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内环路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评价

广州内环路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评价

一、广州市内环路对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黄邓楷[1](2020)在《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社会矛盾冲突愈发激烈,城市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建设平安校园和安全社区的呼声高涨,校园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城的社会结构相对复杂、空间高度开放共享,其校园环境安全管理更具挑战性。一方面,随着大学城扩张建设步伐的放缓,校园环境使用后评价逐渐引起重视,但评价对象以大学城物质环境为主,空间使用主体——学生的环境感知评价研究略显不足。另一方面,我国犯罪治理主要依赖法律震慑、治安防范等管理手段,较少基于空间视角利用环境规划设计方法预防犯罪。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学生的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探讨学生安全感与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关系。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整理、问卷调查、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和SPSS软件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知的联系,对安全感评价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质化和量化分析,发掘宏观的空间位置和微观的街景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的关联,建立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指标体系,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论文研究可分成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旨在阐明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并进行国内外大学城及校园规划设计、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相关研究和实践的综述,强调环境规划设计手段在我国大学城校园安全管理中缺失的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现实背景基础。第二部分(第二章)是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立足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现状,梳理日常活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等传统犯罪学理论和“街道眼”、可防卫空间、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PTED)等环境犯罪学理论,分析国内外CPTED理论的研究、相关实践案例与组织机构的发展趋势,总结可为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提供有益借鉴的CPTED应用经验。归纳并提炼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为接下来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是问题分析和实证研究。首先,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开展单体校园的环境安全感评价探索性调研,对CPTED六要素进行信度分析、重要性排序、相关性分析,并挖掘高校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传统调查方法难以准确定位地点,无法对特定空间安全感评价进行定量分析;也较难识别影响安全感的环境特征,难以建立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为弥补上述缺陷,分别利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和照片打分法分析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安全感评价的宏观空间位置因素和微观街景特征因素,构建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第六章)是规律总结和策略研究。根据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分别阐述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对学生安全感评价的影响,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力图为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安全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了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环境安全感知评价的研究内容上都取得一定的创新性成果。本文研究成果可补充完善大学城环境安全规划设计导则,为我国高校校园安全环境的科学合理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张国财[2](2020)在《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城市更新也随之发展,城市也或多或少参与了全球化建设,不可避免的与其他城市一同陷入了广域化的城市竞争浪潮中。作为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不断变革中,我国遗留下来大批老城区亟待改造,但面对现代化的建筑,老城区处在选择的十字路口,选择全面的、先进的现代化建筑,意味着居民文化认同感丧失,而固步自封显然也不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安康市老城区也面临与其他老城区类似的问题,地处主流文化交汇处,对城市特色文化认知不足,导致了城市特色风貌难以延续。本文以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结合当地实际,总结出具有本地特征的城市特色风貌影响因素,归纳为自然因素、人工因素和人文因素。基于现状调查和基础资料的整理,首先,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老城区内影响城市特色风貌的因素进行权重分配,在确定对城市特色风貌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初步的延续策略。其次,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地居民进行访谈,对城市特色风貌因素进行重要性和满意度评价,确定出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塑造过程中“继续保持”“急需改进”“毋须优先”“过度重视”的要素,为后文有关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的延续策略提出做了重要补充。最后,在综合两种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现状特点,分别提出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策略。从“山-城-水”的格局延续、重点区域和轴线的强化、城市特色风貌特色空间的塑造和强化非物质性城市特色风貌影响因素的作用方面提出延续策略,为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陈阳[3](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吴秋虹[4](2020)在《城市创新区导向下广州传统科技园区公共空间优化提升策略》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美国布鲁金斯学会(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发布报告《城市创新区的崛起:美国创新的新地理》(The rise of innovation district:A new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in America),阐述了城市区域中创新活动空间聚集,并分析了其成因、资源要素特征、典型类型和建设经验。根据报告,“城市创新区”指聚集领先的“锚机构”、企业集群以及初创企业、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的地理区域,同时这个区域空间紧凑、交通便利、通信网络顺畅,并提供办公楼宇、商业公寓、居民住宅、零售中心等配套设施。