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全景谈县(市)“三讲”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编辑[1](2021)在《傅学俭:党的优秀传统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3年9月退休后,傅学俭提出了"领导干部职务没有终身制,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终身制""共产党员没有退休一说"的理念。实践中,他坚持以志愿者、义工的身份继续为残疾人事业服务,同时创新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创建了全国首个省级廉洁文化学会——湖南省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与一帮退休老党员一起创办了廉洁文化期刊《清风》杂志;发起主办的中华廉洁文化论坛,走出湖南,走进台湾省,走向全国;
余昊明[2](2020)在《向心与离心:民族主义话语与1929年边区风物展》文中研究指明向心与离心的实质便是地方意识与国家意识之间的互动结构,也是中央权力再集中的过程。而民族主义话语的出现则构筑了二者复杂的现实结构,从“天下”到“国家”的过程便是人们民族观念不断演进的过程,也是以民族主义弥合适应民族差异的过程。本文无意事无巨细地描述出民族主义话语下向心与离心的全过程,也并非想强调边区风物展本身会具有多么划时代的转型意义。而是希望通过对边区风物展的解析,将一个已被历史遗忘的小展览置于由聚光灯式的大展览所构成的历史背景中,能否更加清楚地展示出民族主义调合国家意识与地方意识的过程。进而叙述从“天下”到“国家”的转变过程中,民族主义在边区风物展中所驱动的向心与离心现象,同时叙述出其在建构“国家”与“边区”的内在逻辑。本文分别从展览组织架构、展示内容结构、展品图像话语与展览场域中的民族主义四部分来展开论述。其一,详细介绍了边区风物展的展览组织架构,由此发现了一种新的展览制度正在进入公众的观展感知中,且在其中与传统发生了博弈与妥协。在此过程中,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被带入至舆论场中进行了讨论。其二,详细介绍了边区风物展的展品数量与种类并探讨了展示的方式,从中可看到国家意识与地方意识并非是截然二分的状态,二者呈现出一种融合的姿态。其三,详细介绍了边区风物展中的图像资源,这些图像经历了精心的准备与设计,呈现在了观众面前。与此同时在图像制作与传递的过程中显示出了内地对边地的观看惯习。“天下”向“国家”的转变过程中“新”与“旧”、“内”与“外”依旧呈并存状态。其四,详细介绍了边区风物展的受众与两位组织者。民族主义的话语实践需要人的参与。通过分析展览的文本资料来勾勒出民族主义作用于国家意识与地方意识之上时,是如何达成和解的,并概述出民族主义下向心与离心的底层结构。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在民国时期中央在重建威权的过程中,其结构依旧难逃传统天下观。如同在边区风物展中所展现的现象,中央的“阳光”照射至边省的四川,却遇到了地方意识的执拗,而作为边省的四川在关照省内边区时,也遇到了与中央相同的困境。但在重重的离心倾向下,制度与观念也在润物无声地改变着一些细枝末节,艰难地重构着国家体系。同时伴随着不断侵来的外部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的观念成为了社会共识,并且迫使着中央与地方、内地与边地之间混杂的指涉关系被民族主义捏合理顺。
许翾[3](2018)在《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共产党的职能机构中,组织部的工作范围最广,角色最重要,地位最稳定,堪称党的职能机构中的“第一部”。组织部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形态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活动方式,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有意义的视角。本文接受制度主义和行动者理论视角的启发,研究组织部的产生、发展、运行、特征以及在各种关系中的行动策略,试图理解和分析组织部的突出地位是如何形成与维系的。研究发现,组织部的胜出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强”因素。第一,中国共产党高度组织化类型,特别是长期党指挥枪、党领导政并通过干部实现的体制,使组织部成为唯一兼具组织和动员这两者功能的部门,长期处在结构优势位置;第二,组织部具有积极的部际竞争策略和能力,使组织部保持优势地位。前者主要表现为政党规范对组织部的强有力支持,后者是组织部积极的能动行动。制度环境为组织部的优势地位提供了框架和结构意义上的支持,组织部在过程中的能动行动回应了制度压力,其效果强化了制度环境。这个“双强模式”构成了对组织部的分析理路和研究框架。在强制度支持和强能动行动之下,组织部在面向党员、干部、人才的行动中,比较成功地运用了肯定性激励的策略,建立了庞大的人才队伍,客观上巩固了组织部的地位;组织部在工作过程中形成命令—服从机制、协调—配合机制、反馈—调节机制以及三者的结合,主动强化了程序化、规范化的制度,得以处理复杂的组织问题;组织部妥善处理对上级的关系,保持适当的独立性,以维护部门威信;组织部通过娴熟的政治话语和政治修辞的表达,塑造了部门的鲜明形象,消解了在公众中产生负面印象的危险。此外,组织部还特别注意捕捉党在各个时期面对新挑战的需要,作出灵活的调适,同时不断地扩展工作职能和范围,形成纵深的工作链条,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自我维持能力。组织部保持中心地位是党发挥组织优势的必然要求。组织部面临着多元社会对部门权威的挑战、腐败滋生对部门地位的挑战、刚性制度对部门韧性的挑战等诸多问题,尤其是选人用人不当将成为组织部保持“第一部”的最大隐忧。为此,组织部应平衡好组织动员和保护激励这两个功能,要利用制度规范强化严格的选人程序,重点防止干部产生的源头出现腐败;要重视三个“之家”的建设,细腻而灵活地开展对人的工作,发挥组织部的最大特点和优势;要协调各部门工作,形成组织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公开、透明、创新,取得社会支持和公众信任。
乔仁桂[4](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内集中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伟大创举和优良传统,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为加强全党作风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针对当时形势、具体任务和自身状况,在全党范围内集中利用一段时间,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实践。系统研究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开展的历次集中教育中的具体做法及其成功经验,对增强党内集中教育的实效性,确保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实现新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的第一章,介绍党内集中教育的基本理论。党内集中教育主要包括基本理论教育、思想路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创先争优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和党内民主教育等内容,具有开展的阶段性、时机的关键性、目的的针对性、过程的实践性等显着特征。党内集中教育通过不断深化理论教育、端正思想路线,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宗旨意识,不断强化组织保障、创新发展动力,不断推进制度建设、发挥长效功能,不断巩固惩防体系、筑牢拒腐防线。