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研究

河池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研究

一、河池地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国芬,马春冉[1](2021)在《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研究方法的误用与滥用——基于“元假设”视角的反思》文中研究说明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迄今,学术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有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但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往往有意无意会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研究习惯,其背后隐藏着一些先入为主、很少被反思的"元假设"。基于不正确的"元假设"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可能得出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研究结论。本文从已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中依据研究者关于其调查工具(问卷)的选用和调查方法的具体描述进行"逆推",归纳、发掘出研究者在农村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中所潜藏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分布、对照组"农村非留守儿童"、"缺陷型"家庭结构、"非留守儿童"家庭祖辈作用、"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作用等五个方面的"元假设",并对这五大"元假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论证,指出这些错误的"元假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设计、调查对象的选择、调查工具的使用等造成影响,最终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肖桐,谢爱磊[2](2021)在《农村中小学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挑战和应对》文中研究说明加强农村中小学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是完善国家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保障。目前,农村中小学校面临的公共卫生风险依然较大,其应急管理体系亟待规范与完善。要规范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在危机分析上应从传统的强调以结果为导向的"事件—功能主义"分析转向地方灾害脆弱性分析。基于这一分析框架,我们分析了农村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三个影响条件——致灾因子暴露性、物理脆弱性以及社会脆弱性,并结合学校系统的独特性与教育教学的可持续性,提出了农村中小学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路径,具体包括:建立以农村中小学校脆弱性分析为基础的评估体系,综合考量公共卫生危机对师生健康乃至教育教学的潜在冲击;搭建多元主体协同的组织架构,妥善利用在地化资源与脱域化资源;建构全流程的过程体系,按照减缓、准备、响应与恢复的流程将危机的演进过程与管理政策结构化。

何源平[3](2021)在《基于积极教育视角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核心素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静雅[4](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罗晓艳[5](2021)在《XY市S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我国教育事业以及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农村教师作为农村地区重要的教育资源,直接影响着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均衡的推广,合理的教师流动可以促进区域内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然而,在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资源的框架中,教师单向流失严重,特别是优秀的中青年教师流动更为频繁,这使得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对农村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冲击。如何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如何保证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要因素。本文以美国管理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理论为基础,以XY市S区6所农村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等手段,运用统计分析,探究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现状与成因,得出现在农村教师流失存在单向性、无序性、优秀青年教师流失问题突出等特点,并在双因素理论基础上,从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生活和工作现状,激励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以此来稳定教师队伍,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本文在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相结合基础上,构建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的影响双因素理论模型,并基于此理论研究分析农村教师流失的驱动机制,提出有关教师流失问题的相关解决策略。这有助于丰富双因素理论下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的探索,同时也促进了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的研究,从而完善我国教师资源的管理体系;也可以为政府或者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合理的引导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流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在区域间的均衡发展,推进农村地区的教育公平。

赵育[6](2021)在《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及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中小学生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经过多年的整治,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然而在校园周边地区却依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危及中小学生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这些隐患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其中指出,要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在学校周边探索实行学生安全区域制度。以此为背景,本文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河南省校园周边环境对中小学生安全产生的影响,认真剖析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困境及成因,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路径的角度出发,研究适合河南省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的构建,以期能够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为政府、学校、社会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小学生安全保驾护航。本研究主要围绕四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总述,主要阐明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重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并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主要阐述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明确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的概念界定;并以非传统安全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习近平社会治理观点作为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调查研究,也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对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基本内容展开论述。首先,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调研方法,辅以案例分析法分析了中小学校园周边的安全形势,详细论述交通安全、治安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问题,探讨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困境;其次,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的成因,包括社会因素带来困扰与挑战,学校安全管理缺失,治理主体难以形成合力,未成年人自保能力不足,家庭安全管理不当几个方面;最后,对前文进行分析整合,探讨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路径,提出了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竞争、公共参与四位一体的建立路径,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协同治理,才能使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取得切实的成效。第四部分是结语,对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的建立进行总结,分析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未来的展望。

