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心律失常(论文文献综述)
姚焰,张海澄,曹景颖,董建增,郭军,刘彤,屈正[1](2021)在《薪火相传 不负韶华——我国心脏电生理学的发展与成就》文中研究表明心脏电生理学是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数代心脏电生理专家攻坚克难,结合中国特色,在技术创新、设备研发和临床实践领域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实现了我国心脏电生理学从诊断到治疗的完美过渡,并成功迈入国际一流行列。目前学科在人才培养、规范诊疗和技术改进方面再接再厉,实现了心脏起搏和消融手术量的持续增长,开创了我国心脏电生理事业的崭新篇章。本文对我国心脏电生理学的发展与成就进行回顾总结,旨在弘扬和继承电生理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
谢小霜[2](2021)在《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 cardiogram,UCG)及12导联体表心电图比较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area pacing,LBBAP)与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ex pacing,RVAP)两种起搏部位对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脏同步性的影响,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在临床应用中的短、中期安全性,证明左束支区域起搏更为生理。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trio ventricular block,AVB)就诊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成功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共64例,植入的起搏器均为双腔起搏器。所有患者随机分成LBBAP组和RVAP组,其中LBBAP组30人,RVAP组34人,术前记录患者体表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右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三尖瓣返流峰速及主、肺动脉射血前期时间差,术中记录起搏参数(单极起搏)及手术过程总时间、X线总曝光量,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进行起搏器程控、体表心电图随访,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时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QRS波宽度、超声心动图参数、起搏参数的变化及有无起搏器相关并发症。本研究是根据1975年赫尔辛基宣言的伦理准则进行的,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均已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结果:1.所入选患者均成功行LBBAP(30例)和RVAP(34例),其中有21例(32.8%)有晕厥病史患者(LBBAP组10例,RVAP组11例)在有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的(Temporary cardiac pacemaker,TCP)保护下进行。LBBAP组中有22例(73%)可在术中腔内电图上记录到左束支电位(Po LBB),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QRS波时限比较:(1)组间比较:术前LBBAP组对RVAP组(92.83±10.36vs93.26±10.26,P=0.868)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随访11.93±3.1个月,LBBAP组的起搏QRS波时限明显窄于RVAP组(94.33±7.63 vs 139.08±7.08,P=0.001)ms,具有显着性差异。(2)组内比较:平均随访11.93±3.1个月,LBBAP组术后起搏QRS波时限(94.33±7.63)ms较基线(92.83±10.36)ms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4);RVAP组术后起搏QRS波时限(139.08±7.08)ms较术前(93.26±10.26)ms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3.心功能参数比较:(1)组间比较:平均随访11.93±3.1个月,LBBAP组的LVD较RVAP组无增大(40.50±5.17 vs 49.87±5.87,P=0.00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VAP组的LVEF值较LBBAP组降低(0.55±0.06 vs 0.66±0.05,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RVD、LA、TRPV术前、术后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比较:平均随访11.93±3.1个月,LBBAP组的术后心功能参数(LVD、RVD、LA、LVEF、TRPV)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P组的LVEF值(0.55±0.06)%较基线(0.61±0.06)%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VAP组术后LVD(49.87±5.87)mm较术前(43.83±4.47)mm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LA(30.10±4.75)mm较术前(25.21±4.53)mm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VD及TRPV术前、术后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室间同步性比较:(1)组间比较:平均随访11.93±3.1个月,两组的IVMD比较(LBBAP组vs RVAP组29.13±12.62 vs 41.79±18.30)ms,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0)。(2)组内比较:平均随访11.93±3.1个月,LBBAP组IVMD与术前相比较保持稳定(29.13±12.62 vs 30.03±7.22)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P组IVMD较术前增加(41.79±18.30 vs 27.17±10.54)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平均随访11.93±3.1个月,两组起搏心室感知、阻抗和夺获阈值保持良好稳定,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整个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气血胸、囊袋感染、电极脱位、心肌穿孔等起搏相关并发症。6.LBBAP组的患者手术过程总时间、X线总曝光量较RVAP组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BBAP在保持心脏良好的电-机械同步性方面优于RVAP,利于保护心脏结构和功能,且起搏参数良好,是一种理想且安全的生理性起搏方式。
