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茶

咖啡茶

一、咖啡·茶(论文文献综述)

康琳[1](2021)在《大连餐饮业店名的语言学研究》文中认为店名作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用语,反映了店家的文化素养,揭示了一个地区的政策、文化等,对这类生动的语言现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语言学、修辞学等理论为指导,以大连市内四区(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分别在大众点评评价排名前五百的餐饮业店名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网络搜索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文献研究法、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等方法,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店名的语言特征,挖掘其背后蕴含的社会文化,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餐饮业店名的命名提供一定的帮助。全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店名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了店名及餐饮业店名的研究现状,说明了选题的缘由、研究的意义、理论基础、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介绍大连及大连餐饮业店名的概况。首先简要介绍大连的历史、经济发展状况及旅游文化资源;其次从历时的角度对大连餐饮业店名发展进行梳理,店名的数量不断增多,风格由古典化转变为个性化,结构由单一的“属名+通名”变为“属名+业名”等形式;从共时角度按餐饮类型及经营类型对大连2000个餐饮业店名进行分类,发现当前大连餐饮业店名以中餐类为主,多元化趋势明显。第二部分考察大连餐饮业店名的语音特点。首先考察了大连餐饮业店名的音节特征,四、五、六音节店名最为常见,其优点简短易记;其次考察了大连餐饮业店名的韵律特征,平仄相间型的店名占主导,叠音店名出现频率较高。第三部分归纳大连餐饮业店名的语言文字。首先从汉语言文字、外国语言文字、数字符号三个方面对店名语言文字进行统计,说明汉语和规范汉字的主导地位,突出方言词、外文及符号在店名中的积极作用;其次,统计混合型店名基本情况,发现两种混合型店名占优势。第四部分分析大连餐饮业店名的结构。介绍了店名三大结构组成部分:通名、业名和属名,分别统计通名的使用情况、业名的功能类型、属名的语义类型及修辞方式,并分析店名的地域性、多元性等特点。第五部分探讨大连餐饮业店名蕴含的文化现象。主要从地域文化、异国文化和网络文化三个方面着手分析了大连餐饮业店名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说明了餐饮业店名是反映社会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挖掘出其背后蕴藏的文化现象。第六部分指出大连餐饮业店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主要从语音、语言文字、语义语用三个角度指出店名语言中存在的音节过长、文字使用不规范、语义晦涩等问题,并结合相关政策法规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净化语言环境。结语部分,主要对本篇论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许佳[2](2021)在《茶与中国医药文化 ——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茶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医药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药食同源的突出代表,茶的医药属性犹如人之骨骼,是茶存在的基础与根本。而自唐代之后逐渐发展兴盛的茶文化则犹如人之皮肉精血,承载推动茶医药的不断向前发展。正是源自于茶本身所具有的医药与文化双重属性,本文拟将研究的主题设定为茶与中国医药文化。为了能够充分厘清茶与中国医药文化之间的关联性,明晰茶的医药文化体现,本文选择以宋代为立足点,展开回溯。紧紧围绕茶的医药与文化双重属性及其关系开展研究,主要探究了四个方面内容。一是从起源与传播的角度,探究茶与医药文化的关联性。以茶发乎神农作为问题的起点,考察神农是否发现茶这一论断的同时,也是对茶是否因药用而起源的另一种思考。从文字训诂学的角度梳理了茶的称谓,在讨论茶为何用、归纳总结茶的品种沿革与发展传播等内容时,发现茶的医药属性始终伴随其中,使其不断的被接受并得以推广。二是重点研析茶在宋代医药文献中所体现的双重属性。将医药文献分为本草、方书、养生三大类,通过对于不同文献中关于茶的医药记载,梳理出宋茶的性味、功效主治、组方配伍规律以及养生疗效等内容,从而较为全面的了解在茶文化发展高峰的宋代,茶在医药领域被界定、运用的基本情况。在与前朝后世的比对中,明确宋代茶医药所处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将以医药的视角审视宋代茶文化发展带给茶医药的影响。三是以宋代茶书、茶诗词、儒道佛传统思想和民俗文化为落脚点探寻茶文化中的医药体现。从文化视角看医药,一方面弥补了医药文献中茶的药性层面关于炮制色味等内容记载的不足,延展了茶医药涵盖的内容;另一方面重点分析茶借助不同文化载体推动促进茶医药发展状况。进而深入思考宋代茶医药在茶文化蓬勃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助力作用。四是对宋茶的医药与文化关联性进行深入讨论。从医疗角度的疗身与疗神层面总结花开并蒂的茶医药与茶文化在宋代时期发展的关联性。从文化层面探讨“以物载文”中以茶为媒介的文化热现象与“以文传物”中文化载体下的医药冷思考。兼顾讨论在宋代以茶道形象出现的点茶之技中所体现的文化与医药双重属性。通过研究发现茶作为药食同源的突出代表,在漫长的历史更迭中却走出了一条特殊的发展轨迹。伴随着茶饮在中国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食用、祭祀、饮用的逐渐推广,在医药领域,茶的身份也从晋·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苦菜是否为茶”的模糊不确定的讨论正式发展成为唐·苏敬《新修本草》中植物本草的一份子,分别从药和食的双重角度,记载了茶的功效以及为饮的方法,总体突出治,强调茶的药性,进而延伸至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对茶方的记载以及唐·孟诜《食疗本草》中饮与食的禁忌等内容。与之相比茶在文化领域出现较早,身份界定也更为明确,三国·张揖辞书《广雅》不仅介绍了荆巴两地品饮茶的方法,还明确指出了其药效。随后自唐·陆羽《茶书》问世,不仅茶文化上升到新高度,茶医药也找到了施展拳脚的独一无二的新平台。以茶医药为基础的茶文化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宋代是将这一态势发展到更高程度的一个重要时期。以宋代为分界点,打破了茶医药兼书茶文化的局面,形式各异的茶文化载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既说明宋代及以后民众对于茶文化的接受与认可度,也体现了茶文化的飞速发展之势。但也不能否定这一时期在本草、医方着作中有关茶医药记载出现了继承中创新的局面,比如组方用药中,茶方种类增多,更突出腊茶入药,丰富了主治剂型,拓展了应用范围等。茶医药虽然失去了主导地位,但作为保证茶文化不断发展的物质属性,茶医药是茶本根的身份没有变。自宋代以后茶文化与茶医药在相扶相携中,虽彼此支撑,互为促进,但茶文化的熠熠生辉似乎更具有吸引力,在形式发展上出现了百花齐放。茶医药则伴随着茶学理论的逐渐丰富,与其相结合,在医药养生领域形成了新兴学科——茶疗学,即以茶学为基础,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养生为目标,可视为是茶医药文化体现的新载体。

刘洪林[3](2021)在《基于多元素稳定同位素及其比值特征的茶叶产品证实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认证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品牌保护、错贴标签、产地错配是食品认证的重要参数。茶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饮料之一,人们对茶叶产品的证实一直很感兴趣。茶叶产品的配方、生产年份和产地是茶叶产品证实最关注的的几个方面。迫切需要加强对茶叶产品的证实,使用判别性的科学技术来管理和验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和气相色谱-燃烧-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GC-C-IRMS)方法对不同配方的重庆沱茶产品、2014年至2018年5个年份普洱茶茶样和永川、秀山、万州、江津、荣昌和宜宾6个产地的茶叶样本的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多稳定同位素比值和咖啡碱及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指纹进行了分析。对茶叶产品中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及机制进行了分析,对结合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多稳定同位素比值和咖啡碱及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指纹对茶叶产品(配方、生产年份和产地)的证实可行性和效果进行了研究,继而建立茶叶产品证实技术体系和指标体系。四种方法在茶叶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不同配方、不同生产年份和不同产地的茶叶中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各自不同的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指纹特征。