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使人健康长寿的双歧杆菌(论文文献综述)
武明月[1](2021)在《不同来源膳食纤维对牛肉饮食的小鼠肠屏障的调控作用》文中研究指明
姜金池[2](2021)在《益生菌对高胆固醇血症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由脂质代谢异常导致的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超过正常范围的代谢性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药物治疗是临床中应对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方式,但存在损害肝脏功能、肾脏功能等副作用。益生菌是一类被广泛认可的促进人体健康的微生物,多项研究证明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因此使用益生菌缓解高胆固醇血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体外筛选具有缓解高胆固醇血症功效的益生菌主要通过两个指标:一是胆盐解离特性,二是胆固醇吸收特性。但目前的研究没有系统比较不同胆盐解离能力和胆固醇吸附能力的益生菌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的效果及其机制。因此,本研究将具有不同胆盐解离能力、胆固醇吸收能力的益生菌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益生菌对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及潜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首先利用选择性培养基MRS和LAWAB进行益生菌分离,经鉴定共得到54株益生菌。以胆盐解离能力和胆固醇吸收能力作为益生菌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的体外筛选指标,得到具有不同能力的4组共14株益生菌。其中能力1组是同时具有上述两个能力的益生菌: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CCFM 1077、I5、I7)、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 A9)、粘膜乳杆菌(Lactobacillus mucosae A13);能力2组是只具有高胆盐解离能力的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I3、J2、J5);能力3组是只具有高胆固醇吸收能力的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J3、I1、J8);能力4组是同时不具备上述两个能力的益生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B3、B8、B10)。检测上述14株益生菌耐受胃酸、高胆盐能力,结果表明这14株益生菌都能耐受模拟胃肠道环境。最后测定上述14株益生菌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这些菌株都能在24h内达到稳定期。这些结果证明,这14株具有不同胆盐解离、胆固醇吸收能力的益生菌能具备深入进行动物试验和人群功效评价的潜质。其次,探究具有不同胆盐解离能力、胆固醇吸收能力的长双歧杆菌在摄入不同剂量时对大鼠高胆固醇血症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当摄入益生菌的数量在1×108CFU/d时,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两个能力的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CCFM 1077、I5、I7)才可显着降低血清胆固醇(p<0.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001);当摄入的益生菌含量提高两个数量级后(1×1010 CFU/day),只具备上述能力之一的长双歧杆菌就能显着降低血清胆固醇(p<0.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001);而无论摄入的数量是低剂量还是高剂量,不具备上述能力的长双歧杆菌都无法缓解高胆固醇血症。为了进一步验证,又选取同时具备上述两个能力的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 A9)、黏膜乳杆菌(Lactobacillus mucosae A13)和阳性对照菌株(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T-III),探究3株乳杆菌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这两株乳杆菌在摄入低剂量时即可显着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上述结果表明具有不同胆盐解离、胆固醇吸收能力的益生菌缓解胆固醇血症的作用也不同。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探究益生菌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的潜在机制:(1)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益生菌在模拟胃肠液中对胆汁酸组成的变化,发现具有高胆盐解离能力的益生菌将结合胆汁酸解离为游离胆汁酸来改变胆汁酸代谢,特别是显着降低甘氨结合型胆汁酸含量,进而改变胆固醇代谢。(2)通过宏基因组学分析益生菌对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发现具有高胆盐解离能力、高胆固醇吸收能力的益生菌能够显着提高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增加有益菌属的相对丰度。(3)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究益生菌对与胆固醇代谢密切相关的基因的作用,结果表明同时具备上述两个能力的益生菌能够通过上调CYP7A1、LXR、SREBP2、LDLR的表达,下调FXR、SHP的表达调节胆固醇在体内的代谢。本研究进一步评价长双歧杆菌CCFM1077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长双歧杆菌CCFM1077通过降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缓解高胆固醇血症。宏基因组的分析结果发现,长双歧杆菌CCFM1077通过丰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且改变肠道微生物的组成;提高拟杆菌门、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提高具有产短链脂肪酸的丁酸球菌属、产多糖的乳杆菌属及高利用黏蛋白、参与胆汁酸与胆固醇代谢等多种功能的Muribaculaceae、Parasutterell相对丰度,进而改变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肠道微环境。此外,非靶向代谢组的结果表明长双歧杆菌CCFM1077还能通过影响胆汁酸生物合成、氨循环、丙酸盐代谢等代谢途径,尤其是增加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粪便中胆汁酸的排出,进而起到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
徐慧慧[3](2021)在《基于逆回归的元基因组预测分析在人体肠道菌群数据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肠道作为人体营养物质吸收与代谢的主要场所,存在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群体。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是当前医学研究和生命科学的主要目标。人体的健康不仅受基因的影响,还与肠道菌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肠道菌群不仅可以维持肠道正常的结构和功能,还可以抵抗病原体的感染,从而参与调控人体的免疫活动。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肥胖等疾病都与肠道菌群的失衡有关,因此在各个研究领域,肠道菌群都受到重视,并且会在未来的疾病防控干预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由于肠道菌群是一种非常精确的生物钟,能够用于预测人的真实生理年龄,从而为其健康评估提供参考,因此本文主要运用基于逆回归的元基因组预测分析方法对科水平肠道菌群数据建立逆回归模型并基于该模型预测样本的年龄。对微生物组的数据来说,样本具有不同的测序深度,数据中包含大量的零且经常是过度分散的。如何处理“超散布性”且包含大量零的数据是一大挑战。本文参考基于逆回归的元基因组预测分析方法,利用逆回归模型,直接处理“超散布性”的问题,其可以反向提供一个预测规则,而不需要为Y|X指定一个正向模型或者为(X,Y)指定一个联合模型,并且可以自动和间接地处理零。另一方面,原始的肠道菌群数据是计数型数据,并且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和测量方法的不同,该计数型数据只表示相对值,而非绝对值,因此直接使用原始计数数据进行预测是有问题的。基于逆回归的元基因组预测分析方法可将响应与未观测到的比例联系起来,不对绝对或相对计数取对数,而是采用几乎肯定非零的估计或平滑的比例。另外,由于孩子三岁之前喝母乳,其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明显,与其母亲的肠道菌群结构密切相关,而三岁之后开始正常饮食,其肠道菌群结构开始趋于固定,因此本文通过描述性方法分析孩子三岁之前和三岁之后的菌群变化情况,分别对两个阶段的样本建立预测模型。同时,本文还尝试运用Lasso方法、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方法预测样本的年龄。本文将各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预测精度和可解释性两方面讨论它们的差异与表现。
