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刚性路面破损状况分析及维修养护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闫鹏[1](2020)在《辽宁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应用效果评价及养护决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内外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成果,同时也提出了诸多的路面养护决策,但这些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高速公路。本文针对这一情况,在充分调研数据的前提下,建立辽宁地区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并且对2012年通车以后的路面结构指标进行验证,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辽宁地区高速公路典型沥青路面进行调研,获取了 PQI、PCI、RQI、RDI、SRI、IRI、RD、SFC和交通量等路面状况数据,通过处理和总结,得到典型路面结构的现有状况。2.以西开高速为例,通过灰色理论和马尔可夫模型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进行了建立和验证。通过对2015年至2018年的预测结果并对其分析研究,可以得出2015年至2018年预测值与实测值精确度为优,平均残差为0.6%,模型平均精确度为98.99,计算出的PQI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误差不大,证明了应用该模型进行预测路面性能的各项指数的变化趋势计算出的结果可靠。3.基于《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对辽宁地区2012年相继通车的高速公路典型沥青路面进行重新验算,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疲劳开裂对应的累计当量轴次、低温开裂指数等指标均满足要求,而沥青层车辙指标均不满足要求。4.通过建立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对辽宁地区典型路面的养护指标进行了计算。采用灰色物元法对路面养护指标进行了评价,即利用五维复合灰元法对PCI、RDI、SRI、RQI和PSSI进行数学计算,同时计算出了辽宁地区典型路面的养护效果,皮长高速、沈阳绕城高速、永恒高速、鹤大高速、西开高速,关联度数值分别为1、0.66、0.65、0.61、0.50。其中关联度大的数值为最佳,小的为最差,得出皮长高速的养护效果最佳、西开高速养护效果最差的结论。5.分析影响路面养护选择方法的因素,确定了路面养护的最佳时机,并且根据路面实际状况选取了合适的养护措施。引入决策树这一概念,通过路面状况PCI来确定养护标准,建立了辽宁地区沥青路面维修养护决策体系,并确定辽宁地区高速公路养护决策树。本文首先在现行规范的基础上对老旧路面的性能进行了验证,并且根据实测数据建立了沥青路面性能预测模型,有效的评价了路面养护的指标,然后建立属于辽宁地区的养护决策树,补充了地域性评价指标,为辽宁地区今后的路面养护提供理论参考。
徐炯[2](2020)在《S24绍诸高速公路路面养护规划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出行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频繁,且样式越来越多样化,高速公路出行已经成为一种主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公路建设也驶入了快车道,我国大量的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高速通车里程急剧增加,持续攀升的交通流量,造成了高速公路道路病害的日益增加,同时也对高速公司的路面维修及养护造成了巨大压力。如何对已建成高速公路进行科学规范养护规划越来越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首先,本文以S24绍诸高速公路为项目背景进行研究,比较了国内外高速公路养护规划的不同之处,引出了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确定了研究内容与方法。其次,对绍诸高速公路的路面现状、发展历史及交通量进行了调查,重点对现场检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结合钻芯取样等手段,准确评价道路现有状况及历年发展趋势,并深入分析路面病害原因。目前绍诸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八年有余,处于路面设计年限中期,对路面总体状况深入分析及评价后表明,绍诸高速公路总体路面使用性能较好,PCI值、RQI值、RDI值的平均值分别在92、94、87以上。主线断面设计年限累计当量轴次将在2022年达到设计轴载。然后,在国家、浙江省养护形式下分析了对绍诸高速公路的养护需求,结合道路现状提出了本次养护规划目标。并在养护需求及规划目标的诉求下,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科学养护决策体系,制定适用于绍诸高速公路的养护决策方法。最后,在分析历年使用性能衰变规律前提下,构建绍诸高速公路使用性能预测模型,基于每公里使用性能预测结果和设定的养护标准,初步确定养护路段和养护时机,通过评价分析既往项目路不同养护措施的实施效果和性能衰变规律,采用费用效益比分析方法,提出适合项目路的养护措施,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未来5年内几种合理养护方案,通过全寿命周期分析方法比选,确定最优养护规划方案,包括具体养护时间、养护路段、养护方案、养护资金安排等。本文研究成果对绍诸高速公路路面养护规划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国内外其他高速公路的路面养护规划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吴键华[3](2020)在《福建省高速公路典型路面结构服役性能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建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逐年增多,形成了两种典型路面结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和新型的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为充分了解两种典型路面结构的使用现状,对两种典型路面结构进行较深的了解,为预防和养护做好准备,本文以通车8年的福泉高速公路为依托,对两种典型路面结构的服役性能开展对比研究。本文首先调研了两种典型路面结构的气候状况、交通量状况和养护历史状况,研究表明,两种典型路面结构受高温影响和多雨天气影响较大,交通量处于较高水平,累计当量轴载作用次数仍在设计范围内,路面历年养护以处理车辙和裂缝为主,两种典型路面结构的主要病害类型也均表现为车辙和裂缝。其次,对两种典型路面结构的车辙、破损、平整度和抗滑指标进行了检测,并结合路面历年的检测数据、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确定了现阶段路面使用性能整体仍处于较好水平,路面病害类型主要是车辙和裂缝,且局部段落两类病害情况较为严重,并根据主要病害类型和实际路面情况对路面各项性能指标权重系数进行了调整,建立了更加符合福建省典型路面结构的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然后,对两种典型路面结构的高温性能进行评价及预测。根据路面各项性能检测数据和对依托高速公路的实地调研,对路面沥青老化和集料破损情况进行评价。对两种典型路面结构车辙路段进行取芯,结合室内试验对路面材料进行高温性能评价,发现高稳定性能均较好,并提出MMLS3加速加载试验、动态模量试验和动态蠕变试验适合评价福建省典型路面结构高温性能。基于永久变形量,结合MMLS3加速加载试验结果对两种典型路面结构的剩余服务年限进行了预测,提出了适合福建省两种典型路面结构的剩余服务年限预测方法,并得出对于正常路面车辙达到10mm,半刚性基层和组合式基层路面结构分别需要5~6年和3~4年,而对于深车辙路段车辙达到20mm,两种路面典型结构分别需要4年和2~3年。最后,对两种典型路面结构的破损状况进行评价及预测。对依托高速公路进行实地调研,对两种典型路面结构破损路段进行取芯,发现组合式基层路面结构的抗反射裂缝性能较好。结合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进行水稳性能评价,结合劈裂抗拉强度试验进行抗裂性能评价,发现两性能均较好。并基于疲劳开裂对两种典型结构的剩余服务年限进行了预测,发现半刚性基层结构在不利条件下沥青路面将在使用3~4年后开始连续性发生疲劳开裂现象,而组合式基层结构在使用2~3年发生。这也为后续的防护和养护提供了依据。
