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轻瘫11例报告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轻瘫11例报告

一、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1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杨丽惠,胡凯文,周天,田桢[1](2021)在《消化道肿瘤术后顽固性胃瘫中医外治策略》文中提出术后胃瘫是消化道肿瘤术后并发症,多在术后数日到1个月恢复,超过1个月可诊断为"顽固性胃瘫"[1-3]。其病因复杂,机制不明,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术后康复;现阶段以保守治疗为主,如胃肠减压、促进胃肠动力等,也有胃电起搏、再次手术等治疗[4-6]。但目前的治疗手段疗效并不理想,且部分治疗存在安全问题。如何安全有效地促进顽固性胃瘫患者胃肠功能早日恢复是目前临床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胡凯文教授首创"肿瘤绿色治疗"体系,

李伟正,刘少俊,朱利勇[2](2021)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贲门完全性梗阻1例报告》文中指出术后早期出现贲门梗阻是胃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一种少见而又非常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其发生的原因不明。表现为严重的进食后呕吐、频发吐口水、滴水难进,甚至危及生命。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诊治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8 d进食流质食物后出院,因出现贲门梗阻返院治疗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王杨,蒋力,张珂,鲁岩,赫嵘,贾哲,黄容海[3](2020)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行穿孔修补术,6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穿孔修补术患者分为开腹组(18例)和腹腔镜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电话或门诊随访行穿孔修补术患者术后1~12个月胃镜结果。结果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131.3±21.7)min vs(85.7±22.8)min]、术中出血量[(150.0±40.8)ml vs(40.0±11.5)ml]、术后排气时间[(4.5±1.3)d vs(2.8±1.0)d]、术后住院时间[(28.1±20.7)d vs(8.1±1.8)d]及术后并发症[61.1%(11/18)vs 22.7%(5/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6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40例穿孔修补术后患者,29例在术后1~12个月进行了胃镜检查,其中3例溃疡未愈合,继续内科治疗后痊愈;3例十二指肠球部瘢痕伴狭窄,患者无症状;1例胃窦溃疡患者术后1年复查溃疡癌变。结论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更适用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及恢复快等优点。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可综合患者情况谨慎开展。

周微[4](2020)在《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经济负担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调查分析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现状,探讨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以便为制定胃癌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并了解医院感染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为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某三甲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纳入标准胃癌手术患者53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534例胃癌手术患者进行调查,通过自行编制的《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调查表》和《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经济负担调查表》进行资料收集,调查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肿瘤情况、手术情况等相关资料,统计胃癌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病原菌检测等具体情况以及医院感染造成的疾病经济负担情况。对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统计软件包 21.0 版(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Version 21.0,SPSS21.0)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符合正态分布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于计数资料的比较则采用卡方、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检验。而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所致的经济负担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经1:1匹配后,运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比医院感染所导致的经济负担。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的胃癌手术患者534例,其中男性400例(74.9%),女性134例(25.1%),男女比例是2.99:1。患者平均年龄为(59.56±10.43)岁,其中选择经开腹手术的患者292例(54.70%),经腹腔镜手术234例(43.80%),经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中转开腹的患者8例(1.50%)。2.胃癌手术患者中67例术后出现医院感染,其中8例出现多部位感染,医院感染率为12.55%,医院感染例次率14.04%。包括37例手术部位感染,占比49.33%;其次为肺部感染31例,占比41.33%;败血症4例,占比5.33%;泌尿系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各占1.33%。3.胃癌手术患者送检标本检出病原菌31株,检出标本阳性率为81.59%。其中检出G-菌21株,占67.74%;G+菌8株,占25.81%;真菌2株占6.45%。4.单因素和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腔引流管留置天数、手术日术后体温峰值(>37℃)、手术并发症、二次手术、术中腹腔化疗和腹腔镜中转开腹是胃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6个独立危险因素。5.胃癌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组住院时间比未感染组平均延长10天,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总额为32522.04元,其中以卫生材料费、西药费以及治疗费增加最多;造成的间接经济负担为3730.00元,总体经济负担为36252.04元。不同部位感染经济负担分析显示:多部位感染的胃癌手术患者的经济负担最高。结论(1)胃癌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比例最高。而腹腔引流管留置天数、手术日术后体温峰值(>37℃)、手术并发症、二次手术、术中腹腔化疗和腹腔镜中转开腹是胃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6个独立危险因素。(2)胃癌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后,住院天数延长,同时增加间接经济负担。因此临床可根据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采取有效的防控策略,以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加重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

