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耐酸玉米自交系指标筛选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林金利,程春园,谢沛丰,梁铤予,黎诗怡,蒋锋,张姿丽[1](2020)在《甜玉米自交系耐铝毒的初步筛选》文中研究说明酸性土壤铝毒是限制作物生产的主要因子之一,通过育种选育耐酸、耐铝的甜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是解决酸性土壤铝毒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确定耐酸铝的鉴定标准并筛选出耐性材料对耐铝毒育种有重要意义。试验采用营养液培养法,选取5个田间长势存在差异的甜玉米自交系对铝耐性进行鉴定,设0、0.1、0.2、0.3、0.4 mmol/L共5个Al3+浓度处理,分别于处理7、10、14 d后考察茎叶及根的鲜重和干重。结果表明,随处理浓度升高,甜玉米茎叶和根的生长均减慢,处理7和10 d的铝耐性鉴定结果相对一致,G107和G139表现为铝耐性最强,G118和G151对铝的耐性处于中间水平,G79对铝的耐受性最差。处理14 d后考察不同处理Al3+浓度下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发现,3种酶的活性在较低浓度下都有上升,之后随胁迫浓度的增大,3种酶的活性又均有所下降。
杨春婷[2](2019)在《苦荞耐低磷基因型筛选及其适应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苦荞磷高效育种及黄土高原瘠薄土壤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砂培法,设置两个磷水平,对14份苦荞进行耐低磷基因型筛选并探讨其评价指标;为初步探究苦荞耐低磷的生理生态机制,采用砂培试验,设置3个磷浓度,选用已知2类不同耐低磷性的苦荞品种,研究低磷胁迫下各苦荞生理生态响应;以期探究最佳施磷量,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磷水平,研究不同生育期苦荞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和产量及构成因素等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低磷胁迫下,各基因型苦荞苗期地上部受影响程度大于根系。且具体表现为不同耐低磷性苦荞品种苗期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根系平均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等形态指标下降的幅度,以及主根长和根冠比增加的幅度均有所不同;低磷胁迫还影响了苦荞的一系列生理指标,使苦荞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根系活力均有所下降,根系的SOD活性、POD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显着增加,且表现为耐低磷苦荞品种的增幅大于不耐低磷苦荞;低磷胁迫使苦荞植株全磷含量和单株磷积累量下降,却使磷利用效率升高。2.主成分分析将22个单项指标转化成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90.1%),聚类分析将14种苦荞划分成3类:耐低磷型、中间型和磷敏感型。为探讨苦荞苗期耐低磷鉴定指标,以每项指标的耐低磷系数为自变量,耐低磷性综合评价值为因变量,建立最优回归方程,进行耐低磷预测。最终筛选出根表面积、根长、株高、地上部干重、酸性磷酸酶、磷积累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7项指标可用于苦荞苗期耐低磷能力的快速鉴定。3.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磷量对3种不同耐低磷基因型苦荞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磷可以显着提高3个不同耐低磷性苦荞的产量,但3个品种达到最高产量的施磷量有所不同,耐低磷品种‘迪庆1号’在中磷(P3)处理下产量最高,而不耐低磷品种‘西荞1号’苦荞在高磷(P4)时产量最高,且在本试验磷肥用量范围内没有形成产量先升后降的趋势,表明其虽不耐低磷,但较耐高磷。比较不同品种间产量可以看出,不耐低磷品种‘西荞1号’苦荞在高磷条件下所获得的最高产量仍显着低于中磷条件下(P3)耐低磷品种‘迪庆1号’的产量,表明‘迪庆1号’苦荞的磷利用效率更高。综上所述,耐低磷品种通过主根伸长下扎以及分泌较多的酸性磷酸酶,合理吸收与利用土壤磷素,通过保持叶片较高的叶绿素含量维持较强的光合能力,通过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伤害,最大程度的适应低磷环境。在一定阈值内,增加磷浓度有利于植株生长,耐低磷苦荞和低磷敏感苦荞分别在P3和P4浓度时产量最高。因此,优选耐低磷苦荞品种、适度施用磷肥是解决黄土高原地区,尤其是黄土高原新造地地区缺磷问题的最佳策略。
王向峰,才卓[3](2019)在《中国种业科技创新的智能时代——“玉米育种4.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一世纪是人类社会全面步入人工智能的时代。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必将为医疗、健康、农业等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同时也为我国玉米种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回顾育种发展历史,作物育种技术的变迁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即古近代耕作者基于表型观察开展的农作物驯化与农家品种选育;现代职业育种家借助遗传学与统计学知识,基于经验开展的新品种改良;分子育种工作者应用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技术定向改造作物性状。伴随人类社会步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三位一体"的时代,育种学已步入第4个历史时期。美国科学院院士、玉米遗传育种学家Edwards Buckler教授提出"育种4.0"的理念,未来育种将在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学、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跨学科、多技术支撑下,实现作物新品种的智能、高效、定向培育,最终推动育种学从"艺术"到"科学"到"智能"的革命性转变。