李根林,郭晨阳,吴宿慧,李寒冰,孙静雅[4](2020)在《火麻仁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肠道功能调节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火麻仁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2只昆明小鼠分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金双岐组)、火麻仁油(分别为12.0、6.0、3.0 mL/kg)组,雌雄各半。对照组每天颈背部sc生理盐水,其他5组sc 1%D-半乳糖水溶液造模,给药体积为10 mL/kg;1 h后对照组ig生理盐水,其他各给药组ig不同剂量的药物,给药体积为20 m L/kg,连续ig 42 d,给药结束后,观察体质量变化;留取回盲部近端肠管组织及盲肠、结肠内粪便。通过革兰氏染色分别检测革兰阳性杆菌(G+b)、阴性杆菌(G-b)、阳性球菌(G+c)、阴性球菌(G-c)菌群数量;称取盲肠质量计算盲肠系数,并通过HE染色观察回肠黏膜变化;测定结肠粪便pH值;气相色谱法检测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的含量。结果火麻仁油可以上调杆菌的比值,降低球菌的比值,降低盲肠系数及结肠pH值;显着改善模型动物的结肠病理变化,使黏膜上皮完整,腺体排列整齐,杯状细胞丰富,绒毛丰富;能显着升高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的含量(P<0.01),显着降低异戊酸的含量(P<0.05)。结论所测高、中、低3个质量浓度的火麻仁油均可优化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的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可为火麻仁的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苟尧[5](2019)在《基于人体阴阳本体结构理论治疗阳虚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在人体阴阳本体结构理论指导下运用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阳虚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该理论指导治疗阳虚型功能性腹泻的潜在机制,为该病的中医药诊疗及研究提供新思路及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就诊于我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阳虚型功能性腹泻患者72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6例。观察组予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对照组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并于疗程结束后随访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粪便积分、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积分、中医症状总积分、中医单项症状积分,观察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复发率。结果:(1)治疗4周后,观察组粪便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对粪便性状及排便频次的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治疗4周后,综合医院焦虑量表(HADA)积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综合医院抑郁量表(HADD)积分比较,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焦虑症状的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抑郁症状的疗效两组相当。(3)治疗4周后,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观察组肠鸣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在畏寒肢冷、怠倦乏力、神疲懒言、腰膝酸软这4个全身症状积分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大便次数、大便性状、食欲欠佳、脘腹胀闷几个消化系统症状积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4.29%,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5)观察组复发率为14.29%,对照组复发率为45.71%,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P<0.01)。(6)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事件,安全性良好。结论:(1)基于人体阴阳本体结构理论运用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阳虚型功能性腹泻,能显着改善大便性状及减少排便次数,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改善中医证候,降低4周复发率,临床疗效优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安全性良好。(2)以阴阳为切入点,用人体内阳外阴本体结构理论指导辨证论治,补充了中医治疗泄泻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指导意义。
白娟[6](2019)在《苦瓜干预肥胖大鼠内毒素血症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最主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之一。过度肥胖会增加2型糖尿病(T2DM)、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发病和死亡的风险。肥胖是一种慢性的低度炎症反应状态。研究已证实肠道细菌内毒素是触发肥胖低度炎症的重要因子之一,即“代谢性内毒素血症”。近年来,以肠道菌群为靶点,干预肥胖的炎症进程被视作预防和改善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新策略。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药食同源,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而苦瓜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干预代谢性内毒素血症,从而缓解肥胖的研究,尚少见报道。本论文以苦瓜为原料,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和粉碎技术制备苦瓜冻干粉(BMP),通过建立营养型肥胖大鼠模型研究BMP对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性内毒素血症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模型,研究BMP对胰岛素抵抗和代谢性内毒素血症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1)BMP能显着降低肥胖大鼠体重和Lee’s指数,提高口服糖耐量,降低血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含量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BMP还可显着降低血清总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使附睾脂肪细胞缩小,减缓肝细胞的小泡性脂变,即BMP能减缓肥胖大鼠体重增加,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症状。