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光帮助缓解耳部感染造成的疼痛(论文文献综述)
郑文[1](2021)在《头面部带状疱疹及并发症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型探讨》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收集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近2年发生于头面部的带状疱疹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归纳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型规律及中西医治疗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病房2018年10月一2020年10月收住院的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纳排标准筛选患者,对其一般资料(性别与年龄、发病诱因、合并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发病情况、受累神经、首诊误诊情况),并发症情况(带状疱疹性眼病、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进行整理,并电话随访了解患者预后情况,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该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治疗疗效。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220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1)累及三叉神经的有169例(169/220,76.8%),其中三叉神经第一支(眼支)受累最多,有145例(145/220,65.9%),累及面神经、颈神经的分别有31例(31/220,14.1%)、67例(67/220,30.5%)。(2)220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中,男女比例1:1.12,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169例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0.82,男性患者更多。(3)54例患者(24.5%)发病前有明确诱因,以劳累诱发疾病为主(35/220,15.9%),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长期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肿瘤、外伤等。(4)伴有基础疾病史的有159例,占72.3%。按照系统分类,主要合并循环系统(85/220,38.6%)、内分泌系统(38/220,17.2%)、消化系统(40/220,18.2%)、呼吸系统疾病(26/220,11.8%),而泌尿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也并不少见,无基础疾病者有61例,占27.7%。(5)在220例患者中,有111例(51%)疼痛与皮疹同日出现,93例(42%)疼痛出现在皮疹之前,最短间隔1天,最长间隔10天,平均3.44±2.16天。(6)202例(91.8%)皮损为普通型,15例(6.81%)为出血型,3例(1.4%)为坏疽型。(7)60例(27.3%)首次就诊于其他科室,包括眼科、耳鼻喉科、急诊、神经内科、中医科、骨科、社区医院等。(8)眼部带状疱疹145例,有75例(50%)疼痛与皮疹同日出现,63例(43%)疼痛出现在皮疹之前,9例(6%)出现皮疹、水疱后才出现疼痛;伴有眼部症状的患者有72例(72/145,49.7%),合并结膜炎58例(40.0%),角膜炎32例(22.1%),葡萄膜炎8例(5.5%),其他并发症包括角膜溃疡、巩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眼压升高等。有12例患者诉患眼遗留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3例患者因慢性复发性眼部并发症于眼科治疗超过半年时间。结论:(1)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2)三叉神经,尤其是眼支在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中最多见。(3)眼部带状疱疹常常出现结膜炎、角膜炎、葡萄膜炎等眼部并发症,治疗不充分可能引起其复发,严重时影响视力,早期治疗疗效较好。(4)对于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需要警惕多颅神经病,应全面体检,完善检查,及时治疗,以防止这种常见疾病的严重并发症。(5)非皮肤科的临床科室接诊不明原因单侧皮肤疼痛或头痛、牙痛、喉咙痛的患者应考虑带状疱疹的可能性。
束敏[2](2021)在《三种光疗方案在治疗早期带状疱疹中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观察和比较三种光疗方案对早期带状疱疹创面修复、疼痛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的效果,同时探讨三种光疗方案对早期带状疱疹不同时间的效果,以期为今后临床护理干预提供预见性的指导和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湖州市某医院皮肤科2019年12月—2021年1月,符合纳排标准的带状疱疹门诊患者18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远红外组(60例)、氦氖激光组(60例)及TDP神灯组(60例),三组在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上,分别给予远红外、氦氖激光、TDP神灯进行光照射。干预前应用《带状疱疹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登记表》(自行设计)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各组带状疱疹患者一般情况,组间无差异;干预后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在治疗第3天、第5天、第10天评估带状疱疹的疼痛的治疗效果,应用《疱疹评价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皮损修复所需时间,应用《满意度调查表》记录患者的满意度,30天、90天应用《随访记录单》对患者疼痛情况、皮损修复情况进行记录。对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整理分析。研究结果:1.三组带状疱疹患者在治疗的第3天、第5天、第10天疼痛评分存在显着差异(P<0.05)。三组对带状疱疹疼痛都有缓解作用,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效果更明显。其中,氦氖激光组患者在第3天疼痛评分低于远红外组、TDP神灯组;远红外组在第5天、第10天疼痛评分均低于氦氖激光组、TDP神灯组。2.三组带状疱疹患者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存在显着的差异(P<0.001)。远红外组患者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显着低于氦氖激光组和TDP神灯组。3.疼痛及皮损的观察:三组带状疱疹患者30天随访时疼痛、皮损情况存在显着差异(P<0.05)。远红外组患者30天时“无痛、无色素沉着”占比最高(53.7%、18.5%),其次是氦氖激光组(32.7%、9.6%)和TDP神灯组(23.5%、2.0%)。三组带状疱疹患者90天“无痛、无色素沉着”存在显着差异(P<0.05)。远红外组患者90天时“无痛、无色素沉着”占比最高(90.7%、81.5%),其次是氦氖激光组(80.8%、65.4%)和TDP神灯组(64.7%、43.1%)。4.三组带状疱疹患者满意度存在显着的差异(P<0.001)。TDP神灯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接受度最高(4.18±0.91)分,其次是氦氖激光组(3.52±0.80)分,远红外组患者相对最低(3.43±0.82)分;远红外组患者的治疗舒适度(4.37±0.62)显着高于TDP神灯组(3.92±0.74)氦氖激光组(3.67±0.76)。研究结论:本研究表明,远红外、氦氖激光与TDP神灯对早期带状疱疹的疼痛、皮损修复均有一定效果。但远红外对患者皮损的改善效果更显着,其次是氦氖激光,TDP神灯;氦氖激光在第3天止痛效果明显,优于远红外、TDP神灯;远红外在治疗的第5天、第10天止痛效果明显,优于氦氖激光、TDP神灯。远红外组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色素沉着)发生率最低,其次是氦氖激光组、TDP神灯组;TDP神灯的治疗费用接受度最高,其次是氦氖激光,远红外;远红外的舒适度最高,其次是TDP神灯,氦氖激光。三组患者光照过程中,没有观察到可归因于光疗的不良反应状况,患者容易接受。三种辅助治疗早期带状疱疹光疗方案,在止痛效果、皮损修复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费用接受度和舒适度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
