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化成图在库区院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王显乐[1](2020)在《三峡库尾王家滩河段航道要素预报与数字平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长江上游航道条件不断改善,货运量递增,船舶大型化、标准化趋势明显。相较于长江航道数字化与智能化起步晚,信息服务能力弱的现状,矛盾凸显。本文基于osg Earth、OSG、Sketch Up等软件平台,利用Matlab、Python等编程语言搭建了三维数字航道平台,构建了重庆至涪陵段航道要素数学模型,通过网络手段得到了影响数学模型因子的关键参数,实现了航道要素预报。分析了影响通航的水文条件及相关规范,利用Python编程实现了航道要素的可视化及不同等级船舶的适航区判别。通过粒子测速技术结合修正后的兹万科夫公式,运用编程手段实现典型船舶航行阻力的可视化。以上功能的集合对整合航道信息、提高航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理论及工作可归纳如下:研究了基于osgEarth搭建数字平台的方法,分析了地形地貌精细化还原方法,对港口、桥梁等典型建筑物的建模做了详细描述,重点解决了地图、高程等大量数据的存储、渲染等重要难点。建立了重庆至涪陵段数字平台基础,为接下来的功能设定打下基础。分析了重庆至涪陵段因存在控制河段、变动回水等自然条件导致的航道条件复杂性,以数学模型重建了重庆至涪陵段的航道要素,并对其进行实地验证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分析了航道要素大数据的主要影响因子,详细介绍了利用网络手段实时获取关键因子的方法,实现了对航道要素的预报,利用编程语言对航道要素进行离散质子化,将质点所携带的信息绘制成平台可读的shp文件,将航道要素进行可视化。对通航水流条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重点从航道水深、航道宽度、航道曲率半径、跨江桥梁高度、流场分布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内河船舶通航的影响因素与计算方法,判断了不同等级船舶在不同的航道要素下的适航区域并将其可视化。开发了实时水深、流速等航道要素查询模块。将控制河段王家滩的大尺度航道要素作为航道平台数据的补充,针对传统图像粒子测速系统视频采集设备设置流程复杂特点,采用新型无人机采集图像视频,对于测量精度低、示踪粒子成本高等问题,通过现场测量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应用了多粒子测速技术,用数学方法将图像坐标转换为世界坐标,并将其提取的航道要素数据应用于三维数字平台,提升了局部航道要素的精度,并将其与兹万科夫公式结合,实现了船舶航行阻力可视化,保证了平台的实用性。搭建了航道要素数据库,并在平台与数据库之间引入接口,实现数据的调用。
熊茹雪[2](2020)在《库水位变化条件下二元结构岸坡破坏特征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元结构库岸边坡的结构性状是决定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边坡的变形失稳特征与土岩界面的倾角及整体边坡角度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库水边界发生变动时,二元结构库岸边坡岩土体的“浸润线”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将呈现出特殊性,该状态下的边坡变形失稳机制将趋于复杂。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典型二元结构库岸边坡,在确定合理的室内边坡模型参量及量测设备后,以岸坡变形及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变量,设计多组工况,进行室内模拟边坡模型破坏及失稳试验;将试验研究成果实践于工程案例,帮助建立数值仿真边坡模型展开分析验证,并反向佐证理论研究结论;最后从机理上研讨库坡变形特征及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将对库岸的科学防治,水库边坡的稳定,水利工程顺利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保障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搜集并整理祥云县清水河水库坝址区边坡详细场地的地质资料、定性边坡结构为二元结构,为物理模型试验设计和取材提供依据;(2)通过撰写文献综述掌握研究现状,在学习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完成理论的分析研究。(3)寻找相似材料模拟理想边坡模型,构思试验框架,开展物理模型试验,重点探寻库水变动下,坡角和基岩角度不同的边坡对库水这一边界条件的反应,可得这一类岸坡在库水作用下渗流场演变和岩土体破坏域转变的规律。(4)在取得理想模型试验成果后,利用Geo-studio软件进行清水河水库边坡进行稳定性的数值模拟计算,得出边坡稳定性变化的一般规律,与前者互相论证解释。(5)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出这一类边坡的破坏特征及稳定性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本文结合理论分析、模型试验、数值模型三种研究手段,通过对比分析论证三阶段的研究成果,二元结构库岸边坡破坏失稳特征及稳定性变化的一般性规律得到揭示,研究成果将在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岸坡工程实践运用中起到特殊指导作用。
陈娅男[3](2020)在《基于时序InSAR尾矿坝(库区)监测及灾害识别》文中研究指明尾矿坝(库)是一座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一旦发生溃坝将严重威胁下游居民的生命安全,而目前尾矿库监测主要采用传统测量方法,监测成本较高,并且难以实现大面积整体形变监测。随着In SAR技术的不断发展,时序In SAR技术在对地观测中应用成熟。所以本文采用时序In SAR技术对研究区的Sentinel-1A影像进行处理,提取了2014年10月至2018年7月KF尾矿坝、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西藏JM尾矿库、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开远YS尾矿库对应时间段内的形变信息。利用时序In SAR提供的内部精度评价模型对获取的形变进行评价,三个尾矿库形变精度评价值均在0-3之间,结果可靠。结合实地调查及尾矿坝建设资料,研究这三个尾矿坝的时序形变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SBAS-In SAR监测到KF尾矿坝坝体出现第一次异常形变加速运动时间与坝体开始铺设砂石工程的施工时间节点高度完全吻合,体现SBAS-In SAR技术在受人为工程影响的坝体形变监测方面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坝体在施工结束后,坝体形变加剧趋势并未缓解,并且出现两次加速现象,经分析认为是由于在坝体铺设约1m-2m厚的碎砂石极大地增加了坝体荷载,打破了坝体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KF尾矿坝坝体整体发生变形,但北部和南部形变量大于坝体其他部位,并且形变速率较大,说明坝体北部和南部为潜在危险区。并且识别出雨季对坝体形变影响显着,表明铺设砂石会使得降雨在坝体中的停滞时间加长,进一步引发非雨季期间坝体形变加剧。(2)JM尾矿库坝体中部形变量大于其他位置,并且形变速率较大,说明坝体中部区域为坝体潜在危险区。JM尾矿库库区边坡B、C区域形变量大,岩石风化严重,地质条件脆弱;形变速率远大于边坡失稳阈值10mm/a,坡度处于37.7°-77.5°之间,而C区域处于阳坡,日照时间较长,融雪水入渗严重,并且C区域发育有大量的裂隙及冰蚀谷;B区域虽为阴坡,但B区域形变速率较大,现场发育多条裂隙、冰蚀谷、冲沟,由此证明B、C区域发生滑坡的概率较大。