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证券市场直面入世冲击波(论文文献综述)
车志远[1](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王丹丹[2](2018)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台湾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发展历程时盛时衰、时显时隐,曲折坎坷却不绝如缕。它的作家队伍整齐庞大,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不同性别的作家都积极投身于现代主义的书写之中。它的作品技艺精湛,小说文本所展示出来的繁复技巧、审美原则、语言锤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阐释意义,产生许多经典之作。它的影响广泛深远,既带来了台湾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变革,又遭遇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争议和评价。本文就聚焦这一纷繁复杂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景观,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剖析论述。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发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探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现代主义美学在台湾的传播有其复杂的历史源流。本章从台湾具体时空背景和作家主体精神出发,探究台湾现代主义发生的多重历史因素,诠释台湾现代主义文学在地化的生成品质。第二章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勾勒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所历经的发展图式。在现代主义嬗变的脉络梳理中窥见不同世代、不同群族或同一作家前后关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承嬗离合。第三章解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台湾知识分子孤绝、脆弱与边缘性的精神处境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创作肌理之中。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是浓重的荒原气息,跋涉在荒野之中的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这些孤立于世的生命个体在上下求索中体味着孤寂的滋味,寻找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主义作家们呈现出孤独的生命精神形态,抒发着悲情的生命情感话语。第四章阐述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意蕴。结合历史语境与文本解读,从个体、原乡两个层面切入,细致挖掘蕴含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之中的作家们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精神原乡的终极追寻与关怀。第五章分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现代主义文学对语言和形式持有着高度的自觉和敏感。本章深入探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对语言文字与艺术形式的转化与建构。透过作家个性化的文体追求感受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境遇和对于个体存在的反思。第六章归纳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在宏观视域下对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价值做出评释。在艺术情思表现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树立了新的美学范式、深化了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哲理思考。在文学传播影响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是台湾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而且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整体建构中的重要一支。并且台湾现代主义文学之风促进并推动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成就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结语总结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在地化风貌以及对未尽研究的展望。
罗小军[3](2014)在《新型大国经济关系的生成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经济外交(1978-2012)》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中美关系的世纪,把握21世纪的国际秩序,必须首先研究中美关系。洞察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根本在于把握中美经济关系的发展,而从国际政治研究的角度而言,把握中美经济关系的趋势,关键是研究中美经济外交。中美经济外交最核心的线索是崛起的国家与守成国家的互动发展关系。基于垂直分工的经济互补、基于相互依存不对称向对称的发展、崛起国家与守成国家的互动,这三大因素构成了中美经济外交的结构特征和环境。美方在国际分工中总体处于上游、在相互依存中拥有优势,常常是中美经济外交互动中的施动方,中方常常处于应对方,但从体系而言,美方总体处于守成一方,中方处于崛起方,中方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不断增强,从而日益具有主动性和话语权。随着相互依存的发展,中美经济外交中结构性因素潜移默化发生变化,但美方仍然居于优势地位,除了贸易领域,投资领域、金融领域的不对称性依然显着,但变化已经开始向投资和金融领域延伸。双边宏观协调已经建立机制化渠道,全球治理也在双边机制范围内率先发酵,并对多边对话发挥着着引领作用。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而言,依据双边经济沟通机制的建设情况和参与体系层面制度的建设情况,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经济外交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中美经济外交初始化(1978-1988),中美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这一基础设施,缔结中美贸易协议,中美经济外交初始化;中美经济外交正常化(1989-2000),历经政治动荡,确立PNTR关系,签订入世协议,中美经济外交政治脱敏,启动了中美经济外交正常化阶段;中美经济外交机制化(2001-2007),2001年中国入世,中美双边有了共同的底层的经济沟通机制,2006年中美设立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构成中美经济外交顶层设计,从而中美经济外交形成了多层次立体沟通机制,机制化特征显着;中美经济外交包容化(2008-2012),在金融危机面前,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增长发动机,休戚相关,参与宏观协调和全球经济治理,中国于2011年承认了美国领导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导作用,与美国2006年认为中国已经纳入到体系内发展遥相呼应,一种相互包容的经济外交形成,一种新型大国经济关系开始。这种新型大国经济关系新鲜在三处:不同于一战前历史上,崛起国家和守成国家互动的方式,他们最后都走向了战争;不同于一战后美苏的经济竞争和外交,他们最后闹了个你死我活;不同于二战后美国与德国日本的经济外交,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外交是在美国主导的体系内进行。中美经济外交走出了一条不同社会制度的经济体,从体系外到体系内再共同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和秩序建设的的经济外交互动路径,一种新型大国经济关系形成,这种新型大国经济关系为全面的新型大国关系铺就了道路。35年的中美经济外交验证了,美国对华保持接触外交和中国对美持续开放这一互动模式的理性。35年来,美国的遏制和制裁都最后损人不利己,35年来中国的开放与进步收获了持续的红利。尽管前路仍有坎坷,但这种理性和战略必须坚持,这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姿态。如果没有意外,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守成,是一个长期的互动过程。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才占美国经济总量的51%,如果中美保持过去35年的经济增长绩效,中国最快10多年,最慢需要近百年,才能在经济总量上赶上美国。相互依存的对称性发展,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权力转移是渐进的,尽管中国迅速崛起,美国仍然拥有相对优势。美国需要中国分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中国也愿意分享更多国际话语权。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秩序的建设,需要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中国如想实现大国梦、强国梦,除了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必须能够给国际社会提供普世价值、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和服务,随着力量的发展,必须更有担当。在一个竞争性的国际社会中,权力与责任是会趋于对应的。这是崛起的中国必须正面的,理性看待的。从美国角度而言,保持开放和包容,是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能够继续焕发新生命的关键。