张国正[4](2018)在《大豆耐酸雨性鉴定及其相关QTL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酸雨是近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它对人类健康、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森林和农作物等均有不利效应;尽管许多国家先后采取了酸雨防控政策和措施,酸雨问题还将长期存在;进一步研究酸雨特征及其形成的污染物来源时空演化对于酸雨相关研究的有效开展十分必要。大豆是人类食用植物油和禽畜高蛋白饲料的最大来源。酸雨对大豆生长有诸多不利影响,如抑制种子萌发、损伤叶片、抑制光合作用、损伤细包质膜、降低根瘤生长和减少籽粒产量等。不同大豆基因型对酸雨胁迫具有差异响应,这是为大豆品种耐酸雨性遗传改良提供可能,但相关研究中仅使用了极少数目的大豆种质、且没有涉及野生大豆种质,因此大豆对酸雨胁迫响应的遗传变异和多样性尚未得到很好的评估。大豆耐酸雨性是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同时受多基因和酸雨特性(发生时期、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等)的影响;尽管学者们已研究了酸雨对大豆的形态、生理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但尚未对大豆耐酸雨性的遗传机制开展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①以江苏区域为例,分析酸雨特征时空演化规律及其成因的污染物局地/远距离输送,以明确酸雨及其特征发展态势;②以来自我国不同生态区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种质的较大样本为材料,以大豆成株期生长、产量和产量组分等多个性状为指标,评估我国大豆种质资源对酸雨胁迫响应的遗传变异和多样性,筛选具有不同等级耐酸雨性的大豆种质,为大豆耐酸雨性遗传机制揭示和耐酸雨大豆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③将耐酸雨性相关性状与分布在整个大豆基因组上的多态SSR标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大豆耐酸雨性相关的QTL,发掘相应的优异等位基因并确定其来源,为大豆耐酸雨性相关基因克隆、分子遗传机制探究和耐酸雨大豆品种的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信息。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江苏区域酸雨特征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利用1992年以来江苏省24个酸雨观测站资料、城市污染物年排放量资料,分析了酸雨的空间分布、年度和季节变化特征以及酸雨变化趋势;应用EDGAR数据库1990—2008年区域大气污染物资料和后向轨迹模型,对酸雨气团输送特征进行聚类分析,探讨输送形势及区域污染物排放对降水酸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7—2013年间江苏省降水pH值呈北高南低分布,中部及南部测站的降水大都为酸性,北部测站大都为偏中性。②四个季节降水pH值也呈北高南低分布,秋季降水pH值最低,冬春季节次之,夏季最高。③年平均降雨pH值出现一个起伏性变化,酸雨发生强度趋于减弱,强酸雨发生区域明显缩小,北部地区非酸性区域逐渐扩大。④ 1992~2013年间徐州、淮安、南京和常州的降水pH值及酸雨频率起伏较大,近几年变化趋于一致。降水酸度受局地污染影响最大,南部地区降水酸性强、电导率高,北部地区降水酸性弱、电导率高,中部地区降水酸性较强、电导率较高。⑤SO2、NOx、PMio和降水量的南高北低分布与大气中的氨含量的北高南低是造成江苏降水pH值北高南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沿淮东部地区北部SO2、NOx和PM10排放量较低,NH3的排放量较高,这一地区电导率较低。⑥污染物的远距离传输也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因素。徐州来自东北和西南方向气团酸雨出现的比例最高,来自西北方向气团酸雨出现的比例最少。南京、常州和淮安来自西南方向的气团酸雨出现的比例最高,与西南路径SO2、NOx高排放相关。来自西北和海上的气团酸雨出现的比例较少,这与SO2、NOx、PM10和NH3的年排放量的分布具有一致性。来自东南沿海的气团比较清洁,南部地区出现酸雨的次数就比较少,而当东南气团到达苏北以后,由于华东地区局地污染物的加入,使得苏北在出现东南气团时降水呈酸性,这反映了本省污染物排放对酸雨的贡献。(2)中国大豆种质耐酸雨性遗传变异分析和筛选 2009和2010年对来自我国不同生态区的441份栽培大豆和172份野生大豆种质进行盆栽种植,在三叶期~成熟期对植株实施pH4.2和pH 5.6模拟降雨处理,大豆成熟后测定与耐酸雨性相关的14个性状。联合方差分析显示两个亚群体中所有14个性状的基因型×处理效应均为高度显着(P<0.0001),说明大豆种质耐酸雨性的遗传变异真实存在;单株籽粒产量、单株总荚数、单株籽粒数和单株营养器官干物质量的基因型×处理×年份效应也均为高度显着(P<0.0001),说明由它们测度的大豆耐酸雨性年度间存在变化。各性状的耐酸雨系数分析表明两个亚群体中单株籽粒产量、单株总荚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籽粒数和单株营养器官干物质量对酸雨胁迫具有强敏感性、且敏感性的遗传变异大;百粒重平均地不受酸雨胁迫的影响,但单个基因型水平上对酸雨胁迫有一定的敏感性、且敏感性的遗传变异存在;每荚籽粒数对酸雨胁迫不敏感、且敏感性的遗传变异很小。根据各性状对酸雨处理的响应强度、基因型间耐酸雨性遗传变异大小和性状间相关性,选定单株籽粒产量、单株籽粒数、百粒重、单株总荚数、单株营养器官干物质量、株高和单株有效分枝数共7个性状用于大豆种质耐酸雨性的平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筛选出22份(8份)强耐酸雨型和23份(9份)酸雨强敏感型栽培(野生)大豆种质,这些种质的产量变化主要源于单株总荚数改变进而引起单株有效荚数和单株籽粒数的相应变化,其次源于百粒重的变化。(3)大豆耐酸雨性相关性状QTL的关联分析 分别将427份栽培大豆和162份野生大豆种质的耐酸雨性相关性状与分布在整个大豆基因组上的79个多态SSR标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亚群体中SSR标记等位基因数目平均分别为5.9620和6.1266,基因多样性平均分别为0.6573和0.7255,两个亚群体均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群体结构分析表明两个亚群体存在明显的结构分化和一定程度的祖先混合,每个亚群体内均存在进一步的群体分层结构;亲属关系分析表明两个亚群体中分别有23.18%和20.89%的成对亲属关系系数大于0.05,说明两个亚群体中种质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用TASSEL 2.1软件的MLM(PCA+K)模型,在栽培大豆亚群体中,以耐酸雨性相关性状为因变量时,共检测到22对显着的(P<0.01)标记-性状相关(MTA),其中7对在两种酸雨处理下均被检测到、6对仅在pH 4.2模拟酸雨下被检测到、9对仅在pH 5.6模拟降雨下被检测到,单个位点表型方差贡献率(R2)变化在1.14~19.06%;以各性状耐酸雨系数为因变量时,共检测到19对MTA,R2变化在3.25~9.17%;7个位点与多个性状相关联,其中Gm15上位点Satt575与单株籽粒产量、单株籽粒数和百粒重等9个性状相关,其优势优异等位基因Satt5262在22个强耐酸雨型栽培大豆种质中有9个携带。野生大豆亚群体中,以耐酸雨性相关性状为因变量时,共检测到16对显着的MTA,其中仅有1对在两种酸雨处理下均被检测到、7对仅在pH 4.2模拟酸雨下被检测到、8对仅在pH 5.6模拟降雨下被检测到,R2变化在1.06-43.32%;以各性状耐酸雨系数为因变量时,共检测到17对显着的MTA,R2变化在1.08~44.52%;7个位点与多个性状相关联,其中Gm07上位点Satt567与单株籽粒产量、单株籽粒数和单株总荚数等共10个性状相关,其优势优异等位基因Satt567118在8个强耐酸雨型野生大豆种质中有6个携带。
