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小城镇九五重点研究项目——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通过国家验收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1](2017)在《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82017年以来,国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组织推动各地区逐步深化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体制,拓展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保护节约集约使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征途上,拓展十二条途径:一是农村土地所有制、使用权益和征购、占用法制途径;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和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三是农村耕地永久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及占补平衡途径;四是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途径;五是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途径;六是农村土地依法征购、储供、利用途径;七是农村土地定级估价和建设占用审批调控途径;八是农村村民住宅基地建设维护和治理途径;九是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实施途径;十是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监督检查途径;十一是农村村民失地后社会保障途径;十二是农村土地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途径。
邵士官[2](2012)在《小城市发展的阻滞因素及消解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结晶,是县级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中心。改革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加突出,尤其是后危机时代,城市在以扩大内需拉动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方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从我国城市发展的现实来看,大中城市的发展都达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而小城市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迫切需要也将迎来一个快速度、高质量的发展期。诚然,我国小城市发展已取得长足进展,但却仍面临诸多阻滞因素,其中的矛盾与症结亟待破解。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小城市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本文定位于城市理论体系中较为薄弱的小城市研究,通过系统阐述,廓清小城市的内涵,破解小城市发展的桎梏,提高对小城市的科学认识,对于推进我国小城市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城市发展的研究需要一个全面扎实的基础。本文一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小城市在我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小城市与城镇体系各个方面的关系和联系入手,提出了从小城市的确定内涵、清晰标准、完整形态等方面认识小城市的新观念。第二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国小城市发展的现状,已经形成的特点,面临的矛盾问题以及成因,把握小城发展的总体情况。第三个方面,深入总结梳理、借鉴国外小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并以山东省小城市发展为重点案例分析,同时搜集运用全国小城市发展的有关数据、信息、案例以及部分研究成果,夯实了小城市发展的研究基础。我国小城市的发展普遍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的小城市大多在秦汉以降的县城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且经过了建国以后六十多年的发展,为何至今还处于城市发展的起步阶段,值得我们深思。本文首先运用理论做指导,深入剖析小城市的发展、走势、机理,同时在大量调查研究、案例分析、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影响和制约我国小城市发展的内生性主要阻滞因素,即城市区位对城市发展的制约;人口的相对封闭和停滞,影响城市的发展;对城市选择的历史性因素仍在发挥作用;产业这个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在小城市依然没有找到有效的发展途径。同时,本文又深入探讨了影响制约小城市发展的外部阻滞性主要因素,即国家对小城市发展的支持政策始终滞后;小城市发展的规划指导普遍缺乏;小城市的规范和高质量建设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缺乏法律的约束;小城市的管理还处于较低水平,有的小城市管理甚至还处于尚未起步阶段。这八大内生外生性阻滞因素的相互交织,形成了阻碍小城市发展的道道樊篱,导致小城市发展的动力不足,甚至畸形发展。研究应当在分析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正确途径。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城市发展理论、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等知识,着眼于当前制约我国小城市发展的内生外生八大主要阻滞性因素,构建了消解当前制约小城市发展的主要阻滞因素的路径和机制,即以优化特色产业、推进城市治理、形成市民社会,三者有机结合来消解八.大阻滞因素。小城市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制约小城市的阻滞性因素消除以后,小城市如何取得更好更快地发展,是我们下一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这关系着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经济社会能否尽快实现新一轮的发展和振兴。因此,本文着眼于今后三十年发展的历史阶段,围绕打造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尽快完成我国城市化进程,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小城市的发展,创造性的在小城市的空间功能布局、特色产业发展和户籍、土地、创业政策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合理的实践性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小城市科学发展提供有力参考。
么红杰[3](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余达锦[4](2010)在《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计划的重大战略之一。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探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及趋势,并指导和推动其城镇化建设,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这既是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时代赋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就是要把其生态环境的巨大经济价值转化为较高的经济效益,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夺取和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必须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本文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研究背景,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城镇、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运用现代经济、管理理论,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实际问题,研究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现实必然选择;构建了基于人口和GDP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镇辐射力模型和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与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发展为例进行对比实证分析;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2010-2020发展目标和策略;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对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以典型城镇为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构建。