(2)BMP可显着降低结肠内容物提取液对HT-29结肠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增加结肠绒毛隐窝深度和规整度,降低肠道通透性,上调结肠紧密结合蛋白ZO-1和Occludin mRNA的表达,减少肠源性有毒物质进入血液循环。说明BMP可通过改善肥胖大鼠结肠内环境紊乱和修复肠屏障受损,进而干预代谢性内毒素血症。(3)BMP能减少血浆内毒素脂多糖(LPS)、血清内毒素结合蛋白(LBP)及促炎因子(TNF-α、IL-6和MCP-1)的含量,降低脂肪、肝脏和肌肉组织的炎症水平;BMP可通过抑制脂肪组织核转录因子kappa-B复合体(IκBα/NF-κB)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介导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缓解脂肪炎症。说明BMP可有效减缓肥胖大鼠代谢性内毒素血症,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2.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BMP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BMP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BMP能够增加门水平中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相对丰度,降低产内毒素菌—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的丰度,并选择性增加产短链脂肪酸SCFAs菌属(Blautia、Allobaculum、Butyricicoccus等)和肠屏障保护功能菌属Akkermansia丰度。说明BMP可改变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的物种组成,使肠道菌群结构更有利于健康。(2)基于肠道菌群物种组成的KEGG功能预测发现,BMP可调控碳水化合物、脂类以及多糖生物合成代谢,显着改变三羧酸循环、LPS合成蛋白及丙酸代谢等通路,从而干预代谢性内毒素血症。3.采用1H NMR技术,研究BMP对肥胖大鼠肠道内代谢产物谱的影响及其与肠道菌群的关联。结果表明:(1)BMP可改变肥胖大鼠肠道代谢产物谱,与肥胖模型对照组大鼠具有显着差异;BMP可显着增加肠道代谢产物谱中SCFAs(乙酸、丙酸和丁酸)、糖类中葡萄糖和核糖及氨基酸中牛磺酸的含量,降低乳酸和分支短链脂肪酸BSCFAs中戊酸含量。通路预测显示BMP对丁酸甲酯代谢通路、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通路以及丙酸代谢通路的影响较大。说明BMP能够通过改变肠道代谢产物组成,调控相关代谢通路,从而改善代谢性内毒素血症。(2)BMP改变肠道代谢产物与肠道菌群的变化具有关联:有机酸中丁酸和丙酸分别与产SCFAs菌属Blautia和Coprococcus呈正相关,而戊酸与Blautia菌属呈负相关;糖类中葡萄糖和核糖均与粪球菌属Coprococcus呈正相关;氨基酸中脯氨酸与支原体属Allobaculum呈显着正相关。说明BMP可影响肥胖大鼠肠道代谢谱,并与肠道菌群的变化具有相关性,进而干预代谢性内毒素血症。4.采用基于Illumina HiSeq平台的RNA-Seq技术,研究BMP对肥胖大鼠结肠黏膜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及与肠道菌群的关联。结果表明:(1)RNA-Seq筛选发现正常组和肥胖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中有46个差异表达基因,肥胖模型组和BMP组大鼠结肠黏膜中有87个差异表达基因。说明BMP能显着改变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结肠黏膜基因表达谱。(2)BMP的干预显着影响脂代谢、炎症反应及糖代谢相关通路,如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MAP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等;BMP还可调控极低密度脂蛋白重塑、糖转运负调控、脂蛋白代谢过程等GO功能;基因与通路互作关系分析表明Prkcβ和Pla2g2a是网络关系中的核心基因,与炎症反应和脂代谢通路密切相关。(3)BMP调控肥胖大鼠结肠黏膜炎症的关键基因与肠道菌群的改变具有关联:差异表达基因中与炎症相关的基因Prkcβ、Nr4a1和Mcpt1l3分别与Paraprevotella、Blautia和Allobaculum菌属呈显着负相关。说明BMP可改变肥胖大鼠结肠黏膜基因表达谱,并与肠道菌群的变化具有相关性,从而干预代谢性内毒素血症。
崔家善[7](2019)在《创建中国全生命周期“治未病”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新模式——以“未病先防”为基点》文中研究表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热潮正在全国蓬勃兴起。我们应深入挖掘中华传统中医"治未病"这一文化宝库中的经典,发挥广大人民群众主观能动作用,创建"中国全周期‘治未病’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新模式"。其具体策略为:第一,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健康养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未病先防"这一理论研究的基石。第二,以"治未病"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突破口,并使之与中医养生、中医保健有机结合起来。第三,将人的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婴幼儿、少年、青年、成年、老年五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确立健康标准,实施不同的培育、学习、调适方式与方法。为使"治未病"这一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全民健康新模式运行取得显着成效,应采取的措施有:1.加强组织领导,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推进这一民生工程的有效实施; 2.根据大中小不同规模选择试点城市,逐步完善方案,时机成熟,全国推广; 3.贯彻落实好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将全民卫生健康事业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 4.培训健康管理专业队伍,使人人都成为"中医治未病健康守护者"; 5.发挥专业智库作用,编写通俗易懂、受众乐学、学之生效的普及性教材; 6.广开渠道,安置老年义工,以发挥余热使其享有成就感,实现老年健康养生; 7.完善健康保险新险种,通过保险杠杆激励全民健康素质的提升。
王瑞[8](2018)在《陕西不同月龄婴幼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优势菌种群研究》文中认为肠道菌群对婴幼儿发育及免疫系统构建至关重要,与成人健康及疾病亦关系密切。婴幼儿期(初生1000 d)是肠道菌群构建定殖的关键时期,此阶段肠道菌群的定殖多样性影响着婴幼儿免疫系统构建及未来成长的健康状况。本研究采集陕西关中地区健康婴幼儿(Ⅰ组(06月龄)、Ⅱ组(612月龄)、Ⅲ组(1236月龄))粪便样品,通过高通量16S rRNA、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T-RFLP)、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分析婴幼儿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旨在探究初生婴幼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以双歧杆菌和乳杆菌为代表的优势菌种群构成及差异,为揭示生命早期肠道微生态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婴幼儿健康评价及婴配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高通量16S rRNA探究婴幼儿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果:(1)36份样品中,Ⅰ、Ⅱ、Ⅲ组在门水平上即出现差异,Ⅰ、Ⅱ组样品在门、纲、目、科及属分类水平上的优势菌均相同,组间对应水平下的优势菌丰度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属分类水平的优势菌为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56.32%、58.62%);Ⅲ组样品菌群在属分类水平的优势菌为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25.09%)和柔嫩菌属Faecalibacteri-um(19.22%);(2)在Ⅰ、Ⅱ、Ⅲ组中组间比较,差异菌群构成不尽相同;(3)在门水平上不同性别、不同分娩方式的Ⅰ组及Ⅱ组婴幼儿肠道菌群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不同性别的Ⅲ组(顺产)幼儿和不同分娩方式的Ⅲ组(女)幼儿肠道菌群在门水平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的菌群均是拟杆菌门,且其在女婴组丰度显着高于男婴组(p<0.05),在顺产组丰度显着高于剖宫产组(p<0.05)。