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省江河源头草地畜牧业发展前景的模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池永宽[1](2019)在《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连片区之一,具有分布面积广、地貌类型多、发育序列全等特点,世界罕见。石漠化是该区域最严重最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了南方8省的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草畜工程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快速修复喀斯特石漠化受损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地理学、岩溶学、生态学、草学、畜牧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理论与多元分析原理,针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在2012-2019年以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总体结构的贵州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和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核心研究示范区,综合运用野外试验与监测、实验室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法等系统化研究技术方法,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及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式构建、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推广研究,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通过镇压、覆膜、碎草覆盖以及不同覆土水平对牧草出苗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紫花苜蓿等4种牧草出苗率均在中度覆土覆膜处理方式时出苗最短、出苗率最高,变异系数最稳定,其次是镇压和碎草覆盖处理,无处理措施表现最差。牧草出苗时间随覆土厚度增加而增加,中度覆膜覆土出苗率最高保水保墒的效果最好,是最佳牧草种植方式之一。通过对不同石漠化等级“花椒+紫花苜蓿”和“刺梨+多年生黑麦草”等15种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恢复效果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林草配置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改善作用,随着年限的增长,其不同配置模式改善效果也有差异,但基本上呈趋于良好的态势。中-强度石漠化治理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速率要好于潜在-轻度区。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基本优于纯林地,化学性质变化不明显。两个试验区的15种林草模式中均存在部分养分指标低于国家土壤养分标准值,需要针对性补充所缺乏营养元素。通过对紫花苜蓿等退化草地进行施肥改良试验,结果显示:除对照组外,3个退化草地类型施肥改良前后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改良后的土壤在钾:氮肥施肥比为60:60kg/hm2时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等物理性质显着改善(P<0.05)。各施肥处理的土壤氮、钾含量普遍高于未施肥的对照组,且所有施肥处理磷含量普遍偏低。(2)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草地分别施硫酸铵、硝酸铵和不施肥(对照)的试验结果显示: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硫的含量显着高于施硝酸铵肥组与对照组(P<0.01),但硝酸铵施肥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硒含量极明显低于硝酸铵施肥草地与对照草地(P<0.01),而硝酸铵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牧草硒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采食施硫酸铵肥牧草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中硒、铜、铁、血红蛋白(Hb)等含量和红细胞压积容量(PCV)、血清铜蓝蛋白含量(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液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极显着低于硝酸铵组和对照组(P<0.01)。草地施用硫酸铵肥会影响牧草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家畜微量元素的生理代谢和血液生理生化参数。牧草中硒等微量元素含量低的草地更适合施用硝酸铵肥。在正常草地(对照组)与锌缺乏草地(试验组)开展贵州半细毛羊放牧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草地的土壤和牧草中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其它元素没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元素无显着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中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和中性粒细胞(E)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Hb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生化参数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SOD、GSH-PX和CAT的活力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液MDA含量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草地缺锌对家畜血液生理生化参数和机体抗氧化酶有显着影响,引起机体抗氧化系统功能和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补锌对缺锌草地和家畜十分必要,是维持喀斯特畜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关岭黄牛和贵州黑山羊、威宁黄牛和贵州半细毛羊开展不同日粮能蛋平衡对体重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比较分析,试验后较试验前各处理均显着增重(P<0.05),但净增重差异不十分显着(P>0.05)。但从增重效果上看,表现出中能量中蛋白日粮增重绝对值最高,低能量高蛋白效果次之,高能量低蛋白效果最差的特点。牛羊采食“高蛋白低能量”日粮饲料时,日粮中的蛋白质难以较好的被牛羊利用,造成蛋白质营养浪费。适中蛋白-能量的饲料组合则是最佳能蛋平衡饲喂方式。对喀斯特地域特色家畜品种贵州半细毛羊与西南地区系列半细毛肉质横向比较。结果显示:贵州半细毛羊的氨基酸总量为18.34%,在西南系列半细毛羊中含量最高。在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CS)中均是贵州半细毛羊肉质最优。通过西南系列半细毛羊的肉质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等综合比较,评价出贵州半细毛羊是优质的羊肉资源。通过综合常规营养和氨基酸含量等主要肉质评判指标得出,喀斯特地区的特色黄牛的肉质品质要好于西门塔尔牛。(3)模式构建与技术研发以适宜性与限制性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等理论为支撑,确定典型模式的构建边界条件,并结合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构建了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逆境特色林草建植与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和毕节撒拉溪石漠化草地高效生产与标准化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通过对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喀斯特地区牧草发芽实验装置及方法、石漠化地区牧草标准化建植等系列关键共性技术。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区应根据其干热河谷的特点,在保持水土恢复环境的前提下,研发暖季牧草高产等关键技术;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区根据其立地条件,研发冷季型牧草高效生产技术等急需关键技术。(4)示范应用与推广自2012年10月以来,在核心示范区累积建设各项示范面积约5000 hm2,牛羊健康养殖等示范2300头/只。运用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喀斯特高原峡谷(花江)和高原山地(撒拉溪)石漠化治理示范模式的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8省“花江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7.38×104 km2、45.89×104 km2、54.69×104 km2、39.28×104 km2、27.14×104 km2;“撒拉溪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0.33×104 km2、43.47×104 km2、50.72×104 km2、45.92×104 km2、33.26×104 km2。
尚占环,董全民,施建军,周华坤,董世魁,邵新庆,李世雄,王彦龙,马玉寿,丁路明,曹广民,龙瑞军[2](2018)在《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及其生态恢复近10年研究进展——兼论三江源生态恢复问题》文中提出"黑土滩"是全球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行为在青藏高原三江源区的特殊表现形式,严重威胁着三江源区生态安全和草地畜牧业发展。该文在调研近10年290多个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近10年内黑土滩研究和治理工作的主要研究进展。并进一步讨论了一些新的观点,如"黑土滩二次发生"、"黑土滩的水热空洞效应"、"黑土滩人工草地暂稳态机制"等。作者建议针对黑土滩生态恢复,发展黑土滩治理的"分区-分类-分级-分段"的技术体系;研究更多植物物种组合(>10种)的混合群落构建技术;研发启动和引导黑土滩人工草地自我恢复技术及近自然恢复模式;组织开展第二次"黑土滩"本底调查工作;完善低成本治理模式,推动三江源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
