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一、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论文文献综述)

丁新改[1](2020)在《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围绕何为党的政治建设、为何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如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张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张新战略构成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运用抽象到具体、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结合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实践,对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形成的背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架构、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逻辑进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价值意蕴。研究重点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架构。包括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概念厘定、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战略地位、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国家政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党的其他建设的关系、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典型特征。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运用、创新性发展,又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管党治党核心议题的延伸和拓展,更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进行党的政治建设实践新鲜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深刻揭示了党的建设规律,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党的政治建设理论研究的先河,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卢汉[2](2020)在《政党性质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世界政党类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她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1847年,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诞生,也就是具有国际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共产主义者同盟。自此后,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涌现,以其独特的纲领和旗帜塑造着人类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民族和人民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为此,一大批新型民族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诞生,有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刻,而且也深刻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政党特色鲜明、成就巨大,引起了世人的广泛瞩目。仔细分析马克思主义政党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其自身性质和党性锤炼起着巨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反映,具有先进性、纯洁性、阶级性、组织性、纪律性等内在规定,具体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思想、纲领目标、路线方针、组织原则、作风传统等方面。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及其锤炼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力。综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发展史,能够始终坚持自身建设和党性锤炼的政党往往都能够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带领该国的人民群众不断取得民族振兴事业的新胜利。相反,有一些政党由于放松了自身建设和党性锤炼,往往褪化变质、贪污腐败,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历史告诫和启迪人们,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党性锤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取得长足进步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了改造旧中国,为了改变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的结果。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她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时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紧密结合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巨大成功。在20世纪上半叶,在以战争与革命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及时顺应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潮流,对中国社会内部的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紧紧依靠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从而使中国人民以崭新的姿态从被奴役被压迫的命运中站立起来,之后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浪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又及时顺应和平与发展的大潮流,对中国社会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进行科学判断,紧紧依靠中国人民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从而使中国人民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其根源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加强党性锤炼。中国共产党将党性锤炼作为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不断鞭策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加强党性锤炼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坚持牢固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政治立场、坚持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品质、坚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认识方法、坚持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中国特色和风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围绕着如何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如何进行党性锤炼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思考,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党性思想。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党性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党性思想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对党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站稳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建党,坚持党的意识和党的集中统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态度,树立优良的作风,坚持为民服务宗旨意识和群众路线,反对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等六个方面对党性问题进行论述。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等方面来对党性问题进行论述。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坚持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和先进性,坚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立场和理念,坚持党的纯洁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党的学习性等方面来对党性问题进行论述。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坚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方面来论述党性问题。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党性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它为中国共产党加强党性锤炼提供了理论指南,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共产党的建设提供了方案和智慧。在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党性思想的指导下,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积极进行加强党性锤炼的实践。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实践呈现出由运动式整风整党到活动式集中教育再到综合性集中教育的发展变化。虽然不同阶段的教育主题不尽相同,方式方法也有差别。但综观中国共产党三个阶段党内集中教育实践的成功探索,它们呈现出了自觉性、时代性、指向性和长期性的基本特点。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大举措,在接近百年的实践历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需要来加强党性锤炼;要坚持党的领导,在中共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要坚持思想建党,从思想、作风、纪律、制度多方面加强党性;要坚持正面教育和问题整改相结合,将党性教育的各个环节统一衔接。综观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党性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历史实践,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是有其内在逻辑的。从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历史必然性来看,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内在规定,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实际要求,是褪变政党的历史镜鉴要求。从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内容要点来看,具体包括行动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政治立场(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政治立场)、思想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认识方法)、传统作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规矩纪律(坚持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精神风貌(践行共产主义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精神品质)。从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基本方法来看,主要有三种方法:即通过党性教育与共产党员自我修养的结合来锤炼党性;通过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来锤炼党性;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淬炼来锤炼党性。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遵循着上述逻辑,实际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使中国共产党坚持做到个性与组织性的统一,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保持先进性,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坚持做到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性锤炼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也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成效,这是令人欣喜的。但与此同时,基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党性锤炼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处理得不好,将严重影响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并且极大地弱化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有思想纯洁性问题、政治纯洁性问题、组织纯洁性问题、作风纯洁性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坚持创新党性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长效机制,努力巩固思想建党的成效;完善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不断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员的入口管理和退出机制,加强对组织队伍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构建完备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机制,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斯钦[3](2019)在《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斯大林在列宁逝世之后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重要领导人,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领导人。斯大林于1922年被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此后直到逝世连续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书记。在列宁逝世之后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近30年的时间里,关于执政党建设问题,斯大林在理论上对马克思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理论予以了继承和发展,同时在苏联党的建设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中,包含着极具价值和十分宝贵的理论成果。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研究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显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1)毫无疑问,这不仅提出了正确对待和研究苏联国家和苏联共产党的历史,包括正确对待和研究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重大意义,也是正确对待和研究苏联国家和苏联共产党的历史,包括正确对待和研究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重要指导原则。斯大林逝世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和我国关于斯大林的研究比较广泛,世纪之交以来随着前苏联时期的档案逐渐解密,关于斯大林的研究掀起了一股热潮。但综观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斯大林模式,二是关于斯大林本人的传记。而关于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方面的研究明显相对不多,系统、全面的研究成果则更为鲜见。鉴于此,本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运用文献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基于斯大林领导时期的苏联共产党的执政实践,尝试比较系统地对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进行研究,包括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形成要素分析、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阐述、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实践影响简析、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客观评价与启示探讨等。本论文除引言、结语外,主体部分由四章构成。第一章是分析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形成要素。包括时代背景的分析,指出国际环境和时代主题是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理论来源分析,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政党理论是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分析,指出斯大林早期革命经历和苏联共产党的执政实践是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第二章是阐述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对斯大林政党建设思想予以全面整理、归纳和系统阐述,重点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四个方面展开,同时间接论述了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中的精华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政党理论之间具有内在的密切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苏联)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章是分析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实践影响。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对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历史作用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客观分析,包括对苏联经济建设发展、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苏联社会政治局势稳定等的积极影响,也包括损害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妨碍党内民主生活和降低党内监督实效等消极影响。第四章是关于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评价与启示。指出了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对东欧各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也指出了其存在着教条主义倾向并产生了不良后果;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斯大林政党建设思想对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启示。

