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P53基因和蛋白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常征辉[1](2021)在《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模型的治疗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少弱精子症是常见的男性不育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近些年逐年升高,亟需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西医治疗本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疗效欠佳,中医药在男性不育的防治方面有独特优势。益肾兴阳胶囊作为一种中成药,早期主要用于治疗阳痿早泄,现在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治疗少弱精子症,因此研究并揭示益肾兴阳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尚未对其整体的药效机理形成全面的认识,为此迫切需要有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来对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指导临床安全、合理地用药。论文包括文献综述、网络药理学预测和实验研究。文献综述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药对少弱精子症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传统中医药对少弱精子症的认识、中医辨证分型、中药复方研究等进展;从现代医学角度探讨了少弱精子症的病因、睾丸生精功能的调控机制、治疗方法等。以上内容的探讨,为本课题顺利开展做了铺垫。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益肾兴阳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关键靶点、生物通路等相关机制,为动物实验药效机制研究奠定基础。设计动物实验,观察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模型精子质量、生精细胞凋亡、增殖分化、以及精子能量代谢的影响,阐述其作用机制,为益肾兴阳胶囊组方用药及作用机制提供实验探索。研究方法:1.网络药理学通过多个中药成分与靶标数据库收集和筛选益肾兴阳胶囊的化学成分,构建益肾兴阳胶囊作用靶点PPI网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 network);同时从疾病基因数据库对少弱精子症靶点进行检索及筛选;并将疾病基因映射到PPI网络,获取益肾兴阳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关键作用靶点;构建益肾兴阳胶囊来源中药-成分-靶点-模块-通路网络,通过富集分析预测益肾兴阳胶囊的潜在作用机制。2.实验研究。复制环磷酰胺诱导的少弱精子症小鼠模型,采用精液分析、电镜、流式细胞、Western Blot等方法,对正常组、模型组、益肾兴阳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枸橼酸氯米芬对照组、万艾可对照组、汇仁肾宝对照组进行精子质量、精子腺嘌吟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生精细胞周期、睾丸超微结构、睾丸组织 B 细胞淋巴瘤-2 基因(B-cell lymphoma 2,Bcl-2)、Bcl-2 相关 X 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磷脂酶肌醇 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C-Kit 原癌基因(C-Kit proto-oncogeneprotein,C-Kit)、A 细胞凋亡信号调节激酶 1(Apoptosis signal-regulating kinase 1,ASK1)、c-JunN 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表达的检测。复制雷公藤多苷诱导的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采用精液分析、ELISA、流式细胞、RT-PCR等方法,对正常组、模型组、益肾兴阳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枸橼酸氯米芬对照组、万艾可对照组、汇仁肾宝对照组进行精子质量、性激素水平、线粒体膜电位、睾丸组织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蛋白、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2(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 2,VDAC2)、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 3(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 3,VDAC3)、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 1(Cell cycle checkpoint kinase 1,CHK1)、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 2(Cell cycle checkpoint kinase 2,CHK2)蛋白表达的检测。研究结果:1.网络药理学共得到益肾兴阳胶囊418个化学成分、2447个靶点和少弱精子症134个致病基因;其中17个靶点为益肾兴阳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关键作用靶点,它们参与了 8个关键模块;中药-成分-靶点-模块-通路网络分析发现,其中有57个成分参与调控了关键的作用靶点和关键模块,有可能影响生精细胞凋亡、增殖分化和精子能量代谢。2.动物实验首先模型建立成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动物少弱精子症成立。小鼠实验药效学研究显示,益肾兴阳胶囊可以改善少弱精子症小鼠模型精子质量和精子ATP含量(P<0.01);睾丸组织超微结构与模型组相比,益肾兴阳胶囊各组生精细胞、支持细胞线粒体明显增多,轻微肿胀,并且可见正常形态高尔基体,睾丸超微结构改善明显。作用机制研究显示,益肾兴阳胶囊可以调控少弱精子症小鼠模型生精细胞周期、睾丸组织Bcl-2、Bax、PI3k、Akt、SCF、C-Kit、ASK1、JNK 蛋白表达(P<0.05)。大鼠实验药效学研究显示,益肾兴阳胶囊可以改善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精子质量、性激素水平和精子线粒体膜电位(P<0.05)。作用机制研究显示,益肾兴阳胶囊可以调控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睾丸组织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VDAC2、VDAC3、CHK1、CHK2蛋白表达(P<0.05)。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网络药理学相关的生物学通路预测。研究结论:1.益肾兴阳胶囊可以显着提高少弱精子症模型精子质量并改善睾丸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情况。2.益肾兴阳胶囊可以抑制少弱精子症模型生精细胞凋亡,具体机制可能与调控 Bcl-2、Bax、PI3k、Akt、SCF、C-Kit、ASK1、JNK 蛋白表达有关。3.益肾兴阳胶囊可以改善睾丸的生精功能,促进生精细胞增殖分化,具体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以及CHK1、CHK2蛋白表达有关。4.益肾兴阳胶囊可以增强少弱精子症模型精子能量代谢,具体机制可能与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增强VDAC2、VDAC3蛋白表达有关。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了益肾兴阳胶囊具有补肾精、促生殖的治疗效果,也揭示了益肾兴阳胶囊通过抑制生精细胞凋亡、促进生精细胞增殖分化、增强精子能量代谢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相关作用机制。
何光勇[2](2020)在《人工驯养树鼩睾丸亚显微结构及MCM7、Bcl-2、Bax、p21、p53基因表达的季节性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 的]探讨人工驯养成年树鼩睾丸精子在发生过程中,曲精小管的显微结构及亚显微结构变化是否存在季节性差异;探讨MCM7、Bax、Bcl-2、p53、p21基因在人工驯养的成年树鼩精子发生过程中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是否存在季节性差异。[方 法]以12组不同月份的成年雄性树鼩睾丸组织为材料,采用HE染色技术对睾丸组织显微结构进行观察;采用透射电镜对睾丸组织亚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在其石蜡组织切片上进行MCM7、Bax、Bcl-2、p53、p21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及MCM7、Bax、Bcl-2、p53、p21基因的DNA-mRNA原位杂交检测。[结 果]H.E染色结果显示:1月份人工驯养树鼩睾丸曲精小管中变形的精子及精子变形脱落的残质较少。2-4月份中,变形的精子数量和精子变形脱落的残质有呈逐月增加的趋势,5-8月份可观察到大量变形的精子细胞和几乎充满管腔的精子变形脱落的残质。9月份生精细胞数量、变形中的精子和精子变形脱落的残质较8月份明显减少,10月份次级精母细胞、圆形精子细胞和变形中的精子细胞较9月份又有所增加。11-12月份呈现与1月份相似的状态,变形的精子细胞数量和脱落的残质较少。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全年12个月中,3-7月份人工驯养树鼩睾丸曲精小管中游离精子最多。8月份游离精子数量较3-7月份有所减少,但较9-12月份和1-2月份多。8-12月份和1月份人工驯养树鼩睾丸组织曲精小管中观察到部分生精细胞发生凋亡,1-2月份树鼩睾丸中偶见初级精母细胞出现壳状核仁。1-4月份和10-12月份树鼩睾丸中观察到畸形精子产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CM7蛋白在全年各个月份树鼩睾丸曲精小管中均有阳性表达信号,主要表达于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其阳性细胞率存在季节性差异;Bcl-2蛋白在1月份树鼩睾丸曲精小管各级生精细胞无阳性信号表达信号,2-10月份主要表达于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11-12月份主要表达于精原细胞和少部分初级精母细胞,阳性细胞率存在季节性差异;Bax蛋白在1-4月份和11-12月份曲精小管各级生精细胞中均有阳性表达,5-10月份主要在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表达,阳性细胞率存在季节性差异;p21蛋白和p53蛋白在各月份树鼩曲精小管中各级生精细胞上均无阳性表达信号。原位杂交结果显示:1-12月份人工驯养树鼩睾丸组织中,MCM7基因主要在曲精小管中的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中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Bcl-2基因在1-12月份树鼩睾丸曲精小管的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Bax基因在2月份各级生精细胞中均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1、3、9、10月份在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4-8月份在各级生精细胞中均未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11-12月份在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中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p21基因在1-2月份树鼩睾丸曲精小管的各级生精细胞中均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3-5月份在精原细胞中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6-9月份在各级生精细胞中均未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10-12月份在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中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p53基因在2-4月份和8-11月份树鼩睾丸曲精小管的精原细胞中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5-7月份在曲精小管中的各级生精细胞中均未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12月份和1月份在曲精小管的各级生精细胞中检测到较弱的阳性杂交信号。[结 论]1.人工驯养树鼩睾丸精子发生过程中,曲精小管在显微结构变化上存在季节性差异;2.人工驯养树鼩睾丸精子发生过程中,曲精小管在亚显微结构变化上存在季节性差异;3.MCM7、Bcl-2和Bax参与了人工驯养树鼩睾丸精子发生过程的调控,在生精细胞中的表达存在季节性差异;4.p21和p53两个基因在蛋白水平可能未参与人工驯养树鼩精子发生过程的调控。
