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领导、专家为本刊改版题词、题写刊名(论文文献综述)
雷露[1](2020)在《《小溪流》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小溪流》创刊于1980年春,至今已有40年的发展历程。以“小小溪流”“大诗人小诗人”等旗帜性栏目展现了办刊特色、铸就了核心竞争力,是目前湖南省内唯一的纯文学少儿期刊。作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少儿刊物,《小溪流》以“培养文学新人为己任”,一直坚持“学习语文的助手,练习写作的向导,课外读物的乐园”的办刊宗旨,刊载精美童话,可读性强,文字充满奇思妙想,插画精心设计,贴近目标读者,与文字完美结合,营造梦幻般的童话世界。刊发学生习作,激发其文学想象,提高写作能力。开设“作文辅导”栏目,引导小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刊发名家名作,拓展小朋友课外阅读量,使之在文学阅读中发现生活乐趣。与时俱进,培养优秀少儿作者,定期推出新作,从而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内容特色。《小溪流》在时间和风雨的打磨下逐渐成为享誉全国的少儿文学刊物,亦成为广大少年儿童读者、教师以及家长的良师益友,影响力和美誉度俱佳,是一本地道的学生启蒙文学刊物。基于儿童文学发展大潮、少儿阅读需要以及期刊的地理文化布局的特点等期刊媒介发展背景,《小溪流》经历了筹办创刊、稳定发展和全面改版三个阶段,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小溪流》坚持“内容为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刊特点,以其独树一帜的办刊宗旨、与众不同的编辑风格以及独具匠心的栏目设置等内容特色,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打造湖湘特色儿童文学,团结一批湖南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着力培养儿童文学新秀,构建少儿文学期刊品牌。在形式方面,《小溪流》的封面设计极具特点,封面形象具有时代特色、版式编排体现儿童需求、图文搭配彰显视觉魅力,形成个性鲜明的整体风格。较之于省级刊物《少年文艺》(江苏版)和省内少儿刊物《小学生导刊》,《小溪流》贴近湖湘大地,定位明确,注重培养少儿作者,且装帧设计体现目标读者需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今面临新的媒介环境的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小溪流》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其同质化竞争严重、期刊推广方式过于单一、少儿读者需求待进一步适应、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不够等不能回避的一系列问题,《小溪流》必须把人才作为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努力培养优秀的少儿期刊编辑;坚持“读者至上”原则,贴近少儿读者,拓展读者群体,满足少儿多元化需求;坚持“内容为王”的总原则,打造内容品牌,确保刊物的鲜明特色和内容质量;发掘原创的少儿文学作者,不断为刊物注入新鲜血液;依托出版集团组建社刊群,实现优势资源互补;通过开发电子版期刊,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不断壮大自身力量,增强经营意识,突破传统的少儿期刊营销模式,有效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蒋露[2](2020)在《选刊选本视域中的莫言小说》文中研究说明现今莫言研究正如火如荼,甚至还出现许多探索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原因的论文。可以确定的是,莫言从默默无闻的新人作家到蜚声世界文坛的着名作家的转变是经过了时代的重重筛选。因此,读者的选择、文学批评的开展以及文学史的记录都被用以研究对莫言成名的影响。本文将从选学(选刊、选本)视域独特的遴选特点去探究莫言小说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以来的发展,具体结合不同年代的文学背景和选刊、选本的发展情况去论证选刊、选本对莫言小说的影响。在80年代国内文学热下,文坛出现了大量良莠不齐的文学作品。