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及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党内集中教育结合中国共产党自身实际,在不断用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的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和党的教育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论文的第二章,阐述改革开放以来开展党内集中教育的必要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教育工作,开创了党内集中教育新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需要,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也是解决部分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需要;既有利于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又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论文的第三章,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开展情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解决自身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先后开展了多次党内集中教育。一是全面整党活动,主要解决了党在思想、作风、组织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地改善和加强了党的领导;二是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三是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四是以构建和完善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为目的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五是以提高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能力为目的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六是以进一步转变党员干部思想作风为目的的创先争优活动;七是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八是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九是为了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的“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通过这些党内集中教育的开展,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都得到显着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明显增强。论文的第四章,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党内集中教育的成功开展,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在思想建设方面,党集中教育推进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构成新时期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主线,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在组织建设方面,党内集中教育完善民主集中制建设,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在作风建设方面,党内集中教育端正思想作风,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改进工作作风,优化领导作风,纯洁干部生活作风;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党内集中教育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清气正;在制度建设方面,党内集中教育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推动党内法规建设的恢复和发展,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推动党内法规建设体系化。论文的第五章,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的成功经验。一是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要坚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统一,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时代特征,结合党内实际;二是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要坚持限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要做好顶层设计,尊重首创精神,实现上下良性互动;三是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要坚持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统一,要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把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有机结合,敞开大门相信群众;四是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要坚持时效性与可持续性相统一,要明确教育目标,实现知行合一,坚持从严从实,推行建章立制。论文的第六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党内集中教育都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目标,但在开展过程、问题整改、成果运用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教育开展不平衡、教育过程存在形式主义、问题整改不彻底等现象屡见不鲜,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党内集中教育长效机制建设问题。论文的第七章,对党内集中教育长效机制建设进行深入思考。就某次党内集中教育来说,长效机制是巩固教育成效、促进教育成果转化的有效措施和必要途径。从党内集中教育顶层设计来看,要实现党内集中教育集成效应最大化,需要建立长效化的党内集中教育开展体系,从组织动员、过程执行、教育考评、问题整改落实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在领导管理、运作预警、保障激励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在建立党内集中教育长效机制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的关系,要准确把握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两种教育模式的不可替代性,充分认识建立党内集中教育长效机制是把两种教育模式相结合的最佳途径;二是处理好抓“关键少数”与全体党员的关系,要突出“关键少数”,也要面向全体党员,并注重通过“关键少数”引领全体党员;三是处理好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的关系,要始终不渝把思想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更要持之以恒把制度建设作为治本之策,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互促进,不断推进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全面、长效。
