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突破 整体推进 全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郭嘉星[2](2021)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声音的重要性,要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话语。2013年1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提高国家话语权”的明确要求。2016年在全国新闻舆论工作会议上又一次阐述了国家话语权的重要性,并明确表示我国的话语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中国话语要具有鲜明的立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顺应大势,深刻指出:“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中国体育工作从国家层面得以高度重视,中国体育强国建设成为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也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树立了旗帜。中国体育话语权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承载着新中国体育赋予的宣传中国体育成就、弘扬中国体育精神、传承中国体育文化的神圣使命,肩负着党和人民寄予的展示中国繁荣强盛的伟大形象,维护祖国荣誉和民族尊严,提升中国声音在国际社会地位和影响的时代重任。该文正是围绕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神圣使命和时代重任,着重从中国体育话语权及其影响力、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奥运会、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阶段、中国体育话语权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权阻碍和提升策略等五个方面,对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实质内涵、本质作用、发展规律、自身特点、成就贡献、困难挑战和未来愿景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精准详实的论证和鞭辟入里的分析。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内涵博大精深,具体体现在“真、柔、利、力”四个层面,主要是指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真功夫、软实力、高价值和原动力。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载体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突出表现效果是举办北京奥运会时的“举重若轻”和筹备北京冬奥会时的“巩固提高”。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规律与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进步一脉相承,先后经历了初步觉醒阶段、另起炉灶阶段、困难挑战并存阶段、积极进取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等五大发展历程。新时代的中国体育话语权开启新征程,担负起体育强国建设的新使命,实施“六大方略”,构建“四大体制”,体现出人民性、全局性、文化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五个时代特点。分析中国体育话语权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因素,不外乎来自国际、国内和自身三个方面,国际上反华势力的阴谋破坏和涉台问题的干扰捣乱,国内困难时期的内忧外患和“文革”期间的停滞不前以及自身发展存在的矛盾问题和遇到困难挑战等。探索中国体育话语权提升策略,重点包括增强综合实力、提高自身素质,重视对外交流、扩大体育影响,创新体育法治、贡献中国智慧,加强体育教育、培养体育人才,适应时代需要、建设体育强国等五大具体措施。总结中国体育话语权70年的伟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展示中国体育成就,为祖国争光;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为祖国添彩;传播中国体育经验,为祖国增色。对未来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笔者充满信心、立足当下、放眼全球,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十条思考建议,以冀中国体育话语权在新的征程上再创新佳绩,再铸新辉煌。
闫磊[3](2020)在《徐州市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做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小城市的工作目标,这对于优化城市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加快产业转型等方式,将具备条件的乡镇或者街道培育成为新型小城市,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极为重要。本文以徐州市大庙街道为例,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运用实地走访、调查研究、实例分析等方法,以行政区划层级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首先对小城市建设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其次介绍了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的现状、政府作用的发挥,发现其在小城市建设中政府作用存在的不足之处:发展定位不清晰、规划引领力度弱、投资结构不合理、城市综合承载力不足等,然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所处的历史阶段认识不全面、对规划编制的重视程度不足、对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的方向不明等。最后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提升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中政府作用效果的建议,包括明确城市发展定位、强化规划引领作用、优化投资规模结构等,以此为大庙街道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脱颖而出,以“领跑全区、领先全市”的目标,成功创建成为新型小城市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孙翔[4](2020)在《洪泽区蒋坝旅游特色小镇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大力发展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的主要途径。特色旅游小镇作为新兴的富有地域特点的旅游景点,生态宜居,风味独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蒋坝镇作为洪泽湖旅游圈中的翘楚之一,以其极佳的地理位置条件以及丰富的物产资源,走出了一条具有洪泽乡村旅游特色的发展之路。但由于该小镇发展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定位混乱、角色越位、环境污染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蒋坝旅游小镇发展,亟待解决。全国众多的特色小镇,也都存在与蒋坝旅游小镇相类似的问题,换言之,蒋坝旅游小镇在全国特色小镇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从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的背景入手,对洪泽区蒋坝镇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历程与成效进行了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洪泽区蒋坝镇旅游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的现存问题和成因,提出了加强蒋坝镇优化旅游小镇建设的对策建议。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成果及问题经行梳理归纳,确定了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总结出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从特色小镇建设研究本身出发,进一步总结了建设特色小镇的方法以及特色小镇绩效考核的流程。对发展的产业结构高端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核心理论、区域特色理论等理论基础做了归纳阐述。第三章蒋坝特色小镇发展的历程与成效。对洪泽区蒋坝镇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综述,从蒋坝特色小镇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和产业基础等讲述蒋坝镇发展旅游特色小镇的历程和发展成效,同时也凝练了蒋坝作为旅游特色小镇的优势。第四章蒋坝旅游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经过调查,蒋坝特色旅游小镇建设中存在“市场参与不够、产品吸引力不强、资金人才相对短缺”等问题,深入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第五章国内外特色小镇实践与启示。分别对宜春市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温汤镇和法国普罗旺斯戈尔德小镇等地的特色小镇建设个案进行了深度剖析,提出了值得蒋坝旅游小镇建设的经验。第六章蒋坝旅游小镇建设优化对策。提出了蒋坝镇优化旅游小镇建设的优化对策:坚持正确的特色旅游小镇发展方向、制定旅游小镇发展目标、科学制定项目评估方案、增强发展过程中的透明度与参与性,使蒋坝镇发展旅游特色小镇始终走在正确高效的道路上。第七章总结与展望。一是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正确认知特色小镇本质。二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主体的关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三是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促进特色小镇有序共享发展。
