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LE活动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测定与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徐莹,薛国辉,华琳[1](202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TAFI、PAI-1及t-PA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我院就诊的SLE患者,其中单纯性SLE患者78例作为单纯性SLE组,狼疮性肾炎患者75例作为狼疮性肾炎组,另选取同期我院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凝血指标、TAFI、PAI-1及t-PA水平及其与临床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单纯性SLE组和狼疮性肾炎组PT、APTT低于对照组,FDP和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狼疮性肾炎组PT、APTT低于单纯性SLE组,FDP和D-二聚体高于单纯性SL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T、FIB和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SLE组和狼疮性肾炎组血浆中TAFI、PAI-1浓度高于对照组,t-PA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狼疮性肾炎组血浆中TAFI、PAI-1浓度高于单纯性SLE组,t-PA浓度低于单纯性SL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AFI和PAI-1的浓度与SLE患者的疾病活动评分SLEDAI均呈正相关(r=0.658、0.681,P<0.05),而t-PA的浓度与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TAFI、PAI-1、t-PA的浓度与SLE患者的高凝状态具有相关性,其可提示SLE患者疾病严重程度。
李达[2](2020)在《TNF-α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管外科一类常见疾病,好发于下肢,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导致肺动脉栓塞(PE),具有潜在的致死风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复杂,针对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始终是血管外科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炎症反应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病因,但是有关炎症相关因子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尚未被全面阐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具有调节血管渗透性,刺激促凝因子释放和诱导高凝状态形成等一系列生理功能,既往研究已显示TNF-α可能参与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但是动脉与静脉血栓形成在机制方面存在差异。截止目前,针对TNF-α是否参与静脉血栓形成过程的研究极少。本研究结合多种实验方法,探讨TNF-α以及TNF-α基因在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首先检测TNF-α在DVT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分离并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观察TNF-αm RNA的表达情况以及组织因子(T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VCAM-1)以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在深静脉血栓组PBMCs中加入TNF-α抑制剂后再观察以上几种因子的变化情况,探索TNF-α与TF、PAI-1、ICAM-1以及VCAM-1的表达之间关联性。在第二部分研究中,采用PCR-LDR方法检测TNF-α基因rs1800629(-308G/A)位点的多态性情况,并结合荟萃分析方法,探索该位点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易感性之间的关联。在第三部研究中,通过制作小鼠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分组实验观察TNF-α是否具有促进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探索TNF-α影响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作用机制以及具体受体通路和信号通路机制;并验证具有炎症抑制作用的ATL(15-epi-lipoxin A4)是否能够减轻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的炎症反应,以及是否具有抑制TNF-α诱导产生的促血栓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的第一部分结果显示在深静脉血栓患者中TNF-α的表达显着增高,血栓患者PBMCs中TNF-αmRNA高表达,在深静脉血栓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TNF-α相关基因的激活。TNF-α的高表达与TF、PAI-1、ICAM-1以及VCAM-1的高表达相关,加入TNF-α抑制剂可以降低这些因子的表达。研究的第二部分结果显示TNF-α基因rs1800629位点多态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易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研究的第三部分结果显示TNF-α对于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促进作用。TNF-α的促血栓作用可能是通过TNFR2受体介导的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激活并引起TF、PAI-1、ICAM-1以及VCAM-1等多种促凝因子、纤溶抑制因子以及粘附因子的表达升高实现。ATL能够抑制静脉血栓发生过程中的炎症反应,降低TF、PAI-1、ICAM-1以及VCAM-1等因子的表达,也显示出对于TNF-α诱导的促血栓生成作用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本课题研究对于TNF-α在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具体作用以及相关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可能为日后深静脉血栓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部分,下面就各部分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进行分述。第一部分TNF-α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探讨目的:观察孤立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TNF-α的表达情况以及在经过抗凝溶栓治疗后的TNF-α表达变化情况。通过分离并培养健康对照人群和DVT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观察TNF-α的表达以及组织因子(T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以及细胞粘附因子(ICAM-1/VCAM-1)的表达。初步探讨TNF-α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的可能机制。方法:经过筛选后纳入无明显诱因的孤立性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共50例,对照组为同时期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两组血浆TNF-α的表达水平。深静脉血栓组患者应用依诺肝素抗凝以及尿激酶溶栓治疗,ELISA法检测经治疗一周后深静脉血栓组患者的TNF-α水平,比较治疗前后TNF-α水平变化情况。分离并培养健康对照人群以及DVT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检测TNF-αm 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F、PAI-1、ICAM-1以及VCAM-1的表达情况。最后再加入TNF-α抑制剂,检测TF、PAI-1、ICAM-1以及VCAM-1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血浆中TNF-α表达水平显着升高,经过抗凝溶栓治疗后TNF-α表达水平降低。通过培养PBMCs,可检测到深静脉血栓患者TNF-αm RNA水平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TF、PAI-1、ICAM-1以及VCAM-1表达也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在深静脉血栓组PBMCs中加入TNF-α抑制剂后,TF、PAI-1、ICAM-1以及VCAM-1表达情况显着降低。结论:TNF-α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浆中显着高表达,经过抗凝溶栓治疗后表达水平降低。通过细胞实验证实,深静脉血栓组PBMCs中TNF-αm RNA表达升高。TNF-α与TF、PAI-1等凝血系统激活以及纤溶系统抑制因子高表达相关,同时与ICAM-1以及VCAM-1等粘附因子的高表达相关。第二部分TNF-α基因rs1800629多态性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TNF-α基因rs1800629(-308G>A)位点多态性与汉族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并通过meta分析方法,结合本部分所得的研究数据,全面分析rs1800629位点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易感性之间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孤立性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50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时期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标准采用2017年第三版中国深静脉血栓诊疗指南,所有患者均经由血管彩超或者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确诊。