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学生心理特征,组织课堂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李恒[1](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贾维德(JAVAD YAGHOUT)[2](2021)在《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和国际化,来华留学生的人数不断呈增长趋势,留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也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学生的学术适应和学术成就是教育的核心和目的。目前来华留学生在诸多方面特别是学术适应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对留学研究生学术适应及影响因素方面的探讨。但目前,国内对来华留学生学术适应的关注还不多。正是基于当前这种研究状况以及来华留学生问题的重要性,本文以192名在京伊朗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以便为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理论、为来华留学生的招收、培养和评估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支撑。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法和访谈梳理了中伊两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包括教育体系、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及评估制度四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两国教育系统之间的差异及其对来华伊朗学生产生的影响。第二,本文在借鉴已有的学术适应定义及量表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学术适应的定义,构建了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第三,本文利用该测量指标体系进一步描述和分析了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现状,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了来华伊朗研究生学术适应的群体差异;第四,运用自编社会交往和心理适应量表,考察了影响来华伊朗研究生社会和心理因素。第五、考察了学术成就作为学术适应的重要后果,并探索了学术适应对学生最终学术成就的影响。第五,通过深入访谈16名学生,挖掘了来华伊朗研究生在学术、社会交往和心理上面临的具体困难和挑战,以及学生面临不同的问题时采取的相应的应对策略,探讨了不同策略对学生的适应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不存在性别、学习专业和授课语言上的差异,而年龄、来华学习时间和汉语及英语水平对学生的学术适应产生着显着的影响。在社会交往与学术适应的关系方面,结果显示生活方面的交往和学术方面的交往都显着的预测学术适应的变异。在学生的朋友圈的国别结果表明,来华伊朗研究生的朋友国别和优选的朋友国别都以本国学生为主,但那些具有更多的中国朋友的学生呈现更高水平的学术适应。在心理适应与学术适应的关系上,结果表明学生对中国高校的想象和现实的反差及学生经历的消极情绪和焦虑的水平显着的影响学术适应,但孤独感和思乡病对学术适应的影响不显着。在学术成就上,本文发现性别、婚姻状况、授课语言、汉语和英语水平、学术适应、非学术性交往和孤独感和思乡病水平都是学术成就的重要预测因素。通过定性研究发现,语言水平是影响来华伊朗研究生学术适应的最主要因素。在学生相应的应对方面,以问题为导向的策略包括上课前预习、上课带录音机、借用母语、找中国语伴;而一些以情绪为导向的或者一些回避策略如包括回避上课或者回避参与课堂活动,甚至回避自己做作业并请求别人的帮助等策略。最后,本研究基于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的特点以及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留学生存在的问题,为有关政府部门的决策者、高等教育管理者、高等教育教员以及来华留学生提出了有关学术适应的信息以及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以便利用这些信息来增强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使其达到最佳学术适应率并解决来华留学生各方面的若干问题。
张弛[3](2021)在《基于微视频-对分课堂的初中英语阅读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方式有效结合,将两者优势互补。2014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提出由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环节构成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本质上超越了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成为落实课堂革命、打造金课的必由之路。阅读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阅读学习能力和阅读学习动机两个方面。本研究将微视频与对分课堂相结合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旨在改善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进一步融合提供新思路。本研究在查阅梳理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深度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以48名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实验,运用实验法、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探讨如何应用微视频-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该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否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效果及阅读学习动机。通过对学生前中后三次测试结果、学生课堂表现观察结果、阅读学习动机问卷调查结果以及教师访谈结果的统计与分析,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总结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微视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第二,微视频-对分课堂的英语阅读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初中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效果产生显着的优化作用。第三,微视频-对分课堂的英语阅读混合式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初中生的阅读学习动机。综上所述,本研究从不同视角验证了微视频-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初中生英语阅读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的优化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对一线初中英语教师起到了积极的参考作用。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本研究也存在若干不足之处,如研究时间有限,研究对象的样本容量小,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不足等。在今后的研究中,笔者希望进一步对基于微视频-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展开深入研究。