张智豪[7](2021)在《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全国教育大会可知,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学资源是学校体育工作一个重要部分,需要优化,这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农村地区因为种种因素不能跟上体育教学资源优化的步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平衡等众多因素导致的。如果想使学校体育教学资源优化工作顺利地进行,就要从政策、经济等方面加强对农村的各种投入。本研究通过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收集并阅读相关文献,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信阳农村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通过对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资源、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情况以及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现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现状,研究结论表明:(1)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资源的现状不可观,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课时与国家有关文件相比较为不足,且体育课堂中的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学校对体育学科的重视度不够。(2)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师生比例不协调,体育教师的学历、业务能力、科研能力有待提高;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与工作待遇水平存在着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3)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来源较少,在体育场地与器材的维护方面经费不足,体育经费的分配较为不合理;体育经费的不足导致无法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从而对学生体质健康就造成了严重影响;体育经费分配不合理使学校体育工作需要完善的地方得不到完善。(4)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以及体育场地的配置数量与我国制订的有关标准相比达标率较低,不能满足日常体育教学的需要。出现体育场地与体育器材的不足会严重影响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的学到体育相关的运动技术,在这种影响下就会造成信阳市农村中小学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不积极加入体育锻炼,进而造成其体质下降。针对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策略:(1)加强体育教学内容建设,丰富体育课堂内容,拓展课外体育活动;(2)优化体育教师师资队伍,降低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体育教师工作待遇;(3)拓宽体育经费渠道,合理分配体育教学经费,加大对体育学科的注入力度;(4)增加体育场地及体育器材的数量,并及时对体育场地与器材进行维护和更新。

谢飘[8](2021)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空间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校空间的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学校空间是一个包括教育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在内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本研究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新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现阶段学校空间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未来中小学校空间建设的方向。研究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对相关有空间建设需求的中小学校来说具有重要的实践借鉴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在学校空间建设上卓有成效的三所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研究法(包括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了调研。向三所目标学校的一线教师发放问卷,通过问卷的填写,了解学校空间建设的举措、教师对学校空间的感受与需求,以此反映出学校空间建设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效果;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又选取了四位一线教师进行了结构性访谈和开放性访谈,通过访谈,聆听学校中的这些利益相关者的真实想法与意见。最后,对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具体来说,学校空间是由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三大空间形态构成。学校空间建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物理空间的建设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心理空间的建设满足教师情感上的归属感,改善教师的人际关系;网络空间的建设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现阶段中小学校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盲目性、封闭性、功能单一化、精神内涵缺乏以及忽视空间主体的社会交往等。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未来中小学校空间建设应该增强学校空间的开放性、灵活性、智能性、人性化和安全性。