刘新昊[3](2021)在《MEBO在瘢痕疙瘩手术联合90Sr同位素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手术切除联合90Sr同位素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疗效确切,但部分患者经90Sr同位素治疗后,可能出现放射性皮炎等不良反应。本研究旨在探究MEBO在瘢痕疙瘩手术切除联合90Sr同位素放射治疗后预防放射性皮炎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美容科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81例101处)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48处)和对照组(41例53处)。所有瘢痕疙瘩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组术后行90Sr同位素放射治疗后,受照射处皮肤外涂MEBO,对照组术后行90Sr同位素放射治疗后常规换药且不采取其他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疗程结束时皮肤放射性损伤程度、局部受照射皮肤疼痛和瘙痒情况、色素沉着严重程度及术后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病程、瘢痕疙瘩发生部位、瘢痕疙瘩长度、瘢痕疙瘩宽度、瘢痕疙瘩厚度及术前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瘢痕疙瘩切除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Z=-1.598,P=0.110)。末次90Sr同位素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90Sr同位素照射处皮肤放射性损伤情况、疼痛评分、瘙痒程度、色素沉着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Z=-2.135、-2.721、-2.435、-3.222,P=0.033、0.007、0.015、0.001);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SS)对比无明显差异(Z=-1.475,P=0.140)。结论MEBO可以减轻瘢痕疙瘩切除术后90Sr同位素放射治疗所导致的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缓解疼痛和瘙痒症状,降低皮肤色素沉着发生率,对提高瘢痕疙瘩患者手术切除90Sr同位素放射治疗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蒙玉娇[4](2021)在《清热除湿汤及活性成分对特应性皮炎小鼠与肥大细胞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为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临床表现为剧烈瘙痒、渗出倾向和湿疹样皮损,常高概率出现过敏性鼻炎、哮喘、食物过敏等特应性表现。目前AD儿童患病率已经超过20%,成人患病率为3%~5%,随着城市化发展,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AD治疗药物集中于糖皮质激素类、抗组胺类、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或价格昂贵,或长期使用可引发皮肤萎缩、色素沉着、停药复发和药物依赖等副作用。AD在中医属“奶癣”“血风疮”范畴,历代医家认为该病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胎毒遗热,素体偏盛;或后天脾土不足,健运失常,湿热内蕴,外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相搏于皮肤而发病。中医皮外科泰斗赵炳南先生认为内在湿热与湿热外邪相搏结,为本病实质,“湿”邪贯穿始终,湿性重浊,难于去除,久之则湿郁化热,湿热二邪互为因果,导致迁延难愈。赵炳南教授根据三十余年临床经验将“龙胆泻肝汤”化裁得清热除湿汤(Qingre Chushi decoction,QRCSD),治疗AD急性期,湿热雍盛、蕴结皮肤、热重于湿的湿热证,有效改善AD发作期患者皮损表现,减轻渗出、糜烂和瘙痒,且安全、有效。中药复方治疗疾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特点,机制探索往往举步维艰。为了实现复方优化,采用药物分子、基因和蛋白网络药理学分析,通过现代生物信息学技术,揭示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及对机体网络的调控作用。AD的发病与遗传背景、环境刺激、皮肤屏障功能、机体免疫和细菌感染等密切相关,作为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疾病,肥大细胞的效应地位不可取代,在受到刺激后活化脱颗粒,释放大量炎症介质,趋化炎症细胞,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组织损伤,出现红斑、水肿、糜烂、渗出和瘙痒等表现,与“湿热搏结于皮肤”引发的皮损表现不谋而合。肥大细胞在AD患者皮损部位检测有明显升高,并且活化脱颗粒比例升高。目前尚无QRCSD及活性成分对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作用的文献报道。本研究首先建立不同品系AD小鼠模型并进行评价,为后续模型选择提供依据;再运用体内外实验,多角度阐述QRCSD在治疗AD小鼠模型和调控肥大细胞脱颗粒的作用;接下来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索QRCSD活性成分和治疗AD的“成分-疾病-靶点”网络,为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探索指明方向;最后观察有效成分对AD小鼠模型和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的作用,以期为后续组方优化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方向。研究目的1.采用不同品系小鼠建立AD模型并进行比较,为后续模型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2.评价QRCSD对AD小鼠模型和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的干预作用。3.挖掘QRCSD活性成分和治疗AD的潜在靶点,为机制研究提供方向。4.评价QRCSD有效活性成分对AD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结合靶点预测,对可能作用机制进行验证,明确QRCSD有效活性成分和作用环节,为QRCSD组方优化和临床疗效提供理论支持。5.评价QRCSD有效活性成分对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的干预作用,靶向信号通路,明晰有效活性成分发挥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丰富活性成分的药效学研究,为医学转化和临床治疗新策略的提出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实验一:采用Nc/Nga小鼠与BALB/c小鼠,背部/耳部涂抹DNCB的方式建立AD模型并进行比较和评价。12只Nc/Nga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采用背部和耳部涂抹DNCB的方式建立AD模型,第1周1~3d,每日连续背部(耳部)涂抹1%(0.5%)DNCB激发炎症反应,休息4d;在第2周和第3周,每周背部(耳部)涂抹0.5%(0.25%)DNCB 3次,维持皮肤炎症反应,造模第22d取材。1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第1周的第1、4、7d各组小鼠背部涂抹1%DNCB溶液100μl,或右耳部涂抹0.5%DNCB溶液20μl,进行致敏,第2周休息,第3周开始,隔天背部涂抹0.25%DNCB溶液100μl,或右耳部涂抹0.25%DNCB溶液20μl,激发和维持背部皮肤炎症反应,持续2周,造模第29d取材。正常对照组均在相同时间点同位置涂抹等量基质。观察指标:(1)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搔抓行为和炎症程度评分;(2)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小鼠皮损病理形态学变化;(3)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E、IL-4和IFN-γ水平;(4)计算脾指数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h1/Th2比例。实验二:采用Nc/Nga小鼠建立AD模型,观察QRCSD对AD的作用;采用IgE和C48/80分别刺激诱导RBL-2H3和P815建立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模型,研究QRCSD对肥大细胞活化的影响。48只Nc/Nga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泼尼松龙(阳性药)组、QRCSD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其他组小鼠采用背部和耳部涂抹DNCB的方式建立AD模型,第1周1~3d,每日连续背部(耳部)涂抹1%(0.5%)DNCB激发炎症反应,休息4d;在第2周和第3周,每周背部(耳部)涂抹0.5%(0.25%)DNCB 3次,维持皮肤炎症反应。从第2周起,治疗组小鼠给予对应药物灌胃治疗,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每天1次,造模第22d取材。观察指标:(1)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和皮损表现并评分;(2)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小鼠皮损病理形态学变化;(3)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E水平;(4)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中紧密连接跨膜蛋白Claudin-1(CLDN1)和Occludin(OCLN)表达水平;(5)多因子蛋白芯片技术检测皮损中40种相关炎症因子差异表达;(6)qPCR法验证差异表达因子转录水平mRNA表达情况;(7)采用IgE和C48/80两种方法分别诱导RBL-2H3和P815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8)采用CCK-8法检测QRCSD的细胞毒性,根据细胞活力筛选QRCSD安全浓度。