(2)T-RFLP与QPCR技术相结合评价双歧杆菌种群多样性表明:(1)T-RFLP结果表明Ⅰ、Ⅱ、Ⅲ组中均包括长双歧杆菌(B.longum)、短双歧杆菌(B.breve)、两歧双歧杆菌(B.bifidum)、动物双歧杆菌(B.animalis)及假链状双歧杆菌(B.pse-udocatenulatum)5种菌种,在Ⅲ组样品中还有青春双歧杆菌(B.adolescentis);QPCR结果表明三组样品中该6种双歧杆菌均被检出;(2)Ⅰ、Ⅱ、Ⅲ组样品中双歧杆菌属的DNA含量均在1010 copies/g水平,且Ⅰ组样品中的含量(1010.44 copies/g)显着高于Ⅱ、Ⅲ组样品(p<0.05);(3)Ⅰ、Ⅱ组样品中B.longum和B.breve的丰度较高,Ⅰ组中对应的丰度分别为39.81%、30.90%,Ⅱ组中对应的丰度分别为35.48%、40.07%,Ⅲ组中丰度前3位的分别是B.longum、B.breve和B.bifidum,分别为28.84%、27.54%、34.67%。(3)QPCR探究婴幼儿肠道乳杆菌种群多样性表明:(1)不同阶段婴幼儿样品中均包括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干酪乳杆菌种(Lactobacillus casei)和短乳杆菌种(Lactobacillus brevis),Ⅰ组中检测到同种乳杆菌种的样品量级少于Ⅱ、Ⅲ组;(2)三组样品中Lactobacillus的含量均在108.5.5 copies/g水平,三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i)和L.casei均在三组样品中含量较高。(3)Ⅰ、Ⅱ、Ⅲ组中优势乳杆菌均为L.casei和L.reuter,Ⅰ组中对应的丰度分别为67.61%、27.54.%,Ⅱ组分别为48.98%、43.65%,Ⅲ组分别为33.88%、56.23%。(4)Ⅰ、Ⅱ、Ⅲ组婴幼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分布特征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种群组间构成差异不明显,但丰度表达存在一定差异(p<0.05)。
李宜春[9](2018)在《内源乳化法益生菌微胶囊冻干菌粉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益生菌,是一类通过促进宿主肠道内多种微生物菌群的生态平衡,对宿主健康或生理功能产生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因其对人体良好的益生功效从而使得益生菌在食品、药品和保健品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益生菌在人体酸性环境中的耐受性较差以及各种微生态制剂中益生菌的贮藏稳定性不佳,从而影响了益生菌的活性及其功能特性的发挥。本文以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为芯材,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壁材,通过微胶囊化技术,提高混合菌体在模拟人工胃液中的存活率,同时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将液态微胶囊冻干成固态形式,能够有效增加益生菌微胶囊中混合菌体的贮藏稳定性,从而为扩大益生菌的使用范围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确定了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最适混合培养条件。以混合菌体的OD值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选择和优化了两菌混合培养的最适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6.2,两菌接种总量4%,接种比例1:1,培养温度37±1℃和装液量200 mL/500 mL,此时益生菌活菌数为9.32×109 cfu/mL。(2)探究了内源乳化法制备海藻酸钠-混合菌体微胶囊的最适工艺条件。以微胶囊中混合菌体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内源乳化法制备益生菌微胶囊的最适工艺条件为:菌胶比1:5,搅拌速度450 r/min,冰醋酸添加量400μL,海藻酸钠与碳酸钙质量比1:6,乳化时间15 min,水油体积比1:3和乳化剂添加量600μL,此时微胶囊中混合菌体包埋率达到87.2%,益生菌活菌数为8.13×109cfu/mL。(3)确定了壳聚糖作为海藻酸钠-混合菌体微胶囊二次包衣材料的最适工艺。以微胶囊中混合菌体的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壳聚糖二次包衣的最适工艺为:壳聚糖溶液浓度0.60%,壳聚糖溶液pH值5.00和成膜反应时间15 min。此时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中混合菌体的包埋率达到85.9%,益生菌活菌数为8.01×109 cfu/mL。与混合菌体的海藻酸钠微胶囊相比,该微胶囊有效提高了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在模拟人工胃液中的存活率。(4)探究了保护剂对海藻酸钠-壳聚糖-混合菌体微胶囊在冷冻干燥过程中的保护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1:2.5作为益生菌微胶囊冷冻干燥过程中的最适菌泥和冻干保护剂之比。以冻干益生菌微胶囊中混合菌体的包埋率和活菌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对混合菌体在冷冻干燥过程中效果最为显着的保护剂的最适组合为:甘油浓度2%,海藻糖浓度10%,脱脂乳浓度15%和L-半胱氨酸浓度2%。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冻干益生菌微胶囊中混合菌体的包埋率达到84.5%,活菌数为7.88×109 cfu/mL。(5)探究了三种类型冻干菌粉(混合菌体+保护剂+二次包埋组、混合菌体+二次包埋组、混合菌体+保护剂)中混合菌体的存活率,耐酸性,肠溶性和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混合菌体的存活率:混合菌体+保护剂+二次包埋组(84.5%)﹥混合菌体+二次包埋组(77.6%)﹥混合菌体+保护剂(69.5%);在模拟人工胃液的120 min内,三种类型冻干菌粉对混合菌体在模拟人工胃液中的保护作用为:混合菌体+保护剂+二次包埋组(80.1%)﹥混合菌体+二次包埋组(74.2%)﹥混合菌体+保护剂(68.9%),微胶囊技术有效提高了混合菌体对酸性环境的耐受性,且制备的微胶囊肠溶性良好。在模拟人工肠液的60 min内,三种类型的冻干菌粉中,混合菌体+保护剂+二次包埋组冻干菌粉中混合菌体的溶出量最大达到7.08×109 cfu/mL。三种类型冻干菌粉在4℃和常温下的贮藏效果不同,低温更有利于冻干菌粉中混合菌体的贮藏稳定性。在4℃下贮藏60天后,三种类型冻干菌粉中混合菌体的存活率依次为:混合菌体+保护剂+二次包埋组(75.3%)﹥混合菌体+二次包埋组(67.2%)﹥混合菌体+保护剂(58.9%)。微胶囊技术有效提高了混合菌体的耐酸性,而将微胶囊制备成冻干菌粉则有助于提高益生菌的贮藏稳定性,为扩大益生菌的使用范围奠定基础。
林炳谕[10](2017)在《双歧杆菌的生物膜样化及其应用》文中认为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人体及动物肠道内的固有菌群,具有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调节宿主生理等功能,在食品、保健品及制药行业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双歧杆菌菌粉作为最常见的双歧杆菌制剂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固体饮料、发酵剂等产品的生产中。研究发现,菌粉制作过程中存在的氧胁迫和温度胁迫损伤是造成双歧杆菌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双歧杆菌的干燥存活率成为研究热点。生物膜是细菌应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机制,能减少不利环境对菌体的致死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索双歧杆菌生物膜样化在菌粉制备中的可行性,并解析双歧杆菌生物膜的成膜规律及生物学特性,为双歧杆菌生物膜样化在菌粉制备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本课题的主要结果如下:1.解析双歧杆菌成膜规律。利用微孔板法对长双歧杆菌长亚种、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短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和假小链双歧杆菌7个菌种49株双歧杆菌的生物膜成膜能力进行判定,并归类分析。