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及防止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宴弟[1](2021)在《桃小食心虫对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风险评估及抗性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桃小食心虫是果树生产中发生与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严重制约了果树产业的高效发展,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目前化学农药是治理桃小食心虫的主要措施,但在化学杀虫剂的使用过程中抗药性问题较为严重,抗药性一旦发生,不仅会导致害虫肆意爆发,还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氯虫苯甲酰胺、四唑虫酰胺是具有独特作用方式的新型二酰胺类杀虫剂,其中氯虫苯甲酰胺已被广泛用于桃小食心虫的防治,四唑虫酰胺还未大量投入使用。在害虫产生抗药性之前评估抗药性产生风险,有助于杀虫剂的合理使用,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因此,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预测了桃小食心虫对氯虫苯甲酰胺、四唑虫酰胺的抗药性产生风险和抗性发展速率;测定了桃小食心虫体内解毒代谢酶对氯虫苯甲酰胺、四唑虫酰胺的响应情况;获得桃小食心虫两个抗性品系与其它杀虫剂的交互抗性情况,并观察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桃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在选育压为30%80%的情况下用氯虫苯甲酰胺对桃小食心虫筛选10代后,桃小食心虫产生了8.58倍抗药性,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21,那么在死亡率为50%90%、现实遗传力为0.21的情况下,桃小食心虫增加10倍的抗药性约需105代。同样的条件下,用四唑虫酰胺对桃小食心虫筛选10代,得到抗性倍数为7.86的抗性种群,估算在死亡率为50%90%、现实遗传力为0.18的情况下,桃小食心虫对四唑虫酰胺增加10倍的抗药性约需136代。2.交互抗性结果显示,筛选10代后的桃小食心虫抗氯虫苯甲酰胺品系,对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四唑虫酰胺、甲维盐、阿维菌素、甲氰菊酯和氟虫腈的致死中浓度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81、4.06、4.89、5.32、5.19、6.94、21.06、36.59倍,与前三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未表现出明显的交互抗性,与四唑虫酰胺、甲维盐、阿维菌素存在低水平交互抗性,甲氰菊酯、氟虫腈存在中等水平交互抗性;筛选10代后的桃小食心虫抗四唑虫酰胺品系,对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盐以及阿维菌素不存在明显的交互抗性,与氯虫苯甲酰胺、甲氰菊酯存在低水平的交互抗性,与氟虫腈存在中等水平交互抗性。3.解毒代谢酶活测定结果显示,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组在第10代时Car E、GSTs、CYP450活性与敏感品系并无显着差异,且三者整个选育过程中变化趋势一致,但Car E活性在整个筛选过程中波动幅度没有GSTs和CYP450明显;四唑虫酰胺选育桃小食心虫时,Car E活性只有在第2代时较其他世代差异显着,其余各世代之间无显着性差异,GSTs活性也相对稳定,CYP450活性受四唑虫酰胺影响最大,在4-8代活性持续上升,各世代之间差异较为显着。4.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处理的桃小食心虫的发育历期与对照敏感品系比明显延长;用LC50处理的桃小食心虫,其蛀果率、脱果率、幼虫存活率以及世代存活率显着低于对照组;CK、LC10、LC30和LC50单雌总产卵量分别为183.67±10.39a、177.66±14.81a、147.83±14.54ab和126.33±11.29b粒。LC30和LC50处理的桃小食心虫与对照相比,内禀增长率、净生殖率和周限增长率显着降低,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延长,相对适合度降低。
周雯[2](2021)在《蔬菜害虫治理中的农户认知、决策及药剂治理现状与对策》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害虫的发生及危害一直是影响蔬菜高效、优质、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害虫治理是蔬菜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剂防治在蔬菜害虫治理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蔬菜用药的高要求、菜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和害虫发生规律的复杂性,加之抗药性的快速发展,蔬菜害虫治理面临不小的挑战,蔬菜害虫治理中药剂的高效、安全使用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影响治理质量的因素是复杂的,实施科学治理的前提首先要明确蔬菜害虫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农户主体出发,研究农户农药认知与用药决策行为,系统分析了两类重要蔬菜害虫治理中药剂利用现状,并在田间药效验证的基础上对代表性害虫提出化防药剂建议,以期为蔬菜害虫的科学药剂防治提供依据。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结论如下:1、以江苏省181个农户调查数据为案例,对农户认知与用药行为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对蔬菜害虫用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菜农对害虫和农药使用认知不理想,61.3%的农户仅认识部分害虫,58.6%的农户不关注农药防治靶标,且违规用药现象普遍,不科学不规范用药行为占比达52.5%。实证结果表明,菜农受教育程度、蔬菜种植面积、接受技术指导程度、对蔬菜害虫认知水平、对农药作用靶标的关注、对农药相关条例的关注均对合规用药行为呈正向影响,而种植年限呈负向影响;2、选择茄科和十字花科两类重要蔬菜为目标,检索归纳并比对中国农药信息网农业部登记药剂与实际生产中推荐/常用药剂,分析该两类蔬菜害虫登记农药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完善用药决策规范和依据。结果表明,截至2020年9月,茄科和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登记药剂种类广泛,重要害虫药剂选择充分,但仍有部分登记药剂滞后,品种结构不合理,决策信息不充分,依然存在常发虫害无药可用、常用农药未经登记的问题,且登记数据库中化学农药、单剂农药等老旧农药占比大;3、选择前述两类重要蔬菜上代表性害虫为对象,选取几种代表性防治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验证登记药剂药效并评价常用药剂的防治效果,以筛选出高效、安全、持久、经济的防治药剂种类。小青菜小菜蛾药效试验结果显示,10.5%三氟甲吡醚和60g/L乙基多杀菌素对小菜蛾防效最好,药后7d校正防效分别达94.4%和90.4%。辣椒烟粉虱药效试验结果显示,75g/L阿维·双丙环虫酯和22%螺虫·噻虫啉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良好,药后7d防效均达90%以上。且部分登记药剂防效验证结果较好,部分常用或推荐药剂安全高效,复配剂的防效均显着优于其单剂,1.5倍剂量一般比田间推荐剂量防效好,化学农药见效略快,生物农药防效更持久。针对以上研究结论与存在问题,从蔬菜种植户、政府监管、市场主体、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政府部门加强指导,提高菜农用药水平;(2)农业农村部农药管理部门应完善农药登记,国家给予政策补贴;(3)建立科学智能的害虫管理决策系统,畅通防治信息渠道;(4)重视药剂防治研究,加快绿色安全高效药剂研发;(5)市场监管加大力度,规范从业人员队伍。
李金洋[3](2021)在《几类害虫治理非光滑动力学模型分析》文中提出害虫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管理系统,包含众多因素,需要我们借助于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理论上的精准分析、计算机的数值模拟进行系统地研究,从而做出最佳控制策略.本文以脉冲微分方程为基础,考虑到害虫种群的动态发展变化、杀虫剂的持续作用机理、害虫抗药性的动态演化等问题,分别从不同角度利用单种群阶段结构害虫模型、两种群害虫-天敌模型、两种群害虫-天敌传染病模型建立混杂的非光滑害虫治理动力学模型,研究所建模型的动力学性质,分析影响害虫控制的关键因素,给出害虫控制的最佳策略.论文第二章,假设害虫种群具有阶段结构,分为幼虫和成虫两个阶段,且成虫只在每年的固定时刻产卵.考虑到只在成虫生育后一段时间内周期的喷洒杀虫剂,杀虫剂作用的持续性,以及在杀虫剂喷洒前后害虫的死亡率、转化率不同,分别利用分段负指数函数和污染排放模型模拟杀虫剂作用方式,建立基于杀虫剂作用函数的一类生育脉冲害虫治理切换模型.利用Jury判据和理论分析得到害虫种群灭绝或种群持续生存的阈值条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复杂的动力学性质.进一步通过分析得到影响害虫种群灭绝或持续生存阈值的关键参数以及在一个脉冲生育周期内杀虫剂的最佳喷洒次数.论文第三章,首先考虑到杀虫剂在喷洒瞬间大量杀死害虫和天敌之后,仍对害虫和天敌产生一个非瞬时的残留作用,并且在杀虫剂喷洒前后,天敌对害虫的转化率不同,同时考虑到天敌资源的有限性,假设杀虫剂的喷洒比释放天敌更频繁,建立广义的具有瞬时与非瞬时脉冲效应害虫综合治理切换模型.利用Floquet理论和分析方法,分别得到了害虫灭绝周期解局部渐近稳定以及全局吸引的充分条件.分别以线性捕获函数和Holling II型功能反应捕获函数为例,讨论局部渐近稳定与全局渐近稳定的关系.当捕获函数为线性捕获函数时,局部渐近稳定意味着全局渐近稳定;当捕获函数为Holling II型功能反应捕获函数时,害虫灭绝周期解的局部渐近稳定不能保证其全局渐近稳定.进一步分析得到系统具有复杂的动力学现象.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关键因素对害虫灭绝阈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阈值并不是天敌控制周期的单调函数,并不是杀虫剂喷洒越频繁越有利于控制害虫.其次,为了降低过度使用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考虑只有当害虫种群数量达到一定的经济阈值时才喷洒杀虫剂,建立了一个状态依赖广义具有瞬时与非瞬时脉冲作用的害虫治理切换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杀虫剂的使用次数依赖于种群初始密度、释放天敌的数量、释放天敌的周期以及杀虫剂对害虫和天敌的瞬时杀死率等因素.从生态和经济学角度来说这种控制策略更有效.论文第四章,假设害虫之间会传染疾病,将害虫种群分为易感害虫和染病害虫,只有易感害虫对农作物会造成危害.首先考虑到多次重复使用杀虫剂易感害虫会产生抗药性,我们利用污染排放模型模拟杀虫剂作用方式,推导出易感害虫抗性发展方程,讨论了杀虫剂的喷洒剂量、易感害虫对杀虫剂的吸收率等因素对它的影响.其次,考虑以不同频率喷洒杀虫剂和释放染病害虫与天敌的害虫综合治理策略,建立并研究了具有抗性发展的害虫综合治理非光滑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并不是杀虫剂喷洒剂量越大,越有利于易感害虫控制;也并不是杀虫剂喷洒越频繁,越有利于易感害虫控制.在一个生物控制周期内,存在一个最优的喷洒频率.由于易感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发展,易感害虫最终会爆发,最后我们提出以易感害虫根除为目的的害虫控制策略.从化学控制角度,给出杀虫剂轮换策略,其中包括强轮换策略和弱轮换策略.从生物控制角度,采用脉冲式弹性释放染病害虫和连续式释放染病害虫策略,以易感害虫灭绝阈值为依据,分别得到使易感害虫灭绝的染病害虫释放量的解析表达式.论文中所建模型为控制害虫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方法和思路,得到的主要结论能够为农业部门设计出最优的害虫治理策略提供依据.