曾友中[4](2010)在《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回到马克思货币理论解析当下金融危机为研究主题,试图挖掘出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独特内涵和现实指导意义。论文首先围绕马克思货币理论关于货币职能与本质、货币拜物教与货币伦理、虚拟货币与虚拟经济而展开论述。马克思早期研究货币问题的哲学视角是抽象人本主义的劳动视角,货币问题单单作为压缩性的问题而被提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为他研究货币问题提供了崭新的实践视角,货币在一种明确的方式下重新纳入到与世界的真正关系。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的价值表达形式经历了个别的偶然的初级价值形式、扩大的高级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等四个阶段。货币具有五项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主要是标明价格或作为计算货币。货币在商品所有者之间不断地以一种不平衡、不成比例的方式扩散出来,执行的就是货币的流通手段。当商品的绝对可以让渡的形态或作为只是转瞬即逝的货币形式暂时受到“屏蔽”,货币就充当贮藏手段,这是一种权力性的绝对社会形式。随着信用交易方式的真实模拟,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非直接支付时,充当支付手段。当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执行着世界货币的职能。功能体现本质。从货币产生的历史条件来看,货币的本质是充当一般等价物;从货币表现的商品价值同人类劳动的关系来看,货币的本质是人类劳动的对象化和物化;从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来看,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特定的结构性关系;从货币与人的关系来看,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生产关系。货币最核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体现着一种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体现着一种阶级关系,表征为财富分配的关系。资本是强化的货币形式,是货币意义与本质的拓展。货币的“独占权”充满着神圣的光环,成为绝对的表现形式和一切价值的等价物,内敛着无限的能量并高高在上,因而使得货币符号被异化,货币拜物教和货币幻象迷生。货币符号被异化内含货币符号被主体化,货币这尊神似乎是真实市场的创造者;货币手段目的化,从根本上表现为货币对价值的僭越;货币符号贪欲化,货币消融为对货币纯粹的欲望。官僚跟钱更亲近了,官僚跟公众反倒疏远了。货币符号被异化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判断逻辑—拜物教。拜物教是对人类的反制。货币转化为资本是货币拜物教产生的一个并非纯粹的假定式推断。私有制独立表达的历史意义和经济意义,是货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货币价值的心理体验与想像即货币幻象,是人性贪婪货币的一种极致表述。资本家的血管里流着的不一定是道德的血液。逐利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必须遵奉道德规范的客观法则,这是货币经济的伦理本性。虚拟货币是指不与贵金属储备挂钩的纯粹价值符号,是虚拟的抽象的价值形式。虚拟货币若以逐利为目的进行投资或投机,虚拟货币就转变成虚拟资本。按离实际价值的远近,虚拟资本可分为传统的、非生产性的、证券化的、杠杆式的等四类,具有不稳定性、高风险性、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虚拟经济是以钱生钱、以货币生货币的经济。虚拟经济的功能集中体现在现代货币的能量。虚拟经济由实体经济中产生,并反作用实体经济,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数量上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在财富性质上存在本质差异。货币、经济自由与金融自由化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自由是神秘和令人向往的崇高字眼。随着近代欧洲社会现代化,自由研究的重心从抽象层面移向经济层面。经济自由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自主活动状态,包括生产与消费自由、竞争自由、契约自由和劳动自由等方面。生产过程与生产效果的意志自主性表现在生产者独立自由的行动和发展。消费自由更能使消费者更强烈地返回自身。生产自由和消费自由都以财产权自由作为依据。竞争自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不断地从自我中心向外延伸的证实或补充,是一种向迄今未知的合并和排斥、促成相似和相异的推动力。契约与自由,犹如“心”与“体”的关系。劳动自由意味着就业人的人身自由以及择业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自由本质上是货币的自由、资本的自由,资本在个人世界之上已经建构一个社会有效活动的客观形式的世界,它在无形的网络中已经限制和规定雇佣劳动者的自由力量,把他们掣肘在完全精确的、事先已确定好的表现形式中。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是,经济自由的力道从哪里来?是货币,天生一种自由的张力,鼓动了资本内在力量的扩张。货币是经济自由的对象中介物,经济自由与之进入相互平衡的舞台相互证明自身。市场经济就是货币经济。货币是劳动者自由的推力,使劳动者从束缚关系中购买自身成为现实。货币是资本扩张的载体,一切可能的投资与活动都通向这里,最终结成世界市场和一种世界性关系。货币是虚拟经济的“自由意志”,虚拟经济是的“自由意志”的浪漫主义表达形式。那么,经济自由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要考虑政府与市场的功能关系如何组合,由此切入到经济自由主义的前世今生。古典式的经济自由主义主张自由放任,国家只起“守夜人”的作用,但“这只看不见的手”并没能够持久地保证它所预见的秩序与和谐。国家干预式的经济自由主义既要自由主义,又要国家干预。随着资本主义历史条件普遍趋势的逐次展开,凯恩斯主义面临退幕的冲击与考验。新的经济自由主义或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主张最终集中体现在“华盛顿共识”,可简约为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金融自由化即融资的自由化,是新自由主义的核心,由金融资本主义的历史方位而决定。金融自由是现代经济自由的高端图式。金融自由化的价值体现在消解“金融压抑”。金融自由化过度会引发“金融恐怖行为”,首先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灾难。回到马克思货币理论解析当下金融危机更具有正确性、解构性和说服力。2007年初至今天的金融危机经历了模糊感的征兆初现、局部性的喧哗嘈杂、系统性的集中爆发、全球性的蔓延扩散等一系列演变过程。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是危机初期,美国政府的处置以观察监控为主,“救急不救穷”。2008年3月至2008的8月,是危机上升期,美国政府针对摩根大通、贝尔斯登、“两房”等特定问题的金融机构进行个案处理。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底,伴随着雷曼破产、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被迫转型、AIG告急,危机进入癫狂期,美国政府相应进行全面的系统化的处置。2009年2月迄今,进入后危机时代,美国的处置重点是:期限资产信贷计划(TALF)、公私合作投资计划(PPIP)、压力测试(ST)和监管改革蓝图。目前金融体系初步稳定,世界经济企稳回升。危机成因自有危机的逻辑。一是贫困化的货币阶级关系。财富急剧向少数人身上转移的恶果是,巨大的差异不断点燃低端收入者的财富欲望之火,使民众处于追逐“宇宙的最高的经济统一性”的梦幻之中。而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的根源则是新自由主义。二是“华尔街的贪婪”罔顾货币伦理。贪婪使高杠杆率如影随形。贪婪让华尔街金融评级机构不知“知守进退”。贪婪还表现在银行给高管层发放天价的薪酬和奖金。华尔街最大的贪婪是权力与金钱孽生的贪婪,是资本的贪婪。马克思当年一针见血的批判,可直指今天的华尔街。三是金融虚拟工具吹爆虚拟经济。MBS、ABS、CDO和CDS等金融衍生品导致了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背离了马克思所阐述的虚拟经济的本来价值。四是金融监管放松导致金融自由化过度。金融监管体系分割,导致监管盲点、协调困难和监管套利。危机的影响极其深刻。这才是最重要最确定的认知,是危机的真正意义和中心点。美国经济调整周期将延长。世界经济格局将出现结构性变化的特征。“剪羊毛”的做法越来越行不通。谁能垄断世界货币的发行,谁就拥有超量的利润空间。美元霸权应该被唾弃。储备货币要多元化。全球要努力建立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相互依存,起源于一个地方的问题不会局限于一个地方,而是会向整个体系蔓延。中国经济已深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不可能置身其外。危机冲击了中国的金融体系和外贸出口,但影响有限。中国“危”中有“机”,“机”大于“危”。一个动荡的时期是最危险的时期,但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期。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视角,当努力探索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当代价值。一是要努力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的核心是参照货币需求量调控货币供应量,进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萨伊定律和旧货币数量论、“有效需求不足”的凯恩斯货币理论、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划”货币理论等西方货币政策与理论中有关对各种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研究,值得我们借鉴。货币政策应当关注虚拟经济的运行状况,它需要一种一清二楚、毫不含糊的均衡态度基于经济概念及其逻辑关系而呈现出来。信用关系和流动性的内在本质其实就是一种借贷关系。货币政策模糊或者飘浮不定,投资者就会被不确定性和浑浊的金融秩序心理所困,所以,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逻辑就这么简单。针对“迷失的货币”要采取预防性货币政策,以减缓迷失货币“井喷”带来的冲击力。二是要努力追求“至善”的货币性伦理。要再思考先哲圣人关于货币伦理的灼见,从中找出其价值性、内得性和距离化特征。针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重大举措,要倡导适度消费的货币伦理。道义放中间,利益摆两边,要追求社会责任感的伦理气质。伦理气质内含责任心、合理性和可触知性。货币的环流会带来道德风险。培养道德型风险管理人才,克服“怪兽模型”(Levia than model),要在机制体制上下功夫。三是要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一国货币演变为国际货币需要具备多个支撑要素。在“一主多元”的格局中,要努力实现人民币职能意义的放大,在挑战与机遇中符合世界整体对我们的需求,具体的策略是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进程,对等开放下积极稳妥开展离岸金融业务,以黄金支撑人民币。人民币升值问题纠缠不清。利弊权衡,目前适度升值利大于弊。应增强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理性波动的汇率弹性,避开人民币升值综合症或贬值综合症的陷阱。四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整协发展。要坚守一种真理般的可能性,即虚拟经济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否则单极化膨胀将产生资产泡沫;实体经济要为虚拟经济奠基,否则虚拟经济有如空中楼阁。具体来说,设置虚拟经济度,以监测虚拟经济;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和金融自由一体化并举,排除过度的金融自由化倾向;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促实体经济发展,使技术创新型经济和新型实体经济在内容的客观上和主观上都成为推算得出的理性关系和理性经济。实现马克思当代价值的链接,将确证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无限生命力。