文学选刊作为披沙拣金的把关者,从浩如烟海的小说作品中发掘莫言小说并对其进行多次推介,其中《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作品的推介最为成功,引起了文学界热烈讨论。文学选本则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出80年代莫言小说的创作实绩。选本选家以专业的文学知识和不同的审美取向选录出可以代表本时期小说创作实绩的莫言小说。其中年选、争鸣选本、思潮选本以各自不同的选录标准收录了《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红蝗》等小说。从这些被选刊、选本选择的莫言小说中,我们能看到,80年代新人作家莫言抓住文学新变的创作热潮,勇于尝试,创作出了在当时独具一格的小说作品。80年代的莫言小说得益于文学选刊的慧眼发掘和推荐,引起学界争论,从而获得广泛关注。90年代多元的文学格局,使得在80年代被视为“离经叛道”的几篇莫言小说,在本时期得到了更为公正的对待。一方面,文学选刊销量走低,业内掀起改版潮,多家小说选刊将“吸引读者的好作品”作为重要选稿标准。由此,莫言本时期的小说《沈园》《牛》《白棉花》等故事性较强的作品被选刊重点选载。另一方面,收录莫言小说的选本新增经典选本和精品选本,特别是《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被收入经典选本,对莫言而言,这代表着各专业学者对其小说价值和影响的认证。进入新世纪,纯文学边缘化愈演愈烈,文学选刊以自身的影响力已经难以带来更多的销量,因此借用早前发掘、培养成功的文学作家名气,以转载文学名家作品的形式,吸引大众读者关注,而莫言正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名家。莫言小说不仅在新世纪前十年收获了一系列国内外文学大奖,还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时期文学选刊与莫言小说形成较为明显的互推关系,这也正是莫言“反哺”选刊的表现。而文学选本受市场经济影响,“名家崇拜”现象严重,以年选和教材选本为例,收录莫言小说的选本数量激增。
李昊原[3](2020)在《《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文中研究表明民国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边疆地区侵略的加深,国内有识之士在全国创办了大量研究边疆、民族问题的社会团体和学术机构,撰写并出版了大量论着,创办了众多报刊。抗日战争爆发后,《新西康》杂志于1938年4月1日创刊。本论文以民国中后期大后方《新西康》杂志为研究对象,分为绪论、正文(五章)、结语、附录等四大部分。“绪论”回顾了相关研究学术史,给予了评述;同时,阐释了本研究的学术价值。首先,概述了本文所指“新西康”的含义及其西康建省概况;说明研究对象主要是创办于川康地区的《新西康》杂志,而不是创办于南京的《新西康月刊》。结合期刊史特点,阐述了本文研究意义以及综合性研究方法。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学界对于《新西康》杂志的研究与应用,大致分为五类:一是史料存目,二是文中提及,三是引用文本,四是简要点评,五是相关研究。第一章“《新西康》创刊的时代背景”,主要从国际国内背景、边地开发、时代需要等方面,分析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抗日战争、川康地区形势对创办这一刊物的影响,把《新西康》的创办与发展置于更为广阔的时代形势下加以观照,分析《新西康》杂志顺应全民抗日、建设大后方的大背景而应运而生,发挥着传播新思想、凝聚新民力、建设新西康的特殊作用。第二章“《新西康》杂志办刊历程及发展阶段性”,主要归纳《新西康》杂志从1938年4月1日出版第1卷第1期,到1947年5月第5卷第3期终刊这九年期间的发展历程,并根据这一刊物的历程,划分为初创、兴盛、结束三个阶段,阐述了各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终刊的综合性原因,而不仅仅是办刊经费问题。本章力图厘清《新西康》杂志的来龙去脉和主要成就及其演变过程,从史学角度还原一个长期被人们忽略了的真实的具有独特传播价值的《新西康》。第三章“《新西康》作者及内容分析”,这是本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章分析了《新西康》主要作者情况,从中可以透见当时西康乃至全国知识分子投身新西康开发建设的热心和传布抗日启蒙先进思想的热情。