张小梨[5](2020)在《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追求与梦想,也是今天我们汲汲以求的奋斗目标和时代主题。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十分重大。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现代化走了一条不寻常的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道路,中国教育现代化裹挟在社会整体现代化浪潮中瞄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职业教育因在教育整体系统中与经济社会直接而又紧密的关系,其现代化历程更具丰富、多彩与艰难,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时代课题。研究职业教育现代化,有多种视角,多种核心议题,但是基于中国幅员广阔、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无疑是透视现代化发展的的重要观察点。可以说,没有区域的率先职业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我国区域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深圳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已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辉煌成就的缩影和体现,对深圳这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无疑最具典型性和可借鉴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深圳的教育现代化任重道远,一个原本典型的农村教育在深圳实现现代化伟大历程中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又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变迁?本文在分析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城市特点,包括发展的动力、发展的速度、模式等发展道路、特色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为分析的理论基础框架,综合运用历史的、调查的、比较的等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首先,“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定位十分特殊。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历程置于中国社会背景下分析,本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和区域化发展,研究分析职业教育在政策规范治理下的应然状态,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水平和我国职业现代化区域化建设路径,从而为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重点对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回答了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深圳经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从与区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到适度超前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跨越发展再到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次,经过40多年的探索,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模式,本研究将之概括为: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第三,论文从人的现代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国际化等方面描绘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尤其重要的是揭示出这些目标实现的路径,如通过深圳城市精神的形成促进人的现代化;通过制度的创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通过产教深入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通过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等。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赵博超[6](2020)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以万载县花塘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村庄,是人类最早的集聚地,是城市开始形成的地方。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广袤的土地上,形成了许多规模不一且独具特色的村庄。为科学引导村庄规划建设的有序开展,国家各部委相继出台了大量法律、法规及政策用以指导村庄的建设与发展。但由于规划依据和目标不同,且制定的规划标准各异,由不同部门、不同政策指导下的同一村庄规划成果在内容上千差万别,在指导村庄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大量的矛盾和冲突。相关研究表明,在多种规划政策共同发挥作用的现状下,编制的村庄规划成果无法良好地指导村庄的建设与发展,并引发法律法规、规划体系、规划成果及实施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的编制方法,规划重点在于基于“多规合一”方法,协调统一现阶段各类涉及村庄建设与发展的内容,并运用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其协调统一为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多规合一”在协调城乡经济发展、落实国土空间安排、统筹土地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互通规划信息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受到重视。面对多项规划内容冲突、相关部门职能不协调、缺乏衔接等问题,“多规合一”方法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通过“多规合一”方法协调不同利益方的要求,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将多个规划体系协调衔接,解决各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等问题,从而实现将各规划融合成一张蓝图、一本规划的目标。这种协调统一作用对解决我国村庄规划面对的突出问题提供了新方法。本文以江西省“多规合一”村庄规划试点村庄—宜春市万载县三兴镇花塘村为实证案例,通过编制花塘村“多规合一”村庄规划,阐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的体系框架和规划内容。实现科学有序地指导村庄规划和建设,落实村域国土空间安排、统筹村域土地利用、保护村域生态环境、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推进村庄产业发展的目标,协调各类规划在村域层面实现“多规合一”,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徐周[7](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灌云县圩丰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2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超过7.1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随着人口红利消失、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加剧、人民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求日益增强,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城镇化道路已经难以为继。十八大以后,党中央鲜明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最鲜明的特征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为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连云港市作为江苏省明确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承接了越来越多的政策红利。圩丰镇是连云港市典型的沿海乡镇,紧邻连云港市“一带一路”先导区—徐圩新区。但是,圩丰镇城镇化进程滞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刚刚超过20%,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七成左右。