |
4.1 当下设计研究的问题评述 |
4.1.1 当下设计研究的本土语境 |
4.1.2 以往设计研究中的问题与缺陷 |
4.1.3 小结 |
4.2 广义设计学的必要性和实在性 |
4.2.1 位于十字路口的设计 |
4.2.2 广义设计学的必要性 |
4.2.3 广义设计学的实在性 |
4.2.4 小结 |
4.3 实践视域下的设计观:小设计、大设计与广义设计 |
4.3.1 设计研究中的概念的意义与局限 |
4.3.2 “设计”·“小设计”·“大设计” |
4.3.3 小结 |
4.4 重构“广义设计学” |
4.4.1 广义设计学的概念诠释 |
4.4.2 设计研究中理论的意义与局限 |
4.4.3 “广义设计学”研究的多重策略 |
4.4.4 小结 |
4.5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没有景框的风景”:广义设计学的多维视角 |
5.1 实践者视域下设计位置与角色的反思 |
5.1.1 为什么安放——设计的隐忧 |
5.1.2 谁来安放——设计的版图 |
5.1.3 如何安放——为设计“正心” |
5.1.4 小结 |
5.2 研究者的视域下的“广义设计学” |
5.2.1 重新理解“设计研究”(Design Research) |
5.2.2 重新连接“研究”与“现实世界” |
5.2.3 小结 |
5.3 本章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浅谈人脑与计算机——从人工智能的角度看人脑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视域下人工智能技术异化研究[D]. 张萍萍.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2]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D]. 薛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人工智能记忆的哲学分析[D]. 伍梦秋. 上海大学, 2019(03)
- [4]基于人工智能的交互艺术设计研究[D]. 包艳秋.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6)
- [5]人工智能发展的伦理问题研究[D]. 谷雨. 西南大学, 2018(01)
- [6]面向未来的文学设问[J]. 黄鸣奋. 当代文坛, 2017(03)
- [7]思维的认知哲学研究 ——基于隐喻、情感与模拟的探讨[D]. 周振华. 山西大学, 2016(05)
- [8]脑机融合的混合智能系统:原型及行为学验证研究[D]. 俞一鹏. 浙江大学, 2016(01)
- [9]广义设计学的研究范式危机与转向 ——从“设计科学”到“设计研究”[D]. 赵伟. 天津大学, 2012(05)
- [10]从装帧设计中人脑与电脑的关系——看在信息时代如何继承和发扬人类的优秀传统艺术[A]. 王刚. 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