(9)ELISA法检测QRCSD对活化肥大细胞上清中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组胺(HIS)、IL-4和TNF-α释放水平的影响。实验三:通过数据库挖掘(Drug Bank、OMIM、Gene Cards等)和文献检索的方式,获得炎症性皮肤疾病(关键词为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湿疹、炎症)的靶点交集,构建相关靶点数据库。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QRCSD有效化合物和靶标基因,根据药物分子ADME性质,结合QRCSD组方配伍,筛选QRCSD水煎剂有效成分。通过QRCSD靶标基因与炎症性皮肤疾病靶标交集,获得QRCSD-疾病靶点,构建PPI网络,绘制蛋白互作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可视化分析核心靶点,并通过GOBP分析和KEGG富集,获得QRCSD治疗炎症性皮肤疾病信号通路,揭示QRCSD治疗AD的可能机制,并解析分析结果。实验四:采用BALB/c小鼠建立AD模型验证清热除湿汤有效成分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黄芩苷(Baicalin)和木犀草素(Luteolin)治疗AD的作用和机制。66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11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泼尼松龙(阳性药)组,龙胆苦苷高、中、低剂量组,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木犀草素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60只BALB/c小鼠第1周的第1、4、7d各组小鼠背部涂抹1%DNCB溶液100μl,或右耳部涂抹0.5%DNCB溶液20μl,进行致敏,第2周休息,第3周开始,隔天背部涂抹0.25%DNCB溶液100μl,或右耳部涂抹0.25%DNCB溶液20μl,激发和维持背部皮肤炎症反应,持续2周,造模第29d取材。从第3周起,治疗组小鼠给予对应药物灌胃治疗,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每天1次,造模第22d取材。观察指标:(1)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和皮损表现并评分;(2)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小鼠皮损病理变化;(3)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E水平;(4)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Th1/Th2比例;(5)qPCR法检测皮损中炎症因子IL-4、IL-5、IL-6和IL-17mRNA表达水平;(6)Western blot法检测皮损组织中MAPK信号通路蛋白(p-p38/p38、p-ERK/ERK、p-JNK/JNK)表达水平。实验五:采用IgE和C48/80分别刺激诱导RBL-2H3和P815建立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模型,研究Gent对肥大细胞活化的影响,对可能机制进行探索。(1)采用IgE和C48/80两种方法分别诱导RBL-2H3和P815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2)采用CCK-8法检测Gent的细胞毒性,根据细胞活力筛选Gent安全浓度。(3)ELISA法检测Gent对活化肥大细胞上清中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组胺(HIS)、IL-4和TNF-α释放水平的影响。(4)qPCR法检测Gent对活化肥大细胞炎症因子IL-4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5)Western blot法检测Gent对活化肥大细胞MAPK信号通路蛋白(p-p38/p38,p-ERK/ERK)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实验一:Nc/Nga小鼠和BALB/c小鼠涂抹DNCB后,均逐步出现湿疹样皮损、水肿和渗出,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红斑、痂皮陆续出现,有瘙痒搔抓表现,均与AD的临床表现相符。组织病理显示,模型组小鼠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表皮厚度增加,肥大细胞数目增加,与AD皮损病理特点一致。模型组小鼠脾指数升高明显,脾脏Th1/Th2比例失衡,以Th2型为主,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血清IgE、IL-4和IFN-γ水平升高。Nc/Nga小鼠与BALB/c小鼠皮损表现相比,Nc/Nga小鼠皮损表现更早出现,红斑更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皮肤出现红斑、糜烂、皮肤增厚等AD样皮损表现,伴随搔抓次数增加(P<0.005)。与模型组比较,QRCSD治疗组小鼠皮损症状均有所缓解,SCORAD评分降低,表皮层厚度减少,肥大细胞浸润减少(P<0.05),且以QRCSD高剂量组疗效最为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紧密连接蛋白(OCLN、CLDN1)表达水平下降,QRCSD高剂量组紧密连接蛋白水平升高(P<0.05)。模型组小鼠血清IgE水平升高,脾指数升高,脾脏Th1/Th2比例失衡(降低),QRCSD高剂量治疗可降低IgE表达,降低脾指数,扭转Th1/Th2比例失衡状态(P<0.05)。与正常对照相比,多因子蛋白芯片检测显示模型组皮损部位差异表达因子包括IL-4、IL-5、IL-6、IL-17和Eotaxin等,且IL-4和IL-6mRNA相对表达升高(P<0.05),QRCSD高剂量组能抑制炎症因子IL-4和IL-6在分泌水平和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P<0.05)。CCK-8法筛选QRCSD安全浓度范围为0~2000mg/ml,QRCSD可以抑制肥大细胞炎症介质(β-HEX、HIS)释放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实验三:通过数据挖掘获得OB≥30%和DL≥0.18的QRCSD化合物75个,中药潜在靶标蛋白100个,与炎症性皮肤疾病(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湿疹、炎症)取交集,获得AD相关靶标19个,构建QRCSD-疾病-靶点可视化网络,获得排名前10位的靶点如下:PTGS2、BCL2、MAPK8、TNF、AKT1、TP53、IL6、CASP3、ICAM1 和NFKBIA,表明这些靶点在AD免疫失衡和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发挥作用。基于DAVID数据库靶点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QRCSD主要参与调控炎症反应、调节免疫效应过程和对抗原刺激的炎症反应等。通过GOBP和KEGG富集分析可知,MAPK信号通路是QRCSD治疗AD参与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同时,结合QRCSD组方配伍,获得有效活性成分包括龙胆苦苷、黄芩苷和木犀草素等。实验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皮肤出现红斑、糜烂、皮肤增厚等AD样皮损表现,伴随搔抓次数增加(P<0.005)。与模型组比较,龙胆苦苷、黄芩苷和木犀草素各组小鼠皮损症状均有所缓解,SCORAD评分降低,表皮层厚度减少,肥大细胞浸润减少(P<0.05),均以高剂量组疗效最为明显,且龙胆苦苷效果最佳。流式检测显示龙胆苦苷组Th1/Th2比例升高(P<0.05),qPCR结果龙胆苦苷组能抑制炎症因子IL-4和IL-6 mRNA表达(P<0.05)。Western blot显示AD小鼠皮损组织中p-ERK和p-p38表达水平升高(P<0.05),龙胆苦苷可抑制p-ERK和p-p38表达水平(P<0.05),但p-JNK表达无差异(P>0.05)。实验五:IgE诱导RBL-2H3细胞脱颗粒模型条件为:DNP-IgE单抗(100μg/ml)过夜,DNP-BSA(500μg/ml),刺激时间为1h;C48/80诱导P815细胞脱颗粒模型条件为:10μg/ml,刺激时间为30min。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后,与不处理的空白对照组细胞相比,上清中β-HEX、HIS、IL-4和TNF-α的释放水平升高,细胞IL-4和TNF-αmRNA表达增加,p38/ERK MAPK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强(P<0.05)。Gent对RBL-2H3的生物安全浓度为0~100μM,对P815的生物安全浓度范围为0~200μM,此范围内无细胞毒性。100μMGent可抑制RBL-2H3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脱颗粒细胞上清中β-HEX、HIS、IL-4和TNF-α的释放水平(P<0.05),降低活化肥大细胞炎症因子IL-4和TNF-α mRNA表达(P<0.05),且p38/ERKMAPK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200μMGent可抑制P815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脱颗粒细胞上清中β-HEX、HIS、IL-4和TNF-α的释放水平(P<0.05),并且能够降低肥大细胞炎症因子IL-4和TNF-α mRNA表达(P<0.05),抑制ERK通路蛋白的磷酸化。