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压混合氧治疗突发性耳聋(附42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娟,魏迎春,肖树文,刘璟,荣运久[1](2021)在《爆震性聋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爆震性聋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近年来,随着军事训练的加强和部队演练任务的增多,官兵爆震性聋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爆震性聋是由于冲击波和脉冲噪声造成的机械力及其对耳蜗血流、细胞代谢产生影响,导致的数分钟或数小时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至少相连2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以上,听力损失可累及低频、中频和高频,临床上表现为耳鸣、耳痛、耳胀满感及耳聋等症状。该文在分析总结爆震性聋损伤机制及其相关听觉器官损伤的基础上,对其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爆震性聋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于洋[2](2020)在《针刺、穴位注射对庆大霉素中毒小鼠耳蜗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实验研究,验证针刺、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法,可降低GM诱导耳毒性小鼠耳蜗的损伤,从而保护耳蜗毛细胞、螺旋神经节形态的完整性,降低ABR阈值;并促进耳蜗组织抗氧化酶合成,提高内耳抗氧化损伤能力;影响NrF2信号通路基因转录、蛋白表达,拮抗庆大霉素诱导毛细胞及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分五组实验,每组实验前分组、造摸、给药、治疗、脑干电位测试均相同。选取正常健康昆明小鼠48只(96只耳),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Ⅰ、阴性对照组:第1至10天,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5ml/Kg。Ⅱ、模型组(GM):第1至10天,每日腹腔注射GM,100mg/kg。Ⅲ、阳性药组(GM+EGB):第1至10天,每日8:30腹腔注射GM,100mg/kg。从第2天-第10天腹腔注射EGB,7mg/kg;Ⅳ,针刺组(GM+针刺):第1至10天,每日8:30腹腔注射GM,100mg/kg。从第2天-第10天取听宫、听会、翳风针刺,留针10分钟。Ⅴ、穴位注射组(GM+穴位注射):第1至10天,每日8:30腹腔注射GM,100mg/kg。从第2天-第10天取听宫、翳风、耳尖穴位注射。Ⅵ、针刺+穴位注射组(GM+针刺+穴位注射):第1至10天,每日8:30腹腔注射GM,100mg/kg。从第2天-第10天取听宫、听会、翳风针刺,留针10分钟。于听宫、听会、翳风穴位注射。各组小鼠停药后第一天进行ABR检测,与模型组比较ABR阈移。分析针刺、穴位注射在庆大霉素诱导耳聋小鼠听阈的影响。根据不同实验对耳蜗组织要求不同,运用不同提取方式,分别提取耳蜗组织,观察耳蜗毛细胞形态及数量变化,分析耳蜗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变化,观察NRF2信号途径基因转录水平改变,比较NRF2信号途径相关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1.模型组ABR检测结果阈移为17.50±2.43,与阴性对照组1.67±1.6比较,P<0.001,具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成功建立了庆大霉素诱导耳聋模型,阳性对照组、针刺组、穴位注射组、针刺加穴位注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阈移,而且低于模型组,针刺加穴位注射组较模型组差异显着。2.阴性对照组耳蜗内、外毛细胞排列整齐,而模型组耳蜗内、外毛细胞均有损失,排列不整齐。阳性对照组、针刺组、穴位注射组、针刺加穴位注射组毛细胞皆有不等的损失,排列趋于整齐,其中针刺加穴位注射组毛细胞丢失最少,即治疗效果最佳。3.在抗氧化应激实验中,针刺、穴位注射治疗后SOD、GSH-PX活力提高,GSH-PX活力降低。4.针刺,穴位注射后,检测耳蜗组织内的Nrf2,HO-1及NQO1的表达增高。5.免疫组化实验中,针刺、穴位注射治疗后HO1、NQO-1、Nrf2在HC、SGN中的表达增加,caspase-3表达减少。免疫组化照片中,HO1、NQO-1、Nrf2在HC、SGN两组照片,针刺加穴位注射组的表达阳性程度较高,caspase-3两组照片,针刺加穴位注射组的表达阳性程度较低。结论:1.GM可诱导耳毒性,提高小鼠ABR阈值;破坏毛细胞、螺旋神经节形态,诱导细胞死亡。2.针刺组、穴位注射组治疗能够减轻GM的耳毒性,减少GM对耳蜗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的损伤,保护毛细胞、螺旋神经节形态完整性,降低ABR阈值。3.庆大霉素破坏耳蜗组织的抗氧化系统,抑制抗氧化酶系统合成。针刺、穴位注射可促进抗氧化酶合成,提高内耳抗氧化损伤能力。4.针刺、穴位注射治疗对庆大霉素诱导的耳聋小鼠耳蜗组织NrF2信号通路基因转录、蛋白表达有显着影响,激活抗氧化应激机制,拮抗庆大霉素诱导毛细胞及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作用。5.在各治疗组中针刺+穴位注射组治疗的作用效果最佳。
陈潜[3](2019)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介绍: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HL)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之一。尽管全身系统性应用激素治疗(Systemic steroid therapy,SST)是突发性耳聋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但由于其潜在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运用。近年研究发现鼓室内注射类固醇(Intratympanic steroid,ITS)对SSHL有效且不良反应少。但尚无文献对ITS进行系统地研究和论述,ITS副作用的评估也缺乏统一标准。目的:研究旨在分析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Intratympanic dexamethasone,ITD)治疗SSHL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Ovid、web of science、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筛选收集国内外2018年12月以前关于ITD治疗SSHL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的文献,试验组干预措施必须包含ITD,对照组干预措施不做特殊限制。