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火犯罪动机分析

纵火犯罪动机分析

一、纵火犯罪动机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冯卫国[1](2021)在《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概念厘定与类型界分》文中提出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对公共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是当前我国犯罪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对此类犯罪行为,理论上存在不同的概念表述。"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一词较为准确、精炼地概括了其内涵与特征。这类犯罪具有个体性、极端性、暴力性等特点。行为人具有极端化的思维和报复社会的动机,这是其不同于普通暴力犯罪的基本特性。作为一类特殊的犯罪类型,其同群体性暴力事件、暴力恐怖犯罪以及西方社会的"仇恨犯罪"存在显着差别。

赵森尧[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纵火时空分析及团伙纵火识别》文中研究表明纵火是一种特殊的犯罪形式,具有犯罪动机复杂,调查取证难的特点。纵火除了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可能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并在公众中引起心理恐慌。目前,数据挖掘技术正日益成为预防和打击犯罪的有力工具。在纵火预防策略的研究中,从时空模式出发挖掘纵火发生的聚集规律,将有助于警力与消防资源的部署,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响应时间。而对团伙纵火的快速识别,将为案件的侦破和预防提供有效的支撑。为了挖掘纵火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征,分析其聚集效应,本文使用Knox方法检验了纵火事件的发生是否存在显着的临近重复效应,并且分别基于Texas州和Ford worth市的纵火数据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显示,纵火事件通常在距起始事件空间和时间较近的地方表现出较高的重复发生的可能性。但不同地理范围的数据也显示出了结果差异。为了分析纵火事件的作案特征在空间上的聚集模式,并解决经典聚类算法无法直接应用于混合型数据的问题,本文基于纵火的时空与非时空属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聚类方法ω-HACMD。该模型使用熵权法对Gower距离进行了改进,并将其与凝聚型层次聚类算法进行了融合,从而在聚类时兼顾了不同分类属性取值分布的不同。实验证明,其效果优于k-prototype,Gower+k-medoids等流行的聚类模型。为了有效地识别涉及团伙的纵火案件,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集成学习和智能优化算法的识别框架。首先,利用基于递归特征消除(RFE)的特征选择方法去除冗余特征。其次,针对数据不平衡问题,从18种候选算法中确定了最佳处理算法。然后,通过尝试组合多个基分类器后,获得了最佳的基分类器组合。接着,在整合基分类器的预测结果时,提出了一种加权集成策略。最后,利用差分进化算法对基分类器的参数和组合权重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识别能力。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实际性能,本文在美国国家火灾事故报告系统(NFIRS)提供的数据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优于其它流行的机器学习方法。本文从纵火的事前预防和事后调查两个角度验证了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发现纵火中隐藏的潜在模式。一方面,通过时空分析以及地理可视化技术,可以得到纵火及纵火的作案手法在时空上的聚集规律,从而为警力及消防资源部署提供了决策支持。另一方面,利用作案特征数据建立了有效的团伙纵火识别模型,从而为案件侦破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蒋雨雯[3](2020)在《论美国仇恨犯罪防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文中指出美国的仇恨犯罪指的是由于种族、宗教、性别、性取向等方面的偏见所形成的犯罪,偏见是伴生人类文明存在的东西,这类犯罪现象具有悠久的历史,如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此类现象的身影。虽然“仇恨犯罪”这个术语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才逐渐成型,但现今已是各国都热切关注的犯罪现象之一。近日,美国德州埃尔帕索市在当地时间2019年8月3日发生大规模枪击案件,已造成至少20人死亡,26人受伤。犯罪人是对墨西哥裔存在种族偏见,产生了此次仇恨犯罪。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崇尚宗教自由,是一个多元社会,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难免存在各个方面的差异,由于所受的文化熏陶不同,受着多样的甚至相冲突的价值观影响,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歧视和偏见。据统计针对黑人、犹太人、亚裔等种族抵制现象较为突出,排斥同性恋、对相异的宗教信仰者施以暴行的犯罪现象更是层出不穷。世界范围内看美国的的仇恨矛盾最为突出,相应地其对仇恨犯罪的研究是最多最前瞻的,在立法和相关政策方面也相对最为完善。因此对美国仇恨犯罪的研究学习,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在美国,第一部联邦仇恨犯罪立法直到1968年才出现,当时国会通过了《民权法案》,以保护民权工作者和个人解决针对种族的暴力问题。在1990年,美国联邦出台《仇恨犯罪统计法》,其要求司法部统计有关因种族、宗教、性取向偏见而产生的犯罪数据,犯罪包括谋杀,非过失杀人,强奸,加重情节的人身伤害,简单的人身侵犯,恐吓,纵火,损坏或故意破坏他人财物。随着世界各国频频出现因宗教、种族、性取向而产生偏见从而实施犯罪的事件,包括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在内的多个国家纷纷开始对仇恨犯罪施行立法治理。2009年10月28日,奥巴马总统签署了《2009仇恨犯罪防治法》,该联邦法律将仇恨犯罪的定义范围扩大。2016年美国法院量刑指南为仇恨犯罪动机或脆弱的受害者提供了一个增加量刑的依据。在2000年统计的时候,美国有41个州在仇恨犯罪立法上禁止基于种族,宗教和族裔的偏见,有24个州的立法包括性取向,有22个州包含身体或精神上的残疾,20个州的立法涵盖性别,只有4个州禁止年龄偏见,4个州排除政治面貌偏见。2019年7月1日美国印第安纳州也新生效了偏见动机犯罪的相关法案。至此美国已经有46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制定了仇恨犯罪法规,为这些仇恨犯罪提供更严厉的惩罚,只剩阿肯色州、佐治亚州、南卡罗来纳州和怀俄明州这四个州没有制定仇视性犯罪法律。美国在反仇恨立法方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来加重处罚,这里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也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学习。目前我国与仇恨犯罪相关的特别罪名有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宣扬极端主义罪等,并没有像美国一样对这类犯罪进行特别的规定,而出现相关的犯罪,仍是以所侵犯的客体类型来分别定罪。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将有更多的移民,将容纳并存更多新宗教、也会衍生出一系列同性恋运动、妇女运动,各自为自己的群体争取权利。虽然目前我国就这样定义的仇恨犯罪现象占比较小,但是并不代表我国不会出现这些犯罪现象,而且在新疆、云南等地也出现过极端歪曲宗教思想盲目打击异教徒的犯罪现象。不同社会群体间因为种族、性别、宗教等的差别,集体间的摩擦在所难免,严重时即会爆发仇恨犯罪。也正是这样的萌芽阶段才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究工作,汲取别的国家的防治经验,针对我国的国情,展开相应的预防工作。我国对此类犯罪现象研究不足、缺乏系统梳理的情况,但不可否认的是若是大规模仇恨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极其巨大,我国应当借鉴美国仇恨犯罪研究的经验教训,站在他人的肩膀上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学者对仇恨犯罪的解释停留在中文字面意思,对对仇恨犯罪这一概念沿用的是复仇、报复等的意思,而美国仇恨犯罪偏向的是偏见、歧视犯罪,我国对于这种因偏见引发的仇恨犯罪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未加以重视。本文将从美国仇恨犯罪产生背景入手对不同的仇恨犯罪定义加以分析,寻求准确的概念界定。通过分析美国的相关立法、相关部门以及学者观点所使用的概念,厘清仇恨犯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解决它模糊和难以界定的问题。然后,分析此类犯罪现象与其他犯罪的不同之处,明确其特征,为中国对仇恨犯罪的界定奠定基础。其次,从不同角度分析美国仇恨犯罪产生的原因,与中国现有国情做比较,为之后中国借鉴何种防治模式做支撑;只有找准产生仇恨犯罪的源头,之后提出防治措施才是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有针对性。很多学者只是单一研究产生原因,而仇恨犯罪现象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产生的病态社会现象,既要从社会层面去解读,也要从个人层面去分析。再次,介绍目前美国的相关立法及其立法模式并分析立法的优缺点,再探索除刑事立法外的其他防治措施。最后,从中国目前的犯罪现象以及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出发,对仇恨犯罪的预防和治理提出可行性建议。