李晓悦[9](2021)在《民办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办学体制发生了转化,出现了公民办小学并存的现象。民办小学教育虽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就是其中之一。相较于公办学校,民办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自己的特色,但目前关于其研究还不多。为此,本研究将从自主性专业发展路径和组织性专业发展路径两个维度对民办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并对民办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若干针对性建议。通过文献梳理以及初步访谈结果,将民办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问卷分为自主性专业发展路径和组织性专业发展路径两个一级维度,自主性专业发展路径包括自主观摩性活动和自主反思性活动这两个二级维度,组织性专业发展路径包括校内常规性活动、校内临时性活动、校外常规性活动和校外临时性活动等四个二级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法,对这些路径的频率和效果进行调查。将民办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影响因素问卷分为四个维度,包括教师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发现民办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问卷调查结果呈现以下特征:(1)民办小学教师参加专业发展路径的频率和效果感知均没有达到显着性满意的程度。(2)在专业发展路径的一级维度方面,参加自主性专业发展路径虽然频率不高,但是效果不错;参加组织性专业发展路径频率稍高,但是效果相对稍差。在绝对数值方面,自主性专业发展路径无论是效果还是频率均高于组织性专业发展路径。(3)在专业发展路径的二级维度方面,民办小学教师参加自主反思性活动的频率较高,同时效果也较好。民办小学教师参加校内常规性活动的频率和效果显着高于其它组织性专业发展路径;参加校外临时性活动的频率和效果显着低于其它组织性专业发展路径。(4)不同群体比较发现,民办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在频率和效果方面都与公办小学有显着性差异,其中频率的差距幅度为9.00%,略大于效果的差距幅度7.99%。随着民办小学教师学历的提升,教师愈发重视自主反思性活动。上海地区的民办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常规性活动的频率高于非上海地区的民办小学教师,同时在专业发展路径层面、组织性专业发展路径层面、自主反思性活动层面、校内临时性活动层面和校外常规性活动层面的效果上也高于非上海地区的民办小学教师。结合民办小学教师访谈内容可知,目前民办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呈现以下问题:(1)民办小学职称评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学校也缺乏评职称文化的引导,导致教师在职称提升方面的意识较为薄弱,参加相关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投入程度低;(2)民办学校两级分化严重,一般性民办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较为单一,更多依赖教师自身,而精英民办小学培训活动较多,但活动缺乏针对性和评价机制;(3)大部分民办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还缺乏高校的支持;(4)政府对于民办小学投入还不足,监管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可知,民办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影响因素中教师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得分显着高于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得分;结合访谈可知,原因在于民办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体制,民办教师在参加专业发展活动过程中更多受到教师自身、学校因素的影响。基于以上问题,从民办小学教师自身、民办小学、政府、高校、社会等五个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刘阳[10](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在预防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中小学教育是少年儿童接受教育过程的开端,也是我们国家整个教育工程的基础,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质量会影响受教育个体也就是学生的一生,要想促进受教育个体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全面发展,并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就必须抓好中小学基础教育,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不但危及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且还危及中小学正常教育教学环境和中小学校园安全,给学生、家庭、校园和社会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出现偏差,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做人的工作,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研究如何预防中小学校园欺凌就尤为重要。很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也从社会学、法学、生理学等角度进行了相关阐释研究,但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对中小学校园欺凌进行探讨研究的还并不多见,本论文通过对中小学校园欺凌概念的梳理,结合文献资料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访谈法等方式,分析了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现状、成因及其危害,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介入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必要性,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介入中小学校园欺凌的问题,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预防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对策,将中小学校园欺凌事后处理关口前移至预防解决,以此来有效预防和处理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

二、河池地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池地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研究方法的误用与滥用——基于“元假设”视角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研究中的常见“元假设”
    (一)关于分布的“元假设”:农村留守儿童往往生活在较为偏僻、落后的乡村地区
    (二)关于对照组的“元假设”: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就读于农村地区,非农户口儿童不会生活、就读于农村地区
    (三)关于“缺陷型”家庭结构的“元假设”:“亲子分离”的“缺陷型”家庭结构是本质性的、不受外力所影响的、是不变的
    (四)关于“非留守儿童”家庭祖辈作用的“元假设”:“非留守儿童”家庭祖辈不参与抚育、教养。只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经商而主要依赖祖辈监护,受祖辈学历低、溺爱孙辈等的影响大
    (五)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作用的“元假设”:外出务工、经商不在孩子身边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成长没有什么影响力
三、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研究中常见“元假设”的问题辨析
    (一)针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分布的“元假设”的辨析
        1.“随迁子女”并非都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而“农民工随迁子女”并非全部“进城”就读
        2. 农村留守儿童并非全部留守“乡村”
    (二)针对关于对照组“农村非留守儿童”的“元假设”的辨析
    (三)针对关于“缺陷型”家庭结构的“元假设”的辨析
    (四)针对关于“非留守儿童”家庭祖辈作用的“元假设”的辨析
    (五)针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作用的“元假设”的辨析
四、研究结论