严格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并用RevMan5.3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ITD组与安慰剂组相比,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TD组疗效更好;单独ITD组与单独SST组之间相比,有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独ITD组疗效更好;基础治疗+ITD组与基础治疗+SST组相比,有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础治疗+ITD组疗效更好;基础治疗+ITD组与基础治疗组相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础治疗+ITD组疗效更好。副作用统计结果主要有2例鼓膜穿孔、2例耳痛以及42例一过性眩晕,通过随访,所有副作用全部自愈。结论:ITD在补救性治疗SSHL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它作为非激素药物基础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能大大提升单纯基础治疗的疗效;ITD和SST比较在治疗SSHL的有效率方面,两者之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TD的疗效要更明显。ITD的副作用大部分可自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易旺[4](2017)在《低能量冲击波在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中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比分析应用低能量冲击波治疗突发性耳聋与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探索新的、有效的突发性耳聋临床治疗方式。[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8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确诊为突发性聋并接受住院治疗的99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所有病例均行听力检测(纯音听力检测、声阻抗、ABR)以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A组:常规药物治疗+低能量冲击波治疗:除了常规药物治疗,采用XY-K-SONOTHERA-500体外冲击波治疗仪,以1.8kHz低能量冲击波配合LM号治疗头(内径20mm),冲击点为耳周穴位点,每次治疗冲击波击数标准指引为每个患耳施以1500至2,000击次,至少三个疗程。B组: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除了常规药物治疗,辅助高压氧治疗,连续10 d。C组:常规药物治疗:单纯予以激素静脉滴注、长春西汀静脉滴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甲钴胺胶囊口服治疗。[结果]低能量冲击波治疗组与常规药物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1),高压氧治疗组与常规药物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6,P<0.05),低能量冲击波治疗组与高压氧治疗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1.000,P>0.05)。[结论]低能量冲击波治疗组与高压氧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低能量冲击波治疗突发性聋组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可尝试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治疗方式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
王晓华[5](2013)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依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上海会议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诊断标准认为:突发性耳聋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发性耳聋又称暴聋,现已是耳科常见急症之一,该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发病时,往往即刻、数小时或数日内听力损失,还常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及耳闷胀感等表现。临床检查除可见第Ⅷ颅神经损伤外,一般无其他颅神经损害表现。
张乃琛[6](2012)在《针药并用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随机对照观察针灸和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探讨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相关因素,检验方法及治疗机理。[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分组进行临床试验。以原发性的突发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的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气滞血瘀为临床上突聋常见原因之一,选择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证型的突聋的患者进行辨证治疗。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针灸科和耳鼻喉科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随机将62例研究对象分成2组,A组中31例用针灸和通窍活血汤治疗,并配合血塞通注射液。针刺选取听宫、耳门、听会、翳风、外关、足三里、太溪、中渚、合谷、三阴交等腧穴。B组中31例用凯时输液治疗,并口服甲钴胺胶囊。每一疗程为14天。本研究观察1个疗程之后分析疗效。在病人入选之后的第1天、第8天和第15天进行观察,并随访1个月。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行声导抗检查与纯音测听。统计并分析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相关的因素,评价针灸和中药的疗效以及治疗机理。