指出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应当包括优良的生态环境、较高的环境意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消费模式、可持续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在研究生态文明构建的三大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和四大现实基础(生态、科技、能源和经济)上,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制度四个层面分析生态文明的构建。2、提出了生态城镇体系的科学内涵,分析了生态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发展与中心城市、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三者间的异同,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分析指出建设生态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必然选择。研究认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更适合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是一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一种以区域大城市为核心、中等城市为支柱、小城市和城镇为基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特色鲜明、环境优美、服务功能较强、人民生活富裕的城镇体系。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城镇信息距离测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建设生态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3、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力模型和七城镇经济指数测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和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成本进行了测算,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策略。本文研究并首次构建了基于人口和GDP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镇辐射力模型,提出了七城镇经济指数测度模型,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城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首次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和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经济成本进行了测算。通过研究,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实际,本文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2010-2020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为今后一段时期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4、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基础上,对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产业的“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重点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区间、南昌市区和九江市区与周边部分县市间制造业同构问题,指出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产业运行的原则,分析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要实现从“点(南昌)——圈式”发展模式向“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转变,并建立基于资源——技术——管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网络模型,提出相关发展战略。5、以典型城镇为例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的建设,并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有代表性的大中小城镇为例,分析其产业、生态和城镇化建设,提出相关发展策略。并从制度、基础设施、科技、人力资源等方面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发展所需的条件,对制度和政策供给、公共物品供给、教育供给、经济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供给五大政府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模分析理论,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政府创新行为的富者愈富型基模,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顾朝林,吴莉娅[5](2008)在《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综述的第二部分。该部分重点论述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中国城市发展方针与道路、中国城市化特征研究、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中国城市化过程研究、城市化空间研究、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全球化与区域城市化研究八方面内容。与此同时,文章还就中国城市化重要学术活动和事件进行了整理,涉及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科技部和国家科研基金等与中国城市化相关的重要文件、活动和事件,也就重要的国际合作和会议进行了整理。综述认为:中国城市化研究必须从多维视角关注社会、经济、人口、政治、文化、环境、技术和公共政策等进程对城市化的影响。
曹丹丹[6](2008)在《小城镇防灾减灾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农村地区以小城镇为核心带动周边村庄发生的人口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构成了中国城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种灾害的威胁是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的严重阻碍。我国小城镇分布面广,与城市相比,自然环境普遍恶劣,遭受灾害的影响不可忽视。而小城镇在防灾减灾方面缺少应有的重视,灾害一旦发生,就会给小城镇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在灾害面前,小城镇比城市显得更脆弱,受灾面更广,灾害重建难度更大。要保证城镇化的顺利进行、小城镇的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重视增强小城镇抵御灾害的能力。因此,关于小城镇防灾减灾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城镇防灾减灾和城市减灾防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相似的灾源和相同的灾害特点,要想做好小城镇的防灾减灾工作,就必须借鉴城市防灾减灾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国内外普遍对大中城市防灾减灾的关注度较高,研究成果也比较成熟,相对来说,在小城镇防灾减灾问题上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法律法规及救助体系。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从认识城市灾害入手,分析汇总灾害的类别、特点、成因及我国城市防灾减灾的现状;总结了小城镇防灾减灾面临的问题和特点;根据小城镇防灾减灾和城市防灾减灾的异同,结合小城镇防灾减灾中出现的问题,借鉴城市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和方法措施,参考小城镇规划中的一些防灾减灾要点,探讨五种主要灾害:地震、火灾、洪水、地质灾害、风灾的防治方法与措施,例如在防震措施中提出建设以宣传防灾减灾为主题的公园的建议等。最后一个章节,通过对国外小城镇环境建设中的经验进行提取、总结和分析,提出了我国小城镇建设中防治环境灾害应加强的几个方面。本文主要有三种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对防灾减灾相关内容的法律法规、论文、着作、期刊、研究报告等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探讨;案例研究法,针对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情况,找出问题与不足,提出解决方法;图表分析法,对文章中一些重要的数据、论点、方法措施,配以相应图表,使论据更充分。通过三种研究方法的相互融合,结合自己的几点建议,试探索小城镇防灾减灾中的正确出路。