收集病例组及对照组入组人员基本临床资料以及外周血样本,应用PCR-LDR方法检测病例组及对照组中TNF-α基因rs1800629位点多态性情况,分析rs1800629多态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间的关联性。随后通过系统化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收集既往有关TNF-α基因rs1800629位点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栓塞症关联性的研究文献,提取研究数据后,整合我们所得出的rs1800629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易感性之间关联性的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病例组中TNF-α基因rs1800629位点的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GG型42例(84%),GA型6例(12%)以及AA型2例(4%),对照组中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GG型44例型(88%),GA型5例(10%)以及AA型1例(2%),对照组人群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病例组及对照组之间基因型分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按照等位模型(G vs.A)、杂合模型(GA vs.GG)、纯合模型(AA vs.GG)、显性模型(GA+AA vs.GG)以及隐性模型(AA vs.GG+GA)五种基因对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后,也未发现TNF-α基因rs1800629位点多态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易感性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在荟萃分析部分中,通过系统化检索相关数据库并结合本研究所得的相关研究数据,共纳入5项相关研究,所纳入荟萃分析的病例组总样本量1396例,对照组总样本量1311例,通过软件计算后,五种基因对比模型统计结果如下:等位模型(OR:1.05 95%CI 0.91-1.23 p=0.49)、显性模型(OR:1.06 95%CI 0.89-1.25 p=0.52)、杂合模型(OR:1.05 95%CI 0.88-1.25 p=0.59)、纯合模型(OR:1.14 95%CI 0.66-1.97p=0.65)以及隐性模型(OR:1.14 95%CI 0.66-1.96 p=0.65),所有基因对比模型均未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所有的基因对比模型中均未见显着异质性(I2<50%)。按照不同族群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也未发现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基因对比模型。结论:TNF-α基因rs1800629位点多态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易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第三部分TNF-α在小鼠深静脉血栓模型中的作用影响及机制研究目的:建立小鼠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观察TNF-α是否具有促进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并探索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TNF-α对静脉血栓影响的具体受体通路及信号通路机制。通过进一步实验验证ATL(15-epi-lipoxin A4)是否能够抑制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的炎症反应,以及是否具有抑制TNF-α诱导的促血栓生成作用,并研究ATL产生影响的可能信号通路机制。方法:1、通过游离结扎小鼠下腔静脉建立小鼠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确认小鼠血栓模型建立成功;分别给与血栓模型小鼠静脉注射PBS或者溶有TNF-α的PBS,分别观察建模手术后不同的时间点(6h、12h、24h、48h)TNF-α对小鼠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情况,通过对血栓长度及重量的测量,确定血栓差异最大的时间点。2、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1对照组(Control组)○2假手术组(Sham组)○3 DVT手术组(术前10min尾静脉注射PBS再进行血栓建模)○4 TNF-α+手术组(术前10min尾静脉注射溶解有0.4μg/kg TNF-α的PBS再进行血栓建模),在血栓形成差异最大的时间点,处死小鼠并对各组小鼠血栓形成情况进行测量;ELISA法检测血栓组小鼠及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小鼠TNF-α水平;流式细胞方法检测血小板表面活化标记CD61和CD49β的表达,通过血小板聚集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血小板聚集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测量各组小鼠下腔静脉血管组织中TF、PAI-1、ICAM-1以及VCAM-1的表达情况。3、通过TNFR1-/-以及TNFR2-/-小鼠进行血栓建模(术前10min尾静脉注射0.4μg/kg溶有TNF-α的PBS再进行血栓建模),对TNFR1-/-以及TNFR2-/-小鼠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进行测量;测量各组小鼠下腔静脉血管组织中TF、PAI-1、ICAM-1以及VCAM-1的表达情况;对比TNFR1-/-以及TNFR2-/-小鼠与野生型TNF-α+手术组小鼠之间是否存在血栓形成的差别以及各种因子表达的差别。4、再取小鼠分为两组,一组为ATL+DVT手术组(术前1h尾静脉注射溶解有100μg/kg 15-epi-lipoxin A4的PBS再进行血栓建模),另外一组为ALT+TNF-α+手术组(术前1h尾静脉注射溶解有100μg/kg15-epi-lipoxin A4的PBS,术前10min尾静脉注射溶解有0.4μg/kg TNF-α的PBS再进行血栓建模),测量各组小鼠下腔静脉血管组织中TF、PAI-1、ICAM-1以及VCAM-1的表达情况;采用HE染色以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血栓组织中炎症细胞表达情况以及各组小鼠下腔静脉血管组织中TF、PAI-1以及ICAM-1表达情况;RT-q PCR方法检测TNF-α以及ATL对于小鼠下腔静脉血管组织中PI3K、AKT1以及NF-κB m 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下腔静脉内皮组织中p-PI3K、PI3K、pAKT1、AKT1以及NF-κB表达情况。结果:1、DVT手术组小鼠血浆TNF-α水平显着升高,通过分组研究发现TNF-α对于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促进作用,术后24小时TNF-α对血栓形成效果影响最大。与对照组、假手术组以及DVT手术组相比,TNF-α+手术组小鼠血栓长度和重量都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TNF-α+手术组小鼠与DVT手术组小鼠在血小板聚集实验中无显着性差异,流式细胞检测方法也显示在两组小鼠血浆中活化的血小板无显着差异。3、与对照组、假手术组以及DVT手术组相比,TNF-α+手术组小鼠下腔静脉血管组织中TF、PAI-1、ICAM-1以及VCAM-1等因子的表达均升高。4、对比野生型TNF-α+手术组,TNFR1-/-小鼠中血栓形成长度和重量没有显着差异;TNFR2-/-小鼠在血栓形成长度和重量方面降低,下腔静脉血管组织中TF、PAI-1、ICAM-1以及VCAM-1等因子表达情况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HE染色结果显示TNF-α+手术组血栓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水平显着高于手术组,而ATL+手术组小鼠血栓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水平显着低于DVT手术组。免疫组化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显示ATL+手术组小鼠TF、PAI-1、ICAM-1以及ICAM-1的表达相较DVT手术组小鼠受到抑制,ATL+TNF-α+手术组小鼠TF、PAI-1、ICAM-1以及VCAM-1的表达相较TNF-α+手术组小鼠显着降低。6、RT-q PCR检测结果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显示TNF-α+手术组小鼠下腔静脉血管组织中PI3K、ATK1以及NF-κB m RNA表达显着高于DVT手术组,相关蛋白的表达也显着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ATL则能够抑制PI3K、ATK1以及NF-κB的表达。结论:在小鼠深静脉血栓模型中,TNF-α表达水平升高。TNF-α对于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促进作用。TNF-α在小鼠体内没有显示出影响血小板聚集及活化的作用。其促血栓形成作用可能主要通过TNFR2受体介导的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激活并引起TF、PAI-1、ICAM-1以及VCAM-1等因子表达升高实现。ATL能够抑制静脉血栓发生过程中的炎症反应以及TF、PAI-1、ICAM-1以及VCAM-1等因子的表达,也显示出对于TNF-α诱导的促血栓生成作用具有一定抑制作用。ATL所产生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进而下调由TNF-α介导的一系列促凝因子以及粘附因子的表达来实现。