殷赫蔓[4](2020)在《关于《韩国犯罪心理学》的韩中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按照MTI翻译硕士的毕业要求,译者选择了翻译项目作为硕士学位论文。译者以黄成贤、李昌翰、李康勋、李杬熙、韩宇载五位教授共同所着的《韩国犯罪心理学((?))》为文本进行了韩中翻译实践工作,在此基础上撰写了翻译实践报告。据统计,韩国的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汉译本,在中国出版发行的数量,要远超于韩国社科类作品汉译本在中国出版发行的数量。由于社科类书籍是对社会现象的阐述和社会规律的一种探索和挖掘,文章内容大多具备科学性、逻辑性和严谨性。纵观我国社会所流传的犯罪心理学相关译着,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犯罪心理学进行科普的书籍,另一类则将落脚点放在在阐述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上。专注科普犯罪心理学的书籍,逻辑性和严谨性不足,而专门阐述犯罪心理学理论的书籍,虽然逻辑性和严谨性有余,但由于理论知识过于浓厚,缺乏可读性,很难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这种情况下,译者所翻译的《韩国犯罪心理学》则是将这两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该书通过具体案例来阐述犯罪心理学理论,一方面通过具体、真实的案件可以引发读者的共鸣,同时又不失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具有的科学性、逻辑性和严谨性。由于该类将理论和具体案件有机结合的犯罪心理学书籍在我国并不多见,因此译者翻译的这部《韩国犯罪心理学》,具有丰富该类书籍的现实意义。选择这样一部集科学性和严谨性为一体的书籍,对于译者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集中力量,主要解决这三种问题。一是心理学术语如何做到精准翻译;二是心理学理论如何做到“意似”;三是,心理学量表如何做到科学翻译。对于专业术语如何进行翻译的问题,一直以来是翻译界关注的焦点。译者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翻阅了许多平行文本和专业书籍,择取犯罪心理学常用的说法或是约定俗成的术语名称。二是如何将犯罪心理学的理论内涵尽可能地传达出来。对于一门陌生的学科,最难理解的就是其中的理论,尤其像犯罪心理学涵盖多个领域,经常出现跨学科交叉,更是增加了翻译难度。因此如何让读者读懂犯罪心理学理论所要阐述的内容,就成了翻译的重点。在这里译者选择了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利用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理论为指导,进行翻译。三是如何对心理学量表进行科学翻译。众所周知,心理学量表作为心理学理论的经验性验证工具,在设计时每一个语句都有其具体内涵。由于心理学量表最终要应用在心理测量中,所以对心理学量表的语句翻译要做到精准。在这里,译者参考了许多着名的心理学量表,例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明尼苏达(MMPI)多相人格测试、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等着名的心理学量表,推敲这些量表制定时所用的语句和规律后再着手翻译。通过此次翻译,译者总结了社科类文本翻译时应注意的事项。一是专业术语要精准,二是专业理论需要将意义充分地传达出来。由于科学理论是对科学的阐述,是前人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结晶。如何将理论明确地传达给普罗大众,则是译者最为主要的任务。此时翻译可以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而要将翻译的重点放在如何将原文的意义进行原封不动地表达。

