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污先锋——记上海申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论文文献综述)
徐振刚[1](2020)在《中国现代煤化工近25年发展回顾·反思·展望》文中指出发展现代煤化工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发挥煤炭能源相对资源优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要措施,是缓解石油和天然气供需矛盾的现实手段。中国现代煤化工发展始于20世纪末,贯穿"九五"至"十三五"共5个"五年计划"近25年。现代煤化工区别于传统煤化工,包括煤直接液化、煤气化、费托合成、大型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甲醇制芳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回顾了中国现代煤化工近25年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各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下开展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工作的时代特征;介绍了中国现代煤化工从实验室研究、工程化开发、工业化示范到产业化发展再到进一步升级完善的历史脉络。概述了中国现代煤化工的发展现状,梳理了近25年现代煤化工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包括煤化工核心技术、专用催化剂、关键设备等方面实现的重大突破。煤直接液化、煤气化、合成气费托合成、甲醇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工艺路线的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均已实现重大突破,技术水平总体上已位居世界前列,其中煤直接液化、甲醇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阐述了5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现代煤化工工业化示范项目,汇总了中国现代煤化工各主要技术方向已建成投运的工业化示范项目及产业规模。最后对近25年的快速发展历程进行了反思,总结了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和值得关注的工作要点。面对煤炭工业转型升级、煤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分析了中国现代煤化工仍然存在总体技术水平需进一步升级,主要产品档次需进一步提高,项目经济效益需进一步改善等主要问题与面临的产业核心竞争力需进一步提升的严峻挑战,据此指出了中国现代煤化工未来科技创新的技术方向及工作重点。现代煤化工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应是煤化工高端差异化新产品的开发,特别是高性能、高附加值类新产品的开发,这也是煤化工行业的本质特征。
谢福伟[2](2018)在《萧江流域污染成因识别及综合整治措施研究》文中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论断。全面提高水环境质量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2017年6月江西省政府出台了《江西省消灭劣Ⅴ类水工作方案》,提出了重点治理自2016年以来出现过劣Ⅴ类和Ⅴ类水质的44个断面并保持和持续改善其余断面水质的目标。萧江位于樟树市境内,它的终点下土湖断面属于宜春市市控断面。下土湖断面就属于省内出现过劣Ⅴ类水的44个断面之一。为消灭萧江劣Ⅴ类水并逐步改善至稳定达到Ⅲ类水标准,本研究采用资料收集、现场勘察、现状监测等多种调查方法对萧江流域污染成因进行识别、分析并提出了综合整治措施。研究过程及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前期资料收集分析、现场勘察掌握了较为全面的萧江流域水文水系和社会经济概况。提出了萧江支流划分原则和划定方法,选定将萧江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流域段的三个控制断面。萧江总计291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被划分为22处支流控制单元。(2)采用流速仪测流法测定各支流的流量,统计分析出各条支流对萧江下土湖断面的流量贡献率。支流流量对萧江总流量的贡献率以草塘支流最大,其贡献率为19.21%,其次是窑前支流和吴城支流,它们的贡献率分别为12.9%和10.14%。流量测定结果表明支流流量对萧江下土湖断面流量的贡献率具有如下规律:上游>中游>下游。(3)按照土地利用状况将萧江流域污染源分为农田、水域、居民区、养猪单元四大块。通过面积统计和结合相关技术文件的经验关系估算各污染源的污染物产生量。结果表明污染物的产生量的贡献率按照污染物来源计有以下规律:养猪>农田>居民>水域。污染物最大的来源是养猪废水,养猪废水贡献的COD占86.89%、NH3-N占45.59%、TP占27.56%。(4)使用单因子评价法对萧江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估,利用2016年3月到2017年4月这十几个月的监测数据得出的评价结果显示萧江三个控制断面均以劣Ⅴ的情况居多,萧江受到污染的程度较重。(5)结合萧江流域污染成因的识别结论从“截污”+“治理”的理念出发,对萧江流域的污染整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直接工程措施和间接工程措施。采用经验关系法和统计分析法量化了每项工程带来的污染物削减效益,汇总后对比达标通量结算值,证明了下土湖断面达到Ⅲ类水标准是可行的。(6)小试实验表明,向超标河水中投加次氯酸钙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和总磷并且不产生对自然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的物质。当加药量达到理论计算值的1.5倍时,氨氮的去除效率可达到64.7%。反应后的水中剩余氨氮浓度仅为0.60mg/L。总磷的去除效果也达到了39.6%,残余的总磷浓度为0.169 mg/L。加药反应后水质能达到地表水的Ⅲ类水水质标准。(7)萧江水体出现临时超标时可采用成套化的加药喷洒装置在选定的八个断面进行紧急加药处理。按照萧江的流量和污染负荷计算,平均每套加药系统的建设投资为3.6万元,运行成本为1.17万元/天。处理成本不高,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叶琴[3](2018)在《解析型与合成型产业创新网络比较 ——以中国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借助创新网络,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搜索并利用外部知识,提升创新效率。创新网络成为企业、产业提升创新能力与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尽管区域经济学界、经济地理学界对产业创新网络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对不同产业部门创新网络的异同关注不多,对不同产业类型创新网络的空间特征、创新网络结构、内部作用机理、外部创新绩效缺乏系统研究,这也是本文的主攻方向。