王莹[5](2012)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探索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视理论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全党范围内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对这一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的体现,也是新时期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动的延续。从这个意义上得出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一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实践。由于当今的时代需要,我们党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战略任务,党中央决定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分三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掌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全党范围内开展了深入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经过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我们党创造和涌现出了一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本文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例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性探索,主要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路径、方式方法、机制制度三个方面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展开详细具体的探讨。首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创新方面,主要创新了坚持理论学习与突出实践特色密切结合;坚持分批次推进、分领域展开、分层面学习;坚持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扬民主的路径。其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创新方面,主要从广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学习载体的种类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集中整改这四个方式方法进行创新性研究的。最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制度创新方面,主要从建立工作落实机制以促进学习实践活动的贯彻落实;建立检查督导制度以保障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建立考核评价制度以衡量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建立活动反馈机制以巩固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成果这四个机制制度进行创新性研究的。并且利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出现的典型事例,来增强论述的吸引力和说服力。研究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对前面的论述,本文得出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前提是理论创新、正确的路径选择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有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启示。这些重要的启示,将为当下和以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借鉴。
陈弘君[6](2002)在《江泽民在广东发表“三个代表”重要讲话的前前后后》文中指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为全党所接受,并成为全党的行动指南,同时受到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戴。当江泽民在广东发表“三个代表”重要讲话两周年之际,我陪
陈弘君[7](2002)在《江泽民在广东发表“三个代表”重要讲话的历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建华[8](2002)在《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在告别20世纪,迎来21世纪的历史关口,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到,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兴衰和命运,肩负着崇高的责任。从这个角度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总结历史经验,思考有关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有一个问题无疑是从中央到基层、从党内到党外都最为关注的:那就是如何把中国共产党这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干部队伍建设搞好?我们党历来认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是革命和建设成败的关键之一,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的关键工程。只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党和国家才能不断前进,否则,既不能适应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也难以胜任加快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伟大任务,还可能因为腐败的蔓延、官僚化的发展、而丧失效率,脱离群众,甚至走上前苏共瓦解的覆辙。总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绝不能因为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掉以轻心,更不能对在新形势下,如何用新思路,新办法继续解决好干部队伍建设而有丝毫松懈。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运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作指导,联系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和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联系当前干部队伍的现状,总结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教训,探讨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思路对策。 本文由前言和正文组成。 前言写了五个问题:一、党对干部队伍建设经历了曲折探索。二、仍然存在的弊端和原因。三、宝贵的反面教训。四、“三个代表”指明了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之所在。五、研究现状和方法。 正文分六章。前四章对中国共产党80多年干部队伍建设的历程进行了概括归纳。 第一章: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曾经卓有成效地解决了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自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间,总称为民主革命时期。笔者把这段时间分成初创时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三个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才德兼备”的干部标淮。