王浩,王琳[3](2017)在《我国江河源头区水生态保护战略》文中指出山区是大多数江河的源头和发源地,江河源头区的生态保护对于整个流域的水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根据DEM数字高程图,参照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叠加我国水资源分区图和水土保持分区图,综合得到八大类江河源头区。分析各类江河源头区气候、降水量、主要植被类型、主要土壤类型等特点,提出我国江河源头区上蓄、限牧、调农和补偿的水生态保护战略,具体包括源头区水库拦蓄工程建设和源头区林草植被建设,加强海绵调蓄功能,在西北风沙区和青藏高原江河源头区的牧区草地实施封育、轮牧、严限载畜量、适当控制源头区牧业人口等措施,在我国农牧交错带区域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减粮增饲、生态种养等措施,在源头区推进水生态补偿政策实施。
刘同德[4](2009)在《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素有“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江河之源、亚洲水塔,不仅具有生态上的特殊战略地位,其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青藏高原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而且还具有地理上、国土安全、社会稳定方面的特殊战略地位,关系到高原地区乃至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得以保障,民生改善与保障机制得以建立与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发展模式,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实现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围绕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构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研究分析了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资源支持系统及环境支持系统(即SRED系统)建设现状,全面系统地提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主要贡献体现在:从理论模型方面,结合青藏高原特色,创造性地将PRED系统修正为SRED系统;系统地构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从经济政策上,首次提出青藏铁路经济带联动开发总体战略及空间模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从生态政策上,首次系统提出青藏高原生态补偿机制及生态试验区的建立;从国家战略上,首次提出西线“南亚大陆桥”建设问题;从制度创新方面,系统地对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进行了集成,实现了“多路径综合”的系统性优化升级,形成了制度集成创新。
杨予海[5](2007)在《高寒地区国家级牧场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特征研究 ——以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气候、土壤、植被、植被光合效率、能流以及生态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结合TM影像资料,利用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草地类型及其景观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涉及遥感影像分析、地理数据库建模、草地类型波谱分析、草地资源调查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草地类型主要包括高寒草原、高寒草甸、高寒荒漠、沼泽化草甸等,其中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所占的面积最大,在畜牧业经济和生态保护中也最为重要。植被分布和土壤吸附水状况,代表不同草地型的优势种和亚优势种植物随着海拔高度上升,依次为海韭菜、鹅绒萎陵菜→芨芨草、羊茅→冷地早熟禾、紫花针茅→矮嵩草、小嵩草,表明该羊场草地型垂直分布特征明显;海拔越高,植物高度和地上生物量越低,说明高海拔的环境条件对草地生产能力的强硬制约性;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土壤深度土壤吸附水达到等吸附量点的时间不同,海拔越高,达到等吸附量点的时间越早,证明同一地区的吸附水含量由于海拔差异而相差很大。在中度到重度退化进程中,草地植物群落随着退化程度的加重,其物种多样性呈减小的趋势,而建群种的重要值呈增大趋势。针茅型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a多样性指数,下同)分别为2.50、2.26,建群种的重要值分别为19.09、23.8。嵩草型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61、2.42,建群种的重要值分别为13.31、22.81。针茅型与嵩草型不同退化样地地上植物类群及总植物量季节动态均呈现明显的“单峰”曲线,其峰值同时出现在8月下旬,在植物生长季,主要植物类群地上植物量季节动态具有明显的差异。两草地型地上植物量季节积累动态曲线可用y=ea+bx(生长曲线)很好拟合。随着草地退化程度加重,针茅型样地禾草类在草群中所占比例下降(以植物干重为测度),杂草类在草群中所占的比例上升。群落干物质积累速率下降,最终导致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降低。嵩草型中度退化样地的净初级生产力高于重度退化样地,但由于在牧草返青期放牧使中度退化样地禾草类在草群中所占的比例小于重度退化样地。针茅型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地上植物量净生产量分别为104.99g/m2.a、48.38g/m2.a,下降达53.92%;嵩草型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地上净生产量分别为144.82g/m2.a、87.96g/m2.a,下降达39.26%。针茅型与嵩草型样地地下80%以上的植物量分布在0~20cm的土层中,用y=ax+b能够很好描述两草地型在生长季各土层中的平均植物量及其所占比例。在地下40cm深的土层中,针茅型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地下植物量的净生产量及周转值分别为849.6g/m2.a、32.45%、1346.05g/m2.a、51.93%;嵩草型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地下植物量的净生产量及周转值分别为787.13g/m2.a、26.08%、1190.6g/m2.a、51.33%。地下与地上植物量的比值随着草地退化程度加重而增大。针茅型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地下与地上植物量的比值分别为16.86、51.51;嵩草型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地下与地上植物量的比值分别为24.61、27.22。针茅型与嵩草型不同退化样地热值测定表明,群落地上部分热值大于地下部分,地上部分热值含量以牧草生长旺盛期最高,返青期最低,枯黄期次之。并且其热值含量均高于世界陆生植物的平均热值,地上、地下、全群落能量积累与植物量增长呈显着的线性正相关。草地净能空间分配率随着草地退化程度加重而减小。针茅型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分别为0.1667、0.0439;嵩草型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分别为0.2257、0.1049。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重,植物群落地上部分对光能的转化效率减弱。两草地型对光能的转化效率:全群落,针茅型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为0.208%、0.317%,嵩草型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为0.216%、0.259%;地上部分,针茅型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分别为0.03%、0.013%;嵩草型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分别为0.04%、0.024%,地下部分,针茅型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分别为0.178%、0.303%,嵩草型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分别为0.177%、0.234%。在分析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生态系统的自然、社会经济概况的基础上,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通过对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2002-2006年的净能值产出率(NEYR)、能值投入率(EIR)、环境负载率(ELR)和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数(ESI)等指标的计算及趋势分析得出: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生态系统投入的能值总量为5.00×1029sej,其中可更新环境资源、不可更新环境资源、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及可更新有机能分别占系统输入能值总量的7.39%、7.68%、35.15%和49.77%。环境资源总投入占总能值投入的15.08%。在辅助能投入中,可更新的有机能占辅助能投入总量的58.61%。在环境资源总投入中,不可更新环境资源投入占其中的50.96%。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能值投入率(EIR)值由2002年的0.0489缓慢增长至2006年的0.734,总体在0.05~0.07间浮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能值产出率(EYR)由2002年的57.4上升至2005年的83.7,总体上处于波动上升态势,表明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经济活动的能源利用效率在逐年提高,竞争力明显增强。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能值投入率(EIR)值由2002年的0.0489缓慢增长至2006年的0.734,总体在0.05~0.07间浮动。这表明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经济对外开放和利用外界各类“资源”程度较低。