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武术社会化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韩青松[1](2021)在《评估与诠释: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话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武术联合会是武术国际化发展进程中最具影响力的组织实体,在武术入奥以及武术国际普及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如何评价国际武术联合会的组织发展及政策实践,对于厘清国际武术联合会的作用与价值、拓宽对武术国际化发展的考察视野大有裨益。然而,长期以来国际武术联合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一是武术国际化发展研究多为国家层面武术对外推广普及“应当如何”的宏观策略研究,忽视了国际武术联合会对于武术国际化的重要意义。二是现实发展中,国际武术联合会的政策实践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对中国武术协会的发展依赖。从组织政策话语的视角对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话语进行评估与情境化诠释,既是组织决策精准化与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亦有助于明确政策问题的由来与利益相关者的真实诉求。进而,为国际武术联合会改善组织治理、提升决策水平提供政策知识,为推动武术在国际受众的“入脑入心”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本研究从To C(Theories of Change)政策评估理论和话语分析理论出发,以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话语为研究对象,在为期一年的海外田野调查中深入欧洲武术传播的日常教学、学术交流与武术竞赛场景,确立“移情理解”的田野基础;选取8位国际武术联合会高级官员及28位国际级武术裁判、海外国家级武术官员、武术教练及学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取政策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对组织政策和中国武术的认知与态度。进而使用QSR 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对相关政策文本与口述文本进行观点提取、符码赋予和主题汇总。在此基础上,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政策回应对组织政策假设进行整体评估。进而,从组织愿景出发,结合具体语境诠释武术入奥的话语挑战以及官方术语Wushu的话语困顿。从而明确国际武术联合会近三十年的政策话语实践说了什么、如何说的、以及在不同情境下说的效果如何。研究发现,组织政策话语中的逻辑假设呈现出政策问题如何被认知、被表述、被解决的方式和过程。基于To C变化理论的政策评估结果显示: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话语实践实现了在组织规模、组织架构、赛事体系、国际权威认证等方面的突破。但存在组织代表性缺失和社交媒体运营重心偏离的“执行失利”,与推行竞技武术套路技术改革的“理论失利”。同时,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话语运作中对于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与社会情境的忽视,造成赛事参与者主体身份转换的艰难,以及利益诉求难以满足下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弱者抵抗。研究还发现,话语规则限定着政策话语实践能否言之有效。国际奥委会对“奥运项目评估”的政策议题建构描绘出奥运项目的理想形象,具化在《奥运项目评估标准》之中,表现出对运动流行性的焦点关注。在此语境中,国际武术联合会围绕武术入奥的政策变迁以及所提交的入奥报告并未很好契合国际奥委会话语规则,存在武术国际大众基础薄弱、陈述报告策略偏离、流行性不足等问题。应从正确认知流行性的国际化底色,处理好大众与精英的发展关系,调整好武术入奥报告的表述策略,利用好“奥组委提议”的入奥机遇等方面主动适应规则。研究还发现,语言符号通过话语表征进行形象建构与意义生产。西方文化语境中官方术语Wushu面临不被认可或不为所知的话语困顿。在西方受众看来,“功夫电影、传统武术、技击实用”的Kung Fu相比“竞技武术、操舞化套路、官方话语”的Wushu更能代表“中国武术”。究其原因,Kung Fu与西方文化前理解“Chinese martial arts”的意义契合而实现惯习迁移,确立了话语权威性。而国际武术联合会在为Wushu“正名”及“团结”Kung Fu的政策话语实践中,并未就“何为Wushu”有着准确定位而产生自相矛盾,阻碍着西方受众对于Wushu术语的接纳与认知。基于研究的理论实践,提出体育组织内部的权力竞争与不同主体对体育项目的认知差异,影响着政策效果及政策评估结果。而多元主体参与下的政策知识共创,能够缓和不同主体间的权力竞争与认知差异,形成破解政策问题的政策共识。聚焦组织的发展实践,国际武术联合会应从“找准符号定位、坚定话语主导、团结多元主体、增强媒介运作”建构起官方术语Wushu的知识体系,发挥Wushu正本清源、符号引领的话语职责;通过“主动政策学习、开展对话协商、建立评估制度”实现“善治”的理念转变,以回应政策质疑,提升治理绩效水平。
薛浩[2](2020)在《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地方社会的文化标识,是窥视地方社会运行的微观窗口。它源于生产、扎根民间、相伴生活,并穿梭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民间武术在时空维度的结构性变动中,也必然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络和意义结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民间武术长期嵌套于地方社会管理和运行中,在推进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净化社会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武术界对民间武术关注颇多,但主要基于本体论视角下考察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或在体育学框架下说武议武,或对其叙事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却未曾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前提下进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民间习武所为何来?”为支点对民间武术结构与功能意义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运用“四因说”解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沛县武术,以窥探民间武术是如何将个人、社会及国家勾连起来,由此进行结构生产和功能转换。这或许是对武术史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并以此学术自觉为基础,有可能对武术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可对民间武术历史勾画出一幅新的图景。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四因说、自然秩序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口述史等方法,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究理路,全面考察沛县武术的历史演进、结构与功能变迁,来呈现不同时空坐标下沛县武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民间武术在自由与秩序框架下是如何参与身体秩序和社会秩序建构的,进而对民间武术进行现代文化图景的意义建构。其得出主要结论:(1)在传统时期,民间武术扮演着村落自治与管理的非官方组织。不仅具有传承武术拳种、发扬武术精神的作用,还兼具促进社会认同、参与社会治理、调试社会秩序等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其功能选择由国家、社会与个人需求来判定,并在一个整体框架内适时调整。(2)民间习武作为世人追求自由的惯常手段,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主动选择性。习武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积极自由行为,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价值预设。但价值达成之余,因人之欲的驱使而不断扩张,以掠获更大的资源与权力空间等,但必然受到武林制衡、社会控制与国家治理,从而使之走向秩序。(3)民间武术既是社会控制的目标,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起着一种精神性的情感纽带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一种彼此接近的互通或一种高度自觉的共同,从而产生自我与他人的无形制约。从社会控制的价值取向上来看,民间武术相较于行政干预或强权政治,则能更加根本地、更加有效地触及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基于价值达成概念下的社会控制。(4)民间武术在不同时期被国家征用是一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过程。其根据国家主题的转换、政府性质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需求来采择其结构功能,而使之为国所用、为社会服务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民间武术自身依照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需适时调整自身角色和定位。(5)民间武术的演进与变迁是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变动过程的缩影,也是国家意志行为向地方性社会延伸、管辖、治理的具体应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社会治理与精英行动互为共治的特点,并由此体现出民间武术从自由到秩序的意义建构过程。(6)民间武术意义的现代建构是其依据自身的调适与更新机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依靠自身能动性所进行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