结果显示,双歧杆菌的成膜能力为菌株特异性,不存在菌种特异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双歧杆菌生物膜具有一定组织结构,死菌密度随着生物膜层次的深入而增大。此外,研究发现培养条件显着影响双歧杆菌的成膜能力。培养基中葡萄糖、氯化钠和硫酸镁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并且该最适浓度具有显着的株间特异性。胆盐表现出抑制双歧杆菌生物膜形成的能力,胆盐浓度越大,抑制越强。粘液素的添加以及氧、热、冷胁迫对双歧杆菌成膜能力的影响表现出两面性,既能促进一部分双歧杆菌形成生物膜,也能表现出抑制,不同株双歧杆菌受影响程度不同。2.阐明双歧杆菌生物膜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生物膜状态的双歧杆菌较浮游状态的耐热、耐氧能力有大幅度提升,不同菌株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最高可以提高21倍以上。此外,生物膜样化可以显着提高双歧杆菌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的存活率。3.双歧杆菌生物膜的发酵生产研究。用黄豆粉作为固形界面,进行两歧双歧杆菌CCFM641的发酵罐生物膜生产,所得菌泥以1:10(w/v)的比例混合保护剂,其干燥存活率最高,真空干燥存活率达到15.90%,冷冻干燥存活率达到39.62%,分别是浮游状态菌泥干燥存活率的7.16倍和1.58倍。综上所述,本论文从双歧杆菌成膜规律、生物学特性和发酵罐生产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为工业化生产双歧杆菌生物膜及菌粉奠定了理论和应用基础。
二、能使人健康长寿的双歧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能使人健康长寿的双歧杆菌(论文提纲范文)
(2)益生菌对高胆固醇血症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胆固醇血症概述 |
1.1.1 胆固醇与人体健康 |
1.1.2 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措施 |
1.2 益生菌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的研究进展 |
1.2.1 益生菌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的系统性汇总和荟萃分析 |
1.2.2 具有缓解高胆固醇血症作用益生菌的体外筛选方式 |
1.3 论文立题背景及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具有不同胆盐解离、胆固醇吸收能力益生菌的分离及筛选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粪便样品的采集 |
2.3.2 菌株的分离纯化 |
2.3.3 菌株的保藏及鉴定 |
2.3.4 胆盐解离能力的测定 |
2.3.5 胆固醇吸收能力的测定 |
2.3.6 耐受胃酸能力的测定 |
2.3.7 耐受胆盐能力的测定 |
2.3.8 菌株生长能力的测定 |
2.3.9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菌株的鉴定结果 |
2.4.2 菌株的胆盐解离能力 |
2.4.3 菌株的胆固醇吸收能力 |
2.4.4 菌株的耐受胃酸能力 |
2.4.5 菌株的耐受胆盐能力 |
2.4.6 菌株的生长能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益生菌对高胆固醇血症的缓解作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设备 |
3.2.3 实验动物及饲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动物实验菌株制备 |
3.3.2 动物实验设计 |
3.3.3 大鼠血清脂质测定 |
3.3.4 大鼠粪便收集 |
3.3.5 大鼠粪便中胆汁酸含量的测定 |
3.3.6 大鼠粪便中胆固醇含量的测定 |
3.3.7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高胆固醇血症模型的建立 |
3.4.2 长双歧杆菌对大鼠血清胆固醇的影响 |
3.4.3 长双歧杆菌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
3.4.4 长双歧杆菌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
3.4.5 长双歧杆菌对大鼠粪便胆汁酸的影响 |
3.4.6 长双歧杆菌对大鼠粪便胆固醇的影响 |
3.4.7 乳杆菌对血清胆固醇的影响 |
3.4.8 乳杆菌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
3.4.9 乳杆菌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
3.4.10 乳杆菌对大鼠粪便胆汁酸的影响 |
3.4.11 乳杆菌对大鼠粪便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益生菌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的机制探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益生菌与胆汁酸的共培养 |
4.3.2 胆汁酸含量的测定 |
4.3.3 肠道微生物的测定 |
4.3.4 脂质代谢密切相关基因的测定 |
4.3.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能力长双歧杆菌对胆汁酸代谢的影响 |
4.4.2 益生菌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4.4.3 益生菌对脂质代谢中关键基因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双歧杆菌CCFM1077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效果评价 |
5.1 前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实验设计 |
5.3.2 患者招募 |
5.3.3 患者入组、排除标准 |
5.3.4 实验分组 |
5.3.5 受试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
5.3.6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体格检查 |
5.3.7 受试者填写问卷调查 |
5.3.8 受试者粪便收集及肠道微生物分析 |
5.3.9 受试者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分析 |
5.3.10 数据统计及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 |
5.4.2 CCFM1077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
5.4.3 CCFM1077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5.4.4 CCFM1077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5.4.5 CCFM1077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肠道微生物差异种属的影响 |
5.4.6 CCFM1077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肠道代谢物的影响 |
5.4.7 差异代谢产物KEGG通路富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附录 Ⅱ受试者基本信息调查表 |
附录 Ⅲ膳食结构与生活状况调查表 |
(3)基于逆回归的元基因组预测分析在人体肠道菌群数据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肠道菌群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相关理论现状与方法概述 |
2.1 逆回归的元基因组预测分析方法 |
2.1.1 逆回归模型 |
2.1.2 降维和预测准则 |
2.2 Lasso方法 |
2.2.1 Lasso模型理论介绍 |
2.2.2 Lasso算法 |
2.3 随机森林方法 |
2.4 支持向量机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逆回归的元基因组预测分析在人体肠道菌群数据中的应用 |
3.1 肠道菌群数据介绍及预处理 |
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1 不同年龄段菌科差异分析 |
3.2.2 不同喂养方式菌科差异分析 |
3.3 基于菌科丰度数据进行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年龄预测对比分析 |
4.1 基于Lasso方法的年龄预测准则 |
4.2 基于随机森林方法的年龄预测准则 |
4.3 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的年龄预测准则 |
