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安学子圆梦之门(论文文献综述)
朱斌[1](2021)在《朱一龙:初心如磐 只为花开》文中研究指明有爱有责任,用心用真情。新沂市高流中学校长朱一龙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勤恳耕耘、无怨无悔,书写了一曲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华彩乐章。他时时身先士卒,带领师生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将奉献品质化作永不流失的精神钙质,办社会暖心、家长放心、学生舒心教育,助成千上万学子圆梦大学。他有管理者的大爱格局,有奉献一生的育人情怀,把自己的专业、爱心、信心、良心交给了学生,交给了课堂,奉献给了单位,他也赢得了社会、家长、学生无限的赞美。
杨雪[2](2021)在《框架理论视角下《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甘肃日报》2018年6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脱贫攻坚报道为研究对象,以框架理论为支撑,对所涉及的720篇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与话语分析。在研究中运用坦卡特的框架清单,并结合研究需要,从报道数量、报道地域、报道视角、报道体裁、报道版面、报道主题、报道倾向、消息来源八个方向进行了类目建构。得出《甘肃日报》在脱贫报道中,数量稳中有所增加、地域涉及广泛但有重点、官方视角为主、消息通讯体裁并重、版面数量多并增加专版、正面倾向为主、政治类主题多、官方消息来源占比高等报道特点。又通过臧国仁教授的三层次框架理论,总结出《甘肃日报》在脱贫相关报道中常使用的框架为:政治政策框架、典型引领框架、脱贫措施框架、成效对比框架,其中政治政策框架占比最高。呈现出的特征为:政策指引性强、党报属性明显、正面宣传为主、注重舆论引导的特点。相应的也可以发现,在《甘肃日报》的脱贫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报道主题比例不均衡、从官方视角进行的报道多、对于脱贫主体的报道占比较小、文风、结构方面的固化问题、相应的社会舆论监督功能行使少等问题。
郭茂春[3](2020)在《高中语文“宿构”作文及教学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考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通过考试来考查学生在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是对人才进行选拔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而语文考试中的最后一题作文题,则在这种人才选拔中被赋予了极高的分值与比重,占据着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因此,如何写好高考作文,是学生、教师、学者以及社会各个方面都密切关注的问题,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宿构”作文在高中生的写作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不但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较为寻常,并且在平时的月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中更为泛滥,学生写作常常呈现为千人一面的情况,文章中的陈词滥调也屡见不鲜。基于此,本文旨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及思考对“宿构”作文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应对高中生“宿构”作文的教学策略。论文的主体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提出本文的选题依据、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宿构”作文的界定。其中,包括“宿构”作文的内涵,“宿构”作文的分类,“宿构”作文的优越性和“宿构”作文的危害性。第三部分是对高中生写作情况调查及“宿构”作文的现象分析。本人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笔者实习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不同的角度对高中生的写作情况和“宿构”作文的现象进行了调查与反馈,并对“宿构”作文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提出应对“宿构”作文的教学策略。结合笔者的实践经历,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是从三个方向提出的教学策略:以“理”为方向的教学策略;以“教”为方向的教学策略;以“学”为方向的教学策略。
张雷[4](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李昉[5](2020)在《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文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民族的文化,一种文明的诞生,是由一代又一代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共同构成的。舞剧典型形象的创造,归根结底就是塑造这些鲜活的生命体。中国舞剧以这鲜活的生命体为载体,传递精神信仰,增进民族凝聚力。借助舞剧这一世界通用语言,以一种可被全世界接纳和追随的姿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以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艺术典型理论结合舞剧的形象塑造及形态分析理论来研究舞剧时可以得出:中国舞剧文化艺术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以“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以中为本、为体,以外为末、为用的不断地对外吸收、借鉴、融合的历史。从1949年到2019年,中国舞剧系列典型形象的创造,证明了中国舞剧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民族艺术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形成了独有的典型形象发展脉络,承载的是国民精神的精华。