王丽洁[7](2008)在《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的深刻认识、国家一系列鼓励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出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小城镇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在小城镇快速发展的背后,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原本紧张的人地矛盾更是雪上加霜。一方面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后备力量不足;另一方面建设用地扩张严重,土地粗放利用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势在必行,对其研究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从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在对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一般性问题分析的前提下,着重对个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在调查分析小城镇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及阐述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理论的基础上,对小城镇土地利用存在问题的深层内因、小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动力、土地集约优化影响因素及技术指标等展开系统分析,进而构建不同类型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综合评价体系,为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提供决策依据。其次,提出了利用片区规划、生态规划、动态规划等新的规划方法实现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的新思路。然后探讨了城市边缘地区、城镇密集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等不同类型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对策以及小城镇内部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绿化用地等各类用地的集约优化利用模式。同时在对天津、唐山、张家口市小城镇实地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把新方法与策略运用到实践中,提出三地市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途径。最后,文章从保护生态环境景观、继承文化传统、加强城镇体系规划、提高公共参与程度以及小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五个方面,探讨如何真正实现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开启了新的方向。
李大永[8](2006)在《大连市“十一五”建设科技发展规划研究》文中认为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以及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给大连市的建设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建设科技工作是整个建设事业的基础,建设科技发展水平决定了整个建设事业的发展水平。 从总体上看,大连市建设行业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淡水、土地、能源、建筑材料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建设事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规划和发展建设科技,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建设领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本文总结了全国和大连市建设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了发达国家的政府在建设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出建设科技的发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大连市政府在“十一五”建设科技发展中的主要任务是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能意识,尽快建立健全建设科技创新体制,逐步形成建设行业集约型的增长方式。 同时,本文确定了大连市政府“十一五”期间的工作重点,一是要重点制定促进建设事业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二是要以扩大引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三是要着重开展建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工作;四是要以政务信息化工作和专家咨询决策系统建设为重点,推进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本文是在进行了多次实地调研和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完成的,对大连市建设科技的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周云,郭永恒[9](2006)在《城市防灾减灾工程篇》文中认为一、城市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概述 (一)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的战略意义 1.各种灾害频繁,防灾形势严峻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有74%的省会城市以及62%的地级以上城市位于地震烈度7度以上危险地区,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地位于灾害频发区。全国660多座城市,大多都面临着洪水、地震、地质、台风等多项自然灾害的威胁。建设部1997年公布的“城市建设综合防灾技术政策”纲要把地震、火灾、洪水、气象灾害、地质破坏五大灾种列为导致我国城市灾害的主要灾害源。对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地震、洪水、火灾是最主要的灾种。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高层、超高层、高耸、大跨度建筑物抗风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地质灾害问题也相当严重。
侯全华[10](2006)在《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理论与方法初探》文中认为发展小城镇,规划是龙头。然而现实中小城镇规划编制了一轮又一轮,但从来没有对上一轮规划编制过程、实施的成效、实施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价。在缺少了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就不知道新编制的规划方案究竟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到底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由于缺少了制度化、程序化的小城镇规划实践反思机制,小城镇规划经常处于被人横加指责的状态之中,直接影响了小城镇规划在社会建制中的作用与地位,也影响了社会对小城镇规划的正确认识。为此,论文针对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进行了研究。 首先,本文反思了小城镇规划的失效原因和小城镇规划评价体系,在分析了小城镇规划后评价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证了后评价的必要性和作用,阐明了目前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理论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本质内涵、功能意义、类型内容等。 其次,针对评价方法学进行了粗略探讨,深入分析了影响评价方法的因素:评价标准、系统构成、理论假设逻辑、支撑技术、技术难点等,建构了小城镇规划的“结构-人文”后评价方法体系,其具体的评价方法有过程评价法、规模-效益评价法、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目标持续性评价法和规划成功度综合评价方法等,奠定了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的基础。 第三,针对小城镇规划过程的后评价给出了研究程序:前期工作、规划编制情况的评价,审批的评价,实施、运作过程的评价,实施效果;对每项内容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内容和评价方法,较好的解决了规划过程中的问题。 第四,小城镇规划的社会效益与影响分析后评价研究内容:经济影响后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社会影响后评价和可持续性后评价;对每项内容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内容和评价方法。 最后,还需要做好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包括小城镇规划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二、我国小城镇九五重点研究项目——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通过国家验收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小城镇九五重点研究项目——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通过国家验收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土地所有制、使用权益和征购、占用法制途径 |