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环境负载率(ELR)由2002年的31.3增至2006年的71.4,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表明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经济发展对其环境系统的压力逐步增加。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能值—货币比(EDR)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2年的1.50×1014sej/$上升至2006年的7.98×1014sej/$,这主要是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生产总值在2002—2006年间的增长缓慢,其经济系统的开发程度降低造成的。2002-2006年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ESI值由58.46降至21.8,呈波动下降趋势,同期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ELR由31.3增至71.4呈快速上升趋势。由ESI=NEYR/ELR等式可知,ESI的下降是由于2002-2006年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环境负载率(ELR)的增长速率快于同期净能值产出率(NEYR)的增长速率。不同地被在TM影像上各波段的反射特征。通过对石山冰川、盐碱地、水库、裸地、高山草原、高寒草甸、河流、人工草地、湖泊和沼泽地10种不同地被类型及山地草原、山地草甸和高山草甸三种植被类型的波谱曲线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在TM1、TM2和TM3可见光波段,湖泊和沼泽地的反射率远远高于其它地被;而三种草地植被在可见光区的反射率差异不大,到红外光区,它们的反差才急剧加大。在TM4近红外波段,绿色植被反射率差异较大,为区分植被的理想波段。在TM5波段,高寒草甸、裸地和高寒草原的反射率远远高于其它地被。在TM6波段,各地被的反射率差异不大。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线。根据土壤在红外波段和近红外波段反射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将它们的相关性线性回归得到四种土壤类型的土壤线依次为:沼泽土:NIR=0.46R +13.91,相关性0.83;暗栗钙土:NIR = 0.44 R+22.66,相关性0.78;高山草原土:NIR = 0.52R +12.62,相关性0.80;高山草甸土:NIR =0.57 R + 6.91,相关性0.90。土壤线的斜率大小排列顺序为: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沼泽土>暗栗钙土,而截距为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沼泽土<暗栗钙土。对ETM遥感影像各个波段分析结果表明1、2、3波段间彼此高度相关, 4、5、7波段间有一定相关性;在波段7、5、4、3处,草地类型波谱曲线变化幅度大,宜用作草地分类;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辅助草地生态序列分布规律,结合遥感光谱特征进行了草地类型,对解决草地类型间因光谱重叠而难以区分的难题找到了可行方法。依据RVI和NDVI两个植被指数对植被生长状况与草地产草量有不同的敏感度,采用微积分方法,化整为零,按盖度区间,计算植被指数同产草量的线性方程,使遥感预测产量与草地实际产量的相关性更好。对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景观生态系统的系统耦合结果发现,系统耦合可根据干扰性质分为自然耦合和人为耦合。自然耦合是人为耦合的基础,系统生态生产力的提高取决于人为耦合的优化过程。
程慧艳[6](2007)在《黄河源区高寒草甸草地覆被变化的水文过程与生态功能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河源高寒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系统,容易受到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现阶段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植被退化对于整个高寒生态系统的安全和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影响。作为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长江黄河源区高寒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水文效应”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主要针对黄河源区高寒草甸水文过程对植被退化的响应以及覆被变化所导致的生态功能的影响,选择典型的研究区域和高寒草甸样地,进行入渗、截留、产流产沙、水分动态分布、季节性冻土温度湿度耦合变化等水文过程观测,同时还进行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群落结构调查、地上地下生物量,以及植被退化引起高寒草甸物理结构、化学成分变化的测定,并把黄河源高寒地区的生态水文过程通过VIC模型加以实现。1、双环入渗仪常用于黄土丘陵地区土壤入渗过程观测,本研究中使用改进后的野外双环入渗仪器进行黄河源高寒草甸的入渗试验,结果表明该仪器能够较好地应用于高寒地区的浅层土壤水分垂向一维运动观测。使用几种入渗基本模型对不同盖度高寒草甸土壤入渗过程拟合,并在入渗瞬变阶段(0-15min),入渗渐变阶段(15-60min)以及入渗稳定阶段(60min以后)进行综合拟合评价,认为考斯加科夫(Kostiakov)入渗公式f(t)=at-b较菲利浦公式、霍顿公式以及通用经验公式更适用于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研究。2、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草甸植被布局和生长的关键性因素,对高寒草甸土壤水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植被生长季节,土壤水分状况受植被覆盖和地形因素影响较大。不同深度土壤水分随着绝对海拔高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其关系满足一元二次回归模型,其中表层土壤(10-30cm)和60cm土层水分与绝对海拔高度拟合程度较好,并且土壤水分与海拔高度相关性较强。植物生长旺季不同退化程度土壤水分的剖面变化特征均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降低型,包括灌丛草甸和黑土滩两种。第二种是波动型,包括嵩草草甸和退化草地。不同退化程度土壤水分剖面变化按照灌丛草甸、嵩草草甸、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黑土滩的顺序呈现以轻度退化草甸为对称轴的对称变化趋势,依次向两边为波动和减小的变化趋势。3、热量是影响高寒草甸草地土壤水分分布与迁移的控制因素。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以及数据回归分析系统DRS中的统计方法,对不同植被盖度下不同深度处观测到的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数据来建立回归模型,将2个参数联系起来。θV-TS之间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变化范围在冻结阶段和融化阶段分别(0.83-0.96)以及(0.92-0.96)。对土壤冻结和融化阶段内含水量和温度θV-TS相互关系的研究,为讨论土壤水分和温度对土壤冻融循环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模拟结果与观测数据之间较好的相关性也验证了模型和方法。4、在水文水资源分析计算中,对降雨损失的处理,往往只对蒸散发和土壤下渗量进行计算,忽视了植被的降雨截留损失,这样至少在理论上说是不完善的。研究选择两种不同生长格局的高寒草甸(嵩草草甸及灌丛草甸)进行截留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地面植株高低、叶片形状、叶面积、地下生物量等因素的差异,灌丛草甸的最大截留量达到1.8mm,而嵩草草甸植物的最大截留量为1.0mm,相对于试验流域的多年平均降雨,其截留损失分别为18.2%和10.8%。高寒草甸产流、产沙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盖度的嵩草草甸其产流、产沙过程可以用幂函数R=atb分布来描述,随着盖度由大变小,方程参数a值逐渐变小,b值逐渐增大;而覆盖度在5%以下的黑土滩,其产流、产沙过程更符合指数函数R=aebt分布。同时,径流场植被总体盖度与产流历时之间关系回归方程为C=3.488lntp-11.772(R2=0.9447),植被盖度与产流历时呈正相关,即产流历时随植被盖度的增加而延长,从而表明坡地减轻水土流失、减少地表径流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增加近地表植被的覆盖度。5、对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群落结构调查以及地上、地下生物量测定,2005年8月的测定结果表明: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中度退化阶段最高,随着草甸退化程度加大,呈单峰式曲线变化规律;重度退化草甸地下总生物量较轻度退化草地减少1.74倍,其中0cm-15cm土层中的生物量减少1.9倍,15cm~30cm土层中的生物量减少0.85倍。轻度退化草地0cm-15cm土层中的生物量占地下总生物量的88.57%,15cm-30cm土层中的生物量占地下总生物量的11.43%;重度退化草地0cm-15cm土层中的生物量占地下总生物量的97.32%,15cm-30cm土层中的生物量仅占地下总生物量的2.68%。轻度退化草地和重度退化草地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比值分别为4.98和3.47。6、植被覆盖变化必然导致土壤环境发生显着改变,研究表明,植被退化导致高寒草甸土壤的容重都有增大的趋势,尤其土壤表层0-10cm范围的土壤容重变化与植被盖度之间的关系最突出;全剖面(0-40cm)有机质、全N和水解N的损失分别为69%、61%和68%;速效N、速效P和速效K的流失率分别为51%、38%和21.5%左右。
