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混凝土组合梁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时建新[1](2021)在《外包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与波纹钢-钢管混凝土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波纹钢板具有抗剪能力强、抗侧刚度大、耗钢量小等优势。课题组提出一种新型的外包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和波纹钢-钢管混凝土柱,而关于该新型组合梁与组合柱的节点连接形式还未研究,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外包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与波纹钢-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简称CSW节点),通过试验、有限元及理论分析三种方式对CSW节点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制作CSW边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试验,对试件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能力、钢材应变等进行分析,此外对边节点的变形组分及占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SW边节点为梁端受弯破坏,形成塑性铰,滞回曲线饱满,抗震性能良好,满足“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要求。节点层间位移主要由梁的弹性变形、梁的塑性变形、柱的弹性变形、节点剪切变形引起,其中梁塑性变形引起的层间位移占比较大,节点的剪切变形引起层间位移占比较小;(2)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CSW边节点试件进行模拟,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拟合较好。在此基础上,以轴压比、下翼缘板厚度、梁波纹钢板厚度、梁柱线刚度比等参数对CSW边节点的承载力、刚度等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梁下翼缘厚度对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影响较大,梁波纹钢板厚度对于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有一定影响,轴压比对于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影响较小,梁柱线刚度比由0.75增加到0.81,节点的承载能力以及耗能能力均有提高,且试件的破坏模式由梁端弯曲破坏逐步向节点剪切破坏转变;(3)设计制作CSW中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试验,对中节点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刚度退化、强度退化、钢材应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SW中节点模式为梁端弯曲破坏,形成塑性铰,节点滞回曲线饱满,抗震性能良好;(4)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CSW中节点进行模拟,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拟合较好,通过改变梁柱线刚度比,建立基于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的简化模型,对简化模型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材的强度等级、钢管的壁厚以及轴压比对于简化模型的承载力影响较大;大腔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节点核心区拉板厚度(钢管厚度较小时)对于简化模型承载力影响较小;小腔混凝土强度等级对于简化模型的承载力几乎无影响;(5)对CSW中节点的核心区钢材和混凝的应力和应变进行深入分析,明确节点核心区各部件的传力路径和受力机理,建立节点核心区受剪力学模型,提出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的公式,并利用有限元计算结果对公式进行验证,可为工程计算提供参考。
彭万里[2](2020)在《群钉式钢-混组合梁疲劳-破坏全过程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群钉式钢-混组合梁作为一种新的钢-混组合梁的结构形式,具有受力明确、自重轻、外形美观等特点,其承载能力和抗剪能力相比于普通钢-混组合梁均有提升。对于钢-混组合结构而言疲劳问题始终是关注的焦点,而国内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钢桥疲劳、混凝土板疲劳以及抗剪连接件疲劳问题等方面,有关于群钉式钢-混组合箱梁的抗疲劳性能以及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退化水平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首先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利用弹塑性计算方法对钢-混组合梁的整体受力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参考现有钢桥的疲劳设计方法,然后进行疲劳-破坏试验提取试验所需的数据和结果,最后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理论计算结果并将实体试验和模拟试验所得数据进行总结归纳,对群钉式钢-混组合梁理论进行优化。本文疲劳-破坏试验选用疲劳荷载幅10Kn-500k N对群钉式钢-混组合试验梁进行加载,在经过7万次加载之后,再对其进行静力破坏试验测得其剩余承载能力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结合,研究群钉式钢-混组合梁的在疲劳-破坏全过程的力学性能,得出结论如下:(1)在疲劳试验加载过程中,群钉式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应变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经过七万次疲劳幅值10k N-500k N的荷载作用后,从表观看结构未见明显损伤,但是混凝土与钢板之间有了细小的分层,且中和轴位置已经有变化趋势。(2)在剩余承载能力试验中,得出疲劳后的群钉式钢-混组合梁的破坏过程也依次经历了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下降阶段三个过程,且在试验过程中钢-混组合梁的中和轴随着荷载的增加不断上移,破坏标志是钢箱屈服之后结构挠度迅速增大;群钉式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破坏形态属于三种典型破坏形态中的混凝土板压碎的弯曲型破坏。(3)未经疲劳荷载作用的钢-混组合梁极限破坏承载能力为149t,在经过7万次疲劳荷载作用之后的钢-混组合梁的极限承载能力为140t,承载能力下降约6%。在数值模拟中得出群钉式钢-混组合梁的静力破坏荷载在148t,这与实体静载模型试验得出的极限破坏荷载149t的相差约1%。
丁子渊[3](2020)在《木-混凝土组合梁栓钉剪力连接件疲劳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木-混凝土组合梁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此结构通过剪力连接件将上部混凝土板和下部木梁连接成整体,使得上部混凝土承压,下部木梁受拉,充分发挥了两种材料的优势性能。木材作为可再生资源具有强重比高、柔性好、耐冲击、耗能低和易加工与分解的特点。这种特点可以很好解决目前混凝土和钢材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弊端,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木-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推出试件和组合梁静力性能等方面。木-混凝土组合结构疲劳寿命问题,仅停留在经验基础之上,缺乏理论及试验研究。在通过大量对组合结构的研究后发现,组合结构的静力性能、长期性能、疲劳性能主要取决于剪力连接件的相关性能。在国内使用最广泛的剪力连接件为栓钉式剪力连接件,而对此剪力连接件的疲劳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本文参照国外一座实际的木-混凝土组合梁桥,制作了 7个推出件,建立了相应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了静力和疲劳试验。通过分析试验现象,比较试验与计算结果,得到了木-混凝土组合梁栓钉式剪力连接件的疲劳性能和破坏机理。主要成果如下:(1)在推出件的静力加载的初始阶段,载荷与垂直位移呈线性关系,在载荷进一步增加后,载荷与界面滑移呈非线性关系,极限破坏载荷为38.9kN。(2)循环加载过程中,螺栓及螺栓嵌入的木块部分产生局部破坏的现象,木块发生挤压变形,但在疲劳循环荷载加载200万次后推出件整体结构并未发生破坏。(3)随着疲劳载荷循环次数的增加,推出件的刚度显着降低,并且在承受疲劳载荷之后推出件F1的刚度降低了 17.74%,推出件F2的刚度降低了 22.9%。(4)通过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得出试验试件的极限承载力与模型相差2.57%。疲劳试验中所得疲劳荷载-滑移曲线图、荷载-应变曲线图与模型疲劳云图规律一致,得出栓钉疲劳计算公式为lg Nf=0.982-0.3523(Rl/Psh)。(5)参照其他文献中木-混凝土组合梁疲劳试验,发现在组合梁疲劳破坏中最先破坏的部分为支座端的剪力连接件,且剪力连接件的疲劳破坏形式与本文试验现象一致。