4.4 基于不同预测方法在肠道菌群数据中的比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火麻仁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肠道功能调节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药材及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 |
2.1 药物配制 |
2.1.1 混合对照品溶液配制 |
2.1.2 10 mg/mL D-半乳糖溶液配制 |
2.1.3 阳性对照药(金双歧) |
2.1.4 火麻仁油溶液的制备 |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3 盲肠形态变化、菌群结构观察及结肠内菌群p H值的测定(酸碱度p H计法) |
2.4 小鼠回肠黏膜变化情况的观察 |
2.5 SCFA(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的检测[14] |
2.6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火麻仁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体质量的影响 |
3.2 火麻仁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
3.3 火麻仁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结肠粪便p H值、结肠系数的影响 |
3.4 火麻仁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回肠黏膜变化情况的观察 |
3.5 GC法检测条件的方法学考察响 |
3.5.1 待测组分的确定 |
3.5.2 线性相关考察 |
3.5.3 精密度试验 |
3.5.4 准确度试验 |
3.5.5 稳定性试验 |
3.6 火麻仁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盲肠中SCFA(乙酸、丙酸、正丁酸、异丁酸、异戊酸)的含量影响 |
4 讨论 |
(5)基于人体阴阳本体结构理论治疗阳虚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西医对FDr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治疗 |
2 中医对FDr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腹泻的中医体质研究 |
2.3 辨证论治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方案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 |
1.6 病例脱落标准 |
1.7 实验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案 |
2.2 治疗方案 |
2.3 服药疗程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评价指标 |
2.6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2.7 安全性评价指标 |
2.8 统计分析 |
第三部分 结果 |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对比 |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积分比较 |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D积分比较 |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6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
7 不良反应 |
8 剔除、脱落病例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目前治疗FDr的主要方向与不足 |
2 FDr的中医发病之本:元阳虚损 |
3 元阳虚损的基础:阴非有余,阳常不足 |
4 阴阳本体结构与中医邪正观 |
4.1 阴阳本体结构阐述 |
4.2 中医邪正观再识 |
5 从阴阳本体结构认识FDr与三阴病的关系 |
6 FDr的治疗旨归:扶正祛邪以求阴阳和 |
7 加味附子理中汤配伍及药理作用 |
8 实验结果分析 |
8.1 加味附子理中汤对FDr患者粪便积分的影响 |
8.2 加味附子理中汤对FDr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
8.3 加味附子理中汤对FDr患者中医症状的影响 |
9 总结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苦瓜干预肥胖大鼠内毒素血症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注释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肥胖概述 |
1.1.1 肥胖发生原因简析 |
1.1.2 肥胖并发症 |
1.2 代谢性内毒素血症概述 |
1.2.1 代谢性内毒素血症发生原因 |
1.2.2 代谢性内毒素血症与肥胖 |
1.3 肠道菌群概述 |
1.3.1 肠道菌群组成 |
1.3.2 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 |
1.3.3 高脂饮食与肠道菌群 |
1.3.4 肠道菌群与代谢性内毒素血症、肥胖的关系 |
1.3.5 以肠道菌为靶点的代谢性内毒素血症的干预 |
1.4 苦瓜概述 |
1.4.1 苦瓜 |
1.4.2 苦瓜活性成分与功能研究 |
1.4.3 苦瓜改善代谢性内毒素血症的机理研究进展 |
1.5 提出问题与假设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苦瓜对肥胖大鼠代谢性内毒素血症的干预作用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实验动物及饲养条件 |
2.2.2 试剂与材料 |
2.2.3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苦瓜冻干粉的制备 |
2.3.2 苦瓜基本组分的测定 |
2.3.3 动物模型及试验分组 |
2.3.4 Lee’s指数、口服糖耐量(OGTT)和HOMA-IR的测定 |
2.3.5 血清生化指标、血浆LPS、血清炎症因子和LBP的测定 |
2.3.6 脂肪、肝脏和结肠组织切片观察 |
2.3.7 HT-29 结肠癌细胞的培养 |
2.3.8 结肠内容物提取液对HT-29 细胞毒性的测定 |
2.3.9 肠道通透性的检测 |
2.3.10 RNA提取与Real-time PCR |
2.3.11 Western blot检测脂肪组织中NF-κB和MAPKs蛋白水平 |
2.3.12 统计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苦瓜主要成分分析 |
2.4.2 BMP对肥胖大鼠体重、Lee's指数及摄食量的影响 |
2.4.3 BMP对肥胖大鼠糖耐量、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 |
2.4.4 BMP对肥胖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2.4.5 BMP对肥胖大鼠脂肪、肝脏和结肠组织的作用 |
2.4.6 BMP对肥胖大鼠结肠内容物提取液细胞毒性的影响 |
2.4.7 BMP对肥胖大鼠尿液中L/M比值的影响 |
2.4.8 BMP对肥胖大鼠结肠ZO-1和Occludin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2.4.9 BMP对肥胖大鼠血浆LPS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
2.4.10 BMP对肥胖大鼠脂肪、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炎症水平的影响 |
2.4.11 BMP对肥胖大鼠附睾脂肪炎症通路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苦瓜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的调节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试剂与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大鼠结肠内容物的收集 |
3.3.2 Illumina PE250测序 |
3.3.3 生物信息分析及数据统计分析 |
3.3.4 统计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优化序列数据统计 |
3.4.2 OTU聚类结果 |
3.4.3 多样性分析 |
3.4.4 BMP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整体结构的影响 |
3.4.5 BMP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物种组成的影响 |