(一) 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经管法制规则。 |
(二) 农村土地所有、使用权利证明、变更、收回登记发证法制规则。 |
(三) 农村土地所有权确认及其所属经管法制规则。 |
(四) 农村土地使用权维护、补偿经管法制规则。 |
(五) 农村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经管法制规则。 |
(六) 农村土地征收、收回、购买依据法制规则。 |
(七) 农村土地征收占用和购买使用实施法制规则。 |
(八) 农村土地利用法制规则调整修正落实。 |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和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 |
(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保障途径。 |
(二) 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 |
三、农村耕地永久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及占补平衡途径 |
(一) 农村耕地要坚定组织开拓全方位永久保护途径。 |
(二) 农村耕地要全力组织拓宽科学节约集约利用途径。 |
(三) 农村耕地保护占补平衡的途径。 |
四、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途径 |
(一)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意义和特点。 |
(二)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理念和标准。 |
(三)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任务和要求。 |
(四)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方式和做法。 |
(2)小城市发展的阻滞因素及消解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小城市发展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学术价值 |
1.1.3 研究基础 |
1.2 概念分析与界定 |
1.2.1 小城市 |
1.2.2 小城镇 |
1.2.3 城市化 |
1.3 本研究相关的理论依据 |
1.3.1 城市发展的一般理论 |
1.3.2 城市发展模式理论 |
1.3.3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本文的可能创新点 |
1.5 本研究相关的文献综述 |
1.5.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5.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5.3 对小城市研究文献的评述 |
第二章 小城市的形态、发展趋势及其与城镇体系的关系分析 |
2.1 小城市的形态 |
2.1.1 小城市的规模 |
2.1.2 小城市的类型 |
2.1.3 小城市的人口和腹地 |
2.2 小城市与城镇体系的关系 |
2.2.1 城镇体系概念与启示 |
2.2.2 小城市与城镇体系的关系 |
2.2.3 小城市与小城市的关系 |
2.3 小城市的发展趋势 |
2.3.1 小城市将成为乡村城市化人口的主要接纳者 |
2.3.2 小城市将成为我国城市化的重要承载体 |
2.3.3 小城市的发展政策、实践面临挑战 |
第三章 我国小城市的发展现状与国外小城市发展的经验 |
3.1 中国小城市的发展沿革 |
3.1.1 我国古代小城市的发展 |
3.1.2 我国近代小城市的发展 |
3.1.3 我国当代小城市的发展 |
3.2 中国小城市发展的现状 |
3.2.1 中国小城市的人口 |
3.2.2 中国小城市的经济总量 |
3.2.3 中国小城市的区域面积 |
3.2.4 中国小城市的分布 |
3.3 中国小城市的发展特点 |
3.3.1 中国小城市的发展特点 |
3.3.2 中国小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国外小城市发展的经验 |
3.4.1 城市最佳规模理论 |
3.4.2 国外小城市发展路径选择的类型以及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小城市发展的内生性阻滞因素分析 |
4.1 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城市起源学说的综述 |
4.1.2 城市发展因子理论 |
4.1.3 城市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2 区位的制约 |
4.2.1 影响小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 |
4.2.2 山东省小城市的区位分析 |
4.2.3 区位如何制约了小城市的发展 |
4.3 人口的影响 |
4.3.1 小城市人口增长缓慢 |
4.3.2 人口的就业容量小 |
4.3.3 人口的流动性较差 |
4.3.4 人力资源流失严重,人力资本投入不足 |
4.4 历史的因素 |
4.4.1 峄城区地方行政建制的主要变迁及变迁时的社会背景 |
4.4.2 当前峄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水平及原因分析 |
4.4.3 历史的启示:行政建制变迁的发现 |
4.5 产业的限制 |
4.5.1 山东省工业发展阶段分析与判断 |
4.5.2 小城市工业发展分析 |
4.5.3 小城市支柱产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小城市发展的外生性阻滞因素分析 |
5.1 政策与体制的约束 |
5.1.1 人口政策方面 |
5.1.2 城市化政策方面 |
5.1.3 行政区划政策方面 |
5.2 城市规划的制约 |
5.2.1 城市规划对小城市发展的作用 |
5.2.2 小城市规划方面的不足 |
5.2.3 小城市规划缺乏以及执行不到位的危害 |
5.3 小城市建设理念和若干行为的影响 |
5.3.1 小城市建设忽视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 |
5.3.2 城市交通规划、布局和投入滞后. |
5.3.3 城市发展与工业发展关系处理不到位 |
5.3.4 城市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差 |
5.4 城市管理失范 |
5.4.1 城市由管理向治理转变的意义 |
5.4.2 小城市管理缺乏规范 |
5.4.3 小城市管理的缺失 |
5.4.4 小城市市民社会没有形成 |
第六章 小城市发展的阻滞性因素的消解机制构建与分析 |
6.1 小城市发展阻滞因素消解机制构建的基础分析及作用分析 |
6.2 优化小城市产业发展 |
6.2.1 要努力推进产业规划更新 |
6.2.2 要努力挖掘整合城市资源,培育新兴产业 |
6.2.3 要努力改革户籍制度,不断满足产业创新的人才需求 |
6.2.4 要努力推进文化革新,打造城市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
6.2.5 努力推进区域性产业合作 |
6.2.6 努力打造区域城市产业的地理标识 |
6.3 全面推进城市治理 |
6.3.1 要树立科学的城市治理理念 |
6.3.2 推进公共性、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城市治理 |
6.3.3 努力围绕满足城市发展的有效需求提供全方位城市服务 |
6.3.4 着力构建城市治理的有效保障机制 |
6.4 努力构建和培育市民社会 |
6.4.1 市民社会的产生、形成对小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
6.4.2 市民社会在城市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动力机制分析 |
6.4.3 培育成熟市民社会的机制构建 |
6.4.4 加大政策投入,优化政府主导职能 |
第七章 小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 中国小城市的布局 |
7.1.1 城市发展的指导方针与小城市的规模标准 |
7.1.2 小城市的区域空间布局 |
7.1.3 小城市的功能布局 |
7.2 中国小城市的产业选择 |
7.2.1 主导产业的选择 |
7.2.2 特色产业的选择 |
7.2.3 “检视窗”产业理念 |
7.2.4 构建企业家成长的激励型城市 |
7.3 小城市发展的政策创新 |
7.3.1 制定实施差异化户籍管理政策 |
7.3.2 创新承包使用权不变基础上的集约化经营土地政策 |
7.3.3 建设鼓励创业城市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
1.1.2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1.2 相关基本概念 |
1.2.1 生态文明 |
1.2.2 城镇化 |
1.2.3 生态城镇体系 |
1.3 研究意义、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总体框架 |
第2章 生态文明、生态经济及相关理论综述 |
2.1 生态文明理论 |
2.1.1 哲学领域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
2.1.2 资源与环境管理领域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
2.1.3 发展经济学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
