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心戽头取水工程中取水前池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刘彦,郭建设,纪平,赵懿珺,章鹏,吴秋芳[1](2020)在《海水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围护结构布置》文中研究说明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利用海水作为介质,不需要专门修筑下水库,可以降低工程费用与运行成本,在沿海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海洋环境与河流、湖泊相比更加复杂,电站运行时下水库尾水口将直接面对台风、潮汐、波浪等海洋水动力环境,容易引起取、排水安全问题。为此,在总结淡水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构筑物设计中所关注的主要水力学问题和关键布置影响要素的基础上,针对海水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尾水口的特殊海洋环境特征,为保证机组功能正常运行,提出了下水库尾水围护构筑物重要布置原则及较为实用的围护结构形式,以期为我国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借鉴和帮助。
张树青[2](2020)在《山区狭窄河道改扩建船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航运需求不断增加,为提高山区河道通过能力,改扩建船闸工程相继展开。受地形河势条件影响,通航建筑物布置难度大,通航水流条件极为复杂,需对改扩建船闸布置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及其对枢纽和引航道水流条件的影响进行研究。由于山区狭窄河段地形陡峻,布置空间紧凑,改扩建船闸工程侵占河道过流面积比例往往较大,将引起坝前水位壅高,影响防洪安全和枢纽正常运行。同时,受山区狭窄河道河势影响,引航道口门区容易处于河道主流区,水流流向与航道中心线存在较大夹角,出现流速较大,斜流较强,通航水流条件较差等问题。引航道作为船闸与河道的重要连接部分,其良好的水流条件是船舶(队)安全过闸的前提条件。因此,山区狭窄河道改扩建船闸工程布置应从不降低枢纽泄洪能力,不影响电站取水条件,不恶化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不影响已建船闸安全,施工期不影响正常通航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比选确定,在众多限制因素中,找到主要矛盾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最终得到对各方面影响均相对较小的方案。本文依托典型山区狭窄河道山秀枢纽改扩建船闸工程,采用物理模型并结合数学模型的研究手段,研究了改扩建船闸布置方案对河道行洪、枢纽泄流和电站取水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坝前水位壅高,减小了拟建工程对枢纽泄流能力和取水条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上游引航道布置方案进行了多方案的对比研究,得到了通航水流条件相对较好的布置方案,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和经验,文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山区狭窄河段地形陡峻,布置空间紧凑,改扩建船闸宜选择集中式方案布置,可减少开挖工程量,降低施工难度和工程投资。(2)本研究针对山秀改扩建船闸上引航道侵占河道行洪断面较大的问题,采用二维数学模型,经过多方案比较分析与计算,提出了相对较优的开挖疏浚方案(二级平台开挖),基本消除了对河道行洪和枢纽泄流的影响。(3)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山秀枢纽改扩建船闸上引航道及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改善措施进行了研究。利用隔流墙近闸段分散式下半部透空、布置单潜坝封堵引航道深槽和调整引航道隔流墙长度,有效地改善了引航道及口门的通航水流条件。
赵云[3](2019)在《某抽芯式泵站厂房整体结构稳定性分析和加固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北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存在大面积未开发的盐碱荒地,由于水土资源分布不均,存在工程性缺水问题,为开发盐碱荒地,兴建灌区及泵站工程是解决灌溉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因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冻胀问题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采用抽芯式泵站型式能很好解决设备防冻问题,但同时因水泵出水管抬高,带来了泵站结构高、大的特点,由此结构自重增加,再者软基承载力不足,所以解决结构整体稳定性及地基承载力不足是一个难题。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以松原灌区某大型泵站为研究对象,采用解析方法基于不同荷载组合对泵站厂房在完建期、设计运行水位、最高运行水位和检修期这4种工况下的整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泵站抗滑、抗浮稳定均满足安全系数要求,最大最小应力之比也满足要求。然而,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采用钻孔灌注桩方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2)采取复合地基钻孔灌注桩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依靠桩土摩擦以及承台与土的接触,除了依靠桩基础承担竖向荷载,桩土相对位移还使得承台可承担部分竖向力,计算表明所采取的桩基础加固方案是可行的,可以有效提高地基承载能力。(3)借助ANSYS Workbench大型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地基加固后的泵站厂房及桩基础进行了整体稳定有限元分析,验算在不同工况下泵站厂房及桩基础的沉降、位移和正应力、剪应力,结果表明采用桩基础结构解决厂房地基承载能力不足是可靠的。截至目前,该工程的主体工程已完工,本文研究成果得到成功应用,也有望为同类工程设计及施工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应用参考。