徐小玲[7](2007)在《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全球变化的加剧,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显着增强,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实践需要互动双赢。作为典型的生态敏感区和特殊的生态功能区,三江源地区是影响全国甚至世界生态安全的“生态阀”,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滞后的地区,生态恶化形势严峻,生态难民逐年增多,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开展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研究,探讨该区生态环境演变规律、人类活动的影响、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互动机制、互动模式、产业政策等问题,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应用实测数据、实地入户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运用Excel、SPSS软件和图表分析法、多元回归方法、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判别函数、问卷调查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变化特征,模拟径流量变化并分析其人为影响程度,评价各县的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人类活动强度及三者之间的互动程度并判别其互动关系类型,探讨经济与生态互动机制、互动发展模式。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有意义的结论:(1)近47年来三江源地区气温呈升高趋势,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蒸发量呈微弱减少趋势,不同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趋势不同。平均升温率为0.0195℃/a,升温0.7℃。冷季和暖季分别升温0.8℃和0.5℃,冷季升温贡献率达61.54%。气温由外向内递减。降水量平均递减率为0.4449mm/a,减少28.8mm。干季降水量平均递增率为0.3436mm/a,湿季降水量平均递减率为0.459mm/a。湿季降水减少贡献率达92.55%。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蒸发量平均递减率为0.635mm/a。干湿季蒸发量平均递减率分别为0.6471mm/a和0.3815mm/a,湿季蒸发减少贡献率70.15%。蒸发量在长江、澜沧江源区由西南向东北递减,黄河源区由北向南递减。近47年气候趋于暖湿,90年代以来气候趋于暖干,近5年来气候趋于暖湿。(2)根据径流量累积曲线,1982年以前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影响较小。用多元线性回归模拟径流量,1958~1982年黄河沿和吉迈年径流量模型分别为y=87.6827+0.0129x1+3.2988x2-0.0615x3、y=164.8666+0.076x1+4.6895x2-0.116x3(x1、x2、x3分别为源区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气温、蒸发量),唐乃亥、直门达月径流量模型分别为y=44.969+2.4826x1-0.059x2-0.2293x3、y=13.634+1.0854x1+0.0965x2-0.1203x3(x1、x2、x3分别为兴海/玉树县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1983年后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程度具有增大趋势,吉迈和唐乃亥人为影响程度都低于50%,黄河沿多数年份人为影响程度为50%~80%,表明黄河源区影响径流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在东部是自然因素,西部是人为因素,即径流量的人为影响存在西强东弱的区域差异,越靠近源头地区经流量的人为影响越强烈。(3)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三江源地区各县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和人类活动强度,脆弱度从外围向中部增强,贫困程度长江、澜沧江源区由西南向东北减弱,黄河源区由中部向周围增强,人类活动强度长江、澜沧江源区由东南向西北减弱,黄河源区由东北向西南减弱。玛多、称多、曲麻莱3县属极度脆弱型(脆弱度0.8~1.0),治多、甘德、玛沁3县属强度脆弱型(0.6~0.8),泽库、达日、杂多3县为中度脆弱型(0.4~0.6),同德、久治、河南、兴海、班玛5县为轻度脆弱型(0.1~0.4),玉树、囊谦2县为微度脆弱型(-0.2~0.1)。杂多1县属极度贫困型(贫困程度0.5~0.6),达日、治多、称多、泽库4县属强度贫困型(0.4~0.5),甘德、曲麻莱2县属中度贫困型(0.3~0.4),囊谦、同德、河南、兴海、班玛5县属轻度贫困型(0.2~0.3),久治、玉树、玛多、玛沁4县属微度贫困型(-0.6~0.2)。同德、玛沁、泽库、兴海4县属人类活动极强型(活动强度1.4~0.8),河南、班玛、玉树3县属人类活动很强型(0.8~0.5),甘德、久治、囊谦3县属人类活动较强型(0.5~0.4),称多、玛多、达日3县属人类活动较弱型(0.4~0.2),曲麻莱、杂多、治多3县属人类活动微弱型(0.2~-0.1)。(4)初步探讨了生态与经济的互动发展关系等有关理论问题,提出了互动发展观、互动链、互动圈、互动网、平衡互动等新概念。从多角度对互动类型作了划分,对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路径、阶段、动力、条件、途径等互动结构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其中两者的互动途径主要包括产业互动、制度互动和投入互动。(5)根据三江源地区各县生态脆弱度与贫困程度、人类活动强度的互动程度判别函数Cxy=(x+y)/(x2+y2)1/2(x、y分别为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人类活动强度),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呈较强的负向互动关系。生态脆弱性与贫困性的互动关系类型,玛沁、玛多2县属脆弱不协调型,囊谦1县属贫困不协调型,其他13县属极不协调型;人类活动强度与贫困性的互动关系类型,玛沁、玛多2县属人为干扰贫困型,治多1县属自然贫困型,其他13县属人为加剧贫困型;生态脆弱性与人类活动强度的互动关系类型,囊谦1县属人为干扰脆弱型,治多1县属自然脆弱型,其余14县属人为加剧脆弱型。(6)三江源地区需要建立起产业置换与生态置换机制、社会化投融资与多元经营机制、生态补偿与利益驱动机制、信息技术传递和公众参与机制、生态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区域互动与创新机制等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互动机制。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制度政策创新+区域互动+生态工程+社会协调+产业置换”三江源模式为:以政府体制调整和制度政策与组织管理机制创新以及科学的规划设计为互动节点,以生态产业为互动纽带,通过社会化投融资和系列政策支持,加强与西宁、拉萨、格尔木的区域合作互动,形成以该区为中心、以3市为顶点的三角形互动网络,实施生态移民、生态补偿、生态购买等系列生态工程,实现生态资本产权化和生态建设产业化发展,加强后续产业开发、职业技能培训、小城镇与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信息技术传递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置换和产业生态化改造,发展区域特色生态产业,由区域互动与投入互动到制度互动再到产业互动,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7)依托长江、黄河、澜沧江沿线、唐蕃古道旅游专线(214国道)和世界屋脊汽车探险旅游线(109国道),加强沿线小城镇建设,培育空间或产业增长极,形成“三江两线”交叉型经济发展格局。开发地区特色优势资源,积极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业,以中藏药材业、畜产品加工业、特色种植业、草业、绿色食品业、水产养殖业为代表的特色生物产业,以民族手工业、民族商贸业、民族文化业为代表的民族产业,以矿产、沼气、水电、太阳能、风能开发为代表的生态能源业,建立起独具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创新点:(1)三江源地区原本是人类影响较弱的区域,但近年来人为影响加剧,本文通过模拟黄河源区天然径流量,评价其人为影响程度,认为东部人为影响程度低于50%,西部人为影响程度一般在50%~80%。(2)通过对互动结构的系统研究,提出了互动发展观、互动链、互动圈、互动网、平衡互动等新概念。(3)通过对三江源地区的区域环境与发展水平的系统分析,评价了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与人类活动强度的互动度,并判别三者间的互动关系类型,认为该区生态与经济及人类活动间存在较强的负向互动关系,急需建立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机制和互动模式。(4)通过区域结构分析,根据环状分布特点以及周边三大城市的三角形辐射环境,提出了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三江源模式与“三江两线”交叉型特色生态经济的发展格局。
陈全功[8](2007)在《江河源区草地退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文中研究指明严重退化的高寒草甸——黑土滩,是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综合标志。根据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青海省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各自研究所获结果的基础,作者提出了新的认识,气候变异是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的主要原因,不合理的草地利用加剧了黑土滩的蔓延和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河源区退化草地综合治理与恢复的措施,生态治理与整顿放牧相结合,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应用3S技术精确规划、引进关键技术等;天然草地围栏,暖棚建设,多年生人工草地建植,太阳能利用是可引进的关键技术。
