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叶党参RAPD分析的最佳PCR条件筛选(论文文献综述)
侯亚男[1](2020)在《灵芝菌发酵党参成分变化及其对神经母细瘤SH-SY5Y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无柄灵芝菌液体发酵党参水提物以期产生党参中原来没有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分离该化合物,提取该菌的胞内、胞外酶验证该生物催化反应,并检测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评估该化合物的急性毒性,为研发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无柄灵芝菌对党参水提物发酵7天,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发酵前后党参水提物的成分变化,超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分离(Pre-UPLC)该变化组分,UPLC检测分离到的化合物纯度,利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发酵液离心得到的上清液作为胞外酶液,采用低温超声结合匀浆的方法提取无柄灵芝菌的胞内酶,以发酵前的化合物为底物进行生物催化;通过对催化时间,底物量,酶量的优化,得到最适的转化条件;通过细胞计数-8试剂盒(CCK-8)和噻唑蓝(MTT)法检测化合物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人结直肠癌细胞(HCT-8)、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筛选出半抑制浓度(IC50)最低的化合物和敏感细胞系;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化合物对敏感细胞系的生长周期、凋亡率、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MMP)及Ca2+浓度的影响;比色法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B)检测周期素B1(CyclinB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p21蛋白(p21)、B细胞淋巴瘤(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情况;根据世界经合组织第423条准则,采用SD大鼠检测转化前后两个化合物的急性毒性。结果:经无柄灵芝菌发酵后,党参水提物中原有的一个成分5-羟甲基糠醛(5-HMF)消失,同时产生了新的成分2,5-二甲醇呋喃(BHMF)。无柄灵芝菌胞外和胞内酶均能将5-HMF催化为BHMF,但胞外酶的转化效率优于胞内酶;当转化体系为1%底物量,10%酶量,转化72 h时,转化效率达到99%。5-HMF对SH-SY5Y、HCT-8、A549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较弱,IC50在6.7529.944 mM之间。而BHMF对SH-SY5Y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最强,IC50为83μM,对A549和SGC-7901细胞也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效果,IC50分别为0.697和0.33 mM,对HCT-8细胞不敏感。BHMF能够阻滞SH-SY5Y细胞周期,且处于G2/M期的比例呈浓度依赖性增加(P<0.01)。低浓度BHMF诱导SH-SY5Y细胞出现早期凋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HMF有助于SH-SY5Y细胞内积累ROS,且ROS水平随着BHMF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H-SY5Y细胞内Ca2+浓度随着BHMF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HMF导致SH-SY5Y细胞内MMP去极化,MMP随着BHMF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HMF有利于SH-SY5Y细胞中LDH的释放,上清液中LDH的含量随着BHMF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HMF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SH-SY5Y细胞内CyclinB1、CDK1和Bcl-2的转录及翻译水平,并上调Bax和p21的转录及翻译水平,在BHMF浓度为120μM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HMF和BHMF的LD50 cut-off均大于2000 mg/kg体重,处理组的大鼠体重和器官比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脾的切片未显示病理变化。结论:党参中的化合物5-HMF通过药用真菌无柄灵芝菌的生物转化还原为BHMF,转化效率高。转化产物BHMF具有较小的急性毒性,BHMF通过上调p21的转录与翻译水平,下调CyclinB1和CDK1的转录与翻译水平将SH-SY5Y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以抑制细胞增殖。此外,BHMF能增大Bax/Bcl-2的比例来诱导SH-SY5Y细胞发生凋亡并伴随SH-SY5Y细胞内ROS的积累、MMP降低、胞浆内Ca2+浓度增加的现象发生,因此BHMF可能通过线粒体途经诱导SH-SY5Y细胞凋亡。
付羽萍[2](2019)在《素花党参菊糖的制备及其对肠道黏膜免疫影响的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参多糖作为党参(Codonopisis pilosula)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对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最为广泛。素花党参(C.pilosula Nannf.var.modesta L.T.Shen)作为党参三大来源之一,资源广、品质佳,却鲜见对其多糖的深入研究。因此,本课题以体内、体外实验相结合,以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为动物模型,评价素花党参粗多糖(the polysaccharides from C.pilosula,CPP)的免疫及菌群调节功效;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主要活性组分——素花党参菊糖(inulin-type fructan from C.pilosula,CPPF)的提取工艺、体外益生元活性以及基本结构进行研究,并以免疫低下小鼠为动物模型,评价素花党参菊糖的肠道黏膜免疫增强活性以及菌群调节功能,并进一步阐明活性机制。1素花党参粗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取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环磷酰胺+生理盐水组(CY组)、环磷酰胺+素花党参粗多糖高(200 mg/kg/d,CY+CPP-H)、中(100 mg/kg/d,CY+CPP-M)、低剂量组(50 mg/kg/d,CY+CPP-L),每组8只。向上述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持续3 d,建立免疫低下小鼠模型;造模后连续灌胃7 d素花党参粗多糖溶液,观测其对小鼠脾脏、胸腺、肝脏指数的影响;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抗体IgG以及细胞因子IL-2、IL-10、IFN-γ分泌情况,以及回肠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分泌情况;以鉴别培养基培养法检测盲肠内容物中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变化,并以气相色谱(GC)法检测其中所含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结果表明,相对于模型对照组,CPP灌胃后显着增加小鼠脾脏指数,其中高剂量组显着增加了小鼠胸腺及肝脏指数;促进了IL-2、IL-10、IFN-γ和血清IgG分泌。同时,高、中剂量组CPP促进了回肠sIgA分泌,亦显着增加了盲肠中乳杆菌数量,降低了大肠杆菌数量;而除高剂量组盲肠中乙酸含量显着高于模型组和正常组外,丙酸、丁酸含量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表明,CPP可以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机体免疫功能,包括肠道黏膜免疫功能,促进益生菌增殖,调节肠道菌群;同时,结合生物大分子多糖代谢特性,我们推断素花党参多糖活性作用靶器官为肠道。前期研究发现素花党参多糖中约6070%(w/w)为中性组分,即素花党参菊糖,故推断这一组分为素花党参多糖的主要活性组分,并做后期提取工艺优化、结构解析及活性探讨。2素花党参菊糖提取工艺优化及结构解析本研究以水提法提取素花党参菊糖,并优化其提取工艺。首先以菊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不同提取温度(50100°C)、料液比(1:101:60 g/mL)以及浸提时间(0.5 h3.0 h)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实验设计,以菊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参照拟合二阶多项式模型回归拟合,得到回归方程;最后在回归方程基础上优化工艺,并重复验证。结果表明,菊糖提取率均随温度、溶剂-药材比例以及浸提时间的增加而显着增加,其中提取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响应面分析拟合方程各系数结果均表明其拟合度良好;最大化拟合方程后得到素花党参菊糖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100°C,料液比为40 mL/g,提取2次,每次2.5 h,提取率为20.6%。以DEAE-琼脂糖凝胶柱分离纯化CPP,冻干、得到素花党参菊糖,采用气相色谱(GC)、纸层析、气质联用色谱(GC-MS)、分子排阻色谱结合多角度散射检测(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Multi-angle laser-light scattering,SEC-MALLS)以及核磁共振(NMR)法检测其单糖组成、糖苷键组成和分子量(聚合度)等结构信息,阐明这一中性组分的基本结构。结果表明,从CPP中分离纯化出素花党参菊糖(中性组分)是由大量果糖(Fru)及少量葡萄糖(Glc)组成,是以β-(2→1)-Fruf为主要骨架,α-D-(2→1)于末端连接Glcp,为菊粉型果聚糖(CPPF),其分子量为2810 Da,聚合度约为2-17,平均聚合度为6。3素花党参菊糖体外益生元活性研究以六种不同种乳杆菌为实验菌种,并以两种不同聚合度市售菊糖(P95s和Orafti?HP)为阳性对照,与基础培养基对照,通过分析乳杆菌增殖程度(?A600)以及培养基中pH变化综合分析CPPF被上述菌种利用程度,评价其益生元活性。结果表明CPPF可以显着促进六种乳杆菌增殖,降低培养基pH,具有潜在益生元活性;通过对比不同聚合度益生元活性,发现其与聚合度以及乳杆菌种类有关。4素花党参菊糖对免疫低下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功能及菌群影响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以推断CPPF为CPP发挥免疫及菌群调节的活性组分,故参照第1部分方法研究其对免疫低下小鼠肠道黏膜免疫以及菌群调节的活性,并探讨初步作用机制。取C57BL/6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环磷酰胺+生理盐水组(CY组)、环磷酰胺+素花党参菊糖高(200 mg/kg/d,CY+CPFP-H)、中(100 mg/kg/d,CY+CPPF-M)、低剂量组(50 mg/kg/d,CY+CPPF-L)。