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有关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产业政策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许嘉禾[1](2021)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要强、要兴,发展体育产业是主要途径。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高质量发展逐步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体育产业要提质增效和持续高速发展,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持。然而当下,金融体系在体育产业中的效用功能尚未能够充分发挥。因此,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金融支持问题,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命题。本研究立足于体育产业的经营实践,综合运用体育学、管理学、系统科学及金融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及范式,以现代产业和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按照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特征与机理、宏观效应、微观效率以及系统运行的次序,从理论分析到实证研究,展开工作。本研究的工作主要如下:一是梳理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发现体育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不足。二是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剖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三是在宏观产业层面,以耦合协调的视角,审视体育产业与金融体系的关联关系。通过建立序参量体系,引入耦合协调、剪刀差以及灰色关联等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影响因素。四是从在微观企业的层面,以“黑箱”的视角,根据金融支持与体育产业的不同维度,测度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通过筛选体育企业样本,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及收敛性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及其演变特征。五是根据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构建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优化体育产业金融支持,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着力点。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政府金融支持和市场金融支持均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随着体育产业金融需求的不断升级,政府部门对体育产业金融活动的认识持续深化,政策工具与国有资本逐步活跃。金融市场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各类体育产业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异军突起。体育产业嵌入金融体系的程度不断加深。但同时,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仍存在一定问题:一是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二是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三是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四是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2)我国体育产业具有快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业态丰富的结构性特征、高不确定性的风险性特征和消费供需的不平衡特征。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下,体育产业的发展特征进一步衍生出了独特的金融需求特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的是政策引导下的规模化金融支持、层次多元化的系统性金融支持、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以及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3)资本形成、创新推动和消费刺激是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功能组成。金融体系一是可以扩大资本积累,促进资本形成,缓解体育产业融资约束;二是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分散创新风险,推动体育产业技术、模式创新;三是可以实现跨期平滑、财富效应和风险保障,刺激体育产业消费发展。有效的金融支持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投资和消费两端,通过平衡产值结构、改善融资结构、变革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的结构转型升级;通过扩大要素供给、加快要素流通、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的要素生产效率;通过加速企业成长、优化公司治理、形成循环激励,促进产业的价值增值,精准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成长痛点,协助体育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4)宏观产业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体系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内生耦合机理和外部耦合功能,具有双向耦合协调发展机制。二者不仅维持了长期、高度的耦合关联性,并且实现了耦合协调度的持续跃升,呈现出由低水平协调向高水平协调演化的动态趋势。金融体系对体育产业的短时间、爆发性增长起到了有效地支撑作用。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尚处于发展周期的前期,其交互胁迫作用远小于耦合协调发展所带来的正向效应。与此同时,二者的耦合协调效应受到多种内生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风险投资市场、消费金融、政府扶持和金融创新等内生动力型因素,以及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变动等外生环境型因素,均与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存在密切关联。(5)微观企业效率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静态来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金融支持效率尚可,多数样本企业接近最优生产前沿面,但同时具有明显的技术制约特征。扩大金融资源投入规模前,需要着重改善金融技术水平。在金融支持效率内部,债权效率较好,股权效率欠佳,且股权效率呈现规模制约特征。在体育产业内部,体育企业板块、行业业态和空间地域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支持效率差异。第二,动态来看,金融支持体育产业的动态效率水平并未产生良性改观,反而出现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不足,产业金融技术创新水平难以支撑金融资源规模的快速增长。其中,股权动态效率下滑,技术进步水平下降明显,是导致整体金融效率下滑的主要原因。第三,动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表明,效率落后企业对领先集团具有追赶效应,但收敛速度较慢,且收敛速度存在体育产业内部的结构性差异,达到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的均衡仍需要较长时间。(6)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实证研究说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视为由政府金融支持、金融市场发展、宏观金融环境和体育产业发展所组成的动力学系统。第一,强化金融市场支持力度可以有效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相对而言,强化股权市场的效能略优于债权市场。股权市场更有利于体育产业规模扩张和要素生产率提升,债权市场则更有利于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第二,政府干预会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影响。弱化政府干预无益于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维持一定强度的政府金融支持具有必要性。适度增强政府干预有利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但当政府干预过度时,会造成规模增长与要素生产率下降并存,仅能“做大”而不利“做强”体育产业,最终无益于产业发展质量。第三,宏观金融风险能够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显着的负面冲击。随着体育产业深度嵌入金融体系,金融风险的损害力度可能进一步增大,需要审慎防范、积极应对金融风险。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金融政策体系,优化制度顶层设计;丰富金融服务市场,创新投融资渠道模式;推动金融技术创新,开发新型金融工具;优化企业金融管理,重视复合人才培养等策略建议。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探讨了金融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现状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明确金融功能的作用支点,厘清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2)结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产业与微观企业视角进行实证研究。综合运用数理模型及相关评价方法,设计序参量体系,测度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从不同维度测度并评价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特征及其变动规律。形成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的深层次认识,为优化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效能提供着力点。(3)构建了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设计模型变量及函数关系,并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仿真。探究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为企业部门的金融决策和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更具现实意义的参考。