JM尾矿库坝体形变受冻融现象影响不显着,库区边坡受冻融现象影响明显,边坡受冻融现象的影响会使得岩石强度降低,增加B、C区域滑坡发生的概率。(3)YS尾矿库坝体中轴线以东区域因由原始尾矿库的干滩及储存水的区域演化而成从而导致该区域在未进行排渗工程前已经出现明显变形。在库区中大量水被排出后,坝体材料颗粒间间隙减小,稳定性减弱,使得坝体形变加剧。坝体中轴线以东区域形变量、形变速率大于坝体其余部位,为该坝体的潜在危险区。同时识别出降雨量与坝体形变呈负相关关系,2018年雨季与大量排水时间重合,两者的共同作用导致坝体形变加剧。坝体东南部区域形变相对较大但在排渗期间未出现异常,该区域形变主要与尾矿库增高扩容工程有关。本研究表明时序In SAR技术不仅能对尾矿库进行整体监测,还能准确识别出人为工程对坝体影响,而且还可以对引起异常形变的内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论证,对指导尾矿坝灾害识别、分析与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立娟[4](2019)在《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监测与风险评估 ——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文中指出我国为一矿业大国,非煤矿山数量众多,与之配套的尾矿库设施数量巨大,截止到2018年,全国尾矿库的数量达7400余座。尾矿库既是矿山企业重要的生产设施,也是矿山企业最大的危险源。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尾矿库的安全问题也愈发突出,特别是尾矿库事故具有空间体量大、风险点多,关联性强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对周边的居民点、厂区以及交通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尾矿库风险管控受限于经济、矿山地理位置、危险源规模、尾矿库结构等,使得传统的人工地面调查方式容易形成监察盲区,极大地影响了地面调查的效率和精度,难以及时地发现尾矿库重大危险源区域性安全风险。因此,充分利用先进的调查、观测技术手段,研究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探索实现尾矿库地灾重大危险源全面、快速、高效、精确地监测以及可靠的安全评估,对提高非煤矿山生产的安全监管能力,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在详细分析多种前沿观测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高分遥感卫星、无人机低空航摄、三维激光扫描、合成孔径雷达以及北斗在线监测等先进的地理信息获取技术,研发了一套适用于以尾矿库为代表的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和综合风险评估的空天地一体化数据集成技术。并以攀西地区万年沟尾矿库为例,结合不同观测技术的数据特性,获取了尾矿库安全生产关键指标参数和三维空间数据模型。通过多期次数据的对比分析,实现了尾矿库和周边地区重大危险源全方位动态监测,以精确的三维空间数据为基础,运用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对尾矿库安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尾矿库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根据监测和排查结果,对万年沟尾矿库开展了现状风险性评估。最后对极端假设条件下的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灾害进行数值模拟并探讨尾矿库地灾危险源全域监管模式的建设。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在详细分析各类型数据特性的基础上,采用高分遥感卫星、无人机低空航摄、三维激光扫描、合成孔径雷达以及北斗在线监测等先进的地理信息获取技术,对各数据类型、尺度、格式等信息进行匹配、融合处理,以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的客观现状为基础,运用多种数据源协调集成优化的思想,研究构建了一套适用于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和综合风险评估的“空-天-地”一体化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2)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在深入了解尾矿库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低空航摄以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直接反映尾矿库坝体安全稳定性的关键参数(坝体表面位移、库区面积、干滩长度、干滩反坡比等)进行了全方位动态监测,并建立了尾矿库数字化健康档案,结合尾矿库设施设计规范相关参数的对比结果,表明万年沟尾矿库现状处于健康运行状态。(3)尾矿库上游汇水区界线、最终堆排范围界线以及事故可能径流区域界线等影响尾矿库安全的环境要素共同确定了尾矿库周边安全环境动态监测的范围。结合该范围内多期次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影像,提出了适用于矿山及其周边区域监测的面向对象的自动变化检测方法(ELM-OB),并对尾矿库周边环境进行了大范围排查和动态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算法对尾矿库周边环境安全生产动态监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提高了尾矿库周边区域的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能力。(4)基于无人机航空影像对万年沟尾矿库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地质灾害解译,共解译出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在内的地质灾害点共65处,通过多时相遥感数据对尾矿库库区威胁最大的滑坡灾害进行了动态监测,甄别出其中一处滑坡正处于缓慢蠕滑变形的阶段,判断发生剧烈滑动的可能性较大,采用北斗定位监测技术对滑坡点开展了实时监测。(5)综合考虑影响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稳定的因素,从防范重特大事故的角度出发,结合万年沟尾矿库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强制性稳态指标(K)、基础保障性指标(P)以及高风险动态指标(D)为核心的重大危险源综合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得到万年沟尾矿库风险性低的评估结果。对溃决型泥石流灾害的主要风险承载区,即尾矿库下游支沟与安宁河相接地带进行易损性分析,并结合尾矿库风险性评价结果,最终得到万年沟尾矿库综合风险分布图。(6)通过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方式分别对尾矿库坝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析。运用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坡度、坝高和坝体材料与坝体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以多源数据融合生成的尾矿库三维模型为基础,运用FLAC-3D分析不同堆排高度下,尾矿库坝体应力场分布和位移情况,深入分析了坝体堆排高度与坝体变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堆排高度下坝体的稳定性。通过FLO-2D对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万年沟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发生后准确的影响范围以及该范围内各处的泥石流流速和堆积厚度。(7)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万年沟尾矿库地灾危险源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关键技术成果,构建了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全域监管体系。在实现区域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的同时实现日常管理业务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流程化。