采用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指纹技术对茶叶产品证实是可行的。各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验证准确率达到88%以上。LDA和BP-ANN证实性能最优。114Cd、95Mo和85Rb是证实不同配方茶样最重要的化学标记;Mn、68Zn和203Tl是证实不同生产年份茶样最重要的化学标记;86Sr和112Cd是证实不同产地茶样最重要的化学标记;可作为茶叶产品证实的有效的指标体系。不同配方、不同生产年份和不同产地的茶叶具有不同的多稳定同位素比值指纹特征,采用稳定同位素比值指纹技术对茶叶产品的证实是可行的。各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验证准确率达到85%以上。LDA和BP-ANN证实性能最优。因此,多稳定同位素比值组合建立的判别模型可以有效的进行茶叶产品证实。使不同配方的重庆沱茶证实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为δ2H、18O、98Mo/95Mo、96Mo/95Mo和98Mo/96Mo;δ2H、δ13C和154Sm/152Sm是不同生产年份茶样证实最重要的化学标记;δ2H、138Ba/137Ba、205Tl/203Tl、δ15N、88Sr/86Sr和154Sm/152Sm为不同产地茶样证实最重要的化学标记;可作为茶叶产品证实的有效的指标体系。茶叶中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分析方法验证效果好,适合茶叶中分析。不同配方、不同生产年份和不同产地的茶叶具有不同的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指纹特征,采用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指纹技术对茶叶产品的证实是可行的。各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85%以上,验证准确率达到85%以上。BP-ANN证实性能最优。因此,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组合建立的判别模型可以有效的进行茶叶产品证实。使不同配方的重庆沱茶样品证实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为δ13CSer和δ15NSer;使不同生产年份茶叶样品证实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为δ15NThea、δ13CGlu和δ15NGlu;不同产地茶叶样品得到证实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为δ15NAla和δ13CThea;可作为茶叶产品证实的有效的指标体系。通过比较不同的指纹特征,发现茶叶产品证实效果的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多元素稳定同位素比值和咖啡碱及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δ13C和δ15N结合组合>矿物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值组合>多稳定同位素比值指标组合>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δ13C和δ15N值组合。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多元素稳定同位素比值和咖啡碱和6种主要游离态氨基酸δ13C和δ15N结合在茶叶产品证实具有优越性,各模型证实性能相当且优异,能提高整体正确证实率。筛选出95Mo、δ15NSer、133Cs、δ13CSer、Co、85Rb、P、La、172Yb、47Ti/46Ti、112Cd和88Sr/86Sr为结合136个变量证实不同配方茶叶产品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K和85Rb为结合110个变量证实不同生产年份茶叶产品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δ2H为结合134个变量证实不同产地茶叶产品的最重要的化学标记,茶叶产品证实的指标体系进一步筛选并建立。化学计量学方法(HCA、PCA、PLS-DA、BP-ANN和LDA等)是茶叶产品证实指标筛选及判别模型建立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不同方法对茶叶产品证实效果不一,使用前提条件需要仔细考察。本研究的结果为茶叶产品证实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对于其他食品,尤其是植源性产品的证实研究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孙彤彤[4](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谢关华[5](2021)在《不同加工方式对茶叶风味物质和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茶是世界上饮用历史最悠久的饮料,仅次于水。根据加工方式和风味特征的不同,茶叶可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茶叶特征风味和生物活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茶树品种、生长条件、加工方法等。本研究以单一茶树品种——梅占(Camellia sinensis var.Meizhan)的鲜叶为原料,根据六大茶类典型工艺加工成茶。运用代谢组学和体外活性评价方法对六种茶的主要风味物质、体外抗氧化活性、对三种脂质代谢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此来探究不同加工方式对茶叶风味物质和生物活性的影响,以期为茶叶的生产以及通过改进加工方法来达到风味和生物活性的平衡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茶叶中的主要非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随着鲜叶加工成不同种类的成茶,茶多酚含量显着降低,含量范围为133-238mg/g,儿茶素总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茶黄素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绿茶中儿茶素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绿茶和黄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是含量最高的一种儿茶素组分,其次是(-)-表没食子儿茶素,但在红茶中没有检测到(-)-表没食子儿茶素。红茶中茶黄素总量最高,在不完全发酵茶(黄茶、乌龙茶和白茶)中,白茶的茶黄素总量最高,黑茶的茶黄素总量是所有茶中最低的。所有茶类的咖啡碱水平均无显着性差异,白茶中的氨基酸含量显着高于其他茶类。六大茶类中黄酮醇(苷)类的含量均较低,其在白茶、乌龙茶和黑茶中的含量略高于其他茶。红茶中的可溶性糖总量最高,其次是白茶,乌龙茶和黑茶中的含量较低,其他茶类间没有显着性差异。各样品中的有机酸含量以草酸、酒石酸、苹果酸和乙酸为主,不同茶类间存在较大差异,尤以乙酸在各类茶中的差异最大。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共筛选出有机酸总量、乙酸、(-)-表没食子儿茶素等9个变量,其含量变化对茶叶滋味的差异化形成起重要作用。2.通过计算各类茶中非挥发性化合物的滋味活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评价各化合物对成茶滋味的贡献度,以此来阐明不同茶类滋味形成的差异,结果显示:咖啡碱在各类茶中的TAV值没有明显差异,绝大多数苦味氨基酸的浓度在阈值以下,而各儿茶素组分的TAV值均较高,尤其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推测茶汤苦味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儿茶素的浓度差异,不发酵或部分发酵茶中苦味属性化合物对滋味的贡献度要大于发酵茶。茶黄素类物质是儿茶素的主要氧化产物,带有明显的涩味属性,其在红茶中的TAV值显着高于其他茶类,推测对红茶滋味的贡献度要显着高于其他茶类。黄酮醇类物质具有明显的柔涩味,其在各茶类中的TAV值均较高。氨基酸类物质呈现多种滋味属性,但仅有部分氨基酸在白茶和红茶中的TAV值大于1,有助于白茶和红茶鲜甜滋味的形成。不同的加工方式通过影响滋味化合物的浓度来调控其滋味的形成,使得不同茶类具有明显不同的滋味特征。3.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六大茶类中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检测,通过统计分析筛选每种茶的特有成分及关键变量,通过计算化合物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香气特征影响值(aroma character impact value,ACI)评价各挥发性化合物对成茶香气的贡献度,以此来探究六大茶类香气形成的差异。结果显示:除每种茶类的特有成分外,共筛选出(E)-橙花叔醇、苯甲醇、1-十五醇等10种化合物,其含量变化对茶类香气的差异化形成起重要作用。绿茶和白茶中呈现清花香属性的化合物在其香气构成中的比例较高,黄茶中青香、花香、果香化合物的比例较均衡,乌龙茶中呈现花香的化合物比例较高,红茶中花果香化合物占主要优势,黑茶中果香化合物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茶类。不同的加工方式通过影响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来调控六大茶类香气的形成,对茶叶香气有主要贡献的化合物多为六大茶类共有成分,各茶类香型差异的关键在于优势化合物的组成比例不同。4.对六大茶类的抗氧化活性、对脂代谢酶和糖代谢酶的调节作用以及与生物活性成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类茶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活性高低与茶多酚或总儿茶素的含量呈显着正相关。抗氧化能力综合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绿茶、黄茶、乌龙茶、白茶、黑茶和红茶。此外,各类茶对胰脂肪酶(pancreatic lipase,PL)、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COA还原酶)、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和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均有抑制作用。茶叶对PL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与茶黄素总量呈显着正相关(r=0.863,r=0.857,p<0.05),而对LCAT的抑制作用则与茶多酚含量呈显着正相关(r=0.902,p<0.01)。白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最强,绿茶对HMG-COA还原酶的抑制率最高。