左大正[2](2021)在《沈阳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旅融合并不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简单堆叠,更是要使文化的影响力内化于旅游业之中。本文以文化产业的视角和产业融合的思想来论述沈阳市文旅产业的发展,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阐述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概念和融合的机理,通过对文旅产业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辨析,表明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融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文章中展现了沈阳文旅产业融合的现状,主要通过实际的数据来直观体现沈阳文旅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发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通过对浙江省和成都市两地的案例进行分析,结合沈阳文旅产业存在的问题可得知,沈阳文旅之所以发展滞后,主要原因是文旅融合的程度不够深,融合质量不高。文中针对前文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其核心就是在加深加速文旅高质量融合的同时,不断打开产业边界使文旅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构成“文旅+”这一新业态,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文旅+”产业不再拘泥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之中,而是广泛的与金融、科技、工业、农业等产业相结合,助推自身转型升级。通过问题进行分析并突出对策,表明了文旅深度融合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隋鑫[3](2021)在《产业兴旺视角下剑川白族木雕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振兴战略是民族地区开展经济建设工作的落脚点,也为民族地区全方位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产业兴旺位于乡村振兴战略五大要求之首,发挥着重要导向作用。只有产业发展兴旺,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才更具活力。少数民族大多分布于偏远地区,整体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帮扶的重点区域。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要利用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引导民族文化产业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快速发展。剑川木雕是在长期生产劳作与不断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白族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技艺,经过代代相传得以较为完整的保存下来。木雕是剑川地区独特的文化产业资源优势,主要以建筑类木雕、民居格扇门窗及木雕工艺品为主。随着时代的变迁,剑川木雕的生产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发展,单独依靠传统作坊式生产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在逐渐地探索中,木雕匠人在以村社为主的传统家庭作坊式生产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形成独具白族特色的木雕产业化发展模式。但就目前来看,剑川木雕的发展还未完全向产业化模式过渡。传统小作坊式生产模式在剑川木雕行业中仍占据大部分比重,且现有具备规模的木雕产业发展还不够完善,依旧面临诸多困境。因此,剑川白族木雕产业如何走出一条兴旺之路也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剑川县甸南镇狮河村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整理法、个案研究法以及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结合产业兴旺视角,对剑川白族木雕产业如何发展进行探析。以剑川白族木雕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着重探讨剑川白族木雕产业的生产模式、原材料利用、传承结构、市场开发等方面,进行立体化全方位分析,总结出符合剑川地区白族木雕产业化的发展路径,进而回归主旨探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力图使木雕这项文化产业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能够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
张婉新[4](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总要求中,以“产业兴旺”为首位,彰显了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地位,而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一环。在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旅游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特色农旅产业融合是民族地区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是农村产业兴旺的根本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青龙满族自治县借助于对农业旅游业功能的拓展,以旅游业带动农业与第三产业的良性互动与深度融合,培育农旅产业融合新业态,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延伸产业链,带动当地农业的转型升级、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本文首先对农旅产业融合的概念做了梳理,以产业融合理论、体验经济理论、休闲经济理论和乡村振兴战略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青龙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再分别从融合成效、融合速度、融合特点和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四个方面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等原则,通过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青龙县农业系统和旅游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二者各自的发展水平和融合水平进行评价。发现青龙县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仅达到了勉强协调的水平。青龙县近年来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着,优势明显,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进一步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发现该地区在推进农旅融合进程中存在政策支持落实不到位、融合主体带动能力有限、产业新业态缺乏创新和内涵、营销力度不够以及专业型人才不足等问题。最后,结合对国内外成功发展模式的总结和借鉴,提出促进青龙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建议: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强融合主体合作和产业资源融合;打造区域特色农旅融合产品;拓宽农旅融合项目营销渠道;培养农旅融合项目复合型人才。
郑奇洋[5](2020)在《苏州文旅融合发展的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负“诗和远方”的文旅融合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关于文旅融合发展的评价与对策研究成为当前文旅融合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论文在对文旅融合发展的内涵与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产业链融合与空间格局两个维度构建文旅融合发展评价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苏州进行实证评价,最后结合评价结果分析其内在制约因素与提出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基于文旅融合发展的内涵与特征,论文认为文旅融合发展既是一个产业链解构、重组与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产业空间不断集聚的过程。因此,论文分别建立了“物元-耦合协调”模型与局域空间相关性模型进行文旅产业链融合评价和文旅融合空间格局分析。其中,“物元-耦合协调”模型基于产业链理论与社会再生产理论从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并整合物元分析模型与耦合协调分析模型用于数学分析。该模型既能反映文旅产业链融合的整体情况,又能刻画具体链环的融合程度,具有全面性。而局域空间相关性模型则是结合产业集聚理论与相关性理论对空间相关性模型进行拓展而提出的。该模型采用POI数据与数据网格化处理、空间计量等大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刻画空间集聚程度来反映不同空间上的文旅融合程度,具有准确性。基于构建的评价模型,论文选取长三角地区10个主要城市共同参与苏州市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证评价以反映苏州的区域文旅融合水平。主要结果如下:苏州文旅产业链融合水平在长三角城市11个样本城市中列第5位,文旅融合发展水平不高。其中,主要是生产环节和分配环节融合程度不高;文旅融合的空间格局则表现为以低度集聚为主,各地区集聚程度不一,差异化明显的特点。基于评价结果,论文将苏州文旅产业链融合存在的问题总结为文化资源旅游产品化程度低、旅游文化化渠道建设不足、文旅要素配置方式有待优化三个方面。将文旅融合空间格局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区域文旅要素流通不畅和文旅融合空间格局缺乏引导两个方面。并针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推进文化资源旅游产品化内容创新、促进旅游文化化的流通渠道建设、优化文旅要素配置和优化文旅融合的空间格局四个策略。