路小静[5](2010)在《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的出版业经历了六十年的风雨历程,我国的出版单位也经历了事业单位管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公司制改造的发展与演变过程。由于出版业具有显着的意识形态特征,出版业长期以来受党和政府机关的重视,被过分地强调了其政治和教化功能,而出版物的商品性这一重要属性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并强调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由此以后,出版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我国文化产业成长期的主导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出版业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必然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出版业的发展不仅要有内需的拉动,而且也要有外需的拉动,我们必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考虑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中国出版业必须“走出去”。而今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正面临着五大问题:我国出版业作为国家垄断产业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产生的阵痛一直没有消失;外国出版巨头开始涉足中国,我国出版企业的实力无法与之匹敌;缺乏出版业“走出去”人才、版权贸易人才、翻译人才,成为我国“走出去”的瓶颈;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改变着全球人们的阅读习惯;我国的出版行业组织、版权中介机构还远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001年我国加入WTO,这对我国出版业而言既是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我国出版业如何抓住机遇、大力改革、加快发展,同时提高我国出版企业的实力以实现我国出版业“走出去”、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的转变,是摆在所有从事出版从业人员面前的艰巨课题。本文结合我国出版业发展状况,通过研究和分析,探讨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系列问题,以下简要介绍全文内容。首先,本文对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许多制约因数进行了概述。具体表现在:中国出版业正在按中央要求进行公司制改造,具备条件后可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这一改革正在全面推开;国内出版市场尚未完全放开,作为国家特许经营的出版企业,经营风险较小,获利空间较大,“走出去”开拓国际业务动力不足,或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走出去”的行动相对迟缓;分析了我国出版产业管理体制、市场结构以及出版集团、中介组织的弊端。其次,本文分析了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三种主要模式:一是出版物出口。从统计数据看,我国出版物实物出口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在西方出版物市场所占份额极小,影响十分微弱,需在增加外文图书的基础上,扩大营销网点和营销渠道。二是版权输出,这是当前我国走出去的主要形式,我国的版权输出从改进内容入手,力求突破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障碍,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让承载中华文化精华的出版内容通过版权贸易方式进入到西方主流社会。三是资本输出,即对外进行直接投资。让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可利用直接设立新设、并购海外出版企业等方式在海外成立出版公司,以此让我国的出版企业在跨国出版传媒的传统领地上争得立足之地。再次,本文借鉴了国外出版业发达国家诸如美国、英国、日本出版业“走出去”的模式与经验,通过分析发现,虽然美国出版物的输出重在强化资本的输出,英国的图书出口具有强大优势,日本的动漫产业发展与输出特色十分鲜明。但是它们也存在共性的特点:一是将实物出口、版权贸易与资本输出完整联合起来,齐头并进地促进本国的出版业“走出去”;二是克服三种瓶颈,包括本土语言的教育和推广、国际市场的选择以及本土化运作;三是利用三种动力,即以政府相关部门为驱动,以行业自身发展需求为起点,借高新科技相关领域之力量。最后,论文阐释了我国出版业“走出去”的对策:政府支持,从融资、税收等方面加大对走出去的扶持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培养“外向型”的人才;打造走出去的主体,即采取上市、并购等方式将我国出版企业做强做大;利用新技术,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促使出版企业“走出去”等。全文在文化产业、文化多样性、文化软实力及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国情、依据我国图书出版业现状条分缕析,试图找到一条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发展之路,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及建议以供参考。
李群[6](2009)在《中国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是人口、物资的集聚地,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很多:地理位置、经济状况、人口组成以及城市规划等。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做好北京市的人防工程,既是巩固北京战略地位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学、有效地节约土地、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历史名城及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通过研究人防的一些理论和实践,以及人防工程与人民生活、安全等的紧密关系,来达到既要巩固北京的战略地位和人民的安全,同时又要合理利用资源,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是绪论。该章是全文的开篇,主要阐明本文研究的原因、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和问题说明,论文的基本思路、结构、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等基础性问题。第二章是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理论基础研究。主要对城市经济学理论、城市发展理论、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产品研究理论、国家级城市安全理论和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理论等相关文献进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学术界研究存在的不足。第三章是城市人防工程的功能分析。本章通过研究人防工程的功能,主要在于体现它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从它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第四章是国外城市人防工程建设及管理模式分析。通过分析来比较,从而找到解决我国人防工程方面的问题,更有利于我国的人防工程更好的发展和进步。第五章是我国城市人防工程发展历史及环境分析。针对城市人防工程建设环境进行客观的分析,通过环境来分析,可以更好的把握人防工程的建设与发展。第六章是北京市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针对北京市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从起步到良性发展的渐进过程,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更好的发展建议。第七章是北京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设计。通过对北京市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分析,揭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经济发展中人防建设规划的结合方式。第八章是论文总结与展望。一是总结了本文的主要成果,并对各部分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二是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需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方面,结束全文。对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意义重大。第一,可以借鉴国外民防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为我国在城市经济建设中提供经验。第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对人防工程实行分类结合建设,平战结合,优化资源配置。第三,加强人防工程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复合建设,提高城市抗灾减灾的综合功能。促进政府对人防工程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提高。