刘兴龙[4](2020)在《钢-木组合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木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组合结构,在一般钢结构中钢板都较薄,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出现局部屈曲或整体失稳,而加入木材形成组合构件后,木材对钢板有侧向支撑的作用,可以防止钢板过早屈曲,从而能提高钢结构的稳定性、充分发挥钢材的强度优势。目前,科研人员已经研究了钢、木之间采用结构胶和螺栓连接的静力性能、各种截面形式的钢-木组合梁的受弯力学性能及H型钢-木组合柱的偏压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结构胶、螺栓连接的钢-木组合构件具有良好的整体受力性能,钢-木组合构件都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但是目前钢-木组合结构的研究大多是针对组合梁、组合柱单一构件的受力性能研究,对钢-木组合节点的研究很少,因此进行钢-木组合梁柱节点的连接方式的相关讨论及试验研究很有必要。本文设计制作了三个钢-木组合梁柱边节点,三个节点都采用焊接端板、螺栓连接的方式,且各节点中的钢-木组合梁都相同。三个边节点分别为:由胶合木矩形截面柱构成的梁柱边节点(JT节点)、由H型钢截面柱构成的梁柱边节点(JS节点)、由H型钢-胶合木矩形截面柱构成的梁柱边节点(JSTC节点)。为了研究柱子的横截面形式对钢-木组合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柱子的横截面形式为基本变量,对三个组合梁柱边节点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在拟静力试验过程中,观察不同节点的破坏特征,并采集组合梁端的荷载、位移及节点核心区域的应变数据。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得到了梁柱边节点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计算出了各节点的能量耗散系数、延性系数、极限承载力、刚度及节点核心区的剪切变形量等力学性能指标。并对梁柱边节点的开裂荷载、梁柱间连接件产生的相对转角变形进行了理论计算。最后,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中两个梁柱边节点的拟静力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胶合木柱构成的JT节点中,木柱上螺栓垫片区域木材先被压坏、螺栓被拔出、焊接端板弯曲翘起,然后焊接端板处焊缝开裂导致节点的最终破坏。而JS和JSTC节点主要是由焊接端板处焊缝开裂而导致节点破坏。在整个拟静力试验过程中,三个组合节点中钢-木组合梁、钢-木组合柱本身都未发生明显的受力开裂现象。在三个钢-木组合节点中,JT节点的耗能能力最差,破坏时梁柱间相对转角变形最大,极限承载力、刚度最小;而JS和JSTC节点耗能能力及延性较好,极限承载力、刚度都较高,且其中JS节点的滞回环最饱满,耗能能力最强。通过各节点核心区的剪切变形对比可知,在H型钢柱腹板两侧填入胶合木后能有效减少梁柱节点核心区H型钢柱腹板的剪切变形。JS和JSTC节点的梁柱间相对转角变形量的绝大部分都是由焊接端板处焊缝开裂所导致的。JS和JSTC节点的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武先梅[5](2020)在《中空GFRP管—混凝土—钢管组合梁抗弯性能及滞回性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40年代,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作为FRP)集诸多优点于一身。其具有抗腐蚀能力强、耐久性好、抗拉强度高、自重小、可塑性强、与混凝土协同工作能力好、施工简单方便等特性。可以在潮湿及腐蚀性强的工作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因而可以有效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故在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应用。中空GFRP管-混凝土-钢管组合梁(DSTB)作为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形式,同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震性能以及便于施工等优点,但由于目前对其理论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研究主要侧重于试验研究,虽有少量的有限元分析,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和计算方法,限制了其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以DSTB组合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组合梁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了DSTB组合梁的受弯性能以及滞回性能,提出了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并提出了工程设计建议。为以后的规范制定和工程实践提供了参考。本文主要的工作如下:(1)对国内外DSTB组合梁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查阅和全面的了解,为开展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中空GFRP管-混凝土-钢管组合梁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参考文献试验中的极限承载力、荷载-位移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选取的本构关系、材料单元及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58根不同工况下的组合梁抗弯性能的数值模拟。主要对其破坏形态、应力和应变分布规律和内部工作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相关研究结论,提出了适用于该类DSTB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3)以混凝土强度等级、含钢率、空心率为主要研究参数,进行了16根中空GFRP管-混凝土-钢管组合梁有限元模型拟静力仿真分析,获得了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考察了不同工况下各个参数对DSTB组合梁极限承载力及骨架曲线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和骨架曲线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含钢率的增加而增大;空心率为0和0.44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和骨架曲线均比空心率为0.11构件的大的多,因此该构件在实际工程中不适于采用。