胡峻[4](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研究》文中提出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概念就是蕴含在马克思主义一系列理论思想中,其关于理想和信念论述的主要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总称。理论主题包括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永恒理想、“两个必然”方向的坚定信念和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最终理想。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有其形成和发展之纵向的发展脉络;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较,也有其横向的差异。在纵横分析的基础上,提炼概括出其理论特征。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为最高指引。近百年来,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进行中国化,带领中国人民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不懈奋斗,以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阶段。按照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对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中国化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纵向上厘清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的三个历史阶段基本进程和逻辑,横向上按照中国梦的三方面主要内涵分析国家、民族、人民三个主体和富强、振兴、幸福三个主题的关系。依据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三个方面,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具体的三方面思想,分别探讨和分析国家富强之梦、民族振兴之梦和人民幸福之梦。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四个理论主题思想出发,即在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统摄下,直接的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永恒理想和“自由人联合体”的终极理想主题,以及“两个必然”的坚定信念衍生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的关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思想进行探源;同时,也对中国化理想信念三方面内涵的实现途径,进行梳理和概括。至此,以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中国化,探源得出中国梦的思想,形成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梦的理论渊源的基本理论。基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纵横分析,尤其是横向三方面内涵的探源,实现途径等分析,就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关于中国梦的价值意蕴,即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统一和中国梦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继承与创新。通过以上提出概念、纵向梳理、横向比较、提炼升华等研究,进一步得出中国梦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三方面内涵统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三方面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想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梁柱[5](2011)在《自觉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实践原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纲领,是党为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举起的一面政治旗帜,是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体现。党的纲领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毛泽东代表了我们党在这方面探索的正确方向。他确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地解决了中国革命两步走的连结点问题,从而胜利地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前途相联结的这一历史课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共产党人同样要有明确而自觉的践行党的纲领的观念。践行党的纲领,坚持最高纲领和阶段性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共产党员的题中之义,是从入党的第一天开始就应该具备的基本观念。

石红霞[6](2011)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构建和谐社会——论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在现阶段的辩证统一》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为崇高理想的实现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使我们的国家走向了繁荣和富强之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下,我们迈入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延伸,只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现阶段,实现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就是要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建设和谐社会。