《新西康》刊发的文章,主要反映西康地区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防务工作、教育发展和边地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观点,包括了建设思想、形势分析、对策思考、事例研判、考察纪实、文学创作等,其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新西康》重点宣传当时西康省的治政理念、推行建省方略、注重民众启蒙、加强文化教育、观察并记录民族风情等。这些文章和边地纪录,展现了丰富的康藏民族历史文化,真实反映了西康民众的爱国情怀和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第四章“《新西康》刘文辉署名文章分析”,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二。作为西康地区执政者刘文辉,是《新西康》杂志的主要支持者和撰稿人。他以自己的时局观启发国人认清时代形势,把握时代之变,鼓励西康及国内有志青年“为着民族国家该撒最后的一滴血”;他强调在国难关头,抗战中的西康建设必须力图猛进,告诫人们要清廉、团结、读书,为国家服务,发挥大后方的支撑作用;他高度重视汉藏民族团结,呼吁“发动最高的情感完成光荣的使命”,要把“康族”和汉族凝结成绳结一般,以树立西康的光荣和奠定国防的根基;他积极推进西康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鼓励发挥“整朴勤劳”“亲爱乐群”“有礼守法”“好学力行”的新学风、新精神,通过发展教育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刘文辉通过《新西康》杂志,不断宣传他的治政观点和思想,以期团结上下人心,形成加快建设新西康的共识和力量,力争把西康建成抗战大后方的重要基地。第五章“《新西康》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一方面分析《新西康》杂志传播的思想观念、治边策略、建设成果等,对当时西康地区和国内读者产生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探讨《新西康》所刊发文章具有的学术价值,以及当今的研究者们不断挖掘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阐述《新西康》杂志对当下康藏地区民族团结和期刊平台建设等,仍然具有的现实借鉴作用。“结语”认为,作为民国中后期的《新西康》杂志,在刘文辉主政康区期间发挥了引进现代社会思想观念、输入先进生产技术、实施现代教育、倡导新的生活方式的舆论支持和团结奋进作用。在共赴国难、夯实边地、稳定康区的抗战时期,《新西康》无疑成为西康省各族民众思想的重要引领阵地之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报刊发展史、民族地区报刊发展史上,《新西康》杂志及其支持者刘文辉应占有一席之地。进一步研究《新西康》杂志,既是对抗战时期西康建省的重新检讨,对西康时期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西康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归纳、记取和挖掘,更是对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和民族团结传统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这对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与进步,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吴凯炎[4](2019)在《《人民文学》在新时期文学生态建构中的角色解读》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文学史认为作品的客观价值决定了其历史地位,作品的创造者营建了文学生态,这一观点因忽略了文学的传播过程和接受过程而显得有些封闭。布迪厄认为评定文学价值时应考虑作家以外的因素和制度对作品生产的参与。这种评价体系以文学生成过程的开放性为前提,此前提表明了媒介干预文学生态的可能性。文学媒介在将文学作品从私人领域传播至公共空间的过程中,扮演的并非是纯粹的内容中转者角色。媒介拥有内容的筛选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目的选择性刊发内容,这直接决定了作品的传播度,进而影响作家的地位和文坛的风貌,因此其选择倾向会隐秘地引导作家的创作。此外,编辑不仅可以在组稿的过程中直接修改作品,还可利用读者意见向作家传达媒介对文学的期许。可见,媒介具有掌控作家、作品和读者等文学上下游资源的能力,这是其参与文学生态建构的必要条件。