结论1.采用Nc/Nga小鼠与BALB/c小鼠均可构建AD模型,并且皮损表现符合临床特征;但Nc/Nga小鼠皮损出现时间早,红斑更明显,存在遗传背景,可用于对AD遗传因素的研究。而BALB/c小鼠价格低、来源广,可被广泛应用。在后续研究中可根据需求选择模型。2.QRCSD能显着改善DNCB诱导Nc/Nga小鼠AD湿疹样皮损,减轻水肿、渗出和瘙痒,减少肥大细胞浸润,减轻表皮厚度,降低血清IgE水平,修复皮肤屏障,降低脾指数,改善Th1/Th2免疫失衡,抑制皮损中炎症因子表达;QRCSD能改善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明确QRCSD抑制炎症和免疫调控功能。3.龙胆苦苷、黄芩苷和木犀草素可显着改善DNCB诱导BALB/c小鼠AD湿疹样皮损,减轻水肿、渗出和瘙痒,减少肥大细胞浸润,减轻表皮增厚,以龙胆苦苷效果最佳。龙胆苦苷可降低血清IgE水平,抑制皮损中炎症因子表达,明确了龙胆苦苷对AD的治疗作用,并且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和ERK信号通路活化,达到抑制炎症、调节免疫的目的。4.龙胆苦苷对IgE和C48/80两种途径诱导的RBL-2H3和P815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反应均具有抑制作用,能降低炎症介质的释放,并可抑制MAPK家族(p38和ERK)蛋白磷酸化水平,这可能是其治疗AD的机制之一,丰富了龙胆苦苷的抗炎、抗过敏和免疫调节作用,并且为治疗与AD发病机制类似的免疫炎症性、过敏性皮肤疾病提供思路。
梁玲[5](2020)在《高分子微针经皮给药技术在银屑病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容易复发,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该病的发病周期长且难以治愈,使患者精神和身体均承受一定的压力和痛苦,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目前,局部药物治疗被广泛应用。治疗的药物有蒽林、皮质类固醇激素、卡泊三醇、氨甲嘌呤等。但是银屑病患者角质层增厚,使药物的吸收率急剧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中,用咪喹莫特涂抹BALB/c小鼠后背及耳朵,成功对银屑病造模。用热压法制备了不同高度的固体高分子微针,用来预处理银屑病小鼠的后背及耳部,再用卡泊三醇软膏涂抹治疗。通过对小鼠皮肤的表型观察、PASI评分、脾脏系数、表皮厚度对比及组织切片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的观察,说明了固体高分子微针预处理银屑病小鼠皮肤有更好的改善作用。2.用热压机热压成型法制备大片的固体高分子微针。通过改变上盖板、预热时间、热压时间、压力大小、铺料方式等制备出厚度均一且透明度较好的微针板。并通过调节激光雕刻机的能量和速度将微针板切割成所需的尺寸,消毒储存备用。为了使制备产品更美观,将制备出的微针板放置在烘箱内105℃加热成功使微针板由透明变成乳白色。3.利用毛细管、翻转浸渍法以及漂浮浸渍法制备涂层微针。结果表明,两种浸渍法制备的涂层微针较美观,载药量均一。两种浸渍法相比,漂浮浸渍法制备方法简单,可进一步研究。为了减少制备过程中涂层溶液的浪费,将限位板浸渍在疏水溶液中,制备出超疏水限位板并用超疏水限位板成功制备了涂层微针。
唐清宁[6](2020)在《宫颈尖锐湿疣HPV分型研究及其与CO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宫颈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宫颈HPV感染分型,探讨对宫颈CA患者进行宫颈HPV检测的必要性;观察CO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宫颈CA的临床治愈率、疣体清除率、复发率、HPV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综合评价CO2激光与ALA-PDT联合疗法治疗宫颈CA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宫颈CA患者。用PCR-反向斑点法检测其宫颈脱落细胞HPV基因类型,分析检验结果。然后将所有宫颈C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CO2激光联合ALA-PDT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ALA-PDT疗法,每次治疗时间间隔7-10d,3次为一个治疗疗程。在末次治疗1周时评估临床治愈率及疣体清除率,末次治疗3个月时评估复发率、HPV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宫颈CA患者HPV感染情况共有46例宫颈CA患者,所有患者宫颈HPV感染均呈阳性,HPV阳性感染率为100.00%。其中,单一HPV感染29例(63.04%);多重HPV感染17例(36.96%)。低危型HPV出现频数46次,高危型HPV出现频数23次,低高危型出现频数比例为2:1。出现频率前5位依次是HPV11、HPV6、HPV18、HPV16、HPV52。2.末次治疗后1周比较两组临床治愈率观察试验组23例,治愈23例,治愈率为100.00%;对照组23例,治愈16例,治愈率为69.57%。试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27)0.05)。3.末次治疗后1周比较两组疣体清除率试验组疣体总个数为50个,清除疣体个数为50个,疣体清除率为100.00%;对照组疣体总个数为42个,清除疣体个数为34个,疣体清除率为80.95%。试验组疣体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疣体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27)0.05)。4.末次治疗后3月比较两组复发率试验组中纳入人数为23例,复发人数1例,复发率4.35%;对照组中纳入人数为16例,复发人数5例,复发率31.2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27)0.05)。5.末次治疗后3月比较两组HPV转阴率试验组中纳入人数为23例,HPV转阴人数21例,HPV转阴率91.30%;对照组中纳入人数为16例,HPV转阴9例,HPV转阴率56.25%。试验组HP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两组HPV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27)0.05)。6.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29)0.05)。结论1.宫颈CA中以单一HPV感染为主,多重HPV感染亦不在少数;以低危型HPV感染为主,高危型HPV感染为辅;低危型主要是HPV11、HPV6,高危型主要是HPV18、HPV16、HPV52。2.CO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宫颈CA在临床治愈率、疣体清除率、复发率及HPV转阴率等方面优于单纯ALA-PDT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临床疗效确切。
张丽芹[7](2020)在《双载药美容微针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以及皮肤较长时间暴露于紫外线(UV)中,皮肤会变得暗沉,如形成雀斑,色素过度沉积,皮肤光损坏等症状。目前,各式各样的美白产品用于医疗美容行业,涂抹类的美容主要是水,乳液,霜等产品,这类美容产品的有效活性成分经皮的递送效率比较低。用于食用型的美容类药物经肠胃活性会有所降低进而影响治疗效果。为了更好的治疗过度暴露于紫外光下的受损皮肤,本文设计了一种通过在微针中引入气泡来载有水溶性抗坏血酸和油溶性维生素A棕榈酸酯的双载药微针(MNs)来实现协同给药进而用于治疗紫外照射后的受损皮肤。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我们证实了该微针有较好力学性能刺入皮下并且能够实现100%刺入皮下。将该微针在皮下滞留不同时间发现针尖的抗坏血酸优先于维生素A棕榈酸酯进行释放并且在5-30 min内实现皮下溶解。紧接着我们将Franz扩散池运用于体外扩散证实了药物从针体扩散到体液中需要大约6个小时。在动物实验中,用紫外照射豚鼠皮肤来建立紫外照射损伤模型,通过表面观察和组织切片显示,我们发现与传统涂抹方法相比,该微针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够治疗黑色素沉积,而且能够有效的修复受损皮肤。除此之外,由于人体皮肤表面是不平整的,传统的小片微针无法贴合皮肤,我们初步研发了柔性底座的配方,采用壳聚糖作为衬底材料制备了 10×10和20×20阵列的柔性底座可溶微针。我们还对透明质酸美容微针的批量化制备工艺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推动了美容微针实现批量化制备的进程。