提出了首先从思想上建党,同时从组织上建党。创造了整风运动这种普遍深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形式,卓有成效地解决了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保证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二章:执政党地位和我们干部制度弊端的负效应在建国后逐渐显现出来,毛泽东看到并尖锐批判了这种负面影响,但由于对形势估计和处理方法错误,反而造成了破坏性的后果。 建国后,党成为全国的执政党。执政使我们党可以迅速改变旧中国的面貌,做了平抑物价,恢复国民经济,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等大事,并实现了“三大改造”等伟大变革;但这同时,执政对党,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也是一种新的严峻考验。执政党的地位,很容易使我们的干部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来说,不是比过去减少而是比过去增加了。而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结果,必然发展为主观主义,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执政党的地位,还容易在党员干部身上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另外,我们在革命战争时期长期形成的干部制度与执政后不适应以致形成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毛泽东看到并较早有所认识和警惕, 但由于错误估计了形势和处理方法错误,反而造成了破坏性后果。 第三章:伟大的历史转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 体在正确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提出和实施了干部“四化”方针,使 干部队伍建设迈出了新的重要步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在新的历史时 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上进行了 全面的拔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了新 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提出和实施了干部“四化” 方针,开始了干部 人事制度的改革,使于部队伍建设迈出了新的重要步伐,保证了三中 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第四章:面对新的考验、新的变化、新的挑战,以江泽民为核心 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并 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到了新的阶段。 经过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 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顺利的交接。第 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沿着邓小平的正确思路前进。这个时期干部队 伍建设的恃点是: 第一,特别重视干部队伍素质建设。面对世界格局的新变化,经 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新挑战,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错综 复杂的新情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干部要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要学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张全景[9](2001)在《迎接新世纪的伟大工程》文中认为
马利,单向前[10](2000)在《迎接新世纪的伟大工程》文中研究指明世纪之交。 1998年12月,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巨轮,即将驶过50年的辉煌历程,新世纪的曙光正在前面徐徐升起。 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 一片陌生的水域,一场庄严的挑战,一次难得的机遇,将迎接并考验着中华民族和?
二、张全景谈县(市)“三讲”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全景谈县(市)“三讲”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傅学俭:党的优秀传统的传承者和传播者(论文提纲范文)
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
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
(2)向心与离心:民族主义话语与1929年边区风物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动态 |
1.3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 |
1.4.1 民族主义 |
1.4.2 边区风物展中的边区疆域 |
第2章 展览组织架构的博弈 |
2.1 边区风物展概述 |
2.2 边区风物展中的展览组织架构 |
2.2.1 展览筹备与展品征集运输机构 |
2.2.2 展览财务统筹与展览宣传的模式 |
2.3 传统在展示制度中的延绵 |
2.3.1 陈列场所的选择 |
2.3.2 展览中的参与者 |
2.4 新兴展览制度的介入 |
2.4.1 新兴展览展览制度的出现 |
2.4.2 新兴的展览制度介入后的博弈 |
第3章 展示内容结构的呈现 |
3.1 边区风物展中的展示内容结构 |
3.1.1 展品的种类与数量 |
3.1.2 展品的征集与展示 |
3.2 地方意识下的实业自强 |
3.3 国家意识下的边区认知 |
第4章 展品图像中的“边区”塑造 |
4.1 边区风物展中的图像 |
4.1.1 图像的精心准备 |
4.1.2 图像的选择呈现 |
4.2 风景图像的诉说 |
4.2.1 风景图像的构图意识 |
4.2.2 风景图像中场景诉说 |
4.3 图像中的夷夏之别 |
第5章 展览场域中的民族主义 |
5.1 展览主导者——“土豪”与“游士”的民族主义观念区隔 |
5.1.1 文字的书者与两类群体选择倾向 |
5.1.2 文字的叙事与两种价值选择倾向 |
5.2 展览接受者——“士绅”与“庶民”的民族主义接受路径 |
5.2.1 展览场域中的传播渠道与内容 |
5.2.2 展览场域中的传播对象与策略 |
5.3 展览记录者——图文交织下“自我”与“他者”的混杂 |
5.3.1 矛盾中的展览图像与文字 |
5.3.2 矛盾下的“自我”与“他者” |
5.4 展览场域内外走向合流的两种民族主义倾向 |
第6章 结语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及其意义 |
1.1.1 组织部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 |
1.1.2 组织部的国际比较 |
1.1.3 组织部为什么能成为“第一部”? |
1.1.4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央组织部对自身的工作研究 |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组织部的研究 |
1.3 问题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 建党时期的中央组织部 |
2.1 中央组织部成立的主要目的 |
2.1.1 组织群众的需要 |
2.1.2 发展壮大党员队伍的需要 |
2.1.3 指导工农运动的需要 |
2.1.4 国共合作的因素 |
2.2 早期中央组织部的主要工作 |
2.2.1 筹备党的“四大” |
2.2.2 提出组织工作思路 |
2.2.3 促进中央集权 |
2.2.4 制定交通办法 |
2.2.5 统计党员和组织情况 |
2.2.6 指导各地活动,分配人才 |
2.3 中央组织部的主要特征 |
2.3.1 与吏部相比 |