2.2 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研究 |
2.2.1 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理论研究 |
2.2.2 区域生态经济模型研究 |
2.2.3 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的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生态文明理论 |
3.1 生态文明的产生 |
3.1.1 对原始文明的生态反思 |
3.1.2 对农业文明的生态反思 |
3.1.3 对工业文明的生态反思 |
3.2 生态文明的内涵 |
3.2.1 生态文明要求优良的生态环境 |
3.2.2 生态文明要求公众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 |
3.2.3 生态文明要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消费模式 |
3.2.4 生态文明要求可持续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
3.2.5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谐 |
3.3 生态文明的构成 |
3.3.1 生态意识文明 |
3.3.2 生态行为文明 |
3.3.3 生态制度文明 |
3.3.4 生态产业文明 |
3.4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
3.5 生态文明构建的意义 |
3.5.1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3.5.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
3.6 生态文明构建的基础 |
3.6.1 生态文明构建的理论基础 |
3.6.2 生态文明构建的现实基础 |
3.7 生态文明构建的四个层面 |
3.7.1 生态文明构建的经济层面 |
3.7.2 生态文明构建的文化层面 |
3.7.3 生态文明构建的社会生活层面 |
3.7.4 生态文明构建的制度层面 |
3.8 生态文明构建的路径选择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研究 |
4.1 城镇化发展:国际经验及主要特征 |
4.1.1 国际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
4.1.2 主要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
4.1.3 典型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
4.1.4 国际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及经验 |
4.2 城镇化发展:国内现状及问题分析 |
4.2.1 我国城镇的发展历程 |
4.2.2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
4.2.3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战略的演变 |
4.2.4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 生态城镇体系 |
5.1.1 生态城镇体系的内涵 |
5.1.2 生态城镇体系的特征 |
5.1.3 生态城镇体系与生态文明 |
5.1.4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构建 |
5.1.5 生态城镇体系演进的理论基础 |
5.1.6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与中心城市、城市圈(群)建设 |
5.2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5.2.1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必要性 |
5.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界定 |
5.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 |
5.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形成 |
5.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 |
5.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
5.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首位分布明显 |
5.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不健全,规模结构失衡 |
5.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分形特征 |
5.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
5.5.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分布大多具有水源和资源指向性特点 |
5.5.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 |
5.6 基于DIT理论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研究 |
5.6.1 城镇信息距离(UDIT)理论 |
5.6.2 城镇体系中的信息结构与信息距离 |
5.6.3 城镇信息距离的计算方法 |
5.6.4 区域城镇信息距离测度模型 |
5.6.5 应用——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 |
5.7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
5.7.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优势分析 |
5.7.2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当前江西基本省情的必然要求 |
5.7.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策略 |
6.1 面向生态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
6.1.1 生态城镇(市)与生态城镇化 |
6.1.2 生态城镇(市)评价体系与发展准则 |
6.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市(镇)辐射力模型 |
6.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效应分析 |
6.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 |
6.4.1 小城镇建设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中的功能分析 |
6.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发展原则 |
6.5 城镇化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线性回归分析 |
6.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成本计量模型研究 |
6.6.1 生态城镇化成本的内容分析 |
6.6.2 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 |
6.6.3 区域生态城镇化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 |
6.6.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广义经济成本实证分析 |
6.6.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狭义经济成本实证分析 |
6.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6.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
6.8.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和目标 |
6.8.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具体措施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研究 |
7.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
7.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发展总体状况 |
7.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工业发展总体状况 |
7.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服务业发展总体状况 |
7.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7.2.1 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7.2.2 产业技术存在的问题 |
7.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测度研究 |
7.3.1 产业同构测度方法 |
7.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区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
7.3.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