《人民文学》是新时期文学期刊中的领头者,其影响文学生态的方式丰富、效果明显。将1976至1990年的文学发展状况作为线索,可以分三个阶段考察《人民文学》的文学建构作用,这三个阶段不仅具有时间上的连续关系,还具有逻辑上的承接关系。1976年复刊后,《人民文学》聚集作家举办文学会议,将“双百方针”重新作为文学发展之宗旨,指引文学前进道路的同时解放了其他文学期刊的思想束缚。1980年前后,《人民文学》将其确立的新文学方向转化成具体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既丰满了文学形态,又稳固了自身的风尚引领地位。《人民文学》的开拓意识延续至80年代中后期,它突破现实主义的一元局面,容纳现代主义文学形式。其对文学实验的支持扩大了前卫性作品的传播度与影响力,推动了文学的多元化发展。对《人民文学》来说,其新时期的辉煌离不开有利的时代条件,更不能忽视期刊自身的积极探索姿态。身处纸质纯文学期刊地位日渐弱化的互联网时代,新时期的经验对当前《人民文学》提升文学话语权依旧颇有借鉴意义。强大的编辑能力和号召能力、优质的作家作品资源仍是《人民文学》在数字时代重塑文学影响力的关键。
本刊编辑部,徐炯权[5](2016)在《走过30年,我们的光荣与梦想——《老年人》创刊30周年回眸》文中指出2016年8月30日,《老年人》创刊30周年座谈会在长沙召开。这份湖南唯一的"老"字号期刊,30年来以朴实的风格和较强的政策指导性、生活实用性赢得了广大老年朋友的喜爱。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沈瑞庭出席了座谈会,他代表一直关心着《老年人》成长发展的老
王鹏[6](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指出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于伟平,詹利萍,傅能华,欧阳发,孔令士,诸葛计[7](2013)在《《中国地方志》创刊始末采访录》文中研究表明1981年,《中国地方志》创刊。为了重温《中国地方志》创刊30年来,特别是创刊之初的艰辛岁月,总结《中国地方志》期刊工作的宝贵经验,2012年9月18日,《中国地方志》编辑部在北京召开《中国地方志》创刊始末采访座谈会。特别采访《中国地方志》原编委、中国地方志协会原学术委员傅能华,《中国地方志》原编委、中国地方志协会原副秘书长、学术委员欧阳发,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原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国地方志》原主编孔令士,《中国地方志》原主编诸葛计4位老同志,全面回顾了《中国地方志》创刊经过,及其在新编地方志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重要作用。4位老同志还对当前《中国地方志》加强方志理论研究和学术名刊建设提出宝贵意见。本刊特发表此采访录,以此作为对《中国地方志》创刊30周年的纪念。
本刊编辑部[8](2013)在《一路同行——我们的新中国工商记忆 60年来的一个个片段,存储了工商行政管理发展的珍贵记忆……》文中研究表明60年前的1月5日,伴随着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的步伐,《工商行政通报》(《工商行政管理》半月刊前身)应运而生,从此踏上了为经济社会、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鼓与呼的征程。当新的一个甲子轮回开始之际,我们欣喜,我们感喟。60年,伴工商事业共同风雨走过、与工商事业一起成长壮大,半月刊为我们共同建构起了新中国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完整记忆。从建国初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限制、利用和改造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从监管集贸市场到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从监管相对封闭的国内市场到监管国际化的国内市场,一路同行,新中国工商
张轶明[9](2012)在《杂志三十年历程》文中提出1982年6月《缩微通讯》创刊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缩微技术进入国内且很快在相当规模的行业和系统布展开来。短短几年内,设备引进、人员培训、标准化工作推进、设备国产化制造、国内外交流等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一批先期接触这项技术的同志在推进缩微技术引进开发、