张家毅[5](2019)在《长江航道维护船舶需求与配置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航道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和季节性,其航道养护具有点多线长、工作量大、全天候、标准高、维护工况多样化、社会关注度高的特点。同时,有些航段存在航道船舶适应性不强、配置不足、闲置过剩、利用率低等船舶配置不当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长江航道的维护质量和沿江流域航运经济效益。为适应长江干线航道发展的迫切需要,优化航道维护船舶配置结构和提升航道维护船舶供给保障能力,就有必要探索长江航道维护船舶的配置方法,从而为长江航道科学合理地配置航道维护船舶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本文对长江航道概况、长江航道维护船舶配置现状进行了深入总结,结合相关专业文献进行了资料与数据分析,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长江航道维护船舶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得出了适应性较好的评价结果。结合相关行业需求与发展规划,分析了各项公共服务职能对长江航道维护船舶的需求。最后,结合航道维护船舶的分类分级,提出了船舶配置方案的含义,对长江航道维护船舶配置方案进行了研究,通过科学配置航道维护船舶,提升航道船舶的管理效率和能力。本文从两个方面对船舶配置方案进行了研究:一是参照《海区航标船舶配置标准及管理使用办法(试行)》中航标船基本数量中的计算公式,结合长江各区域航道特点推导出适用于长江航道航标船配置数量的相关公式,对维护船舶单船作业能力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得到了各船型的配置方案;二是研究了基于修正系数的船舶配置方案,构建了船舶配置模型,并以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验证了配置方案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可为长江航道科学合理地优化船舶资源配置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为长江航道优化船舶配置结构、提升维护船舶管理效率、提高船舶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黄启帆[6](2019)在《综合物探与三维激光技术在铀尾矿库可视化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核电事业发展,铀矿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不断产生大量的铀尾矿。具有高势能的铀尾矿库是一座重大危险源,存在溃坝危险,对下游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威胁。我国早期建立的退役铀尾矿库存在监测系统不规范、安全基础薄弱以及表层治理覆土与地下尾矿埋藏情况不明的问题,不利于维护铀尾矿库的长期退役稳定性。针对铀尾矿库存在溃坝风险和安全管理的问题,本文采用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探地雷达方法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探测铀尾矿库地下尾矿埋藏和覆土治理情况,查明渗漏隐患的空间分布位置,建立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将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模型结合物探方法结果,实现铀尾矿库地下介质空间分布、地表及周边山体的可视化。通过大量的野外和室内研究,得到以下初步认识:(1)根据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结果,得到了粘土、尾砂、基岩在地下空间分布情况,认为尾矿沉降和覆土挤压引起尾矿水平分层较差,导致出现覆土薄弱区域,并可能形成了潜在的渗漏通道。(2)根据探地雷达高频天线的探测结果,划分了铀尾矿库地下深度2m内治理覆土的分层结构,认为治理覆土情况良好,较少部分区域出现治理覆土薄弱。(3)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数据获取尾矿库点云,对尾矿库地表和周边山体进行三维地面建模,建立了高精度铀尾矿库数字高程模型,能够观测和计算库区地表的细部地形几何特征。通过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结果,实现了铀尾矿库地下介质的电性空间分布、地表与周边山体的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地雷达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结合,在铀尾矿库地面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实现了探测结果数据可视化,有利于资料的解释,为铀尾矿库工程质量和环境治理的稳定性评价提供依据及参数,为今后我国铀尾矿库的退役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何蒙[7](2018)在《水利工程对长江荆南三口水系结构及连通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水利工程运行对下游河流水文情势及水系格局的影响已被诸多学者视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中极少定量评价水利工程对水系结构与连通功能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以工程性缺水较严重、水系结构复杂的荆南三口水系为研究对象,在运用GIS技术提取1954、1975、1990、2008和2016年5期水系结构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探索水系结构及水系连通变化特征,并运用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和集对分析等方法,检测区内外水利工程对长江荆南三口水系结构及连通功能的影响,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954年以来,在高强度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研究区内河流数量减少、长度缩短、河频率和水面率下降,水系结构的一般特征呈现简单化趋势;代表水系结构发育特征的各项指标数值均下降,河网密度由1954年的0.687km/km2下降至2016年的0.475km/km2,面积长度比则从3.96km/km2下降为3.17km/km2,河流发育受阻;表示水系结构分形特征的指数维持在1.5~2之间,呈下降趋势,复杂度出现简化趋势。(2)1954-2016年间,区域水系的水文连通性整体呈下降趋势,代表水系连通状态的水系连通环度α、节点连接率β、水系连通度γ这三项指标整体也呈下降趋势,近年来水系连通虽出现了小幅上升,但其连通程度仍旧较低。