李松伟[6](2020)在《蜂窝钢梁混凝土板组合简支梁疲劳强度计算分析》文中指出腹板开孔钢梁与混凝土板通过栓钉连接形成的组合梁,是利用钢材宜受拉和混凝土宜受压的特点,将两种材料通过连接件组合成整体而共同工作发挥作用的一种新型结构。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国内高层建筑、工业厂房和桥梁等领域应用广泛,尤其在国内大中城市大跨度立交桥建设中钢-混凝土组合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由于车辆荷载的频繁作用,其疲劳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对组合梁疲劳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通过试验的方法,较少用数值分析方法来研究组合梁疲劳性能。本文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考虑,分析研究钢-混凝土组合圆孔型简支蜂窝梁的疲劳性能,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不同开孔率、开孔数、腹板高厚比和孔间腹板加劲肋等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并对其疲劳强度进行研究。分析了实腹式组合梁跨中截面加载时的疲劳寿命,对比按跨中正应力、剪应力、梁端剪应力和栓钉剪应力算得的疲劳寿命,发现按跨中正应力幅算得的疲劳寿命更安全,可知组合梁结构疲劳设计时更适合选取跨中正应力作为疲劳寿命分析的控制参量。进而分析了初始缺陷对组合蜂窝梁疲劳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不利初始裂缝的位置和初始缺陷的加入方式,在考虑初始缺陷的条件下建立开孔数为3、5、10的组合圆孔型简支蜂窝梁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腹板开孔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开孔率的增大,虽然偶尔会出现应力重分布现象,但组合蜂窝梁的疲劳强度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尤其当开孔率大于50%以后,疲劳寿命下降明显。通过分析不同开孔数对组合蜂窝梁疲劳性能的影响,随着开孔数的增加,组合蜂窝梁疲劳寿命会依次由跨中正应力、跨中剪应力和栓钉剪应力控制。在组合蜂窝梁开孔数增加的过程中疲劳寿命并不是一味的降低,虽然开孔数较多,但开孔分布合理避免了出现应力集中,疲劳寿命反而上升,所以在组合蜂窝梁设计时应注意孔的合理分布。研究发现随着腹板高厚比的增加,组合蜂窝梁的腹板受力性能随之降低,当腹板高厚比大于105以后,按各应力求得的疲劳寿命下降明显。增设腹板的孔间加劲肋能够有效改善跨中等截面的应力水平,增加结构的抗疲劳强度及疲劳寿命。
颜峰[7](2019)在《方钢管混凝土柱-U形钢混组合梁穿心式节点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U形钢混组合梁由于具有承载力高、局部稳定性能好、防火性能好、施工便捷和装配化程度高等优点而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推动其发展,本文提出两种方钢管混凝土(CFST)柱-U形钢混组合梁穿心式中节点构造形式,并开展抗震性能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基于现有的规范和文献,统计整理CFST柱设计方法和U形钢混组合梁全塑性截面承载力设计方法,对两种施工方式中节点分别设计了3个带楼板的CFST柱-U形钢混组合梁穿心式试件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试验参数为轴压比、加载方式和梁端构造。通过试验得到的滞回曲线和相关应变值,分析得到节点的骨架曲线、承载力、变形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强度和刚度退化规律等。试验结果表明:I类节点发生梁端焊缝热影响区低周疲劳破坏和节点区槽钢破坏的混合破坏模式,II类节点发生梁端下翼缘以及腹板拉裂和局部屈曲的破坏模式;两类节点的承载力高,刚度大,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强,延性较好,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建立了两类CFST柱-U形钢混组合梁中节点的ABAQUS有限元节点模型,模拟得到的峰值荷载与试验值相吻合,应力集中区域与试验破坏模式相匹配,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基于上述有效模型,分析了轴压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节点区槽钢厚度、楼板配筋率和节点区槽钢开洞处焊接等参数对I类节点的承载力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分析了钢梁焊接位置、节点区槽钢厚度和直交梁对II类节点的承载力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基于试验研究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针对本文提出的U形钢混组合梁-CFST柱穿心式节点构造形式提出设计和构造建议。
汪威[8](2019)在《装配式组合梁高强螺栓连接件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抗剪连接件是保证钢与混凝土组合梁中两种材料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元件。近年来国家正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高强螺栓具有连接紧密、受力性能良好、耐疲劳等优点,可以作为一种可装配拆卸栓钉替代传统栓钉应用到钢-混凝土组合梁中,以提高装配组合效率。但目前国内外对组合梁抗剪连接件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是栓钉剪力连接件,对高强螺栓作为剪力连接件应用于组合梁中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且已有研究也主要围绕高强螺栓连接件在单调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开展,对其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还少见报道。因此,本文针对装配式组合梁高强螺栓连接件在单调和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展开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进行10个装配式组合梁高强螺栓连接件单调静力受压推出试验。主要探讨高强螺栓直径(12 mm和16 mm)、螺栓预紧力大小(0.2P、0.5P和0.8P,P为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中规定施加的预紧力)对静力受压推出试件的破坏形态、受剪承载力、荷载-滑移关系曲线等受剪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强螺栓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随螺栓直径的增大而提高,而螺栓预紧力对其抗剪承载力影响较小。(2)进行11个装配式组合梁高强螺栓连接件重复荷载推出试验。主要探讨高强螺栓直径(12 mm和16 mm)、预紧力大小(0.2P、0.5P和0.8P)以及不同加载制度对推出试件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受剪承载力以及延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重复荷载下高强螺栓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随螺栓直径的增大而提高;不同加载方式及加载制度对高强螺栓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延性等力学性能存在一定影响。(3)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高强螺栓连接件单调静力受压推出试验进行三维实体有限元非线性仿真与分析。模型考虑了钢梁、预制混凝土板、高强螺栓以及孔内灌浆料等材料非线性以及各部件之间的接触关系,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混凝土强度、高强螺栓直径及强度等级、长径比、预留孔灌浆料强度等参数对高强螺栓连接件受剪性能的影响。参数分析表明高强螺栓连接件受剪承载力随混凝土强度等级、螺栓直径及抗拉强度的增大而提高。
谢晓[9](2018)在《考虑滑移效应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比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更高的强度、刚度和延性,能更好的抵抗地震作用。钢梁与混凝土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界面滑移,相对滑移的存在将使组合梁的变形增大,刚度降低,截面抗弯承载力减小。本文对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了考虑滑移效应的组合梁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以及多因素对组合框架弹性地震响应的影响。1、提出考虑组合梁界面滑移的截面弯矩-曲率三折线骨架曲线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提出组合梁截面弯矩-曲率的骨架曲线三折线模型,该模型便于实际应用;同时进一步提出钢-混凝土组合梁截面弯矩-曲率滞回模型。2、对组合梁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创建了组合梁的有限元模型,并采用了合适的材料本构关系,对组合梁进行了循环往复的加载模拟,并将有限元得到的骨架曲线与滞回模型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并分析剪力连接度对组合梁的影响。3、基于已有的理论基础推导出考虑滑移效应、楼板空间组合效应以及半刚性节点的组合框架梁单元刚度矩阵,通过Matlab编写分析程序对组合框架进行动力分析,研究滑移效应,楼板空间组合效应以及半刚性连接对组合框架自振频率以及弹性地震响应的影响。4、通过改变组合框架的剪力连接度和钢梁的放大系数来研究钢梁与混凝土翼板的界面滑移和楼板空间组合效应对组合框架弹性地震产生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
