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任保平,豆渊博[1](2022)在《黄河流域水权市场建设与水资源利用》文中认为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水资源供给区,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促进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黄河流域水权市场建设和水资源利用进行研究,在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发展和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黄河流域水权市场建设和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黄河流域水权市场建设要以完善水权转让机制为保障,以完善水权市场监管机制为支撑,以建立流域水权交易市场为主体,以创新政府治理方式为关键。建设黄河流域水权市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李静思[2](2021)在《大型引黄灌区退水规律与退水量预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大型引黄灌区退水量大、影响因素多和退水规律复杂的问题,采用实际监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结合甘肃景电灌区的实际,主要开展了大型引黄灌区退水规律与影响要素、退水时空分布特征、退水量预测方法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及退水利用方式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灌区沟道退水规律与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特征,阐明了灌区退水组成、退水特征、沟道退水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及地下水埋深对灌溉的响应关系。灌区退水组成主要包括灌溉产生的深层渗漏水、山洪、地下排水、地表径流及少部分的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灌区沟道退水规律受灌溉、降水、蒸发与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影响,在不同空间尺度、不同汇水区域表现不同的变化特征。灌区沟道退水以年为周期往复变化,一期灌区整体和南沙河子汇水区沟道退水的年内变化为灌溉月份退水量小,非灌溉月份退水量大;红鼻梁子汇水区退水年内变化为7、8月份大,而其他月份小。景电灌区沟道退水影响因素中地下水埋深与灌溉的影响较大,蒸发与降水的影响较小,其中退水与蒸发呈负相关关系,且变化具有一致性,而退水与其他因素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灌区不同地下水埋深变化受包气带的调节作用,相对于灌溉具有明显的滞后性。(2)分析了沟道退水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滞后关系,提出了适用于具有滞后性的沟道退水量预测方法,提高了退水量的预测精度。基于退水量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并通过交叉小波分析方法确定了不同空间尺度、不同汇流区域退水量相对于灌溉量和降水量的滞后时间。其中,一期灌区整体和南沙河响水退水量相对于灌溉量的滞后时间较长,而相对于降水量的滞后时间较短;红鼻梁五佛退水量相对于灌溉量与降水量的滞后时间均较短。基于退水量对影响因素的滞后性,提出采用交错时段输入要素的神经网络模型对退水量进行预测,相较于采用同一时段输入要素的方式,改进的方法对退水量的预测精度显着提高,且子汇水区退水量的预测精度高于一期灌区整体退水量的预测。同时,交错时段输入要素的方式也适用于其他回归预测模型。(3)针对无退水量监测资料的地区,提出了采用耗水系数法估算灌区退水量,为退水量的计算提供了思路。通过计算灌区内农田灌溉、生态和生产生活耗水量等,得到灌区整体与局部耗水系数,进而估算出灌区整体与各汇水分区的退水比例与退水量;其中景电二期灌区各分区退水比例明显高于一期灌区各分区退水比例。通过耗水系数法对退水量的计算得到灌区耗水量占供水量的比例小,揭示了灌区退水比例大,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同时,通过灌区供—需水量计算,表明灌区供需水矛盾突出,盐分淋洗需水量加大了灌区整体水资源的需求量。耗水系数法估算灌区退水量为无资料地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4)构建了 MIKE SHE与MIKE 11分布式耦合模型,揭示了灌区退水机理,从水循环角度计算了灌区退水量,阐明了退水的过程与转化关系。通过模拟灌区各汇水流域水文过程,揭示了地表径流与地下水位变化特征,明确流域主要水循环过程为引水灌溉—深层渗漏—地下排水—河道汇流,其中灌溉产生的深层渗漏量是退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基于模型在率定期与验证期的Nash-Sutcliffe系数和均方根误差评价指标的结果表明,耦合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灌区水循环过程。从水量平衡角度分析,灌区降水量与灌溉量之和大于蒸发量,多余的灌溉水量通过深层入渗补给地下水,使得灌区饱和带水量处于盈余状态。进一步对有灌溉与无灌溉两种条件下模拟的径流量进行差值分析,得到灌溉产生的退水量。(5)根据灌区退水量的计算与模拟,研究了当前灌区水资源量的状态,构建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合理配置了灌区水土资源,并提出了退水资源化利用方式。模型在获取现状与未来水土资源参数的基础上,以经济效益、粮食产量、生态效益和水分生产效率最大化为目标,以耕地面积、可用水量、最低水资源需求量和粮食产量为约束,采用粒子群法求解优化模型。研究表明,优化后现状年与规划年,粮经作物种植比例减小,作物种植结构更趋于合理化;作物灌溉定额显着减小;综合效益达到最优,其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水分生产效益均有所提高,粮食产量有小幅下降。通过优化灌溉定额从根本上减小了灌区退水量,同时根据退水量特点,提出了通过再次灌溉与生态用水的退水资源化利用方式,实现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