郭柳婷[8](2020)在《“疏肝升清启闭”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疏肝升清启闭”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的影响,以提供该疗法治疗本病有效的临床和实验证据。方法:将符合神经性耳鸣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纳入并且进行临床观察。针灸组每周6次,休息1日,观察疗程均为20天,共治疗18次。西药对照组疗程同针灸组。2组均在治疗前、治疗后以及1个月后随访时依据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来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经实验脱落及筛查,最后共有57例患者完成实验,其中针灸组29例,西药对照组28例。1临床疗效对比经治疗后,针灸组痊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55%;西药组痊愈3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7.86%,Z=-2.786,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灸组疗效优于西药组。1月后进行随访的统计结果示,针灸组不仅在临床疗效上优于西药组,还有维持疗效的作用,复发率低。2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在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干预后及随访时针灸组在缓解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四种症状上明显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HAMA、HAMD量表评分比较两组在HAMA总分、HAMD总分上,干预后及随访时针灸组的下降均明显大于西药组,在缓解焦虑抑郁症状上明显优于西药组,表现出了显着的中长期疗效(P<0.05)。结论:“疏肝升清启闭”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能够有效改善神经性耳鸣的中医证候评分及焦虑抑郁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西药艾司唑仑+敏使朗。
李佩瑶[9](2020)在《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量化分级”原则,通过现况调查及文献研究,补充乳痈(急性乳腺炎)常见症状,整合症状及体征量化标准,梳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内容与方法,构建优化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以期进一步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提高中医护理质量,为其他中医护理方案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半结构化访谈法:通过前期文献阅读及回顾性分析确定访谈提纲,访谈北京市某三所三甲医院16例医务人员,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了解《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具体现状,分析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2.问卷调查法:基于文献阅读并结合前期医务人员访谈结果自行研制《乳痈(急性乳腺炎)患者疾病状况调查问卷》,在研制过程中整合症状及体征量化标准;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应用自制问卷对北京市三所三甲医院乳痈患者开展调查,探索乳痈患者症状、体征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了解临床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状况。3.文献研究法:基于前期问卷调查结果明确检索主题,系统地检索与研究目的有关的现代文献,按照严格的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对其进行内容提取及描述性分析,整理成护理要点;筛选并提取与研究目的有关教材内容,形成护理要点。4.专家共识法:通过前期发放专家咨询问卷与后期开展专家会议相结合方式,对护理要点进行筛选及讨论,确定方案症状及其中医护理技术的护理条目,使其内容条目有据可循。研究结果:1.通过访谈16例医务人员,提炼出6个主题,即乳痈患者具有方案内未提及但较明显症状,如单纯性乳汁淤积等;症状有必要进行积分量化;中医护理技术的有效性、适宜性需进一步论证;操作方法手法排乳需进一步规范化;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中医护理方案可推广应用于门诊工作。2.通过对17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常见症状及严重程度,发生率且严重程度前4位分别为:乳房疼痛、乳房肿胀、排乳不畅、口渴;体征发生率且严重程度前4位分别为肿块、皮肤微红或焮红、体温升高、乳头破裂;中医护理技术有效程度采用百分比表示,前4位为手法排乳、中药外敷、耳穴贴压、穴位按摩。3.通过文献研究纳入手法排乳文献127篇,乳房疼痛-中药外敷13篇,乳房肿胀-中药外敷2篇,排乳不畅-中药外敷22篇,发热-中药外敷14篇,乳房疼痛-耳穴贴压24篇,乳房肿胀-耳穴贴压3篇,排乳不畅-耳穴贴压5篇,发热-耳穴贴压18篇,口渴-耳穴贴压18篇;纳入教材11部,对其进行内容提取及分析,形成护理要点。4.通过专家咨询,初步筛选为573个护理要点,根据选取专家支持人数超过一半者的护理要点原则形成专家讨论稿,经专家讨论后,确定最终的护理要点,形成中医护理方案内容。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从医务人员的改进需求及患者疾病特点出发,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整合症状及体征量化标准、完善症状及对应的中医护理技术内容,增加方案内容的适宜性、规范化,为其他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但本研究尚未进行方案的临床试点应用,后期需进一步探索临床实用性。
黄敏敏[10](2020)在《柴瓜蝎汤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柴瓜蝎汤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病程长短、疼痛缓解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后期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生活质量及补体C3、C4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入组75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n=37例)和对照组(n=38例),治疗组予口服柴瓜蝎汤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盐酸伐昔洛韦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天,均在治疗开始与结束行外周血补体C3、C4水平的检测及相关常规检查;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疼痛评分;于研究开始及结束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病程长短、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的高低;研究结束3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有无遗留神经痛及计算其发生率;试验期间及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及评估其安全性,从而综合评价柴瓜蝎汤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结果:(1)本研究共脱落及失访5例病例,最终纳入70例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基线一致。(2)疼痛评分对比:治疗后,两组的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疼痛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更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程度。(3)治疗病程对比:治疗后,治疗组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及止痛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更能缩短病程。(4)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5)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的DLQI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比对照组,治疗组改善较为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检测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者共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共有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7)补体C3、C4水平比较结果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补体C3、C4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但治疗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对比:结束治疗3个月后电话随访,治疗组发生后遗神经痛者4例,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1.43%,对照组发生后遗神经痛者15例,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42.86%。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柴瓜蝎汤在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缩短治疗病程、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血清补体C3、C4水平及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方面效果要优于盐酸伐昔洛韦胶囊。(2)柴瓜蝎汤与盐酸伐昔洛韦胶囊在用药安全性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效果相当。(3)柴瓜蝎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补体C3、C4等免疫系统相关。