崔雪松[5](2020)在《关于《韩国犯罪心理学》的韩中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译者选择了翻译项目为硕士学位论文,并且在《韩国犯罪心理学》的基础上为翻译文本进行韩中翻译,并且基于此撰写翻译实践报告。其中本书原文字数为40万余字(韩文),一共包含14章。译者在本次翻译项目中翻译第9章和第10章的内容,原文字数为5万余字,译文字数为3万余字。目前本书尚无中文译本。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在结构上共包括五个章节。其中第一章节为引言部分,译者主要以结合国内和国外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为基础,对选题目的和意义进行描述:译者希望通过本翻译项目促进中国和韩国两国之间犯罪心理学研究方面的交流和探讨。其次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彼此相互学习才能使学科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也为我国对犯罪心理学感兴趣的人们提供多样的素材,为学习与钻研这一学科提供便利。第二章节为翻译实践的翻译项目简介,译者对翻译项目概况、作者和作品进行了简单的说明:该书由pncmedia出版社于2015年8月10日出版,本书由黄成贤(音译)、李昌翰(音译)、李康勋(音译)、李杬熙(音译)、韩宇载(音译)五人共同创作。主要通过结合具体案例来进行分析各种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况。第三章为译前分析与译前准备部分,译者针对原文包含大量专有名词的特点,不但进行了查阅字典以及网上搜索而且阅读了大量的平行文本、理论书籍等。以此尝试尽力掌握原文的写作风格以及写作特点。第四章为在翻译实践中具体的翻译案例分析部分,当然也是这篇翻译实践报告的最主要核心内容部分。通过本次实践翻译项目工作,译者认为在翻译程度上取得了很大进步。并且一直集中精力于如何在尊重原文的情况之下,同时还能够把原文的内容切实翻译出来并且很好地呈现给读者。同时任何一个时代以及任何一个民族都具有各自的审美水平,不同的时代和阶级以及不相同地域之间的审美水平都会有所不同。译者应该认清这种差异并且在译文中反映出这种差异,分清本质和非本质的内容,进行谨慎的取舍定夺,然后让所有的译文读者都感觉到美好,并且乐于接受。译者最先指出本翻译项目的翻译重点在于精确转达原文信息,包括发生的事件、独特的文化现象等问题,并且翻译的主要难点就在于如何能够更好的解决重点词汇以及句子的翻译、长句和语篇的结构调整问题以及重现等问题。然后通过查阅资料以及结合自身理论能力与翻译水平,最终通过分析整理译者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阐述重点和难点问题采取的解决方法。译者通过采用调整语序、增译、减译等方式对难点问题进行解决。在此过程中译者深深地体会到翻译工作的艰辛,而且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需要很多的历练。第五章为结语部分也就是结论部分,陈述了这篇翻译实践报告的最终结论。中国的儒家思想在韩国获得了很大的发扬和传承,所以导致中国与韩国在文化思想方面有诸多的相通之处。这就导致了“原着作者的取向”与“译文读者的取向”之间不仅很少出现相异的地方,而且还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是译者也应该积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这也是做好翻译工作的前提。