谭超[4](2021)在《智能机器人在初中生物课堂讨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顺应国家政策要求,以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为基础,并结合了当代初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身心特点,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目标,在改进教学策略方面下开展研究,本论文引入智能机器人与教学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初一年级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22班为实验班,23班为对照班。在使用智能机器人参与课堂讨论的应用研究中,笔者分析了国内外研究概况,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和自主学习理论为指导开展应用研究。本文介绍了智能机器人的特点,并与常规讨论模式进行对比,针对智能机器人参与初中生物课堂讨论设计了教学方案并实施,在研究前后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比成绩前后测和阶段性测试成绩,最后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综合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智能机器人在生物课堂讨论中的运用,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第二、智能机器人在生物课堂讨论中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第三、智能机器人在生物课堂讨论中的运用,增强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第四、智能机器人在生物课堂讨论中的运用,激发教师探究教学策略的积极性;第五、智能机器人在生物课堂讨论中的运用,提升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崔东泽[5](2020)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模式探究》文中认为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发展命运的关键因素。智慧学习环境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学习环境中的高级形态,探究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创造力的系统观认为,创造力产生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即大学生创造力的构成要素、创新思维水平的现状是什么?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模式如何构建?智慧学习环境对于大学生创造力的提升是否有效?文章首先回顾了创造力的构成理论,根据创造力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大学生创造力现状调查问卷”、“创新思维问卷”和“创新知识问卷”,将分析结果作为课程设计的起点。在“大学生创造力的交互作用要素”基础上,结合活动设计理论提出了面向大学创造力培养的在线开放课程设计理论模型。以高校的公选课《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为例,构建了基于课立方平台的智慧学习环境,并采用行动研究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验证数据来自四部分内容:后测调查问卷、学生访谈、课立方学习过程数据和学生创新设计作品。文末对研究进行了总结;结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及智慧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策略和建议。
张国辉[6](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和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度重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参与的方式已经很难满足新时代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在探究式教学中激发学生主体性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要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实现知识的传承与核心素养的培育,就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课一直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存在,更多强调的是教师的作用。显然,这种方式不利挖掘学生潜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改变这种状况,在现阶段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我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文的引言。主要介绍了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国外、国内研究现状,介绍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本文核心概念及其相关内容的解读。首先,从学生主体性参与、高中思想政治可探究式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参与三个概念进行了阐述;其次介绍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基本要求;最后详细阐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的能力要求。第三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参与现状调查与分析。首先从四个方面分析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取得的积极进展:教师重视学生主体性参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愿望提高,学生主体性参与认识不断提升,社会参与对学生主体性参与产生积极影响。其次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存在的问题:课本和探究预习不充分,探究问题不落实,展示点评不积极,梳理结构缺逻辑,纠错反思不跟进。最后从教师、学生自身、教学环境和条件三个角度剖析了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问题存在的原因。第四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对策思考。主要从全面提升教师适应学生主体性参与要求的教学素养和技能;着力引导学生提高主体性参与探究的认知和能力;有效改善学生主体性参与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方面提出实施的建议。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做出总结和展望,希望探究式教学能够不断普及和发展,在今后发挥更大的作用。
郭炎华[7](2020)在《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来,我国拟以教育信息化来推动教育的区域均衡化发展以及城乡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翻转课堂模式是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讲授法结合起来,形成线上与线下混合学习的“学本位”模式。这种教与学的翻转模式正好顺应了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发展需求。在现代化信息社会中,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闻名全球。我国在以信息化为媒介的翻转课堂研究中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且翻转课堂在城市学校中也广泛开展起来,但我国的乡村学校在信息化教学中无容置疑处于劣势。与城市翻转课堂相比较,能在乡村学校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意义会更为鲜明:一是乡村(尤其是偏远山村)与城市相比,信息相对闭塞,因此优质的教育资源引进与信息共享,对乡村教学质量的改善与知识视野的开拓有着更鲜明的意义;二是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中翻转出来的课堂中的“指导、合作讨论”环节,对于乡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家长缺位”、“辅导缺位”的学生学习成长更为迫切需要,其意义也更深远、重大。我国这些年的城乡义教均衡与乡村振兴战略给乡村教育的创新驱动与有效的教学转型发展创造了良机。然而,城乡学习环境与教学条件有别,国外与国内的乡村环境条件大不相同,因此我国乡村课堂“教”与“学”的转型需要本土化的翻转模式与实施路径。本研究拟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改进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的本土化教学模式并使其得到有效的实施。主要利用分析法、调查法、比较法与准实验研究方法,在翻转课堂内涵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研究现状与争议,并对林地公园高中与聚奎中学这两所乡村学校的翻转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以前车之鉴进行取长补短,然后以SMCR(source传播者、message信息、channel信道、receiver受众)循环式交流模型为本研究的调研理论框架依据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维度设计,并在样本乡村实施了问卷调查与深入的访谈调研。根据本研究样本乡村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结论,并结合前车之鉴进行取长补短,本研究构建了样本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的问题,建立了研究问题的假设,最后对所构建的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教学实验。