二、激光帮助缓解耳部感染造成的疼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光帮助缓解耳部感染造成的疼痛(论文提纲范文)
(1)头面部带状疱疹及并发症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前言 |
1 资料 |
1.1 病人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证型标准 |
1.2.3 头面部带状疱疹并发症的诊断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研究内容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1.1 年龄与性别 |
2.1.2 发病诱因 |
2.1.3 基础疾病 |
2.2 并发症情况 |
2.2.1 疼痛与皮疹发生情况 |
2.2.2 皮疹分型 |
2.2.3 首诊科室 |
2.2.4 受累神经分布 |
2.2.5 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
2.3 治疗 |
2.3.1 抗病毒治疗 |
2.3.2 糖皮质激素 |
2.3.3 中医辨证论治 |
2.3.4 物理治疗 |
3 讨论 |
3.1 一般情况 |
3.2 并发症表现 |
3.3 治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述 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自拟临床信息采集表 |
致谢 |
(2)三种光疗方案在治疗早期带状疱疹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带状疱疹流性病学特征 |
1.1.2 带状疱疹的预后 |
1.1.3 带状疱疹的常规治疗方法 |
1.1.4 光疗在带状疱疹中的应用 |
1.1.5 护理人员在光疗中的作用 |
1.2 光疗的研究现状 |
1.2.1 不同光疗的原理及其优缺点 |
1.2.2 光疗在带状疱疹中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 |
1.5 研究路线 |
2 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脱落与剔除标准 |
2.1.5 实验材料及操作方法 |
2.1.6 样本量计算 |
2.2 研究方法和工具 |
2.2.1 成立研究团队 |
2.2.2 研究方法 |
2.2.3 研究指标和工具 |
2.2.4 安全性指标 |
2.3 资料收集 |
2.4 质量控制 |
2.4.1 研究设计阶段 |
2.4.2 研究实施阶段 |
2.4.3 数据处理阶段 |
2.5 统计学分析 |
2.5.1 数据管理 |
2.5.2 统计方法 |
2.6 伦理原则 |
2.6.1 自愿原则 |
2.6.2 保密原则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早期带状疱疹患者基线资料分析 |
3.1.1 一般人口学及疾病相关资料 |
3.1.2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第1天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 |
3.2 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比较 |
3.2.1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第3天、第5天、第10天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 |
3.2.2 远红外组带状疱疹患者不同时间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 |
3.2.3 氦氖激光组带状疱疹患者不同时间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 |
3.2.4 TDP神灯组带状疱疹患者不同时间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 |
3.3 三组患者皮损程度的差异比较 |
3.3.1 三组患者止疱时间的差异比较 |
3.3.2 三组患者结痂时间的差异比较 |
3.3.3 三组患者脱痂时间的差异比较 |
3.4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并发症的差异比较 |
3.4.1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30 天并发症的差异比较 |
3.4.2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90 天并发症的差异比较 |
3.5 三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
3.5.1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治疗费用接受度的差异比较 |
3.5.2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治疗舒适度的差异比较 |
3.6 选择清单 |
4 讨论 |
4.1 早期带状疱疹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 |
4.1.1 人口疾病学特征 |
4.1.2 伴随症状特征 |
4.2 三组光疗对早期带状疱疹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的影响 |
4.3 三组光疗对早期带状疱疹皮损改善程度的影响 |
4.4 三组光疗对带状疱疹并发症的影响 |
4.4.1 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 |
4.4.2 对带状疱疹皮损修复中出现色素沉着的影响 |
4.5 三组患者光疗的满意度 |
4.6 对护理的指导意义 |
5 小结 |
5.1 结论 |
5.2 创新性 |
5.3 不足与改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MEBO在瘢痕疙瘩手术联合90Sr同位素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防治方法与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清热除湿汤及活性成分对特应性皮炎小鼠与肥大细胞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特应性皮炎现代医学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 遗传与基因突变促使AD发生 |
2. 免疫功能异常诱发炎症反应 |
2.1 T淋巴细胞比例失衡是AD发生的关键 |
2.1.1 Th1/Th2失衡 |
2.1.2 T辅助17细胞 |
2.2 B细胞抗体产生是AD特征性改变 |
2.3 树突状细胞参与AD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和维持 |
2.4 肥大细胞是AD炎症反应的放大器 |
2.5 角质细胞积极参与AD炎症反应的发生和维持 |
3.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是AD的核心问题 |
4. 环境污染触发AD发生 |
5. TSLP、细菌感染等其他引起AD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特应性皮炎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与发展 |
1. 特应性皮炎病名的历史沿革 |
2. 特应性皮炎病因病机的研究概况 |
2.1 古代文献病因病机阐述 |
2.2 现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与治疗 |
2.3 “内湿”与“外湿”搏结诱发AD |
2.3.1 湿邪的来源与致病特点 |
2.3.2 湿邪所致AD的机理 |
2.4 AD急性期病人多为湿热蕴结,以清热除湿为治则 |
3. AD“湿热蕴结”的现代病理基础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3.1 小鼠一般情况与皮损表现 |
3.2 皮损炎症评分与搔抓计数 |
3.3 皮损组织病理 |
3.3 真皮层肥大细胞浸润明显 |
3.4 血清IgE、IL-4和IFN-γ表达升高 |
3.5 脾脏Th1/Th2比例失衡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清热除湿汤对DNCB诱导的Nc/Nga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和肥大细胞的干预作用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3.1 QRCSD缓解AD小鼠皮损炎症反应 |
3.2 QRCSD改善AD小鼠皮损病理表现 |
3.3 QRCSD减少真皮肥大细胞浸润和血清IgE水平 |
3.4 QH提高AD小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 |
3.5 QH降低AD小鼠脾指数和升高脾脏Th1/Th2比例 |
3.6 QH抑制AD小鼠皮损多种炎症因子表达 |