吴蓉[3](2020)在《溯回与厘析:民国时期武术课程内容的变革与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鸦片战争后,中国武术在与西方体育相拒相斥、相互渗透的融合过程中,开始了近代武术转型的新道路。对此,在结合当代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语境中,如何从历史发展中找寻有益当代学校武术课程发展的经验,是本文的出发点。本文聚焦于武术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即民国进行探讨。从清末民初教育体制的革新出发,以民国时期颁发、实施与武术相关的教育政策与文件为线索,溯回与厘析民国时期武术课程的变革及特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民国时期历年颁发的体育课程标准均涉及武术,但武术并没有如预期效果那样在学校课程中崭露锋芒,仅作为选修课程且学分占比较少,在当时的学校课程中并未占据一定的地位,但在中国武术教育历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身影。第二,将武术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后,武术的课程结构由单一化到随意化再到趋于合理化的特点,是民国时期武术课程不断变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在课程设置上,从最初的群体体魄的改造为基本职能,进而指向保国与保种的目标,其意在于通过武术实现“坚实之国民”,提升“国民固有之精神”。第三,学校作为承担着再造“新民”的主要场域,是沿袭西方学校体育模式,面对“文化危机”,武术课程编制出现“体育化”的价值诉求,在教学方式、师资来源、教学方法、教材编制上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形式的变化,为学校武术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是社会精英在依附于社会变迁与国家需求下,根据武术自身发展诉求对武术教育方式作出的一系列改革。第四,中国武术课程的存在与发展,是近现代课程转型的时代必然。在面对外来文化时,武术课程还担负着民族文化认同的使命,武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有着一定的加强作用,也是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与传承的途径之一。
唐杰[4](2020)在《幼儿园武术教学模式的研究》文中指出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了一些列重要讲话,揭示优秀传统的本质以及现实意义,强调要把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有机结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017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意见》文件中强调把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到教育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育各领域,与教育结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幼儿教育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幼儿体验传统文化、道德品德等方面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早在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通过搜集祖国各地名胜古迹、介绍反应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发明和创造,培养、激发幼儿民族自豪感。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进入幼儿园,不仅能够丰富幼儿园体育活动课程,而且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优秀素材。本研究从传统文化和武术传承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究以情境学习理论为主要支撑的幼儿园武术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分析幼儿园武术教学现状,并找出影响幼儿园武术教学及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从事幼儿园武术教学的教师是以武术传承人、体育院校学生以及俱乐部教练为主,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技能教学而忽略幼儿学习的情境性、游戏性等问题,教学内容不能与幼儿原有认知经验结合,不能激发幼儿学习武术的积极性。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因教师经验以及教学理念不同采用的教学模式也有所不同,教学模式应用过于形式化,教师与幼儿未建立良好情感纽带,教学情境创设不能与幼儿实际生活相结合。本研究正是基于此问题,构建适合幼儿园教育需求和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特征的幼儿园武术情境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主要从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构建原则、教学模式架构、实现条件、教学评价、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武术价值内涵、国家政策环境要求、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构建幼儿园武术情境教学模式框架。幼儿园武术情境教学模式是以情境性、游戏化、生活化为核心,通过教师辅助引导,幼儿主动观察、体验、探索感受武术精神、技能,并把所学知识融入已有生活经验,培养幼儿对武术和生活的热爱。本研究将幼儿园武术情境教学模式概括为“三段四步”,“三段”即“情境创设——内化——反馈”是该模式主要过程,“四步”即“情境导入→情境体验→情境探究→结论验证”是教学实施流程。最后以幼儿园中班武术教学为例,结合构建的幼儿园武术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
滕露萍[5](2020)在《社区治理视域下武术站点的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北碚区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社区体育组织是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依托,是居民向政府表达体育需求与意愿的桥梁与纽带。居民直接参与社区体育治理是促进社区发展的重要方式。武术站点遍布在居民身边,是有利于居民能直接便利地进行体育锻炼的健身组织。北碚具有深厚的武术文化底蕴,武术站点星罗棋布。当前学者们大都从宏观方面进行的研究,关注的焦点集中于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在当今社会体育领域发挥的作用以及发展困境和对策。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强调要充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能由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上述新的治理理论提出之后,关于具有自治、善治特征的群众性体育组织的研究异军突起,武术站点的研究价值也得以彰显。武术站点是城镇社区中群众性武术组织的最小单位,是开展武术传承和全民健身的重要渠道,更是当今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武术站点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其到底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在西南大学图书馆以及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搜索与本文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借鉴。运用田野调查法中的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北碚区武术站点的运行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武术站点具有五中基本性质:一、组织性:体现在站点具有一定的制度与结构;二、非盈利性:体现在不以获利为主要目的,而是以提供公益服务为主要目标;三、非政府性:表现在站点是以民间形式出现,不代表国家立场;四、自治性:站点独自处理内部相关事务;五、自愿性:表现在组织成员不由外界某种压力或者指令强迫加入,而是自愿加入、自愿退出,没有任何的责任或者利益牵扯。(2)武术站点的形成有外部动力也内部动力。