宋捷[4](2019)在《临汾—运城盆地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以临汾-运城盆地为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研究其传统地域性景观,通过文献综合、现场调研、历史地图研究等方式对景观变化的历史过程进行梳理解析,并对其景观进行分层研究,对不同景观层次相互叠加而形成的景观格局、景观序列、景观圈层进行分类和综合,并用图示化的语言将其直观的表达出来,从而试图进一步完善国土地域景观的基础研究,学习和传承古人的人居环境营建智慧,解决临汾-运城盆地现存地域景观问题,并为地域景观传承与地域景观设计的创新提供新思路。主要内容包括:首先,从历史角度出发,对地域景观体系中的自然、水利、农田系统的发展进行梳理,分析其景观格局面貌的形成、发展、转化或消失的内在逻辑,包括产生的根本原因、直接和间接的推动原因以及其发展的方向。第二,对临汾-运城盆地的地域景观进行分层解析,并将自然、水利、农田、聚落和人文景观综合叠加分析,进而发现叠加层间的关联性,总结其传统地域景观格局、景观序列和景观圈层的内在规律。第三,通过文献综合与实地调研,对典型村落聚落和典型城镇聚落进行样本分析,从自然、水利、农田、人文等方面总结其与聚落景观营建的关系,并用图示化的语言表达聚落内外景观要素的构成与景观格局风貌,从而对其区域的传统地域景观格局风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最后,对近现代的地域景观要素及景观格局的变化加以分析,找到其变化的原因和现存的问题,提出地域景观保护和发展的应对策略,以完善地域景观体系,并对实践给予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指导。
陈礼俊[5](2019)在《泵站工程中管道施工及闭水试验探讨——以周家泵工程施工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管道施工在泵站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道施工完成之后,需要通过闭水试验以检验管道的施工质量。文章结合具体的泵站工程,简要探讨管道施工的具体工艺,并对闭水试验的具体过程进行阐述。
乔丹[6](2019)在《我国与发达国家供水法规和技术规范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请抓紧研编和编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通知》(建标标函[2016]155号),组织开展《室外给水工程项目规范》研编工作。在研编过程中,需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给水技术规范,因而,对美国、日本、加拿大三个发达国家的给水技术规范进行研究,并与我国《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进行对比,通过比较研究,提出现行技术规范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国外先进给水技术标准为我国即将颁布的《室外给水工程项目规范》提出条文修改建议。对我国现行供水法规以及技术规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进行介绍,对技术规范修订及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对我国规范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与美国卫生部2012年颁布的《给水工程设计标准》(《Recommended Standard for Water Works》)进行对比,内容涉及规范结构、取水、泵房、输配水、水处理工艺、净水厂排泥水处理、检测与控制等方面;与日本卫生部2012年颁布的《水道施设设计指针》进行对比,内容涉及水务背景介绍、取水设施、储水设施、原水输送设施、水处理设施、给水设施、配水设施、机械、电气和仪表设备与水处理配件等方面;与加拿大现行给水设计规范《市政给水、排水和雨水排放系统的标准和方针》(《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Municipal Waterworks,Wastewater and Storm Drainage Systems》,对“指针”中水厂系统指南、饮用水处理指南、饮用水处理设施设计指南、水厂系统运行指南、饮用水处理化学品指南、废物处理和处置指南、输配水指南、水质监测指南、水质记录保存和报告指南、实验室数据记录指南、设施风险评估指南、设施分类及操作员认证指南、水厂设计指南、原水供应、水处理、输配水配电电源、饮用水存储、灌水点、水系统安全与保护和设施风险评估等内容进行研究;与英国供水标准《BS EN 805:2000 Water supply-Requirements for systems and components outside buildings》,对规划布局、水源地管理、取水许可、水质、水量、输配水管道铺设以及应急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比存在的差异,提出加快规范更新频率、优化规范标准体系以及增加规范内容等方面的建议,为我国《室外给水工程项目规范》的颁布提供国外给水技术参考,对《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意见与建议,以此推进我国技术规范标准体系的发展。
王歆[7](2019)在《杭州山寺与泉溪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代杭州郊居山寺的营建,常常表现出与泉溪结合的特色。杭州最富盛名的灵隐寺临冷泉溪而建,溪水与道路相伴,如桃花源一般,引导市井中人由东晋的钱塘县治进入幽静的山寺。唐代以后陆续建立的虎跑、龙井、理安诸寺,都是以泉着名,在泉旁建寺,泉的名称和文化意义也随之建立。这些泉溪不仅为山寺提供自然建设条件,本身也在营建过程中不断被改造,成为山寺营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这种山寺与泉溪互为关联、共同生长关系的研究,是本文构思的出发点。本课题以“泉溪”为切入点,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研读、山寺和泉溪及自然环境的实地调研、山寺所依存的环境背景的建模分析等,梳理出古代杭州郊居山寺的历史地理脉络;进而选取三组案例,对其山寺、山寺群与泉溪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历史考证和分析,揭示了古代杭州郊居山寺营建与泉溪理水相结合的技术成就和文化价值。该系统研究填补了山寺营造中的部分研究空白,挖掘了大量历史资料,对于古人营建活动的创造性有一定的揭示,对传统建筑与景观的研究有一定的学术贡献。