中国舞剧典型形象蕴含了中国舞剧人对于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表现手法探索的不懈探索,形成了“道”(人文内涵)与“技”(艺术技能)并重的艺术追求。构成了以追求婚姻自由的女性形象、追求个性解放的青年形象、追求济世安民的文士形象、追求民族独立的革命者形象、追求中华崛起的奉献者形象为特征的五大典型形象“类型群”。中国舞剧的典型形象创造一直在舞剧形象的鲜明性、舞剧性格的成长性、舞剧行动的冲突性上进行典型创造;中国舞剧情节结构的构思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语言风格的营造需要“表意优先”、叙事手段的整合坚持“情思至上”。中国当代舞剧为形成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李金刚[6](2020)在《会宁教育:一个“教育状元县”的时空社会学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当急于奔向教育的未来时,亦需要回过头来看看来时路,以确证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教育时代。一方面,“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仍是一个真切的社会议题;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采取的各种举措,部分人和地区也确实因教育而改变命运,赢得名声,实现“逆袭”。面对这种看似矛盾的真相抑或真实,有必要走进那些经典案例,探究其何以如此,分析其在实现教育“逆袭”过程中的所得与所失。本研究选取一个既是国家级贫困县又被称为“教育状元县”的典型县作为研究对象,以时空社会学为理论基础,从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的角度深入考察分析。研讨其塑造教育状元县的历程,分析其为维持教育声誉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其中的参与者如何行动;进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谁更容易从中受益,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特征;最后,论证该县打造教育社会的全民参与过程。通过对会宁二中搬迁“事件”进行“解剖麻雀”式的深描发现,作为利益相关者,因立场不同,人们对学校的认知相异,对学校搬迁的态度亦是多样,但是都将学校当作资源。其中,学校教师认为学校是文化效应优先的空间、学校周边企业商户则看重学校空间的经济效应,政府则强调社会统筹管理优先。表面上看,学校搬迁只是学校的事情与他无涉,但是搬迁过程中的博弈和利益纠葛的发生则表明学校绝非是独立于社会时空,而是深刻地影响当地的生活。进一步以时间为主线对会宁教育展开“长时段”分析,可以发现会宁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并没有给其发展各种行业提供便利,教育则是当地人们与自然、社会相处过程中做出的选择和策略。明清之际,得益于朝廷教化和历史积累,学宫、书院开始出现,部分人尝到教育的甜头。随着社会发展,民国时期现代教育也流传到这一地区,重教之风在变迁中延续。1949年之后,该地区的教育发展历程整体上与社会大环境同步,虽有波折,但是当地人重视教育之根未断,加之当地政府的刻意主导,教育受重视的程度日益增加,其名声也在现代媒体传扬下广为人知,并最终被赋予“教育状元县”称号。该县为维持教育声誉采取诸多方法和策略,以其高中生源为例研究发现,县域内几所高中在招生时,学校间生源存在良莠之差,好学校存在掐尖现象。每一所学校内部,又设置高考指标并具体分配到各个班级、教师,以确保考上大学的学生名额“包产到户”“责任到人”。此外,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也进行精打细算的时空管控和分层划级的人员管理。围绕高中生“尖子生”家庭背景的分析发现,那些家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相对好的学生,更容易从中受益。对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生源地分析又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即,在该地区,能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存在城(县城)乡(乡镇)村(村落)的三级差别。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地政府、群众和企业商户合力将该县打造成一个教育社会。其中,政府部门规划设计的“教育景观”为当地打造教育社会提供制度上的引导和整体性的部署;意图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学生及其家长则为当地教育社会的制造提供群众基础;处于政府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企业商户则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既利用着教育名声也为教育名声的维持助力,并积极参与到教育社会的创造中来,三者共同实现会宁县创造教育社会的集体动员。
赵振梅[7](2020)在《公益纪录片《大爱之光》创作阐释》文中认为公益纪录片《大爱之光》以山东莱州市亲情素餐厅为切入点,围绕亲情素的变迁,通过跟拍记录餐厅创办人王伟刚等公益志愿者开展的爱心公益活动,客观真实地呈现公益志愿者们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大爱情怀。纪录片旨在全社会倡导爱心公益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纪录片想要唤起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增进不同阶层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理解,呼吁社会成员消除对弱势群体的歧视,从精神和物质上去关爱身边的弱势群体,帮助改善他们的生活处境,让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笔者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采访和学习研究。《大爱之光》的创作环节主要包括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剪辑三部分,对所涉及的每个创作环节做了较为详细的阐释,最后对整个创作过程进行了总结反思。笔者认为公益纪录片倡导公益理念,动员社会成员践行公益行动,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此次创作,笔者积累了纪录片创作的宝贵经验,提升了专业理论素养、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了综合能力。同时笔者也发现了不足之处,有待日后加以改进。
