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河电站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聂炯[1](2020)在《SF核电项目CA类结构模块制造质量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核电厂由于其安全问题的特殊性受到了最广泛的关注,其建造质量尤为重要。CA类结构模块作为SF核电项目核岛内重要的模块,主要为核岛及辅助厂房形成一定的独立区域而作为结构墙体及结构楼板的模板以及楼梯与其它辅助结构。由于CA类结构模块数量最多、吨位最大,在核电现场施工结构繁多,且在SF核电项目1#机组现场组装过程中,反馈了一些关于CA类结构模块制造质量以及现场组装配合尺寸问题,导致现场出现了一定返修和返工事件,工期出现一定的拖延,没有完全发挥出模块化施工的优势。因此,分析SF核电项目CA类结构模块的制造过程,提高模块制造质量,对于后续核电项目建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论文以SF核电项目1#机组CA类结构模块的制造过程和质量状况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定量研究等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人员访谈、收集制造过程质量相关记录,调查现行的质量管理组织设置、质量控制管理方式、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执行情况、质量经验反馈管理改进现状以及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针对分析出的诸多质量问题,追根溯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改进措施,并进行验证,通过改进措施前后对比,评价改进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SF核电项目1#机组CA类结构模块产品质量问题和质量管理流程方面的研究,找出了组织在质量管理流程方面的缺失;在组织机构方面将生产职能与工艺职能纳入统一部门管理,在工艺文件方面强化了考核、会审与交底,同时提高了监督检查、经验反馈的有效性,在改进后续CA类结构模块质量控制方式的同时,对现行质量管理方式和流程进行了优化。(2)通过对具体质量案例的分析,结合相关的访谈,找出了1#机组CA类结构模块制造质量重点、难点和控制关键点;通过对余量控制、反变形控制、变更控制等方面的改进和优化,使得2#机组CA类结构模块的制造质量有了大幅提升。(3)通过对改进措施的总结和提炼,固化了一套工艺标准化文件和检查标准化文件,规范和约束了相关的技术、生产和检查工作,并为后续类似产品的制造奠定了良好基础。(4)开展了自动焊焊接工艺研究,为后续类似产品推行自动焊工作奠定了基础。(5)建立了IDM变更管理软件系统,提升了组织的信息化水平。(6)提出了“清单式管理理念”,为后续的质量管理和组织管理提供了工作思路。以上措施优化了组织的质量管理流程,规范和约束了制造活动,有力的改善了后续核电项目CA类结构的质量状况,同时也将为相关方带来一定的帮助。
杨鹏[2](2019)在《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地下主厂房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分析》文中认为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左岸主厂房地质条件复杂,主厂房开挖规模较大,最大高度为89.80m,最大跨度为333.0m,主要为城门洞型,具有跨度大、边墙高等特点。主厂房在开挖过程中,受围岩卸荷作用影响,造成一系列不利于围岩稳定的地质现象,严重影响主厂房围岩稳定和工程效果。本文分析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围岩工程地质资料,对围岩进行了分类研究。结合相关地下厂房研究资料,选用合适的数值分析方法,采用有效的分析软件,建立左岸主厂房研究区域的三维地质模型。结合主厂房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资料,分析乌东德左岸主厂房变形特征,定性的分析主厂房围岩稳定性。在地质分析以及变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再现主厂房分步开挖过程,得到主厂房开挖过程中的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区等基本场的变化特征,定量的分析主厂房开挖过程的变形特征以及围岩稳定性。在数值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主厂房支护措施,模拟主厂房开挖支护过程,对比分析主厂房支护前后的模拟计算结果,分析左岸主厂房支护效果。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左岸主厂房进行综合稳定性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我国乌东德地下厂房工程特点,表明本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查阅我国典型的三峡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水布垭水电站工程研究资料以及地下厂房研究现状,为本文研究奠定基础;系统阐述围岩稳定性研究方法,结合本文乌东德地下厂房工程特点,选取合适的研究方法。2)主要研究查明左岸主厂房基本地质条件,为下一步研究内容奠定扎实的地质基础;通过岩石物理力学实验,提供主厂房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3)总结归纳影响左岸主厂房围岩稳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应力、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岩溶、地下水等,本章主要分析以上影响因素对主厂房围岩稳定的影响过程及机理,定性评价左岸主厂房围岩稳定性;总结国内外围岩分级方法及标准,结合本文左岸主厂房围岩特点,选取水利水电工程围岩分级方法,对主厂房围岩进行分级。4)根据主厂房开挖过程中所揭露的地质现象如缓倾角裂隙、小溶洞、构造结构面等预测洞室变形破坏模式;结合主厂房预埋的多点位移计所监测的位移数据,分析主厂房开挖支护过程中的位移特征。5)采用flac-3D软件对地质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先模拟主厂房未开挖前坝体的初始地应力场,在初始地应力场的基础上模拟再现主厂房在开挖过程中的位移场、应力场、塑性区等,通过分析主厂房分布开挖过程中的位移场、应力场、塑性区等基本场,对主厂房开挖围岩稳定性进行定量的分析评价。6)结合主厂房支护方案,模拟左岸主厂房支护后的围岩稳定性。对比分析支护前后两种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场、位移场、塑性区的模拟结果,分析左岸主厂房支护的效果以及支护作用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力;总结全文有关主厂房围岩稳定性评价的内容,主要从围岩分类与分布规律、围岩不利稳定地质现象类型及分布情况、围岩应力计分布、围岩变形位移特征、围岩支护效果等几点内容来综合评价主厂房围岩稳定性。