造模后,灌胃素花党参菊糖溶液7 d,观察其对免疫低下小鼠脾脏、胸腺、肝脏指数的变化,检测血清以及空肠、回肠中细胞因子IL-1β、TNF-α含量、回肠中sIgA和黏蛋白2(Mucin2)分泌情况;以16S rRNA基因V3/V4区测序法检测盲肠内容物菌群组成变化以及GC法检测SCFAs含量。结果表明:相对于模型对照组,高、中剂量组脾脏、胸腺指数显着增加,高剂量组肝脏指数显着高于空白组,并促进了血清IL-1β的分泌。同时,高、中剂量组相对于模型组显着抑制了空肠和回肠中促炎因子IL-1β、TNF-α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且呈现一定剂量依赖趋势;高剂量CPPF显着促进了回肠Mucin 2和sIgA分泌。CY造模后显着降低了α-多样性指数,改变了小鼠盲肠菌群结构;而CPPF增加了肠道中微生物生物丰度,表现为以Clostridiale目中Lachnospiraceae科(Blautia属)、Ruminococcceae科(Unidentified Ruminococcaceae属)为主的细菌丰度的增加;而盲肠内容物中SCFAs含量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表明CPPF具有黏膜免疫增强以及菌群调节的功能,主要作用部位为空肠和回肠;其中以200 mg/kg剂量效果最佳。综上所述,素花党参粗多糖可以促进免疫低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以及回肠黏膜中sIgA分泌,促进了盲肠中乳杆菌增殖,改善肠道菌群紊乱。其中,素花党参粗多糖中性组分是多糖中含量较大的活性组分,经多项结构检测分析表明其为菊粉型果聚糖,即菊糖。该菊糖不仅具有益生元活性,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主要为空肠和回肠段的肠道黏膜免疫功能(包括降低IL-1β、TNF-α基因及蛋白表达以及促进Mucin 2、sIgA的分泌),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组成。最终也进一步说明,素花党参菊糖是党参多糖免疫及菌群调节功能的主要活性组分。
刘新星,石有太,罗俊杰,欧巧明,陈子萱,李忠旺[3](2018)在《轮叶党参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在党参属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开发EST-SSR标记,分析其在党参属及近缘属种间的通用性。方法利用MISA软件对轮叶党参在NCBI公布的EST序列进行SSR位点查找,Primer 3.0软件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引物进行初步筛选,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所筛选的引物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共查找到204个EST-SSR位点,总长5 263 bp,平均长度25.80 bp,出现频率为22.97%,其中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六核苷酸重复占比最多,分别为36.8%、24.8%和15.3%。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六核苷酸中的主要重复基元类型是A、TG和CAGCTC/GTGGCA。共设计引物112对,以党参为模板,能够扩增出清晰稳定条带的引物有67对,有效引物比率59.82%,其中27对能扩增出多态性条带,多态引物比率24.11%。随机选取5对引物对党参属及桔梗共12份材料进行PCR扩增,聚类结果将党参属和桔梗属分为2大类。结论研究筛选出的EST-SSR标记能够在党参属及近缘属内进行区分鉴别,研究结果为党参种质鉴别、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资源的评价利用等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
孔凡姣[4](2018)在《水生植物轮叶狐尾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轮叶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L.)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植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美和非洲西北部,为四倍体植物,兼具有性和无性两种生殖方式。目前狐尾藻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穗花狐尾藻,尚未有研究探讨其近缘种轮叶狐尾藻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进化历史。本论文成功开发出17个适用于轮叶狐尾藻研究的微卫星位点,并利用这17个微卫星位点和2个叶绿体片段,研究了中国33个轮叶狐尾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磁珠富集法在轮叶狐尾藻中成功开发了 5个高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此外,通过引物通用性实验从近缘种穗花狐尾藻已发表的20个微卫星位点中筛选出12个适用于轮叶狐尾藻研究且多态性高的微卫星位点。2.微卫星位点结果显示,轮叶狐尾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西低东高,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高原地区,1/3的种群为单态种群。AMOVA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间。STRUCTURE与PCOA聚类分析将33个种群划分为AB两个遗传群,A支分布十西北地区,B支分布于高原和东北地区。种群的遗传分化水平较高(FST= 0.3441),三个地工之间遗传分化显着,高原地区的遗传分化水平最高,西北地区次之,东北地区最低。Mantel test揭示除了东北地区的种群之外,全国范围、西北地区和高原地区的种群均符合IBD距离隔离模式。3.叶绿体片段的结果共发现5个单倍型,33个种群中有27个为单态种群,种群的遗传分化水平较高(FST= 0.5344),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符合IBD距离隔离模型,地理隔离是导致种群之间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AMOVA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之间。单倍型的分布不具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NST= 0.588<GST= 0.664)。失配分析和中性检验揭示轮叶狐尾藻进化历史上近期没有经历瓶颈效应和快速扩张。综上所述,中国轮叶狐尾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单态种群比例高。种群的遗传分化水平较高,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说明地理隔离是促使种群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符合IBD距离隔离模型。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之间,西北地区与东北地区和高原地区之间遗传分化显着。高原地区的遗传分化水平高于西北和东北地区,地形、地理隔离以及高比例的克隆繁殖是主要原因。本研究揭示了中国轮叶狐尾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强调了地形和地理距离对于遗传分化的影响作用,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水生植物的进化历程。
姜国哲[5](2017)在《红景天和轮叶党参联合发酵技术及抗酒精性肝损伤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生长在长白山的高山红景天为景天科红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明显的耐缺氧、抗疲劳、抗肿瘤、抗氧化、抗炎、调节血糖、抗肝毒性等多种功效。因此,高山红景天作为保健食品的良好原料备受关注。高山红景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红景天苷及其苷元酪醇,这些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及抗疲劳作用。酪醇在体外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高于红景天苷。经口给予红景天苷后0.5~4h内仅在肝脏中检测到红景天苷,而在心、肝、脾、肺、肾等组织中均检测到其苷元酪醇,表明红景天苷在体内代谢为酪醇后发挥生物学作用。研究表明,单纯红景天提取物用乳酸菌发酵时,其pH值和滴定酸度很多好发生变化,接种的乳酸菌数急剧减少,即单独红景天难以用乳酸菌发酵。将红景天与红参混合,用乳酸菌发酵后,pH值下降,且滴定酸度和乳酸菌数增加,总酚、总蛋白及酪醇含量明显增加,红景天苷含量明显减少,其抗氧化作用明显增强。但由于红参原料价格昂贵,造成红景天发酵产品的成本极高。如何得到红参的替代材料成为降级产品价格的关键。轮叶党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韩国、朝鲜等地区,具有消炎、镇咳、祛痰、通乳等功效,因其含有丰富的淀粉、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作为山野菜广泛食用,其水提取物无急性或亚急性毒性,而且轮叶党参易被乳酸菌发酵。因此,本研究拟以轮叶党参替代红参,通过将轮叶党参和红景天作为乳杆菌发酵培养基,探讨发酵的适宜条件,分析发酵产物的理化特征及抗氧化作用,并研究红景天与轮叶党参联合发酵产物对亚急性ALD的的保护作用,为高山红景天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正交设计方法,通过调整蒸制时间、过筛目数、提取温度及提取溶剂,研究提高红景天中红景天苷提取率的方法。2.分别将10种不同种类的乳酸菌接种于红景天和轮叶党参混合提取物(RCME)中,以发酵液中的pH值、总酸含量及活细胞计数为指标,研究发酵所需的最佳乳酸菌菌株、最佳发酵时间、最适宜的培养基组成(红景天和轮叶党参混合比例)及RCME最佳浓度;采用比色法测定RCME发酵前后的总蛋白质、中性糖、酸性多糖及总酚含量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RCME发酵前后的红景天苷和酪醇含量变化,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RCME发酵物的抗氧化作用。3.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制备亚急性ALD模型,观察红景天-轮叶党参混合发酵提取物在动物体内保护ALD的作用,观察指标为肝脏系数、ALT、AST、SOD、MDA、GSH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结果:1.红景天原料粉碎至80目以上,隔水蒸制2小时,在60℃温度下加水提取所得的红景天苷得率最高。三个影响因素中,蒸制时间影响最大,其次是红景天原料粉碎的细度,粉末目数越高,提取物中的红景天苷含量越高。水提取和乙醇提取的结果无显着差异。2.最佳培养基条件:在含有0.5%红景天固形物的培养基中,添加轮叶党参固形物含量为0.5%时,发酵初期pH为6.05,发酵48小时后根据菌种不同pH值达到3.28-5.87。轮叶党参提取物固形物含量为1%时,发酵前pH值为6.10,发酵48小时后根据菌种不同pH值减少至3.60-5.98。轮叶党参提取物固形物含量为3%时,发酵前pH 6.20,发酵48小时后根据菌种不同pH值减少至3.93-6.06。轮叶党参提取物的固形物含量提高为5%时,发酵48小时后pH值为4.71~6.03。10种乳酸菌中,pH值下降幅度最大的菌种分别为L.plantarum 163、L.fermentum 657、L.pentosus 1 183和L.rhamnosus 5033。3.最优发酵菌种:将培养基的RCME固形物含量调整至0.5%、1%、3%、5%,各接种10种不同种类的乳酸菌后,在37℃条件下培养24h、48h,测定其pH值。用L.plantarum 163发酵RCME后,最初乳酸菌接种数为4.3×106CFU/mL,经过24小时培养后活菌数为9.3×108 CFU/mL,48小时后活菌数为2.7×108 CFU/mL。