刘瑜,何卫中,娄艳华,疏再发,吉庆勇,邵静娜[6](2021)在《不同覆盖处理对茶园小气候及碾茶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覆盖条件对茶园小气候及碾茶品质的影响,筛选出利于碾茶品质的覆盖方式,为提高碾茶生产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龙井43为试验品种,黑色遮阳网为覆盖材料,设3种遮光度(55%、75%、95%)、2种覆盖高度(直接覆盖高0.6 m、棚式覆盖高1.8 m)、3种覆盖时间(15、20和25 d),共18组覆盖处理,以不覆盖为对照。在秋春季两季进行试验,分析不同覆盖处理对茶园小气候、鲜叶产量、叶绿素含量、碾茶中生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覆盖能有效降低茶蓬面光照强度和光合有效辐射,降低日最高温,缩小气温日较差,提高空气湿度。棚式覆盖对于茶园小气候的稳定效果优于直接覆盖。覆盖后茶树鲜叶中叶绿素总量增加,秋季和春季分别以遮光度75%+直接覆盖15 d处理和遮光度95%+棚式覆盖15 d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高33.86%和57.27%。覆盖使碾茶中氨基酸含量增加,秋季和春季分别以遮光度95%、直接覆盖25和20 d的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高于对照127.55%和144.06%。覆盖后碾茶中茶多酚含量降低,覆盖天数与茶多酚含量呈负相关,秋季和春季分别以遮光度95%+棚式覆盖25 d和遮光度75%+直接覆盖25 d处理的茶多酚含量最低,分别低于对照54.04%和55.19%。覆盖使碾茶中咖啡碱含量提高,秋春两季均以遮光度95%+直接覆盖20 d处理的咖啡碱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高58.91%和62.98%。秋季覆盖使水浸出物含量有所降低。高遮光度和长时间遮光处理不利于茶树干物质积累,秋春两季产量均以遮光度95%+直接覆盖处理的产量最低。覆盖后碾茶外形颜色绿润、汤色黄绿明亮、有清香、滋味清爽,感官品质高于未覆盖处理。【结论】覆盖有利于稳定茶园小气候。延长遮光时间、提高遮光度可提高碾茶品质,过度遮阴会导致产量降低。使用遮光度95%的遮阳网棚式覆盖25 d后碾茶综合品质最优,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惠西珂[7](2021)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由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4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抗菌的作用,临床对治疗手足口病、支气管炎、咽炎、腮腺炎、扁桃腺炎等疾病具有显着疗效,是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的成方制剂。因为组成该制剂的单味药材产地众多,存在质量差异大、良莠不齐的现象,原药材质量的好坏对该方制剂的疗效影响很大,而许多研究人员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药理药效以及制剂中的某些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较多,但综合多种指标评价一味药材质量的优劣相对较少,对中药资源进行评估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该制剂的原料药进行资源评估,从而制订一套稳定、可行、全面的质量标准体系,为企业筛选出质优、供应稳定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种植基地,建立原药材的质量标准,制订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至关重要。本文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4味中药材为研究对象,以现行药典为基础增加多种质控指标对各药材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价,并建立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体系,对各药材进行全面评估,从而保证药材质量的均一性、优质性与稳定性。此外,针对苦地丁基原植物混杂及采收标准不一的状况,本研究分别建立ITS2序列的DNA分子鉴定方法和HPLC指纹图谱方法用于鉴别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并研究了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通过对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和黄芩四味药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并结合现代研究筛选出的道地产区以及合作企业的种植基地进行走访调研,完成了包括原料药的预计消耗量、预计可获得量、潜在风险、质量分析与评价、可持续利用和稳定质量措施六个方面的药材评估。质量分析与评价部分主要是以2020版《中国药典》为基准,对收集的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药材进行质量评价并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综合考虑各药材质量与产量关系,评估结论如下:1、蒲公英:将陕西省渭南市的3个蒲公英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蒲公英原料药,考虑到不可控因素,将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的蒲公英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以备不时之需。2、苦地丁:将河北安国的苦地丁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苦地丁原料药,将江苏新北的苦地丁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3、板蓝根:将甘肃张掖市民乐县的板蓝根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板蓝根原料药,将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的板蓝根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4、黄芩:将内蒙古赤峰市牛家营子镇的黄芩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黄芩原料药,将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黄芩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四味药材的可持续利用措施能够有效防范潜在风险,预计消耗量接近预计可获得量,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带来的风险较低。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质量评价与分析通过对各产地采集的样品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价,筛选出质优、稳定性好的种植基地,并建立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蒲公英:薄层鉴别研究中,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增加了咖啡酸指标,建立了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咖啡酸、菊苣酸以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的薄层鉴别方法。