聂恩泽[6](2020)在《关于《藏匿于白日下的变态心理犯罪者》的韩中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现如今,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似乎感知不到战争的硝烟与惨烈,但是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仍然藏匿着层出不穷的犯罪案件,无形之中威胁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当然,想要防范和制止各类犯罪案件的频发,我们首先要了解犯罪分子的作案动机、心理状态以及犯罪条件。从根源上了解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治犯罪行为带来的严重损失,减少不必要的伤害。本实践报告书以李秀晶、金京玉两位韩国学者合着的心理学书籍《藏匿于白日下的变态心理犯罪者》为翻译对象。基于功能主义目的论指导下,完成的实践报告。这部作品全面、详细地介绍了诸多犯罪行为中,因精神层面不稳定导致犯罪的案件,从多个角度剖析犯罪分子的心理状态与犯罪动机。是一部专业性较强的案例分析着作。原着字数共计二十万字,笔者与梁洁玲同学共同完成本次翻译。笔者选取了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翻译实践任务,完成原文约为五万字,译文约为三万字。达到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撰写要求,目前尚无中文译本。原着通过实际案例、相关统计研究和对心理学领域概念的阐释,向读者最直观的展现心理学领域相关理论,极具实用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因此,译者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原着的现实意义及理论实用性进行翻译实践。扩大了传统翻译理论研究的视角与范围。在围绕精神疾病患者犯罪的背景下,以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据,根据心理学名词翻译的原则与方法,明确翻译实践的具体方向。体现了学术作品的现实性,突出原文严谨的写作风格,充分发挥了原文科学性优势,完成了本次翻译实践任务。目前国内关于犯罪心理学的书籍有很多,但是针对精神问题层面的犯罪心理学着作却是寥寥可数。希望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能够在国内精神疾病患者犯罪心理学领域上有所贡献。本实践报告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译者就原着在社会中的现实意义,阐述了选择这部《藏匿于白日下的变态心理犯罪者》作品的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是关于本次翻译项目的简述,其中包括原作者的简介、译者对原着内容结构的简要概括。第三部分是翻译活动的准备过程以及对翻译内容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范围的学习与解析,第四部分是实践报告的案例分析部分,主要就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难点以及运用到的理论知识作以记录、分析,根据本作品的写作特点以及作品性质,对其所含括的专业名词翻译做了较详细的说明和比照,这也是本次翻译实践的重点。第四部分主要由词汇翻译,标题翻译,句子翻译三大方面组成,结合相关翻译理论与具体语境分析,罗列了具有代表性的译例。第五部分是对本次翻译实践的总结部分,主要对本次翻译实践中所展现的难点、问题、翻译理论应用作以总结,并对本次翻译实践项目中暴露出的不足以及笔者切实感悟作以全面说明。

李进[7](2020)在《新媒体时代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引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社会结构正经历“洗牌式”的转型重塑,各个领域迎来了颠覆性的变化,影响社会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偶有社会个体通过极端暴力手段宣泄情绪、报复社会的事件发生,给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将个体采用极端手段宣泄情绪或报复社会的事件称为“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进入以互联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每次发生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都能吸引公众注意力,并引发舆论强烈关注和激烈讨论。笔者对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的定义、特征及整体情况展开分析,并从政治、社会和传媒三个角度探究后发现,体制性迟钝、抗争性话语、公众情绪感染、网络群体意识、新媒体优势和事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都能成为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生成、扩散的动因。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本文对近十年(2010—2019)来,发生在我国的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的舆论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舆论的主要变化在参与主体、传播平台、关注主题、表现形式和演化周期几方面。本文将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的舆论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舆论的爆炸式增长期,舆论数量呈指数型增长;第二阶段是舆论焦点的转移和变异期;第三阶段是舆论记忆的被动唤醒期;第四阶段是舆论的平复消退期。对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的应对而言,舆论引导重要且关键。本文基于舆论引导主体角色,探索政府部门、新闻媒体、意见领袖在舆论引导上的有效经验和存在问题。经验体现在:政府部门舆论引导意识和方法有所改进、新闻媒体舆论引导技巧趋于成熟、意见领袖挖掘利用影响力资源开展舆论引导。问题体现在:政府部门舆论引导还存有短板、新闻媒体公信力遭遇危机、意见领袖舆论引导独立分散等。在综合分析后,本文尝试就如何开展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引导提出对策建议:政府部门通过加强自身舆论引导工作建设,建立完善的舆论引导机制,积极主动修复政府形象,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新闻媒体通过诉诸事实增强引导,强化媒体报道的议程设置,疏导公众情绪,提高舆论引导成效;开发利用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资源,加强对政府和民间意见领袖的育植,强化对意见领袖群体的规范管理;发挥其他手段协调补充功能,共同做好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引导工作。