王梦[4](2020)在《基于HDM-4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截至2018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14.25万公里。工作重点由“以建为主”,逐步转为“建养并重”,最终将发展为“以养为主”。恰当的预防性养护决策可延缓路面性能过快衰减、延长使用寿命。预防性养护措施主要着重于路面单一类型的损坏,针对性更强,着眼点更具体,相对于网级路面养护来说,预防性养护更适应于项目级路面。本文基于沥青路面典型路面病害类型,选取HDM-4路面性能预测模型子模型(裂缝模型、坑槽模型、车辙模型、平整度模型)进行本地化校正研究,同时为增强HDM-4的适应性,在模型校正之前先进行了我国与HDM-4的交通标准轴载对接,根据校正级别划分选取适用于项目级的Level 2级模型校正研究,通过计算校正系数K值,并利用回归分析对校正结果进行验证,得到校正后的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最终进行项目级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体系研究,对于项目级沥青路面,将预防性养护决策体系分为养护措施选择、养护时机确定及养护方案确定三项内容。制定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选择流程,提出以平整度为宏观指标,以裂缝率、坑槽个数、车辙深度为微观指标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决策指标体系,确定养护最低可接受水平,依据前项研究中确定的路面性能衰变模型分别计算达到最低可接受水平所需时间,取最小值确定为预养护时机,然后采用大修年限8年为分析周期,应用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法(LCCA)对比分析各养护措施的净现成本,确定最终预防性养护方案,最后制定项目级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体系。
张翔宇[5](2020)在《玉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评价及养护维修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进程逐渐进入了养护时代,高速公路的路面养护与维修成为了管养部门面临的首要任务。因此,如何制定合理的养护维修方案,提升养护水平和高速公路的服务质量,是当前公路管养部门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依托玉凯高速公路路面养护项目,开展了沥青路面性能评价及养护维修方案的研究,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通过项目资料收集和调研,分析了玉凯高速交通量的特点,对原路面性能和状况进行了调查及评价,同时,进一步分析了路面损坏与结构强度之间的关系,对路面结构损坏程度进行了初步评判。(2)通过对原路面病害调查,分析了玉凯高速路面病害的分布特点和数量特征,并选取典型路段进行了现场检测,结合路面材料性能试验结果,总结了典型病害形成原因和发展规律,为养护方案奠定了基础。(3)根据各路段病害差异特征和路面性能提升需求进行了路段的划分,对全线进行养护路段划分,分段确定养护维修方案的处治深度。同时,综合考虑路面使用性能、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影响,引入模糊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养护措施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养护方案比选,为养护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指导,该比选模型能够有效减少人为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提高养护效益。(4)根据项目路段划分结果,分段设计了具体维修方案,重点对铣刨重铺路段的路面结构进行了验算。对典型养护维修路段进行了跟踪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养护维修后的各项路面性能均有明显的提升,达到了良好的修复效果。
崔玉姣[6](2020)在《甘肃省高速公路网级沥青路面养护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甘肃省高速公路网建设的不断完善,总里程不断增加,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但每年养护资金投入有限,难以满足所有高速公路的养护需求。为了保证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如何将给定的养护资金合理分配到路网最需要处治的路段上,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以甘肃省15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组成的路网为研究项目依托,收集分析甘肃省2015年-2018年全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路况数据以及部分路段的养护工程资料,对甘肃省高速公路网沥青路面决策问题进行研究。首先,由于甘肃省高速路网公路所处环境复杂、路龄不同、管养水平各异、性能数据庞大等问题,需对高速公路段进行区域划分。选择甘肃省气候自然区域、路龄、车流量与管养单位作为划分指标。运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对甘肃省高速公路网内48条公路段划分为四个区域,第I类与第II类区域所包含的公路段路龄超过10年以上,第I类属轻交通,所处自然区划昼夜温差大或降雨多,而第II区域的公路段属于极重交通,大多在昼夜温差大,降水较少区域;第III类与第IV类区域所包含的路段路龄在10年以内,第III类属轻中交通,年均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第IV类属重交通,太阳辐射强烈,温差大,降水稀少。运用K-means聚类分析法能够将路况特征一致的路段划分为一类,区域划分合理。其次,国内常用定权综合评价法判定结果优于路面实际情况,且评价标准是针对于路面使用状况而确定的标准,为管养单位提供明确的路况信息,将此标准用于路面养护的标准不是很合理。本文基于变权-可拓综合评价法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评价模型,从实际检测数据为基础确定路面状况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更加符合路面的实际状况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具体实例分析及与规范定权法所得出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构建的路面状况评价模型结果更能体现路面使用性能,为后期养护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结合近年来甘肃省路况信息,考虑每条公路所处地域以及养护水平等有较大差异,以划分的四个路面区域内的路段为单位,通过筛选分析甘肃省15条高速公路2015-2018年路面使用性能指数数据,对甘肃省四个分区的高速公路段分别建立了路面使用性能灰色预测模型。将2019年路面检测数据与预测结果进行比对验证,其四个指标的准确率可以达到89%以上,预测结果较为可靠,可以有效的预测高速沥青路面衰减规律。采用决策树的方法对甘肃省高速公路路面进行了两阶段养护对策的判断,并运用变权-可拓路面综合性能评价进行验证养护对策选择的是否具有参考性,当评价结果为“优”或“良”,路面要进行日常养护或预防性养护;评价结果为“良”时,路面要进行功能性修复或是预防性养护;评价结果为“中”或“中”以下,路面要进行修复性养护。最后,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得到四类区域各需要养护路段的综合排序,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养护资金不足无法满足养护决策的施工。把排序结果应用到路网养护计划的优化分析过程,根据排列顺序对路面进行养护,能够大大减少计算量。采用0-1整数规划算法进行优化养护对策,以近年来甘肃省每年投入养护工程的养护资金为目标函数对预防性养护的路段进行优化。研究成果为建立适用于甘肃省高速网级路面养护管理系统奠定基础,为高速管养单位提供技术支持。