(3)近62年来,荆南三口水系结构受到水利工程的严重干扰,但各项结构特征所受干扰程度不一。其中,水系结构特征变化与区外水利工程数量变化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分形维数>水面率>河网密度>河网发育系数>河频率;与区内水利工程数量变化灰色关联度大小为:分形维数>水面率>河网密度>河频率>河网发育系数;与水库总库容变化的关联度大小为:水面率>分形维数>河网密度>河网发育系数>河频率。水利工程各项指标与水系结构变化的灰色关联度大小排列顺序为:水库总库容>区内水利工程数量>区外水利工程数量。(4)区内外水利工程数量与水系连通功能指标均达到显着相关水平,表明水利工程与水系连通功能密切相关,且水系连通功能受水利工程影响较大。1954年以来,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建设,水系连通功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1954-2016年,水系连通的自然功能级别由“优”变“差”,社会功能级别由“中等”变为“良”,综合功能级别由“良”降为“中等”。其中,自然功能三个模块的联系主值数逐渐下降;社会功能三个模块中,洪灾防御功能逐渐上升,水运资源利用功能持续下降,水资源调配功能则先下降后逐渐回升。水利工程的不断建设与运行使得荆南三口水系结构逐渐简单化、水系连通功能逐步下降,但只要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充分发挥河网自然功能,合理运用水系的社会功能,将能逐步改善水系结构单一化、水系连通性差、水系连通功能低的问题。
朱龙元[8](2017)在《库区地类地形图测量方法》文中提出介绍库区地类地形图特点,并以鹰潭市某大(二)型拟建水库库区测量为例,针对库区地形、植被覆盖特点及测量任务等多种因素,优化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案,通过测量方案中测量方法的介绍,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了库区地形地类图宜采用综合法测图的观点。
王聪[9](2017)在《基于GIS和RS的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支流水质(水系)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峡工程举世瞩目,它是我国水利建设的百年工程,是综合治理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的一项关键性措施,并兼有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和发展库区经济等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但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库区长江支流,一方面受到长江回水顶托的影响,河流水文动力学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如流速降低、水深增加、水面变宽等;另一方面因为库区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库区支流流域的土地利用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如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林地植被用地减少等。这些都严重威胁着库区长江支流的水质,资料表明,水文变化导致支流富营养化发生更为频繁,城市化现象导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日益增加。为了了解三峡库区用地对库区支流水质之间的响应关系,本文以库区重庆段的43条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支流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软件ArcGIS和遥感软件ENVI对库区河流和土地进行了识别、提取及分析,本文从空间和时间上分析了三峡库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并以嘉陵江流域为例分析了土地利用的时空转移和空间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并以御临河为例,利用Canoco分析软件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御临河的土地利用与水质响应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获得基础的流域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1)通过ArcGIS分析软件计算镶嵌得到的三峡库区DEM高程图,获得三峡库区的河网水系,根据库区河网水流方向的出水点生成集水流域,合并各个长江支流的小流域后得到库区大于100km2的支流流域有43个。2)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利用Landsat系列影像,完成了遥感影像分类,生成了三峡库区1995年、2005年、2015年三期43个流域129张土地利用图。(2)分析了三峡库区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库区内各流域的植被、耕地所占比重较大,占到三峡库区重庆段总面积的92%左右,建设用地和水域占比相对较低分别占总面积的5.91%、1.92%,土地利用率较低。(3)剖析了三峡库区重庆段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1)对三峡库区的土地利用进行数量、程度的分析,总体来看,20年间,各流域变化不尽相同,95年到05年间,建设用地增加最多的是嘉陵江流域;水域增加最多的是小江流域;植被增加最多的是小江流域,减少最多的是嘉陵江流域;耕地增加最多的是甘井河流域,龙溪河减少最多。05到15年间建设用地增加最多的依然是嘉陵江流域;水域增加最多的是莉香溪流域;植被增加最多的是大宁河流域,减少最多的是乌江流域;耕地增加最多的是龙溪河、减少最多的是龙河流域。2)土地利用程度方面,后十年土地利用程度远远高于前十年,95年土地利用程度最大的是花溪河,15年土地利用程度最高的是大溪河(九龙坡),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较大的是鱼溪河,说明鱼溪河土地利用处于较快发展期。3)土地利用的时空转移方面以嘉陵江为例做了分析,结果表明,面积变化最大的用地类型是植被用地,其次是耕地;面积转移部分最大的植被用地和耕地用地;用地面积新增部分最大的是建设用地。其中,植被主要的转移类型是耕地;耕地的主要转移类型是建设用地;建设用地转移出去最多的类型是植被。4)通过重心和标准差椭圆对嘉陵江流域进行分析,呈现出明显的分异特征,建设用地分布中心先向南后又向北移动,离散程度在降低;耕地和植被用地分布重心向北迁移,离散程度均有增加,水域用地整体向东偏北有少量偏移。五种用地离散程度大小:湖泊>耕地>植被>河流>建设用地。(4)三峡库区2015年污染负荷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分别为8.54×105 t、3.91×104 t、9.46×104 t、6.52×103 t。其中,畜禽养殖和生活污染是库区流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畜禽养殖产生的TN、TP污染负荷分别占流域总污染负荷的32%和37%。生活污染源中,城镇居民产污量的贡献要明显大于农村居民。(5)探讨了御临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与河流水质的多尺度响应关系。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对土地利用类型而言,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建设用地及耕地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而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上,建设用地和植被是用地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而且土地利用对河流水质关系的季节差异性明显,建设用地在干季和湿季都对河流水质表现出正相关性,植被表现出负相关性,而耕地在湿季正相关性较强,干季明显减弱,呈现出弱点额正相关性。
