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分”的教育学依据何在?(论文文献综述)
董锦明[1](2020)在《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及其形成研究 ——基于云南省H县的实地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教育信念是教师对一定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原则的确认和信奉。教育信念对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动具有动力性、基础性、先导性和全面性的引导作用,是教师素质的一部分。研究教师的教育信念有助于教师树立教育专业情意和提升教师专业精神,促进教师个人教育意识觉醒,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教育质量。论文采用实地调查法,以观察法和访谈为主要的资料收集方法,到调研地与乡村教师一同生活学习,直观的了解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的表现形态,并基于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调查分析,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总体可分为两种基本取向,分别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利益取向和以周围环境为中心的个人意义取向。在教师的教育信念形成过程中,教师的个人成长环境、自身经历、个性特征等个人因素,当地学生家长对待教育的态度,学校各种刻板的规章制度,国家教育政策以及社会舆论都会影响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本研究较为详实地呈现了云南边境地区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形态及影响教师教育信念形成的因素,旨在为当地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宋发富[2](2018)在《地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教育国际化进程高速加快。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对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新使命和新要求。主动迎接和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滚滚潮流,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已成为目前国内众多高校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本论文以“地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为题,以西部欠发达地区云南省地处州市的地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三种研究方法,紧紧围绕云南地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国际化人才、怎样才能培养出理想的国际化人才这两个根本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尝试回答了以下三个基本问题:一是地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如何?二是其主要问题、困境与出路何在?三是采用何种路径方能有助于该类院校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研究发现,目前云南多数地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基础比较薄弱;培养目标定位不太明晰;培养方式比较单一;培养过程中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方式及教学效果、教师的专业发展、国际化意识及参与程度均有待提高;多数专业的国际化课程设置比例偏低、教学内容国际化成份不多;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动机、学习过程与结果、国际化视野及达到程度均有待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等等。此外,多数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观念滞后、部分政策和管理措施尚未形成合力、部分顶层设计和规章制度的制约性较强、经费资助缺失、师资队伍质量不高、学生出国(境)难、院校的交流合作项目偏少、校内国际化氛围不足,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尝试探索了一条基于目标-策略-教学-课程-学习-质量保障“六位一体”的地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路径。这一路径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以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为策略、以教师的有效教学为指引、以各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体系及教学内容为核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为手段、以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支撑。六个要素相对独立,但又有内在的本质联系,一起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闭环系统,以期能对云南地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起到较好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周会[3](2017)在《突显生命意义的小学古诗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教育是一项培育生命的事业,任何教育活动的推进都必须关注生命意义。小学古诗具有丰富的生命价值,而长期以来,套路式古诗教学削弱了其生命意义。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古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生命意义的追寻和关注。本次研究从五个方面展开。第一章从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关键词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整体论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明确了研究方案。第二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生命意义的内涵,分析小学古诗教学中生命意义的构成,阐明突显生命意义的小学古诗教学的特点。第三章主要研究如何编制调查工具、选择恰当的调查方法,调查突显生命意义的小学古诗教学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现实基础。根据对两所样本小学的课堂观察和对部分师生访谈与问卷调查收集了相关资料,总结了目前突显生命意义的小学古诗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教师方面存在的主原因是:教师解读生命意义的素养不够、备课的生命意识淡薄、“套路式授课”削弱生命意义等;学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被动接受”缺失生命意义、“目标功利”漠视生命意义、效率低下削弱生命意义。第四章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突显生命意义的小学古诗教学原则和思路。第五章是本研究的重中之重,在前面四章的基础上提出了突显生命意义的小学古诗教学策略。因为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本章将笼统含糊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细分。从备课策略、上课策略、评价策略和保障策略四个维度进行研究。备课策略包括:细致解读,发掘生命意义;细心甄选,整合生命意义;精心设计,转化生命意义。上课策略包括:基于文本意象,畅想生命意义;情境多元诵读,感悟生命意义;鼓励学以致用,升华生命意义。评价策略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形式多样化。保障策略包括:专题教研,强化教师的生命意识;团队保障,唤起学生的生命潜能;关联生活,拓展古诗的生命空间。
