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曙光:家族式管理的告别(论文文献综述)
翟仪儒[1](2020)在《乡村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变迁研究 ——基于余底村个案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民营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乡村民营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其独特的发展方式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乡村民营企业—余底村奶牛养殖牧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余底村养殖牧场分化重组过程的研究,探讨社会资本在乡村民营企业崛起、发展变迁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以企业社会资本理论、林南社会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以Nahapiet和Ghoshal社会资本三维度划分法为参照,将社会资本划分为关系性社会资本、结构性社会资本、认知性社会资本,并将相关概念操作化,采用个案访谈法收集余底村民营企业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事实材料,进而构建乡村民营企业社会资本获取机制和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首先,研究从整体上介绍余底村民营企业社会资本断裂与重构的过程。在企业重组建立期,三鹿事件导致企业关系性资本断裂,从而促使部分奶牛收购站倒闭,这也为余底村民营企业优化重组提供了契机。在企业发展期,余底村民营企业主通过关系性社会资本积累创业前期的经济资源,通过结构性社会资本获取企业发展的政治资源、市场资源,通过认知性资本优化企业的制度资源、信任资源。由此,余底村民营企业利用三种社会资本对资源的集聚效应和优势效应有力的促进了企业的建立与发展。其次,本文通过对余底村乡村民营企业和员工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进一步研究了民营企业发展各阶段关系性资本、结构性资本、认知性资本的建构策略和运行机制。在企业孵化期,企业通过血缘、地缘关系中嵌入的关系性资本获得关键信息支持、创业资金、人力资本的支持;在企业转型期,企业通过与政府特定关系的建构,利用拟亲化、送人情、攀关系等关系建构策略积累自己的结构性资本,政府通过资金扶持、资源支持促进企业转型;企业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合作商-乳企的担保贷款、技术指导来促进企业的转型;在企业稳定期,企业通过内部信任存量增加、制度规范化、工资激励、非正式福利来积累认知性社会资本,增进群体认同,减少不信任成本。由此可见,从社会资本的获取机制和作用机制来看,乡村民营企业正是通过同质性互动获得他人社会网络的嵌入资源--关系性资本;通过异质性互动激活多个行动者的联系获取结构性资本;建立“借贷关系”增进群体认同获取认知性社会资本;从改善融资、获取关键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三方面,发挥社会资本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最后,研究尝试从更为具体的操作层面,探讨企业发展路径中社会资本的具体配置。企业要利用关系性资本的融资能力、结构性资本的信息获取能力、认知性社会资本管理优化能力提升企业绩效;发挥结构性资本的资源效应、关系性资本的集聚效应、认知性资本的认同效应扩大企业的规模;根据发展阶段不同资本的效应,采取家长式或家族式或半家族式半现代化的混合管理模式。
高露洋[2](2020)在《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是对中国改革历程的生动记录,内在蕴含了民族国家、现代化、改革之丰富语义,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表征符号。思考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创作,有助于审视中国改革的独特性与复杂性,探究改革政治的多重面向,为反思文学与政治的互动关系提供新的视域。首先,工业小说中改革政治的核心内涵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以科学技术为方法,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工业小说始终将国家置于现代化的时间序列上,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现实,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受文化保守主义影响,部分工业小说尝试将儒家文化、家族文化等传统文化内核与工业生产、企业家精神相结合,试验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促进现代化的可能性与代价;“工业史”小说则尝试修复国家与工人之间的紧密关系,通过叙写工业历史,缓释当下工人群体的身份焦虑。科学技术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手段,在新时期工业小说中继续以“红”与“专”的形式得到呈现。知识分子作为科技的主体成为叙述的中心,工人在生产中处于从属地位,但知识分子的留洋与工人为国分忧,暗示了“红”与“专”的对立。科学管理一方面被视为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方法,具有无可争议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工人将科学管理视为压迫自身的方法。工人在失去科技话语权后,只能成为被管理的劳动力。新世纪工业史小说将“红”与“专”统一起来,工人子弟通过接受教育,既保证了工人文化的延续,又掌握了科学技术,完成了新世纪关于“又红又专”的想象。打工小说赋予“南方”以现代化的象征功能,集中呈现了打工者追求现代文明过程中的热望与代价,亦是中国现代化的缩影。南方或是现代文明的等价物,隐含了城与乡、现代与前现代的二元结构;或是检验劳动致富的实践空间;或是封闭的城市,拒绝打工者的闯入;或是生活的寓所,承载了打工者所有的喜怒哀乐。打工小说中的南方具有多样化的价值属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表意空间。其次,改革的推进伴随着阶层分化等社会矛盾的出现,使人们对改革产生质疑。工业小说与改革进程相呼应,反思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整合出现分裂的社会认同,修正社会对改革的认知。这突出表现在干部群像的改革实践以及对工人苦难的想象。不同阶段的改革实践赋予了干部形象特殊的政治意图和身份想象:他们或以“开拓者”之姿态表征国家改革的坚定意志;或以自身的失败反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必要性;或被“污名化”处理,成为改革代价的道德镜像;或成为“职业经理人”,探求解决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与资本逻辑矛盾的可能性。总之,干部形象的多种类别充分说明了中国改革的历时性与复杂性。工业小说中的苦难书写不仅仅在于展示苦难,更在于赋予苦难意义,达到阐释苦难的目的。《抉择》将苦难道德化,肯定工人对苦难的承担,通过惩治腐败回报工人对国家的忠诚,修复工人与国家的关系,消解了现实苦难的悲剧意义。《车间主任》认为苦难源于工人缺乏改革意识,苦难的克服有赖于工人自我的蜕变,简化了苦难生成的复杂性。《问苍茫》将苦难归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借助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情怀与马克思主义话语寻找解决现实矛盾的方法,最终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进退失据。《无碑》将苦难视为打工者融入现代文明的必要代价,以个人奋斗的失败反思资本逻辑中的劳动美学。最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书写工业历史,记忆工人文化,想象工人未来,成为工业小说创作的中心。在后工业社会,工人文化的再生产分化成两种不同的路径:一是对工人文化的浪漫怀旧,反思改革对社会道德文化的冲击,抚慰工人群体的精神伤痛,重建工人文化的当代价值;一是消解工人文化的崇高性,突出工人的失败图景,突破工业小说传统的叙述模式。两种路径都存在明显的认知偏见,彰显了后工业社会记忆工人文化的难度。
云中[3](2020)在《文化自觉与地方社会整合 ——沙镇社会变迁的动力》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晋陕蒙三省交界处的沙镇为田野地点,按照民族学文献梳理、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沙镇文化自觉的历史场域、现实社会结构场域、社会治理场域、社会关系场域以及最为重要的文化交流场域,从而串联起沙镇的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然后从蒙汉文化互动、地方性互惠、共同体意识形塑的生活实践中得出文化自觉这一理论主题。并通过经济冲击与文化回应的叙述方法,概括了沙镇基于蒙汉文化互惠的文化自觉推动沙镇社会整合的手段、方式以及运行机制,以期佐证文化自觉是沙镇社会整合的第一推动力,文章论述的出发点是文化自觉来源于沙镇地方文化。首先,文化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惯习积累和延续。有延续就有源头,沙镇地方文化的源头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梳理。分别是:历史沿革、历史交往、历史人物以及历史记忆。从历史沿革的梳理中阐释了沙镇悠久的历史文化,从而分析沙镇这座小镇游牧与农耕文化是如何相遇的;从历史交往中,重点阐释了作为文化的农耕与游牧的互动,其中既有冲突也有协商。历史人物与历史记忆也是遵循互动这一主线来阐释蒙汉文化互动互惠是沙镇的基本社会性格。