穆杰[8](2016)在《长距离输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与预警预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严重制约缺水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长距离输水工程的兴建和投入运行成为缓解北方城市缺水的重要工程措举。长距离输水工程线路长、水域开敞、平立交建筑物多,部分沿线河渠工业企业密集,同时输水干渠承担航运功能,易发生水污染事件。事件发生后,需及时评估事件风险等级,并依据污染物输移扩散特征制定合理的预警预案,以期最大程度降低事件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归纳长距离输水工程的特点、水质现状和风险源类型的基础上,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为例,开展基于突发污染输移扩散特征预测的长距离输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与预警预案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及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构建基于DPSIR模型的长距离输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等级评价方法。将DPSIR模型应用于突发水污染事件对输水工程整体的影响风险等级评价,揭示了突发污染驱动力、污染源类型、受体状体状态、受体影响和安全响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风险等级影响规律,充分考虑输水工程特性筛选出15项评价指标,并提出合理计算模型,实现了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等级的综合评价。并将此方法应用于东线江苏段突发桥梁交通事故污染的风险等级评价中,风险等级确定对应急组织机构协调联动及应急响应措施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第二,提出了可溶和漂浮油类污染物在输水河渠中的输移扩散特征参数预测公式。提出表征输水工程突发可溶污染事件下污染范围及影响程度的三个特征参数:污染物峰值输移距离、峰值浓度和纵向长度;结合输水干渠特性,通过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和物模验证,提出了适用于无分汊河段、串联河段和分汊支流河段的污染物特征参数预测公式;提出表征突发溢油污染事件下污染范围的五个特征参数:油膜厚度、油膜运移距离、油膜纵向长度、分汊口分油宽度及分油比。基于物模试验测定静水中不同油品的油膜厚度,大小关系为柴油>润滑油>废机油>植物油,根据实测厚度可计算突发溢油在边界不受限静水中的极限扩展面积;揭示了柴油、润滑油和植物油在正常输水情景下的运移扩展规律,油膜运移距离不受油品种类影响均为河渠中间流速的1.15倍;柴油、润滑油和植物油的油膜纵向长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分别为河渠中间流速的0.5倍、1.39倍和1.7倍;油膜运移距离和纵向长度均不受溢油量和溢油位置的影响,风场对油膜输移距离影响较大,但对纵向长度没有影响;根据河渠多类型分汊口,采用数值模拟结合物模试验,得到四种分汊型式的分油宽度计算公式,分油宽度受分汊口型式影响,且与主流上游油膜宽度、分汊支流宽度和流速比有关;提出分汊口分油比的理论推导方法,提出预测公式为: koil=Bs/Bu-oil,且公式适用于任意分汊型式。第三,提出了基于污染物输移扩散特征预测的长距离输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与预警预案体系。该体系紧密结合了长距离输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特点和应对事件的要求,集成了合理实用的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方法和模型、污染快速预测方法和模型、预警和多级预案构建指标和方法。利用该体系可实现快速响应和评价水污染事件以及合理提出可行预警和预案的目标,可为长距离输水工程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第四,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为例,将本文提出的风险评价方法、污染特征预测公式与预警预案体系应用于工程实际。根据河网连通特性划分河段并结合东线应急调控原则、分段供水及分质供水技术,开发了东线江苏段预警预案系统,为突发水污染事件的污染控制、预警与应急响应提供决策支持。
田震[9](2015)在《近坝支流入汇对水库泥沙淤积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水库泥沙淤积问题对工程枢纽的正常运行,水库功能的正常发挥,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正常供应,经济和社会的正常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对水库泥沙淤积问题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而对近坝支流入汇河段库区泥沙淤积形态及规律的研究尚未充分,其淤积量、淤积分布、淤积形态的研究尚处在发展中,库区泥沙淤积对电站引水防沙影响的研究仍不成熟。本文运用一般泥沙运动规律,对雅砻江桐子林库区泥沙淤积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和建立二维泥沙数学模型,探索近坝支流入汇河段库区泥沙淤积规律,对充分发挥水库功能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包括:①较系统阐明水库泥沙淤积的研究现状,了解该领域国内外目前的发展动态,明确其研究的意义所在。②从泥沙粒径的受力情况、泥沙的起动、泥沙的沉速、推移质与悬移质的运动规律以及推移质与悬移质的淤积特点等方面,较系统的阐述水库泥沙淤积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近坝支流入汇对水库泥沙淤积影响提供理论基础。③建立二维泥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水库运行20年的泥沙淤积情况,并对水库运行3年、5年、10年、15年、20年的泥沙淤积量与淤积速率、泥沙淤积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④运用物理模型的相似性准则建立雅砻江桐子林电站物理模型,系统地介绍了模型设计与模型制作,保证模型的几何相似性和水面线相似性,使模型更好的模拟原型。⑤通过雅砻江桐子林库区泥沙淤积试验,对水库进行系列年输沙,分析研究水库运行25年中泥沙粒径分布、库区泥沙淤积对电站引水防沙的影响,总结归纳近坝支流入汇河段库区泥沙淤积规律。