不同学者对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认知各不相同,主体的中心度、结构洞、关系强度、三元闭包等网络结构变量对创新的影响莫哀一是。造成这种认识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未从创新网络形成的根本驱动因素——知识生产与转化的角度研究问题。实际上,知识是产业技术创新的起点,其异质性决定了创新网络的差异。在创新网络与知识互动的研究中,现有研究成果多以二分法,划分知识类型与网络空间范围,一些学者断定隐性知识在本地尺度互动,显性知识在全球尺度互动,却忽视了创新过程中显性与隐性知识的互动与转换,忽视了不同类型知识可编码程度的差异。本文以Asheim产业知识基础理论为指导,着眼于制造业中两类不同知识基础产业:解析型产业(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与合成型产业(以工程技术知识为基础),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与节能环保产业为例,借助2004-2014年两个产业的专利数据、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企业调查数据,利用Ucinet、Arcgis、Stata、R语言等软件以及混合回归模型、系统GMM方法、负二项回归等方法,系统论述了解析型产业与合成型产业的知识基础、空间特征、发展演化、影响因子与作用机理、创新绩效的异同。论文的主要结论为:(1)解析型与合成型产业创新网络空间范围不同,解析型产业创新网络本地化特色鲜明,而合成型产业创新网络跨区域特征显着。解析型产业新生产的知识前沿新颖、错综复杂、隐性特征显着,需要深厚的科学基础与勇于创新、冒险的企业精神,但这些知识容易被编码,并借助学术载体易于传播。合成型产业所需的技术知识相对简单、系统性较强、对合作创新需求较高,对市场占有、拓展行为与效果依赖程度较高。由于解析型与合成型产业所依托的知识不同,导致二者所延伸出来的创新网络也存在较大差异。从群体关系方面看,解析型产业依托产学研一体化创新联盟,其创新网络高度依赖主体间的认知邻近与信任,本地化的三元闭包特征显着,以确保独享创新成果及其带来的技术与竞争优势,从而平衡大规模研发投入所带来的经营风险;群体内部形成三元闭包关系,群体之间关系相对封闭,整体网络呈现强联结稀疏型结构。而合成型产业依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其合作伙伴多,合作关系的变动较大,网络稳定性更弱,整体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结构。(2)解析型与合成型产业创新网络的影响因子不同,中心度、结构洞、合作广度、合作深度对二者创新绩效的影响迥异。解析型产业创新网络是强联结稀疏型网络,主体中心性不突出,中心度对创新的作用不显着;企业一般拥有研发人员较多,与地理邻近高校、研究院所等创新伙伴联系紧密,获取和转化知识能力强;占据结构洞越多的企业能够搜索越多的外部知识并将知识转化,其创新绩效越高,地理邻近作用显着;由于信任和认知邻近是产业主体合作的前提,因此合作深度而不是合作广度促进主体创新。而合成型产业创新网络为核心-边缘结构,位居核心位置的主体间组成了强企业组团,组团内部合作单一、合作强度较高,结构洞限制度高,中心度、结构洞与创新绩效都呈负相关关系;产业创新过程中,需要多样化的知识支持,合作广度对主体创新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合作深度对创新的作用相对不显着。(3)解析型与合成型产业创新网络的发展演化过程不同,网络封闭性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二者的影响有一定差异。解析型产业创新网络涉及到复杂知识,在复杂知识未编码化前,封闭的网络结构能够降低知识溢出风险,保证研发者的收益,有利于创新;在城市内部,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较多,企业之间的互动很少;同时,分析型知识容易被编码,容易通过阅读文献与专利、参加会议等方式,跨越遥远距离进行传播,随着创新网络的完善、成熟,卓越中心城市之间创新合作关系日趋紧密;地理邻近、认知邻近对企业合作创新都很重要,从时间演化来看,本地化的三元闭包关系对主体创新的作用由“正”转“负”。而对于与合成型产业创新网络而言,隐性的技术知识交流是企业创新合作的基础,地理邻近、组织邻近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邻近城市企业之间创新互动频繁,本省和本国合作创新比例高于解析型产业创新网络;从时间演化来看,封闭的网络结构从始至终一直不利于创新资源组织、知识技术传播、市场开发能力的综合运用,封闭性阻碍着主体的创新。(4)解析型与合成型产业创新网络优化途径不同。对于解析型产业,应该加大对重点理工科大学和研究院所的基础研究、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城市内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建立跨区域创新关系,建设合作高效的创新联盟,着力提升全球知识生产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对于合成型产业而言,应该利用其创新门槛较低的特点,重点推进基于延伸产业链、邻近区域错位竞争、合作共赢原则的企业之间互动合作,本着“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指导思想,加快推进区域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步伐,为经济后发城市发展创新经济、建设创新网络、实现弯道超车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叶林[4](2016)在《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绿色化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作为城市极为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安全屏障、农林生产设施和游憩服务基地,日益受到重视。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不当建设行为的强烈干扰和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的强烈需求,论文基于多地的规划实证,对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范式进行了探讨。论文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生态整体规划思路,以土地空间资源配置为基础,以“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结构、功能组织、用地布局、关键控制要素为核心内容,构建衔接多尺度、整合多功能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体例、规划管控技术、管理实施策略,以弥补现行城乡规划体系和规划范式应对绿色空间的不足,力图通过“有效保护、持续利用和合理开发”实现绿色空间的“生态优先、绿色生产、宜居生活”。论文内容包括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本体认识:(第一章)提出研究概念、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系统认知城市绿色空间的自然、社会、经济多维属性,以及显示在土地空间上的复杂结构形态;辨析影响绿色空间演进的自然力与非自然力,以及局限绿色空间规划的相关政策背景。