解锋[3](2021)在《基于压电换能器的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制备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目前,数百万人依靠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式医疗设备来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起搏器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在连接到穿过静脉系统以接触心肌组织的导线的血管外脉冲发生器的基本系统制备中缺乏创新性的发展。此外,基本的供电方法仍然高度依赖电池。许多与起搏器相关的并发症,如感染、气胸、导线故障和无效起搏,都与这种基本结构有关。除此之外,定期的电池更换手术是不可避免的,以确保充足的电力供应,这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健康风险。因此,开发无导线或无电池特性已成为未来心脏起搏器的主要焦点。科研人员已经做出巨大努力来开发无电池医疗设备。最有希望的方法是直接将生物力学能量(如肌肉拉伸、心跳、血流和呼吸产生的气流)转化为电能。生物力学能量转换机制包括摩擦电、电磁感应、压电方法和静电等。压电方法因功率密度高、输出稳定性高和设备灵活性而更有希望用于可植入的无电池医疗设备。体内生物力学能量转换首先通过氧化锌纳米线膜的柔性压电换能器实现。柔性聚偏二氟乙烯用来开发可植入的压电换能器。另外基于压电陶瓷(锆钛酸铅)的换能器可以在大动物模型中实现0.1μA的体内电流输出。这提供了三个有希望从生物力学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证据,证明压电陶瓷的方法可以从内脏器官运动中产生大量电能。然而,商用心脏起搏器仍然不能使用植入式压电换能器来驱动。充足的电能是基于压电换能器的心脏能量采集装置驱动心脏起搏器的关键障碍,而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效率与制造、材料、结构设计、转换模式和植入位置等有关。无导线起搏器的开发涉及两种不同的方法:单部件和多部件系统。对于单部件系统,整个起搏器(电池、电子设备、刺激电极和传感器)被集成到一个植入心脏的小胶囊中。对于多部件系统,换能器放置在心腔内,胸外部分向换能器发射能量(超声波或无线电波)。心内膜能量转换不容易获得足够的能量。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将集成组件放置在心腔里来实现的,这极大地限制了设备的尺寸和重量,并增加了维护的难度和风险,例如血栓、感染等危险以及对环境干扰的敏感性。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无电池和无导线心脏起搏策略。在猪心脏的收缩及舒张过程中,采用一种基于囊式压电换能器的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利用心脏收缩和舒张时的机械能,转换后的电能用来直接为商用起搏器供电,验证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电能供应是否充足。为避免导线穿过静脉系统,起搏器的探针通过穿刺心外膜以获得有效的起搏。因为基于心脏能量采集装置供电的无电池起搏器和心外膜直接接触,因此导线可被移除。本项目的研究可能为无电池及无导线起搏器和其他生物医学设备的开发、设计提供新的见解。目的1、设计和制备大鼠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并表征其输出电流的能力。将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浸提液与心肌细胞等共培养,检测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对细胞的毒性,明确其可行性。将心脏能量采集装置植入大鼠体内,考察其在体内的安全性。为下一步制备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奠定实验基础。2、设计和制备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能满足商业心脏起搏器供电要求并驱动心脏起搏。在体检测该心脏能量采集装置植入猪体内后,输出电流的能力。3、评估心脏能量采集装置体内外的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方法1、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组装和封装:应用核/壳封装技术来封装器件。将PDMS涂层应用在压电换能器,利用聚对二甲苯-C膜作第二保护层,制备压电换能器,进而制作心脏能量采集装置。2、制备大鼠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大鼠在体验证心脏能量采集装置长期植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制备得到的大鼠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浸提液在体外与心肌细胞共培养,MTT实验分析细胞增殖情况,分析浸提液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增殖的速度。将心脏能量采集装置植入大鼠体内,在植入即刻、植入后1周,2周,4周,12周等,用CT平扫检查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在大鼠体内的位置,用心脏超声检查大鼠的心功能,并于12周末处置大鼠,提取血清,进行生化指标检测。3、制备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把心脏搏动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并给无电池心脏起搏器供能。4、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植入体内后,检测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电能转化能力。研究结果1、成功地利用核/壳封装技术封装器件制备了大鼠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2、大鼠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在体内外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细胞实验表明,大鼠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对心肌组织没有不良影响,对心肌细胞的正常增殖未产生明显影响。植入体内12周后,CT显示该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器件植入大鼠胸腔后对心功能有一定影响,对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无显着影响。对大鼠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进行了电学性能测试,我们制备的大鼠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在体外的电学性能为:测试平均电压约3.5 m V,平均电流约60 n A。在植入大鼠体内后,即刻测试平均电压约3.2 m V,即刻测试平均电流约54 n A。在体内1周后,测试平均电压约3.0 m V,平均电流约48 n A。在体内12周后,测试平均电压约2.1 m V,平均电流约31 n A。