外部宏观方面:中国社会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的分化为武术站点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空间;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和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为武术站点的形成提供了物质保障与适宜的土壤;社区服务的不断提高,为武术站点的形成提供了环境基础。内部因素:社区体育设施的完善为武术站点的形成提供了物质保障;居民对归属感的需求是武术站点形成的心理动因;共同的兴趣爱好是武术站点形成的前提。(3)武术站点的运行要素包括五个方面。一、人员要素,站长在组织运行中发挥着核心人物的作用;二、决策要素,站点决策的内容包括练习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站点的会费问题等;三、资源要素,站点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站点的人力主要有站点普通成员、站长、以及对他们进行指导的社会指导员,物力主要指练习场地,财力主要是站点的活动经费;四、联系要素,站点联系主要包括外部联系与内部联系。内部与外部联系的方式主要是电话或者微信;五、治理要素,站点内部的治理主要以站点内部的柔性自治为主,站点外部的治理主要是武协对站点的建议性管理为主。(4)武术站点的运行机制是在外部社会大环境和内部自身需求的动力下,在地缘和趣缘的基础上,站点人员首先结合成一个具有武术爱好的团体,然后参与者通过站点决策决定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根据活动的情况获取或筹集活动所需要的场地或者资金,在组织管理和激励向导的支持下进行活动的有序开展,最后在与政府部门的互动下,寻求武术站点的长远发展,为站点人员或者社区成员提供娱乐健身服务,最终促进社区建设和文化传承。(5)武术站点在发展过程中面临非合法性、发展基础较弱、社会资源不足、没有完善的监督评估体系等困境。为进一步发展好武术站点,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站点的合法性;引进专业人才,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满足武术站点的锻炼设施需要;细化评估指标,政府参与评估与监督;扩大站点的宣传,提高影响力。
徐锋[6](2020)在《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资源,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传播和认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当前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亟需挖掘并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道德精髓和思想价值,以期让中华民族灿烂的东方文明在全世界传播。鉴于此,本文拟从传统武德思想的发展脉络开始,在探索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演变历程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握规律并以史为鉴,汲取优秀的思想道德精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服务。本文主要围绕以下思路展开论述:首先,厘清“武德”、“传统武德”概念的缘起、内涵及武德思想的实质;其次,梳理各个历史时期最突出的武德思想内容及其特征,以及在传统文化的视域下,以少林和武当两个文化流派作为案例进一步分析传统武德思想的内容及其特征;然后,通过对传统武德思想的梳理与分析,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历史评判和价值重估;最后,揭示和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当代价值。基于此,本文研究观点主要概括如下:第一,武德概念最早萌芽于古代人类生存生产的劳动,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逐渐形成与发展。早期的“武德”与军事发展脉络相契合,既存在于彼此交融的个体与集团间,又分别存在于内涵各异的个体武德和军事武德中。个体武术武德或民间武术武德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传统武德既指传统的武德,又指武德的传统。传统的武德主要指历代存留下来的武德伦理思想、制度和规范,而武德的传统主要指从古延续至今、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武德伦理传统,囊括实践领域和精神领域,其实质是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传统武德思想的实质涵盖所有与“武”有关的思想品德内容,包括道德自觉、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等。第二,不同历史时期,武德思想内容和文化特征不同。本文以古代历史上武德文化特征明显、武德思想鲜明为分期理念,把武德思想的发展分为先秦、盛唐、宋元、明清四个主要时期。先秦经历了历史上重要大变革,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争鸣,思想大繁荣大发展,“尚礼、尚谋、尚侠”是当时主要的武德思想内容。盛唐时期,唐王朝的开明政治与繁荣经济为社会形成崇武尚侠风气打下基础,“以武壮志、以武立志、以武言志”成为当时武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宋元时期,在“崇文抑武”国策的影响下,导致民间习武结社规范化、民间武术表演娱乐化特征明显,从而推动武术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明清时期,明代的兵家思想为武术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清王朝对民间武术的镇压使民间秘密结社和清规戒律兴起,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使侠者们行侠天下,镖师们侠骨义胆的高尚武德使镖局和镖师们镖行天下。第三,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哲学中的儒、释、道、墨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之根。儒家的仁爱、道家的阴阳、佛家的禅定、墨家的侠义等思想,在传统武德思想中都有深刻的反映。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具有明显地域文化特性的中国传统武术,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流派及特征,少林功夫和武当武术是其中的典型。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少林功夫修禅悟道的武德传统。道教文化与武当文化的相互影响,形成武当武术养生修道的武德传统。少林武德与武当武德,形象反映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特征。第四,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反映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时代背景。以中国文化为理论基础的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形成了一套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教育意义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忠诚守信的精神节气,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优秀传统。由于历史局限性造成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神秘性和虚幻性等消极因素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糟粕,要加以批判和改造。因此,要使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发挥时代价值,满足现实需要,必须要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坚持武德思想的仁勇结合、内外相应、古今相继和真善相随。第五,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经过近百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自觉”后,留下优秀的武德思想内容和独特的精神内涵,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重要价值。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挖掘与弘扬,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应积极发挥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内容优势、融入优势和传播优势,让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共享,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王丹[7](2020)在《武术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形象学、文化学、武术相关理论切入,以武术形象为研究对象,对武术形象核心要素和差异化特色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武术形象进行定位并提出传播策略,旨在为武术传播提供思路。研究认为:武术形象应围绕历史形象、文化形象、技击形象、艺术形象、体育形象、武术人形象进行多维度塑造。同时,通过新媒体传播、影视传播、表演传播、赛事传播、活动营销、对外交流等策略进行传播。