其次,资源的开发以及由此带来的工业进镇造就了为数众多依煤而富的沙镇富裕阶层,沙镇的社会分化不仅包括宏观的产业结构与生产方式的分化,也包含居民收入和社会身份的分化。但是,沙镇的社会分化并没有造成贫富的两极分化,更多的还是社会文化的分野。无论是煤炭企业所有权从集体到个人再到集体的转换,还是地方政府与煤炭企业的纠葛,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文化的回应。忽略了地方文化的工业进镇,带给沙镇的是短暂开工便停产的工厂,有些工厂甚至一直处于待建状态。与此同时,工业进镇带来的环境污染的隐喻、煤炭企业的社会信任危机等等都使沙镇原有的基于蒙汉文化互动的地域共同体意识在经济发展的冲击下开始式微,弥漫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信任危机、对生活的忧虑并没有因为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消失。紧接着,矿区移民、生态移民携带着群体文化陆续加入到沙镇开放的大家庭中,围绕移民群体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互动与调试,满怀憧憬的沙镇居民将重新建构共同体意识的希望寄托于地方政府。但是,随着旗政府的搬迁和开发区的设立,沙镇地方政府在权力运行实施中并没有充分照顾到地方文化的因素,无论是撤乡并镇还是拜年“红火”的消失;无论是黑摩的的整治,又或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都不是政治学意义中的“强制力”,而是在旗政府搬迁、开发区设立与沙镇居民互动中的行动逻辑;这类互动既有导致社会纠纷的产生,也有促进社会团结的影响。总之,在沙镇的观察中,基层权利不再是独立于地方文化传统的上层影响力,而是身涉其中的地方文化建构者。具体到沙镇居民的日常生活层面。基于地方性互惠的民间借贷是沙镇近年来遇到的较大社会危机,亲友邻里互帮互助互信的社会关系被借贷者、出借者以及中间人的角色裹挟到民间借贷的漩涡中,从一夜暴富到一夜返贫的故事在沙镇比比皆是。一些年轻人选择了“推对子”“烫料子”;还有一些年轻人选择了依靠教育“向上用力”,不同的选择也暗含了沙镇社会整合的努力。其中,“本地人”身份的建构和维系,对应对民间借贷社会危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应对外来社会危机的时候,文化自觉总是以一种社会交往的形式和本地人身份的建构来推动社会整合。与直接的利益冲突不同,民间借贷的自发性决定了文化自觉的整合性,而民间借贷游离于法律规定与社会道德约束之间的地位,决定了文化自觉得以整合的可能。与此同时,地方文化的容错机制也有效地弥合了来自沙镇内部社会的反感和排斥,使得民间借贷不仅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危机,同时也是一次社会整合的关键时机。具体到行动上,民族关系的维系与婚姻策略的选择都是文化自觉推动社会整合的重要手段。除了上述经济与政治因素外,沙镇的地方文化是决定文化自觉的重要来源。漫瀚调的蒙汉融合,大松树民间信仰的发展以及节日化的物资交流会都强调了文化自觉的来源与未来发展的趋势。漫瀚调民歌提供了地方性互惠的民间艺术,大松树敖包祭祀的民间信仰则提供了蒙汉信仰文化的融合,而“赶交流”则是沙镇公共文化空间的地方再造。无论是民间艺术、民间信仰抑或是公共文化空间,实际上都是一种基于蒙汉文化互动的地方性互惠,而地方性互惠作为文化自觉推动地方社会整合的机制之一,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地方社会整合机制。所以,沙镇更多的是一个文化共同体,从蒙汉文化互惠到地方文化自觉,沙镇的地方文化始终以一种开放包容的状态承载着权力文化、民族文化、群体文化以及个人需求。如此,文化自觉才能成为沙镇地方社会整合的第一推动力。综上,文章的结论是:一个地方,无论是城市还是村镇之所以被知识界所注目,不仅是因为其独特的建筑和灿烂多彩的历史文化,更有基于地方文化所展现的时代烙印。文化自觉的承载者除了宏观层面的国家;中观层面的民族、群体;微观层面的个人以外;地方也应当被纳入到文化自觉承载范围内。以地域为属性的文化自觉,是观察社会整合的一个角度。所以,沙镇的文化自觉为分析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个较为宽广的视角,同时为探讨社会整合中观念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更多的研究素材。互联互通、交错影响的社会发展趋势使得地方文化既包含了民族文化也包含了群体文化,地方文化将民族文化、群体文化、信仰文化甚至是意识形态文化都进行解构,并通过地方性互惠实现“地方再造”。这样,地方文化也就成为了民族、群体、个人所通用、共享的。而地方再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文化自觉推动地方社会整合的运行机制。
刘美玉[4](2020)在《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小微企业“异军突起”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扩大就业、推动创新、促进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力量。小微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已有相关研究表明我国金融市场为小微企业提供的资金支持远远不能满足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以“麦克米伦缺口”形式表现出来的信贷约束持续存在会威胁到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小微企业对国内经济贡献和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有较大的差距,处于“强位弱势”的状态,其发展过程的信贷需求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信贷约束问题比较严重。小微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中反应最灵敏、最活跃的细胞,也是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市场主体,作为我国重要创新微观主体的小微企业在创新方面的贡献更加突出,很多创新理念的提出始于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已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同时,融资难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本研究在信贷融资理论、创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现状,以山东省小微企业微观调研数据为样本,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模型,从小微企业微观视角研究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信贷约束的分位数影响。在此基础上,从不同侧面和角度研究了不同强度、不同渠道、不同类型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的影响。另外,为保证结论的稳健性,采用缩尾检验、替换和增加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并进一步探讨了所有制类型、行业及小微企业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实证检验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的影响,主要包括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的创新影响及信贷约束的分位数影响。(1)基于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构建平均处理效应模型(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Mode,ATE模型)研究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的平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起到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创新投入、专利申请个数及创新收入的减少,通过缩尾检验、替换和增加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探讨企业所有制类型、行业及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信贷约束创新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民营小微企业、高新技术小微企业及经济发展水平较差地区小微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2)采用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Quantile Treatment Effect Model,QTE模型)进一步估计信贷约束的分位数影响,即信贷约束对处于不同创新水平的小微企业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影响的绝对损失随着分位点的提高而大幅度提升,其显着性水平也在提高;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影响的相对损失呈现出“倒U型”关系,对于中位数创新水平的小微企业而言,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影响的相对损失最大。(2)构建小微企业信贷约束强度指标以及基于广义倾向得分匹配(Generalized Propensity Score,GPS)构建连续处理效应模型(Continuous Treatment Effect Model,CTE模型),估计信贷约束强度对小微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微企业受到的信贷约束强度依然比较高,且小微企业信贷约束强度越大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越强,显着性水平越高。