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空调客车空气质量

铁路空调客车空气质量

一、铁路空调客车的空气品质(论文文献综述)

赵婷婷[1](2021)在《高海拔地区富氧建筑室内氧浓度空间分布特征及供氧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地区大气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60%左右,营造适宜的室内氧环境是保障建藏、援藏外来人群生命健康、高效工作、安稳驻留的基本前提。弥散富氧是改善建筑室内氧环境的重要手段,并逐渐在高海拔地区宾馆、援藏干部周转房、员工宿舍、办公楼等民用建筑中得以广泛应用。然而,目前高海拔地区建筑供氧策略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基于密闭空间或完全机械通风等理想条件下的简单推算,鲜少考虑建筑自然通风的实际情形下室内氧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富氧效果,这为弥散供氧技术的发展与其推广应用带来严峻挑战。本研究针对高海拔地区自然通风下弥散富氧房间氧浓度分布的非均匀现象,以室内不同位置氧浓度与室内氧浓度均值的比值作为表征房间富氧非均匀性的特征参数,通过CFD数值模拟结合实验测试验证,开展了自然通风下的氧扩散及氧分布特征研究。首先,根据高海拔地区气象条件设置合理的自然通风水平,并根据富氧室内外氧平衡原理明确自然通风条件下影响氧浓度空间分布的因素;其次,运用响应曲面法分析自然通风对富氧房间氧气扩散及浓度分布的定量影响,揭示高海拔地区建筑室内氧气扩散及分布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模拟模型对氧浓度分布预测的准确性。进而,根据得到的氧浓度分布定量结果结合围护结构密闭性、室内供氧需求及室内人员分布等综合因素,提出科学合理的供氧、通风调节模式及考虑氧分布后的氧负荷计算方法及高海拔地区弥散供氧策略。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无论热压主导还是风压主导,当房间体形指标F1/2/H(F为房间底面积,H为房间高度)为1.65时,房间中心位置氧气扩散最慢;风压主导的自然通风较热压主导的自然通风更易引起室内氧气扩散速率和氧气浓度分布的空间不均匀,有效进深x/L越小,与通风风口距离越远,则氧气扩散速率越慢。(2)弥散富氧房间内,风压主导自然通风下测点位置氧浓度与氧浓度均值的比值k在0.8-1.3之间,而热压主导自然通风下k值在0.9-1.1之间,即风压主导下氧浓度分布较热压主导下氧浓度分布明显更不均匀且不稳定;风压主导自然通风条件下,自然通风对氧出口装置的氧源射流方向氧气浓度影响较小。表现为氧浓度的非均匀分布在顶面中心供氧模式下为深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而在侧面中心供氧模式和窗口对面中心供氧模式下则为高度方向。(3)风压主导自然通风条件下,当入口风速保持较低此时氧浓度均值在0.250-0.270之间,且室内人员集中分布,处于x/L和y/Y均在0.4-0.6之间,建议采用顶面中心供氧模式。当风速保持较高此时氧浓度均值小于0.230,或者室内人员处于躺卧姿势时,建议采用侧面中心供氧模式;在热压主导的自然通风条件下,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氧均值介于0.210-0.225之间时,建议采用窗口对面中心供氧模式;当氧浓度均值大于0.240时,建议采用侧面中心供氧模式。(4)本文基于室内氧平衡方程,结合本研究所得结果对考虑室内氧浓度非均匀分布的氧负荷计算进行了分析,并与不考虑室内氧浓度非均匀分布得到的氧负荷计算进行对比,证明供氧时需考虑氧浓度非均匀分布以便更准确地向室内人员所处区域供氧,为之后的氧负荷计算研究提供基础。本研究根据气象条件,明确建筑在实际情形下合理的自然通风水平或自然通风强度;综合室外气象因素、建筑因素等剖析高海拔地区建筑氧迁移路径,揭示了建筑氧负荷形成机理;形成不同室外条件、不同供氧模式、不同氧源位置及不同房间形状下氧浓度定量分布结果,为建筑环境氧负荷计算提供基础;最终结合实际气象条件、房间类型等因素,针对典型室内人员分布情景,提出高原建筑室内氧环境调节策略,为自然通风条件下的建筑供氧提供更加科学合理、高效节能的技术和策略,为改善高海拔地区弥散供氧效率、降低供氧系统能耗提供指导。

任珏[2](2021)在《客运列车车厢内的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及优化分析研究》文中认为铁路事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铁路客车是人们日常出行必选的交通工具之一,目前常见的列车出行问题包括车厢内温度场具有不平衡分布的特征,空气环境恶劣,长途旅行乘客时常发生身体不适等症状,一般情况下乘客的舒适程度很大程度依赖于空调的运行情况。由此可见,列车内的气流组织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迫切需要提升空调客车整体的环境质量以及空气品质。因此本论文针对以列车空调为核心的气流组织开展了全面的研究分析,通过物理模型搭建以及不同条件下的流体仿真分析,探讨了不同情况下车厢内的气流分布及对乘客舒适度的影响等,对于推动列车车厢内气流组织分析和更好地为乘客提供舒适环境具有重要价值。首先,基于具备良好紊流动态分析的Standard k-e模型,对列车车厢进行物理模型搭建。通过前处理器GAMBIT对车厢整体结构进行搭建,设置好边界条件和求解方法,以50mm为间隔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实现后续更加精细的流体仿真分析。求解算法选择SIMPIEC算法,能够准确快速地得到收敛解,提高计算精度,实现更加准确的仿真结果。其次,提出一种大空间模拟简化方法,对边界条件进行设定,采取列车中部卧铺隔间进行流体仿真分析。针对送风口和回风口位置的不同,提出了四种隔间模型,分析了不同送风、回风口位置模型对列车车厢内气流分布的影响。得出结论:模型三中:在相同模型尺寸的条件下,隔间底部设为回风口,顶部设为送风口。该模型中增大送风面积结构与其他模型相比较,车厢内气流组织更为均匀,气流分布效果较好,能够在中轴线向两侧扩散,在上铺和下铺区域气流混合更为充分,流速更为均匀稳定,在中铺也能够有着良好的辐射。最后,探究了送风角度不同及车厢有无乘客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不同送风角度下空气流动分布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程度。得出结论:送风角度为0°时,气流分布主要在中轴线上,乘客区域受射流影响较小。送风角度为90°时,上铺空间的风速较大,上铺空间的受射流影响最大,且很难向中下铺扩散。综合考虑,送风角为45°时,乘客区域受射流影响适中,舒适度最佳。