朱宝莉[6](2019)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 ——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为例》文中提出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问题的“重灾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近几十年来,一些民族地区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纷纷开启了以旅游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收减贫之路,旅游扶贫已然成为我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战略选择。上世纪90年代中期,贵州省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一条以“民族村寨”为基本单元的乡村旅游扶贫发展之路,从区域层面来看,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扶贫成效。现阶段,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村寨贫困人口受益成为了当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落脚点。长期以来,政府主导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的典型特征,也是旅游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扶贫目标进一步向重点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聚焦,此种单纯依靠政府的旅游扶贫模式在实践中日渐暴露出了不足。政府主导下的旅游扶贫虽然可在短期内能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扶贫成效,暂时改善民族村寨和居民的贫困面貌,但并不足以从根本上为消除贫困提供持久性的保障和支持。就旅游扶贫开发而言,其在本质上系一种兼具了产业性和社会性特征的扶贫方式,贫困居民脱贫是旅游扶贫开发的合法性基础,经济运作的成功则构成了旅游扶贫成功的先决条件。在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不同利益相关者价值诉求和行动逻辑上的冲突,既可能对旅游扶贫的可持续性带来不利影响,也可能使旅游扶贫偏离本来的扶贫目标。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重要的是要在确保贫困人口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达成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平等协商、有效合作的实现。因此,亟需构建一套能切实保障村寨贫困人口获益的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文章在总体上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进行展开。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和分析,形成对影响民族地区旅游扶贫问题的初步认识;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和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案例地旅游扶贫开发中贫困人口受益状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进一步明晰其中存在的问题;再次,综合运用反贫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等,对影响民族村寨居民旅游扶贫效应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为确保贫困居民旅游脱贫目标的实现,主张建立民族村寨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并结合案例地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应对措施。通过系统考察和论证,文章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当前民族村寨贫困人口普遍受益不足的现状,进一步印证了完全由政府主导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精准扶贫的现实需求,亟需实现扶贫体制机制上的转变;其二,民族村寨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不足是阻碍地区旅游扶贫目标实现的最大障碍,旅游扶贫中必须注重贫困人口的主体性地位的发挥;其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过程是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斥着“权力—利益”纷争的博弈过程。找到参与各方利益上平衡点,协调多元主体间的关系是保证旅游扶贫目标实现的关键。其四,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构建一个以贫困人口为核心,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至关重要。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整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本课题的研究视角给予了必要说明;其次对国内外旅游扶贫的研究现状和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阐述;最后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并指出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本课题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的概述。本研究主要涉及的理论有反贫困理论、内源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反贫困理论为旅游扶贫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了贫困的内涵和外延、反贫困历经的各主要发展阶段及关注内容;内源发展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支撑。基于以上两章的梳理和分析,本章中初步提出了研究假设:一是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开发中主体性地位必须得以确立;二是多元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协同和合作机制建立是保障贫困人口受益的关键。第三章是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概况的介绍和回顾。具体内容包括近些年来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出台的相关经济和文化政策;贵州旅游开发的过程,以及贵州独特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历程、路径和已经取得的重要成绩。第四章是对案例地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的受益状况的调查和分析。首先,分别介绍了两个案例地---黔东南州的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各自的社区概况、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和社区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其次,从贫困人口的经济受益和非经济受益两个方面对村寨贫困人口的实际旅游受益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最后,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影响案例地居民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的具体因素入手,探索了居民旅游扶贫效应感知、居民对旅游扶贫政府管理评级和旅游扶贫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居民对旅游扶贫经济和社会正效应、居民对政府管理评价均显着影响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支持度和满意度,其中居民对政府管理政策评价影响程度最高;尽管两地旅游发展历程和特点存在差异,但从社区获益来看,两地旅游收益大部分均被外来经营者和少数社区精英所获取,而当地贫困人口实际承担了更多的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体现出极大的不公平。第五章是对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各参与主体的行动逻辑和策略分析。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将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社区和贫困人口等五大类,并以具体案例地为例分析了各自主体参与旅游扶贫的行动逻辑和发展策略(因当前力量较弱,对民族村寨社区旅游影响不大,没有单独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在旅游扶贫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不连续、权利分配的不平衡和组织力量的不均衡等是造成旅游扶贫效应低下的滥觞。第六章为民族村寨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及路径选择。基于合作型反贫困的基本要义和现实的推逼,亟待构建一套能切实凸显村寨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的多元合作的旅游扶贫机制。首先对五大主体在旅游扶贫中的角色和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具体路径和策略:贯彻“有限政府”理念;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挖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对接外部市场;推进社区精英为引领的民族村寨组织化建设;从产权改革角度保障贫困人口的利益所得等。
张莞[7](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唐夕汐[8](2019)在《旅游溢出效应及其测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旅游业作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其经济带动功能受到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促使这些国家和地区将旅游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先导产业、龙头产业、主导产业等。关于旅游业经济贡献研究方法已有关联度、带动效应、乘数效应、附加值率测算、增加值剥离测算、投入产出、卫星账户、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等,一是相关研究方法趋同性较强,旅游经济贡献度计算结果差异较大;二是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反差,始终未取得令人满意的定量研究成果。且对于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外部性作用、发展关联作用至今还没有准确的描述与测度。本论文正是基于旅游的非凡带动作用与旅游的经济贡献度测算两个交叉角度,以“溢出效应”和“溢出测度”对旅游的发展关联作用、旅游的经济贡献进行研究,将研究对象锁定为旅游溢出效应,既包括旅游在历时态的增长影响研究,也包括旅游在空间态的扩散研究,还包括旅游在自身之外造成的影响研究。本论文在明确研究对象、内容、思路、框架以及梳理国内外有关经济外部性、旅游经济贡献、溢出效应、旅游溢出效应等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旅游溢出效应的概念、内涵和机理,提出区间空间溢出与区内增长溢出两个研究视角,并建立了旅游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以及实证模型。借助Stata、ArcGIS、OpenGeoDa、CiteSpace、SPSS等软件,选择云南省16个州市的数据来验证理论和实证模型的合理性。研究发现,旅游空间溢出效应与旅游增长溢出效应显着,且两者都带来了积极的发展带动与消极的发展剥夺作用,故需要对溢出效应的影响效果进行适当的调控,期望能从政策模拟和决策支持的角度为进一步深化旅游优质发展提供技术方法、为加快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主要内容及结论包括:(1)提出旅游溢出效应基本概念。旅游溢出效应指旅游发展对经济所产生出乎意料的发展关联影响。是旅游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经济外部性作用,具体指旅游活动的开展对其他地区的旅游发展以及本地经济发展产生发展促进性或发展限制性的外部性作用。