杨思琪[3](2020)在《GC-1精原细胞DNA损伤模型的建立及淫羊藿苷保护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建立三种小鼠睾丸精原细胞株GC-1细胞DNA损伤模型并分析其异同;(2)研究淫羊藿苷(Icarrin,ICA)对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致GC-1细胞DNA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1、三种GC-1细胞DNA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差异分析:分别采用40 J/m2 UVB辐照GC-1细胞后培养0、0.5、1、2、4和6 h,不同浓度(0、50、100、150、200和250 m M)D-Gal处理GC-1细胞0、1、3、6、12、24、48和72 h,不同浓度(2.5、5、10、25和50μg/mL)博来霉素(Bleomycin,BLM)刺激GC-1细胞0、0.5、1、2、4和6 h,随后检测以下指标:(1)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DNA双链断裂早期标记物磷酸化组蛋白H2AX(Phosphorylated H2AX,γ-H2AX)表达及定位;(2)免疫荧光法检测氧化性DNA损伤标记物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 G)表达及定位;(3)Western blot法检测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P-P53和P21表达水平,从而比较不同处理因素对GC-1细胞DNA损伤及修复的差异。2、我们将GC-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DMSO处理组、150 m M D-Gal处理组、150 m M D-Gal加不同浓度ICA(0.125、0.25、0.5、1、2、4和8μM)处理组,不同浓度ICA预保护GC-1细胞12 h后加入D-Gal继续培养6 h,采用MTT法筛选ICA用药浓度。随后将GC-1精原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150 m M D-Gal处理组、不同浓度ICA(0.5、1、2和4μM)处理组,不同浓度ICA预保护 GC-1细胞12 h后加入150 m M D-Gal继续处理6 h,随后检测以下指标:(1)免疫荧光法检测γ-H2AX及8-OHd G表达及定位;(2)Western blot法检测γ-H2AX、P-P53和P21蛋白表达水平;(3)免疫荧光法检测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BER)相关蛋白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8-oxoguanine DNA glycosylase 1,OGG1)、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和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ay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XRCC1)表达及定位;(4)Western blot法检测OGG1、APE1和XRCC1蛋白表达水平;(5)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GC-1细胞凋亡。结果:1、(1)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UVB辐照后,γ-H2AX蛋白表达水平在4 h达到高峰,6 h开始下降,呈先升后降趋势;不同浓度D-Gal处理GC-1细胞不同时间后,γ-H2AX蛋白表达均在D-Gal浓度为150 m M时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我们采用150 m M D-Gal处理GC-1细胞0、1、3、6、12和24 h后,γ-H2AX蛋白表达水平在6 h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呈先升后降趋势;不同浓度BLM刺激GC-1细胞不同时间后,当BLM浓度在2.5-10μg/mL范围时,γ-H2AX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当BLM浓度在25-50μg/mL范围时,γ-H2AX蛋白表达水平在2 h达到高峰,4 h开始下降。(2)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未处理的GC-1细胞中未检测到荧光,UVB辐照和BLM刺激后,8-OHd G在胞核和胞浆内均有表达,且随着培养时间越长,GC-1细胞核内表达逐渐增多;D-Gal处理后,8-OHd G主要表达在胞浆,在6 h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UVB辐照后,P-P53和P21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P53蛋白表达水平在2 h后开始显着升高,P21蛋白表达水平在6 h开始显着升高;不同浓度D-Gal处理GC-1细胞不同时间后,P-P53和P21蛋白表达水平均在D-Gal浓度为150 m M时达到峰值,150 m M D-Gal处理GC-1细胞不同时间后,P-P53蛋白表达水平在6 h达到高峰,P21蛋白表达水平在6 h开始显着增加,12 h达到高峰,24 h后P-P53和P21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浓度为2.5-10μg/mL的BLM处理GC-1细胞不同时间后,P-P53和P21蛋白表达水平均逐渐升高,且趋势一致,而25-50μg/mL浓度的BLM处理GC-1细胞不同时间后,P-P53和P21蛋白表达水平均在2 h达到峰值,4 h后P-P53表达水平开始下降,P21蛋白几乎无表达。2、(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Gal处理组中8-OHd G、γ-H2AX、P-P53和P21表达水平均上升,与D-Gal处理组相比,ICA不同浓度组(0.5、1、2、4μM)8-OHd G、γ-H2AX、P-P53和P21蛋白表达水平表达均下降。(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Gal处理组中γ-H2AX、P-P53、P21蛋白呈上升的趋势,而不同浓度ICA处理后可下调其表达。(3)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Gal处理组中BER通路相关蛋白OGG1、APE1和XRCC1表达均上升,而ICA不同浓度组可下调其表达。(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Gal处理组中OGG1、APE1和XRCC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上升,与D-Gal处理组相比,不同浓度ICA组OGG1、APE1和XRCC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下调。(5)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D-Gal处理组GC-1细胞凋亡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而给予ICA干预后细胞凋亡有所改善。结论:1、成功建立3种(UVB辐照、D-Gal刺激以及BLM刺激)GC-1精原细胞DNA损伤模型,且D-Gal处理GC-1细胞DNA损伤较轻,UVB辐照和BLM刺激GC-1细胞DNA损伤较重;2、ICA能够改善D-Gal诱导的GC-1细胞DNA损伤并抑制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ER通路有关。
石中玉[4](2020)在《益气解毒方对60Co γ射线致雄性小鼠生育功能损伤的防治效应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电离辐射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受到的辐射损伤也越来越多。男性的生殖系统对电离辐射高度敏感,射线会使精子浓度、活率、活力、形态结构、染色体以及DNA等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或损伤,导致男性生育力下降或/和子代发育不良。目前,中药复方对生殖系统辐射损伤防护的研究仍然较少,近几年来,课题组对源自临床并经实验室优化的中药复方——益气解毒方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该方可有效减轻睾丸辐射损伤。所以,本研究将继续深入探讨电离辐射对雄性生育力的影响以及益气解毒方的防治效果。目的梳理中医古籍文献“肾主生殖”的理论,并基于此深入探讨男子生殖之精与胎孕的关系,以期为男子精子质量下降所致生育能力障碍的病因、病机分析及治疗提供中医理论指导。结合实验,利用电离辐射损伤动物模型,观察电离辐射对小鼠精子质量及其生育能力的影响以及益气解毒方的防治效果,并探讨TLR5信号通路在以上病理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理论研究:通过查阅中医古籍文献,总结“肾主生殖”中医理论的特点,对“肾主生殖”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再辨析肾精以及男子生殖之精的关系,进而探讨男子生殖之精对胎孕的影响,完善男性不育症的中医理论。实验研究:实验一:将24只雄性Balb/c小鼠根据体质量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和益气解毒方组。空白组小鼠进行假照射作为空白对照,模型组和益气解毒方组小鼠使用1.0 Gy 60Coγ射线对其进行一次性全身照射。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在照前7 d至照后35 d灌胃去离子水,益气解毒方组小鼠灌胃益气解毒方药液。照后第36d,按雄雌比1:2的比例,将每只雄性Balb/c小鼠与雌性Balb/c小鼠合笼,合笼五周,每日早上8点、下午5点检查雌鼠阴道栓,通过称量体质量的辅助手段将确定怀孕的雌鼠隔离,单笼饲养。雄性小鼠在照后第70 d处死并取材,记录雄性小鼠的体质量变化、睾丸、附睾系数以及精液常规指标,子代小鼠出生后观察至42日龄处死,记录雌鼠的受孕率、平均窝仔数以及子代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实验二:将72只雄性Balb/c小鼠根据体质量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安多霖组和益气解毒方组。空白组小鼠进行假照射作为空白对照,模型组、安多霖组和益气解毒方组小鼠使用2.0 Gy 60Coy射线对其进行一次性全身照射。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在照前7 d至照后35 d灌胃去离子水,安多霖组和益气解毒方组小鼠分别灌胃安多霖混悬液和益气解毒方药液。照后第36d,按雄雌比1:2的比例,将每只雄性Balb/c小鼠与雌性Balb/c小鼠合笼,合笼五周,每日早上8点、下午5点检查雌鼠阴道栓,通过称量体质量的辅助手段将确定怀孕的雌鼠隔离,单笼饲养。雄性小鼠分别在照后第35 d、70 d处死并取材,检测雄性小鼠的睾丸和附睾系数、睾丸和附睾的超微结构变化、全血细胞计数以及精液常规指标,子代小鼠出生后观察至第42日龄处死,记录雌鼠的受孕率、平均窝仔数、子代小鼠的性别比例、体质量变化、全血细胞计数以及血液生化变化情况。