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阳县制定森林防火长远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马力[1](2021)在《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我国进入了高速城镇化的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和乡村带来了很多潜在的危机和隐患,整体建造体系粗放,存在对自然环境干预大、地域文化缺失、资源消耗大、经济成本不合理等问题,总体乡村建筑的品质较低。针对以上背景,本文借鉴“低影响开发”理论,汲取该理论的核心本质—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提出以尊重基地现有的自然、人文、能源和经济等综合环境因素为本质的“低影响”模式乡村建筑设计理念。该理念不同于绿色建筑与在地性建筑等熟知理论对单一设计层面的关注,而是将自然、文化、能源和经济等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考虑,来探究适合当下乡村的适宜性建筑设计思路,使建筑以“低姿态”的方式融入到周边的既有环境之中,从而达到对周边综合环境的“低影响”。全文总共六个章节,核心章节为第四章和第五章。首先,介绍了目前乡村建设的政策和实践方面的背景,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对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和界定,并总结分析了国内外乡村建设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其次,对“低影响”模式下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研究,分别总结各相关理论在“低影响”模式视角下的理论启示。并系统分析了“低影响”模式与各相关理论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原理概述,得出理论的深层本质,并提出“低干预、低冲击、低消耗”的设计原则和若干注意要点。再次,搜集国内外近些年来优秀的乡村建筑实践,首先采用数据图表的方式对这些案例的建成时间、地理位置和建筑类型进行系统分析;然后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资源与成本三个方面对每个案例进行详细的策略提炼分析。随后,以东北地区为例,进行相应的策略总结,结合文献资料和调研成果,对东北乡村建筑的现状问题和设计影响因素的特殊性进行归纳总结,然后以第四章的实践策略分析为基础,从三个设计原则的方面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层面对这些策略进行系统分析;最后依托本章提出的各项策略,通过层次分析法,探究一套“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评价体系。最后,选取调研村庄的某个场地,进行“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试设计和试评分,对第五章提出的设计策略和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综上,本文以东北地区为例,试图以较为全面的视角来探索总结出一套考虑到自然环境、地域文化、资源与成本等因素的综合适宜性设计策略。
贵杭[2](2021)在《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建筑策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作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首要任务,乡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乡村社会与环境面貌正经历着巨大的转变。而当下随着乡村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乡村文化服务建设被忽略,陈旧的文化空间正逐渐被村民所抛弃,乡村文化逐渐走向凋零。面对这种现象,大量建筑师开始进入到乡村领域开展文化建设活动,乡村建设成为了建筑师乐此不疲的天堂家园。众所周知,无规矩不以成方圆,城市建设有城市建设规范控制,而乡村社会缺乏有效的规划标准而导致众多的盲目建设,建筑师裹挟着主观意念进行的自我乡村实践,肆意的建设对乡村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当下的乡村建设急需有效的规划指导。建筑策划是作为一种依据科学方法认知社会环境,并真正创造出满足实际需求的物质空间与文化环境的方法,正是当下乡村建设迫切需求的。本论文正是从建筑策划的角度去研究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建设实践,作为村民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乡村文化空间的使用问题正逐渐凸显出来。如何进行乡村文化建筑的建设活动,如何提营造村民的文化生活空间,如何获得村民的文化认同,以及如何科学而有效地指导建设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成为了在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亟待研究的课题。本论文通过对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将其具体到当代乡村文化建设项目建设中,结合建筑策划的优势,进一步探讨建筑策划在乡村环境中的可行性。通过分析乡村社会的特征与当代乡村村民的文化生活,并结合当代乡村实践案例探讨建筑策划在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过程中内在关联。通过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进一步分析了针对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分析与定位,依次为基础,对乡村文化环境进行内外条件调查,提出从场地环境、空间内容、技术经济以及实施保障等角度完成对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建筑策划内容的构建。结合笔者亲身参与的实践项目对建筑策划的构想内容进行反馈验证。希望通过对乡村文化建筑的策划研究,能够真正为乡村的文化建设提供更加科学的设计依据。
张俊[3](2021)在《滇中彝族新民居轻钢装配式建构及构件部品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滇中彝族传统民居是一种饱含智慧建造的经典民居类型,其本身具有历史研究、文化传承及建筑创作价值。当下滇中彝族传统居民的建构形制存在诸多缺陷,已经满足不了居民的居住需求,导致传统民居逐渐消失。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的轻钢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建筑体系,也是当下最适合于乡村的建造方式。本研究借助轻钢装配式体系的优势,对滇中彝族轻钢装配式新民居进行建构策略的研究和构件部品的设计。本研究以滇中彝族传统民居建筑语汇的现代转译和轻钢装配式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传统民居的类型特点、建构逻辑以及轻钢装配式的体系特点,从而确定新民居的需求层级。本研究主要对新民居的建构策略(包括建构体系的内容与原则、集成设计及模数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及对各系统构件部品(包括结构系统部品、围护系统部品、装饰系统部品)进行了设计,并得出了两个新类型民居的模块化设计应用。本研究最终解决了滇中彝族传统民居建筑语汇的现代转译的难题,实现了传统建筑语汇与新型材料体系的结合。希望通过此课题研究,不仅能为滇中彝族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一条可发展路线,甚至能为滇中彝族新民居的工业化建造提供建设性参考。
马雨萌[4](2020)在《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木结构在人类文明中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木材突破了原生缺陷与尺寸限制,现代木结构以其可持续的生态性能与丰富自由的空间表现获得了日益增长的关注。而将这种现代技术放诸乡村,如何平衡普遍技术与地方特质成为了探讨的核心。本文基于笔者在大仓村的现代木结构实践基础,探讨现代木结构在乡村的在地性应用方式。研究内容将围绕“现代木结构”、“乡村营建”和“在地性”三个核心概念,从技术背景、乡村机遇、在地策略、实践探索的内容逻辑展开研究。第一部分讨论了现代木结构的发展演变、当代建构逻辑与应用表现。从木材特性出发,分析木结构优势与缺陷,而后归纳木材工业化与现代木结构产业化发展及其在当代智能化建造的前沿方向。并进一步总结现代木结构在当代的材料-构造-结构的建构层级及其在空间表现上的突破。为研究奠定技术背景。第二部分讨论现代木结构在乡村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机遇。通过历史研究指明木结构在不同时间与地域的乡土原生性,进而分析国内外现代木结构的应用现状,归纳当代乡村营建中面临的困难与时代机遇,指明了发展森林管理、文旅康养导向、“建筑、结构、内装、设备”一体化以及混合结构设计的乡村应用趋势。为研究指明应用条件。第三部分分析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及现代木结构回应策略,通过乡土建筑研究与工程案例分析,提出了“自然、文化、技术”的在地性要素系统,着重分析当代设计对三个要素多种内涵的回应策略,归纳出“材料、构造、结构、空间”的技术优化层级与三要素的综合应对方式。总结了文章研究的策略体系。第四部分剖析笔者参与的“大仓营造”井冈山大仓村公共空间设计中大仓讲习所与大仓风荷桥两个现代木结构设计实践,探讨设计应对特定地点的回应方式,通过乡土建构体系的延续与构造优化,用现代木结构创造出适宜乡村的公共空间,带动乡村复兴。文章从理论研究到设计实践,构建了现代木结构适应于乡村营建的在地性策略体系。以实践为佐证为乡村营建中现代技术的应用提供一种思路,并进一步提倡现代技术在地修正的价值倡导。全文正文约12.2万字,共有图表370余幅。