这种影响表现在旅游业发展已达到相当水平(获得支柱产业地位),旅游业发展释放强大的辐射作用,这种影响作用所产生的效果是始料未及的。关于旅游溢出效应特点表现在,溢出的前提是旅游产业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溢出的临界点是旅游产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溢出的效果是区际之间的空间扩散与区域内的经济增长。(2)构建旅游溢出效应理论模型。通过旅游溢出效应的机理解析,明确横向空间溢出和纵向增长溢出两条溢出路径,抽象剥离出旅游溢出效应的关键评价指标。区际之间的空间溢出以经济关联为主轴,基于互动程度、差异程度、空间距离,形成了旅游增长、旅游供给、旅游需求、增长环境、市场因素、政府因素6个影响因素;区域内部的增长溢出以优质发展为主轴,基于投入要素、产业结构、发展质量,形成了经济增长、旅游专业化程度、产业结构、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技术投入6个影响因素。由此耦合出2维度、4方面、6板块、12因子、4假设的旅游溢出效应理论模型。(3)确立旅游溢出效应的测度方法。参考新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用旅游空间溢出、旅游增长溢出两个概念来解析旅游溢出效应区域间、区域内两个层面的效应,基于此建立了两套测度方法。具体在空间溢出效应测度方面,通过空间机理模型,引入空间相关性计量方法,包括空间相关性分析、空间权重矩阵、空间计量模型、计量模型选择等步骤来量化区域间的旅游经济贡献也即区域间关联作用大小及影响;增长溢出效应测度是通过改进以往数理模型,基于完整的测度增长溢出效应的旅游生产函数,包括溢出生产函数构建、客观平稳性检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等步骤来解释区内旅游增长贡献并量化区内关联作用大小及影响。(4)展开旅游溢出效应的实证测度。按照检验是否存在旅游溢出效应、量化旅游溢出效应大小、解析旅游溢出效应效果的测度步骤,以云南省16个州市为例,在空间溢出方面,通过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分析得到各州市之间存在显着的旅游空间溢出效应,各州市本地旅游增长1个百分比,将带动周边其他州市旅游增长0.055728个百分比,表明旅游增长不仅直接影响本地区发展,同时还会对邻近地区产生跨界影响;并通过2005-2010年以及2011-2017年两阶段的时空演进对比进行了分析。增长溢出方面,区内旅游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溢出效应显着,旅游发展每增加1个百分比,能带动经济增长0.117309个百分比,另外,不同州市旅游增长溢出效应强度不同,且各个州市旅游溢出类型也存在差异。(5)制定旅游溢出效应调控路径。理论与实证分析明确了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在区间、区内有着显着的发展关联作用,因此,有了互相依赖就需要进行相互协调。具体从促进发展带动和抑制发展剥夺两个方面来解析哪些方面需要协调、怎么去协调。促进发展带动是从各个指标具体表现情况角度出发,抑制发展剥夺是从问题导向视角来进行的。空间溢出效应有效发挥需要消除地区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壁垒,有效处理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关系等,强调的是联合开发市场、促进区域协同;增长溢出效应有效发挥需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作用,加快旅游经济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等,强调的是优化差异结构、提升技术进步。总之,本论文通过“空间-增长”溢出效应理论模型以及实证模型的构建与检验,对旅游溢出现状进行一次摸底以及为使得溢出效应的效用最大化而不断探索。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方面,从旅游溢出效应测度的视角来衡量旅游发展关联作用以及旅游经济贡献度,具体将经济学思维,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溢出效应评价方法借用到旅游研究领域,并赋予旅游溢出区间和区内两个层面的认知,拓宽了溢出效应理论研究以及旅游溢出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理论体系方面,通过对旅游溢出效应、旅游空间溢出效应、旅游增长溢出效应概念体系、理论体系、理论模型等的分析,弥补现有研究将溢出效应在区域间和区域内两个层面的概念混淆、将对周边其他地区以及对本地两种不同的溢出混淆的缺陷。实证检验方面,建立起一套全面的测度旅游溢出效应、辨析发展带动与发展剥夺测度效果的量化系统,并在此基础上从促进发展带动作用、抑制发展剥夺作用来对测度效果进行调控。
邹丹[9](2018)在《四川省旅游产业效率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四川省旅游总收入达7705.5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24.1%,整个“十二五”期间,全省旅游投资总额达3371亿元。此外,成都平原核心旅游区旅游总收入达3893.93亿元,而川西北旅游区总收入393.07亿元,仅为成都平原核心区的十分之一,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为加快实现《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的“511”发展战略目标,推动全省五大旅游区旅游产业的均衡协调发展,亟需分析各区域的旅游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以《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的五大旅游区为切入视角,采用四川省五大旅游区21个地市州的相关指标数据,通过超效率DEA法对旅游产业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并在效率测度的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四川省旅游产业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判别。实证结果表明:(1)四川省旅游产业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略有“降升降升”的波动现象;(2)四川省五大旅游区旅游产业效率存在显着差异;(3)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交通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对四川省旅游产业效率有显着影响,其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区位条件和产业结构呈正向影响,而固定资产投资、旅游资源禀赋和劳动力结构呈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推动四川省全境范围内的五大旅游区在“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期间达成产业均衡发展的目标,本文提出的对策建议如下:(1)强化产业意识,推动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2)合理布局建设投资,借力旅游扶贫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3)加快邻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区域相关产业协同发展;(4)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软实力。
张蕊[10](2018)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城市群已经成为全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资源要素的流通更加便捷,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再仅仅是单个城市的“单打独斗”,而是朝着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间的竞争发展。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全球性意义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集合”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大城市之间的共识。只有通过城市群才能更好地将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聚集起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力,形成强强联合的经济、文化和命运共同体,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如北美五大湖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都是当地经济、文化、社会高度发展与集中的区域,也是全球城市发展的典范。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群不断崛起和发展壮大,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之前普遍存在的省域和行政区经济正在逐步转向城市群经济。为了共同的利益诉求和谋求长远发展,区域合作成为广泛的共识,城市群也正在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各大城市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位置十分特殊,其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处于我国地理空间的核心位置,发展潜力巨大,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中部崛起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新常态下引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在交通区位、历史文化、合作基础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长江中游城市群应当把握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受到空前重视的机遇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拓思路,利用资金、技术、创意等手段,促进区域内丰富多样、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积极寻求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不断推动发展要素的交流互动,使区域内的文化要素互相流通,文化感情更加密切,文化传统得到传承,文化优势充分发挥,以更好地支撑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社会建设的和谐度和持续度,超越传统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促进城市群转型升级。本文分为七章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转化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第一章是绪论,首先阐明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城市群的崛起是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完成由战略构想到国家战略的升格后,利用长江中游城市群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发展文化产业势在必发,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也因之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次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本文的理论基础,即比较优势理论、协同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增长极理论。