实验三:检测实验二中取材的小鼠精子的ATP含量、精子膜电位变化、精子TLR5、MyD88、IRAK4、PI3K、GSK-3α的表达变化情况以及小鼠睾丸中TLR5、GSK-3 α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理论研究:(1)“肾主生殖”的功能基础是基于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肾藏精”理论。其中,“肾藏精”主要体现为肾具有封藏之性,可藏先、后天之精及脏腑之精。(2)“肾主生殖”主要体现在两点,其一是肾与男子生殖器官关系密切,肾可通过经脉络属统领男子阴器,且肾开窍于前阴。其二是肾可通过调节肾中精气进而调节人体生殖功能。(3)男子生殖之精与肾精的功能、储藏部位均不同。肾精藏于肾,除濡养并维持本脏腑的生理功能以外,还可作为化生男子生殖之精的物质基础。而男子生殖之精藏于精室,有繁殖作用,可排出体外与女子生殖之精结合成胎。(4)对胎孕而言,胎孕的形成是以男子生殖之精与女子生殖之精互相交结而成,因此,男子生殖之精的健康是形成胎孕的必要因素,其异常会导致胎儿的禀赋不足。实验研究:实验一:1.0 Gy 60Co γ射线可以迅速降低雄性Balb/c小鼠体质量,而在照射前后给予小鼠益气解毒方可促进小鼠体质量恢复。同时,照后70 d小鼠的精子质量以及与之交配的雌鼠的窝仔数仍未恢复至空白组水平,而益气解毒方的防治有效地改善了以上情况。实验二:小鼠受一次性全身照射2.0 Gy 60Co γ射线后,小鼠在照后35 d时的睾丸、附睾系数、精子质量、睾丸和附睾的超微结构以及全血细胞计数均严重受损。至照后70 d雄性小鼠的精子浓度和全血细胞计数已经恢复,但精子活力及活率仍未恢复。子代小鼠方面,模型组子代小鼠窝仔数显着下降、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显着升高,提示子代小鼠受亲代精子质量下降所影响而发育缓慢,而益气解毒方的防治有效地改善了以上情况。实验三:照后35 d、70 d,照射各组小鼠精子线粒体膜电位及精子ATP含量下降,安多霖和益气解毒方有效改善了照后35 d小鼠精子膜电位的损伤。照后35 d模型组小鼠的TLR5、MyD88、IRAK4、PI3K和GSK-3α的表达显着上升,而益气解毒方下调了TLR5等各因子在精子上的表达。在睾丸中,模型组TLR5的表达比空白组显着下降,给药组与空白组相比无显着差异。结论:理论研究:“肾主生殖”的功能基础是基于“肾藏精”的功能,而肾所藏之肾精与男子生殖之精具有互根互用的关系。同时,胎孕与男子生殖之精密切相关,男子生殖之精的充盈是优生优育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我们可以通过调养肾精达到滋补生殖之精的作用。所以,基于优生优育的基本原则及肾为封藏之本的特性。我们要以预防为主,重视对肾的调养,不宜妄泻肾精,并在计划求子之前做必要的相关检查,以保证良好的胚胎质量。实验研究:本次实验复制了课题组前期的睾丸辐射损伤模型,进而观察到电离辐射对雄性小鼠生育功能的损伤,而在照射前后均给予益气解毒方对雄性小鼠生育功能的损伤是起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我们观察到2 Gy 60Co γ射线能够激活小鼠精子上TLR5以及下游信号因子GSK-3 α的表达这可能是电离辐射导致精子活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益气解毒方可通过抑制精子上TLR5以及下游因子GSK-3 α的表达改善了小鼠的精子活力。此外,2 Gy 60Co γ射线抑制了睾丸中TLR5的表达,而对GSK-3 α并无明显调控作用,其中的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
殷骏[5](2019)在《低氧诱导精母细胞凋亡导致精子生成减少的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高原低张性缺氧(低氧)对男性生殖功能有显着负面影响,其中,精子生成减少是高原男性生殖功能低下的中心环节。精子生成减少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体内研究表明,在生精细胞中,精母细胞对低氧最为敏感,但是低氧引起体内精母细胞凋亡的机制还不明确。缺氧引起细胞凋亡有两条重要途径:死亡受体凋亡途径和线粒体凋亡途径,这两条凋亡途径在肿瘤中被广泛研究,然而这两条凋亡途径是否参与低氧引起的精母细胞凋亡还不清楚。在体内缺血性缺氧所引起的精子生成减少的疾病模型中,HIF-1α与精索静脉曲张、睾丸扭转、寡精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是HIF-1α是否参与高原低氧所引起的精母细胞凋亡,以及HIF-1α与两条凋亡途径间的调控机制更无从知晓。巨自噬(简称自噬)开始形成于以Beclin-1连接的自噬起始复合物,复合物相互连接形成双层膜结构,双层膜进一步延长形成闭合环装的自噬小体,自噬小体包裹细胞内破坏的细胞器和损伤的蛋白并与溶酶体融合,最终细胞得以存活。自噬与凋亡是两个紧密联系的病理生理学过程,自噬先于凋亡出现,当外界刺激出现时,自噬出现并抑制凋亡;当外界刺激超过一定限度时,凋亡反过来抑制自噬并正反馈加强凋亡。阐明低氧下精母细胞自噬与凋亡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对于研究低氧引起的精子生成减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查明低氧引起精母细胞凋亡的内在机制,明确低氧对精母细胞自噬的影响,以及探讨自噬和凋亡在精母细胞中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为防治低氧引起的精子生成减少提供新策略和新靶点。研究方法与内容:1.建立低氧(1%氧浓度)诱导小鼠精母细胞系GC-2凋亡模型,并使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2.缺氧处理GC-2细胞48h后,酶标法检测LDH含量、Caspase-8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DR5、c-FLIP、DcR2、TRAIL、Fas等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DR)凋亡途径相关基因表达,RT-qPCR法检测DR凋亡途径各相关基因mRNA表达。低氧下加入caspase-8特异性抑制剂Z-IETD-FMK,酶标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探讨DR凋亡途径在低氧诱导GC-2细胞凋亡模型中的作用。3.低氧结束后,酶标法检测Caspase-3/9含量;JC-1探针法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检测p53、Bcl-2、Bax等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基因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线粒体凋亡途径各相关基因mRNA表达。低氧下特异性抑制caspase-9和同时抑制caspase-8和caspase-9后,酶标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探索线粒体凋亡途径在低氧诱导GC-2细胞凋亡模型中的作用。4.低氧条件下转染HIF-1α特异性siRNA,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C-2凋亡,酶标法检测caspase-3/8/9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DR5、c-FLIP、DcR2、TRAIL、Fas、p53、Bcl-2、Bax等凋亡途径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研究HIF-1α在低氧激活DR凋亡途径和线粒体凋亡途径中的作用。5.建立低氧抑制小鼠精母细胞系GC-2自噬模型,并使用mCherry-GFP-LC3B法标记自噬小体与自噬性溶酶体并观察自噬流;流式细胞术检测自噬;Western Blot法检测Beclin-1、ATG5、BNIP-3、VPS34、LC3-II、p62、mTOR、LAMP2、VMA等自噬途径相关基因蛋白表达。6.低氧下转染Caspase-8特异性siRNA,采用酶标法检测GC-2细胞Caspase-3/8含量;mCherry-GFP-LC3B法观察自噬流;Cyto-ID法和吖啶橙法检测自噬;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8、cleaved caspase-8、Beclin-1、ATG5、BNIP-3、VPS34、LC3-II、p62、mTOR、LAMP2、VMA等蛋白表达。7.低氧下过表达Beclin-1,运用Cyto-ID法检测GC-2细胞自噬;TUNEL法和Annexin V-FITC法检测凋亡;JC-1法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Western Blot法检测DR5、c-FLIP、DcR2、TRAIL、Fas、p53、Bcl-2、Bax蛋白表达。8.睾丸注射Puro-Beclin 1慢病毒,模拟海拔5000米低压低氧暴露30天,建立小鼠精子生成减少模型;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生精小管结构变化;TUNEL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研究结果:1.与常氧对照组比较,1%氧暴露24h可诱导GC-2细胞凋亡增加,并且凋亡增加呈时间依赖性。2.低氧处理48h后,GC-2细胞DR5、TRAIL、Fas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显着增加,c-FLIP和DcR2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显着减少,DcR1的mRNA水平显着下降;LDH和caspase-8含量显着升高;与低氧对照组比较,特异性抑制caspase-8后,细胞增殖活性显着增加。3.低氧处理后,GC-2细胞Bax和p53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显着增加,Bcl-2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显着下降;caspase-3/9含量显着增加;线粒体去极化占极化比例显着增加;与低氧对照组比较,特异性抑制caspase-8后,细胞增殖活性显着增加;与常氧对照组比较,同时特异性抑制caspase-8和caspase-9后,细胞增殖活性无显着差异。4.低氧暴露下转染HIF-1α特异性siRNA后,GC-2细胞凋亡和caspase-3/8/9含量显着下降;DR5、TRAIL、Fas、Bax和p53的蛋白表达显着下降,c-FLIP、DcR2和Bcl-2的蛋白表达显着增加。5.与常氧对照组GC-2细胞比较,1%氧暴露24h可抑制自噬,并且自噬呈时间依赖性降低;GC-2细胞Beclin-1、ATG5、BNIP-3、VPS34、LC3-II、LAMP2、VMA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62和mTOR的蛋白表达显着增加。6.低氧暴露48h和60h后,转染GC-2细胞caspase-8特异性siRNA,caspase-3/8含量显着下降;GC-2细胞自噬显着增加;Beclin-1、ATG5、BNIP-3、VPS34、LC3-II、LAMP2、VMA蛋白表达显着升高,caspase-8、p62和mTOR的蛋白表达显着降低。7.1%氧暴露48h和60h后,过表达Beclin-1的GC-2细胞自噬显着升高,细胞凋亡显着下降,线粒体去极化占极化比例显着下降;caspase-3/8、cleaved caspase-8、DR5、TRAIL、Fas、Bax和p53的蛋白表达显着下降,c-FLIP、DcR2和Bcl-2的蛋白表达显着增加。8.模拟海拔5000米低压低氧暴露小鼠30天后,Puro-Beclin 1慢病毒转染后的小鼠睾丸中自噬流显着增加,生精小管病损程度减轻,生精细胞凋亡率显着降低。研究结论:1.低氧通过DR凋亡途径和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GC-2细胞凋亡。2.在低氧诱导的GC-2细胞凋亡中,DR凋亡途径和线粒体途径可能是由HIF-1α调控的。3.低氧通过促进caspase-8的活化,抑制GC-2细胞自噬,使低氧诱导的GC-2细胞凋亡进一步增强。4.低氧下过表达Beclin-1可降低线粒体外膜通透和精母细胞凋亡,并且缓解精子生成减少。5.精母细胞中的Beclin-1和caspase-8基因在精子生成减少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治疗精子生成减少的有效靶点。