增加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以及醇溶性浸出物的检测项目并在所得数据基础上建立企业质控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蒲公英指纹图谱,以菊苣酸为参照峰,确定了 14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和异绿原酸A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苦地丁: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增加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检测项目并制定企业质控标准,并将药典浸出物含量标准提升2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苦地丁指纹图谱,以紫堇灵为参照峰,确定了 15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紫堇灵、乙酰紫堇灵和二氢血根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板蓝根: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板蓝根指纹图谱,以(R,S)-告依春为参照峰,确定了 10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黄芩: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黄芩指纹图谱,以黄芩苷为参照峰,确定了 14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黄芩苷、千层纸素A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三、苦地丁基原植物地丁草的鉴别研究基于ITS2序列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DNA分子鉴定:通过对苦地丁基原植物地丁草和其同属植物的ITS2序列鉴定与分析,总DNA提取、PCR扩增、测序成功率为100%,说明ITS2对于地丁草与其同属植物的鉴别完成率好,适用性强。基于对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ITS2序列的序列长度、GC含量、K2P遗传距离以及种间变异位点分析,可有效地鉴别出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通过对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进行特征图谱的建立,夏天无、黄堇、珠果黄堇和巴东黄堇与地丁草的相似度较高,共有峰较多,化学成分较相似。泾源紫堇中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灵的含量远远高于地丁草。四、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研究在对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研究中可以得出,紫堇灵成分在任一产地的地上部位含量均明显高于地下部位的含量;乙酰紫堇灵在苦地丁地上、地下部位差异性没有紫堇灵大,但地上部位普遍比地下部位含量高;二氢血根碱在苦地丁中的含量相对于紫堇灵、乙酰紫堇灵低,但在地下部位的含量远远高出地上部位,邳州产地的二氢血根碱在地下部位的含量最高,甚至高于其含有的紫堇灵含量。苦地丁中的3种生物碱类成分无论在地上部位还是地下部位,在5月中下旬达到峰值,考虑到量-效比的关系,认为苦地丁的最佳采收期为5月中下旬。

舒娜[8](2021)在《六堡茶关键风味物质研究》文中提出六堡茶属我国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源自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是我国传统历史名茶之一。因其内含丰富的化学成分、具有独特的风味品质和良好的保健功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关于六堡茶的风味特征与其内含化学成分的关系的研究鲜见报道。本文以24个具有代表性的六堡茶(散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描述分析法(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及聚类法(cluster analysis,CA)分析六堡茶的风味品质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等技术对茶样风味成分进行测定;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及计算滋味活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以筛选影响六堡茶滋味品质的关键滋味化合物;结合气相色谱-嗅觉(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技术、计算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及香气特征影响值(aroma character impact,ACI)对不同香型茶样的关键香气化合物进行鉴定,并通过香气重组实验对陈香型茶样的关键香气化合物进行验证。旨在阐明六堡茶的风味品质特征及其物质基础,以期为六堡茶的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经过培训的六堡茶感官评价小组(4男7女,18~26岁)对24个六堡茶样品的滋味及香气品质进行定量描述分析,确定了六堡茶的主要风味属性包括苦、涩、酸、甜、鲜、醇、陈香、菌菇香、木香、稻草香、甜果香、药香及异味。采用Panel Check软件评估小组表现,结果表明小组成员均表现出良好的区分能力、重复性及一致性,所得评价结果准确可靠。聚类分析表明,24个六堡茶样品按滋味品质可分为3类,即苦型、浓醇型及甜醇型;按香气品质可分为4类,即药香型、陈香型、菌香型及甜草木香型。2.采用HPLC等技术对24个六堡茶样品的58种非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平均含量最高的成分为茶褐素(73.04 mg/g),其次为咖啡碱(51.89 mg/g)及可溶性糖(50.51 mg/g)。通过计算48个非挥发性化合物单体的TAV发现,咖啡碱、没食子酸、槲皮素-3-O-芸香糖苷、牡荆素-2-O-鼠李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山奈酚-3-O-葡萄糖苷、槲皮素-3-O-半乳糖苷、山奈酚-3-O-芸香糖苷、杨梅素-3-O-鼠李糖苷、草酸、乙酸、琥珀酸、抗坏血酸、天冬酰胺、琥珀酸、天冬氨酸及8种儿茶素单体的平均TAV大于1,表明上述24种化合物单体对茶汤滋味有重要贡献。PLSR-VIP法分析表明,影响六堡茶茶汤苦味、涩味、酸味、鲜味、甜味及醇味强度的关键滋味化合物分别有19、20、19、25、17及15种。其中,ECG、GCG及牡荆素-2-O-鼠李糖苷与茶汤苦味及涩味强度呈显着正相关,与甜味及醇味强度呈显着负相关;可溶性糖总量及茶褐素总量与茶汤苦味及涩味强度呈显着负相关,与醇味强度呈显着正相关;可溶性糖总量、γ-氨基丁酸及苹果酸与茶汤甜味强度呈显着正相关;抗坏血酸、柠檬酸、奎宁酸与酸味强度呈显着正相关,γ-氨基丁酸、苏氨酸及杨梅素-3-O-鼠李糖苷与酸味强度呈显着负相关。而在鲜味PLSR模型中,VIP值大于1的25个滋味成分与鲜味强度均未呈现显着相关性。3.24个样品经GC-MS分离检测后共得到挥发性化合物82种,包括醇类20种、醛类17种、杂环类14种、酮类13种、酯类11种、碳氢类5种及酚类2种,结果表明六堡茶中的挥发性化合物以醇类为主,其相对含量为48.09%。其中平均含量较高的化合物有(E)-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型)(1.2μg/g)、(E)-芳樟醇氧化物(吡喃型)(0.81μg/g)、(Z)-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型)(0.67μg/g)、二氢猕猴桃内酯(0.64μg/g)及雪松醇(0.62μg/g)。通过GC-O技术结合OAV计算对4个典型香型六堡茶样品的关键香气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共同鉴定出的菌香型、甜草木香型、药香型及陈香型的关键香气化合物分别有12、22、17及19种。其中,菌香型茶样的关键香气化合物主要由呈蘑菇味的1-辛烯-3-醇,呈青花香、青果香的反-2-壬醛、β-紫罗酮及癸醛等组成。甜草木香型茶样的关键香气化合物主要由呈甜花香的苯乙醇、二氢猕猴桃内酯及橙花醇等组成。药香型茶样的关键香气化合物的组成及呈香特性较为丰富,包含呈陈香(味)的3,4,5-三甲氧基甲苯及1,2,3,4-四甲氧基苯、呈木香的雪松醇及α-紫罗酮、呈花香的苯乙醛及β-紫罗酮、呈甜香的庚醛、1,2-二甲氧基-4-乙基苯以及呈香辛料和草药味的4-乙基-2-甲氧基苯酚等。陈香型茶样的关键香气化合物主要以呈陈香的甲氧基苯类、呈木香的雪松醇及α-紫罗酮、呈花果香的α-松油醇及壬醛等为主。以陈香型茶样中GC-O筛选出的27种关键香气化合物为基础,进行香气重组。所得重组模型与原茶汤的香气轮廓基本一致,有效验证了陈香型六堡茶中的关键香气成分。

卢莉,程曦,张渤,沈小霞,刘艳,熊丽,袁潇,李远华,黎星辉[9](2020)在《小种红茶茶多酚和咖啡碱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以76份有代表性的小种红茶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行国标方法测定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作为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化学值,对应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值,分别建立小种红茶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最佳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模型。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茶多酚含量模型校正集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为97.59%,校正均方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为0.566%,验证集R2为95.06%,预测均方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为0.855%;咖啡碱含量模型校正集R2为96.98%,RESEC为0.110%,验证集R2为95.67%,RESEP为0.148%。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定量分析模型效果均较好,可实现对小种红茶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的快速检测。