谢卫军[7](2006)在《道德风险与中国证券市场均衡》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道德风险概念出发,全面梳理了与道德风险相关的金融理论,剖析了现代金融理论中的道德风险缺陷,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中违法违规现象的主要特征,指出股市低迷、效率低下的根源在于中国资本市场产生基础不成熟、产权制度缺陷、监管制度缺陷、股权分置缺陷、政府干预机制缺陷、交易制度缺陷等制度缺陷。深刻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上各行为主体存在的道德风险现状和产生原因,指出中国证券市场的危机是一种复合危机,并提出了证券市场生态治理的基本方法。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博弈特征以及博弈行为的典型表现,指出中国证券市场正处于“柠檬”均衡状态,“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最终会使得该种均衡下的证券市场只能是一个弱小的证券市场;并建立了博弈基础上证券市场违规的动态监管均衡模型。在宏观层面探讨了一个存在道德风险和制度缺陷的市场能否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通过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资本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均衡关系的因果关系、上市公司基本面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VAR模型反映了中国股市与经济增长长期波动的影响,误差修正模型的差分滞后项反映了股票价格指数与经济短期波动的影响,不论就长期还是短期而言,经济增长越强劲,股市反而越可能疲弱,这恰好印证了中国“宏观热,股市冷”的独特现象,且这些系数的绝对值较大,表明长期及短期负向因果的力度不可小视。根据这一怪异现象,提出了“股市逆转之迷”(Stock Reversion Puzzle)。进一步对资本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均衡关系进行的实证发现,不论是在整个考察期还是在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交易率、换手率、资本化率等衡量股票市场发展的变量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基本上都存在负向线性关系。上市公司基
冯薇[8](2006)在《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混业经营是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的普遍做法。在混业经营制度下,较之于分业经营,商业银行可以实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通过金融业务的多元化来分散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率。西方各国金融业经营体制在20世纪普遍经历了“初级阶段的混业经营——发展阶段的分业经营——发达阶段的混业经营”的发展历程,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体制的变革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金融理论界,学者纷纷从不同视角分析提出中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制度的理论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同时从中国商业银行经营制度实践发展路径:混业--分业—分业的突破—混业经营的实践—海外混业经营试点的变迁来看,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在实践操作中对商业银行许多混业经营的做法也是一种支持与推动的态度。然而,在混业经营模式下,如何实现风险有效防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相关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缺失的现实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体制除了混业经营的共有风险,即道德风险、管理风险、传递风险外,法律风险与制度风险尤为明显。对诸多风险下的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进行分析,建立健全适合中国现实的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法律体制,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正于缘此,全文的分析逻辑基础确立、分析框架选择和法律制度设计建构,都是在中国当下语境之中的。具体而言,本文共分三章,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对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防范合理性进行分析。本章以混业经营内涵合理界定作为逻辑起点,对世界各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演变之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并对混业经营的优劣对比进行了辩证考量。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对道德风险、管理风险、传递风险、法律风险与制度风险分别进行了具体阐述。最后,本章提出在中国现实背景下的混业经营风险防范之合理性及其与法价值的同构。第二章主要是混业经营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要对世界各国商业银行混业风险防范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首先有必要对各
李锦元[9](2005)在《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合作 ——兼论中国的因应对策》文中提出金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全球化所衍生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政治关系既带来正面影响也带来负面影响。由于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金融业不够先进和发达,在金融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和金融安全压力明显凸现和增大。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和加强金融安全,参与和加强国际(区域)金融合作是重要选择之一。 根据上述思路,本文从全球化的三个层次及其内在联系切入研究,在分析金融全球化对国际经济与政治关系的影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金融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困境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国际金融合作的现状和东亚金融合作的前景,最后就中国如何积极主动地参与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性的思路。
胡月晓[10](2005)在《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 ——机制和政策选择》文中研究说明价格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理论。经济学或经济理论的发展轨迹是沿着商品价格——资本价格——资产价格这样的轴心前进的。股票市场一般而言是一国资本市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加之股票还是许多金融衍生产品和工具的构成基础,因而股票市场上价格的表现如何,对该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股票定价、股票价格的决定和影响因素研究,就成了当前货币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和重点课题。 金融发展提高了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影响了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进而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宏观经济的各种影响机制、途径也发生了变化。货币政策如何应对这一变化,如何调整以适应新的经济运转态势的需要,就成了摆在理论界和政策界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一个首要前提就是弄清货币政策影响资产价格的机制和原理。弄清货币政策如何影响资产价格变动的机理,对于我们在新经济形势下如何实施和制定货币政策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我们处理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的关系。本论文就是在货币政策如何对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组成部分,即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方面,进行研究。 资产价格的变动改变了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货币政策必须做出相应调整。货币政策如何适应变化做出调整的政策建议与实际效果争论,现有文献较多地讨论了货币政策对金融资产价格变动是如何反应、反应程度范围等方面。现有文献对货币政策对股价波动影响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方面,在说明货币政策对股价(资本市场)如何影响的机制方面,还是一个新领域,还存在大片空白,对货币政策如何影响股价机理的进一步研究仍有待开拓。现有的研究认为货币政策变动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是通过实体经济部门发生的,即货币政策变动影响了实体经济部门中的真实经济表现,从而使得资产(股票等)的基础价值发生变化,因而资产价格发生相应变动。本论文认为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影响的作用途径有两条:直接途径和通过实体经济部门发生作用的间接途径,本论文主要研究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变动影响和作用的直接途径,并就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关注金融资产价格进行了条件分析。本论文研究内容属于货币政策传递机制、渠道中的部分过程、阶段。与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直接作用方式的传递渠道一样,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股票市场)的作用机制、传递渠道亦有3种,即利率传递渠道、信贷渠道和资产组合效应传递渠道。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通过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对象界定和研究方法等内容的阐述,对本论文的选题、研究内容及主题思想进行了整体的概括。货币政策变动对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是通过金融市场发生作用的直接途径和实体经济运行