王欣欣[5](2018)在《大豆种质资源耐酸铝鉴定及QTL精细定位》文中研究说明铝毒是影响华南地区大豆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对大豆种质资源鉴定的基础上结合测序技术定位耐酸铝QTL及基因,对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转基因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收集的139份国内外大豆资源进行耐酸铝筛选,并以中黄24×华夏3号重组自交系群体衍生的F11代家系为材料进行耐酸铝表型鉴定,测定主根相对伸长率和根尖铝含量两个指标的表型数据并进行QTL定位,对定位区间内的基因进一步分析,以期获得耐酸铝候选基因。所得结果分述如下:以主根相对伸长率为指标,采用苗期水培法对大豆资源进行耐酸铝评价,发现不同材料对铝的耐性存在基因型差异。主根相对伸长率的变异幅度为28%-113%,平均为65%,整体呈现正态分布。以大豆品种PI416937作为耐性对照,筛选出ZDD16505、福豆3、南豆8号、汾豆98、华夏3号等耐性材料31份,主根相对伸长率在80%以上;筛选出敏感性材料11份,主根相对伸长率40%以下,其中包括两份极敏感材料安徽皖豆16和河南郑196,主根伸长率小于30%。利用中黄24×华夏3号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耐酸铝表型鉴定,主根相对伸长率和根尖铝含量两个性状均呈现近正态分布,且两性状间存在极显着负相关;对RAD-seq测序结果采用WinQTLCart软件并结合表型数据进行QTL分析,构建高密度的遗传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共检测到5个与耐酸铝相关的QTLs,其中与主根相对伸长率相关的QTL有3个,即qRRE04、qRRE16和qRRE17,可解释表型变异率7.09%-8.52%;采用根尖铝含量表型数据定位到2个QTLs,即qAAC04和qAAC19,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率8.98%和7.26%。主根相对伸长率和根尖铝含量的全部表型变异解释率为39.65%。其中,qRRE04与qAAC04为两性状的共定位位点。通过NCBI和Soybase数据库对定位区间内的基因进行查找,共获得推测的基因66个,进一步采用RT-PCR验证,筛选到耐酸铝差异表达基因15个。结合基因的功能注释以及前人的研究结果,我们筛选到9个差异基因,Glyma.04g218700、Glyma.04g218400、Glyma.04g220600、Glyma.04g217400、Glyma.04g213300、Glyma.04g214000、Glyma.04g216100、Glyma.04g218300和Glyma.16g043300。候选基因编码的蛋白在功能上大多与非生物胁迫相关,推测这些基因可能与大豆耐酸铝胁迫相关。
崔学宇,任雪娇,张野,慈佳宾,杨巍,赵超,杨伟光[6](2016)在《株高穗位相关标记分析138份玉米骨干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文中研究指明利用与玉米株高穗位高相关的SSR标记,对138份吉林省玉米育种的骨干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通过UPGMA方法对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对3个旅大红骨改良系的遗传组成进行解析,旨在为亲本选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扩增带型稳定的20对株高穗位高相关的SSR引物,检测出114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21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5.7个。每对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异范围为0.0280.78,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517,几大类群的多态性信息含量的顺序为旅大红骨类群(0.47)>Lancaster类群(0.42)>塘四平头类群(0.41)>reid类群(0.35)。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玉米可划分为2个大群,4个亚群,其中lancaster类群与其他类群亲缘关系较远。此外,3个旅大红骨改良系遗传解析的结果证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数量性状遗传改良上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为玉米株型改良育种提供了依据。
张丽梅,贺立源,郭再华[7](2015)在《磷铝耦合胁迫对玉米自交系苗期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明确磷铝耦合胁迫对不同玉米自交系苗期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了解玉米耐低磷与耐酸铝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不同来源的8个玉米自交系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方法,研究不同磷、铝条件下玉米苗期生物学性状以及吸收利用P、K、Ca、Mg、Fe、Mn、Al等元素的特性。结果表明,玉米在耐低磷和耐酸铝特性方面存在基因型差异,自交系99320和99180既耐低磷又耐酸铝,低磷及酸铝胁迫下,这2个自交系具有较高的相对干重,99239、99327耐低磷但不耐酸铝,99003耐酸铝但不耐低磷,99152对低磷、酸铝均敏感。低磷抑制玉米对P、K、Ca、Mg的吸收。酸铝胁迫使各自交系吸收Ca、Mg、P、K、Fe的量显着下降,但加磷可缓解酸铝毒害,使各自交系吸收P、K、Fe的量有所增加。酸铝胁迫下,玉米各自交系植株地上部铝累积量与耐酸铝能力无相关关系。