苏王飞[8](2018)在《《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问题日益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不同时期、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武术的报道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武术报道的历时研究,就具有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中,报纸的武术报道现场表现力不如电视,速度快不过网络,但也拥有自身独特的报道优势和特色,报纸内容繁多丰富,选择性和针对性较强,能将武术报道做深、做全、做透,有利于受众深度了解武术事件本身。在众多大众媒体中,根据办报历史、综合全面、权威主流的筛查标准。《中国体育报》(原名为《体育报》)作为我国第一份专业体育类报纸,也是第一份体育类党报。它信息量大,权威性强,无论从体育界还是报纸业或是体育的大众传播领域,都是首屈一指的。更为重要的是,它见证了中国体育报纸发展的所有阶段,能够提供完整详实的文本资料,并具有代表性,而且其内容安排除了在竞技体育新闻报道上大做文章之外,更重视体育报纸的宣传功能,传统体育也被囊括其中,而武术报道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本文选择《中国体育报》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对武术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本文选定1958年至2017年作为研究时间区域。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中国体育报》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我国武术的发展情况,对《中国体育报》创刊60年武术报道的发展历程以及特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1958-1966年);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1973-1987年);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1988-2007年);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2008-2017年)。本论文还从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特征等几个方面分别对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与归纳,以探讨《中国体育报》历年来武术报道的变化趋势、呈现出的特点及其报道的整体特征。《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在其6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其内容与形式可以说一直都在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很多,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还有来自体育事业和新闻事业本身的影响。从武术报道的规模上来看,《中国体育报》成立之初,其对武术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武术报道一直是时而增加时而减少,并未形成稳定、成熟的报道模式。从恢复发展阶段到繁荣发展阶段,其武术报道量虽有所起伏,但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深化改革阶段,报道量更是大幅度上升;从武术报道的内容上来看,由最初的国内武术新闻报道逐渐拓展到国际武术新闻报道比重不断增大,成为该报的报道重点;从武术报道的体裁上来看,由起步阶段以数量较小字数较少的消息类为主发展到通讯类、评论类等各体裁相辅相成;从武术报道的手段来看,由最初单纯的黑白版面和文字类新闻到色彩和图片不断地运用到武术报道中,版面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武术报道在体裁上主要是消息和通讯,还有一部分单纯的图片报道和少量的评论。初期其稿件多来自本报记者和新华社,随着报道团队不断发展壮大,派出记者釆访各种国际武术赛事,逐渐形成了以本报作者自釆稿件为主。研究60年《中国体育报》的武术报道,不仅仅是为了描述和概括武术报道的特征和内容变化等,还是为了寻找《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对于当今武术新闻传播的现实意义。作为我国第一份专业体育类报纸,《中国体育报》的武术报道无论是报道理念还是报道业务,对于当今的武术报道、传播和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付丽珍[9](2017)在《明代佛寺修建与管理考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代佛教发展迅速,在此背景下,寺院发展进入了一个建设的高峰期,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笔者分别就明代佛寺的修建历程、修建原因、修建者身份以及区域分布和原因、管理和功能的延伸展开论述,从佛教寺院的相关方面进行分析,使读者对明代佛教寺院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据统计,明代创修佛寺共计6000余所,其中前期和后期修建的佛寺较多,洪武、永乐与万历、崇祯四朝创修佛寺几占明代可考的创修佛寺的一半。明中期创修佛寺较少,比例相对较小。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明代佛教的发展促进了佛教信仰的普及,社会各阶层的佛教信仰是官民创修佛寺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皇室祈福和家族祭祀的需要。再次是乡间民众出于自然和神迹崇拜而创修佛寺,在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大趋势之下,佛寺的修建烙上儒家思想的印记。明代佛寺修建者遍布社会的各个领域。这其中不仅有政府官员、僧人、地方士绅,还有平民等。