李果[5](2020)在《湘南传统村落景观形态更新设计 ——以衡阳市中田村为例》文中认为传统村落是自然和人文综合作用下的景观实体,通过传统建筑风貌完整集中、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表现。景观形态是受自然因素影响的外在物质形态与受社会因素影响的内在人文形态的集合,显性的景观形态通过物质的视觉呈现具有可见性,而隐性的景观形态通过非物质的文化表达具有可感知的意向性。二者皆受自然和人文影响。本文以湘南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区域、以衡阳市中田村作为具体研究对象、以景观形态作为研究主题,旨在通过认识形态——了解形态——利用形态来完善中田村村落景观。通过对中田村的深层解读,修整形态不足、分类场所功能、增加产业文化,为其寻求一个特色发展定位,打造一个既能根植本土文化又能满足所用需求的现代景观村落。本论文主体研究分为基础研究、深入研究、设计应用3大部分,具体如下:(1)基础研究部分通过文献查阅法和田野调查法掌握了湘南地区传统村落概况,摸清了湘南地区传统村落的数量以及分布位置,并通过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人文条件论述了研究对象中田村的基地概况。(2)深入研究部分依据景观形态学的研究内容结合形态构成学和美学的理论知识,将中田村景观形态分为物质性解析和非物质性解析2大点,其中中田村景观形态的物质性解析分为景观形态要素(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体要素)、景观形态类别(自然形态、人工形态)和景观形态组织(景观形态的平面布局、景观形态的立面秩序)3方面,而中田村景观形态的非物质性解析分为非物质文化(表演、风俗、技艺、传说)和精神文化(防御精神、棋武精神)2方面。(3)设计应用部分在深入分析中田村景观形态特征后对其现状问题进行总结,依据问题找寻相似案例,对中田村景观形态中的点、线、面、体要素进行形态更新设计,最后对中田村景观形态设计进行总结。结论表明:传统村落景观形态更新设计找寻村落特色资源是首要,村落更新应当充分发掘当地文脉,重塑场所功能,统一原住民和游客的需求;以政策导向为背景,通过景观营造的手段调适场地与人群的关系,使旅游吸引力增加,吸引人口回归,完善村落良性发展;相对于传统村落以实用为出发点的营建,现阶段传统村落景观更新设计更强调整体规划,将观、用、营、玩、学于一体完善发展村落。
周珏[6](2020)在《乡村旅游背景下湖南乡镇民宿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政策的全面实施和体验式旅游的兴起,使得我国乡镇建设呈现出如火如荼的状态。在此背景下,乡镇民宿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成为了许多城市人群休闲旅游的目的地。民宿在国外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出现较早,在法规制度和理论研究上都已较为完善,发展的较为成熟。我国大陆地区的民宿产业起步较晚,湖南地区尽管近三年涌现出了大批设计精良的精品民宿,但整体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对于民宿的理论研究现状,已然跟不上民宿的建设速度,这不仅造成了乡镇民宿混乱生长的现状,也不利于民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着眼于此,以湖南地区的乡镇民宿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优秀民宿案例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梳理分析。基于这些经验,与湖南地区乡镇民宿的案例研究进行横向对比,提出了适用于湖南乡镇民宿的设计策略,以期能为未来乡镇民宿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推动乡镇民宿的健康发展。本文的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阐述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明确了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分析了国内外民宿的研究现状,并制定了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以国内外优秀民宿案例为参考对象,提出了民宿在设计策略上要特别重视选址与环境、建筑形式、功能空间和民宿体验等要素。第三章分析了湖南地区民宿的现状及传统乡镇民居建筑的特征。第四章深入调研了湖南地区乡镇民宿的各种现象及设计方法,笔者选取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位于城郊的度假民宿“故湘民宿”、位于深山的古村民宿“上堡故事”和滨海民宿“眷宿·臻品”作为调研对象。在实地调研与访谈的基础上将这些民宿与国内外优秀民宿案例对比,在对比中探索乡镇民宿设计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基于以上研究所得,第五章针对乡镇民宿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镇民宿在以下五个方面可以采取的设计策略:1.选址合理。2.空间设计。3.安全舒适。4.主题特色营造。5.经营发展。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能为未来乡镇民宿的设计及发展提供参考和启迪,丰富民宿设计的理论。
贾兴荣[7](2019)在《浙江景宁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交往与互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个人互动、民族交往、国际交流,延续着人类社会的变迁血脉。从民族互动这个角度看,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交往交流,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筑了根基和底色。面对变化发展的民族关系状况,党和国家提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理念,为新时代民族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新理念,本文从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角度追根溯源,从现实角度探寻动力,以总结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经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景宁畲族自治县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畲族是历史上的一个迁徙民族,畲族的漫长迁徙既是一部史诗般的民族生命史,也是一部沧桑的散杂居民族演变史,更是一部悠远深厚的畲汉民族关系史。从历史到现在,畲汉民族历经隐蔽性接触、试探性交往到开放性交融,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族际认同等方方面面。发展到现在,在这个重要场域内,“畲汉民族一家亲”潜移默化地成为广大居民的交往观念,民族身份更多体现文化的意义,隐入公民身份之中,民族互动自然而然地发生着。畲汉民族在变迁互动中,逐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其中蕴含着大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验。经济基础是影响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因素。正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实施的一系列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政策,缩小了民族经济发展差距,加深了畲汉民族的情感,推动了畲汉民族积极的互动交流。跨文化传播为民族间相互了解提供了桥梁。文化传播为畲汉民族提供了共同的文化体验,在这种文化体验之上产生了行为和思想的相似性,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就变得更加自然。旅游文化资本成为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力量。民族旅游所激发的高频度和高密度民族接触,使民众卷入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互动场中,形成了一张扩大的关系网。然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现代化持续发展的今天,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优惠政策的利益平衡问题等都成为深入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面临的问题。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念隐含了对我国民族关系最深入的剖析,它既是对民族关系发展的递进性概括,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的创新发展。回望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消解民族歧视、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等方面,还有着很大的完善空间。