金亚娇[3](2016)在《公共投资项目环境绩效审计研究 ——以金河湾黄河大桥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如今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国家发展规划与政策中对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也在日益提升,将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转变为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先发展后治理的思想,使保护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前提。环境审计在监督与评价环境保护与改善工作是否合规是否有效时,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关于环境审计的重点内容仍以专项环境保护项目、专项环境治理项目等为主,对于在经济发展中占重要位置的公共投资建设项目与环境相关的审计鲜有案例参考。但笔者认为,只有重视每一个建设项目背后所涉及的隐性的环境问题,对其进行环境绩效审计,客观公允地评价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关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才能于根源处发现问题,及时采取一定防护措施,防患于未然。本文在绪论部分详细说明选取金河湾黄河大桥项目作为案例进行环境绩效审计研究的原因,出于其特殊的位置考虑:一是项目地处刘家峡与盐锅峡两座大型水电站之间;二是项目所在的永靖县为国列贫困县,靠建设推动经济更容易忽视建设过程中对项目周边社会公众的生活环境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笔者对国内外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历程做了详细的了解,找出我国现阶段环境绩效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章作为本文的研究基础,简要陈述了我国环境绩效审计是以环境受托责任理论为基础进行,顺应三大环境受托责任产生了环境绩效审计的三方审计主体。结合我国国情,笔者总结出我国公共投资项目环境绩效审计的特点,同时确立本文将以社会受托环境责任为基础,以社会审计组织作为审计主体的视角进行公共投资项目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本文第三章是笔者通过对项目背景的详细调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实地踏勘,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对当地民众进行问卷调查后逐一确立了本次以金河湾黄河大桥为案例进行环境绩效审计研究的审计目标、审计的重点内容、审计过程及相应的审计评价标准。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将金河湾黄河大桥项目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两部分内容,在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进行环境绩效审计研究。第四章在进行该项目社会环境绩效审计研究时从三方面着手,包括项目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和对汽车运输成本的影响。前两方面内容以定性分析为主,第三部分采用《公路投资优化与改善可行性研究方法》中速度-流量模型的指标,结合调查取得的本项目相关数据,计算出项目建成后的车辆运输成本较原道路条件下车辆运输成本节约38.2%。第五章在进行该项目生态环境绩效审计研究时也从三方面着手。在对项目周边环境进行绩效审计研究时分为建设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结合绩效审计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审计建议。而项目对能源的影响则考虑到项目建成后可从减少交通拥堵和减少车辆绕行里程两方面达到节约燃油资源的效果,通过计算进一步说明。最后关于该项目对河道行洪的影响,笔者通过调查河道条件,进行洪水设计,计算桥梁下空间等工作,实施该方面内容的环境绩效审计研究。在本文的最后通过对之前章节绩效审计研究的结果加以总结,得出金河湾黄河大桥项目的建设对于永靖县及其周边环境的影响在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三方面都有较为积极体现的结论。同时进一步总结该案例研究可能存在的项目固有风险和检查风险,阐述通过此次研究得到的关于公共投资项目环境绩效审计的启示,虽然我国对于环境绩效审计尚未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但是在积极的实践作用下,定能逐步完善。
山东省人民政府[4](2013)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鲁政发[2013]12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张华[5](2011)在《水洛河干流梯级水电站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水洛河干流梯级水电站位于是四川省木里县,按“一库十一级”开发,总装机容量1293MW。由于水电站的开发会导致周围生态环境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其生态影响评价是工程可行性评价的一个主要内容。水洛河干流梯级水电站工程需要修建临时建筑如道路、堆渣场、料场、施工场地和其他永久建筑。因此,该建设项目的影响是区域性的。首先将对区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其表现形式是通过对植被、土壤和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进而影响区域自然生态体系的生态完整性;其次,工程将造成水土流失;水库的淹没将使野生动植物多样性及其生境的丧失。本次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关于确定评价指标、界定影响范围的初步讨论和水电工程的生态影响评价。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收集历史资料以生态机理法为主,结合景观生态学评价法、生态制图法以及生物生产力评价法等多种方法,对评价区域内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景观生态、敏感生态问题的现状进行描述与评价,并预测了工程在施工期、蓄水期和运行期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冲击。最后,针对工程与生态环境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缓减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评价面积变化时,景观格局有相应的变化,会影响评价结果:2.影响区域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植物的多样性远大于动物的多样性,同时动物的多样性以鸟类最高、兽类次之;3.评价区内生态环境状况良好,如果加强管理和做好充分的恢复重建措施,工程的施工、蓄水以及运行不会对环境主体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4.在梯级水电站的建设中,生态系统的许多组成部分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必须加强管理、监督,做好生态恢复工作。