对于圩丰镇这样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农村乡镇,“一带一路”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如何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摆在圩丰镇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标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赋予了权重,并以全国平均值为各项指标的基准值,对圩丰镇近年来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测度。通过测算,圩丰镇2016-2018年的新型城镇化指数分别为60.46%、61.27%和68.19%,呈现逐年提高的态势,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镇村发展规划不够合理、当地干群综合素质需要提高等多方面原因,圩丰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交通基础设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短板。为了更好地推进城镇化建设,建议圩丰镇对镇村发展规划进行修订,突出向北发展的战略方向,积极融入徐圩新区的发展浪潮,用好徐圩新区优越的政策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利用“一带一路”等政策红利,尽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合理安排镇村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加强集镇区建设和工业集中区等载体建设,做大做强当地水产养殖和紫菜加工等特色产业,适当引进物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在当地就业;加强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努力提高当地居民的综合素质。本文的研究方法,对于类似乡镇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论文有图3个,表20个,参考文献56个。
程文[8](2020)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技术进步水平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来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技术进步体现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改进。技术进步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事实基础的存在,体现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某一方面的效率和有效性的增强;二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选择,即技术进步的伦理取向,体现人类的一般价值维度。技术进步是技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技术进步体现的是劳动的主、客观因素之间物质结合关系的变革。技术进步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体现,技术进步也可以在技术产品中得到体现,从质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量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劳动主、客观因素的结合比例以及投入产出比例的变化,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有的技术基础、技术教育、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是影响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进行中国技术进步的推动工作,并将在技术进步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用以进一步指导技术进步的相关思想。主要体现为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内的技术进步思想,是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技术进步的本质和规律以及技术进步与其它科学及社会现象的关系的观点、认知的总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其中有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动力、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异化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等思想为之提供坚实的基础;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发展历程中所显示的独创性、实用性、继承性和开放性的突出特点,以及鲜明的进步思想、创新意识和超越意识,为之提供重要启发;还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展现出的重视实验和发明创造,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高科技,以及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的技术进步思想为之提供重要的借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并深化的,在革命战争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完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奠基;在新中国头27年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逐渐形成;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的发展和深化;十八大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表现为在新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发展。自延安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的技术进步事业,总结提炼出了丰富的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途径、技术进步的主体以及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等方面的理论和思想,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指导中国技术进步的事业中,各个方面的内容依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和不同的具体国情而发展演进、逐步完善,体现出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现实性与人民性相一致、开放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技术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证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指引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前进、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思想力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为大力推进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实现新跨越、再造新辉煌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告诉我们,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在新时代我们要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技术进步命运共同体,以保证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和保障技术进步有利于增进全人类幸福的正确方向。
孙大江[9](2019)在《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文中指出川西林盘是中国最典型的乡村聚落群和历史地理单元,是成都平原有机肌理构成、生态本底和唯一的景观识别因子。至禹冰治水之始、历耕拓变,肌理渐成,文人入蜀和移民现象以及文事农事交融等历史塑造了林盘的勃然生机和田园诗意乡愁。以田、林、水、宅等为要素,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体现了天府之国的富饶和闲美、农耕文明的厚积和发展、蜀地文明的存续和延展。近十年以来尤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成都川西林盘修复整治与建设工程使林盘空间质量、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得以较大改善,面目一新,但也普遍出现了规划视角单一,美学感知弱化、景观意象缺失等问题,导致地域乡村景观意蕴模糊,景观破碎。同时,相关川西林盘的研究多偏向于其发生发展、聚落特性、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等方面,聚焦林盘建设与发展、聚落实用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还属空白。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从本质上说还是由传统乡村意象的缺失所导致的,在城乡文明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各类人群对传统乡村意象的总体价值认知不足。川西林盘建设作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乡村表达,是西蜀园林及城市景观营造的重要意象渊源,找到科学的方法,对其景观意象的正确解读和基于新时代的研判与运用尤为重要。