史晓玲[4](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张余杰[5](2019)在《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抗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Matsuda)(即“假眼小绿叶蝉”)是茶树上最重要的害虫之一。由于该虫寄主广泛、适应能力强、每年发生代数多等特点,给茶叶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目前,生产上防治小贯小绿叶蝉的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化学药剂的不合理的滥用,导致其抗药性不断升高。噻虫嗪是一种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内吸、胃毒活性,且杀虫谱广,是防治小贯小绿叶蝉的主要化学药剂。已有的研究表明,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的抗药性呈逐年增加趋势。评价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的抗性机制是制定抗性治理对策和开发杀虫剂的重要依据。因此,本文以室内驯化获得的抗敏品系为材料,从生命表构建、抗敏品系筛选、酶活测定、转录组学与抗性基因的扩增和原核表达等方面,探究了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产生抗药性生化及分子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了云贵高原小贯小绿叶蝉生命周期表并筛选了抗敏品系本研究结果表明:成虫的龄期最长,为18.90 d,其次为卵9.02 d,1-5龄若虫的龄期分别为1.28 d、1.92 d、2.12 d、2.78 d、1.37 d。小贯小绿叶蝉的年龄-阶段特定存活率(Sxj)曲线之间存在明显的重叠;随着时间的增加,小贯小绿叶蝉的年龄-特定存活率(lx)在31 d时开始出现下降,44 d时所有个体均死亡;年龄-特定生殖力(fx)、年龄-特定生殖力(mx)曲线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年龄-阶段期望寿命(exj)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逐渐降低;小贯小绿叶蝉雌虫一个初生卵的生殖价值(vxj)为1.065,随着年龄和龄期的不断延长,其生殖价值亦随之增高,当到了第10天时,雌虫产卵时的生殖价值达到顶峰。抗敏品系筛选结果显示:小贯小绿叶蝉敏感品系在24 h、48 h、72 h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4.2952+1.6306x、y=4.6528+1.9017x、y=5.0957+2.0957x,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2、0.9705、0.9362;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7055 mg/L、1.5226mg/L、0.8971 mg/L。抗性品系连续筛选15代后,LC50上升至52.4806 mg/L,为初始LC50的19.40倍,达到中抗水平。2.探明了小贯小绿叶蝉抗噻虫嗪的生化机制增效醚(PBO)、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以及磷酸三苯酯(TPP)对小贯小绿叶蝉敏感品系的增效比依次为1.4115、1.2251、0.8911,而在抗性品系中增效比依次为3.0153、2.8508、1.010,结果显示,PBO和DEM在小贯小绿叶蝉抗性品系中的增效作用明显,与之相较,TPP增效作用一般。小贯小绿叶蝉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处理组,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力分别为0.2977mmol/pro(mg)/30 min与1.9707mmol/pro(mg)/30 min,两者之间差异显着,抗性品系的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性为敏感品系的6.62倍;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力分别为33.3337 U/mg prot与182.2680 U/mg prot,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差异显着,抗性品系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为敏感品系的5.47倍;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活力分别为0.2934nmol/min/mg prot与0.3002 nmol/min/mg prot,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抗性品系的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活性为敏感品系的1.02倍。3.阐明了小贯小绿叶蝉抗噻虫嗪的分子机制通过对小贯小绿叶蝉抗敏品系的转录组进行分析,共计得到222059个unigenes,在七大数据库中注释比对中,其中有7844条unigenes成功注释到所有数据库,有107653条unigenes至少成功注释到一个数据库。此外,仍有114406条unigenes未能成功注释,这部分unigenes序列的作用和功能尚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分析。通过Blastx比对,共获得编码蛋白质的核酸序列(CDS)67224条;经estscan预测,共获得编码核酸和氨基酸的序列(CDS)56437条。基于阈值pval<0.01,fold change≥2对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共获得差异unigenes 3131个,其中显着上调169个,显着下调1423个。3131个差异unigenes中,共计1598个成功的注释到GO数据库三大类三十个功能组,其中生物学过程大类中以蛋白质水解、氧化还原过程功能组unigenes个数最多,分别为138个、139个;分子功能大类中unigenes数目较多的功能组分别为作用于L-氨基酸肽的肽酶活性(unigenes数142个)、肽酶活性(unigenes数144个)、内肽酶活性(unigenes数102个)、氧化还原酶(unigenes数137个)、水解酶活性(unigenes数296个),说明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的抗性在生物学方面表现为体内细胞不同代谢活动的进行,主要与细胞中的结合抑或催化活性等功能相关。上调差异表达unigenes中共有11个unigenes与抗药性相关,主要包括细胞色素氧化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羧酸酯酶、细胞色素b基因、三磷酸腺苷合酶基因等,且代谢抗性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倍数较高,因此推测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的抗性可能以代谢抗性为主。4.克隆并解析了抗性基因Eo GSTs1的生物信息学特征通过对筛选出来的抗性基因进行克隆测试,成功扩增出一个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Eo GSTs1(Cluster-166.0)的全长c DNA,其长度为841 bp,预测Eo GSTs1基因编码区的长度为624 bp,共编码207个氨基酸,其中5′端非编码取长度为99 bp,3′端非编码取长度为118 bp,起始密码子为ATG,终止密码子为TGA,poly A的长度为16 bp;Eo GSTs1基因蛋白分子量值为23.68932 k Da,理论等电点值为6.00;带负电荷的和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数量分别为30个和29个,N端以蛋氨酸起始,半衰期为30 h。在溶液中的不稳定系数为31.87,低于不稳定系数阈值40,脂肪系数值为78.26,总平均疏水性值为-0.376。该蛋白共含有3331个原子,其中碳原子1078个,氢原子1662个,氮原子276个,氧原子305个,硫原子10个。该蛋白包含20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排名前三的氨基酸分别为丙氨酸Ala(A)、赖氨酸Lys(K)、谷氨酸Glu(E),数量分别为19个、19个、16个,数量占比分别为9.2%、9.2%、7.7%;含量较低的氨基酸为Cys(C)、His(H),数量分别为2个和1个,数量占比依次为1%、0.5%。Eo GSTs1基因蛋白中不存在信号肽,且无跨膜螺旋区。此外,该蛋白的催化结构域包含69个氨基酸残基。Clustal Omgea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小贯小绿叶蝉与其他四种半翅目的昆虫的GST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多个保守氨基酸序列。经Blast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其与枯蝉Subpsaltria yangi、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葡萄根瘤蚜Daktulosphaira vitifoliae、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等的GST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高,分别为53%、52%、52%、50%。多种不同目昆虫的GST基因氨基酸全长序列经ML与BI系统发育分析,两者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小贯小绿叶蝉Eo GSTs1基因与已知半翅目昆虫的GST基因聚为一支,与已知蜚蠊目和膜翅目昆虫的GST基因距离较远,与膜翅目、鞘翅目、蜚蠊目的昆虫亲缘关系较远。