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我国面临传统科技园区转型升级的挑战,“城市创新区”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学界广泛讨论。科技园区的建设在促进广州市国民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不可置否,但是随着经济驱动要素的转变,传统科技园区逐渐暴露出时代局限下的阶段性问题。广州传统科技园区多数分布在城市配套设施完善的中心城区,盘活既有科技园区存量空间,发挥中心城区资源优势,是提升广州市创新驱动发展竞争力、实现科技园区跨越式发展的突破点,对正在进行中的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因此,对城市创新区理念的研究有利于广州市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推动科技园区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城市创新区概念,结合广州的创新发展阶段,以传统科技园区的公共空间为切入点,采用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调研相结合展开阐述,探讨广州传统科技园区现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城市创新区理念下,传统科技园区公共空间的提升策略。本文总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相关概念界定、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研究框架。城市创新区指重点关注以吸引、培育和留住创新人群、企业集群、孵化设施等创新主体为目的,营造创新环境为手段而引起创新活动集聚的城市空间整体;本文重点关注传统科技园区,部分章节涉及创新型科技园区,但不作深入探讨。第二章是城市创新区的研究现状及概念阐述,重点介绍了城市创新区的研究现状、国内外演变历程及发展现状、构成要素与类型划分,梳理国内外文献总结巴塞罗那、波士顿、悉尼等国际实践案例建设城市创新区的经验与启示。第三章从主体实施要素和氛围营造要素两大方面进行公共空间要素框架构建。第四章是广州科技园区的公共空间调研。基于对广州科技园区发展概况的分析,归类为城区植入更新型、城区既有更新型、园区转型提升型三大类型科技园区,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调研,从城市创新区的视角分析广州传统科技园区公共空间现状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提出城市创新区导向下,传统科技园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与优化提升策略。梳理广州传统科技园区公共空间的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提出通达性、开放性和网络性三大原则,从主体实施要素和氛围营造要素两方面总结整体性优化策略,分别对三大类型科技园区提出针对性提升策略。最后是本文的结论与展望,主要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与主要创新点,并反思本文的不足点,提出未来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刘琳婕[5](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苏涛[6](2020)在《基于GIS的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正式突破60%,城镇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快速城市化背后的诸多问题:交通拥堵、城市内涝、新建建筑千篇一律、城市特色风貌逐渐消失等等。在此背景下,如何塑造城市形象,摆脱特色缺失危机,提升城市整体风貌成为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城市良好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首先对城市特色风貌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从城市特色、城市风貌规划、城市意象等多个理论进行解读,总结城市特色风貌的定义、概念与特征,探讨了城市特色风貌的构成要素,并归纳城市特色风貌评价的主要方法。在基础理论研究之外,本文着重对广州市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结合传统的意象空间感知等调研方法,引入新型数据环境下的地图空间数据、网络数据、政府公开数据等大数据,通过GIS空间分析以及景观评价的相关方法,试图以量化的数据展现接近意象描述的城市特色风貌概况,从多维角度进行解读。寻找广州中心城区特色风貌分布的核心要素和对应空间,研究各片区风貌评价的结果,探讨其现状缺陷和可供提升的地方,提出塑造具有场所记忆感和居民认同的当地风貌策略。弥补现有规划中“自上而下”的风貌规划手段,希望最终能呈现一个动态的、可更新的且具有操作性的评价体系,为后续广州中心城区城市设计、风貌管控、公共空间营造等实践工作提供支撑。本文希望通过特定的研究区域——广州市中心城区,总结适用于其他城市和地区的特色风貌评价体系,梳理城市风貌认知主体参与评价时的认知规律。希望通过研究为其他城市的风貌控制工作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可供参考的评价工具,落实“重特色、重生态、重风貌”的规划编制要求。

张小星[7](2019)在《“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文中提出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原因要归结于铁路是最重要的陆路交通方式之一,一直深刻地影响、改变、重塑着世界的版图、空间、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铁路在中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发展,尤其在新世纪进入高速铁路时代以来,中国已经引领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铺垫了坚实的基础。而火车站是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枢纽和节点,也是城市与区域经由铁路相互连接的重要节点和界面,对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其周边地区的地域空间范围内更显突出,这正构成了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的直接原因。新时期以来中国高铁客站地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更凸显了这一命题的战略性意义。在对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实证案例中的基本事实和现象以及“车站在地区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的主要线索,本文首先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的概念设想及研究视角,对其与“车站地区”概念原型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辨析并希望在实证分析中得以检验。研究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及“车站关联地区”与“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据此以广州“三站”地区案例为对象展开讨论。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是对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和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从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广州“三站”的选址是铁路与城市双方协调、博弈的结果,以及“三站”成为城市功能布局、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支点及重要引导因素。第三章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在界定“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了“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与第三章的分析方法类似,本章亦在界定“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其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其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五章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在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以及国内外高铁客站地区案例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南站新城”及“广州南站关联地区”空间发展的机遇、挑战分析,以此展望地区未来的发展。第六章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在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解析了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及其机制,即车站角色的演变、空间的演变、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及“站-城”关系的本质。本文是基于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的个案研究,在实证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相关研究的分析框架。同时以个案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案例尤其是与相关经典理论模型的比较分析,从而探讨车站地区问题的个性与共性。分析结果显示“车站关联地区”的研究视角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相关结论也将为“车站地区”的城市更新以及空间开发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引发我们更好地审视“车站”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再思考。