经过教学实验的前测、中测与后测的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再结合本研究的后期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出了本文的实验结论:(1)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没有加剧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距;(2)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正向影响乡村学生的学习力;(3)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优先于信息化教学工具显着影响乡村教师水平的发挥;(4)认知前提特征显着影响乡村学生的翻转学习效果;(5)乡村教育信息化无法避免“知识沟”的羁绊。另外,本研究在翻转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发现了:其一、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后学生的成绩是呈曲线式进程;其二、内外部学习环境的优劣显着影响翻转模式层级的高低;其三、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亟待特需的专门化培训路径。本研究的结论解答了聚奎中学与林地公园高中翻转课堂遗留的两个疑问,也就是说翻转模式本身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学信息化起主要的作用?学生成绩的提升主要是因为使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因,还是不同教师任教的原因?并从实证角度为华南贫困乡村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本土化的改进路径,揭示了教育信息化在我国乡村与“知识沟”的艰难博弈,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扶贫提供“软实力”发展路径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研究贡献与实践参考。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改进了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并在模式构建与实践运行中添加了乡村特色元素;二是建立了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准实验研究的干预模型;三是构建了城乡有别的乡村专门化师资培训路径。最后,在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后续研究策略与展望。时至今日,虽然翻转课堂在聚奎中学与本研究的实验样本学校的本土化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乡村翻转课堂尚未形成规模,还在尝试与探索中。本文的实验也还只是本研究的一个探索阶段。在我国义教均衡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环境与机遇中,乡村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创新模式有望得到更大范围与更深入的研究与发展。
马曦[8](2020)在《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研究 ——基于江苏省高校思政课的问卷调查》文中研究指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已走过了七十余年的历程,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从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之后到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初期(2004年)、2004年到党的十八大(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等五个时间段,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管理体制等诸方面,都发生了阶段性的变革,积累了五条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经验。建设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第一,需要坚持党对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地位;第二,认清思政课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三,将国家意志贯彻到课程体系中去;第四,妥善处理好教材、教师和教学的关系;第五,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面对国内国际的新形势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极大丰富了我国高校思政课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的重大论断和历史研判,不仅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描绘了宏伟的发展蓝图,也给高校思政课课程指明了新趋势,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于新的社会发展现实,结合未来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勇挑重担,不断探索和发挥新的宣传职能,在促进硕士研究生坚定政治信念、增强科学本领、高涨服务意识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发展体现出新的趋势和要求。这具体包括,第一,健全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第二,打造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人才储备充足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队伍;第三,强化研究生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第四,继续加强党对研究生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在认识、总结新中国七十余年思政课建设成就的基础上,笔者尝试面向江苏省九所高校的学术硕士研究生展开调研,分析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在科学认识建设成就的基础上,为提供更高质量的思政课出谋划策。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思政课教学体系表现出教学时效性更加突出、教学反馈不断深化、教学针对性逐渐强化的特点。在发展成就上,表现出课程重要性更加凸显、领导工作机制更加健全、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材建设初见成效三个方面。在发展的问题上,则体现在教学方法有待丰富、教学模式有待深化、学生获得感较为欠缺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新的社会需求和社会形势。在各类教学软硬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之下,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学体制,成为硕士研究生思政课长久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全民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日益临近,社会各个领域都在鼓足干劲,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建设热情,提升社会主义建设本领,凝心聚力,共同参与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性发展建设中去。从实际工作来说,完善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制,需要从全局角度考虑、从细节之处入手。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完善与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第一,需要强化课程教学机制,进一步提高政治性,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开拓多元化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效果考核方法。第二,需要强化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提升,完善教师队伍培养和关怀机制,加强教师队伍考核。第三,强化教学科研协调保障机制,加强教学科研机制设计,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研究水平,实现以研促学。强化教学科研的协调发展。