其中以僧尼修建佛寺的数量为最,官员与平民为次,随后是地方士绅和宦官,皇族成员创修数量最少。由佛寺的修建者来看,社会各阶层的多方参与是明代佛寺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明代寺院的区域分布具有鲜明的不平衡性。就城乡区域而言,城市佛寺数量远超乡村佛寺的数量。而从地形上来看,山地和平原明显要比其他地形更具选址优势,江南平原地区和佛教名山,佛寺的数量远远高于北方。从行政区划上来说,南京与浙江最为密集,其次是京师和江南几个布政司,中原地区再次之,最后是西南地区。这种格局的形成有深刻的内在原因,既有明代政治对佛寺的影响,也有南方经济发达,为佛寺创修提供条件的考量。佛教发展留下了无数的佛寺遗迹,这些是明代江南佛寺数量大增的历史基础,佛教各宗派的传播也与明代佛寺的分布格局密切相关。受明代佛教政策的影响,佛寺管理呈现出诸多特点。从寺院的经费来源、组成人员、行政管理来看,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寺田的收入所得,佛寺在寺院经济管理方面有独到的政策。佛寺人员主要由住持与执事僧构成,住持作为佛寺管理之首,选任极其严格,并有完善的制度保障选任的公平性和住持的高素质性。政府对佛寺的行政管理是明代佛寺发展重要的条件,政府对佛寺进行归并整理,设置机构管辖都出于国家管理的需要。官修佛寺的行政管理机制最具代表性,五山十刹制是明清佛寺行政管理的基本体制。明代在五山十刹制的基础之上,融入了保甲制,加强了对佛寺的监督与管理。佛寺作为一种宗教场所,最初是作为礼佛之所出现的,这是佛寺最基本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儒释道三教合流,佛寺增加了游览功能,而佛教的教义也注定了佛寺容纳八方的特性,尤其是对诸多贫寒学子来说,佛寺是一种变向的容纳所。在明代对佛教僧众的管理之下,佛寺僧人多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潜移默化间佛寺成了民间一种隐形的教育场所。总之,明代佛寺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衍生了新的特色,这种特色对明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佛寺的创修带动了佛教发展,而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趋势使宗教之间相互融合,文化出现多元化。佛寺发展使佛教与社会的关系逐渐密切,更加融入世俗社会。
杨敬民[10](2015)在《唐代小说与明清相关题材戏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代小说为明清戏曲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唐代小说的嬗变途径之一,就是经由明清戏曲家的创作而以新的艺术形式呈现同一题材。本文运用宏观与微观研究结合,文体、文献、文化研究结合及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唐代小说与明清相关题材戏曲进行比较研究,管窥唐代小说与明清戏曲的思想文化内涵与艺术风貌,力求打通文体界限,探求相同题材在不同时代、不同文体中的嬗变轨迹。通过探讨相同题材在唐代与明清两代所反映的思想与文化内涵的差异,管窥时代文化对作家文化心态的巨大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其作品中的诸种形态。这是由文化看文学与由文学看文化的双向互动过程,通过本文的比较研究,将会加深对唐代、明清不同时代文化与文学创作关系的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前四章侧重于唐代神怪、婚恋与豪侠题材小说与明清戏曲的比较研究,深入文本内部剖析,以个案研究为主体。后三章侧重于整体比较唐代小说与明清相关题材戏曲的异同,进行创作艺术、思想文化内涵及文化背景的比较研究。第一章:论唐代神怪题材小说与明清戏曲的再创作。唐代神怪题材小说对明清神仙道化剧创作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明清戏曲直接取材于唐代小说,或是取材于受唐代小说影响的道教仙传、宋元话本、白话长篇小说。度化升仙的神道化特征强化同时,借光怪陆离的故事劝惩教化世人,或是寄托身世之感,体会世态炎凉的人情冷暖,抒发济世救民的抱负是明清神仙道化剧呈现的新特点。第二章:论唐代婚恋题材小说与明清戏曲的改编。唐代现实婚恋题材小说多为悲剧,在明清戏曲中则得到多种诠释,呈现善恶两极分化的趋向。既有伦理化倾向,又有“以情反理”的爱情颂歌。非现实婚恋题材小说中人神婚恋、人龙婚恋、人与动物婚恋等在明清戏曲中得以继续。现实世界中的婚恋观以异化与变形的形式呈现。第三章:论唐代豪侠题材小说与明清戏曲的演绎。唐代婚恋小说中促成良缘的豪侠在明清戏曲中具有了忠孝节义、仙道化、文人化特征。唐代豪侠小说在明清戏曲家的改编下侠义精神得以丰富发展,道德教化意味加强。同时豪侠题材与婚恋、神仙题材戏曲呈现合流的趋向。第四章:论唐代小说与汤显祖的戏曲创作。汤显祖戏曲作品在“至情论”的思想指导下对唐代小说进行改编。其戏曲通过改造唐代小说人物形象,转换小说矛盾冲突等,使戏曲展示其才情,反映情与理的对立与冲突。其戏曲中既有释、道宗教气息,又有对于至真情感的礼赞。汤显祖借助于梦幻叙事,在戏曲中增加了对于清明政治的诉求及对于官场污浊的否定。蕴含教化劝惩的意图,同时又有自我胸臆的抒怀。第五章:唐代小说与明清戏曲创作艺术的比较研究。在创作理论方面,唐代小说理论滞后于创作,而明清戏曲理论则蔚为大观。在虚实关系的处理上,唐代小说自觉地运用艺术虚构,文体走向独立;明清戏曲则继承唐代小说虚实相济的创作取向,现实与浪漫想象相结合。唐代小说述异尚奇,明清戏曲则“以奇事为传”,但均向反映世态人情的创作转变。唐代小说、明清戏曲的创作均体现出“补史之阙”的观念。作为叙事艺术,唐代小说的叙事体与明清戏曲的代言体不同,但戏曲受小说的影响极深。明清戏曲对唐代小说的借鉴体现出直接汲取与间接影响并存的特征。唐代小说“呈现式”的叙事方式具备戏曲因素,对明清戏曲创作产生影响。在人物塑造方面,则呈现复杂的人物性格向雅正与理想化转变,随情节发展呈现的人物形象向出场定型化转变,戏曲更重视人物情感的表达。第六章:唐代小说与明清戏曲文化内涵比较研究。在婚恋观方面,唐代小说中文人逞才放浪,明清戏曲则满足情感诉求同时,表现人物痴情忠贞。唐代小说重视门第郡望,但突出男女相恋的天性;明清戏曲则更突出女性的贞洁观念,强调女性对礼法规范的自觉认同。在侠义观方面,唐代豪侠为秩序的否定者、救人危困的特异之士,在明清戏曲中则转变为纲常的维护者,铲奸除恶的正义力量,并呈现出神道化加强的特征。在宗教观方面,唐代小说经由明清戏曲改编,呈现出神仙度化模式化与劝惩教化功能的特征。第七章:原创与改编小说、戏曲作品文化背景考索。唐代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与明清两代文化禁锢的加强形成了鲜明对比。唐代小说的创作体现了唐代政治的宽容与自信,儒释道多元文化与士人入仕的多途。相同题材的明清戏曲则托往事而避近闻,维护纲常的程朱理学思想加强,增加科举失意抒发胸臆的内容。在文化心态上,唐代文人充满自信而个性张扬,而明清文人则趋于理性,虽然受晚明个性解放思潮影响,但总体上呈现对纲常维护与回归的心态。