陈羡才[6](2011)在《EPC模式下水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在水利工程项目上的投资逐渐加大,在水利“十二五”规划的引导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进入到规划、设计与建设之中。其中水电工程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枢纽建筑物多、输电线路地形复杂等特点,以及受地形地貌、水利条件等诸多自然因素的影响,其施工复杂程度很高,高水平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关键工程施工技术是保证项目成功的重要条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也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EPC总承包模式下水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与资源需求计划展开研究,在基于以设计为主导的EPC项目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原理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EPC模式下的施工组织设计要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水电工程项目实例,系统研究了在以设计为主导EPC模式下的管理组织结构设计、质量控制与组织设计、工期控制与组织设计、成本控制与组织设计以及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并对其资源需求计划展开分析。在总结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本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够为同类工程项目提供参考价值,促进我国EPC总承包企业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施工技术的进步。
肖光军[7](2009)在《贵州索风营水电站防渗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索风营电站防渗基础处理工程项目为依托,结合我局在贵州索风营电站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对防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控制方法、手段、内容及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对防渗工程质量管理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讨。论文首先阐述了防渗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对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进行详细分析,着重论述PDCA循环法、抽样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方法在防渗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应用;然后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素进行逐项分析,主要是针对防渗工程质量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进行论述,详细分析了本工程防渗质量影响因素、质量控制方法以及质量管理效果。用抽样检验对原材料质量进行监控,用因果分析法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偏差进行分析和纠偏,用抽样检验法进行防渗质量效果分析和处理。最后总结全文,对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进行说明,对进一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张韧,张启荣[8](2008)在《西藏直孔水电站工程建设管理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孔水电站是继金河水电站之后由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承担法人职责,按基本建设程序实施项目管理的水电工程。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直孔水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概况,总结了管理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西藏水电建设实施项目管理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马学强[9](2008)在《西藏高海拔地区水利水电施工的若干问题》文中提出西藏高原高寒缺氧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不利影响,是水利水电工作者致力研究的问题。本文根据多年西藏地区的施工经验,总结了高寒缺氧地区水利水电的施工技术特点。
杨国文[10](2007)在《苏帕河朝阳电站项目管理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水电工程项目是在错综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其建设是一个周期长、投资多、风险高、内部结构复杂、外部联系广泛的过程。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更是一个复杂的、跨学科的系统工程,它往往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复杂的社会背景。近年来我国水电事业发展迅速,大型、巨型电站不断出现,研究利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理论指导水电项目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朝阳电站为云南省苏帕河流域一小型电站,本文从业主的角度出发,对云南保山苏帕河朝阳电站在项目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工程项目及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内容及特点进行了简要叙述,在此基础上对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进行了介绍。(2)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进行了简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符合朝阳电站项目管理的矩阵式组织结构,以及以“业主负责制、招标合同制、建设监理制”为中心的综合管理模式。