2.3.2 与苏共组织部相比 |
2.3.3 与后来的组织部相比 |
3. 组织部的发展和演变 |
3.1 1924-1949年的组织部 |
3.1.1 初期的探索与周折(1924-1928) |
3.1.2 工作起色(1928—1937) |
3.1.3 趋向成熟(1937-1949) |
3.2 1949—1978年的组织部 |
3.2.1 建国初期的工作(1949—1954) |
3.2.2 工作对象的拓展(1954—1966) |
3.2.3 “文革”时期的组织部(1966—1977) |
3.3 改革开放时期的组织部 |
3.3.1 落实干部政策(1977—1989) |
3.3.2 大规模地教育和培训干部(1989—2002) |
3.3.3 聚天下英才(2002-2012) |
4. 政治动员与有效组织 |
4.1 组织部面向干部的行动 |
4.1.1 对干部的认识 |
4.1.2 干部的选任 |
4.1.3 组织部的干部工作策略 |
4.2 组织部面向党员的行动 |
4.2.1 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动员 |
4.2.2 以党支部为基础的组织扩展 |
4.2.3 “先进分子”标准与思想政治教育 |
4.2.4 对党员的激励 |
5. 内部协调和运行机制 |
5.1 组织部职权分配和工作体系 |
5.1.1 中组部主要的职能机构 |
5.1.2 组织部门工作体系 |
5.2 主要工作准则 |
5.2.1 讲政治 |
5.2.2 服从纪律 |
5.3 决策和运行 |
5.3.1 组织网络 |
5.3.2 决策程序 |
5.3.3 调研机制 |
5.3.4 先行试验 |
5.3.5 执行过程的调节 |
6. 组织部处理对上关系策略 |
6.1 组织部的对上依附性 |
6.1.1 机构的撤销—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最严重表现 |
6.1.2 制度的规定—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基本保障 |
6.1.3 主导干部路线—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主要动机 |
6.1.4 强化中央集权—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一般结果 |
6.2 组织部的独立性 |
6.2.1 独立性的保持 |
6.2.2 确立独立性的挑战 |
7. 组织部的外部关系及部际竞争 |
7.1 主要联系机构 |
7.1.1 办公厅 |
7.1.2 宣传部 |
7.1.3 统战部 |
7.1.4 中纪委机关 |
7.2 主要协调事项 |
7.2.1 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
7.2.2 党内教育实践活动 |
7.2.3 人才工作 |
7.2.4 扶贫济困 |
7.3 协调工作特点 |
7.4 部际竞争 |
7.4.1 组织部职能的扩大 |
7.4.2 组织部所处的竞争地位 |
7.4.3 三个“之家”建设 |
8. 组织部的反污名化策略 |
8.1 模范部门 |
8.1.1 各方对组织部的期许 |
8.1.2 组织部建设模范部门的努力 |
8.2 声望制度 |
8.2.1 政治机关:巩固中心地位 |
8.2.2 规章制度:建立共识观念 |
8.2.3 组织部长:部门象征 |
8.3 走出神秘 |
8.3.1 组织部的秘密工作的传统 |
8.3.2 组织部走出神秘的努力 |
8.3.3 成效 |
9. 超越惯性的努力 |
9.1 人才行动:结构上的跨越 |
9.1.1 建国前后对知识分子工作的认识 |
9.1.2 改革开放以来的知识分子工作 |
9.2 “资本家”入党及组织建设创新 |
9.2.1 “不能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
9.2.2 转变态度 |
9.2.3 试点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
9.2.4 积极开展新社会阶层中的党建工作 |
10. 结语 |
10.1 组织部运行的“双强模式” |
10.2 新时期组织部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
10.3 组织部能动不足的隐忧 |
10.4 新的建设策略 |
参考文献 |
英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附录: 相关调研分析 |
作者简历 |
(4)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 |
(一)文献阅读法 |
(二)比较分析法 |
(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方法 |
四、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一)论文结构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党内集中教育的基本理论 |
一、党内集中教育的一般理论 |
(一)党内集中教育的基本定义 |
(二)党内集中教育的指导要求 |
(三)党内集中教育的主要内容 |
(四)党内集中教育的主要特征 |
(五)党内集中教育的主要功能 |
二、党内集中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和党的教育理论 |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建设和党的教育理论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开展党内集中教育的必要性 |
一、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
(一)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 |
(二)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需要 |
二、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 |
(一)党内集中教育汲取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 |
(二)改革开放之前党内集中教育在加强党的建设上成效显着 |
(三)改革开放之后党内集中教育在加强党的建设上开创新局面 |
三、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是党回应时代诉求的客观需要 |
(一)党内集中教育提高党应对“四个考验”的能力 |
(二)党内集中教育提高党化解“四个危险”的能力 |
(三)党内集中教育提高党所必需的“四自能力” |
四、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是解决党的建设两大历史性课题的重要途径 |
(一)党内集中教育有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
(二)党内集中教育有助于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的历史回顾 |
一、党的十八大之前党内集中教育开展情况 |
(一)全面整党活动 |
(二)“三讲”教育活动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
(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六)创先争优活动 |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集中教育开展情况 |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三)“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党内集中教育推进党的思想建设 |
(一)党内集中教育推进党的理论武装工作 |
(二)党内集中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 |
二、党内集中教育推进党的组织建设 |
(一)党内集中教育完善民主集中制建设 |
(二)党内集中教育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基础 |
(三)党内集中教育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
(四)党内集中教育促进党员队伍建设 |
三、党内集中教育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
(一)党内集中教育端正党的思想作风 |