翟磊[10](2018)在《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为了继承珍贵的文化遗产,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及结构形式的传统风格建筑应运而生。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传统风格建筑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传统风格建筑钢筋混凝土(RC)-钢管混凝土(CFST)组合框架是一种新型结构,其不仅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灾能力和耐久性,而且继承了古建筑造型优美、气派恢弘等特点。但目前尚未有针对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的设计规范,只能依靠已有的现代建筑规范和工程实际经验进行抗震设计。因此有必要对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的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一缩尺比为1/2的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模型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模型结构的破坏过程、破坏特征,得到了结构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应变特征、延性、耗能性能、刚度退化与承载力退化。试验分析表明:乳栿为模型结构的第一道抗震防线;模型结构的滞回曲线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捏缩”效应,表现出剪切滑移特征;试件破坏时,其等效粘滞阻尼系数为0.146,小于常规现代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框架的位移延性系数大于3.0,极限位移角为1/27,表现出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抗倒塌能力。(2)基于传统风格建筑RC-CFST平面组合框架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结果,采用ABAQUS软件对试验框架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该模型框架进行参数分析,研究方钢管屈服强度、混凝土柱纵筋配筋率、组合柱轴压比、CFST柱与RC柱线刚度比以及混凝土强度等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方钢管屈服强度和混凝土强度的增大,模型框架的水平承载力和延性略有提高;随组合柱轴压比和CFST柱与RC柱线刚度比的提高,模型框架的水平承载力增大,但延性变差;随混凝土柱纵筋配筋率的增大,模型框架的水平承载力和延性均明显提高。(3)采用三维6自由度模拟地震振动台对1/4缩尺的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空间组合框架模型进行了四种地震波输入试验。通过白噪声扫频得到了该模型的自振频率、阻尼比等动力特性,研究了模型结构的受力过程、破坏特征及加速度、位移、地震剪力和应变等动力响应。试验分析表明:乳栿为模型结构的第一道抗震防线,阑额为第二道抗震防线;随着输入地震波加速度峰值的增加,模型结构X向、Y向的自振频率下降,阻尼比增大,加速度放大系数逐渐减小;7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X向、Y向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别为1/46和1/51,模型结构的总体刚度偏小;地震剪力沿模型高度方向没有明显降低的趋势,CFST柱顶部与RC柱底部为结构的抗震薄弱部位。(4)在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空间组合框架振动台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SAP2000对试验空间框架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到了模型结构在不同强度不同种类地震波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位移时程响应及塑性铰分布。对比可知,有限元分析数据与试验数据较为吻合,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模型结构进行动力性能参数分析。分析表明:随乳栿与组合柱线刚度比及阑额与组合柱线刚度比的增大,模型结构自振频率增大。在地震作用较小时,位移响应逐渐减小。在地震作用较大时,位移响应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随组合柱轴压比的增大,模型结构的自振频率降低,位移响应增大,模型结构的抗震性能明显变差。在地震作用较小时,随CFST柱与RC柱线刚度比的增大,模型结构加速度响应略有增加,位移响应略有减小。在较强的地震作用下,较小CFST柱与RC柱线刚度比的模型结构RC柱底部破坏更为严重。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了合理化结构设计模型。(5)参照国内外相关规范,将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的抗震性能水平划分为五档,并结合三个地震设防水准,给出了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的抗震性能最高目标、重要目标和基本目标。在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对应五个性能水平的层间位移角限值。通过有限元分析明确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的侧移模式。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应用于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结合其结构特点给出了设计步骤。
二、钢混凝土组合梁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混凝土组合梁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外包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与波纹钢-钢管混凝土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研究现状 |
1.3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其他类柱节点研究现状 |
1.4 钢管混凝土柱与梁节点抗剪承载力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工作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工作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与波纹钢-钢管混凝土柱边节点试验研究 |
2.1 节点构造 |
2.2 试件设计与加工 |
2.3 材性试验 |
2.4 加载方案与测量方案 |
2.4.1 加载方案 |
2.4.2 测量方案 |
2.5 试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
2.5.1 试验现象及破坏特征 |
2.5.2 滞回曲线 |
2.5.3 骨架曲线 |
2.5.4 延性分析 |
2.5.5 耗能能力 |
2.5.6 应变分析 |
2.6 试件的变形组分分析 |
2.6.1 理论分析 |
2.6.2 各变形组成及规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与波纹钢-钢管混凝土柱边节点有限元研究 |
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1.1 材料本构 |
3.1.2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
3.1.3 接触设置 |
3.1.4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
3.2 有限元验证 |
3.3 参数分析 |
3.3.1 轴压比 |
3.3.2 下翼缘板厚度 |
3.3.3 梁波纹钢板厚度 |
3.3.4 梁柱线刚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与波纹钢-钢管混凝土柱中节点试验研究 |