本论文基于环境感知的相关理论,通过多维度的视角对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对川西林盘现状和建设进行大量考察和对传统意境的梳理,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研判,创新地提出MDP(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景观意象测度体系并进行了运用。本文首先对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梳理整理,构建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归纳总结了川西林盘的发展脉络和影响因子。(一)基本厘清了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之间的缘起承接维度,从居林盘再造园、修竹茂林赋文、曲水融通共享、诗意生活等四方面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发展、影响进阶关系;(二)大量调研了成都平原近几年的林盘建设,归纳了川西林盘建设的四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传统和新建川西林盘的在入口、植物、色彩、植物、空间、边界等六个方面的景观意象;(三)通过MDP测度体系中的三个交互性的客观实验(SD语义差异法、写真投影法、认知地图)以及四个主观分析研究(色彩信息分析、景观空间图示语言、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典型植物调查)对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进行了相应的剖析和说明;(四)研究结论认为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主要由6个局部意象构成:入口意象(引导性印象、生活化氛围、物质与精神的形态)、植物意象(风水植物、田园化植物、乡土植物)、建筑意象(朴素飘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空间意象(垂直空间、水平空间、要素结构)、色彩意象(整体色彩、植物色彩、建筑色彩)和边界意象,传统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即为以上成果的共同构成,拥有独特性、整体性和复合性三大特征;(五)基于环境感知的多维度多视角的方法提出了注重整体性考虑、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注重和延续人文文学意境、历史地理标示与生态本底的考量等川西林盘景观意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运用策略,提炼了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并用实际案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证。本论文立足于新时代和新发展趋势,关联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天府绿道建设等大背景,形成的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归纳总结的相应策略与景观意象结构,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体现了高度的职业责任心,有利于扩大和提高川西林盘的认知范围和关注度。成果对于拓延后续相关的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和优化成都乡村环境建设的初期研判与项目建设过程是极具引导和参考价值的。
李永华[10](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成都乡村发展路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成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的总纲领和中心任务。成都经过十余年的城乡统筹实践,乡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在城乡统筹的积极探索下,成都出现了多样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但也面临经济效益不够高、保障制度滞后、配套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和挑战;另外,现有的农村土地交易制度已难以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存在诸多问题。面临当前遇到的一系列困境,寻求一条适合成都农业发展实际的、科学的、有效的乡村发展路径是目前成都面临的关键性难题。本文首先通过国内外乡村空间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总结出成都市乡村发展路径的构建应重点从农业经营方式优化、农业空间布局落位(包括未来农村空间规模匡算)、和农村土地交易制度保障三个方面展开。其次通过成都现状主要农地经营方式对比研究,总结出成都现行农业经营方式在经营规模、提升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农业风险防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与问题。第三,成都现状乡村空间特征研究。通过对成都现状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情况、现状产业空间布局以及现状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布局特征进行梳理,为后文空间规模的确定和空间布局落位奠定研究基础。第四,成都农村土地交易制度改革方向研究。通过成都市农村土地交易制度改革的历程概述和现有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梳理,提出现有模式的优化建议和农村集体土地入市交易的改革方向展望。最后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论文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成都乡村发展路径的设定,即是优格局、调方式、落空间和保制度等四个方面的政策组合。优格局即通过构建合理的城乡市域空间格局,由以往的“大城市带大农村”转变为“大城市+特色镇+农村地区”,以特色镇为抓手,构建“特色镇+林盘(农村新型社区)+产业园区”的发展思路;调方式即通过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扶持培育新型农地经营主体优化现有农业规模化经营方式;落空间即运用空间规划的手段,构建市域农村空间发展基本格局,引导农村人口、产业集聚发展;保制度即以农村土地交易制度改革为根本路径,建立农村空间发展的制度保障。论文以成都市乡村振兴示范走廊系列规划为例,对以上发展路径作了具体阐述。以期能为未来的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二、重点突破 整体推进 全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点突破 整体推进 全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建国70载,体育强中国 |
1.1.2 立在新潮头,奋斗新时代 |
1.1.3 用好体育指挥棒,建设体育新强国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3.3 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权力”与“权利” |
2.1.1 “权力” |
2.1.2 “权利” |
2.2 “话语”与“话语权” |
2.2.1 “话语”的概念界定 |
2.2.2 “话语权”的起源与发展 |
2.2.3 “话语权”的概念界定 |
2.3 “体育话语权” |
2.3.1 “体育话语权”的概念界定 |
2.3.2 “体育话语权”的表现形式 |
2.3.3 “体育话语权”的重要作用 |
2.4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历史研究法 |
3.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3.3.1 研究创新 |
3.3.2 研究不足 |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
4.1 中国体育话语权及其构成要素 |
4.1.1 中国体育话语权内涵 |
4.1.2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真” |
4.1.3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柔” |
4.1.4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利” |
4.1.5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力” |
4.1.6 小结 |
4.2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奥运会 |
4.2.1 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会 |
4.2.2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举重若轻” |
4.2.3 展望2022年北京冬奥会 |
4.2.4 小结 |
4.3 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阶段划分 |
4.3.1 初步觉醒阶段(1949—1958 年) |
4.3.2 另起炉灶阶段(1958—1978 年) |
4.3.3 困难挑战并存阶段(1978—1990 年) |
4.3.4 积极进取阶段(1990—2001 年) |
4.3.5 快速发展阶段(2001—2012 年) |
4.3.6 小结 |
4.4 中国体育话语权新时代 |
4.4.1 新时代伟大历史发展新阶段 |
4.4.2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任务 |
4.4.3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特点 |
4.4.4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道路 |
4.4.5 小结 |
4.5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阻碍和提升策略 |
4.5.1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阻碍 |
4.5.2 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 |