不同类型GST亚族基因经邻接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小贯小绿叶蝉Eo GSTs1基因与Sigma亚族的聚为一支,显示出较近的亲缘关系,与Delta和Epsilon亚族距离较远,表明亲缘关系较远。小贯小绿叶蝉Eo GSTs1基因蛋白序列由207个氨基酸组成,包含9个α螺旋和2个β折叠,属于谷胱甘肽转移酶超家族,具有两个保守结构域,与其他昆虫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包含2个Asn-Xaa-Ser/Thr序列,其中1个为N-糖基化位点;含有8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丝氨酸磷酸化位点4个,分别位于肽链第95、118、152和166位;苏氨酸磷酸化位点2个,分别位于肽链第47和125位;酪氨酸磷酸化位点2个,分别位于肽链第148和188位。小贯小绿叶蝉Eo GSTs1基因蛋白的三维结构预测结果显示其三维结构与模板德国小蠊的蛋白具有较高的相似度,C-score值为1.21,大于-5小于2,TM-score值为0.88±0.07,大于0.5。5.纯化获得目标蛋白EoGSTs1,初步探明其酶学特征通过原核表达技术,并结合Ni柱亲和纯化获得了目标蛋白EoGSTs1,经SDS-PAGE电泳检测表明EoGSTs1主要以可溶的形式存在,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显示其与所预测的蛋白分子量23.68932 k Da相一致。酶活测定表明,重组蛋白EoGSTs1(r EoGSTs1)对通用底物CDNB具有催化活性,且在p H 7,温度25℃时酶活力最高。重组蛋白EoGSTs1米氏常数Km为0.07782±0.01990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2.15±1.673μmol/min·mg。根据其重组酶对模式底物CDNB的催化活性,推测其具有降解外源物质的重要作用。
王欢欢[6](2019)在《九种杀虫剂对瓜蚜的毒力及协同增效药剂筛选》文中研究表明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又称棉蚜,属半翅目蚜科,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是瓜类蔬菜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害虫。瓜蚜以成虫和若虫在寄主植物叶背以及生长点上取食汁液,使叶片卷缩,变黄,甚至枯落。瓜蚜还会引发植株煤污病并传播各种病毒病等多种病害。由于其世代短,发生量大,抗药性发展迅速,对黄瓜等瓜类蔬菜的产量及品质影响很大,所以,瓜蚜成为瓜类蔬菜生产管理的重要防治对象。为有效防控瓜蚜,减少农药用量、延缓蚜虫抗药性,提高化学农药对瓜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本文测定了瓜蚜对常用药剂的敏感性,进行了混配药剂的增效作用研究,并进行了协同增效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从中筛选出了两个协同增效药剂,为瓜蚜的科学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瓜蚜对九种药剂的敏感性测定采用浸渍法分别测定了泰安地区瓜蚜对五大类杀虫剂的九种常用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和氟吡呋喃酮对瓜蚜24h和48h的毒力较高,48h的LC50值分别为2.35 mg/L和5.42 mg/L。吡蚜酮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9种杀虫剂中对瓜蚜毒力相对较低,48h的LC50值分别为86.33 mg/L和117.57 mg/L。2.协同增效药剂筛选本试验设定了氟吡呋喃酮与吡蚜酮、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氟吡呋喃酮与高效氯氟氰菊酯、氟啶虫胺腈与高效氯氟氰菊酯、螺虫乙酯分别与呋虫胺、溴氰虫酰胺等混配组合及不同质量比,并测定这些药剂组合对瓜蚜的毒力。毒力结果表明:氟吡呋喃酮与吡蚜酮1∶5、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1∶3、氟吡呋喃酮与高效氯氟氰菊酯1∶5、氟啶虫胺腈与高效氯氟氰菊酯1∶5、螺虫乙酯与呋虫胺8∶1、螺虫乙酯与溴氰虫酰胺10∶1、螺虫乙酯与氟吡呋喃酮8∶1、螺虫乙酯与氟啶虫胺腈10∶1等药剂组合的增效作用比较显着,且由于混配质量比的不同,可产生不同的增效作用。3.田间药效试验选择吡蚜酮、高效氯氟氰菊酯、氟吡呋喃酮、氟啶虫胺腈四种单剂以及四个混配增效组合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氟吡呋喃酮表现出较好的田间防效,在试验剂量22.5 g a.i./hm2和38.25 g a.i./hm2下均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天和7天的防效分别在80%和90%以上;氟啶虫胺腈在试验剂量7.522.5 g a.i./hm2下也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天和7天的防效保持在70%99.72%;而吡蚜酮虽然在速效性上表现很差,但持效性方面表现优良,药后1天防效约30%,药后7天防效达到90%;高效氯氟氰菊酯速效性较差,持效性一般,药后一天防效防效约60%,而药后14天防效下降。协同增效药剂方面,6.25 g a.i./hm2的氟吡呋喃酮与高效氯氟氰菊酯1∶5与67.5g a.i./hm2的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1∶3混剂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1天的防效即达到84%以上,施药后3、7、14天防效迅速上升,保持在95%以上,能有效控制瓜蚜的长期为害,从经济和药效的角度综合考虑,推荐氟吡呋喃酮与高效氯氟氰菊酯1∶5、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1∶3协同增效组合用于瓜蚜的防治。
刘梦铭[7](2019)在《瓜蚜对吡虫啉等抗性检测及快速选药技术初探》文中研究指明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是为害葫芦科的重要害虫,近年来由于化学农药的频繁过量使用,导致瓜蚜对吡虫啉等药剂的敏感性下降,有些地区瓜蚜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等药剂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为进一步掌握瓜蚜抗药性的情况,为有效防治该虫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监测了山东省20个瓜蚜种群对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的抗性情况,重点分析了瓜蚜对药剂抗性时空变化特点,基于瓜蚜对吡虫啉等药剂的敏感程度,利用种群水平的生物测定法,探索了快速选药技术,并初步研发了选药试剂盒。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山东省20个瓜蚜种群对吡虫啉等3种药剂的抗性检测通过山东省20个瓜蚜种群对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的抗性检测发现:不同瓜蚜种群对3种杀虫剂抗性水平差异较大,同一瓜蚜种群对3种药剂的抗性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与敏感种群相比,18个瓜蚜种群均对吡虫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2个瓜蚜种群抗药性水平为中抗,9个种群为低抗,7个种群为敏感性下降。12个种群对高效氯氟氰菊酯产生了抗性,相比于吡虫啉而言产生抗性种群相对较少,其中5个瓜蚜种群表现为中抗,5个表现为敏感性下降。13个种群对啶虫脒未产生抗性,2个瓜蚜种群表现为中抗,2个瓜蚜种群表现为低抗,3个表现为敏感性下降。2.快速选药技术及试剂盒利用种群水平的生物测定法,通过对泰安种群、莱芜种群、济南种群、济宁种群、枣庄种群瓜蚜进行药膜法测定。确定所选药剂为吡虫啉、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的LC90,并将其最大数值作为试剂盒的检测用量初步研发了3种试剂盒。
赵钧[8](2018)在《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代谢抗性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属于鳞翅目 Lepidoptera 螟蛾科 Pyralidae,是一种重要农业害虫。主要危害以水稻为代表的禾本科作物,对亚洲大多数地区的水稻种植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水稻耕作制度的改革,尤其是杂交稻的大范围普及,使二化螟种群出现上升趋势,为害情况日趋严重。二化螟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然而,化学防治的广泛应用导致二化螟对越来越多的杀虫剂产生了抗性,严重影响了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氯虫苯甲酰胺作为一种新型的双酰胺类杀虫剂,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由于其高效低毒的特性,被广泛地用于鳞翅目害虫控制。但问世不足十年,其抗药性风险在小菜蛾和二化螟上已经初见端倪。尽管如此,在世界范围内,氯虫苯甲酰胺仍然是防治二化螟和其它鳞翅目害虫的重要杀虫剂。为了更好地使用这个新型的杀虫剂和延长其服务期限,弄清其抗性的深层机制成为当务之急。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已有一些研究报道,发现了类似小菜蛾的靶标突变,但频率较低,与其抗性水平不尽一致,推测还有代谢抗性机制参与。为此,本研究首先检测了二化螟的三大解毒酶,同时对可能参与抗性的次级解毒代谢酶和细胞分泌排毒的相关蛋白也进行了研究。先后在组学水平克隆验证了二化螟的UDP-糖基转移酶基因家族和ABC转运蛋白基因家族,比较测定了二化螟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P450)、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UDP-糖基转移酶(UGT)和ABC转运蛋白家族不同基因在抗感品系体内的表达水平,确定了可能的抗性相关基因,并对部分基因进行了抗药性功能验证,筛选出20个与二化螟抗氯虫苯甲酰胺有关的基因,证实了UDP-糖基转移酶在抗性中的作用,揭示了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代谢抗性分子机制,为建立合理的抗性治理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P450、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与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为了明确二化螟三大解毒代谢酶在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中的贡献,本研究在田间采集对氯虫苯甲酰胺具有较高抗性的试虫,并以此为初始种群,于实验室内利用氯虫苯甲酰胺进行继代抗性筛选,以得到氯虫苯甲酰胺高抗品系;同时利用活体增效试验分别测定不同增效剂在二化螟抗性和敏感品系中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增效作用;并对不同品系中的三大解毒酶活力进行比较测定。