3、成功制备了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构建了基于压电能量采集技术的自供能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压电能量采集器单元、起搏探针、脉冲发生器电路单元和外部封装单元组成。压电能量采集器为脉冲发生器电路提供电源,该脉冲发生器电路通过从心脏外部刺入的起搏探针对心肌组织产生有效的电刺激。4、评估了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体内换能能力我们评估了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力学和电学性能,在成年猪体内植入后可实现约30μA最大短路电流输出,高于同类型研究大约15倍之多。通过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驱动起搏器产生电脉冲,经由心外膜刺激心肌组织,达到起搏的效果。研究结论本研究围绕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制备和植入动物的体内应用展开,提出利用压电换能器转换心跳动能为电能,探究能量釆集装置的输出特性,以及其在实现心脏起搏器自供能方面的表现,探究自供能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实现方法。具体结论如下:1、成功地采用核/壳封装技术封装器件制备了大鼠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且其表现出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2、在大鼠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制备工艺基础上,成功制备了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其对细胞和组织无明显生物毒性。3、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在成年猪体内植入可实现30μA最大电流输出。将输出电能接入摘除电池的商用心脏起搏器,通过获得的所需电脉冲信号验证了植入的心脏能量采集装置釆集的心跳动能转化成电能后,是足以维持这种商用起搏器正常工作的,说明心脏能量采集技术在实现自供能心脏起搏器方面的可行性。4、通过植入的心脏能量采集装置驱动起搏器产生电脉冲,自心外膜直接刺激心肌组织,以达到起搏效果,证明原位心外膜起搏策略的可行性,避免将器件或导线放置于心腔内,有望实现无导线起搏。
衷涛[4](2021)在《主动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和稳定性》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能够更好的生活,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在患者的心脏当中安装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1]。传统的安装起搏器的位置主要是选择右室心尖部,常用的起搏模式是VVI模式,该部位主要是安装被动电极,操作比较简单,植入比较容易,其有较好的稳定性[2]。但是在该部位安装起搏器与患者心室的激动顺利不相符,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左心室和右心室和电-机械活动不同步,影响患者心脏的协调性,出现左心室功能失代偿、心力衰竭,甚至出现死亡[4-5]。近年来,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对生理性起搏能够让患者的起搏节律和血流动力学效果更加接近原始的心脏状态关注颇高[6]。因此,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要求选择更加符合生理特点的起搏部位[7]。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的和房室的水平向接近,在此部位进行起搏能够让心室的激动顺序接近生理水平,能够取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减少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另外,采用主动电极是进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关键[9-11]。目的:探究主动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和稳定性。方法:本研究共80例研究对象,均为缓慢性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40例患者采用被动电极在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另40例采用主动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选自2017年4月到2019年3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相关起搏参数,术后1个月、手术3个月和手术后6个月对患者的起搏阈值、R波高度和电极阻抗,术后6个月对患者的心脏超声参数和心律失常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术中相关起搏参数差异比较:研究组患者的R波高度、术后1月、3月和术后6月起搏阈值、术后1月及术后3月阻抗及术后并发症对比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植入时间(56.14±1.19)min、曝光时间(18.73±4.12)min 长于对照组(15.43±1.23)min、(10.14±4.23)min;研究组患者的起搏阈值(0.68±0.09)V、阻抗(662.28±28.97)Ω高于对照组(0.54±0.09)V,阻抗(620.04±26.41)Ω,而QRS时限(0.14±0.03)ms明显低于对照组(0.16±0.04)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手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阻抗为(602.76±83.45)Ω,与常规组的(666.58±80.86)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手术后6个月的心脏超声参数和心律失常参数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射血分数为(55±8)%,明显高于对照组(49±7)%;研究组患者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房性心律失常次数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分别为(33.12±2.35)mm、(49.09±5.89)mm、(68.46±20.76)次、(28.07±6.79)min,明显低于对照组(38.09±2.10)mm、(52.31±6.17)mm、(231.16±71.87)次、(61.34±8.1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对心脏功能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影响小,对患者有更好的预后,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并且安全性高。