通过缩尾检验、替换和增加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探讨企业所有制类型、行业及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信贷约束强度创新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信贷约束强度对小微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民营小微企业、高新技术小微企业及经济发展水平较差地区小微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3)按照信贷渠道将小微企业遭受的信贷约束分为正规信贷约束、非正规信贷约束及混合信贷约束,构建小微企业不同渠道信贷约束指标,基于广义倾向得分匹配(Generalized Propensity Score,GPS)构建多重处理效应模型(Multiple Treatment Effect Model,MTE模型),估计不同渠道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渠道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影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混合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最强,且显着性水平最高,其次为正规信贷约束。通过缩尾检验、替换和增加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探讨企业所有制类型、行业及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不同渠道信贷约束企业创新影响的调节作用,发现不同渠道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民营小微企业、高新技术小微企业及经济发展水平较差地区小微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4)根据信贷需求者所遭受的信贷约束是被动性接受还是主动性选择将信贷约束分为供给型信贷约束和需求型信贷约束两类,构建小微企业不同类型信贷约束指标,基于广义倾向得分匹配(Generalized Propensity Score,GPS)构建多重处理效应模型(Multiple Treatment Effect Model,MTE模型),估计不同类型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的影响,并比较不同类型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影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需求型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最强,且显着性水平最高。通过缩尾检验、替换和增加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探讨企业所有制类型、行业及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不同类型信贷约束创新影响的调节作用,发现不同类型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民营小微企业、高新技术小微企业及经济发展水平较差地区小微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5)最后从小微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三个层面提出纾解我国小微企业信贷约束的对策性建议,为我国小微企业信贷约束问题的纾解提供可参考的对策选择和路径实施方案,以推进我国小微企业健康持续性发展。其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具有前瞻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能够对山东省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也能够为同类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小微企业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不同侧面和角度研究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理论意义方面,本研究拓展了企业融资相关理论的研究,拓展了信贷融资与创新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在实践意义方面,研究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的影响为我国小微企业信贷约束问题纾解提供可供参考的对策选择和路径实施方案;建立起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两者之间有效的衔接机制,实现两者之间优势互补;消除小微企业借贷的“信贷恐慌”,从而有效缓解小微企业的自身信贷需求抑制;为政府、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措施以激发小微企业创新活力、促进小微企业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杨瑞平[5](2019)在《温州人的思想观念与当代温州社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之中,温州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温州人以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大胆探索、率先实践,创造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奇迹,迅速促进了温州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界称其为“温州模式”,温州人也被称为“中国犹太人”。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世界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以小微企业为主体的温州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曾经辉煌一时的“温州模式”显得步履维艰,温州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也饱受各界的质疑和争议。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一个缩影,温州社会发展何以走到今天?如何摆脱困境、迎接新的挑战,仍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基于思想观念对改革实践的先导意义,本文以思想观念为切入点,着力探究温州人思想观念与温州社会发展之间的联动关系,分析温州人思想观念对温州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和负面的制约,旨在探寻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再铸温州辉煌的政策建议,为促进温州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文章搜集并分析了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访谈调研等方法,梳理了温州人独特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阐述了温州人思想观念的先进性,探析了其对温州模式的形成、对当代温州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提出温州人重商事功的价值观念助推了先富的巨大浪潮;温州人积水成渊的创业理念催生了小微企业的大规模发展;温州人抱团合作的经营理念促进了民营企业的专业化发展;温州人四海为家的生存观念开拓了国内外的广阔市场;温州人包容开放的交往方式助推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关于温州人思想观念中所存在的某些负面的东西或曰局限性对当代温州社会发展的影响,认为重利轻义的思想观念局限了温州发展的大格局;自满自足的思想观念制约了温州持续发展的后劲。抱团发展的思想观念对温州企业升级换代则产生了难以避免的负面影响;疏于公共空间的思想观念则影响了温州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加快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时代,温州人如何更新思想观念,如何向国内一线城市看齐,加快发展,进而实现超越,提出在思想观念上要强化大局意识、强化创新意识、强化人才意识、强化开放意识、强化公共意识,并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论证。