最终,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出具有“民族担当、爱国热情、时代关怀、世界视野”的高水平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刘晓宁[9](2020)在《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及其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各高校陆续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大力推进本科教学改革,表明注重人才培养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心,人才培养最基础的落脚点则在课堂,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极其重要,而其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课堂消极沉默状态则成为制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它不利于教师积极性的提高以及教师教学的发挥和创新,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健康心理的形成,阻碍课堂互动,影响教与学的质量。近年来,学者们关于课堂沉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积极沉默与课堂消极沉默两个方面,课堂积极沉默方面主要着眼于沉默的正面影响,而课堂消极沉默方面则主要集中于沉默的负面影响、成因以及如何消除课堂消极沉默三个部分,其中,学者们大都提出了课堂消极沉默的影响因素,但很少有学者以定量研究的方法探寻其形成机制。鉴于此,本文以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及其形成机制为研究对象,借鉴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与理论基础,从课堂消极沉默的内涵与外延出发,探索课堂消极沉默的表现及分类,构建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形成机制的理论模型,以此形成理论依据。同时,进行研究的调查设计,根据研究调查结果进行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现状分析,并利用路径分析方法,探求哪些因素会导致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产生,试图分析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产生的来源以及具体形成路径,探讨各影响因素是如何作用于课堂消极沉默的机理。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主要为:第一,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状态普遍存在,且这一现象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第二,不同评价主体对于课堂消极沉默程度的总体评价有较大差异;第三,“学生素养”是影响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最关键因素,素养越低的学生,其课堂消极沉默程度越高;第四,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课堂消极沉默程度不同,高年级学生的课堂消极沉默程度反而更高;第五,不同个体特征的大学生在课堂消极沉默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学习成绩差、无考研打算以及未曾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程度更高;第六,“教师素养”和“教师教法”对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具有显着负向影响,较高的教师素养、恰当的教学方法会降低课堂消极沉默程度;第七,“服务支持”并非影响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关键性因素,但提升高校服务支持是消除课堂消极沉默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根据本研究的实证分析和研究结论,并结合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消减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需从课堂主体与课堂主导者等多个角度综合施策;第二,使教师和学生对双方和课堂互动本身有更清晰准确的认知,有助于破除学生课堂表达的“心理阻力”从而打破课堂消极沉默;第三,提升学生自身素养与综合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破除“开口障碍”以加强课堂师生互动;第四,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有效消减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第五,提升学校的“服务支持”,是增强学生与教师课堂互动的途径之一。
代政文[10](2020)在《基于对分易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C程序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但课堂教学质量却让人担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品质的关键。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整合了传统课堂和讨论式课堂的优点,建立师生对分有效的交互式课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效的空间。论文借助“对分易”教学平台,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中职课堂教学中,利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法、调查研究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征、教育信息化、教学方式等情况,说明了对分易教学平台在教师端以及学生端的操作方法,结合中等职业学校《C程序设计》这门程课程的特征,分析对分课堂与《C程序设计》课程融合的优势,构建出由课前准备、课堂讲授、课后学习、课堂讨论、成绩考核五个环节组成的中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图,并详细介绍对分课堂实施各个环节的操作要领。将设计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C程序设计》课程中进行教学实践,三个月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基于对分易教学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了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分课堂,学生学的高效,教师教得愉快,教学效果显着。
二、根据学生心理特征,组织课堂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根据学生心理特征,组织课堂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框架 |
1.3.1 章节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关键概念解读 |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
2.2.1 研究方法 |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
2.2.6 本节述评 |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
2.3.2 资料收集 |
2.3.3 共词分析 |
2.3.4 共词网络分析 |
2.3.5 多维尺度分析 |
2.3.6 本节述评 |
2.4 文献述评 |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
3.1.2 资料采集 |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
3.2.1 开放式编码 |
3.2.2 主轴式编码 |
3.2.3 选择性编码 |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2.5 本节小结 |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
4.2.5 案例分析讨论 |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
4.3.3 案例分析讨论 |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
4.4.5 案例分析讨论 |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
5.1 调研对象 |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
5.5 本章小结 |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