何舒慧[8](2019)在《广州市主城区商业空间集聚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商业空间是城市活动的重要载体,城市商业的发展是一个随着城市建设提升而变化的动态过程,城市空间结构的拓展、用地类型的转变、人口分布的迁移、交通条件的改善等各方面要素都对商业的发展起到牵引作用,商业的空间规模、要素组合、品牌效应皆随着地区的发展水平而演进。现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已经对城市实体商业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其机遇和挑战孕育着新的商业业态和商业空间体验,促使城市商业整体格局和内部结构进行适应性的变革。因此,在城市发展进程中适时地对商业空间进行更新认知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以广州主城区的商业空间为研究实证对象,在商业空间相关理论的研究基础上,首先通过聚类特征和密度热点分析识别出广州主城区范围内的商业集聚区,进行空间属性分类,并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商业集聚区进行服务能级评估预判。其次,结合多源数据对商业集聚区的空间特征、业态特征和环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类型模式和空间格局。再者,以三个发展阶段划分从规划战略、产业驱动、交通建设、居住分布等多维要素剖析广州商业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最后总结广州商业空间发展特征趋势和发展困境,为城市商业发展提供相关策略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广州主城区各商业集聚区现状特征差异显着,总体上形成两团三带一环的空间格局,形成双中心商业结构且天河中心极化发展趋势明显,商业空间呈现向东发展趋势,在内环路与环城高速之间形成专业批发市场环带。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多方面要素驱动下广州商业空间结构发生演变。城市发展战略引领商业空间向东发展,道路交通建设和轨道交通建设提升商业中心可达性,并强化中心城区商业功能,新经济新产业带来消费需求升级,促使零售商业空间不断创新消费体验,商业业态适应消费需求加剧商业等级分化差异,土地、经济效益促使批发市场往外迁移,旧城批发市场空间是旧城未来商业提升的潜在载体。总而言之,广州城市商业空间在城市发展战略、新交通区位优势、新商业业态和新生活方式作用下,从纯商品消费的交易时代逐步转为强调个性化体验的体验消费时代,体验消费成为城市商业空间的新竞争点,而能够承载更多类型创新消费体验的空间具有成为新商业中心的潜力。

温毅麟[9](2019)在《更新视角下城市中心区商住用地交通影响评价研究及实践》文中指出城市更新改造进程中,土地利用再开发、建筑物更新改造,特别是此类建设发生在城市中心区,且以商住类混合建设项目居多,建设项目落成后会加深周边道路交通承载力负荷。商住用地再开发的交通影响又不同于单一类型用地(如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等),为了改善城市中心区商住用地建设项目引发的交通问题,提升“城市双修”工作水平,需要在建设项目启动前进行交通影响评价。本文旨在研究商住用地交通特性,并提出适用于城市中心区商住用地的交通影响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首先,论文通过对城市中心区交通特性的理解,从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的互动关系,以广州为例,进一步加强对城市中心区商住用地交通特性的详细研究;然后,在此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商住用地交通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交通需求预测是交通影响评价中的技术核心,本文以四阶段法为交通需求预测技术手段,以路网饱和度、交叉口延误为主要评价模型,并结合公共交通影响、静态交通影响评价,构建商住用地交通影响评价模型,此项研究有助于城市规划工作者在土地再开发过程中,便捷、有效的对其产生的交通影响做出基础的判别,确定土地开发强度合理性,指导城市有机更新。最后,基于以上的理论研究,结合广州市区域交通体系模型,以广州市某中心区工程实例为基础,从交通影响评价工作流程的五个方面,对该工程实例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研究,为类似项目提供一定的实践借鉴。本次论文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是以下三点:一是研究方法的创新,运用城市规划和交通工程的理论基础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研究,对城市中心区商住用地交通影响评价进行研究;二是相比过去对单一性质用地交通影响评价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商住混合性质用地;三是针对商住用地交通影响评价模型、指标构建,提出了新的思路。

韩锋[10](2019)在《基于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进一步阐述“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可以认为,“共生”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对过去强调经济建设而忽视生态保护与人文关怀的反思。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快速城镇化发展取得了经济方面的巨大成就,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古代广州“因水而兴”,历史上城市水网发达,生态本底优越,城市特色突出,却也难逃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今天,旧城内历史水系已然踪迹难觅,生态系统被破坏,居住环境品质下降。另外,旧城濠涌水系演变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历史上人、水互动频繁,水系周边地区留下了大量活动痕迹,今天这些历史痕迹成为见证濠涌水系变迁的重要物质遗产,是广州人工与自然环境特色的集中反映,历史价值较高,但由于城镇化浪潮中旧城物质空间环境长期发生着剧烈变化,与水有关的历史遗产整体走向衰败并逐渐淹没于现代都市景观,传统城市风貌亟待发掘和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以“共生”思想为理论主线,结合“城市双修”理念,从历史特征、现状问题、未来展望三方面展开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的研究: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变化特征,归纳出“古代濠涌水系影响城市空间格局”、“近代城市发展导致濠涌水系职能蜕化”、“现代城市修补生态修复重现濠涌水系价值”的城、水关系演变过程,结合“共生城市”理论构建适合广州旧城的“部分与整体”、“历史与现代”、“人文活动与物质环境”的“共生观”;基于问题导向视角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交通出行、总体风貌等现状特征,归纳问题要点;最后依托大量理论和实践案例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并总结形成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群,以期恢复旧城生态要素同时实现物质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总体来看,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具有城市人工系统和自然系统双重特征,历史上人们通过经营城市与水互动,形成人工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本质上反映了人与自然寻求共生关系而不断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与今天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不谋而合。