黄浩然[5](2020)在《近端胃切除行双通路吻合与食管残胃吻合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近端胃癌行近端胃切除双通路吻合与传统食管-残胃吻合两种不同吻合方式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比较两种术式的优劣,为探索理想的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01月至2019年02月在赤峰市医院肿瘤外科住院明确诊断为近端胃癌并行近端胃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双通路吻合(Double tract group,DT组),对照组行食管-残胃吻合(esophagogastrostomy group,EG组),比较两组术式患者的基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选取术前、术后1月、3月、6月、12月共5个时间点,比较两组术式患者的饮食恢复与营养学指标变化情况;采用癌症核心QLQ-C30量表及胃癌QLQ-STO22量表中的所有项目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命质量问卷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64例,其中DT组31例,EG组33例,但DT组1例因家庭经济原因未能继续完成随访被排除,EG组有2例因经济原因、1例因车祸外伤行腰椎间盘手术治疗被排除,最终共纳入60例患者进行研究,DT组和EG组各30例。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肿瘤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1)基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病例资料及术前的饮食、营养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围手术期指标比较:DT组的手术时间较EG组延长(202.83±15.12 vs 168.16±13.38min,t=9.403,P<0.000),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117.33±26.25 vs 127.00±28.67ml,t=-1.362,P=0.178)、术中胃周淋巴结清扫个数(39.83±6.97 vs 39.27±7.32个,t=0.307,P=0.760)、术后首次进食时间(6.83±0.84 vs 6.93±1.01,t=-0.417,P=0.678)、术后住院时间(13.17±1.66 vs 13.37±1.77d,t=-0.451,P=0.654)各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术后并发症比较:DT组在术后1年胃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EG组(6.7%vs 26.7%,χ2=4.32,P=0.038);两组在切口感染(3.3%vs 3.3%,P=1.000)、吻合口出血(0%vs 3.3%,P=1.000)、吻合口瘘(0%vs 3.3%,P=1.000)、术后梗阻(0%vs 0%,P=1.000)、术后胃排空障碍(0%vs 3.3%,P=1.000)、吻合口狭窄(0%vs 3.3%,P=1.000)各单项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总并发症的发生率(3.3%vs 16.7%,χ2=1.667,P=0.197)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饮食恢复与营养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月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DT组在术后3月、6月、12月的饮食恢复情况与营养指标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GB)、前白蛋白(PAB)、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各方面明显优于EG组(P<0.05)。(5)生命质量评价比较:两组患者仅在QLQ-C30量表中的总体健康状况和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丧失、情绪功能领域以及QLQ-STO22量表中的反流、疼痛、饮食受限、焦虑领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组患者在术后1月、3月、6月、12月各时间点的总体健康状况和情绪功能、反流、饮食受限、疼痛、焦虑、恶心呕吐、食欲丧失各领域评价均优于EG组(p<0.05);另外DT组多数患者在12月的评价已达到甚至部分超过术前水平,而EG组仍低于术前水平。结论:双通路吻合技术在近端胃切除根治术中安全可行,相较于传统食管-残胃吻合而言,虽然手术操作时间相对延长,但并不增加围手术期风险及并发症,具有明显的抗反流效果,同时具有术后饮食与营养恢复好、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是近端胃切除后较为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沈杨超[6](2020)在《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和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胃瘫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进行研讨,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期减少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胃瘫的发病率。方法:本研究收集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病区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所有行远端胃癌根治性根治术的409例胃癌患者,按照是否发生了术后胃瘫,将其中25例患者归类为病例组,其余384例患者归类为对照组。以是否发生术后胃瘫为因变量,选取一般资料、术前、术中和术后等28项指标为自变量,对这些指标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危险因素。再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独立危险因素和独立保护因素。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409名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其中男性为295例,女性为114例,男女比例约为3:1,患者年龄3085岁,平均年龄为(58.30±15.27)岁。在这些患者中,发生了PGS的患者有25例,未发生PGS的患者有384例,术后胃瘫发生率为6.1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血压病史、肥胖(BMI≥28kg/m2)、围术期高血糖(≥8mmol/L)、有腹部手术史、术前低蛋白血症、术前前白蛋白、术前存在幽门梗阻、术前存在甲减、手术时长、消化道重建方式(Billroth I式、Billroth II式、Billroth II+Braun式、Roux-en-Y式)、术后使用镇痛泵、术后第一天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发生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术前总蛋白、术前血红蛋白、手术方式、术中使用纳米碳显示淋巴结、术中出血量、肿瘤分化的恶性程度、肿瘤是否侵犯神经、是否有脉管内癌栓、术后第一天的总蛋白及血红蛋白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有幽门梗阻、术前有高血压、肥胖(BMI≥28kg/m2)、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使用镇痛泵和围术期血糖过高是PG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而手术时间<3h和术前白蛋白≥30g/L为PGS的独立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较复杂,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产生,其中术前有幽门梗阻、术前有高血压、肥胖(BMI≥28kg/m2)、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使用镇痛泵和围术期血糖过高这些指标对PGS的发生可能起关键作用。