高胖胖[3](2021)在《阿姆河流域径流变化分析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文中研究指明咸海水资源和生态问题已成为国际重要议题。阿姆河流域是咸海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资源的变化会显着影响咸海水量。受持续增强的人类活动和日益剧烈的气候变化影响,阿姆河流域因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未来可用水资源量和入咸海水量的变化趋势,开展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对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咸海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利用机器学习、水文模型和系统优化方法,从径流变化分析和水资源优化配置两个角度开展了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针对全球气候模式与水文模型的尺度匹配问题,开发了贝叶斯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降尺度方法,建立了大尺度大气环流因子与流域气象要素间的统计关系,预估了阿姆河流域上游未来2021-210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为利用水文模型开展气候变化下的径流变化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结果发现未来阿姆河流域上游的温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升温幅度依次为:最高温度>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并且冬季和春季的温度上升幅度较夏季和秋季更显着;未来降水呈减少趋势,且春季降水的减少幅度最大。(2)建立了多气候情景下的 HBV(Hydrologiska Fyrans Vattenbalans)水文模型,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阿姆河流域未来径流的影响。HBV模型能够有效表征复杂的冰川产流过程,结合多气候情景下的集合预测可以减少气候模式的异质性带来的不确定性,提高径流预测的准确性。结果发现多气候情景集合预测下阿姆河流域2021-2100年的径流呈减少趋势,季节变化上表现为春季径流增加,夏季径流减少。(3)耦合贝叶斯推断、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析因分析方法,开发了贝叶斯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析因分析方法,定量识别了影响阿姆河入咸海水量的关键人类活动、水文气象和生态因子及其间交互作用,多情景集合预测了 2020-2050年阿姆河入咸海水量的变化。结果发现上游来水量、乌兹别克斯坦农业用水、水库截留和蒸散发是入咸海水量变化的关键影响因子,其中上游来水量的贡献率最大,因子交互作用对入咸海水量变化的总贡献率为3.8%。162种情景集合预测的结果表明,若2050年末滴灌比例达到50%,水库蓄水降低至1960-1970年的平均值,阿姆河入咸海水量有望恢复至接近1970-1980年的平均水平。(4)耦合区间参数规划、De Novo规划和蒙特卡洛模拟技术,开发了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区间De Novo规划方法。该方法不但能够有效处理区间不确定性、多目标和主观性问题,而且能在总资源约束限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系统的最优设计。将该方法应用于多目标资源规划算例研究,发现与传统区间多目标规划相比,它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多目标的同时最优化。(5)结合开发的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区间De Novo规划方法,构建了模拟与优化相结合的阿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集成气候变化下的径流预测和多情景集合模拟下的入咸海水量变化结果设置了 243种情景,探究了上游来水量、入咸海水量和灌溉效率的不同组合对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的影响,提出了多套水资源优化配置备选方案,为制定入咸海水量恢复和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水资源管理策略提供了支持。总之,本论文耦合多种气候情景、贝叶斯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降尺度方法和HBV模型,实现了阿姆河流域未来径流的集合预测;开发了贝叶斯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析因分析方法,揭示了入咸海水量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多情景集合预测了未来入咸海水量的变化趋势;构建了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区间De Novo规划方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结合径流预测和入咸海水量模拟结果,探究了气候变化、咸海生态环境保护和灌溉效率对阿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影响,有助于决策者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水资源分配方案调整,以应对持续变化的水资源问题。
王丹[4](2021)在《禹门口引黄灌区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配置》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对高质量生活迫切追求,水资源短缺造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禹门口引黄灌区是山西省最大的灌区,涉及运城和临汾地区的11个县市。考虑到当地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考虑到山西省引黄指标仍有剩余,故拟增加黄河干流地表水取用量,来满足灌区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本文针对禹门口灌区引黄扩建工程进行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和合理配置方面的研究,具体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收集整理禹门口引黄灌区涉及区域相关资料,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取水工程建设概况。(2)对研究区现状水平年(2016年)生活、农业、工业和生态四个用水部门用水量进行分析计算,现状年总用水量42885万m3。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29643万m3,工业用水量10102万m3,生活用水量2840万m3,生态用水量300万m3,现状年用水存在供需矛盾突出、用水效率低、地下水严重超采的问题。