3.7 QH降低AD小鼠皮损IL-4和IL-6 mRNA相对表达 |
3.8 QRCSD安全浓度筛选 |
3.9 QRCSD降低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HIS和β-HEX水平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清热除湿汤活性成分及潜在治疗靶点分析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网络药理学为中药复方研究提供方向 |
3.2 QRCSD多靶点多通路调控免疫-抑制炎症反应 |
3.3 MAPK信号通路在AD发病中的具有重要作用 |
3.4 龙胆苦苷、黄芩苷和木犀草素是QRCSD重要活性成分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清热除湿汤有效成分对DNCB诱导BALB/c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炎症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3.1 龙胆苦苷、黄芩苷和木犀草素减轻AD小鼠皮损严重程度 |
3.3 龙胆苦苷、黄芩苷和木犀草素缓解AD小鼠模型皮损病理表现 |
3.4 龙胆苦苷、黄芩苷和木犀草素减轻AD小鼠肥大细胞浸润 |
3.5 龙胆苦苷降低AD小鼠血清IgE水平 |
3.6 龙胆苦苷调节AD小鼠脾脏Th1/Th2比例 |
3.7 龙胆苦苷降低AD小鼠皮损IL-4和IL-6 mRNA相对表达 |
3.8 龙胆苦苷抑制AD小鼠皮损中p38 MAPK/ERK磷酸化水平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龙胆苦苷对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3.1 肥大细胞脱颗粒 |
3.2 不同浓度龙胆苦苷对肥大细胞活性的影响 |
3.3 龙胆苦苷降低RBL-2H3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水平 |
3.4 龙胆苦苷降低P815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水平 |
3.5 龙胆苦苷降低RBL-2H3脱颗粒IL-4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 |
3.6 龙胆苦苷降低P815脱颗粒IL-4、IL-1β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 |
3.7 龙胆苦苷抑制RBL-2H3脱颗粒模型p-p38/p38、p-ERK/ERK蛋白表达 |
3.8 龙胆苦苷降低P815脱颗粒模型p-ERK/ERK蛋白表达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 |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高分子微针经皮给药技术在银屑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银屑病 |
1.1.1 银屑病概述 |
1.1.2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
1.1.2.1 银屑病中主要的细胞因子和细胞类型 |
1.1.2.2 银屑病与免疫 |
1.1.2.3 银屑病与遗传 |
1.1.2.4 银屑病与微生物 |
1.1.2.5 银屑病与环境 |
1.1.3 银屑病的治疗 |
1.1.3.1 小分子药物 |
1.1.3.2 生物制剂 |
1.1.3.3 生物仿制药 |
1.1.4 银屑病模型 |
1.1.4.1 自发性小鼠模型 |
1.1.4.2 基因工程小鼠模型 |
1.1.4.3 异种移植模型 |
1.1.4.4 诱导模型 |
1.2 微针给药 |
1.2.1 固体微针 |
1.2.1.1 固体硅微针 |
1.2.1.2 固体金属微针 |
1.2.1.3 固体陶瓷微针 |
1.2.1.4 固体高分子微针 |
1.2.2 涂层微针 |
1.2.3 可溶微针 |
1.2.4 中空微针 |
1.2.5 新型微针 |
1.2.6 微针给药机制 |
1.3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手法 |
2.3.1 高分子微针的表面形貌观测 |
2.3.2 高分子微针的力学性能测试 |
2.3.3 小鼠麻醉过程 |
2.3.4 高分子微针的体内透皮实验 |
第三章 固体高分子微针预处理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效果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PDMS模板的制备 |
3.2.2 固体高分子微针的制备 |
3.2.3 固体高分子微针力学性能测试 |
3.2.4 固体高分子微针体内刺入实验 |
3.2.5 银屑病小鼠模型造模及治疗 |
3.2.6 PASI评分 |
3.2.7 苏木精和伊红染色(H&E染色) |
3.2.8 TNF-α免疫组化染色 |
3.2.9 皮肤厚度及表皮厚度的测量 |
3.2.10 切片中炎症细胞及TNF-α的计数 |
3.2.11 统计学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固体高分子微针的制备 |
3.3.2 固体高分子微针的力学性能 |
3.3.3 固体高分子微针的体内刺入情况 |
3.3.4 银屑病小鼠背部及耳朵的皮肤形态学变化 |
3.3.5 银屑病小鼠背部及耳朵的PASI评分 |
3.3.6 银屑病小鼠后背和耳朵的双层皮肤厚度变化 |
3.3.7 银屑病小鼠脾脏变化 |
3.3.8 银屑病小鼠背部与耳部的组织学变化 |
3.3.9 银屑病小鼠背部与耳部的表皮厚度变化 |
3.3.10 小鼠后背皮肤炎症细胞浸润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固体高分子微针的批量化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硅胶微针模板的制备 |
4.2.2 固体高分子微针批量化生产工艺的设计 |
4.2.3 固体高分子微针的包装设计 |
4.2.4 固体高分子微针与包装产品的消毒 |
4.2.5 固体高分子微针加热颜色变化及针尖损坏情况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上盖板制备固体高分子大片微针 |
4.3.2 不同铺料方式制备固体高分子大片微针 |
4.3.3 不同预热时间制备固体高分子大片微针 |
4.3.4 不同压力大小及给压时间制备固体高分子大片微针 |
4.3.5 裁剪及包装 |
4.3.6 大片微针板加热颜色变化 |
4.3.7 微针板加热后形状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涂层高分子微针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固体高分子微针的制备 |
5.2.2 限位板的制备 |
5.2.3 涂层溶液的制备 |
5.2.4 利用毛细现象制备涂层高分子微针 |
5.2.5 翻转浸渍法制备涂层高分子微针 |
5.2.6 漂浮浸渍法制备涂层高分子微针 |
5.2.7 超疏水溶液与超疏水限位板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毛细管法制备的涂层高分子微针 |
5.3.2 翻转浸渍法制备的涂层高分子微针 |
5.3.3 漂浮浸渍法制备的涂层高分子微针 |
5.3.4 采用超疏水限位板制备涂层高分子微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6)宫颈尖锐湿疣HPV分型研究及其与CO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流程 |
3.方法 |
4.观察指标 |
5.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两组一般资料 |
2.两组宫颈CA患者宫颈HPV感染情况 |
3.临床疗效分析 |
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
5.病例分享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7)双载药美容微针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皮肤 |
1.2 皮肤老化 |
1.2.1 紫外照射 |
1.2.2 黑色素色素沉着 |
1.3 美容手段 |
1.3.1 美容护肤的发展历史 |
1.3.2 口服美容 |
1.3.3 涂抹美容 |
1.3.4 激光美容 |
1.3.5 微针美容 |
1.4 微针的应用 |
1.4.1 微针的给药机制 |
1.4.2 固体实心微针 |
1.4.3 可溶微针 |
1.5 本课题的设计 |
1.5.1 双载药美容微针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
1.5.2 柔性底座可溶微针 |
1.5.3 透明质酸微针的小批量制备工艺研究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仪器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方法 |
2.3.1 微针形貌的表征 |
2.3.2 微针力学性能测试 |
2.3.3 体外皮肤刺入实验 |
2.3.4 体外扩散实验 |
2.3.5 高效液相色谱 |
2.3.6 紫外照射 |
2.3.7 豚鼠麻醉过程 |
2.3.8 豚鼠皮肤观察 |
2.3.9 豚鼠皮肤组织切片 |
第三章 双载药美容微针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PDMS模板的制备 |
3.2.2 可溶微针的制备 |
3.2.3 微针力学性能的测定 |
3.2.4 体外刺入实验 |
3.2.5 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
3.2.6 微针体内刺入实验 |
3.2.7 豚鼠紫外照射 |
3.2.8 微针的对比实验 |
3.2.9 局部色素沉着观察 |
3.2.10 组织病理学分析 |
3.2.11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微针的显微镜图 |