冯永忠[9](2006)在《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因素分离与效应强度分析》文中指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研究是当前地学界、生态学界和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科学的判断、分析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演变机理和效应强度,对客观评价自然和人文因素各自在生态环境演变中的作用意义重大。本论文以江河源区为研究对象,通过2002年8月、2003年7月、2004年8月和2005年8月先后4次对江河源区海南州、果洛州、玉树州、黄南州、青海湖环湖区、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沿线等的畜牧业、农业、人口、宗教习俗等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水文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类型和生物多样性等自然生态状况的系统调查,结合遥感资料、树木年轮、孢粉、考古文献资料分析和模型构建等手段,对江河源区生态系统演变因素、演变过程、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程度、效应强度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因素分析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的地质资料,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根据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将自然因素分为外因和内因,即以地球表层系统以外的因素和地球表层系统内部的因素。通过对地球表层内气候、地形、土壤、水等自然因素和农业生产、战争、科技教育、宗教等社会因素的系统分析,建立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体系。2.区域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分析根据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演变过程中有无人类干扰,将其演变过程划分为单一因素作用阶段和双重因素作用阶段;单因素阶段青藏高原区域生态环境演变划分为高原隆升过程和高原形成之后两个阶段。3.自然因素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机理以温度和降水为主的气候因素是江河源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气候因子对江河源区植被时空演变、土壤形成及演化、水文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演变的作用机理。4.人文因素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机理从历史和考古学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以战争和战争遏制手段的政治活动、以农作制度为主的农业生产活动、畜牧业生产活动、人类水事活动、公路建设等人类活动对该区土壤、植被、冰川冻土、水文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理。5.区域生态环境演变主导因素分离理论及分离模型的构建根据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区域生态环境演变主导因素分离的整体性、主导因子和易识别原则。系统介绍了波动理论、痕迹学和生
任广鑫[10](2006)在《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江河源区独特的生态地位在于作为我国主要河流的“江河源”和生态系统运行过程的“生态源”,水安全问题是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首要目的,草地畜牧业是江河源区的经济支柱。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江河源”生态系统的保护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不仅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促进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湄公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在大量实地调查和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论述了区域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状况,归纳总结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原则,并着重对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同时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翔实的计算和分析,并系统地总结了江河源区主要生态系统的恢复途径。其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草地基质为主体、以草地环境为中心、以区域水资源安全为重点、高原面独特的气候启动器和对人为干扰足以重视的原则。分类评价认为:①草场总的来说没有超载,但是局部地区的超载对生态环境的恶化起了“催化剂”的作用。②受气候暖干化的影响,区域产水模数减小,地表水资源数量减少。③1 964年到2000年的36年中,黄南州和海南州的人口密度迅速地增加,而果洛州和玉树州的则变化不大。④1 996年较1985年区域土地利用中减少面积最多的是牧草地,而减少幅度最大的则是耕地,其余用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未利用土地的增加,主要是荒草地、盐碱地和沙地面积的增加。(2)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确定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因素层包括气候、植被、土壤和水文,指标层包括≥0℃积温、降水量、森林覆盖率、可利用草地面积率、天然草地可食牧草比例、产草量、草地盖度、鼠害面积发生率、沙化面积率、黑土滩面积率、水土流失面积率、水域面积率、径流量、沼泽湿地面积率共14个指标。筛选出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分析模型。应用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采用3种评价模型,对江河源区进行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得出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属于一般水平,而用BP神经网络分析法评价得出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属于较差水平,但江源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根据序号综合理论,BP神经网络分析法与真正位序的相关性较强,最好选用BP神经网络分析法。(3)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二、青海省江河源头草地畜牧业发展前景的模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省江河源头草地畜牧业发展前景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1.1 人工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
1.2 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
1.3 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2.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2.4 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及优化 |
3.1 牧草高效控苗建植 |
3.2 林草配置模式与土壤性质 |
3.3 施肥与草地改良 |
第四章 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及策略 |
4.1 草地施肥对牧草-家畜的影响 |
4.2 草地微量元素与特色家畜健康养殖 |
4.3 日粮能蛋平衡配置与家畜育肥 |
4.4 特色家畜品质评价与比较 |
4.5 地域特色饲用资源发掘 |
第五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构建及技术 |
5.1 模式构建 |
5.2 技术研发与集成 |
第六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应用及推广 |
6.1 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 |
6.2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及其生态恢复近10年研究进展——兼论三江源生态恢复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分布、面积近10年变化 |
1.1 分布区域 |
1.2 面积变化 |
1.3 黑土滩退化草地带来生态负面作用 |
2 关于黑土滩研究的方法 |
2.1 常规的植被、土壤等方法技术 |
2.2 遥感及信息化技术 |
2.3 数量生态学及模型 |
2.4 同位素技术应用 |
2.5 现代生物技术 |
3 黑土滩本底调查及分类、分级 |
4 黑土滩形成过程与机制 |
4.1 几种新假说 |
4.2 植被与土壤养分互作 |
4.3 与冻土退化之间关系 |
4.4 毒杂草与鼠害 |
4.5 草毡层的作用 |
5 黑土滩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理论和技术 |
5.1 恢复的理论与应用 |
5.2 生态恢复的种质资源 |
5.3 人工辅助技术 |
5.4 近自然恢复与适应性调控 |
5.5 黑土滩恢复效果的评估 |
6 研究展望与总结 |
(3)我国江河源头区水生态保护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介绍 |
二、我国江河源头区分类及特征 |
①东北黑土区江河源头区。 |
②西北风沙区江河源头区。 |
③华北土石山区江河源头区。 |
④黄土高原区江河源头区。 |
⑤南方红壤区江河源头区。 |
⑥西南紫色土区江河源头区。 |
⑦西南岩溶区江河源头区。 |
⑧青藏高原区江河源头区。 |
三、江河源头区水生态保护战略 |
1. 林草措施 |
(1)源头区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草)等植被生态恢复措施 |
(2)增加枯落物与土壤蓄积量 |
2. 工程措施 |
(1)建设源头区出山口水库工程 |
(2)建设陂塘及微型调蓄工程 |
3. 草地植被源头区牧业措施 |
(1)源头区严格限制载畜量,保护源头区草地 |
(2)适当控制源头区牧业人口 |
4. 合理调整农牧交错带产业结构 |
5. 实施源头区生态补偿措施 |
(4)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及目的 |
1.2.1 选题意义 |
1.2.2 选题目的 |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内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贡献与创新 |
1.5.1 研究贡献 |
1.5.2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及述评 |
2.1 可持续发展 |
2.1.1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
2.1.2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2.1.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2.1.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2.1.5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和要求 |
2.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