杜剑恒[7](2020)在《新疆奎屯片区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奎屯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为北疆交通枢纽,贯通东西的G30线连霍高速与连接南北疆的G217线在此交汇,G3014奎-阿高速,G3015奎-塔高速也由此地出发。片区养护路区域公路总长1014.094Km,其中高速386.339Km;一级公路129.714Km;二三级国省道路498.041Km。为保证养护资金的高效利用,在公路技术状况、病害成因、自然环境、交通量等因素综合影响下,正确选用适宜的养护技术,成为养护决策的首要难题。本论文针对奎屯片区以往应用过多种养护技术的状况,对各类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在奎屯片区适应性进行研究,指导今后奎屯片区公路养护技术的选用,为实现养护方案的正确决策提供技术参考。2015年至2019年间,奎屯片区选用就地冷再生、就地热再生、纤维碎石封层、开普封层、微表处、抗滑表处、罩面、补强等多种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应用于12项养护工程。在沥青路面养护技术选用决策方面,结合路段实际自然环境、交通量等相关因素,在状况、条件相同路段选取不同施工工艺进行养护技术横向对比;在状况、条件相异路段选取同种施工工艺进行养护技术纵向对比。经过后期的持续跟踪观测,形成多项养护技术在奎屯片区适应性运用的后评价。本文选取4项具有典型性养护技术应用的养护工程,从养护方案的决策依据、养护技术实施效果及评价方面提出了不同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在奎屯片区的适应性。通过不同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横、纵向技术适应性研究,对提高奎屯片区公路养护效果,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及进一步降低公路寿命周期内的养护成本等具有重要的技术参考价值。
周乐[8](2019)在《钢桥面沥青铺装层使用状况评价及养护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交通运输行业也在迅速发展,新建的大跨径钢桥越来越多,钢桥面沥青铺装作为钢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桥梁通道的正常运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从结构特性和铺装材料上都区别于常规路面铺装,对此方面的维护研究较少。那么如何对钢桥面沥青铺装的使用状况进行评定,提出相应的快速关键养护技术,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对钢桥面铺装结构进行分类介绍,并全文针对钢桥面典型铺装结构浇注式(Guss Asphalt)+SMA(Stone Mastic Asphalt)的破坏形式进行了分类,分析其成因和破坏基理,提出该种铺装结构的使用状况评价的指标和标准,研究了钢桥面沥青铺装关键的养护维修方案。在此基础之上,结合钢桥面沥青铺装工程应用,为后期同类铺装体系养护形成评价与技术支持。具体研究如下:(1)在对钢桥面沥青铺装常见病害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钢桥面沥青铺装使用状况评价的指标和标准,为运营期大桥钢桥面沥青铺装使用状况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2)针对常见病害研究开发了两项关键钢桥面铺装养护技术,即直投改性浇注式沥青修补技术和超固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3)在使用状况评价指标和各病害分类的基础上,针对各评价指标和对应的养护阙值提出对应的养护决策方法,同时对各种病害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4)结合钢桥面沥青铺装养护案列,提出针对钢桥面沥青铺装的养护维修方案,为指导大面积钢桥面沥青铺装评价和养护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要艳君[9](2019)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与病害处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公路作为我国公路运输网络的主动脉,其所承担的运输任务量较大,因此需要有较好的路面使用性能。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建设、养护以及管理并重的阶段,相应的高速公路建设会减少,但是路面养护的任务却有所增加。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有必要深入研究影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材料以及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表现,由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所以深入开展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高速公路某路段为例,阐述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概念,指出了路面使用性能指标的选取和评价流程以及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高速公路某路段沥青路面状况进行分析,根据某路段概况介绍,对其路面状况进行调查和检测,得到相应的检测结果。然后分析某路段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及其成因,主要分为变形类病害、松散类病害、裂缝类病害以及其他类病害。紧接着对高速公路某路段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进行评价,其中包括路面破损状况、路面结构承载力、路面行驶质量、路面安全性能以及路面综合评价。根据前面几部分的分析提出高速公路某路段沥青路面的整治措施,主要是路面病害的整治。这些整治措施的实施对于改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其它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整治方案的制定,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海莲[10](2019)在《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分析及养护决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路网体系已基本形成。但由于高速公路里程和交通流量的持续增长,大多数高速公路已经进入养护维修高峰期。同时受西北寒旱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高寒气候、高原冻土、大风干旱和恶劣多变的气候条件影响,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不断增加且成因更趋复杂。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及智能算法,结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历史,深入分析和研究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衰变机理,研究建立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及预测模型,并结合养护资金及养护规划目标,构建路面养护智能决策体系,不仅对进一步提高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而且为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技术支持。