(3)简要介绍了水电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在分析影响水电工程质量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水电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以朝阳电站压力钢管道制作安装为例,有针对地开展符合该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建立一套能够充分满足该项目质量控制的作业流程,以及确保其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4)在对水电工程传统进度、成本以及进度与成本联合控制方法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水电工程特点,提出基于考虑提前发电效益基础上的成本-进度联合控制新方法,并应用于朝阳电站最优工期的安排上。实践证明,该方法在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中较传统单纯成本—进度控制方法更具优越性。
二、金河电站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河电站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SF核电项目CA类结构模块制造质量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相关质量概念及内容 |
2.1.1 质量管理的定义及内容 |
2.1.2 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及特点 |
2.2 质量管理相关方法及工具 |
2.2.1 质量控制的五大要素 |
2.2.2 质量控制的三大环节 |
2.2.3 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 |
2.2.4 质量改进的工具 |
2.3 核安全文化与质量管理 |
2.3.1 核安全文化定义与内涵 |
2.3.2 核安全文化与质量管理的原则 |
2.3.3 核安全文化与质量管理的关系 |
第3章 CA类结构模块制造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相关概况及特点总结 |
3.1.1 SF核电项目概况 |
3.1.2 CA类结构模块概况 |
3.1.3 CA类结构模块制造工艺概况及特点总结 |
3.2 质量管理状况及CA类结构模块质量现状 |
3.2.1 组织质量方针、目标及要求 |
3.2.2 组织质量管理现状 |
3.2.3 CA类结构模块质量现状 |
3.3 问题分析及要因确认 |
3.3.1 按照五大要素分析 |
3.3.2 按照四大环节分析 |
3.3.3 要因确认 |
第4章 CA类结构模块制造质量改进措施提出与验证 |
4.1 质量改进措施的分析 |
4.1.1 从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角度分析 |
4.1.2 从前期典型质量问题角度分析 |
4.2 质量改进措施的提出 |
4.2.1 质量管理方面措施 |
4.2.2 工艺方面措施 |
4.2.3 标准化方面措施 |
4.2.4 变更控制方面措施 |
4.2.5 清单式管理措施 |
4.2.6 经验反馈方面措施 |
4.2.7 质量绩效考核措施 |
4.3 质量改进措施的验证及效果评价 |
4.3.1SF核电项目2#机组的验证情况 |
4.3.2 效果评价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地下主厂房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1 绪论 |
1.1 地下主厂房围岩稳定性研究方法 |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2 乌东德水电站左岸主厂房基本地质条件 |
2.1 枢纽工程及区域地质概述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5 地应力条件 |
2.6 岩体风化 |
2.7 岩溶及水文地质 |
2.8 岩石物理力学特性 |
3 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围岩分类 |
3.1 围岩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 |
3.2 围岩分级 |
3.3 本章小结 |
4 主厂房围岩变形破坏模式及位移特征 |
4.1 围岩变形破坏模式 |
4.2 围岩位移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5 主厂房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 |
5.1 FLAC-3D简介 |
5.2 三维地质简化模型构建 |
5.3 计算条件 |
5.4 开挖方案 |
5.5 主厂房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 |
5.6 小结 |
6 主厂房支护效果分析与围岩稳定性综合评价 |
6.1 支护方案简介 |
6.2 有无支护工况对比分析 |
6.3 支护效果分析小结 |
6.4 主厂房围岩稳定性综合评价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生产项目 |
致谢 |
(3)公共投资项目环境绩效审计研究 ——以金河湾黄河大桥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2 研究基础 |
2.1 受托环境责任理论 |
2.2 审计主体 |
2.3 环境绩效的审计特点 |
3 项目环境绩效审计路径设计 |
3.1 金河湾黄河大桥项目工程环境介绍 |
3.1.1 地形地貌 |
3.1.2 筑路材料和运输条件 |
3.2 项目背景 |
3.3 审计目标 |
3.4 审计重点 |
3.4.1 社会环境效益方面 |
3.4.2 生态环境效益方面 |
3.5 审计过程 |
3.6 审计评价标准 |
4 金河湾大桥项目的社会环境绩效审计 |
4.1 针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方面 |
4.1.1 审计内容及发现的问题 |
4.1.2 审计评价 |
4.2 对当地经济的带动 |
4.2.1 对旅游业影响的审计评价及审计建议 |
4.2.2 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影响的审计内容及评价 |
4.3 对汽车运输成本的影响 |
4.3.1 审计内容 |
4.3.2 审计评价 |
5 金河湾黄河大桥项目的生态环境绩效审计 |
5.1 对项目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
5.1.1 施工期生态环境绩效审计发现的问题 |
5.1.2 营运期生态环境绩效审计发现的问题 |
5.1.3 审计建议 |
5.2 对能源的影响 |
5.2.1 建设期能源的消耗 |
5.2.2 营运期能源的节约 |
5.2.3 项目能源部分的审计总体评价 |
5.3 对河道行洪的影响 |
5.3.1 审计内容 |
5.3.2 审计评价 |
5.3.3 审计建议 |
6 结论、风险与启示 |
6.1 金河湾黄河大桥项目环境绩效审计研究结论 |
6.1.1 社会环境绩效审计研究结论 |
6.1.2 生态环境绩效审计研究结论 |
6.2 该案例研究存在的风险 |