7.3.4 南昌市区、九江市区与周边部分县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
7.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原则和模式 |
7.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7.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的原则 |
7.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
7.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RTMN模型研究 |
7.5.1 生态产业融合 |
7.5.2 基于网络理论的生态产业融合模型 |
7.6 基于RTMN模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战略 |
7.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以典型城镇为例 |
8.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大城市——南昌市区城镇化发展 |
8.1.1 南昌市产业发展现状 |
8.1.2 南昌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8.1.3 南昌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城市城镇化发展——以九江市区为例 |
8.2.1 九江市产业发展现状 |
8.2.2 九江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8.2.3 九江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等城市城镇化发展——以新余市区为例 |
8.3.1 新余市产业发展现状 |
8.3.2 新余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8.3.3 新余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4 鄱阳湖生态经济小城市城镇化发展——以高安市为例 |
8.4.1 高安市产业发展现状 |
8.4.2 高安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
8.4.3 高安市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研究——以武宁县为例 |
8.5.1 武宁县产业发展现状 |
8.5.2 武宁县城镇化发展现状 |
8.5.3 武宁县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以进贤县李渡镇和高安市八景镇为例 |
8.6.1 进贤县李渡镇概况 |
8.6.2 进贤县李渡镇小城镇建设实践 |
8.6.3 进贤县李渡镇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6.4 高安市八景镇概况 |
8.6.5 高安市八景镇小城镇建设实践 |
8.6.6 高安市八景镇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 |
9.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分析 |
9.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分析 |
9.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基础设施保障分析 |
9.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科技保障分析 |
9.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资源保障分析 |
9.2 都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条件保障中的政府行为 |
9.2.1 政府行为 |
9.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功能 |
9.2.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政府创新行为的富者愈富型基模 |
9.2.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政府功能发挥的发展策略 |
9.3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总结、主要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10.1 总结 |
10.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奖励 |
(6)小城镇防灾减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城市灾害与城市防灾减灾概览 |
2.1 灾害初识 |
2.1.1 灾害的定义 |
2.1.2 灾害的分类 |
2.1.3 灾害的特性 |
2.2 城市灾害相关问题 |
2.2.1 城市灾害的概念 |
2.2.2 城市灾害的分类 |
2.2.3 城市灾害的成因 |
2.2.4 城市灾害的特点 |
2.3 城市防灾减灾 |
2.3.1 对城市防灾与城市减灾的理解 |
2.3.2 国外城市防灾减灾概况 |
2.3.3 我国城市防灾减灾总体状况 |
3 小城镇主要灾害防御措施探讨 |
3.1 对小城镇防灾减灾的思考 |
3.1.1 小城镇现状 |
3.1.2 小城镇公共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3 小城镇防灾减灾的特点 |
3.1.4 小城镇防灾减灾与城市防灾减灾的异同 |
3.2 小城镇抗震防灾中的重要问题 |
3.2.1 震区小城镇面临的严峻形势 |
3.2.2 小城镇建设中地震设防存在的问题 |
3.2.3 抗震防灾措施及要点 |
3.2.4 重要的避难场所—防灾公园 |
3.3 小城镇防火的重要问题 |
3.3.1 小城镇火灾现状 |
3.3.2 小城镇消防工作常见问题 |
3.3.3 小城镇防火措施及要点 |
3.4 小城镇防洪排涝 |
3.4.1 洪水灾害现状 |
3.4.2 小城镇洪灾的成灾机理及影响 |
3.4.3 小城镇防洪排涝的减灾措施 |
3.5 小城镇地质灾害的防治 |
3.5.1 小城镇建设中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
3.5.2 小城镇建设中地质灾害的主要致灾原因 |
3.5.3 小城镇建设中的地质灾害应对措施 |
3.6 小城镇防御气象灾害的措施与要点 |
3.6.1 影响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 |
3.6.2 小城镇气象灾害的特点 |
3.6.3 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 |
3.7 小结:小城镇防灾减灾要“因镇制宜” |
4 “人祸可免”—小城镇发展中的环境灾害防治 |
4.1 国外小城镇建设中的防灾启示 |
4.1.1 重视环境建设防止环境灾害 |
4.1.2 重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
4.1.3 重视噪音灾害 |
4.1.4 重视绿地系统规划建设 |
4.1.5 重视公众参与小城镇规划设计 |
4.1.6 重视宣传教育增强居民防灾意识 |
4.2 我国小城镇防治环境灾害建设中应加强的几个方面 |
4.2.1 重视污水和垃圾处理工作 |
4.2.2 注重减少交通噪音等人为灾害影响 |
4.2.3 确保绿化建设用地的落实 |
4.2.4 做好市政基础设施、城镇房屋建筑的设防 |
4.2.5 推进民众参与规划增强环保和防灾意识 |
4.2.6 重视环保和防灾教育,加大宣传力度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发表文章 |
(7)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城镇的战略意义 |
1.1.2 小城镇的政策方针 |
1.1.3 小城镇的发展状况 |
1.1.4 小城镇的土地利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趋向与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注释 |
第二章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理论研究 |
2.1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的学科定位 |
2.1.1 与本研究相关的多学科概述 |
2.1.2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的学科定位 |
2.2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的有关概念 |
2.2.1 城镇化与小城镇 |
2.2.2 土地与小城镇土地 |
2.2.3 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 |
2.2.4 土地利用与土地集约优化利用 |
2.3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的相关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生态学理论 |
2.3.3 系统学理论 |
2.3.4 经济学理论 |
2.3.5 区域整体发展理论 |
2.3.6 城市规划理论 |
2.3.7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4 国外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有关政策与概况 |
2.4.1 国外土地集约利用立法和制度 |
2.4.2 国外小城镇土地利用概况 |
2.5 我国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有关法规与政策 |
2.5.1 我国土地利用有关政策 |
2.5.2 我国小城镇有关政策 |
2.5.3 我国小城镇土地利用有关政策 |
第二章注释 |
第三章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相关问题分析 |