肖文全[10](2016)在《崇州市某水利工程地形测量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崇州市某水利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及地形图测量方案研究与实施过程以及结果分析。平面控制测量是整个项目平面坐标测量的依据,本文详细介绍了平面控制测量的布设及施测方案的研究与实施,通过方案对比,该项目采用GPS静态观测方法对首级平面控制进行施测,对GPS控制网点的选点、GPS基线解算方案、GPS基线平差方案及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均作了方案对比分析,最终根据需要结合谷歌影像共选埋了12个GPS控制点,建立了四等GPS首级控制网,对GPS基线解算网平差方案进行了优化,同时对不同坐标系间关系转换参数进行了计算。在高程控制网的方案布设和实施方面,首先对高程控制测量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采用水准测量方式进行首级高程控制网的布设与施测,对水准无法到达的部分控制点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式进行施测,过图上设计和实地踏勘,最终选取了4个独立水准点,并且在水准网中联测了8个GPS控制点,对另外4个平面控制点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施测。介绍了如何采用电子水准仪对测区水准路线进行了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平差计算及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各项误差均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表明本项目水准测量具有较高的精度。在地形图图根及碎部测量方面,主要介绍了采用GPS RTK进行了图根控制点的加密工作,然后用RTK及全站仪对测区进行了碎部测量,在通过CASS数字成图的内业操作过程中,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比分析,重点介绍了三角网干涉法在等高线绘制过程中的优势,最后通过数字成图软件编绘了测区坝址区1:1000和库区1:2000地形图各一副。通过上述研究工作,本文对水利工程地形测量平面控制、高程控制以及数字成图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本文对指导水利工程地形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字化成图在库区院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化成图在库区院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库尾王家滩河段航道要素预报与数字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三维可视化研究现状 |
1.2.2 数字航道研究现状 |
1.2.3 智能航道研究现状 |
1.2.4 PIV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航道条件及水文变化特性研究 |
2.1 水沙条件变化分析 |
2.1.1 流量变化 |
2.1.2 悬移质输沙量变化 |
2.1.3 推移质输沙量变化 |
2.2 水库调度及水位变化分析 |
2.2.1 水库调度 |
2.2.2 水位变化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江河道大范围流场监测分析技术研究 |
3.1 航道要素获取与处理 |
3.1.1 引言 |
3.1.2 离子图像测速技术原理 |
3.1.3 速度求解方法 |
3.1.4 图像标定与镜头矫正 |
3.2 硬件设备与流场计算 |
3.2.1 硬件设备 |
3.2.2 滩险选择 |
3.2.3 不同工况下的示踪物追踪 |
3.2.4 研究航段流速计算 |
3.3 数据存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航道要素预报与通航标准 |
4.1 航道要素二维数学模型 |
4.2 航道要素预报 |
4.3 通航条件 |
4.3.1 长江上游航道通航标准尺度 |
4.3.2 航道水深 |
4.3.3 航道宽度 |
4.3.4 航道弯曲半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维数字航道平台搭建 |
5.1 数字平台搭建 |
5.2 数字平台地形与地物建模 |
5.3 航道要素可视化及适航区可视化 |
5.4 船舶阻力可视化 |
5.5 平台总结与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
(2)库水位变化条件下二元结构岸坡破坏特征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库边坡稳定性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水库边坡安全系数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水库边坡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及成果 |
第二章 库水与岸坡岩土体作用机理 |
2.1 库水与边坡岩土体的物理作用 |
2.2 库水与边坡岩土体的化学作用 |
2.3 库水与边坡岩土体的力学作用 |
2.3.1 静水压力 |
2.3.2 动水压力 |
2.3.3 超孔隙水压力 |
2.4 库水位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2.4.1 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 |
2.4.2 饱和—非饱和抗剪强度理论 |
2.5 库岸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二元结构库岸边坡物理模型试验 |
3.1 试验的目的 |
3.2 试验的理论依据 |
3.3 试验方案 |
3.3.1 试验场地 |
3.3.2 试验用模型箱 |
3.3.3 试验用材料 |
3.3.4 边坡模型的制作 |
3.3.5 量测系统布设 |
3.3.6 试验的控制及工况 |
3.3.7 试验现象记录 |
第四章 物理模型试验成果分析 |
4.1 试验现象描述 |
4.2 试验现象小结 |
4.3 试验量测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水河二元结构库岸边坡稳定性分析 |
5.1 清水河水库工程地质概况 |
5.1.1 研究区地形地貌 |
5.1.2 研究区气象及水文条件 |
5.1.3 研究区地层岩性及其工程地质特性 |
5.2 水库蓄水运行调度方式 |
5.3 研究区边坡稳定性定性分析 |
5.4 研究区边坡稳定性计算 |
5.4.1 软件介绍 |
5.4.2 安全系数取值与计算工况 |
5.4.3 模型的建立 |
5.4.4 稳定性计算结果 |
5.5 理论研究成果的应用论证分析 |
5.5.1 浸润线变化趋势论证分析 |
5.5.2 稳定性系数及滑移面计算结果论证分析 |
5.5.3 二元结构岸坡失稳原因分析及防治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3)基于时序InSAR尾矿坝(库区)监测及灾害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尾矿坝研究 |
1.2.2 InSAR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干涉测量技术基础 |