二、中国证券市场直面入世冲击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证券市场直面入世冲击波(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
(一)选题依据 |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
注释 |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
注释 |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
注释 |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
注释 |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危机中的现代主义价值选择 |
1.威权时空下的西方文化思潮影响 |
2.现代主义与台湾知识分子的精神遇合 |
第二节 东方语境中的现代主义在地化生成 |
1.五四精神的薪火相传 |
2.中华文化的浅吟低唱 |
第二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 |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 |
1.夏氏兄弟对台湾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开启 |
2.《自由中国》、《笔汇》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推动 |
3.《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引领 |
4.新批评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助推 |
5.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和繁荣 |
第二节 七、八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成熟与深化 |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经典的确立 |
2.现代技法与乡土现实的结合 |
3.现代主义性别议题的爆发 |
4.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汇 |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坚守与多元发展 |
1.语言形式的艺术突破 |
2.文本主题的多重面向 |
3.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 |
4.语体风格的多元繁复 |
5.文化杂糅下“中文的纯化” |
6.文学新世代的现代主义精神承续 |
第三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 |
第一节 孤独的生命映像 |
1.无所依凭的虚无 |
2.辗转漂泊的零丁 |
3.身份迷失的孤愤 |
4.与世疏离的孤寂 |
5.西化之下的空虚 |
第二节 悲情的生命话语 |
1.叹时序变迁无常 |
2.哀人生偃蹇困顿 |
3.苦羁旅相思离愁 |
4.伤生死离别痛楚 |
5.悲人之异化空乏 |
第四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 |
第一节 个体生存困境的言说 |
1.力比多的困扰 |
2.存在的迷惘 |
3.死亡叙写 |
第二节 原乡的失落与守望 |
1.外省作家的血脉寻根 |
2.本省作家的乡土之恋 |
3.在台马华作家的原乡再造 |
第五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重表现的叙事技巧 |
1.内视阈的叙事视角 |
2.时空重组的蒙太奇手法 |
第二节 多维度的叙事结构 |
1.错时的叙事排列 |
2.非线性叙事构架 |
第三节 缤纷多彩的叙事话语 |
1.博雅丰赡的温婉之美 |
2.另类奇崛的惊艳之美 |
第六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 |
第一节 艺术情思的深度开掘 |
1.反叛与创新:标新立异的美学实践 |
2.追寻与反思:生存意义的哲理思考 |
第二节 文学格局的空间拓展 |
1.引领与传承:台湾文学史中的华丽篇章 |
2.互补与共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整体建构 |
3.辐射与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新型大国经济关系的生成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经济外交(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提出问题 |
一、经济外交角度研究中美关系的理论重要性 |
二、经济外交角度研究中美关系的历史重要性 |
三、中美经济外交研究的稀缺性 |
四、崛起国家与守成国家经济外交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经济外交 |
二、美国经济外交 |
三、中国经济外交 |
四、中美经济外交文献 |
五、小结 |
第三节 方法与结构 |
一、方法与逻辑 |
二、篇章与结构 |
第四节 观点、创新与不足 |
一、观点 |
二、创新 |
三、不足 |
注释 |
第二章 中美经济外交初始化(1978-1988)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经济外交(1978-1988) |
一、美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78-1988) |
二、美国对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78-1988) |
第二节 中国对美经济外交(1978-1988) |
一、中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78-1988) |
二、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78-1988)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互动(1978-1988) |
一、影响中美经济外交互动的因素 |
二、中美经济外交互动 |
第四节 中美经济外交比较评估(1978-1988) |
一、中美经济外交比较分析(1978-1988) |
二、中美经济外交评估(1978-1988) |
三、中美经济外交初始化 |
注释 |
第三章 中美经济外交正常化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经济外交(1989-2000) |
一、美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89-2000) |
二、美国对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89-2000) |
第二节 中国对美经济外交(1989-2000) |
一、中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89-2000) |
二、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89-2000)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互动(1989-2000) |
一、1989政治风波 |
二、最惠国待遇到永久正常贸易关系 |
三、中美在贸易领域的互动 |
四、中美在投资领域的互动 |
五、中美在金融领域的互动 |
第四节 中美经济外交比较评估(1989-2000) |
一、比较分析 |
二、评估 |
三、中美经济外交正常化 |
注释 |
第四章 中美经济外交机制化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经济外交(2001-2007) |
一、美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1-2007) |
二、美国对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1-2007) |
第二节 中国对美经济外交(2001-2007) |
一、中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1-2007) |
二、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1-2007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互动(2001-2007) |
一、中美关系再定位 |
二、中美在贸易领域互动 |
三、中美在投资领域互动 |
四、中美在金融领域互动 |
五、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
第四节 中美经济外交比较评估(2001-2007) |
一、理念与目标评估 |
二、策略评估 |
三、中美经济外交机制化 |
注释 |
第五章 中美经济外交包容化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经济外交(2008-2012) |
一、美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8-1012) |
二、美国对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8-2012) |
第二节 中国对美经济外交(2008-2012) |
一、中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8-2012) |
二、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8-2012)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互动(2008-2012) |
一、经济外交舞台 |
二、宏观经济协调 |
三、全球经济治理 |
四、中美在贸易领域的互动 |
五、中美在投资领域的互动 |
六、中美在金融领域的互动 |
第四节 中美经济外交比较评估(2008-2012) |