武永罡[3](2021)在《列车厢内网孔板新鲜空气送风特性的数值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铁路客车已经进入高速化时代,乘客对列车的要求不仅仅只局限于速度,对列车的舒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室内舒适性与气流组织密切相关,室内气流分布是否合理,空气微风速是否达标与客车空调通风系统的均匀性紧密联系。高速列车长距离性决定了列车室外环境的多变性,以夏季空调客车为例,如果送风量与冷空气状态参数稳定不变,因外界环境的多变性与乘客人员数量的不稳定性,车厢内人员可能会感觉寒冷或者闷热。因此有必要对一天内室内冷负荷的变化与送风道出风均匀性展开研究。本文以某京广线列车7月份一天内行程为例,研究了列车经过的16个站点的气象参数,计算了一天内客车因外界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围护结构冷负荷的变化范围,最终确定了客车满载时的最大与最小通风量。选取具有说明性的三种送风量进行模拟实验。根据实体模型建立了缩小三倍后的空调客车送风风道模型,以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在Fluent中进行仿真分析。首先以三种送风量对风道进行模拟计算,根据得到的各个出风口的风速求得方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送风量下,风道出风不均匀。在主风道底部的出风口上,距离送风口近的一端出风大,远的一端出风小。根据均匀送风原理确定了优化风道均匀性的方案,即以在风道出风口下部添加挡板的方式和缩小主风道末端出口面积的方式来改善风道均匀性。通过计算优化前后风道出风口风速的方差值,确定了挡板的最佳高度与主风道末端出口尺寸。为了验证对送风道的优化方案可以改善室内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再次建立了包含室内环境的送风模型。首先同样以三种送风量进行模拟,得到室内气流分布的速度云图。分别选取了列车车厢内前部、中部、后部一个截面,计算截面上的平均速度,结果表明车厢内前端平均速度最大,中部次之,后部最小。然后应用优化之后的送风道再次进行模拟,在列车前部、中部、后部相同的位置选取截面,计算平均速度,结果表明列车车厢内前部、中部、后部平均速度趋于相等。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可以说明送风风道的均匀性与室内气流组织的好坏密切相关,通过在送风道出风口下部添加挡板可以有效改善室内气流分布的均匀性。但即使气流分布均匀性得到改善后,送风量过大时室内微风速会超标,室内人员会有明显的吹风感,乘客舒适性较差。建议在设计计算空调客车送风量时应用动态负荷计算,稳态负荷计算法可能会使乘客感觉风量较小或过大,影响乘车体验。

李静凡[4](2021)在《改进型诱导器空调系统冬季气流组织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能耗中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能耗占比高达60%,在能源短缺问题愈加严峻的形势下,提升空调系统能源应用效率、降低其运行能耗是建筑节能的关键。人们生活质量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的同时对人居环境舒适性的要求也更高,改进型诱导器系统以其风速低、噪音小的优势在各个场所得到应用,但对该系统的研究目前以夏季工况居多,冬季工况的研究较少。改进型诱导器在制冷工况下送风速度低,垂直温度梯度小,气流组织均匀,但在冬季运行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冬季工况下热压作用明显,存在热气流无法下沉,温度梯度大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对改进型诱导器系统冬季运行时的气流组织进行实验与模拟研究,研究不同因素对冬季工况气流组织的影响,并应用多目标决策分析TOPSIS法确定优化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搭建实验样板房,通过控制不同回风口的启闭研究回风方式和回风口位置对改进型诱导器系统制热效果的影响。(2)建立CFD模型,将实验测得的送风温度和风量等作为边界条件,并将模拟出来的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CFD模型的可靠性,进而进行气流组织特性分析。(3)应用数值模拟研究送风参数对改进型诱导器系统冬季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4)应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法,以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redicted Mean Vote,PMV)和垂直温差Δt作为热舒适评价指标,对不同送风方案与正负理想解作比较从而得出最佳送风参数组合;通过模拟研究送风方式和房间高度对冬季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确定制热工况下改进型诱导器系统合理的的送风方式和适用的房间高度。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1)改进型诱导器系统供暖采用下回风方式,回风口布置在室内中间位置,增加回风口数量均能够改善制热效果、缓解温度分层现象,能减小垂直温差约5℃,提升整体温度约10℃;(2)提高送风温度和送风速度,都能够增强对流换热能力,房间整体温度更高,PMV更大,但垂直温差也更大。送风速度对热舒适指标的影响更明显。(3)应用TOPSIS法对不同送风参数组合的送风方案与正负理想解的接近程度进行排序,计算得出最佳送风参数组合为:送风温度41℃,送风速度0.7 m/s。该送风方案下工作区PMV平均值为0.003,垂直温差Δt为4.5℃。为探讨减小垂直温差的方法,模拟研究送风方式和房间高度对冬季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得出:改进型诱导器系统供暖采用下送风方式和应用于房间高度较低的场所能有更好的制热效果和更小的垂直温差。