结果发现:经过室内抗性筛选田间种群初孵幼虫和四龄幼虫的抗性分别由55.03和51.24倍上升到了 91.80倍和74.06倍,从而获得了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高抗品系YYR;增效试验发现,PBO、TPP和DEM在高抗品系YYR中的增效比分别为3.57、1.89和1.58,而在敏感品系S中的增效比则分别是1.81、1.59和1.29,统计分析显示,仅有PBO在高抗品系中的增效显着;对抗、感品系进行酶活力测试的结果显示,YYR品系的P450、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分别是敏感品系S的3.87、2.19和1.47倍,统计分析显示P450和酯酶在高抗品系中的活力显着高于敏感品系。综上所述,活体增效实验和解毒酶活力测定结果均一致证实,P450在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中具有重要作用,酯酶可能具有一定作用,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作用则不显着。2.二化螟不同P450基因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为了明确二化螟不同P450基因在抗、感品系中的转录水平差异,探究其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中的贡献。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 69个二化螟P450基因在氯虫苯甲酰胺高抗品系YYR和敏感品系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在二化螟抗性品系中,69个P450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变化,其中相对于敏感品系表达倍数(RER)大于2且差异显着(p值小于0.05)的过表达基因共有14个,其中10个基因 RER 大于 3 倍,它们依次为:CsCYP9A68(RER=74.88;p=0.0189)、CsCYP6CV5(RER=10.58;p=0.0144)、CsCYP6CT1(RER=9.67;p=0.0001)、CsCYP6AB45(RER=8.08;p=0.0015)、CsCYP6(RER=7.09;p=0.0269)、CsCYP18A1(RER=6.79;p=0.0094)、CsCYP321F3(RER=6.63;p=0.0008)、CsCYP324A12(RER=4.48;p=0.0264)、CsCYP4AU11(RER=4.17;p=0.0068)和CsCYP341A15(RER=3.41;p=0.0177)。检测基因的组织表达分布发现,这10个基因主要分布在头部、中肠和脂肪体这三个组织内,其中基因CsCYP6CV5、CsCYP324A12和CsCYP321F3在中肠中相对表达量最高,CsCYP18A1、CsCYP6AB45、CsCYP6CT1、CsCYP6、CsCYP4A U11 和 CsCYP324A15在头部的表达量最高,只有CsCYP9A68在脂肪体中表达量最高。讨论认为,本研究发现多个P450基因在抗性品系中过表达,进一步证实了 P450解毒酶活力增强是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抗性的机制之一。发现的14个显着过表达基因均可能与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相关,但过量表达超过3倍的10个基因,作为抗性相关基因的可能性更大,具体证实还需进一步研究。3.二化螟不同酯酶基因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为了明确二化螟不同酯酶基因在不同品系中的转录水平差异,探究其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中的贡献。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 51个二化螟酯酶基因在氯虫苯甲酰胺高抗品系YYR和敏感品系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在二化螟抗性品系中,51个酯酶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变化,其中相对于敏感品系表达倍数(RER)大于2且差异显着(p值小于0.05)的过表达基因共有3个,且这3个基因RER 也均大于 4,它们依次为:CsEST36(RER=20.96;p=0.0409)、CsEST46(RER=4.83;p=0.02538)和CsEST7(RER=4.51;p=0.04496)。检测基因的组织表达分布情况发现,这3个基因均分布在头部表达量最高,其中基因CsEST7和CsEST46在中肠中相对表达量次之,CsEST36在体壁中的相对表达次之。讨论认为,本研究发现3个酯酶基因在抗性品系中显着过表达,进一步证实了酯酶解毒酶活力增强也可能是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抗性的机制之一。4.二化螟UDP-糖基转移酶基因的鉴定及其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贡献UDP-糖基转移酶是生物体内次级解毒代谢的重要酶类,近期发现该酶也在一些害虫抗药性中发挥作用。为了明确二化螟UDP-糖基转移酶及其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二化螟基因组数据库,搜索鉴定了二化螟不同UDP-糖基转移酶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这些基因在抗性YYR品系及敏感S品系中的表达水平,确定了抗性品系中过表达的基因,并检测其组织表达分布情况。最后用RNA干扰的方法检验候选基因对抗性的贡献。结果从二化螟基因组中鉴定出24个二化螟UGT基因并通过UGT命名委员会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命名。发现其中有3个基因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品系YYR中显着过表达,并发现这些基因在幼虫阶段主要集中表达分布在马氏管(CsUGT40AL1和CsUGT33AG3)和脂肪体(CsUGT40AP1)。更重要的是,当用RNA干扰的方法敲减这3个基因时,发现其中两个基因CsUGT40AL1和CsUGT33AG3的敲除,不仅都能使二化螟幼虫对氯虫苯甲酰胺更加敏感,而且发现抗性种群的敏感度比敏感品系增加得更高。综上所述,本研究在组学水平鉴定了 24个二化螟UDP-糖基转移酶基因,并且证实其中两个基因 CsUGT40AL1和CsUGT33AG3参与了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形成。该研究成果不仅发现了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新机制,提供了昆虫UDP-糖基转移酶参与杀虫剂解毒代谢和抗性形成的又一实例,同时为研究二化螟UDP-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5.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的鉴定及其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ABC转运蛋白是一类参与细胞解毒代谢的重要转运蛋白,为了明确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及其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二化螟基因组数据库,搜索鉴定了二化螟不同ABC转运蛋白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这些基因在抗性YYR品系及敏感S品系中的表达水平,并检测其组织表达分布情况;同时利用活体增效试验比较了 ABC转运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在二化螟抗性和敏感品系中对氯虫苯甲酰的增效作用。结果从二化螟基因组中鉴定出37个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并根据人类基因组机构批准的超家族基因命名规则对上述基因进行了系统的命名。定量PCR测定发现,其中有5个基因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品系YYR中过表达,并发现这些抗性过表达基因在幼虫阶段主要表达分布在中肠。活体增效试验显示,维拉帕米在YYR品系中的增效显着,增效比为2.72,而在S品系中增效作用不显着(增效比1.98)。综上所述,本研究在组学水平鉴定了 37个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利用增效实验证实了 ABC转运蛋白在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发现其中 5 个基因CsABCA3、CsABCA5、CsABCC1、CsABCC3和CsABCD2可能参与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形成。该研究成果不仅提供了昆虫ABC转运蛋白参与杀虫剂解毒代谢的又一实例,同时为研究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崔儒坤[9](2017)在《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机理及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说明小菜蛾,主要危害萝卜、白菜和菜心等十字花科类蔬菜,是十字花科类蔬菜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投入4050亿美元用于防治小菜蛾。目前,防治小菜蛾的主要手段是采用化学药剂防治,但是由于人们在化学药剂上的不合理的使用,而且小菜蛾世代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因此,小菜蛾已对目前大多数的化学药剂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在采用多种防治措施来治理小菜蛾时,使用性诱剂不但可以在不杀伤天敌,而且对环境友好的前提下,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那么,小菜蛾对性诱剂是否也会产生抗药性,以及如若其对性诱剂产生抗药性后,其抗药性的机理又是什么样的,本论文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小菜蛾种群的性信息素的比例及含量不同,因此,在使用性诱剂对本实验室饲养的小菜蛾种群进行抗性选育时,先对其性信息素的比例进行了筛选,最终得出性诱剂各组分的比例在(Z)-11-十六碳烯醛:(Z)-11-十六碳乙酸酯:(Z)-11-十六碳烯醇=5:5:1时,使用剂量为55μg时,具有最佳的引诱率,引诱率可达到85%。2.通过对室内小菜蛾进行了连续12代的抗性选育后,得到抗性种群(R)和敏感种群(S),抗性品系对性诱剂的抗性倍数为25.83倍,为中等水平抗性,引诱率也有起初的85%下降到48.9%。通过构建生命表,对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的生物适合度进行了比较,抗性品系相对敏感品系生物适合度下降,相对适合度为0.768,尤其在产卵量上存在显着差异。3.在对室内两品系小菜蛾种群的性信息素结合蛋白与受体蛋白的研究中,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性信息素受体蛋白进行表达量的研究发现,抗性品系的控制性信息素受体蛋白的基因存在表达量下降的现象,且与Z11-16:Ald相对的受体OR1存在显着差异。抗性品系的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BP3的氨基酸序列与敏感品系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存在氨基酸的替换的现象,其中PBP3氨基酸序列中发生了3对氨基酸被替换。分别为60位的精氨酸被替换为赖氨酸,125位的丙氨酸被替换为甘氨酸,以及127位的丝氨酸被替换为苏氨酸。通过模拟分子对接,将两品系的性信息素受体PBP3分别与三种性信息素分子进行了模拟对接,结果显示,抗性品系的性信息素结合蛋白与性信息素分子之间的结合自由能略有升高,由此推测,这种现象可能是导致小菜蛾对性诱剂敏感性下降的原因之一。4.通过对抗性品系的现实遗传力进行计算发现,连续12代的筛选后,总的现实遗传力(h2)为0.049。在筛选初期(F0F5)可能由于筛选压力高,现实遗传力为0.062,相较于后期(F6F11)的筛选较高,现实遗传力0.019。在抗性种群现实遗传力不变的前提下,假设在汰选压力为50%90%,现实遗传力稳定不变的情况下,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敏感性降低10倍所需的代数为9.44.3代。