汪雅蓉[8](2020)在《课内外一体化视角下小学武术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主动建立各种制度和各种社会力量自觉参与下,武术教育在国家建设中体现出其独有的价值。而价值是社会人活动的动力因素,“求价意志”(Wi11toValue)在给所有活动打上“价值”烙印的同时,也让人类清晰认识到:自身活动价值的认识越清晰向前推动的力量就越大。推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的必要前提就是要充分理解武术课内外一体化的价值所在,在上海市学校体育改革从“3+2+2”向“4+2+2”转变的背景下,学校体育开始清晰意识到自身体育活动时间的不够;在文化强国和文化自信的语境中,学校武术如何主动发力助推“教育强国”进程,是武术进校园所思考的时代问题。鉴于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就小学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建构,并结合案例做了一横向和纵向的实践、分析与解读,旨在寻找契合学校教育实际的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结论:1)“小学武术课内外一体化”的建构,可以更有效的完成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五个目标。2)推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学生对武术学习兴趣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实验班的上升趋势更为明显。表明“武术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过程结构紧扣学生武术兴趣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武术、交流文化、挑战对手等多种乐趣,从而加深了对武术的理解,提升了武术学习兴趣。3)通过实验纵向对比发现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身体素质均向良性方向发展,横向对比发现实验班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上升幅度要略高于对照班,表明推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更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武术技能水平。建议:1)制度的完善是对体育课程教学的有力保障,学校体育教学的设置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体育技能的形成规律,内容要适用于学生身心发展、年龄等所处阶段。2)淡化套路,便是小学武术课内外一体化的核心之一。在体现武术攻防技击性的同时,还要有传统文化上的继承,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3)注重营造武术文化氛围,设置“中国功夫学习角”。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武术、感受武术文化带来的冲击。
王妍艳[9](2020)在《新媒体视域下的武术科普模式创新研究 ——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力争实现我国的体育强国梦,提高全民的锻炼意识,各项体育工作根据我国体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应出台了全新的发展规划。其中,《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2016-2020)》全面指出各项武术工作的目标:为服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建设丰富多样的武术平台,大力开展武术活动;从战略视角统一武术的技术体系,完善赛制;科技创新,发展科技武术,培育新一代武术传承人。由此可见,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依旧是武术近五年发展的主要任务,其中借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武术发展的主要动力。然而武术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建立在公众正确的武术认知和武术理性基础之上,那么如何借助科技创新,优化武术科普系统,以实现公众正确武术认知和武术理性的建立,是本文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依据现代系统科学思想及其认识方法,基于人行为的过程性特征、武术科普特征和武术知识体系特征,运用系统理论、传播学理论和武术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论述了武术科普的现代价值。与此同时,基于对武术科普现状的调查与困境分析,得出微信公众平台对武术科普的创新支持,从而构建武术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武术科普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异质文化渗透与武术文化融合的文化需要;城市化建设与武术价值表达的经济需要;公民理性建立与武术内涵延传的社会需要和认知过程形成与武术理论传播的公众需要。(2)武术科普目前主要面临科普形式的过度艺术性、科普渠道的过程繁琐性、科普手段的形式单一性和科普内容的较低科普性四大困境。(3)微信公众平台对武术科普的创新支持主要表现在理论支持和实践支持两方面。武术科普内容的普适性和针对性提供流量支持;科普渠道的多样化和网络化提供技术支持;形式的连续性和周期性提供动力支持。(4)武术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模式是由武术科普内容、微信公众平台、人和环境等多种要素组成;要素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进而形成复杂的层次结构,是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其建立的协同机制是运用“互联网+武术科普”的原理,依据公众武术认知过程性原则,将人的行为与武术科普有机融合;与此同时遵循目标导向原则、协同原则和信息选择原则进行武术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模式的优化。(5)武术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模式的实行策略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武术技击本质与武术多形态的统一——武术科普内容设计;2.网络信息管理与组织规范化的统一——武术科普制度完善;3.途径多样化与分层精细化的统一——武术科普方式丰富。
陈思俊[10](2019)在《“重要他人”视域下武术专业教师职前成长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重要他人”为切入点,对武术专业教师职前“成长过程”中关键事件进行分析,勾勒出武术专业教师职前专业发展大致路径,由点及面地论述“重要他人”对武术专业教师职前专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探究“职前成长事件”对武术专业教师职前选择、职业定位的决定性意义及其过程中“重要他人”的动力作用。在此基础上,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探寻武术专业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丰富武术教师人才队伍专业发展案例库,从重要他人视角探索推动武术教师职前专业发展的干预方法,为武术专业教师的培养提供素材与经验。本研究运用文献法、深度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才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在分析了武术专业教师来源与特征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武术专业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具体作用,论述了武术专业教师的基本成长轨迹与一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武术专业教师来源于选择、环境与责任,具有人才学特征、社会学、心理学特征及教育学特征。2)武术专业教师的职前成长之路,可用“勤奋好学,刻苦磨练,博采众长,融为已用”十六个字来形容,他们将武术思想付诸于行动,身体力行地在反思、躬行与转型中实现专业成长。3)武术专业教师职前成长的“重要他人”主要包含以家人和老师为主的互动性重要他人,以及武术界偶像为主的偶像性重要他人,在家庭影响与师承关系中,获得偶像与榜样的力量。本研究形成两个核心结论,(1)武术专业教师队伍成长过程中主要由“互动性重要他人”发挥重要作用,包括“父母与祖辈”、“亲戚与同辈”及“师父与导师”三类,直接对武术专业教师职前专业成长产生影响,表现为启蒙作用、润滑作用及引导作用。(2)武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中由内部驱动力与外部推动力共同作用,“互动性重要他人”所产生的影响效果可直接导致主观变化,能增强内部驱动力,是武术教师职前专业成长的强大动力;“偶像性重要他人”是客观因素的存在,其外部推动力的具体作用取决于当事人如何看待与定位,客观因素所产生的效能可以积极推动武术教师职业发展,甚至可以转化为武术教师职前专业成长的内驱力,发挥好外部推动力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总结老一辈武术家及当今一线高校武术教师成长历程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成长路径与成长动力,提出针对武术专业教师人才培养的三点前期引导建议:集社会、家庭与学校三个成长环境于一体的干预途径。即,社会方面“从苗开始锻炼武术技艺”、家庭方面“从小开始培养武术意识”、学校方面“从师开始力行武术传承”。优化社会大环境、提前做好意识干预、发挥好领路人作用,以期构建当今武术专业教师的人才培养库,为扩大从事高校武术教育人口基数及培养合格的武术专业教师做好前期铺垫。