虞昕磊[10](2020)在《鲜叶摊放方式对绿茶色、香、味品质成分代谢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春茶旺季,大量的鲜叶尚未被加工成绿茶便因过度摊放而变质,既能延长采后鲜叶摊放期,又能保证甚至提升绿茶的感官品质,即是理想的茶鲜叶采后管理方式。本研究以常规自然摊放(CK)为对照,设置了低温黑暗(LTD)、低温黄光(LTY)、低温CO2气调(LTCD)3种摊放方式,对不同摊放处理过程中采后茶鲜叶的生理特性、色素组分、滋味成分以及芳香物质的变化进行系统地分析,并对茶叶关键品质成分的代谢机制做了深入探索,最后结合绿茶制品的感官品质,来评判将低温摊放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 不同摊放处理对茶鲜叶采后生理特性的影响自然摊放处理鲜叶摊放期是7 h,而低温环境下鲜叶的失水速度明显减慢,摊放期分别延长至14 h(LTD)、18 h(LTY)和48 h(LTCD)。随着摊放进行,鲜叶色泽明亮度(L*)下降,绿色度(-a*)和黄色度(b*)先升后降,低温摊放能有效延缓叶片色差值的下降,以LTCD处理效果最明显(P<0.05)。新采茶鲜叶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最剧烈,随着摊放进行,二者逐渐降至较低水平并趋于平稳,叶背面的气孔开放率也随之下降,说明茶树不是采后呼吸跃变型作物。LTCD处理下采后鲜叶的气孔多数关闭,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也均被显着(P<0.05)抑制。随着采后叶失水程度加重,活性氧(H2O2和O2·-)的产生量递增,并引起细胞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使得叶片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膜透性也随之升高。相较于自然摊放,低温摊放环境(尤其是CO2气调处理)下采后茶鲜叶的抗氧化酶(SOD、POD、CAT)活力保持度更高,进而能有效避免采后叶遭受活性氧损伤。2. 不同摊放处理对叶绿素代谢和绿茶色泽品质的影响茶鲜叶中脂溶性色素测得10种组分:叶绿素a/b、脱镁叶绿素a/b、脱镁叶绿酸a/b、脱植基叶绿素a/b、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摊放过程叶绿素a,b、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均呈前期显着(P<0.05)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LTD和LTCD处理前期叶绿素含量的增幅较大。摊放结束,叶绿素及其衍生物的含量比值(Chl+Cd)/(Po+Py),从5.35(0 h)分别降至1.28(CK-7 h)、2.71(LTD-14 h)、1.62(LTY-18h)和4.70(LTCD-48 h),说明茶鲜叶从离体到摊放结束,绿色度都是主要的,而低温摊放环境(尤其是LTCD处理)能有效抑制叶绿素衍生物的产生,进而延缓采后叶因叶绿素降解引起的色泽变暗。转录组分析显示,叶绿素合成基因(Cs ERS1、Cs HEMC、Cs HEMD、Cs HEME2、Cs LIN2)在摊放期出现了显着(P<0.05)上调表达的情况,同时L-谷氨酸作为叶绿素合成前体,摊放结束含量下降,说明摊放初期叶绿素含量激增的来源是叶绿素的合成反应。叶绿素酶(Cs CLH1)和脱镁螯合酶(Cs NYE1)是茶鲜叶摊放过程催化叶绿素降解产生有色衍生物的2个关键酶。随着鲜叶失水萎焉,二者的基因表达水平和酶活性都显着(P<0.05)上升。相较于自然摊放,低温摊放环境能有效延缓叶绿素的降解,同时黑暗条件(LTD和LTCD)对叶绿素的脱镁降解也产生了明显的抑制效果。比较4个绿茶制品的干茶、茶汤以及叶底色泽品质得出,LTD和LTCD处理绿茶色泽品质较优。3. 不同摊放处理对非挥发性成分的代谢以及绿茶滋味品质的影响利用UHPLC-Q-TOF/MS非靶标液质分析了不同摊放处理前后非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变化。共定性了66种差异代谢物,包含13种氨基酸、10种儿茶素单体和二聚体、3种生物碱、4种茶黄素、4种酚酸、25种黄酮(醇)苷、以及7种挥发性香气糖苷。摊放结束,氨基酸总量上升,茶氨酸含量下降;儿茶素总量下降,茶黄素和酚酸含量上升,黄酮苷总量略有下降;咖啡碱含量上升,可可碱含量下降。相较于自然摊放,低温摊放环境能通过抑制黄烷醇合成基因(Cs PAL、Cs4CL、Cs F3H、Cs F3’H、Cs FLS1、Cs LDOX等)的下调表达以及PPO的活性,以达到延缓多酚类物质氧化降解的目的。低温摊放后氨基酸总量增幅更大,主要是通过促进缬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苯丙胺酸和脯氨酸等合成基因的上调表达,以及肽酶的活性来提高蛋白源氨基酸的含量。LTCD处理对γ-氨基丁酸的合成表现出极显着(p<0.01)的促进,LTY处理则对“苯丙氨酸-水杨酸甲酯”和“色氨酸-吲哚”的代谢产生了明显(p<0.05)的促进效果。另外,低温摊放环境下可可碱向咖啡碱的合成转化更剧烈。不同摊放处理绿茶制品的滋味品质得分依次为LTY(86.2)>LTCD(82.1)>CK(81.1)≥LTD(80.5),黄光处理的绿茶制品滋味醇和尚鲜,得分最高,其他三个绿茶制品滋味均略苦涩,得分偏低。4. 不同摊放处理对挥发性成分的合成以及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利用HS-SPME/GC-MS分析了不同摊放处理前后香气挥发物的含量变化。摊放结束,萜烯挥发物(VTs)、脂肪酸衍生物(FADVs)、氨基酸代谢挥发物(AADVs)的相对总量均大幅上升。相较于自然摊放,低温摊放环境下VTs和AADVs的相对总量增幅更大,以黄光处理最为明显(p<0.01),然而FADVs的总量增幅在自然摊放处理下最大。摊放前期,多数萜烯前体合成基因,部分芳樟醇合成酶基因(Cs LIS2、Cs LIS3、Cs LIS4)和法尼烯合成酶基因(Cs FS5、Cs FS10)都呈显着(p<0.05)上调表达的趋势,相较于自然摊放,低温摊放环境能进一步增强萜烯合成基因的上调表达,这一现象在黄光处理下最明显(p<0.01)。摊放过程α-亚麻酸的氧化降解显着(p<0.05)增强,相较于低温摊放,自然摊放环境能进一步增强脂肪酸降解基因的上调表达。黄光处理除了对茉莉酸甲酯的合成表现出较强的促进作用外,对“苯丙氨酸-苯乙醇”的代谢也产生了显着(p<0.05)的促进作用。摊放过程β-葡萄糖苷酶基因家族和β-樱草糖苷酶基因多数呈下调表达的趋势,但摊放前期二者的酶活性均略有上升,而摊放后GBVs的相对总量是明显(p<0.05)增多的,推测摊放过程香气糖苷的水解对绿茶香气的形成作用有限。不同摊放处理绿茶制品的香气品质得分依次为LTY(89.6)>LTCD(86.6)>CK(85.1)>LTD(83.9),黄光处理的绿茶制品清香高,带花果香,得分最高,气调处理的绿茶制品清香较高,得分又略高于其他两个样本。

二、咖啡·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咖啡·茶(论文提纲范文)

(1)大连餐饮业店名的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选题缘由
        2.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1.店名研究概况
        2.餐饮业店名研究概况
    (三)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理论基础
        2.研究方法
    (四)语料来源及相关说明
        1.语料来源
        2.相关说明
一、大连与大连餐饮业概况
    (一)大连概况
    (二)大连餐饮业店名概况
        1.大连餐饮业店名的历史发展
        2.大连餐饮业店名的类型分布
二、大连餐饮业店名的语音特征
    (一)大连餐饮业店名的音节
        1.音节数量分布
        2.音节特征分析
    (二)大连餐饮业店名的韵律
        1.平仄分布
        2.双声叠韵分布
        3.叠音分布
        4.韵律特征分析
三、大连餐饮业店名的语言文字分析
    (一)大连餐饮业店名中的汉语言文字
        1.普通话与汉语方言
        2.汉字
        3.汉语汉字的使用特征分析
    (二)大连餐饮业店名中的外国语言文字
        1.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
        2.日语和韩语
        3.外国语言文字的使用特征分析
    (三)大连餐饮业店名中的数字与符号
        1.数字型
        2.符号型
        3.数字与符号的使用特征分析
    (四)大连餐饮业店名中的各种文字符号混用
        1.两种混用型
        2.三种混用型
        3.四种混用型
        4.文字符号的混合使用特征分析
四、大连餐饮业店名的结构分析
    (一)大连餐饮业店名的通名分析
        1.通名的使用分布
        2.通名的特征分析
    (二)大连餐饮业店名的业名分析
        1.业名的类型分布
        2.业名的特征分析
    (三)大连餐饮业店名的属名分析
        1.属名的语义类型分布
        2.属名的修辞类型分布
        3.属名的特征分析
五、大连餐饮业店名的社会文化分析
    (一)地域文化
        1.大连方言与海洋文化
        2.齐鲁文化与东北文化
    (二)异国文化
        1.日本文化
        2.韩国文化
        3.西方文化
    (三)网络文化
        1.网络流行语
        2.网络用字
六、大连餐饮业店名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大连餐饮业店名中存在的问题
        1.音节过长,缺乏韵律感
        2.文字使用不规范
        3.仿词店名误导消费者
        4.符号使用混乱
        5.语义晦涩难懂
        6.语言粗俗
    (二)大连餐饮业店名问题的解决对策
        1.增强规范意识,提升语言文字素养
        2.针对餐饮定位,突出餐饮店的个性与特征
        3.结合大连城市文化,加强城市形象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大连餐饮业店名分类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茶与中国医药文化 ——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绪论