张莹[4](2017)在《中英两国大学教育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为例》文中指出文章主要对比北京师范大学2012级教育学本科专业与2016年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研究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通过比较发现,中英两国大学教育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共同点是都注重通识教育、未开设具体学科课程、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其不同点在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则更为强调让学生熟悉相关基本理论,伦敦大学教育学专业比较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前者开设共开设69门课程,而后者共开设17门课程;前者的必修科目包括数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范围广且数量多,后者则没有这些课程。笔者主要从中英两国学校背景、文化背景等方面对呈现的差异进行解释。
经纶[5](2014)在《庄子生命哲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庄子哲学实质上是生命哲学。庄子生命哲学,主要是将生命个体置于宇宙万物和自然生态之中加以整体关切的,并把生命个体心灵或精神融入宇宙万物和自然生态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庄子生命哲学具有内在的逻辑形式和理论体系。道、德是生命的根源,气是生命的构成,化是生命的机制,通是生命生成的条件,和是生命生成的基础,形、神是生命的生理结构。道、德作为生命根源包括本根(本体论)和本源(生成论),其内在理路在于:庄子主要将具体有形的道路之道,拓展引申为抽象的无形、无穷之道,从而揭示出道的本根性,通过援引“天”、“德”、“理”,揭示出道的本源性。道行之而成,生命个体近乎道体上的“点”,生命个体之行近乎道体上的“线”,道覆载万物,故生命依存于道体之“面”这一本根。庄子于是将有形、有限的人行道路,拓展到鱼游、鸟飞、天行、心行等生成的无形、无迹道路,从而展示道体的无形、无限、无穷,以及道体的普遍性与超越性,在此基础上,又援引天、德、理,与道建立关系,将意志天转为德化天、天理天,并由上而下贯穿落实,赋予生命个体宁静、缄默等本然状态,从而揭示出道、德是生命的本源。因此,道、德成为生命存在的依据、理由和庄子生命哲学的根据。生命的本性既是生命根源于道、德而生成的终点,又是通过生命修养而返归于道、德的起点,因此,生命本性成为庄子生命哲学特别关注的对象。生命的本性具有各有仪则、心安或心定、自为而不知其然等特征,以及素朴、本真、恬愉等内涵,本性与道、德、命、形、神、心、情、知等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生命本性丧失的原因,主要在于世俗错误的认识和价值取向等导致的,具体包括生命个体本末倒置、感知迷惑茫然、耆欲与好恶之情过度等等。生命本性的丧失带来不幸的生命境遇,生命的境遇除寿夭、是非外,还包括故与命、死与生、梦与觉、刑与解、累与休等等,现实中,生命个体不可避免地遭遇诸多的变故、时命的限制、死生的折磨、梦觉的缠绕、刑的难解、累而不休等生命的不幸。不幸的生命境遇引发了庄子对生命价值体系的重建,生命本性及生命境遇决定了生命的价值取向指向生命自身,而生命本源于道决定了生命价值也本源于道。道的无形、无限、无穷等特征,也决定了建立在感官上的世俗生命价值无法真正形成和实现,此价值追求只是执着具体有形的末,而非无形、无限、无穷的本,因遮盖了真而否定自我生命价值,即本末倒置。故生命价值的形成、判断与实现应将生命置于道上“法天贵真”,并将个体、群体、社会和宇宙结合起来,重建保身、全生、尽年、养亲、事君,均调天下的价值体系,以及以真为本体,善、美、乐与真相统一的价值观念。化解不幸的生命境遇与实现生命价值,需要加强生命个体的修养,生命修养的工夫是多样而又统一的,主要包括“成和之修”、无为之为、“以道观之”、“养生”、“性修反德”和“反其真”等。“成和”修养的前提在于求“通”;“无为”旨在对自然天性的维护和安顿;“以道观之”有助于消解差别与对立;“养生”的要领在于做到“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和“缘督以为经”,超越经验知识与生命悲情,随顺生命本性;“性修”客观上要求对生命本性的自觉体察和护守,同时也要养神、养形,养气、养心,而“反其真”是以破除“人”、“故”、“名”等的干扰和影响为前提,从而实现以真为本体,善、美、乐与真相统一的超越之域。生命经过修养能够复性、返德、体道,从而畅游于逍遥自由的理想境界。庄子主要是将有限的具体存在意义的边境之境(“竟”),拓展引申为无形、无限、无穷的实存意义的生命理想境界之境(“不可测”),主要包括独与道游、至德之世、同乎大顺等理想境界图景,具体通过鲲“化而为鸟”、鹏“怒而飞”、人“游无穷”揭示生命理想境界的超升过程,而理想境界的超升过程决定了生命的境界呈多层面地展开,主要包括道气畅通,言语合同,心灵、社会、宇宙和顺等等,并由至人、神人、圣人、真人等理想人格具体地表现而出。
冯全功[6](2012)在《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的《红楼梦》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学则是对小说本身及其相关话题(如曹学、脂批、版本、探佚、索隐等)的研究。其中,《红楼梦》翻译及对外传播研究也是红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红学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新生力量。对《红楼梦》翻译进行规模而系统的研究便会形成《红楼梦》翻译学,或曰红楼译学。《红楼梦》翻译批评,简称红楼译评,是红楼译学的初始阶段,也是其核心组成部分。本研究从广义修辞学视角探讨《红楼梦》的英译,旨在利用学科间性,即翻译学、红学与修辞学之间知识资源的相互借鉴与利用,促进红楼译学的健康发展,为翻译修辞学的系统构建贡献力量。中国的修辞学集中在调音、炼字、组句、设格、谋篇、文体以及风格的探讨上,主要是一门写作的学问。西方的修辞学以劝说为核心,主要是一门演讲的学问。国内外修辞学都经历了从狭义到广义的突围,狭义修辞学在言,以语言为核心,广义修辞学在人,基于语言但又超越语言。广义修辞学从以言为主转向了以人为本,充分利用了相邻学科的知识资源,如文论、美学、哲学、叙事学、认知心理学等,强调修辞的认知性以及人的研究,认为哪里有语言,哪里就有修辞,并提出了人是修辞性存在的命题。广义修辞学并不排斥狭义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如修辞格、风格等),而是在其基础上的深化和拓展,体现了研究者的发散思维、和合意识与人文关怀。谭学纯、朱玲提出的广义修辞学修辞功能的三大层面为本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研究思路。三大层面包括修辞技巧、修辞诗学和修辞哲学,分别对应于话语(语言片段)的建构方式、文本的建构方式和人的精神建构。《红楼梦》中修辞技巧的英译研究主要选择了炼字以及引用、双关和比喻三种修辞格。炼字往往具有一定的辞格属性,如比喻、拟人、矛盾修饰等,译者要尽量调动自己的修辞认知,结合语境再现炼字之妙,以取得与原文相似的艺术效果。引用是互文性的典型表现。笔者主要选择与小说主题密切相关的引用予以分析,如宝黛爱情主题、家族盛衰主题等。译者处理此类引用时,尤其是间接引用,最好对之进行适度补偿,以为译文读者提供一定的交际线索或解读语境。双关语往往具有很强的抗译性,译者在不能体现双关的深层所指的情况下有时也会有所补偿,如杨译的加注,霍译在附录中的解释。然而,很多双关的双重语义在译文中有所流失,译者或只译出了其表层语义,或只译出了其深层语义。笔者认为,涉及重要双关的翻译时,如不能有效再现,加注说明还是必要的,这也是诚于作者、信于原文的一种表现。比喻的翻译要尽量再现原文中的喻体意象,对于比喻中的相似点,译者要根据需要,或再现以增强译文的表现力,或隐藏以增大译文的含意度。修辞诗学的英译研究主要包括小说书名中的修辞原型、叙事话语和文体风格。《红楼梦》书名包含了三个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修辞原型,即红、红楼和梦,分别对应于生命之美的挽歌、贵族家庭的挽歌和尘世人生的挽歌。杨译较好体现了小说书名中的修辞原型,特别是其对红的处理。从修辞原型的再现而言,建议采取意象并置的陌生化方法把书名译为Red Mansion Dream,形成类似的(((/)/)/)语义关系。话语中视角的英译要体现出叙述人称的合理性与一致性,人物视角还要再现出人物视角和思维风格的标志性词汇。人物话语/思想呈现方式的英译,译者既要如实再现(尤其是重要人物的重要话语),又要善于根据具体语境对各种呈现方式进行合理转换。对于诗歌文体的英译,杨译一般照本宣科,意义传达比较准确;霍译力求严格押韵,有时为了韵律不惜调整原文的意义。霍译偶尔还把原文的叙述文体转化为诗歌文体,增加了译文的审美性和艺术性。