3.3.2 微针的SEM图 |
3.3.3 力学性能的测定 |
3.3.4 体外猪皮刺入实验 |
3.3.5 体外药物释放 |
3.3.6 体内刺入实验 |
3.3.7 豚鼠皮肤表面观察 |
3.3.8 Fontana-Masson染色分析 |
3.3.9 HE染色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柔性底座可溶微针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柔性底座可溶微针的制备 |
4.2.2 体外猪皮刺入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柔性底座可溶微针 |
4.3.2 猪皮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透明质酸微针批量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PDMS模板的改性 |
5.2.2 批量化工艺研究 |
5.2.3 不同形状透明质酸微针贴片的设计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制备工艺 |
5.3.2 大片透明质酸微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附件 |
(8)“疏肝升清启闭”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现代医学对NT的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NT的定义与诊断标准 |
2 现代医学对NT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 |
2.1 NT的病因 |
2.2 NT的发病机制 |
2.2.1 内耳微循环障碍 |
2.2.2 离子学说 |
2.2.3 中枢神经递质学说 |
2.2.4 负性心理 |
2.2.5 听觉系统功能重组和听皮层可塑性改变学说 |
2.2.6 血管袢压迫、神经脱髓鞘病变 |
3 现代医学对NT的治疗 |
3.1 非药物治疗 |
3.1.1 习服疗法 |
3.1.2 声治疗 |
3.1.3 心理学疗法 |
3.1.4 生物反馈疗法 |
3.1.5 声频共振疗法 |
3.1.6 电刺激疗法 |
3.2 药物治疗 |
3.2.1 麻醉剂 |
3.2.2 扩血管药物 |
3.2.3 抗癫痫和抗惊厥药物 |
3.2.4 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 |
3.2.5 营养神经药物 |
二 中医学对NT的研究 |
1 古代文献对耳鸣的记载 |
2 中医对NT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外邪侵袭 |
2.2 肾精亏损 |
2.3 肝胆火盛 |
2.4 脾胃虚弱 |
3 中医药对耳鸣的治疗 |
3.1 中药治疗 |
3.1.1 古方治疗 |
3.1.2 自拟方治疗 |
3.1.3 中成药治疗 |
3.1.4 中药外治法 |
3.2 针灸疗法对NT的治疗 |
3.2.1 单纯针刺方法 |
3.2.2 特殊针法 |
3.2.3 综合针刺疗法 |
3.2.4 灸法治疗 |
3.3 其他方法治疗 |
3.3.1 推拿疗法 |
3.3.2 中医音乐疗法 |
3.3.3 民族医学疗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筛选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的诊断标准 |
1.2.1 西医NT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纳入标准 |
1.2.4 排除标准 |
1.2.5 中止治疗标准 |
1.2.6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分组方案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数据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实验受试者纳入和脱落情况 |
3.2 一般情况比较 |
3.3 临床疗效比较 |
3.4 治疗干预前、后以及随访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3.5 治疗干预前、后、随访的HAMA总分比较 |
3.6 治疗干预前、后、随访的HAMD总分比较 |
3.7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NT与中医脏腑经络联系密切 |
1.1 脏腑与耳鸣的关系 |
1.1.1 五脏 |
1.1.2 经络 |
1.1.3 脏腑七情五志内伤与NT密切相关 |
2 NT与中医病因病机病理重点分析 |
3 NT与疏肝升清启闭针法治则和穴方特点分析 |
3.1 NT与疏肝升清启闭治则 |
3.1.1 疏肝 |
3.1.2 升清启闭 |
3.2 疏肝升清启闭针法穴位组方特点分析 |
3.2.1 主穴分析 |
3.2.2 加减穴分析 |
4 疏肝升清启闭针刺治疗NT的临床取效机理探讨 |
5 创新之处 |
6 不足之处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现状调查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二章 优化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构建 |
第一节 文献检索范围的确定及量化标准的整合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乳痈中医护理要点的提取与整合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优化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形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优化版方案最终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柴瓜蝎汤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组 |
2.3 对照组 |
2.4 生活调摄 |
2.5 治疗疗程 |
2.6 观察指标及评定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脱落病例 |
4.2 一般基线资料分析 |
4.3 疼痛评分 |
4.4 治疗病程对比 |
4.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 |
4.6 生活质量评分 |
4.7 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性评价 |
4.8 补体C3、C4的检测 |
4.9 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
5 讨论 |
5.1 中医对带状疱疹的研究 |
5.2 西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5.3 导师对于带状疱疹的中医认识 |
6 研究结果分析 |
6.1 疼痛评分 |
6.2 治疗病程对比 |
6.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 |
6.4 生活质量评分 |
6.5 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性评价 |
6.6 补体C3、C4水平比较结果分析 |
6.7 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教育经历 |
科研及工作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激光帮助缓解耳部感染造成的疼痛(论文参考文献)
- [1]头面部带状疱疹及并发症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型探讨[D]. 郑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三种光疗方案在治疗早期带状疱疹中的对比研究[D]. 束敏.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3]MEBO在瘢痕疙瘩手术联合90Sr同位素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D]. 刘新昊.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4]清热除湿汤及活性成分对特应性皮炎小鼠与肥大细胞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探讨[D]. 蒙玉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高分子微针经皮给药技术在银屑病中的应用[D]. 梁玲.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宫颈尖锐湿疣HPV分型研究及其与CO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的疗效分析[D]. 唐清宁. 青岛大学, 2020(01)
- [7]双载药美容微针的研究与应用[D]. 张丽芹.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8]“疏肝升清启闭”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研究[D]. 郭柳婷.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D]. 李佩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柴瓜蝎汤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D]. 黄敏敏.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