2.2.1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研究 |
2.2.2 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型的研究 |
2.2.3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
2.2.4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
2.2.5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
2.2.6 关于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问题 |
2.2.7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问题研究 |
2.2.8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
第三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 |
3.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模式 |
3.1.1 对区域PRED 系统的修正 |
3.1.2 青藏高原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结构模式 |
3.1.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构模式 |
3.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测量模型 |
3.2.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度模型 |
3.2.2 SRED 系统各因子对可持续度CSD 的作用 |
3.2.3 区域SRED 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判据 |
3.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3.3.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3.3.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支持能力分析 |
3.4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与原则 |
3.4.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两条主线 |
3.4.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 |
3.4.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四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支持系统 |
4.1 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低的地区 |
4.1.1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
4.1.2 青藏高原区域发展成本分析 |
4.2 青藏高原生态功能区划与区域经济布局 |
4.2.1 青藏高原生态功能区划分类 |
4.2.2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布局 |
4.3 青藏铁路经济带联动开发布局 |
4.3.1 联动开发总体战略构想 |
4.3.2 联动开发空间模式 |
4.3.3 不同经济区产业发展方向 |
4.4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与调整优化 |
4.4.1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特点与存在问题 |
4.4.2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思路 |
4.5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
4.5.1 青藏高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
4.5.2 青藏高原特色经济发展模式 |
4.5.3 青藏高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第五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社会支持系统 |
5.1 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5.1.1 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强大动力 |
5.1.2 青藏高原地区区域科技能力建设状况分析 |
5.1.3 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
5.1.4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路径选择 |
5.2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
5.2.1 青藏高原人口发展状况及特点 |
5.2.2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
5.2.3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
5.3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
5.3.1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稳定度分析 |
5.3.2 青藏高原地区社会稳定影响因素分析 |
5.3.3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和谐调控与稳定 |
第六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支持系统 |
6.1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6.1.1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特点 |
6.1.2 青藏高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6.1.3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6.2 青藏高原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6.2.1 青藏高原土地利用结构 |
6.2.2 青藏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3 青藏高原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6.3 青藏高原区域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6.3.1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区划 |
6.3.2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3 青藏高原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七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支持系统 |
7.1 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环境特点与生态价值 |
7.1.1 高原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 |
7.1.2 高原生态环境变化影响的区域广阔 |
7.1.3 高原是世界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 |
7.1.4 高原生态环境价值巨大 |
7.2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支持能力评价分析 |
7.2.1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压力 |
7.2.2 青藏高原环境水平 |
7.2.3 青藏高原生态水平 |
7.2.4 青藏高原抗逆水平 |
7.3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状况及成因分析 |
7.3.1 青藏高原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
7.3.2 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分析 |
7.4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
7.4.1 将青藏高原列为国家生态安全实验区 |
7.4.2 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
7.4.3 青藏高原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
第八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8.1 法律保障体系 |
8.1.1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法》 |
8.1.2 制定《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法》 |
8.1.3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办法 |
8.2 生态产业发展政策 |
8.2.1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生态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
8.2.2 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引导 |
8.3 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
8.3.1 财政支持政策 |
8.3.2 税费约束政策 |
8.3.3 绿色信贷政策 |
8.3.4 环境资源价格政策 |
8.3.5 绿色环境核算政策 |
8.4 生态保护政策 |
8.4.1 制定国家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恢复和建设整体规划 |
8.4.2 进一步完善退耕(牧)还林(草)政策 |
8.4.3 完善草地产权 |
8.4.4 实施生态移民 |
8.5 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
8.5.1 建立促进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的长效发展机制 |
8.5.2 设立国家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基金 |
8.5.3 实施全国科技支援青藏高原地区的政策 |
8.6 教育发展支持政策 |
8.6.1 “教育优先发展区”政策 |