第二部分为规划范式讨论:(第三章)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范式实证经验,揭示现行法定规划体系对绿色空间应对不足之处。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融合多种规划思想和方法,提出生态整体规划思路,探讨与现行规划体系衔接的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建构规划框架体例(规划空间层次、规划阶段及核心技术、法理地位、总体目标、利用分类和规划程序),作为指导具体规划的基本框架。第三部分为规划管控技术:结合番禺、宝鸡、眉山、重庆等地实践,围绕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用地单元三个法定规划层次,解析各层次焦点问题,衔接相关专业或专项规划要求,明确各层次规划主要内容和目标,针对重点管控内容形成核心规划技术:(第四章)在城市规划区,考量绿色空间发展战略,制订结构规划,形成分区管制政策指引;(第五章)在中心城区,组织绿色空间功能,制订用地布局规划,集成“六图一表”规划路径;(第六章)在用地单元上,建立“单元引导+片区/场地控规”的分层编制模式,对生态型片区、生活型场地和关联边缘地带提出关键指标要素体系和控规控制模式。第四部分为实施管理创新:(第七章)借鉴国内外绿色空间管理经验,提出完善管理“政策群”,优化管理“工具包”,创新管理机制。
马仁锋[5](2011)在《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80年代以来,全球化与新经济成为全球发展最重要的趋势之一。在这其中,大都市的创意经济迅猛发展、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剧烈变动,创意产业区、大都市空间随即成为21世纪初期需要深入探讨的两个重要命题。在我国,由于经济和城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借鉴国外大都市创意产业与空间可持续发展过程积累的经验,吸收和梳理相关理论并结合中国大都市空间及创意产业发展的态势,论证和阐明创意产业区演化过程中的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不但对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国民经济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也是学科前沿,需要加以研究探索。创意产业区是20世纪末以来大都市创意产业迅速崛起的载体与产物,其演化过程有四维内涵。创意产业区既需具备生产功能,又得满足从业者的生活、休憩与交流等以促进创意的生产;更为重要的是创意产业区演化既促成了大都市空间基本构成单元趋向多功能复合,又诱发了后工业大都市趋向创意空间以实现创意产业与大都市空间的协同与可持续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创意产业发展—创意产业区演化—大都市空间重构既是经济空间动力学过程,也是新产业良性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重组升级的耦合和自组织过程。据此,本论文将创意产业区演化过程与大都市空间重构融为一体进行相应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旨在促进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与规划的学科交融,同时又能为创意城市建设与新经济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本论文研究内容共由四部分构成。其中,第一部分(第1、2、3章)为绪论、进展述评和研究逻辑架构。首先从研究动态出发分别对产业区演化、城市空间重构进行文献综述,其次从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与规划两个学科的理论融合角度进行产业空间组织与大都市空间重构关联理论分析,最后在总结两者的关联性基础上,提出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与研究的技术路线,同时构建了研究的总体框架。第二部分(第4章)是创意产业区演化时空过程及机理的实证与理论探究。首先基于伦敦西区、东京练马区、纽约SoHo区演化历程的实证和案例分析,揭示了创意产业区演化的时空律,然后从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解析了创意产业区演化的驱动力、路径与趋向。第三部分(第5、6、7、8章)是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国外典型案例(伦敦、纽约、东京)的全面解析,论证和阐明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的关联因素与作用机理、大都市空间对创意产业区演化响应的模式与机理;然后以中国最大都市上海为研究地区,对上述结论进行论证研究和解析同时,阐明上海创意产业区发展重构大都市空间的作用、格局及问题;最后提出大都市空间重构管治方略。在这个过程中,将创意产业区演化和大都市空间重构进行了交互式分析,由此验证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的确切性。第四部分(第9章)为结论与展望。本论文的主要结论:(1)创意产业区演化的时空过程表现为:①创意产业区构成要索量与质变及集聚-扩散运动,整体则呈现有机体的生命周期过程与空间维的集聚-扩散运动复合等时空特性;②创意产业区演化过程基本遵循形成、发展两阶段规律,但形成阶段受创意人才和区域优势作用明显、发展阶段受产业模式与文化艺术持续繁荣等作用明显,而且演化过程受内、外力源差异形成自发型、政府主导型两类模式等。(2)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的机理是:①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作用体现在个体创意产业区演化直接重构大都市某一个或几个街区的实体、经济与社会文化空间并形成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意空间,群体创意产业区演化促使城区空间转型与“创意城区”生长。且个体或群体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生产出的创意空间在不同发育阶段有不同的空间秩序和多样化路径。创意产业区的依托载体类型及利用模式、内部空间构成、产业类型和从业人数等是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的主要关联因素;总体而言,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的作用机理是:各创意行为主体利用创意产业项目网络环境,根据各自的空间需求,通过都市空间实践对项目实施的推动过程,在创意驱动下的博弈过程。②大都市空间对创意产业区演化的响应机理是指大都市空间通过创意产业行为主体的空间实践,对创意产业区演化响应的空间选择、自我调整和调适过程;动态响应模式具有层进性和阶段性,具有创意阶层主导型、规划主导型两种基本模式;政府与创意企业在空间博弈与空间权力互馈中实现自我的空间认知调整,最终在空间实践中达成共识是大都市空间对创意产业区演化的响应机制。③作用和响应过程的产出为创意空间。④总体而言,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的机理主要体现在创意空间生产,在本质上是多元行为主体在时代背景与自我多边互动中形成的行为网络综合约束下主体利用自身空间能力追求空间利益并达成项目空间实践共识生产创意空间的过程。