陶春军[10](2012)在《俗中之雅·雅中之俗·雅俗合参 ——《礼拜六》、《小说月报》(1910-1920)、《小说世界》期刊风格研究》文中指出通俗文学期刊的研究逐渐被学界所重视,甚至得到现代文学专业及古代文学专业博、硕士论文选题的青睐,一批有影响的通俗文学刊物作为个案研究,弥补了现代文学学科研究中通俗文学期刊研究的不足。那么这些通俗文学刊物除了各自的期刊内容与特点,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这些联系能不能解释一些通俗文学期刊发展过程中的现象?本论文基于这样的思考,从新的视角,把通俗文学期刊的研究继续深入下去。论文首次对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通俗文学期刊的不同期刊风格进行比较与整合研究,笔者认为《礼拜六》是俗中之雅的“才子”风格期刊,《小说月报》是雅中之俗的“君子”风格期刊,而《小说世界》则是在1921年《小说月报》改版后,通俗文学期刊向读者市场转型,具有“雅俗合参”的读者“市场”风格。绪论部分包括对本论文涉及到的“通俗文学期刊”、“通俗文学作家”、“通俗文学”等一些概念界定以及论文的选题依据;对《礼拜六》、《小说月报》、《小说世界》的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归纳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最后指出本论文研究目标、研究重点与难点以及本论文的理论支撑。论文主体部分,力图结合宏观、微观两个层面,既有宏观的理论视野,又有微观的个案研究,以宏观的视野提升微观的分析,以微观的考察充实宏观的内涵,并力图有一定的期刊覆盖面。沿着这样的思路,论文分四章展开讨论:第一章阐述清末民初上海经济、社会、文化基础以及通俗文学期刊《海上奇书》面世及其意义。清末民初都市上海是通俗文学期刊产生的大本营并为通俗文学期刊的现代化生产和传播提供条件,《海上奇书》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学创作模式。第二章主要围绕着《礼拜六》“才子”期刊风格,讨论了六个方面问题。一、“才子”概念及《礼拜六》期刊地位;二、《礼拜六》期刊中的“才子”风格;三、《礼拜六》的主题与艺术手法;四、《礼拜六》的编辑理念;五、《礼拜六》文本中植入式广告;六、《申报》中《礼拜六》广告语及封面题词。第三章主要讨论了《小说月报》(1910-1920)“君子”期刊风格。笔者认为,与《礼拜六》期刊“才子”风格不同,《小说月报》是传统刊物中的“君子”风格期刊,这又与《小说月报》的编辑恽铁樵及其“传统为体,西学为用”的编辑理念有重大关系。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刊物的特点,笔者用“君子之争”来解读《小说月报》两位主要撰稿人钱基博与林琴南的芥蒂以及恽铁樵的态度。接下来,笔者用君子视域下的妇女与婚姻与《小说月报》(1910-1920)里的弹词作为两例个案研究,加强读者对“君子”风格刊物的印象。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小说世界》的“市场”期刊风格。1921年随着《小说月报》的改版,《小说月报》由通俗文学期刊变成了新文学刊物,一部分《小说月报》的忠实读者分流到其他书局刊发的通俗文学期刊上,笔者认为1923《小说世界》的创办是商务印书馆为了要把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吸引过去的市民大众读者再争取回头的一种市场营销策略,是文化市场规律起作用的必然措施。同时,由于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西方欧美和东方日本的社会、哲学、思想、文化、科学等观念传入中国,读者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小说世界》不可能再回到以前的传统老路,为了适应新的读者市场,《小说世界》具有了“雅俗合参”综合化等期刊特点。当然这些期刊的特点与早期编辑叶劲风的编辑理念是分不开的。在个案分析上,笔者围绕着“读者市场”这个中心,筛选出三个案例:其一,选择了《小说世界》的“编者与读者”栏目,分析了该栏目如何拓展公共话语空间;其二,鉴于《小说世界》在国内首提“银幕”一词,笔者分析“银幕的艺术”是如何捕捉市场热点需求的;其三,剖析市场语境下《小说世界》上的广告营销理念。结语部分仍沿着三种期刊发展脉络,从面上关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通俗文学期刊全新发展的表现。笔者认为自“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来,特别是《小说月报》改版后,读者的知识结构、阅读需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文化市场面前,通俗文学刊物不得不做出选择,它们中的一部分面临发行困难不得不停刊,而另一部分则为了适应新的读者市场需要,为读者“量身定做”,出现了繁荣局面,具体体现在期刊前后联系、叙事手法、小说类型上都有了不同的变化。