(2)农村中小学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挑战和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二、从“事件—功能主义”到地方灾害脆弱性分析
三、农村中小学校公共卫生面临的潜在挑战
    (一)致灾因子暴露性分析
    (二)物理脆弱性分析
    (三)社会脆弱性分析
        1. 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脆弱性
        2.农村学校应急管理体系的脆弱性
        第一,微观层面:
        第二,中观层面:
        第三,宏观层面:
四、农村中小学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路径
    (一)建构农村中小学校脆弱性评估体系
    (二)建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组织体系
        1.在地化资源
        2.脱域化资源
    (三)建构全流程的过程体系
        1. 致灾因子减缓阶段:完善多主体风险沟通机制,推动校园卫生设施改建
        2. 应急准备阶段:制定学校应急管理预案,进行局部演练与不断改进
        3. 应急响应阶段:加强学生健康信息管理,推动教育教学尽快恢复
        4. 恢复准备阶段:营造关注卫生的校园文化,帮助师生进行心理重建

(4)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5)XY市S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
        二、理论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
        一、农村中小学
        二、中小学教师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流失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情况概述
        二、国外研究情况概述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二章 XY市S区6所农村中小学校教师流失现状及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节 研究对象现状
        一、XY市基本情况
        二、XY市教育发展现状
        三、XY市S区的基本情况
        四、XY市S区教育的概况
        五、XY市S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流失现状
    第二节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一、样本学校的基本情况
        二、XY 市 S 区六所样本学校,被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样本学校教师流失的调查报告及分析
    第四节 其他受访人员的基本情况
    第五节 信阳S区6 所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的调查及结果分析
第三章 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的特点、影响及原因
    第一节 XY市S区教师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的特点
        一、教师流失具有无序性
        二、教师流失趋于年轻化
        三、教师流失的原因具有复杂性
        四、教师流失呈现隐性化
    第二节 XY 市 S 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产生的不良影响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降低
        二、农村地区学校生源减少
        三、进一步加大了城乡教育差距
    第三节 XY市S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的原因分析
        一、保健因素层面
        二、激励因素层面
第四章 稳定XY市S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策略
    第一节 夯实保健因素的基础
        一、完善农村中小学校管理制度
        二、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经济待遇
        三、逐步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四、努力打造学习型校园
    第二节 发挥激励因素的作用
        一、 建全教师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
        三、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声望和地位
        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拓宽教师晋升的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 2:访谈问题 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访谈提纲
致谢