针对风格而言,霍译大量运用整合补偿,使译文风格整体上呈现出趋繁的倾向(相对原文和杨译)。加注补偿也许能化解这一矛盾,并且更能体现深度翻译的理念。修辞哲学在此主要指修辞话语的哲理内涵,反映了说写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修辞哲学的英译研究主要包括对立修辞、女性修辞和俗语修辞。翻译时,唯有透彻理解才能准确表达。整体而言,各家译文皆有优劣之处,评论时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别是对立修辞。杨译的有无对立比较准确,霍译的好了对立趋于完美,尤其是《好了歌》的翻译。小说中的女性修辞是作者崇阴(女)抑阳(男)倾向最重要的修辞化表述,在封建男权社会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与强烈的颠覆性。贾宝玉的女性观是“处女崇拜”而不是泛泛的女性崇拜,翻译时一定要体现出女儿(girl)与女人(woman)或整个女性(female)的区别,注意措辞的一致性以及与男性的对比。俗语修辞的英译要尽量体现出一定的俗语性,如韵律优美、形式对称、语言简洁、思想深刻等。叙述话语中的俗语修辞很多具有“双声语”的性质,译者应分辨出作者的态度。另外,译者也要充分了解俗语的起源与演变,唯有如此,方能准确译之。修辞技巧和修辞诗学主要体现了小说的艺术性,修辞哲学则主要体现了小说的思想性。不管是以艺术性为主导还是以思想性为主导的红楼译评都可能或多或少涉及广义修辞学的三大层面。红楼译评中常见的是以原文为基点的原文―译文对照式修辞批评,本研究亦然。笔者在此提出了把译文视为独立文本的修辞批评,照顾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文学翻译批评属于或然性领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分歧最多,非常适合进行论辩。笔者基于英国图尔明的实用论辩模式,提出了一个基于双主体互动的论辩修辞模式,包括共同的事实以及各自的理由、主张等,并以洪涛在红楼译评中的后设批评对之进行了分析。针对文学翻译,笔者提出了诚信之标准。所谓诚信,指诚于人和信于文,前者表现为主体间性,后者表现为文本间性和文化间性。修其内则为诚,修其外则为信,诚于内则必信于外。诚信不仅可作为文学翻译的标准,亦可作为文学翻译批评以及论辩修辞的标准,其本身的内部张力增加了其作为标准的弹性。诚信标准体现了以对话与和谐为主要内涵的“间性”时代精神。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的《红楼梦》英译研究整体上属于红楼译评的范围,本研究有很多论题的探讨还远非深入,也有很多论题只是点到为止或根本无暇涉及。这就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红楼译学的健康发展与翻译修辞学的系统构建。
朱文倩[7](2012)在《历史故事:从聆听、理解到神入、对话 ——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历史学科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似乎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副课,很多问卷调查也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历史课并不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把历史课上得生动形象、栩栩如生,让学生在愿意聆听的基础上,达到更高层次的认知水平,使学生不仅能理解、神入历史,还能与历史对话?《百家讲坛》的成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历史故事”在教学中运用的价值。本文将以“历史故事”为切口,选取并分析国内外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总结其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运用历史故事有引导作用的几点启示。并对历史故事进行准理论的思考,从“实践与比较”、“内容与特征”、“功能与目标”、“心理与学理”等方面摸索运用历史故事可遵循的原则。然后根据不同角度,对历史课堂教学中所使用到的历史故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类。重点将在教学实践及案例搜集、分析的基础上,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建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历史故事升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最后,通过两则教学案例总结,如何运用不同的历史故事、不同的讲述方法、不同的呈现形式,建构一堂完整而又能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和要求的历史课。本文希望通过对历史故事的研究,能进一步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从“排斥”历史,转变为不仅愿意“聆听”,并且真正“理解”历史,更能达到“神入”历史,最终能与之“对话”的境界。
金东[8](2011)在《王道与霸道:涩泽荣—对华态度与交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素有“日本资本主义之父”之称的涩泽荣一是日本近代史上的着名人物。本文在以《涩泽荣一传记资料》为主要文本依据的基础上,辅以既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其他中日文文献,以王霸关系为分析框架,集中考察涩泽荣一在经济、救济、外交、教育等方面的对华思想与实践,力求展现出他与中国方面的双向互动过程以及这个过程所反映出的近代中日关系的另一侧面。幼年的涩泽荣一在接受儒学启蒙的同时,也从其农商兼营的家庭中受到了商业的熏陶。成年之后,涩泽曾有过远赴欧洲游历的经历,并一度任职于明治政府,辞官后又致力于主持和参与日本一系列近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最终成就了他在日本经济界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他还在教育、慈善、民间外交等领域有诸多建树。不过涩泽为人所熟知的更在于他的“论语算盘说”。他认为仁义道德写生产殖利并非相互对立和互不相容的,不存在脱离经济的道德,而背离道德的经济也不能为社会带来真正的好处。1877年的中国行是涩泽荣一第二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此前赴欧途中路过上海让他切身感觉到了中国的衰落,而这次的中国之行却是为商洽贷款而来。尽管中日西征借款谈判、招商局借款谈判最终都没能达成一致,却让涩泽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也开启了其对华经济实践的先河。当然,此时的日本羽翼未丰,还谈不上对中国有什么扩张行为,涩泽荣一所进行的尝试也只是属于一般性的商贸活动。然而,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胜利却改变了这种状况。此时的日本已经出现“脱亚入欧”、“东亚盟主论”等论调,涩泽荣一的对华言行也是以霸道式的扩张为特征。他的对华态度从起初的犹豫和谨慎逐渐转变成为日本对华经济扩张摇旗呐喊。他不仅关注一系列对华经济调查活动,也参与了湖南汽船会社、日清轮船会社、东华纺绩会社、日清银行、东亚兴业会社等多家实业公司和金融投资机构的酝酿和成立事宜。进入20世纪以后,日本的对华扩张进程因中国方面的抵制、与其他列强的激烈竞争以及自身实力有限等原因而面临着挑战,涩泽荣一为此提出了合作开发中国的构想,并试图将其付诸实践。他一方面向美国提出了日美联合开发中国的建议,并且尝试与美国合办一家对华银行,另一方面又努力促成了中国兴业会社以及后来的中日实业公司的成立,并为中日实业公司的具体业务专门赴北京协商。然而就结果来看,中日实业公司的实际运作并非一帆风顺,与美国合办银行的计划也不了了之。“合办”虽然显得比较公正,但仍属于日本对华经济扩张方式的一种变通。涩泽所声称的合作开发似乎符合他所提出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王道思想,然而背后却明显存在着一味追求日本国家经济利益的企图。在对华外交方面,涩泽认为,日本的对华外交主体多元、主张不一,且往往对中国采取恩威交加的策略,容易引起中国方面的不满和反抗。为此,他提出以“忠恕”、“敬爱”之道与中国相交的外交理念,并积极推动对华民间外交。由他所担任会长的日华实业协会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涩泽荣一以该协会为平台,与中国方面的孙中山、蒋介石、张謇、虞洽卿等政商界要人有过数度交往。然而我们通过考察两国在废除不平等条约、关税改订、抵日运动等问题上的交锋就会发现,日华实业协会还是扮演了一个日本工商界代言人的角色。在以维护和拓展日本既得利益为前提的情况下,它并不能有效处理好两国间的纷争,也难以有效体现出涩泽荣一所提出的对华外交理念。除此之外,涩泽曾经有过数次发起或者参与对华灾害救助的行动,他对中国赴日留学生也给予过不同形式的帮助和接济,曾有过设立青岛商科大学的计划,并向上海的学艺大学提供过资金支持。