郝琦,刘建德[7](2009)在《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是党先进性建设的政治基础——论延安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经验》文中提出延安时期党在先进性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紧密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勇于坚持科学理论创新,牢固树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斗争实践中的指导地位;二是正确处理不同历史阶段的阶级关系,牢固确立无产阶级政党在斗争实践中的领导地位。实践证明,这些仍是我们党不断体现和保持先进性所必须遵循的重要政治原则。

凌志,凌晨[8](2006)在《试析《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纲领建设——纪念恩格斯逝世110周年》文中研究指明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及其纲领《共产党宣言》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西欧是历史的必然。《共产党宣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纲领的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纲领的理论渊源。中国共产党纲领的制定和修改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凌志[9](2005)在《《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纲领建设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共产党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纲领的理论渊源。中国共产党纲领的制定和修改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是辩证统一的, 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金伟[10](2005)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马克思主义党的纲领中国化的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一般包括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党的纲领中国化的科学结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马克思主义党的纲领中国化的实践。

二、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出场”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生成机制
    第一节 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
        二、列宁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
    第二节 历史依据: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管党治党经验总结
        一、党的建设必须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着”
        二、要始终坚持“党是领导一切的”政治原则不动摇
        三、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给人民以良好影响”
        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
        五、始终坚持“不谋私利”以防止政治基因变异
    第三节 现实回应:对新时代党所面临“重大而又紧迫”突出问题的总应答
        一、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新鲜经验的系统总结和现实考量
        二、对实现历史使命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的及时应答
        三、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提出
第二章 “概念”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
    第一节 政治、政党与党的政治建设
        一、“政治”一词的由来
        二、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下“政治”的内涵
        三、政党政治与党的政治建设
    第二节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概念探析
        一、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释义的研究现状
        二、科学界定“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概念的四大尺度
        三、“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概念的提出
第三章 “核心要素”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坚定政治信仰的出场语境:缘起、概念、问题、进路
        一、“政治信仰”作为党的政治建设核心要素的现实成因
        二、党的政治信仰的概念与内在结构分析
        三、政治信仰不坚定的表现以及现实追问
        四、推动党员干部坚定政治信仰的逻辑进路
    第二节 强化政治领导的出场语境:缘起、概念、问题、进路
        一、“政治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核心要素的现实成因
        二、党的政治领导的概念与内在结构分析
        三、政治领导弱化的表现以及现实追问
        四、强化党的政治领导的逻辑进路
    第三节 提高政治能力的出场语境:缘起、概念、问题、进路
        一、“政治能力”作为党的政治建设核心要素的现实成因
        二、党的政治能力的概念与内在结构分析
        三、政治能力不足的表现以及现实追问
        四、提高政治能力的逻辑进路
    第四节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出场语境:缘起、概念、问题、进路
        一、“政治生态”作为党的政治建设核心要素的现实成因
        二、党的政治生态的概念与内在结构分析
        三、政治生态受到污染的表现以及现实追问
        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逻辑进路
第四章 “战略地位”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第一节 “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
        一、理论之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历史镜鉴
        二、历史之维: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政治自觉
        三、现实之维:维护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
        四、实践之维:解决党内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五、时代之维:基于强国必先强党基本逻辑所作出的战略安排
    第二节 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总布局中统领地位的彰显
        一、党的政治建设是思想建设的“指南针”
        二、党的政治建设是组织建设的“控制阀”
        三、党的政治建设是作风建设的“营养剂”
        四、党的政治建设是纪律建设的”压舱石”
        五、党的政治建设是制度建设的“主心骨”
        六、党的政治建设是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定盘星”
第五章 “首要任务”论: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第一节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逻辑必然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需要权威
        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权威
        三、统揽“四个伟大”需要权威
        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需要权威
        五、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逻辑使然
    第二节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逻辑进路
        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二、“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章程
        三、“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
        四、“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要强化政治巡视
        五、“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
第六章 “关系”论:深刻认识党的政治建设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四大关系”
    第一节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二、党的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政治建设和国家政治建设的关系
        一、党的政治建设和国家政治建设的基本范畴
        二、党的政治建设和国家政治建设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政治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
        一、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关系的相关论述
        二、党的政治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辩证关系
    第四节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政治建设和党的其他建设的关系
        一、党的政治建设与党的其他建设密切相联
        二、党的政治建设和党的其他建设各有侧重
第七章 “特征”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标志
    第一节 正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特征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全体党员对党的政治建设的政治认同
        二、有利于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节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特征
        一、整体性和重点性的辩证统一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
        三、承继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四、内生性与外应性的辩证统一
        五、现实针对性与问题导向性的辩证统一
        六、阶级性和人民性的辩证统一
第八章 “方法”论: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逻辑进路
    第一节 正确认识制定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逻辑进路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路径的科学性
        二、有利于充分彰显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理论的实践性
    第二节 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路径
        一、根本遵循: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对一切政治建设工作的领导
        三、组织保证:既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又要“全党一起动手”
        四、制度保障:建立“系统完备、有效管用的政治规范体系”
        五、重中之重:落实领导责任与强化监督责任
        六、牢固根基: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
第九章 “价值”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价值意蕴
    第一节 理论性意义:以一系列原创性贡献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一、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一科学命题,抓准了管党治党的金钥匙
        二、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布局,开辟了党的建设新格局
        三、有助于构建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的政治建设理论体系
    第二节 独特性意义:在中西政党比较优势中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的政治建设的政治优势
        一、从政党衍生方式看,西方政党多是内生型政党,而中国共产党是外生型政党,更加注重践行政党使命
        二、从政治立场上看,西方政党多是代表少数特殊阶层,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更加彰显为民情怀
        三、从政党组织上看,西方政党多为组织松散型政党,中国共产党为组织严密型政党,更加强调政治纪律严明性
    第三节 现实性意义:以质量兴党、强党实现党的建设高质量
        一、从管党治党维度来看,为兴党强党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二、从建构政党自信维度来看,为政党自信的树立和巩固提供重要支撑
        三、从全球治理维度来看,为世界政党治理提供中国范本和贡献中国智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论着
后记