[结果]治疗组听力疗效痊愈16例,占51.6%,显效6例,占19.4%,有效8例,占25.8%,无效1例,占3.2%,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听力疗效痊愈7例,占22.6%,显效8例,占25.8%,有效9例,占29.0%,无效7例,占22.6%,总有效率为77.4%。两组听力疗效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耳鸣疗效痊愈14例,占50.0%,显效6例,占21.4%,有效7例,占25.0%,无效1例,占3.6%,总有效率96.4%。对照组耳鸣疗效痊愈6例,占22.2%,显效8例,占29.6%,有效11例,占40.7%,无效2例,占7.4%,总有效率92.4%。两组耳鸣疗效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眩晕疗效痊愈5例,占26.3%,显效5例,占26.3%,有效8例,占42.1%无效1例,占5.3%,总有效率94.7%。对照组眩晕疗效痊愈5例,占29.4%,显效2例,占11.8%,有效9例,占52.9%,无效1例,占5.9%,总有效率94.1%。两组间眩晕疗效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确实,具有一定临床优势。针药并用的治疗突发性耳聋时,应及早治疗,但无法得出病程短疗效就好的结论。针药并用治疗突发性耳聋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王然[7](2010)在《老年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特点及疗效探讨》文中指出目的:老年突发性耳聋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突发性耳聋老年患者,其发病率近年来有逐年增高趋势,其发病机制更为复杂,加之老年病人身心功能改变,人群中糖尿病、高脂血症、血管硬化等伴发的相关基础疾病较多,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弹性低等微循环障碍因素较为常见,因此康复困难,疗效较差,致残率高。目前我国已成为一个人口老龄化大国,医学的发展对其身心健康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本课题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老年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其发病因素、特点及预后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着重分析其相关因素对发病的影响,并通过对其治疗效果的观察,探讨其各种相关因素的相关性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从而为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防治特殊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40例病例资料完整的突发性耳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就其发病情况、年龄构成比、起病诱因、伴发症状、听力学检查结果及预后等情况进行总结,并以0.5~4kHz诸频率气导的平均听阈作为疗效评价标准,以60岁为界划分年龄组,≥60岁为老年组,<60岁为对照组,比较分析老年组与对照组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相关因素以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系统,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内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P<0.05时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老年组就诊人数及比例逐年递增;春秋两季发病率高;起病时间为晨起多,占16.67%;诱因中以上感或受凉病史为多,占6.06%。2、老年组听力损失程度以重度、极重度聋为主(55例),轻度聋患者仅1例,其对侧耳平均听阈较对照组高。并且听力曲线以平坦型和下降型为主,对侧耳的听力曲线以陡降型、下降型和渐降型为主。3、老年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逐年提高,双耳同时发病疗效差。老年组年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总痊愈率差异显着(P<0.05),老年组仅2例痊愈。老年组及对照组的疗效与病程长短正相关(P<0.05),且病程>30天的11例患者治疗均无效。4、老年组听力曲线类型及听力损失程度与疗效无显着差异(P>0.05)。5、老年组及对照组是否伴有耳鸣、耳闷塞感、眩晕等症状与疗效无关(P>0.05),其中老年组伴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疗效较无糖尿病患者有显着差异(P<0.05),老年组及对照组是否伴有其它伴发疾病与疗效无关(P>0.05)。6、声导抗测试中声反射阈(acoustic reflex threshold, ART)正常与否与疗效的关系差异无显着性。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测试中,老年组及对照组ABR检查Ⅰ-Ⅴ波波形分化与否与总有效率无显着差异(P>0.05),而把痊愈和显效的病例纳入总显效组进行比较,老年组其分化与否对总显效率的差异无显着性(P>0.05),对照组Ⅰ~Ⅴ波波形分化与否与总显效率存在差异(P<0.05)。我科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起病时患耳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 DPOAE)均未通过,痊愈患者结束疗程后患耳DPOAE通过率为14.75%(9例),其中老年组患者DPOAE仅1例通过。结论:1、老年突发性耳聋的发病规律与对照组相似,其发病率及所占比例有逐年增高趋势,以血液流动缓慢,组织灌注较差的晨起起病最多;以病毒感染高发的春秋两季发病率较高,且伴有上感或受凉诱因的病例比例较高。2、老年突发性耳聋常合并老年性聋,听力损失程度重,治愈率低,双耳同时发病者疗效差,但是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有逐年提高。3、突发性耳聋患者总痊愈率与起病年龄呈负相关,年龄越大,痊愈率越低;病程越短,总有效率越高。4、突发性耳聋患者是否伴有眩晕、耳鸣、耳闷塞感等症状与疗效无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伴发疾病的比例明显增高,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内耳血管功能和血液循环,特别是老年组伴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疗效更差。5、声导抗测试中,声反射阈的测定在评估听力障碍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老年组Ⅰ~Ⅴ波波形分化与否与总显效率的差异无显着性,而对照组存在显着差异,提示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老年性聋的发病机制有相似之处——神经性老年性聋。DPOAE可以作为判断突发性耳聋早期听力恢复的敏感指标。6、老年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应采取以病因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特别要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规律和各种伴发疾病,注重早期预防;单耳患病者,应主动干预,保护健耳听力。