杨淑杰[6](2017)在《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政策实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下,各地政府、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积极作用。西双版纳州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贫困地区信贷较快增长、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贫困群体融资成本持续下降、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这充分表明了政府金融扶贫政策对贫困问题的重要作用。为更精确地评价金融扶贫政策实施的效果及问题,本文以西双版纳州为例进行了系统性分析。首先对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政策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对现阶段该地区政策实施机制、实施主体、实施对象进行梳理,并归纳整理了现有中央和地方层面扶贫政策颁布情况。进而对扶贫政策实施成效进行评价,通过案例研究定性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信贷力度、政策传导性和扶贫部门协同等方面的实施情况;以景洪市基诺山乡人群为样本基于线性回归模型量化分析了扶贫信贷政策的有效性,发现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水平与居民收入呈现显着正相关,验证了该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基于问卷调查方法对贫困人口聚居区金融产品与服务可获得性进行分析,发现金融需求供给上存在服务获取成本高、信贷方式单一和宣传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了扶贫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实践发现,目前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政策实施中存在组织领导体系不完善、金融扶贫政策本身不足、政策缺乏创新、政策配套机制不完善、政策协调配合不充分等问题。通过比较国内外扶贫先进经验,本文提出了提升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政策实施效果的建议,认为应从完善金融扶贫组织领导体系、完善金融扶贫政策、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完善政策配套机制、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更好地发挥好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政策助推脱贫攻坚的积极作用。本文研究对当前金融扶贫理论和政策进行补充和完善,分析当前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制约因素,从政策角度提出相关建议,对于完善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政策框架和工作机制具有指导意义。
丁兴高[7](2016)在《河南A汽车配件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一台汽车由10万多个零部件组装成,能带动很多汽车配件企业及公司。因此,汽车制造业中的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更是随着汽车制造工业的发展进步而快速发展进步,推动了我国汽车配件行业的“欣欣向荣”。现代市场经济中,竞争无处不在,尤其是利润高的产业,时刻充满着激烈的竞争。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的中国汽车市场,吸引着全球各大汽车零配件厂商前来投资建厂,“分一杯羹”,瓜分中国的汽车市场。近年来,它们从原来简单的投资建厂已逐渐向建立区域级技术研发中心方向发展,输入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优势来抢占中国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传统的国内企业得益于良好的市场经济条件,依托本地现有的资源优势在市场中获取竞争力。未来,汽车配件市场竞争将更加日益白热化,处于这样一个“快速变化”、“飞速发展”的行业,作为一个既没有缺乏雄厚的财力,有没有先进的技术实力的传统汽车配件企业,在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国外汽配企业和财大气粗的国有汽配企业以及虎视眈眈的众多民营企业的角逐中,怎样去生存、发展、壮大?怎样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怎样建立有效的竞争应对机制去应对,这些问题是每个传统的汽车配件企业应该去思考、谋略,基于此原因本文选定河南A公司配件公司作为论文研究对象。河南A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集研发、制造、销售和检测一体的汽车起动机配件供应商,主要产品为各类车型用起动机。本论文运用经济学知识和分析方法,结合企业实际,研究制定出适合A汽车配件公司长远发展的发展战略。本文共分五章,首先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了剖析,讲述了企业战略管理知识、企业战略管理和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和汽车配件产业的有关理论知识;其次分析了汽车起动机行业发展趋势,运用PEST方法和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对公司外部竞争环境进行了分析,以及运用SWOT矩阵理论对汽车配件产业在当前的国民经济中的处于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方面进行分析,结合A公司自身特点分析了起动机行业现状,制定出适合A汽车配件公司的整体战略是加强型增长战略;竞争战略应采取适度的成本领先战略。最后,论文为了保障有效实施发展战略,制定了五条具体实施举措:明确战略重点、扩大生产能力、加强成本控制、提升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提出了保障实施的五项战略管理措施:组织结构调整管理、财务保障管理、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管理。
郭旭[8](2015)在《中国近代酒业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表明,中国酿酒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距今约8000年前。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中国先民已经准确了解了酿酒的相关知识及饮酒礼仪。中国古代的酒以谷物酿制为主,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关系密切。酒在中国农业文明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举凡祭祀、丧葬、嫁娶、交际、礼仪、节日,均少不了酒这种道具,饮酒贯穿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始终;另一方面,酿酒业的发展又必须消耗部分粮食,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灾荒和战乱频繁,政府又不得不考虑限制酿酒业的发展以部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饮酒被当作一个普遍接受的行为,而较少将其看作是一个社会问题。酗酒顶多被看成是个人道德修养的缺陷,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也被认为是个人因素造成的。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酿酒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饮酒及相关问题开始变得严重。加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酒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方兴未艾。但在现有研究中,无论是酿酒历史还是酒文化,都未将中国酒业和酒文化视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多是静态的、共时性的描述。近代中国经历了社会文化的急遽变迁,在中国历史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近代酒业和酒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洋酒大规模输入,啤酒、葡萄酒等新式酒类的普遍消费,国家酒类管理制度的变迁等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力图真实展现近代酒业发展及其生产、运输、销售、消费情形,总结近代酿酒科技的成就及人们对健康饮酒的科学认识,深入研究近代酒税制度及其变迁,剖析贵州茅台酒在近代的发展,为了解酒业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提供个案。除绪论和结论外,论文主体由七章组成,主要探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近代中国传统酿酒业的发展。这里所说的传统酿酒业,是指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黄酒、白酒酿造业。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传统酿酒业在近代中国形成了典型的地域特征,在北方以高粱酒、烧酒为主,南方以黄酒、米制烧酒为主,西南、西北等地则以杂粮酒为主。从酿制技术上言,也渐趋成熟,无论是黄酒还是白酒的酿造技术,从某种程度上说已与今日无异。二,洋酒输入与新式酿酒业的发展。在近代中国,随着中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频繁,加上外国列强在不平等条约中所攫取的权利,洋酒也开始随着其他商品大肆涌入中国。这导致了两方面的后果,第一是直接改变了近代中国的酒类消费结构,丰富了酒类品种;其次是刺激了诸如葡萄酒、啤酒等新式酿酒业在中国的出现,从而改变了近代酿酒产业的结构。三,近代中国酒类生产、运输和消费情形。在近代中国,酒类生产多是作坊式生产组织,但也开始出现公司制的生产组织形式。它们虽然在数量上未占多数,但代表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代酒业资本规模、效益、成本、利润、工人及工资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同时,近代酒类运输、推销、广告、品牌推广和商标保护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酒类消费方面,近代酒类消费场所、消费文化出现了中西合璧、新旧杂糅的特征。