2.1 D-In SAR原理 |
2.2 PS-In SAR原理 |
2.3 SBAS-In SAR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KF尾矿坝概况 |
3.1.1 地理位置及现状 |
3.1.2 气候条件 |
3.1.3 地质条件 |
3.2 JM尾矿库概况 |
3.2.1 地理位置及现状 |
3.2.2 气候条件 |
3.2.3 地质条件 |
3.3 YS尾矿库概况 |
3.3.1 地理位置及现状 |
3.3.2 气候条件 |
3.3.3 地质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源及数据处理 |
4.1 数据源 |
4.2 SBAS-In SAR数据处理 |
4.2.1 KF尾矿坝数据处理 |
4.2.2 JM尾矿坝数据处理 |
4.2.3 YS尾矿库数据处理 |
4.3 SBAS-In SAR精度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尾矿坝(库)形变演化分析及灾害识别 |
5.1 KF尾矿坝形变演化分析及灾害识别 |
5.1.1 精度验证 |
5.1.2 坝体形变空间演化分析 |
5.1.3 坝体时序形变演化分析 |
5.1.4 坝体灾害识别 |
5.1.5 降雨灾害诱发因子影响研究 |
5.2 JM尾矿库形变演化分析及灾害识别 |
5.2.1 精度验证 |
5.2.2 库区空间形变演化分析 |
5.2.3 库区时序形变演化分析 |
5.2.4 库区灾害识别 |
5.2.5 冻融灾害诱发因子影响研究 |
5.3 YS尾矿库形变演化分析及灾害识别 |
5.3.1 精度验证 |
5.3.2 坝体空间形变演化分析 |
5.3.3 坝体时序形变演化分析 |
5.3.4 坝体灾害识别 |
5.3.5 降雨灾害诱发因子影响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成果 |
(4)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监测与风险评估 ——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分遥感技术 |
1.2.2 无人机航测技术 |
1.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1.2.4 非煤矿山监测技术 |
1.2.5 地质灾害监测及风险评估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环境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地貌 |
2.1.2 地层岩性 |
2.1.3 岩浆岩 |
2.1.4 区域构造 |
2.2 万年沟尾矿库工程地质环境特征 |
2.2.1 气象水文条件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地质构造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2.2.6 地震 |
第3章 尾矿库“空-天-地”多源数据耦合方法研究 |
3.1 高分系列卫星影像数据 |
3.1.1 数据源 |
3.1.2 数据处理 |
3.2 无人机低空航摄数据 |
3.2.1 无人机低空航摄 |
3.2.2 三维点云提取和正射影像图编制 |
3.3 三维激光扫描数据 |
3.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数据 |
3.5 合成孔径雷达数据 |
3.6 其他基础数据 |
3.7 多源异构时空地理信息数据协同集成 |
3.7.1 投影和坐标系统的统一 |
3.7.2 空间与属性数据的集成 |
3.8 数据应用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万年沟尾矿库及其周边环境动态监测 |
4.1 尾矿库基本特征 |
4.1.1 尾矿库概念 |
4.1.2 尾矿库基本组成 |
4.1.3 尾矿库分类 |
4.1.4 万年沟尾矿库基本情况 |
4.2 尾矿库坝体安全稳定动态监测 |
4.2.1 坝体表面位移三维动态监测 |
4.2.2 库区面积动态监测 |
4.2.3 干滩长度动态监测 |
4.2.4 干滩反坡比动态监测 |
4.2.5 堆积坝高度动态监测 |
4.2.6 堆积坝外坡比动态监测 |
4.2.7 堆积库容动态监测 |
4.2.8 尾矿库渗流动态监测 |
4.2.9 监测精度验证 |
4.2.10 尾矿库数字化健康档案建设 |
4.3 尾矿库周边环境安全生产动态监测 |
4.3.1 安全生产红线范围划定 |
4.3.2 变化检测目标确定 |
4.3.3 多源特征提取 |
4.3.4 智能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
4.3.5 精度评价方法 |
4.3.6 智能变化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
4.3.7 智能变化检测算法示范应用 |
4.3.8 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
4.4 尾矿库周边环境地质灾害动态监测 |
4.4.1 尾矿库周边地质灾害遥感解译 |
4.4.2 地质灾害遥感动态监测分析 |
4.4.3 地质灾害北斗动态监测 |
4.5 尾矿库周边区域地表形变InSAR动态监测 |
4.5.1 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 |
4.5.2 基于D-In SAR技术的地表形变监测 |
4.5.3 沟尾矿库周边区域地表形变监测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万年沟尾矿库安全稳定性分析 |
5.1 尾矿库坝体稳定性物理模拟试验 |
5.2 基于FLAC的万年沟尾矿库稳定性3D分析 |
5.2.1 矿坝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
5.2.2 稳定性系数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万年沟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综合风险评估 |
6.1 尾矿库综合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6.2 尾矿库综合危险性模型研究 |
6.3 尾矿库综合危险性评价及分析 |
6.4 尾矿库下游易损性分析 |
6.4.1 地物受损程度分析 |
6.4.2 易损性分析 |
6.5 尾矿库综合风险性评估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万年沟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灾害分析 |
7.1 尾矿库溃决诱因分析 |
7.2 尾矿库溃决模式分析 |
7.3 洪水计算分析 |
7.3.1 洪峰流量 |
7.3.2 洪水总量 |
7.3.3 洪水流量过程线 |
7.4 溃决洪水计算分析 |
7.5 泥石流参数计算理论 |
7.6 基于FLO-2D的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数值模拟 |
7.6.1 FLO-2D模型理论分析 |
7.6.2 数值模拟流程 |
7.6.3 模拟结果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全域监管模式研究 |
8.1 全域监管模式的定义 |
8.2 全域监管的建设目标 |
8.3 全域监管的体系构成 |
8.4 全域监管系统建设内容 |
8.4.1 建立数据标准体系 |
8.4.2 建立有机数据体系 |
8.4.3 建立核心数据库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长江航道维护船舶需求与配置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4.4 主要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长江航道维护船舶现状及适应性评价 |
2.1 长江航道维护船舶的相关概念和内容 |
2.1.1 概念的界定 |
2.1.2 分类与分级 |
2.1.3 船型的划分 |