(6)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学生安全区域制度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学生安全区域制度
        二、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非传统安全理论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三、习近平社会治理观点
第三章 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困境
    第一节 校园周边安全形势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
    第二节 校园周边安全形势调查结果
        一、校园周边安全环境
        二、校园周边安全法律法规关注与实施
        三、校园周边安全治理主体
    第三节 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问题分析
        一、交通安全问题分析
        二、治安安全问题分析
        三、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分析
        四、消防安全问题分析
第四章 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的成因
    第一节 社会因素带来困扰与挑战
        一、城镇化的影响
        二、市场化的影响
        三、网络化的影响
        四、全球化的影响
    第二节 学校安全管理缺失
        一、安全教育观念滞后
        二、安全教育专业教师匮乏
        三、承担安全压力过重
        四、安全管理权力具有局限性
    第三节 治理主体难以形成合力
        一、校园周边法治保障不充分
        二、校园周边安全治理缺乏长效性
        三、治理主体责任划分不明确
        四、普通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不高
    第四节 未成年人自保能力不足
        一、中小学生安全意识淡薄
        二、中小学生防范技能匮乏
        三、青春期叛逆心理波动
    第五节 家庭安全管理不当
        一、忽视家庭安全教育
        二、过度呵护未成年人
        三、监护职责履行不到位
第五章 建立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的路径
    第一节 政府主导的行政路径
        一、构建中小学生安全区域治理部门联动机制
        二、构建中小学生安全区域治理监管机制
        三、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区域法律保障
    第二节 学校管理的主体路径
        一、完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
        二、做好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三、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第三节 企业竞争的市场路径
        一、推进市场化安保运行机制
        二、积极鼓励市场筹集资金
        三、转变学校周边企业经营理念
    第四节 公共参与的社会路径
        一、增强社区责任意识
        二、促进家庭积极参与
        三、发挥媒体正面效应
        四、鼓励非营利组织参与其中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治理调查问卷
附录 B
附录 C 河南省3市7所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问题观察记录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体育教学资源研究现状
        1.2.2 国内体育教学资源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农村
        1.3.2 中小学
        1.3.3 教学资源
        1.3.4 体育教学资源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访谈法
        2.2.4 数理统计法
第3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学校基本情况
    3.2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3.2.1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开课情况调查分析
        3.2.2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资源调查分析
        3.2.2.1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调查分析
        3.2.2.2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素材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3.2.3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现状
        3.2.3.1 体育教师数量配置
        3.2.3.2 体育教师工作量与工作待遇
        3.2.3.3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性别结构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2.3.4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现状调查分析
        3.2.3.5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职称现状调查分析
        3.2.3.6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现状调查分析
        3.2.4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及场地器材现状分析
        3.2.4.1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经费来源的状况调查分析
        3.2.4.2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配置去向调查分析
        3.2.4.3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简介
        3.2.4.4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现状与分析
        3.2.4.5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现状与分析
    3.3 制约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因素分析
        3.3.1 制约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开课情况的因素分析
        3.3.2 制约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资源的因素分析
        3.3.3 制约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因素分析
        3.3.4 制约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及场地器材的因素分析
    3.4 优化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对策
第4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B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访谈提纲

(8)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空间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价值
    二 研究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 核心概念界定
        (一)学校空间
        (二)教师专业发展
    四 文献综述
        (一)学校空间研究
        (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三)综合评析
    五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研究法
        (三)个案研究法
    六 研究框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学校空间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析框架
    一 物理空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提升教师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
        (二)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二 心理空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满足教师情感上的归属感
        (二)改善教师人际关系
    三 网络空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提升教师学科素养
        (二)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第三章 学校空间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三)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分析
    二 访谈及结果分析
        (一)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访谈结果分析
第四章 学校空间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剖析
    一 A校物理空间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学校背景
        (二)学校物理空间存在的问题
        (三)学校空间建设举措
        (四)学校空间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效
    二 B校心理空间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学校背景
        (二)学校心理空间存在的问题
        (三)学校空间建设举措
        (四)学校空间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效
    三 C校网络空间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学校背景
        (二)学校网络空间存在的问题
        (三)学校空间建设举措
        (四)学校空间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效
第五章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空间建设方向
    一 增强空间的开放性
        (一)空间限定少
        (二)空间弹性大
    二 注重空间的灵活性
        (一)灵活多变
        (二)支持协作
    三 强调空间的智能性
        (一)建设智能化的教学环境
        (二)增强智能化的教学手段
    四 空间建设的人性化
        (一)考虑空间主体的心理需求
        (二)符合空间主体的行为特点
    五 确保空间的安全性
        (一)确保物理空间的安全
        (二)确保心理空间的安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教师问卷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民办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民办学校与民办教师
        1.2.2 教师专业发展与民办教师专业发展
        1.2.3 路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民办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1.3 研究问题
    1.4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及结构研究
        2.1.1 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研究
        2.1.2 教师专业发展结构研究
    2.2 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和路径研究
        2.2.1 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2.2 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2.3 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3.1 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2.3.2 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
    2.4 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2.5 已有研究的评价
第3章 研究设计与过程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献研究法
        3.1.2 问卷调查法
        3.1.3 访谈法
    3.2 研究工具
        3.2.1 初始问卷设计
        3.2.2 预调查
        3.2.3 初始调查问卷修订
        3.2.4 正式调查问卷形成
        3.2.5 访谈提纲设计
    3.3 研究对象
        3.3.1 问卷调查对象
        3.3.2 访谈对象
    3.4 研究过程
        3.4.1 文献分析和教师访谈
        3.4.2 研究工具的设计和修改
        3.4.3 正式调查
        3.4.4 数据收集处理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民办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总体特征分析
        4.1.1 民办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基本特征
        4.1.2 不同群体民办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差异性分析
        4.1.3 小结
    4.2 民办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影响因素总体特征分析
        4.2.1 民办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影响因素基本特征
        4.2.2 不同群体民办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4.2.3 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民办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基本特征
        5.1.2 民办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影响因素
    5.2 民办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议
        5.2.1 激发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
        5.2.2 完善民办小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5.2.3 完善民办小学的高校支持体系
        5.2.4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5.2.5 正确引导社会的媒体宣传
附录 A 问卷
    问卷一
    问卷二
附录 B 访谈
    访谈一
    访谈二
参考文献
致谢