杨亮亮,庞瑞[7](2020)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腹部手术后临床确诊为胃瘫综合征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治疗均采用禁食,有效持续胃肠减压,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经肠内营养管予肠道内营养治疗。对照组给予胃肠动力药物。治疗组根据患者具体证型给予相应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胃液引流量多于对照组,恢复自主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药联合针灸是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有效方法,能显着改善临床症状并缩短疗程。

吴国贤,林智宏,杨应林,张爱民,戴江峰[8](2019)在《老年人上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的诊治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针灸结合药物治疗在老年人上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上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多潘立酮片结合中医针灸治疗。结果两组胃动力恢复时间、胃肠减压量、术后体质量减轻数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针灸结合药物治疗在老年人上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孙文强[9](2019)在《胃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附16425例病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中采取个体化防范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减少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1965年0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行胃癌手术的16425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的临床诊断:(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结果提示白细胞计数超过11x109/L或出现发热症状,包括体温大于38℃并持续1天以上;(2)发生下列症状之一的:在除外心脏方面因素的前提下,呼吸短促(呼吸频率超过25次/min,持续时间超过1天);咳嗽且咳痰量较多、出现痰液颜色变化,(3)发生如下肺特异性指标之一的:有新近发生的肺部干湿性哆音、管状呼吸音或呼吸音减弱等肺部体征,出现低氧血症(SPO2≤92%,持续超过1天),除外心脏方面因素的前提下;(4)出现下列X线胸片或者实验室结果之一的:在痰液培养中可找到致病菌或在X线胸片中可发现新近出现的肺不张,包括肺实变或者肺部浸润等影像学变化。当上述(1)、(2)、(3)3项同时出现,或者(1)、(2)、(3)最少出现1个并且合并有(4)时则可确诊为PPC。该诊断包括感染性肺部并发症以及临床上常见的肺不张[1]。本次研究的PPC包括术后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肺不张、肺栓塞、气胸、液气胸、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依据术后有无PPC的情况,将术后发生PPC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术后未发生PPC的患者设为对照组,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有243例和对照组有16182例。将涉及的临床相关因素分为术前一般情况、肿瘤相关因素、手术因素3个方面。术前一般情况有12个指标,包括性别、年龄、饮酒史、低蛋白血症、吸烟史、高血压、肺基础疾病、术前降期治疗、腹部手术史、糖尿病、心脏病、术前贫血;肿瘤相关因素有5个: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浸润深度、肿瘤大小、TNM分期(胃癌AJCC第7版);手术因素包括手术性质、手术方式、根治度、开放与腔镜、开胸与开腹、吻合方式、联合脏器切除共7个指标。应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认为Ρ<0.05有统计学意义。首先将上述各因素行单因素分析,之后选取其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在本研究中,统计共16425例胃癌手术患者,发生PPC的观察组有243例,发病率为1.48%。统计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32例,胸腔积液的患者144例,肺不张者1例,肺栓塞者4例,液气胸者6例,气胸者3例,呼吸衰竭者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者7例,部分患者同时存有两种及以上病理类型者有26例。2.相关危险因素与PPC的关系单因素统计分析发现年龄、肿瘤浸润深度、肺基础疾病、吻合方式、术前贫血、肿瘤部位、TNM分期、手术方式、联合脏器切除、淋巴结转移、开胸与开腹、肿瘤大小均为可能导致发生PPC的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肿瘤部位、TNM分期、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联合脏器切除、吻合方式、肿瘤大小是发生PP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以10年为一阶段,发现随着时间段的变化,胃癌患者术后发生PPC的发生率的变化呈现先逐渐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2.胃癌术后发生PPC受许多临床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统计发现我院胃癌患者的8个独立因素与发生PPC有关,依次是年龄、联合脏器切除、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吻合方式、TNM分期、手术方式、肿瘤部位。对于胃癌术后可能会发生PPC的高危因素患者,术前应积极评估围手术期风险,严格遵循手术适应征,术前积极治疗肺部基础疾病,术中轻柔操作,尽量减少副损伤。