4.1 中节点构造 |
4.2 试件设计与制作 |
4.3 材性试验 |
4.4 加载方案与测点布置 |
4.4.1 加载方案 |
4.4.2 测量方案 |
4.5 试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
4.5.1 试验现象及破坏特征 |
4.5.2 滞回曲线 |
4.5.3 骨架曲线 |
4.5.4 延性分析 |
4.5.5 耗能分析 |
4.5.6 刚度退化 |
4.5.7 强度退化 |
4.5.8 应变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与波纹钢-钢管混凝土柱中节点有限元研究 |
5.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 有限元验证 |
5.3 基于节点核心区受剪破坏模型建立 |
5.3.1 模型设计 |
5.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3 有限元结果分析 |
5.4 节点承载力的参数分析 |
5.4.1 大腔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5.4.2 小腔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5.4.3 钢材强度的影响 |
5.4.4 钢管厚度的影响 |
5.4.5 节点核心区拉板厚度的影响 |
5.4.6 轴压比的影响 |
5.4.7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与波纹钢-钢管混凝土柱中节点抗剪承载力研究 |
6.1 节点核心区受剪机理分析 |
6.1.1 混凝土部分受力机理分析 |
6.1.2 节点核心区钢材受力机理分析 |
6.2 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6.2.1 核心区混凝土提供抗剪承载力 |
6.2.2 节点核心区拉板及钢管提供抗剪承载力 |
6.3 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群钉式钢-混组合梁疲劳-破坏全过程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钢-混组合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钢-混组合梁研究现状 |
1.2.2 抗剪连接件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组合梁破坏模式及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
2.1 组合梁工作基本原理 |
2.2 组合梁受力破坏模式 |
2.2.1 组合梁静力破坏特征 |
2.3 组合梁抗弯承载能力验算 |
2.3.1 换算截面法 |
2.3.2 弹性抗弯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
2.3.3 塑性抗弯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
2.4 小结 |
3 组合梁抗疲劳设计理论及方法对比研究 |
3.1 概述 |
3.1.1 有关疲劳几种基本概念 |
3.1.2 疲劳破坏的过程及特点 |
3.1.3 组合梁疲劳破坏模式 |
3.2 疲劳评估理论 |
3.2.1 疲劳开裂机理 |
3.2.2 疲劳累积损伤准则 |
3.2.3 循环计算方法 |
3.3 钢桥抗疲劳设计方法 |
3.3.1 无限寿命设计 |
3.3.2 安全寿命设计 |
3.3.3 设计规范中的验算公式 |
3.4 小结 |
4 群钉式钢-混组合梁疲劳-破坏试验 |
4.1 试验目的及内容 |
4.2 试验梁基本设计及制作 |
4.2.1 基本构造 |
4.2.2 试验梁制作 |
4.3 材料性能试验 |
4.3.1 混凝土材料性能试验 |
4.3.2 钢筋材料性能试验 |
4.3.3 钢板材料性能试验 |
4.4 疲劳加载试验 |
4.4.1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
4.4.2 疲劳试验加载装置 |
4.4.3 疲劳试验加载步骤 |
4.4.4 疲劳试验结果 |
4.5 剩余承载能力试验 |
4.5.1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
4.5.2 试验加载方法 |
4.5.3 试验结果 |
4.6 小结 |
5 群钉式钢-混组合梁数值模拟研究 |
5.1 概述 |
5.2 材料本构关系及模型选取 |
5.2.1 有限元材料本构关系 |
5.2.2 模型接触关系 |
5.3 组合梁加载试验模型建立 |
5.3.1 基本假定 |
5.3.2 模型建立及加载工况 |
5.4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4.1 组合梁应变分析 |
5.4.2 组合梁竖向位移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木-混凝土组合梁栓钉剪力连接件疲劳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工程实例 |
1.2 木-混凝土组合结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组合梁疲劳性能研究情况 |
1.4 剪力连接件研究发展状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疲劳理论分析 |
2.1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 |
2.1.1 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理论 |
2.1.2 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理论 |
2.2 疲劳应力 |
2.3 疲劳寿命与S—N曲线 |
2.4 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 |
2.4.1 低周疲劳 |
2.4.2 高周疲劳 |
2.5 本章小结 |
3 栓钉剪力推出件设计制作与材性试验 |
3.1 连接件的设计与工艺 |
3.1.1 钉类连接件 |
3.1.2 钉类连接件抗剪承载力 |
3.2 剪力推出件荷载计算 |
3.2.1 剪切力计算 |
3.2.2 栓钉推出件极限承载力计算 |
3.3 木-混凝土组合梁制作流程 |
3.5 材性试验 |
3.5.1 木材顺纹抗压试验 |
3.5.2 木材顺纹抗拉试验 |
3.5.3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试验 |
3.5.4 栓钉性能 |
3.6 试验方案 |
3.6.1 试验仪器技术指标 |
3.6.2 试验装置 |
3.6.3 试验仪器及测点位置 |
3.7 本章小结 |
4 栓钉剪力推出件试验研究 |
4.1 加载方案 |
4.2 静力试验 |
4.2.1 试验现象 |
4.2.2 静力试验数据分析 |
4.3 疲劳试验 |
4.3.1 试验现象 |
4.3.2 疲劳试验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有限元模型分析 |
5.1 ANSYS有限元法分析简介 |
5.2 木-混凝土组合梁ANSYS数值分析 |
5.2.1 实体模型建立 |
5.2.2 接触方式 |
5.2.3 材料的本构关系 |
5.2.4 网格划分 |
5.2.5 施加约束 |
5.2.6 疲劳模块概述 |
5.2.7 疲劳分析结果功能 |
5.3 有限元计算和试验结果对比 |
5.3.1 木-混凝土组合梁静力性能分析 |
5.3.2 木-混凝土组合梁疲劳性能分析 |
5.3.3 疲劳寿命曲线拟合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 |
致谢 |
(4)钢-木组合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钢-木组合结构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钢-竹组合结构的研究现状 |
1.4 钢-混凝土组合梁柱节点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2 钢-木组合梁柱边节点拟静力试验 |
2.1 引言 |
2.2 试验目的 |
2.3 试件材性试验 |
2.4 试验方案 |
2.4.1 模型设计及加工 |
2.4.2 试验加载装置及测点布置 |
2.4.3 试验加载制度 |
2.5 试验过程及现象 |
2.6 本章小结 |
3 梁柱边节点力学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梁端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3.3 各节点的骨架曲线和极限承载力 |
3.4 节点耗能能力分析 |
3.5 节点延性性能分析 |
3.6 节点强度及刚度退化分析 |
3.7 节点核心区域剪切变形分析 |
3.8 梁中间钢板上的应变分析 |
3.9 梁柱间相对转角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4 节点开裂荷载及梁柱间转角的理论计算 |
4.1 引言 |
4.2 节点开裂荷载的理论计算 |