6.1.1 合理性的审视 |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评估问卷 |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2)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 |
一、国外学者有关国际学生的一些研究结论 |
二、国内学者对来华留学生的研究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伊两国教育体系的比较 |
第一节 中国接受外国研究生的状况述评 |
一、接受外国研究生的总体情况 |
二、接受伊朗研究生的情况 |
第二节 中伊两国教育的比较 |
一、教育体系的比较 |
二、教学方法的比较 |
三、课程设置的比较 |
四、评估制度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证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假设的提出 |
一、学术适应 |
二、社会交往 |
三、心理适应 |
四、学术成就 |
第二节 研究工具的编制与检验 |
一、研究工具的构成 |
二、量表的实证探索与验证 |
三、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第三节 调查过程和样本描述 |
一、问卷发放 |
二、样本描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来华伊朗研究生学术适应状况及其差异分析 |
第一节 来华伊朗研究生学术适应现状 |
一、学术适应总体现状 |
二、具体学术适应现状 |
第二节 来华伊朗研究生学术适应的差异分析 |
一、个体差异 |
二、语言水平上的差异 |
第三节 讨论 |
一、学术适应整体水平 |
二、学术适应的个体差异 |
三、学术适应的语言水平上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交往与心理适应对学术适应的影响 |
第一节 来华伊朗研究生的社会交往与学术适应 |
一、社会交往的频率和质量与学术适应的关系 |
二、社会交往的国别差异与学术适应的关系 |
第二节 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心理适应与学术适应 |
一、心理适应现状 |
二、心理适应与学术适应的关系 |
第三节 讨论 |
一、社会交往有关的结论 |
二、心理适应有关的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结果——学术成就 |
第一节 学术成就的现状 |
第二节 相关性分析 |
一、个体因素和语言因素与学术成就的相关性 |
二、学术适应与学术成就的相关性 |
三、社会交往与学术成就的相关性 |
四、心理适应与学术成就的相关性 |
第三节 回归分析 |
一、课程通过率的预测因素 |
二、比赛参与预测因素 |
三、论文发表预测因素 |
四、期末成绩的平均分数预测因素 |
五、学术会议的参与预测因素 |
六、总体成就的预测因素 |
第四节 结构方程模型 |
第五节 讨论 |
一、个体因素对学术成就的影响 |
二、汉语和英语水平对学术成就的影响 |
三、学术适应对学术成就的影响 |
四、社会交往对学术适应的影响 |
五、心理适应对学术成就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来华伊朗研究生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二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二、抽样 |
三、访谈过程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学术方面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二、社会方面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三、心理方面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提升来华伊朗研究生的留学经历质量 |
一、提升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 |
二、促进来华伊朗研究生的社会交往 |
三、促进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心理适应 |
第三节 研究创新、限制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中文版) |
附录二 调查问卷(波斯文版)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基于微视频-对分课堂的初中英语阅读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对分课堂 |
(二)混合式教学 |
(三)微视频 |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国内研究综述 |
(一)理论成熟阶段(2014-2015年) |
(二)实践应用阶段(2016年) |
(三)创新发展阶段(2017年至今) |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国外研究综述 |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国内研究综述 |
四、英语阅读教学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英语阅读教学国外研究综述 |
(二)英语阅读教学国内研究综述 |
五、微视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微视频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微视频-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国内研究综述 |
(三)本论题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
(二)建构主义理论与微视频-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
二、人本主义理论 |
(一)人本主义理论概述 |
(二)人本主义理论与微视频-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
三、深度学习理论 |
(一)深度学习理论概述 |
(二)深度学习理论与微视频-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一)实验法 |
(二)课堂观察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访谈法 |
四、实验研究过程 |
(一)实验准备阶段 |
(二)实验实施阶段 |
五、教学案例 |
(一)教学目标 |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
(三)教学方法 |
(四)教学过程 |
第五章 实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实验前、中、后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
(二)实验前、中、后测结果对比分析 |
二、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一)课堂讲授阶段 |
(二)课堂讨论阶段 |
三、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二)问卷结果讨论与分析 |
四、访谈结果分析 |
(一)访谈问题1 |
(二)访谈问题2 |
(三)访谈问题3 |
(四)访谈问题4 |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教学启示 |
(一)提高专业水平和信息技术能力,积极拓展教学资源 |
(二)训练学生英语阅读技巧与方法,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
(三)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
(四)创造良性互动课堂,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
三、研究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智能机器人在初中生物课堂讨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顺应国家政策要求 |
二、课程标准要求 |
三、学习主体需求 |
四、提升教师素质需要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第三节 选题价值和意义 |
一、提升课堂智能化,促进智慧教育 |
二、锻炼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
三、增强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智能机器人 |
二、网络资源 |
三、课堂讨论 |
第二节 智能机器人的特点 |
一、传统设备存在的不足 |
二、智能机器人的特点 |
三、智能机器人参与课堂讨论的注意事项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四、合作学习理论 |
五、自主学习理论 |
第三章 课堂讨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一节 常规课堂讨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有流于表面的形式 |
二、缺乏有效的教师参与 |
三、组织形式不够丰富 |
第二节 智能机器人参与课堂讨论的优势 |
一、增强形式趣味 |
二、提升课堂互动 |
三、优化讨论模式 |
四、提高课堂效率 |
第四章 智能机器人参与初中生物课堂讨论的效果分析 |
第一节 智能机器人使用前调查及分析 |