彭凌艳[8](2007)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特发性突聋30例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50例特发性突聋患者分组进行临床观察以研究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特发性突聋的疗效及与疗效有关的因素。方法:对50例特发性突聋患者,根据患者本人意愿,分别纳入中西医结合综合组(病房)治疗和中西医结合基础组(门诊)治疗。综合组和基础组(以下均如此简称)分别为30人、20人。观察两种不同疗法治疗特发性突聋的总疗效差异及年龄、病程、耳聋程度、伴随症状、伴随疾病、中医证型、听力曲线形状等不同指标下的疗效差异。通过对总疗效差异的比较及其原因的探讨,分析综合疗法的实用性、科学性及临床价值,并通过对不同指标下的疗效的比较演绎归纳出影响特发性突聋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综合组的痊愈率为30%,总有效率为93.33%;基础组分别为10%,65%。经X2检验,两组痊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idit分析,两组间中度耳聋病例耳聋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病程为8-15d的病例耳聋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50-69岁病例耳聋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伴有耳鸣、眩晕等症状病例的耳聋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伴有耳鸣症状病例比较,耳鸣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伴有耳闭症状病例比较,耳闭疗效的差异有非常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组风邪外袭型和肝火上炎型的疗效相似,与其余证型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基础组和综合组内听力曲线呈上升型或平坦型与下降型或全聋型比较,疗效差异有非常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50例特发性突聋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得知综合组(病房)治疗病人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基础组(门诊)治疗的病人,且无不良反应发生;耳聋的预后与患者耳聋程度、病程、年龄大小、伴随症状及伴随疾病、所属中医证型及所测听力曲线形状存在一定相关性;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对于特发性突聋的一些常见伴随症状(耳鸣、耳闭等)的改善有着积极、有效的临床意义。总而言之,综合疗法对于降低病人致残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孙玲玲[9](2006)在《脑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对突发性耳聋中医治疗指导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涵义:突发性耳聋也称特发性或特异性耳聋,为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常为中度或重度。其发展过程常较快,几小时至几天,可以伴有耳内鸣响及眩晕。除第Ⅷ颅神经外,一般无其他颅神经症状。以40~60岁成年人发病率最高,其发病多只累及单耳,且春秋季节容易发病。 目的:通过运用TCD对于椎动脉血流情况的观察,以助于临床中的中医辨证,从而指导中医药的治疗。 方法:本研究属于临床前瞻性研究,采用序惯研究的方法。将因听力突然下降而确诊为突发性耳聋的患者收住入院,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进行辨证施治,且运用目前临床中常用的中成药如脉络宁、丹参注射液等,并辅以中医针灸治疗及西医治疗方法如激素等。治疗10天后,按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诊断疗效标准,评价疗效。患者入院时纯音测听、声阻抗、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客观评价患者听力水平;脑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椎动脉血流状态。 结果:在统计中我们发现TCD异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TCD正常的患者,因此TCD异常的患者临床辨证中当有气滞血瘀的存在,在治疗中尽早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是有意义的,从而证实了TCD对于突聋中医临床治疗的指导性作用。
张晓燕,陈娴[10](2002)在《高压混合氧治疗突发性耳聋(附42例分析)》文中提出①目的 观察高压混合氧(97%O2加≤3%CO2)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②方法 分高压混合氧组和对照组,高压混合氧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配合高压混合氧治疗,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③结果 高压混合氧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 40.47%和18%,有效率分别为 90.47%和 54%,两组差异有显着性(P<0.01);④结论 高压混合氧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
二、高压混合氧治疗突发性耳聋(附42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压混合氧治疗突发性耳聋(附42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爆震性聋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爆震性聋的损伤机制 |
1.1 机械性损伤 |
1.2 耳蜗血管性改变 |
1.3 代谢性损伤 |
2 爆震性聋相关的听觉器官损伤 |
2.1 外耳损伤 |
2.2 中耳损伤 |
2.3 内耳损伤 |
3 爆震性聋的预防 |
3.1 服用丹参和骨碎补片 |
3.2 应用 bFGF |