二、广州市内环路对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市内环路对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综述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2.1 国外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2.1.1 传统犯罪学理论
        2.1.2 环境犯罪学理论
        2.1.3 CPTED相关组织机构
        2.1.4 CPTED相关实践案例
    2.2 国内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2.2.1 CPTED理论基础研究
        2.2.2 CPTED技术基础研究
        2.2.3 CPTED设计方法研究
        2.2.4 国内CPTED研究进展总结
    2.3 环境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2.3.1 评价方法趋向多元化发展
        2.3.2 评价内容愈加丰富
    2.4 结语
第三章 高校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先导性研究
    3.1 研究概述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对象
        3.2.2 数据获取
        3.2.3 研究方法
    3.3 CPTED六要素分析
        3.3.1 CPTED六要素信度分析
        3.3.2 CPTED六要素相关性分析
        3.3.3 CPTED六要素重要性程度
    3.4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分析
        3.4.1 学生安全感评价整体水平
        3.4.2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3.4.3 校园边际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3.4.4 校园内部区域环境特征分析
    3.5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及优化策略
        3.5.1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
        3.5.2 单体校园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3.6 结语
第四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4.1 研究概述
    4.2 研究设计
        4.2.1 研究内容
        4.2.2 问卷设置
        4.2.3 数据获取
        4.2.4 研究方法
    4.3 学生安全感评价水平分析
        4.3.1 大学城与华工环境安全感评价水平差异
        4.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环境安全感水平
        4.3.3 学生个体因素对环境安全感水平的影响
    4.4 学生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4.4.1 空间地点标记的准确性
        4.4.2 安全感评价高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4.4.3 安全感评价低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4.4.4 学生安全感与特定空间的距离关系
        4.4.5 学生个体因素对安全感空间分布的影响
    4.5 结论
        4.5.1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的利与弊
        4.5.2 大学城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4.6 结语
第五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概述
    5.2 研究设计
        5.2.1 实景照片选取
        5.2.2 数据来源及获取
        5.2.3 研究方法
    5.3 安全感评价结果分析
        5.3.1 安全感评价水平
        5.3.2 安全感的空间分布
    5.4 影响安全感的环境因素分析
        5.4.1 绿视率
        5.4.2 环境可视性
        5.4.3 环境管理程度
        5.4.4 环境美观程度
        5.4.5 他人的存在
        5.4.6 土地利用类型
    5.5 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
    5.6 结论
        5.6.1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5.6.2 提升安全感的环境设计和管理策略
    5.7 结语
第六章 提升环境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
    6.1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规划策略
        6.1.1 提倡校城一体的规划设计策略
        6.1.2 强调紧凑用地的土地开发策略
        6.1.3 主张步行舒适的交通组织策略
        6.1.4 重视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策略
        6.1.5 优化中心绿地的空间共享策略
    6.2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设计策略
        6.2.1 保证绿化空间视线通透
        6.2.2 改善户外空间设施设计
        6.2.3 激活临街界面空间活力
        6.2.4 重视边际空间维护管理
        6.2.5 提高夜间环境照明水平
        6.2.6 加强监控设施监视能力
    6.3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管理策略
        6.3.1 加强高校安防系统建设
        6.3.2 建立犯罪预防规划体系
        6.3.3 重视学生安全教育普及
        6.3.4 转变传统安全管理理念
        6.3.5 推进校园法制管理建设
    6.4 结语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园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附录2 :广州大学城校园环境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附录3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分调查问卷照片节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社会对于城市特色风貌的认识过程
        1.1.2 新时代背景下国内城市特色风貌控制的重要性
        1.1.3 安康市老城区面临严峻的城市特色风貌协调困境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老城区
        2.1.2 风貌
        2.1.3 城市特色
        2.1.4 城市景观
        2.1.5 城市风貌规划
        2.1.6 城市风貌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场所理论
        2.2.2 文脉主义
        2.2.3 系统论
        2.2.4 城市历史景观理论
第三章 安康市老城区现状城市特色风貌影响因素解析
    3.1 安康市老城区整体概况
        3.1.1 自然人文资源
        3.1.2 社会经济
        3.1.3 城市特色风貌发展优势
    3.2 安康市老城区历史沿革
        3.2.1 先秦至明代万历年间:老城的兴衰
        3.2.2 明代万历年间至解放后:新老城的共存
        3.2.3 解放后至今:老城区的现代化选择
    3.3 相关规划对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的影响
        3.3.1 《安康市总体规划(2010-2020)》——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主
        3.3.2 《汉江五十里环线景观概念规划》——注重沿江城市界面
        3.3.3 《安康中心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初步划分四个特色街区
    3.4 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影响因素的筛选与确定
        3.4.1 筛选原则