张正阳[8](2020)在《关于《韩国犯罪心理学》的韩中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译者选择翻译项目作为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选择《韩国犯罪心理学((?)(?))》1为文本进行相应的韩汉笔译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翻译实践报告。《韩国犯罪心理学》一书认为人进行犯罪的原因应当从心理层面进行研究,并对发生在韩国的具体犯罪案例进行剖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意见。书籍提供了有关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了解不同类型罪犯的心理特点,对于我国犯罪心理学学科的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韩国犯罪心理学》全书一共约40多万字(韩文),共14个章节,由译者与其他五位同学共同合译,其中译者负责第八章的翻译。第八章主要内容为介绍杀人犯的犯罪心理,本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发生在韩国的具体案例总结归纳了杀人犯杀人的原因、杀人案件的类型、连环杀人犯与女性杀人犯的特征,以及具体案件所呈现出的各自特点,最后对如何减少杀人犯罪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第八章韩文共约4万余字,译文约3万余字,目前尚无中文译本。本实践报告以译者所译《韩国犯罪心理学》第八章译本为中心进行撰写,共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是引言,译者简单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及选题意义,阐释了犯罪心理学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我国进一步发展该学科面临的困境,指出了将《韩国犯罪心理学》一书翻译引进对我国犯罪心理学学科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第二章为翻译项目描述,本次翻译实践工作由译者与其他五位同学共同合译完成,本章介绍了译者所负责的第八章的大致内容,以及原书作品与作者的简介;第三章为译前分析与译前准备,介绍了译者在翻译实践前从文本的内容、句式、以及词汇出发对原文进行了分析,并依照分析结果以小组分工、语料输入、加深相关知识积累、提高自身翻译能力四点为中心,进行了一定的译前准备工作;第四章为翻译案例分析,译者将翻译中遇到的重难点及翻译方法进行了总结,是本实践报告的重点。其中译者将翻译中遇到的难点划分为词汇翻译的难点和句子翻译的难点。词汇翻译的难点在于如何使原文专业词汇的翻译在保证严谨规范的同时尽可能的通俗易懂,方便读者理解。译者为解决这一难题,在实践中摸索出了联系上下文进行解读、对照英文注释、请教专业人士三种办法。译者将句子翻译的难点划分为处理韩语原文成分残缺的难点,以及翻译复合句时遇到的难点,并从问题出发对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行了探索。最后,译者对本次翻译实践中使用最频繁的增译法、减译法、分译法、合译法四种翻译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各自在实际使用中的特点;第五章是结语,译者对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以及教训进行了总结归纳,认为为了保证专业实用类文本译文的专业性,做好译前的准备工作,加深相关的理论知识积累极为重要,并对在翻译词汇和句子时遇到的难点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译者认识到自身在解读文本时易出现误差、马虎大意容易犯低级错误的问题,并将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积极改进,不断提高。