王一鸣[10](2017)在《茴香薄翅野螟抗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茴香薄翅野螟(Evergestis extimalis Scopoli)现已成为青海省油菜田主要害虫,而目前防治茴香薄翅野螟主要还是依赖于化学农药,长期大剂量喷施单一化学农药已导致该虫对大部分农药可能产生了抗药性,从而影响其防治效果。本研究就该害虫对12种防治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并初步探索了茴香薄翅野螟抗性产生的生理生化机制及抗性治理方案。研究结果如下:本文采用胃毒法在室内测定了12种杀虫剂对茴香薄翅野螟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24h内阿维菌素、多杀菌素、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对茴香薄翅野螟表现出较强的毒力,其LC50值为4.1278-17.0079mg/L,而三唑磷、杀螟丹、杀虫单和丁醚脲表现出较低的毒力,其LC50值为10.2747-1612.4867mg/L;48h内阿维菌素、多杀菌素、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和氯虫苯甲酰胺对茴香薄翅野螟表现出较高的毒力,其LC50值为0.4814-5.5995mg/L,三唑磷、杀螟丹、杀虫单、丁醚脲、乙酰甲胺磷表现出较低的毒力,其LC50值为8.3911-117.1618mg/L。2014-2016年,采用胃毒法室内监测了茴香薄翅野螟对12种杀虫剂的抗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处理后48h后,氯虫苯甲酰胺对茴香薄翅野螟表现出最高抗性水平,相对抗性倍数接近或者超过14;溴虫腈表现出最低抗性水平,相对抗性倍数接近或者低于1;阿维菌素、乙酰甲胺磷、三唑磷和茚虫威的抗性水平均为增长趋势,其中阿维菌素和三唑磷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从1.68和0.51增长到4.45和5.33;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多杀菌素、杀螟丹、杀虫单、溴虫腈、氯虫苯甲酰胺和丁醚脲的抗性水平为下降趋势,其中氯虫苯甲酰胺下降最明显,相对抗性倍数从14.10下降到0.45。后选取生产中常用的三种杀虫剂—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分别研究了亚致死剂量处理对茴香薄翅野螟幼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变化影响。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的毒死蜱处理72h,羧酸酯酶活性明显下降,由4.6911U/ml下降至0.0639U/ml;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显着升高,由27.9027U/ml升高至39.0653U/ml;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则没有明显变化;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下降但不明显,羧酸酯酶活性先下降后又逐渐增强,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变化不大;阿维菌素处理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下降,由0.3051U/ml下降至0.0804U/ml;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先增加后逐渐被抑制,羧酸酯酶活性随时间延长而明显升高,由0.4691U/ml上升至3.4178U/ml。由此可知,三种药剂的亚致死剂量均对茴香薄翅野螟靶标酶的活性产生了明显抑制作用,而对代谢酶活性则具有明显诱导作用。继续采用胃毒法测定了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3种常用杀虫剂混配后对茴香薄翅野螟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在处理24h时,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0.31+0.74)mg/L和阿维菌素+毒死蜱(0.31+0.42)mg/L对茴香薄翅野螟幼虫的毒力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分别为302.34和441.73,而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0.74+0.42)mg/L表现为拮抗作用,共毒系数仅为1.19。处理48h后发现,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0.31+0.74)mg/L、阿维菌素+毒死蜱(0.31+0.42)mg/L和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0.74+0.42)mg/L混配均表现为增效作用,且共毒系数很大,分别为644.08、155.21和239.58,其中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0.31+0.74)mg/L为最佳组合。
二、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及防止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及防止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桃小食心虫对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风险评估及抗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桃小食心虫研究概况 |
1.1.1 桃小食心虫的生物学特性 |
1.1.2 桃小食心虫的危害与防治 |
1.2 二酰胺类杀虫剂研究概述 |
1.2.1 二酰胺类杀虫剂的研发及作用机理 |
1.2.2 二酰胺类杀虫剂的应用现状 |
1.3 抗药性机理研究 |
1.3.1 行为抗性 |
1.3.2 表皮穿透速率降低 |
1.3.3 解毒代谢酶活性增强 |
1.3.4 靶标敏感性下降 |
1.4 抗药性治理研究 |
1.4.1 抗性风险评估 |
1.4.2 交互抗性 |
1.4.3 抗性生理生化机制 |
1.4.4 杀虫剂的亚致死效应 |
1.5 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桃小食心虫对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风险评估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及饲养 |
2.1.2 供试药剂 |
2.1.3 抗性筛选及室内生物测定 |
2.1.4 抗性风险评估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两种杀虫剂对桃小食心虫的抗性筛选 |
2.2.2 桃小食心虫对两种杀虫剂的抗性风险评估 |
2.3 讨论 |
第三章 交互抗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及饲养 |
3.1.2 供试药剂 |
3.1.3 交互抗性测定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桃小食心虫抗氯虫苯甲酰胺品系与其它杀虫剂的交互抗性 |
3.2.2 桃小食心虫抗四唑虫酰胺种群与其它杀虫剂的交互抗性 |
3.3 讨论 |
第四章 桃小食心虫对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生理生化机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及饲养 |
4.1.2 供试药剂 |
4.1.3 主要仪器 |
4.1.4 解毒代谢酶活性测定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对桃小食心虫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4.2.2 四唑虫酰胺处理对桃小食心虫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桃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昆虫及饲养 |
5.1.2 供试药剂 |
5.1.3 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饲养桃小食心虫 |
5.1.4 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桃小食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5.1.5 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作用下桃小食心虫种群生命表的组建 |
5.1.6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氯虫苯甲酰胺对桃小食心虫的亚致死浓度 |
5.2.2 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桃小食心虫发育历期和幼虫重的影响 |
5.2.3 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桃小食心虫存活率的影响 |
5.2.4 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桃小食心虫繁殖力及性比的影响 |
5.2.5 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桃小食心虫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蔬菜害虫治理中的农户认知、决策及药剂治理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蔬菜生产及害虫发生 |
1.1 我国蔬菜生产发展 |
1.2 蔬菜害虫发生及为害 |