二、保安学子圆梦之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安学子圆梦之门(论文提纲范文)
(2)框架理论视角下《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源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框架理论研究综述 |
1.3.2 脱贫攻坚报道的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框架理论 |
1.4.2 脱贫报道 |
1.5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设计 |
1.5.3 分析类目的建立 |
1.5.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甘肃日报》脱贫新闻报道的类目分析 |
2.1 报道数量:稳中有所增长 |
2.2 报道地域:涉及全省重点突出 |
2.3 报道视角:以官方视角为主 |
2.4 报道体裁:消息、通讯为主 |
2.5 报道版面:版面多、要闻版为主 |
2.6 报道倾向:负面倾向过少 |
2.7 报道主题:以政策动态为主 |
2.8 报道来源:自采新闻数量多 |
2.9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
3.1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框架类型 |
3.2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框架及文本分析 |
3.2.1 政治政策框架:脱贫政策发布解读 |
3.2.2 脱贫措施框架:体现具体措施 |
3.2.3 典型引领框架:正面宣传塑造正面形象 |
3.2.4 成效对比框架:体现脱贫成效 |
3.3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的特点与问题 |
4.1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的特点 |
4.1.1 政策指引性强,党报属性明显 |
4.1.2 正面宣传为主,注重舆论引导 |
4.1.3 “软化”硬新闻 |
4.2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的问题 |
4.2.1 报道主题比例不均衡 |
4.2.2 报道结构、文风固化 |
4.2.3 舆论监督缺位 |
4.2.4 报道来源偏强势 |
4.3 章节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本文研究样本 |
(3)高中语文“宿构”作文及教学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内容 |
1.4.1 本文的理论基础 |
1.4.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案例研究法 |
1.5.4 行动研究法 |
2 “宿构”作文的界定 |
2.1 “宿构”作文的内涵 |
2.2 “宿构”作文的分类 |
2.2.1 论据材料的“宿构” |
2.2.2 结构层面的“宿构” |
2.2.3 语言形式的“宿构” |
2.3 “宿构”作文的优越性 |
2.3.1 使得作文具有文采 |
2.3.2 缩短写作文的时间 |
2.3.3 克服写作文的恐惧 |
2.4 “宿构”作文的危害性 |
2.4.1 真情实感的缺乏 |
2.4.2 体验不足的暴露 |
2.4.3 应考取巧的方法 |
3 高中生写作情况调查及“宿构”作文分析 |
3.1 “宿构”作文现状调查 |
3.1.1 调查方法 |
3.1.2 高中生写作基本情况的调查数据及分析 |
3.2 产生“宿构”作文的原因分析 |
3.2.1 “宿构”作文社会方面的误区 |
3.2.2 “宿构”作文学生写作的误区 |
3.2.3 “宿构”作文教师教学的误区 |
4 应对“宿构”作文的教学策略 |
4.1 以“理”为方向的教学策略 |
4.1.1 透彻理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 |
4.1.2 正确认识高考作文与学生写作的概念 |
4.1.3 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对作文理念的更新 |
4.2 以“教”为方向的教学策略 |
4.2.1 教师转变写作教学的思维习惯 |
4.2.2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4.2.3 优化学生作文评价环节 |
4.3 以“学”为方向的教学策略 |
4.3.1 丰富真实的情感体验 |
4.3.2 正确使用作文素材书 |
4.3.3 养成乐于动笔的习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成果 |
(4)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目的 |
一、为何要研究舞剧的典型形象 |
二、如何来研究舞剧的典型形象 |
第二节 选题范围及理论依据 |
一、选题范围 |
二、理论依据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第一条进路:中国舞剧相关文献综述 |
二、第二条进路:艺术典型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
三、第三条进路:舞蹈形态分析相关文献综述 |
四、拟解问题 |
第一章 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的时代特征研究 |
第一节 “艰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1949-1966) |
一、“艰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
二、“艰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
小结 |
第二节 “团结奋斗”时期(一)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1978-1989) |
一、“团结奋斗”时期(一)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
二、“团结奋斗”时期(一)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
小结 |
第三节 “团结奋斗”时期(二)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1990-2012) |