彭文斌[5](2021)在《Holter指导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率变异超常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究Holter指导下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心率变异超常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及余干仁和医院门诊及住院的60例心率变异超常病人,符合:白天心率过快(心率大于100次/分占据大于50%的时间),夜间心率过慢(平均心率<50次/分,最长RR间期出现2.1-2.9s之间),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来进行中西医药物结合个体化治疗,例如晚上心率慢,使用心宝丸治疗,白天心率快,可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控制心室率,根据动态心电图显示的不同时间的心率情况,将酒石酸美托洛尔与心宝丸的剂量按心率调整(夜间平均心率不低于50次/分,白天平均心率不大于80次/分),疗程为4周,疗程完成后复查24h动态心电图,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所示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平均心率、异位心律数、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SDANN、r MMSD、PNN50)以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和主要症状单症状积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治疗后患者最高心率、异位心律总数、24h总心搏数较治疗前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最慢心率较治疗前提升(p<0.01);平均心率治疗前后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2.治疗后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r MSSD、PNN50)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1)中医证候疗效:根据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显效32例(53.3%),有效20例(33.4%),无效8例(13.3%),总有效率86.7%。(2)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后(14.33±3.36)较治疗前症候总积分(20.80±2.98)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主要症状单症状积分前后对比:治疗后心悸(3.47±1.32)、气短(3.25±1.38)、头晕(2.78±1.72)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心悸(4.23±1.43)、气短(4.17±1.57)、头晕(4.60±1.66)显着下降,p值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胸闷积分前后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通过动态心电图指导下,个体化指导中药心宝丸与西药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心率变异超常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和缓慢心律发作,心率变异性降低。
杨若[6](2021)在《单腔心脏起搏器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1932年心脏起搏技术问世,到1952年心脏起搏技术第一次成功应用。如今,心脏起搏器的技术水平随着微电子技术、密封材料技术、电池能源技术的进步,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我国的心脏起搏器研究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虽然获得了大量的优秀成果,但是由于缺少关键技术与资金的支持,设计生产能力始终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也在加剧流行。其中心律失常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人们对于心脏起搏器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国内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商产品占据,只有少数公司设计生产心脏起搏器,且市场占有率极低。所以,心脏起搏器系统的研究极为重要,故本文以传统单腔心脏起搏器为基础对心脏起搏器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根据国标GB16174.2-2015中心脏起搏器的要求,对心脏起搏器的各个单元模块进行了设计、仿真和测试,包括心电感知模块、脉冲发放模块、电源监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电路保护模块等。由于患者情况或起博器的运行状态有所不同,心脏起搏器的参数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控,所以本文设计心脏起搏器在起搏频率、脉冲幅度、脉冲宽度、不应期与感知灵敏度等参数上精准可调。心脏起搏器的无线通信使用低功耗蓝牙(BLE,Bluetooth Low Energy)设计,并且设计蓝牙通信上位机实现程控与遥测功能,同时具备参数显示与安全警告的功能。心脏起搏器系统可以根据蓝牙通信上位机对其参数的不同设置,进入不同的工作状态,且可以在SSI(单腔起搏/感知、抑制模式)和SOO(单腔非同步模式)两种起搏模式之间进行转换,起搏频率可在30~160ppm之间调节,脉冲幅度可在0.5~7.5V之间调节,宽度可在0.06~1.80ms之间调节,感知灵敏度在1~10m V中设置8个档位进行调节,不应期可在150~500ms之间调节,具备电源监测与磁场保护等功能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设计的单腔心脏起搏器系统,在实现传统起搏器的功能之外,对多个起搏参数精准可控,并且设计出一款上位机与起搏器进行数据交互的数据通信与PC软件系统,对后续的心脏起搏器功能与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静[7](2021)在《PDCA循环在安装埋藏式起搏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安装埋藏式起搏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安装埋藏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起搏器功能、自主心律评分及心率水平。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起搏器功能、自主心律评分及心率升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安装埋藏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起搏器功能及心率水平。
苏越,孙劲禹,张常莹,王如兴[8](2021)在《心房颤动环肺静脉电隔离与窦房结动脉损伤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通过消除肺静脉异位兴奋灶来治疗心房颤动的消融术式。窦房结动脉损伤是其较罕见的一种并发症,但因后果严重,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主要综述环肺静脉电隔离术致窦房结动脉损伤的研究进展。