2 蔬菜害虫药剂防治 |
2.1 概况 |
2.2 存在问题 |
2.2.1 过度依赖农药 |
2.2.2 抗药性问题严重 |
2.2.3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 |
2.2.4 发生农药中毒事件 |
3 农户认知及用药行为 |
3.1 概况 |
3.2 存在问题 |
3.2.1 认知不足,农药选择不当 |
3.2.2 农药施用剂量、方式不规范 |
3.2.3 任意混合配置,机械选用不当造成浪费 |
3.2.4 农技指导不到位,治理对策不够规范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农户对蔬菜害虫及其治理的认知、决策与行为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相关理论基础 |
2.2 调查方法 |
2.2.1 问卷设计 |
2.2.2 数据来源 |
2.3 模型选择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农户对蔬菜害虫认知及用药行为描述性分析 |
3.1.1 农户基本特征描述 |
3.1.2 相关认知特征描述 |
3.1.3 用药行为特征描述 |
3.2 农户对蔬菜害虫用药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2.1 变量与样本统计 |
3.2.2 模型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两类重要蔬菜害虫药剂分析及存在问题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中国农药信息网数据库调研 |
2.2 蔬菜害虫防治药剂文献调研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茄科蔬菜害虫药剂分析 |
3.1.1 登记农药 |
3.1.2 文献报道有田间药效评价的药剂 |
3.2 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药剂分析 |
3.2.1 登记农药 |
3.2.2 文献报道有田间药效评价的药剂 |
4 讨论 |
第四章 两种重要蔬菜害虫代表性防治药剂田间药效验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小青菜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
2.1.2 辣椒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
2.2 试验设计 |
2.2.1 小青菜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
2.2.2 辣椒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青菜小菜蛾田间药效 |
3.2 辣椒烟粉虱田间药效 |
4 讨论 |
第五章 提升蔬菜害虫药剂治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
1 政府部门加强指导,提高菜农用药水平 |
2 农业农村部完善登记,国家给予政策补贴 |
3 建立科学的害虫管理决策系统,畅通防治信息渠道 |
4 重视药剂防治研究,加快绿色高效安全药剂研发 |
5 市场监管加大力度,规范从业人员队伍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江苏省菜农杀虫剂使用认知和行为调查问卷 |
致谢 |
(3)几类害虫治理非光滑动力学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 |
§1.2 主要研究问题 |
§1.3 预备知识 |
§1.3.1 脉冲微分方程相关理论 |
§1.3.2 差分方程相关理论 |
§1.3.3 Dulac判据和Poincaré-Bendixson定理 |
§1.3.4 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几个概念 |
§1.3.5 杀虫剂作用函数 |
第二章 基于杀虫剂作用函数的一类生育脉冲害虫治理切换模型的动力学行为研究 |
§2.1 模型的建立 |
§2.2 杀虫剂作用函数为b1(t) 时系统(2.1.5)动力学行为分析 |
§2.2.1 模型求解过程与阈值条件分析 |
§2.2.2 平衡态的稳定性分析 |
§2.2.3 数值模拟及生物意义 |
§2.3 嵌入污染排放模型(2.1.7)时系统(2.1.5)动力学行为分析 |
§2.3.1 模型求解及阈值条件分析 |
§2.3.2 平衡态的稳定性分析 |
§2.3.3 数值模拟及生物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义的具有瞬时与非瞬时脉冲效应害虫综合治理切换模型的研究 |
§3.1 广义的具有瞬时与非瞬时脉冲效应固定时刻害虫综合治理切换模型的建立 |
§3.2 模型(3.1.3)动力学性质分析 |
§3.3 主要结果的应用 |
§3.3.1 天敌捕获函数为线性函数 |
§3.3.2 天敌捕获函数为Holling II型功能反应函数 |
§3.4 广义的具有瞬时与非瞬时脉冲效应状态依赖害虫综合治理切换模型的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具有抗性发展的一类SI害虫综合治理模型研究 |
§4.1 模型的建立 |
§4.2 模型(4.1.6)动力学性质分析 |
§4.3 数值模拟 |
§4.3.1 杀虫剂喷洒频率p对阈值R1(h, TN) 的影响 |
§4.3.2 关于阈值R1(h, TN) 的敏感性分析 |
§4.3.3 双参数同时变化对阈值R1(h, TN) 的影响 |
§4.4 抗药性发展下控制易感害虫的方法 |
§4.4.1 化学控制策略 |
§4.4.2 生物控制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抗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小贯小绿叶蝉生物学特点与防治概况 |
1.1.1 分类与分布 |
1.1.2 生物学特点与危害 |
1.1.3 综合防治措施 |
1.2 小贯小绿叶蝉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
1.2.1 烟碱类杀虫剂 |
1.2.2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
1.2.3 吡咯(吡唑)类杀虫剂 |
1.2.4 其他类型杀虫剂 |
1.2.5 化学防治存在的问题 |
1.3 小贯小绿叶蝉的抗性研究状况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小贯小绿叶蝉抗药性治理与展望 |
1.4.1 培育抗性茶树品种 |
1.4.2 科学使用农药 |
1.4.3 农药轮用与混用 |
1.4.4 绿色化学农药的开发利用 |
1.4.5 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 |
1.5 噻虫嗪的研究 |
1.5.1 特征特性和应用状况 |
1.5.2 作用特点 |
1.5.3 存在的问题 |
1.5.4 未来发展的前景 |
1.6 本研究的方法、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目的意义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贯小绿叶蝉生命表的构建与抗感品系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命表 |
2.2 敏感品系室内毒力测定 |
2.3 抗性品系室内筛选 |
3 讨论 |
第三章 小贯小绿叶蝉抗噻虫嗪持续诱导的生化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增效活性 |
2.2 代谢抗性 |
2.3 靶标抗性 |
3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转录组学的小贯小绿叶蝉的抗性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NA与转录组质量控制 |
2.2 转录本拼接 |
2.3 基因功能注释 |
2.4 转录组简单重复序列标记分析 |
2.5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2.6 差异基因分析 |
2.7 转录组库中与抗药性相关的基因分析 |
2.8 转录组数据荧光定量PCR验证 |
3 讨论 |
3.1 转录组分析 |
3.2 转录组数据荧光定量PCR验证 |
第五章 抗性基因EoGSTs1的克隆与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
2.2 Eo GST基因的全长扩增 |
2.3 种类鉴定 |
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5 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分析 |
2.6 蛋白结构分析 |
2.7 原核表达分析 |
2.8 酶学特征分析 |
3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1 结论 |
1.1 构建了云贵高原小贯小绿叶蝉生命表并筛选了抗敏品系 |
1.2 探究了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持续诱导的生化机制 |
1.3 基于转录组研究了小贯小绿叶蝉的抗性机制 |
1.4 克隆了抗噻虫嗪基因EoGSTs1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 |
1.5 研究了抗性基因EoGSTs1的原核表达与酶学特征 |
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2.1 构建了云贵高原小贯小绿叶蝉的生命表 |
2.2 明确了增效剂对噻虫嗪的增效活性与抗敏品系酶活特征 |
2.3 阐明了小贯小绿叶蝉抗噻虫嗪的分子机制 |
2.4 克隆了抗性基因EoGSTs1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解析 |
2.5 获得了EoGSTs1蛋白并明确了其酶学特征 |
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与参加的会议 |
附录Ⅱ 缩略词列表 |
附录Ⅲ EoGSTs1测序峰图 |
附录Ⅳ GST聚类分析 2 |
(6)九种杀虫剂对瓜蚜的毒力及协同增效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瓜蚜概述 |
1.2 我国设施蔬菜瓜蚜的化学防治现状 |
1.3 瓜蚜抗药性研究进展 |
1.3.1 害虫抗药性发展概况 |
1.3.2 害虫抗药性形成与机理 |
1.3.3 瓜蚜抗药性研究进展 |
1.4 瓜蚜抗药性综合治理 |
1.4.1 害虫抗药性治理策略 |
1.4.2 瓜蚜抗药性综合治理措施 |
1.5 杀虫剂混配的研究进展 |
1.5.1 杀虫剂混配的定义及目的 |
1.5.2 杀虫剂使用的基本原则 |
1.5.3 杀虫剂混配的研究进展 |
1.6 供试杀虫剂概况 |
1.6.1 吡蚜酮 |
1.6.2 溴氰虫酰胺 |
1.6.3 呋虫胺 |
1.6.4 高效氯氟氰菊酯 |
1.6.5 噻虫嗪 |
1.6.6 噻虫啉 |
1.6.7 螺虫乙酯 |
1.6.8 氟啶虫胺腈 |
1.6.9 氟吡呋喃酮 |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瓜蚜 |
2.2 供试试剂、药剂以及主要仪器 |
2.2.1 化学试剂 |
2.2.2 供试药剂 |
2.2.3 试验仪器 |
2.3 室内毒力测定 |
2.3.1 单剂室内毒力测定 |
2.3.2 混剂室内毒力测定 |
2.4 田间药效试验 |