用L.fermentum 657发酵时,接种时活菌数为4.0×106 CFU/mL,发酵24 小时后达到 7.3×108CFU/mL,48 小时后减少至 1.8×108CFU/mL。用 L.pentosus 1 183发酵时接种时活菌数为3.1×106 CFU/mL,发酵24小时后达到6.1×108CFU/mL,48 小时后达到 5.2×108CFU/mL。发酵前活菌数为 4.0×106 CFU/mL发酵24小时后达到5.4×107 CFU/mL,活菌数增加了 10倍,发酵48小时后活菌数反而减少至8.4×106CFU/mL。用L.rhamnosus 5033发酵时,发酵前活菌数为4.0×106 CFU/mL,发酵24小时后达到5.4×107 CFU/mL,活菌数增加了 10倍,发酵48小时后活菌数反而减少至8.4×106 CFU/mL。因此,选择L.plantarum 163、L.fermentum 657和L.pentosus 1183作为红景天-轮叶党参混合发酵的最优菌种。4.活性成分测定:发酵前RCME固形物含量为1%和3%时,红景天苷含量分别为493.1mg%及576.8mg%,酪醇的含量分别为39.4mg%及55.8mg%。固形物含量为1%和3%时,用L.plantarum 163菌株进行发酵,红景天苷含量减少至190.2mg/100g 和 406.2 mg/100g,酪醇的含量增加至 360.1mg/100g 和 205.3 mg/100g。L.pentosus 1 183菌株发酵结果,当固形物含量为1%和3%时,红景天苷含量分别减少至205.6 mg/100g和137.8 mg/100g,酪醇含量分别增加至340.2 mg/100g和385 mg/100g。用L.fermentum 657菌株发酵后虽然pH下降、酸度和乳酸菌活菌数增加,但与RCME 比较时,指标成分间无明显差异。最终,确定最佳菌株为L.plantarum 163 和 L.pentosus 1183。用 L.plantarum 163 菌株发酵后总糖含量由70.9%减少至66.0%,酸性多糖由26.9%增加至30.1%,总酚类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由0.7%和1.5%分别增加到1.2%、2.7%。利用L.pentosus 1183菌株发酵时也表现出类似倾向。5.10 mg/mL RCME 发酵物(用 L.plantarum 163,L.1183 发酵)可使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提高10%,使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分别达到88%(用L.plantarum 163发酵物)和90%(用L.pentosus 1183)。6.体内实验结果显示,L.pentosus 1183和L.plantarum 163发酵产物分别取200 mg/kg.bw和400mg/kg.bw时,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肝组织TG、MDA含量均显着低于ALD模型组(P<0.01),且均低于未发酵的RCME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肝组织SOD活性、GSH水平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显着高于模型组和未发酵的RCME组(P<0.01);低剂量和高剂量组血清ALT、AST活性显着低于模型组和未发酵的RCME低剂量和高剂量组(P<0.05或P<0.01)。结论:1.蒸熟及粉碎,过筛越细及乙醇提取,可提高红景天苷的提取率。2.L.plantarum 163和L.pentosus1 183菌株为红景天和轮叶党参混合发酵的最佳菌种。3.红景天和轮叶党参以1:1混合时发酵效果最佳。4.红景天和轮叶党参混合发酵后红景天苷含量下降,酪醇含量增加。5.红景天和轮叶党参混合提取发酵物具有清除自由基功效。6.红景天和轮也党参混合发酵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预防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作用
刘艳秋[6](2018)在《轮叶党参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轮叶党参(Codonopsis lanceolata Benth.et.Hook.f)为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藤本植物,广泛分布我国、韩国、日本和欧洲地区。轮叶党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中皂苷类和多糖为主要活性成分。目前对轮叶党参皂苷研究较多,而对轮叶党参多糖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结构分析和活性系统性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文以吉林省长白山地区轮叶党参根为原料,对轮叶党参根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理化性质、结构、体外抗氧化性和抑制黑色素瘤转移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我国轮叶党参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方向和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超声波结合纤维素酶法优化轮叶党参多糖提取工艺。酶解温度为45℃,加酶量为0.7%,pH值为4.5,酶解时间为3 h,轮叶党参多糖得率为10.18%。在最优酶解条件下,利用超声波提取筛选出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147 W,超声时间为15 min,超声温度为36℃,在此条件下轮叶党参多糖得率为11.77%。(2)对Sevag法、三氯醋酸法、三氟三氯乙烷法、酶法与Sevag结合四种方法对脱蛋白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脱蛋白最佳方法为酶与Sevag结合法。利用0.20%木瓜蛋白酶,pH6,65℃酶解3 h,再用Sevag法处理四次,蛋白质脱除率为92.01%,多糖保留率为97.66%。轮叶党参多糖脱蛋白后用DEAE-52纤维素离子柱层析得到三种主要组分CLPS1、CLPS2和CLPS3,三种组分所占的比例分别为CLPS148.30%、CLPS2 40.50%和 CLPS3 8.15%。经 Sephadex S-300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的洗脱CLPS1、CLPS2、CLPS3保留率分别为94.12%,92.31%和90.50%。曲线得单一洗脱峰,并且峰形对称,纯度较高,证明其为均一组分。(3)通过研究轮叶党参各组分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表明,各组分轮叶党参多糖均具有抗氧化能力,并且CLPS1抗氧化效果尤为明显。对CLPS1理化性质研究表明,CLPS1溶解性受温度和pH影响较大,在弱碱环境下溶解性大,最适溶解温度为80℃,NaCl对CLPS1溶解性影响较小。CLPS1浓度增大粘度随之增大,CLPS1溶液温度升高多糖粘性下降,剪切速率增加和剪切时间延长多糖粘性均降低。CLPS1多糖分子呈聚集态,分子直径大约为80~180nm,支链短且呈交叉状。(4)CLPS1比旋光度[a]D20=+44 °;总糖含量为97.6%,糖醛酸为13.18%;单糖组成分别是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甘露糖。其摩尔比为2.7:3.4:2.3:1.1:0.5。经波谱和化学法分析研究表明,CLPS1中存在葡萄糖醛酸,分子中含有吡喃糖并且a-和β-构型同时存在。主链主要由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半乳糖和葡萄糖形成支链和主链的末端残基;确定分子质量为91.7 kDa,Gal分支点糖残基是葡萄糖(1→4,6),半乳糖(1→3,6);半乳糖有五种键型:1→、1 →3、1 →4、1→6、1 →3,6;葡萄糖有三种键型:1→、1→4、1→4,6;阿拉伯糖有一种键型1→5,半乳糖醛酸存在1→3键型。(5)通过对CLPS1体内抗氧化能力研究,建立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衰老模型,实验结果表明,CLPS1具有显着提高小鼠血清、肝组织、脑及皮肤组织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同时减少各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6)CLPS1浓度为400mg/kg时,模型小鼠中黑色素瘤转移灶减少约37.7%,CLPS1剂量为400μg/mL不会引起细胞毒性,CLPS1浓度为200μg/mL和40Oμg/mL对B16F10细胞迁移具有较强抑制作用,CLPS1可以显着减少由β1整合素依赖形成的粘附斑,抑制粘着斑激酶和桩蛋白磷酸化,最终导致黑色素瘤细胞迁移能力的丧失。
何洁[7](2017)在《穿心莲化学诱变过程生理学响应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穿心莲 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 为爵床科(Acanthaceae)穿心莲属(Andrographis)—年生的草本植物,以地上部分入药,是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品种。其性寒、味苦;具有抗肿瘤、清热解毒、消炎抗菌、利胆保肝、消肿止痛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疟疾、蛇虫咬伤、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疾病。主要化学成分为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称。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在福建、广东、广西进行引种栽培,目前在我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传统医学系统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目的:由于受到产地环境、种植质量、栽培条件及采收加工等因素影响,造成了不同产地的穿心莲主要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药材的质量参差不齐,同时各地的种植栽培量逐年下降,各地穿心莲供不应求,并且由于穿心莲闭花受精的生物学特性阻碍了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的发生,因此也对穿心莲的良种选育提出了迫切的需求,而化学诱变育种培育在生产上的推广和应用,已获得了显着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本研究以开展药用植物相关的育种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并且为选育优良耐贮的新品种,增加穿心莲产量奠定理论基础为目的进行生理响应的研究。方法:本研究以3种化学诱变剂(氨磺乐灵、甲基磺酸乙酯(EMS)、秋水仙素)诱导的穿心莲种子为材料,在建立相关诱导条件的基础上,应用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实验研究。1.以穿心莲种子为材料,通过采用3种不同浓度的化学诱变剂诱导,比较诱导对穿心莲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它们对于穿心莲种子的出根和萌芽的差别,以及根长、苗高的影响变化。2.跟踪诱导后穿心莲的生长情况,研究穿心莲植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物候时间、形态特征的变化,以及四倍体和二倍体植株性状特征的对比情况分析。3.采用相关的化学研究方法,分别研究化学诱变后生长过程中穿心莲植株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丙二醛等代谢物质的含量变化及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4.采用酶联免疫法,研究不同生长时期中穿心莲植株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包括生长素、脱落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变化。