杨立[8](2018)在《基于物种历史分布数据与生态位模型的濒危物种分布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时间尺度的历史数据有助于了解种群下降的生态和生物地理特征,并有助于提升物种保护效益。尽管人们认识到长时间尺度数据在保护生物学研究,政策制定和实践中具有相当大的潜力,但长期以来长时间尺度生态数据仍然受到实践上和概念性的限制,包括数据可获取性,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以及抽样的非标准化。因此,目前研究多采用的时间尺度短,多为十年以内,只有少数研究使用超过20年的记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不仅要将历史数据纳入保护和环境管理中,还要评估这些数据的有用性和潜在局限性,以提高我们对某一物种长时间尺度上动态变化的理解。新方志,也称地方志,记录中包含有关区域的环境和资源信息。地方志记录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量的地方尺度的生态数据,包括动植物记录,以及经济,政治和人口统计信息。它们大多数是按照特定的“科学”的自然历史传统编纂的,获取物种记录相对容易。此外,地方志通过系统性的编纂,使其涵盖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现有研究数据多来自实地调查,博物馆和论文的记录,地方志一直被忽略,因为地方志只关注经济,特有或十分普遍的物种,对其它种类记录并不充分。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地方志可以为长时间尺度的种群动态研究提供有效记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地方志可以成为保护生物资源的不可替代的来源之一。因此,本研究着重三个要点,分别为数据搜集、模型模拟和长时间尺度生态数据的应用。主要结果如下:1)数据搜集整理方法。本研究针对新方志的数据来源特点(数量多,空间覆盖率高、来源可靠、时间划分具备可行性),构建一套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新方志信息搜集方法。方法流程如下:a.确定研究区域和对象;b.新方志搜集、分类;c.物种分布信息提取;d.年代划分;e.相关信息补充;f.物种分布制图。利用点数据揭示东北地区四种濒危动物的种群历史变迁,结果显示四种动物有效记录均大幅下降,急剧下降时间多在80年代,分布海拔不断上升。2)结合历史数据和物种分布模型重建东北豹历史变迁。结果显示,20世纪50年代,潜在分布面积达到东北地区的7.00%。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潜在分布区与五十年代对比,下降幅度分别为46.74%、47.66%和59.23%。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情况恶化。相比五十年代,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 90.25%,2000年代减少了 97.09%。在此之后,分布区局限于中国-俄罗斯边境一带。3)构建黑嘴松鸡历史变迁和未来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自1970年到现在,黑嘴松鸡的潜在分布区下降达35.25%,这种下降趋势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还将持续下去。在未来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潜在栖息地丧失预计会达到38.79±0.22%(8.64-90.19%),而且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加恶劣,因为比起2000s真实的潜在分布面积,基准气候的潜在分布面积会产生12.39%的高估。为了保护黑嘴松鸡,应在包括大兴安岭西南部和小兴安岭北部等敏感地区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我们建议这些地方要进行实地调查、建立监测网络、规划生态廊道,并与当地居民、政府以及保护生物学家开展合作以提高对黑嘴松鸡的保护。4)利用物种长期生态数据,结合物种分布模型和保护规划软件,对穿山甲开展优先保护规划。结果显示,在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70年代,物种的范围减少了52.20%,现在种群主要集中在武夷山。潜在分布范围的减少归因于人为压力。根据保护优先次序分析,优先保护区面积为51,268.4平方公里,其中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为5.62%。优先保护的有18个自然保护区和46个地区。优先保护的自然保护区和地州主要位于武夷山中心,重要地区往往位于武夷山周围。我们提出了若干行动来提高该物种的保护状况,如生物学研究,生态监测系统以及保持中国东部穿山甲种群的栖息地恢复。
朱文诚[9](2017)在《广西百色市森林防火体系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森林火灾是极具危险性的自然灾害,做好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对提升森林防火综合防控能力、维护林区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结合地面气象要素与森林火灾发生关系,对广西百色市2005-2016年间森林火灾的成因及特点进行了归纳与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适用于百色市森林防火系统体系的综合方案,以期为百色市森林防火工作提供技术参考。2005至2016年,百色市12年间共发生森林火灾起1620起,其中已查明1372起火原因中,烧荒烧灰796起、上坟烧纸211起、炼山造林64起、人为故意放火54起,这四大原因约占火灾总数的75.9%。同时发现,百色市森林火灾集中发生在每年的1月~5月,其中森林火灾高发期为4月份,总体呈现“春秋冬季高夏季低”的特点。而每日的12时~17时5个小时内的日最高温度前后时段,则为我市高发频发森林火灾的重要时段。目前百色市森林防火还面临着森林面积广,发生森林火灾机率高;林下可燃物多,发生林火条件充足;用火陋习多,人为火源管控难度大;理念差异大,边防一线火源管理难;设施底子薄,防火基础建设速度慢等问题亟需进一步提高。针对当地实际情况,百色市应加强林火监测体系、林火阻隔体系、林火通信体系、森林防火信息指挥体系、宣传保障体系、林火扑救体系、森林航空消防体系、队伍及装备体系、森林消防管理体系、森林消防保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预警、监测、补救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注重共享、整合和利用其它相关单位资源,将森林防火体系从传统经验型转变为标准化、自动化、规范化的定量管理,有效地提高百色市森林防火管理水平和效率,从而达到预防火灾发生、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建设的目的。
寿云蕾[10](2018)在《浙江森林古道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文中提出古道是线性文化的载体和变迁的样本,是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古道虽在当代乡村旅游发展中获得重生,但面临着自然损耗和人为开发性破坏的威胁。浙江省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森林古道保护和利用措施,本文将通过参与项目,并以文献查阅、田野调查等方法对浙江部分地区森林古道进行实地调研,对其保护方式和利用策略进行分析与思考,其中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总结古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构成要素,选取温州、金华、丽水和杭州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对森林古道的分布规模、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为进一步探讨浙江森林古道的保护方法、保护内容以及在保护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二是详述森林古道游、森林休闲游憩的特点,结合森林古道在人员通行、货物运输、文化承载传播、休闲运动等承载功能,将森林古道的构成要素与环境背景重构成路网系统、游憩设施系统、森林景观系统、文化景观系统、信息化解说系统、森林防火系统和配套设施系统进行保护式利用。最后将前文的理念研究应用于浙江婺处森林古道的构建实例当中。通过地方志及现场调研,对周边地理环境、资源状况、走线、维护等情况进行剖析,深入挖掘古道并融入沿线乡村民俗民风等非遗文化,构建森林古道的游憩行为和产品,以期发展古道旅游而促进古道活态保护。