一、比较分析中美经济外交理念与目标 |
二、中美经济外交策略评估 |
三、中美经济外交的全球化因素 |
四、中美经济外交包容化 |
注释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权力转移与中美经济外交 |
一、经济发展与权力转移的历史与趋势 |
二、经济外交的宏观涵义 |
第二节 变化中的相互依存与中美经济外交 |
一、中美贸易绩效、依存与经济外交 |
二、中美投资绩效、依存与经济外交 |
三、中美金融绩效、依存与经济外交 |
四、中美货币不对称性依存与经济外交 |
五、不对称性依存与中美经济外交 |
第三节 融入与纳入和中美经济外交相容 |
一、融入与纳入:中美经济外交理念 |
二、一致与冲突:中美经济外交目标 |
三、制裁与奖励:中美经济外交策略 |
四、接触与开放:中美双边互动模式 |
第四节 制度化渠道与中美经济外交着轨 |
第五节 包容性经济外交与新型大国关系起点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论文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基本内核 |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及其功能演变 |
一、货币研究的视域转换 |
二、货币的"价值形式"走向 |
三、货币的"能量动态" |
四、货币的本质 |
第二节 货币拜物教与货币伦理 |
一、反向"格义"的货币符号 |
二、货币至上的货币拜物教 |
三、极致状态的货币幻象 |
四、货币伦理的"经济反馈" |
第三节 虚拟货币与虚拟经济 |
一、与黄金脱钩的虚拟货币 |
二、远离实体价值的虚拟资本 |
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应关系 |
第二章 货币、经济自由与金融自由化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经济学意义上的自由 |
一、"真元之气"的生产和消费自由 |
二、"丛林"中的竞争自由 |
三、"体"之"心"的契约自由 |
四、"纯粹货币关系"的劳动自由 |
五、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本质 |
第二节 货币之于经济自由的意义 |
一、货币是经济自由的对象中介物 |
二、货币是劳动者自由的推力 |
三、货币是资本扩张的载体 |
四、货币是虚拟经济的"自由意志" |
第三节 经济自由主义的前世今生 |
一、"博大闳肆"的古典自由主义 |
二、"大萧条"催生的凯恩斯主义 |
三、"滞胀"出的新自由主义 |
第四节 金融自由化是新自由主义的核心 |
一、金融资本主义的历史方位 |
二、消解"金融压抑"的金融自由化 |
三、金融自由化过度"小试"发展中国家 |
第三章 回到马克思货币理论解析当下金融危机 |
第一节 危机回放 |
一、模糊感的征兆初现 |
二、局部性的嘈杂喧哗 |
三、系统性的集体癫狂 |
四、全球性的蔓延扩散 |
第二节 危机背后的逻辑 |
一、贫困化的货币阶级关系 |
二、"华尔街的贪婪"罔顾货币伦理 |
三、金融衍生工具泛滥吹爆虚拟经济 |
四、金融监管放松导致金融自由化过度 |
第三节 危机影响 |
一、美国经济盘整周期延长 |
二、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
三、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改革 |
四、中国"危"时"千载一时" |
第四章 马克思货币理论当代价值的链接 |
第一节 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
一、吸纳西方货币理论中"片面深刻的真理" |
二、关注虚拟资本价格和资产价格的走向 |
三、货币政策应成为"玻璃缸里的金鱼" |
四、针对"迷失的货币"采取预防性货币政策 |
第二节 追求"向善"的货币伦理 |
一、作"指向他灵魂的"再思考 |
二、倡导适度消费的伦理取向 |
三、追求社会责任感的伦理气质 |
四、培养"出离""怪兽模型"的金融管理人才 |
第三节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 |
一、‘经济实力是一国货币演变为国际货币的支撑要素 |
二、正视"一主多元"的国际货币格局 |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设计 |
四、避开人民币升值"陷阱" |
第四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整协发展 |
一、不忽视经济虚拟度 |
二、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和金融自由一体化并举 |
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促实体经济发展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5)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中国实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回顾 |
1.2.1 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内涵 |
1.2.2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内涵 |
1.2.3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历史回顾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研究现状述评 |
1.4 论文的总体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总体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的创新点 |
2 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理论分析 |
2.1 文化多样性、文化软实力与文化产业理论 |
2.1.1 文化多样性 |
2.1.2 文化软实力 |
2.1.3 文化产业 |
2.2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2.1 垄断优势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1 竞争优势理论概述 |
2.3.2 竞争优势理论的特点 |
2.3.3 竞争优势理论的评价 |
3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
3.1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现状 |
3.1.1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背景——出版业发展现状 |
3.1.2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现状 |
3.2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制约因素分析 |
3.2.1 政府管理制度不完善制约着出版业"走出去" |
3.2.2 市场体系不完善制约了出版业"走出去" |
3.2.3 出版企业竞争力不足制约了其"走出去" |
3.2.4 中介机构功能缺失制约了出版业"走出去" |
4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模式及分析选择 |
4.1 出版物实物出口 |
4.1.1 我国图书出口现状 |
4.1.2 图书出口现存问题分析 |
4.1.3 我国实物出口模式的利弊总述 |
4.2 版权输出 |
4.2.1 我国版权输出现状 |
4.2.2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分析 |
4.2.3 版权输出现存问题分析 |
4.2.4 我国版权输出模式的利弊总述 |
4.3 资本输出 |
4.3.1 我国对外资本输出的现状 |
4.3.2 中国出版业资本输出的形式 |
4.3.3 基于我国对外资本输出现状的分析 |
4.3.4 我国对外资本输出模式利弊的总述 |
5 国外出版业"走出去"战略模式与经验分析 |
5.1 美国出版业"走出去"的经验分析 |
5.1.1 美国的图书出口 |
5.1.2 美国的版权输出 |
5.1.3 美国的出版资本输出 |
5.2 英国出版业"走出去"的经验分析 |
5.2.1 英国的图书出口 |
5.2.2 英国的版权输出 |
5.2.3 英国的出版资本输出 |
5.3 日本出版业"走出去"的经验分析 |
5.3.1 日本动漫产业的兴起 |
5.3.2 日本动漫"走出去"的特点 |
5.4 国外出版业"走出去"模式取得成功的经验 |
5.4.1 有效克服语言、市场和当地风俗三种阻力 |
5.4.2 合理利用政府、行业协会和新科技三种力量 |
6 促进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对策和建议 |
6.1 完善政府对出版业的宏观管理 |
6.1.1 完善政府的政策支持体系 |
6.1.2 强化出版业"走出去"人才的培养力度 |
6.1.3 完善出版企业的融资渠道 |
6.2 培育出版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 |
6.2.1 建立与完善现代出版企业制度 |
6.2.2 通过并购实现出版企业的规模扩张 |
6.2.3 打造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6.2.4 实施本土化战略,"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
6.2.5 创立出版业"走出去"的国际品牌 |
6.3 加强数字出版对出版业"走出去"的支持 |
6.3.1 数字出版发展概述 |
6.3.2 数字化出版的具体形态 |
6.3.3 利用数字出版加快出版"走出去"的建议 |
6.4 完善行业管理和中介机构的功能 |
6.4.1 发挥出版行业协会的管理与服务功能 |
6.4.2 完善版权代理机构对出版业"走出去"的促进作用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6)中国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问题说明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相关问题说明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的结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城市经济学的诞生及发展 |
2.1.1 城市经济学的诞生及发展 |
2.1.2 我国学者对于城市经济学的研究 |
2.2 城市发展理论 |
2.2.1 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理论 |
2.2.2 城市理性发展理念 |
2.3 关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及公共产品的研究 |
2.3.1 相关定义和特征 |
2.3.2 城市公用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
2.4 关于国家及城市安全问题的研究 |
2.5 关于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研究 |
第3章 城市人防工程的功能分析 |
3.1 人防工程的地位和作用 |