白井双,王颖,蔡立柏,黄峥,吴磊明,申泱泱,袁媛[9](2021)在《基于智慧云随访平台的远程居家管理模式在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智慧云随访平台在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安装心脏起搏器的1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3—8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试验组。试验组依托智慧云随访平台进行居家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居家延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功能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59例、对照组58例完成研究。干预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2%(19/59),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9.7%(5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07,P<0.05);试验组的起搏器术后身体锻炼依从性得分(26.05±3.07)分,术后注意事项依从性(15.42±1.24)分、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11.85±1.96)分,高于对照组的(18.53±2.93)、(9.66±2.40)、(6.05±1.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548、16.331、17.558;P<0.01);试验组生活质量总分为(161.12±9.94)分,高于对照组的(132.50±9.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49,P<0.01)。结论基于智慧云随访平台构建居家管理模式改善了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居家随访的体验,提高了居家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提高其生活质量。
张文芳[10](2020)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护理新进展》文中提出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起搏理论及技术日益成熟,埋藏式心脏起搏器被广泛应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且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和使用安全性。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有创治疗方式,起搏器一旦植入便需终身携带,且术后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休息,切口疼痛感及高昂的医疗费用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护理尤为必要。该研究总结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护理新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应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心律失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心律失常(论文提纲范文)
(1)薪火相传 不负韶华——我国心脏电生理学的发展与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1 从诊断到治疗我国心电生理学的应用与发展 |
1.1萌芽破土我国心脏起搏和心电学诊断的起步 |
1.2 中国特色我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学的开拓 |
1.3 突出重围射频消融根治心律失常的开启与心脏起搏的进一步发展 |
2 续写历史把握时机,我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的传承 |
(2)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选取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仪器与设备的使用 |
2.3 研究方法 |
2.3.1 术前准备 |
2.3.2 LBBAP导线植入过程 |
2.3.3 RVAP导线植入过程 |
2.4 起搏器植入术后随访 |
2.4.1 一般随访 |
2.4.2 心脏电活动同步性分析 |
2.4.3 心脏彩超参数及心脏机械同步性分析 |
2.4.4 起搏参数变化 |
2.5 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RVAP 组和LBBAP 组临床基线资料的对比分析 |
3.2 两组患者QRS波时限比较 |
3.3 两组患者心脏彩超参数比较 |
3.4 心室间机械延迟(IVMD)评价室间同步性分析 |
3.5 两组起搏参数比较 |
3.6 手术相关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左束支解剖结构对左束支区域起搏的临床指导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基于压电换能器的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制备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背景 |
课题设计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大鼠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制备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仪器及耗材来源 |
(二)大鼠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设计 |
(三)大鼠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制备 |
三、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大鼠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仪器及耗材来源 |
(二)体外实验 |
(三)体内实验 |
三、结果 |
(一)体外细胞实验 |
(二)体内实验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制备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仪器及耗材来源 |
(二)基于压电能量采集技术的自供能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系统设计 |
(三)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制备 |
三、结果 |
(一)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体外测试平台搭建 |