它既是趋向创意城市的大都市空间重构的内在作用机理,又是塑造创意空间的过程;其动力源自行政力、市场力和社会力,而生产模式以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为主。(3)上海的研究表明:①创意产业区演化推动了大都市内城空间的转型升级与创意空间生长,加速了创意城市建设进程,优化了内城空间结构,以此推动城市功能转换和提升;②创意空间的生产状态是大都市空间重构格局特征的指示器,可采用创意企业或创意阶层密集地加以判识,本论文综合运用GeoDA软件和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上海大都市创意空间呈现以静安、卢湾为中心的“双核”空间格局。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第一,本论文系统评述产业区演化与城市空间重构研究成果,尝试构建了“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研究逻辑框架,以此克服“过程—机理—格局”城市空间重构传统研究范式的弊病,将创意产业政策、创意城市战略和大都市空间重构融为一体加以研究和探索,具有较强的学科前沿性与理论创新性。第二,建构了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的“作用”与“响应”交互分析,阐释、论证与揭示了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的机理,具有较强的学科开拓性和学术创新性。第三,通过探讨和论证单体与群体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的关联性,沟通了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的一般规律与创意城市实践,提出了创意城市形成、发展的新路径。
刘抚英[6](2007)在《中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协同再生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工业废弃地是面临衰退的矿业城市危机与复兴的双重载体。一方面它是城市危机的承载对象,表现为对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产生诸多负效应;另一方面,因其所具有的再利用优势而有条件转化为促进城市复兴的积极因素。探求通过工业废弃地的更新利用推动矿业城市摆脱困境是研究的主要出发点。本文首先对作为研究背景的我国矿业城市概况进行解读,厘清了矿业城市的界定、分类、地区分布及空间结构,探讨了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归纳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进而,研究提出了工业废弃地的概念,剖析了其产生原因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析指出了目前国内工业废弃地再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建立工业废弃地系统模型并对系统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协同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本文提出了“协同再生”的观点,构建了系统协同再生的研究结构。据此,本文对系统协同再生的目标进行解析,提出系统进化的总目标、各子系统进化目标以及各子系统之间协同目标;探索系统协同再生的运行机制。研究中引用协同学中支配和控制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产生协同作用的“序参量”的概念,通过对工业废弃地系统协同再生的“隐喻序参量”进行描述和辨识,提出了构成系统的环境、经济、社会子系统以及系统整体的隐喻序参量分别为“生态系统进化”、“产业结构优化”、“社会利益维系”和“发展循环经济”,并以此作为土地更新利用的框架,论述了四个框架下工业废弃地土地更新利用的11种模式。进而,提出了土地更新利用的程序。其后,总结了大地艺术创作、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景观重构、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污染场地清理等工业废弃地场地与设施再生的方法。最后,在案例实证研究部分,分别针对“唐山市古冶区林西矿区”和“徐州市九里湖周边地区”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废弃地,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更新利用的对策。
阮新财,郭亚凤[7](2001)在《治污先锋——记上海申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文中研究表明 随着经济和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一场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绿色运动正在全世界兴起。在农业生产中,聚稀烃膜广泛用作于农用地膜以保墒,提高土壤温度,抑制杂草生长,对农作物增产具有重大意义;塑料薄膜作为包装材料,包括食品包装其用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废塑料薄膜的弃置问题变得日趋严重。其废弃
二、治污先锋——记上海申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治污先锋——记上海申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煤化工近25年发展回顾·反思·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煤化工发展历程 |
1.1“九五”期间,梳理实验室成果,开始试验验证 |
1.2“十五”期间,转入工程化开发,开始中间试验 |
1.3“十一五”期间,转入产业化开发,开始工业示范 |
1.4“十二五”期间,转入商业化开发,开始升级示范 |
1.5“十三五”期间,转入企业化运营,继续升级示范 |
2 煤化工核心技术 |
2.1 煤气化技术 |
2.2 煤直接液化技术 |
2.3 煤间接液化 |
2.4 煤制烯烃技术 |
2.5 煤制乙二醇技术 |
2.6 煤制芳烃技术 |
3 煤化工专用催化剂 |
3.1 煤直接液化催化剂 |
3.2 费托合成催化剂 |
3.3 甲醇制烯烃(MTO)催化剂 |
3.4 煤制乙二醇系列催化剂 |
4 煤化工关键设备 |
4.1 大型煤气化炉设备 |
4.2 煤直接液化反应器 |
4.3 煤间接液化反应器 |
4.4 大型空分设备及压缩机组 |
4.5 特种泵设备 |
5 煤化工工业化示范和升级示范典型项目 |
5.1 世界上首个煤直接液化工业化示范项目 |
5.2 世界上首个煤制烯烃(DMTO)工业化示范项目 |
5.3 世界上单厂生产规模最大的煤间接液化制油工业化升级示范项目 |
5.4 世界上单厂生产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SMTO)工业化升级示范项目 |
6 煤化工产业规模 |
6.1 煤制油(包括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煤油共炼) |
6.2 煤制烯烃(包括煤制烯烃和甲醇制烯烃的MTO与MTP) |
6.3 煤制乙二醇(包括其他气源制CO和H2) |
6.4 煤制天然气 |
7 现代煤化工发展回顾与思考 |
7.1 技术研发与经费投入 |
7.2 中间试验与工程示范 |
7.3 项目准备与工程建设 |
7.4 企业运营与精细管理 |
7.5 行业规范与专业管理 |