从表面上看,这些似乎都应归于慈善活动之列,与涩泽荣一的对华外交理念颇为一致,也是其王道思想的典型体现。尽管这些林林总总的活动背后仍然存在一些现实利益的考量,但其中所包含的友善和道义的一面是不应被忽视的。然而,涩泽荣一在日本历次的对华军事侵略行为中却大都持支持和赞成的态度。如果将慈善归于王道、武力归于霸道的话,那么这两者之间就形成鲜明的对比。不过这种对比并非相互矛盾的,其背后都体现着涩泽对日本经济利益的追求。灾害救济和慈善教育在客观上会对日本的在华经济利益起到保护和促进的功效,而他无论是支持战争还是反对扩军,也多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涩泽荣一受过中国文化的熏陶,对中国抱有一定程度的好感,对中国的灾害救济、教育支持以及同中国人士的交往也有利于增进两国国民感情和相互交流。他所提倡的以“敬爱”、“忠恕”之道对华交往的外交理念在近代日本对华扩张过程中显得相当难得。涩泽崇尚王道而排斥霸道,上述这些也可以归于王道中的积极一面。然而他的王道思想明显带有“东亚盟主论”色彩和国家主义倾向,并非建立在现代民族国家平等往来的基础之上。他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也反对日本对华恩威交加的外交政策,但其本人却在对华经济扩张活动中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客观上加快了日本的对华侵略步伐。总体而言,他主张对华行之以王道,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王霸杂之的状态。
杨祖胜[9](2009)在《激励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提出激励理论是管理学中研究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科学理论。人人都需要激励,激励对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激励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管理原理”。激励理论在教育教学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激励的问题俨然成为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一朵奇葩,但在历史教学管理中常规的一些激励作法不够系统和科学。激励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也是课程管理的创新尝试,当前的历史新课程改革为激励理论的运用提供了机遇。本文不是探讨具体学科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而是从历史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如何运用激励理论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有效性,并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和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全面发展。针对历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学科地位不高,学生厌学等问题,本文结合从初中到高中的实际案例说明激励理论的合理运用,案例主要来自于本人的长期教学实践,焦点关注初中历史教学的地位、高初中差别与衔接、理科生学习心态、高三总复习、导优辅差等。得到的主要成果有:从学生的需求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价值的认识,兴趣可以深化;从学生情况和课程目标来合理期望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强化,学习过程的优化需要评价的公平,最后笔者尝试归纳了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四项原则:历史学科性、需求主导性、目标合理性、人文互动性。
张晓锋[10](2008)在《新闻职业精神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发出《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启动了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新闻职业精神在新闻事业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和关注。然而,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及新闻职业道德都已经形成丰富的理论成果相映照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真正属于新闻职业精神的独立的、系统的理论成果,本文试图对此作出阐释。本文以新闻职业精神的建构为逻辑起点,着重探讨了新闻职业精神的内涵与特征、结构与功能、规律与途径,以及有关的思想资源和影响其建构的社会场域,从而尝试建构起新闻职业精神的基本理论体系。全文共分六章,前三章探讨职业精神的本质及一般理论,第四章讨论新闻职业精神的培育养成,第五章梳理了新闻职业精神的思想资源,第六章则对新闻职业精神进行了审视。各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新闻职业精神的概念考察,回答了到底什么是新闻职业精神的问题。本章分别从本质、机制和主体三个维度考察了作为社会意识的新闻职业精神、作为调控规范的新闻职业精神和作为传者品质的新闻职业精神,全面地剖析了新闻职业精神的内涵。本文认为,新闻职业精神是职业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活动中的观念建构与价值追求,涵盖了职业群体中被广泛接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新闻职业精神具有在思想积聚上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在观念建构上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在双重调控上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以及在价值追求上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的辩证特性。同时,本文对新闻职业精神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专业主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辨析,论述了它们之间的异同。第二章是新闻职业精神的结构分析,回答了建构什么样的新闻职业精神的问题。这一章实际上回答了新闻职业精神应当包含哪些内部要素的问题。从心理观念角度,新闻职业精神分为职业标识层:认知观念、价值导向层:情感观念和行为导向层:意志观念;从价值形态角度,新闻职业精神分为基于他律的支持层:责任意识、基于自律的核心层:道德良心和他律与自律统一的主导层:价值目标。不同的层次对新闻职业精神的建构发挥不同的作用,对于新闻工作者职业行为的规范化和职业品质的稳定化产生重要影响。第三章是新闻职业精神的功能考察,回答了为什么要建构新闻职业精神的问题。本章首先对新闻职业精神的功能进行了深入解读:它设定了新闻工作的理想信仰与价值取向,具有导向功能;它为新闻工作提供了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持,具有动力功能;它设定了新闻工作的价值尺度和道德规范,具有调控功能;它为新闻工作创造了意识汇聚和精神感召,具有凝聚功能。然后,分析了新闻职业精神的功能依据,即主体精神、理性意识和转化特性,分别从必然性、必要性与可能性三个层面论述了职业精神对新闻事业、新闻工作者的价值力量。第四章是新闻职业精神的建构探讨,回答了怎样培育和养成新闻职业精神的问题。本章首先阐述了新闻职业精神形成的三条基本规律,即同化、内化和强化,同化是职业精神形成的起点,实现传播理念的认同与整合;内化是职业精神形成的核心和主体,实现精神素质的移植与建构;强化是职业精神形成的保障,实现价值取向的调适与确证。其次,提出了构建培训教育驱动、媒体文化熏染、新闻实践体悟和自律自省升华“四位一体”的新闻职业精神培育途径。再次,分析了新闻职业精神的理想内涵,本文认为新闻职业精神的价值取向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核心支撑是责任意识与社会良知,保障体系是敬业精神与勤业精神。第五章是新闻职业精神的历史考察,回答了有何思想资源可以参考的问题。本章分别从理论源头、历史积累和他山之石三条脉络考察了新闻职业精神建构的思想资源,以汲取其中合理的内核,为实践提供理论参照。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职业精神思想主要有“无处不在的耳目”、“完全立足于事实”和“坚定进攻的立场”三个方面,近代国人有关新闻职业精神的思想呈现出“有益于国事”、“品性第一”和“报有报格”三个主题,中国共产党新闻职业精神思想主要有“用事实说话”、“做人民公仆”和“政治家办报”三个方面,新闻专业主义包括追求独立的专业地位、确立公共服务的理念和遵循客观性报道原则三项精神意涵。第六章是新闻职业精神的当代审视,回答了有哪些社会因素影响新闻职业精神建构的问题。本章首先分析了当前新闻职业精神面临的主要问题,突出地表现在精神动力缺失、职业行为失范和人文精神失落。本章还从宏观的角度对影响新闻职业精神建构的社会因素进行了系统考察,本文认为社会经济场域、政治场域和文化场域对于新闻职业精神的建构具有两重性,既参与新闻工作的观念建构和价值塑造,又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这种建构。