2.2 长江航道维护船舶配置现状及适应性分析 |
2.2.1 船舶维护船舶发展情况及配置现状 |
2.2.2 航道维护船舶的适应性 |
2.2.3 主要不足与局限性分析 |
2.3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船舶适应性进行评价 |
2.3.1 船舶适应性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 |
2.3.2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过程 |
2.3.3 判别矩阵构建及权重的求解 |
2.3.4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船舶适应性的评价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江航道维护船舶需求分析 |
3.1 长江航道维护管理概况 |
3.1.1 长江航道概况 |
3.1.2 航道维护尺度 |
3.1.3 航道养护情况 |
3.2 航道条件对航道维护船型的影响 |
3.2.1 宜宾至三峡大坝河段 |
3.2.2 宜昌到上巢湖河段 |
3.2.3 上巢湖到浏河口河段 |
3.3 航道建设对维护船舶的需求 |
3.3.1 长江航道加快发展建设进程 |
3.3.2 航道建设带动船舶装备技术升级 |
3.3.3 长江航道维护船舶的发展方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江航道维护船舶的配置方案研究 |
4.1 配置方案的含义及原则 |
4.2 基于海区航标船配置方法的航标船配置方案 |
4.2.1 原始公式 |
4.2.2 航标船配置影响因素 |
4.2.3 航标船配置数量的计算公式 |
4.2.4 单船作业能力测算及配置数量实例计算 |
4.3 基于海道测量船配置方法的测量船配置方案 |
4.3.1 测量船配置影响因素 |
4.3.2 测量船的单船综合测量能力 |
4.3.3 测量船配置数量测算实例计算 |
4.4 基于修正系数的船舶配置方案研究 |
4.4.1 航标船配置模型的构建 |
4.4.2 航标船配置模型实例计算 |
4.4.3 测量船配置模型的构建 |
4.4.4 测量船配置模型实例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综合物探与三维激光技术在铀尾矿库可视化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密度电法 |
1.2.2 探地雷达 |
1.2.3 三维激光扫描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3.1 论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2 成果及创新点 |
2 关键方法理论概述 |
2.1 高密度电法 |
2.1.1 方法概述 |
2.1.2 理论基础 |
2.1.3 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 |
2.1.4 高密度电阻率法野外工作方法 |
2.1.5 方法特点 |
2.2 探地雷达 |
2.2.1 方法概述 |
2.2.2 理论基础 |
2.2.3 方法特点 |
2.3 三维激光扫描 |
2.3.1 方法概述 |
2.3.2 理论基础 |
2.3.3 三维激光扫描仪器分类 |
2.3.4 点云数据采集野外工作方法 |
2.3.5 点云数据处理理论 |
2.3.6 方法特点 |
3 工区概况 |
3.1 自然地理 |
3.2 地质水文概况 |
3.3 尾矿库概况 |
4 综合物探与三维激光扫描应用研究 |
4.1 高密度电法 |
4.1.1 测线布置与采集 |
4.1.2 数据处理与成图 |
4.1.3 资料解释与分析 |
4.2 探地雷达 |
4.2.1 测线布置与采集 |
4.2.2 数据处理与成图 |
4.2.3 成果解释与讨论 |
4.3 三维激光扫描 |
4.3.1 测点布置与采集 |
4.3.2 数据处理与成图 |
4.4 物探成果与三维地面模型结合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水利工程对长江荆南三口水系结构及连通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学术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系结构研究 |
1.3.2 水系连通研究 |
1.3.3 人类活动对水系结构与水系连通功能影响研究 |
2 研究区域与研究内容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方法 |
2.2.3 数据来源 |
2.2.4 技术路线 |
3 三口水系区内外水利工程运行状况分析 |
3.1 区外水利工程运行状况 |
3.1.1 长江干流中上游水利工程 |
3.1.2 湖南省“四水”流域水利工程 |
3.2 区内水利工程运行状况 |
3.2.1 防洪治涝工程建设 |
3.2.2 抗旱灌溉供水工程建设 |
3.3 水利工程建设变化及其与水系的关系 |
4 水利工程对荆南三口水系结构变化的影响 |
4.1 水系数据与水系结构参数 |
4.1.1 河流分级 |
4.1.2 数据获取 |
4.1.3 参数指标 |
4.2 近60多年以来水系结构变化分析 |
4.2.1 水系结构一般特征变化 |
4.2.2 水系结构发育特征变化 |
4.2.3 水系结构分形特征变化 |
4.3 水利工程对水系结构特征影响定量评价 |
4.3.1 指标选取 |
4.3.2 计算方法 |
4.3.3 水利工程与水系结构变化的灰色关联分析 |
4.4 水利工程对水系结构的影响 |
4.4.1 区外水利工程对水系结构变化的影响 |
4.4.2 区内水利工程对水系结构变化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水利工程对荆南三口水系连通变化的影响 |
5.1 水系连通评价方法及指标 |
5.1.1 水文连通性评价 |
5.1.2 水系连通性评价 |
5.2 水系连通性变化 |
5.2.1 水文连通性变化 |
5.2.2 水系连通变化 |
5.3 水利工程对水系连通功能影响定量评价 |
5.3.1 指标选取 |
5.3.2 水利工程与水系连通功能指标相关性分析 |
5.3.3 评价方法 |
5.3.4 水系连通功能评价结果 |
5.4 水利工程对水系连通功能的影响 |
5.4.1 区外水利工程对水系连通功能的影响 |
5.4.2 区内水利工程对水系连通功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合理化的建议 |
6.3 论文创新点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库区地类地形图测量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类地形图测量方法 |
1.1 测区简介 |
1.2 测区控制测量 |
1.3 无人机全数字摄影测量 |
1.4 综合法测图 |
1.5 山体测量 |
1.6 内业整理 |
2 问题 |
2.1 山脚以下部分DLG绘制 |
2.2 山体DLG绘制 |
2.3 航测方面问题探讨 |
3 结语 |
(9)基于GIS和RS的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支流水质(水系)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GIS技术发展现状 |
1.2.2 RS技术发展现状 |
1.2.3 土地利用与河流水质的关系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条件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2.1.4 三峡工程 |
2.2 库区水系提取及流域划分 |
2.2.1 库区水系提取 |
2.2.2 库区流域边界划分 |
2.3 库区土地利用数据来源及处理 |
2.3.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3.2 库区土地分类体系 |
2.3.3 影像数据处理 |
3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3.1.1 2015 年土地利用结构分布 |
3.1.2 土地利用的流域分异现状 |