5.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化学诱变对穿心莲植株不同组织器官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酯酶等同工酶酶谱的变化。6.采用高效液相法,研究化学诱变对穿心莲植株主要活性成分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的影响。7.基于分子技术,研究不同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的穿心莲植株关键酶ApC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本研究主要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发现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的3组穿心莲种子出根和萌芽时间延长,种子受到抑制,且出根率和萌芽率也相应降低,根长和苗高也受到了影响。特别是秋水仙素组的出根率最低只有62.92%,而萌芽率最低的氨磺乐灵组只有0.50%。且氨磺乐灵组的根长和苗高数值最低,受到的抑制影响最大。综合可知,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的种子生长情况如下:对照组≈EMS组>秋水仙素组>氨磺乐灵组。2.研究发现穿心莲在诱变后从生长时间上来看,氨磺乐灵组生长最缓慢。并且在生长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变异株,其中氨磺乐灵组共观察到307株变异株,突变总频率75.25%,变异特点表现为叶变黄,叶色变深,顶叶退化,叶异型,以及叶异型且深的变异株;EMS组共观察到97株变异株,突变频率为43.32%。共包括叶变色,叶白斑,叶卷曲、叶异型的突变形态;秋水仙素组共观察到168株变异株,突变频率只有25.26%。共包括叶花斑,叶变色,真叶异型、真叶心形、子叶退化、子叶卷曲、叶长形、1顶叶退化、2顶叶退化、三真叶、叶缘锯齿等突变形态。且其中经鉴定,氨磺乐灵诱变的四倍体概率为12.32%,秋水仙素诱变的四倍体概率为4.31%。同时对氨磺乐灵、秋水仙素诱导的四倍体植株与对照组植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倍体植株株型更矮、茎直径更粗,叶片表面质感明显增厚,叶色更为浓绿,花枝总长更短,花蕾数更多,果实更大。3.研究发现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在7月至10月期间,穿心莲的可溶性糖的含量呈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氨磺乐灵组和秋水仙素组,其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的两组。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状态,并且氨磺乐灵组与秋水仙素组的含量都高于EMS组与对照组。在叶绿素的含量测定中发现EMS组的叶绿素含量最低,而氨磺乐灵组和秋水仙素组的含量高,可能与诱导过程中化学诱变剂造成叶片颜色差异有关。对于丙二醛的含量测定,EMS组和对照组的丙二醛含量呈下降趋势,而氨磺乐灵组与秋水仙素组却是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OD活性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其中氨磺乐灵组和秋水仙素组的植株POD活性一直高一些。CAT活性中氨磺乐灵组的最高,而EMS组和对照组相差不大,且活性最低。4.研究发现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在7月至10月期间,穿心莲植株的ZR含量变化以EMS组与秋水仙素组的变化趋势比对照组的差别明显。对于ABA含量,诱导后3组整体的ABA含量都低于对照组,但3者的差异不大。IAA含量的变化特点是EMS组和秋水仙素组IAA含量明显低,只是氨磺乐灵组在8月份时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含量高峰。而3个诱导组穿心莲植株GA3含量的变化影响差异都不大,仅在个别月份呈现明显变化。5.研究发现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穿心莲植株不同组织器官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酯酶这三种酶的酶带也有差别,以秋水仙素四倍体组的酶带数最多为21条,EMS组酶带数最少,只有17条,而氨磺乐灵四倍体组和对照组酶带数都为20条。同时,根据相对迁移率的大小,共得到17条不同迁移率酶带带位,其中氨磺乐灵四倍体组有14条谱带,EMS组有12条谱带,秋水仙素四倍体组有15条谱带,对照组也有15条谱带;但在位置、条数或活性大小上均差异显着,以四倍体的植株活性更大。6.研究发现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穿心莲植株的不同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变化如下:秋水仙素四倍体组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分别为4.16%和0.16%,氨磺乐灵四倍体组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分别为4.44%和0.10%,明显高于EMS组的2.69%、0.02%和对照组中的2.12%、0.09%。即对于秋水仙素四倍体组和氨磺乐灵四倍体组来说,其总内酯量4.32%、4.54%,达到对照组2.21%含量的1.95~2.05倍。7.研究发现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穿心莲的关键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也有差别,其中以对照的相对表达量为1,其秋水仙素四倍体组与氨磺乐灵四倍体组的穿心莲植株ApC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2.135819、2.747887,高于对照组穿心莲相对表达量的2倍左右。结论:1.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穿心莲种子的生根、萌发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经氨磺乐灵诱导后,萌发受到明显抑制,并且诱导后,穿心莲植株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变异群体,并且对其中诱导出的四倍体穿心莲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发现氨磺乐灵的四倍体诱变率更高,达到12.32%,并且各项指标显示四倍体的植株相对于对照植株株型更矮、茎直径更粗,叶片表面质感明显增厚,叶色更为浓绿,花枝总长更短,花蕾数更多,果实更大。2.在化学诱变剂诱变过程中,穿心莲植株的生理代谢指标、内源激素以及同工酶谱带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可作为其生理响应机制研究的相关参考依据。3.经化学诱变剂诱导后,穿心莲植株的主要活性成分(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与关键酶ApCPS基因相对表达量之间成正比关系变化,并且发现四倍体的穿心莲植株含量和表达量都比对照植株增加了 2倍左右,为穿心莲倍性育种提供了参考价值。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化学诱变剂诱导穿心莲种子,观察诱变过程中穿心莲植株的变化,发现诱导后的植株从形态上、生理生化指标上、同工酶活性和两种主要的内酯类成分(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上,以及关键酶ApC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从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三个方面揭示了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的生理学响应机制的影响。
靳洋洋[8](2017)在《长白山区五种百合属植物保护研究》文中认为百合具有显着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药用价值。本文以长白山区五种百合属植物为试材开展研究。研究取得了以下结果:1.长白山区百合属五种植物在物种水平上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垂花百合的遗传多样性测度Shannon’s信息指数I=0.4393,毛百合I=0.4371、轮叶百合I=0.3975、细叶百合I=0.3948,珠芽百合I=0.3037。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轮叶百合居群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明显低于物种水平,Shannon’s信息指数最高为0.2031,居群间遗传分化极大,基因流微弱(Gst=0.5248,Nm*=0.4527)。居群间和居群内的分化极为显着(P<0.0010),Mantel分析表明遗传距离与水平地理距离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r=0.0182,P<0.01),遗传漂变是导致群体遗传结构变异的主要原因,而Φ值=0.581,表明轮叶百合居群以自交为优势,这种繁殖方式进一步加速了居群的分化,弱化了基因交流;毛百合居群水平上的遗传多样低于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Shannon’s信息指数最高为0.3133,居群间遗传分化极大,基因流虽弱但大于1(Gst=0.3053,Nm*=1.1379),可以抵制遗传漂变对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居群间和居群内的分化极为显着(P<0.0010),Mantel分析表明遗传距离与水平地理距离没有明显的相关性(r=-.7002,P>0.05),而Φ值=0.417,表明毛百合居群兼有自交和杂交,这种繁殖方式削弱了居群的分化。细叶百合、垂花百合及珠芽百合的自然资源较少,仅有一个居群,无法进行居群间的比较分析。2.以ITS2通用引物为条形码完成了细叶百合的分子鉴定,同时我们还发现并使用3条ISSR引物(UBC807、UBC826、UBC866)实现了长白山区百合属5种百合的物种鉴别。3.轮叶百合与毛百合蛋白质含量低(分别为0.99%,0.44%,食用百合参考标准为6.7%),两种百合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分别为69.65%和76.18%,食用百合参考标准为79.5%)。冷浸出物含量较高(分别为37.93%,32.36%,中国药典要求≥18%),进一步利用HPLC法分析其药用成分甾体皂苷类成分以及粗多糖组分,发现:两种百合的甾体皂苷类成分含量较高,并且轮叶百合的甾体皂苷类成分高于毛百合,但粗多糖组分含量均较低。综上所述,细叶百合、垂花百合及珠芽百合在长白山区为稀缺自然资源,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轮叶百合及毛百合均有一定的药用开发价值,其种质资源的保护意义明显。