吕二锁[8](2015)在《诱变玉米株高突变体的蛋白质组学与ZmMDH基因克隆转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Zea Mays L.)学名又称玉蜀黍,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株型高大、叶片长而宽,雌雄同株异花,雄花序生长于植株的顶部,雌穗着生于中上部叶腋间,为典型异花授粉的一年生作物。玉米已成为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及粮、饲兼用作物,平均单产居首位,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进一步创制玉米新种质,提高饲用玉米产量,本研究以16个国内外优良玉米自交系为试材,将玉米花粉进行EMS诱变并对其株高诱变系M4进行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同时结合生物质谱鉴定技术以及蛋白质差异基因的拟南芥遗传转化与鉴定研究,以期为深入开展玉米诱变育种研究及玉米蛋白质组学研究、差异基因的遗传转化及创建优良玉米自交系新种质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花粉诱变技术进行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用EMS诱变剂处理来源不同的玉米自交系材料,并通过连续几代的观察、选择与鉴定表明:Ⅰ、经EMS处理玉米成熟花粉后,在M1引起较大的生理损伤和生物学变异效应,主要表现为出苗率低、出苗时间长、出苗迟缓以及成株率下降、结实率低、M1群体的抽雄期表现提前和延迟等特性;ⅠI、M2的观察、鉴定表明,苗期以叶色变异为主,其中黄化苗变异比例较大,而成株期以晚熟、雄性不育以及株高等性状变异率较高。Ⅲ、采用5个不同的EMS处理浓度对16个玉米骨干自交系的诱变处理结果表明:随着EMS处理浓度的增加其处理后代植株畸变率也不断升高,当EMS处理浓度选择0.667×10-3时诱变处理后代表现为诱变频率高、变异类型丰富,因而将此浓度作为诱变处理的最适浓度。2、针对玉米组织中蛋白质含量较低、绿色组织中含有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会干扰双向电泳效果等问题,比较了3种蛋白质提取方法对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并对蛋白质上样量、等电聚焦条件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等技术参数进行了探索与优化;采用改进的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蛋白质操作简单、方便,2-DE图谱中蛋白质点数量较多且图谱背景清晰,是一种适用于提取苗期叶片总蛋白的有效方法;同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饲用玉米叶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第一向IEF等电聚焦样品上样量为800μg,聚焦条件为20000V.h-1;浓度为12.5%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中进行SDS-PAGE,在17cm的IPG胶条上获得背景清晰、分辨率较高的双向电泳图谱。3、以玉米优良自交系AMD16和诱变后株高突变体为试材,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以及检索技术,比较选育材料与原自交系叶片蛋白质组的差异,结果表明:选育材料的蛋白质组中出现21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5个蛋白质点在选育材料中特异表达,1个蛋白质点下调表达,7个蛋白质点上调表达,有2个差异蛋白点在原自交系中表达,而未在选育材料中表达。通过MALDI-TOF-MS质谱测序和MASCOT序列分析,鉴定出了15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其功能涉及生物细胞代谢/能量代谢、防御/抗胁迫、细胞蛋白合成和叶绿素合成等细胞过程;特别是在诱变后选育材料中特异表达的苹果酸脱氢酶蛋白,可能与玉米生物产量的提高和株高的改变有密切关系。4、苹果酸脱氢酶是目前植物细胞内与抗逆和促进代谢相关的重要酶类。本研究从玉米诱变系中克隆得到ZmMDH6基因的cDNA,对其进行表达分析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首先,采用RT-PCR方法克隆到ZmMDH6基因cDNA编码区,由1296 bp组成,编码由432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分子量46.80 KD,等电点5.79。5、成功构建超表达载体p3300-ZmMDH6,将ZmMDH6编码区克隆得到的cDNA片段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p3300(pCAMBIA3300)的35S启动子后,采用冻融法将p3300-35S-2mMDH6载体转入农杆菌GV3101,并通过浸花法将已构建好的根癌农杆菌T-DNA转入拟南芥,经喷雾筛选剂PPT筛选及基因组DNA的PCR检测、鉴定表明已获得转化的转基因拟南芥株系,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植物抗逆以及增产中的作用莫定了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
吕二锁,逯晓萍,王树彦,薛春雷,韩平安,董婧,任锐,李美娜[9](2015)在《玉米诱变与原自交系株高变化的蛋白质组学及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研究玉米经EMS处理后诱变系与原自交系的蛋白表达机制,为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揭示诱变后选育材料在株高发生变化及生物产量明显提高等方面的分子理论奠定基础。【方法】以玉米(Zea mays L.)优良自交系AMD16和诱变后选育材料为试材,采用双向电泳、质谱分析以及检索技术,比较选育材料与原自交系叶片蛋白质组的差异,并对其候选基因进行分离、克隆,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3300-ZmMDH6,最后进行拟南芥的遗传转化与鉴定。【结果】EMS诱变后选育材料的蛋白质组中出现21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5个蛋白质点在选育材料中特异表达,1个蛋白质点下调表达,7个蛋白质点上调表达,有2个差异蛋白质点在原自交系中表达,而未在选育材料中表达。通过MALDI-TOF-MS质谱测序和MASCOT序列分析,鉴定出了15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其功能涉及生物细胞代谢/能量代谢、防御/抗胁迫、细胞蛋白合成和叶绿素合成等细胞过程。用RT-PCR方法克隆了其候选基因ZmMDH6的编码区cDNA,长度1 296bp,由4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质量46.80ku,等电点5.79;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进而转化拟南芥,经检测证明已获得T1代转基因植株。