李秀娟[6](2019)在《二氧化硫和砷暴露对小鼠呼吸道及雄性生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氧化硫(SO2)是典型的煤烟型大气污染物。由于短期内我国能源结构很难完全改变,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散煤使用量的增加,SO2污染现状仍较为严峻。长期接触SO2可削弱或破坏呼吸系统的免疫功能和防御能力,诱发各种呼吸道炎症疾病。哮喘以炎症和免疫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哮喘伴随的长期缺氧还会诱导睾丸细胞凋亡,影响男性生殖健康。SO2是诱发和/或加重哮喘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研究SO2诱发或加重哮喘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探索预防和治疗哮喘的新途径是非常必要的,也非常符合我国当前的需要。另一方面,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地下水砷含量严重超标。地下水砷污染成因复杂且处理成本较高,长期摄入砷会诱发皮肤癌、肺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增加非癌疾病的患病率。由于污染范围广及不良的健康效应,慢性砷中毒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有关慢性饮水砷暴露对健康的危害大多来源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体内研究数据较为缺乏。此外,SO2和砷同时存在于居民生活区,人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SO2和/或砷,但SO2和砷共暴露的健康风险鲜有报道。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本课题的研究。通过构建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哮喘小鼠模型,检测单一污染物SO2吸入暴露对哮喘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以及雄性生殖的影响。模拟居民饮水砷污染,采用饮水摄入砷的方式研究慢性砷暴对呼吸道和肠道结构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检测了SO2和砷共暴露对雄性生殖健康的影响。(1)构建SO2同OVA共同诱导的小鼠哮喘模型,发现SO2单独暴露(10mg/m3,1 h/d,7days)引起了小鼠轻微的气道上皮损伤,但未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SO2作用于OVA诱导的哮喘小鼠后,肺组织病理损伤加重;肺泡灌洗液白细胞总数和分类细胞计数显着增加;黏蛋白MUC5AC基因、促炎细胞因子TNF-α、2型辅助性T细胞因子(IL-4、IL-5和IL-1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的基因表达均显着上调。我们发现SO2单独暴露还显着提高了小鼠肺STAT6mRNA水平和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以上结果表明,SO2单独暴露会损伤气道上皮,从而使过敏原更容易进入呼吸道,增加对过敏性疾病的易感性。SO2还可通过诱导ROS增高激活STAT6,增强哮喘小鼠的Th2炎症反应,加重哮喘。此外,通过检测苦味受体(TAS2Rs)在呼吸道的表达发现,SO2可增强OVA对肺苦味转导途径基因转录的抑制效应,这可能是SO2增强哮喘易感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2)在构建哮喘模型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检测了SO2对哮喘小鼠雄性生殖的影响。SO2单独暴露未引起小鼠睾丸重量、睾丸系数、精子数量及睾丸组织结构的改变。OVA暴露后小鼠精子数量显着下降,生精细胞排列出现紊乱。SO2和OVA联合作用后,小鼠睾丸重量及睾丸系数均显着降低,精子数量下降,且组织病变加重,精子发生(细胞凋亡、周期蛋白、睾酮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发生改变。结果表明,SO2可能通过干扰精子发生加重哮喘小鼠的雄性生殖毒性。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哮喘患者,短期低浓度的SO2暴露也会增加雄性生殖毒性的风险。(3)模拟居民饮水砷污染,研究慢性饮水砷暴露对呼吸道和肠道的损伤效应。摄入含5 mg/L或50 mg/L As的亚砷酸钠(NaAsO2)水溶液180 d后,小鼠肺和空肠组织发生了脂质过氧化损伤;肺组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隔增厚,肺泡囊缩小;空肠黏膜受到侵蚀,上皮吸收细胞排列紊乱,部分肠绒毛脱落。肺和空肠的氧化应激指标及病理学改变均呈现剂量依赖性。检测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发现,长期饮水摄入砷可引起小鼠肺组织1型辅助性T细胞/2型辅助性T细胞(Th1/Th2)免疫失衡,表现为Th1炎症反应增加,Th2抗炎反应减弱。饮水摄入As还会影响肠道的免疫功能,使免疫相关的上皮结构破坏,免疫相关分子基因表达改变。(4)采用吸入SO2和饮水摄入砷的方式进一步研究SO2和砷共暴露对小鼠雄性生殖的影响。SO2单独暴露(5 mg/m3,6 h/d,30 days)或砷单独暴露(5 mg/L As,60 days)后小鼠精子数量减少、精子质量降低,睾丸组织出现病理学特征和氧化损伤;联合暴露组小鼠精子畸形率显着高于单独暴露组,病理学改变和氧化损伤亦明显加剧。与此同时,联合暴露组小鼠生精细胞凋亡加剧。进一步检测睾酮合成关键基因及血清睾酮水平发现,联合暴露组中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和雄激素结合蛋白(ABP)均下调表达,睾酮含量仅在联合暴露组显着降低。以上结果表明,SO2和砷具有雄性生殖毒性,两者联合暴露可增强毒性效应,干扰精子发生可能与精子生成过程异常及睾酮合成抑制相关。本研究通过实验动物预警SO2吸入和/或砷摄入可能在人群中引发的毒性及危害,为污染地区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疾病和男性不育提供实验依据。考虑到对雄性生殖的加强毒性作用,同时暴露于SO2和砷的人群健康风险将进一步增加。
徐锐[7](2019)在《抑制mTORC1信号通路对X射线照射小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X射线照射后小鼠睾丸的形态学和功能变化及mTORC1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并观察mTORC1信号通路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对X射线照射小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实验方法:将72只8周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即正常对照组、单纯照射组、雷帕霉素对照组和雷帕霉素处理组(n=18)。采用8Gy X线全身照射,并于照射后6小时、2d、4d、6d颈部皮下注射Rap,各组小鼠观察时间点为照射后1d、3d、7d。对各组小鼠睾丸体积、睾丸指数及精子功能进行检测;采用HE染色法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学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各组小鼠睾丸组织pS6、PLZF、BrdU、PCNA的阳性细胞进行检测,TUNEL法检测睾丸凋亡细胞,并采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分析;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7d睾丸组织中基因P27、P57、CyclinD1、CyclinD2、Puma、Bcl2、Bax-xl、Bax和Bak的mRNA的表达。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单纯照射组睾丸体积变小、睾丸指数下降,在7d有显着差异(P<0.01);与单纯照射组相比,雷帕霉素处理组睾丸体积和睾丸指数均有增加(P<0.05或P<0.01)。2.与正常组相比,单纯照射组精子密度减少、精子成活率和精子活动率降低、精子畸形率升高,在7d有显着差异(P<0.01);与单纯照射组相比,雷帕霉素处理组精子成活率和精子活动率上升、精子畸形率下降,在7d有明显差异(P<0.05)。3.与正常组相比,单纯照射组7d损伤比较严重,生精小管排列松散,管腔增大、腔内结构完整的精子较少,生精细胞排列混乱、层数减少;与单纯照射组相比,雷帕霉素处理组7d睾丸生精细胞数量增多、排列相对规则,腔内结构完整的精子增多。4.与正常组相比,单纯照射组各时间点pS6阳性蛋白表达均增加(P<0.01或P<0.05);与单纯照射组相比,雷帕霉素处理组各时间点pS6阳性蛋白表达均显着减少(P<0.01)。5.与正常组相比,单纯照射组1d PLZF+精原干细胞明显减少(P<0.05)、3d和7d显着减少(P<0.01)。6.与正常组相比,单纯照射组BrdU和PCN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7d显着减少(P<0.01);与单纯照射组相比,雷帕霉素处理组7d BrdU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显着增加(P<0.01),PCN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5)。7.与正常组相比,单纯照射组各时间点凋亡细胞数显着增多(P<0.01);与单纯照射组相比,雷帕霉素处理组7d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8.与正常组相比,单纯照射组7d P57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yclinD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uma 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单纯照射组相比,雷帕霉素处理组7d P57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uma m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结论:1.X射线全身照射可激活小鼠精原干细胞mTORC1信号通路,引起睾丸结构和功能损伤;2.雷帕霉素可抑制mTORC1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对X射线全身照射的睾丸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是通过减少精原干细胞凋亡和促进其增殖实现的。
卢曦[8](2019)在《中药复方对2.0 Gy 60Coγ射线致小鼠睾丸急性损伤的防护效应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放射医学的进展,人们接触到电离辐射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电离辐射也对人体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生殖系统对电离辐射极为敏感,尤以睾丸为甚;极低的辐射剂量即可破坏睾丸的功能与结构,造成精子数目的减少和雄激素合成减少。中药对睾丸辐射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其研究仍然较少,多集中于中药单体、少数几个复方的研究,无法满足临床需求。目的在理论上根据电离辐射的病因学特点以及主要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电离辐射致男性生殖损伤的中医病机,为睾丸辐射损伤的辨证论治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因电离辐射损伤男性生殖系统的临床表现,结合其病因病机特点,总结其用药规律,为临床和科研用药提供思路。在实验研究中观察电离辐射对睾丸急性辐射损伤的效应以及中药复方的防护作用,并探讨其是否通过影响TLR5/NF-K B信号途径发挥了作用。方法理论研究:结合电离辐射的中医病因学特点以及具体治病特点,探讨电离辐射所致生殖系统损伤的中医病机;梳理少弱精子症用药规律,结合电离辐射致男性生殖损伤的病因病机特点,为电离辐射致睾丸辐射损伤的用药提供参考。实验研究:雄性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正常组小鼠空白对照,其余四组小鼠给予一次性2.0 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照射前、后随时观察小鼠的皮毛、精神状态、粪便性状、饮食、活动等整体状况,记录小鼠体重和睾丸指数,绘制小鼠体重变化曲线。分别于给药10天后以及照后1、3、7天处死,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检测不同时间的各组小鼠体重、睾丸指数的变化,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睾丸结构的病理改变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实验二:检测不同时间的各组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率与线粒体凋亡基因Bcl-2、Bax mRNA、Cytochromec 以及Caspases3的表达变化。