陆忠民,吴彩娥[10](2013)在《上海长江水源地大型水库规划建设关键技术》文中提出长江水源地是上海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地,青草沙水源地水库是上海长江水源地中规模最大、建设条件最复杂的水库。针对青草沙水库规划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通过现场调查、数学模型分析、物理模型试验、现场试验等手段,创新提出了泵闸联动节能型取水方式,特大龙口钢框笼抛石平堵截流方式,泵闸侧向进水导流墩和出流潜坝整流措施,集监测、预报、评价、调度为一体的富营养化预控技术体系等技术,并成功应用于水库建设中,保障了水库安全节能运行。
二、江心戽头取水工程中取水前池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心戽头取水工程中取水前池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海水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围护结构布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抽水蓄能电站下库构筑物及水力学影响因素 |
1.1 电站下库构筑物 |
1.2 电站下库构筑物设计关键水力学影响因素 |
1.2.1 环 流 |
1.2.2 漩 涡 |
1.2.3 流速分布与流量分配 |
1.2.4 水头损失 |
2 海水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尾水围护布置 |
2.1 我国海洋水文动力环境 |
2.2 电站选址及下库围护构筑物平面布置考虑因素 |
2.3 下库尾水围护构筑物布置原则 |
2.4 下库尾水围护结构布置形式 |
3 结论与展望 |
(2)山区狭窄河道改扩建船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山区弯曲狭窄河道引航道口门区水流特性及标准 |
1.2.2 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改善措施 |
1.3 现有研究的局限和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区狭窄河道改扩建船闸布置方案初探 |
2.1 依托工程概况 |
2.2 改扩建船闸工程布置 |
2.2.1 改扩建船闸位置的选择 |
2.2.2 船闸引航道总体布置 |
2.2.3 改扩建船闸布置后的通航和泄洪问题及应对措施 |
2.3 山区狭窄河段锚地选址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区狭窄河道改扩建船闸对泄洪的影响研究 |
3.1 模拟范围 |
3.2 模拟工况 |
3.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3.1 控制方程及计算方法 |
3.3.2 模型验证 |
3.4 现状河道水流条件初步分析 |
3.4.1 水位变化 |
3.4.2 流速流态 |
3.5 开挖方案Ⅰ泄流条件研究 |
3.5.1 方案概况 |
3.5.2 水位分析 |
3.5.3 流场分析 |
3.6 开挖方案Ⅱ泄流条件研究 |
3.6.1 方案概况 |
3.6.2 水位分析 |
3.6.3 流场分析 |
3.7 开挖方案III泄流条件研究 |
3.7.1 方案概况 |
3.7.2 水位分析 |
3.7.3 流场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扩建船闸布置对电站取水条件影响分析 |
4.1 模拟范围 |
4.2 模拟工况 |
4.3 物理模型制作 |
4.3.1 模型设计和制作 |
4.3.2 模型验证 |
4.4 现状河道电站前池水流条件分析 |
4.5 改扩建船闸布置后电站前池水流条件分析 |
4.6 河道疏浚开挖后电站前池取水条件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及改善措施研究 |
5.1 改扩建船闸实施后上引航道水流条件 |
5.2 局部改善措施调整 |
5.2.1 隔流墙透空措施 |
5.2.2 潜坝布置 |
5.3 改善方案Ⅰ(引航道长550m+下挑角60°单潜坝) |
5.3.1 上引航道布置方案 |
5.3.2 上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 |
5.4 改善方案Ⅱ(引航道长462m+下挑角45°单潜坝) |
5.4.1 上引航道布置方案 |
5.4.2 上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 |
5.5 改善方案Ⅲ(引航道长508.5m+下挑角60°单潜坝) |
5.5.1 上引航道布置方案 |
5.5.2 上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某抽芯式泵站厂房整体结构稳定性分析和加固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1.3 泵站厂房结构型式 |
1.3.1 固定式泵房 |
1.3.2 移动式泵房 |
1.4 抽芯式泵站厂房结构型式及研究意义 |
1.4.1 抽芯式泵站厂房结构型式 |
1.4.2 抽芯式泵站厂房研究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泵站厂房概况 |
2.1 泵站厂房基础资料及参数 |
2.1.1 泵站厂房介绍 |
2.1.2 工程等别、建筑物级别和设计标准 |
2.1.3 特征水位 |
2.2 泵站水文资料 |
2.2.1 流域概况 |
2.2.2 气象特征 |
2.2.3 冰情 |
2.3 泵站地质资料 |
2.3.1 区域地质概况 |
2.3.2 基本地质条件 |
2.3.3 泵站工程地质评价 |
2.4 材料参数 |
2.5 荷载资料 |
2.5.1 土压力 |
2.5.2 水压力 |
2.5.3 自重荷载 |
2.6 计算系数选取 |
2.7 本章小结 |
3 泵站厂房整体稳定分析 |
3.1 整体稳定分析计算内容及基本假定 |
3.2 整体稳定分析安全系数及各工况荷载组合 |
3.2.1 稳定分析安全系数 |
3.2.2 各工况荷载组合 |
3.3 整体稳定分析计算公式及模型 |
3.3.1 抗滑稳定计算 |
3.3.2 抗浮稳定计算 |
3.3.3 基础底面应力计算 |
3.3.4 各工况计算模型 |
3.4 整体稳定分析计算过程 |
3.4.1 计算坐标的选定 |
3.4.2 各种工况下荷载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泵站厂房基础加固措施研究 |
4.1 龙海泵站基础处理方案分析 |
4.1.1 地基处理方式选择 |