4.5.3 中国体育话语权提升策略 |
4.5.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中国体育话语权展示中国体育成就,为祖国争光 |
5.1.2 中国体育话语权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为祖国添彩 |
5.1.3 中国体育话语权传播中国体育经验,为祖国增色 |
5.1.4 小结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徐州市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2 小城市建设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3 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现状及政府作用发挥 |
3.1 大庙街道基本情况 |
3.2 小城市建设中政府采取的具体措施 |
3.3 小城市建设中政府作用取得的成效 |
3.4 大庙街道小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 |
4 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中政府作用不足之处及原因分析 |
4.1 小城市建设中政府作用不足之处 |
4.2 政府作用不足之处的原因分析 |
5 提升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中政府作用效果的建议 |
5.1 明确城市发展定位 |
5.2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
5.3 优化投资规模结构 |
5.4 打造产城融合样板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洪泽区蒋坝旅游特色小镇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选题缘由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特色小镇 |
2.1.2 新型城镇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结构高端化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城市区域核理论 |
2.2.4 区域特色竞争战略 |
3 蒋坝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与成效 |
3.1 蒋坝镇概况 |
3.1.1 蒋坝的地理位置 |
3.1.2 蒋坝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 |
3.1.3 蒋坝的产业基础 |
3.1.4 蒋坝作为特色旅游小镇的优势 |
3.2 蒋坝镇发展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历程 |
3.3 蒋坝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成效 |
4 蒋坝旅游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4.1 蒋坝旅游小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1 政府大力主导,市场参与度不够 |
4.1.2 旅游产品不够丰富,吸引力不够 |
4.1.3 资金、人才资源相对缺乏 |
4.2 蒋坝镇存在问题的成因 |
4.2.1 旅游宣传力度不到位 |
4.2.2 交通便利性不足,劳动力流失 |
4.2.3 产业结构单一,转型升级滞后 |
4.2.4 区域开发归属问题 |
5 国内外特色小镇实践与启示 |
5.1 宜春市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温汤镇建设与启示 |
5.1.1 基本概况 |
5.1.2 自然景观 |
5.1.3 人文景观 |
5.1.4 温泉产业 |
5.1.5 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温汤镇带来的启示 |
5.2 法国普罗旺斯戈尔德小镇建设与启示 |
5.2.1 基本概况 |
5.2.2 自然景观 |
5.2.3 人文景观 |
5.2.4 农业观光旅游产业 |
5.2.5 普罗旺斯戈尔德特色小镇带来的启示 |
6 蒋坝旅游小镇建设优化对策 |
6.1 坚持正确的特色旅游小镇发展方向 |
6.2 科学制定旅游小镇发展目标 |
6.3 科学制定项目评估方案 |
6.4 增强发展过程透明度和参与性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蒋坝乡村旅游问卷调查及访谈纲要 |
致谢 |
(5)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析 |
一、职业教育及其特征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及其特性 |
三、深圳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实施方案 |
第二章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发展理论与职业教育 |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深圳“国际性城市”的探索 |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理论 |
一、现代化的理论与深圳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
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
第三节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
一、宏观层面:体制机制的建设 |
二、中观层面:职教文化的建构 |
三、微观方面:产教融合的深化 |
第三章 国家整体视野中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
一、调整结构扩张式发展阶段(1978 年至1990 年) |
二、调整规模稳健式发展阶段(1991 年至1999 年) |
三、转型改革内涵式发展阶段(2000 年至2009 年) |
四、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发展阶段(2010 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逐步形成 |
二、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 |
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显着增强 |
四、职业教育法制机制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
第三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化发展 |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为基础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为推进手段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本土性为特色亮点 |
第四章 区域视野中的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 |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适度超前 |
二、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协同发展 |
三、社会需求催生职业培训、技能培训 |
第二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体系构建 |
一、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结构体系 |
二、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质量体系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 |
第三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品牌的打造 |
一、打造职业教育的“深圳质量” |
二、打造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
三、打造面向市场的成人教育品牌 |
第四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形成 |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借鉴、创新、超越中实现 |
二、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在特区立法优势中体现 |
三、职业教育区域化发展在开放性发展中凸显 |
第五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多层次推进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 |
一、产业发展情况 |
二、“宝安模式”内容 |
三、“宝安模式”成效 |
第二节 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 |
一、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
二、“中职电大直通车”内容 |
三、“中职电大直通车”成效 |
第三节 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 |
一、“职教集团”背景 |
二、“职教集团”特点 |
三、“职教集团”成效 |
第四节 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 |
一、“校企合作”现状 |
二、“校企合作”内容 |
三、“校企合作”成效 |
第六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
第一节 以城市精神促进人的现代化 |
一、深圳城市精神的内涵 |
二、强化思想引领的价值 |
三、强化道德规范的作用 |
四、职业素养人才的培养 |
第二节 以制度创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 |
一、完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 |
二、完善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 |