实验三:检测不同时间的各组小鼠睾丸TLR5/NF-κ 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表达和TLR5和NF-κ B免疫组化表达变化。结果理论部分:电离辐射致男性生殖损伤时,肾精亏耗,生精乏源;脾失健运,气血乏源;同时电离辐射毒邪炽盛,耗气伤阴,既损耗了生殖之精,并使其后天乏养,致精少不育;也使肾失于“作强”,宗筋失于濡润,而致阴茎萎而不用,坚而不久,性功能发生障碍。少弱精子症治疗上药物选择以补益药为主,固精缩尿止带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为辅;从用药频次来看,高频中药主要为补益药,包括补阳药、补阴药、补气药、补血药,多入肾经,性味以甘,温平为主。药物配伍上注重阴阳相配、气血同调、补泻兼施等多种方式,对应其复杂多变的病机特点。实验部分:实验一:小鼠体重在照射后第2天体重降至最后即开始缓慢回升,小鼠睾丸形态结构损伤且模型组的睾丸Johnsen评分随着照射天数的变化而逐渐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复方在照后可以有效的促进小鼠体重恢复,防护睾丸病理形态改变。实验二: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率在照后明显升高,凋亡相关基因:Cytochrome CmRNA、Caspases3mRNA和Bax mRNA的表达升高,Bcl-2mRNA的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复方在照后可以有效的降低生精细胞凋亡率,使Cytochrome C mRNA、Caspases3mRNA和Bax mRNA的表达降低,Bcl-2 mRNA的表达升高。实验三:从免疫组化的结果来看:在照前各给药组TLR5和NFκB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在照后1天,与正常组和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TLR5的表达升高;高剂量组NFκB的表达升高。在照后3天,与正常组和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低剂量组TLR5的表达升高;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NFκB的表达升高。在照后七天,与正常组相比,各照射组TLR5的表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TLR5和NF κ B的表达均升高。结论:理论研究:电离辐射所导致的男性生殖损伤的中医病机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1.毒邪炽盛,肾精亏虚;2.脾失健运,气血乏源;3.毒邪炽盛,耗气伤阴。在具体用药方面可以借鉴少弱精子症的用药规律,并结合电离辐射导致生殖系统的病因病机,有利于在临床上更好的治疗电离辐射所导致的生殖功能的损害。实验部分:本实验复制小鼠睾丸急性损伤模型成功,中药复方尤其是低剂量起到了良好的防护作用,这可能是通过激活TLR5/NF κ B通路降低生精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王磊[9](2018)在《中药复方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睾丸的防护效应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核能的发展和核技术的运用,人类在享受电离辐射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正在遭受辐射损伤带来的危害。急性辐射损伤(Acute radiation injury,ARI)发病急骤、病情险恶,极易造成人体各系统或组织器官的辐射损伤。睾丸是一个辐射敏感组织,即使低剂量的电离辐射也能导致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引发生精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可以导致不育。目前,传统的辐射损伤防护剂对睾丸的急性辐射损伤的防护效果不尽如人意,因副作用大、价格昂贵等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因此研制一种高效、安全又经济的睾丸辐射损伤防护剂尤为迫切。目的研究急性辐射损伤的中医学病因病机,并据此探讨睾丸辐射损伤的防治方法。通过实验检验中药复方对小鼠睾丸辐射损伤的防护效应,并探讨TLR4和TLR5受体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理论研究:通过总结急性辐射损伤发生后的临床症状及证候表现,探讨急性辐射损伤的中医学病因。并根据急性辐射损伤的中医学病因,探讨睾丸辐射损伤的病机,根据病机再探讨适宜的防治方法。实验研究:实验一,雄性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模型两组,模型组以4.0 Gy 60Coγ射线照射,分别在照后14 d、21 d和35d,眼眶取血后断颈处死小鼠,检测各取材时间点小鼠睾丸的损伤情况,以及TLR4、TLR5在睾丸中的表达变化。实验二,初步考察中药复方对小鼠睾丸辐射损伤的治疗作用。实验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中药组,仍以4.0 Gy剂量照射小鼠,照后给药14 d,然后分别在照后14 d、21 d和35 d处死小鼠,检测小鼠睾丸指数、精子浓度、精子活率、精子活力、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以及血清T、FSH、LH等指标。实验三:考察中药复方对小鼠睾丸辐射损伤的防护效应及部分机制。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给药10 d后以2.0 Gy 60Coy射线照射,分别在照射后7 d和21 d处死小鼠,检测生精细胞凋亡、周期和TLR4、TLR5、MyD88、NF-κB、TNF-α、IL-6 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理论研究发现,超过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致病急骤,病情严重,顽固难愈,符合中医毒邪的概念,但该毒邪特点鲜明,与温毒、火毒、光毒等传统毒邪明显不同,因此我们将引起急性辐射损伤的电离辐射命名为电离毒。而男性生殖系统辐射损伤因防治困难、病程长等因素,导致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防治措施和药物,以治未病思想指导男性生殖系统的辐射损伤防治,对于提高本病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2、4 Gy60Coγ射线对小鼠睾丸损伤严重:(1)4.0 Gy 60Coy射线照射后,Balb/c小鼠体重迅速减轻,在照射后4 d左右其体重开始恢复;照后小鼠睾丸辐射损伤发生,睾丸萎缩,睾丸指数在照后14 d即显着低于空白组小鼠(P<0.001)。(2)小鼠睾丸病理结果显示,受照组小鼠睾丸受损严重,生精细胞大量凋亡坏死,生精小管萎缩,生精上皮破损伤严重,受到的损伤随时间的推移加重。(3)照后14 d时,照射组小鼠血清T水平较空白组小鼠升高(P<0.05);照后21 d时,空白组小鼠血清LH升高;而小鼠血清中FSH水平变化不大。(4)照后14 d,TLR4mRNA水平变化不显着,NF-κBmRNA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TLR5、MyD88、TNF-α、IL-6mRNA 水平均显着降低;照后 21 d,TLR4/5、MyD88、NF-κ B、TNF-α、IL-6mRNA水平均显着降低;照后35d,TLR4、MyD88、IL-6mRNA水平较空白组低,TLR5、NF-κB、TNF-αmRNA水平变化不显着。(5)TLR4和TLR5在正常小鼠睾丸中也广泛表达,其中TLR4在睾丸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上高表达,电离辐射对TLR4在睾丸中的表达影响较小;TLR5在精子细胞上高表达,照射后TLR5在小鼠睾丸中表达增强,但在照后21 d和35 d时,随着精子细胞的数量减少,TLR5的阳性区域面积减小。3、中药复方对小鼠睾丸辐射损伤的治疗效应不显着:(1)Balb/c小鼠受4.0 Gy射线照射后,各受照组小鼠体重迅速减轻,模型组和阳性药组在照后4 d左右降至最低,之后开始缓慢恢复,中药组小鼠体重则持续降低,一直降至给药结束,也就是照后14 d,之后才开始缓慢恢复。照后各照射组小鼠睾丸指数下降(P<0.001),阳性药和中药复方的治疗效应不显着。(2)照后14 d时,各照射组小鼠精子浓度无显着性变化,照后21 d各照射组小鼠精子浓度显着降低(P<0.05),阳性药和中药复方的治疗作用不显着;照后14 d,各照射组小鼠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无显着性变化,照后21 d各照射组小鼠精子活率显着降低(P<0.01),精子活力也显着降低(P<0.001),照后35 d,各照射组小鼠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几乎为0;照射后14 d,模型组和阳性药组小鼠正常精子形态百分比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中药组小鼠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显着降低(P<0.05),照后21 d和35 d,各照射组小鼠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均显着降低,阳性药和中药复方的治疗效应不显着。综上,4 Gy 60Coγ射线对小鼠睾丸造成严重损伤,中药复方的治疗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4、中药复方预防性给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护2 Gy60Coγ射线造成的睾丸辐射损伤:(1)Balb/c小鼠受2.0 Gy射线照射前给予中药灌胃10 d,照后小鼠体重迅速下降,在照后4d降至最低,之后开始缓慢恢复。照射后7 d时,模型组小鼠睾丸指数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01),阳性药组和中药高剂量组小鼠睾丸指数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P<0.01),表现出了一定的防护作用;照后21 d,各照射组小鼠睾丸指数均显着降低(P<0.001),给药组未表现出较好的保护作用。(2)照后7 d,模型组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率显着升高(P<0.05),各给药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照后21 d时,模型组、阳性药组、中药低剂量组小鼠生精细胞凋亡率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中药高剂量组也显着高于空白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表现出了较好的保、护作用。(3)照后7 d时,模型组小鼠1 C细胞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1),中药高剂量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照后21 d,各照射组小鼠睾丸中1 C细胞百分比均显着降低。照后7 d,中药低剂量组小鼠睾丸中2 C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照后21 d,各照射组小鼠睾丸中2 C细胞百分比均显着升高(P<0.001),其中中药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照后7 d,各个组小鼠4 C细胞百分比无显着性变化;照后21 d,各照射组小鼠睾丸内4 C细胞百分比较空白组显着升高。(4)照后7 d,模型组和中药低剂量组小鼠睾丸中TLR4mRNA水平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阳性药组和中药高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照后21 d,各照射组TLR4mRNA水平均显着降低。照后7 d,中药高剂量组小鼠睾丸内TLR5mRNA水平较空白组和模型组均显着升高(P<0.05),中药高剂量组MyD88、NF-κ BmRNA在照后7 d时也较空白组显着升高;照后21 d时,各照射组小鼠睾丸中TLR5、MyD88和NF-κ BmRNA水平均显着降低(P<0.001)。照后7 d,阳性药组和中药低剂量组TNF-α水平较空白组升高(P<0.01),各组IL-6mRNA水平无显着性差异;照后21 d,各照射组TNF-α和IL-6 mRNA水平较空白组均显着降低(P<0.001)。