四,对酒的科学认识。这主要体现在酿酒科技和健康饮酒两个方面。酿酒科技的发展首先体现在专业研究机构的建立上,研究人才的不断涌现,形成了一个专门从事发酵和酿造研究的群体,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酿酒知识开始向大众传播和普及。在这一时期,国人也开始从近代科学的角度关注和审视酒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人们认识到饮酒会对饮酒者的身体、行为、道德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大力倡导健康饮酒。五,近代酒税制度的变迁。清末财政困窘,支出浩繁,政府在维持旧有税收的同时,力图开辟新的税源,并因应时势而不断变化,酒税从厘捐到烟酒税这样的变化就体现了这一发展历程。1915年,北京国民政府将酒类管理纳入国家政策层面。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律和规章,对酒税制度进行重新设计,意欲将其纳入国家财政收支预算决算系统的正轨。并对原有酒税税率及征收制度加以改革,实行类似于专卖的公卖制度,征收公卖费,新征营业税性质的烟酒牌照税,对酒类生产和流通领域加强管理。1927年,国民党取得全国政权后,对酒税制度又进行了一些改革,相继开征了土酒定额税和国产烟酒类税,并实现关税自主权,加强了对进口酒类税收稽征和管理。在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各地也因灾荒实行过不同程度的禁酒,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六,近代酒业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个案分析。近代是贵州茅台酒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形成了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鼎足生产的态势,时人对茅台酒的发展前景寄予厚望。这一时期,茅台酒酿造原料使用、粮曲比、操作设备,乃至制曲、发酵、酿造、蒸馏、储存等工艺流程,已与今日相差无几,酿造工艺趋于成熟和定型。茅台酒的影响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市场上,品饮者无不对茅台酒表示赞赏之情。同时,茅台酒的发展也受酒税制度、交通、经营方针与策略、原料、包装、价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茅台酒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是透视近代中国酒业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窗口。
孙静[9](2015)在《房地产公司激励策略的研究 ——基于K集团合伙人激励计划的案例分析》文中指出房地产合伙人激励制度是针对房地产企业的激励制度,员工通过项目跟投持股等方式变为企业“合伙人”,将利益趋向目标和企业同步,并将两者的利益紧密且持续的联系在一起,“利益同享,风险共担”,这种激励方式利于房地产企业价值的长期提升,是一种很有效的可持续的激励方式。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房地产青铜时代的到来,在激烈的竞争中,土地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已经难以建立绝对优势,而人才的作用和地位在房地产企业转型发展中将日益显着,所以,房地产企业核心要素将逐步变成管控模式和专业人才的竞争。而对房地产企业来说,一直都希望可以实现对员工的激励的同时,也能够实现企业的绩效成长,因此,房地产合伙人激励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长期的激励方式,逐渐受到房地产企业的青睐,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K集团是一家香港上市的房地产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产品已经遍布全球百余城市,拥有业主逾百万,涵盖建筑、装修、设计、物业管理、酒店开发及管理、教育等多个行业。本文带着K集团目前影响企业运营的人才流失和协同性弱等问题,通过对K集团经营现状、商业模式选择及其内在驱动因素的研究,结合行业内合伙人制度的实施情况,以及K集团现有激励制度的不足,分析了合伙人激励策略的实施可行性和必要性,编制了合伙人激励计划方案。并以K集团的广东某项目为案例,对合伙人激励计划的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目前,房地产的合伙人制度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模式和实施细节上还需逐步完善,本文在最后也大胆展望,希望未来能在此激励理论基础上,建立新型房地产生态系统。
王呈斌[10](2014)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影响机理及其实证研究 ——以台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家族企业迎来代际传承的高峰期。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是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有许多显性变量影响代际传承。研究代际传承规律、特征,总结家族企业成功传承经验,有助于降低传承风险,促进家族企业健康发展。论文在总结经典家族企业传承模型基础上,按照“机理-结构-制度”的思路,构建并提出传承意愿这一隐性变量,用于分析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触发性行为,并从行为视角构建了包括传承意愿形成、传承计划设计和传承制度安排等三个阶段的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模型,深入研究了代际传承意愿及其影响机理。进而按照传承意愿强与弱、传承制度高与低,家族企业传承模式演进模型,传承模式从低到高可以依次分为随机型、家族型、职业型和结构型。基于376家家族企业在任者的问卷调查和10家家族企业的典型调查,实证研究了上述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传承意愿可被传承文化、传承环境、关系传承、传承目的、家族传承、传承标准、传承安排等7个指标有效解释。二是家族因素和在任者因素直接影响着传承意愿,家族因素还通过在任者因素间接影响着传承意愿,中介效应十分显着。在代际传承过程中,家族因素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三是传承意愿显着影响传承计划,传承意愿高的企业,传承对象倾向于家族成员,传承标准相对较为宽容,接班人倾向于从中高层岗位开始培养,代际传承行为存在“急功近利”现象。传承意愿对传承制度存在一定影响,传承意愿高的企业,注重内控制度建设,增强对家族企业管控能力,注重家族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家族委员会”缓解家族成员对家族企业的影响和压力,要求家族成员服从并支持家族决策。四是随机型传承模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蕴含着较大传承风险;家族型传承模式存在权力交接风险。
二、曙光:家族式管理的告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曙光:家族式管理的告别(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变迁研究 ——基于余底村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研究回顾及述评 |
1.3.1 企业社会资本研究 |
1.3.2 乡村民营企业相关研究 |
1.3.3 乡村民营企业社会资本机制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概念框架及研究方法 |
2.1 理论框架及研究进路 |
2.1.1 企业社会资本理论 |
2.1.2 研究进路 |
2.2 概念界定及操作化 |
2.2.1 乡村民营企业 |
2.2.2 企业社会资本 |
2.2.3 概念操作化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法 |
2.3.2 个案访谈法 |
2.3.3 资料收集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社会资本的获得与民营企业成长变迁 |
3.1 余底村民营企业社会资本的断裂与重构 |
3.1.1 社会资本断裂为乡村民营企业形成创造机遇 |
3.1.2 社会资本重构为民营企业提供助力 |
3.2 余底村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变迁的典型性解析 |
3.2.1 企业成长历程的代表性 |
3.2.2 社会资本类型的丰富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关系性社会资本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 |
4.1 建构性社会关系 |
4.1.1 借助血缘关系获得关键信息支持 |
4.1.2 借助血缘地缘关系获得必要的创业资金 |
4.1.3 借助地缘关系获得创业的人力资本 |
4.2 功能性社会关系 |
4.2.1 利用亲族关系托人牵线搭桥 |
4.2.2 利用同学、朋友关系建立特殊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构性社会资本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 |
5.1 打通政府信息资源获得渠道 |
5.1.1 与政府人员弱关系的建构 |
5.1.2 获得政府机构对企业转型的扶持 |
5.2 形成与企业供应商持久的产业链条 |
5.3 与企业合作商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 |
5.3.1 关系投资策略 |