基于已有文献研究,本文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为主线,综合应用粗糙集、网络分析法、区间数、模糊分析、多维联系数等理论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西北寒旱地区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性能预测及路面养护决策与优化过程中涉及的路面技术状况评价、路面性能衰变预测、养护路段确定及措施选择、养护费用分配及养护决策优化方法等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研究:(1)通过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的内涵及其评价过程发展历程的系统分析,建立了基于路面技术状况的多元复杂系统,重点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结构性能、功能性能、车辙性能、安全性能、结构承载力等之间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同时结合高速公路的周围气候、交通流量、路龄及施工与运营管理等要素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系统总结了沥青路面损坏的类型及表现特征;并通过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通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深入分析,研究建立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对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产生机理及主要类型的系统深入分析,结合传统评价方法中固定指标权重难以反映实际路况性能的不足,利用粗糙集知识粒度及网络分析法等理论,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出发,构建了基于粗糙集知识粒度理论和ANP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指标权重标定方法。同时,结合区间数理论、模糊评价方法及粗糙集不完备信息系统,构建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模型,并以甘肃省管辖高速公路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模型及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3)通过对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影响因素及传统预测方法的系统总结和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和改进的萤火虫算法,构建了基于IFA-SVM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并引入领域搜索及可变步长策略,克服寻优过程中萤火虫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而发生随机移动,指导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寻优选择,进而选择对应性能指标实现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的有效预测。并通过实例预测,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分析。(4)通过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目标的分析,进一步梳理了路面养护的主要措施及其对应的技术方案。结合《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 5421-2018)等标准,根据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及其病害特征,建立了路面养护决策标准,构建了集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路龄、交通流轴载、养护历史、养护资金及养护规划目标于一体的养护决策模型,提出了养护路段划分方法和养护方案决策与优化技术。(5)根据所建模型及其对应的方法与技术,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及智能信息处理算法,使用Python的Web开放框架Django及其集成插件,结合GIS技术平台和MySQL数据库技术管理平台,搭建了基于B/S架构的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养护方案智能决策系统。并结合实例测试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各类理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刚性路面破损状况分析及维修养护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刚性路面破损状况分析及维修养护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应用效果评价及养护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辽宁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现场调研及病害分析 |
2.1 路面现场调查工程实例 |
2.1.1 辽宁西开高速公路调查及分析 |
2.1.2 永桓高速公路调查及分析 |
2.1.3 鹤大高速公路调查及分析(丹通) |
2.1.4 沈阳绕城高速公路调查及分析 |
2.1.5 皮长高速公路调查及分析 |
2.1.6 庄盖高速公路调查及分析 |
2.1.7 建兴高速公路调查及分析 |
2.2 辽宁地区高速公路路面病害分析 |
2.2.1 高速公路路面主要病害 |
2.2.2 路面损坏影响因素 |
2.2.3 路面破损分类 |
2.2.4 病害产生的原因 |
2.2.5 辽宁地区高速公路路面破损状况及发展 |
2.3 本章小结 |
3 辽宁地区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 |
3.1 路面使用性能总体状况 |
3.2 影响因素 |
3.3 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3.4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的选择 |
3.5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的建立 |
3.5.1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建模步骤 |
3.5.2 灰色模型 |
3.5.3 检验方法 |
3.5.4 马尔可夫预测 |
3.6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的检验 |
3.7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在辽宁地区的应用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现行规范对高速公路典型路面结构验证 |
4.1 西开高速公路路面永久变形计算 |
4.2 无机结合料层疲劳开裂验算 |
4.3 路面低温开裂指数验算 |
4.4 辽宁地区其他典型路面结构进行验算 |
4.5 本章小结 |
5 辽宁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分析 |
5.1 预防性养护决策标准 |
5.1.1 宏观路况标准 |
5.1.2 微观路况标准 |
5.2 使用性能预测结果分析 |
5.3 基于灰色物元法的路面养护决策 |
5.3.1 灰色物元决策计算过程 |
5.3.2 灰色物元法在辽宁地区高速公路的应用 |
5.4 辽宁地区高速公路养护决策 |
5.4.1 预防性养护方法的选择 |
5.4.2 沥青路面养护措施 |
5.4.3 决策树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S24绍诸高速公路路面养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绍诸高速公路交通量分析 |
2.1 道路建设期状况 |
2.1.1 建设期总体状况 |
2.1.2 路基标准横断面 |
2.1.3 建设期路面结构 |
2.2 历年交通量变化 |
2.2.1 研代表车型及折算系数 |