一、“团结奋斗”时期(二)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
二、“团结奋斗”时期(二)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
小结 |
第四节 “逐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2013-2019) |
一、“逐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
二、“逐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的形态构成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当代舞剧形象的主要构成类型 |
一、追求婚姻自由的女性形象 |
二、追求个性解放的青年形象 |
三、追求济世安民的文士形象 |
四、追求民族独立的革命者形象 |
五、追求中华崛起的奉献者形象 |
第二节 中国当代舞剧革命者典型形象分析 |
一、从“报私仇”到“为人民”——《红色娘子军》的吴清华 |
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傲雪花红》的刘胡兰 |
三、奏响民族救亡最强音——《铁道游击队》英雄群像 |
四、“双面英雄”——《永不消逝的电波》 |
第三节 中国当代舞剧奉献者典型形象分析 |
一、《敦煌》守护人的“爱的奉献” |
二、“不荒芜”的《戈壁青春》 |
三、奉献精神筑成双重生命的《天路》 |
四、伟大出自平凡——《草原英雄小姐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的未来创造展望 |
第一节 中国舞剧典型形象创造的历史经验反思 |
一、在舞剧形象的鲜明性上进行典型创造 |
二、在舞剧性格的成长性上进行典型创造 |
三、在舞剧行动的冲突性上进行典型创造 |
第二节 中国舞剧典型形象创造的时代风尚体悟 |
一、“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
二、“精准扶贫”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三、“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三节 中国舞剧典型形象创造的舞剧本体求索 |
一、舞剧情节结构的构思坚持“以人为本” |
二、舞剧语言风格的营造坚持“表意优先” |
三、舞剧叙事手段的整合坚持“情思至上”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回顾 |
二、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会宁教育:一个“教育状元县”的时空社会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依据 |
(一)个人兴趣:好问题是“遇见自己” |
(二)社会现象:贫困县的教育“逆袭” |
(三)学科之思:教育社会学的求真期望 |
二、文献述评 |
(一)时空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 |
(二)时空社会学与教育的研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方法论:研究方法的适切性论证 |
(三)具体研究方法的选取与实施 |
(四)论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空间之争:学校搬迁事件的再现 |
一、从“规划”到“搬迁”:学校及其周边的空间制造 |
(一)“规划”:权力与资本主导的空间腾挪 |
(二)“博弈”:搬迁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话语叙事 |
(三)“搬迁”:始于师生、不止师生 |
二、搬迁之后:学校周边的空间重塑 |
(一)各谋出路:小本经营的商店、出租房、小贩 |
(二)空间认知:学校搬迁的“资源”分析 |
第二章 从无到有:教育发展历程的时空分析 |
一、一个苦水河畔的小县素描 |
(一)抗争与适应:会宁县的生态场景 |
(二)历史与神话:远离教育的记忆 |
二、起始与渊源:1949年之前的教育脉络 |
(一)起于毫末:明清之际会宁县教育的历史溯源 |
(二)迎潮而上:民国时期的会宁教育 |
三、发展与丕变:1949年之后的教育 |
(一)曲折新生:1949-1966年间的会宁教育 |
(二)紊而不断:1966-1976年间的会宁教育 |
(三)名声鹊起:1977-1996年教育状元县的兴起 |
第三章 何以成就:状元县的维系之路 |
一、掐尖拔苗:几所高中的生源分析 |
(一)特色:高中录取学生的逻辑 |
(二)差异:有意还是无意的结果 |
二、包产到户:高考指标的层级下达 |
(一)分摊到校:因班级而异的指标分配 |
(二)责任到人:高考目标的提点与预言 |
三、时空管控:日常生活的精打细算 |
(一)令行禁止:精细管理的校门与教室 |
(二)按部就班:校历、作息表与倒计时 |
(三)分层划区:教育管理的科层模式 |
第四章 谁的“象牙塔”:“尖子生”之源的诘问 |
一、高中:尖子生的家庭背景分析 |
(一)抽样设计与研究问题 |
(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分析 |
(三)学生父母的职业分布分析 |
(四)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分析 |
(五)研究结果与反思 |
二、大学:考入大学的学生家庭住址的空间分布分析 |
(一)乡镇不及县城:不同乡镇考入大学的总体情况 |
(二)乡镇胜于村落:差异直达底层 |
第五章 教育社会:作为社会营生的时空制造 |
一、政府主导下的地景制作:街道、纪念馆与状元历史文化园 |
(一)街、道、巷的教育隐喻:走在教育的路上 |
(二)“教育展馆”:一个微缩教育世界的建造 |
(三)状元历史文化园:教育与消费合奏的现代景观 |
二、因需而生的陪读村、求学者、陪读者 |
(一)“砚台坪”们:因“势”而生的陪读村 |
(二)被迫到主动:租房者的行动逻辑 |
(三)工作与闲暇:陪读者的日常生活 |
三、商机与文化:从“状元宾馆”到“古今会州” |
(一)因附其“名”:早期商户构建教育社会的初步尝试 |
(二)汲取其“意”:创造与消费“状元文化”的现代资本 |
结语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会宁教育:一个糅合的理解 |
三、教育社会:社会发展与转型的结果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地方史料 |
二、论文类 |
三、专着 |
四、学位论文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公益纪录片《大爱之光》创作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缘由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创作现状 |