3.1.1 人防工程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3.1.2 人防工程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面 |
3.1.3 人防工程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
3.2 人防工程的功能结构及其演进 |
3.2.1 城市功能 |
3.2.2 城市人防功能 |
3.2.3 人防工程功能的历史演变 |
3.3 经济社会发展对人防工程功能优化的影响 |
3.4 现阶段城市人防工程的功能设计 |
3.4.1 地下空间与人防工程有机结合 |
3.4.2 居住小区和人员掩蔽部建设 |
3.4.3 大型地下空间综合体建设和利用 |
第4章 国外城市人防工程建设及管理模式分析 |
4.1 发达国家城市人防工程模式分析 |
4.1.1 法国民防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分析 |
4.1.2 美国民防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分析 |
4.1.3 日本民防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分析 |
4.1.4 英国民防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分析 |
4.2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防工程发展历史及现状 |
4.3 国外城市人防工程发展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
4.3.1 国外城市人防工程发展的经验总结 |
4.3.2 国外城市人防工程发展的启示 |
第5章 我国城市人防工程发展历史及环境分析 |
5.1 我国人防事业发展史 |
5.2 人防需求与城市人防工程发展 |
5.3 城市公用事业与城市人防工程发展 |
5.4 我国城市人防工程投融资环境 |
5.5 北京市城市人防工程建设环境 |
5.5.1 政治环境 |
5.5.2 经济环境 |
5.5.3 社会环境 |
第6章 北京市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 |
6.1 北京城市人防工程发展历史及现状 |
6.2 北京城市人防工程建设模式分析 |
6.2.1 BOT模式 |
6.2.2 公私合营模式 |
6.2.3 直接购并模式 |
6.2.4 民营企业独资经营模式 |
6.2.5 TOT(转让—经营—转让) |
6.2.6 其它模式 |
6.3 北京城市人防工程管理模式分析 |
6.3.1 从市场到政府--城市公用事业政府供给模式分析 |
6.3.2 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特征与国家垄断模式分析 |
6.3.3 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经营竞争制管理模式分析 |
6.3.4 民营部门垄断经营制度模式分析 |
第7章 北京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设计 |
7.1 人防工程建设及管理模式创新 |
7.1.1 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防工程建设规划三原则 |
7.1.2 城市人防工程发展的四种模式 |
7.1.3 依托理论 |
7.2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人防工程的演化与主导 |
7.2.1 人防工程的地下演化形式 |
7.2.2 人防工程主体功能拓展及影响 |
7.2.3 北京市人防建设结合地下空间开发的格局缺陷 |
7.3 模式创新需要的相关技术 |
7.3.1 地下空间的环境及生理心理设计技术 |
7.3.2 地下空间工程安全与防灾救灾技术 |
7.3.3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环境保护技术 |
7.3.4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法规与管理维护 |
7.3.5 新工艺与新材料研究 |
7.3.6 技术经济效益研究 |
7.3.7 平战结合与转换技术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总结 |
8.2 本文的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着作 |
致谢 |
(7)道德风险与中国证券市场均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违法违规与道德风险行为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六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道德风险与证券市场均衡 |
第一节 道德风险 |
第二节 现代金融理论的道德风险缺陷 |
第三节 证券市场均衡 |
第四节 道德风险存在下的资本市场均衡 |
第五节 信息不对称下的资本市场均衡 |
第三章 中国证券市场道德风险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证券市场现状 |
第二节 中国证券市场低迷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政府部门的道德风险 |
第四节 上市公司的道德风险 |
第五节 机构投资者的道德风险 |
第六节 中介机构的道德风险 |
第七节 证券市场生态的治理 |
第四章 道德风险下中国证券市场博弈均衡 |
第一节 博弈理论及其在证券市场中的运用 |
第二节 资本市场的博弈特征分析 |
第三节 中国证券市场博弈行为几种典型表现 |
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大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博弈 |
第五节 证券市场违规监管的动态博弈分析 |
第五章 道德风险存在下证券市场与实体经济关系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文献回顾与本文的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模型 |
第三节 股票价格指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检验 |
第四节 资本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均衡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五节 上市公司基本面与宏观经济变量 |
第六章 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信息操纵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内幕信息操纵的非道德性 |
第二节 内幕信息操纵的理论模型 |
第三节 我国内幕信息和操纵市场行为分析 |
第四节 内幕信息操纵对股价的影响 |
第五节 内幕信息操纵的超常收益 |
第六节 内幕信息操纵的反应特征 |
第七节 内幕操纵行为甄别体系构建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本文的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和完善 |
三、基本概念的厘定 |
(一) 混业经营 |
(二) 法律制度 |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
第一章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防范的合理性 |
第一节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基础理论分析 |
一、混业经营内涵阐释 |
二、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演变及其理论基础 |
三、对混业经营的辩证考量 |
第二节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主要风险 |
一、一般分析: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的普遍表现 |
二、本土考察: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的“中国特色” |
第三节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防范的合理性——兼论风险防范的法理依据 |
一、“合理性”的意思中心与开放结构 |
二、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防范的合理性 |
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防范的合理性与法价值的同构 |
第二章 国际混业经营风险防范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际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比较——兼谈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选择 |
一、三种混业经营模式简介 |
二、三种混业经营模式优劣分析 |
三、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模式选择 |
第二节 世界主要混业经营风险防范法律制度考察 |
一、国际法律规范对混业经营风险的防范:静态的规范 |
二、各国(地区)混业经营风险监管模式考察:动态的规制 |
第三节 风险防范制度的启示:“多位一体”的效应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现状与制度构想 |
第一节 当下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缺陷分析 |
一、立法不周导致金融法律体系不健全 |
二、产品创新与法律滞后矛盾突出 |
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自律法律的缺失 |
四、法律冲突与信用法律风险的弊端 |
第二节 宏观构想: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防范法律环境的塑造 |
一、塑造混业经营风险防范法律环境的综合分析 |
二、塑造混业经营风险防范法律环境的细化举措——以协调与创制为中心 |
第三节 微观设计: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防范配套机制的完善 |
一、强化信息披露机制 |
二、导入存款保险制度 |
三、优化“防火墙”制度 |
四、健全行业自律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9)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合作 ——兼论中国的因应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 研究的目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三、 研究内容与结构 |
四、 思想路线与理论方法 |
第一章 全球化的不同层次及其内在联系 |
第一节 全球化的源起动力与发展态势 |