4.1.2 桩基承载力计算 |
4.1.3 桩基沉降计算 |
4.2 本章小结 |
5 泵站厂房整体结构有限元计算研究 |
5.1 有限元基本原理 |
5.1.1 有限单元法的数学分析 |
5.1.2 有限单元法的力学分析 |
5.2 计算软件介绍及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1 软件介绍 |
5.2.2 泵站厂房计算模型范围 |
5.2.3 泵站厂房计算模型边界条件 |
5.2.4 泵站厂房计算模型的建立 |
5.3 计算结果与分析评价 |
5.3.1 泵站结构位移分析 |
5.3.2 泵站结构正应力分析 |
5.3.3 泵站结构剪应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临汾—运城盆地传统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地域景观相关研究综述 |
1.2.2. 临汾-运城盆地地域景观研究资料综述 |
1.3. 研究范围 |
1.3.1. 研究区位概况 |
1.3.2. 空间范围 |
1.3.3. 时间范围 |
1.3.4. 研究区域选择依据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临汾-运城盆地人居环境发展沿革 |
2.1. 前时期和夏商周时期 |
2.1.1. 聚落遗址散布 |
2.1.2. 自然条件优越,山地与盆地区域森林密布 |
2.1.3. 水利景观初现,简易防洪御旱水利设施出现 |
2.1.4. 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过渡,盆地区域农田岛据 |
2.2. 春秋战国时期 |
2.2.1. 城邑体系变化 |
2.2.2. 自然条件良好,周边山地森林茂密 |
2.2.3. 农业进一步发展,盆地区域农田连片 |
2.3. 秦汉时期 |
2.3.1. 城邑进一步发展 |
2.3.2. 自然条件较好,周边山地森林较密 |
2.3.3. 水利技术提升,引河灌溉水利初现 |
2.3.4. 农业发展迅速,山地农田垦殖形态多样 |
2.4. 南北朝与隋唐时期 |
2.4.1. 城邑平稳发展 |
2.4.2. 自然条件较好,周边山地森林减少 |
2.4.3. 水利建设兴盛,灌溉和防洪水利大规模出现 |
2.4.4. 农业平稳发展,农田向远山区垦殖 |
2.4.5. 提倡佛道文化,寺庙祠观多有建设 |
2.5. 宋元明清时期 |
2.5.1. 城邑繁荣发展 |
2.5.2. 自然条件恶化,森林大量减少 |
2.5.3. 水利发展高潮,引水灌溉技术达到群众性阶段 |
2.5.4. 农业鼓励耕种,山地区域农田垦殖增多 |
2.6. 总结 |
3. 临汾-运城盆地传统地域景观层次解析 |
3.1. 自然景观 |
3.1.1. 自然概况 |
3.1.2. 山体景观 |
3.1.3. 水文景观 |
3.1.4. 植被景观 |
3.2. 水利景观 |
3.2.1. 给水水利为主的景观体系 |
3.2.2. 防洪水利为主的景观体系 |
3.2.3. 河道航运景观 |
3.3. 农田景观 |
3.3.1. 农业田地类型 |
3.3.2. 农田景观肌理 |
3.3.3. 农业耕作方式 |
3.3.4. 农业作物种类 |
3.4. 聚落营建 |
3.4.1. 中心聚落营建特征 |
3.4.2. 村落聚落营建特征 |
4. 典型聚落样本分析 |
4.1. 典型村落聚落样本 |
4.1.1. 许村村落—“两山夹一河一村”景观 |
4.1.2. 晋掌村村落—“引泉入田,引泉入村”景观 |
4.1.3. 光村村落—“小山池立风水,城、沟(林)、田”景观 |
4.1.4. 闫景村村落—“四轴四池三井”景观 |
4.1.5. 丁村村落—“丁字为轴”景观 |
4.1.6. 泉掌村村落—“沿驿道而兴”景观 |
4.2. 典型城镇聚落样本 |
4.2.1. 运城城镇 |
4.2.2. 新绛古城 |
5. 临汾-运城盆地传统地域景观总结分析与思考 |
5.1. 临汾-运城盆地传统地域景观格局综合分析 |
5.2. 近现代发展产生的问题及原因 |
5.3. 传统地域景观传承与发展 |
5.3.1. 以水为依托的自然基底保护 |
5.3.2. 传统水利景观格局的保护和再生 |
5.3.3. 给水与防洪共生的多功能传统水利工程智慧的传承与发展 |
5.3.4. 村落地域景观格局的延续与创新 |
5.3.5. 关键文化区域与节点的保护与转化和再生 |
5.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泵站工程中管道施工及闭水试验探讨——以周家泵工程施工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工程概况 |
2 管道施工及闭水试验 |
2.1 管道施工 |
2.2 管道闭水试验 |
3 结 语 |
(6)我国与发达国家供水法规和技术规范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我国供水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概述 |
2.1 我国供水法规和规范发展历程 |
2.2 我国供水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概述 |
2.2.1 我国供水法规概述 |
2.2.2 我国给水技术规范概述 |
3 中美供水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比较研究 |
3.1 美国供水法规及技术规范体系概述 |
3.1.1 美国供水法规概述 |
3.1.2 美国给水设计规范概述 |
3.2 中美设计规范对比研究分析 |
3.2.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结构对比 |
3.2.2 取水 |
3.2.3 泵房 |
3.2.4 输配水 |
3.2.5 水厂总体设计 |
3.2.6 水处理工艺 |
3.2.7 净水厂排泥水处理 |
3.2.8 检测与控制 |
3.3 小结 |
4. 中日供水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比较研究 |
4.1 日本供水法规及技术规范体系概述 |
4.1.1 日本供水法规概述 |
4.1.2 日本给水设计规范概述 |
4.2 中日给水设计规范对比研究分析 |
4.2.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结构对比 |
4.2.2 设计水量 |
4.2.3 取水 |
4.2.4 泵房 |
4.2.5 输配水 |
4.2.6 水厂总体设计 |
4.2.7 水处理工艺 |
4.2.8 检测与控制 |
4.2.9 应急 |
4.3 小结 |
5. 中加供水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比较研究 |
5.1 加拿大供水法规及技术规范概述 |
5.1.1 加拿大供水法规概述 |
5.1.2 加拿大给水设计规范概述 |
5.2 中加拿大给水设计规范对比研究分析 |