(3)根据灌区水源情况及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分析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可知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无开发潜力,需增加引黄水减缓水资源短缺问题。(4)分析各用水部门节水潜力,通过优化作物灌溉制度、种植结构、渠系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合理调整作物灌溉定额,提高水利用系数,农业用水可以节水33876万m3。(5)预测规划水平年(2025年)生活、农业、工业和生态需水量,总需水量76818万m3。其中农业灌溉需水量50179万m3,保证率75%;工业需水量17524万m3,保证率95%;生活需水量4277万m3,保证率95%;生态需水量4838万m3,保证率95%。(6)对龙门水文站径流变化进行分析,对来水频率为75%的典型年2015年的年径流来水量和需水量进行时段供需分析,全年36旬中,不满足供水需求的有12旬,旬最大缺水量为2469万m3,最大连续缺水量为9549万m3。可通过配套的20座调蓄工程供给,总调蓄能力11220.7万m3,可满足调蓄需求。(7)根据研究区的用水需求及供水情况,需引黄河水减缓水资源供需平衡存在的问题。遵循节约用水、合理利用、优化配置的原则,提出规划年各水源对不同用水部门的水量配置方案。禹门口引黄灌区规划水平年总配置水量为76818万m3,配置黄河干流地表水60255万m3(农业年引黄水39392万m3,工业年引黄水16026万m3,生态年引黄水4838万m3),配置当地地表水水量为6177万m3(全部用于农业灌溉),配置地下水量为8887万m3(生活用水4277万m3,农业用水4610万m3),再生水回用1498万m3(全部用于工业生产)。
邓婵[5](2021)在《浏阳市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城市化加速发展,城市和工业用水急剧增加,水污染问题以及水资源供需矛盾等因素引起的缺水问题日益突出。浏阳市农业发达,农业用水占水资源总量的60%左右。浏阳市总体上水资源量较丰沛,但是由于年内和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加之枯水期与农业需水期重合,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加剧了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因此,对浏阳市农业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通过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助于推动浏阳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农业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智能算法的研究案例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湖南省浏阳市为研究区域,对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选取浏阳市的水稻、玉米、油菜、烤烟、蔬菜这5种农业种植面积较大且发展效益好的农作物为研究对象,以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研究目标,设定丰、平、枯三级情景,构建不同来水保证率下的农业水资源及作物种植面积的优化配置模型,运用自适应变异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在不同来水保证率下的农业灌水量及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优化结果,并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与未改进粒子群算法构建模型的求解效果进行比较。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10-2018年浏阳市灌溉毛需水量持续处于缺水状况,其中2018年灌溉毛需水量缺水最大,达到了2.464亿m3,占农业供水量的61.31%。2010年毛需水量缺水程度最小,缺水量为1.301亿m3,占农业供水量的25.78%。由此可知,浏阳市农业缺水问题明显。(2)在丰、平、枯三级情境下,优化结果表明,一方面,适当减少蔬菜灌水量,将灌水量分配给烤烟、油菜等作物。另一方面,由于蔬菜经济效益高,合理增加蔬菜种植面积,减少油菜、玉米种植面积,调整各种农作物之间的种植结构,有利于促进浏阳市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增长。(3)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相较于未改进粒子群算法具有更强的寻优能力,且算法稳定性更强,寻优速度更快,算法运行结果合理可靠。总之,对浏阳市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有效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浏阳市农业用水压力,也促进了浏阳市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增长,研究成果对指导地方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家庆[6](2021)在《都江堰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认为水资源配置是根据特定地域水资源系统的自然和社会状态,采取一定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以及合理的管理体制对现有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开发利用以及水患防治系统进行改造、规划、设计、组合和管理,以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水资源持续利用的目的。本论文通过引入供应链管理理论,并结合都江堰灌区供水情况和水资源配置及水量控制情况,从理论上探讨了都江堰灌区的水资源分配模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都江堰灌区供应链的结构设计。通过引入供应链管理理念,界定了都江堰灌区供应链的内涵,对都江堰灌区供应链系统理论研究框架进行了简要说明,利用供应链结构设计方法—物流通道法对都江堰灌区供应链的结构特殊性进行较详细分析,明确该供应链与一般企业供应链的不同之处,对其运行机制进行简要讨论,指出都江堰灌区供应链是一个多级网状结构,并绘制其结构图;(2)建立模型。通过对都江堰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分析,初步提出灌区供应链中的各节点的构成情况,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同时从供水能力约束、需水量约束、污染物排放的质量浓度及排放总量约束、非负约束及区域协调发展约束等五个方面提出配水模型的约束条件,并建立相关约束方程,以加强模型的有效性及计算准确性,由此得出都江堰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大系统多目标总体模型。