2.2.2 历年交通量变化 |
2.3 交通量组成及分析 |
2.4 累计轴载统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绍诸高速公路建养历史及现状总体评价 |
3.1 道路历年养护状况分析 |
3.1.1 历年养护措施分析 |
3.1.2 历养护措施使用效果评价 |
3.2 道路典型病害及特征 |
3.3 路面使用性能现状评价 |
3.3.1 路面性能总体现状评价 |
3.3.2 路面技术状况分项指标分析 |
3.4 路面钻孔取芯分析 |
3.4.1 取芯情况描述 |
3.4.2 芯样情况分析 |
3.5 典型病害成因分析 |
3.5.1 横向裂缝 |
3.5.2 龟裂 |
3.5.3 坑槽 |
3.5.4 车辙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绍诸高速公路养护决策方法分析 |
4.1 规划需求分析 |
4.2 养护规划目标 |
4.3 养护决策方法 |
4.3.1 养护标准 |
4.3.2 养护对策 |
4.3.3 决策方法 |
4.3.4 决策依据 |
4.3.5 决策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路面使用性能数据预测及养护规划实施方案 |
5.1 路面使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规划单元划分 |
5.1.1 路面使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5.1.2 规划单元划分 |
5.2 路面使用性能衰减规律分析 |
5.2.1 路面使用性能衰减模式 |
5.2.2 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衰减规律分析 |
5.2.3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衰减规律分析 |
5.2.4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衰减规律分析 |
5.2.5 路面使用性能衰减规律分析 |
5.3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选择构建 |
5.3.1 预测模型选择原则 |
5.3.2 国内典型预测模型 |
5.3.3 预测模型评价比选 |
5.3.4 养护周期平均衰减状态预测 |
5.4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结果 |
5.5 养护规划总体策略及实施方案 |
5.5.1 规划子单元养护策略 |
5.5.2 养护规划总体策略 |
5.5.3 养护规划实施方案 |
5.5.4 经济性比选 |
5.6 推荐的养护措施方案 |
5.6.1 加铺罩面处治方案 |
5.6.2 铣刨重铺处治方案 |
5.6.3 预防性养护处治方案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福建省高速公路典型路面结构服役性能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
1.2.2 路面材料性能评价 |
1.2.3 路面结构寿命预估分析 |
1.2.4 现状总结 |
1.3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典型路面结构气候交通特性与养护历史分析 |
2.1 气候状况分析 |
2.1.1 气温状况分析 |
2.1.2 天气状况分析 |
2.2 交通量状况分析 |
2.2.1 交通量发展状况分析 |
2.2.2 交通组成状况分析 |
2.2.3 累计当量轴载作用次数分析 |
2.3 路面养护历史状况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面技术状况对比分析及指标优化 |
3.1 路面车辙分析 |
3.1.1 路面车辙状况(RDI) |
3.1.2 路面车辙分布情况 |
3.1.3 路面车辙发展趋势分析 |
3.2 路面破损分析 |
3.2.1 路面破损状况(PCI) |
3.2.2 路面破损分布情况 |
3.2.3 典型病害类型分析 |
3.3 路面平整度分析 |
3.3.1 路面行驶质量(RQI) |
3.3.2 路面平整度分布情况 |
3.3.3 路面平整度发展趋势分析 |
3.4 路面抗滑分析 |
3.4.1 路面抗滑状况(SRI) |
3.4.2 路面抗滑分布情况 |
3.4.3 路面抗滑发展趋势分析 |
3.5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优化 |
3.5.1 高速公路评价指标探讨 |
3.5.2 路面破损状况细化(PCI) |
3.5.3 路面使用性能细化(PQI)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路面结构高温性能评价及预测 |
4.1 现场取芯及路面沥青老化状况、集料破碎状况评价 |
4.1.1 现场取芯 |
4.1.2 路面沥青老化状况及集料破碎状况评价 |
4.2 高温稳定性室内试验 |
4.2.1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
4.2.2 MMLS3 加速加载试验 |
4.2.3 动态模量试验 |
4.2.4 动态蠕变试验 |
4.3 基于永久变形量的剩余服务年限预测 |
4.3.1 预测体系建立 |
4.3.2 预测体系验证 |
4.3.3 剩余服务年限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结构路面破损状况评价及预测 |
5.1 现场取芯及芯样特征分析 |
5.1.1 取芯路段选择 |
5.1.2 裂缝处芯样特征分析 |
5.2 路面水稳性能评价 |
5.2.1 试验方法 |
5.2.2 试验结果分析 |
5.3 路面抗裂性能评价 |
5.3.1 试验方法 |
5.3.2 试验结果分析 |
5.4 基于疲劳开裂的路面剩余服务年限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4)基于HDM-4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研究 |
1.2.2 HDM-4路面性能衰变预测模型校正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速公路现场调查与检测 |
2.1 沥青路面路况检测 |
2.1.1 沥青路面路况检测方法 |
2.1.2 沥青路面检测数据类型 |
2.2 北仑港高速路面状况数据统计分析 |
2.2.1 项目基本情况 |
2.2.2 气候、地理特征 |
2.2.3 设计施工资料 |
2.2.4 交通数据 |
2.2.5 路面养护资料 |
2.2.6 路面检测数据 |
2.2.7 典型病害及成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英交通轴载换算标准对接 |
3.1 中英车辆类型及轴型对应分析 |
3.2 中英不同设计标准轴载换算 |
3.2.1 中英不同设计标准轴载换算方法 |
3.2.2 我国沥青路面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计算 |
3.2.3 HDM-4(英国)当量设计标准轴载换算系数 |
3.3 北仑港高速公路交通轴载状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DM-4沥青路面性能衰变模型校正研究 |
4.1 HDM-4模型参数校正及方法 |
4.1.1 HDM-4路面性能衰变模型概述 |
4.1.2 HDM-4模型参数校正及方法 |
4.2 HDM-4沥青路面性能衰变预测模型 |
4.2.1 坑槽预测模型 |
4.2.2 裂缝预测模型 |
4.2.3 车辙预测模型 |
4.2.4 平整度预测模型 |
4.3 HDM-4沥青路面性能衰变预测模型校正 |
4.3.1 坑槽预测模型校正 |
4.3.2 裂缝预测模型校正 |
4.3.3 车辙预测模型校正 |
4.3.4 平整度预测模型校正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体系研究 |
5.1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 |
5.1.1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方法 |
5.1.2 我国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
5.1.3 HDM-4路面防性养护措施 |
5.1.4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 |
5.2 基于HDM-4路面性能衰变模型的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 |