2.4.1 试验地点及田间条件 |
2.4.2 虫害发生情况 |
2.4.3 试验作物生育期及生长状况 |
2.4.4 供试药剂试验剂量及配制方法 |
2.4.5 使用容量 |
2.4.6 小区面积、重复和排列 |
2.4.7 施药及器械 |
2.5 结果调查 |
2.5.1 调查方法 |
2.5.2 调查时间和次数 |
2.5.3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调查 |
2.6 试验期间气象状况 |
2.7 统计分析 |
2.7.1 室内毒力数据分析 |
2.7.2 田间药效试验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九种杀虫剂单剂对瓜蚜的毒力测定 |
3.2 协同增效药剂筛选 |
3.2.1 氟吡呋喃酮、氟啶虫胺腈分别与吡蚜酮的协同增效作用 |
3.2.2 氟吡呋喃酮或氟啶虫胺腈与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协同增效作用 |
3.2.3 螺虫乙酯分别与呋虫胺、溴氰虫酰胺等4 种药剂的协同增效作用 |
3.3 田间药效试验 |
3.3.1 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单剂及其混配药剂对瓜蚜的田间防治效果 |
3.3.2 吡蚜酮等单剂及其混配药剂对瓜蚜的田间防治效果 |
4 讨论 |
4.1 吡蚜酮等九种杀虫剂对瓜蚜的室内毒力 |
4.2 药剂协同增效作用研究 |
4.3 田间药效试验 |
5 结论 |
6 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6.1 创新之处 |
6.2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9 致谢 |
10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瓜蚜对吡虫啉等抗性检测及快速选药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瓜蚜概述 |
1.2 瓜蚜的防治 |
1.2.1 瓜蚜的化学防治现状 |
1.3 瓜蚜对化学农药的抗性现状 |
1.3.1 瓜蚜对有机磷杀虫剂抗性 |
1.3.2 瓜蚜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 |
1.3.3 瓜蚜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抗性 |
1.3.4 瓜蚜对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 |
1.4 蚜虫抗性治理策略 |
1.4.1 不定时的抗性检测,掌握抗性水平 |
1.4.2 不同作用机理药剂的混合使用 |
1.4.3 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交替使用或轮用 |
1.4.4 用增效剂抑制害虫的解毒机制 |
1.4.5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
1.5 高效瓜蚜防控措施 |
1.5.1 化学高效防控措施 |
1.5.2 瓜蚜的其他高效防控措施 |
1.6 供试杀虫剂概述 |
1.6.1 吡虫啉 |
1.6.2 高效氯氟氰菊酯 |
1.6.3 啶虫脒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试剂、药剂和主要仪器 |
2.1.1 化学试剂 |
2.1.2 供试药剂 |
2.1.3 试验仪器 |
2.2 供试虫源及饲养 |
2.3 室内毒力测定 |
2.4 快速选药试剂盒研发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瓜蚜对吡虫啉的抗性检测 |
3.2 瓜蚜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抗性检测 |
3.3 瓜蚜对啶虫脒的抗性检测 |
3.4 瓜蚜对不同药剂的抗性统计 |
3.5 快速选药试剂盒的研发 |
3.5.1 瓜蚜对照试验 |
3.5.2 瓜蚜对吡虫啉快速选药试剂盒 |
3.5.3 瓜蚜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快速选药试剂盒 |
3.5.4 瓜蚜对啶虫脒快速选药试剂盒 |
4 讨论 |
4.1 山东省20个瓜蚜种群对不同药剂的抗性检测 |
4.2 快速选药试剂盒的研发 |
4.3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代谢抗性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二化螟概况 |
1.1.1 二化螟发生现状及危害 |
1.1.2 二化螟抗药性问题严重 |
1.2 氯虫苯甲酰胺概况 |
1.2.1 氯虫苯甲酰胺与其基本性能 |
1.2.2 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及抗性发展状况 |
1.3 昆虫对杀虫剂抗性分子机理 |
1.3.1 昆虫的代谢抗性机制 |
1.3.2 昆虫细胞色素P450酶 |
1.3.3 昆虫酯酶 |
1.3.4 昆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 |
1.3.5 昆虫UDP-葡萄糖基转移酶 |
1.3.6 昆虫ABC转运蛋白 |
1.4 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P450、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与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供试药剂 |
1.3 仪器与设备 |
1.4 毒力测定 |
1.5 增效作用测定 |
1.6 酶活力测定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品系的抗性水平测定 |
2.2 不同品系的增效作用测定 |
2.3 不同品系的三种酶活力测定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二化螟不同P450基因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样品收集 |
1.3 供试药剂 |
1.4 仪器设备 |
1.5 二化螟总RNA的提取 |
1.6 二化螟第一链cDNA的合成 |
1.7 二化螟P450基因序列的获得 |
1.8 二化螟P450基因定量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1.9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条件 |
1.10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二化螟不同P450基因在抗、感品系中的表达量 |
2.2 二化螟P450基因在幼虫不同组织内的表达分布情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二化螟不同酯酶基因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样品收集 |
1.3 供试药剂与试剂 |
1.4 仪器与设备 |
1.5 二化螟总RNA的提取 |
1.6 二化螟第一链cDNA的合成 |
1.7 二化螟酯酶基因序列的获得 |
1.8 二化螟酯酶基因定量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1.9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条件 |
1.10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二化螟不同酯酶基因在抗、感品系中的表达量 |
2.2 二化螟酯酶基因在幼虫不同组织内的表达分布情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二化螟UDP-糖基转移酶基因的鉴定及其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贡献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样品收集 |
1.3 供试药剂与试剂 |
1.4 仪器与设备 |
1.5 二化螟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 |
1.6 二化螟UGT基因的搜索和鉴定 |
1.7 二化螟UGT基因的命名与进化分析 |
1.8 二化螟UGT基因定量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
1.9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条件 |
1.10 dsRNA合成及引物设计 |
1.11 目的基因的RNA干扰 |
1.12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二化螟UGT基因的搜索、鉴定、命名和特性分析 |
2.2 二化螟UDP-糖基转移酶基因的进化分析 |
2.3 二化螟不同UGT基因在抗、感品系中的表达量 |
2.4 二化螟UGT基因在幼虫不同组织内的表达分布情况 |
2.5 二化螟基因RNAi的时间效应 |
2.6 二化螟基因RNAi干扰的死亡率统计 |
4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的鉴定及其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样品收集 |
1.3 供试药剂与试剂 |
1.4 仪器与设备 |
1.5 增效作用测定 |
1.6 二化螟RNA的提取与cDNA的合成 |
1.7 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的搜索和鉴定 |
1.8 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的进化分析 |
1.9 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定量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
1.10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条件 |
1.11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的的搜索、命名与鉴定 |
2.2 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的分类与进化分析 |
2.3 增效作用测定 |
2.4 二化螟不同ABC转运蛋白基因在抗、感性品系中的表达量 |
2.5 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在幼虫不同组织内的表达分布情况 |
3 讨论与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
致谢 |
(9)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机理及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小菜蛾的分布与危害 |
1.1.1 小菜蛾的分布 |
1.1.2 小菜蛾的危害 |
1.2 小菜蛾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
1.2.1 小菜蛾的抗药性现状 |
1.2.1.1 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