4.3 焊缝开裂引起的梁柱间转角理论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梁柱节点的有限元分析 |
5.1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1 材料属性 |
5.2.2 接触及边界条件 |
5.2.3 网格划分及荷载 |
5.3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2.1 本试验方案的不足之处 |
6.2.2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读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中空GFRP管—混凝土—钢管组合梁抗弯性能及滞回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FRP管-混凝土-钢管组合结构的研究现状 |
1.2.1 FRP管-混凝土-钢管组合柱的研究现状 |
1.2.2 FRP管-混凝土-钢管组合梁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空GFRP管-混凝土-钢管组合梁构件设计 |
2.1 引言 |
2.2 构件设计 |
2.3 材料本构关系的选取 |
2.3.1 GFRP管本构关系的选取 |
2.3.2 钢管本构关系的选取 |
2.3.3 混凝土本构关系的选取 |
2.3.4 在ABAQUS中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模型验证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简介 |
3.3 试验验证 |
3.4 单元的选取 |
3.5 模型的假定 |
3.6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6.1 建立部件、材料及截面属性 |
3.6.2 装配各部件及定义各部件约束关系 |
3.6.3 创建部件分析步、施加边界条件及荷载 |
3.6.4 网格划分 |
3.6.5 提交分析作业和后处理 |
3.7 有限元模型验证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空GFRP管-混凝土-钢管组合梁的抗弯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1.1 模型试件设计 |
4.1.2 受力机理 |
4.2 钢管的厚度对组合梁抗弯性能的影响 |
4.2.1 试件分组情况 |
4.2.2 不同钢管厚度下试件的等效应力及变形分析 |
4.2.3 不同钢管厚度下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4.2.4 不同钢管厚度下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
4.3 GFRP管厚度对组合梁抗弯性能的影响 |
4.3.1 试件分组情况 |
4.3.2 不同GFRP管厚度下试件的等效应力及变形分析 |
4.3.3 不同GFRP管厚度下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4.3.4 不同GFRP管厚度下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
4.4 混凝土强度对组合梁抗弯性能的影响 |
4.4.1 试件分组情况 |
4.4.2 不同混凝土强度下试件的等效应力及变形分析 |
4.4.3 不同混凝土强度下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4.4.4 不同混凝土强度下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
4.5 空心半径对组合梁抗弯性能的影响 |
4.5.1 试件分组情况 |
4.5.2 不同空心半径下试件的等效应力及变形分析 |
4.5.3 不同空心半径下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4.5.4 不同空心半径下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
4.6 偏心距对组合梁抗弯性能的影响 |
4.6.1 试件分组情况 |
4.6.2 不同偏心距下试件的等效应力及变形分析 |
4.6.3 不同偏心距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4.6.4 不同偏心距下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
4.7 内钢管的形状对组合梁抗弯性能的影响 |
4.7.1 试件分组情况 |
4.7.2 不同内钢管形状下试件的等效应力及变形分析 |
4.7.3 不同内钢管形状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4.7.4 不同钢管形状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空GFRP管-混凝土-钢管组合梁滞回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中空GFRP管-混凝土-钢管组合梁的有限元分析工况 |
5.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4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分析 |
5.5 设计参数的影响 |
5.5.1 不同混凝土强度对组合梁滞回性能的影响 |
5.5.2 不同含钢率对组合梁滞回性能的影响 |
5.5.3 不同空心率对构件滞回性能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空GFRP管-混凝土-钢管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 |
6.1 引言 |
6.2 组合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研究进展 |
6.3 相关模型介绍和有限元验证 |
6.3.1 相关模型的基本假定 |
6.3.2 截面极限状态时的应变、应力图 |
6.3.3 组合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的验证 |
6.4 组合梁工程设计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6)蜂窝钢梁混凝土板组合简支梁疲劳强度计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组合梁的特点及应用 |
1.4 蜂窝构件的力学计算原理 |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1 蜂窝构件研究进展 |
1.5.2 疲劳问题研究历程 |
1.5.3 钢结构疲劳国内研究进展 |
1.5.4 组合结构疲劳研究概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2 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的疲劳性能计算分析 |
2.1 疲劳的基本理论 |
2.1.1 疲劳的定义 |
2.1.2 疲劳的分类及影响因素 |
2.1.3 疲劳问题的特点 |
2.1.4 疲劳破坏断口特征 |
2.2 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 |
2.3 结构疲劳设计方法 |
2.4 疲劳载荷谱和疲劳曲线 |
2.4.1 疲劳载荷谱 |
2.4.2 疲劳曲线 |
2.5 疲劳设计的规定 |
2.5.1 一般规定 |
2.5.2 疲劳验算 |
2.5.3 疲劳寿命计算 |
2.5.4 组合梁栓钉连接件疲劳寿命估算 |
2.5.5 组合梁的构造要求 |
2.6 组合梁的疲劳算例计算分析 |
2.6.1 实腹式组合梁截面换算及承载力验算 |
2.6.2 组合梁算例分析 |
2.6.3 蜂窝式组合梁算例分析 |
2.7 实腹式组合梁的疲劳性能分析 |
2.7.1 单元类型选取 |
2.7.2 材料属性 |
2.7.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2.7.4 有限元模型应力分析 |
2.7.5 实腹式组合简支梁的疲劳寿命计算 |
2.8 本章小结 |
3 组合圆孔型简支蜂窝梁疲劳性能计算研究 |
3.1 概述 |
3.2 模型建立 |
3.2.1 单元类型 |
3.2.2 材料属性 |
3.2.3 组合圆孔型简支蜂窝梁的模型参数 |
3.2.4 相互作用 |
3.2.5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3.3 组合圆孔型简支蜂窝梁的疲劳性能分析 |
3.3.1 有限元模型应力分析 |
3.3.2 组合圆孔型简支蜂窝梁的疲劳寿命计算 |
3.4 初始缺陷的考虑 |
3.5 不同开孔率对组合蜂窝梁的疲劳性能影响分析 |
3.5.1 开孔数为3的组合圆孔型简支蜂窝梁的疲劳性能分析 |
3.5.2 开孔数为5的组合圆孔型简支蜂窝梁的疲劳性能分析 |
3.5.3 开孔数为10的组合圆孔型简支蜂窝梁的疲劳性能分析 |
3.6 不同开孔数的组合蜂窝梁疲劳性能对比分析 |
3.6.1 跨中正应力对组合蜂窝梁的疲劳性能影响 |
3.6.2 跨中剪应力对组合蜂窝梁的疲劳性能影响 |
3.6.3 栓钉剪应力对组合蜂窝梁的疲劳性能影响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腹板厚度和加劲肋对组合蜂窝梁疲劳性能影响 |