(5)免疫组化半定量结果发现电离辐射对小鼠睾丸中TLR4的表达影响不显着,在照后7 d时,中药高剂量组小鼠睾丸中TLR5表达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照后21 d,模型组和阳性药组TLR5表达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1),中药低剂量组较模型组TLR5表达显着降低(P<0.05),中药高剂量组较空白组表达降低(P<0.05),较模型组也显着降低(P<0.001)。结论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离毒致病急骤、损伤严重、治疗困难,因此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电离毒致病前即予以中药防护,以起到减轻睾丸辐射损伤的目的。2、本实验睾丸辐射损伤模型复制成功,照后给药治疗效果不显着,这可能与照射剂量过大有关,其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而照前给予中药预防能起到较好的保护睾丸的作用,与理论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说明“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中药防护小鼠睾丸辐射损伤具有重要意义。3、电离辐射能够引起小鼠睾丸中TLR4和TLR5的表达变化,中药复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其变化,但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张俊玲[10](2016)在《西咪替丁对低剂量电离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核能的利用越来越广泛,人们日益重视低剂量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健康危害与防护。相对而言,受到低水平辐射暴露的人群和几率较大剂量照射事件或事故的发生更大,人们可能因职业照射、医学检查、天然本底辐射、不适当的居住环境、频繁飞行活动、空间活动等方式或途径,暴露于低剂量电离辐射。西咪替丁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H2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胃及十二直肠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临床应用表明西咪替丁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近年来,随着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发现西咪替丁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H2受体拮抗剂的新用途,尤其是西咪替丁的辐射防护作用。本研究主要探索西咪替丁对低剂量电离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本实验使用C57小鼠和SD大鼠为动物模型,研究西咪替丁对低剂量辐射损伤小鼠/大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1.0 Gy单次γ射线照射导致小鼠造血系统损伤,小鼠WBC、RBC、PLT、骨髓DNA含量、造血干/祖细胞数量等显着降低,骨髓细胞凋亡率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升高;西咪替丁组WBC、RBC、PLT、骨髓DNA含量、造血干/祖细胞数量回升,骨髓细胞凋亡率和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降低,与模型对照组存在显着差异;照射后,小鼠G2/M期出现明显的阻滞,西咪替丁能减轻细胞周期阻滞;骨髓组织病理学变化也提示西咪替丁能有效减轻辐射导致的骨髓损伤。上述结果说明西咪替丁对低剂量照后小鼠的造血系统有保护作用。1.0 Gy单次γ射线照射导致小鼠免疫功能下降,CD3+、CD4+、CD8+T淋巴细胞以及CD3-CD19+B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水平显着下降。CMTD可使T、B淋巴细胞和血清中IFN-γ回升。辐照后,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西咪替丁各组淋巴细胞转化率在刺激72h时显着升高。说明西咪替丁对照后小鼠的免疫系统具有保护作用。1.0 Gy单次照射γ射线照射导致小鼠生殖系统损伤,T、FSH和LSH水平下降,E2水平上升,精子活力降低;CMTD可使小鼠性激素水平恢复,精子活力回升;睾丸病理变化也表明CMTD能减轻辐照对小鼠生殖系统的损伤。1.0 Gy单次照射γ射线照射导致小鼠抗氧化系统损伤,照射后小鼠血清、肝脏以及睾丸中的SOD、CAT、GSH-Px活力显着降低,MDA含量和8-OHdG浓度升高;西咪替丁可有效提高SOD、CAT和GSH-Px活性,同时降低MDA含量和8-OHdG的浓度。观察低剂量长期照射对大鼠的损伤效应,发现累积剂量为0.3 Gy和0.5 Gy时,可造成外周血白细胞下降,导致大鼠的造血系统、生殖系统和抗氧化酶的损伤明显。CMTD对低剂量长期照射后大鼠的抗氧化酶活性、生殖及造血功能均有保护作用。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西咪替丁对羟基自由基、烷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较好。辐照后小鼠的p53、Bax和Caspase-3基因表达升高,而Bcl-2基因表达下降,西咪替丁可降低p53、Bax和Caspase-3的表达,同时使Bcl-2的表达增加。本研究表明西咪替丁对低剂量照射小鼠的造血、免疫、生殖及抗氧化系统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有效清除辐射产生的自由基及调节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由于西咪替丁对低剂量电离辐射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又具有副作用小、安全、经济等优点,因此,对其开展深入研究,有望将其开发为新型辐射防护剂。
二、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P53基因和蛋白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P53基因和蛋白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模型的治疗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对少弱精子症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药对少弱精子症的认识 |
2. 中医病因及辨证分型 |
3. 中药复方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少弱精子症的研究进展 |
1. 少弱精子症的病因 |
2. 睾丸生精细胞增殖分化相关机制 |
3. 少弱精子症的西医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益肾兴阳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网络药理学预测 |
1. 引言 |
2. 方法与材料 |
2.1 益肾兴阳胶囊活性成分筛选及作用靶点预测 |
2.2 益肾兴阳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PPI网络的构建 |
2.3 功能模块分析及作用机制解析 |
3. 结果 |
3.1 益肾兴阳胶囊化学成分筛选、作用靶点和疾病靶点预测结果 |
3.2 少弱精子症和益肾兴阳胶囊蛋白互作网络构建 |
3.3 功能模块分析结果 |
3.4 益肾兴阳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作用机制和有效成分分析 |
3.5 益肾兴阳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活性成分验证 |
4. 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模型治疗作用与机制的实验研究 |
第一章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小鼠模型精子质量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小鼠模型精子ATP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小鼠模型生精细胞周期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小鼠模型睾丸组织生精细胞、支持细胞超微结构影响 |
第五节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小鼠模型睾丸组织PI3K、Akt、SCF、C-Kit、ASK1、JNK、Bcl-2、Bax蛋白表达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精子质量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血清性激素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精子线粒体膜电位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睾丸组织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五节 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睾丸组织VDAC2、VDAC3、CHK1、CHK2蛋白表达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人工驯养树鼩睾丸亚显微结构及MCM7、Bcl-2、Bax、p21、p53基因表达的季节性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相关凋亡基因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GC-1精原细胞DNA损伤模型的建立及淫羊藿苷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一部分 不同GC-1精原细胞DNA损伤模型的建立与比较 |
第二部分 ICA对D-Gal所致GC-1精原细胞DNA损伤模型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氧化性DNA损伤与男性不育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4)益气解毒方对60Co γ射线致雄性小鼠生育功能损伤的防治效应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综述: 电离辐射对雄性生育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
1 精子的发生与成熟 |
1.1 精子的发生 |
1.2 精子的成熟 |
2 电离辐射对精子的影响 |
3 TLRs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基于“肾主生殖”探讨男子生殖之精与胎孕的关系 |
1 肾主生殖的理论基础 |
2 肾精与男子生殖之精的关系 |
3 男子生殖之精与胎孕的关系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益气解毒方对1.0 Gy ~(60)Co γ射线致雄性小鼠生育功能损伤的防治效应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益气解毒方对2.0 Gy ~(60)Co γ射线致雄性小鼠生育功能损伤的防治效应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益气解毒方对2.0 Gy ~(60)Co γ射线致雄性小鼠生育功能损伤的相关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低氧诱导精母细胞凋亡导致精子生成减少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低氧通过HIF-1α介导的死亡受体凋亡途径和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精母细胞凋亡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低氧经死亡受体凋亡途径caspase-8 抑制精母细胞巨自噬 |
3.1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过表达Beclin-1 促进精母细胞巨自噬、缓解凋亡,促进精子生成 |