6.3 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5)水洛河干流梯级水电站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思路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理论基础 |
1.4.1 生态环境评价的概念与目的 |
1.4.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
1.4.3 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点 |
第2章 评价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质环境 |
2.1.4 水文环境 |
2.1.5 气候、气象 |
2.1.6 土壤 |
2.2 社会环境概况 |
2.3 工程概况 |
第3章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3.1 调查与评价范围 |
3.2 调查方法 |
3.3 评价方法 |
3.3.1 生态机理法 |
3.3.2 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 |
3.4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 |
3.4.1 评价范围不同的景观格局变化 |
3.4.2 植物多样性 |
3.4.3 植物组成与多样性 |
3.4.4 陆生动物多样性 |
3.4.5 景观生态体系 |
3.4.6 区内生物生产力的限制条件 |
3.4.7 水生生物及水生生态 |
第4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4.1 评价指标 |
4.2 评价方法 |
4.2.1 生物生产力评价法 |
4.2.2 生物制图法 |
4.2.3 景观生态学法 |
4.3 对景观生态体系的影响 |
4.4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4.4.1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4.4.2 蓄水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4.4.3 运行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第5章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5.1 陆生植物保护措施 |
5.1.1 预防措施 |
5.1.2 植被恢复 |
5.1.3 加强施工管理,防止森林火灾 |
5.2 陆生动物保护措施 |
5.2.1 两栖爬行动物保护措施 |
5.2.2 兽类保护措施 |
5.2.3 鸟类保护措施 |
5.3 水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5.3.1 下泄景观、生态流量 |
5.3.2 防止水体污染 |
5.3.3 加强渔政管理,保护鱼类种质资源 |
5.3.4 开展人工放流增殖 |
结论和建议 |
1 结论 |
2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EPC模式下水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框架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框架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EPC项目施工组织管理 |
2.1 EPC的基本概念 |
2.2 EPC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分析 |
2.3 EPC模式下的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
2.3.1 施工组织设计要素分析 |
2.3.2 EPC模式下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特点 |
2.3.3 施工组织设计下资源需求计划特点 |
第3章 EPC模式下水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研究 |
3.1 枕头坝、沙坪坝水电项目概况 |
3.1.1 项目背景 |
3.1.2 项目范围 |
3.1.3 项目特点及难度 |
3.1.4 EPC项目管理总体要求及目标 |
3.2 EPC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计 |
3.2.1 EPC项目组织管理机构设计 |
3.2.2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的设计 |
3.3 质量控制与施工组织设计 |
3.3.1 项目质量目标控制计划 |
3.3.2 质量目标过程管理 |
3.3.3 质量目标保证措施 |
3.3.4 施工过程控制 |
3.3.5 开展质量攻关小组活动 |
3.4 工期控制与施工组织设计 |
3.4.1 进度计划风险分析 |
3.4.2 进度计划控制措施及方法 |
3.5 成本控制与组织措施 |
3.5.1 技术经济指标 |
3.5.2 降低成本措施 |
3.6 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
3.6.1 安全目标及分解 |
3.6.2 安全目标保证措施 |
3.6.3 安全风险预测及控制 |
3.7 文明施工与环保施工组织设计 |
3.7.1 安全文明施工策划 |
3.7.2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
3.7.3 环境保护措施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EPC模式下水电项目资源需求计划研究 |
4.1 劳动力需求计划 |
4.2 物料需求计划 |
4.2.1 主要施工机械、工器具需求计划 |
4.2.2 主要材料及周转材料、消耗材料需求计划 |
4.2.3 生活与办公用品计划 |
4.3 成本控制及资金需求计划 |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本文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活动 |
(7)贵州索风营水电站防渗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贡献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 |
1.4 论文的内容组织 |
第二章 防渗工程质量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 |
2.1 基本概念 |
2.2 PDCA 循环法 |
2.3 抽样检验法 |
2.4 因果分析图法 |
2.5 质量管理三种方法关系及作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索风营水电站防渗工程质量管理框架及内容 |
3.1 防渗工程质量管理框架 |
3.2 水电防渗工程质量管理因素及问题分析 |
3.3 索风营水电站防渗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
3.3.1 工程概况 |
3.3.2 人员管理 |
3.3.3 设备管理 |
3.3.4 材料管理 |
3.3.5 施工工艺的管理 |