4.1 不同腹板高厚比对组合蜂窝梁的疲劳性能影响分析 |
4.2 腹板加劲肋对组合蜂窝梁的疲劳性能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方钢管混凝土柱-U形钢混组合梁穿心式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
1.2.1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 |
1.2.2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类型 |
1.2.3 方钢管混凝土柱与U形钢混组合梁 |
1.3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3.1 CFST柱-钢梁节点研究现状 |
1.3.2 CFST柱-RC梁节点研究现状 |
1.3.3 CFST柱-U形钢混组合梁节点研究现状 |
1.3.4 U形钢混组合梁与其他类型柱连接节点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2 CFST柱-U形钢混组合梁节点设计 |
2.1 引言 |
2.2 节点构造及安装方式 |
2.2.1 I类节点 |
2.2.2 II类节点 |
2.3 CFST柱设计 |
2.3.1 轴心受压强度承载力 |
2.3.2 轴心受压稳定承载力 |
2.3.3 受弯承载力 |
2.3.4 承载轴心压力和弯矩作用时稳定承载力 |
2.3.5 节点抗剪承载力 |
2.4 U形钢混组合梁设计 |
2.4.1 正弯矩作用下正截面极限受弯承载力 |
2.4.2 负弯矩作用下正截面极限受弯承载力 |
2.5 U形钢混组合梁混凝土板有效宽度与厚度 |
2.6 本章小结 |
3 CFST柱-U形钢混组合梁穿心式节点抗震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件设计制作 |
3.2.2 材料力学性能 |
3.2.3 试验装置与加载制度 |
3.2.4 测量内容及测点布置 |
3.3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分析 |
3.3.1 I类节点 |
3.3.2 II类节点 |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I类节点 |
3.4.2 II类节点 |
3.5 本章小结 |
4 有限元分析研究 |
4.1 引言 |
4.2 节点模型的建立 |
4.2.1 材料本构关系 |
4.2.2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
4.2.3 单元连接和接触 |
4.2.4 边界条件与荷载施加 |
4.3 节点模型的验证 |
4.4 I类节点模型参数分析 |
4.4.1 参数确定 |
4.4.2 轴压比 |
4.4.3 混凝土强度等级 |
4.4.4 节点区槽钢厚度 |
4.4.5 楼板配筋率 |
4.4.6 节点区槽钢开洞处焊接 |
4.5 II类节点参数分析 |
4.5.1 参数确定 |
4.5.2 钢梁焊接位置 |
4.5.3 节点区槽钢厚度 |
4.5.4 直交梁 |
4.6 设计与构造建议 |
4.6.1 I类节点 |
4.6.2 II类节点 |
4.7 本章小节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装配式组合梁高强螺栓连接件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特点、发展及应用 |
1.1.2 装配式组合结构的特点及发展概况 |
1.2 组合梁抗剪连接件研究现状 |
1.2.1 抗剪连接件分类 |
1.2.2 栓钉连接件研究现状 |
1.2.3 螺栓及高强螺栓连接件的研究现状 |
1.3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本文研究意义 |
1.4.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强螺栓连接件单调静力受压推出试验研究 |
2.1 试验概述 |
2.2 试验研究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件设计 |
2.2.3 试件制作 |
2.2.4 试件的材料特性 |
2.3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
2.3.1 试验设备 |
2.3.2 试验加载方案 |
2.3.3 测点布置和量测内容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
2.4.2 荷载-滑移曲线 |
2.4.3 参数分析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重复荷载下高强螺栓连接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 试验概述 |
3.2 试验研究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设计 |
3.2.3 试件制作及材料性能 |
3.3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
3.3.1 试验设备 |
3.3.2 试验加载方案 |
3.3.3 测点布置和量测内容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
3.4.2 滞回曲线 |
3.4.3 骨架曲线及承载力评价 |
3.4.4 延性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推出试验有限元仿真与分析 |
4.1 概述 |
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1 材料本构关系 |
4.2.2 单元类型与网格划分 |
4.2.3 界面的模拟 |
4.2.4 边界条件 |
4.2.5 施加荷载与定义分析步 |
4.3 有限元模型验证 |
4.4 参数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考虑滑移效应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性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钢-混凝土组合梁恢复力模型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2 钢-混凝土组合梁滑移效应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3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楼板组合效应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4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梁柱节点半刚性连接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考虑滑移效应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研究 |
2.1 引言 |
2.2 钢-混凝土组合梁恢复力模型的关键参数研究 |
2.2.1 组合系数 |
2.2.2 屈服弯矩 |
2.2.3 完全抗剪连接组合梁极限抗弯承载力 |
2.3 钢-混凝土组合梁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 |
2.3.1 钢-混凝土组合梁弯矩-曲率骨架曲线模型 |
2.3.2 弯矩-曲率模型滞回规则 |
2.3.3 弯矩-曲率模型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滑移效应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
3.1 引言 |
3.2 钢-混凝土组合梁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 |
3.3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的本构模型 |
3.3.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 |
3.3.2 钢材的本构关系及屈服准则 |
3.4 有限元分析模型 |
3.4.1 单元类型的选取 |
3.4.2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有限元建模 |
3.4.3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网格的划分 |
3.5 组合梁理论计算与试验对比分析 |
3.5.1 组合梁弯矩-曲率骨架曲线对比分析 |
3.5.2 钢-混凝土组合梁滞回曲线对比分析 |
3.6 钢-混凝土组合梁不同剪力连接度的恢复力模型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滑移效应、楼板组合效应以及梁柱节点半刚性连接的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考虑滑移效应、楼板空间组合效应以及梁柱节点半刚性连接的组合框架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 |