何楚梦[5](2020)在《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目前在大型及特大型铁路客运站中进行了大量实践,但在当下,一方面部分客运站仍然存在着与城市空间整体关系较弱、能耗较大等问题,另一方面,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较多是从技术设备的角度出发,从建筑学本质出发的相关研究较少,导致在设计过程中绿色节能技术与建筑空间设计出现脱节,使最终的绿色建筑设计效果不够理想。在此背景下,从建筑学视角出发关注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理论及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结合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建筑空间特征,在适应周边环境、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及交通组织这几方面发掘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潜力,系统性地提出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并通过借鉴大量国内外优秀案例和软件模拟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最后把设计策略应用到白云站设计实践中,验证设计策略的可行性。本文总结出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为:适应性设计策略、可持续性设计策略和高效性设计策略。适应性设计策略通过客运站开放性活动空间与自然环境融合,从建筑体形设计、复合化表皮设计和性能差异化空间组织几方面提高客运站气候适应能力,设置多维度连接通廊使客运站与城市空间形成有机整体。可持续性设计策略围绕节能、节材、节水及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几方面展开详细研究,在节能方面,结合软件模拟分析客运站的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和遮阳隔热设计,在节材方面,通过建筑造型和空间界面的简洁表达减少材料消耗,在节水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利用客运站大面积屋面系统的优势,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以及设置光伏发电装置对太阳能进行充分利用。高效性设计策略探讨了客运站对轨道上方空间、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及立体绿化系统的设计,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出了通过强化公交优先的流线组织和空间导向性设计来提高客运站的整体运行效率,实现对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本文的研究系统全面地提出了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框架,完善了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研究,对于指导设计实践有积极的作用。

周慧红[6](2020)在《成都地铁车辆维保质量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近几年轨道交通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中国大部分区域的省会或重要城市,都开通了一条或者多条包括地铁或者轻轨在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要载体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的重心正逐步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转到运营、维保上。轨道列车作为轨道交通运行中的不可缺少的载体,已成为各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关注的重中之重。首先,良好的地铁车辆维保质量管理方法,对缩减车辆的检修成本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地铁运营公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升。本文从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出发,对质量、质量管理、地铁车辆维保等概念进行的阐述,并探讨了地铁车辆维保质量管理的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对象的现状。其次,本文从质量管理的角度,以成都地铁4号线的实际数据为支撑,利用调查问卷、图表法、流程图、六西格玛理论等方法,分析了地铁车辆检修现有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列车利用率、故障率、故障重复发生率等数据,得出现有的地铁车检修管理中,一是存在维保管理流程混乱、质量管理未成体系,二是维保过程中存在人、物等资源的浪费情况,三是维保人员之间存在较明显的技能水平差异、且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四是人员分工不够明确、缺少专职的质量管理人员等问题,进而造成检修质量下滑。随后,利用鱼骨图,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即检修人员、设备、物料、作业环境、信息沟通等多角度分析,确定出导致检修质量下滑的原因。最后,质量管理需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一是可将质量管理与员工的绩效结合,促使员工重视质量管理,主动加入质量管理的行列;二是可将质量管理融入工艺流程,优化车辆检修模式,使工作流程质量可控;三是在新成立的部门越早明确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对生产越有利。

黄国强[7](2020)在《车辆空气质量及空调系统探讨》文中提出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下车辆用户及汽车产业链都对空气质量进行热议,从使用和开发及生产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看法,"健康汽车"概念成为关注的焦点。空气质量作为车辆空调系统舒适性指标的一个维度,也需要从用户需求、法规标准、现有技术及技术应用成本几个方面进行考量,通过法规标准和市场推广两个轮子驱动,在整车厂和车辆空调厂家的合作和共同努力下,才能做好车辆空气质量的技术路径选择、产品开发和品质提升。

白杨[8](2020)在《轨道谱激励下动车组车体振动疲劳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车组车体结构是重量最大、承受载荷最复杂的动车组主体结构,运动过程中承受各种复杂的动力学载荷,且随着运行速度的提高,会加剧车体结构振动。在轨道不平顺激励下,车体结构振动属于随机振动,较大的随机振动会导致车体结构产生疲劳破坏。因此,对动车组车体的抗疲劳性能进行研究,对提高车辆运行可靠性及安全性是必要的。本文针对轨道谱激励下的某型动车组车体振动疲劳性能展开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的工作:(1)建立了动车组车体整备状态下的有限元模型。依据EN12663-2010标准,用有限单元法对车体进行典型工况下的强度分析,结果表明车体在各工况下的最大应力为194.1MPa,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满足标准要求;对整备状态下的车体进行模态分析,结果显示车体结构的一阶垂弯模态频率为11.71Hz,大于标准中所规定的10Hz,车体的模态满足标准要求。(2)在车体模态分析的基础上,用模态叠加法对车体结构进行频率响应分析,得到了车体结构关键位置的应力频率响应函数。频响计算结果表明,频响曲线中应力较高的频率与车体前六阶模态固有频率基本吻合。(3)根据动车组车体及转向架的拓扑关系,依据相关的动力学参数,在Simpack软件中建立了车辆的动力学模型。以德国低干扰谱为激励,对动车组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得到了车体四个空气弹簧位置处的横向、纵向以及垂向三个方向上的随机载荷谱。然后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将时域载荷谱处理为频域范围内PSD载荷谱。结果表明,应力功率谱密度比较大的频率区域集中在0-15Hz的低频段,与车体前六阶模态以及频响传递函数的频率分布特征一致。(4)运用MSC.Fatigue软件对动车组车体振动疲劳进行计算。分析了载荷相关和不相关对动车组车体振动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载荷相关和不相关对振动疲劳寿命有着很大的影响,且载荷相关得到的振动疲劳寿命结果更为可靠。(5)分别使用Dirlik法和Narrow Band法,对动车组车体振动疲劳寿命进行计算。结果表明Dirlik法得到的车体振动疲劳寿命结果较小,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且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车体最小振动疲劳寿命点均位于校核位置4,即窗口的左上角处。(6)分析了列车运行速度对动车组车体振动疲劳寿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运行速度的提高,车体的振动疲劳寿命呈现下降的趋势,且运行速度为400km/h时车体的振动疲劳寿命为47.52年,满足动车组列车服役30年的要求。