(二)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开路输出特性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仪器及耗材来源 |
(二)体外细胞实验 |
(三)体内实验 |
三、结果 |
(一)体外细胞实验 |
(二)心脏能量采集装置体内输出特性 |
(三)自供能心脏起搏器实验验证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一心脏起搏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4)主动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和稳定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两组患者术中相关起搏参数差异比较分析 |
3.2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不同时间的起搏参数比较分析 |
3.3 两组患者手术后6 个月的心脏超声参数和心律失常参数比较 |
3.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比较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主动电极在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5)Holter指导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率变异超常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研究对象 |
1.1 入组标椎 |
1.2 排除标椎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入组患者一般信息采集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3.1 中医证候积分 |
2.3.2 动态心电图结果 |
2.3.3 心率变异性指标 |
2.3.4 异位心搏数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心率变异超常患者动态心电图特征 |
3.2 治疗前后心率水平对比 |
3.3 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HRV)对比 |
3.4 治疗前后异位心律总数对比 |
3.5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对比 |
3.5.1 中医证候疗效 |
3.5.2 中医证候积分 |
第4章 讨论 |
4.1 概述 |
4.2 研究结果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治疗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单腔心脏起搏器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心脏起搏器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心脏起搏器工作原理 |
2.1 心脏起搏器简介 |
2.1.1 心脏起搏的生理基础 |
2.1.2 心脏起搏器的基本原理 |
2.2 心脏起搏器分类概述 |
2.3 心脏起搏器主要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心脏起搏器的系统架构及硬件设计 |
3.1 心脏起搏器的系统架构 |
3.1.1 心脏起搏器系统组成 |
3.1.2 心脏起搏器关键器件选型 |
3.2 心脏起搏器的硬件电路设计 |
3.2.1 心电感知电路 |
3.2.2 脉冲调控与发放电路 |
3.2.3 无线通讯电路 |
3.2.4 电源监控电路 |
3.3 心脏起搏器MCU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心脏起搏器的软件设计 |
4.1 软件框图与系统流程图 |
4.2 软件功能设计与实现 |
4.3 蓝牙通信上位机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验证 |
5.1 测试平台 |
5.2 测试方法与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PDCA循环在安装埋藏式起搏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
2.2 两组起搏器功能、自主心律评分及心率水平比较 |
3 讨论 |
(10)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护理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术前护理 |
1.1 心理护理 |
1.2 术前准备 |
1.3 健康教育 |
2 术中护理 |
2.1 台下配合 |
2.2 台上配合 |
2.3 术中观察 |
2.4 起搏器调试 |
3 术后护理 |
3.1 卧床时间与体位 |
3.2 切口护理 |
3.3 观察与监测 |
3.4 生活护理 |
3.4.1 活动指导 |
3.4.2 日常生活指导 |
4 小结 |
四、应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心律失常(论文参考文献)
- [1]薪火相传 不负韶华——我国心脏电生理学的发展与成就[J]. 姚焰,张海澄,曹景颖,董建增,郭军,刘彤,屈正.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1(09)
- [2]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D]. 谢小霜. 大理大学, 2021(09)
- [3]基于压电换能器的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制备与实验研究[D]. 解锋.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4]主动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和稳定性[D]. 衷涛. 南昌大学, 2021(01)
- [5]Holter指导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率变异超常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D]. 彭文斌. 南昌大学, 2021(01)
- [6]单腔心脏起搏器系统设计[D]. 杨若.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PDCA循环在安装埋藏式起搏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李静. 医疗装备, 2021(07)
- [8]心房颤动环肺静脉电隔离与窦房结动脉损伤的研究进展[J]. 苏越,孙劲禹,张常莹,王如兴.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1(03)
- [9]基于智慧云随访平台的远程居家管理模式在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的应用[J]. 白井双,王颖,蔡立柏,黄峥,吴磊明,申泱泱,袁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08)
- [10]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护理新进展[J]. 张文芳. 医疗装备, 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