    一、研究范围与相关术语释义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相关学术史回顾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一章 茶的源起与发展传播评述
    一、茶的源起
        (一)谁发现了茶
        (二)茶为何用
        (三)茶之称谓、关系及药用记载
    二、茶的发展与区域传播缘起
        (一)茶的种类沿革与品种药效
        (二)茶的区域传播缘起
第二章 宋代茶的医药文献研究
    一、本草着作中的茶
        (一)植物属性与特征
        (二)宋代本草着作之茶考
    二、方书着作中的茶
        (一)宋代茶方概况
        (二)茶的组方用药
    三、养生专着中的茶
        (一)养生思想与茶的发展
        (二)宋代养生专着中的茶
第三章 宋代文化中的茶医药
    一、茶书中的茶
        (一)独具特色的宋代茶书
        (二)茶书中的医药体现
        (三)茶书与茶医药的关系
    二、诗词中的茶
        (一)量多面广的茶诗词
        (二)诗词中茶效的梳爬整理
        (三)医药类茶诗词的特点
    三、传统思想与茶医药文化
        (一)儒家思想——因儒识茶
        (二)道家思想——以茶修心
        (三)佛家思想——茶禅一味
    四、民俗中的茶医药
        (一)品饮习俗中的医药观
        (二)敬茶赐茶的医药体现
        (三)时令饮茶的医药体现
第四章 宋代茶医药与文化的内在关联
    一、疗身与疗神——茶医药体现
        (一)疗身功效的发展轨迹
        (二)疗神功效的崭露头角
        (三)疗身与疗神花开并蒂
    二、茶的医药文化载体——宋代茶道
        (一)宋代的点茶与斗茶
        (二)点茶中的茶医药文化体现
    三、以物载文与以文传物——茶文化思辨
        (一)以物载文——以茶为媒介的文化热现象
        (二)以文传物——茶文化载体中茶的冷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查阅文献选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3)基于多元素稳定同位素及其比值特征的茶叶产品证实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茶叶产品证实的研究进展
        1.2.1 液相色谱技术
        1.2.2 气相色谱技术
        1.2.3 光谱技术
        1.2.4 传感器技术
        1.2.5 多元素认证技术
        1.2.6 稳定同位素及其比值(比率)认证技术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预期研究成果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预期研究成果
第2章 基于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值的茶叶产品证实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样品制备
        2.2.4 试验方法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ICP-MS和ICP-OES方法学验证
        2.3.2 茶叶产品的矿质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
        2.3.3 无监督识别聚类趋势分析
        2.3.4 茶叶样品产品证实的预测建模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碳氮氢氧和矿质元素稳定同位素比值的茶叶产品证实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样品制备
        3.2.4 试验方法
        3.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方法学验证
        3.3.2 茶叶产品的δ~(13)C,δ~(15)N,δ~2H和δ~(18)O和矿质元素的稳定同位素比值特征分析
        3.3.3 无监督识别方法的探索性数据分析
        3.3.4 有监督识别方法的茶叶产品证实的预测建模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非挥发性化合物咖啡碱和氨基酸中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的茶叶产品证实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样品制备
        4.2.4 试验方法
        4.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方法学验证
        4.3.2 茶叶产品的咖啡碱和主要游离态氨基酸中δ~(13)C和δ~(15)N的特征分析
        4.3.3 无监督识别方法的探索性数据分析
        4.3.4 有监督识别方法的茶叶产品证实的预测建模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矿质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多元素稳定同位素比值的综合模型优化的茶叶产品证实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样品制备
        5.2.4 试验方法
        5.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结合多变量的无监督识别方法的探索性数据分析
        5.3.2 有监督识别方法的茶叶产品证实的预测建模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4)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不同加工方式对茶叶风味物质和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茶叶风味
    1.2 茶叶非挥发性化合物研究进展
        1.2.1 茶叶的滋味属性和物质间的互作
        1.2.2 非挥发性化合物分析方法
        1.2.3 茶叶中的主要非挥发性化合物
    1.3 茶叶挥发性化合物研究进展
        1.3.1 茶叶挥发性化合物概述
        1.3.2 挥发性化合物的形成途径
        1.3.3 挥发性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1.3.4 加工方式对茶叶香气的影响
    1.4 茶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不同加工方式对茶叶非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试剂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制备
        2.3.2 水分、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2.3.3 儿茶素组分、没食子酸、咖啡碱、茶黄素组分的测定
        2.3.4 氨基酸组分的测定
        2.3.5 黄酮醇(苷)组分的测定
        2.3.6 可溶性糖总量的测定
        2.3.7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2.3.8 TAV的计算
    2.4 数据分析
    2.5 结果与分析
        2.5.1 六大茶类茶多酚、咖啡碱和茶黄素的含量
        2.5.2 六大茶类儿茶素组分含量
        2.5.3 六大茶类氨基酸组分含量
        2.5.4 六大茶类黄酮醇及其苷类组分含量
        2.5.5 六大茶类可溶性糖总量
        2.5.6 六大茶类有机酸组分含量
        2.5.7 六大茶类主要非挥发性化合物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2.5.8 六大茶类主要非挥发性化合物的滋味活度值计算
    2.6 本章小结
3 不同加工方式对茶叶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试剂
    3.3 仪器与设备
    3.4 实验方法
        3.4.1 样品制备
        3.4.2 SAFE提取茶样挥发性成分
        3.4.3 GC-MS分析
        3.4.4 定性定量分析
        3.4.5 OAV及ACI的计算
    3.5 结果与分析
        3.5.1 六大茶类挥发性化合物的GC-MS分析
        3.5.2 六大茶类32种共有挥发性化合物的聚类热图分析
        3.5.3 六大茶类32种共有挥发性化合物的主成分分析
        3.5.4 六大茶类32种共有挥发性化合物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3.5.5 六大茶类活性香气化合物的OAV和ACI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不同加工方式对茶叶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试剂
    4.3 仪器与设备
    4.4 方法
        4.4.1 样品制备
        4.4.2 抗氧化活性测定
        4.4.3 脂代谢酶活性测定
        4.4.4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
        4.4.5 数据分析
    4.5 结果与分析
        4.5.1 抗氧化活性分析
        4.5.2 对脂质代谢酶的调节作用分析
        4.5.3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分析