8.6.2 义务教育政策 |
8.6.3 高等教育政策 |
8.6.4 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
8.6.5 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政策 |
8.7 社会保障政策 |
8.7.1 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
8.7.2 农牧区社会保障制度 |
8.8 对口支援政策 |
8.8.1 深刻认识新时期“全国援藏”的重大意义 |
8.8.2 将“全国援藏”覆盖整个藏区 |
8.8.3 制定和落实青海等藏区对口支援实施方案 |
8.9 架设“南亚大陆桥”,建设青藏国际大通道 |
8.9.1 西线“南亚大陆桥”的提出 |
8.9.2 连接中印,架设南亚大陆桥地缘政治意义十分突出 |
8.9.3 架设“南亚大陆桥”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战略 |
8.9.4 “南亚大陆桥”是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青藏高原区域SRED 系统能力总体最低 |
9.1.2 外部支持是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
9.1.3 社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 |
9.1.4 必须尽快建立青藏高原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
9.1.5 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
9.2 研究展望 |
9.2.1 研究的局限性 |
9.2.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5)高寒地区国家级牧场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特征研究 ——以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意义 |
1.2.1 高寒草地保护的重要性 |
1.2.2 高寒地区国家级牧场面临问题 |
1.2.3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内涵及意义 |
1.2.4 草地能值研究的意义 |
1.2.5 草地生态农业系统模式进展 |
1.2.6 3S技术优点及其在草地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2 牧场历史沿革 |
2.1.3 植被现状 |
2.1.4 畜牧业和农业生产情况 |
2.1.5 存在的问题 |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2.1 植被和土壤数据调查方法 |
2.2.2 遥感资料的收集及数据分析方法 |
2.2.3 草地生态系统能值分析方法 |
2.2.4 草畜系统优化原理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高寒草地资源特征 |
3.1.1 草地植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分析 |
3.1.2 草地植物群落植物量 |
3.1.3 植物高度与海拔的关系 |
3.1.4 草产量(地上生物量)与海拔的关系 |
3.1.5 土壤吸附水量 |
3.1.6 草地植物群落能量积累特征 |
3.1.7 草地植物群落对光能的转化效率 |
3.2 草地资源能值分析 |
3.2.1 生态系统能流分析 |
3.2.2 生态系统的能值输入结构 |
3.2.3 生态系统的能值产出 |
3.2.4 可持续发展态势分析 |
3.3 基于3S技术的草地资源信息 |
3.3.1 遥感图像来源 |
3.3.2 基础底图的数字矢量化 |
3.3.3 TM 影像资料的叠加和校正 |
3.3.4 地面样点波谱值的提取 |
3.3.5 不同地物在7 个波段的灰度值 |
3.3.6 研究区7 个波段的影像特征分析 |
3.3.7 研究区7 个波段的相关性分析 |
3.3.8 OIF 指数及最佳波段的选择 |
3.3.9 四种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线 |
3.3.10 植被指数图 |
3.3.11 产草量同盖度和高度的关系分析 |
3.3.12 Rvi 同ndvi 相关性分析 |
3.3.13 鲜草量同干草量间相关性分析 |
3.3.14 产草量同植被指数的关系分析 |
3.3.15 盖度同ndvi 和rvi 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 |
3.3.16 草地产草量的计算 |
3.3.17 草地资源等级图及草地现状分析 |
3.4 基于3S技术的景观生态信息 |
3.4.1 景观组分 |
3.4.2 景观系统特点 |
3.4.3 景观系统耦合 |
3.5 草地-家畜系统优化调控模式 |
3.5.1 草地生态系统动态指标分析 |
3.5.2 草地生产能力分析 |
3.5.3 经济效益分析 |
3.5.4 草原的保护性利用指标 |
3.5.5 畜群优化结构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草地生态系统特征 |
4.2 问题讨论与政策建议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5.1 草地生态系统群落学特征 |
5.2 草场植被及土壤吸附水调查结果 |
5.3 四种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线 |
5.4 草地生产力 |
5.5 草地热值和光合能力 |
5.6 草地能值和生态经济效益 |
5.7 基于3S技术的草地资源及其景观生态信息 |
5.8 不同地被的波谱特征分析结果 |
第六章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6)黄河源区高寒草甸草地覆被变化的水文过程与生态功能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全球变化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 |
1.1.2 生态水文学的提出、发展及生态水文模型 |
1.1.3 黄河源区高寒草甸草地生态特征 |
1.2 高寒草甸草地生态水文学研究的意义、现状与进展 |
1.3 论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以及课题来源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2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研究区的自然特征 |
2.1 黄河源头及其流域范围 |
2.2 黄河源气候特征 |
2.2.1 温度 |
2.2.2 降水 |
2.2.3 光能 |
2.3 地貌及土壤特征 |
2.4 水资源特征 |
2.4.1 水资源分布规律及利用现状 |
2.4.2 水质状况 |
2.5 植被特征 |
2.6 土地利用状况 |
2.7 社会经济状况特征 |
第三章 高寒草甸草地植被覆盖变化对土壤水力特性及入渗过程的影响 |
3.1 土壤水力参数确定 |
3.1.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3.1.2 土壤导水率 |
3.2 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研究 |
3.2.1 基本理论 |
3.2.2 入渗过程试验方法、仪器及试验样地 |
3.2.3 双环入渗试验条件下高寒草甸土壤入渗过程 |
3.2.4 模拟降雨试验条件下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入渗研究 |
3.3 小结 |
第四章 高寒草甸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其植被──冻土耦合的水热响应 |
4.1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
4.1.1 实验样点设置与土壤水分测定 |
4.1.2 海拔高度与土壤水分关系 |
4.2 季节冻土下高寒草甸土壤温度及水分变化及耦合分析 |
4.2.1 观测场位置、概况及试验仪器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高寒草甸植被覆盖变化对降水截留以及产流、产沙的影响 |
5.1 高寒草甸截留过程研究 |
5.1.1 实验草甸概况 |
5.1.2 试验仪器及方法 |
5.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 高寒草甸的产流产沙研究 |
5.2.1 研究区域概况 |
5.2.2 径流场概况及试验仪器 |
5.2.3 产流产沙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植被退化对高寒草甸土壤环境的影响 |
6.1 研究方法 |
6.1.1 野外调查与取样 |
6.1.2 土壤特性测定 |
6.2 土壤环境变化 |
6.2.1 土壤物理特性变化 |
6.2.2 土壤化学特性变化 |
6.3 结论 |
第七章 植被退化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
7.1 研究方法 |
7.1.1 野外调查与取样 |
7.1.2 数据分析方法 |
7.2 植被退化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影响 |
7.2.1 不同退化度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 |
7.2.2 不同退化度高寒草甸生物量变化 |
7.3 草地退化以及“黑土滩”型退化成因及生态过程 |
7.3.1 “黑土滩”的概念与定义 |
7.3.2 “黑土滩”形成的生物学机制 |
7.3.3 “黑土滩”退化成因 |
7.4 结论 |
第八章 高寒草甸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建设 |
8.1 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成因 |
8.2 生态恢复概述 |
8.2.1 生态恢复的概念 |
8.2.2 生态恢复理论 |
8.2.3 生态恢复基本原则 |
8.2.4 生态恢复基本对策 |
8.2.5 生态恢复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特点 |
8.2.6 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恢复途径 |
8.2.7 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恢复具体技术措施及其效果 |
第九章 黄河源高寒地区生态水文功能的VIC模型实现 |
9.1 VIC模型概述 |
9.1.1 VIC模型基本原理 |
9.2 高寒地区生态、水文功能的VIC模型实现 |
9.2.1 研究区域 |
9.2.2 VIC模型数据 |
9.2.3 水文参数率 |
9.2.4 模拟结果分析 |
9.3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及展望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有关课题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三江源地区概况 |
1.5 三江源地区生态工程建设 |
2 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程度分析 |
2.1 气候变化 |
2.2 水文变化 |
2.3 主要生态问题 |
2.4 生态恶化原因分析 |