3.2 三峡库区各流域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3.2.1 耕地面积少,后备宜农荒地资源不多。 |
3.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地域现象明显 |
3.2.3 库区耕地多为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 |
4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
4.1 土地利用数量动态分析 |
4.1.1 建设用地数量变化分析 |
4.1.2 水域数量变化分析 |
4.1.3 植被用地数量变化分析 |
4.1.4 耕地数量变化分析 |
4.2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
4.3 土地利用时空转移分析 |
4.4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规律 |
4.4.1 分析方法 |
4.4.2 流域土地利用空间变化趋势 |
5 三峡库区次级河非点源污染负荷分析 |
5.1 污染源调查 |
5.1.1 工业污染源废水 |
5.1.2 城镇生活污水 |
5.1.3 畜禽养殖业污染源 |
5.1.4 农业面源污染源 |
5.2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非点源污染负荷统计分析 |
5.2.1 耕地污染负荷估算 |
5.2.2 城镇建设用地径流污染负荷估算 |
5.2.3 畜禽养殖污染负荷估算 |
5.2.4 生活污染负荷估算 |
5.2.5 污染负荷汇总及分析 |
6 土地利用变化对污染负荷的作用 |
6.1 污染物来源变化趋势 |
6.1.1 农业用地污染负荷变化因素 |
6.1.2 城镇建设用地径流污染负荷变化因素 |
6.2 污染负荷变化分析 |
6.2.1 耕地污染负荷变化 |
6.2.2 城镇建设用地污染负荷变化 |
7 以御临河为例的土地利用与水质的响应关系 |
7.1 河流水环境质量监测 |
7.1.1 流域概况 |
7.1.2 河流监测点位设置 |
7.1.3 水质监测干湿季的划分 |
7.2 不同空间尺度土地利用差异 |
7.2.1 不同空间尺度的界定 |
7.2.2 不同空间尺度的土地利用差异 |
7.3 土地利用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
7.3.1 土地利用类型与河流水质的相关性 |
7.3.2 河流水质对土地利用的响应模型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相关科研项目 |
(10)崇州市某水利工程地形测量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利工程地形测量概述 |
1.1.1 基本概念 |
1.1.2 发展简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主要测量方法和优缺点分析 |
1.3.1 控制测量 |
1.3.2 碎部测量 |
1.4 水利工程地形测量应用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崇州市某水利工程概况及特点 |
2.1 工程概况及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工程概况 |
2.1.2 自然地理条件 |
2.2 测区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首级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案分析与实施 |
3.1 首级平面控制测量方案的比选与布设 |
3.1.1 首级平面控制测量方案的对比分析及选取 |
3.1.2 GPS控制网的布设 |
3.2 GPS控制网点的外业选点及埋设 |
3.2.1 外业选点方案的对比分析与实施 |
3.2.2 GPS控制点埋石 |
3.3 GPS控制网的外业施测 |
3.3.1 静态GPS观测的技术要求 |
3.3.2 静态GPS观测计划 |
3.3.3 静态GPS平面控制网观测 |
3.4 GPS基线解算的方法分析与实施 |
3.4.1 GPS基线解算原理 |
3.4.2 GPS基线的数据解算 |
3.5 GPS控制网平差的方法分析与实施 |
3.5.1 GPS控制网平差概述 |
3.5.2 GPS控制网起算数据的获取及平差方案的分析及实施 |
3.5.3 GPS控制网平差计算方法的对比及结果分析 |
3.6 不同平面控制系间的关系转换及应用 |
3.6.1 水利工程坐标系统的特点 |
3.6.2 不同坐标系间转换参数的计算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案分析与实施 |
4.1 高程控制测量方案的对比分析与布设 |
4.1.1 高程控制测量方案的对比分析及选取 |
4.1.2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
4.2 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及平差计算 |
4.2.1 水准外业观测的技术要求 |
4.2.2 水准测量的观测 |
4.2.3 水准网的平差计算 |
4.3 三角高程测量的外业施测及内业计算 |
4.3.1 三角高程测量概述及施测 |
4.3.2 三角高程测量的内业计算及结果分析 |
4.4 最终高程控制成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碎部测量及数字成图的方案分析与实施 |
5.1 图根控制点测量 |
5.1.1 图根控制点施测方案的分析与制定 |
5.1.2 RTK图根控制点的施测 |
5.2 碎部测量的方案分析与制定 |
5.2.1 碎部测量方案的对比分析及选取 |
5.2.2 碎部测量施测方案及技术要求 |
5.3 碎部测量数据采集 |
5.3.1 RTK碎部测量数据采集 |
5.3.2 全站仪碎部测量数据采集 |
5.4 地形图的内业编制及成图 |
5.4.1 地形图编制简介 |
5.4.2 地形复杂地区等高线的绘制方法的对比分析与实践 |
5.5 CASS数字成图成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数字化成图在库区院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库尾王家滩河段航道要素预报与数字平台研究[D]. 王显乐.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2]库水位变化条件下二元结构岸坡破坏特征及稳定性研究[D]. 熊茹雪.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3]基于时序InSAR尾矿坝(库区)监测及灾害识别[D]. 陈娅男.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4]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监测与风险评估 ——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D]. 王立娟.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5]长江航道维护船舶需求与配置方案研究[D]. 张家毅.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5)
- [6]综合物探与三维激光技术在铀尾矿库可视化的应用研究[D]. 黄启帆. 东华理工大学, 2019
- [7]水利工程对长江荆南三口水系结构及连通功能的影响[D]. 何蒙.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库区地类地形图测量方法[J]. 朱龙元. 云南水力发电, 2017(03)
- [9]基于GIS和RS的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支流水质(水系)影响研究[D]. 王聪. 重庆大学, 2017(06)
- [10]崇州市某水利工程地形测量研究与实践[D]. 肖文全.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