(3)模型求解与有效性验证。按照模型的参数设置及算法优化,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优化配置结果,为进一步验证建立的都江堰灌区供应链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合理性,本论文综合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优势,初步探讨利用模拟退火混合遗传算法的可能性,并通过收集设置相关模型参数对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按照建立模型进行都江堰灌区水资源配置后可基本实现除农业用水稍有缺额外,其他用户的用水要求均可以得到满足,且在不同保证率情况下,农业缺水率均未超过5%,可通过利用高效节水措施、调整种植结构等方式,促使农业用水达到供需平衡,且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均有较明显的改善。
张燚浦[7](2021)在《基于生态需水的天津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提出鉴于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以及水资源短缺问题在制约经济发展方面越来越突出,考虑生态需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以地区民生保障、经济稳健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为研究目标,通过构建天津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设定的不同情景进行仿真,根据仿真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以实现天津市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首先,详细介绍了天津市基本概况、水资源情况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天津市的生态需水量,生态需水主要包括河湖补水、绿化用水和环境卫生用水,其中河湖需水量采用水量平衡法计算,绿化需水量和环境卫生用水量采用定额法计算。综合以上计算结果,得出未来不同水平年天津市生态需水量,其中到2025年生态需水量约为8.6亿立方米,到2035年生态需水量约为11.8亿立方米。然后,根据天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用水结构以及人口、社会经济情况,将该模型内部结构划分为4个子系统,分别是人口子系统、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接着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因果关系分析,最后使用Vensim软件构建了天津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流图中各要素进行参数估计并对赋值后的模型进行了检验。最后,以生态需水满足率为主要调控变量设定了五种情景方案,分别是现状趋势情景,生态需水满足率为85%,生态需水满足率为90%,生态需水满足率为95%,生态需水满足率为100%,然后分别对不同情景进行模拟仿真,对比分析不同情景下2018-2035年天津市社会经济和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情景3即生态需水满足率为90%的情景为天津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优情景方案,该情景下天津市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增长,水资源可以保证供需基本平衡,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都能得到保障。根据研究结果,为保障天津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提出了推行节水措施和提高污水集中处理能力的政策性建议。
赵渊[8](2020)在《忻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及水资源全域配置方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利工程设施是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而掌握区域水资源总量和当前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而合理配置水资源则是实现水资源持续性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条件。水是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所必需的基本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随着人口增加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同时也带来了用水浪费严重、开发利用不当等一系列的问题,区域性的缺水成为制约忻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严重掣肘。本文在查阅相关资料和分析忻州市水资源量及开发利用现状、剖析忻州市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严格要求以及当地实际水文、地理条件,分析了忻州市水资源支撑经济发展能力;优化了水资源全域配置工程布局;提出水资源管理使用责任、原则和要求;给出水资源合理开发、有效节约、科学利用、高度治理和保护的措施。采取用足黄河水、用好地表水、严控地下水、恢复生态水等水资源配置等保障措施,进一步完善忻州市水资源全域配置方案,从而有效控制忻州市超采区水资源开发强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保障忻州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王昊[9](2020)在《水资源约束下黄河流域主体功能实现的多目标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主体功能区划政策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过程中对流域地区的水资源分配发挥了基础指导作用。目前的水资源分配机制尚未完全将流域国土空间跨行政区复杂性、跨主体功能区多样性和上中下游用水连带性等特殊空间属性的复杂情况考虑充分,带来了流域水资源短缺和低效利用等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现实问题。