3.4.6 BMP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功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苦瓜对大鼠肠道代谢谱的影响及与肠道菌群的关联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试剂与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大鼠结肠内容物的收集 |
4.3.2 基于1H NMR的大鼠结肠内容物样品的制备 |
4.3.3 核磁共振波谱采集和处理 |
4.3.4 模式识别分析 |
4.3.5 通路预测分析 |
4.3.6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大鼠肠道代谢产物的1H NMR谱图 |
4.4.2 大鼠肠道代谢产物的PCA分析 |
4.4.3 大鼠肠道代谢产物的PLS-DA分析 |
4.4.4 BMP对肥胖大鼠肠道代谢物组成的影响 |
4.4.5 BMP对肥胖大鼠肠道代谢通路的影响 |
4.4.6 肥胖大鼠肠道菌群与肠道代谢物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苦瓜对大鼠结肠黏膜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及与肠道菌群的关联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5.2.1 试剂与材料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大鼠结肠黏膜的收集 |
5.3.2 大鼠结肠黏膜转录组测序 |
5.3.3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
5.3.4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质量控制 |
5.4.2 聚类分析与差异基因筛选 |
5.4.3 mRNA的验证结果 |
5.4.4 差异基因表达基因KEGG、GO分析以及靶基因的预测 |
5.4.5 肥胖大鼠肠道菌群与结肠黏膜差异表达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创建中国全生命周期“治未病”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新模式——以“未病先防”为基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健康养生研究成果 |
(一)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研究成果 |
1.2017年全球预期寿命最长的前10位国家排名榜: |
2. 世界公认的十大不健康生活习惯。 |
3. 世界公认的十大长寿生活习惯。 |
(二) 美国健康养生研究成果 |
(三) 日本健康养生研究成果 |
1. 日本独特的饮食文化习惯。 |
2. 日本最新健康养生研究成果。 |
3. 日本人爱工作是出了名的。 |
(四) 德国健康养生研究成果 |
1. 采取多样的养老生活方式。 |
2. 德国拥有两项健康研究新成果: |
(五) 其他国家健康养生研究成果 |
二、国内健康养生研究成果 |
(一) 现代医学名家研究成果 |
1. 全国2017年内陆地区各省预期人均寿命统计: |
2. 洪昭光是我国着名心血管专家, 中国健康教育专家。 |
3. 王敏清曾任中南海门诊部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央保健局局长。 |
4. 胡大一教授是着名心血管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教育专家。 |
(二) 当代名人的长寿之道 |
1. 徐特立被人们一直称颂为革命老人, 也是延安五老之一 (1877-1968) , 寿高91岁, 在中国政坛可谓是寿星了。 |
2. 雷洁琼于1988年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在《华夏长寿》杂志创刊百期发起的华夏女寿星评选活动中, 以91岁高龄名列十大寿星榜首。 |
3. 臧克家是我国着名老诗人, 91岁高龄, 身心双健, 耳聪目明, 仍然是“闻鸡志壮犹起舞, 夜半灯花几度红”地朝夕耕读。 |
(三) 古代名人的长寿之道 |
1. 孟子名轲, 战国时代邹国人, 是继孔子后又一着名儒者。 |
2. 华佗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为我国东汉后期杰出的医学家、养生专家。 |
3.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的女皇帝, 她在封建社会兴盛时期的政治舞台上当政50年, 年高82岁, 在帝王当中是仅次于乾隆的长寿者。 |
4.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着名医学家和养生学家 (581-682) , 在人生路上走完了101个春秋, 是我国古代寿龄最长的一位医学、药学家, 被人们誉为药王。 |
三、“治未病”是建设“健康中国”的突破口 |
(一) “治未病”的由来 |
1.“治未病”源于古代避祸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 |
2.治未病源于中华习俗文化。 |
(二) “治未病”的理论内涵与外延 |
1.“治未病”理论内涵, “治未病”是在疾病尚未发生的时候就采取预防性治疗的手段。 |
2.“治未病”与中医养生。 |
3.“治未病”与中医健康管理。 |
4.“治未病”与体质辨识。 |
(三) “治未病”施治方法 |
(四) “治未病”存在的问题 |
四、生命全周期“治未病”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新模式的机理 |
(一) 相关概念 |
1. 生命周期。 |
2. 自我健康教育。 |
3. 自我健康管理。 |
(二) 婴幼儿 (0-7岁) 阶段 |
1. 父母自学。 |
2. 婴幼儿教育。 |
3父母调适。 |
4. 婴幼儿达标。 |
(三) 少年 (8-18岁) 阶段 |
1. 学校教育。 |
2. 家长监督。 |
3. 自我调适。 |
4. 自我达标。 |
(四) 青年 (19-29岁) 阶段 |
1. 大学健康教育。 |
2. 自我调适。 |
3. 自我达标。 |
(五) 成年 (30-59岁) 阶段 |
1. 自我学习。 |
2. 自我调适。 |
3. 自我达标。 |
(六) 老年 (60岁以上) 阶段 |
1. 自我学习。 |
2. 自我调适。 |
4. 自我达标。 |
五、对策建议 |
1.组织领导, 推动落实。 |
2.先行试点, 逐步推广。 |
3.联防联控, 群策群力。 |
4.培训队伍, 提高素质。 |
5.组建智库, 编写教材。 |
6.广开渠道, 安置义工。 |
7.全民健康, 保险先行。 |
六、研究结论 |
(8)陕西不同月龄婴幼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优势菌种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人体肠道菌群概述 |
1.2 人体肠道菌群组成及分布 |
1.3 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建立 |
1.4 婴幼儿肠道菌群建立的影响因素 |
1.4.1 产前因素 |
1.4.2 分娩方式 |
1.4.3 周围环境 |
1.4.4 宿主遗传 |
1.4.5 喂养方式 |
1.4.6 益生菌与膳食补充剂 |
1.4.7 抗生素 |
1.5 肠道菌群对婴幼儿健康的重要性 |
1.6 肠道菌群检测方法 |
1.6.1 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1.6.2 荧光原位杂交 |
1.6.3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1.6.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6.5 基因组测序技术 |
1.7 双歧杆菌与乳杆菌 |
1.7.1 双歧杆菌 |
1.7.2 乳杆菌 |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9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10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月龄婴幼儿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月龄婴幼儿肠道菌群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 |
2.2.2 不同月龄婴幼儿肠道菌群组成分布 |
2.2.3 不同月龄婴幼儿肠道菌群组成差异分析 |
2.2.4 不同性别婴幼儿肠道菌群组成差异性分析 |
2.2.5 不同分娩方式婴幼儿肠道菌群组成差异性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月龄婴幼儿肠道双歧杆菌种群多样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试剂 |
3.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1.4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样品PCR扩增产物图谱 |
3.2.2 限制性酶切产物的T-RFLP图谱 |