【结论】玉米诱变系与原自交系在蛋白丰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表达蛋白涉及到各个生长发育过程,可能与玉米生物产量的提高和株高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宋天月[10](2014)在《四个糯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测定及其遗传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利用4个糯玉米自交系作为被测种(父本,P1),41个糯玉米自交系作为测验种(母本,P2),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P1×P2)测定4个糯玉米的配合力及其遗传力,为本课题组在将来的育种工作中能更有效的利用这4个自交系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配合力测定结果:(1)WN2的杂交后代植株一般表现为株高较矮、穗位高较低、雄穗分支数较少、雄穗长度较短、叶片数较少、叶夹角较小、叶面积较小、叶向值较大、穗较粗但较短、秃尖较长、穗行数较少、行粒数较少、出籽率较低、单穗粒重较轻、百粒重较轻、小区产量较小的趋势。(2)WN25的杂交后代植株一般表现为株高较矮、穗位高较低、雄穗分支数较少、雄穗长度较长、叶片数较多、叶夹角较大、叶面积较大、叶向值较小、穗较粗且较长、秃尖较短、穗行数较少、行粒数较多、出籽率较低、单穗粒重较重、百粒重较重、小区产量较大的趋势。(3)WN45的杂交后代植株一般表现为株高较高、穗位高较高、雄穗分支数较多、雄穗长度较长、叶片数较多、叶夹角较小、叶面积较大、叶向值较小、穗较粗且较长、秃尖较长、穗行数较多、行粒数较多、出籽率较高、单穗粒重较重、百粒重较重、小区产量较大的趋势。(4)WN49的杂交后代植株一般表现为株高较高、穗位高较高、雄穗分支数较少、雄穗长度较长、叶片数较多、叶夹角较大、叶面积较小、叶向值较小、穗较细且较短、秃尖较短、穗行数较多、行粒数较少、出籽率较高、单穗粒重较轻、百粒重较轻、小区产量较小的趋势。(5)通过一般配合力分析得出:WN2综合表现一般,秃尖较为严重,不易出优秀杂交后代;WN25综合表现良好,植株性状表现良好,产量性状表现不突出,有待改良;WN45综合表现优秀,最容易出强势组合;WN49综合表现良好,植株性状表现良好,果穗相对较短且细。(6)植株性状优良的组合共有17个,其中WN17黄×WN2和WN46×WN45完全符合优良组合的指标,其它次之。产量性状优良的组合共有19个,其中WN19-1-1黄×WN45、WN62×WN45、WN7×WN49、WN8×WN49完全符合优良组合的指标,其它组合次之。(7)综合植株性状和产量性状优良的组合:WN28×WN25、WN55-1×WN45、WN61×WN45、WN8×WN49、WN17黄×WN49。2.遗传力分析结果:穗位高、叶片数、叶向值、穗粗、穗长、行粒数、单穗粒重、小区产量表现为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雄穗分枝数、雄穗长度、百粒重主要受非加性效应影响,株高、叶夹角、叶面积、秃尖长、穗行数、出籽率、百粒重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3.相关分析结果:植株增高行粒数会随之较多,雄穗分枝数较多穗长较长,叶片数较多行粒数也较多。叶面积最影响产量,叶面积较大穗长也会较长,行粒数较多,单穗粒重较重,小区产量也会越大。即植株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主要是由植株性状的株高、雄穗分枝数、叶片数、叶面积与产量性状的行粒数、穗长、单穗粒重、小区产量的相关引起的。
二、耐酸玉米自交系指标筛选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耐酸玉米自交系指标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甜玉米自交系耐铝毒的初步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营养液培养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铝处理7 d对甜玉米茎叶鲜重、茎叶干重、根鲜重和根干重的影响 |
2.2 铝处理10 d对甜玉米茎叶鲜重、茎叶干重、根鲜重和根干重的影响 |
2.3 铝处理14 d对甜玉米茎叶鲜重、茎叶干重、根鲜重和根干重的影响 |
2.4 不同Al3+处理浓度与茎叶鲜重、茎叶干重、根鲜重和根干重的相关分析 |
2.5 铝胁迫处理7 d对甜玉米茎叶的影响 |
2.6 不同自交系在不同铝浓度处理下POD、CAT和SOD的活性差异 |
3 小结与讨论 |
(2)苦荞耐低磷基因型筛选及其适应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作物耐低磷营养的基因型差异 |
1.2.2 作物耐低磷胁迫的适应机制 |
1.2.3 关于苦荞的研究进展 |
1.2.4 耐低磷品种的筛选鉴定与评价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苦荞耐低磷基因型筛选及评价指标的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与材料处理 |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4 基因型耐低磷能力的评价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苦荞苗期形态指标的影响 |
2.2.2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苦荞苗期根系生理指标的影响 |
2.2.3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苦荞苗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4 低磷胁迫下各苦荞磷素吸收与利用 |
2.2.5 主成分分析 |
2.2.6 苦荞耐低磷性鉴定指标的筛选 |
2.3 讨论和小结 |
2.3.1 关于耐低磷评价指标的选择问题 |
2.3.2 苦荞耐低磷性品种的筛选与鉴定方法 |
3 不同基因型苦荞幼苗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与材料处理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低磷胁迫下苦荞幼苗农艺性状的变化 |
3.2.2 低磷胁迫对植株根系活性物质及丙二醛的影响 |
3.2.3 低磷胁迫对植株根系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2.4 低磷胁迫对苦荞苗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5 低磷胁迫对苦荞不同品种苗期磷积累量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 讨论和小结 |
3.3.1 不同基因型苦荞地上部性状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
3.3.2 不同基因型苦荞根系性状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
4 施磷水平对不同苦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与材料处理 |
4.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施磷对苦荞幼苗地上部形态指标的影响 |