刘伟[9](2015)在《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研究及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发掘》文中研究表明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Royle)Ying)属小檗科(Berberidaceae)桃儿七属植物,单属单种,是一种珍稀濒危中药材。桃儿七根和根茎中含有丰富的鬼臼毒素,鬼臼毒素是合成VP-16(etoposide)、VM-26(teniposide)、GP7、NK6ll等抗癌药物的前体物质,因其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而倍受青睐。在生物学研究领域中,桃儿七堪称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桃儿七是一个广布种,巨大的区域环境差异可能导致其化学成分、表型性状及遗传多样性的不同,进而导致品质差异。随着桃儿七巨大药用价值被逐步发现,人们对它的研究与日剧增,涌现出大量的报道,主要集中于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测定及生物功能研究方面,缺乏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和数量生态学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桃儿七的化学多样性及其与表型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环境因素的关系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转录组测序与分析,确定桃儿七化学成分的主导影响因素、评价桃儿七资源品质、揭示桃儿七的最佳产区,了解桃儿七的转录水平及发掘鬼臼毒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提出桃儿七的保护建议,为揭示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机理、优良性状品种的定向选育、新药研发、实施药材的GAP种植、调控鬼臼毒素的生物合成以及更深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依据;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从源头上促进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和现代中药产业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了稳定的桃儿七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基于指纹图谱数据分析表明不同产地桃儿七的化学成分含量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出丰富的化学多样性。通过化学计量法联用色谱数据等多元分析方法对不同产地同种桃儿七资源进行品质评价。形态分类、视觉分类、层次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一致表明8批桃儿七药材被归为3个类群,其中甘肃省永登县桃儿七(S4)品质最好。2.通过对8个不同区域240个桃儿七个体的30个表型性状多样性的研究,发现桃儿七表型性状在群体间(调查区域间)和群体内(调查区域内)存在丰富变异且差异显着(P<0.05)。调查区域内个体间的分化大于调查区域间的分化,且个体表型性状的稳定性差于调查区域间的稳定性。生殖器官表型性状较营养器官分化严重,稳定性较差(VST排序:株高(25.827%)>花(19.376%)>果实(16.248%)>叶(14.914%))。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表型多样性与其化学多样性的相关性不显着(P<0.05),即桃儿七化学多样性不是由表型差异导致的,这意味着桃儿七种群可能产生了不同的化学型。3.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263条清晰、稳定的条带,多态性率为55.89%,He均值为0.0585,桃儿七种群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UPGMA、PCOA和Bayeian聚类分析一致表明32个桃儿七种群被分为3类,且存在清晰的遗传结构。AMOVA分析(63.77%,P<0.0002)和Gst统计(Gst=0.3623)表明显着的遗传变异发生在桃儿七种群内。Mantel检测表明桃儿七空间格局与其地理位置的相关性不显着(r=0.213,P=0.289)(P<0.05)。高的遗传分化可能与这个种有限的基因流(Nm=0.8801)和有限的种子传播距离有关。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遗传多样性与化学多样性的相关性不显着(P<0.05),即桃儿七化学多样性不受遗传多样性的显着影响。考虑到种群较低的遗传多样性、高度的遗传分化和丰富的化学多样性以及来自人类的压力,原位保护被推荐为最佳的保护措施,迁地保护作为原位保护的补充措施。在迁地保护中,必需充分取样以尽可能多地涵盖桃儿七种群的遗传多样性。4.环境因素显着影响桃儿七化学成分的地理差异,贡献了桃儿七的化学多样性。影响化学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年均降雨、七月份均温、无霜期、光照时数、p H、有机质和速效钾。年均降雨、光照时数、无霜期和七月份均温是决定因素。年均降雨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与化学成分含量显着负相关(P<0.05)。有机质、p H和速效钾是限制因素。有机质是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与化学成分含量显着正相关(P<0.05)。基于化学成分含量,甘肃省永登县(S4)是生产高含量鬼臼毒素和木脂素的最佳产地,云南省香格里拉县(S6)和西藏林芝县(S7)分别是生产高含量槲皮素和山奈酚的最佳产地。5.本次转录组测序共获得了1634670条高质量的序列,通过从头组装与功能注释,得到74026个具较高注释可信度的Unigenes。通过与Nr、Swiss-Prot、KEGG和COG蛋白数据库的blastx比对(e value<0.00001)和基于软件ESTScan对编码区的预测,共有34175个Unigenes可以直接确定其CDS区及序列方向。比对到野草莓(Fragaria vesca)、可可(Theobroma cacao)和葡萄(Vitis vinifera)的Unigenes最多,分别占Unigenes总数的23.16%、14.61%、4.88%。通过GO功能分类,共有14885个terms被归类到69个功能类别中。被归类到代谢过程功能和细胞功能的基因数目最多,分别占Unigenes总数的21.62%、10.34%。通过COG分类,共有21604条Unigenes被归类到24个功能类别中,被归类到一般功能预测(R)、翻译后修饰、蛋白质转换、蛋白伴侣类(O)和翻译、核糖体结构与生源论(J)的基因较多,分别占Unigene总数的17.21%、9.74%和7.87%。通过KEGG代谢通路分析,共有11071条Unigenes归入125个主要的代谢通路中,包括与鬼臼毒素合成有关的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及与黄酮合成有关的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途径代谢通路。6.发掘直接与鬼臼毒素合成相关的酶基因14条,分别是肉桂醇脱氢酶(CAD)(11条)、松脂酚-落叶松脂醇还原酶(PLR)(2条)和dirigent蛋白(DIR)(1条),对这些基因和转录因子进行相关实验可进一步深入研究鬼臼毒素的合成机理。
马晓菲,唐玉倩,于元杰[10](2014)在《高皂苷轮叶党参EMS诱变突变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轮叶党参为材料,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离体叶片和愈伤组织对轮叶党参进行诱变,选择最佳诱变组合,并对诱变再生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轮叶党参叶片和愈伤组织经EMS处理的存活率和分化率均低于对照,并且随EMS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2)叶片和愈伤组织的致死处理组合分别是0.4%EMS处理4h和0.3%EMS处理4h,半致死组合分别为0.3%EMS处理2h和0.2%EMS处理2h,愈伤组织是EMS诱变轮叶党参的的最佳材料。(3)筛选出的6号变异株皂苷含量为5.061mg/g,较对照平均值提高了5.48%。(4)对诱变再生苗进行遗传分析,8个特异引物对10个供试材料共扩增出59条带,具有多态性的谱带数为44条,占74.6%。材料间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0.453~0.912,其中3号、7号株与其他8株达到了品种间遗传差异。研究认为,EMS处理可应用于轮叶党参无性变异系的诱变,3号、6号、7号植株为诱变产生的具有较高皂苷含量的初选植株。
二、轮叶党参RAPD分析的最佳PCR条件筛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轮叶党参RAPD分析的最佳PCR条件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灵芝菌发酵党参成分变化及其对神经母细瘤SH-SY5Y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无柄灵芝菌发酵党参成分变化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无柄灵芝菌粗酶液催化5-羟甲基糠醛生成2,5-二甲醇呋喃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2,5-二甲醇呋喃对SH-SY5Y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四章 5-羟甲基糠醛和2,5-二甲醇呋喃的急性毒性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素花党参菊糖的制备及其对肠道黏膜免疫影响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素花党参概况 |
2 党参多糖的药理作用及分离纯化 |
2.1 党参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2.2 党参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
2.2.1 党参酸性多糖研究进展 |
2.2.2 党参中性多糖研究进展 |
3 菊糖研究进展 |
3.1 菊糖结构研究进展 |
3.2 菊糖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3.3 菊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3.3.1 具有益生元活性,改善肠道微环境 |
3.3.2 增强机体免疫力 |
3.3.3 抗氧化 |
3.3.4 抗癌 |
3.3.5 降低血脂、血糖 |
3.3.6 促进机体矿物质的吸收和蛋白维生素的合成 |
3.3.7 其他生物活性 |
第二章 素花党参粗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1.1 药材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素花党参粗多糖的制备 |
2.1.1 药材处理 |
2.1.2 素花党参粗多糖的制备 |
2.1.3 素花党参粗多糖中各组分含量检测 |
2.2 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的建立 |
2.2.1 实验动物 |
2.2.2 给药方法及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的建立 |
2.3 素花党参粗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2.3.1 对脏器指数的影响 |
2.3.2 对血清中抗体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
2.3.3 对肠道黏膜s IgA分泌的影响 |
2.4 素花党参粗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2.4.1 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
2.4.2 对SCFAs含量的影响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素花党参粗多糖的制备及组成成分 |
3.2 素花党参粗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3.2.1 对脏器指数的影响 |
3.2.2 对血清中抗体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
3.2.3 对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
3.3 素花党参粗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3.3.1 对菌群组成的影响 |