二、有关领导、专家为本刊改版题词、题写刊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关领导、专家为本刊改版题词、题写刊名(论文提纲范文)
(1)《小溪流》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一、相关研究成果及其启示 |
二、《小溪流》相关研究及其启示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基本结构与主要创新点 |
一、基本结构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小溪流》的创办与发展 |
第一节 创刊背景 |
一、儿童文学发展大潮 |
二、少儿成长与阅读需要 |
三、少儿文学期刊的地理与文化布局 |
第二节 《小溪流》的发展历程 |
一、生机蓬勃的创办时期 |
二、承前启后的发展时期 |
三、稳定繁荣的改版时期 |
第三章 《小溪流》的内容特色 |
第一节 以优质内容构建少儿文学期刊品牌 |
一、办刊宗旨独树一帜 |
二、编辑风格彰显特色 |
三、栏目设置独具匠心 |
第二节 打造湖湘特色儿童文学 |
一、文本选择贴近读者对象 |
二、着力培养儿童文学湘军 |
第四章 《小溪流》的形式特色 |
第一节 封面形象具有时代气息 |
一、封面文字风格遒劲 |
二、封面图片新颖美观 |
第二节 版式设计体现儿童需求 |
一、目录的设置 |
二、字体的选择 |
三、版面的编排 |
第五章 《小溪流》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 |
第一节 《小溪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存在内容同质化现象 |
二、期刊推广方式过于单一 |
三、少儿读者需求的变化待进一步适应 |
四、与新媒体的融合滞后 |
第二节 《小溪流》的发展策略 |
一、培养优秀少儿期刊编辑坚持“读者至上” |
三、坚持“内容为王”原则凝聚核心竞争力 |
四、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纸媒网络齐头并进 |
五、实施品牌战略突破传统营销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选刊选本视域中的莫言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80年代选刊选本与莫言小说 |
(一)选刊对莫言小说的发掘与推广 |
(二)对选本收录莫言早期小说的考察 |
(三)文学选刊对莫言小说的“不选”与“选” |
二、90年代选刊选本与莫言小说 |
(一)低迷期的选刊对莫言小说的选择 |
(二)探析选本对莫言80年代小说的高频收录 |
(三)“丰乳肥臀”风波与选刊选本对莫言小说的选择 |
三、新世纪选刊选本与莫言小说 |
(一)盛名下的莫言小说与选刊的互推关系 |
(二)莫言小说在选本领域的大丰收 |
(三)新世纪文学获奖与选刊选本对莫言小说的“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莫言公开发表小说年鉴表(1981—2013) |
附录B 80年代选刊选载莫言中短篇小说一览表 |
附录C 80年代选本收录莫言小说一览表 |
附录D 80年代选刊选本选载、收录莫言小说重合情况 |
附录E 90年代选刊选载莫言中短篇小说一览表 |
附录F 90年代选本收录莫言小说一览表 |
附录G 90年代选刊选本选载、收录莫言小说重合情况 |
附录H 新世纪选刊选载莫言中短篇小说一览表 |
附录I 新世纪选刊选本选载、收录莫言小说重合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西康”与西康省成立 |
二、本文研究范围及选题意义 |
三、本文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五、本文创新与不足 |
1 抗战后方建设背景下的《新西康》创刊 |
1.1 抗日战争对中国及其四川的影响 |
1.1.1 保家卫国支援抗战 |
1.1.2 激励抗战巩固后方 |
1.2 加快西康建设夯实抗战大后方基础 |
1.2.1 西康建省策应大局 |
1.2.2 边地建设快速推进 |
1.3 时代需要传播新思想凝聚广大民力 |
1.3.1 舆论先行的时代趋势 |
1.3.2 西康报刊的迅速发展 |
2 《新西康》杂志的发展历程 |
2.1 《新西康》创刊初期 |