        3.4.2 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确定
    3.5 城市特色风貌影响因素
        3.5.1 城市自然风貌影响因素
        3.5.2 城市人工风貌影响因素
        3.5.3 城市人文风貌影响因素
第四章 “自上而下”——基于AHP的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现状评价
    4.1 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层次分析法评价思路
        4.1.1 评价方法的选取
        4.1.2 评价流程
    4.2 基于AHP法的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1 AHP概述
        4.2.2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
        4.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 权重分配结果分析
    4.4 模糊综合评价
        4.4.1 因素集和评语集确定
        4.4.2 隶属度确定
        4.4.3 模糊评价矩阵确定
    4.5 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塑造问题总结
        4.5.1 点状问题
        4.5.2 线状问题
        4.5.3 面状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下而上”——基于IPA法的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现状评价
    5.1 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IPA法评价思路
        5.1.1 评价方法的选取
        5.1.2 评价流程
    5.2 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IPA分析法实施过程
        5.2.1 准备阶段
        5.2.2 实施阶段
        5.2.3 数据整理分析
        5.2.4 总结阶段
    5.3 重要性-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5.3.1 人口统计学特征
        5.3.2 城市特色风貌初步认知统计
        5.3.3 城市特色风貌评价因子的满意度、重要性及信度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策略
    6.1 宏观层面——“山-城-水”格局的延续
        6.1.1 “看得见山”
        6.1.2 “望得见水”
    6.2 中观层面——突出重点,完善体系结构
        6.2.1 “突显核心”
        6.2.2 “强调轴线”
    6.3 微观层面——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特色空间
        6.3.1 强化入口空间
        6.3.2 保护重点空间
        6.3.3 塑造居住空间
    6.4 强化非物质性城市特色风貌影响因素的作用
        6.4.1 加强宣传,引导发展
        6.4.2 强化规划管理体制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基本结论
    本文创新之处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B 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影响因素专家评分问卷
致谢

(3)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1.2 研究问题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1.3 研究意义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1.4 相关概念
        1.4.1 旧城中心区
        1.4.1.1 概念定义
        1.4.1.2 范围界定
        1.4.2 土地混合利用
        1.4.3 可持续更新
    1.5 研究综述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1.5.3 研究评述
    1.6 研究目标
    1.7 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1.1 跨学科综合
        1.7.1.2 历史研究
        1.7.1.3 比较归纳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1.7.2 研究框架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7.1.1 分析要素确立
        7.1.2 分析对象界定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7.2.1.3 小结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7.2.2.3 小结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7.4.1.3 小结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7.4.3.3 小结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8.2 主要创新点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8.3 不足与展望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4)城市创新区导向下广州传统科技园区公共空间优化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经济的兴起,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园区升级需求
        1.1.2 广州打造国家创新中心城市背景下,科技园区转型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需求
        1.1.3 创新产业向城市转移促使城市创新区的形成
        1.1.4 公共空间承担城市创新区的新公共利益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丰富我国城市创新发展方面的既有理论探索
        1.2.2 实践意义:为我国科技园区转型升级提供借鉴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创新相关概念
        1.3.2 城市创新区
        1.3.3 传统科技园区
        1.3.4 城市创新区与创意产业园、传统科技园区的比较
        1.3.5 科技园区的公共空间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创新区的研究现状及概念阐述
    2.1 研究现状及动态
        2.1.1 创新理论的相关研究
        2.1.2 城市创新区的相关研究
        2.1.3 科技园区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
        2.1.4 文献评述
    2.2 城市创新区的演变及发展现状
        2.2.1 城市创新区的演变
        2.2.2 国外城市创新区发展现状
        2.2.3 国内城市创新区发展历程及现状
    2.3 城市创新区的构成要素与类型划分
        2.3.1 城市创新区的构成要素
        2.3.2 城市创新区的类型划分
    2.4 城市创新区的国际实践案例
        2.4.1 巴塞罗那22@创新区
        2.4.2 波士顿海港创新区
        2.4.3 悉尼麦考瑞公园创新区
        2.4.4 经验及启示
第3章 城市创新区导向下公共空间的要素框架构建
    3.1 城市创新区导向下公共空间的要素框架
    3.2 主体实施要素
        3.2.1 区位、城市/区域特征
        3.2.2 公共空间组织
        3.2.3 硬质空间要素
        3.2.4 景观及环境设施
    3.3 氛围营造要素
        3.3.1 商业业态及网点分布
        3.3.2 事件活动
        3.3.3 空间维护与安全
第4章 广州传统科技园区的公共空间调研
    4.1 广州科技园区发展概况
        4.1.1 发展演变历程
        4.1.2 广州科技园区的分布
        4.1.3 广州科技园区的类型
        4.1.4 小结
    4.2 调研对象选取及概况
        4.2.1 调研对象选取
        4.2.2 城区植入更新型--天河软件园科韵片区
        4.2.3 城区既有更新型--黄花岗科技园片区
        4.2.4 园区转型提升型--广州科学城核心片区
    4.3 主体实施要素分析
        4.3.1 区位背景
        4.3.2 空间布局
        4.3.3 交通组织
        4.3.4 硬质空间要素
        4.3.5 绿化及景观设施