张玉涵[9](2020)在《机车座舱典型气态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空调列车和高速列车位于出行方式选择前列,为满足列车提速、乘坐舒适性、密闭性及轻量化等要求,大量使用轻质化非金属材料,导致有害物质源头增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释放量增多,列车空气品质下降。对于车厢空气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调系统的设计,对于车厢内部VOC含量研究较少。本文对机车座舱内典型气态污染物含量、影响因素、释放特性、空间分布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环境舱法探究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内饰材料在实验时间内散发组分分析、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内饰材料释放VOC种类不同,含量不同,其中TVOC释放量最大,其次是苯、甲苯、二甲苯等物质。且随着测试时间的进行,实验材料释放各VOC组分的含量减少,且种类也在不断减少。(2)研究不同的温度、相对湿度条件下,机车车厢部分内饰材料污染物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界温度和相对湿度会对TVOC的释放速率有一定的影响。提高温湿度会加快材料内TVOC的释放速率,释放前期影响明显,后期逐渐降低。(3)探究在一定条件下,部分车厢内饰材料的释放特性,结果表明短期内,三种材料TVOC释放速率墙板>座椅>PVC地板:长期来看墙板内TVOC释放速率最大,PVC地板次之,座椅最小。随着测试时间延长,呈现出三种材料TVOC释放速率墙板>PVC地板>座椅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因为墙板和PVC地板材料所含VOC成分不易散发出来。同时对内饰材料TVOC释放特性,可以用一阶指数衰减模型对测试材料的释放速率进行拟合,为后续模拟计算提供初始值。(4)以25G硬座车厢为研究对象,运用Fluent软件模拟散发位置对车厢TVOC分布影响,结果表明散发位置不同,对车厢环境空气中TVOC分布的贡献率也不同;离呼吸界面越近的地方,对其贡献越大。在不通风的情况下,车厢中部相对两端来说,空气流动较慢,导致车厢中部TVOC含量高于车厢两端位置。(5)运用Fluent软件模拟散发速率对车厢TVOC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车厢环境中TVOC分布随着内饰材料释放速率的加快而升高,从而呼吸界面上TVOC含量也相应增加。(6)运用Fluent软件模拟新风对车厢TVOC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从上部的格栅进入车厢,在送风口处的速度高于非送风口,且随着风量的增大,车厢内部速度增大,车内空气扰动程度增加,使得空气和污染,物更快地混合;风量越大,车厢内部呼吸界面浓度越低。原因是随着风量的增加,会加快对车厢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稀释,使得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TVOC在送风和非送风截面同样存在随着风量增加而浓度降低的情况,送风截面处TVOC浓度要低于非送风位置。在座椅、地板、墙板等TVOC位置释放的位置,TVOC的含量要高于其余地方。

程海涛[10](2020)在《双层客车送风道送风性能优化及车内流场分析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铁路的飞速发展,铁路已成为人们中长途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我国人口众多,运力不足的问题在节假日期间尤为突出;我国幅员辽阔,列车穿越多个气候带地区,这对车内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层客车在增加客车定员、增加旅客舒适度等方面优势明显。双层客车整体空间开阔,内部结构复杂,对其送风道送风性能及车内流场的研究相对困难。本文以双层客车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双层客车送风道送风性能进行优化分析,对优化后的双层客车车内流场进行分析研究,为双层客车送风道送风结构的设计优化提供有利的参考。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以两种典型双层客车送风道(I型为单向送风、II型为双向送风)为研究对象,对比其各层出风口的风量分布结果。结果表明,I型双层客车送风道出风口风量分布大致为线性(递增或递减)出流;II型双层客车送风道出风口风量分布大致为“n”型(中间大两边小)出流。(2)根据不可压缩流体连续性定理和流体流动能量守恒定理,先建立单层单侧送风道流速和静压模型,并对三种基本情况模型(均匀出流、线性出流和“n”型出流)进行具体分析,再建立静压腔流速和静压模型,最后通过耦合单层单侧送风道进风口和静压腔出风口,建立了双层客车送风道送风理论的整体模型。(3)对司机室送风道、电器柜送风道和客室各层送风道等结构的送风性能进行了分析优化。通过增加司机室送风道风阻,增加司机室前窗附近风量,有效地改善了顶部出风口附近风速较大和前窗附近温度不达标的问题。通过分析对比电器柜12种送风道送风结构,得到了电器柜送风道的最佳通风散热方案(进风管为中管、废排口位置在下部、冷却风扇方向向下),并总结了各种送风道送风结构对电器柜通风散热的规律性影响。提出在客室各层送风道前端增加流板、前中端增加整流板、中端增加导流板和中端增加挡板等措施,改善送风道内流场分布。(4)以优化后的双层客车头车为研究对象,计算得到夏冬两季极端环境工况下双层客车车内的风速和温度等相关流场分布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各客室大部分区域的风速均不超过最大风速标准,且风速均匀性较好;各客室大部分区域的温度满足相应的温度设计标准,且温差变化范围均在最大要求变化范围内,温度均匀性较好。