2.1.1 办刊人员与刊物宗旨 |
2.1.2 主旨文章与激情号召 |
2.1.3 读者定位与海外发行 |
2.2 《新西康》鼎盛时期 |
2.2.1 时局催生刊物发展 |
2.2.2 名家荟萃支撑刊物 |
2.2.3 刊物内容丰富厚实 |
2.3 《新西康》衰落终刊 |
2.3.1 形势严峻波及刊物 |
2.3.2 天灾人祸扼杀刊物 |
3 《新西康》作者及内容分析 |
3.1 《新西康》部分作者介绍 |
3.2 《新西康》主要文章分析 |
3.2.1 杂志内容概况 |
3.2.2 重点文章分析 |
4 《新西康》署名刘文辉文章分析 |
4.1 刘文辉生平及政治倾向 |
4.1.1 刘文辉生平简介 |
4.1.2 “二刘之战”与走到人民阵营 |
4.2 刘文辉文章研究 |
4.2.1 为着民族国家“应该撒最后的一滴血” |
4.2.2 抗战中的西康建设必须力图猛进 |
4.2.3 发动最高的情感完成光荣的使命 |
4.2.4 兴办教育以奠定思想和人力基础 |
5 《新西康》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 |
5.1 《新西康》的社会影响 |
5.2 《新西康》的学术价值 |
5.2.1 所刊文章的学术含量 |
5.2.2 后续研究的学术成果 |
结语 |
附1:《新西康》杂志大事记 |
附2:《新西康》杂志《编后记》汇编 |
附3:《新西康》部分目录汇总表 |
附4:刘文辉《二十七年元旦讲演词》全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4)《人民文学》在新时期文学生态建构中的角色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2 《人民文学》地位重建:尝试确立文学方向 |
2.1 复刊之路:传递文学复苏信号 |
2.2 举办会议:文学话语权的掌握 |
2.3 刊物热潮:激发文学媒介活力 |
3 文学资源聚合:强势引领文坛风尚 |
3.1 编辑组稿:营建作家作品聚落 |
3.2 文学评论:内敛刊物艺术期待 |
3.3 文学评奖:确立创作典范文本 |
4 刊物权威弱化:徘徊参与文学实验 |
4.1 主编转向:推进新锐的办刊主张 |
4.2 稳中求变:包容多元的艺术形式 |
4.3 身份规约:中断前卫的探索姿态 |
5 《人民文学》的新时期回顾与未来展望 |
5.1 《人民文学》黄金时代的内修外援 |
5.2 新时期经验在数字时代的延展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
一、“墙外开花” |
二、“墙内凋敝” |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一路同行——我们的新中国工商记忆 60年来的一个个片段,存储了工商行政管理发展的珍贵记忆……(论文提纲范文)
新中国工商记忆1953—2002 |
建国初期的半月刊:1953年—1966年 |
改革开放初期的半月刊:1979年—1992年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的半月刊:1993年一2002年 |
新中国工商记忆这十年2003—2012 |
十六大以来的半月刊 |
一、以入世为契机,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
(一)贯彻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纲要》,全面推进法治工商建设 |
(二)全面解读《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
(三)积极开展新《公司法》的宣传解读 |
二、深化整顿规范,锁定市场秩序难点 |
(一)关注无照经营的查处取缔 |
(二)加大《禁止传销条例》、《直销监管条例》的宣传报道 |
(三)开辟商业贿赂专栏 |
(四)聚焦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
三、加快改革,不断推进监管机制创新 |
(一)积极关注信用分类监管 |
(二)积极报道商品准入制度的实施 |
(三)快速反应,探索“非典”突发事件下的市场监管报道 |
(四)密切关注信息化建设 |
四、加强农村市场监管服务新农村建设 |
十七大以来的半月刊 |
一、聚焦服务发展,服务科学发展的报道比重大增 |
二、聚焦监管创新,拓展市场监管报道新领域 |
三、聚焦消费维权,展现工商系统服务民生新贡献 |
一是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局出发,不断报道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和服务领域消费维权的执法体系新进展。 |