二、松阳县制定森林防火长远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阳县制定森林防火长远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乡村建设发展概况研究 |
1.4.1 国外乡村建设发展与研究概况 |
1.4.2 国内乡村建设发展与研究概况 |
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与启示 |
2.1 “低影响开发”(LID)理论 |
2.1.1 “低影响开发”理论(LID)概念解析 |
2.1.2 “低影响开发”理论的本质特点 |
2.1.3 乡村建筑方面的应用启示 |
2.2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的综述和启示 |
2.2.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原则概述 |
2.2.2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局限性分析 |
2.2.3 乡村建筑方面的应用启示 |
2.3 在地性建筑设计理论的综述和启示 |
2.3.1 国内在地性建筑设计研究概况 |
2.3.2 在地性乡村建筑理念原则概述 |
2.3.3 在地性建筑设计理念局限性分析 |
2.3.4 乡村建筑方面的应用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低影响”模式乡村建筑设计原理与原则 |
3.1 “低影响”模式与相关理论关联性分析 |
3.2 “低影响”模式乡村建筑设计理论来源和本质 |
3.2.1 理论来源及其转译到乡村建筑设计的可能性 |
3.2.2 “低影响”模式原理本质 |
3.3 “低影响”模式理论的设计原则 |
3.3.1 理论内涵和原则概括 |
3.3.2 环境保护方面—低干预原则 |
3.3.3 地域文化方面—低冲击原则 |
3.3.4 资源与成本方面—低消耗原则 |
3.4 “低影响”模式乡村建筑设计注意要点 |
3.4.1 整体与局部的辩证统一 |
3.4.2 现代与传统的有机融合 |
3.4.3 多方位群体的相互协作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当代乡村建筑设计实践分析 |
4.1 乡村建筑实践案例汇总与介绍分析 |
4.1.1 乡村建筑实践案例汇总 |
4.1.2 案例介绍与设计分析 |
4.2 自然环境-低干预原则下的实践解析 |
4.2.1 实践案例低干预策略分析 |
4.2.2 低干预原则下案例分析小结 |
4.3 地域文化-低冲击原则下的实践解析 |
4.3.1 实践案例低冲击策略分析 |
4.3.2 低冲击原则下案例分析小结 |
4.4 资源与成本-低消耗原则下的实践解析 |
4.4.1 实践案例低消耗策略分析 |
4.4.2 低消耗原则下案例分析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5 “低影响”模式下东北乡村建筑设计策略与评价体系研究 |
5.1 东北地区乡村建筑调研概述 |
5.1.1 调研对象与内容 |
5.1.2 调研成果概述 |
5.2 东北地区乡村建设特殊性与现存问题分析 |
5.2.1 东北地区建筑设计影响因素特殊性分析 |
5.2.2 东北地区乡村建筑问题总结分析 |
5.3 基于环境保护视角的低干预设计策略研究 |
5.3.1 推行环保生态选址 |
5.3.2 节约乡村土地资源 |
5.3.3 选择适宜建造技术 |
5.3.4 推行绿色改造思路 |
5.3.5 重视污水排放处理 |
5.3.6 降低物理环境污染 |
5.3.7 采用环保建筑材料 |
5.4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低冲击设计策略研究 |
5.4.1 顺应本土地形特征 |
5.4.2 呼应传统营建模式 |
5.4.3 重构传统建筑语汇 |
5.4.4 因借在地景观条件 |
5.4.5 关注居民生活习惯 |
5.4.6 选用地方传统材料 |
5.4.7 保护历史存量建筑 |
5.5 基于资源与成本视角的低消耗设计策略研究 |
5.5.1 减少场地开发强度 |
5.5.2 进行合理结构选型 |
5.5.3 简化建筑造型与装饰 |
5.5.4 巧用预制装配技术 |
5.5.5 优化围护结构性能 |
5.5.6 减小冻土对基础的影响 |
5.5.7 推行被动节能措施 |
5.5.8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5.5.9 重视建筑维修设计 |
5.5.10 采用可持续性能源和材料 |
5.6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策略梳理 |
5.7 “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评价体系构建 |
5.7.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7.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5.8 本章小结 |
6 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试设计——以大庆市古龙村为例 |
6.1 建筑方案设计 |
6.1.1 基地选址 |
6.1.2 建筑总体布局 |
6.1.3 建筑平面布局 |
6.1.4 建筑造型设计 |
6.1.5 建筑结构与围护结构系统 |
6.1.6 节点构造解析 |
6.2 试设计的“低影响”模式设计策略应用解析 |
6.2.1 低干预方面的策略应用解析 |
6.2.2 低冲击方面的策略应用解析 |
6.2.3 低消耗方面的策略应用解析 |
6.3 试设计评价打分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乡村建筑调研统计表格 |
附录B 乡村建筑入户调研表格 |
附录C 室内外环境舒适满意度调查表格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建筑策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存在的问题 |
1.1.2 建筑策划关于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 |
1.3.2 建筑策划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4.1 建筑策划理论研究与实践 |
1.4.2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发展历程与实践 |
1.4.3 当代乡建中的建筑策划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2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策划的相关理论 |
2.1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策划的概念 |
2.2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策划的方法 |
2.2.1 系统性认知 |
2.2.2 多方位协同 |
2.2.3 策略性操作 |
2.3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策划的流程 |
2.3.1 目标设定 |
2.3.2 信息获取 |
2.3.3 目标构想 |
2.3.4 目标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发展及现状概述 |
3.1 乡村文化建筑的发展历程 |
3.1.1 封建时期的乡村文化建筑 |
3.1.2 民国时期的乡村文化建筑 |
3.1.3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村文化建筑 |
3.1.4 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乡村文化建筑 |
3.2 当代乡村的文化需求及问题 |
3.2.1 当代乡村的文化需求内容 |
3.2.2 当代乡村文化需求存在的问题 |
3.3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现状及问题 |
3.3.1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发展现状 |
3.3.2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主要问题 |
3.3.3 当代乡村文化建设引入建筑策划的必要性 |
3.4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发展方向 |
3.5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案例选取标准 |
3.6 本章小结 |