王丽丽[3](2020)在《股肿证型部分临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对比中医“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二个证型之间及与非“股肿”患者的相关的理化检查指标(炎症指标、血流变学指标、风湿四项、自身抗体十五项、抗心磷脂抗体、抗核抗体、肿瘤六项、免疫球蛋白、补体等)的差异,借以探讨中医证型临床理化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寻找特征性指标,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逐步在中医证型中归纳添加现代医学临床理化指标内容,形成相关的、不偏离“辩证论治”原则的中医证型新的主证和兼证内容;丰富中医的内涵、提供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方法:本研究病例源自2016年0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周围血管外科门诊、住院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115例,年龄范围为15岁~96岁,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57例。并设立55例非股肿患者为对照研究组。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股肿患者中医证型情况,并对本病中医证型与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探讨。结果:1.本研究共收入115例“股肿”患者,根据辨证论治分型,分为两个主证组,脉络湿邪瘀滞证55例,脉络湿热瘀阻证60例;同时设立55名非股肿患者为对照研究组。2.两个主证之间进行年龄组、性别、血型的差异性比较:经检验,年龄P>0.05,无统计学意义;性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血型P>0.05,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不同年龄段、性别、血型的分组之间,股肿患者中医证型间不存在差异性。3.两证型间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肿瘤病史的差异性分析:肿瘤史P=0.007<0.01,有非常显着的统计学意义;余检测指标P>0.05,无统计学意义。4.两证型之间相关理化指标差异性分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补体C3、补体C4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抗链球菌溶血素O、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724的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P>0.05);暂不认为在股肿不同证型间以上检验指标存在差异性。5.将非股肿对照组患者分别与股肿两证型比较发现:非股肿患者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免疫球蛋白A、尿酸、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D-二聚体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股肿患者与非股肿患者之间有显着差异性。在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的比较中发现非股肿对照组患者与股肿患者无明显差异性。统计学中发现糖类抗原724在非股肿对照组中与股肿脉络湿邪瘀滞证间的比较无差异性(P>0.05),在脉络湿热瘀阻证间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中同时有肿瘤病史者,其糖类抗原724多见于脉络湿邪瘀滞证。在与非股肿患者对比时发现在脉络湿热瘀阻证间的比较具有差异性,结果提示:可试行将糖类抗原724这一指标纳入“股肿”脉络湿热瘀阻证型中,作为判断股肿合并肿瘤患者与非股肿患者的“兼证”依据。
张舒婷[4](2020)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凝血纤溶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建立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蛋白C(P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CHPH)中的变化及在CHPH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1.将30只实验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低氧3天组、低氧7天组、低氧14天组和低氧21天组,采用慢性常压低氧[氧浓度(10.0±0.1)%]建立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2.利用右心导管法测定各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通过计算右心室(RV)和[左心室(LV)+室间隔(S)]的重量比值,即RV/(LV+S),得出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3.收集各组大鼠相同部位肺组织进行HE染色、VG染色、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肺动脉病理学改变。4.剖腹经腹主动脉采血,收集各组大鼠血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蛋白C(P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结果:1.与常氧对照组相比,低氧各组大鼠RVSP、RVHI均显着升高(p<0.01),低氧暴露3d、7d、14d和21d组肺动脉病理学改变明显。2.与常氧对照组相比,低氧各组大鼠血浆vWF、t‐PA(除低氧7天组)、PAI‐1水平均显着升高(p<0.01),其中血浆vWF、PAI‐1水平在低氧7天组达高峰;低氧3天、14天、21天组血浆PC水平均显着降低(p<0.01),低氧7天组血浆PC水平显着升高(p<0.01)。3.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vWF、PAI‐1水平与RVSP和RVHI均呈正相关(p<0.01)。4.低氧各组与常氧对照组相比大鼠血浆t‐PA/PAI‐1的比值水平均显着降低(p<0.01)。结论:1.成功地建立了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CHPH)大鼠模型。2.慢性低氧诱导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的血浆vWF、PC、t‐PA、PAI‐1明显变化,其中血浆vWF和PAI‐1的水平可作为间接评价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CHPH)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杨南竹[5](2020)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具有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一直以来AIS的各种药物治疗,特别是中药提取物治疗AIS一直是研究热点。丹参作为中国的传统中药,具有活血通络、散瘀止痛等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为此我们设计了本次研究方案,从抗炎、抗凋亡、调节纤溶功能三个方面,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salvianolate injection,SLI)对AIS的保护作用,探讨可能的机制。第一部分SLI治疗AIS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对比SLI治疗前后AIS患者血液生化及凝血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NHISS评分、m RS评分的变化,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2016.1~2018.8首次发病的AIS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SLI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前后血液生化及凝血相关指标,以及NHISS评分、m RS评分的变化。随后从两组中各随机抽取30例患者,对比治疗前后ICAM-1、VCAM-1、IL-4、u PA、PAI-1/t PA水平。结果:1.两组人群入院时基线资料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SLI组的PLT、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P<0.05)而PDW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SLI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PLT、FIB、hs CRP治疗后较前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BUN水平升高,P<0.05;hs CRP、DD水平降低,P<0.01。3.治疗7天、1月后两组NHISS评分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治疗7天后的SLI组NHISS降低更显着,P<0.05;两组人群治疗1月后m RS评分、治疗3个月后的治疗有效率相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4.SLI组治疗前后ICAM-1、VCAM-1、u PA、PAI-1/t PA水平显着降低,P<0.05;IL-4较前降低,但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CAM-1、VCAM-1、IL-4、u PA、PAI-1/t PA水平显着降低,P<0.05。结论:1.SLI对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肾功能无显着影响,治疗期间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提示其安全性较好,而无明显出血风险;在改善AIS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方面与对照治疗的效果相当。2.SLI可通过降低AIS患者的hs CRP、ICAM-1、VCAM-1水平,起到抑制体内炎症反应的治疗作用;3.SLI可通过降低AIS患者的PLT、FIB等水平,下调u PA、PAI-1、t PA的表达,升高PDW水平,起到调节血小板功能,从而调节凝血纤溶系统之间的平衡。