刘馨[9](2020)在《报复社会型犯罪问题研究 ——以社会失范理论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社会建设取得极大进步。但与此同时,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逐渐增多,现有社会规范的控制能力却在减弱,社会呈现一种失范的状态,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和社会冲突频发,这其中最极端的表现就是报复社会型犯罪的频频发生。报复社会型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它不是简单的个体反社会行为,它的发生与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社会因素是报复社会型犯罪发生的深层次原因。社会失范是报复社会型犯罪发生的根源,以社会失范理论为视角来研究报复社会型犯罪,从社会层面出发研究我国转型期社会失范问题与报复社会型犯罪之间关系,分析报复社会型犯罪的发生机理,为报复社会型犯罪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社会失范理论起源于西方,以涂尔干和默顿为代表。涂尔干社会失范理论认为社会失范是在社会变迁特别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道德规范得不到遵守所致。默顿社会失范理论以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两个变量为基础,建立了个体适应模式类型的理论模型来解释社会失范对越轨行为的影响。西方社会失范理论为我国的社会失范理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支撑,我国学者从我国转型期的社会实际出发,对社会失范理论进行本土化研究,认为我国社会变迁是社会失范的根本原因,报复社会型犯罪是社会失范的极端表现。对我国报复社会型犯罪的现状、特征以及社会危害性的分析为研究报复社会型犯罪提供了事实基础和对其进行治理的必要性基础。报复社会型犯罪具有突发性和高破坏性,最显着的特征是犯罪主体多为社会弱势群体,他们通常在公共场合采取爆炸、投毒、纵火、刀杀、枪杀和车撞等方式对不特定的无辜群众发动袭击,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报复社会型犯罪行为人往往对社会有着强烈的怨恨和仇视情绪,所以借助社会失范理论来分析他们怨恨和仇视情绪的来源以及为什么怨恨和仇视情绪在社会弱势群体身上尤为突出是很有必要的。在社会失范状态下,社会结构失衡、制度规范缺失、社会文化扭曲、社会底层心态危机是我国社会失范的典型问题,是报复社会型犯罪发生的社会因素。社会结构失衡是报复社会型犯罪发生的社会根源,社会结构失衡加剧社会各阶层紧张关系,是怨恨和仇视情绪滋生的起点。制度规范缺失使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紧张关系难以调和,是报复社会型犯罪的制度成因。社会文化扭曲冲击着社会主流价值观,歪曲了个体的价值观念,对报复社会型犯罪的发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社会底层心态危机反映了怨恨和仇视情绪是广泛存在的,报复社会型犯罪的发生绝非偶然。在社会因素的作用下,怨恨和仇视情绪经过个体极端的情感宣泄,最终导致了报复社会型犯罪的发生。通过对我国报复社会型犯罪发生机理的分析,我国报复社会型犯罪的治理可以遵循预防为主、惩治为辅的原则,形成社会宏观预防、个体微观预防、司法惩治与治安防控并重的三维治理体系,进而有效减少或遏制报复社会型犯罪的发生。

谢玲[10](2020)在《“心理—情境”视阈下的纵火行为分析》文中认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将"火"阐释为明辨善恶的原型象征。以火为工具的纵火犯罪反映了特殊情境下,犯罪人被压抑的意识内容与火的象征性心理要素之间相互触发的内在联系。在"心理—情境"视阈下通过分析11类、122起区域性纵火案例,揭示纵火行为作为"人际关系型犯罪""弱者型犯罪""自我体验与扩张型犯罪"在不确定的情绪阴影和危险情境下,被激活、发动、造成危害的连锁过程,据此将形成犯罪行为的空间"场"与产生人格和行为偏向的纵火动机予以关联,并构成类型化的犯罪心理图式,以期对纵火案件的侦查和预防提供理论参考。

二、纵火犯罪动机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纵火犯罪动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概念厘定与类型界分(论文提纲范文)

一、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现状考察
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概念厘定
    (一)“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词源考证
    (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内涵解析
        1.“个人”:主体特征
        2.“极端”:主观特征
        3.“暴力犯罪”:客观特征
三、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同相关犯罪类型的界分
    (一)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同普通暴力犯罪的界分
    (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同群体性暴力事件的界分
    (三)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同暴力恐怖犯罪的界分
    (四)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同仇恨犯罪的界分