4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建筑策划 |
4.1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初步定位 |
4.1.1 明确建筑类型 |
4.1.2 估算建筑规模 |
4.1.3 建设参与主体 |
4.2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条件调查 |
4.2.1 外部条件调查 |
4.2.2 内部条件调查 |
4.2.3 调查内容对后续研究的影响 |
4.3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场地构想 |
4.3.1 项目选址原则 |
4.3.2 场地建筑布局 |
4.3.3 场地交通规划 |
4.4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空间构想 |
4.4.1 空间内容与功能占比 |
4.4.2 各功能空间配列模式 |
4.4.3 功能空间动线组织 |
4.4.4 空间构想预测与评价 |
4.5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技术构想 |
4.5.1 乡村的地域性结构选型 |
4.5.2 乡村的地域性材料适配 |
4.6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经济构想 |
4.6.1 投资和运营模式 |
4.6.2 经济构想决策要点 |
4.6.3 经济构想研究目的 |
4.7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报告拟定 |
4.7.1 设计任务书的制定 |
4.7.2 建筑策划结论报告 |
4.7.3 建筑评价与反馈 |
4.8 本章小结 |
5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策划案例应用——社城村文化活动场所建筑策划 |
5.1 项目背景 |
5.1.1 基本情况 |
5.1.2 发展契机 |
5.2 条件调查 |
5.2.1 外部条件 |
5.2.2 内部条件 |
5.3 目标定位 |
5.3.1 核心问题 |
5.3.2 目标定位 |
5.4 策划构想 |
5.4.1 空间与实体构想 |
5.4.2 产业构想 |
5.4.3 陪伴式建设和村民参与 |
5.5 评价反馈 |
5.5.1 建筑评价 |
5.5.2 社会评价 |
5.5.3 案例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乡村文化建筑使用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1 代表性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案例调研汇总 |
附录2 案例投资主体及运营主体汇总 |
附录3 案例项目选址、建筑面积及功能汇总 |
附录4 案例结构体系及建筑材料调研汇总 |
致谢 |
(3)滇中彝族新民居轻钢装配式建构及构件部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国家战略 |
1.1.2 现实需要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1.5.1 云南彝族传统民居研究 |
1.5.2 国内轻钢装配式体系研究 |
1.5.3 国外轻钢装配式体系研究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滇中彝族传统民居的建筑语汇及发展探析 |
2.1 滇中背景概况 |
2.2 滇中彝族传统民居类型 |
2.3 滇中彝族传统民居的建筑语汇 |
2.3.1 建筑结构及平面形式 |
2.3.2 功能空间 |
2.3.3 建造材料 |
2.3.4 细部装饰及文化符号 |
2.4 滇中彝族传统民居发展探析 |
2.4.1 材料建造辨析 |
2.4.2 民居建造现状适宜性评价 |
2.5 传统民居价值探究 |
2.5.1 历史研究价值 |
2.5.2 文化传承价值 |
2.5.3 建筑创作价值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滇中彝族轻钢装配式新民居的需求层级 |
3.1 滇中彝族轻钢装配式新民居的适宜性探究 |
3.1.1 轻钢装配式与传统建造 |
3.1.2 滇中乡村建设适用装配式体系 |
3.1.3 轻钢装配式推行政策 |
3.1.4 新冠疫情催化 |
3.1.5 轻钢装配式建筑发展存在问题 |
3.2 滇中彝族轻钢装配式新民居的建设需求 |
3.2.1 风貌导控建设需求 |
3.2.2 人居环境提升需求 |
3.2.3 绿色建筑技术提升需求 |
3.2.4 新民居推广需求 |
3.3 当下轻钢装配式住宅的技术制约 |
3.3.1 结构系统的技术制约 |
3.3.2 围护系统的技术制约 |
3.3.3 内装系统的技术制约 |
3.3.4 管线与设备系统的技术制约 |
3.4 乡村轻钢装配式实践案例分析 |
3.4.1 案例一:飞茑集·松阳陈家铺 |
3.4.2 案例二:安徽长丰吴山轻钢装配式农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滇中彝族轻钢装配式新民居建构策略及部品设计 |
4.1.新民居建构体系的内容与原则 |
4.1.1 建构体系的内容 |
4.1.2 建构体系的原则 |
4.2 新民居建筑设计方法 |
4.2.1 集成设计 |
4.2.2 新民居模数化协调设计 |
4.2.3 新民居平面与空间设计 |
4.3.新民居结构体系部品预制装配设计 |
4.3.1 钢材的选用 |
4.3.2 柱结构部品预制设计 |
4.3.3 梁结构部品预制设计 |
4.3.4 屋架结构部品预制设计 |
4.3.5 楼梯部品预制设计 |
4.4.新民居围护体系预制装配设计 |
4.4.1 围护系统性能要求 |
4.4.2 墙体构造选型 |
4.4.3 墙体部品预制改进设计 |
4.4.4 屋顶部品预制设计 |
4.4.5 楼板部品预制改进设计 |
4.5 新民居装饰体系预制装配设计 |
4.5.1 外部装饰部品预制设计 |
4.5.2 内部装饰部品预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滇中彝族轻钢装配式新民居模块化设计应用探索 |
5.1 “新合院民居”模块化设计应用 |
5.1.1 项目概况 |
5.1.2 新民居方案分析 |
5.1.3 新民居构件部品模块化应用 |
5.1.4 新合院民居建筑单元模块化组合 |
5.1.5 新民居装配式建造过程 |
5.1.6 天井空间营造 |
5.2 “新土掌房民居”模块化设计应用 |
5.2.1 项目概况 |
5.2.2 新民居方案分析 |
5.2.3 新民居建构及构件部品模块化应用 |
5.2.4 新土掌房民居建筑单元模块化组合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成果 |
6.1.1 传统民居建筑语汇的现代转译 |
6.1.2 轻钢装配式新民居的需求层级 |
6.1.3 新民居建构策略及部品设计 |
6.2 创新点 |
6.2.1 定义创新 |
6.2.2 技术探索及尝试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不足 |
6.3.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滇中传统民居测绘图纸 |
(4)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理念与产业化背景下现代木结构发展与应用 |
1.1.2 城乡关系下乡建热潮与地域性话题的回归 |
1.1.3 井冈山大仓村的现代木结构实践 |
1.2 核心概念辨析 |
1.2.1 现代木结构 |
1.2.2 乡村营建 |
1.2.3 在地性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现代木结构及相关设计研究综述 |
1.4.2 建筑地域性与乡土建筑研究综述 |
1.4.3 在地性建筑设计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现代木结构的发展演变与应用表现 |
2.1 木结构建筑的性能优势与缺陷 |
2.1.1 木材的材质特性与力学性能 |
2.1.2 木结构建筑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 |
2.1.3 木结构建筑预制加工与装配潜能 |
2.1.4 限制木结构建筑发展的性能缺陷 |
2.2 木材工业化与现代木结构产业化 |
2.2.1 木材工业化与材料性能优化 |
2.2.2 现代木结构的产业化发展与体系建立 |
2.2.3 工业4.0 时代下的现代木结构的智能建造 |
2.3 现代木结构建构特征与空间应用 |
2.3.1 材料层级——现代木材的材料类型及用途 |
2.3.2 结构层级——现代木结构的多种结构体系 |
2.3.3 构造层级——现代木结构的连接方式与构造节点 |
2.3.4 现代木结构的建构表现——受力法则的真实反映 |
2.3.5 现代木结构的空间应用——高度与跨度的空间突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乡村营建中现代木结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1 木结构建筑在乡土环境中的起源与演变 |
3.1.1 木结构建筑在不同人类文明阶段下的演变 |
3.1.2 木结构建筑在不同地域乡土环境中的表达 |
3.2 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
3.2.1 国外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