    4.4 氛围营造要素分析
        4.4.1 商业业态及网点分布
        4.4.2 事件活动
        4.4.3 空间维护及慢行环境
    4.5 小结
第5章 城市创新区导向下的广州科技园区公共空间的优化提升策略
    5.1 广州科技园区公共空间主体实施要素的借鉴与不足
        5.1.1 空间区位是影响公共空间组织的重要因素
        5.1.2 片区缺乏公共空间之间的通达关系
        5.1.3 忽略尺度适宜、层次丰富的公共空间
    5.2 广州科技园区公共空间氛围营造要素的借鉴与不足
        5.2.1 孵化设施对公共空间的开放度有待提高
        5.2.2 商业服务网点丰富度与产业空间发展程度不匹配
        5.2.3 触媒活动门槛高,带动作用不足
    5.3 城市创新区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原则
        5.3.1 通达性原则:公共空间与城市功能区的互联互通
        5.3.2 开放性原则:公共空间使创新变得可见和开放
        5.3.3 网络性原则:依托公共空间构建弱联系网络
    5.4 广州传统科技园区的整体性优化策略
        5.4.1 精准定向的主体实施策略
        5.4.2 知识流动的氛围营造策略
    5.5 广州传统科技园区的针对性优化策略
        5.5.1 增强城区植入更新型科技园区的空间联动性
        5.5.2 提升城区既有更新型科技园区的空间开放度
        5.5.3 改善园区转型提升型科技园区的空间尺度感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主要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基于GIS的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千城一面”的城市特色风貌危机
        1.1.2 基于城市特色的规划编制需求
        1.1.3 广州市“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的目标愿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城市特色风貌理论及评价体系构建
        1.3.2 广州市中心城区特色风貌现状评价
        1.3.3 基于评价结果的风貌塑造策略
    1.4 研究范围
    1.5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1.5.1 城市特色理论研究
        1.5.2 城市风貌概念研究
        1.5.3 城市风貌评价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特色风貌理论研究
    2.1 城市特色风貌的概念
    2.2 城市特色风貌的构成要素
        2.2.1 自然环境
        2.2.2 建成环境
        2.2.3 历史文化
        2.2.4 认知形象
        2.2.5 城市活力
    2.3 城市风貌规划案例研究
    2.4 基于GIS的城市特色风貌评价
        2.4.1 量化评价基础——心理-物理模式的景观评价原则
        2.4.2 GIS空间分析与量化综合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评价体系构建
    3.1 城市特色风貌评价的整体框架
        3.1.1 评价目的与评价原则
        3.1.2 评价整体流程
        3.1.3 评价方法
    3.2 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现状
        3.2.1 自然环境概况
        3.2.2 建成环境概况
        3.2.3 历史文化概况
        3.2.4 公众认知视角下的风貌调查
    3.3 筛选城市特色风貌评价因子
        3.3.1 评价因子初筛
        3.3.2 评价因子归类与说明
    3.4 确定因子权重,构建评价模型
        3.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3.4.2 构造判断矩阵与确定因子权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GIS的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评价实践
    4.1 建立评价基础数据库
        4.1.1 广州中心城区基础地理数据
        4.1.2 风貌因子构成数据
    4.2 基于GIS的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评价内容
        4.2.1 自然山水环境评价
        4.2.2 建成空间环境评价
        4.2.3 历史文化遗存评价
        4.2.4 城市生活风貌评价
        4.2.5 意象认知体验评价
    4.3 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综合评价结果
        4.3.1 整体风貌评价结果
        4.3.2 街区分级评价结果
        4.3.3 街区特色风貌的多维评价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策略
    5.1 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现状问题
        5.1.1 山水格局不够完整
        5.1.2 城区风貌断裂明显
        5.1.3 特色资源引导不足
    5.2 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提升策略
        5.2.1 坚持“云山珠水”的生态本底
        5.2.2 提升街区环境,构建公共空间网络
        5.2.3 挖掘风貌特色,塑造“老城市,新活力”
        5.2.4 打造标志景观,强化城市形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1.1 城市特色风貌评价是开展城市设计、进行风貌规划的必要性基础研究
        6.1.2 基于多源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为城市特色风貌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6.1.3 广州中心城区的特色风貌核心突出,空间上集聚程度高、组团明显
    6.2 研究创新点
        6.2.1 构建了系统的城市特色风貌理论体系
        6.2.2 采用基于多源数据和GIS空间分析的定量化城市特色风貌评价方法
        6.2.3 提出基于评价结果的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策略
    6.3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的意义
        1.1.2 案例的比较分析是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1.1.3 问题的提出: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作为案例研究的典型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综述
        1.3.1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1.3.2 相关研究综述
        1.3.3 相关研究主要问题与不足
        1.3.4 研究将聚焦的基本理论命题
    1.4 研究视角
        1.4.1 “车站关联地区”的提出及其与“车站地区”的辨析
        1.4.2 案例比较分析方法之于“车站地区”命题的综合应用
        1.4.3 “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
        1.4.4 “车站关联地区”、“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
    2.1 导言
        2.1.1 广州中心城区之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主要历程
        2.1.2 广州“三站”之客运量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的检验分析
        2.1.3 广州“三站”是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的主要焦点
    2.2 广州“三站”的选址过程及其决策机制
        2.2.1 “铁路主导”:广州站的选址、建设
        2.2.2 “城市主导”:广州东站的选址、建设
        2.2.3 “铁路与城市合谋”:广州南站的选址、建设
    2.3 广州“三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1 广州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2 广州东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3 广州南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4 广州“三站”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