最后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交代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思路以及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第二章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基本要素情况,将长江中游历史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型和非物质型两大类,再以历史文化主题为分类标准,选取部分特色鲜明、内涵深邃、保存完整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分析。在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具有独特鲜明的价值内涵,是区域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由此提炼出其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第三章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背景与目标,即必要性与可行性。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面临中部崛起、新型城镇化、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文化产业将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的历史机遇。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产业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雄厚的科技教育资源、密切的文化交流的基础,其产业化具有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等重大意义。第四章总结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特色产业如文博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动漫游戏产业、节庆会展产业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突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动态以及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重点与方向。第五章指出虽然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依然存在文化协同力度不够、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深入、文化资源整合不充分以及文化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将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继而探寻产生问题的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即文化认同感不足导致凝聚力缺乏、行政区划的阻隔影响了区域合作、农耕文化与内陆意识阻碍创新发展等。第六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中需要坚持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及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兼顾原则,并分析推动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文化、制度、技术、创意、人才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即:增强文化认同,促进交流合作;改革体制机制,激发文化活力;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产业集聚;实施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含量;优化文化环境,吸引人才聚集等,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第七章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二、试论有关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产业政策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有关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产业政策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
1.1.2 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 |
1.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诉求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体育产业 |
2.1.2 高质量发展 |
2.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
2.1.4 金融支持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2.2.2 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2.2.3 体育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2.2.4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认识 |
2.2.5 文献述评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2 产业结构理论 |
2.3.3 产业融合理论 |
2.3.4 Schumpeter金融促进理论 |
2.3.5 金融结构理论 |
2.3.6 金融深化、金融约束与金融内生理论 |
2.3.7 系统理论与经济效率理论 |
第3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与不足 |
3.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 |
3.1.1 政府金融支持现状 |
3.1.2 信贷市场支持现状 |
3.1.3 债券市场支持现状 |
3.1.4 股票市场支持现状 |
3.1.5 风险投资支持现状 |
3.1.6 其他金融市场支持现状 |
3.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不足 |
3.2.1 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 |
3.2.2 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 |
3.2.3 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 |
3.2.4 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尽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特征与机理 |
4.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 |
4.1.1 “支柱地位”与扩张趋势: 亟需政策引导的规模化金融支持 |
4.1.2 丰富业态与结构演进: 亟需层次多元的系统化金融支持 |
4.1.3 投资风险与不确定性: 亟需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 |
4.1.4 消费升级与供需优化: 亟需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 |
4.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机理 |
4.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组成 |
4.2.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金融支持效应分析——基于耦合协调视角 |
5.1 研究方案设计 |
5.2 研究方法选择 |
5.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复杂系统特征 |
5.2.2 耦合的应用 |
5.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
5.3.1 耦合机制的内涵 |
5.3.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 |
5.3.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
5.4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5.4.1 耦合测度模型 |
5.4.2 灰色关联模型 |
5.4.3 序参量体系与数据选取 |
5.4.4 熵值赋权处理 |
5.5 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
5.5.1 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
5.5.2 耦合关联与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
5.5.3 基于剪刀差的进一步讨论 |
5.6 耦合协调效应的影响因素 |
5.6.1 影响因素识别 |
5.6.2 变量选取 |
5.6.3 影响因素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金融支持效率评价——以上市公司为例 |
6.1 研究方案设计 |
6.2 研究方法选择 |
6.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投入产出特征 |
6.2.2 方法思路与适用性 |
6.3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6.3.1 模型构建 |
6.3.2 样本选取 |
6.3.3 指标测算与数据处理 |
6.4 静态效率矩阵分析 |
6.4.1 综合金融效率分析 |
6.4.2 股权静态效率分析 |
6.4.3 债权静态效率分析 |
6.5 动态效率演变分析 |
6.5.1 金融效率的动态演变 |
6.5.2 股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
6.5.3 债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
6.6 效率收敛性分析 |
6.6.1 金融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6.2 股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6.3 债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系统建模与仿真 |
7.1 研究方案设计 |
7.2 研究方法选择 |
7.2.1 系统动力学原理 |
7.2.2 系统动力学组成模块—基于Vensim实现 |
7.2.3 系统动力学特点及适用性 |
7.3 建模准备 |
7.3.1 模型构建原则 |
7.3.2 系统边界确定 |
7.3.3 模型基本假设 |
7.4 模型与变量关系构建 |
7.4.1 子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
7.4.2 总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
7.4.3 系统流图设计及主要变量 |
7.4.4 变量函数关系确定 |
7.5 模型检验 |
7.5.1 外观检验 |