三、完善地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四、完善校地合作办学机制 |
第三节 以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
一、强化产教的深度融合力度 |
二、加大产教合作的制度建设 |
三、推动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 |
四、促进职教集团全面发展 |
第四节 以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 |
一、深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 |
二、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 |
三、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 |
结语: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与问题 |
一、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
二、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经验 |
三、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存在的问题 |
四、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以万载县花塘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地位提升 |
1.1.2 各类规划自成体系,亟待协调统一 |
1.1.3 国家政策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发展,开拓新思路 |
1.1.4 江西省开展“多规合一”村庄规划试点,提供新契机 |
1.1.5 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国土空间规划 |
2.1.2 多规合一 |
2.1.3 村庄 |
2.1.4 村庄规划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博弈理论 |
2.2.2 情景规划理论 |
2.2.3 反规划理论 |
2.3 国内外空间规划研究综述 |
2.3.1 国内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综述 |
2.3.2 国外空间规划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多规合一”研究综述 |
2.4.1 国内“多规合一”研究综述 |
2.4.2 国外有关“多规合一”的研究综述 |
2.5 国内外村庄规划研究综述 |
2.5.1 国内村庄规划研究综述 |
2.5.2 国外村庄规划研究综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行村庄规划体系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指导下的村庄规划研究 |
3.1.1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指导下的村庄规划解析 |
3.1.2 小结 |
3.2 我国现行不同政策指导下的村庄规划研究 |
3.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下的村庄规划 |
3.2.2 美丽乡村建设指导下的村庄规划 |
3.2.3 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的村庄规划 |
3.3 多种法律法规政策指导下的村庄规划对比分析 |
3.4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研究 |
3.4.1 我国现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解析 |
3.4.2 重点问题梳理 |
3.4.3 小结 |
3.5 现阶段村庄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1 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缺少统一的法定规划标准 |
3.5.2 城乡缺少统一的用地分类标准,阻碍规划衔接 |
3.5.3 规划体系复杂缺少衔接,各部门未统一协调 |
3.5.4 对村庄规划认识不足,规划内容不完整 |
3.5.5 村庄规划涉及主体较多,缺少长效管理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
4.1 规划理念、目标、原则 |
4.1.1 规划理念 |
4.1.2 规划目标 |
4.1.3 规划原则 |
4.2 我国城镇和村庄“多规合一”比较分析 |
4.2.1 本文“多规合一”概念界定 |
4.2.2 我国“多规”涵盖的内容研究 |
4.2.3 我国“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研究 |
4.2.4 基于“多规合一”的城镇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异同 |
4.3 基于“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
4.3.1 现状研究,收集相关资料,确定村庄分类 |
4.3.2 多规协调,统一相关技术指标 |
4.3.3 框架构建,建立村庄规划体系 |
4.3.4 规划实施,加强公众参与,提出保障措施 |
4.4 基于“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内容研究 |
4.4.1 确定基于“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的规划内容 |
4.4.2 基于“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的相关上位规划内容 |
4.5 村域层面规划内容研究 |
4.5.1 落实村域国土空间布局与管控 |
4.5.2 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整治规划 |
4.5.3 土地整治与土壤修复规划 |
4.5.4 产业发展规划 |
4.5.5 旅游规划 |
4.6 村庄层面规划内容研究 |
4.6.1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4.6.2 村庄基础设施规划 |
4.6.3 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
4.6.4 村庄安全和防灾减灾规划 |
4.6.5 村庄风貌整治规划 |
4.7 行动计划研究 |
4.8 编制成果研究 |
4.8.1 报批备案版成果 |
4.8.2 村民公示版成果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案例——花塘村村庄规划 |
5.1 现状研究 |
5.1.1 区位概况 |
5.1.2 自然条件 |
5.1.3 现状人口及预测 |
5.1.4 经济发展情况 |
5.1.5 村庄建筑现状 |
5.1.6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
5.1.7 基础设施现状 |
5.1.8 防灾减灾现状 |
5.1.9 问卷调查和现状问题分析 |
5.2 现状分析 |
5.2.1 规划范围划定 |
5.2.2 地形条件分析 |
5.2.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5.2.4 现状建筑分析 |
5.3 规划协调,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分析解读 |
5.3.1 万载县相关规划分析解读 |
5.3.2 三兴镇相关规划分析解读 |
5.3.3 花塘村相关规划分析解读 |
5.3.4 规划评析 |
5.4 规划定位、目标、要求 |
5.4.1 规划定位 |
5.4.2 规划目标 |
5.4.3 规划要求 |
5.5 村域规划 |
5.5.1 村域国土空间布局与用途管制 |
5.5.2 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
5.5.3 土地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规划 |
5.5.4 产业发展规划 |
5.6 村庄规划 |
5.6.1 村庄分类与人居环境整治 |
5.6.2 住房布局规划 |
5.6.3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5.6.4 基础设施规划 |
5.6.5 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
5.6.6 村庄安全和防灾减灾规划 |
5.6.7 自然村规划 |
5.7 行动计划与实施建议 |
5.7.1 行动计划 |
5.7.2 实施建议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6.2.1 不足之处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项目情况 |
(7)“一带一路”背景下灌云县圩丰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2 圩丰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
2.1 圩丰镇城镇化建设的历程 |
2.2 圩丰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
2.3 “一带一路”对圩丰镇新型城镇化的影响 |
2.4 圩丰镇新型城镇化的SWOT分析 |
3 圩丰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评价 |
3.1 评价的目标与方法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评价结论 |
4 圩丰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4.1 圩丰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 圩丰镇新型城镇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
5 “一带一路”背景下推进圩丰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
5.1 结合“一带一路”支点修订镇村发展规划 |
5.2 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
5.3 用好“一带一路”红利加快补短板强弱项 |