二、“借分”的教育学依据何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借分”的教育学依据何在?(论文提纲范文)
(1)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及其形成研究 ——基于云南省H县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教育信念对教师教学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
二、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
三、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的经历及个人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相关概念辨析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教育信念结构和类型的研究 |
二、关于教育信念与教学行为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教育信念影响因素的研究 |
四、关于教育信念形成和养成途径的研究 |
五、关于教育信念的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问题、方法和过程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过程 |
第六节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一、生态系统理论 |
二、生态系统理论影响教师教育信念的分析框架 |
第二章 走进田野调查点 |
第一节 H县自然环境与教育概况 |
一、地理生态环境 |
二、人文历史环境 |
三、教育基本概况 |
第二节 实地调查学校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
一、NX镇中心小学 |
二、YS乡中心小学 |
第三章 H县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不同形态 |
第一节 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取向与类型划分依据 |
第二节 个人利益取向的教师教育信念 |
一、投机飘摇型教师的教育信念——谋求生存,伺机而动 |
二、满足安逸型教师的教育信念——甘于平庸,寻求心安 |
第三节 个人意义取向的教师教育信念 |
一、矛盾复杂型教师的教育信念——思想上进,“深陷泥潭” |
二、忠于职守型教师的教育信念——心怀抱负,积极向上 |
第四章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H县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 |
第一节 微系统——个人因素影响教师教育信念的确立 |
一、个人成长环境为教师的教育信念埋下种子 |
二、自身经历是教师教育信念成长发展的关键 |
三、个性特征是教师教育信念的情绪根基 |
第二节 中间系统——学生家庭环境影响下教师的教育信念 |
一、“家庭环境真的很影响孩子的学习” |
二、“家庭教育也同样重要” |
三、“教育中应当有约束力” |
第三节 外层系统——乡村学校环境影响下的“教书匠”和教育者 |
一、按部就班的“教书匠” |
二、富有情感的教育者 |
第四节 宏系统——社会环境影响下畏手畏脚的乡村教师 |
一、“我们的社会地位真的不高” |
二、枷锁下畏手畏脚的乡村教师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 |
一、研究结论 |
二、对提升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地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 |
二、地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 |
三、人才培养路径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四节 研究问题、研究样本、研究过程与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样本 |
三、研究过程 |
四、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问卷调查概述 |
一、问卷设计与分析方法 |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
三、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对国际化人才要求的理解 |
一、师生对国际化人才的理解 |
二、院校国际化的主要表现 |
三、个人层面的影响因素 |
四、分析与讨论 |
第三节 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路径 |
一、国际化人才的要素与内涵 |
二、现行主要培养路径及评价 |
三、学校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
四、分析与讨论 |
第四节 培养过程与方法 |
一、学校层面的影响因素 |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决定性因素 |
三、学生不能出国的原因及培养方式 |
四、对培养过程与方法的总体评价 |
五、分析与讨论 |
第五节 课程结构体系及教学 |
一、课程结构体系 |
二、教师教学 |
三、学生学习 |
四、分析与讨论 |
第六节 教师专业发展、国际化意识及参与程度 |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 |
二、教师的国际化意识 |
三、教师的参与程度 |
四、分析与讨论 |
第七节 学生国际化视野及达到程度 |
一、学生参与的主要涉外交流活动 |
二、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
三、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及达到程度 |
四、分析与讨论 |
第三章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基于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困境 |
一、访谈对象的选择 |
二、对国际化人才的理解 |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困境 |
四、对存在问题和面临困境的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
一、目标定位的现状 |
二、目标定位的依据 |
三、目标定位的科学性与适切性 |
第三节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策略路径 |
一、现行策略路径概况 |
二、现行策略路径的成效 |
三、其他可选策略、路径与办法 |
第四节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 |
一、教师教学:教学理念与教学效果 |
二、课程设置:课程结构体系与教学内容 |
三、学生学习: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 |
第五节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 |
一、现有质量保障系统概要 |
二、现有质量保障系统的实施成效 |
三、对改进现有质量保障系统的构思与设想 |
第六节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想途径与根本出路 |
一、现有路径的利与弊 |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想路径选择 |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根本出路 |
第四章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
第一节 路径选择的必要性、可行性与适切性 |
一、路径选择的必要性 |
二、路径选择的可行性 |
三、路径选择的适切性 |