二、铁路空调客车的空气品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路空调客车的空气品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海拔地区富氧建筑室内氧浓度空间分布特征及供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高海拔地区弥散供氧研究现状
        1.2.2 自然通风特性及其对室内气流的影响研究
        1.2.3 建筑室内气体扩散及空间分布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思路
2 高海拔地区弥散供氧建筑室内氧扩散理论分析
    2.1 自然通风下富氧室内氧浓度计算理论分析
        2.1.1 室内外氧扩散质量平衡模型在氧浓度均值计算的应用
        2.1.2 流体动力学计算数学模型在氧浓度分布计算中的应用
    2.2 自然通风条件下建筑室内氧浓度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富氧室内氧浓度分布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及其验证
    3.1 自然通风下室内富氧气流模拟
        3.1.1 模拟模型基本设置和边界条件
        3.1.2 网格无关性验证
        3.1.3 时间步长无关性验证
    3.2 建筑室内氧浓度分布模拟结果分析方法
        3.2.1 氧浓度分布评价指标的确定
        3.2.2 初始富氧模式模拟工况设置
        3.2.3 持续富氧模式模拟工况设置
        3.2.4 数据处理方法
    3.3 氧浓度分布验证性实验介绍
        3.3.1 气体泄放装置
        3.3.2 实验工况
        3.3.3 实验测量与流程
    3.4 氧分布数值模拟数学模型的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建筑室内氧浓度分布规律
    4.1 初始富氧模式下氧扩散速率空间分布特征
        4.1.1 富氧室内氧扩散速率分布数学模型
        4.1.2 风压主导富氧房间氧气扩散规律
        4.1.3 热压主导富氧房间氧气扩散规律
    4.2 持续富氧模式下氧浓度空间分布特征
        4.2.1 室内氧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4.2.2 弥散供氧室内氧浓度分布数学模型
        4.2.3 风压主导富氧房间氧气浓度分布规律
        4.2.4 热压主导富氧房间氧气浓度分布扩散规律
    4.3 供氧量对氧浓度分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自然通风条件下高海拔地区弥散供氧策略
    5.1 结合气象条件及人员分布的弥散供氧策略
    5.2 高海拔地区弥散供氧氧负荷计算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研究生阶段学术成果
    附录2 图表目录
致谢