3.3.2 对SCFAs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素花党参菊糖提取工艺优化及结构解析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药材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药材处理 |
2.2 素花党参菊糖提取工艺优化 |
2.2.1 菊糖含量测定 |
2.2.2 单因素实验 |
2.2.3 响应面法优化 |
2.3 素花党参菊糖的结构解析 |
2.3.1 素花党参粗多糖的制备 |
2.3.2 素花党参菊糖的制备 |
2.3.3 素花党参菊糖中组成成分分析 |
2.3.4 聚合度检测 |
2.3.5 单糖组分分析 |
2.3.6 糖苷键组成 |
2.3.7 NMR解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素花党参菊糖提取工艺优化 |
3.1.1 水提温度、料液比以及浸提时间对素花党参菊糖提取率的影响 |
3.1.2 响应面法优化素花党参菊糖提取工艺 |
3.2 素花党参菊糖结构解析 |
3.2.1 素花党参菊糖的分离及组成成分分析 |
3.2.2 素花党参菊糖单糖组分 |
3.2.3 素花党参菊糖的聚合度以及糖苷键组成 |
3.2.4 素花党参菊糖的NMR解析 |
4 讨论 |
4.1 素花党参菊糖提取工艺优化 |
4.2 素花党参菊糖结构解析 |
5 结论 |
第四章 素花党参菊糖体外益生元活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药材与菌种 |
1.1.1 实验药材 |
1.1.2 实验菌种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素花党参菊糖的制备 |
2.2 素花党参菊糖益生元活性研究 |
2.2.1 培养基的配制 |
2.2.2 实验分组及菌液培养 |
2.2.3 素花党参菊糖对不同种乳杆菌增殖的影响 |
2.2.4 素花党参菊糖对不同种乳杆菌培养基pH的影响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素花党参菊糖对不同种乳杆菌增殖的影响 |
3.2 素花党参菊糖对不同种乳杆菌培养基pH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五章 素花党参菊糖对免疫低下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功能及菌群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药材及药品 |
1.2 实验动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给药方法及模型检测 |
2.2 素花党参菊糖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2.2.1 对脏器指数的影响 |
2.2.2 对免疫低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
2.2.3 对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
2.3 素花党参菊糖对免疫低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2.3.1 对菌群组成的影响 |
2.3.2 对SCFAs含量的影响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素花党参菊糖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3.1.1 对脏器指数的影响 |
3.1.2 对免疫低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
3.1.3 对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
3.2 素花党参菊糖对免疫低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3.2.1 对菌群组成的影响 |
3.2.2 对SCFAs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素花党参菊糖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4.1.1 对脏器指数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
4.1.2 对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
4.2 素花党参菊糖对免疫低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5 结论 |
结论与创新 |
1 结论 |
2 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轮叶党参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在党参属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EST-SSR引物设计与筛选 |
1.2.2样品DNA提取 |
1.2.3 PCR扩增和产物检测 |
1.2.4 数据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轮叶党参EST-SSR的分布特征 |
2.2 轮叶党参EST-SSR引物在党参中的通用性 |
2.3 SSR基元类型在党参中的扩增差异 |
2.4 EST-SSR引物在党参属及近缘属中的应用 |
3 讨论 |
3.1 轮叶党参EST-SSR标记的开发 |
3.2 EST-SSR标记为党参属的鉴别和遗传分析提供资源 |
4 结论 |
(4)水生植物轮叶狐尾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
1.2 水生植物研究现状 |
1.2.1 水生植物特点 |
1.2.2 研究进展 |
1.2.3 狐尾藻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微卫星位点的开发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磁珠富集法开发SSR位点 |
2.1.3 SSR位点筛选 |
2.1.4 SSR位点多态性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基因组提取 |
3.1.3 PCR扩增与测序 |
3.2 数据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 |
3.3.2 不同地区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 |
3.4 讨论 |
3.4.1 遗传多样性 |
3.4.2 遗传分化与遗传结构 |
第四章 基于叶绿体基因片段的遗传多样性 |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基因组提取 |
4.1.3 叶绿体基因片段筛选 |
4.1.4 PCR扩增与测序 |
4.2 数据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遗传多样性 |
4.3.2 谱系地理结构 |
4.3.3 系统发育 |
4.4 讨论 |
4.4.1 轮叶狐尾藻的遗传多样性 |
4.4.2 谱系地理结构与种群历史 |
第五章 论文总结 |
5.1 论文的主要结果与结论 |
5.2 论文的创新点 |
5.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硕士期间论文完成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红景天和轮叶党参联合发酵技术及抗酒精性肝损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复方中草药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1.2 红景天的药理学作用 |
1.2.1 抗高原反应作用 |
1.2.2 提高运动性能 |
1.2.3 治疗糖尿病 |
1.2.4 神经保护作用 |
1.2.5 抗抑郁作用 |
1.2.6 保护心血管作用 |
1.2.7 抗疲劳作用 |
1.2.8 治疗肺部疾病 |
1.2.9 癌症 |
1.2.10 肝保护作用 |
1.2.11 红景天的其他药理作用 |
1.3 轮叶党参的药理学作用 |
1.3.1 抗氧化作用 |
1.3.2 调节免疫功能 |
1.3.3 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
1.3.4 抗炎作用 |
1.3.5 抗癌作用 |
1.3.6 保护肝功能作用 |
1.3.7 调节血脂及减体重作用 |
1.3.8 其他作用 |
1.4 生物发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原料 |
2.1.2 试剂 |
2.1.3 菌株 |
2.1.4 仪器 |
2.2 方法 |
2.2.1 提高红景天苷提取率的最佳条件筛选 |
2.2.2 红景天-轮叶党参混合提取物的制作 |
2.2.3 乳酸菌发酵 |
2.2.4 乳酸菌活菌数测定 |
2.2.5 理化性质特征与红景天苷含量分析 |
2.2.6 抗氧化作用评价 |
2.2.7 体内实验 |
2.2.8 数据统计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提高红景天苷提取率的方法筛选 |
3.2 提取物的固形物含量及各类乳酸菌对红景天-轮叶党参混合物的发酵特征 |
3.3 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活菌数变化 |
3.4 确定红景天-轮叶党参混合提取物的发酵条件 |
3.5 指标成分分析 |
3.6 理化性质及成分特征 |
3.7 红景天-轮叶党参混合提取发酵物抗氧化作用评价 |
3.8 ALD保护作用 |
第四章 讨论 |
4.1 提高红景苷提取率的方法筛选 |
4.2 提取物的固形物含量及各类乳酸菌对红景天-轮叶党参混合物的发酵特征 |
4.3 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活菌数变化 |
4.4 确定红景天-轮叶党参混合提取物的发酵条件 |
4.5 指标成分分析 |
4.6 理化性质及成分特征 |
4.7 红景天-轮叶党参混合提取物发酵物抗氧化作用评价 |
4.8 ALD的保护作用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业绩 |
(6)轮叶党参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多糖研究概况 |
1.2.1 多糖提取分离与纯化 |
1.2.2 多糖的活性研究 |
1.3 轮叶党参多糖的研究进展 |
1.3.1 轮叶党参多糖的药理作用 |
1.3.2 轮叶党参多糖制备方法 |
1.3.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2 轮叶党参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2 酶解条件对轮叶党参多糖得率的影响 |
2.2.3 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酶解轮叶党参多糖提取工艺 |
2.2.4 超声波结合纤维素酶法对轮叶党参多糖得率的影响 |
2.2.5 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超声波结合酶法提取轮叶党参多糖工艺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轮叶党参多糖的分离纯化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轮叶党参粗多糖脱蛋白方法研究 |
3.2.2 轮叶党参多糖柱层析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轮叶党参多糖组分抗氧化性及其理化性质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对DPPH·的清除能力测定 |
4.2.2 对·OH清除能力测定 |
4.2.3 对ABTS~+的清除能力测定 |
4.2.4 对·O~(2-)清除能力测定 |
4.2.5 总还原力的测定 |
4.2.6 CLPS1溶解性 |
4.2.7 CLPS1水溶液粘度特性 |
4.2.8 CLPS1的分子形态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CLPS1的结构初步分析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CLPS1比旋光度 |