        4.5.4 主要非挥发性物质与生物活性的相关性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文缩写词表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6)不同覆盖处理对茶园小气候及碾茶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1 茶园气候因子观测
        1.4.2 产量测定
        1.4.3叶绿素含量测定
        1.4.4 生化成分分析和感官审评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覆盖处理对茶园小气候的影响
        2.1.1 对光照强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2.1.2 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2.1.3 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2.2 覆盖对碾茶生化成分的影响
        2.2.1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2.2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2.3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
        2.2.4 对酚氨比的影响
        2.2.5 对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2.2.6 对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2.3 覆盖对碾茶鲜叶产量的影响
    2.4 覆盖对碾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2.5 覆盖效应的综合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7)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蒲公英资源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 质量控制研究
        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第二节 苦地丁资源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 质量控制研究
        3 苦地丁的鉴别研究
        4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第三节 板蓝根资源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 质量控制研究
        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第四节 黄芩资源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 质量控制研究
        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第五节 中药资源评估研究进展
        1 思路与方法
        2 中药资源评估现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蒲公英资源评估研究
    第一节 蒲公英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1 理化鉴别
        2 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3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4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蒲公英质量评价
        5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蒲公英资源评估报告
        1 本草考证
        2 资源调查
        3 质量评价
        4 评估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蒲公英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第三章 苦地丁资源评估研究
    第一节 苦地丁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1 理化鉴别
        2 杂质、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3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苦地丁药材质量评价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苦地丁基原植物地丁草的鉴别研究
        1 基于ITS2序列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DNA分子鉴定
        2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研究
        1 仪器、试剂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第四节 苦地丁资源评估报告
        1 本草考证
        2 资源调查
        3 质量评价
        4 评估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苦地丁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第四章 板蓝根资源评估研究
    第一节 板蓝根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1 理化鉴别
        2 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3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板蓝根药材质量评价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板蓝根资源评估报告
        1 本草考证
        2 资源调查
        3 质量评价
        4 评估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板蓝根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第五章 黄芩资源评估研究
    第一节 黄芩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1 理化鉴别
        2 水分、总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3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黄芩药材质量评价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黄芩资源评估报告
        1 本草考证
        2 资源调查
        3 质量评价
        4 评估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黄芩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结语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六堡茶关键风味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六堡茶概述
        1.1.1 起源与现状
        1.1.2 品质特征
    1.2 六堡茶滋味成分研究
        1.2.1 茶叶滋味成分概述
        1.2.2 六堡茶滋味成分研究进展
    1.3 六堡茶香气成分研究
        1.3.1 茶叶香气成分概述
        1.3.2 六堡茶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六堡茶风味特征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试剂
        2.2.1 试验材料
        2.2.2 主要试剂
    2.3 仪器与设备
    2.4 方法
        2.4.1 建立感官评价小组
        2.4.2 确定描述词及参比体系
        2.4.3 茶样评价
        2.4.4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2.5 结果与分析
        2.5.1 评价小组表现评估
        2.5.2 六堡茶滋味属性分析
        2.5.3 六堡茶香气属性分析
    2.6 小结
3 六堡茶关键滋味化合物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试剂
        3.2.1 试验材料
        3.2.2 主要试剂
    3.3 仪器与设备
    3.4 方法
        3.4.1 水分测定
        3.4.2 儿茶素组分、茶黄素组分、咖啡碱及没食子酸含量测定
        3.4.3 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
        3.4.4 游离氨基酸组分测定
        3.4.5 可溶性糖总量测定
        3.4.6 有机酸组分测定
        3.4.7 黄酮醇及其苷类组分测定
        3.4.8 茶色素总量测定
        3.4.9 TAV的计算
        3.4.10 数据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