7.6 政策引导与宏观调控 |
7.7 发展质量与科技创新 |
8 现代煤化工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8.1 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
8.2 研究重点及方向 |
(2)萧江流域污染成因识别及综合整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流域污染防治技术 |
1.2.1 截污削减技术 |
1.2.2 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的排水管网 |
1.2.3 河道清淤技术 |
1.2.4 人工复氧技术 |
1.2.5 生物治理技术 |
1.2.6 引流稀释技术 |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流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2.2.1 自然地理 |
2.2.2 水文气象 |
2.3 地形地质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地层岩性 |
2.3.3 地质结构及地震烈度 |
2.3.4 水文地质 |
2.3.5 自然灾害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萧江支流划分及流量测验 |
3.1 萧江流域支流划分 |
3.1.1 支流划分原则 |
3.1.2 萧江流域支流划分 |
3.1.3 萧江支流流域汇水面积统计 |
3.2 萧江流域主要支流流量测验 |
3.2.1 测量横断面 |
3.2.2 断面流速测定 |
3.2.3 萧江流域流量测定结果 |
3.3 流量数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萧江流域污染源调查及水质监测 |
4.1 按土地利用状况统计的污染物产生量 |
4.1.1 萧江上游污染物产生情况统计 |
4.1.2 萧江中游污染物产生情况统计 |
4.1.3 萧江下游污染物产生情况统计 |
4.1.4 萧江流域污染物产生量统计汇总 |
4.1.5 萧江流域污染物产生情况小结 |
4.2 萧江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 |
4.2.1 水质监测断面 |
4.2.2 评价项目 |
4.2.3 评价标准 |
4.2.4 评价方法 |
4.2.5 萧江断面水质评价与分析 |
4.2.6 萧江断面水质监测结果 |
4.3 萧江流域水环境问题诊断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
4.3.1 萧江水体受污染的主要原因 |
4.3.2 萧江水体当前亟需解决的症结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萧江下土湖断面达标工程方案 |
5.1 萧江综合治理直接工程 |
5.1.1 关停不合规的养殖场 |
5.1.2 猪场强制实施干清粪工艺 |
5.1.3 留存猪场废水处理工程 |
5.1.4 水产养殖污染削减整治工程 |
5.1.5 水库净化处理 |
5.1.6 重点支流强化处理 |
5.1.7 集镇污水处理工程 |
5.1.8 乡村污水处理工程 |
5.1.9 其他行业污水处理工程 |
5.2 直接工程污染物削减统计 |
5.3 萧江达标治理间接工程 |
5.4 萧江下土湖断面达标可行性分析 |
5.4.1 萧江下土湖断面的月平均流量 |
5.4.2 萧江下土湖断面达标通量计算 |
5.4.3 萧江下土湖断面达标可行性分析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投加次氯酸钙紧急脱氮沉磷方案 |
6.1 试验主要目的 |
6.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2.1 实验药品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分析方法 |
6.4 实验的内容 |
6.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5.1 次氯酸钙脱氮实验 |
6.5.2 次氯酸钙沉磷效果 |
6.5.3 实验小结 |
6.6 投药方案设计 |
6.6.1 加药装置设计 |
6.6.2 加药方案投资估算 |
6.6.3 加药方案工程效益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解析型与合成型产业创新网络比较 ——以中国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创新网络研究忽视产业知识基础的影响 |
1.1.2 地理邻近对创新网络的影响争议不断 |
1.1.3 网络开放程度的边界困惑 |
1.1.4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愿景与困境 |
1.2 研究目标与问题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基础及方法 |
1.4.1 研究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创新网络研究综述 |
2.1 创新网络的知识图谱 |
2.1.1 关键词共线分析 |
2.1.2 重点文献分析 |
2.2 创新网络热点研究领域 |
2.2.1 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 |
2.2.2 创新网络与知识互动 |
2.2.3 多维邻近性与创新网络 |
2.2.4 产业创新网络研究 |
2.2.5 知识基础与创新网络 |
2.3 创新网络的研究评述 |
第3章 创新网络理论基础 |
3.1 关系地理学 |
3.1.1 关系地理学:从网络角度到网络理论化 |
3.1.2 网络理论的框架 |
3.2 社会资本 |
3.2.1 社会资本和网络本质 |
3.2.2 社会资本与区域发展 |
3.3 知识基础理论 |
第4章 中国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历程 |
4.1 产业选择依据与产业界定 |
4.1.1 案例选择依据 |
4.1.2 产业界定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况 |
4.3.1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特征 |
4.3.2 生物医药产业知识基础结构 |
4.3.3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水平空间差异 |
4.3.4 政府行为对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影响 |
4.4 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
4.4.1 节能环保产业创新特征 |
4.4.2 节能环保产业知识基础结构 |
4.4.3 节能环保产业创新水平空间差异 |
4.4.4 政府行为对节能环保产业创新影响 |
第5章 中国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产业创新网络特征 |
5.1 解析和合成型产业创新网络特征 |
5.1.1 解析型产业创新网络特征 |
5.1.2 合成型产业创新网络特征 |
5.2 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
5.2.1 合作专利数据处理 |
5.2.2 中国工博会企业访谈 |
5.3 中国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产业创新网络结构 |