一、学生使用前调查 |
第二节 实验对象分析 |
第三节 教学设计与实施 |
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 |
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
三、《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
第四节 实验结果分析 |
一、成绩分析 |
二、学生使用后调查 |
第五章 结论、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一、智能机器人在生物课堂讨论中的运用,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
二、智能机器人在生物课堂讨论中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提高 |
三、智能机器人在生物课堂讨论中的运用,增强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
四、智能机器人在生物课堂讨论中的运用,激发教师探究教学策略的积极性 |
五、智能机器人在生物课堂讨论中的运用,提升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
第二节 反思 |
一、创新 |
二、不足 |
第三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智能机器人参与小组讨论前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智能机器人参与小组讨论后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C 参与课堂讨论的智能机器人功能介绍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缘起 |
2.研究问题 |
3.研究方法 |
4.研究思路 |
5.研究意义 |
6.论文组织结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创造力(Creativity) |
1.1.2 创新思维(Innovative thinking) |
1.1.3 智慧学习环境(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LE) |
1.2 理论基础 |
1.2.1 人本主义理论 |
1.2.2 活动设计理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创造力及创造性思维测试工具研究 |
1.3.2 智慧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
1.3.3 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 |
第二章 大学生创造力及创新思维现状调查 |
2.1 创造力的构成理论 |
2.2 调查工具的编制 |
2.2.1 课程起点综合问卷的编制 |
2.2.2 创新思维问卷的选取 |
2.2.3 创新知识问卷的编制 |
2.3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2.3.1 综合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2.3.2 创新思维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2.3.3 创新知识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2.4 调查结论与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课程设计理论模型 |
3.1 大学生创造力的交互作用要素 |
3.2 面向“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智慧课程设计理论模型 |
3.2.1 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划分 |
3.2.2 按照创造性思维阶段设计课程和教学任务 |
3.2.3 创造力的交互作用因素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OBE导向的智慧学习环境构建 |
4.1 智慧学习环境的选取 |
4.2 OBE |
4.3 OBE导向的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建设 |
4.3.1 定义学习成果 |
4.3.2 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
4.3.3 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
4.3.4 学习资源设计 |
4.3.5 学习活动设计 |
4.3.6 学习评价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组合法”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 |
5.1 “组合法”的教学设计 |
5.1.1 教学目标设计 |
5.1.2 教学内容设计 |
5.1.3 教学策略设计 |
5.1.4 教学活动设计 |
5.1.5 教学评价设计 |
5.2 教学实施 |
5.2.1 课堂观察 |
5.2.2 网上课程数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效果分析 |
6.1 问卷调查与后测 |
6.1.1 大学生“智慧课堂学习体验及满意度”调查问卷 |
6.1.2 创新思维问卷的前后测比较研究 |
6.1.3 创新知识问卷的前后测比较研究 |
6.1.4 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前后测综合研究 |
6.2 课程整体数据概况 |
6.3 学生访谈及分析 |
6.3.1 访谈对象 |
6.3.2 访谈提纲 |
6.3.3 访谈结果 |
6.3.4 访谈结论 |
6.4 学生的创新作品评价 |
6.4.1 评价标准 |
6.4.2 评价方式 |
6.4.3 创新作品评价统计 |
6.5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5.1 调查结论 |
6.5.2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主要的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普林斯顿量表 |
附录2 知识调查量表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6)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其相关内容概述 |
一、本文核心概念 |
(一)学生主体性参与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参与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基本要求 |
(一)自主进行探究式预习 |
(二)自觉参与课堂合作探究 |
(三)积极展示探究成果 |
(四)主动提问与质疑探究 |
(五)反思总结构建正确认知 |
(六)自觉运用并践行以巩固成果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的能力要求 |
(一)自主学习的能力 |
(二)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
(三)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
(四)勇敢担当的能力 |
(五)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发展的积极进展 |
(一)大多数教师重视学生主体性参与 |
(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愿望提高 |
(三)学生主体性参与认识不断提升 |
(四)社会参与对学生主体性参与产生积极影响 |
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存在的问题 |
(一)课本和探究预习不充分 |
(二)探究问题不落实 |
(三)展示点评不积极 |
(四)梳理结构缺逻辑 |
(五)纠错反思不跟进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适应学生主体性参与的的教学素养和能力不够 |
(二)学生主体性参与的认知不深能力不强 |
(三)适合学生主体性参与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不健全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激发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对策思考 |
一、全面提升教师适应学生主体性参与要求的教学素养和技能 |
(一)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
(二)促进教师研究学生情况 |
(三)促进教师创新教学方法 |
(四)促进教师提升相关能力 |
二、着力引导学生提高主体性参与探究的认知和能力 |
(一)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
(二)激发学生主体性参与新动力 |
(三)学生反思形成正确的自我定位 |
(四)提升学生主体性参与能力 |
三、有效改善学生主体性参与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
(一)创设环境,形成鼓励赞赏学生主体性参与的氛围 |
(二)创造条件,形成平等和谐的学生主体性参与师生关系 |