        3.5.1 六堡茶主要非挥发性成分检测结果
        3.5.2 不同滋味属性的六堡茶的非挥发性成分差异
        3.5.3 六堡茶滋味化合物的TAV分析
        3.5.4 六堡茶滋味品质与关键滋味化合物的相关性分析
    3.6 小结
4 六堡茶关键香气化合物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与试剂
        4.2.1 试验材料
        4.2.2 主要试剂
    4.3 仪器与设备
    4.4 方法
        4.4.1 挥发性化合物的萃取
        4.4.2 挥发性化合物的GC-MS检测及其定性定量分析
        4.4.3 典型样品中关键香气成分的GC-O分析
        4.4.4 OAV及 ACI的计算
        4.4.5 陈香型六堡茶香气重组
        4.4.6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4.5 结果与分析
        4.5.1 六堡茶挥发性化合物的检测结果
        4.5.2 六堡茶典型样品的OAV分析
        4.5.3 六堡茶典型样品的GC-O分析
        4.5.4 香气化合物的OAV结果与GC-O结果比较
        4.5.5 陈香型六堡茶香气重组模型评价
    4.6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9)小种红茶茶多酚和咖啡碱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近红外光谱的采集
        1.3.2 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的测定
        1.3.3 建模方法
        1.3.4 模型评价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多酚和咖啡碱化学值测定结果
    2.2 光谱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2.3 主成分数的选择
    2.4 茶多酚和咖啡碱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2.5 茶多酚和咖啡碱定量分析模型的验证
3 讨论与结论

(10)鲜叶摊放方式对绿茶色、香、味品质成分代谢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课题提出和前人研究进展
    1.1 课题提出
    1.2 前人研究进展
        1.2.1 摊放过程采后茶鲜叶的生理特性变化
        1.2.2 摊放过程采后茶鲜叶内色素含量和组成上的变化
        1.2.3 摊放过程采后茶鲜叶内香气挥发物含量和组成上的变化
        1.2.4 摊放过程采后茶鲜叶内滋味化合物含量和组成上的变化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 不同摊放处理对茶鲜叶采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试剂与仪器设备
        2.2.2 样本处理
        2.2.3 生理指标的测定
        2.2.4 生化指标的测定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摊放处理过程中采后茶鲜叶外观,含水量以及色差的变化
        2.3.2 不同摊放处理过程中采后茶鲜叶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
        2.3.3 不同摊放处理下采后茶鲜叶气孔状态的变化
        2.3.4 不同摊放处理过程中叶片活性氧、丙二醛含量以及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2.3.5 不同摊放处理过程中采后茶鲜叶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2.4 讨论
        2.4.1 低温摊放对维持采后茶鲜叶水分和色泽的作用机理
        2.4.2 低温摊放对缓解采后茶鲜叶遭受活性氧损伤的作用机理
3 不同摊放处理对叶绿素的代谢以及绿茶色泽品质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试剂与仪器设备
        3.2.2 样本处理
        3.2.3 叶绿素及其衍生物的测定
        3.2.4 转录组学分析
        3.2.5 叶绿素代谢相关酶的活力测定
        3.2.6 干茶感官审评
        3.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色素组分标准曲线
        3.3.2 不同摊放处理过程中采后茶鲜叶内色素组分含量的变化
        3.3.3 转录组分析结果
        3.3.4 叶绿素代谢途径中差异表达基因的荧光定量验证
        3.3.5 不同摊放处理过程中叶绿素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3.3.6 不同摊放处理后采后茶鲜叶内L-谷氨酸含量的变化
        3.3.7 不同摊放处理后采后茶鲜叶内叶绿醇含量的变化
        3.3.8 不同摊放处理绿茶制品的脂溶性色素含量分析
        3.3.9 不同摊放处理绿茶制品的感官审评结果
    3.4 讨论
4 不同摊放处理对非挥发性成分的代谢和绿茶滋味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试剂与仪器设备
        4.2.2 样本处理
        4.2.3 鲜叶及绿茶中非挥发性成分的UPLC-Q-TOF/MS分析
        4.2.4 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的KEGG通路以及DEGs的荧光定量验证
        4.2.5 与差异非挥发性代谢物密切相关的酶活性测定
        4.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摊放叶的非挥发性代谢物轮廓分析
        4.3.2 不同摊放处理对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4.3.3 不同摊放处理对儿茶素合成的影响
        4.3.4 不同摊放处理对生物碱合成的影响
        4.3.5 不同摊放处理绿茶制品中非挥发性代谢物轮廓分析
        4.3.6 不同摊放处理对绿茶滋味品质的影响
    4.4 讨论
        4.4.1 低温摊放对采后茶鲜叶内氨基酸代谢的调控
        4.4.2 低温摊放对采后茶鲜叶内多酚类物质代谢的调控
        4.4.3 低温摊放对采后茶鲜叶内生物碱代谢的调控
5 不同摊放处理对挥发性成分的合成和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试剂与仪器设备
        5.2.2 样本处理
        5.2.3 摊放叶及绿茶样本中香气挥发物的测定
        5.2.4 香气挥发物定性与相对定量方法
        5.2.5 差异表达基因富集KEGG通路和DEGs的荧光定量验证
        5.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摊放处理后采后茶鲜叶中香气挥发物的含量变化
        5.3.2 不同摊放处理对采后茶鲜叶内芳香物质合成的影响
        5.3.3 不同摊放处理的绿茶制品香气挥发物含量分析
        5.3.4 不同摊放处理对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5.4 讨论
        5.4.1 低温摊放环境下采后茶鲜叶内芳香物质的含量增幅更大
        5.4.2 低温摊放对采后茶鲜叶内萜烯挥发物合成的正向调控
        5.4.3 低温摊放对采后茶鲜叶内α-亚麻酸代谢的调控
        5.4.4 低温摊放对采后茶鲜叶内苯丙氨酸降解合成苯乙醛/醇的影响
        5.4.5 挥发性糖苷的水解反应对摊放叶香气增进的贡献评价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咖啡·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连餐饮业店名的语言学研究[D]. 康琳.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茶与中国医药文化 ——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D]. 许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多元素稳定同位素及其比值特征的茶叶产品证实技术研究[D]. 刘洪林. 西南大学, 2021(01)
  • [4]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5]不同加工方式对茶叶风味物质和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D]. 谢关华. 西南大学, 2021(01)
  • [6]不同覆盖处理对茶园小气候及碾茶品质的影响[J]. 刘瑜,何卫中,娄艳华,疏再发,吉庆勇,邵静娜. 南方农业学报, 2021(03)
  • [7]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D]. 惠西珂.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六堡茶关键风味物质研究[D]. 舒娜. 西南大学, 2021(01)
  • [9]小种红茶茶多酚和咖啡碱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J]. 卢莉,程曦,张渤,沈小霞,刘艳,熊丽,袁潇,李远华,黎星辉. 茶叶科学, 2020(05)
  • [10]鲜叶摊放方式对绿茶色、香、味品质成分代谢的影响研究[D]. 虞昕磊.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咖啡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