5.3.1 网络群体内外关系 |
5.3.2 网络主体合作倾向 |
5.3.3 网络空间分布 |
第6章 中国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产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 |
6.1 知识基础、网络结构、地理邻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6.1.1 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对创新绩效影响 |
6.1.2 三元闭包对创新绩效影响 |
6.1.3 地理邻近对创新绩效影响 |
6.2 变量测度 |
6.3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影响 |
6.3.1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负二项回归分析 |
6.3.2 解析型产业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影响机理分析 |
6.4 节能环保产业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影响 |
6.4.1 节能环保产业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负二项回归分析 |
6.4.2 合成型产业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影响机理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讨论 |
7.1.1 解析型与合成型产业创新网络结构差异显着 |
7.1.2 知识基础与群体关系影响网络结构对创新的作用 |
7.1.3 封闭网络结构促进起步阶段的解析型产业创新 |
7.1.4 解析型产业本市和跨国主体间知识互动更强 |
7.1.5 邻近城市主体间知识互动促进合成型产业创新 |
7.2 主要创新点 |
7.2.1 比较不同知识基础产业创新网络差异 |
7.2.2 较全面的比较创新网络结构对创新的影响 |
7.2.3 比较不同空间尺度下知识互动方式 |
7.3 政策建议 |
7.3.1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建议 |
7.3.2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建议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新型城镇化必由之路 |
1.1.2 城市建设绿色化导向 |
1.1.3 绿色空间重要性凸显 |
1.2 城市绿色空间概念 |
1.2.1 城市绿色空间的概念 |
1.2.2 城市绿色空间的基本特征 |
1.3 绿色空间建设问题及内因 |
1.3.1 建设存在问题 |
1.3.2 问题内因引出 |
1.4 研究基本点 |
1.4.1 研究范围—城市规划区界与建成区界之间区域 |
1.4.2 环境特征—“山水林田湖”编织的生态基底 |
1.4.3 空间尺度—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用地三个层次 |
1.4.4 土地类型—E类非建设用地和部分H类建设用地 |
1.4.5 功能构成—“生态-生产-生活”复合功能在物质空间的表征 |
1.4.6 研究基点—绿色空间与建设空间构成城市空间整体 |
1.5 研究目的与重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重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绿色空间本体认知 |
2.1 内在多维属性认知 |
2.1.1 绿色空间的自然属性 |
2.1.2 绿色空间的社会属性 |
2.1.3 绿色空间的经济属性 |
2.1.4 绿色空间的复合功能 |
2.2 外在复杂结构认知 |
2.2.1 自然系统的空间结构 |
2.2.2 社会系统的空间结构 |
2.2.3 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 |
2.3 自然与非自然演进动力认知 |
2.3.1 自然力的作用 |
2.3.2 非自然力的作用 |
2.3.3 力的不均衡作用 |
2.4 绿色空间规划的社会政策局限认知 |
2.5 本章小结 |
3 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导向与应对思路 |
3.1 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导向 |
3.1.1 国内外规划实证 |
3.1.2 需求导向的规划范式 |
3.1.3 供给导向的规划范式 |
3.1.4 复合导向的规划范式 |
3.2 绿色空间发展趋势分析 |
3.2.1 国外经验借鉴 |
3.2.2 国内实践思考 |
3.2.3 绿色空间发展趋势 |
3.3 生态整体规划应对思路 |
3.3.1 生态整体规划的认识论基础 |
3.3.2 生态整体规划的方法论基础 |
3.3.3 生态整体规划思路的适应性 |
3.4 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体例 |
3.4.1 规划的四个基本问题 |
3.4.2 绿色空间利用分类建议 |
3.4.3 规划程序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4 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战略考量与结构规划 |
4.1 战略考量与结构规划的任务 |
4.1.1 战略制定与空间结构响应 |
4.1.2 结构规划衔接相关专业规划 |
4.1.3 结构规划的焦点问题 |
4.1.4 结构规划的主要内容 |
4.2 战略与结构的纽带:空间管制分区 |
4.2.1 国土与城市空间管制分区经验 |
4.2.2 绿色空间管制分区政策指引 |
4.3 响应“生态优先”战略:构筑区域绿色安全结构 |
4.3.1 认知功能价值与生态过程 |
4.3.2 维护绿色生态安全格局 |
4.3.3 编织城乡绿色渗透网络 |
4.3.4 合理确定生态用地总量 |
4.4 响应“绿色生产”战略:提升城市绿色产业结构 |
4.4.1 建立绿色产业集群 |
4.4.2 都市农业纳入规划统筹安排 |
4.4.3 游憩服务业促进绿色增值 |
4.5 响应“宜居生活”战略:优化城乡建设空间结构 |
4.5.1 城镇化转型区精明拓展 |
4.5.2 近郊村庄精明收缩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 |
5.1 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的任务 |
5.1.1 复合功能导向与用地布局响应 |
5.1.2 用地布局衔接相关专项规划 |
5.1.3 用地布局的焦点问题 |
5.1.4 用地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 |
5.2 保障生态功能:生态网络与关键区规划建设 |
5.2.1 生态网络结构基本要素 |
5.2.2 生态网络分级分区管控 |
5.2.3 划设城市生态功能红线 |
5.2.4 关键生态廊道规划建设 |
5.2.5 关键生态斑块规划建设 |
5.2.6 生态网络结构修复 |
5.3 引导生产功能:都市农业与游憩业规划建设 |
5.3.1 绿色产业空间复合布局 |
5.3.2 都市农业用地规划安排 |
5.3.3 维护农田景观多样性 |
5.3.4 组织环城绿道游憩体系 |
5.4 控制生活功能:城镇化转型区和村庄规划建设 |
5.4.1 适应环境紧约束的建设用地管控 |
5.4.2 城镇化转型区建设管控 |
5.4.3 村庄建设用地整理 |