5.3.2 乳企干部的输血功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认知性社会资本对乡村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 |
6.1 信任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
6.1.1 企业内部信任存量 |
6.1.2 企业产品质量可信度 |
6.2 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
6.3 价值观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乡村民营企业社会资本优化机制再思考 |
7.1 社会资本的获取机制 |
7.1.1 通过同质性互动获得他人社会网络的嵌入资源 |
7.1.2 通过异质性互动激活多个行动者的链条 |
7.1.3 建立“借贷关系”增进群体内的社会认同 |
7.2 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 |
7.2.1 改善融资环境 |
7.2.2 获取关键信息 |
7.2.3 降低交易成本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讨论 |
8.2.1 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 |
8.2.2 社会资本与企业规模 |
8.2.3 社会资本与企业管理模式 |
本文的创新性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
二、工业小说范畴的厘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一章 改革主体:新时期民族国家想象的建构 |
第一节 民族国家神话与现代性反思的阙如 |
第二节 文化保守主义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重构 |
第三节 “工业史”书写与缓释身份焦虑 |
第二章 改革路径:科技霸权与工人的失落 |
第一节 科技主体:工人主体地位的消解 |
第二节 科学管理:效率与公平矛盾的凸显 |
第三节 科学信仰:工人与科技再结合的可能性 |
第三章 改革前沿:“南方”的现代化想象 |
第一节 文明之地:无悔的现代性追求 |
第二节 财富之所:虚幻的奋斗传奇 |
第三节 封闭之城:永远的都市异乡人 |
第四节 生存之寓:被忍受的现实痛楚 |
第四章 改革干部:公平与效率的困境 |
第一节 “开拓者”型:官僚体制与卡理斯玛支配的失败 |
第二节 “无力回天”型:“好人”没用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吁求 |
第三节 企业家型:改革正义与干部形象的污名化 |
第四节 职业经理人型:身份焦虑与社会主义价值诉求 |
第五章 改革阵痛:工人苦难与认同政治的重整 |
第一节 《抉择》:主流话语与苦难的道德化 |
第二节 《车间主任》:改革神话与苦难的内在化 |
第三节 《问苍茫》:诗性正义与苦难的本质化 |
第四节 《无碑》:资本逻辑与苦难的价值化 |
第六章 怀旧与消解:后工业社会工人文化的再生产 |
第一节 怀旧:工人文化的浪漫想象 |
第二节 消解:工人文化的否定性书写 |
第三节 工人文化再生产的可能性与限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文化自觉与地方社会整合 ——沙镇社会变迁的动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件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及方法 |
第一章 互动与交融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历史交往 |
第三节 历史人物 |
第四节 历史记忆 |
小结 |
第二章 国家与社区 |
第一节 政府搬迁 |
第二节 开发区的设立 |
第三节 撤乡并镇 |
小结 |
第三章 财富与分化 |
第一节 依煤而富 |
第二节 工业进镇 |
第三节 社会分化 |
小结 |
第四章 互助与竞争 |
第一节 富裕之后 |
第二节 流动机制 |
第三节 民间借贷 |
小结 |
第五章 心态与秩序 |
第一节 “漫瀚调” |
第二节 “大松树” |
第三节 “交流会” |
小结 |
结语 |
一、何以分化 |
二、何以整合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一 准格尔旗扎萨克世袭表 |
附录二 沙镇常用方言对照表 |
附录三 田野访谈目录 |
附录四 田野掠影 |
(4)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关键问题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关键问题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小微企业界定标准 |
2.1.2 信贷约束含义、测量和甄别机制 |
2.1.3 创新概念的界定和测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企业融资理论 |
2.2.2 企业创新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信贷市场失灵理论 |
2.2.5 资源基础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信贷约束相关研究 |
2.3.2 创新相关研究 |
2.3.3 信贷约束与创新关系的研究综述 |
2.3.4 研究述评 |
第3章 信贷约束与小微企业创新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设计 |
3.3.1 数据来源 |
3.3.2 甄别机制 |
3.3.3 变量选择 |
3.3.4 模型构建 |
3.4 实证分析 |
3.4.1 多元回归分析估计结果 |
3.4.2 平均处理效应估计结果 |
3.4.3 稳健性检验 |
3.4.4 企业异质性对信贷约束创新影响的调节作用 |
3.4.5 进一步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强度信贷约束与小微企业创新 |
4.1 问题提出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设计 |
4.3.1 数据来源 |
4.3.2 甄别机制 |
4.3.3 变量选择 |
4.3.4 模型构建 |
4.4 实证分析 |
4.4.1 多元回归分析估计结果 |
4.4.2 连续处理效应估计结果 |
4.4.3 稳健性检验 |
4.4.4 企业异质性对信贷约束强度创新影响的调节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渠道信贷约束与小微企业创新 |
5.1 问题提出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设计 |
5.3.1 数据来源 |
5.3.2 甄别机制 |
5.3.3 变量选择 |
5.3.4 模型构建 |
5.4 实证分析 |
5.4.1 多元回归分析估计结果 |
5.4.2 多重处理效应估计结果 |
5.4.3 稳健性检验 |
5.4.4 企业异质性对不同渠道信贷约束创新影响的调节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同类型信贷约束与小微企业创新 |
6.1 问题提出 |
6.2 研究假设 |
6.3 研究设计 |
6.3.1 数据来源 |
6.3.2 甄别机制 |
6.3.3 变量选择 |
6.3.4 模型构建 |
6.4 实证分析 |
6.4.1 多元回归分析估计结果 |
6.4.2 多重处理效应估计结果 |
6.4.3 稳健性检验 |
6.4.4 企业异质性对不同类型信贷约束创新影响的调节作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企业着力修炼内功,奠定融资基础 |
7.2.2 政府落实融资政策,改善融资环境 |
7.2.3 金融机构高效服务,优化融资选择 |
7.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温州人的思想观念与当代温州社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温州人思想观念与当代温州模式的形成 |
(一)思想观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二)温州人思想观念及其形成和发展 |
(三)温州人思想观念与当代温州模式的形成 |
二、温州人思想观念的局限性及其对当代温州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重利轻义的思想观念对温州社会发展大格局的局限 |
(二)自满自足的思想观念对温州持续发展后劲的束缚 |
(三)抱团发展的思想观念对温州企业升级换代的制约 |
(四)疏于公共空间的思想观念对温州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三、温州人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与新时代温州社会发展 |
(一)新时代温州人需强化大局意识 |
(二)新时代温州人需强化创新意识 |
(三)新时代温州人需强化人才意识 |
(四)新时代温州人需强化开放意识 |
(五)新时代温州人需强化公共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政策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贫困 |
二、反贫困 |
三、金融扶贫 |
四、金融扶贫政策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市场失灵理论 |
三、整体性政府治理理论 |
第二章 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政策实施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政策实施机制 |
一、政府制定规划和政策传导 |
二、金融机构执行落实 |
三、贫困群体直接或间接受益 |
第二节 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政策的实施主体 |
一、政府部门 |
二、金融机构 |
第三节 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政策的实施对象 |