第二部分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模型的建立及SLI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目的:建立H2O2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SLI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对SLI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观察SLI对大鼠体外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H2O2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SLI对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HPLC和LC-MS技术检测SLI的主要成分。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不同浓度SLI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结果:1.成功建立了H2O2诱导HUVECs损伤模型,绘制HUVECs生长曲线。2.适合浓度(0.8,1.6mmol/L)的SLI会显着减轻H2O2造成的细胞损伤,P<0.01;其中60 min比30min的保护作用更强,P<0.01;3.应用HPLC法检测出SLI的主要成分为丹参多酚酸D(3.70%)、迷迭香酸(2.68%)、紫草酸(3.86%)及丹参多酚酸B(53.81%);应用LC-MS法检测出SLI种包含29种明确的化学成分,这其中包括丹参素、丹参多酚酸B、丹参多酚酸A、丹参多酚酸D等14种常见酚酸;4.不同浓度(0.8,0.4,0.2mmol/L)的SLI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P<0.05;但各浓度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1.SLI对HUVECs损伤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并可通过延长作用时间增加这一作用。2.SLI的成分明确,构成稳定,在临床使用中可通过其中的多种已知成分起到治疗作用。3.SLI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对缺血缺氧损伤起到保护作用。第三部分SLI对H2O2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目的:分析不同浓度SLI对H2O2诱导的HUVECs损伤后炎性因子、凝血纤溶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H2O2损伤后炎性因子及凝血纤溶相关因子的水平变化,观察不同浓度SLI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应用JC-1法和Hoechst法观察不同浓度SLI对H2O2造成的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应用Western Blot法测量Bcl-2、Bax、Cleaved-capcase-3等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观察不同浓度的SLI对上述指标水平的影响。结果:1.H2O2模型组的炎性因子(IL-1β、IL-17a、ICAM-1、VCAM-1、TNF-α)显着降低,P<0.0001;抗炎因子IGF-1显着升高,P<0.0001;不同浓度(0.05,0.1,0.2,0.4,0.8,1.6mmol/L)SLI能够浓度依赖性地降低上述炎性因子和IGF-1的水平,P<0.0001。2.H2O2模型组的凝血相关因子u PA、PAI-1、PAI-1/t PA显着增高,P<0.0001;不同浓度(0.05,0.1,0.2,0.4,0.8,1.6,3.2mmol/L)SLI能够浓度依赖性地降低u PA(P<<0.0001)、PAI-1(P<0.0001)、PAI-1/t PA(P<0.01)的水平。3.JC-1法显示不同浓度(0.1,0.2,0.4,0.8mmol/L)SLI对H2O2造成的细胞早期凋亡的具有保护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JC-1染色后的绿色荧光逐渐减少,红色荧光逐渐增加。4.Hoechst法显示不同浓度(0.4,0.8,1.6mmol/L)SLI对H2O2造成的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染色亮度逐渐趋向正常细胞,且细胞核固缩分叶程度较前减轻。5.H2O2模型组的Bax、Cleaved-caspase3表达显着升高,P<0.01,Bcl-2表达显着降低,P<0.01;加入适当浓度(0.2,0.4,0.8,1.6 mmol/L)的SLI能够下调Bax、Cleaved-caspase3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结论:1.适合浓度的SLI对H2O2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具有抗炎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IL-1β、IL-17a、ICAM-1、VCAM-1、TNF-α的表达,上调IGF-1的表达而实现的;同时SLI还具有调节纤溶功能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PAI-1、u PA的表达,上调t PA的表达而实现的。2.不同浓度SLI会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减少Bax、Cleaved-caspase-3的表达实现的。
杨婉君[6](2020)在《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猪凝血功能改变的可能机制及氨甲环酸对其治疗效果的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急进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猪凝血功能改变的可能机制及氨甲环酸对其治疗效果的观察研究,为临床进一步认识和治疗高原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6月龄雄性巴马香猪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H0)和休克组(H1组:失血量为总血容量的20%,H2组:失血量为总血容量的35%,H3组:失血量为总血容量的35%+氨甲环酸静脉输注),每组6只。对照组不失血无创伤,休克组建立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H1、H2组于放血前(T0)、放血完成即刻(T1)、放血完成30min后(T2)、放血完成60min后(T3)、放血完成120min后(T4)分别抽取静脉血,H0组在相同时间点抽取静脉血,H3组在放血完成30min后经中心静脉给予氨甲环酸15mg/Kg,输注持续时间为10min,其余处理与H2组相同,各组分别检测T0、T1、T2、T3、T4时间点的凝血七项指标(PT、APTT、TT、INR、FIB、FDP、D-Dimer)、TEG指标(R值、K值、Angle、MA值、LY30、CI、EPL)及血浆中活化蛋白C(aPC)、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硫酸软骨素(CS)、硫酸乙酰肝素(HS)、透明质酸(HA)、D2-聚体含量及血乳酸值(LA)。结果:凝血七项指标:与H0组比较,H1、H2组FIB下降,TT升高(P<0.05);与H1组比较,H2组TT、PT升高(P<0.05);与H2组比较,H3组TT下降(P<0.05)。H1组组内,与T0时间点比较,T1、T2、T3、T4时间点FIB下降(P<0.05);H2组组内,与T0时间点比较,T1、T2、T3、T4时间点TT、PT升高(P<0.05);H3组组内,与T2时间点比较,T3时间点FIB升高(P<0.05)。TEG指标:与H0组比较,H1、H2组R值下降(P<0.05),H3组K值下降(P<0.05);与H1组比较,H2组MA值下降(P<0.05),H3组R值下降(P<0.05);与H2组比较,H3组R值、K值下降,MA值增加(P<0.05)。H1组组内,与T0时间点比较,T1时间点R值下降,T3、T4时间点R值增加(P<0.05);H2组组内,与T0时间点比较,T1时间点R值下降(P<0.05);H3组组内,与T0时间点比较,T2、T3、T4时间点R值下降(P<0.05)。生化指标:与H0组比较,H1、H2组CS、HA、HS、aPC、LA值升高(P<0.05),H2组SDC-1升高(P<0.05);与H1组比较,H2组CS、HA、HS、aPC、D2-聚体升高(P<0.05);与H2组比较,H3组CS、HA、HS、aPC、SDC-1、D2-聚体、LA值下降(P<0.05)。H1组组内,与T0时间点比较,T3、T4时间点CS升高(P<0.05);H2组组内,与T0时间点比较,T2、T3、T4时间点CS升高(P<0.05),T3时间点HS升高(P<0.05);H3组组内,与T2时间点比较,T3、T4时间点D2-聚体下降(P<0.05),T3时间点LA值下降(P<0.05)。结论: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猪在失血完成即刻表现出凝血因子功能亢进,随失血时间延长,表现为凝血因子功能不足及血小板功能降低性低凝,失血量越大越早表现出纤溶亢进,氨甲环酸静脉输注可改善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猪凝血功能障碍;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导致实验猪血管内皮细胞糖萼脱落增加、aPC、D2-聚体血浆含量升高、LA值增加,氨甲环酸静脉输注可使内皮细胞糖萼脱落减少,起效时间为给药20min后。
叶莉莉,谢波,徐云芬[7](2019)在《suPAR/uPAR在SLE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狼疮性肾炎(LN)患者体内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1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SLE患者60例,分为活动组46例,稳定组14例;按有无肾脏损害分组为狼疮肾损害组34例和狼疮非肾损害组26例。采用ELISA法检测SLE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尿液suPAR的表达水平并分析suPAR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另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狼疮肾损害组与正常肾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 PAR)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比较LN肾组织与正常肾组织标本中u PAR的表达差异。结果 SLE组血清及尿液中suPA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P<0.05),活动期SLE患者血清及尿液suPAR较稳定期SLE患者明显升高(P<0.05),狼疮肾损害组血清suPAR水平较狼疮非肾损害组明显升高(P<0.05),且血清中suPAR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补体C3、C4呈负相关(P<0.05)。尿液中suPAR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P<0.05)。免疫组化提示,肾组织正常标本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u PAR少许表达,而在狼疮肾损害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u PAR表达明显增强,肾小球中也可见表达。结论 suPAR/uPAR在SLE患者体内的表达明显升高,且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suPAR/uPAR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生发展。