5.4.4 道路生态化建设措施 |
5.5 响应复合功能导向的用地布局规划集成 |
5.5.1 基本空间管制 |
5.5.2 五大核心计划 |
5.5.3 实施行动计划表 |
5.6 本章小结 |
6 用地单元绿色空间详细控制 |
6.1 用地单元详细控制的任务 |
6.1.1 用地单元详细控制的目标 |
6.1.2 用地单元详细控制的焦点问题 |
6.2“单元引导+片区/场地控规”的分层控制体系 |
6.3 单元引导的编制 |
6.3.1 基于实施主体的单元划分 |
6.3.2“一主三副”的单元发展导则 |
6.4 片区/场地控规的编制 |
6.4.1 探索适应环境特征的控制要素 |
6.4.2 生态型片区/生活型场地划分 |
6.4.3 控规指标体系 |
6.5 片区/场地控规的控制模式 |
6.5.1“项目图则”控制模式 |
6.5.2“地块图则”控制模式 |
6.6 本章小结 |
7 绿色空间规划实施与管理策略 |
7.1 完善规划编制途径 |
7.1.1 空间规划走向空间政策 |
7.1.2 开放型协作式规划模式 |
7.1.3 主动衔接法定规划体系 |
7.1.4 自下而上推动公众参与 |
7.2 优化管理工具 |
7.2.1 借鉴资源管理区划工具 |
7.2.2 灵活运用土地管理工具 |
7.2.3 合理释放激励救济工具 |
7.3 创新管理机制 |
7.3.1 弹性选择多元管理模式 |
7.3.2 部门协作实现综合管理 |
7.3.3 配套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5)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1 产业区演化研究进展 |
2.2 城市空间重构研究进展 |
2.3 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关联研究进展 |
2.4 小结 |
3 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的理论架构 |
3.1 理论基础 |
3.1.1 相关基础理论 |
3.1.2 评价与借鉴 |
3.2 研究框架及其诠释 |
3.2.1 作用与响应:基本架构 |
3.2.2 主体、环境与机制:互动机理 |
3.3 小结 |
4 创意产业区演化的时空过程及机理解析 |
4.1 创意产业区演化的概念界定 |
4.1.1 创意产业的特征 |
4.1.2 创意产业区演化的内涵 |
4.2 创意产业区演化过程的时空规律 |
4.2.1 创意产业区演化过程的国际实践 |
4.2.2 创意产业区演化过程的时空特征 |
4.2.3 创意产业区演化的趋向 |
4.3 创意产业区演化的驱动力与路径 |
4.3.1 创意产业区演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
4.3.2 创意产业区演化的驱动力 |
4.3.3 创意产业区演化的路径 |
4.4 小结 |
5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的作用机理 |
5.1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作用的秩序与路径 |
5.1.1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作用的时空秩序 |
5.1.2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作用的主导路径 |
5.2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作用的载体与关联要素 |
5.2.1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的作用载体 |
5.2.2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的关联要素 |
5.3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的作用规律 |
5.3.1 行为主体与空间需求 |
5.3.2 作用环境与行为网络 |
5.3.3 动力机制与创意驱动 |
5.4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作用的实证分析 |
5.4.1 伦敦西区:单个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 |
5.4.2 曼哈顿:群体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 |
5.4.3 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重构作用的国际经验 |
5.5 小结 |
6 大都市空间对创意产业区演化的响应机理 |
6.1 大都市空间对创意产业区演化的响应特征 |
6.1.1 内涵与类型 |
6.1.2 特征与规律 |
6.2 大都市空间对创意产业区演化的响应规律 |
6.2.1 响应主体与空间调控 |
6.2.2 博弈环境与行为网络 |
6.2.3 响应机制与空间调适 |
6.3 大都市空间对创意产业区演化响应的实证分析 |
6.3.1 练马动漫产业区演化与东京大都市 |
6.3.2 创意产业区群体演化与伦敦大都市 |
6.3.3 大都市空间对创意产业区演化响应的启示 |
6.4 小结 |
7 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的机理:基于空间生产视角 |
7.1 创意空间生产的概念提出 |
7.1.1 概念界定 |
7.1.2 构成要素 |
7.1.3 基本特征 |
7.2 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的创意空间生产机理 |
7.2.1 创意空间的生产基础 |
7.2.2 创意空间的生产动力 |
7.2.3 创意空间的生产模式 |
7.2.4 创意空间的生产过程 |
7.3 小结 |
8 创意产业区演化与上海大都市空间的重构 |
8.1 上海创意产业发展与创意产业区演化过程 |
8.1.1 上海创意产业发展过程 |
8.1.2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演化过程 |
8.1.3 上海都市工业园转型与演化趋向 |
8.1.4 上海创意产业区诸原型的演化趋势 |
8.2 21 世纪初上海大都市空间结构的特征及重构趋势 |
8.2.1 空间结构特征 |
8.2.2 空间重构趋势 |
8.3 上海创意产业区演化对大都市空间的重构作用 |
8.3.1 上海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内城空间转型 |
8.3.2 上海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创意城市建设 |
8.4 上海创意空间生产格局评判 |
8.4.1 评判的方法构建 |
8.4.2 上海创意空间的生产格局 |
8.5 面向创意城市的大都市空间管治转型 |
8.5.1 创意经济时代中国大都市空间重构战略 |
8.5.2 产业政策转向城市战略的空间重构管治 |
8.6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成果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中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协同再生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矿业城市面临衰退的困境 |
1.1.2 工业废弃地作为矿业城市危机和复兴的双重载体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背景解读——中国矿业城市概况 |
2.1 矿业城市的界定与分类 |
2.1.1 矿业城市的界定 |