3.3.6 环境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索风营水电站防渗工程质量控制及评价 |
4.1 索风营水电站防渗工程质量控制 |
4.1.1 防渗工程工序质量控制内容 |
4.1.2 事中控制的因果分析图法应用 |
4.1.3 事中控制的抽样分析法应用 |
4.2 索风营水电站防渗工程质量评价 |
4.2.1 事后抽样检查及其分析 |
4.2.2 防渗工程效果及质量管理成效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5.1 总结 |
5.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苏帕河朝阳电站项目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 |
1.2.1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 |
1.2.2 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 |
1.3 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方法 |
1.3.1 传统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方法 |
1.3.2 现代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方法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
2.1 项目与项目管理 |
2.2 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
2.2.1 工程项目与工程项目管理 |
2.2.2 工程项目管理的分类 |
2.2.3 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 |
2.3 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 |
2.3.1 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
2.3.2 水电工程项目的分解 |
2.3.3 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朝阳电站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模式 |
3.1 项目概况 |
3.2 项目组织与项目管理组织 |
3.2.1 工程项目组织结构类型 |
3.2.2 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 |
3.3 朝阳电站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模式 |
3.3.1 朝阳电站项目组织结构的选择 |
3.3.2 朝阳电站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朝阳电站项目的质量控制方法 |
4.1 水电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概述 |
4.1.1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
4.1.2 影响水电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分析 |
4.1.3 水电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
4.2 朝阳电站项目质量控制 |
4.2.1 朝阳电站质量管理目标的分解 |
4.2.2 影响压力钢管制作安装质量的因素分析 |
4.2.3 压力钢管制作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 |
4.2.4 朝阳电站压力钢管道质量控制措施 |
4.2.5 朝阳电站压力钢管道质量控制成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朝阳电站项目进度-成本联合控制方法 |
5.1 水电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概述 |
5.1.1 水电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
5.1.2 影响水电项目工程进度的因素 |
5.1.3 水电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方法 |
5.2 水电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概述 |
5.2.1 水电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
5.2.2 水电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 |
5.3 水电工程项目进度—成本联合控制 |
5.3.1 工程项目进度—成本联合控制概述 |
5.3.2 水电工程项目进度—成本联合控制概述 |
5.4 朝阳电站项目进度—成本联合控制方法 |
5.4.1 朝阳电站项目总体进度的编制的依据 |
5.4.2 朝阳电站项目进度—成本联合控制的边界条件 |
5.4.3 朝阳电站项目进度—成本联合控制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金河电站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SF核电项目CA类结构模块制造质量改进研究[D]. 聂炯. 青岛大学, 2020(01)
- [2]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地下主厂房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分析[D]. 杨鹏. 三峡大学, 2019(06)
- [3]公共投资项目环境绩效审计研究 ——以金河湾黄河大桥项目为例[D]. 金亚娇. 兰州财经大学, 2016(05)
- [4]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3(17)
- [5]水洛河干流梯级水电站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D]. 张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5)
- [6]EPC模式下水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研究[D]. 陈羡才.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1)
- [7]贵州索风营水电站防渗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D]. 肖光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S2)
- [8]西藏直孔水电站工程建设管理的思考[J]. 张韧,张启荣. 水力发电, 2008(05)
- [9]西藏高海拔地区水利水电施工的若干问题[A]. 马学强. 2008中国水力发电论文集, 2008
- [10]苏帕河朝阳电站项目管理方法研究[D]. 杨国文. 天津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