3.2.2 国内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
3.3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面临的现实困难与制约因素 |
3.3.1 木材资源与森林管理 |
3.3.2 乡村文化认同缺失与木结构认知误区 |
3.3.3 现代木结构的经济性问题 |
3.3.4 乡村设计建造的规范性与技术引入问题 |
3.4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优势与时代机遇 |
3.4.1 木材亲和乡村地貌的天然优势 |
3.4.2 现代木结构面对乡村地形的运输与装配优势 |
3.4.3 国内乡村振兴、特色小镇、装配式建筑等政策导向机遇 |
3.4.4 国内现代木结构行业标准完善与体系建立 |
3.5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发展趋势 |
3.5.1 可持续森林管理与地方木材的发展 |
3.5.2 面向文旅康养等类型的现代木结构建筑 |
3.5.3 面向建筑、结构、内装、设备综合设计的现代木结构建筑 |
3.5.4 发挥各材料优势的混合结构体系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及现代木结构回应策略 |
4.1 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 |
4.1.1 基于地形特征与气候环境的乡村自然要素 |
4.1.2 基于社会经济与精神传统的乡村文化要素 |
4.1.3 基于结构体系与在地工法的乡村技术要素 |
4.2 现代木结构回应自然的策略——环境协调与结构配适 |
4.2.1 通过形式与结构设计使建筑融入乡村山水格局 |
4.2.2 通过空间与构造优化进行气候适应与能量调节 |
4.2.3 通过结构配适降低自然损害、维护生态环境 |
4.3 现代木结构回应文化的策略——传统延续与设计转化 |
4.3.1 乡村文脉与传统空间的重塑 |
4.3.2 生产生活场景的保护与营造 |
4.4 现代木结构回应技术的策略——匠艺保护与适宜技术 |
4.4.1 材料置换与传统建筑修缮更新 |
4.4.2 地方材料运用与在地工艺保护 |
4.4.3 新材料技术的适宜引入与综合结构运用 |
4.5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的综合应用方式 |
4.5.1 旧建筑保护与新结构设计 |
4.5.2 预制装配与公众参与结合的建造方式 |
4.5.3 应对灾难快速建设的特殊应用 |
4.5.4 现代木结构“材料-构造-结构-空间”建构层级的优化体系 |
4.5.5 现代木结构应对“自然-文化-技术”在地性系统的综合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乡村营建中的现代木结构探索——“大仓营造”乡村公共空间设计实践.. |
5.1 大仓村的在地性要素与乡村现状 |
5.1.1 湘赣边界自然环境与大仓村区位特征 |
5.1.2 湘赣边界文化背景与大仓村独特历史 |
5.1.3 地区传统建构体系与地方工法 |
5.1.4 乡村现状与问题 |
5.2 大仓讲习所 |
5.2.1 乡村公共空间的重塑 |
5.2.2 传统与现代的材料组织 |
5.2.3 延续建构体系的结构设计 |
5.2.4 预制装配与匠人营造的结合 |
5.2.5 节点设计与传统构造性能优化 |
5.2.6 大仓讲习所在地性综合设计策略 |
5.3 大仓风荷桥 |
5.3.1 历史之路的现代延续 |
5.3.2 乡村风景编绎与自然要素组织 |
5.3.3 结构设计与交会空间营造 |
5.3.4 适宜材料与细部设计 |
5.3.5 大仓风荷桥在地性综合设计策略 |
5.4 大仓村其他木构民宿对比研究 |
5.4.1 大仓讲习所、风荷桥与大仓“红梦源”民宿对比 |
5.4.2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误区:符号化与趋同化 |
5.4.3 普遍技术在地应用的价值倡导:技术的在地修正与自然人文思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木结构生产加工企业访谈 |
附录 B 现代木结构设计案例汇总表 |
硕士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湘南传统村落景观形态更新设计 ——以衡阳市中田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概念界定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3 综合述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湘南传统村落概况 |
2.1 湘南地区自然条件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河流水系 |
2.1.3 气候资源 |
2.2 湘南地区人文条件 |
2.2.1 历史沿革 |
2.2.2 文化背景 |
2.2.3 行政区划 |
2.3 湘南地区传统村落统计与分布 |
2.4 中田村村落概况 |
2.4.1 中田村的区位条件 |
2.4.2 中田村的自然条件 |
2.4.3 中田村的人文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田村景观形态的物质性解析 |
3.1 中田村景观形态要素 |
3.1.1 点要素 |
3.1.2 线要素 |
3.1.3 面要素 |
3.1.4 体要素 |
3.2 中田村景观形态类别 |
3.2.1 自然形态 |
3.2.2 人工形态 |
3.3 中田村景观形态组织 |
3.3.1 中田村景观形态的平面布局 |
3.3.2 中田村景观形态的立面秩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田村景观形态的非物质性解析 |
4.1 中田村景观形态中的非物质文化体现 |
4.1.1 非物质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 |
4.1.2 中田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
4.2 中田村景观形态中的精神文化体现 |
4.2.1 防御精神在中田村景观形态中的体现 |
4.2.2 棋武精神在中田村景观形态中的体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田村景观形态更新设计 |
5.1 现状问题 |
5.1.1 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缺少明确村落标识 |
5.1.2 景观设计单调,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低 |
5.1.3 整体风貌不协调,商业业态极少,正向空心村发展 |
5.2 相关案例分析 |
5.2.1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 |
5.2.2 广州莲塘古村的保护与开发 |
5.2.3 浙江松阳县乡村可持续创新发展 |
5.3 中田村景观形态更新设计方案 |
5.3.1 方案整体定位 |
5.3.2 更新设计思路 |
5.3.3 更新设计原则 |
5.3.4 更新设计策略 |
5.3.5 更新设计分析 |
5.3.6 效果呈现 |
5.3.7 鸟瞰全览 |
5.4 设计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之处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乡村旅游背景下湖南乡镇民宿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旅游 |
1.1.2 乡村振兴 |
1.1.3 民宿发展热潮 |
1.1.4 乡镇民宿热潮背后的隐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内容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研究内容 |
1.4 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 |
1.4.1 国外民宿的发展现状和相关研究 |
1.4.2 国内民宿的发展现状和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优秀民宿设计分析 |
2.1 选址与环境 |
2.1.1 民宿的选址 |
2.1.2 环境设计 |
2.2 建筑形式 |
2.3 功能空间 |
2.3.1 公共空间 |
2.3.2 客房空间 |
2.3.3 后勤空间 |
2.4 民宿体验 |
2.4.1 安全舒适 |
2.4.2 互动交流 |
2.4.3 主题特色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湖南地区民宿发展现状及民居建筑特征分析 |
3.1 湖南民宿的发展现状 |
3.1.1 背景 |
3.1.2 乡村旅游优势 |
3.1.3 发展概括 |
3.1.4 相关规范 |
3.2 湖南地区传统乡镇民居建筑特征 |
3.2.1 不同地域文化下的乡镇民居建筑 |
3.2.2 建筑布局 |
3.2.3 平面布局 |
3.2.4 立面形态 |
3.2.5 建筑材料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湖南地区乡镇民宿案例研究与分析 |
4.1 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故湘民宿案例研究 |
4.1.1 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 |