第二节 有效路径的核心要素 |
一、核心要素的构成 |
二、核心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
三、核心要素的有机整合 |
第三节 云南地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实现路径 |
一、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地缘优势 |
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现实需求 |
三、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实现路径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一)着作报告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电子文献 |
(四)网站类 |
二、英文文献 |
(一)着作报告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网站类 |
附录 |
附录1 问卷调查表(教师用卷) |
附录2 问卷调查表(学生用卷) |
附录3 访谈提纲(学校领导使用) |
附录4 访谈提纲(管理部门领导使用) |
附录5 访谈提纲(教师使用) |
附录6 访谈提纲(学生使用) |
附录7 访谈学校、对象、时间及地点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突显生命意义的小学古诗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小学古诗具有突出的生命价值 |
1.1.2 教育是一项培育生命的事业 |
1.1.3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古诗课堂要求突显生命意义 |
1.1.4 套路式古诗教学削弱了古诗的生命意义 |
1.1.5 弥补现有研究忽略生命意义的不足 |
1.2 关键词界定 |
1.2.1 生命意义 |
1.2.2 小学古诗教学 |
1.2.3 突显生命意义的小学古诗教学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关于生命意义的研究 |
1.3.2 国内对生命意义的研究 |
1.3.3 关于古诗教学的研究 |
1.3.4 突显生命意义的古诗教学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问卷调查法 |
1.5.2 观察法 |
1.5.3 访谈法 |
1.5.4 文献研究法 |
2. 突显生命意义的小学古诗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
2.1 生命意义的内涵 |
2.2 小学古诗教学的生命意义构成 |
2.2.1 创作背景及诗人经历对生命态度的影响 |
2.2.2 遣词造句及平仄声韵对生命语感的帮助 |
2.2.3 意境美感及情感价值对生命情操的陶冶 |
2.3 突显生命意义的古诗教学的特点 |
2.3.1 教师会教,转化生命意义 |
2.3.2 学生会学,丰富生命意义 |
2.3.3 课堂生动,提升生命意义 |
3. 突显生命意义的小学古诗教学现状 |
3.1 调查工具及方法 |
3.1.1 调查工具 |
3.1.2 调查方法 |
3.2 突显生命意义的小学古诗教学现状 |
3.2.1 教师授课现状 |
3.2.2 学生学习现状 |
3.3 削弱小学古诗生命意义的原因分析 |
3.3.1 教师发掘古诗生命价值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
3.3.2 学生感受古诗生命意义的意识淡漠 |
3.3.3 教学评价缺少有关生命意义的指标 |
3.3.4 家庭社会重视程度不够削弱古诗的生命价值 |
4. 突显生命意义的小学古诗教学的理论依据、原则和思路 |
4.1 小学古诗教学突显生命意义的理论依据 |
4.1.1 生命教育关注生命的整体性 |
4.1.2 生命教育关注人的主体性 |
4.1.3 生命教育关注人的情感 |
4.1.4 生命教育需关注人的体验 |
4.2 突显生命意义的小学古诗教学原则 |
4.2.1 “目中有人,生命至上”的原则 |
4.2.2 “整体推进,因材施教”的原则 |
4.2.3 “淡化讲解,诵读感悟”的原则 |
4.2.4 “联系生活,学以致用”的原则 |
4.3 突显生命意义的小学古诗教学的思路 |
4.3.1 加强科研培训,深化教师的“生命”意识 |
4.3.2 丰富古诗解读,细化文本的“生命意义” |
4.3.3 改革传统评价,突显学习的“生命意义” |
5. 突显生命意义的古诗教学策略 |
5.1 突显生命意义的古诗备课策略 |
5.1.1 细致解读,发掘生命意义 |
5.1.2 细心甄选,整合生命意义 |
5.1.3 精心设计,转换古诗生命 |
5.2 突显生命意义的古诗上课策略 |
5.2.1 基于文本意象,畅想生命意义 |
5.2.2 情境多元诵读,感悟生命意义 |
5.2.3 鼓励学以致用,升华生命意义 |
5.3 突显生命意义的古诗评价策略 |
5.3.1 评价主体多元化 |
5.3.2 评价内容多元化 |
5.3.3 评价过程动态化 |
5.3.4 评价形式多样化 |
5.4 突显生命意义的古诗教学保障策略 |
5.4.1 专题教研,强化教师的生命意识 |
5.4.2 团队保障,唤起学生的生命潜能 |
5.4.3 关联生活,拓宽古诗的生命情境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中英两国大学教育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
二、培养目标比较 |
三、课程设置比较 |
(一)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 |
(二)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研究专业课程设置 |
(三) 两者课程设置比较 |
四、造成差异的可能原因 |
(5)庄子生命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引言 |
一、庄子生命哲学的理论依据及研究进展 |
二、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理论价值和意义 |
第一章 生命的根源 |
第一节 道与德:生命的根源 |
一、道行之而成 |
二、道覆载万物 |
三、天德而出宁 |
四、道兼于天 |
第二节 气与化:生命的构成与机制 |
一、气:生命的构成 |
二、化:生命的机制 |
第三节 通与和:生命生成的条件与基础 |
一、通:道壅则众害生 |
二、和:交通成和而物生 |
第四节 形与神:生命的生理结构 |
一、物成生理谓之形 |
二、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 |
第二章 生命的本性 |
第一节 本性的地位 |
一、性者,生之质 |
二、本性的地位 |
第二节 本性的特征 |
一、各有仪则 |
二、长于水而安于水 |
三、自为而不知其然 |
第三节 本性的内涵 |
一、素朴 |
二、本真 |
三、恬愉 |
第四节 本性的丧失 |
一、倒置之民 |
二、“必且有感,摇而本性” |
三、“失性有五”:生之害 |
第三章 生命的境遇 |
第一节 故与命 |
一、以故灭命 |
二、时命大谬 |
第二节 死与生 |
一、死生是命 |
二、危身弃生 |
三、悦生恶死 |
第三节 梦与觉 |
一、梦有苦乐、觉有苦乐 |
二、梦觉不安、梦觉皆苦 |
第四节 刑与解 |
一、“外刑”、“内刑”、“天刑” |
二、“六者相刑” |
三、“不能自解” |
第五节 累与休 |
一、物固相累 |
二、累而不休 |
第四章 生命的价值 |
第一节 生命价值的依据与建构 |
第二节 “保身”、“全生”与“尽年” |
一、生命之保 |
二、生命之全 |
三、终其天年 |
第三节 “养亲”、“事君”与“均调天下” |
一、“养亲”、“事君” |
二、“均调天下” |
第四节 善、美、乐与真 |
一、“善否相非” |
二、美、乐与真 |
第五章 生命的修养 |
第一节 “成和之修” |
一、“壹性”、“养气” |
二、“虚静”、“心斋” |
三、“坐忘”、“伦与物忘” |
第二节 “无为”之为 |
一、天道无为 |
二、帝王无为 |
三、士无为 |
四、心无为 |
第三节 “以道观之” |
一、世俗之观 |
二、以道观之、以道泛观 |
第四节 养生 |
一、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
二、缘督以为经 |
第五节 “性修反德” |
一、性修的实质 |
二、体性抱神 |
第六节 “反其真” |
一、“反其真”:回归真性 |
二、回归真性之路 |
第六章 生命的理想境界 |
第一节 理想境界 |
一、道不可测 |
二、理想境界 |
第二节 理想境界的超升 |
一、“化而为鸟” |
二、“怒而飞” |
三、“游无穷” |
第三节 理想人格 |
一、圣人观于天而不助 |
二、神人无功而神 |
三、至人之心有所定 |
四、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的《红楼梦》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翻译研究的学科间性 |
1.1.1 翻译研究的学科间性概述 |
1.1.2 翻译学与修辞学 |