5.4 融入“一带一路”交流提高干群综合素质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
(三)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三、技术进步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
(二)技术进步的涵义 |
(三)技术进步与技术引进、技术扩散、技术创新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的重点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进步思想 |
(二)列宁的技术进步思想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启示 |
(一)中国历史传统中技术进步经验的启示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理念及超越意识的启示 |
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借鉴 |
(一)重视实验以及发明创造 |
(二)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发展高科技 |
(三)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 |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历史发展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萌生(1921-1949) |
(一)重视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
(二)积极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
(三)尊重优待科技人才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形成(1949-1978) |
(一)“向科学进军”,注重科技规划 |
(二)倡导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 |
(三)提出“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技术进步方针 |
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初步发展(1978-1989) |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二)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成果 |
(三)改革科技体制,解放生产力 |
(四)尊重人才,重视教育 |
四、扩大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深化发展(1989-2012) |
(一)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二)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 |
五、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创新发展(2012-2019) |
(一)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进 |
(一)技术进步的功能 |
(二)技术进步的途径 |
(三)技术进步的主体 |
(四)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特征 |
(一)时代性与实践性相一致 |
(二)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三)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
第五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和启示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 |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 |
(二)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启示 |
(一)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 |
(二)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是推进新时代技术进步事业的保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视角下的对象研究趋势 |
1.1.2 中国传统意象研究与当代之发展 |
1.1.3 新时代发展背景 |
1.1.4 建设中的林盘文化与美学缺失 |
1.1.5 川西林盘研究成果尚待完善 |
1.1.6 林盘景观意象的研究意义重大 |
1.2 国内外相关概念综述 |
1.2.1 意境与景观意象 |
1.2.2 环境感知 |
1.2.3 川西林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查阅 |
1.6.2 典型调查法 |
1.6.3 学科交叉研究法 |
1.6.4 MDP测度体系研究法 |
1.6.5 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 |
1.7 相关理论基础 |
1.7.1 环境心理学 |
1.7.2 景观符号学 |
1.7.3 人文地理学 |
1.7.4 心理物理学 |
1.7.5 景观形态学 |
1.7.6 聚落类型学理论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川西林盘基础概况与意境研究 |
2.1 传统川西林盘概述与发展 |
2.1.1 川西林盘概念 |
2.1.2 川西林盘渊源 |
2.1.3 成都平原自然演变 |
2.1.4 天府农耕文明进程 |
2.2 川西林盘形成因子 |
2.2.1 平畴千里的成都平原 |
2.2.2 平原肥沃的膏腴之地 |
2.2.3 上善若水的水利工程 |
2.2.4 天人合一的道源思想 |
2.2.5 重叠融合的移民现象 |
2.2.6 宗教礼法的世家延续 |
2.3 传统川西林盘意境研究 |
2.3.1 川西林盘意境 |
2.3.2 林盘意境形成的影响因素 |
2.3.3 意境的体现 |
2.4 川西林盘与西蜀园林 |
2.4.1 文化渊源 |
2.4.2 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林 |
2.4.3 小结 |
第三章 当代川西林盘建设修复案例与意象研究 |
3.1 传统川西林盘的现状与分布 |
3.2 现有川西林盘的分类 |
3.2.1 根据林盘聚落居住组合方式划分 |
3.2.2 根据现存林盘规模划分 |
3.2.3 根据植物种类划分 |
3.2.4 根据功能划分 |
3.3 川西林盘建设修复历史回顾 |
3.3.1 川西林盘建设政策历史回顾 |
3.3.2 川西林盘建设历史发展过程回顾 |
3.4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与总结 |
3.4.1 拥有传统特色的新建川西林盘 |
3.4.2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 |
3.4.3 总结 |
第四章 环境感知下景观意象MDP测度体系的建构 |
4.1 MDP测度体系概述 |
4.1.1 体系内容概述 |
4.1.2 体系建构依据 |
4.1.3 小结 |
4.2 MDP测度体系测度方法 |
4.2.1 SD语义差异法 |
4.2.2 认知地图 |
4.2.3 写真投影法 |
4.2.4 色彩信息分析法 |
4.2.5 景观图示语言 |
4.2.6 景观基因图谱 |
4.2.7 典型植物调查 |
4.3 MDP体系目标与意义 |
4.3.1 体系目标 |
4.3.2 体系意义 |
第五章 基于环境感知MDP体系的传统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 |
5.1 研究概述 |
5.1.1 研究内容 |
5.1.2 研究范围与实验样点 |
5.2 SD语义差异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
5.2.1 准备阶段 |
5.2.2 评定实验阶段 |
5.2.3 SD语义差异法的感知评价结果 |
5.2.4 小结 |
5.3 认知地图绘制与分析 |
5.3.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5.3.2 调研过程和结果 |
5.3.3 小结 |
5.4 写真投影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
5.4.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5.4.2 调研过程和结果 |
5.4.3 小结 |
5.5 色彩信息分析过程与结果 |
5.5.1 色彩意象构建概述 |
5.5.2 色彩节奏分析 |
5.5.3 图形-背景分析 |
5.5.4 色彩坐标分析 |
5.5.5 小结 |
5.6 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分析 |
5.6.1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体系的基本框架 |
5.6.2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汇 |
5.6.3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句法 |
5.6.4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法 |
5.6.5 小结 |
5.7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 |
5.7.1 景观基因的识别原则 |
5.7.2 景观基因的识别方法与过程 |
5.7.3 景观基因图谱构建的理论方法 |
5.7.4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的识别 |
5.7.5 小结 |
5.8 典型植物调查结果 |
5.8.1 调查地选择说明 |
5.8.2 典型植物概况 |
5.8.3 典型植物出现状况 |
5.8.4 林盘植物群落特征 |
5.8.5 林盘植物空间分布 |
5.8.6 小结 |
5.9 传统川西林盘局部意象研究结论 |
5.9.1 入口意象 |
5.9.2 建筑意象 |
5.9.3 植物意象 |
5.9.4 空间意象 |
5.9.5 色彩意象 |
5.9.6 边界意象 |
5.10 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总结 |