5.2.2 糖醛酸含量测定 |
5.2.3 CLPS1分子量测定 |
5.2.4 气相色谱单糖组成分析 |
5.2.5 CLPS1的红外光谱分析 |
5.2.6 CLPS1的~1HNMR的分析 |
5.2.7 CLPS1的~(13)CNMR的分析 |
5.2.8 部分酸水解产物分析 |
5.2.9 CLPS1高碘酸氧化与Smith降解分析 |
5.2.10 甲基化与酯化分析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CLPS1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作用研究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CLPS1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6.2.2 CLPS1对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 |
6.2.3 CLPS1对小鼠组织及其血清中MDA含量的影响 |
6.2.4 CLPS1对小鼠组织及其血清中GSH-Px活性的影响 |
6.2.5 CLPS1对小鼠组织及其血清中SOD活性的影响 |
6.2.6 CLPS1对小鼠组织及其血清中CAT活性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CLPS1通过调控β1整合素信号通路抑制黑色素瘤转移 |
7.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试验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CLPS1抑制B16F10细胞转移和迁移的能力 |
7.2.2 CLPS1阻断β1整合素的功能和信号传导 |
7.3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7)穿心莲化学诱变过程生理学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部分 |
第一节 穿心莲的概况 |
1.1 穿心莲本草考证及产地考证 |
1.1.1 穿心莲本草考证 |
1.1.2 穿心莲资源分布概况 |
1.2 穿心莲的作用 |
1.2.1 穿心莲的功效 |
1.2.2 穿心莲的化学成分 |
1.2.3 穿心莲的药理作用 |
1.3 穿心莲的栽培现状与市场需求情况 |
1.4 穿心莲的生长习性及生物学特性 |
1.5 穿心莲的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5.1 穿心莲形态解剖学的研究 |
1.5.2 穿心莲种质质量的研究 |
1.5.3 穿心莲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二节 药用植物化学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
2.1 药用植物化学诱变育种的意义 |
2.2 化学诱变剂的类型、特点及其诱变机理 |
2.2.1 生物碱类—秋水仙素的特点及诱变机理 |
2.2.2 烷化剂—甲基磺酸乙酯的特点及诱变机理 |
2.2.3 其他诱变剂—氨磺乐灵的特点及诱变机理 |
2.3 化学诱变剂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处理与筛选方法 |
2.3.1 化学诱变剂的诱变处理技术 |
2.3.2 化学诱变剂的筛选、鉴定方法 |
2.4 化学诱变剂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2.4.1 化学诱变剂的抗逆、抗病变研究 |
2.4.2 突变库的构建研究 |
2.4.3 多倍体的突变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3.1 文献研究小结 |
3.2 研究的立题依据 |
3.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3.3.1 开展穿心莲化学诱变生理机制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3.3.2 本研究的意义 |
3.4 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部分 |
第一章 化学诱变剂诱导对穿心莲种子萌发的影响 |
1.1 材料与试剂 |
1.1.1 实验材料 |
1.1.2 主要试剂 |
1.1.3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种子预处理 |
1.2.2 实验操作 |
1.2.3 发芽指标测定 |
1.2.4 数据处理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穿心莲植物种子发育过程中形态动态变化 |
1.3.2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种子出根过程的影响 |
1.3.3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的影响 |
1.3.4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种子平均出根时间的影响 |
1.3.5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种子平均萌芽时间的影响 |
1.3.6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根长的影响 |
1.3.7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苗高的影响 |
1.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生长的影响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穿心莲突变植株发育成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
2.2.2 穿心莲突变植株的生长形态变异的分析 |
2.2.3 穿心莲四倍体与二倍体的诱变概率分析 |
2.2.4 穿心莲四倍体与二倍体的性状差异性对比情况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生理代谢的影响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可溶性糖的含量测定 |
3.2.2 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测定 |
3.2.3 叶绿素的含量测定 |
3.2.4 丙二醛的含量测定 |
3.2.5 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测定 |
3.2.6 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测定 |
3.2.7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可溶性糖的含量的影响 |
3.3.2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影响 |
3.3.3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叶绿素的含量影响 |
3.3.4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丙二醛的含量影响 |
3.3.5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 |
3.3.6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内源激素的影响 |
4.1 材料与试剂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方法 |
4.2.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ZR含量的影响 |
4.3.2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ABA含量的影响 |
4.3.3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IAA含量的影响 |
4.3.4 化学诱变过程对穿心莲GA3含量的影响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体内同工酶差异的影响 |
5.1 材料与试剂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主要试剂 |
5.1.3 实验仪器 |
5.1.4 实验常用溶液的配制 |
5.2 实验方法 |
5.2.1 样品的制备 |
5.2.2 凝胶的制备 |
5.2.3 加样和电泳 |
5.2.4 染色 |
5.2.5 酶谱的记录及数据的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过氧化物酶酶谱分析 |
5.3.2 多酚氧化酶酶酶谱分析 |
5.3.3 酯酶酶谱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体内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 |
6.1 材料与试剂 |
6.1.1 实验材料 |
6.1.2 主要试剂 |
6.1.3 实验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6.2.2 实验条件考察 |
6.2.3 样品的测定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色谱条件及实验条件考察分析 |
6.3.2 不同诱导条件下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比较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化学诱变剂对穿心莲体内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7.1 材料与试剂 |
7.1.1 实验材料 |
7.1.2 主要试剂 |
7.1.3 实验仪器 |
7.2 实验方法 |
7.2.1 RNA的提取与检测 |
7.2.2 反转录过程 |
7.2.3 穿心莲关键酶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
7.2.4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RNA的提取的纯度检测 |
7.3.2 不同化学诱变剂诱导穿心莲的关键酶ApCPS基因相对表达量的结果 |
7.4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创新点及展望 |
8.1 本研究的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附件 |
(8)长白山区五种百合属植物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百合简介 |
1.2 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 |
1.3 分子生物学鉴定 |
1.4 百合利用价值 |
1.4.1 百合的食用价值 |
1.4.2 百合的药用价值 |
1.4.3 其他价值 |
1.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长白山区五种百合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实验材料及耗材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全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PCR反应体系 |
2.2.3 PCR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2 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2.3.3 引物扩增结果 |
2.3.4 轮叶百合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5 毛百合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6 细叶百合、垂花百合、珠芽百合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 分析与讨论 |