1.3.1 国外创作现状 |
1.3.2 国内创作现状 |
1.4 公益纪录片的传播渠道 |
1.5 创作与研究的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创作思路 |
1.6.1 研究方法 |
1.6.2 创作思路 |
1.7 作品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公益纪录片《大爱之光》前期策划 |
2.1 前期调研 |
2.2 实地调研 |
2.3 确立主题 |
2.4 制定拍摄大纲 |
2.5 确立叙事结构 |
第三章 公益纪录片《大爱之光》中期拍摄 |
3.1 拍摄设备选取 |
3.1.1 摄像设备的选取 |
3.1.2 录音设备的选取 |
3.1.3 辅助设备的选取 |
3.2 拍摄场地选取 |
3.3 采访环节的设计 |
3.3.1 采访对象的选定 |
3.3.2 采访问题的设计 |
3.4 实际拍摄 |
3.4.1 拍摄技法 |
3.4.2 拍摄角度 |
3.4.3 拍摄景别 |
3.4.4 空镜头 |
3.4.5 拍摄用光 |
第四章 公益纪录片《大爱之光》后期制作 |
4.1 素材的管理和选取 |
4.2 粗剪 |
4.3 精剪 |
4.4 解说词撰写与配音配乐 |
4.4.1 解说词撰写与配音 |
4.4.2 配乐 |
4.5 包装合成 |
4.5.1 画面调色处理 |
4.5.2 抖动画面处理 |
4.5.3 声音处理 |
4.5.4 字幕设计 |
4.5.5 输出成片 |
第五章 公益纪录片《大爱之光》创作总结与反思 |
5.1 创作总结 |
5.2 创作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片中人物采访 |
附录 B 片中同期声 |
附录 C 公益纪录片《大爱之光》分镜头脚本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体育报道的相关研究 |
1.2.2 有关武术报道的相关研究 |
1.2.3 有关《中国体育报》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
2.1 研究方法 |
2.1.1 文献资料法 |
2.1.2 内容分析法 |
2.1.3 数理统计法 |
2.1.4 逻辑分析法 |
2.2 研究对象 |
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发展历程 |
3.1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 |
3.2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 |
3.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 |
3.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 |
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阶段分析 |
4.1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 |
4.1.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1.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1.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4.2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 |
4.2.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2.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2.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4.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 |
4.3.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3.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3.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4.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 |
4.4.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4.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4.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5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总体分析 |
5.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5.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5.2.1 报道数量 |
5.2.2 报道版面 |
5.2.3 报道来源 |
5.2.4 报道体裁 |
5.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增多报道形式、加强深度报道 |
6.2.2 采取独家报道 |
6.2.3 推崇大众武术报道 |
6.2.4 加强媒介融合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1958-1966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附表2:1973-198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附表3:1988-200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附表4:2008-201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致谢 |
(9)明代佛寺修建与管理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五、重点难点 |
第一章 明代佛寺的修建历程 |
一、明前期:佛寺修建的创兴期 |
二、明中期:佛寺修建的沉寂期 |
三、明后期:佛寺修建的复兴期 |
第二章 明代佛寺的修建原因 |
一、佛教信仰 |
二、家族祭祀 |
三、皇室渊源 |
四、神迹崇拜 |
五、自然依托 |
六、儒释合流 |
第三章 明代佛寺区域分布及原因 |