4.2.2 施磷对苦荞幼苗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 |
4.2.3 施磷对苦荞幼苗根系生理指标的影响 |
4.2.4 施磷对苦荞植株的磷积累量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5 施磷对苦荞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不同施磷处理对苦荞的植株生长的影响 |
4.3.2 不同施磷处理对苦荞成熟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种业科技创新的智能时代——“玉米育种4.0”(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作物育种的发展历程 |
1.1 育种1.0阶段 |
1.2 育种2.0阶段 |
1.3 育种3.0阶段 |
1.4 育种4.0阶段 |
2 玉米基因组智能设计育种的大数据基础 |
2.1 玉米组学大数据资源 |
2.2 全基因组选择辅助育种 |
2.3 基因编辑构建突变体库 |
2.4 人工合成抗逆基因回路 |
2.5 基因组智能设计育种体系 |
3 基因组智能设计育种商业模式—玉米育种4.0 |
3.1 玉米基因型大数据体系 |
3.2 玉米表型与环境大数据体系 |
3.3 玉米基因组育种模型体系 |
3.4 玉米精准种植模型体系 |
3.5 玉米育种方案设计决策体系 |
3.6 中国育种4.0商业模式初探 |
4 结语 |
(4)大豆耐酸雨性鉴定及其相关QTL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酸雨的现状 |
1.1.1 我国酸雨成份和分布特征 |
1.1.2 酸雨的形成因素 |
1.2 酸雨对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1 酸雨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2.2 酸雨对作物主要生理代谢过程的影响 |
1.2.3 酸雨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
1.3 大豆耐酸雨胁迫的研究进展 |
1.4 数量遗传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
1.4.1 零区间作图法 |
1.4.2 区间作图法 |
1.4.3 复合区间作图法 |
1.4.4 多区间作图法 |
1.4.5 混合线性模型 |
1.4.6 关联分析法 |
1.5 作物耐非生物胁迫的研究进展 |
1.5.1 作物耐旱性的研究进展 |
1.5.2 作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江苏区域酸雨特征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
2.1 酸雨观测资料与分析方法 |
2.1.1 酸雨观测站点与资料 |
2.1.2 酸雨资料分析方法 |
2.1.3 污染气体和污染颗粒物数据 |
2.1.4 后向轨迹分析方法 |
2.2 酸雨分布特征 |
2.2.1 酸雨空间分布特征 |
2.2.2 酸雨季节分布特征 |
2.2.3 酸雨年变化特征 |
2.3 1992—2013年降水酸度变化趋势 |
2.3.1 徐州市降水酸度变化趋势 |
2.3.2 淮安市降水酸度变化趋势 |
2.3.3 南京市降水酸度变化趋势 |
2.3.4 常州市降水酸度变化趋势 |
2.4 酸雨影响因子分析 |
2.4.1 降水酸度与局地污染的关系 |
2.4.2 污染物远距离输送对酸雨的影响 |
2.5 结论 |
第三章 中国大豆种质资源耐酸雨性遗传变异分析和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和栽培试验 |
3.1.2 模拟雨水配置和模拟降雨处理 |
3.1.3 性状测定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中国栽培大豆种质资源耐酸雨性遗传变异分析和筛选 |
3.2.2 中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耐酸雨性遗传变异分析和筛选 |
3.3 讨论 |
3.3.1 大豆耐酸雨性的遗传变异和综合评价 |
3.3.2 酸雨胁迫对大豆产量和产量组分的影响 |
3.3.3 大豆耐酸雨性评价的复杂性 |
3.3.4 大豆耐酸雨性的评价和筛选方法 |
第四章 大豆耐酸雨性相关性状QTL的关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和栽培试验 |
4.1.2 模拟雨水配置和模拟降雨处理 |
4.1.3 表型性状测定 |
4.1.4 SSR标记基因型测定 |
4.1.5 数据过滤 |
4.1.6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7 群体结构分析 |
4.1.8 亲属关系分析 |
4.1.9 耐酸雨性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关联分析试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4.2.2 群体结构分析 |
4.2.3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亚群体内亲属关系 |
4.2.4 大豆耐酸雨性相关性状与SSR标记间的关联分析 |
4.3 讨论 |
4.3.1 试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4.3.2 试验群体的群体结构和亲属关系 |
4.3.3 与大豆耐酸雨性相关性状关联的SSR位点 |
全文结论 |
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大豆种质资源耐酸铝鉴定及QTL精细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及英汉对照 |
1文献综述 |
1.1 铝对植物的毒害与植物的耐铝机制 |
1.1.1 铝对植物的毒害 |
1.1.2 植物的耐铝机制 |
1.2 作物耐酸铝种质资源筛选研究进展 |
1.3 高通量测序的RAD-seq技术及其应用 |
1.4 作物耐酸铝遗传方面的研究 |
1.4.1 作物耐酸铝遗传的基因定位研究 |
1.4.1.1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基因定位研究 |
1.4.1.2 基于群体连锁遗传的QTL定位研究 |
1.4.2 国内外大豆耐酸铝遗传的基因定位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材料与方法 |
2.1 不同地区大豆资源耐酸铝表型筛选与评价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种子发芽与幼苗培养 |
2.1.2.2 耐酸铝性状鉴定指标 |
2.2 大豆重组自交系耐酸铝QTL定位 |
2.2.1 实验材料 |
2.2.2 表型筛选 |
2.2.2.1 种子发芽与幼苗培养方法 |
2.2.2.2 实验设计 |
2.2.2.3 耐酸铝性状指标测定 |
2.2.3 高密度连锁图谱构建 |
2.2.4 QTL定位方法 |
2.2.5 RT-PCR分析 |
2.2.5.1 幼苗培养与RNA提取 |
2.2.5.2 RT-PCR验证 |