田园[8](2019)在《补肾活血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N)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液高凝状态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LN患者的炎症及免疫指标、血液高凝状态的改善情况,探究其对LN临床疗效的治疗意义,寻求LN患者理想的临床中医药治疗方案,为后续进一步研究中医药预防LN患者血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RCT),选自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科住院和门诊就诊的LN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基础西药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类中药,观察期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记录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SLEDAI;检测治疗前后的D-Di、FIB、24小时尿蛋白定量、TG、TC、ESR、CRP、C3、C4、Ig G、HCY、全血粘度值、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最后对记录的数据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在24h尿蛋白定量、ESR、Ig G、FIB、D-Di方面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中药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SLEDAI、CRP方面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C、TG、全血粘度值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方面,中药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但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C3、C4、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中药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为71.8%,中药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患者有效29人,无效6人,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患者有效23人,无效9人,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1.9%,但中药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可明显改善LN患者的炎症状态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调节血脂代谢水平,改善血液高凝倾向和肾脏的病变情况,最终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临床疗效。补肾活血的治疗方法符合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病机特点,可以作为中药治疗LN患者的基本思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董文哲[9](2019)在《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RA及抑制血小板活化的队列研究数据挖掘和对VEGF/SDF-1/CXCR4通路的影响》文中指出1研究目的本文通过收集大量临床数据资料进行挖掘分析,随访中医药治疗RA患者有无发生终点事件的情况,探讨RA患者血清血小板的变化及关联规则聚类分析以及健脾单元疗法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小板活化及免疫炎症。通过体外实验,观察炎症免疫指标、细胞因子、缺氧诱导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VEGF/SDF-1/CXCR4通路指标的变化,探讨新风胶囊抑制RA的血小板活化、免疫炎症的作用机制。2研究方法2.1队列研究运用队列研究方法,随访安徽省中医院出院的RA患者,询问出院服用中药或中成药的时间,及有无手术治疗、关节外病变、全因死亡及再发加重入院等终点事件发生,填写《RA患者终点事件问卷》(CRF表)。统计学分析中医药与终点事件之间的相关性。2.2临床数据挖掘研究数据库中筛选出安徽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所需RA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分析健脾化湿通络中药与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复杂网络技术分析核心处方情况,描述性分析内服中药频次,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健脾化湿通络中药与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规律。依据是否使用新风胶囊内服和芙蓉膏外敷将患者分为单元疗法组(中药+新风胶囊+芙蓉膏)和单纯中药组(单纯内服中药),分析两种疗法与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利用随机行走模型对单元疗法组RA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及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评价。2.3体外实验研究选取22例RA患者和6例健康人,分别收集外周血10ml,分离出PBMC,收集对数期细胞。实验分为五组:Ⅰ组(正常对照组:健康人的PBMC与血小板共培养),Ⅱ组(模型对照组:RA患者PBMC与血小板共培养),Ⅲ组(XFC组:含有最佳浓度XFC的RA患者PBMC与血小板共培养),Ⅳ组(XFC+AMD3100组:含有最佳浓度XFC和AMD3100的PBMC与血小板共培养),V组(AMD3100组:含有AMD3100的RA患者PBMC与血小板共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TNF-ɑ、IL-1β、IL-4、IL-10、VEGFA及VEGFR的表达,实时定量PCR(qT-PCR)法检测SDF-1、CXCR4、HIF-1ɑ、HIF-2ɑ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SDF-1、CXCR4、VEGFA、VEGFR、MMP9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CD40L、PDGF、VEGF的蛋白表达。采用SPSS 21.0分析处理实验室指标。3结果3.1队列研究3.1.1一般情况完成随访的RA患者1468例,失访率18.98%;男性216例,女性1252例,平均年龄(53.09±13.11)岁。随访成功者按中药应用时间分组,分别为高暴露组943例,年龄(52.83±13.33)岁;中暴露组187例,年龄(53.63±11.88)岁;低暴露组162例,年龄(51.55±13.58)岁;非暴露组176例,年龄((55.22±12.51)岁。各组之间在年龄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程方面,非暴露组与各个暴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2中成药及中药方剂种类随访成功的患者使用中成药10种,总频次3765次,服用时间0.152个月,平均(14.28±13.81)个月;中药汤剂10种,总频次3182次,时间0.153个月,平均(9.20±10.75)个月。3.1.3各暴露组应用中药的情况,根据患者中药使用情况,经统计,使用最多的前12味中药可按功效分为四组:清热药(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紫花地丁)、活血药(丹参、桃仁、红花)、健脾药(茯苓、薏苡仁、陈皮)、祛风湿药(川芎、威灵仙、桑寄生)。3.1.4终点事件的情况共有80例终点事件的发生,再发入院43例,关节外病变18例,手术治疗10例,全因死亡9例。3.1.5终点事件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χ2检验提示,暴露强度与终点事件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新风胶囊、健脾药及活血药的应用,是终点事件的保护性因素,提示足强度的中医药干预治疗,能减少RA患者的终点事件的发生。3.2临床数据挖掘研究3.2.1 RA患者PLT参数值1951例RA患者PLT值下降的有252例(占13%),正常的有893例(占46%),上升的有806例(占41%),PDW值下降的有33例(1.69%),正常的有1680例(86.11%),上升的有238例(12.20%),MPV值上升的有64例(3.28%,正常的有1721例(88.21%),下降的有166例(8.51%),PCT值上升的有17例(0.87%),正常的有1227例(62.89%),下降的有707例(36.24%),P-LCR值上升的有18例(0.92%),正常的有1414例(72.48%),下降的有519例(26.60%)。3.2.2 RA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免疫炎症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PLT与ESR、PT、IGG、IGA、C4呈正相关,与C3呈负相关;PDW与C4、TT、ESR、IGA、ApoA1、WBC呈正相关,与C3、SOD呈负相关;MPV与HDL-C、CRP呈正相关,与SOD呈负相关;PCT与SOD、IGA、TG、C4、TC呈正相关;P-LCR与CRP、TT呈正相关,与SOD呈负相关,与其它指标及年龄、病程无相关性。