5.2.1 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方法 |
5.2.2 预养护时机决策指标及最低可接受水平分析 |
5.3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案确定研究 |
5.3.1 分析周期确定方法 |
5.3.2 分析周期总费用分析 |
5.3.3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案确定 |
5.4 北仑港高速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分析 |
5.4.1 北仑港高速公路适用性养护措施选择 |
5.4.2 北仑港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 |
5.4.3 北仑港高速预防性养护方案确定 |
5.5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体系制定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玉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评价及养护维修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典型病害成因分析研究 |
1.2.2 沥青路面养护维修措施研究 |
1.2.3 养护维修方案决策研究 |
1.3 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旧路面路况调查及使用性能评价 |
2.1 依托工程概况 |
2.2 交通量调查与分析 |
2.2.1 交通量调查 |
2.2.2 交通量组成及预测 |
2.3 原路面性能调查与评价 |
2.3.1 路面性能调查 |
2.3.2 路面状况综合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面主要病害类型及成因 |
3.1 现场病害调查 |
3.1.1 主要病害类型及分布比例 |
3.1.2 代表部位钻芯检测 |
3.1.3 实地探坑 |
3.2 旧路面材料性能试验分析 |
3.2.1 沥青面层抽提与矿料筛分试验 |
3.2.2 旧沥青性能分析 |
3.3 病害成因分析 |
3.3.1 裂缝类 |
3.3.2 车辙 |
3.3.3 坑槽 |
3.3.4 修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路面养护维修方案比选研究 |
4.1 沥青路面养护路段划分 |
4.2 养护维修措施分析 |
4.2.1 抗滑罩面处治措施 |
4.2.2 基层处治措施 |
4.3 基于模糊层次决策理论的比选方法研究 |
4.3.1 模糊层次决策理论的基本原理及过程 |
4.3.2 评价体系建立 |
4.4 比选分析 |
4.4.1 抗滑罩面措施比选 |
4.4.2 基层材料比选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养护维修措施方案设计与应用 |
5.1 养护维修方案制定 |
5.1.1 养护方案初步拟定 |
5.1.2 养护方案具体设计 |
5.2 路面维修方案结构验算 |
5.3 实施效果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得科研项目 |
(6)甘肃省高速公路网级沥青路面养护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公路网养护决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公路网养护决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甘肃省高速公路网路段区域划分 |
2.1 甘肃省高速公路概况 |
2.2 甘肃省高速公路网区域划分 |
2.2.1 公路网区域划分概述 |
2.2.2 甘肃省高速公路网区域划分因素选择 |
2.3 基于聚类法的甘肃省高速公路网区域划分 |
2.3.1 K-means聚类模型简介 |
2.3.2 聚类模型与算法 |
2.3.3 基于聚类法的甘肃省高速公路网区域划分 |
2.3.4 四个区域病害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甘肃省高速公路网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
3.1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概述 |
3.2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标准 |
3.2.1 路面破损状况 |
3.2.2 路面行驶质量 |
3.2.3 路面车辙深度 |
3.2.4 路面抗滑性能 |
3.3 现行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结果分析 |
3.4 变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 |
3.4.1 可拓综合评价模型 |
3.4.2 惩罚型变权函数模型 |
3.5 基于变权-可拓法的甘肃省高速路面性能评价 |
3.5.1 变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3.5.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甘肃省高速公路网路面使用性能预测 |
4.1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概述 |
4.2 灰色系统理论法 |
4.2.1 GM(n,h)模型 |
4.2.2 建立灰色预测方程 |
4.3 基于灰色模型的甘肃省高速公路网级路面使用性能预测 |
4.3.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指标选取 |
4.3.2 灰色预测模型建立 |
4.4 甘肃省各区域路段选取及预测 |
4.4.1 第Ⅰ类路面衰减模型 |
4.4.2 第Ⅱ类路面衰减模型 |
4.4.3 第Ⅲ类路面衰减模型 |
4.4.4 第Ⅳ类路面衰减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研究 |
5.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指标及方法 |
5.1.1 养护工程性质与分类 |
5.1.2 养护对策确定原则 |
5.2 甘肃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对策选择 |
5.2.1 甘肃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用养护对策及效果 |
5.2.2 基于决策树法的甘肃省高速公路网养护对策研究 |
5.3 基于决策树的甘肃省各区域养护决策应用 |
5.3.1 第Ⅱ类区域典型路段养护对策选择 |
5.3.2 第Ⅳ类区域典型路段养护对策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甘肃省高速公路网级路面养护决策优化研究 |
6.1 高速公路网级路面养护决策影响因素选择 |
6.1.1 路面养护费用 |
6.1.2 交通量 |
6.1.3 路面使用性能 |
6.2 高速公路网级路面决策优化模型建立 |
6.2.1 灰色关联法排序 |
6.2.2 0-1整数规划法对养护决策的优化 |
6.3 甘肃省高速公路网级路面决策优化模型使用 |
6.3.1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养护排序 |
6.3.2 基于0-1规划法的决策优化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甘肃省高速公路灰色预测模型参数 |
附录B 甘肃省高速公路网使用性能评价对比 |
附录C 甘肃省高速公路PCI、RQI预测数据验证结果 |
附录D 甘肃省高速公路RDI、SRI预测数据验证结果 |
附录E 甘肃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维修措施表 |
附录F 甘肃省高速公路交通量 |
附录G 甘肃省高速公路网沥青路面2020年-2022年养护对策 |
附录H 甘肃省高速公路网沥青路面2020年-2022年优化后养护对策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疆奎屯片区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公路建设与养护的发展现状 |
1.1.2 新疆公路路面养护存在的问题 |