2.3 数据分析和处理 |
3.结果 |
3.1 不同地区大豆种质资源耐酸铝表型筛选与评价 |
3.2 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耐酸铝QTL定位分析 |
3.2.1 耐酸铝表型筛选条件的确定 |
3.2.2 耐酸铝性状筛选结果 |
3.2.2.1 主根相对伸长率表型筛选结果 |
3.2.2.2 耐酸铝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
3.2.3 耐酸铝性状QTL定位结果分析 |
3.2.4 定位区间内候选基因的筛选 |
4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大豆耐酸铝鉴定方法对表型筛选具有重要作用 |
4.1.2 重组自交系QTL定位区间耐酸铝候选基因分析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株高穗位相关标记分析138份玉米骨干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材料 |
1.2方法 |
1.2.1 DNA提取 |
1.2.2 PCR反应体系 |
1.2.3大田种植管理 |
1.2.4数据统计与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分子标记检测结果 |
2.2株高穗位高标记对吉林省玉米育种骨干自交系类群的划分 |
2.3改良系和亲本株高穗位高测量及其多重比较结果 |
2.4株高穗位高相关标记解析3个旅改系的遗传组成 |
3讨论 |
3.1不同来源材料株高穗位高相关位点遗传多样性的比较 |
3.2株高穗位高相关标记对玉米育种自交系聚类结果的分析及杂种优势群的划分 |
3.3改良自交系株高穗位高相关片段的传递 |
3.4株高和穗位高的遗传基础与分子育种 |
4结论 |
(7)磷铝耦合胁迫对玉米自交系苗期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低磷、酸铝胁迫对玉米自交系植株生长的影响 |
2.2 低磷、酸铝胁迫对玉米自交系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8)诱变玉米株高突变体的蛋白质组学与ZmMDH基因克隆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化学诱变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
1.1.1 EMS作用机制和特点 |
1.1.2 EMS诱变处理技术 |
1.1.3 EMS诱变在玉米育种中的研究与应用 |
1.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背景 |
1.2.1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内容与分类 |
1.2.2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相关技术手段 |
1.2.3 蛋白质组学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
1.2.4 玉米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展望 |
1.3 苹果酸脱氢酶 |
1.3.1 苹果酸脱氢酶的发现 |
1.3.2 苹果酸脱氢酶的生化性质 |
1.3.3 苹果酸脱氢酶的结构及功能 |
1.3.4 苹果酸脱氢酶所参与的代谢途径 |
1.3.5 苹果酸脱氢酶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内容及其目的意义 |
2 EMS诱变处理玉米花粉创造玉米新种质 |
2.1 供试材料及方法 |
2.1.1 主要供试材料与化学试剂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M1苗期变异 |
2.2.2 M1诱变材料成株期变异 |
2.2.3 M1突变体果穗性状调查 |
2.2.4 不同浓度EMS诱变处理后玉米M1畸变情况 |
2.2.5 M2植株的主要变异类型 |
2.2.6 M3诱变材料的田间鉴定 |
2.3 讨论 |
2.3.1 不同处理浓度对花粉诱变的影响 |
2.3.2 EMS诱变处理后代的变异、选择 |
2.3.3 诱变后粮词兼用型玉米材料的选育 |
2.4 小结 |
3 玉米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幼苗叶片总蛋白的提取方法 |
3.1.3 蛋白质的溶解 |
3.1.4 蛋白质样品浓度测定 |
3.1.5 等电聚焦电泳条件的优化 |
3.1.6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优化 |
3.1.7 考马斯亮蓝G-250的凝胶染色及电泳图像的扫描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三种不同方法提取蛋白质样品的双向电泳效果分析 |
3.2.2 不同聚焦时间对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 |
3.2.3 不同丙烯酰胺浓度对蛋白质分辨率的影响 |
3.2.4 不同上样量对等电聚焦过程中蛋白质分辨率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幼苗叶片总蛋白质的提取 |
3.3.2 不同聚焦条件对玉米幼苗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 |
3.3.3 不同丙烯酰胺浓度与上样量对蛋白质分辨率的影响 |
3.4 小结 |
4 玉米诱变与原自交系株高变化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试剂与酶 |
4.1.3 玉米叶片总蛋白提取和浓度测定 |
4.1.4 蛋白质SDS-PAGE凝胶电泳及考马斯染色 |
4.1.5 玉米双向电泳凝胶图谱分析 |
4.1.6 差异蛋白质点的质谱鉴定及数据库中匹配搜索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1 玉米幼苗叶片双向电泳图像分析 |
4.2.2 玉米诱变系与原自交系蛋白质差异表达谱分析 |
4.2.3 玉米诱变系与原自交系差异表达蛋白点的质谱鉴定 |
4.3 讨论 |
4.3.1 玉米不同材料苗期叶片差异蛋白质表达模式与功能分类 |
4.3.2 玉米诱变与原材料候选蛋白质点的功能分析 |
4.3.3 玉米诱变体与原自交系差异候选基因的分析 |
4.4 小结 |
5 玉米苹果酸脱氢酶(ZmMDH6)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5.1 供试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供试植物材料及其处理 |
5.1.3 宿主菌株与载体 |
5.1.4 试剂及酶 |
5.1.5 培养基与相关试剂的配制方法 |
5.1.6 实验中用到的引物 |
5.1.7 总RNA的提取 |
5.1.8 cDNA的合成 |
5.1.9 玉米自交系AMD16半定量RT-PCR分析 |
5.1.10 基因克隆与测序 |
5.1.11 植物超表达载体构建 |
5.1.12 拟南芥的转化 |