(三)创新协作,围绕学生主体性参与深化教学研究与优质课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 |
2.有关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研究 |
3.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1.研究问题 |
2.研究目的 |
3.理论依据 |
4.研究方法 |
5.研究内容 |
6.研究路线 |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及内涵解析 |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 |
1.翻转课堂的起源 |
2.翻转课堂的兴起与发展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翻转课堂 |
2.乡村与乡村学校 |
3.本土化 |
4.学习力 |
5.学优生与学困生 |
6.知识沟 |
(三)内涵解析 |
1.翻转课堂的本质 |
2.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目标导向 |
3.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目标解读 |
二、乡村翻转课堂现状与翻转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一)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现状与争议 |
1.我国乡村学校“教”与“学”翻转的本土模式 |
2.翻转课堂引进在我国乡村本土化的研究现状与争议 |
(二)林地公园高中与聚奎中学的翻转模式对比解析 |
1.比较之目的 |
2.方法与依据 |
3.翻转模式对比解析 |
4.比较研究启示 |
(三)本研究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构建与实施目的 |
1.翻转之取长补短 |
2.以前车之鉴为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铺路 |
3.解析乡村翻转课堂的争议 |
三、模式构建前样本乡村学校的需求度与接受度调查分析 |
(一)调研设计 |
1.调研对象 |
2.理论模型依据 |
3.量表维度设计 |
(二)调研实施 |
1.问卷 |
2.访谈 |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
1.教学传播者分析 |
2.学生分析 |
3.翻转课堂信息内容与信道需求分析 |
4.调研结论 |
四、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改进模式 |
(一)以往翻转模式经验总结与吸收 |
1.乡村翻转课堂的鲜明意义 |
2.以往翻转模式的教训总结 |
3.以往翻转模式的经验吸收 |
(二)乡村翻转模式实施与理论研究的遗留问题 |
1.疑问1——主要归功于翻转模式亦或是信息化教学的作用 |
2.疑问2——主要归功于翻转模式亦或是教师水平的影响 |
3.疑问源——聚奎中学与林地公园高中留存的研究空白 |
(四)本土化翻转模式构架与解析 |
1.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 |
2.实验班级操作模式 |
3.翻转学习干预模型 |
4.教学评价模式 |
五、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的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
(一)实验设计 |
1.研究问题假设 |
2.研究样本 |
3.变量控制 |
(二)实验前期工作 |
1.实验科目的选择 |
2.翻转课堂师资培训 |
3.微课的制作 |
(三)实验过程 |
1.实验班的产生及前测 |
2.翻转课堂操作过程 |
3.数据收集 |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
1.终结性评估分析 |
2.形成性评估分析 |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实验结论与反思 |
1.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没有加剧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距 |
2.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正向影响乡村学生的学习力 |
3.翻转模式优先于信息化教学工具显着影响乡村教师水平的发挥 |
4.认知前提特征显着影响乡村学生的翻转学习效果 |
5.乡村教育信息化无法避免“知识沟”的羁绊 |
(二)研究发现与反思 |
1.内外部学习环境的优劣显着影响翻转模式层级的高低 |
2.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亟待特需的专门化培训路径 |
3.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后乡村学生的成绩呈曲线式进程 |
(三)研究创新 |
1.改进了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 |
2.建立了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准实验研究的干预模型 |
3.构建了城乡有别的乡村专门化师资培训路径 |
(四)研究呈献 |
1.为我国乡村探索翻转课堂的本土化改进路径 |
2.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扶贫提供“软实力”发展路径参考 |
3.揭示了教育信息化与“知识沟”的艰难博弈 |
七、研究不足与后续解决策略 |
(一)研究不足 |
1.研究条件造成的局限 |
2.研究样本的局限 |
3.研究时段的局限 |
4.本研究的代表性范围 |
(二)后续研究策略与展望 |
1.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的特需路径 |
2.弥合“知识沟”的策略与愿景 |
3.后续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研究 ——基于江苏省高校思政课的问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当前国外思政课课程的体制及研究介绍 |
(二)我国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综述 |
三、选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论文基本结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 |
(二)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阶段与经验 |
第一节 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阶段 |
一、起步探索:新中国成立到60 年代中期 |
二、改革探索:改革开放之后到80 年代末 |
三、稳步发展: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到新世纪初期(2004 年) |
四、深化发展:2004 年到党的十八大(2012 年) |
五、新时代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
第二节 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党对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地位 |
二、认清思政课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
三、将新思想新理论贯彻到课程体系中去 |
四、妥善处理好教材、教师和教学的关系 |
五、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 |
第二章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 |
第一节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发展的新趋势 |
一、新时代的依据、内涵和意义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课程建设的历史方位 |
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课程建设的意识形态要求 |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生思政课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
第二节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发展的新要求 |
一、建全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
二、打造高水平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队伍 |
三、强化研究生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
四、继续加强党对研究生思政课建设的领导 |
第三章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调查研究 |
第一节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现状——基于江苏省九所高校的调查 |
一、调查的方法及样本 |
二、思政课现状及观点 |
三、研究提炼 |
第二节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发展成就 |