1.1.3 国内外路面养护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1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内容 |
1.2.2 论文的主要框架 |
1.2.3 研究创新 |
1.2.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新疆奎屯片区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与基本养护技术 |
2.1 新疆奎屯片区路面现阶段病害的类型及成因分析 |
2.2 奎屯片区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 |
2.3 目前奎屯片区公路养护的主要方式及处理效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疆奎屯片区公路养护基本情况及养护技术运用实例 |
3.1 奎屯片区概况 |
3.1.1 奎屯公路管理局养护概况 |
3.1.2 奎屯片区自然环境情况 |
3.1.3 奎屯片区近年公路养护实施情况 |
3.2 新疆奎屯片区公路养护技术选用方法 |
3.2.1 公路状况调查与技术状况评价 |
3.2.2 方案选定原则及依据 |
3.3 G217线独山子至巴音沟K564+000-K577+215段公路养护工程 |
3.3.1 项目概况 |
3.3.2 自然环境条件 |
3.3.3 路面状况调查 |
3.3.4 病害成因分析 |
3.3.5 路面养护方案的确定 |
3.4 G217线和什托洛盖-乌尔禾区(K292-K314)段公路养护工程 |
3.4.1 项目概况 |
3.4.2 自然环境条件 |
3.4.3 路面状况调查 |
3.4.4 病害成因分析 |
3.4.5 路面养护方案的确定 |
3.5 S201线克拉玛依大农业-小拐(K188-K203)段公路养护工程 |
3.5.1 项目概况 |
3.5.2 自然环境条件 |
3.5.3 路面状况调查 |
3.5.4 病害成因分析 |
3.5.5 路面养护方案的确定 |
3.6 Z817线四棵树镇-高泉镇(K0+000-K14+818)公路养护养护工程 |
3.6.1 项目概况 |
3.6.2 自然环境条件 |
3.6.3 路面状况调查 |
3.6.4 病害成因分析 |
3.6.5 路面养护方案的确定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奎屯片区公路养护技术运用的评价 |
4.1 四项养护技术实施效果评价 |
4.1.1 G217线冷再生技术运用的养护效果及跟踪评估 |
4.1.2 G217线纤维碎石封层技术运用的养护效果及跟踪评估 |
4.1.3 S201线开普封层技术运用的养护效果及跟踪评估 |
4.1.4 Z817线就地热再生技术运用的养护效果及跟踪评估 |
4.2 奎屯片区养护技术适用性分析 |
4.2.1 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奎屯片区适应性分析 |
4.2.2 纤维碎石封层技术在奎屯片区适应性分析 |
4.2.3 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奎屯片区适应性分析 |
4.2.4 开普封层技术在奎屯片区适应性分析 |
4.2.5 各种养护技术应用效果及经济效果对比 |
4.3 公路养护技术分析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钢桥面沥青铺装层使用状况评价及养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线路 |
第二章 钢桥面沥青铺装层典型病害分析 |
2.1 钢桥面沥青铺装病害形式及特点 |
2.1.1 裂缝 |
2.1.2 车辙 |
2.1.3 脱层及推移 |
2.1.4 松散、掉粒、坑槽 |
2.1.5 鼓包 |
2.2 钢桥面铺装病害成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桥面沥青铺装层使用状况评价体系研究 |
3.1 沥青铺装层铺装体系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1 现行规范评价指标 |
3.1.2 钢桥面沥青铺装层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 |
3.1.3 钢桥面沥青铺装层使用状况评价指标 |
3.2 钢桥面沥青铺装层使用状况评定体系研究 |
3.2.1 研究范围 |
3.2.2 研究方法 |
3.2.3 使用状况评价指标分析 |
3.3 钢桥面沥青铺装使用状况评价标准 |
3.4 养护决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桥面沥青铺装层关键养护技术研究 |
4.1 直投改性浇注式沥青修补技术 |
4.1.1 直投型浇注式沥青开发 |
4.1.2 直投改性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 |
4.1.3 直投改性剂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性能验证 |
4.1.4 小型移动式拌合设备开发 |
4.2 超固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 |
4.2.1 原材料 |
4.2.2 水性环氧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 |
4.2.3 水性环氧改性乳化沥青性能分析 |
4.2.4 凝胶特性 |
4.2.5 相结构分析 |
4.2.6 SCS超固封层配合比设计 |
4.2.7 SCS超固封层路用性能分析 |
4.2.8 SCS超固封层开放交通时间分析 |
4.2.9 SCS超固封层使用条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桥面沥青铺装层养护措施 |
5.1 钢桥面沥青铺装层病害养护技术 |
5.1.1 裂缝养护技术 |
5.1.2 车辙养护技术 |
5.1.3 松散、掉粒、坑槽养护技术 |
5.1.4 脱层、推移养护技术 |
5.1.5 鼓包养护技术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应用 |
6.1 项目概况 |
6.2 养护管理目的与工作原则 |
6.3 养护数据分析及使用状况评价 |
6.3.1 日常性养护 |
6.3.2 钢桥面沥青铺装病害处理 |
6.3.3 钢桥面沥青铺装使用性能检测 |
6.4 养护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与病害处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概念 |
2.2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
2.2.1 路面使用性能指标的选取 |
2.2.2 路面使用性能的评价流程 |
2.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某高速公路路段沥青路面状况分析 |
3.1 某高速公路路段概况 |
3.2 路面状况调查及检测 |
3.2.1 路面破损调查 |
3.2.2 路面平整度检测 |
3.2.3 车辙检测 |
3.2.4 路面抗滑性能检测 |
3.2.5 弯沉检测 |
3.3 路面状况检测结果 |
3.3.1 路面横向裂缝 |
3.3.2 路面纵向裂缝 |
3.3.3 车辙 |
3.3.4 平整度 |
3.3.5 路面抗滑性能 |
3.3.6 路面结构强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某高速公路路段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
4.1 破损状况 |
4.1.1 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指数 |
4.1.2 路面综合破损率 |
4.1.3 路面状况指数 |
4.1.4 路面质量等级的划分 |
4.1.5 路况评价 |
4.2 路面结构承载力 |
4.3 路面行驶质量 |
4.4 路面安全性能 |
4.5 路面综合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分析与整治措施 |
5.1 路面典型病害分析 |
5.1.1 变形类病害 |
5.1.2 松散类病害 |
5.1.3 裂缝类病害 |
5.1.4 其他类病害 |
5.2 路面典型病害整治措施 |
5.2.1 变形类病害的整治措施 |
5.2.2 松散类病害的整治措施 |
5.2.3 裂缝类病害的整治措施 |
5.2.4 其他类病害的整治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分析及养护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因素分析 |