(2)客运列车车厢内的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及优化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意义
    1.2 选题目的与所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我国铁路客车空调研究现状
        2.1.2 国外铁路客车空调研究现状
        2.1.3 气流组织数值模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现状分析
    2.3 国外发展情况
3 数学模型构建与求解
    3.1 流体状态
    3.2 车厢气流变化的数学模型
    3.3 控制方程
        1) 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守恒定律
        3) 能量守恒定律
        4) 紊流瞬时控制方程
    3.4 物理模型构建
        (1) 模型搭建和网格划分
        (2) 边界条件和求解方法
4 仿真模拟及分析
    4.1 物理模型、边界条件设定及网格划分
    4.2 仿真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送风角度对空调列车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
    5.1 不同送风角度下列车车厢流体仿真
        5.1.1 送风角为0°且无乘客
        5.1.2 送风角为0°且有乘客
        5.1.3 送风角为15°且无乘客
        5.1.4 送风角为15°且有乘客
        5.1.5 送风角为30°且无乘客
        5.1.6 送风角为30°且有乘客
        5.1.7 送风角为45°且无乘客
        5.1.8 送风角为45°且有乘客
        5.1.9 送风角为60°且无乘客
        5.1.10 送风角为60°且有乘客
        5.1.11 送风角为75°且无乘客
        5.1.12 送风角为75°且有乘客
        5.1.13 送风角为90°且无乘客
        5.1.14 送风角为90°且有乘客
    5.2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列车厢内网孔板新鲜空气送风特性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空调客车的发展
        1.2.1 国外空调客车的发展
        1.2.2 国内空调客车的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我国空调列车目前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研究内容
2 送风系统理论计算
    2.1 夏季空调冷负荷构成分析及计算
        2.1.1 外界气象参数确定
        2.1.2 车厢内冷负荷构成
        2.1.3 冷负荷计算
        2.1.4 京广线列车负荷计算结果
    2.2 送风量的确定
        2.2.1 总送风量的确定
        2.2.2 新风量的确定
    2.3 均匀送风原理及方案
        2.3.1 均匀送风原理
        2.3.2 实现均匀送风的方案
    2.4 计算流体力学
        2.4.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2.4.2 控制方程
    2.5 本章小结
3 风道仿真与分析
    3.1 风道流场建模
        3.1.1 风道模型结构
        3.1.2 网格独立性验证
    3.2 边界条件设置及数据处理方法
        3.2.1 边界条件
        3.2.2 数据处理方法
    3.3 风道均匀性分析
    3.4 提出改善均匀性的措施
        3.4.1 添加挡板
        3.4.2 调整渐缩风道末端出口
    3.5 优化方案
        3.5.1 入口风量3200m~3/h
        3.5.2 入口风量4500m~3/h
        3.5.3 入口风量6000m~3/h
    3.6 本章小结
4 车厢内流场仿真与分析
    4.1 车厢内乘车环境的要求
    4.2 车厢内环境
        4.2.1 空调系统结构
        4.2.2 常用的气流组织形式
    4.3 车厢内流场
        4.3.1 前处理
        4.3.2 室内初始流场分析
        4.3.3 优化后车厢内流场分析
        4.3.4 优化后数据分析
    4.4 优化后出风口速度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改进型诱导器空调系统冬季气流组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诱导器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CFD在暖通空调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1.2.3 空调系统冬季工况室内气流组织研究
    1.3 课题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改进型诱导空调系统介绍
    2.1 改进型诱导空调系统主要组成设备
        2.1.1 中温热泵机组
        2.1.2 集约型空气处理机组
        2.1.3 改进型诱导器
    2.2 诱导空调系统应用实例
        2.2.1 在医院病房中的应用
        2.2.2 在铁路客车中的应用
        2.2.3 在办公建筑中的应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改进型诱导空调系统冬季气流组织实验及结果分析
    3.1 实验概况
        3.1.1 实验样板房
        3.1.2 改进型诱导器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改进型诱导器系统冬季气流组织模拟研究
    4.1 改进型诱导器系统冬季气流组织数值模拟
        4.1.1 物理模型
        4.1.2 网格划分及独立性验证
        4.1.3 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
    4.2 模拟结果分析
        4.2.1 数值模拟结果可靠性分析
        4.2.2 热舒适评价指标
        4.2.3 不同回风方式和回风口位置对冬季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
        4.2.4 送风参数对冬季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改进型诱导空调系统冬季气流组织优化分析
    5.1 不同送风参数热舒适指标计算结果
    5.2 多目标优化TOPSIS方法
        5.2.1 TOPSIS法简述
        5.2.2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5.3 送风参数优化计算结果与分析
    5.4 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5.4.1 送风方式对冬季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
        5.4.2 房间高度对冬季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研究
        1.2.2 国内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论文研究内容
        1.5.2 论文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内容与依据
    2.1 绿色建筑概念及特点
    2.2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发展概况
        2.2.1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出现
        2.2.2 高架候车式布局的进一步完善
        2.2.3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新时期的发展趋势
    2.3 绿色建筑相关理论对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设计启发
        2.3.1 整体系统性理论
        2.3.2 协调共生性理论
        2.3.3 动态发展理论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5 生态效率理论
        2.3.6 以人为本理论
    2.4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内容
        2.4.1 绿色建筑设计相关法规标准的解读
        2.4.2 《绿色铁路客站评价标准》TB/T10429-2014的解读
        2.4.3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潜力
    3.1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建筑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
        3.1.1 功能集约发展
        3.1.2 交通一体化发展
        3.1.3 设计理念变革
        3.1.4 结构技术进步
        3.1.5 人们的出行要求提高
    3.2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立体化的空间布局
    3.3 适应周边环境的设计潜力
    3.4 节能设计潜力
        3.4.1 灰空间的易塑性
        3.4.2 中庭空间的易塑性
    3.5 节材设计潜力
        3.5.1 大尺度空间节材设计潜力
        3.5.2 表达地域文化的建筑造型节材设计潜力
    3.6 节水设计潜力
    3.7 节地设计潜力
    3.8 公共交通高效换乘设计潜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
    4.1 设计原则
        4.1.1 适应性设计原则
        4.1.2 可持续性设计原则
        4.1.3 高效性设计原则
    4.2 适应性设计策略
        4.2.1 适应自然环境设计
        4.2.1.1 整合自然景观的整体空间规划
        4.2.1.2 形成良好过渡的开放性活动空间
        4.2.2 适应地域气候设计
        4.2.2.1 建筑体形设计
        4.2.2.2 复合化表皮设计
        4.2.2.3 性能差异化空间组织
        4.2.3 适应城市空间设计
        4.2.3.1 轨道两侧空间的多维度缝合
        4.2.3.2 地下连接通廊改善自然采光
        4.2.3.3 高架连接通廊与绿化景观结合
    4.3 可持续性设计策略
        4.3.1 节能设计
        4.3.1.1 高架候车厅天窗采光设计
        4.3.1.2 出站厅及站台改善自然采光设计
        4.3.1.3 架空空间改善外部风环境设计
        4.3.1.4 中庭空间改善内部风环境设计
        4.3.1.5 建筑造型一体化的遮阳设计
        4.3.1.6 隔热缓冲空间设计
        4.3.2 节材设计
        4.3.2.1 客运站用材现状分析
        4.3.2.2 建筑造型的简洁表达
        4.3.2.3 空间界面的简洁表达
        4.3.3 节水设计
        4.3.3.1 客运站用水分析
        4.3.3.2 地面广场的雨水收集利用
        4.3.3.3 屋面系统的雨水收集利用
        4.3.4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
        4.3.4.1 太阳能利用设计
        4.3.4.2 地热能利用设计
    4.4 高效性设计策略
        4.4.1 土地资源高效利用设计
        4.4.1.1 高效利用轨上空间
        4.4.1.2 高效利用地下空间
        4.4.1.3 绿化系统立体化设计
        4.4.2 交通流线高效组织设计
        4.4.2.1 外部空间强化公交优先流线设计
        4.4.2.2 内部空间强化空间导向性设计
    4.5 设计策略综合运用论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策略应用——以白云站为例
    5.1 白云站项目概况
    5.2 白云站适应性设计
        5.2.1 适应周边自然环境
        5.2.2 适应岭南地域气候
        5.2.3 适应城市空间
    5.3 白云站可持续性设计
        5.3.1 节能设计
        5.3.2 节材设计
        5.3.3 节水设计
    5.4 白云站高效性设计
        5.4.1 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5.4.2 空间流线的高效组织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成都地铁车辆维保质量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质量管理研究
        1.3.2 国内质量管理研究
        1.3.3 地铁车辆维保
    1.4 研究方法和资料
        1.4.1 研究方法
        1.4.2 资料
2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2.1 质量与质量管理
        2.1.1 质量
        2.1.2 质量管理
    2.2 地铁车辆维保相关概念
        2.2.1 地铁与地铁车辆
        2.2.2 地铁车辆维保
    2.3 地铁车辆维保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2.3.1 地铁车辆维保质量目标
        2.3.2 地铁车辆维保质量控制
    2.4 地铁车辆维保质量管理的研究情况
3 成都地铁车辆维保质量管理现状
    3.1 成都地铁与成都地铁4号线概况
        3.1.1 成都地铁建设经济基础
        3.1.2 成都地铁线网规划与发展
        3.1.3 成都地铁技术及运维
        3.1.4 成都地铁4号线
    3.2 成都地铁4号线车辆维保模式
        3.2.1 成都地铁4号线车辆维保模式
        3.2.2 计划(预防性)修
        3.2.3 状态(故障性)维修
    3.3 成都地铁4号线车辆维保质量管理现状
        3.3.1 维保质量管理的目标
        3.3.2 维保质量管理的内容
        3.3.3 维保质量管理的效果
4 成都地铁4号线车辆维保质量管理问题及分析
    4.1 车辆维保质量下滑原因分析
        4.1.1 影响因素
        4.1.2 影响因素分析
    4.2 成都地铁4号线车辆维保质量管理的问题
        4.2.1 维保管理流程混乱且质量管理未成体系
        4.2.2 维保过程中存在人及物等资源的浪费情况
        4.2.3 维保人员之间存在较明显的技能水平差异且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4.2.4 人员分工不明确且没有专职的质量管理人员
    4.3 成都地铁4号线车辆维保质量管理的问题成因分析
        4.3.1 质量管理制度问题原因分析
        4.3.2 质量管理分工问题的原因分析
        4.3.3 质量控制流程问题的原因分析
5 改善成都地铁4号线车辆维保质量管理水平的方法
    5.1 改善质量管理制度问题的方法思路
        5.1.1 研究新的检修模式
        5.1.2 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5.2 改善质量管理分工问题的方式
        5.2.1 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5.2.2 检修人员能力提升
        5.2.3 质量与绩效结合
    5.3 改善质量控制流程问题
        5.3.1 明确质量管理的职责分工
        5.3.2 严把质量控制流程
    5.4 应用效果分析
        5.4.1 质量管理制度应用效果
        5.4.2 质量管理分工应用效果
        5.4.3 质量控制流程应用效果
6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的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车辆空气质量及空调系统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用户的关注点
2 空气质量现状
3 车内空气质量因素分析
    3.1 车内空气污染源
    3.2 舒适性与空气质量
    3.3 空气质量标准对比
4 现有空气质量技术分析
    4.1 正压系统
    4.2 AQS管理系统
    4.3 空气过滤
    4.4 活性炭吸附
    4.5 负离子和等离子
    4.6 光触媒
    4.7 紫外线
5 不同领域的技术应用路径
    5.1 地铁/列车应用
    5.2 乘用车应用
    5.3 客车应用
6 结束语