3.1 小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1 小城镇土地利用现状 |
3.1.2 小城镇土地利用问题分析 |
3.2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
3.2.1 人地关系与自然地理环境 |
3.2.2 土地使用制度 |
3.2.3 土地利用规划与小城镇规划 |
3.2.4 小城镇规模 |
3.2.5 科学技术水平 |
3.2.6 经济发展水平 |
3.2.7 用地结构 |
3.3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动力机制分析 |
3.3.1 产业结构的转换 |
3.3.2 人口的加速流动 |
3.3.3 思想的转变 |
3.3.4 政策的导向 |
3.4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技术指标分析 |
3.4.1 用地规模 |
3.4.2 建筑容积率 |
3.4.3 人均建设用地 |
3.4.4 用地结构 |
第三章注释 |
第四章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综合评价研究 |
4.1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综合评价的目的 |
4.2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综合评价的原则 |
4.3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3.1 新城型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评价指标 |
4.3.2 城市边缘型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评价指标 |
4.3.3 中心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评价指标 |
4.3.4 一般建制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评价指标 |
4.4 基于集对论的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综合评价方法 |
4.4.1 不确定性研究与集对论 |
4.4.2 集对论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综合评价 |
4.4.3 基于集对论的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综合评价方法 |
第四章注释 |
第五章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策略研究 |
5.1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新规划方法研究 |
5.1.1 基于区域整体发展观念,传统规划需向片区规划转变 |
5.1.2 基于“不定性”的存在,传统规划需向动态规划转变 |
5.1.3 基于土地资源环境恶化,传统规划需向生态规划转变 |
5.2 不同类型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策略研究 |
5.2.1 大中城市边缘地区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策略 |
5.2.2 城镇密集区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策略 |
5.2.3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策略 |
5.3 小城镇镇区各类用地集约优化利用策略研究 |
5.3.1 工业用地集约优化利用策略 |
5.3.2 居住用地集约优化利用策略 |
5.3.3 绿化用地集约优化利用策略 |
第五章注释 |
第六章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案例分析 |
6.1 天津市、唐山市、张家口市小城镇土地利用现状概述 |
6.1.1 天津市小城镇土地利用现状 |
6.1.2 唐山市小城镇土地利用现状 |
6.1.3 张家口市小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以蔚县为例) |
6.2 天津市、唐山市、张家口市小城镇土地利用问题剖析 |
6.2.1 小城镇土地利用面对的人地矛盾透析 |
6.2.2 小城镇土地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 |
6.3 天津市、唐山市、张家口市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策略 |
6.3.1 加强城镇体系规划 |
6.3.2 注重景观生态 |
6.3.3 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适应性 |
6.3.4 加强村镇居住用地的集约利用 |
第六章注释 |
第七章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相关问题的创新思考 |
7.1 保护生态环境景观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 |
7.1.1 生态环境景观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 |
7.1.2 景观生态学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 |
7.1.3 集中与分散论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 |
7.1.4 空间管制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 |
7.2 继承文化传统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 |
7.2.1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保护策略 |
7.2.2 小城镇发展中的保护策略 |
7.2.3 迁村并点中的保护策略 |
7.2.4 旧城改造中的保护策略 |
7.3 透析城镇体系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 |
7.3.1 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 |
7.3.2 小城镇与城镇体系 |
7.3.3 村镇体系与城镇体系 |
7.3.4 科学城镇体系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 |
7.4 加强公众参与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 |
7.4.1 公众参与的概念 |
7.4.2 公共参与的必要性 |
7.4.3 公众参与的层次性 |
7.4.4 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理论 |
7.4.5 公众参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的调控机制 |
7.5 协调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 |
7.5.1 “两规”的联系 |
7.5.2 “两规”的差异 |
7.5.3 “两规”的协调 |
第七章注释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大连市“十一五”建设科技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建设科技规划概述 |
1.1 我国建设科技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 |
1.1.1 我国建设科技发展历史 |
1.1.2 我国建设科技发展现状 |
1.1.3 我国建设科技发展趋势及重点发展领域 |
1.2 发达国家政府在建设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
1.3 发展建设科技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1.3.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1.3.2 科技进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1.3.3 建筑“四节”是建设科技规划的重中之重 |
1.4 大连市建设科技规划的范围和期限 |
1.4.1 建设科技涵盖的范畴 |
1.4.2 规划的空间范围 |
1.4.3 规划的时间期限 2 大连市建设科技发展状况分析 |
2.1 大连市概况 |
2.1.1 概述 |
2.1.2 自然条件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2.1.4 大连市社会经济发展指标 |
2.2 “十五”期间大连市建设科技发展现状分析 |
2.2.1 建设科技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
2.2.2 建设科技教育稳步推进 |
2.3 大连市建设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4 大连市建设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 3 大连市“十一五”建设科技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
3.1 建设科技发展总体思路 |
3.2 建设科技发展目标 4 大连市“十一五”建设科技发展主要任务 |
4.1 加强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 |
4.2 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 |
4.3 加速新兴产业的产业化进程 |
4.4 加强和改善建设教育工作 5 大连市“十一五”建设科技发展重大专项 |
5.1 建筑业领域 |
5.2 水工业领域 |
5.3 供热领域 |
5.4 路灯管理领域 |
5.5 环卫领域 |