        2.4.1 广州站是现代城市格局初步形成的重要因素
        2.4.2 广州东站是天河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支点
        2.4.3 广州南站是城市“南拓”发展战略的重要“棋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3.1 导言
    3.2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主导作用
        3.2.1 “前广州站时代”:城市郊区演变为城乡结合部的空间、景观格局
        3.2.2 “一站时代”:单向分布、公服设施用地的圈层布局与旅馆用地的扩展
        3.2.3 “两站及三站时代”:双向分布、批发市场用地主导及其成片发展
        3.2.4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3.3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客流经济为主体走向车站诱导经济为主体
        3.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3.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3.3.3 小结
    3.4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3.4.1 空间形态:级差地租导向
        3.4.2 交通体系:单向平面放射体系走向双向立体网格体系
    3.5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3.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3.5.2 内在机制
        3.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贸批发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4.1 导言
    4.2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辅配作用
        4.2.1 “前广州东站时代”
        4.2.2 “两站及三站时代”
        4.2.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4.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诱导经济成为主体
        4.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4.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4.3.3 小结
    4.4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4.4.1 空间形态:城市轴线导向为主
        4.4.2 交通体系:双向立体枢纽体系的形成
    4.5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4.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4.5.2 内在机制
        4.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务服务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5.1 导言
    5.2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
    5.3 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的总结
    5.4 “广州南站新城”与广州“两站”关联地区的差异及其挑战
    5.5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主要策略
    5.6 “广州南站新城”的愿景展望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州“三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
    6.1 导言
    6.2 广州“三站”地区演绎了三种空间发展模式
    6.3 广州“三站”规划思想演变:车站作为城市发展的“工具”属性不断增强
    6.4 “车站关联地区”构成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类型
    6.5 车站地区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
    6.6 “站-城”关系的本质是空间供给与需求的匹配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广州市主城区商业空间集聚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千年商都”的内涵转变
        1.1.2 新经济对城市商业空间的重构影响
        1.1.3 新数据对城市商业空间的更新认知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数据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商业集聚研究
        2.1.1 商业集聚规律研究
        2.1.2 商业集聚规模研究
    2.2 商业空间理论研究
        2.2.1 商业空间结构理论研究
        2.2.2 商业空间区位理论研究
    2.3 商业业态研究
        2.3.1 商业业态
        2.3.2 商业业态演进理论
    2.4 消费行为研究
        2.4.1 消费需求与业态演进关系
        2.4.2 多目的地消费行为对商业空间影响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POI数据的广州商业集聚区识别
    3.1 商业集聚区的空间识别
        3.1.1 商业POI数据的聚类特征
        3.1.2 商业POI数据的热点分析
        3.1.3 商业集聚区的属性分类
    3.2 商业集聚区的服务能级预判
        3.2.1 商业集聚区的相关指标评定
        3.2.2 商业集聚区的服务能级划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主城区的商业集聚区特征分析
    4.1 广州主城区的商业集聚区空间特征
        4.1.1 用地规模强度与服务能级呈正相关
        4.1.2 商业空间形成点线面设施布局形态
    4.2 广州主城区的商业集聚区业态特征
        4.2.1 综合业态与便民业态呈现差异化分布
        4.2.2 消费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趋同
    4.3 广州主城区的商业集聚区环境特征
        4.3.1 居住空间与商业分布总体相近局部不匹配
        4.3.2 产业空间与商业分布总体错位局部协同
        4.3.3 地铁交通强化商业空间格局中心性
    4.4 广州主城区的商业集聚区空间格局
        4.4.1 广州主城区的商业集聚区空间格局
        4.4.2 广州商业集聚区的空间格局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商业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
    5.1 广州商业空间发展阶段划分
    5.2 阶段一:旧城传统商业中心稳固发展(1978—2002)
        5.2.1 商业空间特征
        5.2.2 城市空间演进动力
    5.3 阶段二:旧城商业逐渐饱和,天河商业中心崛起,城郊商业分散未成气候(2003—2009)
        5.3.1 商业空间特征
        5.3.2 城市空间演进动力
    5.4 阶段三:旧城商业步入更新,天河中心地位突出,城郊形成多个商业集聚区(2010—至今)
        5.4.1 商业空间特征
        5.4.2 城市空间演进动力
    5.5 广州商业空间演变的成因探索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讨论
        6.2.1 广州商业发展现实困境
        6.2.2 广州商业发展策略建议
    6.3 研究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更新视角下城市中心区商住用地交通影响评价研究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存量规划阶段下的城市化进程
        1.1.2 管控严格的城市建设用地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小结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本文主要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城市中心区商住用地交通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城市中心区的交通特性分析