1.1.3 《红楼梦》翻译研究的修辞学视角 |
第二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1 促进红楼译学的发展 |
1.2.2 为红楼复译提供参考 |
1.2.3 为翻译修辞学的构建贡献力量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1.3.1 修辞与翻译 |
1.3.2 修辞与《红楼梦》翻译研究 |
1.3.2.1 修辞技巧层面 |
1.3.2.2 修辞诗学层面 |
1.3.2.3 修辞哲学层面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修辞观的历时演变与广义修辞学 |
第一节 修辞观的历时演变 |
2.1.1 国外修辞观的历时演变 |
2.1.2 国内修辞观的历时演变 |
第二节 修辞学突围:从狭义到广义 |
2.2.1 狭义修辞学 |
2.2.2 广义修辞学 |
第三节 广义修辞学的相关学科与基本论题 |
2.3.1 广义修辞学的相关学科 |
2.3.2 广义修辞学的基本论题 |
2.3.3 广义修辞学修辞功能的三大层面 |
2.3.3.1 修辞技巧 |
2.3.3.2 修辞诗学 |
2.3.3.3 修辞哲学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红楼梦》中修辞技巧的英译 |
第一节 《红楼梦》中炼字的英译 |
3.1.1 字词的英译 |
3.1.2 字词丛的英译 |
第二节 《红楼梦》中修辞格的英译 |
3.2.1 引用的英译 |
3.2.1.1 直接引用的英译 |
3.2.1.2 间接引用的英译 |
3.2.2 双关语的英译 |
3.2.2.1 语义双关的英译 |
3.2.2.2 语音双关的英译 |
3.2.3 比喻的英译 |
3.2.3.1 明喻的英译 |
3.2.3.2 暗喻的英译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红楼梦》中修辞诗学的英译 |
第一节 《红楼梦》书名中的修辞原型及其英译 |
4.1.1 红:生命之美的挽歌 |
4.1.2 红楼:贵族家庭的挽歌 |
4.1.3 梦:尘世人生的挽歌 |
4.1.4 修辞原型视角下《红楼梦》书名的英译 |
第二节 《红楼梦》中话语的英译 |
4.2.1 视角的英译 |
4.2.1.1 叙述视角的英译 |
4.2.1.2 人物视角的英译 |
4.2.2 人物话语与思想呈现方式的英译 |
4.2.2.1 人物话语呈现方式的英译 |
4.2.2.2 人物思想呈现方式的英译 |
4.2.3 不可靠叙述的英译 |
第三节 《红楼梦》中文体与风格的英译 |
4.3.1 诗歌文体的英译 |
4.3.1.1 叙述文体向诗歌文体的转化 |
4.3.1.2 诗歌文体英译中的音、形、意 |
4.3.2 英译中的繁简风格 |
4.3.2.1 翻译补偿与译文风格 |
4.3.2.2 译文整体风格的繁简倾向及其成因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红楼梦》中修辞哲学的英译 |
第一节 《红楼梦》中的对立修辞及其英译 |
5.1.1 真假、有无对立修辞及其英译 |
5.1.1.1 真假对立修辞及其英译 |
5.1.1.2 有无对立修辞及其英译 |
5.1.2 好了、阴阳对立修辞及其英译 |
5.1.2.1 好了对立修辞及其英译 |
5.1.2.2 阴阳对立修辞及其英译 |
第二节 《红楼梦》中的女性修辞及其英译 |
5.2.1 明清女性思潮与作者的创造动机 |
5.2.2 贾宝玉的女性观及其英译 |
5.2.3 其他人物的女性观及其英译 |
5.2.4 女性神话修辞及其英译 |
第三节 《红楼梦》中的俗语修辞及其英译 |
5.3.1 俗语修辞中的人生智慧 |
5.3.2 俗语修辞的英译 |
5.3.2.1 叙事话语中俗语修辞的英译 |
5.3.2.2 人物话语中俗语修辞的英译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艺术―思想双重参照下的《红楼梦》英译修辞批评 |
第一节 语言本体论视角下的修辞批评 |
6.1.1 语言本体论 |
6.1.2 文学翻译中修辞批评的语言回归 |
第二节 《红楼梦》英译修辞批评操作方法 |
6.2.1 以原文为基点的原文—译文对照式修辞批评 |
6.2.1.1 原文艺术在英译中的再现与改造 |
6.2.1.2 原文思想在英译中的再现与改造 |
6.2.2 以译文作为独立文本的修辞批评 |
6.2.2.1 译文艺术上的修辞改造 |
6.2.2.2 译文思想上的修辞改造 |
第三节 红楼译评与论辩修辞 |
6.3.1 论辩修辞模式构建 |
6.3.2 红楼译评中论辩修辞个案研究 |
6.3.2.1 以艺术性为主导的论辩修辞 |
6.3.2.2 以思想性为主导的论辩修辞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一节 红楼译学的修辞维度 |
第二节 翻译修辞学的系统构建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四节 本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红楼梦》英译版本概况 |
附录B:《红楼梦》英译研究概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历史故事:从聆听、理解到神入、对话 ——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缘起 生动的历史、枯燥的课堂和沮丧的结果 |
第一节 困惑与启示 |
第二节 假设与愿景 |
第三节 概念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外中学历史教育界历史故事教学撷英 |
第一节 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成功案例与经验 |
第二节 国外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优秀案例与经验 |
第三节 “生命之树常青”——我的感悟和质疑 |
第二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准理论思考 |
第一节 基于实践与比较的思考 |
第二节 基于内容与特征的思考 |
第三节 基于功能与目标的思考 |
第四节 基于心理与学理的思考 |
第三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类型及特点 |
第一节 从话题来源分类 |
第二节 从内容要素分类 |
第三节 从教学目标分类 |
第四节 从教学环节分类 |
第五节 从信息载体分类 |
第六节 从对话主体分类 |
第四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建构方法 |
第一节 历史故事立意的境界 |
第二节 历史故事镜头的聚焦 |
第三节 历史故事内在的顺序 |
第四节 历史故事外在的关系 |
第五节 效果、效率、效益的平衡 |
第五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深入与升华 |
第一节 讲述历史故事的视角 |
第二节 讲述历史故事的程序 |
第三节 讲述历史故事的逻辑 |
第四节 讲述历史故事的拓展 |
第五节 讲述历史故事的艺术 |
第六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运用实例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王道与霸道:涩泽荣—对华态度与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三、研究方法和篇章构成 |
第一章 涩泽荣一的生平及其儒学思想 |
一、涩泽荣一的生平 |
二、"论语算盘说" |
第二章 早期的接触与尝试:1877年上海行 |
一、涩泽荣一的早期对华观感 |
(一) 途经上海时的观感 |
(二) 1877年的上海商况调查 |
二、中日西征借款 |
三、鲜为人知的中日招商局借款谈判 |
四、第一银行的对华经营 |
第三章 从筹划到实践:甲午战后的对华经济扩张 |
一、涩泽荣一的早期对华经济思想 |
二、对华经济调查 |
三、对华实业活动的参与 |
(一) 从湖南汽船会社到日清汽船会社 |
(二) 在华纺织公司的创建计划 |
四、日清银行与投资公司 |
(一) 日清银行的酝酿 |
(二) 参与创建满铁 |
(三) 东亚兴业会社 |
(四) 东方国际公司 |
第四章 合作开发中国论:中日合办与日美联合 |
一、辛亥革命前后涩泽荣一的对华观感与"中日合办论"的提出 |
(一) 辛亥革命后涩泽荣一的对华观感 |
(二) 中日合办论 |
二、涩泽荣一对"利权"的论述 |
(一) 是否旨在获取"利权" |
(二) 对"利权"的解释 |
(三) 利权论述的透视 |
三、日美合作开发中国论的提出及尝试 |
(一) 涩泽提出此论的背景 |
(二) 日美合作开发中国论的内容 |
(三) 涩泽荣一的尝试 |
(四) 中国方面的反应 |
第五章 中日实业公司的成立与涩泽荣一1914年中国行 |
一、中国兴业公司的酝酿和成立 |
二、涩泽荣一与中日实业公司的成立 |
三、涩泽访华与中日实业公司的运作 |
第六章 以"忠恕"相交:涩泽荣一的对华外交思想与日华实业协会 |
一、涩泽荣一的对华外交思想 |
(一) 涩泽提出对华外交思想的背景性因素 |
(二) 有恩威而无敬爱:对日本对华外交的批判 |
(三) 以"忠恕"之道相交 |
二、日华实业协会的成立 |
三、涩泽荣一与中国人士的交往 |