1.2.1.2 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
1.2.1.3 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 |
1.2.1.4 对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的抗性 |
1.2.1.5 对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的抗药性 |
1.2.1.6 对抗生素类杀虫剂的抗性 |
1.2.1.7 对微生物杀虫剂的抗性 |
1.2.2 小菜蛾的抗药性机理 |
1.2.2.1 昆虫的行为抗性 |
1.2.2.2 昆虫的生理抗性 |
1.3 抗性小菜蛾种群的相对适合度 |
1.4 抗性风险评估 |
1.5 小菜蛾的抗性治理及综合防治 |
1.6 小菜蛾性诱剂的研究进展 |
1.6.1 小菜蛾性诱剂的发现与发展 |
1.6.1.1 小菜蛾性信息素的发现和鉴定 |
1.6.1.2 小菜蛾性信息素的人工合成 |
1.7 小菜蛾性信息素结合体(PBPs)和受体(ORs)的研究进展 |
1.7.1 小菜蛾性信息素气味结合蛋白(PBPs) |
1.7.2 小菜蛾性信息素气味受体蛋白(ORs) |
1.8 立体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昆虫及饲养 |
2.1.1.1 小菜蛾饲养材料的种植 |
2.1.1.2 小菜蛾的人工繁殖和饲养 |
2.1.1.3 小菜蛾虫种的保存 |
2.1.2 主要试剂及材料 |
2.1.3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小菜蛾性诱剂各组分最优配比及总量的筛选 |
2.2.1.1 小菜蛾性诱剂各组分最优配比的筛选 |
2.2.1.2 小菜蛾性诱剂最优使用剂量的筛选 |
2.2.2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选育及生物适合度 |
2.2.2.1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选育 |
2.2.2.2 抗性级别的划分 |
2.2.2.3 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小菜蛾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
2.2.2.4 生命表的组建 |
2.2.3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机理 |
2.2.3.1 小菜蛾触角RNA的提取 |
2.2.3.2 小菜蛾触角RNA的反转录 |
2.2.3.3 小菜蛾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3.4 小菜蛾ORs和PBPs引物的设计 |
2.2.3.5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菜蛾ORs的表达量 |
2.2.3.6 小菜蛾PBPs的扩增、测序、克隆及序列对比 |
2.2.3.7 小菜蛾PBPs在基因组DN A上的扩增、测序和序列比对 |
2.2.3.8 小菜蛾PBPs的分子对接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
2.2.4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现实抗性遗传力及风险评估 |
2.2.4.1 现实遗传力估算 |
2.2.4.2 抗性风险评估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菜蛾性诱剂各组分的最优配比 |
3.2 小菜蛾性诱剂的最佳使用剂量 |
3.3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筛选 |
3.4 小菜蛾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的生物适合度比较 |
3.5 小菜蛾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ORs的表达量比较 |
3.6 小菜蛾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PBPs的差异比较 |
3.6.1 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小菜蛾触角中PBPs的差异比较 |
3.6.2 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小菜蛾基因组DNA中PBPs的差异比较 |
3.6.3 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小菜蛾PBPs与性信息各组分结合力的研究 |
3.6.3.1 PxylPBP3-R/S蛋白的三维建模 |
3.6.3.2 PxylPBP3-R/S蛋白与三种性信息素分子的分子对接 |
3.7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现实遗传力 |
3.8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风险评估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小菜蛾性诱剂各组分最佳的比例及使用剂量 |
4.1.2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筛选 |
4.1.3 小菜蛾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ORs的表达量差异比较 |
4.1.4 小菜蛾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PBPs与性信息素结合力研究 |
4.1.5 小菜蛾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的生物适合度 |
4.1.6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风险评估 |
4.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4.3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硕士期间科研、参加学术活动情况 |
附录B 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小菜蛾基因组PBP3的序列对比 |
(10)茴香薄翅野螟抗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 害虫抗药性研究进展 |
1.1.1 害虫抗药性定义及主要鳞翅目害虫抗药性现状 |
1.1.2 害虫抗药性监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
1.1.3 害虫抗药性的机理 |
1.1.4 茴香薄翅野螟抗药性的治理原则及对策 |
1.2 茴香薄翅野螟研究进展 |
1.2.1 茴香薄翅野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 |
1.2.2 茴香薄翅野螟的防治策略及其存在的问题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茴香薄翅野螟对12种杀虫剂的室内抗药性监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农药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2014 年茴香薄翅野螟对12种杀虫剂的室内抗药性监测 |
2.2.2 2015 年茴香薄翅野螟对12种杀虫剂的室内抗药性监测 |
2.2.3 2016 年茴香薄翅野螟对12种杀虫剂的室内抗药性监测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基于LC50的茴香薄翅野螟抗性监测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供试农药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2014-201612 种杀虫剂对茴香薄翅野螟LC50变化 |
3.2.2 2014-2016 茴香薄翅野螟对12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茴香薄翅野螟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供试药剂 |
4.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1.4 试验方法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蛋白质标准曲线 |
4.2.2 三种农药亚致死浓度下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结果 |
4.2.3 三种农药亚致死浓度下羧酸酯酶活性测定结果 |
4.2.4 三种药剂亚致死浓度下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测定结果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茴香薄翅野螟抗性简单治理策略—农药混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昆虫 |
5.1.2 供试农药 |
5.1.3 试验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及防止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桃小食心虫对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风险评估及抗性机理研究[D]. 刘宴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蔬菜害虫治理中的农户认知、决策及药剂治理现状与对策[D]. 周雯. 扬州大学, 2021(09)
- [3]几类害虫治理非光滑动力学模型分析[D]. 李金洋. 吉林大学, 2021(01)
-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5]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抗性机制研究[D]. 张余杰. 贵州大学, 2019(05)
- [6]九种杀虫剂对瓜蚜的毒力及协同增效药剂筛选[D]. 王欢欢.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7]瓜蚜对吡虫啉等抗性检测及快速选药技术初探[D]. 刘梦铭.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8]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代谢抗性分子机制研究[D]. 赵钧.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9]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机理及风险评估[D]. 崔儒坤.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10]茴香薄翅野螟抗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的初步研究[D]. 王一鸣. 青海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