4.3 考虑滑移效应、楼板空间组合效应以及梁柱节点半刚性连接的组合框架结构的自振特性 |
4.4 考虑滑移效应、楼板空间组合效应以及梁柱节点半刚性连接的组合框架结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
4.4.1 组合框架结构的阻尼矩阵C |
4.4.2 地震波的选取 |
4.4.3 组合框架的动力响应求解 |
4.4.4 组合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组合框架弹性地震响应参数分析 |
5.1 引言 |
5.2 考虑滑移效应的参数分析 |
5.2.1 定量分析滑移效应的方法 |
5.2.2 剪力连接度对组合框架自振频率的影响 |
5.2.3 剪力连接度对组合框架弹性地震响应的影响 |
5.3 考虑楼板组合效应的参数分析 |
5.3.1 分析楼板组合效应的方法 |
5.3.2 对楼板组合效应参数分析 |
5.3.3 楼板空间组合效应对组合框架弹性地震响应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10)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传统风格建筑简介 |
1.1.2 传统风格建筑的形成和发展 |
1.1.3 传统风格建筑常用结构体系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传统风格建筑研究现状 |
1.2.2 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 |
1.2.3 混合柱研究现状 |
1.2.4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传统风格建筑RC-CFST平面组合框架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 |
2.0 引言 |
2.1 试验概况 |
2.1.1 模型设计与制作 |
2.1.2 试验测试内容与测点布置 |
2.1.3 试验加载装置和加载制度 |
2.2 试验现象与破坏特征 |
2.2.1 试验过程及现象描述 |
2.2.2 结构破坏模式分析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滞回曲线 |
2.3.2 骨架曲线 |
2.3.3 层间位移角与延性 |
2.3.4 耗能能力 |
2.3.5 刚度退化 |
2.3.6 承载力退化 |
2.3.7 应变分析 |
2.4 恢复力模型研究 |
2.4.1 骨架曲线模型 |
2.4.2 刚度退化规律 |
2.4.3 恢复力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传统风格建筑RC-CFST平面组合框架静力弹塑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模型建立 |
3.2.1 混凝土本构关系 |
3.2.2 钢材本构关系 |
3.2.3 单元类型选取和网格划分 |
3.2.4 不同材料间的相互作用 |
3.2.5 施加边界条件和荷载 |
3.3 有限元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3.1 骨架曲线 |
3.3.2 应力分析 |
3.3.3 塑性铰的分布 |
3.4 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方钢管屈服强度 |
3.4.2 RC柱纵筋配筋率 |
3.4.3 CFST柱与RC柱线刚度比 |
3.4.4 组合柱轴压比 |
3.4.5 混凝土强度 |
3.5 本章小结 |
4 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空间组合框架振动台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概况 |
4.2.1 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4.2.2 模型材料 |
4.2.3 模型的相似设计 |
4.2.4 模型的配重设计 |
4.3 试验方案 |
4.4.1 测量内容与仪器布置 |
4.4.2 地震波的选取及加载方案 |
4.4 试验过程及现象 |
4.5 结构破坏模式分析 |
4.6 模型动力特性分析 |
4.6.1 自振频率 |
4.6.2 阻尼比 |
4.7 模型地震反应及分析 |
4.7.1 加速度反应 |
4.7.2 位移反应 |
4.7.3 柱架层间位移角 |
4.7.4 地震剪力 |
4.7.5 滞回曲线 |
4.7.6 累积耗能 |
4.7.7 动力抗侧刚度 |
4.7.8 应变反应 |
4.7.9 扭转反应 |
4.8 原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4.8.1 原型结构自振频率及周期 |
4.8.2 原型结构加速度响应 |
4.8.3 原型结构位移及扭转响应 |
4.9 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空间组合框架抗震能力评估及设计建议 |
4.10 本章小结 |
5 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空间组合框架动力弹塑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模型建立 |
5.2.1 单元类型 |
5.2.2 材料属性 |
5.2.3 塑性铰的设置 |
5.2.4 质量源与阻尼比 |
5.2.5 荷载工况设置 |
5.3 模态分析 |
5.4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4.1 加速度反应计算结果及分析 |
5.4.2 位移反应计算结果及分析 |
5.4.3 塑性铰分析 |
5.5 动力性能参数分析 |
5.5.1 乳栿与组合柱线刚度比 |
5.5.2 阑额与组合柱线刚度比 |
5.5.3 组合柱轴压比 |
5.5.4 CFST柱与RC柱线刚度比 |
5.6 合理化结构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6 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
6.1 引言 |
6.2 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的性能水平及其量化 |
6.2.1 性能水平和性能目标 |
6.2.2 性能指标的量化 |
6.3 多层RC-CFST组合框架侧向位移模式研究 |
6.3.1 模型建立 |
6.3.2 模态分析 |
6.3.3 侧移模式分析 |
6.4 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
6.4.1 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目标侧移的确定 |
6.4.2 多自由度体系的等效转化 |
6.4.3 位移反应谱 |
6.4.4 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步骤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及已经录用的学术论文 |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项 |
四、钢混凝土组合梁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外包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与波纹钢-钢管混凝土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 时建新. 江南大学, 2021(01)
- [2]群钉式钢-混组合梁疲劳-破坏全过程力学性能研究[D]. 彭万里. 山东交通学院, 2020(04)
- [3]木-混凝土组合梁栓钉剪力连接件疲劳性能试验研究[D]. 丁子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4]钢-木组合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 刘兴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5]中空GFRP管—混凝土—钢管组合梁抗弯性能及滞回性能分析[D]. 武先梅.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6]蜂窝钢梁混凝土板组合简支梁疲劳强度计算分析[D]. 李松伟.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7]方钢管混凝土柱-U形钢混组合梁穿心式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 颜峰. 重庆大学, 2019(01)
- [8]装配式组合梁高强螺栓连接件力学性能研究[D]. 汪威. 湘潭大学, 2019(02)
- [9]考虑滑移效应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谢晓.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6)
- [10]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 翟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