4.1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自噬在精子生成减少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自噬与细胞死亡的对话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结果 |
致谢 |
(6)二氧化硫和砷暴露对小鼠呼吸道及雄性生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二氧化硫(SO_2)污染现状与健康风险 |
1.1.1 SO_2 的污染现状 |
1.1.2 SO_2 污染的健康风险 |
1.1.3 SO_2 增强哮喘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
1.2 饮用水砷(As)污染现状与健康风险 |
1.2.1 饮用水砷污染现状 |
1.2.2 饮用水砷污染的健康风险 |
1.3 多种污染物联合暴露的毒性效应 |
1.3.1 联合毒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
1.3.2 影响雄性生殖的环境化学物 |
1.3.3 环境污染影响雄性生殖的作用机制 |
1.4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二章 二氧化硫增强哮喘易感性作用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动物分组及染毒 |
2.2.2 支气管肺泡灌洗及炎性细胞计数 |
2.2.3 舌上皮组织取材 |
2.2.4 组织病理学观察 |
2.2.5 总RNA提取及荧光定量PCR(qPCR) |
2.2.6 肺组织氧化指标测定 |
2.2.7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组织病理学分析及炎性细胞计数 |
2.3.2 SO_2 暴露对促炎细胞因子和Th2 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3 SO_2 暴露对JAK/STAT6 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4 SO_2 暴露影响哮喘小鼠呼吸道的味觉转导 |
2.4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二氧化硫对哮喘小鼠雄性生殖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动物处理 |
3.2.2 精子计数 |
3.2.3 组织学分析 |
3.2.4 总RNA提取及qPCR分析 |
3.2.5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SO_2 加重BALB/c小鼠哮喘模型的构建 |
3.3.2 小鼠睾丸系数及精子计数 |
3.3.3 睾丸组织学分析 |
3.3.4 SO_2 暴露对睾丸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5 SO_2 暴露对睾丸G2/M期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6 SO_2 暴露对睾酮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砷暴露对小鼠肺和肠道结构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动物染毒及取材 |
4.2.2 组织学分析 |
4.2.3 组织氧化指标测定 |
4.2.4 总RNA提取及定量PCR(qPCR) |
4.2.5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染毒小鼠一般情况 |
4.3.2 砷对小鼠肺和空肠的氧化损伤效应 |
4.3.3 砷对小鼠肺和空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
4.3.4 砷对小鼠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5 砷对小鼠空肠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6 肠黏膜杯状细胞的相对定量 |
4.4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二氧化硫和砷联合暴露对小鼠雄性生殖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动物分组及染毒 |
5.2.2 精子计数和精子形态分析 |
5.2.3 组织学分析 |
5.2.4 睾酮含量测定 |
5.2.5 总RNA提取及qPCR分析 |
5.2.6 Caspase-3 活性检测 |
5.2.7 TUNEL分析 |
5.2.8 睾丸组织氧化指标测定 |
5.2.9 统计分析 |
5.3 结果 |
5.3.1 小鼠的一般情况 |
5.3.2 精子计数和精子形态分析 |
5.3.3 睾丸组织学分析 |
5.3.4 SO_2 和砷暴露对小鼠睾丸Bax和 Bcl-2 基因表达的影响 |
5.3.5 Caspase-3 活性检测及TUNEL染色 |
5.3.6 睾丸组织氧化应激指标的测定 |
5.3.7 血清睾酮水平测定 |
5.3.8 SO_2 和砷暴露对小鼠睾酮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4 讨论与结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抑制mTORC1信号通路对X射线照射小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实验试剂及其来源 |
2.1.3 主要仪器设备及来源 |
2.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模型建立及分组 |
2.2.2 取材 |
2.2.3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2.4 形态学计数与图像分析 |
2.2.5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小鼠一般情况 |
3.2 小鼠睾丸体积和睾丸指数 |
3.3 精子数量及功能指标检测结果 |
3.3.1 精子密度 |
3.3.2 精子成活率 |
3.3.3 精子活动率 |
3.3.4 精子畸形率 |
3.4 小鼠睾丸组织病理学变化 |
3.5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
3.5.1 pS6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3.5.2 PLZF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3.5.3 BrdU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3.5.4 PCNA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3.6 小鼠睾丸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
3.7 小鼠睾丸增殖、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变化 |
第4章 讨论 |
4.1 X射线全身照射导致小鼠睾丸损伤 |
4.2 X射线照射对精原干细胞的影响 |
4.3 X射线全身照射后可激活mTORC1信号通路 |
4.4 雷帕霉素抑制mTORC1信号通路对X射线照射睾丸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中药复方对2.0 Gy 60Coγ射线致小鼠睾丸急性损伤的防护效应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综述: 睾丸辐射损伤及其防护药物研究进展 |
1 精子的发生以及电离辐射的损害 |
1.1 精子的发生 |
1.2 电离辐射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
1.2.1 电离辐射的基本概念 |
1.2.2 电离辐射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
2 TLRs对睾丸生殖的影响 |
3 中医药治疗电离辐射所致生殖系统损伤 |
3.1 中药单体的抗辐射作用 |
3.2 中药复方的抗辐射作用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理论一 电离辐射导致男性生殖损伤的中医病机探讨 |
1 电离辐射致生殖损伤的中医病因认识 |
2 电离辐射致生殖损伤的中医病机认识 |
2.1 毒邪炽盛,肾精亏虚 |
2.2 脾失健运气血乏源 |
2.3 毒邪炽盛,耗气伤阴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理论二 中药复方治疗少弱精子症用药规律探索 |
1 研究资料及方法 |
1.1 研究资料 |
1.1.1 资料来源 |
1.1.2 资料筛选标准 |
1.3 数据规范化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药物频次统计 |
2.2 药物分类统计 |
2.3 药物归经统计 |
2.4 药物药性统计 |
2.5 药物药味统计 |
2.6 药物关联规则统计 |
3 研究结果 |
3.1 药物频次 |
3.2 药物分类 |
3.3 五味的频次 |
3.4 四气的频次 |
3.5 归经 |
3.6 药物配伍 |
4 讨论 |
4.1 用药频次 |
4.2 药物分类 |
4.3 药物性味 |
4.4 药物归经 |
4.5 药物配伍 |
5 少弱精子症的用药规律小结 |
6 电离辐射致睾丸损伤的防治用药思考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中药复方对2. 0 Gy 60Coγ射线致小鼠睾丸急性损伤的基础防护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用药及制备方法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实验仪器 |
1.5 主要软件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2 动物造模 |
2.3 指标检测 |
3 实验结果 |
3.1 照前给予中药复方对2.0 Gy ~(60)Coγ射线致BALB/c小鼠睾丸急性损伤照射前后体重的影响 |
3.2 照前给予中药复方对2.0 Gy ~(60)Coγ射线致BALB/c小鼠睾丸急性损伤照射前后睾丸指数的影响 |
3.2.1 照前1天小鼠睾丸指数 |
3.2.2 照后1天小鼠睾丸指数 |
3.2.3 照后3天小鼠睾丸指数 |
3.2.4 照后7天小鼠睾丸指数 |
3.3 照前给予中药复方对2.0 Gy ~(60)Coγ射线致BALB/c小鼠睾丸急性损伤照射前后睾丸形态结构的影响(HE,X400)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中药复方对2.0 Gy ~(60)Coγ射线致小鼠睾丸急性损伤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用药及制备方法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实验仪器 |
1.5 主要软件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2 动物造模 |
2.3 指标检测 |
2.4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照前给予中药复方对2.0 Gy ~(60)Coγ射线致BALB/c小鼠睾丸急性损伤生精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3.1.1 照前1天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率 |
3.1.2 照后1天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率 |
3.1.3 照后3天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率 |
3.1.4 照后7天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率 |
3.1.5 不同取材时间点小鼠睾丸Tunel染色切片结果 |
3.2 照前给予中药复方对2.0 Gy ~(60)Coγ丫射线致BALB/c小鼠睾丸急性损伤生精细胞凋亡基因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中药复方对2.0 Gy 60Coγ射线致小鼠睾丸急性损伤的睾丸TLR5/NF κ B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用药及制备方法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2 动物造模 |
2.3 指标检测 |