(2)基于数据挖掘的纵火时空分析及团伙纵火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犯罪分析相关研究
    2.2 纵火分析相关研究
    2.3 基于混合数据的聚类研究
    2.4 分类模型及其改进的相关研究
3 纵火数据的时空规律挖掘
    3.1 数据描述
    3.2 时空临近重复效应分析
        3.2.1 基于Knox的临近重复分析方法
        3.2.2 结果及分析
    3.3 基于ω-HACMD的纵火事件聚类分析
        3.3.1 基于ω-HACMD的聚类模型
        3.3.2 评价指标
        3.3.3 结果及分析
4 团伙纵火识别
    4.1 数据及预处理
    4.2 融合差分进化的异质集成学习分类模型
        4.2.1 基于递归特征消除的特征选择方法
        4.2.2 基于重采样技术的不均衡数据处理
        4.2.3 基于Bagging的异质集成学习分类方法
        4.2.4 基于DE的多参数组合优化方法
    4.3 评价指标
    4.4 结果及分析
        4.4.1 特征选择结果
        4.4.2 不均衡数据处理结果
        4.4.3 参数优化结果
        4.4.4 集成学习分类结果
        4.4.5 特征重要性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论美国仇恨犯罪防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仇恨犯罪概念与特征
    第一节 美国仇恨犯罪的概念
        一、仇恨犯罪的定义
        二、仇恨犯罪的分类
    第二节 仇恨犯罪的特征
        一、由偏见引起的犯罪
        二、被害人具有可互换性
        三、犯罪对被害人造成严重精神伤害
        四、具有破坏群体关系和增加公共恐慌的危害
第二章 美国仇恨犯罪的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第一节 美国仇恨犯罪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成因分析
        二、个人角度成因分析
    第二节 美国仇恨犯罪的防治对策
        一、美国反仇恨犯罪的立法政策
        二、美国反仇恨犯罪的社会对策
第三章 中国仇恨犯罪现状及防治对策展望
    第一节 中国仇恨犯罪现状
        一、中国仇恨犯罪现象分析
        二、中国仇恨犯罪研究现状
    第二节 美国仇恨犯罪防治对中国的启示
        一、美国仇恨犯罪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二、美国仇恨犯罪社会防治对我国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结果
后记

(4)关于《韩国犯罪心理学》的韩中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翻译项目简介
    1.1 翻译项目内容简介
    1.2 翻译项目意义简介
        1.2.1 体裁上的意义
        1.2.2 内容上的意义
第二章 翻译过程
    2.1 译前阅读平行文本
    2.2 译中建立词汇表
    2.3 译后进行校对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3.1 心理学术语翻译
        3.1.1 理论名称翻译
        3.1.2 特定术语翻译
    3.2 心理学理论翻译
        3.2.1 心理学理论的直译
        3.2.2 心理学理论的意译
    3.3 心理学量表科学翻译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谢辞
附录

(5)关于《韩国犯罪心理学》的韩中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
    1.2 选题意义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2.1 作者简介
    2.2 作品简介
        2.2.1 文本概况
        2.2.2 作品内容介绍
第三章 译前分析与译前准备
    3.1 译前分析
        3.1.1 文本类型分析及语言定位
        3.1.2 翻译策略与方法分析
    3.2 译前准备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4.1 词汇翻译时遇到的问题
        4.1.1 汉字词翻译时遇到的问题
        4.1.2 专业术语翻译时遇到的问题
    4.2 重点问题翻译以及解决方法
        4.2.1 长句的翻译
        4.2.2 语篇翻译
    4.3 翻译时应用的翻译方法
        4.3.1 增译
        4.3.2 减译
第五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谢辞
附录

(6)关于《藏匿于白日下的变态心理犯罪者》的韩中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述
    2.1 翻译作品简介
    2.2 作者介绍
第三章 译前分析与译前准备
    3.1 译前准备
    3.2 译前分析
    3.3 翻译实践进度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4.1 翻译的重点、难点
    4.2 翻译案例分析
        4.2.1 标题翻译
        4.2.2 词汇翻译
        4.2.3 句子翻译
第五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新媒体时代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关于报复社会型犯罪研究
        1.3.2 关于社会泄愤事件的研究
        1.3.3 关于舆论引导的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定义、特征及概览
    2.1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的定义
    2.2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的特征
    2.3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概览(2010—2019)
第3章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的舆论生成因素
    3.1 体制性迟钝与抗争性话语
        3.1.1 体制性迟钝: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的助燃剂
        3.1.2 抗争性话语: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的催化剂
    3.2 公众情绪感染和追求多数意见
        3.2.1 负面情绪共振: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聚合反应
        3.2.2 公众追求多数意见:对泄愤者和无辜者的舆论合流
    3.3 新媒体优势和事件新闻价值
        3.3.1 新媒体优势:增容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空间
        3.3.2 事件新闻价值:吸附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注意
第4章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的舆论发展
    4.1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特征分析
        4.1.1 舆论参与主体和传播平台层面
        4.1.2 舆论关注主题和表现形式层面
        4.1.3 舆论发展趋势和演化周期层面
    4.2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引导的复杂性
        4.2.1 舆论呈爆炸式增长,速度快体量大
        4.2.2 舆论焦点发生转移扩散和信息变异
        4.2.3 公众记忆被动唤醒,刺激舆论反复
        4.2.4 舆论发展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增多
第5章 基于主体角色的舆论引导现状分析
    5.1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引导的成效
        5.1.1 政府部门的舆论引导意识逐步提升
        5.1.2 新闻媒体舆论引导技巧逐渐成熟
        5.1.3 意见领袖利用影响力开展舆论引导
    5.2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5.2.1 政府舆论引导机制不完善,舆论引导和形象修复能力不足
        5.2.2 新闻媒体公信力遭遇危机
        5.2.3 意见领袖自由分散难以管理
第6章 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引导的建议
    6.1 政府: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政府能力提升工作
        6.1.1 健全政府协调联动的舆论引导机制
        6.1.2 提升新媒体时代的政府舆论引导能力
    6.2 新闻媒体:把握事实信息报道,强化议程设置
        6.2.1 坚持报道事实信息为主,全方位引导舆论
        6.2.2 强化议程设置,提高舆论引导成效
    6.3 意见领袖:广泛育植,加强规范管理
        6.3.1 广泛育植意见领袖
        6.3.2 强化意见领袖管理
    6.4 发挥其他方式的协调补充功能
        6.4.1 构建信息秩序,提升公众素养
        6.4.2 提高新媒体技术应用和科学研究
结语
附录:文中涉及和其他典型的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简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8)关于《韩国犯罪心理学》的韩中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翻译项目描述
    2.1 项目概述
    2.2 作品及作者简介
第三章 译前分析和准备
    3.1 译前分析
    3.2 译前准备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4.1 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分析
        4.1.1 词汇翻译的难点
        4.1.2 句子翻译的难点
    4.2 翻译方法的使用
        4.2.1 增译法的使用及分析
        4.2.2 减译法的使用与分析
        4.2.3 分译法的使用及分析
        4.2.4 合译法的使用及分析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附录