2.1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及影响因素 |
2.1.1 路面技术状况的内涵 |
2.1.2 路面技术状况的影响因素 |
2.2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
2.2.1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历程 |
2.2.2 沥青路面破损类型 |
2.3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通用评价指标体系 |
2.3.1 路面性能评价方法 |
2.3.2 分项指标评价标准 |
2.3.3 通用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
2.4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2.4.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2.4.2 分项指标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北寒旱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权重标定方法研究 |
3.1 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概况 |
3.1.1 甘肃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与建设 |
3.1.2 甘肃省高速公路路网区域划分 |
3.2 甘肃省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情况 |
3.2.1 高速公路路面病害调查 |
3.2.2 高速公路分区沥青路面病害情况 |
3.2.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成因分析 |
3.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3.3.1 评价指标权重标定过程 |
3.3.2 评价指标主观权重标定算法 |
3.3.3 评价指标客观权重标定算法 |
3.3.4 评价指标权重优化标定 |
3.4 实例分析 |
3.4.1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网络结构 |
3.4.2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主观权重 |
3.4.3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客观权重 |
3.4.4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权重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模型 |
4.1 模糊区间数评价理论 |
4.1.1 区间数基本理论 |
4.1.2 综合评价原理 |
4.2 基于模糊区间数的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模型 |
4.2.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
4.2.2 评价区间的确定及量化 |
4.2.3 区间数评价结果确定 |
4.3 甘肃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
4.3.1 评价指标测度值界定 |
4.3.2 评价指标值模糊处理 |
4.3.3 评价指标权重模糊区间确定 |
4.3.4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
4.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 |
5.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因素分析 |
5.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通用方法 |
5.2.1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衰变模式 |
5.2.2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通用预测方法 |
5.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 |
5.3.1 SVM基本原理 |
5.3.2 FA基本原理 |
5.3.3 IFA-SVM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 |
5.4 甘肃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 |
5.4.1 沥青路面性能检测基础数据 |
5.4.2 沥青路面性能检测基础数据预处理 |
5.4.3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 |
5.4.4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体系研究 |
6.1 沥青路面养护目标及分类 |
6.1.1 养护目标 |
6.1.2 养护技术分类 |
6.2 沥青路面养护策略及确定 |
6.2.1 高速公路路面单元养护类型及划分标准 |
6.2.2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策略及确定标准 |
6.3 沥青路面养护路段划分与优化 |
6.3.1 养护路段划分原则 |
6.3.2 养护路段划分方法 |
6.4 沥青路面养护决策与优化 |
6.4.1 养护决策指标体系 |
6.4.2 养护决策层次模型 |
6.4.3 基于多维联系数的养护决策方法 |
6.4.4 基于养护效益与目标的养护方案优化 |
6.5 养护方案决策优化实例 |
6.5.1 路线基本概况 |
6.5.2 养护路段划分及优化 |
6.5.3 养护方案决策与优化 |
6.5.4 养护决策与规划方案 |
6.6 本章小结 |
7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智能养护决策管理系统 |
7.1 系统设计与技术框架 |
7.2 系统总体架构 |
7.3 系统功能结构 |
7.4 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刚性路面破损状况分析及维修养护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应用效果评价及养护决策[D]. 闫鹏.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2]S24绍诸高速公路路面养护规划研究[D]. 徐炯.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3]福建省高速公路典型路面结构服役性能对比研究[D]. 吴键华.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基于HDM-4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体系研究[D]. 王梦. 长安大学, 2020(06)
- [5]玉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评价及养护维修方案研究[D]. 张翔宇.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6]甘肃省高速公路网级沥青路面养护决策研究[D]. 崔玉姣.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7]新疆奎屯片区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适应性研究[D]. 杜剑恒. 长安大学, 2020(06)
- [8]钢桥面沥青铺装层使用状况评价及养护技术研究[D]. 周乐.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5)
- [9]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与病害处治对策研究[D]. 要艳君. 长安大学, 2019(07)
- [10]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分析及养护决策方法研究[D]. 李海莲.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