3.3 采用防震耳塞和防护头盔等耳防护措施 |
4 爆震性聋的治疗 |
4.1 血管舒张机制 |
4.2 高压氧治疗 |
4.3 神经营养因子治疗 |
4.4 抗氧化机制 |
4.5 钙稳态性治疗 |
4.6 中医针刺治疗 |
5 结 语 |
(2)针刺、穴位注射对庆大霉素中毒小鼠耳蜗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概述 |
2.现代医学对耳聋的研究概况 |
3.中医对耳聋的研究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实验二 基底膜分离和毛细胞染色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实验三 针刺、穴位注射治疗对庆大霉素诱导的耳毒性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步骤 |
3 实验结果 |
实验四 针刺、穴位注射对庆大霉素诱导的耳聋小鼠耳蜗组织 NRF2X 信号途径基因转录的影响 |
1 实验动物 |
2 实验步骤 |
3 实验结果 |
实验五 针刺、穴位注射对庆大霉素诱导的耳聋小鼠耳蜗组织 NRF2X 信号途径蛋白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动物 |
2 实验设备 |
3 实验材料 |
4 实验步骤 |
5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3)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流程路线图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搜索策略 |
2.5 文献数据处理 |
2.6 文献质量评估 |
2.7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筛选流程 |
3.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
3.3 文献质量评估 |
3.4 Meta分析结果 |
3.5 不良反应事件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论文综述 |
参考文献 |
(4)低能量冲击波在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中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针药并用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资料 |
诊疗标准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老年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特点及疗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老年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特点及疗效探讨 |
1.1 中文摘要 |
1.2 英文摘要 |
1.3 前言 |
1.4 资料与方法 |
1.5 结果 |
1.6 讨论 |
1.7 结论 |
1.8 参考文献 |
1.9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2 致谢 |
3 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及防治研究现状(综述) |
附录 |
(8)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特发性突聋30例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诊断标准 |
2 耳聋程度分级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
4 疗效判定标准 |
5 治疗方法 |
6 统计方法 |
7 临床资料 |
8 观察项目 |
9 观察结果 |
10 护理要点 |
11 不良反应 |
12 结论 |
讨论 |
1 暴聋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
2 活血化瘀法治疗特发性突聋的理论依据 |
3 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特发性突聋的优异性 |
4 影响特发性突聋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9)脑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对突发性耳聋中医治疗指导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综述 |
临床研究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附录 |
四、高压混合氧治疗突发性耳聋(附42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爆震性聋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J]. 张玉娟,魏迎春,肖树文,刘璟,荣运久. 人民军医, 2021(09)
- [2]针刺、穴位注射对庆大霉素中毒小鼠耳蜗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 于洋.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meta分析[D]. 陈潜. 南昌大学, 2019(01)
- [4]低能量冲击波在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中的疗效分析[D]. 易旺. 昆明医科大学, 2017(02)
- [5]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研究进展[J]. 王晓华.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13(02)
- [6]针药并用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D]. 张乃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1)
- [7]老年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特点及疗效探讨[D]. 王然. 泸州医学院, 2010(04)
- [8]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特发性突聋30例临床研究[D]. 彭凌艳. 湖北中医学院, 2007(02)
- [9]脑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对突发性耳聋中医治疗指导作用研究[D]. 孙玲玲.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4)
- [10]高压混合氧治疗突发性耳聋(附42例分析)[J]. 张晓燕,陈娴.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