5.1.13 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筛选与分子检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玉米自交系总RNA的提取与检测以及cDNA的合成 |
5.2.2 玉米半定量RT-PCR检测 |
5.2.3 ZmMDH6的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
5.2.4 苹果酸脱氢酶(MDH)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 |
5.2.5 ZmMDH6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5.2.6 拟南芥转化及阳性植株的检测 |
5.2.7 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5.3 讨论 |
5.3.1 载体构建与农杆菌转化 |
5.3.2 ZmMDH6基因的抗性作用 |
5.4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玉米诱变与原自交系株高变化的蛋白质组学及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供试材料 |
1.2酶与试剂 |
1.3玉米叶片总蛋白提取及浓度测定 |
1.4蛋白质SDS-PAGE凝胶电泳 及考马斯 亮蓝染色 |
1.5玉米叶片总蛋白双向电泳凝胶图谱分析 |
1.6差异蛋白质点的质谱鉴定与匹配搜索 |
1.7基因克隆与测序 |
1.8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农杆菌转化 |
1.9玉米半定量RT-PCR分析 |
1.10拟南芥的转化与鉴定 |
2结果与分析 |
2.1玉米幼苗叶片双向电泳图像分析 |
2.2玉米诱变 系与原自 交系蛋白 质差异表 达谱分析 |
2.3玉米诱变系与原自交系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的质谱鉴定 |
2.4玉米ZmMDH6基因的克隆 |
2.5玉米半定量RT-PCR检测 |
2.6 ZmMDH6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2.7拟南芥转化及阳性植株的检测和鉴定 |
3讨论 |
3.1玉米苗期叶片差异蛋白质的表达模式与功能 |
3.2玉米诱变与原材料候选蛋白质点的功能 |
3.3玉米诱变与差异候选基因ZmMDH6的功能 |
4结论 |
(10)四个糯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测定及其遗传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糯玉米的研究现状 |
2 糯玉米的用途及功能 |
3 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的关系 |
3.1 杂种优势 |
3.2 配合力 |
3.3 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的关系 |
4 遗传力 |
4.1 遗传力的概念 |
4.2 遗传力的发展现状 |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5.1 研究配合力的目的意义 |
5.2 研究遗传力的目的意义 |
6 本研究的整体思路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的方法 |
4 分析统计方法 |
4.1 方差分析 |
4.2 配合力分析 |
4.3 遗传力分析 |
4.4 相关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配合力方差分析 |
1.1 植株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
1.2 产量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
2 植株性状配合力分析 |
2.1 植株性状一般配合力分析 |
2.2 植株性状特殊配合力分析 |
3 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
3.1 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分析 |
3.2 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分析 |
4 各个性状遗传力分析 |
4.1 植株性状遗传力分析 |
4.2 产量性状遗传力分析 |
5 性状相关分析 |
5.1 植株性状相关分析 |
5.2 产量性状相关分析 |
5.3 植株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1.1 配合力 |
1.2 遗传力 |
1.3 性状的遗传相关性 |
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耐酸玉米自交系指标筛选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甜玉米自交系耐铝毒的初步筛选[J]. 林金利,程春园,谢沛丰,梁铤予,黎诗怡,蒋锋,张姿丽. 湖北农业科学, 2020(11)
- [2]苦荞耐低磷基因型筛选及其适应机制的研究[D]. 杨春婷.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3]中国种业科技创新的智能时代——“玉米育种4.0”[J]. 王向峰,才卓. 玉米科学, 2019(01)
- [4]大豆耐酸雨性鉴定及其相关QTL的关联分析[D]. 张国正. 南京农业大学, 2018
- [5]大豆种质资源耐酸铝鉴定及QTL精细定位[D]. 王欣欣.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6]株高穗位相关标记分析138份玉米骨干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J]. 崔学宇,任雪娇,张野,慈佳宾,杨巍,赵超,杨伟光. 核农学报, 2016(07)
- [7]磷铝耦合胁迫对玉米自交系苗期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J]. 张丽梅,贺立源,郭再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8)
- [8]诱变玉米株高突变体的蛋白质组学与ZmMDH基因克隆转化研究[D]. 吕二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5(11)
- [9]玉米诱变与原自交系株高变化的蛋白质组学及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J]. 吕二锁,逯晓萍,王树彦,薛春雷,韩平安,董婧,任锐,李美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10]四个糯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测定及其遗传力分析[D]. 宋天月. 天津农学院,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