5.2.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结构对比 |
5.2.2 水质标准 |
5.2.3 泵房 |
5.2.4 输配水 |
5.2.5 水处理工艺 |
5.2.6 净水厂排泥水处理 |
5.2.7 监测与控制 |
5.2.8 设施风险评估 |
5.3 小结 |
6. 中英供水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比较研究 |
6.1 英国供水法规及技术规范概述 |
6.1.1 英国供水法规概述 |
6.1.2 英国给水设计规范概述 |
6.2 中英给水设计规范对比研究分析 |
6.2.1 规划布局 |
6.2.2 水源地管理 |
6.2.3 取水许可 |
6.2.4 水质 |
6.2.5 水量 |
6.2.6 输配水管道铺设 |
6.2.7 应急 |
6.3 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室外给水项目工程规范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杭州山寺与泉溪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的对象、范围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相关概念、研究对象的界定 |
(1) 研究范围:基于泉溪的中国古代杭州郊居山寺研究 |
(2) 研究对象的外延:郊居与泉溪的建筑史研究 |
0.1.3 典型案例选取 |
0.2 以往研究综述 |
0.2.1 有关杭州郊居山寺的研究着作与文化阐释 |
(1) 佛教及佛寺研究 |
(2) 杭州郊居山寺的分析和实例研究 |
(3) 文物、考古、建筑史、方志类文献中的零散论述和资料性记录 |
0.2.2 郊居建筑与园林史 |
(1) 郊居建筑研究 |
(2) 相关园林史研究 |
(3) 杭州园林研究 |
0.2.3 山寺与泉溪研究 |
(1) 理水研究 |
(2) 杭州理水研究 |
(3) 山寺理水研究 |
0.2.4 研究综述结论 |
0.3 研究的意义 |
0.4 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路线 |
0.4.1 基本理论框架:泉溪在山寺营建中的文化意义与技术推动意义 |
0.4.2 基本方法:多学科交叉、深层结构、多重视角的综合分析 |
0.4.3 技术路线 |
0.4.4 文章结构 |
第一章 杭州灵隐寺、虎跑定慧寺及虎跑寺历史地理脉络 |
1.1 东晋南朝:钱唐县郊的灵隐山与寺 |
1.2 隋唐至北宋:杭州城邑调整与杭州山寺鼎盛期的先声 |
1.2.1 唐代诗文里的飞来峰水石景欣赏 |
1.2.2 籍交游而知名的山寺:韬光与虎跑 |
1.2.3 吴越与北宋:“灵隐新寺”及飞来峰两涧山寺群的形成 |
1.3 南宋:都城郊外的山寺——御前五山与飞来峰两涧山寺群的繁盛 |
1.4 元代:文化冲击下的灵隐寺与新生的虎跑定慧寺 |
1.4.1 从溪畔到崖壁——飞来峰造像新纪元 |
1.4.2 以神迹求助当权者——虎跑定慧寺重建 |
1.5 明清:从山寺到风景点——文化的变化与交融 |
1.5.1 明代:宗教、文化与审美的回流 |
1.5.2 清代:重建、文化安抚与重塑 |
1.5.3 融入山寺的民俗文化:观音崇拜、香市与茶文化的兴起 |
1.6 近代以来的山寺变迁与郊居风景点定位 |
1.6.1 汽车时代的山水格局新视野 |
1.6.2 旅游经济、茶村经济与山寺文化转型 |
1.6.3 作为风景点的新时代山寺建设 |
1.7 小结 |
第二章 桃花源近:灵隐——循冷泉溪进入的新天地 |
2.1 灵隐寺历史地理解析 |
2.1.1 灵隐寺概述 |
2.1.2 山地开发背景下的城郊“桃花源”与“灵隐”命名权——东晋慧理创寺 |
2.1.3 “在京巨刹”的兴衰——从五代“灵隐新寺”到南宋“御前五山” |
2.1.4 式微与转型——从山寺到风景点 |
2.2 灵隐寺历代型制研究 |
2.2.1 南宋五山时期及前后推论 |
(1) 五代灵隐寺 |
(2) 五山十刹图和宋元灵隐寺 |
2.2.2 明代灵隐寺建设情况 |
(1) 明初第一轮重建 |
(2) 1583-1588年如通重建 |
2.2.3 1649-1666年具德重建 |
2.2.4 1741-1744年巨涛重修 |
2.2.5 1823-1828年仪谦劝募下的重建 |
2.2.6 1862-1945年贯通、昔征与却非的陆续重建 |
2.2.7 1953-1998年建国后的重建与修复 |
2.3 冷泉溪历史地理解析 |
2.3.1 联通城市与佛国的“桃花源”:冷泉溪在灵隐寺营建中的意义 |
2.3.2 冷泉溪历史变迁与人工景观改造解析 |
(1) 唐代:建亭于水中 |
(2) 五代:重建 |
(3) 宋代:拓宽冷泉池、建石堤与冷泉闸 |
(4) 明代:水面隘塞,移亭堤上 |
(5) 清代以来的重新疏筑 |
(6) 基于现状剖面图分析的历代变迁推测 |
2.4 复原成果分析研究 |
2.4.1 灵隐寺布局变迁 |
2.4.2 围绕灵隐寺的水体改造具体情况及技法分析 |
(1) 修筑堤岸、河床,设置水闸 |
(2) 沿溪流分布的人工构筑物 |
(3) 植树:修饰溪流及生态修复 |
(4) 为听水声而设的建筑:响水楼 |
2.4.3 溪流与山门、合涧桥 |
(1) 山门、合涧桥与溪流的空间关系 |
(2) 水体改造具体情况 |
2.4.4 冷泉池与主体建筑布局:飞来峰、冷泉池与灵隐寺主体建筑 |
(1) 水与建筑的变迁及水体改造技法 |
(2) 泉溪对建筑的影响 |
2.4.5 兼顾宗教科仪与日常需求的池:忏堂、水陆堂与池 |
(1) 水与建筑 |
(2) 水体改造具体情况及技法 |
2.5 小结 |
2.5.1 寺与泉在溪流始端 |
(1) 一个泉源或以一个泉源发源,中途汇入支流而形成的溪流 |
(2) 多个泉源汇流而成的溪流 |
2.5.2 寺与泉池在溪流交叉点 |
(1) 汇流处谷地 |
(2) 汇流处山坡地 |
2.5.3 寺在溪岸 |
第三章 因泉而生:虎跑——由一个泉生成的溪与寺 |
3.1 神迹及变迁:虎跑泉对寺的意义及历史地理解析 |
3.1.1 因“二虎跑地”神迹而生的泉与寺——唐代·寰中的泉与寺 |
3.1.2 借壳上市的新寺与新“神迹”——元代·昙回的泉与寺 |
3.1.3 风水与暗渠——明代·净戒重建 |
3.1.4 茶文化与二分泉——清末定慧寺重建及新的泉与寺的诞生 |
3.2 山寺型制变迁研究 |
3.2.1 元昙回重开山概述 |
3.2.2 普成时期建设情况推论(元至治中1321-1323年) |
3.2.3 净戒重建布局及水体情况研究(明洪武十年1377年) |
3.2.4 道瑄重建布局型制(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 |
3.2.5 永果重建布局(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 |
3.2.6 李卫重建布局与型制(清雍正九年1731年) |
3.2.7 清末重建与法轮的虎跑寺建设 |
3.2.8 延续及现状 |
3.2.9 虽称“神迹”,实由人作——虎跑山寺及泉溪变迁及技法分析 |
(1) 山寺布局变迁 |
(2) 前溪、暗渠与整体水系营造,及日月池、钵盂池考 |