二、对武术社会化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武术社会化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评估与诠释: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武术国际化发展研究中国际武术联合会相关研究缺失 |
1.1.2 政策话语研究对国际武术联合会组织治理的现实价值 |
1.2 学界的观点和存在的问题 |
1.2.1 武术国际化发展研究概况 |
1.2.2 历史语境下的武术国际化回顾与反思 |
1.2.3 文化语境下的武术国际化研究 |
1.2.4 传播语境下的武术国际化研究 |
1.2.5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话语分析相关理论 |
1.4.2 政策话语分析 |
1.4.3 政策评估 |
1.5 研究方法及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结构 |
2 理想与现实:基于ToC的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评估 |
2.1 基于ToC变化理论的政策评估实施路径 |
2.2 理论与现实: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理论评估 |
2.2.1 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分析性逻辑模型的解读 |
2.2.2 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变化理论的评估 |
2.3 争议与反思: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评估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2.3.1 执行失利与理论失利: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失利的类型划分 |
2.3.2 身份重构与利益竞争:利益相关者政策回应的解读与反思 |
2.4 小结 |
3 反思与适应:国际奥委会语境下武术入奥的话语挑战 |
3.1 知彼之规则:国际奥委会奥运项目管理的政策话语建构 |
3.1.1 奥运项目管理与评估的政策议题建构 |
3.1.2 《奥运项目评估标准》的文本话语解读 |
3.1.3 项目评估中对运动流行性的焦点聚集 |
3.2 知己之不足:国际武术联合会入奥实践的政策话语反思 |
3.2.1 流行性不足:国际奥委会官方表述中对武术运动的情感基调 |
3.2.2 精英话语主导:入奥指向下国际武术联合会的政策变迁 |
3.2.3 陈述策略偏离:奥运语境下武术入奥报告的文本剖析 |
3.3 国际奥委会语境下武术入奥的规则适应 |
3.3.1 正确认知流行性的国际化底色 |
3.3.2 处理好大众与精英的发展关系 |
3.3.3 调整武术入奥报告的表述策略 |
3.3.4 利用好“奥组委提议”的入奥机遇 |
3.4 小结 |
4 符号与表征:西方文化语境下官方术语Wushu的话语困顿 |
4.1 语言符号:“中国武术”的表征与现实 |
4.1.1 是Kung Fu还是Wushu:被忽视的语言符号 |
4.1.2 语言符号:表征之下的意义生产与循环 |
4.2 形象为何:他者认知中语言符号间的意象差异 |
4.2.1 能指/所指:语言符号分析的基础与起点 |
4.2.2 Kung Fu的符号意象:功夫电影、传统武术、技击实用 |
4.2.3 Wushu的符号意象:竞技武术、操舞化套路、官方话语 |
4.2.4 符号意象分野下的认同落差 |
4.3 缘何如此:西方文化语境中语言符号的意义生产 |
4.3.1 惯习迁移:Kung Fu话语权威性的确立 |
4.3.2 定位不明:Wushu言说实践的名实不一 |
4.4 小结 |
5 探索与实践:政策研究的理论思考与组织发展的实践指向 |
5.1 体育组织政策话语研究的理论思考 |
5.1.1 组织权力竞争与项目认知差异:影响体育组织政策评估结果的独特要素 |
5.1.2 政策知识共创:政策知识生产的多元主体协作 |
5.2 国际武术联合会组织发展的实践指向 |
5.2.1 符号生产:组织权力机制下武术知识体系的建构 |
5.2.2 理念转变:善治理念下组织政策的制定与评估 |
5.3 小结 |
6 结论、局限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2.1 研究资料搜集的困难与不足 |
6.2.2 定性与定量的方法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 |
6.3 研究展望 |
6.3.1 拓展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活动的分析与评估范围 |
6.3.2 基于政策问题的不同认知尝试更多政策研究方法 |
6.3.3 进一步探索定量与定性深度融合的政策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国际武术联合会官员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专家证人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学习经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武术研究述评 |
1.3.1.1 武术的起源和概念研究 |
1.3.1.2 武术的价值和定位研究 |
1.3.1.3 武术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
1.3.2 地域武术研究述评 |
1.3.3 武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
1.3.4 民间武术研究述评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1.1 民间武术 |
1.4.1.2 自由 |
1.4.1.3 秩序 |
1.4.1.4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 |
1.4.2 理论基础 |
1.4.2.1 四因说 |
1.4.2.2 自然秩序理论 |
1.4.2.3 社会控制理论 |
1.4.2.4 国家治理理论 |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创新 |
1.5.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5.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
1.5.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6.2.1 文献研究法 |
1.6.2.2 田野调查法 |
1.6.2.3 历史分析法 |
1.6.2.4 案例研究法 |
1.6.2.5 口述史方法 |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内容 |
1.8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8.1 研究重点 |
1.8.2 研究难点 |
2 历史与田野:江苏沛县的历史文化与区域图景 |
2.1 历史情景中的田野 |
2.2 地理场景中的田野 |
2.3 现实图景中的田野 |
2.4 沛县域景中的武术 |
3 演进与变迁:江苏沛县武术的历史考察 |
3.1 古代沛县武术(秦汉—1840年) |
3.1.1 古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1.2 古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1.2.1 兵操演练 |
3.1.2.2 隐匿民间 |
3.1.2.3 寓于舞中 |
3.1.3 古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1.3.1 战事之需 |
3.1.3.2 武举制度 |
3.1.3.3 任侠尚武 |
3.1.4 古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1.4.1 统一天下 |
3.1.4.2 治国理政 |
3.1.4.3 竞逐自由 |
3.2 近代沛县武术(1840年—1949年) |
3.2.1 近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2.2 近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2.2.1 流转授拳 |
3.2.2.2 民间结社 |
3.2.2.3 湖团组织 |
3.2.3 近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2.3.1 自然环境 |
3.2.3.2 政权迭变 |
3.2.3.3 社会变迁 |
3.2.4 近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2.4.1 驱除鞑虏 |
3.2.4.2 强国强种 |
3.2.4.3 自由放任 |
3.3 现代沛县武术(1949年—2000年) |
3.3.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 |
3.3.1.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1.2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1.3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1.4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3.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 |