2.5 生态脆弱度评价 |
3 三江源地区贫困程度及人类活动强度评价 |
3.1 经济发展 |
3.2 入户调查分析 |
3.3 贫困原因分析 |
3.4 贫困程度评价 |
3.5 人类活动强度评价 |
4 三江源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机制研究 |
4.1 生态与经济互动理论研究 |
4.2 生态与经济及人类活动的互动度评价 |
4.3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机制 |
5 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的三江源模式研究 |
5.1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战略 |
5.2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模式 |
5.3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对策 |
5.4 生态移民对策与后续产业开发 |
5.5 建立特色生态经济体系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江河源区草地退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现状 |
1.1 草原严重退化, 荒漠化迅速蔓延 |
1.2 水源涵养能力降低 |
1.3 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加剧 |
1.4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自然灾害频率加大 |
2 对江河源区草地和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的不同认识 |
3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治理和草地恢复的途径 |
3.1 将生态治理与整顿放牧相结合 |
3.2 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
3.3 应用3S技术精确规划 |
3.3.1 建立高精度的地理信息系统 |
3.3.2 使用3S技术监测草地生产力 |
4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治理和草地恢复中的关键技术 |
4.1 天然草地围栏 |
4.2 暖棚建设 |
4.3 多年生人工草地建植 |
4.4 太阳能利用 |
(9)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因素分离与效应强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热点问题以及热点地区 |
1.3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研究历程 |
1.4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研究的进展 |
1.5 存在问题及展望 |
1.6 研究主要内容 |
1.7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
1.8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 |
2.1 自然资源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存在主要问题 |
第三章 江河源区区域界定及生态地理区划 |
3.1 江河源区区域界定 |
3.2 江河源区生态地理区划 |
3.3 小结 |
第四章 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因素分析 |
4.1 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自然因素 |
4.2 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人为因素 |
4.3 结论 |
第五章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及主导因素分析 |
5.1 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分析 |
5.2 区域生态环境演变阶段性划分 |
5.3 阶段划分 |
5.4 结论 |
第六章 自然因素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作用机理 |
6.1 自然因素江河源区植被区系演变作用机理 |
6.2 自然因素对江河源区水文系统演变作用机理 |
6.3 自然因素对江河源区土壤演变作用机理 |
6.4 自然因素对江河源区生物多样性演变机理 |
6.5 结论 |
第七章 人文因素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分析 |
7.1 江河源区人类活动历史追溯 |
7.2 政治因素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
7.3 农业生产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
7.4 牧业生产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
7.5 道路建设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影响 |
7.6 水事活动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影响 |
7.7 宗教文化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
7.8 结论 |
第八章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分离模型构建 |
8.1 分离原则 |
8.2 分离的理论 |
8.3 分离理论选择 |
8.4 分离方法及分离模型 |
8.5 分离指标体系 |
8.6 分离模型建立 |
8.7 结论 |
第九章 江河源区草地生态系统作用的效应强度分析 |
9.1 自然因素对江河源区草地生态系统演变效应强度分析 |
9.2 结果分析 |
9.3 人文因素对江河源区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效应强度分析 |
9.4 结果分析 |
9.5 江河源区草地生态系统生态压力分析 |
9.6 结论 |
结论与讨论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国内外进展 |
1.2 江河源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1.3 江河源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江河源区的自然资源特征 |
2.1 江河源区气候特征 |
2.2 江河源区地貌特征 |
2.3 江河源区土壤特征 |
2.4 江河源区水资源特征 |
2.5 江河源区植被特征 |
2.6 江河源区动物资源特征 |
2.7 江河源区农牧业特征 |
2.8 江河源区旅游资源特征 |
2.9 江河源区人类行为特征 |
第三章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 |
3.1 生态环境问题及发展阶段 |
3.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原理与方法 |
3.3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原则 |
3.4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步骤 |
第四章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
4.1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 |
4.2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现状 |
4.3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
4.4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筛选 |
第五章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5.1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分类评价 |
5.2 江河源区土地利用评价 |
5.3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第六章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
6.1 生态足迹分析法 |
6.2 生态足迹的计算 |
6.3 江河源区生态足迹计算 |
6.4 江河源区生态足迹的分析与评价 |
第七章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恢复途径 |
7.1 生态恢复概述 |
7.2 江河源区生态恢复的途径 |
第八章 结果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青海省江河源头草地畜牧业发展前景的模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D]. 池永宽.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2]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及其生态恢复近10年研究进展——兼论三江源生态恢复问题[J]. 尚占环,董全民,施建军,周华坤,董世魁,邵新庆,李世雄,王彦龙,马玉寿,丁路明,曹广民,龙瑞军. 草地学报, 2018(01)
- [3]我国江河源头区水生态保护战略[J]. 王浩,王琳. 中国水利, 2017(17)
- [4]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同德. 天津大学, 2009(12)
- [5]高寒地区国家级牧场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特征研究 ——以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为例[D]. 杨予海. 甘肃农业大学, 2007(03)
- [6]黄河源区高寒草甸草地覆被变化的水文过程与生态功能响应研究[D]. 程慧艳. 兰州大学, 2007(04)
- [7]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 徐小玲.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2)
- [8]江河源区草地退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J]. 陈全功. 草业学报, 2007(01)
- [9]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因素分离与效应强度分析[D]. 冯永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10]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任广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