2.4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照前给予中药复方对2.0 Gy ~(60)Coγ射线致BALB/c小鼠睾丸急性损伤睾丸TLR5、NF k B免疫组化结果 |
3.1.1 照前1天小鼠睾丸TLR5、NFκB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结果 |
3.1.2 照后1天小鼠睾丸TLR5、NFκB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结果 |
3.1.3 照后3天小鼠睾丸TLR5、NFκB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结果 |
3.1.4 照后7天小鼠睾丸TLR5、NFκB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结果 |
3.1.5 照后不同取材时间点小鼠睾丸TLR5、NFκB免疫组化结果 |
3.2 照前给予中药复方对2.0 Gy ~(60)Coγ射线致BALB/c小鼠睾丸急性损伤睾丸TLR5/NF k B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中药复方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睾丸的防护效应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综述 睾丸辐射损伤及其防护药物研究进展 |
1 睾丸的结构和功能 |
2 电离辐射对睾丸的损伤 |
3 睾丸辐射损伤防护药物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正文 |
一 理论研究 |
第一章 急性辐射损伤的中医学病因探讨 |
1 毒邪与电离辐射 |
2 “电离毒”概念释义 |
3 电离毒致急性辐射损伤的特点 |
4 电离毒与其他病邪的不同 |
5 电离毒致病的症状表现与证候类型 |
6 小结 |
第二章 电离毒致男性急性生殖功能损伤的中医病机分析及防治策略 |
1 电离毒致男性急性生殖功能损伤的中医病机分析 |
2 电离毒致男性生殖功能急性辐射损伤的防治策略——治未病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二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4. 0 Gy ~(60)Co γ射线对Balb/c小鼠睾丸辐射损伤效应的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中药复方对睾丸辐射损伤的治疗效应研究及部分机制探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2. 0 Gy ~(60)Co γ射线对小鼠睾丸的损伤效应及中药复方的防护效应与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展望 |
结语 |
理论研究 |
实验研究 |
创新点 |
存在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西咪替丁对低剂量电离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章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单次照射小鼠造血系统损伤防护作用 |
1.1 前言 |
1.2 材料方法 |
1.2.1 试剂与器材 |
1.2.2 实验动物与分组 |
1.2.3 动物辐照与给药方法 |
1.2.4 实验步骤 |
1.3 实验结果 |
1.3.1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辐照后小鼠外周血象的影响 |
1.3.2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辐照后小鼠骨髓DNA含量的影响 |
1.3.3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辐照后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
1.3.4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辐照后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影响 |
1.3.5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辐照后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1.3.6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辐照后小鼠骨髓细胞周期的影响 |
1.3.7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辐照后小鼠骨髓象的影响 |
1.4 讨论 |
第二章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单次照射小鼠免疫系统损伤防护作用 |
2.1 前言 |
2.2 材料方法 |
2.2.1 试剂与器材 |
2.2.2 实验动物与分组 |
2.2.3 动物辐照与给药方法 |
2.2.4 实验步骤 |
2.3 实验结果 |
2.3.1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辐照后小鼠体重和脏器系数的影响 |
2.3.2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辐照后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 |
2.3.3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辐照后小鼠B细胞的影响 |
2.3.4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辐照后小鼠脾细胞刺激指数的影响 |
2.3.5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辐照后小鼠免疫因子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单次照射小鼠生殖系统损伤防护作用 |
3.1 前言 |
3.2 材料方法 |
3.2.1 试剂与器材 |
3.2.2 实验动物与分组 |
3.2.3 动物辐照与给药方法 |
3.2.4 实验步骤 |
3.3 实验结果 |
3.3.1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辐照后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3.3.2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辐照后小鼠性激素的影响 |
3.3.3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辐照后小鼠精子活力的影响 |
3.3.4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辐照后小鼠睾丸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单次照射小鼠抗氧化系统损伤防护作用 |
4.1 前言 |
4.2 材料方法 |
4.2.1 试剂与器材 |
4.2.2 实验动物与分组 |
4.2.3 实验动物与分组 |
4.2.4 实验步骤 |
4.3 实验结果 |
4.3.1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辐照后小鼠血清抗氧化酶及过氧化产物的影响 |
4.3.2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辐照后小鼠肝脏抗氧化酶和过氧化终产物的影响 |
4.3.3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辐照后小鼠睾丸抗氧化酶和过氧化终产物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长期照射大鼠的损伤防护作用 |
5.1 前言 |
5.2 材料方法 |
5.2.1 试剂与器材 |
5.2.2 实验动物与分组 |
5.3 实验结果 |
5.3.1 西咪替丁对低剂量辐照后大鼠体重的影响 |
5.3.2 西咪替丁对长期低剂量辐照后小鼠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
5.3.3 西咪替丁对长期低剂量辐照后大鼠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5.3.4 西咪替丁对长期低剂量辐照后大鼠造血系统的影响 |
5.3.5 西咪替丁对长期低剂量辐照后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西咪替丁对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方法 |
6.2.1 试剂与器材 |
6.2.2 细胞培养 |
6.2.3 实验步骤 |
6.3 实验结果 |
6.3.1 西咪替丁体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 |
6.3.2 西咪替丁体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 |
6.3.3 西咪替丁对烷基自由基的清除 |
6.3.4 西咪替丁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 |
6.3.5 ROS活性检测 |
6.4 讨论 |
第七章 西咪替丁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 |
7.1 前言 |
7.2 材料方法 |
7.2.1 试剂与器材 |
7.2.2 实验动物与分组 |
7.2.3 动物辐照与给药方法 |
7.2.4 实验步骤 |
7.3 实验结果 |
7.3.1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变化 |
7.3.1.1 总RNA抽提质量 |
7.3.1.2 PCR特异性产物分析 |
7.3.1.3 建立标准曲线 |
7.3.1.4 骨髓细胞待测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 |
7.3.1.5 睾丸组织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 |
7.3.2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变化 |
7.3.2.1 Western blot |
7.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与奖励 |
四、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P53基因和蛋白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 [1]益肾兴阳胶囊对少弱精子症模型的治疗作用与机制研究[D]. 常征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人工驯养树鼩睾丸亚显微结构及MCM7、Bcl-2、Bax、p21、p53基因表达的季节性差异研究[D]. 何光勇.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3]GC-1精原细胞DNA损伤模型的建立及淫羊藿苷保护作用研究[D]. 杨思琪. 三峡大学, 2020(06)
- [4]益气解毒方对60Co γ射线致雄性小鼠生育功能损伤的防治效应及机制研究[D]. 石中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
- [5]低氧诱导精母细胞凋亡导致精子生成减少的机制[D]. 殷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6]二氧化硫和砷暴露对小鼠呼吸道及雄性生殖的影响[D]. 李秀娟. 山西大学, 2019(01)
- [7]抑制mTORC1信号通路对X射线照射小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D]. 徐锐. 南昌大学, 2019(01)
- [8]中药复方对2.0 Gy 60Coγ射线致小鼠睾丸急性损伤的防护效应及机制研究[D]. 卢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9]中药复方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睾丸的防护效应及机制研究[D]. 王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10]西咪替丁对低剂量电离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D]. 张俊玲. 上海海洋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