3.3.2.1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2.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2.3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2.4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 当代沛县武术(21世纪—至今) |
3.4.1 当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4.2 当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4.2.1 竞技武术 |
3.4.2.2 群众武术 |
3.4.2.3 学校武术 |
3.4.3 当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4.3.1 国家战略 |
3.4.3.2 政策利好 |
3.4.3.3 续写传统 |
3.4.4 当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3.4.4.2 搞活沛县武术产业 |
3.4.4.3 提升全民健身健康 |
3.4.4.4 助力地域品牌建设 |
3.4.4.5 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
4 记忆与表达:江苏沛县武术的门派纷呈 |
4.1 沛县武术门派的历史形成 |
4.2 沛县武术门派的纷呈图景 |
4.2.1 纷呈图景 |
4.2.2 地理分布 |
4.2.3 传承谱系 |
4.3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械套路 |
4.3.1 沛县武术内容存量丰厚 |
4.3.2 沛县武术器械五花八门 |
4.4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种特点 |
4.5 民间武术门派的纷呈根源 |
4.5.1 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是武术门派纷呈的重要因素 |
4.5.2 血缘宗法的传承脉络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制度根源 |
4.5.3 宋明理学的文化内核是武术门派纷呈的思想源泉 |
4.5.4 门户空间的社会建构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动力机制 |
4.5.5 偏于一偶的武学追求是武术门派纷呈的直接动因 |
5 追问与悬搁:民间习武所为何来? |
5.1 始末缘起:自由的嵌入 |
5.2 反本溯源:自由的追问 |
5.3 实证考察:自由的达成 |
6 扩张与制约:民间武术的社会控制 |
6.1 民间武术中的自由扩张 |
6.1.1 自利则生 |
6.1.2 以正求反 |
6.1.3 自由扩张 |
6.2 社会控制中的民间武术 |
6.2.1 利他方能利己 |
6.2.2 制衡利益格局 |
6.2.3 正义穿插其中 |
7 平衡与秩序:民间武术的国家征用 |
7.1 国家强权与军事征用 |
7.2 国家形象与政治征用 |
7.3 立德树人与育人征用 |
7.4 全民健康与身体征用 |
8 从自由到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机制 |
8.1 精英行动 |
8.1.1 武术精英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行动策略 |
8.1.1.1 日常生活交往积累了良好的乡性 |
8.1.1.2 原发性人力资本增加了社会威望 |
8.1.1.3 介入村落公私事务树立公共威望 |
8.1.2 武术精英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行动策略 |
8.1.3 武术精英在村落纠纷调解中的行动策略 |
8.2 地方社会 |
8.2.1 湖田之争与地方社会 |
8.2.1.1 建国前湖田之争 |
8.2.1.2 建国后湖田之争 |
8.2.1.3 事件之何以形成 |
8.2.2 门派林立与地方社会 |
8.2.2.1 门派林立彰显社会伦理规训 |
8.2.2.2 武术门派参与村落社会治理 |
8.2.2.3 武术门派协同调试社会秩序 |
8.3 国家在场 |
8.3.1 国家权力机构与民间武术 |
8.3.2 国家权力代理人与民间武术 |
8.3.3 国家权力符号与民间武术 |
8.4 相互在场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访谈提纲Ⅰ |
附录2 :访谈提纲Ⅱ |
附录3 :访谈提纲Ⅲ |
附录4 :碑文选录Ⅰ |
附录5 :碑文选录Ⅱ |
附录6 :碑文选录Ⅲ |
附录7 :碑文选录Ⅳ |
附录8 :文件Ⅰ |
附录9 :文件Ⅱ |
附录10 :民事纠纷案例Ⅰ |
附录11 :民事纠纷案例Ⅱ |
附录12 :口述访谈选录 |
学习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溯回与厘析:民国时期武术课程内容的变革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相关文献综述 |
1.4.1 关于民国武术教育理念与思想研究现状 |
1.4.2 关于民国武术课程内容发展的研究 |
1.4.3 关于民国武术教育对武术发展影响的研究 |
1.4.4 总结 |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1.5.3.1 文献资料法 |
1.5.3.2 历史分析法 |
1.5.3.3 比较分析法 |
2. 民国时期武术课程发展的历史成因 |
2.1 “尚武主义”的驱使 |
2.2 “社会精英”的争辩 |
2.3 培养“新民”的需要 |
3. 民国时期武术课程标准之演变 |
3.1 武术课程内容兴起阶段(1911年~1927年) |
3.1.1 军国民思潮的兴起与武术“跻身”的“争取” |
3.1.2 兵式体操的废除与体育课程的改造 |
3.2 武术课程内容的普及与式微(1927年~1937年) |
3.2.1 由“兵”到“武”:军事教育的遍及与武术教育的普及 |
3.2.2 由“外”到“内”:国外体育的“强行”与武术课程的式微 |
3.3 武术中的旧内容消亡与改革内容的新生(1937年~1945年) |
3.3.1 兵操化的武术套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3.3.2 武术作为选修课内容存在于学校体育课程中 |
4. 民国时期武术课程之演变特征 |
4.1 民国时期武术课程内容之演变 |
4.1.1 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 |
4.1.2 “体用兼备”的教学模式 |
4.1.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
4.1.4 武术师资的引入途径 |
4.2 民国时期武术教材内容之演变 |
4.2.1 编排方式从文字阐释向图文结合 |
4.2.2 教材内容编写特点向西方体操形式靠拢 |
4.2.3 教材内容的编纂理念向科学化转变 |
5. 结论 |
6. 民国时期武术课程内容变革的启示 |
6.1 坚守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 |
6.2 革新班级授课制的组织结构 |
6.3 完善武术课程评价体系 |
6.4 形成具有技击特色的武术教学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幼儿园武术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幼儿园教育改革需要 |
1.1.2 武术文化传承发展的需要 |
1.1.3 幼儿园武术教学改革需要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教学模式 |
1.3.2 武术教学模式 |
1.3.3 幼儿园武术教学模式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幼儿武术教育的研究 |
1.4.2 关于幼儿武术教学的研究 |
1.4.3 关于幼儿园武术教学的研究 |
1.4.4 关于武术教学模式的研究 |
1.4.5 幼儿教育中情境学习理论应用的相关研究 |
1.4.6 关于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 |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2 幼儿园武术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幼儿园武术开展形式 |
2.2 幼儿园武术教学内容 |
2.3 幼儿园武术教学的突出问题的质因 |
2.4 幼儿园武术教学模式现状 |
2.4.1 幼儿园武术教育理念偏差 |
2.4.2 幼儿园武术教学模式的运用情况 |
2.5 幼儿园武术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
2.5.1 教学模式运用形式化 |
2.5.2 教学过程中有“动”无“情” |
2.5.3 教学情境设置脱离生活 |
3 幼儿园武术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 |
3.1 幼儿园武术情境教学模式构建依据 |
3.1.1 理论基础 |
3.1.2 现实依据 |
3.2 幼儿园武术情境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
3.2.1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
3.2.2 情感陶冶与激励原则 |
3.2.3 形式多样化与创新能力 |
3.3 幼儿园武术情境教学模式架构 |
3.3.1 幼儿园武术情境教学模式教学目标 |
3.3.2 幼儿园武术情境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
3.3.3 幼儿园武术情境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 |
3.3.4 幼儿园武术教学模式教学评价 |
3.4 幼儿园武术情境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
3.4.1 音乐渲染情境 |
3.4.2 绘本再现情境 |
3.4.3 游戏体会情境 |
3.4.4 生活展现情境 |
3.4.5 多媒体展示情境 |