(3) 玉带池与大殿空间 |
(4) 滴翠崖、虎跑泉与泉院 |
3.3 小结 |
3.3.1 因泉而生,以泉为名的山寺 |
3.3.2 神迹的流行与名泉景观营造 |
(1) 各地虎跑泉与各地“甘露寺”、“玉泉寺” |
(2) 神迹与个体选择:因人而异的“第三空间”营造 |
(3) 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名泉景观 |
3.3.3 从寺院到“古刹”——虎跑寺与灵隐寺及其泉溪价值的发展脉络 |
第四章 环飞来峰的溪流和山寺群 |
4.1 随器制形:两涧环绕的飞来峰及其形态变迁研究 |
4.1.1 风雷洗剔灵根见——飞来峰概述及元代以前的飞来峰岩洞景观 |
4.1.2 “佛国”变相:无复天成之趣——飞来峰元代造像背后的文化冲突 |
4.1.3 批判与接纳:明清以来的飞来峰审美传统重塑与族群认同 |
4.2 北涧山寺群 |
4.2.1 韬光寺及其布局型制研究 |
4.2.2 北涧山寺群的其他建筑 |
4.3 南涧山寺群 |
4.3.1 山寺群与山寺核心:竞争两涧山寺群核心地位的上天竺及其布局型制研究 |
4.3.2 中天竺与下天竺及其布局型制研究 |
4.3.3 清代天竺香市及南涧山寺群景观 |
4.4 两涧山寺群历代布局及型制分析 |
4.4.1 东晋——南北朝 |
4.4.2 隋唐 |
4.4.3 南宋 |
4.4.4 明清 |
4.5 溪流流域山寺群及其生长机制分析 |
4.5.1 以云栖寺为核心的山寺-村落集合 |
4.5.2 龙井寺、龙井村与杭州茶村 |
4.5.3 九溪与理安寺 |
4.5.4 山寺群沿溪谷发展的内在机制 |
4.6 小结 |
第五章 山寺与泉溪理水 |
5.1 自然泉溪的利用与改造 |
5.1.1 固结线——引导流线,组织选址,决定总体布局形态 |
5.1.2 生命线——水利与庇护 |
5.1.3 自然溪流景观营造 |
(1) 水深且急的湍流 |
(2) 细流或静水 |
(3) 台地落水景观 |
(4) 山与溪流的组合景观 |
(5) 溪流与村落的组合景观 |
(6) 路旁“行潦”景观 |
(7) 声景观 |
5.2 人工理水、营建与改造 |
5.2.1 生活用水 |
(1) 人工开渠 |
(2) 竹笕引泉 |
(3) 从引泉到暗渠 |
5.2.2 防洪需求 |
5.2.3 风水、文化、审美及宗教因素 |
5.2.4 人工构筑物与溪流景观 |
(1) 堰、闸及声景观营造 |
(2) 桥 |
(3) 亭 |
5.2.5 利用溪流景观的几种建筑类型 |
(1) 面水的建筑 |
(2) 背水的建筑 |
(3) 与水源组合的建筑 |
(4) 与排水系统组合的建筑 |
(5) 听水的建筑 |
5.3 泉溪文化的建构 |
5.3.1 官方政策对于佛教及山寺的影响 |
5.3.2 宗教本身的影响 |
5.3.3 山水文化与古迹欣赏 |
5.3.4 从“空间”到“地方”:文化价值的不断叠加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1.1 创新研究视角与成果 |
6.1.2 跨学科领域的综合研究方法 |
6.1.3 结合现场调研和考订史实,整理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
6.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6.2.1 加强对郊居建筑的历史研究与考古学研究 |
6.2.2 加强对山寺及泉溪实例的调研工作,促进建筑遗产的保护、传承与研究工作 |
6.2.3 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从建筑师视角探讨传统建筑的传承与现代化进程 |
图表目录及数据来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相关发表成果 |
(8)长距离输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与预警预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输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
1.2.2 输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污染物输移扩散规律研究进展 |
1.2.3 输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预警预案体系研究进展 |
1.2.4 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长距离输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 |
2.1 评价方法及模型 |
2.2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水质现状和潜在污染源 |
2.2.1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水质现状 |
2.2.2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潜在污染源 |
2.3 基于DPSIR模型的长距离输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方法 |
2.3.1 DPSIR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2.3.2 指标计算模型 |
2.3.3 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2.3.4 风险等级综合评价 |
2.4 东线江苏段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距离输水工程突发可溶污染物输移扩散特征分析及预测 |
3.1 数学模型及试验系统 |
3.1.1 数值模拟模型 |
3.1.2 物模试验 |
3.1.3 现场试验 |
3.1.4 可溶污染物输移扩散特征参数 |
3.2 无分汊河段可溶污染物输移扩散特征分析及预测 |
3.2.1 无分汊单一河段 |
3.2.2 无分汊串联河段 |
3.3 分汊河段可溶污染物输移扩散特征分析及预测 |
3.3.1 数值模型选择及可行性分析 |
3.3.2 特征参数分析及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距离输水工程突发漂浮油类污染运移扩展特征分析及预测 |
4.1 数学模型及试验系统 |
4.1.1 数值模拟模型 |
4.1.2 物模试验 |
4.1.3 油膜运移特征参数 |
4.2 油膜扩展特征研究 |
4.3 无分汊河段油膜运移扩展特征分析及预测 |
4.3.1 油膜运移扩展特征分析 |
4.3.2 油膜运移扩展影响因素 |
4.4 分汊河段油膜运移特征及预测 |
4.4.1 分汊口分油宽度 |
4.4.2 分汊河道分油比 |