3.2.3 T-RFLP测定结果中不同组样品中双歧杆菌属/种的定性分析 |
3.2.4 0~6月龄婴儿肠道双歧杆菌种群多样性分析 |
3.2.5 6~12月龄婴儿肠道双歧杆菌种群多样性分析 |
3.2.6 12~36月龄幼儿肠道中双歧杆菌种群多样性分析 |
3.2.7 不同月龄婴幼儿肠道双歧杆菌种群多样性比较 |
3.2.8 不同双歧杆菌菌种标准曲线 |
3.2.9 Q-PCR测定结果中不同组样品中双歧杆菌属/种的定性分析 |
3.2.10 不同阶段婴幼儿肠道中双歧杆菌的种群的DNA含量 |
3.2.11 T-RFLP技术与QPCR技术分析双歧杆菌种群多样性结果比较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月龄婴幼儿肠道乳杆菌种群多样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试剂 |
4.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4.1.4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普通PCR扩增产物图谱 |
4.2.2 菌液PCR验证克隆是否成功图谱 |
4.2.3 菌株标准曲线 |
4.2.4 不同组样品中乳杆菌属及种的定性分析 |
4.2.5 不同组样品中乳杆菌属及种的含量 |
4.2.6 不同组样品中乳杆菌菌种丰度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内源乳化法益生菌微胶囊冻干菌粉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益生菌 |
1.1.1 益生菌的概述 |
1.1.2 益生菌的分类 |
1.1.3 益生菌的益生功能特性 |
1.2 益生菌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益生菌市场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益生菌市场的研究现状 |
1.3 益生菌应用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热点 |
1.3.1 益生菌在人体内的抗逆性差 |
1.3.2 益生菌制剂在贮藏期内的活菌数量低 |
1.3.3 益生菌制剂菌型单一 |
1.3.4 益生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低 |
1.3.5 研究热点 |
1.4 微胶囊技术 |
1.4.1 微胶囊技术定义 |
1.4.2 益生菌微胶囊化的壁材 |
1.4.3 益生菌微胶囊化的方法 |
1.4.4 冷冻干燥保护剂 |
1.5 立题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2 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混合培养条件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备与试剂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两种菌纯培养与混合培养生长曲线的结果分析 |
2.2.2 培养基初始pH值对两种菌混合培养的影响 |
2.2.3 培养温度对两种菌混合培养的影响 |
2.2.4 接种总量对两种菌混合培养的影响 |
2.2.5 接种比例对两种菌混合培养的影响 |
2.2.6 装液量对两种菌混合培养的影响 |
2.2.7 两种菌混合培养条件响应面试验优化的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二次包衣对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备与试剂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益生菌微胶囊内源乳化法制备条件优化的结果与分析 |
3.2.2 益生菌微胶囊制备条件正交试验优化的结果与分析 |
3.2.3 益生菌微胶囊二次包衣材料的选择结果与分析 |
3.2.4 益生菌微胶囊二次包衣条件优化的结果与分析 |
3.2.5 益生菌微胶囊二次包衣条件响应面试验优化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冻干益生菌微胶囊制备条件的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仪器与试剂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菌泥和保护剂之比对冻干益生菌微胶囊中混合菌体包埋率的影响 |
4.2.2 冻干益生菌微胶囊保护剂的优化结果与分析 |
4.2.3 冻干益生菌微胶囊制备条件正交试验优化结果与分析 |
4.2.4 冻干菌粉体外消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双歧杆菌的生物膜样化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双歧杆菌菌粉的工业生产现状 |
1.1.1 双歧杆菌的生理功效 |
1.1.2 双歧杆菌菌粉的制备方式 |
1.1.3 双歧杆菌菌粉工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 |
1.2 生物膜的形成规律与特性 |
1.2.1 生物膜的结构 |
1.2.2 生物膜的形成规律 |
1.2.3 生物膜的特性 |
1.2.4 生物膜提升益生菌抗逆性 |
1.2.5 生物膜的研究方法 |
1.3 双歧杆菌的生物膜样化 |
1.3.1 双歧杆菌生物膜的研究现状 |
1.3.2 双歧杆菌生物膜研究上存在的不足 |
1.4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菌株 |
2.1.2 培养基及试剂 |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具有成膜能力的双歧杆菌的筛选 |
2.3.2 双歧杆菌生物膜的微观观察 |
2.3.3 不同培养条件下双歧杆菌成膜能力测定 |
2.3.4 双歧杆菌生物膜的氧胁迫和热胁迫处理 |
2.3.5 双歧杆菌生物膜的干燥 |
2.3.6 双歧杆菌生物膜的发酵罐生产及菌粉制备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双歧杆菌成膜规律的研究 |
3.1.1 双歧杆菌成膜能力的分析 |
3.1.2 双歧杆菌生物膜结构的分析 |
3.1.3 培养条件对双歧杆菌成膜能力的影响 |
3.1.4 胁迫处理对双歧杆菌成膜能力的影响 |
3.2 双歧杆菌生物膜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3.2.1 生物膜样化对双歧杆菌抗逆性的影响 |
3.2.2 生物膜样化对双歧杆菌干燥存活率的影响 |
3.3 双歧杆菌生物膜的发酵罐生产及菌粉制备 |
3.3.1 双歧杆菌生物膜的发酵罐生产 |
3.3.2 双歧杆菌生物膜菌粉的制备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能使人健康长寿的双歧杆菌(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来源膳食纤维对牛肉饮食的小鼠肠屏障的调控作用[D]. 武明月.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益生菌对高胆固醇血症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D]. 姜金池. 江南大学, 2021(01)
- [3]基于逆回归的元基因组预测分析在人体肠道菌群数据中的应用[D]. 徐慧慧.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火麻仁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肠道功能调节作用研究[J]. 李根林,郭晨阳,吴宿慧,李寒冰,孙静雅. 中草药, 2020(13)
- [5]基于人体阴阳本体结构理论治疗阳虚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研究[D]. 苟尧.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苦瓜干预肥胖大鼠内毒素血症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及其机制[D]. 白娟. 江苏大学, 2019(02)
- [7]创建中国全生命周期“治未病”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新模式——以“未病先防”为基点[J]. 崔家善. 知与行, 2019(01)
- [8]陕西不同月龄婴幼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优势菌种群研究[D]. 王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2)
- [9]内源乳化法益生菌微胶囊冻干菌粉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 李宜春. 烟台大学, 2018(12)
- [10]双歧杆菌的生物膜样化及其应用[D]. 林炳谕. 江南大学, 2017(02)
标签:双歧杆菌论文;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论文; 肠道菌群论文; 益生菌的作用论文; 婴幼儿益生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