3.2.3 RA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免疫炎症代谢指标的关联分析关联分析最低支持度20%,最低置信度70%。PLT的升高与RF、hs-CRP、IG、PT、C4、TG的升高具有关联性,PCT、PDW的升高与hs-CRP、ESR的升高之间有关联,MPV升高与ESR升高、HDL-C下降具有关联,P-LCR的升高与hs-CRP的升高有关联性。3.2.4 RA患者PLT参数与实验室指标的logistics回归分析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PLT与IGM、hs-CRP、Apo-A1、IGA、Apo-B呈正相关,MPV与IGA、SOD、TG、ESR呈正相关,PDW与C4、ESR、IGM呈正相关,PCT与TG、hs-CRP、IgA呈正相关,P-LCR与TC、C4、Apo-B、TG呈正相关。3.2.5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1951例RA患者的血小板参数(PLT、PDW、MPV、PCT、P-LCR)、免疫指标(C3、C4、IgA、IgM、IgG)、炎症指标(ESR、hs-CRP、RF、WBC)、代谢指标(SOD、TG、TC、HDL-C、LDL-C)治疗前后变化,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参数PLT、PCT,免疫指标补体C3、C4、IgA、IgM、IgG,炎症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均有所降低(P<0.05)。3.2.6中药使用情况及与实验室指标的关联聚类分析关联度最高的前5位分别为:鸡血藤、茯苓关联于PLT指标下降,鸡血藤&蒲公英&丹参关联于hs-CRP下降,蛇舌草&薏苡仁关联于ESR下降,薏苡仁&独活关联于IgM下降,茯苓&桃仁组合关联于PDW指标上升。聚类分析使用频次前20位药物,聚1类:红花、桃仁、陈皮、茯苓、薏苡仁、丹参、威灵仙、山药、豨莶草,聚2类: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鸡血藤、泽泻,聚3类:黄柏、知母、狗脊、牛膝、伸筋草,聚4类:独活、黄芩。3.2.7健脾单元疗法治疗RA患者一般情况397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符合要求,单纯中药组为2011例,单元疗法组为1966例。3.2.8两组RA患者实验室检查的指标情况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单元疗法组指标PLT、PDW、MPV、PCT、P-LCR、C3、IgA、RF、Hs-CRP的结果下降。单纯中药组的指标PLT、PDW、MPV、PCT、P-LCR、C3、C4、IgA、RF、Hs-CRP的结果下降。治疗后两组相比较,单元疗法组在降低PLT、PDW、MPV、P-LCR、C4、IgA、IgG、RF、Hs-CRP等指标差异更为显着。3.2.9随机行走模型分析单元疗法组的PLT、ESR、Hs-CRP综合评价的正向递增率分别为0.0654、0.2561、0.3126,每正向行走一步综合改善率分别为11.95%、49.86%、58.34%。单纯中药组指标PLT、ESR、Hs-CRP综合评价的正向递增率分别为0.0135、0.2120、0.2512,每正向行走一步综合改善率分别为2.53%、44.01%、48.83%。3.3体外实验研究3.3.1 XFC对RA患者的细胞因子和VEGF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NF-ɑ、IL-1β、VEGF-A、VEGFR升高,IL-4、IL-10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给予药物干预后各组TNF-ɑ、IL-1β、VEGF-A、VEGFR降低,IL-4、IL-10升高(P<0.01);与XFC组相比,AMD3100组TNF-ɑ、IL-1、VEGF、VEGFR降低,XFC+AMD3100组TNF-ɑ、IL-1β、VEGF-A、VEGFR降低,IL-10升高(P<0.01);与AMD3100组相比,XFC+AMD3100组TNF-ɑ、IL-1、EGF-A、VEGFR降低,IL-4、IL-10升高(P<0.01)。3.3.2 XFC对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SDF-1、CXCR4、VEGF、HIF-ɑ的m RNA影响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SDF-1、CXCR4、VEGF、HIF-1ɑ、HIF-2ɑmRNA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药物组SDF-1、CXCR4、VEGF、HIF-1ɑ、HIF-2ɑ降低(P<0.05,P<0.01);与XFC组相比,XFC+AMD3100组VEGF、SDF-1、CXCR4、HIF-1ɑ、HIF-2ɑm RNA下降;与AMD3100组相比,XFC+AMD3100组VEGF、SDF-1、CXCR4、HIF-1ɑ、HIF-2ɑm RNA下降(P<0.01)。3.3.3 XFC对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VEGF/SDF-1/CXC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VEGF-A、VEGFR、SDF-1、CXCR4、MMP9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XFC组VEGF-A、VEGFR、SDF-1、CXCR4、MMP9表达下降(P<0.05,P<0.01),AMD3100组VEGF-A、VEGFR、SDF-1、CXCR4、MMP9表达下降(P<0.05,P<0.01),XFC+AMD3100组VEGF-A、VEGFR、SDF-1、CXCR4、MMP9表达下降(P<0.05,P<0.01);与XFC组相比,AMD3100组、XFC+AMD3100组VEGF-A、VEGFR、SDF-1、CXCR4、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与AMD3100组相比,XFC+AMD3100组VEGF-A、VEGFR、SDF-1、CXCR4、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3.3.4免疫荧光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细胞荧光密度较高,CD40L(兔抗人)、PDGF-A(兔抗人)、VEGF(小鼠抗人)所标记的细胞核及细胞质呈现红色荧光,背景清晰且无特异性着色。XFC+AMD3100组呈现红色荧光细胞比例最少且强度最弱。4结论4.1中医药的应用能减少RA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中医药的干预强度是终点事件的保护性因素。4.2 RA患者普遍有血小板计数升高,PLT活化对RA患者的炎症、代谢、免疫指标的紊乱有一定影响。4.3我院治疗RA患者以健脾化湿通络法为主,善用健脾化湿清热通络药物配伍,且与免疫指标、炎症指标下降有关联。我院风湿病科独创健脾单元疗法治疗RA,内服中药主要以健脾化湿药、活血通络药、祛风除湿药、清热解毒药为主,中成药为新风胶囊,外敷药为芙蓉膏。单元疗法治疗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及免疫炎症代谢指标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中药内服。4.4 XFC具有类VEGF/SDF-1/CXCR4通路阻断剂样作用,能抑制RA患者血小板活化,其机制如下:(1)通过上调抑炎因子IL-4、IL-10,下调致炎因子TNF-ɑ、IL-1β,调节VEGF/SDF-1/CXCR4通路;(2)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调节SDF-1/CXCR4信号通路,抑制血小板活化;(3)通过下调HIF-α,调节VEGF/SDF-1/CXCR4通路,抑制血小板活化。
董元刚[10](2017)在《化痰祛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抑制物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化痰祛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化痰祛瘀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DS)、中医症候评分量表评分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PA、PAI变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具有良好的影响效果。
二、SLE活动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测定与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LE活动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测定与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TAFI、PAI-1及t-PA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三组凝血指标比较 |
2.2 三组TAFI、PAI-1及t-PA水平比较 |
2.3 TAFI、PAI-1及t-PA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评分的关系 |
3 讨论 |
(2)TNF-α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TNF-α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探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TNF-α基因rs1800629 多态性与汉族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性研究以及TNF-α基因rs1800629 多态性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易感性荟萃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TNF-α在小鼠深静脉血栓模型中的作用影响及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综述 |
综述1:TNF-α以及TNF-α基因rs1800629 多态性与血栓性疾病关联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2:炎症反应与静脉血栓栓塞症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股肿证型部分临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现代医学疾病诊断标准 |