吴文维[10](2018)在《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观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分析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根据会诊顺序,将41例PGS患者划分为3组,A组17例,主要选用艾灸、针刺互相结合的治疗方法,B组12例,主要选用常规针刺治疗加耳穴贴压方法,C组12例,主要选用常规针刺的治疗方法。对治疗后治疗次数、痊愈率、胃液引流量进行观察。结果:3组临床痊愈率存在显着性差异;3组治疗次数存在差异,但是有非常显着性意义。尽管B组、C组痊愈率没有显着性差异,不过治疗次数的差异存在非常显着性意义。结论:温针灸法是PGS最佳的治疗方法,见效快、治疗次数少,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二、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1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1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消化道肿瘤术后顽固性胃瘫中医外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顽固性胃瘫诊断
2 顽固性胃瘫中医认识
3 治疗思路
    3.1 顾护脾胃贯穿始终
    3.2 顽固性疾病重疏肝
    3.3 以通为补辨虚实
    3.4 局部病变辨阴阳
4 治疗方案
    4.1 穴位贴敷
    4.2 针灸
    4.3 杂合以治
    4.4 饮食调护
5 病案举隅
6 小结

(2)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贲门完全性梗阻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简介
2 讨论
    2.1 病因
        2.1.1 功能性病因
        2.1.2 机械性病因
    2.2 治疗

(3)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手术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行穿孔修补术患者一般资料及术中术后情况
        2.1.1 一般资料
        2.1.2 术中和术后情况
    2.2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一般资料术中及术后情况
    2.3 随访
3 讨论