一、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更加彰显 |
二、课程教学协同机制更加健全 |
三、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度普遍提高 |
第三节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 |
一、教学方式方法有待更新 |
二、教学机制体制建设亟待加强 |
三、学生学习动机仍需加强 |
第四章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完善与构建 |
第一节 强化课程改革创新 |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性 |
二、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 |
三、开拓多元化教学手段 |
四、完善教学效果考核方法 |
第二节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
一、注重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提升 |
二、注重完善教师队伍培养和关怀机制 |
三、注重教师队伍考核 |
第三节 强化教学科研协调保障机制 |
一、加强教学科研机制设计 |
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
三、提高学生研究水平,实现以研促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录 江苏省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的问卷调查表 |
(9)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课堂沉默的内涵与类型的研究 |
1.3.2 关于课堂消极沉默的表现形式和类型的研究 |
1.3.3 关于课堂消极沉默的负面影响的研究 |
1.3.4 关于课堂消极沉默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5 结论与启示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课堂沉默 |
1.4.2 消极沉默 |
1.4.3 形成机制 |
第2章 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形成机制理论模型构建 |
2.1 理论回顾 |
2.1.1 内隐理论 |
2.1.2 归因理论 |
2.1.3 “两种理论”应用的恰当性 |
2.2 “变量”选择与解析 |
2.3 理论模型构建与模型解析 |
2.3.1 理论模型构建 |
2.3.2 模型解析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总体研究思路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3.1 研究内容 |
3.3.2 研究方法 |
3.4 问卷设计 |
3.4.1 预试问卷结构 |
3.4.2 题项设计 |
3.5 调查设计 |
第4章 预调查与问卷检验 |
4.1 预调查 |
4.2 预试问卷检验 |
4.2.1 量表题项的项目分析 |
4.2.2 量表结构的因素分析 |
4.2.3 量表信度检验 |
4.3 问卷修订与正式问卷形成 |
第5章 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状调查与描述 |
5.1 样本特征描述 |
5.2 现状描述 |
5.2.1 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在不同性别与年级上的表现 |
5.2.2 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在不同家庭的表现 |
5.2.3 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在不同高校和专业上的表现 |
5.2.4 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在不同个体特征上的表现 |
5.2.5 学生“课堂消极沉默”不同主体评价的比较 |
5.2.6 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在各观测指标上的表现 |
5.2.7 课堂消极沉默“影响因素”在各观测指标上的表现 |
第6章 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实证分析 |
6.1 独立样本t检验 |
6.2 方差分析 |
6.3 相关分析 |
6.4 路径分析 |
6.4.1 理论模型与分析路径 |
6.4.2 自变量间的多元共线性诊断 |
6.4.3 模型参数估计 |
6.4.4 实证模型与变量效应 |
6.5 实证结果描述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10)基于对分易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C程序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
1.1.2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和现实性需求 |
1.1.3 新型教学模式的不断涌现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对分课堂 |
2.1.2 对分易 |
2.1.3 教学模式 |
2.2 对分课堂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人本主义理论 |
2.2.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2.2.4 学习金字塔 |
3 基于对分易的对分课堂设计应用于中职学校C程序设计课程的操作要领 |
3.1 对分易教学平台的教学应用 |
3.1.1 教师端 |
3.1.2 学生端 |
3.2 对分课堂与C程序设计课程融合的策略及优势 |
3.3 基于对分易的对分课堂应用于中职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操作方法 |
3.3.1 课前准备 |
3.3.2 课堂讲授 |
3.3.3 课后学习 |
3.3.4 课堂讨论 |
3.3.5 成绩考核 |
4 基于对分易教学平台的对分课堂的应用实施与案例 |
4.1 基于对分易教学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实施 |
4.1.1 实施目的 |
4.1.2 实施对象 |
4.1.3 实施流程 |
4.2 基于对分易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案例 |
4.2.1 教学案例一 |
4.2.2 教学案例二 |
5 中职C程序设计课程运用对分课堂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
5.1 学生学业分析 |
5.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3 学生访谈分析 |
5.4 督导组听课反馈 |
5.5 同事评价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6.1.1 研究结论 |
6.1.2 创新之处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实验班、对照班学习差异前测试题 |
附录3 学生成绩单(后测) |
附录4 “对分课堂”教学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根据学生心理特征,组织课堂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2]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贾维德(JAVAD YAGHOUT).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3]基于微视频-对分课堂的初中英语阅读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D]. 张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智能机器人在初中生物课堂讨论中的应用研究[D]. 谭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模式探究[D]. 崔东泽.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6]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研究[D]. 张国辉. 西南大学, 2020(05)
- [7]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D]. 郭炎华.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5)
- [8]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研究 ——基于江苏省高校思政课的问卷调查[D]. 马曦. 南京大学, 2020(12)
- [9]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 刘晓宁. 南昌大学, 2020(01)
- [10]基于对分易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C程序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代政文.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