一、明代佛寺区域分布 |
二、佛寺区域分布原因 |
第四章 明代佛寺的修建群体 |
一、僧尼 |
二、官员 |
三、平民 |
四、士绅 |
五、宦官 |
六、皇族 |
第五章 明代佛寺的管理运作 |
一、经费管理 |
二、人员管理 |
三、政策管制 |
第六章 明代佛寺的社会功能 |
一、普世功能 |
二、游览功能 |
三、救济功能 |
四、教育功能 |
结语 |
附录:明代佛寺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唐代小说与明清相关题材戏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唐代小说与戏曲比较研究综述 |
二、研究对象与基本思路 |
三、课题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代神怪题材小说与明清戏曲的再创作 |
一、《十二真君传》与明清许逊题材戏曲 |
(一)《十二真君传》撰者胡慧超考证 |
(二)《十二真君传·许真君》故事在道教典籍中的流变 |
(三)程煐与程树榴《爱竹轩诗序》案 |
(四)对程煐生平的补证 |
(五)《十二真君传·许真君》与《龙沙剑传奇》 |
(六)《十二真君传·许真君》与《拔宅飞升》杂剧 |
二、“雪拥蓝关”故事在明清戏曲中的重构 |
(一)唐五代小说中的故事本事 |
(二)明清戏曲对“雪拥蓝关”故事的重演 |
(三)明清韩湘子题材小说、戏曲中的儒释道价值取向 |
(四)明清韩湘子题材小说、戏曲对《西游记》情节的借鉴 |
三、《杜子春》与《扬州梦》等明清戏曲 |
(一)唐代佛道修炼考验故事的比较 |
(二)冯梦龙对《杜子春》的再创作 |
(三)寄寓身世之感的《扬州梦》传奇 |
四、《樱桃青衣》与《樱桃梦》比较研究 |
(一)神仙度化的情节模式 |
(二)梦中有梦的梦幻叙事 |
(三)增加了慨世抒怀的情感寄托 |
(四)多美共事一夫的婚恋描写 |
五、《裴谌》与《李丹记》比较研究 |
(一)故事模式与结构的改变 |
(二)创作主旨的改变 |
(三)引史入戏的自我寓言 |
第二章 唐代婚恋题材小说与明清戏曲的改编 |
一、现实婚恋题材小说在戏曲中的改编 |
(一)“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在戏曲中的多种诠释 |
(二)士妓婚恋题材小说在戏曲中善恶两极的分化 |
(三)经历磨难的坚贞爱情被涂抹了伦理道德的色彩 |
(四)情之至者能超越时空与生死 |
(五)明清唐明皇与杨贵妃婚恋题材戏曲 |
二、非现实婚恋题材小说在戏曲中的改编 |
(一)人神婚恋题材 |
(二)人龙婚恋题材 |
(三)人与动物婚恋题材 |
第三章 唐代豪侠题材小说与明清戏曲的演绎 |
一、唐代小说中“义合良缘”的豪侠在明清戏曲中的重塑 |
(一)唐代婚恋题材小说中的豪侠 |
(二)明清戏曲中维护纲常的情侠 |
(三)唐代小说中“义合良缘”豪侠的新变 |
二、《虬须客传》与明清戏曲中的“风尘三侠”之比较 |
(一)唐代小说与明清戏曲中的虬须客形象之比较 |
(二)唐代小说与明清戏曲中的李靖形象之比较 |
(三)唐代小说与明清戏曲中的红拂形象之比较 |
三、唐代小说中忠贞节义的豪侠在明清戏曲中的重塑 |
(一)生死不相负的侠义情与道德教化针砭世态人情 |
(二)抗颜直谏的节侠与忠奸对立斗争 |
第四章 唐代小说与汤显祖戏曲作品比较论 |
一、《霍小玉传》与《紫钗记》比较 |
(一)明人对《霍小玉传》的评价 |
(二)《紫箫记》对《霍小玉传》的改编 |
(三)《紫钗记》对《霍小玉传》的改编 |
二、《南柯太守传》与《南柯记》比较 |
(一)《南柯太守传》“事皆摭实”的梦幻叙事 |
(二)《南柯记》“因情成梦”的梦幻叙事 |
三、《枕中记》与《邯郸记》比较 |
(一)《枕中记》对“人生之适”的体悟 |
(二)《邯郸记》“破噩梦于仙禅”的解脱 |
第五章 唐代小说与明清戏曲创作艺术比较论 |
一、唐代小说与明清戏曲创作理论的比较 |
(一)唐代小说与明清戏曲教化观念比较 |
(二)唐代小说与明清戏曲虚实论比较 |
(三)唐代小说与明清戏曲“尚奇”论比较 |
(四)唐代小说与明清戏曲“补史之阙”观念比较 |
(五)明清戏曲批评论着对唐代小说的评价 |
二、唐代小说与明清戏曲艺术特色比较论 |
(一)唐代小说的叙事体与明清戏曲的代言体 |
(二)唐代小说与明清戏曲的人物塑造 |
(三)明清戏曲对唐代小说故事情节的借鉴 |
(四)唐代小说叙事到明清戏曲艺术的挪移 |
第六章 唐代小说与明清戏曲文化内涵比较论 |
一、唐代小说与明清戏曲婚恋观之比较 |
(一)婚恋观与社会风尚 |
(二)门第郡望与郎才女貌 |
(三)女性贞洁观的日趋强化 |
(四)婚恋矛盾与情理矛盾 |
二、唐代小说与明清戏曲侠义观之比较 |
(一)秩序的否定者与纲常的维护者 |
(二)救人危难与铲除奸佞 |
(三)侠义之行与侠义精神 |
(四)明清戏曲中唐代豪侠的神道化 |
三、唐代小说与明清戏曲宗教观之比较 |
(一)宗教叙事模式的格套化 |
(二)劝惩教化功能的强化 |
第七章 原创与改编小说、戏曲作品文化背景考索 |
一、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与文化专制禁锢的加强 |
(一)政治的宽容与专制集权加强 |
(二)思想的多元与宣扬理学教化 |
(三)入仕的多途与八股取士制度 |
二、唐代文人与明清文人的文化心态 |
(一)文化政策开明与严苛下的文人心态 |
(二)情理的冲突与个性的高扬 |
(三)华夷观念的淡漠与强化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保安学子圆梦之门(论文参考文献)
- [1]朱一龙:初心如磐 只为花开[J]. 朱斌. 华人时刊(校长), 2021(08)
- [2]框架理论视角下《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研究[D]. 杨雪. 兰州大学, 2021(12)
- [3]高中语文“宿构”作文及教学对策研究[D]. 郭茂春.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4]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5]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D]. 李昉.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6]会宁教育:一个“教育状元县”的时空社会学考察[D]. 李金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7]公益纪录片《大爱之光》创作阐释[D]. 赵振梅.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D]. 苏王飞.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9]明代佛寺修建与管理考论[D]. 付丽珍. 河南大学, 2017(05)
- [10]唐代小说与明清相关题材戏曲比较研究[D]. 杨敬民.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