(4)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经济负担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医院感染
        2.1.1 医院感染的概念
        2.1.2 医院感染的相关现状
        2.1.3 医院感染的发生部位
        2.1.4 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
        2.1.5 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2.2 胃癌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
        2.2.1 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2.2.2 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
        2.2.3 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
    2.3 医院感染的经济负担
        2.3.1 疾病经济负担的定义
        2.3.2 医院感染经济负担
        2.3.3 经济负担分析方法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
        3.1.2 研究的医学伦理学考虑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设计
        3.2.2 研究工具
        3.2.3 调查方法
    3.3 研究指标及相关标准
        3.3.1 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诊断标准
        3.3.2 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3.3.3 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经济负担
    3.4 质量控制
    3.5 统计分析
    3.6 计算公式
        3.6.1 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
        3.6.2 手术医生手术部位感染专率
    3.7 技术路线图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基本资料
        4.1.1 患者性别分布
        4.1.2 患者年龄分组
        4.1.3 患者BMI分组
        4.1.4 患者入院途径
        4.1.5 患者生活习惯
    4.2 患者既往疾病
        4.2.1 患者胃部疾病史
        4.2.2 患者慢性疾病史
        4.2.3 患者肺功能情况
    4.3 患者肿瘤情况
        4.3.1 肿瘤位置
        4.3.2 病理诊断类型
        4.3.3 病理诊断分化程度
        4.3.4 肿瘤临床分期
    4.4 患者手术情况
        4.4.1 患者总住院日、手术前及手术后住院日
        4.4.2 患者手术级别
        4.4.3 患者手术径路
        4.4.4 患者手术术式
        4.4.5 患者根治性手术类型
        4.4.6 患者手术持续时间
    4.5 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4.5.1 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天数
        4.5.2 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情况
        4.5.3 抗菌药物使用种数
        4.5.4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
    4.6 患者病原微生物送检情况
        4.6.1 标本送检
        4.6.2 病原菌检出情况
    4.7 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
        4.7.1 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例次发生率
        4.7.2 手术医生手术部位感染专率
        4.7.3 医院感染部位
    4.8 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单因素分析
        4.8.1 患者相关因素
        4.8.2 检验和检查指标与医院感染
        4.8.3 疾病相关因素
        4.8.4 手术相关因素
        4.8.5 人员因素与医院感染
        4.8.6 围术期治疗因素与医院感染
        4.8.7 麻醉因素与医院感染关系
        4.8.8 侵入性操作相关因素
        4.8.9 护理相关因素
    4.9 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4.10 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经济负担
        4.10.1 总体经济负担
        4.10.2 胃癌患者不同部位医院感染经济负担
第五章 讨论
    5.1 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现状
    5.2 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5.3 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5.4 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经济负担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本文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6.3.1 创新性
        6.3.2 局限性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近端胃切除行双通路吻合与食管残胃吻合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近端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术式的选择与术后反流诊治原则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6)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和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资料与方法
    1.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病例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
        1.3 病例入选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PGS诊断标准
        1.6 体质指数的分类标准
        1.7 病理学分期的标准
        1.8 术后活体病理检查结果分期标准
        1.9 患者腹部手术史分类标准
        1.10 术前营养相关指标的分类标准
        1.11 手术时长及术中出血的分类标准
        1.12 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分类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患者一般资料
        2.2 患者术前相关指标
        2.3 患者术中相关指标
        2.4 患者术后相关指标
        2.5 统计学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7)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判定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液引流量、恢复自主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治疗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

(9)胃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附16425例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胃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观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的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A组
    2.2 B组
    2.3 C组
    2.4 观察的主要内容
3 治疗效果的观察
    3.1 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
    3.2 治疗结果
4 讨论

四、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1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消化道肿瘤术后顽固性胃瘫中医外治策略[J]. 杨丽惠,胡凯文,周天,田桢.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21
  • [2]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贲门完全性梗阻1例报告[J]. 李伟正,刘少俊,朱利勇.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1(06)
  • [3]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J]. 王杨,蒋力,张珂,鲁岩,赫嵘,贾哲,黄容海.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20(02)
  • [4]胃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经济负担评价研究[D]. 周微. 山东大学, 2020(11)
  • [5]近端胃切除行双通路吻合与食管残胃吻合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对比研究[D]. 黄浩然.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6]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和评价[D]. 沈杨超.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7]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J]. 杨亮亮,庞瑞. 中国医药导报, 2020(03)
  • [8]老年人上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的诊治分析[J]. 吴国贤,林智宏,杨应林,张爱民,戴江峰. 现代实用医学, 2019(08)
  • [9]胃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附16425例病例分析)[D]. 孙文强.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10]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观察分析[J]. 吴文维.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8(12)

标签:;  ;  ;  ;  ;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轻瘫11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