4 幼儿园武术情境教学模式教学案例——以幼儿园中班教学为例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社区治理视域下武术站点的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北碚区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陈述 |
1.2 选题依据 |
1.2.1 全民健身组织多元化供给的需要 |
1.2.2 武术站点在社区建设中大有可为 |
1.2.3 武术站点是民间武术传承的重要途径 |
1.3 理论基础 |
1.3.1 社会治理理论 |
1.3.2 自组织理论 |
1.4 概念界定 |
2 文献综述 |
2.1 有关社区治理与全民健身的研究 |
2.2 有关社区体育组织治理的研究 |
2.3 有关民间体育组织的研究 |
2.4 有关武术组织的的研究 |
2.5 有关武术传承方式的研究 |
2.6 对已有文献的讨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意义 |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方法 |
4 武术站点的运行机制 |
4.1 武术站点的历史演进 |
4.1.1 武术站点的开始阶段 |
4.1.2 武术站点的发展阶段 |
4.2 北碚区武术站点的基本情况 |
4.2.1 站点规模和注册情况 |
4.2.2 站点办公和资金情况 |
4.2.3 站点活动的开展情况 |
4.2.4 武术站点的空间分布 |
4.3 武术站点的运行要素 |
4.3.1 站点负责人:武术站点运行的基础 |
4.3.2 站点决策:武术站点运行的必要前提 |
4.3.3 站点资源:武术站点运行的保障 |
4.3.4 站点联系:武术站点运行的“粘合剂” |
4.3.5 站点治理:武术站点运行的长远手段 |
4.4 武术站点的结构和性质 |
4.4.1 武术站点的结构 |
4.4.2 武术站点性质 |
4.5 武术站点运行的动力 |
4.5.1 体制变革 |
4.5.2 经济发展 |
4.5.3 社区服务 |
4.5.4 体育场地设施的不断完善 |
4.5.5 从“集体单位人”到“自由社会人”的变化 |
4.5.6 共同的兴趣爱好 |
5 当前武术站点运行中的问题 |
5.1 社会资源不足 |
5.2 没有合法身份 |
5.3 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评价机制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丰富武术站点资源 |
6.2.2 放低登记注册门槛 |
6.2.3 提高评估主体层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2.1 武德史料研究 |
1.2.2 武德现状研究 |
1.3 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分析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
1.4.2 本选题的不足之处 |
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内涵解读 |
2.1 武德概念的缘起 |
2.1.1 武德概念的萌芽 |
2.1.2 武德概念的形成 |
2.1.3 武德概念的分化 |
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
2.2.1 “武德”释义 |
2.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
2.3 传统武德的思想实质 |
2.3.1 武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道德自觉 |
2.3.2 武德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行为规范 |
2.3.3 武德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 |
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演进历程 |
3.1 先秦时期武德思想 |
3.1.1 西周时期的“尚礼”思想 |
3.1.2 春秋时期的“尚谋”思想 |
3.1.3 战国时期的“尚侠”思想 |
3.2 盛唐时期武德思想 |
3.2.1 “以武壮志”的兴国思想 |
3.2.2 “以武立志”的治国思想 |
3.2.3 “以武言志”的爱国思想 |
3.3 宋元时期武德思想 |
3.3.1 “崇文抑武”思想的形成 |
3.3.2 民间结社与社约社规的形成 |
3.3.3 民间武艺表演的娱乐化趋向 |
3.3.4 武艺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 |
3.4 明清时期武德思想 |
3.4.1 兵家思想对武德思想的贡献 |
3.4.2 秘密结社与门规戒律的兴起 |
3.4.3 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 |
3.4.4 镖局和镖师们的镖行天下 |
3.5 民国之后的武德思想 |
4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流派及特征:以少林和武当为例 |
4.1 修禅悟道——佛教文化与少林武德 |
4.1.1 少林功夫与中原文化 |
4.1.2 佛教禅宗与少林戒约 |
4.1.3 禅拳合一的少林武德 |
4.1.4 少林武德思想特征 |
4.2 养生修道——道家文化与武当武德 |
4.2.1 武当武术与武当文化 |
4.2.2 武当道教与养生 |
4.2.3 道家思想与武当武德 |
4.2.4 武当武德思想特征 |
5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价值与转化 |
5.1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
5.1.1 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 |
5.1.2 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 |
5.1.3 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 |
5.1.4 忠诚守信的精神气节 |
5.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5.2.1 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 |
5.2.2 传统武德思想的神秘性 |
5.2.3 传统武德思想的虚幻性 |
5.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
5.3.1 仁勇结合的武德境界 |
5.3.2 内外相应的武德呈现 |
5.3.3 古今相继的武德传承 |
5.3.4 真善相随的武德追求 |
6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6.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 |
6.1.1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
6.1.2 厚德载物,贵和尚中的包容精神 |
6.1.3 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
6.1.4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合作精神 |
6.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 |
6.2.1 武舞同源,发挥以舞演武的亲和力 |
6.2.2 武书同构,利用以笔论武的影响力 |
6.2.3 文以载道,提升以文会武的传播力 |
6.3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 |
6.3.1 健全人格,提高个体修养 |
6.3.2 注重礼仪,增进社会和谐 |
6.3.3 传承文明,振奋民族精神 |
6.4 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 |
6.4.1 建立践行传统武德思想的长效机制 |
6.4.2 营造崇尚传统武德思想的校园环境 |
6.4.3 创编体现传统武德思想的教材体系 |
6.4.4 探索融入传统武德思想的课堂实践 |
6.5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 |
6.5.1 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国际形象 |
6.5.2 连接国际交往的共享通道 |
6.5.3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武术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武术形象概念 |
2 武术形象相关研究 |
3 武术形象的定位思考 |
4 武术形象的塑造 |
4.1 历史形象 |
4.2 文化形象 |
4.3 技击形象 |
4.4 艺术形象 |
4.5 体育形象 |
4.6 武术人形象 |
5 武术形象传播策略 |
5.1 新媒体传播 |
5.2 影视传播 |
5.3 表演传播 |
5.4 武术赛事传播 |
5.5 活动营销 |
5.6 对外交流 |
6 结语 |
(8)课内外一体化视角下小学武术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 |
1.1.1 缘起:武术文化传承的责任迷失 |
1.1.2 深入:小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需要 |
1.1.3 发展: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需要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相关研究 |
2.1.1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
2.1.2 武术教学相关研究 |
2.2 国外相关研究 |