(2)政党性质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状况
    三、研究的整体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特性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
    第一节 现代政党的产生与类别分化
        一、现代政党的历史生成
        二、现代政党的类别分化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发展历程与独特性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诞生与曲折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特性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与党性锤炼
        一、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二、党性概念的历史发展与科学内涵
        三、中国共产党党性的三重逻辑
        四、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党性思想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党性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党性思想
        二、列宁的党性思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党性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思想
        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思想
        三、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思想
        四、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思想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党性思想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科学指南
        二、世界其他国家共产党的建设的积极借鉴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历史实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党性锤炼实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实践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实践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实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实践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实践的阶段性变化与整体性特征
        一、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实践的阶段性变化
        二、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实践的整体性特征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实践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需要来加强党性锤炼
        二、坚持党的领导,在中共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
        三、坚持思想建党,从思想、作风、纪律、制度多方面加强党性
        四、坚持正面教育和问题整改相结合,将党性教育的各个环节统一衔接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内在逻辑与实际成效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内在逻辑
        一、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历史必然性
        二、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要点
        三、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实际成效
        一、党内关系上:坚持个性与组织性的统一,增强了党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二、党政关系上:突出党的先进性,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三、党群关系上:坚持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方法取向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思想纯洁性问题
        二、政治纯洁性问题
        三、组织纯洁性问题
        四、作风纯洁性问题
    第二节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增进党性锤炼的方法取向
        一、创新党性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长效机制,努力巩固思想建党的成效
        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不断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三、完善党员的入口管理和退出机制,加强对组织队伍的教育、监督和管理
        四、构建完备的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机制,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结语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表现形式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要加强党性锤炼
    二、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党性锤炼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党性锤炼的综合举措
    四、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研究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情况
        (二)国外研究情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形成
    一、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大国主导下的国际环境
        (二)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
    二、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
        (二)列宁政党理论
    三、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一)斯大林早期的革命经历
        (二)苏联共产党的执政实践
第二章 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主要内容
    一、斯大林党的政治建设内容
        (一)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二)党必须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
    二、斯大林党的思想建设内容
        (一)党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
        (二)党必须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斯大林党的组织建设内容
        (一)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
        (二)党是工人阶级的有组织的部队
        (三)干部是党组织的核心和骨干力量
    四、斯大林党的作风建设内容
        (一)党必须坚持革命胆略与求实精神相结合
        (二)党必须保持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
第三章 斯大林时期党的建设的实践影响
    一、斯大林时期党的建设的积极影响
        (一)党的建设推动了苏联经济高速发展
        (二)党的建设保证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三)党的建设稳定了苏联社会政治局势
    二、斯大林时期党的建设的消极影响
        (一)权力高度集中破坏了党的集体领导原则
        (二)忽视党员民主权利妨碍了党内民主生活
        (三)党内监督趋于虚化降低了党内监督实效
第四章 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评价与启示
    一、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
        (二)对各国共产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三)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存在教条主义倾向
    二、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的启示
        (一)党的政治建设是保持党的政治方向的重要保证
        (二)党的思想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质的重要保证
        (三)党的组织建设是保持党的坚强力量的重要保证
        (四)党的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和群众关系的重要保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及科研情况