(8)轨道谱激励下动车组车体振动疲劳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动车组车体载荷谱研究
        1.2.2 动车组车体模态及频率响应研究
        1.2.3 动车组车体振动疲劳研究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随机振动疲劳分析理论
    2.1 疲劳基础理论介绍
        2.1.1 结构疲劳设计方法
        2.1.2 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
        2.1.3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2.1.4 疲劳载荷谱处理方法
    2.2 随机振动疲劳分析方法介绍
        2.2.1 随机振动的数学分析
        2.2.2 功率谱密度(PSD)函数
        2.2.3 材料的S-N曲线
        2.2.4 随机振动疲劳时域法
        2.2.5 随机振动疲劳频域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动车组车体有限元分析
    3.1 动车组车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1 动车组车体的结构特点
        3.1.2 动车组车体有限元网格划分
        3.1.3 动车组车体整备状态下重量组成
    3.2 有限元法简介及分析流程
        3.2.1 有限元法简介
        3.2.2 有限元分析流程
    3.3 动车组车体静强度分析
        3.3.1 车体静强度评定标准
        3.3.2 动车组车体静强度载荷及约束
        3.3.3 动车组车体静强度计算工况及结果分析
    3.4 动车组车体模态分析
        3.4.1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3.4.2 动车组车体模态评定标准
        3.4.3 车体模态结果分析
    3.5 动车组车体频响特性分析
        3.5.1 频响特性分析基本理论
        3.5.2 动车组车体振动疲劳寿命校核点选取
        3.5.3 车体频响计算结果及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车体疲劳载荷谱计算
    4.1 动车组列车动力学模型建立
        4.1.1 动车组列车动力学基本参数
        4.1.2 动车组列车动力学模型介绍
    4.2 轨道不平顺
        4.2.1 轨道不平顺分类
        4.2.2 轨道不平顺谱
    4.3 动车组车体空簧处随机载荷谱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车组车体振动疲劳寿命计算
    5.1 振动疲劳寿命计算流程
    5.2 PSD载荷谱编制
        5.2.1 载荷谱处理方法
        5.2.2 动车组车体频域载荷谱结果
    5.3 动车组车体铝合金材料S-N曲线
    5.4 动车组车体振动疲劳寿命分析
        5.4.1 载荷相关和不相关对车体振动疲劳寿命影响
        5.4.2 Dirlik法和Narrow Band法振动疲劳寿命结果对比
        5.4.3 列车运行速度对动车组车体振动疲劳寿命影响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机车座舱典型气态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1.2.1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简介
        1.2.2 TVOC危害
        1.2.3 车内TVOC主要来源
        1.2.4 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方法
    1.3 计算流体力学理论
        1.3.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1.3.2 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1.3.3 Fluent软件
    1.4 研究现状
        1.4.1 车内污染物研究现状
        1.4.2 车内内饰材料VOCs释放研究现状
        1.4.3 车厢污染物分布研究方法现状
        1.4.4 研究现状分析
    1.5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机车座舱内饰材料中TVOC量的研究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 TVOC检测方法
        2.2.1 TVOC检测方法的选择
        2.2.2 Tenax-TA-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测试原理
        2.2.3 标准吸附管制作与测定
    2.3 机车座舱内饰材料中TVOC含量的研究
        2.3.1 实验方法
        2.3.2 机车车厢内饰材料中TVOC的测定实验
        2.3.3 测试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外界环境因素对TVOC释放特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温度对材料TVOC释放特性的影响
        3.3.2 相对湿度对材料TVOC释放特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车座舱内饰材料中VOC散发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VOC散发模型理论
        4.2.1 散发原理
        4.2.2 VOC散发模型简介
    4.3 实验设计及测试
        4.3.1 实验部分
        4.3.2 测试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机车座舱内TVOC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5.1 模型概述
        5.1.1 模型建立
        5.1.2 模型简化
        5.1.3 计算域网格划分
    5.2 边界条件及Fluent参数设置
        5.2.1 边界条件设置
        5.2.2 Fluent参数设置
    5.3 无通风状态下机车车厢内TVOC分布模拟研究
        5.3.1 散发位置对机车车厢内TVOC分布的影响
        5.3.2 散发速率对机车车厢内TVOC分布的影响
    5.4 新风对机车车厢内TVOC分布的影响
        5.4.1 新风对机车车厢内速度迹线图的影响
        5.4.2 新风对机车车厢内TVOC浓度分布的影响
        5.4.3 新风对机车车厢内送风和非送风截面TVOC分布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与导师简介
附件