一、贫困人口分布广泛 |
二、资金、技术缺乏,自身发展能力不足 |
三、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比较高 |
第四节 现阶段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政策概况 |
一、中央层面的政策 |
二、云南省金融扶贫政策 |
三、西双版纳州自身的实践和探索 |
第三章 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政策实施成效 |
第一节 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政策落实举措 |
一、优化政策执行环境 |
二、创新政策执行模式 |
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
第二节 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政策取得的成效 |
一、贫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改善 |
二、扶贫信贷支持力度增强 |
三、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显着增加 |
四、金融对产业扶贫的政策传导明显增强 |
五、金融扶贫部门合力明显增强 |
第三节 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政策案例分析 |
一、瑶区乡精准脱贫案例 |
二、林权抵押贷款助推企业发展案例 |
第四节 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政策效果分析 |
一、金融扶贫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
二、贫困人口聚居区金融产品与服务可获得分析 |
第四章 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政策实施的组织领导体系不完善 |
一、金融扶贫管理体系不完整 |
二、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偏少 |
三、金融扶贫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发挥不充分 |
第二节 金融扶贫政策本身存在不足 |
一、金融扶贫政策对象有限 |
二、金融扶贫政策创新不足 |
三、金融扶贫政策配套机制不完善 |
第三节 金融扶贫政策协调配合不充分 |
一、金融扶贫政策不协调 |
二、金融扶贫政策与产业政策不同步 |
三、金融扶贫政策与财税政策不配套 |
四、精准扶贫贷款的联合管理机制缺失 |
第四节 贫困地区资金获取能力有限 |
一、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
二、涉农融资担保机制不完善 |
三、金融风险防控压力较大 |
四、直接融资难以有效介入 |
第五节 贫困群体自身存在不足 |
一、内生动力不足 |
二、基础设施条件落后 |
三、金融意识淡薄 |
第五章 国内外金融扶贫政策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内金融扶贫政策的典型经验 |
一、甘肃“双联惠农”贷款模式经验借鉴 |
二、贵州省扶贫再贷款推动金融精准扶贫经验借鉴 |
第二节 国外金融扶贫政策的典型经验 |
一、印度强化农村金融体系经验借鉴 |
二、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小额贷款模式经验借鉴 |
第三节 国内外经验对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政策的启示 |
第六章 提升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政策实施效果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金融扶贫政策实施的组织领导体系 |
一、充分发挥人民银行金融扶贫牵头部门的作用 |
二、调整和完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
三、落实好金融扶贫联席会议制度 |
第二节 完善金融扶贫政策 |
一、提升金融扶贫政策覆盖面 |
二、加强金融扶贫政策创新 |
三、完善金融扶贫政策配套机制 |
第三节 建立金融扶贫政策协调机制 |
一、建立金融扶贫政策协调机制 |
二、建立金融扶贫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机制 |
三、建立金融扶贫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机制 |
四、建立扶贫信贷的联合监督机制 |
第四节 提高扶贫信贷资金获取能力 |
一、积极完善和运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 |
二、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 |
三、推广“扶贫再贷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金融扶贫模式 |
四、提升直接融资获取能力 |
第五节 提升政策宣传成效 |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
二、创新宣传模式 |
三、加大政策培训力度 |
小结 |
一、研究的结论与创新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前瞻与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河南A汽车配件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A汽车配件公司市场竞争内部环境分析 |
2.1 A汽车配件公司概况 |
2.2 A汽车配件公司资源能力分析 |
2.2.1 管理水平的分析 |
2.2.2 人力资源的分析 |
2.2.3 财务活动的分析 |
2.2.4 成本控制能为的分析 |
2.2.5 运营状况的分析 |
第三章 A汽车配件公司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
3.1 汽车配件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府政策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 |
3.1.4 行业技术 |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1 现有竞争力分析 |
3.2.2 购买方的议价能力 |
3.2.3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2.4 潜在入侵者的威胁 |
3.2.5 替代品的威胁 |
第四章 A汽车配件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
4.1 A汽车配件公司的SWOT分析 |
4.1.1 A汽车配件公司竞争优势分析(S) |
4.1.2 A汽车配件公司竞争劣势分析(W) |
4.1.3 A汽车配件公司外部机会分析(O) |
4.1.4 A汽车配件公司外部威胁分析(T) |
4.1.5 A汽车配件公司SWOT矩阵图 |
4.2 A汽车配件公司发展战略定位 |
4.3 A汽车配件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4.3.1 加强型增长整体战略 |
4.3.2 成本领先竞争战略 |
第五章 A汽车配件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5.1 发展战略实施具体步骤和举措 |
5.1.1 明确战略重点 |
5.1.2 扩大生产能力 |
5.1.3 加强成本控制 |
5.1.4 提升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 |
5.2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2.1 组织结构调整管理 |
5.2.2 财务保障管理 |
5.2.3 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管理 |
5.2.4 人力资源管理 |
5.2.5 企业文化建设管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近代酒业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意义与论题说明 |
1.1.1 选题意义 |
1.1.2 论题说明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近代中国传统酿酒业的嬗变 |
2.1 传统酿酒业发展概况 |
2.1.1 近代酒业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
2.1.2 传统酿酒业发展概况 |
2.2 各地区酿酒业发展情形 |
2.2.1 东北地区 |
2.2.2 北方地区 |
2.2.3 南方地区 |
2.2.4 西南、西北地区 |
2.3 传统酒类酿制工艺的发展与成熟 |
2.3.1 绍兴酒酿造工艺与鉴别 |
2.3.2 高粱酒酿造工艺 |
2.3.3 米制烧酒酿造工艺 |
2.3.4 市酒酿造工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洋酒输入与新式酿酒业的发展 |
3.1 中西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洋酒输入 |
3.1.1 近代早期洋酒在中国的传播 |
3.1.2 20 世纪上半叶洋酒输入状况 |
3.1.3 上海的洋酒品牌 |
3.1.4 洋酒在华市场与价格 |
3.2 葡萄栽培与葡萄制酒的历程 |
3.2.1 近代中国的葡萄种植 |
3.2.2 葡萄酒业发展的思路设计 |
3.2.3 葡萄制酒的认识与发展 |
3.2.4 近代张裕酿酒公司发展情形 |
3.3 啤酒业的产生与发展 |
3.3.1 中国啤酒业的早期发展 |
3.3.2 国产啤酒之一:双合盛啤酒汽水公司 |
3.3.3 国产啤酒之二:烟台醴泉啤酒公司 |
3.3.4 近代啤酒酿制工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代酒类的生产、运输与推广 |