(二)党内集中教育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 |
(三)党内集中教育改进党的工作作风 |
(四)党内集中教育优化党的领导作风 |
(五)党内集中教育纯洁干部生活作风 |
四、党内集中教育促进党的反腐倡廉建设 |
(一)党内集中教育促进干部清正 |
(二)党内集中教育促进政府清廉 |
(三)党内集中教育促进政清气正 |
五、党内集中教育推进党的制度建设 |
(一)党内集中教育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
(二)党内集中教育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的成功经验 |
一、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要坚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统一 |
(一)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
(二)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要体现时代特征 |
(三)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要结合党内实际 |
二、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要坚持限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
(一)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要做好顶层设计 |
(二)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 |
(三)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要实现上下良性互动 |
三、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要坚持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统一 |
(一)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要突出重点对准焦距 |
(二)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要把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有机结合 |
(三)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要敞开大门相信群众 |
四、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要坚持时效性与可持续性相统一 |
(一)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要明确教育目标 |
(二)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要实现知行合一 |
(三)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要坚持从严从实 |
(四)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要推行建章立制 |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党内集中教育存在的一般性问题 |
(一)党内集中教育存在开展不平衡现象 |
(二)党内集中教育存在形式主义现象 |
(三)党内集中教育存在问题整改不彻底现象 |
二、缺乏长效机制建设是党内集中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党内集中教育动员机制不完善 |
(二)党内集中教育执行机制不到位 |
(三)党内集中教育考评机制不健全 |
(四)党内集中教育整改落实机制不完备 |
(五)对党内集中教育常态化认识不充分 |
第七章 建立党内集中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 |
一、建立党内集中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
(一)建立长效机制可以固党内集中教育成效之根本 |
(二)建立长效机制可以保党内集中教育成效之长久 |
(三)建立长效机制可以解党内集中教育成效之症结 |
二、建立党内集中教育长效机制的前提条件 |
(一)建立党内集中教育长效机制的政治基础 |
(二)建立党内集中教育长效机制的实践要求 |
(三)建立党内集中教育长效机制的逻辑前提 |
(四)建立党内集中教育长效机制的根本保障 |
三、建立党内集中教育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 |
(一)建立党内集中教育领导管理机制 |
(二)建立党内集中教育运作预警机制 |
(三)建立党内集中教育保障激励机制 |
四、建立党内集中教育长效机制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一)处理好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的关系 |
(二)处理好抓“关键少数”与全体党员的关系 |
(三)处理好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的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探索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学术价值 |
(三) 应用价值 |
一、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背景 |
(一) 历史背景:新时期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动的延续 |
1、 重视理论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
2、 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动的当代延续 |
(二) 时代要求: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展的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动 |
1、 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的需要 |
2、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
3、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 |
二、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全面展开 |
(一)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大体进程 |
1、 第一阶段:在省部级党政机关、中管金融机构中开展(2008.9—2009.2) |
2、 第二阶段:在市县机关、国有企业、高等学校中开展(2009.3—2009.8) |
3、 第三阶段:在基层组织、广大党员中开展(2009.9—2010.2) |
(二)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本内容 |
1、 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
2、 虚心学习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 |
3、 全面了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
(三)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要成效 |
1、 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
2、 科学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
3、 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
4、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