3 “股肿”中医诊断标准 |
4 “股肿”病例纳入标准 |
4.1 试验组纳入标准 |
4.2 对照组纳入标准 |
5 “股肿”病例排除、剔除标准 |
5.1 病例排除标准 |
5.2 病例剔除标准 |
6 研究观察指标 |
7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临床研究结果 |
1 股肿中医证型之间与性别的差异性 |
2 股肿中医证型之间与血型的差异性 |
3 股肿中医证型之间与年龄段分布的差异性 |
4 股肿中医证型之间与既往病史的差异性 |
5 不同分组之间与炎症指标的差异性 |
6 不同分组之间与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差异性 |
7 不同分组之间与尿酸、抗链球菌溶血素O等的差异性 |
8 不同分组之间与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的差异性 |
9 不同分组之间与D-二聚体的差异性 |
第三章 分析讨论 |
1 理论认识 |
1.1 DVT的现代医学理论认识 |
1.1.1 深静脉血栓形成 |
1.1.2 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 |
1.1.3 深静脉血栓形成病理生理的认识 |
1.2 DVT的中医理论认识 |
1.2.1 股肿 |
1.2.2 股肿辨证分型 |
1.3 现代医学关于相关临床指标的认识 |
1.3.1 D-二聚体与DVT |
1.3.2 尿酸与DVT |
1.3.3 炎症因子与DVT |
1.3.4 免疫类指标与DVT |
1.3.5 凝血因子与DVT |
1.3.6 肿瘤细胞因子与 DVT |
1.4 中医学关于相关检测指标的认识 |
1.4.1 D-二聚体的认识 |
1.4.2 尿酸与同型半胱氨酸的认识 |
1.4.3 炎症因子的认识 |
1.4.4 免疫类指标的认识 |
1.4.5 凝血因子的认识 |
1.4.6 肿瘤坏死因子的认识 |
1.5 中医“股肿”证型与现代医学研究的相关性 |
2 检验结果分析 |
2.1 股肿的中医不同证型与一般情况的分析 |
2.2 股肿的中医不同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的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不足与展望 |
1 不足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1 |
缩略词表2 |
综述 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理化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凝血纤溶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慢性低氧诱导肺动脉高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试剂配制 |
1.5 实验方法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的变化 |
2.2 各组大鼠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的变化 |
2.3 各组大鼠肺组织HE染色结果观察 |
2.4 各组大鼠肺组织VG染色结果观察 |
2.5 各组大鼠肺组织Masson染色结果观察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vWF、PC、t-PA、PAI-1在HPH中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大鼠血浆vWF、PC、t-PA、PAI-1 浓度的变化 |
2.2 各组大鼠v WF、PC、t-PA、PAI-1 与RVSP的相关性 |
2.3 各组大鼠v WF、PC、t-PA、PAI-1 与RVHI的相关性 |
2.4 各组大鼠血浆t-PA/PAI-1 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SLI治疗AIS的临床疗效观察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临床资料采集 |
1.1.3 试剂与仪器 |
1.1.4 化验室指标检测 |
1.1.5 ELISA法检测 |
1.1.6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入选患者基线特征 |
1.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HISS评分的比较 |
1.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化验指标的比较 |
1.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RS评分比较 |
1.2.5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疗有效率比较 |
1.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变化的比较 |
1.2.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纤溶功能变化的比较 |
1.3 讨论 |
1.3.1 SLI对 AIS炎性反应的保护作用 |
1.3.2 SLI对 AIS 凝血纤溶功能紊乱的保护作用 |
1.3.3 SLI对 AIS患者临床结局的保护作用 |
1.4 小结 |
二、HUVECs损伤模型的建立及SLI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
2.1H_2O_2 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的建立 |
2.1.1 对象和方法 |
2.1.2 结果 |
2.1.3 讨论 |
2.1.4 总结 |
2.2 SLI主要成分测定 |
2.2.1 对象和方法 |
2.2.2 结果 |
2.2.3 讨论 |
2.2.4 总结 |
2.3 SLI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
2.3.1 对象和方法 |
2.3.2 结果 |
2.3.3 讨论 |
2.3.4 总结 |
三、SLI对H_2O_2 诱导的HUVECs损伤的作用 |
3.1 SLI对H_2O_2 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的抗炎保护作用 |
3.1.1 对象和方法 |
3.1.2 结果 |
3.1.3 讨论 |
3.1.4 总结 |
3.2 SLI对H_2O_2 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的纤溶功能保护作用 |
3.2.1 对象和方法 |
3.2.2 结果 |
3.2.3 讨论 |
3.2.4 总结 |
3.3 SLI对H_2O_2 诱导的HUVECs损伤模型的抗凋亡保护作用 |
3.3.1 对象和方法 |
3.3.2 结果 |
3.3.3 讨论 |
3.3.4 总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论文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丹参多酚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机制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猪凝血功能改变的可能机制及氨甲环酸对其治疗效果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创伤失血性休克 |
1.2 凝血机制 |
1.3 创伤后凝血系统的变化 |
1.4 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 |
1.5 创伤后反应凝血功能的指标 |
1.6 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 |
1.7 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 |
1.8 高原环境和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2 方法 |
2.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2.2 实验步骤 |
2.2.3 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制备 |
2.2.4 监测指标采集时间段 |
2.2.5 ELISA检测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3.1 四组实验动物基本特征的比较 |
3.2 四组实验动物MAP及HR的比较 |
3.3 各监测指标的比较 |
3.3.1 四组实验动物凝血七项指标(PT、APTT、TT、INR、FIB、FDP、D-Dimer)的比较 |
3.3.2 四组实验动物 TEG(R、K、Angle、MA、EPL、LY30、CI)指标的比较 |
3.3.3 四组实验动物活化蛋白C、内皮细胞糖萼、D_2-聚体的比较 |
讨论 |
4.1 创伤失血性休克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
4.2 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
4.3 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的可能机制 |
4.3.1 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后内皮细胞糖萼层的改变 |
4.3.2 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后D_2-聚体与活化蛋白C的改变 |
4.4 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 |
结论 |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suPAR/uPAR在SLE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分组 |
1.2.2 标本收集和检测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suPAR水平 |
2.2 suPAR的相关性分析 |
2.3 uPAR在肾组织中的表达 |
3 讨论 |
(8)补肾活血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N)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液高凝状态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 |
1.6 病例中止标准 |
1.7 病例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设计方案及分组 |
2.3 临床研究方法 |
2.4 观察疗程 |
3 观察指标及技术路线图 |