7.5.2 运行检验 |
7.5.3 稳定性检验 |
7.5.4 历史检验 |
7.5.5 灵敏度检验 |
7.6 策略仿真分析 |
7.6.1 基础仿真结果 |
7.6.2 市场金融策略仿真 |
7.6.3 政府金融干预仿真 |
7.6.4 金融风险情景仿真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沈阳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文献综述 |
1.5 完成论文的条件与方法 |
第2章 文旅产业融合的相关概念、机理及动因 |
2.1 文旅产业融合的概念及机理 |
2.1.1 文旅产业的相关概念 |
2.1.2 文旅产业融合的机理 |
2.2 文旅产业融合的动因分析 |
2.2.1 根本动因——市场的需求 |
2.2.2 内部推动因素——产业发展的自身需求 |
2.2.3 外部推动因素——政策的扶持与新技术的推动 |
2.2.4 文旅融合的契机——经济内循环和供给侧改革 |
2.3 文旅融合的新阶段——“文旅+” |
第3章 沈阳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沈阳文旅产业融合现状 |
3.1.1 文化产业增长迅速,旅游经济相对薄弱 |
3.1.2 挖掘文旅资源价值,注重保护合理开发 |
3.1.3 着力品牌发展顶层设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3.1.4 创新“文旅+”概念,激发融合新模式 |
3.2 沈阳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产业规模体量偏小,结构发展不够均衡 |
3.2.2 统筹规划刚性监督不足,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脱节 |
3.2.3 城市特色不鲜明,核心竞争力不强 |
3.2.4 产业体系不够健全,产品缺乏有效支撑 |
3.3 沈阳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面临的挑战 |
3.3.1 深化改革激发创新,聚力文旅深度融合 |
3.3.2 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复兴做强文旅产业 |
第4章 文旅产业融合优秀城市的先进经验 |
4.1 浙江“唐诗之路”文旅融合的实践 |
4.2 成都“夜游锦江”夜经济的发展与数字技术的应用 |
第5章 沈阳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的对策 |
5.1 助推思维观念转变,深度融合核心理念 |
5.2 政府引导,规划引领 |
5.3 发挥文旅资源优势,打造沈阳特色品牌 |
5.4 确保基于市场主体,增强区域内竞争力 |
5.5 新兴产业“文旅+”,跨界融合多产业 |
第6章 “文旅+”对沈阳文旅融合发展的助推作用 |
6.1 文旅+金融:金融赋能文旅,助力融合发展 |
6.2 文旅+科技:打造数字经济优势,促进科技文旅创新 |
6.3 文旅+工业:提升文旅装备水平,唱响大工业文化游 |
6.4 文旅+农业:发掘多元价值,助推乡村振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产业兴旺视角下剑川白族木雕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整理法 |
(二)田野调查法 |
(三)个案研究法 |
四、研究综述 |
(一)关于产业兴旺的研究 |
(二)关于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 |
(三)关于剑川白族木雕产业发展的研究 |
五、创新与局限 |
(一)预期创新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
一、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背景 |
(一)乡村振兴的提出 |
(二)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 |
二、传承民族文化可以促进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产业发展 |
(一)产业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新生 |
(二)产业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 |
(三)产业发展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 |
三、依靠传统文化产业实现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 |
(一)民族文化在乡村振兴时代的繁荣 |
(二)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的振兴 |
第二章 剑川白族木雕发展溯源 |
一、剑川木雕的历史变迁 |
(一)白族木雕文化介绍 |
(二)剑川木雕起源 |
(三)剑川木匠走夷方 |
二、剑川木雕产业的曲折发展 |
(一)新中国成立后木雕产业发展 |
(二)改革开放以来木雕产业发展 |
(三)新世纪木雕产业新发展 |
第三章 剑川木雕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
一、传统工艺与现代需求之间的张力 |
(一)传统手工生产效率低 |
(二)创意理念薄弱 |
(三)艺术性与实用性难以平衡 |
二、木料需求与生态保护较难平衡 |
(一)木材资源枯竭 |
(二)新材料拓展面临困难 |
(三)民族传统生态理念有待升级 |
三、工匠传承结构失调 |
(一)老工匠思维固化 |
(二)中坚力量自身培养动力不足 |
(三)青年人才发展后劲薄弱 |
四、市场发展薄弱 |
(一)经营模式有待升级 |
(二)销售方式有待革新 |
(三)市场占有率低 |
第四章 产业兴旺视角下剑川木雕产业发展路径 |
一、推动手工与机器加工协同生产 |
(一)完善生产加工模式 |
(二)以创意生产为核心 |
(三)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 |
二、提升生态理念优化木雕原材料利用率 |
(一)开发可利用树木材料 |
(二)着力拓展新技术材料研发 |
(三)发扬“大匠无弃材”理念 |
三、夯实工匠传承基础 |
(一)加强老工匠自身培养 |
(二)提升中坚力量创作能力 |
(三)让青年一代看到产业希望 |
四、开发市场以销促产 |
(一)加强技术与艺术的联姻 |
(二)引进专业销售公司 |
(三)打造剑川文化产业品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乡村振兴背景下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农旅产业融合的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四、技术路线图 |
五、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农旅产业融合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农旅产业融合的概念 |
一、产业融合 |
二、农旅产业融合 |
三、其他相关概念 |
第二节 农旅产业融合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体验经济理论 |
三、休闲经济理论 |
四、乡村振兴战略理论 |
第二章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兴起和现状 |
第一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 |
一、传统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需要 |
二、乡村振兴是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契机 |
第二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 |
一、探索发展阶段(1987-1999) |
二、缓慢发展阶段(2000-2005) |
三、规范发展阶段(2006-2012) |
四、提质创新阶段(2013年至今) |
第三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
一、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着 |
二、农旅产业融合发展速度加快 |
三、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特点 |
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模式 |
第三章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程度的测度 |
第一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评价模型 |
一、评价对象及目的 |
二、评价方法 |
三、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耦合协调度模型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二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定量评价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二、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水平测算 |
三、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水平分析 |
第四章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 |
一、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 |
二、地理区位和交通区位优势 |
三、政策导向和支持优势 |
四、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基础优势 |
第二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的政策指导和扶持不能满足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 |
二、农旅产业融合主体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 |
三、农旅产业融合新业态缺乏创新和文化内涵 |
四、营销宣传力度不够 |
五、人才流失导致产业融合发展专业型人才短缺 |
第五章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国内外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国内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案例 |
二、国外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案例 |
三、国内外案例对青龙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启示 |
第二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
一、以城区为核心开发满乡满韵风情游和近郊农旅项目 |
二、发展壮大农业产业集群和农旅产业融合集聚区 |
三、建设和完善旅游服务站和农产品全网络销售模式 |
四、打造旅游型农副产品加工体系 |
五、构建线上线下同步的农旅信息服务平台 |
第三节 促进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强化政府指导作用,为产业融合构建良好的宏观保障体系 |
二、加强融合主体合作和产业资源融合,增强辐射效应 |
三、依据民族文化和山地特色,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融合产品 |
四、构建营销网络,提高行业竞争力 |
五、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苏州文旅融合发展的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文旅融合发展研究 |
1.3.2 文旅融合评价研究 |
1.3.3 文旅融合空间格局分析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旅融合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文化、旅游与文化旅游概念内涵 |