(4)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梗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厘清
        一、理想信念的概念
        二、理想信念的本质属性
        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主题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永恒理想
        二、“两个必然”的坚定信念
        三、“自由人联合体”的终极理想
        四、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发展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发展脉络的背景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理想信念发展历程
        三、列宁的理想信念推进历程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关系
        一、唯物辩证地认识理想信念与现实关系
        二、唯物辩证地把握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与扬弃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特征
        一、科学规律的方向性
        二、剖析旧世界的批判性
        三、一般特征的概括性
        四、现实与理想信念的统一性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的转换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的三个历史阶段
        一、三个“起来”的历史演进
        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的历史阶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的三个主体及其主题
        一、国家、民族、人民的三个主体
        二、富强、振兴、幸福的三个主题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与中国梦
        一、中国梦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组成部分
        二、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理性信念中国化的阶段性成果
        三、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的新时代视域表述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富强之梦
    第一节 马列关于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永恒理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化实现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理想
        二、列宁关于电气化实现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理想
    第二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富强之梦
        一、邓小平关于达到小康社会的理想
        二、江泽民和胡锦涛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想
        三、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想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要点
    第三节 全面建成现代化的富强之梦
        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历史任务的再认识
        二、江泽民和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
        三、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想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基本实现到全面建成的步骤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振兴之梦
    第一节 马列关于“跨越式”赶超发展的理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思想
        二、列宁关于东方民族赶超实现社会主义的思想
    第二节 总布局视域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理想
        一、邓小平关于富强民主文明的理想
        二、江泽民和胡锦涛关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想
        三、习近平关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理想
    第三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视域下通过市场经济与法治实现振兴之梦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振兴之梦
        二、依法治国实现振兴之梦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幸福之梦
    第一节 马列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终极理想
        一、马恩关于“每个人自由发展”的理想
        二、列宁关于“人的彻底解放”的理想
    第二节 共同富裕的幸福之梦
        一、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理想
        二、江泽民和胡锦涛对共同富裕理想的继承与深化
        三、习近平对共同富裕理想的丰富
    第三节 “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通过人民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一、人民美好生活理想的传承
        二、人民共享发展实现美好生活
第六章 中国梦的价值意蕴
    第一节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统一
        一、中国梦的中国聚焦寓于两方面的统一
        二、中国梦的实践主旨统摄两方面的统一
        三、中国梦引领两方面的不断融合
    第二节 中国梦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继承与创新
        一、中国梦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人民大众的价值属性
        二、中国梦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国际视野
        三、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结束语:新时代视域下中国梦内涵的统一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成果
后记

(9)《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纲领建设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共产党宣言》: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无产阶级政党纲领
二、中国共产党纲领的制定及其历史演进
三、坚持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马克思主义党的纲领中国化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党的纲领中国化的科学结果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党的纲领中国化的实践

四、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研究[D]. 丁新改. 苏州大学, 2020(06)
  • [2]政党性质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研究[D]. 卢汉.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3]斯大林党的建设思想研究[D]. 斯钦.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研究[D]. 胡峻.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5]自觉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实践原则[A]. 梁柱. 毛泽东研究2011年卷, 2011
  • [6]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构建和谐社会——论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在现阶段的辩证统一[J]. 石红霞.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3)
  • [7]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是党先进性建设的政治基础——论延安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经验[J]. 郝琦,刘建德.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 [8]试析《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纲领建设——纪念恩格斯逝世110周年[J]. 凌志,凌晨. 理论月刊, 2006(02)
  • [9]《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纲领建设探析[J]. 凌志.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09)
  •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马克思主义党的纲领中国化的实践[J]. 金伟. 社会主义研究, 2005(03)

标签:;  ;  ;  ;  ;  

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