(一) 与孙中山、蒋介石的联络 |
(二) 与虞洽卿的交锋 |
(三) 与张謇父子的往来 |
第七章 恩威还是敬爱:对华交涉中的日华实业协会 |
一、日华实业协会与中国关税问题 |
(一) 关税问题的提出和日本方面的考量 |
(二) 围绕关税特别会议的磨合 |
(三) 与南京国民政府的争执 |
二、日华实业协会与中国排日问题 |
(一) 在1923年抵制日货运动中的作为 |
(二) 在"五卅"运动中的作为 |
(三) 日华实业协会与1927年的中国局势 |
第八章 对华慈善活动及对日本对华军事扩张之态度 |
一、对华灾害救助 |
(一) "丁戊奇荒"时的救济 |
(二) 天津水灾救济 |
(三) 1920年的华北饥荒救济 |
(四) 1931年的长江水灾救济 |
(五) 对华灾荒救济行为的透视 |
二、涩泽荣一的对华慈善教育活动 |
(一) "支那留学生同情会" |
(二) 日华学会 |
(三) 日华实业协会的对华教育事业 |
三、涩泽荣一与日本对华军事扩张 |
(一) 涩泽荣一的战争观 |
(二) 涩泽荣一在日本对华军事扩张中的作为 |
(三) 关于涩泽对日本对华军事扩张态度的几点讨论 |
结语 |
一、王霸思想在中日两国的流变 |
二、涩泽荣—对华思想与实践中的王道与霸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激励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研究概况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一) 西方激励理论的研究 |
(二) 激励理论在中国的借鉴与应用研究 |
(三) 教育激励的相关研究 |
(四) 激励理论应用到中学学科教学管理研究 |
(五) 历史学科教学激励的研究 |
四 研究内容 |
五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教育激励的基本原理 |
一 激励与教育激励 |
(一) 激励 |
(二) 教育激励 |
二 激励理论以及对教学的启示简述 |
(一) 内容型激励理论 |
(二) 过程型激励理论 |
(三) 调整型激励理论 |
(四) 综合激励模式 |
第三章 激励理论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
一 中学历史教学调查分析 |
(一) 现实主义的学习动机 |
(二) 学习兴趣受教师影响大 |
(三) 期待规范的教学激励 |
二 问题成因分析 |
三 激励理论运用是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
(一) 客观环境的挑战 |
(二) 历史新课程改革给激励教育带来了机遇 |
第四章 激励理论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研究 |
一 初中历史教学的问题体验——依据内容型激励理论,把需要升华为信念 |
二 强化理论在高一历史衔接教学中的运用 |
三 高二理科教学激励的实践 |
(一) 客观情境 |
(二) 我校的具体学情 |
(三) 明确期望目标,灵活对待教材和学生 |
四 高三总复习中的分类激励 |
(一) 新高考老情境 |
(二) 总复习新策略 |
1 调整需要,"快马加鞭" |
2 合理归因,帮扶后进 |
3 提出合理期望,实施目标激励 |
4 通过强化测评,调整学习状态 |
第五章 历史教学激励的原则 |
一 历史学科性 |
二 需求主导性 |
三 目标合理性 |
四 人文互动性 |
总结篇 |
附录1 中学生历史学习问卷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闻职业精神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一章 新闻职业精神的概念考察 |
第一节 新闻职业精神的三维透视 |
一、本质维:作为社会意识的新闻职业精神 |
二、机制维:作为调控规范的新闻职业精神 |
三、主体维:作为传者品质的新闻职业精神 |
第二节 新闻职业精神的辩证特性 |
一、思想积聚: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
二、观念建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
三、双重调控: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
四、价值追求: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 |
第三节 新闻职业精神的相关概念辨析 |
一、相互依存:新闻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 |
二、求同存异:新闻职业精神与专业主义 |
第二章 新闻职业精神的结构分析 |
第一节 新闻职业精神的观念层次 |
一、职业标识层:知识观念 |
二、价值导向层:情感观念 |
三、行为导向层:意志观念 |
第二节 新闻职业精神的价值层次 |
一、基于他律的支持层:责任意识 |
二、基于自律的核心层:道德良心 |
三、他律与自律统一的主导层:价值目标 |
第三章 新闻职业精神的社会功能 |
第一节 新闻职业精神的基本功能 |
一、“船头的了望者”:导向功能 |
二、“巨大的鼓风机”:动力功能 |
三、“人民的教科书”:调控功能 |
四、“集体的组织者”:凝聚功能 |
第二节 新闻职业精神的功能依据 |
一、必然性机制:主体精神 |
二、必要性机制:理性意识 |
三、可能性机制:转化特性 |
第四章 新闻职业精神的培育养成 |
第一节 新闻职业精神的形成规律 |
一、同化:传播理念的认同与整合 |
二、内化:精神素质的移植与建构 |
三、强化:价值取向的调适与确证 |
第二节 新闻职业精神的培育途径 |
一、培训教育驱动 |
二、媒体文化熏染 |
三、新闻实践体悟 |
四、自律自省升华 |
第三节 新闻职业精神的理想内涵 |
一、价值取向:人文与科学精神 |
二、核心支撑:责任与良知意识 |
三、保障体系:敬业与勤业精神 |
第五章 新闻职业精神的思想资源 |
第一节 革命导师的新闻职业精神思想 |
一、“无处不在的耳目”:职业使命观 |
二、“完全立足于事实”:职业准则观 |
三、“坚定进攻的立场”:职业价值观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新闻职业精神思想 |
一、“有益于国事”:职业责任观 |
二、“品性第一”:职业素质观 |
三、“报有报格”:职业信念观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新闻职业精神思想 |
一、“用事实说话”:传播方法论 |
二、“做人民公仆”:核心价值观 |
三、“政治家办报”:职业品质论 |
第四节 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意涵 |
一、基础:追求独立的专业地位 |
二、目标:确立公共服务的理念 |
三、手段:遵循客观性报道原则 |
第六章 新闻职业精神的当代审视 |
第一节 新闻职业精神面临的问题 |
一、精神动力缺失 |
二、职业行为失范 |
三、人文精神失落 |
第二节 新闻职业精神构建的社会场域 |
一、经济场域:建构与消解 |
二、政治场域:引领与制约 |
三、文化场域:整合与分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借分”的教育学依据何在?(论文参考文献)
- [1]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及其形成研究 ——基于云南省H县的实地调查[D]. 董锦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地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D]. 宋发富.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3]突显生命意义的小学古诗教学策略研究[D]. 周会.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7)
- [4]中英两国大学教育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为例[J]. 张莹. 大学(研究版), 2017(Z1)
- [5]庄子生命哲学研究[D]. 经纶. 安徽大学, 2014(08)
- [6]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的《红楼梦》英译研究[D]. 冯全功. 南开大学, 2012(06)
- [7]历史故事:从聆听、理解到神入、对话 ——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D]. 朱文倩.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
- [8]王道与霸道:涩泽荣—对华态度与交往研究[D]. 金东.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9]激励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杨祖胜. 福建师范大学, 2009(02)
- [10]新闻职业精神论[D]. 张晓锋. 复旦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