2.1.2 文化产业、旅游业与文旅产业概念内涵 |
2.1.3 产业融合与文旅产业融合概念内涵 |
2.2 文旅产业链融合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
2.2.1 文旅产业链融合内涵 |
2.2.2 文旅产业链融合演进过程 |
2.3 文旅融合空间格局的发展规律与特征分析 |
2.3.1 文旅融合的空间集聚特征 |
2.3.2 文旅融合的空间格局演进过程 |
第三章 苏州文旅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分析 |
3.1 基本概况与背景 |
3.1.1 苏州市基本概况 |
3.1.2 苏州文旅融合背景 |
3.2 优势条件分析 |
3.2.1 文化与旅游资源丰富 |
3.2.2 文旅产品市场需求庞大 |
3.2.3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基础坚实 |
3.2.4 文旅融合发展政策环境优越 |
3.3 文旅融合现有成效 |
3.3.1 文旅产业链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
3.3.2 文旅产业空间集聚水平不断提高 |
3.3.3 全域旅游文化化新格局初步形成 |
第四章 苏州文旅产业链融合评价与分析 |
4.1 文旅产业链融合的“物元-耦合协调”分析模型构建 |
4.1.1 文旅产业链融合评价方法 |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3 评价因子的选取 |
4.1.4 物元分析法 |
4.1.5 耦合协调分析法 |
4.2 文旅产业链融合的“物元-耦合协调”评价 |
4.2.1 样本城市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
4.2.2 文旅产业链融合的物元分析与耦合协调度计算 |
4.2.3 文旅产业链融合评价结果与特征 |
4.3 文旅产业链融合问题分析 |
4.3.1 文化资源旅游产品化程度低 |
4.3.2 旅游文化化渠道建设不足 |
4.3.3 文旅要素配置方式有待优化 |
第五章 苏州文旅融合的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
5.1 文旅融合的局域空间相关性评价模型构建 |
5.1.1 文旅融合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
5.1.2 数据提取与前期处理 |
5.1.3 局域空间相关性分析法 |
5.2 文旅融合的局域空间相关性分析 |
5.2.1 研究区与数据采集 |
5.2.2 文旅产业局域空间空间相关性计算 |
5.2.3 文旅产业空间融合评价结果与特征 |
5.3 文旅融合的空间格局问题分析 |
5.3.1 区域文旅要素流动不畅 |
5.3.2 文旅融合空间格局缺乏引导 |
第六章 苏州文旅融合发展的优化策略 |
6.1 推动文化资源旅游产品化内容创新 |
6.1.1 充分挖掘苏州传统文化内涵 |
6.1.2 结合新型载体进行文化资源旅游产品化创新 |
6.1.3 探索文化资源旅游化新模式 |
6.2 促进旅游文化化的流通渠道建设 |
6.2.1 推动传统文化场所旅游化 |
6.2.2 进行文旅数字化流通渠道建设 |
6.3 优化文旅要素配置 |
6.3.1 破除文旅要素配置机制障碍 |
6.3.2 引导要素向文旅产业配置 |
6.3.3 扩大文旅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 |
6.3.4 健全文旅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
6.4 优化文旅融合的空间格局 |
6.4.1 优化区域文旅要素流动环境 |
6.4.2 进行系统性产业空间引导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 ——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学术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民族村寨旅游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田野点的选择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1.4 研究思路、限定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必要的限定和说明 |
1.4.3 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和技术路线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反贫困主要理论 |
2.1.1 经济增长的反贫困理论 |
2.1.2 权威干预反贫困理论 |
2.1.3 参与式反贫困理论 |
2.2 内源性发展理论 |
2.2.1 内源性发展理论的背景和内涵 |
2.2.2 内源式发展和外源式发展的区别 |
2.2.3 内源式发展理念的旅游利益相关者分类 |
2.2.4 内源式发展与精准扶贫的契合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1 利益相关者影响 |
2.3.2 利益相关者参与 |
2.3.3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
2.3.4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概况 |
3.1 特色村寨建设与旅游扶贫 |
3.1.1 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 |
3.1.2 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和开发的相关政策 |
3.1.3 特色村寨建设助推旅游扶贫开发 |
3.2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过程 |
3.2.1 贵州贫困现状和原因 |
3.2.2 贵州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 |
3.2.3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历程 |
3.3 贵州旅游扶贫取得的成绩 |
3.3.1 乡村旅游是贵州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 |
3.3.2 贵州乡村旅游扶贫成绩显着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应 |
4.1 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发展概况 |
4.1.1 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社区概况 |
4.1.2 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旅游资源概况 |
4.1.3 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
4.2 两个村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实际受益状况 |
4.2.1 两个村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经济受益 |
4.2.2 两个村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非经济受益 |
4.3 两个村寨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调查 |
4.3.1 研究假设 |
4.3.2 问卷设计与调查 |
4.3.3 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效应感知 |
4.4 两个村寨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的验证与分析 |
4.4.1 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感知差异分析 |
4.4.2 村寨居民旅游扶贫感知对旅游态度的影响 |
4.5 两个村寨贫困居民旅游参与存在主要问题 |
4.5.1 贫困居民参与度有待提高 |
4.5.2 村寨整体参与层次较低 |
4.5.3 贫困居民旅游受益的持续性不强 |
4.5.4 贫困居民旅游参与的可实现性不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原因 |
5.1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政府因素 |
5.1.1 科层制工作机制自身影响了扶贫实效 |
5.1.2 重经济发展轻扶贫目标 |
5.1.3 地方政府的“自利性” |
5.2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市场因素 |
5.2.1 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益贫性体现不足 |
5.2.2 旅游漏损弱化了扶贫效应 |
5.2.3 旅游企业的逐利本质与扶贫的弱关联性 |
5.3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社区因素 |
5.3.1 社区权利约束 |
5.3.2 社区精英俘获 |
5.3.3 农村基层组织功能的缺位 |
5.4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贫困人口因素 |
5.4.1 参与旅游的动力不足 |
5.4.2 参与旅游的资本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民族村寨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和路径选择 |
6.1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背景和意义 |
6.1.1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背景 |
6.1.2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意义 |
6.2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理念和内容 |
6.2.1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理念 |
6.2.2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内容 |
6.3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基础和原则 |
6.3.1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基础 |
6.3.2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原则 |
6.4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不同主体角色职能定位及相互合作 |
6.4.1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不同主体的角色职能定位 |
6.4.2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不同主体的合作机制 |
6.5 民族村寨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的实施路径 |
6.5.1 贯彻“有限政府”的旅游扶贫开发理念 |
6.5.2 激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的内生动力 |
6.5.3 依托本地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
6.5.4 精英引领民族村寨的组织化建设 |
6.5.5 从制度上保障贫困人口的利益所得 |
结论 |
附录1 |
附件2 |
参考文献 |
(7)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8)旅游溢出效应及其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问题提出 |
二、研究进展与述评 |
(一) 经济外部性相关研究 |
(二) 溢出效应的研究体系 |
(三) 溢出与经济增长研究 |
(四) 旅游经济效应研究 |
(五) 旅游溢出效应研究 |