一、 何谓全球化 |
二、 全球化的起源与动力 |
三、 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与思考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与影响 |
一、 何谓经济全球化 |
二、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 |
三、 经济全球化涵盖的主要内容 |
四、 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与趋势 |
第三节 金融全球化的动因与发展进程 |
一、 金融全球化及其表现形式 |
二、 金融全球化的动因 |
三、 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和特点 |
第四节 全球化三个层次的内在联系 |
一、 三个层次的全球化统一在同一个大系统之中 |
二、 三个层次的全球化产生于大致相同的原因 |
三、 经济全球化在整个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
第二章 金融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
一、 金融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引上快车道 |
二、 金融全球化将继续扩大南北经济关系的不平衡 |
三、 金融全球化将给各国经济安全带来新压力 |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对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 |
一、 金融全球化有利于区域政治关系的整合与发展 |
二、 金融全球化带来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国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
第三章 中国“入世”与金融安全 |
第一节 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 |
一、 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稳步发展成效可观 |
二、 充分认识我国金融业的不足 |
第二节 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
一、 加入世贸意味着我国金融业将提高对外开放的程度和速度 |
二、 我国金融业将面临更加激烈而又平等的竞争 |
三、 我国金融安全将可能受到一定冲击 |
四、 我国人民币汇率将可能出现较大波动 |
五、 我国金融专业人才将会有所流失 |
第三节 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挑战与金融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 |
一、 金融业是一个风险很大的产业部门 |
二、 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 |
三、 金融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 |
第四章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欧洲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合作的启迪 |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含义、特征与趋势 |
一、 何谓国际合作 |
二、 国际合作的主要特征 |
三、 国际合作的类型与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国际金融合作的源头: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 |
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历史背景 |
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包含的主要内容 |
三、 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权利与义务 |
四、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 |
第三节 区域金融合作的楷模:欧洲货币体系 |
一、 欧洲货币体系的由来与演进 |
二、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从国际金融合作中得到的启迪 |
一、 国际经济金融制度安排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 |
二、 参与货币金融合作的国家要搞好政策协调 |
三、 拥有起主导作用的国家必须积极参与和领导 |
第五章 东亚金融合作现状、趋势与中国的对策思路 |
第一节 参与国际金融合作是中国融入金融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
一、 国际货币体系在经历新的历史变迁 |
二、 东亚金融危机的教训昭示了参与国际金融合作的必要性 |
三、 东亚金融整合呼唤中国在区域金融合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
四、 当前中国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增强了中国参与区域金融作的紧迫性 |
第二节 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现状与前景 |
一、 近年来国内外对东亚金融合作的研究概况 |
二、 东亚金融合作的进展与前景 |
第三节 中国参与区域金融合作的对策思路 |
一、 以改革促发展 独善其身强化自我 |
二、 吸取日元教训 力促人民币亚洲化 |
三、 参与机制建设 夯实区域合作基础 |
四、 化疑虑增互信 高瞻远瞩创造共赢 |
结论 |
一、 本文已探讨并阐明的问题 |
二、 本文的不足及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 ——机制和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界定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框架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股票价格和股价指数的决定 |
第一节 股票价值和股票价格 |
第二节 股票定价 |
第三节 股价指数的构成、决定和影响因素 |
第四节 股票价格和股价指数间的关系 |
第三章 货币政策和股票价格关系:现有学说 |
第一节 正向联系说 |
第二节 负向联系说 |
第三节 第三种解释 |
第四节 评价与解释 |
第五节 全息经济学的解释 |
第四章 货币流动性与股票价格波动 |
第一节 流动性概念 |
第二节 货币流动性与金融风险 |
第三节 货币流动性与股票价格 |
第四节 货币流动性对股权之迷的解释 |
第五章 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利率机制 |
第一节 利率与资本供求 |
第二节 利率变化与股价波动:两类型投资者模型 |
第三节 均衡证券价格与均衡利率 |
第六章 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信贷渠道 |
第一节 信贷渠道与金融加速器 |
第二节 信用约束下的股价均衡模型与变动分析 |
第七章 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资产组合效应 |
第一节 基本原理概述 |
第二节 货币变化后近期的股票价格 |
第三节 货币变化后远期的股票均衡价格 |
第八章 货币政策目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
第一节 不同实施程序下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与目标间关系分析 |
第二节 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化 |
第三节 不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
第四节 不同货币政策目标对股价影响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九章 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间关系分析 |
第一节 资产价格变动与实体经济部门运行间关系 |
第二节 股票价格和货币存量间关系的研究 |
第三节 股市泡沫生成机制 |
第四节 结论 |
第十章 货币政策应对股票价格反应的条件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意义 |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与目标的选择标准 |
第三节 金融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间互动关系分析 |
第四节 对MCI指数的探讨 |
附录A 货币的起源和发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国证券市场直面入世冲击波(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2]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王丹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3]新型大国经济关系的生成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经济外交(1978-2012)[D]. 罗小军. 复旦大学, 2014(03)
- [4]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 曾友中. 武汉大学, 2010(07)
- [5]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研究[D]. 路小静. 武汉大学, 2010(05)
- [6]中国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D]. 李群.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2)
- [7]道德风险与中国证券市场均衡[D]. 谢卫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02)
- [8]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研究[D]. 冯薇.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9]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合作 ——兼论中国的因应对策[D]. 李锦元. 暨南大学, 2005(01)
- [10]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 ——机制和政策选择[D]. 胡月晓.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