二是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能力的角度出发,充分展示12315行政执法体系的建设成果。 |
三是从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的角度出发,大力加强消费宣传教育工作。 |
四、聚焦依法行政,加大法制工商宣传报道力度 |
五、聚焦队伍建设,不断服务工商队伍素质提升 |
六、聚焦重大主题,不断加强和改进主题宣传报道 |
一是围绕重大历史纪念活动推出专刊化报道,和系统读者一起在回顾历史中启迪智慧,在展望未来中坚定信心。 |
二是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创先争优、喜迎十八大开辟专栏。 |
三是围绕工商机关出色完成服务保障出色完成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国家大事,推出大跨度的专题报道。 |
四是快速反应,努力对突发事件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报道。 |
(10)俗中之雅·雅中之俗·雅俗合参 ——《礼拜六》、《小说月报》(1910-1920)、《小说世界》期刊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文中概念界定及选题依据 |
(一)近现代通俗文学期刊 |
(二)近现代通俗文学作家 |
(三)近现代通俗文学 |
(四)选题依据 |
二、 《礼拜六》、《小说月报》、《小说世界》的研究的现状及论文创新 |
三、 本论文研究目标、研究重点与难点 |
四、 本论文的理论支撑 |
第一章 清末民初上海经济、社会、文化基础与通俗文学期刊出现 |
第一节 清末民初上海经济、社会、文化基础 |
第二节 通俗文学期刊《海上奇书》面世及其意义 |
第二章 俗中之雅:《礼拜六》“才子”期刊风格 |
第一节 “才子”概念及《礼拜六》期刊地位 |
第二节 《礼拜六》期刊中的“才子”风格 |
第三节 《礼拜六》的主题与艺术手法 |
第四节 《礼拜六》的编辑理念 |
第五节 俗的创意:《礼拜六》文本中的植入式广告 |
第六节 雅的语言:《申报》中《礼拜六》广告语及封面题词 |
第三章 雅中之俗:《小说月报》“君子”期刊风格 |
第一节 雅的面孔:《小说月报》的“君子之风” |
第二节 雅的编辑:王蕴章与恽铁樵的编辑理念 |
第三节 君子雅争:钱基博与林琴南的芥蒂 |
第四节 君子视域:《小说月报》中的妇女与婚姻 |
第五节 俗的传播:《小说月报》里的弹词 |
第四章 雅俗合参:《小说世界》“市场”期刊风格 |
第一节 《小说世界》:商务印书馆的市场营销策略 |
第二节 《小说世界》的“市场”风格 |
第三节 《小说世界》的编辑理念 |
第四节 “编者与读者”:拓展公共话语空间 |
第五节 “银幕的艺术”:捕捉市场热点需求 |
第六节 《小说世界》的广告营销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有关领导、专家为本刊改版题词、题写刊名(论文参考文献)
- [1]《小溪流》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 雷露.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选刊选本视域中的莫言小说[D]. 蒋露.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D]. 李昊原.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人民文学》在新时期文学生态建构中的角色解读[D]. 吴凯炎. 浙江大学, 2019(01)
- [5]走过30年,我们的光荣与梦想——《老年人》创刊30周年回眸[J]. 本刊编辑部,徐炯权. 老年人, 2016(10)
- [6]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7]《中国地方志》创刊始末采访录[J]. 于伟平,詹利萍,傅能华,欧阳发,孔令士,诸葛计. 中国地方志, 2013(01)
- [8]一路同行——我们的新中国工商记忆 60年来的一个个片段,存储了工商行政管理发展的珍贵记忆……[J]. 本刊编辑部. 工商行政管理, 2013(01)
- [9]杂志三十年历程[J]. 张轶明. 数字与缩微影像, 2012(02)
- [10]俗中之雅·雅中之俗·雅俗合参 ——《礼拜六》、《小说月报》(1910-1920)、《小说世界》期刊风格研究[D]. 陶春军. 苏州大学, 2012(09)
标签:人民文学论文;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论文; 莫言作品论文; 文学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