第三章 长白山区五种百合属植物的分子生物学鉴别 |
3.1 实验材料及耗材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叶百合与垂花百合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3.2.2 分子生物学鉴别 |
3.3 实验结果 |
3.3.1 细叶百合与垂花百合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3.3.2 ISSR-DNA图谱鉴别 |
3.4 分析与讨论 |
第四章 轮叶百合与毛百合主要成分分析 |
4.1 实验材料及耗材 |
4.2 实验方法 |
4.2.1 蛋白质含量 |
4.2.2 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
4.2.3 甾体皂苷及粗多糖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冷浸出物定量 |
4.3.2 甾体皂苷及粗多糖分析 |
4.4 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研究及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桃儿七概述 |
1.1.1 桃儿七的起源与分布 |
1.1.2 桃儿七属的命名考订 |
1.1.3 形态特征 |
1.1.4 桃儿七的种质资源现状 |
1.2 桃儿七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1.2.1 木脂素类化学成分 |
1.2.2 黄酮及其它类化合物 |
1.2.3 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与含量检测 |
1.2.4 化学指纹图谱 |
1.3 桃儿七的药理作用研究 |
1.3.1 抗肿瘤作用 |
1.3.2 抗病毒作用 |
1.3.3 毒性 |
1.3.4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1.3.5 对肠平滑肌的影响 |
1.3.6 止咳祛痰-抗炎作用 |
1.3.7 抑菌杀虫作用 |
1.3.8 抗氧化及辐射防护作用 |
1.3.9 其它作用 |
1.4 鬼臼毒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基因 |
1.5 桃儿七遗传多样性研究 |
1.5.1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1.5.2 桃儿七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
1.6 桃儿七研究热点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
1.6.1 引种栽培 |
1.6.2 桃儿七的组织培养 |
1.6.3 桃儿七的细胞培养 |
1.6.4 应用生物反应器生产鬼臼毒素 |
1.6.5 毛状根诱导桃儿七中鬼臼毒素 |
1.6.6 植物内生真菌发酵生产鬼臼毒素 |
1.6.7 鬼臼毒素的化学合成 |
1.7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上的应用 |
1.7.1 转录组概述 |
1.7.2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
1.8 本研究选题依据 |
1.9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0 研究内容和预期结果 |
1.10.1 研究内容 |
1.10.2 预期结果 |
1.11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桃儿七资源现状调查 |
2.1 调查方法与内容 |
2.1.1 文献调查 |
2.1.2 走访调查和市场调查 |
2.1.3 样方调查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样地设置情况及调查结果 |
2.2.2 地理分布 |
2.2.3 桃儿七生境条件 |
2.2.4 桃儿七资源状况 |
2.2.5 种群特征和群落类型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色谱学、化学计量学的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3.2.2 流动相的选择 |
3.2.3 空白试验 |
3.2.4 线性关系的考察 |
3.2.5 精密度试验 |
3.2.6 重复性试验 |
3.2.7 稳定性试验 |
3.2.8 检测限(LOD)与定量限(LOQ)试验 |
3.2.9 加样回收率试验 |
3.2.10 桃儿七指纹图谱研究 |
3.2.11 基于化学计量学联用色谱数据等多元分析方法评价桃儿七资源品质 |
3.3 讨论 |
3.3.1 桃儿七指纹图谱 |
3.3.2 桃儿七资源品质评价 |
3.3.3 桃儿七的化学多样性 |
3.4 小结 |
3.4.1 指纹图谱的构建 |
3.4.2 丰富的化学多样性 |
3.4.3 桃儿七资源品质评价 |
第四章 桃儿七表型多样性及其对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调查所用工具/仪器 |
4.1.2 调查对象 |
4.1.3 性状选择和测定 |
4.1.4 不同产地桃儿七化学成分的测定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桃儿七表型均值变异 |
4.2.2 调查区域间(内)形态性状差异分析 |
4.2.3 研究区域间桃儿七表型分化程度 |
4.2.4 表型特征稳定性 |
4.2.5 表型多样性与化学多样性的关系 |
4.3 讨论 |
4.3.1 桃儿七表型多样性 |
4.3.2 桃儿七表型多样性与化学多样性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桃儿七遗传多样性及其对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紫外分光度法检验DNA纯度 |
5.2.2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纯度 |
5.2.3 基因组DNAISSR-PCR扩增结果 |
5.2.4 桃儿七种群遗传多样性 |
5.2.5 桃儿七种群的遗传结构和分化 |
5.3 讨论 |
5.3.1 桃儿七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
5.3.2 高的遗传分化和显着的遗传结构 |
5.3.3 桃儿七遗传多样性对其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
5.3.4 桃儿七种群的遗传保护 |
5.4 小结 |
5.4.1 桃儿七种群存在低的遗传多样性、高的遗传分化和清晰的遗传结构 |
5.4.2 桃儿七遗传多样性与化学多样性的关系及其保护 |
第六章 环境因素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八个产区的环境因素分析 |
6.2.2 不同产地桃儿七有效成分的差异(多样性) |
6.2.3 环境因素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
6.3 讨论 |
6.3.1 地理因素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
6.3.2 降雨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
6.3.3 光照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
6.3.4 温度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
6.3.5 土壤因素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
6.3.6 桃儿七药材的道地性 |
6.4 小结 |
第七章 桃儿七转录组测序与分析及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发掘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仪器与试剂 |
7.1.3 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RNA样品制备及质量分析 |
7.2.2 测序产量统计与质量分析 |
7.2.3 RNA-seq序列组装结果 |
7.2.4 RNA-seq序列比对及功能注释结果 |
7.2.5 Unigenes功能分类及代谢通路注释 |
7.2.6 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 |
7.3 讨论 |
7.3.1 RNA样品质量 |
7.3.2 测序产量及组装情况 |
7.3.3 Unigene功能注释 |
7.3.4 编码蛋白框预测及近缘模式生物同源基因CDS的比较 |
7.3.5 桃儿七转录组功能分类 |
7.3.6 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发掘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8.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8.3.1 不足之处 |
8.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高皂苷轮叶党参EMS诱变突变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材及取样 |
1.2 试验方法 |
1.2.1 EMS处理离体叶片 |
1.2.2 EMS处理愈伤组织 |
1.2.3 根的诱导 |
1.2.4 炼苗移栽 |
1.2.5 皂苷含量的测定 |
1.2.6 诱变再生群体的RAPD分析 |
1.2.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EMS处理对轮叶党参离体叶片和愈伤组织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再生苗生根的影响 |
2.3 炼苗移栽 |
2.4 变异体获得及皂苷含量的测定 |
2.5 诱变再生苗RAPD分析 |
2.6 遗传相似性分析 |
3 讨论 |
四、轮叶党参RAPD分析的最佳PCR条件筛选(论文参考文献)
- [1]灵芝菌发酵党参成分变化及其对神经母细瘤SH-SY5Y增殖和凋亡的影响[D]. 侯亚男.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2]素花党参菊糖的制备及其对肠道黏膜免疫影响的评价[D]. 付羽萍.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3]轮叶党参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在党参属中的应用[J]. 刘新星,石有太,罗俊杰,欧巧明,陈子萱,李忠旺. 中草药, 2018(13)
- [4]水生植物轮叶狐尾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D]. 孔凡姣. 武汉大学, 2018(06)
- [5]红景天和轮叶党参联合发酵技术及抗酒精性肝损伤作用研究[D]. 姜国哲. 延边大学, 2017(06)
- [6]轮叶党参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刘艳秋.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7]穿心莲化学诱变过程生理学响应机制研究[D]. 何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5)
- [8]长白山区五种百合属植物保护研究[D]. 靳洋洋. 吉林大学, 2017(09)
- [9]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研究及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发掘[D]. 刘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6)
- [10]高皂苷轮叶党参EMS诱变突变体研究[J]. 马晓菲,唐玉倩,于元杰. 西北植物学报,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