2.3 国内外文献研究的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参与观察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教学实验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4 小学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及差异 |
4.1 相关概念界定 |
4.1.1 课内外一体化 |
4.1.2 教学模式 |
4.1.3 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
4.2 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差异 |
4.2.1 传统小学武术教学模式 |
4.2.2 课内外一体化视角下的小学武术教学模式 |
4.2.3 传统武术教学模式与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对比 |
5 课内外一体化视角下小学武术教学模式建构 |
5.1 小学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建构原则 |
5.1.1 形成代际文化冲突的原因是中心 |
5.1.2 提高武术兴趣的教学过程是基础 |
5.1.3 重视武术本质的教学方法是导向 |
5.2 小学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基础 |
5.2.1 目标管理理论 |
5.2.2 保尔·朗格朗体育教育观 |
5.2.3 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 |
5.2.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5.3 小学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 |
5.3.1 教学目标设计 |
5.3.2 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
5.3.3 教学方法设计 |
5.3.4 教学评价设计 |
6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实验对比与分析 |
6.1 学生武术了解情况统计分析 |
6.2 学生武术兴趣情况变化分析 |
6.3 武术师资和教学内容统计分析 |
6.4 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教学师生的态度分析 |
6.5 实验前后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对比分析 |
6.6 实验前后小学生武术技能的对比分析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小学生体育(武术)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 |
附录2: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量表(评分方法) |
附录3: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4: 小学生体质测试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新媒体视域下的武术科普模式创新研究 ——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武术科普相关研究 |
2.其他领域科普相关研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1.研究创新点 |
2.研究难点 |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支撑 |
(一)相关概念 |
1.武术概念界定 |
2.科普概念界定 |
3.武术科普概念界定 |
4.新媒体概念界定 |
5.微信公众平台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1.系统理论 |
2.传播学理论 |
三.武术科普的现代价值 |
(一)异质文化渗透与武术文化融合的文化需要 |
(二)城市化建设与武术价值表达的经济需要 |
(三)公民理性建立与武术内涵延传的社会需要 |
(四)认知过程形成与武术理论传播的公众需要 |
四.武术科普现状与困境 |
(一)武术科普的现状分析 |
1.武术科普的主要形式 |
2.武术科普的主要渠道 |
3.武术科普的主要手段 |
4.武术科普的主要内容 |
(二)武术科普的困境分析 |
1.武术科普形式艺术化 |
2.武术科普流程繁琐化 |
3.武术科普手段单一化 |
4.武术科普内容粗放化 |
五.武术科普模式创新研究 |
(一)微信公众平台对武术科普的创新支持 |
1.微信公众平台理论特征对武术科普的支持 |
2.微信公众平台对武术科普的实践支持 |
(二)武术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模式构建 |
1.武术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模式的构成要素 |
2.武术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模式的复杂结构 |
3.武术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模式的运行机制 |
4.武术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模式的优化原则 |
5.武术技击本质与武术多形态的统一——武术科普内容设计 |
6.网络信息管理与组织规范化的统一——武术科普制度完善 |
7.途径多样化与分层精细化的统一——武术科普方式丰富 |
六.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重要他人”视域下武术专业教师职前成长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方针 |
1.1.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
1.1.3 教育发展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角色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回顾 |
1.3.1 有关“重要他人”的研究 |
1.3.2 有关教师发展的研究 |
1.3.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重要他人 |
1.4.2 武术教师 |
1.4.3 职前成长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1.1 文献资料法 |
2.1.2 访谈调查法 |
2.1.3 教育叙事法 |
2.2 研究对象 |
表1访谈名录 |
表2名家传记 |
2.3 信效度情况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武术专业教师的孕育原点 |
3.1.1 源于选择——重要他人与自身意愿的协商 |
3.1.2 源于环境——重要他人与空间变换的应然 |
3.1.3 源于责任——重要他人与社会关系的认同 |
3.2 武术专业教师的成长过程 |
3.2.1 反思中成长——明确意识阶段 |
3.2.2 躬行中成长——稳定应用阶段 |
3.2.3 转型中成长——探索完善阶段 |
3.3 武术专业教师的他者及其作用 |
3.3.1 家庭影响——重要他人的互动性启蒙 |
3.3.2 师承影响——重要他人的专业性引导 |
3.3.3 偶像与榜样影响——重要他人的偶像性维持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主要结论 |
4.1.1 为武术专业教师们职前成长之路助力的“重要他人” |
4.1.2 武术专业教师职前成长的内部驱动力与外部推动力 |
4.2 建议 |
4.2.1 “从小开始培养武术意识”的干预途径 |
4.2.2 “从苗开始锻炼武术技艺”的干预途径 |
4.2.3 “从师开始力行武术传承”的干预途径 |
第5章 结语 |
5.1 研究的不足 |
5.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问提纲 |
致谢 |
四、对武术社会化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评估与诠释: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话语研究[D]. 韩青松.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 薛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3]溯回与厘析:民国时期武术课程内容的变革与特征[D]. 吴蓉. 南京体育学院, 2020(08)
- [4]幼儿园武术教学模式的研究[D]. 唐杰.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社区治理视域下武术站点的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北碚区的调查[D]. 滕露萍. 西南大学, 2020(01)
- [6]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D]. 徐锋.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7]武术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J]. 王丹. 武术研究, 2020(01)
- [8]课内外一体化视角下小学武术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D]. 汪雅蓉.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新媒体视域下的武术科普模式创新研究 ——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D]. 王妍艳.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6)
- [10]“重要他人”视域下武术专业教师职前成长的叙事研究[D]. 陈思俊. 湖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