(10)思想政治教育在预防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点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校园欺凌事件概述
    第一节 校园欺凌概念的界定
        一、校园欺凌一词的来源
        二、国外关于校园欺凌的定义研究
        三、我国关于校园欺凌的定义研究
    第二节 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类型
        一、言语欺凌
        二、肢体欺凌
        三、人际关系欺凌
        四、网络欺凌
    第三节 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特点
        一、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普遍性特点
        二、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隐蔽性特点
        三、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持续性特点
        四、欺凌行为的难以判断特点
    第四节 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必要性
        一、是打造校园和谐环境的必然要求
        二、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必然选择
        三、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要保障
第二章 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现状、成因及危害
    第一节 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现状
        一、中小学校园欺凌发生频率越来越高
        二、易发区为义务教育高年级阶段
        三、中小学校园欺凌团伙化
        四、校园欺凌事件具有众多旁观者
        五、中小学校园欺凌暴力化
        六、对欺凌者的惩治效果不明显
    第二节 中小学校园欺凌的成因
        一、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效果不理想
        二、学校教育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家庭教育功能缺失
        四、学生个体素质问题
        五、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
    第三节 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危害
        一、对被欺凌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二、对欺凌者的自身发展造成影响
        三、对欺凌事件旁观者造成影响
        四、对学校的育人环境造成影响
        五、对社会治安环境造成影响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介入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必要性
    第一节 相关理论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及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作用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预防校园欺凌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调控自身情绪
        二、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至上,敬畏生命
        三、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四、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法治思维,崇尚法治精神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在预防中小学校园欺凌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定位不准确
        二、思想政治课师资力量不足
        三、课程思政建设不够完善
    第二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求
        一、未能满足学生的素质教育需求
        二、未能满足学生的法治教育需求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过于简单
        一、“灌输式”教育方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化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预防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对策
    第一节 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优化教育方式,创新教育方法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三、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素质
        四、保持校园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
        五、学校与司法机关加强法治教育合作
    第二节 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
        一、父母自身再教育
        二、维护家庭和睦氛围
        三、加强亲子交流
        四、改变教育方式
    第三节 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三、整顿社会治安环境
        四、遏制暴力文化传播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河池地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研究方法的误用与滥用——基于“元假设”视角的反思[J]. 罗国芬,马春冉. 青年探索, 2021(06)
  • [2]农村中小学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挑战和应对[J]. 肖桐,谢爱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4)
  • [3]基于积极教育视角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核心素养研究[D]. 何源平. 赣南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XY市S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D]. 罗晓艳.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6]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及路径研究[D]. 赵育.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7]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D]. 张智豪.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8]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空间建设研究[D]. 谢飘.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民办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调查研究[D]. 李晓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思想政治教育在预防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中的作用研究[D]. 刘阳.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标签:;  

河池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