5.6 环保领域 6 大连市“十一五”建设科技发展保障措施 |
6.1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
6.2 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
6.3 贯彻实施建筑“四节”技术 |
6.5 广泛开展国内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
6.6 实施建筑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行动计划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
(10)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理论与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逻辑结构 |
1.4 研究对象的概念辨析与界定 |
1.4.1 小城镇 |
1.4.2 规划 |
1.4.3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 |
1.5 本文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的理论概述 |
2.1 小城镇规划的处境 |
2.1.1 小城镇规划经历了以下的实践历程 |
2.1.2 小城镇规划编制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2.1.3 小城镇规划编制与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深层剖析 |
2.2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及其发展现状与历程 |
2.2.1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的发展历程概述 |
2.2.2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内在制约因素 |
2.2.3 开展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的相关问题 |
2.2.4 国内外城镇规划后评价研究现状评述 |
2.3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的内涵与特点 |
2.3.1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的内涵与本质 |
2.3.2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
2.3.3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与各阶段研究的区别 |
2.3.4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同一般项目后评价的区别 |
2.4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的类型 |
2.4.1 依据不同的阶段、内容和方法进行划分 |
2.4.2 依据后评价内容进行划分 |
2.5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的研究内容 |
2.5.1 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 |
2.5.2 研究内容和范围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构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的方法体系 |
3.1 评价方法论的内容和理论地位 |
3.1.1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方法论的内容 |
3.1.2 方法论在评价理论中的地位 |
3.2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方法的基本问题 |
3.2.1 评价标准 |
3.2.2 吸收先进的学术思想 |
3.2.3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方法的系统构成 |
3.2.4 基本理论假设与逻辑 |
3.2.5 支撑技术 |
3.2.6 技术难点 |
3.3 建构后评价方法体系 |
3.3.1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方法的发展现状 |
3.3.2 确立后评价方法体系 |
3.3.3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方法 |
3.3.4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方法的应用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城镇规划过程后评价 |
4.1 小城镇规划前期工作、规划编制情况的后评价 |
4.1.1 小城镇规划编制管理的分析与评价 |
4.1.2 小城镇规划资料收集与分析预测评价 |
4.1.3 小城镇规划设计方案评价 |
4.1.4 小城镇规划编制的技术理性特征评价 |
4.2 小城镇规划审批的后评价 |
4.2.1 小城镇规划审查机制评价 |
4.2.2 小城镇规划批准机制评价 |
4.2.3 小城镇规划审批管理运行规则 |
4.3 小城镇规划实施、运作过程的后评价 |
4.3.1 小城镇规划实施管理评价 |
4.3.2 规划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安排评价 |
4.3.3 规划实施、运作过程的政策环境分析评价 |
4.4 小城镇规划实施效果的后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城镇规划的社会效益与影响分析后评价 |
5.1 小城镇规划的经济影响后评价 |
5.1.1 小城镇规划的经济影响后评价特点 |
5.1.2 小城镇规划的经济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5.2 小城镇规划的环境影响后评价 |
5.3 小城镇规划的社会影响后评价 |
5.3.1 评价内容 |
5.3.2 评价方法 |
5.4 小城镇规划的可持续性后评价 |
5.4.1 小城镇规划的可持续性后评价要点 |
5.4.2 小城镇规划与社会相互适应性分析 |
5.4.3 小城镇规划的可持续性后评价的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机制 |
6.1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的管理机制 |
6.1.1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 |
6.1.2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实施机构的资质认证条件 |
6.1.3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 |
6.2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的运行机制 |
6.2.1 制定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的计划 |
6.2.2 确定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的目标范围 |
6.2.3 选择小城镇规划后评价机构 |
6.2.4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的执行 |
6.2.5 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的反馈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总结 |
7.2 尚需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我国小城镇九五重点研究项目——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通过国家验收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J].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 经济研究参考, 2017(19)
- [2]小城市发展的阻滞因素及消解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邵士官.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4)
- [3]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4]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余达锦. 南昌大学, 2010(12)
- [5]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J]. 顾朝林,吴莉娅.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03)
- [6]小城镇防灾减灾问题研究[D]. 曹丹丹.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7]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D]. 王丽洁. 天津大学, 2008(07)
- [8]大连市“十一五”建设科技发展规划研究[D]. 李大永.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3)
- [9]城市防灾减灾工程篇[A]. 周云,郭永恒. 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2006
- [10]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理论与方法初探[D]. 侯全华. 长安大学, 2006(12)
标签:小城镇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