4.1 近代酒业生产基本情形 |
4.1.1 酒业生产组织形式 |
4.1.2 酒业生产资本及其构成 |
4.1.3 酒业营业成本与利润 |
4.1.4 酒业工人与工资 |
4.2 酒类运输与推销 |
4.2.1 酒类运输及其地域范围 |
4.2.2 近代酒类的推销 |
4.3 酒类品牌推广与保护措施 |
4.3.1 广告:酒类品牌推广新方式 |
4.3.2 展览会、招幌与酒类品牌展示 |
4.3.3 酒票与商标:酒类防伪与法律保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代酒类消费及其变迁 |
5.1 近代中国的酒类消费场所 |
5.1.1 北京的酒店与“大酒缸” |
5.1.2 上海的酒店与酒馆 |
5.1.3 绍兴酒店 |
5.1.4 下层民众的街头饮酒场景 |
5.2 近代酒类消费文化的变迁 |
5.2.1 饮酒场所与环境的变化 |
5.2.2 酒的侍应方式发生变化 |
5.2.3 饮酒诉求出现新的变化 |
5.2.4 饮用酒类品种出现变化 |
5.2.5 名酒成为消费时尚 |
5.2.6 鸡尾酒开始流行 |
5.2.7 啤酒文化的发展 |
5.2.8 酒礼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淡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酿酒科技的发展和饮酒危害性的科学认识 |
6.1 近代中国酿酒科技的发展 |
6.1.1 近代酿酒科技的成就 |
6.1.2 中国酿酒研究科学化的先驱:魏喦寿、金培松 |
6.1.3 传统酿酒技术的总结与提高:以孙学悟、方心芳为中心 |
6.2 饮酒与健康的探索之路:近代对酒的医学认识 |
6.2.1 对酒之危害的科学认识 |
6.2.2 多举措促进健康饮酒 |
6.2.3 关于酒与健康的一些争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近代中国酒税制度的变迁 |
7.1 从“厘金”到“烟酒税”:清末酒税制度的初步建构 |
7.1.1 清末酒类厘金制度 |
7.1.2 从“厘金”到“烟酒税”:清末酒税制度的初步建构 |
7.2 北京国民政府的酒税制度设计 |
7.2.1 民国初年酒税征收情形 |
7.2.2 将酒税列入国家财政预算,改进征收管理 |
7.2.3 开征烟酒营业特许牌照税 |
7.2.4 建立公卖机构,推行公卖制度 |
7.2.5 北京国民政府烟酒税收入状况 |
7.2.6 烟酒公卖制度剖析 |
7.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酒税制度的变迁 |
7.3.1 南京国民政府对酒税管理的整顿 |
7.3.2 土酒定额税的开征 |
7.3.3 国产烟酒类税沿革 |
7.3.4 国产烟酒类税稽征管理 |
7.3.5 南京国民政府的烟酒类税收入 |
7.4“维民食”与“重国课”:民国禁酒政策演变 |
7.4.1“以维民食”:禁酒的初衷 |
7.4.2 禁酿与限饮:民国禁酒的主要内容 |
7.4.3“以重国课”:财税部门对禁酒的干预 |
7.4.4 民国禁酒的贵州案例 |
7.4.5“停酿莫如禁饮”:对民国禁酒的考察 |
7.5 近代酒税制度构建与酒业发展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酒与近代社会文化变迁:以贵州茅台酒为个案 |
8.1 近代茅台酒生产概况 |
8.2 茅台酒酿制技术的成熟 |
8.3“仿茅酒”新品类的形成 |
8.4 茅台酒文化的形成与传播 |
8.5 限制茅台酒发展的因素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I:图(表) |
附录Ⅱ: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房地产公司激励策略的研究 ——基于K集团合伙人激励计划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激励以及激励机制的定义 |
2.2 激励过程 |
2.3 激励的相关理论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需求层次理论 |
2.3.3 双因素理论 |
2.3.4 期望理论 |
2.3.5 公平理论 |
2.3.6 团队生产理论 |
2.4 我国企业常见激励制度 |
2.4.1 年薪制薪酬激励 |
2.4.2 股权激励 |
2.4.3 合伙人激励制度 |
第3章 K 集团当前激励制度及存在问题解析 |
3.1 行业现状分析 |
3.1.1 房地产存量供给充足 |
3.1.2 房地产市场需求趋缓 |
3.1.3 房地产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
3.1.4 房地产企业应对策略 |
3.2 房地产业合伙人制度激励模式研究 |
3.2.1 房地产业合伙人制度激励模式理论解释 |
3.2.2 房地产业合伙人制度激励模式实施现状分析 |
3.3 K 集团目前的激励制度及存在问题 |
3.3.1 K 集团概况及经营现状分析 |
3.3.2 K 集团商业模式选择及其内在驱动因素研究 |
3.3.3 K 集团商业模式核心要素分析 |
3.3.4 K 集团现有激励方式及其局限性分析 |
3.3.5 K 集团商业模式激励策略路径分析 |
第4章 K 集团合伙人激励计划编制与实施 |
4.1 激励的目标 |
4.2 合伙人制度激励概述 |
4.2.1 激励对象 |
4.2.2 资金募集 |
4.2.3 投资企业的组建 |
4.2.4 利润分配的条件 |
4.2.5 投资企业的管理 |
4.2.6 份额变动 |
4.3 关于广东某项目实施新合伙人激励计划的案例分析 |
4.3.1 项目概况 |
4.3.2 项目开发周期 |
4.3.3 成本控制 |
4.3.4 营销去化 |
4.3.5 合伙人激励计划的实施后的收益测算 |
4.4 合伙人激励计划实施效果评估 |
4.4.1 投资更加谨慎 |
4.4.2 协同性提高 |
4.4.3 离职率的降低 |
4.4.4 全民销售 |
4.5 合伙人激励计划的不足之处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局限性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10)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影响机理及其实证研究 ——以台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范围和前提假设 |
1.4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2.1 关于传承及其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 |
2.2 关于代际传承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代际传承理论模型及其判断的相关研究 |
2.4 对研究现状的评述和展望 |
3 影响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经济环境分析 |
3.1 影响家族企业的经济环境分析 |
3.2 经济环境影响代际传承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机理分析 |
4.1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理论分析 |
4.2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分析框架 |
4.3 本章小结 |
5 家族企业传承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影响因素与假设 |
5.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3 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家族企业传承意愿影响传承计划的实证分析 |
6.1 传承计划及其特征分析 |
6.2 提出假设 |
6.3 实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家族企业传承意愿影响传承制度的实证分析 |
7.1 传承制度及其特征分析 |
7.2 提出假设 |
7.3 实证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模式及其演进分析 |
8.1 代际传承模式分析 |
8.2 传承模式变迁途径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9 研究总结和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若干建议 |
9.3 研究不足之处 |
9.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曙光:家族式管理的告别(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变迁研究 ——基于余底村个案研究[D]. 翟仪儒.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20(01)
- [2]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D]. 高露洋. 河北大学, 2020(02)
- [3]文化自觉与地方社会整合 ——沙镇社会变迁的动力[D]. 云中. 中南民族大学, 2020
- [4]信贷约束对小微企业创新影响研究[D]. 刘美玉. 辽宁大学, 2020(01)
- [5]温州人的思想观念与当代温州社会发展研究[D]. 杨瑞平. 温州大学, 2019(01)
- [6]西双版纳州金融扶贫政策实施研究[D]. 杨淑杰. 云南财经大学, 2017(04)
- [7]河南A汽车配件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丁兴高. 广西大学, 2016(02)
- [8]中国近代酒业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郭旭. 江南大学, 2015(11)
- [9]房地产公司激励策略的研究 ——基于K集团合伙人激励计划的案例分析[D]. 孙静. 吉林大学, 2015(08)
- [10]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影响机理及其实证研究 ——以台州为例[D]. 王呈斌.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