5.10.1 独特性 |
5.10.2 整体性 |
5.10.3 复合性 |
第六章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策略及运用 |
6.1 川西林盘新时代发展背景 |
6.2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新时代策略思路 |
6.2.1 注重整体性考虑 |
6.2.2 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 |
6.2.3 注重和延续林盘的人文文学意境 |
6.2.4 历史地理标识与生态本底的考量 |
6.2.5 立足传统与把握科学发展 |
6.2.6 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 |
6.3 川西林盘新时代景观意象运用实践 |
6.3.1 成都市新津县万和村八组郭林盘项目规划设计项目概况 |
6.3.2 温江区岷江村“岷江桂雨”项目简述 |
6.4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性 |
7.3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乡村振兴背景下成都乡村发展路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由来和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辨析 |
1.2.1 农村土地 |
1.2.2 小农经济 |
1.2.3 农业企业 |
1.2.4 农业共营制 |
1.2.5 国外土地私有制背景下的家庭农场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 |
1.4.1 国内外乡村空间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
1.4.2 成都市现状典型农业经营模式对比研究 |
1.4.3 成都现状农业空间特征研究 |
1.4.4 成都市土地交易制度改革模式研究 |
1.4.5 成都乡村发展新路径构建 |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和相关文献综述 |
2.1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 |
2.1.1 国家层面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2 四川省层面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3 成都市层面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2 关于农业经营方式 |
2.2.1 关于小农经济的问题 |
2.2.2 关于农业企业的问题 |
2.2.3 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问题 |
2.2.4 关于小规模家庭农场的问题 |
2.2.5 关于土地私有制下家庭农场的问题 |
2.3 关于农村空间发展路径的问题 |
2.3.1 关于城镇化与农村人口转移的问题 |
2.3.2 关于推进城镇化与农村人口规模问题 |
2.4 关于土地交易制度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乡村发展路径实践研究 |
3.1 国内外典型农业经营方式研究 |
3.1.1 国外土地私有制背景下的农场式经营 |
3.1.2 从土地经营权的制度来看,小规模家庭协作式经营是日本的农地经营方式。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形成了小规模家 |
3.1.3 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 |
3.1.4 “土地流转+龙头企业”模式 |
3.1.5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
3.1.6 小规模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
3.2 国内外农村空间发展规划研究 |
3.2.1 国内大城市农村空间发展研究 |
3.2.2 国外农业农村发展路径分析 |
3.3 国内外土地交易方式对比研究 |
3.3.1 现有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梳理及优化建议 |
3.3.2 国内外建设农村土地市场的探索 |
3.3.3 农村集体土地入市交易的改革方向展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成都农地经营方式对比研究 |
4.1 以川西林盘为代表的小农经济经营方式分析 |
4.1.1 成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 |
4.1.2 以川西林盘为代表的小农经济存在的必要性 |
4.1.3 以川西林盘为代表的小农经济模式存在的问题 |
4.2 成都典型“土地流转+龙头企业”模式分析 |
4.2.1 成都“土地流转+龙头企业”模式的基本情况 |
4.2.2 成都“土地流转+龙头企业”模式的发展成效 |
4.2.3 成都“土地流转+龙头企业”模式的目前存在的问题 |
4.3 成都崇州“农业共营制”模式分析 |
4.3.1 农业共营制的发展历程 |
4.3.2 农业共营制的成效 |
4.3.3 农业共营制目前存在的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成都现状乡村空间特征研究 |
5.1 成都市域城镇化进程概况 |
5.1.1 中心城区仍为城镇化主战场 |
5.1.2 卫星城城镇化逐步提速 |
5.1.3 区域中心城城镇化动力不足 |
5.2 成都市现状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特征 |
5.2.1 新型社区建设点多量大,但村庄分布空心化现象明显 |
5.2.2 新型社区向城镇集聚趋势明显 |
5.2.3 沿山、沿河、沿路现象显着 |
5.2.4 农村新型社区的空间发展趋势 |
5.3 成都市现状农业产业布局特征 |
5.3.1 现状农业产业空间布局 |
5.3.2 农村新型社区与产业空间关系对比 |
5.4 成都现状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布局 |
5.4.1 现状文化资源分布 |
5.4.2 现状风景名胜区分布 |
5.4.3 现状历史文化资源分布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成都农村土地交易制度改革的模式研究 |
6.1 成都市农村土地交易制度改革的历程概述 |
6.2 成都现有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梳理及优化建议 |
6.2.1 现行土地流转模式梳理 |
6.2.2 优化建议 |
6.3 成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交易的改革方向展望 |
6.3.1 成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的探索 |
6.3.2 农村集体土地入市的改革方向展望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成都农村发展路径构建 |
7.1 成都市城乡发展格局优化策略 |
7.1.1 框定成都市未来农村空间规模,持续推进城镇化进程 |
7.1.2 构建“特色镇+林盘(农村新型社区)+产业园区”发展思路 |
7.2 成都农业规模化经营方式优化策略 |
7.2.1 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
7.2.2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
7.2.3 持续扶持和培育新型农地经营主体,优化规模化经营方式 |
7.3 成都农业农村空间布局指引 |
7.3.1 构建市域农村空间发展基本格局,引导农村人口、产业集聚发展 |
7.3.2 以“大美田园”示范走廊为例,引导农业产业、人口有效集聚 |
7.4 成都农村土地交易制度保障 |
7.4.1 建立建全农用地流转制度的法律法规 |
7.4.2 扩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对象及范围 |
7.4.3 建立土地市场基础制度 |
7.4.4 建立健全严格的多方面市场监管制度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建议完善并持续推进成都“五个一”乡村振兴规划和实施路径 |
8.2.2 建议逐步建立健全农用地流转制度的法律法规 |
8.2.3 建议扩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对象及范围 |
8.2.4 建议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重点突破 整体推进 全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D]. 郭嘉星.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徐州市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闫磊.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4]洪泽区蒋坝旅游特色小镇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 孙翔.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4)
- [5]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D]. 张小梨. 天津大学, 2020(01)
- [6]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以万载县花塘村为例[D]. 赵博超.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7]“一带一路”背景下灌云县圩丰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 徐周.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8]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D]. 程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D]. 孙大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10]乡村振兴背景下成都乡村发展路径探讨[D]. 李永华. 清华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