三、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探索 |
(一)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创新 |
1、 坚持理论学习与突出实践特色密切结合 |
2、 坚持分批次推进、分领域展开、分层面学习 |
3、 坚持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扬民主 |
(二)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创新 |
1、 广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
2、 学习载体的种类繁多 |
3、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 |
4、 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集中整改 |
(三)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制度创新 |
1、 建立工作落实机制以促进学习实践活动的贯彻落实 |
2、 建立检查督导制度以保障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
3、 建立考核评价制度以衡量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 |
4、 建立活动反馈机制以巩固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成果 |
四、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
(一)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前提是理论创新 |
(二) 正确的路径选择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 |
(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 |
(四) 有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江泽民在广东发表“三个代表”重要讲话的前前后后(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们考察的行程 |
二、江泽民2000年2月在广东 |
(一)到高州调查研究,指导“三讲” |
(二)视察深圳、顺德 |
(三)在广州调研和发表重要讲话 |
三、江泽民在广东的活动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关系 |
(7)江泽民在广东发表“三个代表”重要讲话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到高州调查研究, 指导“三讲” |
二、视察深圳、顺德 |
三、在广州调研和发表重要讲话 |
(8)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 党对干部队伍建设经历了曲折探索 |
二、 仍然存在的弊端和原因 |
三、 宝贵的反面教训 |
四、 “三个代表”指明了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之所在 |
五、 研究现状和方法 |
第一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曾经卓有成效地解决了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一、 初创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
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
三、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
第二章 执政党地位和我们干部制度弊端的负效应在建国后逐渐显现出来,毛泽东看到并尖锐批判了这种负面影响,但由于对形势估计和处理方法错误,反而造成了破坏性后果 |
一、 执政初期的干部队伍建设 |
二、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时的干部队伍建设 |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 |
第三章 伟大历史转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正确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提出和实施了干部“四化”方针,使干部队伍建设迈出了新的重要步伐 |
一、 徘徊前进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 |
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转折 |
三、 全面拨乱反正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 |
四、 建立老干部离退休制度并重视中青年于部队伍建设 |
五、 全面开创新局面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 |
六、 党的十三大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 |
第四章 面对新的考验、新的变化、新的挑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并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到了新的阶段 |
一、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
二、 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当前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
二、 当前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六章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
一、 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
二、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措施和对策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张全景谈县(市)“三讲”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傅学俭:党的优秀传统的传承者和传播者[J]. 本刊编辑. 清风, 2021(15)
- [2]向心与离心:民族主义话语与1929年边区风物展[D]. 余昊明. 四川美术学院, 2020(03)
- [3]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D]. 许翾. 浙江大学, 2018(02)
- [4]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教育研究[D]. 乔仁桂.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5]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探索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例的研究[D]. 王莹. 曲阜师范大学, 2012(10)
- [6]江泽民在广东发表“三个代表”重要讲话的前前后后[J]. 陈弘君. 广东党史, 2002(04)
- [7]江泽民在广东发表“三个代表”重要讲话的历史考察[J]. 陈弘君. 岭南学刊, 2002(04)
- [8]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与思考[D]. 王建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02(02)
- [9]迎接新世纪的伟大工程[J]. 张全景. 求是, 2001(01)
- [10]迎接新世纪的伟大工程[N]. 马利,单向前. 人民日报,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