4.4.3 分汊支流油膜运移扩展特征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距离输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预警预案研究 |
5.1 预警预案体系构建 |
5.2 突发水污染事件预警方法 |
5.2.1 突发水污染事件信息获取 |
5.2.2 预警指标 |
5.3 突发水污染事件预案组成 |
5.3.1 应急调控 |
5.3.2 分段供水 |
5.3.3 处置后水体分质供水 |
5.4 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突发水污染事件预警及预案 |
5.4.2 江苏段突发污染应急预案 |
5.4.3 东线江苏段典型案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展望 |
6.3.1 本文研究不足 |
6.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近坝支流入汇对水库泥沙淤积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支流入汇河段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水库泥沙淤积问题现状 |
1.2.3 水库泥沙淤积形态研究现状 |
1.2.4 电站引水防沙研究现状 |
1.2.5 泥沙数值模拟计算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库泥沙淤积基本理论 |
2.1 泥沙颗粒的受力情况 |
2.2 泥沙的起动 |
2.3 泥沙的沉速 |
2.4 推移质与悬移质运动规律 |
2.5 水库泥沙淤积基本规律 |
2.5.1 推移质淤积特点 |
2.5.2 悬移质淤积特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库区泥沙二维数值计算分析 |
3.1 雅砻江桐子林水电站基本情况 |
3.1.1 工程概况 |
3.1.2 水文泥沙条件 |
3.2 二维泥沙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1 基本方程 |
3.2.2 边界条件 |
3.2.3 控制方程的离散 |
3.3 雅砻江桐子林库区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
3.3.1 计算区域及网格划分 |
3.3.2 各参数的选取 |
3.3.3 模型验证 |
3.4 雅砻江桐子林库区二维泥沙数学模型 |
3.4.1 边界条件 |
3.4.2 各参数的选取 |
3.4.3 模型验证 |
3.5 计算结果分析 |
3.5.1 库区淤积量与淤积速率 |
3.5.2 库区泥沙淤积形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物理模型设计与试验结果分析 |
4.1 物理模型的特点 |
4.2 雅砻江桐子林电站模型设计 |
4.2.1 模型比尺的确定 |
4.2.2 模型沙的选择 |
4.2.3 模型制作 |
4.2.4 模型设计的相似条件 |
4.2.5 模型相似性验证 |
4.3 试验边界条件 |
4.3.1 进口水沙条件 |
4.3.2 出口水位控制 |
4.4 泥沙淤积试验结果分析 |
4.4.1 库区泥沙淤积的粒径分布 |
4.4.2 电站引水防沙条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上海长江水源地大型水库规划建设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上海长江水源地规划格局 |
2 规划建设中面临的难题 |
2.1 复杂河口地区水库选址 |
2.2 避咸蓄淡水库取水方式 |
2.3 深水水力充填筑坝 |
2.4 特大规模龙口保护与截流 |
2.5 江中建造取水泵闸侧向进出水及深基坑围护 |
2.6 低扬程大变幅高效水泵装置 |
2.7 浅水型水库水环境保护 |
3 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
4 规划建设关键技术 |
4.1 潮汐河口水库规划选址和选线 |
4.1.1 青草沙水库建设在长江口综合整治中的定位 |
4.1.2 青草沙水库坝线布置 |
4.2 潮汐河口水库泵闸联动取水的节能技术 |
4.3 软土地基水中水力充填筑坝技术 |
4.3.1 深水筑坝结构型式 |
4.3.2 水力充填坝防渗 |
4.4 潮汐水流作用下的特大龙口设置及保护与截流技术 |
4.4.1 龙口保护方式 |
4.4.2 截流方法 |
4.5 江心低滩透水地基取水泵闸进出水流流态控制和基础处理技术 |
4.5.1 泵闸侧向进出水流流态控制 |
4.5.2 永临结合的泵闸深基坑围护体系 |
4.6 低扬程大变幅高效水泵及装置 |
4.6.1 泵型选择 |
4.6.2 泵站整体水力性能优化 |
4.7 潮汐地区避咸蓄淡水库富营养化防控技术 |
4.7.1 预警监测系统 |
4.7.2 风险评价系统 |
4.7.3 预测预报系统 |
4.7.4 运行调度系统 |
5 结语 |
四、江心戽头取水工程中取水前池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水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围护结构布置[J]. 刘彦,郭建设,纪平,赵懿珺,章鹏,吴秋芳. 水利水电技术, 2020(10)
- [2]山区狭窄河道改扩建船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研究[D]. 张树青.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3]某抽芯式泵站厂房整体结构稳定性分析和加固措施研究[D]. 赵云.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4]临汾—运城盆地传统地域景观研究[D]. 宋捷.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泵站工程中管道施工及闭水试验探讨——以周家泵工程施工项目为例[J]. 陈礼俊.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9(05)
- [6]我国与发达国家供水法规和技术规范比较研究[D]. 乔丹.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7]杭州山寺与泉溪的关系研究[D]. 王歆. 东南大学, 2019(01)
- [8]长距离输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价与预警预案研究[D]. 穆杰. 天津大学, 2016(07)
- [9]近坝支流入汇对水库泥沙淤积影响研究[D]. 田震. 重庆交通大学, 2015(04)
- [10]上海长江水源地大型水库规划建设关键技术[J]. 陆忠民,吴彩娥.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