(10)双层客车送风道送风性能优化及车内流场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双层客车简介
        1.3.1 发展历程
        1.3.2 组成结构
        1.3.3 优点与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基本理论
    2.1 流体运动基本方程
        2.1.1 质量守恒方程
        2.1.2 动量守恒方程
        2.1.3 能量守恒方程
    2.2 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
    2.3 数值求解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层客车送风道出风量分布研究
    3.1 几何模型
        3.1.1 原始模型
        3.1.2 简化模型
    3.2 边界条件及数值计算
    3.3 计算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层客车送风道送风理论分析
    4.1 单层单侧送风道送风理论分析
        4.1.1 流速模型建立
        4.1.2 静压模型建立
        4.1.3 三种基本情况的模型分析
    4.2 静压腔送风理论分析
        4.2.1 流速模型建立
        4.2.2 静压模型建立
    4.3 双层客车送风道送风理论建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层客车送风道结构的送风性能优化
    5.1 司机室送风道结构的送风性能优化
        5.1.1 模型说明
        5.1.2 边界及计算
        5.1.3 优化结果
        5.1.4 分析与总结
    5.2 电器柜送风道结构的送风性能优化
        5.2.1 模型说明
        5.2.2 边界及计算
        5.2.3 优化结果
        5.2.4 分析与总结
    5.3 客室各层送风道结构的送风性能优化
        5.3.1 模型说明
        5.3.2 优化说明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双层客车车内流场分析
    6.1 几何模型
    6.2 数学模型
    6.3 边界条件及数值计算
    6.4 风速计算结果
        6.4.1 垂向监测面速度分布特性
        6.4.2 纵向监测面速度分布特性
        6.4.3 横向监测面速度分布特性
    6.5 温度计算结果
        6.5.1 夏季垂向监测面温度分布特性
        6.5.2 夏季纵向监测面温度分布特性
        6.5.3 夏季横向监测面温度分布特性
        6.5.4 冬季垂向监测面温度分布特性
        6.5.5 冬季纵向监测面温度分布特性
        6.5.6 冬季横向监测面温度分布特性
    6.6 结果分析与总结
    6.7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铁路空调客车的空气品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海拔地区富氧建筑室内氧浓度空间分布特征及供氧策略研究[D]. 赵婷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客运列车车厢内的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及优化分析研究[D]. 任珏.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3]列车厢内网孔板新鲜空气送风特性的数值研究[D]. 武永罡.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4]改进型诱导器空调系统冬季气流组织优化研究[D]. 李静凡.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5]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何楚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成都地铁车辆维保质量管理优化研究[D]. 周慧红. 西南大学, 2020(06)
  • [7]车辆空气质量及空调系统探讨[J]. 黄国强. 制冷与空调, 2020(07)
  • [8]轨道谱激励下动车组车体振动疲劳性能研究[D]. 白杨.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9]机车座舱典型气态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 张玉涵.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10]双层客车送风道送风性能优化及车内流场分析研究[D]. 程海涛.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标签:;  ;  ;  

铁路空调客车空气质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