        2.1.1 城市中心区的用地结构特性
        2.1.2 城市中心区的交通特性
        2.1.3 城市中心区的交通问题分析
        2.1.4 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容量分析
    2.2 商住用地交通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2.2.1 城市用地分类
        2.2.2 商住用地对比其它城市用地的差异
        2.2.3 商住用地的特点及分类
        2.2.4 商住用地的交通特性
        2.2.5 商住用地与城市交通的互动
        2.2.6 用地特点对交通状况的影响
        2.2.7 交通影响评价对用地开发的指导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交通影响评价技术
    3.1 交通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
        3.1.1 基本概念
        3.1.2 功能及内容
    3.2 交通影响评价的研究范围
    3.3 交通影响评价的阈值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商住用地交通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4.1 商住用地交通影响评价步骤
    4.2 现状分析
        4.2.1 土地利用分析
        4.2.2 交通分析
    4.3 交通需求预测
        4.3.1 背景交通预测
        4.3.2 项目交通量预测
        4.3.3 交通方式划分
        4.3.4 交通分布
        4.3.5 交通分配
    4.4 交通评价
        4.4.1 评价指标的选取
        4.4.2 评价模型的构建
    4.5 交通改善方案及后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项目概述
        5.1.1 项目背景
        5.1.2 项目研究范围及年限
    5.2 现状分析与规划背景
        5.2.1 土地利用现状
        5.2.2 交通路网现状
        5.2.3 交通运作现状
        5.2.4 公共交通现状
        5.2.5 规划背景
    5.3 交通需求预测
        5.3.1 预测基础
        5.3.2 拟建项目交通特性分析
        5.3.3 交通需求预测
    5.4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5.4.1 评估基础
        5.4.2 主要道路服务水平评价
        5.4.3 主要交叉口节点
        5.4.4 道路网运作评价
        5.4.5 公共交通评价
        5.4.6 静态交通评估
        5.4.7 交通改善方案与改善后评估
    5.5 结论与建议
        5.5.1 结论
        5.5.2 建议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立足城市特色,延续广州传统“水文化”
        1.1.2 濠涌水系与旧城关系紧密,水系周边地区矛盾相对突出
        1.1.3 融合“共生思想”开展“城市双修”,实现城、水协同发展
    1.2 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2.2 广州旧城范围界定
        1.2.3 濠涌水系周边地区界定
        1.2.4 保护和利用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
        1.3.2 广州旧城和濠涌水系保护与发展研究
        1.3.3 “共生思想”和“城市双修”理念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解读和案例分析
    2.1 “共生城市”理论解读和启发
        2.1.1 “共生城市”理论缘起和概述
        2.1.2 “圣域论”和“中间领域论”的解读
        2.1.3 “共生城市”理论在本次研究中的运用
        2.1.4 国内外案例分析和对本次研究的启发
    2.2 “城市双修”理念引入的意义和启发
        2.2.1 “城市双修”理念运用于本次研究的意义
        2.2.2 国内外案例分析和对本次研究的启发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历史演进及启示
    3.1 广州旧城保护与发展概况
    3.2 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历史演进
        3.2.1 古代濠涌水系形成发展和旧城空间格局奠定
        3.2.2 近代旧城空间格局变化和城内濠涌水系蜕化
        3.2.3 现代旧城发展几经曲折和重新认识濠涌水系的价值
    3.3 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发展演变的特征和启示
        3.3.1 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总体演变特征
        3.3.2 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发展演变的启示
    3.4 共生视角下本次研究内容要点总结
        3.4.1 修复以水系网络为主体的旧城空间结构
        3.4.2 保护旧城丰富的街巷肌理和建筑遗产
        3.4.3 再现旧城水系周边地区人文景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现状研究
    4.1 空间形态特征
        4.1.1 旧城传统空间结构被破坏
        4.1.2 城市形态演替割裂旧城历史文脉
        4.1.3 濠涌水网形态与周边城市肌理关系逐步对立
    4.2 土地利用特征
        4.2.1 旧城总体生态类用地缺乏
        4.2.2 濠涌水系周边用地功能单一
        4.2.3 护城濠一带用地开发强度较大
    4.3 道路交通特征
        4.3.1 旧城传统路网结构不清晰
        4.3.2 旧城交通出行方式混合
        4.3.3 旧城慢行交通缺乏整体规划
    4.4 旧城风貌现状
        4.4.1 物质环境风貌衰败
        4.4.2 非物质环境风貌失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
    5.1 部分与整体共生策略
        5.1.1 修复旧城水系网络空间结构
        5.1.2 实现水系连贯和水体治理
        5.1.3 完善旧城绿地系统
    5.2 历史与现代共生策略
        5.2.1 保护历史建筑,重塑传统风貌
        5.2.2 修补旧城历史肌理
        5.2.3 依托历史水系构建慢行系统
    5.3 人文活动与物质环境共生策略
        5.3.1 保护和再现传统人文景观
        5.3.2 构建景观廊道体系
        5.3.3 促进人文活动与水系周边环境融合共生
    5.4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策略集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广州市内环路对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黄邓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安康市老城区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策略研究[D]. 张国财. 西北大学, 2020(02)
  • [3]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4]城市创新区导向下广州传统科技园区公共空间优化提升策略[D]. 吴秋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5]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6]基于GIS的广州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评价研究[D]. 苏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D]. 张小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8]广州市主城区商业空间集聚特征研究[D]. 何舒慧.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更新视角下城市中心区商住用地交通影响评价研究及实践[D]. 温毅麟.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10]基于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D]. 韩锋.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标签:;  ;  ;  ;  ;  

广州内环路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