(9)报复社会型犯罪问题研究 ——以社会失范理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一、社会失范的一般理论
    (一)西方社会失范理论主要观点
    (二)我国学者对社会失范理论的研究
    (三)社会失范理论的意义
二、我国报复社会型犯罪概述
    (一)我国报复社会型犯罪概念
    (二)我国报复社会型犯罪现状
    (三)我国报复社会型犯罪特征
    (四)我国报复社会型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三、社会失范理论视角下的报复社会型犯罪
    (一)社会结构失衡与报复社会型犯罪
    (二)制度规范缺失与报复社会型犯罪
    (三)社会文化扭曲与报复社会型犯罪
    (四)社会底层心态危机与报复社会型犯罪
    (五)个体情感宣泄与报复社会型犯罪
四、我国报复社会型犯罪治理的建议
    (一)我国报复社会型犯罪的治理原则与体系
    (二)我国报复社会型犯罪的治理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心理—情境”视阈下的纵火行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纵火行为概述
    2.1 纵火行为的法律界定和性质界定
    2.2 纵火行为的分类
3 纵火行为特点
    3.1 纵火行为的一般特征
    3.2 纵火行为的工具特征
    3.3 纵火行为的时空特征
    3.4 纵火犯的特征
4 纵火行为“心理—情境”分析
    4.1 工具型纵火行为的“心理—情境”分析
        (1)促进问题解决。
        (2)对抗权威。
        (3)谋利。
    4.2 反社会型纵火行为的“心理—情境”分析
        (1)无特别理由的纵火。
        (2)寻求刺激。
        (3)寻求关注。
        (4)报复社会。
    4.3 表达型纵火行为的“心理—情境”分析
        (1)报复泄恨。
        (2)纵火自杀。
        (3)回应幻觉。
        (4)发泄痛苦。
5 结语

四、纵火犯罪动机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概念厘定与类型界分[J]. 冯卫国. 犯罪研究, 2021(04)
  • [2]基于数据挖掘的纵火时空分析及团伙纵火识别[D]. 赵森尧.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论美国仇恨犯罪防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 蒋雨雯.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4]关于《韩国犯罪心理学》的韩中翻译实践报告[D]. 殷赫蔓. 延边大学, 2020(05)
  • [5]关于《韩国犯罪心理学》的韩中翻译实践报告[D]. 崔雪松. 延边大学, 2020(05)
  • [6]关于《藏匿于白日下的变态心理犯罪者》的韩中翻译实践报告[D]. 聂恩泽. 延边大学, 2020(05)
  • [7]新媒体时代个体性社会泄愤事件舆论引导研究[D]. 李进.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1)
  • [8]关于《韩国犯罪心理学》的韩中翻译实践报告[D]. 张正阳. 延边大学, 2020(06)
  • [9]报复社会型犯罪问题研究 ——以社会失范理论为视角[D]. 刘馨.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心理—情境”视阈下的纵火行为分析[J]. 谢玲.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20(02)

标签:;  ;  ;  ;  ;  

纵火犯罪动机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