2.1.2 矿业城市的分类 |
2.2 矿业城市的地区分布 |
2.3 矿业城市的空间结构 |
2.3.1 矿业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
2.3.2 矿业城市空间结构类型 |
2.4 矿业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
2.4.1 矿业城市的形成 |
2.4.2 矿业城市的发展演化 |
2.5 矿业城市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
2.5.1 存在问题 |
2.5.2 发展对策 |
第3章 中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的基本问题 |
3.1 工业废弃地的概念 |
3.1.1 工业废弃地定义 |
3.1.2 与相近概念比较 |
3.2 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产生原因 |
3.2.1 主导产业衰退 |
3.2.2 工业企业区位转移 |
3.2.3 沿用资源生产技术方法 |
3.3 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分类与特征 |
3.3.1 煤炭型工业废弃地 |
3.3.2 油气型工业废弃地 |
3.3.3 金属与非金属型工业废弃地 |
3.4 工业废弃地更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
3.4.1 利益偏好与冲突 |
3.4.2 法规政策滞后与缺位 |
3.4.3 发展模式单调趋同 |
第4章 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系统协同再生理论框架 |
4.1 工业废弃地系统及特征 |
4.1.1 工业废弃地系统 |
4.1.2 工业废弃地系统特征 |
4.2 协同再生理论观点的提出 |
4.3 协同再生的基础理论——协同学 |
4.3.1 协同学理论的起源 |
4.3.2 协同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
4.3.3 协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
4.4 工业废弃地系统协同再生的研究结构 |
第5章 工业废弃地系统协同再生目标与机制 |
5.1 系统协同再生的目标 |
5.1.1 子系统发展进化目标 |
5.1.2 子系统协同目标 |
5.2 系统协同再生的运行机制 |
5.2.1 土地更新利用主导机制 |
5.2.2 土地复垦经营管理机制 |
5.2.3 土地更新利用经济运行机制 |
5.2.4 人员就业安置与社会保障机制 |
第6章 工业废弃地土地更新利用框架、模式与程序 |
6.1 工业废弃地土地更新利用框架 |
6.1.1 环境子系统协同再生的隐喻序参量——生态系统进化 |
6.1.2 经济子系统协同再生的隐喻序参量——产业结构优化 |
6.1.3 社会子系统协同再生的隐喻序参量——社会利益维系 |
6.1.4 系统整体进化的隐喻序参量——发展循环经济 |
6.2 “生态系统进化”框架下的土地更新利用模式 |
6.2.1 生态恢复模式 |
6.2.2 次生湿地维护模式 |
6.3 “产业结构优化”框架下的土地更新利用模式 |
6.3.1 接续替代型工业模式 |
6.3.2 都市型工业模式 |
6.3.3 都市农业模式 |
6.3.4 文化产业模式 |
6.3.5 房地产开发模式 |
6.3.6 复合型旅游业开发模式 |
6.4 “社会利益维系”框架下的土地更新利用模式 |
6.4.1 城市公共设施模式 |
6.4.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模式 |
6.5 “发展循环经济”框架下的土地更新利用模式——生态产业园 |
6.6 工业废弃地土地更新利用实施程序 |
第7章 工业废弃地场地与设施再生方法 |
7.1 大地艺术创作 |
7.1.1 大地艺术的发展历程 |
7.1.2 大地艺术应用于工业废弃地改造 |
7.2 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
7.2.1 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回顾 |
7.2.2 工业遗产的构成 |
7.2.3 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层级及模式 |
7.2.4 我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上的工业遗产资源 |
7.2.5 我国工业遗产资源的认定和分级 |
7.3 景观重构——后工业景观设计 |
7.3.1 后工业景观的概念 |
7.3.2 后工业景观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
7.4 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 |
7.4.1 刚性模式 |
7.4.2 内部重构模式 |
7.4.3 外向拓展模式 |
7.4.4 组合模式 |
7.5 污染场地清理 |
第8章 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土地更新利用案例研究 |
8.1 案例研究1——唐山市古冶区林西矿区工业废弃地更新利用 |
8.1.1 唐山市古冶区城区概况分析 |
8.1.2 林西矿区工业废弃地系统分析 |
8.1.3 林西矿区工业废弃地土地更新利用模式选择 |
8.1.4 林西矿区工业废弃地土地更新利用经济对策 |
8.1.5 林西矿区人员安置对策建议 |
8.2 案例研究2——徐州市九里湖周边地区工业废弃地更新利用 |
8.2.1 徐州市九里区城区概况 |
8.2.2 徐州市九里湖周边地区工业废弃地系统分析 |
8.2.3 九里湖周边地区土地适宜性分析 |
8.2.4 九里湖周边地区工业废弃地更新利用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考察报告 |
附录B 徐州市九里湖周边地区调研资料清单 |
附录C 徐州市九里湖周边地区景观分析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治污先锋——记上海申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煤化工近25年发展回顾·反思·展望[J]. 徐振刚. 煤炭科学技术, 2020(08)
- [2]萧江流域污染成因识别及综合整治措施研究[D]. 谢福伟. 南昌大学, 2018(12)
- [3]解析型与合成型产业创新网络比较 ——以中国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为例[D]. 叶琴.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4]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叶林. 重庆大学, 2016(03)
- [5]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D]. 马仁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6]中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协同再生对策研究[D]. 刘抚英. 清华大学, 2007(06)
- [7]治污先锋——记上海申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J]. 阮新财,郭亚凤. 中国经济信息,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