4.1.2 选址 |
4.1.3 建筑设计 |
4.1.4 安全与舒适 |
4.1.5 主题特色 |
4.1.6 经营管理 |
4.2 上堡村上堡故事民宿案例研究 |
4.2.1 上堡古村 |
4.2.2 上堡村建筑现状分析 |
4.2.3 民宿选址 |
4.2.4 建筑设计 |
4.2.5 安全与舒适 |
4.2.6 主题特色营造 |
4.2.7 经营管理 |
4.3 白廊村眷宿·臻品民宿案例研究 |
4.3.1 白廊村 |
4.3.2 选址 |
4.3.3 建筑设计 |
4.3.4 安全与舒适 |
4.3.5 主题特色 |
4.3.6 经营管理 |
4.4 湖南地区乡镇民宿设计的比较及思辩 |
4.4.1 选址与环境 |
4.4.2 空间尺度与细节 |
4.4.3 安全与舒适 |
4.4.4 主题特色 |
4.4.5 经营发展 |
4.5 湖南地区乡镇民宿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
4.5.1 选址不合理 |
4.5.2 忽视人体尺度感 |
4.5.3 安全隐患 |
4.5.4 主题特色不突出 |
4.5.5 营销模式单一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镇民宿设计策略研究 |
5.1 选址合理 |
5.1.1 环境独特 |
5.1.2 交通便捷 |
5.2 空间设计 |
5.2.1 公共空间设计 |
5.2.2 客房空间设计 |
5.2.3 后勤空间设计 |
5.3 安全舒适 |
5.3.1 安全管理 |
5.3.2 卫生洁净 |
5.3.3 服务专业 |
5.4 主题特色营造 |
5.4.1 建筑风格:传承与创新 |
5.4.2 材料:因地制宜 |
5.4.3 装饰及陈设:淳朴自然 |
5.4.4 文化体验活动:彰显当地特色 |
5.5 经营发展 |
5.5.1 乡村主人的参与 |
5.5.2 多产业联结 |
5.5.3 网络式宣传渠道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浙江景宁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民族关系研究 |
(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
(三)畲族研究 |
(四)国外族群关系研究 |
三、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时段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田野工作简介 |
(一)田野点选择 |
(二)主要田野点简介 |
(三)田野过程 |
第一章 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人地环境和历史背景 |
一、自然地理 |
二、建制沿革 |
三、人文生态 |
(一)经济与社会状况 |
(二)民族与人口结构 |
四、民族源流 |
(一)族源记忆:盘瓠传说 |
(二)畲族的多元组成 |
五、交往历史 |
(一)迁徙与交往 |
(二)“蛮獠啸乱”的民族记忆与陈元光移民 |
(三)畲族和汉族先民反封建和反压迫的联合斗争 |
(四)历史上的民族隔阂与歧视 |
第二章 经济政治的交往交流交融 |
一、经济交往 |
(一)生产与交换 |
(二)计划与集体 |
(三)竞争与流动 |
二、政治互动 |
(一)体制外权威与体制内权力 |
(二)村民自治和民族互动 |
(三)公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
三、纠纷调解 |
(一)传统的纠纷调解方式 |
(二)体制规范下的纠纷调解 |
四、社会结构 |
(一)受教育状况 |
(二)职业结构 |
第三章 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
一、语言互借 |
(一)主动融入:畲语与方言 |
(二)隐语辨亲疏:具有民族特色的畲语现象 |
(三)文化传承:畲语再教育 |
二、信仰共存 |
(一)做功德与传师学师 |
(二)“盘瓠”与“凤凰”的隐与显 |
三、风俗变迁 |
(一)人生礼仪的符号互动 |
(二)岁令节庆的互动 |
(三)其他风俗习惯的变迁 |
四、文化资本与消费 |
(一)民族旅游下的互动交流 |
(二)文化消费与民族关系 |
第四章 社会生活的交往交流交融 |
一、族际通婚 |
(一)族内婚到族外婚 |
(二)族际通婚态势衍变 |
二、居住格局 |
(一)住宅的空间格局演变 |
(二)民居建筑的变迁发展 |
三、社会关系网络 |
(一)公共关系网络 |
(二)邻里关系下的小世界 |
四、继嗣与收养 |
五、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的起落 |
第五章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力机制 |
一、经济推力 |
(一)小农经济下的互动 |
(二)集体经济下的互动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互动 |
二、政策引领 |
(一)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推动 |
(二)民族平等政策的促进 |
(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
三、文化传播 |
(一)文化传播中的交融与保持 |
(二)信息时代的文化传播 |
四、旅游场型构 |
(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扩大“场” |
(二)民族文化再生产中的民族关系 |
第六章 对景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几点思考 |
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
(一)历史记忆与民族互动 |
(二)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变迁 |
(三)文明的衍进与民族的交融 |
二、民族互动下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
(一)社会交往与“镜中我”文化感知 |
(二)文化自觉与多元一体 |
(三)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 |
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需要继续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
(一)民族文化传承问题 |
(二)优惠政策与利益平衡问题 |
(三)反民族歧视问题 |
(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持续推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2:调查问卷(节选) |
附录3: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工作“新十条” |
附录4:图表索引 |
(8)基于物种历史分布数据与生态位模型的濒危物种分布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前言 |
2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2.1 研究内容和意义 |
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
3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物种历史分布数据库建立 |
1 前言 |
1.1 物种分布研究的数据需求 |
1.2 物种分布数据获取 |
1.3 新方志数据搜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研究对象 |
2.3 地方志收集 |
2.4 相关信息补充 |
2.5 物种分布制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东北豹(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历史分布变迁 |
3.2 黑嘴松鸡(Tetrao parvirostris)历史分布变迁 |
3.3 水獭(Lutra lutra)历史分布变迁 |
3.4 猞猁(Lynx lynx)历史分布变迁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物种历史分布重建—以东北豹为例 |
1 前言 |
1.1 物种分布模型研究 |
1.2 物种历史分布重建的意义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搜集和整理 |
2.2 模型模拟 |
3 研究结果 |
3.1 模型准确性 |
3.2 潜在分布变迁 |
4 讨论 |
4.1 东北豹潜在历史分布区的变化 |
4.2 东北豹保护策略 |
第三部分 结合历史背景的物种长时间分布变迁—以黑嘴松鸡为例 |
1 前言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集的建立 |
2.2 环境变量的选择 |
2.3 模型模拟 |
3 研究结果 |
3.1 数据库与模型准确性 |
3.2 黑嘴松鸡历史潜在分布区变化 |
3.3 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潜在分布区面积变化 |
4 讨论 |
4.1 模型模拟 |
4.2 黑嘴松鸡威胁与保护 |
第四部分 基于历史分布数据的物种系统保护规划—以中华穿山甲为例 |