(六) 综述小结 |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意义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应用 |
一、概念界定 |
(一) 溢出效应 |
(二) 旅游溢出效应 |
(三) 发展带动与发展剥夺 |
(四) 其他相关概念 |
二、理论应用 |
(一) 溢出效应与区域发展理论 |
(二) 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理论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旅游溢出效应机理解析 |
一、形成机理 |
(一) 溢出施力方 |
(二) 溢出应力方 |
(三) 溢出传力方 |
(四) 溢出大系统 |
(五) 溢出效应实现 |
二、传导机理 |
(一) 区域间传导 |
(二) 区域内传导 |
三、溢出形式 |
(一) 区内增长溢出 |
(二) 区间空间溢出 |
四、溢出影响 |
(一) 本地经济增长 |
(二) 区际经济关联 |
五、研究路径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旅游溢出效应理论模型 |
一、理论依据 |
(一) 空间溢出理论链 |
(二) 增长溢出理论链 |
二、空间溢出效应机理 |
(一) 内涵目标 |
(二) 影响因素 |
(三) 指标体系 |
三、增长溢出效应机理 |
(一) 内涵目标 |
(二) 影响因素 |
(三) 指标体系 |
四、研究假设 |
(一) 假设一:作用两面性 |
(二) 假设二:影响差异性 |
(三) 假设三:正向拉动性 |
(四) 假设四:大小同向性 |
五、理论模型 |
六、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旅游溢出效应测度模型 |
一、空间溢出效应计量模型 |
(一) 空间相关分析 |
(二) 空间权重矩阵 |
(三) 空间计量模型 |
(四) 计量模型选择 |
二、增长溢出效应计量模型 |
(一) 旅游溢出生产函数 |
(二) 增长溢出模型设定 |
(三) 客观平稳性检验 |
三、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旅游空间溢出效应测度 |
一、案例地选择:云南省16个州市 |
二、空间相关性分析 |
(一) 空间异质性分析 |
(二) 空间相关性分析 |
三、空间计量分析 |
(一) 空间溢出效应测度 |
(二) 空间溢出结果分析 |
四、时空演进分析 |
(一) 2005-2010年空间溢出效应 |
(二) 2011-2017年空间溢出效应 |
(三) 两阶段溢出效应对比分析 |
五、发展带动与发展剥夺 |
六、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旅游增长溢出效应测度 |
一、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 |
二、增长溢出效应分析 |
(一) 增长溢出效应测度 |
(二) 增长溢出结果分析 |
三、各州市增长溢出效应分析 |
(一) 各州市溢出结果分解 |
(二) 各州市溢出情况解析 |
(三) 各指标州市溢出情况 |
四、发展带动与发展剥夺 |
五、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旅游溢出效应调控 |
一、旅游溢出效应调控思路 |
(一) 空间溢出效应调控思路 |
(二) 增长溢出效应调控思路 |
二、空间溢出效应调控 |
(一) 促进发展带动 |
(二) 抑制发展剥夺 |
三、增长溢出效应调控 |
(一) 促进发展带动 |
(二) 抑制发展剥夺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 理论研究结论 |
(二) 实证研究结论 |
(三) 发展协调结论 |
二、主要创新 |
(一) 研究视角创新 |
(二) 理论体系创新 |
(三) 实证检验创新 |
三、研究展望 |
(一) 深化现有研究 |
(二) 拓展研究内容 |
(三) 统筹研究主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四川省旅游产业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 |
1.2.2 旅游产业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旅游产业 |
2.1.2 旅游产业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经济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系统理论 |
2.3 旅游产业效率的影响机理分析 |
2.3.1 旅游产业效率的内力驱动机理 |
2.3.2 旅游产业效率的外力推动机理 |
第三章 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
3.1 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
3.2 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特征 |
3.2.1 旅游资源禀赋程度高 |
3.2.2 旅游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 |
3.2.3 旅游业态构成形式多样 |
3.2.4 旅游法制建设日趋完善 |
第四章 四川省旅游产业效率评价 |
4.1 研究对象及评价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评价方法 |
4.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1 变量选取 |
4.2.2 数据来源 |
4.3 效率评价结果及分析 |
4.3.1 总体效率分析 |
4.3.2 五大旅游区效率分析 |
第五章 四川省旅游产业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5.1.1 变量选取 |
5.1.2 描述性统计 |
5.1.3 数据来源 |
5.2 数据检验与模型构建 |
5.2.1 计量模型的选择 |
5.2.2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5.2.3 数据的协整检验 |
5.2.4 计量模型的构建 |
5.3 影响因素的识别与结果分析 |
5.3.1 影响因素的模型估计结果 |
5.3.2 实证分析与解释 |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概况 |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构成 |
一、物质型历史文化资源 |
二、非物质型历史文化资源 |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价值 |
一、独特的文化价值 |
二、巨大的经济价值 |
三、广泛的社会价值 |
第三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背景与目标 |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机遇 |
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需要 |
二、文化产业将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
三、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基础 |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
二、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 |
三、雄厚的科技教育资源 |
四、密切的文化合作交流 |
第三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目标 |
一、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
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
三、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
第四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现状 |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
一、武汉城市圈进入文化产业发展加速期 |
二、环长株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优势突出 |
三、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特色产业分析 |
一、文博创意产业 |
二、文化旅游产业 |
三、民间工艺美术产业 |
四、动漫游戏产业 |
五、节庆会展产业 |
第五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力度不够 |
二、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深入 |
三、文化资源整合不充分 |
四、文化创新能力不足 |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文化认同感不足导致凝聚力缺乏 |
二、行政区划的阻隔影响区域协作 |
三、农耕文化与内陆意识阻碍创新发展 |
第六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路径 |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原则 |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
二、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 |
三、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兼顾原则 |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动力因素 |
一、文化因素 |
二、制度因素 |
三、技术因素 |
四、创意因素 |
五、人才因素 |
第三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对策 |
一、增强文化认同,促进交流合作 |
二、改革体制机制,激发文化活力 |
三、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产业集聚 |
四、实施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含量 |
五、优化文化环境,吸引高端人才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四、试论有关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产业政策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许嘉禾. 山东大学, 2021(11)
- [2]沈阳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研究[D]. 左大正. 鲁迅美术学院, 2021(09)
- [3]产业兴旺视角下剑川白族木雕发展研究[D]. 隋鑫. 大理大学, 2021(10)
- [4]乡村振兴背景下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婉新.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苏州文旅融合发展的评价与优化研究[D]. 郑奇洋.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6]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 ——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为例[D]. 朱宝莉.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7]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8]旅游溢出效应及其测度研究[D]. 唐夕汐. 云南大学, 2019(09)
- [9]四川省旅游产业效率影响因素研究[D]. 邹丹.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10]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D]. 张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