3.1 一般项目 |
3.2 安全性指标 |
3.3 疗效评价指标 |
3.4 不良反应 |
3.5 技术路线图 |
4 疗效判定标准 |
4.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4.2 疾病疗效评价标准 |
5 统计方法 |
6 结果 |
6.1 病例完成情况 |
6.2 受试者基线数据情况 |
6.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常规、尿沉渣及24h尿蛋白定量比较 |
6.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LEDAI评分比较 |
6.5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评价 |
6.6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
6.7 临床疗效评价 |
6.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
6.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代谢、血黏度比较 |
6.10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
6.1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
6.1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比较 |
6.13 不良反应比较 |
第二部分 讨论 |
1 西医学认识 |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与血液高凝状态 |
1.2 狼疮性肾炎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病机理 |
1.3 血液高凝状态的干预意义及治疗现状 |
1.4 血液高凝状态检测指标 |
2 中医学认识 |
2.1 中医学归属 |
2.2 中医学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狼疮性肾炎的辨证分期治疗 |
2.4 补肾活血法干预狼疮性肾炎的中医理论基础 |
2.5 补肾活血法干预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
2.6 选方依据 |
2.7 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3 试验结果分析 |
3.1 一般情况分析 |
3.2 补肾活血法有助于改善 LN 炎症及免疫指标 |
3.3 补肾活血法有助于改善 LN 血液高凝倾向 |
3.4 补肾活血法可以改善肾脏病变情况,降低 LN 疾病活动度 |
3.5 补肾活血法可以改善 LN 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临床疗效 |
3.6 补肾活血法有助于减少 LN 西医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
4 中止及脱落病例分析 |
5 不足之处 |
6 展望 |
第三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献综述 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2009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SLE分类标准 |
附录3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标准(SLEDAI) |
附录4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症状评分标准 |
附录5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6 伦理审查批件 |
(9)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RA及抑制血小板活化的队列研究数据挖掘和对VEGF/SDF-1/CXCR4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索引 |
前言 |
第一部分 队列研究 |
1.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
2.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中成药及中药方剂种类 |
2.3 各暴露组中药应用情况 |
2.4 各暴露组及非暴露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
2.5 终点事件单因素分析 |
2.6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二部分 临床数据挖掘研究 |
研究一 健脾化湿通络法改善RA患者血小板活化及免疫炎症的数据挖掘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2.方法 |
3.结果 |
3.1 RA患者PLT参数值 |
3.2 RA患者血清PLT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3 RA患者PLT参数与实验室指标的关联分析 |
3.4 RA患者PLT参数与实验室指标的logistics回归分析 |
3.5 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的数值变化 |
3.6 中药使用情况 |
3.7 中药与实验室指标的关联分析 |
3.8 中药的聚类分析 |
研究二 健脾单元疗法对RA患者血小板参数、免疫、炎症、代谢指标的数据挖掘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 |
2.2 内服中药及核心处方 |
2.3 单元疗法与实验室指标的关联规则分析 |
2.4 单元疗法的聚类分析 |
2.5 PLT、ESR、Hs-CRP的随机行走模型评价 |
第三部分 体外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标本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1.4.1 制备XFC含药血清 |
1.4.2 单核细胞提取、血小板提取与活化 |
1.4.3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
1.4.5 实验分组 |
1.4.6 ELISA法检测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细胞因子及VEGF水平 |
1.4.7 RT-PCR检测SDF-1、CXCR4、VEGF、HIF-2ɑ的m RNA表达 |
1.4.8 Westernblot检测VEGF/SDF-1/CXC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VEGF、MMP-3、MMP-9、MMP-13 |
1.4.9 免疫荧光法检测VEGF、PDGF、CD40L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XFC对 RA患者的细胞因子及VEGF的影响 |
2.2 XFC对 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SDF-1、CXCR4、VEGF、HIF-ɑ的m RNA影响 |
2.3 免疫荧光 |
2.4 XFC对 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VEGF/SDF-1/CXCR4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
讨论 |
1.中医药治疗RA患者的终点事件情况的队列研究 |
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
3.健脾化湿通络中药改善RA患者PLT参数的数据挖掘分析 |
4.健脾单元疗法对RA患者PLT参数及免疫炎症指标的数据挖掘分析 |
5.新风胶囊调控VEGF/SDF-1/CXCR4 通路改善RA血小板活化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化痰祛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抑制物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对比 |
2.2 两组患者t-PA、PAI变化情况 |
3 讨论 |
四、SLE活动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测定与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TAFI、PAI-1及t-PA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J]. 徐莹,薛国辉,华琳. 医学信息, 2020(20)
- [2]TNF-α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李达. 苏州大学, 2020(06)
- [3]股肿证型部分临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 王丽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凝血纤溶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D]. 张舒婷.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0)
- [5]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杨南竹.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猪凝血功能改变的可能机制及氨甲环酸对其治疗效果的观察[D]. 杨婉君. 兰州大学, 2020(01)
- [7]suPAR/uPAR在SLE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J]. 叶莉莉,谢波,徐云芬. 浙江实用医学, 2019(05)
- [8]补肾活血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N)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液高凝状态的干预研究[D]. 田园.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RA及抑制血小板活化的队列研究数据挖掘和对VEGF/SDF-1/CXCR4通路的影响[D]. 董文哲.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化痰祛瘀汤对脑梗死急性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抑制物的临床观察[J]. 董元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