1 前言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数据集的建立 |
2.3 环境变量的选择 |
2.4 模型模拟 |
2.5 优先保护规划 |
3 研究结果 |
3.1 模型准确性 |
3.2 分布范围随时间的变化 |
3.3 保护优先性 |
4 讨论 |
4.1 威胁 |
4.2 对保护的启示 |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2 讨论 |
2.1 新方志数据来源的优势与不足 |
2.2 模型的限制性 |
3 展望 |
附录 |
1 物种分布模型综述补充材料 |
2 东北豹新方志补充材料 |
3 黑嘴松鸡新方志补充材料 |
4 水獭新方志补充材料 |
5 猞猁新方志补充材料 |
6 中华穿山甲新方志补充材料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广西百色市森林防火体系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实地调查法 |
1.5.2 对比分析法 |
1.6 研究趋势分析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山系水系 |
2.4 气侯条件 |
2.5 森林资源概况 |
第三章 百色市森林防火体系发展现状 |
3.1 百色市森林火灾特点 |
3.1.1 森林火灾的时间、季节性规律 |
3.1.2 森林火灾发生的立地条件 |
3.1.3 林火火因特点 |
3.1.4 可燃物特点 |
3.2 百色市森林防火体系现状 |
3.2.1 森林火灾损失巨大 |
3.2.2 防火工作面临重重困难 |
3.2.3 组织指挥机构逐步完善 |
3.2.4 森林消防队伍稳定性差 |
3.2.5 阻隔网络体系初见成效 |
3.2.6 立体监测体系才刚刚起步 |
3.2.7 通讯网络体系有待完善 |
3.2.8 消防装备仍比较落后 |
3.2.9 宣传工作仍有盲区死角 |
3.2.10 法规制度逐步健全 |
3.2.11 其他工作有序开展 |
3.3 百色市森林防火体系的薄弱环节 |
3.3.1 林火监测体系相当落后 |
3.3.2 火险预测预报手段滞后 |
3.3.3 联防协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 |
3.3.4 科技防火有待于深入探索 |
第四章 百色市森林防火体系构建研究 |
4.1 预期目标 |
4.2 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 |
4.2.1 林火监测体系建设 |
4.2.2 加快森林火险预警预报体系建设 |
4.2.3 林火阻隔体系建设 |
4.2.4 林火通信体系建设 |
4.2.5 林火信息指挥体系建设 |
4.2.6 宣传保障体系建设 |
4.2.7 林火扑救体系建设 |
4.2.8 装备体系建设 |
4.2.9 探索联防互助协作体系建设 |
4.2.10 促进森林防火科研体系建设 |
4.2.11 保障体系建设 |
4.3 森林防火体系建设措施 |
4.3.1 加强建设组织领导,完善体系建设多种管理制度 |
4.3.2 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保证体系建设资金落实到位 |
4.3.3 强化体系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参与和防范意识 |
4.3.4 加强设备设施维护,提高机具使用率和效能率 |
4.3.5 强化工程技术管理,确保体系建设工程质量 |
4.3.6 落实工程监督管理,确保建设工程按期完成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百色市森林防火体系现状特点 |
5.1.2 百色市森林防火体系的薄弱环节 |
5.1.3 百色市森林防火体系建设措施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广西百色市2005-2016年森林火灾统计表 |
附表2: 重点森林火险区三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任务表 |
附表3: 森林火险预警预报监测队伍新建规划表 |
附表4: 林火通讯指挥系统建设规划表 |
(10)浙江森林古道保护与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府推进森林古道保护与修复 |
1.1.2 古道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生 |
1.1.3 古道是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的范围界定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1.3.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3 研究内容的界定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检索及典籍查阅 |
1.4.2 田野调查法 |
1.4.3 对比归纳比较法 |
1.4.4 学科交叉法 |
2 古道的分类与构成要素 |
2.1 研究综述 |
2.1.1 相关概念 |
2.1.2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2.1.3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2.1.4 古道的演绎 |
2.1.5 近现代有关森林古道的研究 |
2.1.6 近现代有关森林古道保护与利用的总结 |
2.2 古道的分类 |
2.2.1 按用途划分 |
2.2.2 按古道基底及路线走向分类 |
2.2.3 按古道路面材质划分 |
2.2.4 按基底是否属于林地划分 |
2.3 古道构成的基本要素 |
2.3.1 道路主体部分 |
2.3.2 道路附属物部分 |
2.3.3 道路延伸部分 |
3 浙江森林古道的现状与保护 |
3.1 森林古道的现状 |
3.2 森林古道的基本特点 |
3.3 浙江森林古道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1 非文保的森林古道遗存缺失保护主体 |
3.3.2 保护机制不全与价值认知差异 |
3.3.3 森林古道缺少保护体系研究 |
3.3.4 森林古道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影响 |
3.4 森林古道线性特点及保护要点 |
3.4.1 浙江森林古道线性特点 |
3.4.2 浙江森林古道保护要点 |
3.5 森林古道保护的基本方法 |
3.5.1 建立完整的文献档案 |
3.5.2 分类分级分段的保护 |
3.5.3 多元主体的保护模式 |
3.6 森林古道保护的主要内容 |
3.6.1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 |
3.6.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 |
4 森林古道的保护式利用 |
4.1 森林古道的功能演变 |
4.2 森林古道的游憩功能构建 |
4.2.1 森林古道游憩功能的相关概念 |
4.2.2 森林古道游憩功能的构建 |
4.3 小结 |
5 浙江婺处森林古道案例研究 |
5.1 婺处森林古道资源分析 |
5.2 婺处森林古道存在的问题 |
5.2.1 古道碎片化严重 |
5.2.2 自然侵蚀严重 |
5.2.3 人文古迹受损严重 |
5.2.4 设施建设和管理缺失 |
5.3 婺处森林古道保护与利用的原则 |
5.3.1 整体性原则 |
5.3.2 生态性原则 |
5.3.3 经济建设原则 |
5.3.4 连通性原则 |
5.3.5 健康养生原则 |
5.4 婺处森林古道的规划布局 |
5.4.1 规划定位 |
5.4.2 总体布局 |
5.4.3 主题游径开发 |
5.5 婺处森林古道的游憩功能构建 |
5.6 小结 |
6 总结与不足 |
6.1 总结 |
6.2 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松阳县制定森林防火长远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D]. 马力.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建筑策划研究[D]. 贵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滇中彝族新民居轻钢装配式建构及构件部品设计研究[D]. 张俊.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D]. 马雨萌. 东南大学, 2020(01)
- [5]湘南传统村落景观形态更新设计 ——以衡阳市中田村为例[D]. 李果. 南华大学, 2020(01)
- [6]乡村旅游背景下湖南乡镇民宿设计策略研究[D]. 周珏. 湖南大学, 2020(07)
- [7]浙江景宁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D]. 贾兴荣.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8]基于物种历史分布数据与生态位模型的濒危物种分布模拟[D]. 杨立.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广西百色市森林防火体系现状调查与分析[D]. 朱文诚. 广西大学, 2017(06)
- [10]浙江森林古道保护与利用的研究[D]. 寿云蕾.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