黄河流域流经9个省份,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短缺的流域地区,其包含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粮食主产区、能源富集区、优化和重点开发区等一系列典型主体功能区,且上游水源污染直接影响了下游用水,因此亟需建立更为合理的水资源再分配机制以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实。本文通过建立主体功能区划在流域国土空间落实框架,以制约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瓶颈要素水资源为例,探索建立以流域主体功能实现为目标导向的水资源优化分配机制。通过构建流域主体功能实现的评价指标体系,详细刻画了流域各地区主体功能量的差异性以及量化流域水资源对主体功能实现的关联关系,从而建立水资源约束下流域主体功能实现多目标优化模型,并以2017年黄河流域水量分配数据作应用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总体来看,沿黄流域各省份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实现总量与其主体功能定位基本一致。但宁夏、内蒙古和陕西的引黄供水量显着多于其实际耗水量;黄河流域内上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显着,自上游至下游呈生产-生活功能实现量逐渐增大,生态功能实现量呈下降,而人均水资源量减少,生产-生活功能与可用水量、主体功能实现效率与可用水量存在脱钩现象,黄河流域现存水资源分配机制的优化空间存在。求解水资源约束下黄河流域主体功能实现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得到包括上游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和内蒙古自治区、中游陕西省和山西省以及下游河南省和山东省的分配水量,新配水方案使黄河流域实现最大可能节水水33.16亿m3;生产、生态和生活的功能实现量分别增加了5518.59万元的经济社会产值、6149.33万元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可多承载6463.28万人口。
董笑[10](2020)在《基于生态需水的弥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指出弥河是潍坊市重要的供水来源,近年来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保护和管理不足,导致弥河流域地下水位下降、河道断流和水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基于生态需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问题和用水户矛盾的重要方式。为改善弥河流域的生态问题,本文收集了弥河流域下垫面资料、水文流量资料、地下水水位及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等基础资料,对弥河流域生态需水量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生态需水利用WEAP建立弥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以2016年为现状基准年,建立了2种单因子和8种多因子预案,对于单因子预案,分别计算了规划年2030年不同强度绿化下的河道外生态需水量及河道外需水量,对于多因子预案,对规划年2030年进行供需水预测,后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对各预案建立多目标函数利用总体满意度进行评价,得到适合本流域发展的最佳预案。取得如下研究结果和认识:(1)以2016年为现状基准年,弥河流域总供水量为33482万m3,流域总需水量为33940万m3,其中河道外需水量为33309万m3,缺水量为458万m3。(2)在单因子预案下,到2030年在低强度绿化预案下,弥河流河道外生态总需水量为1110万m3,高强度绿化预案下,弥河流域河道外生态总需水量为1480万m3,两种预案差值为370万m3。(3)在8种多因子预案下,由WEAP模型模拟得到规划年2030年各预案下供水量、需水量和缺水量,且得到不同多因子预案下各部门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模拟成果和不同多因子预案下各主要城市河道外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模拟成果。经过比较各多因子预案的总体满意度,“经济高增长农业高强度节水高绿化强度”预案满意度最高,为弥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改善,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可靠的借鉴。
二、黄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水权市场建设与水资源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
二、黄河流域水权市场建设的意义及水资源利用现状 |
(一)黄河流域水权市场建设的意义 |
1.实现水资源最优配置 |
2.实施节水激励机制 |
3.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
4.推动黄河流域水权交易 |
(二)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现状 |
1.黄河流域水资源概况 |
2.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 |
三、黄河流域水权市场建设对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机理 |
(一)水权市场建设推动水权自由交易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
(二)水权市场建设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利用效率提升 |
(三)水权市场建设以区域协调带动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
四、黄河流域水权市场建设与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一)各部门用水分配失衡,缺乏统筹协调 |
(二)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 |
(三)水权分配失衡,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
(四)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设施不完善,重视度不足 |
五、黄河流域水权市场建设与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政策取向 |
(一)以完善水权转让机制为保障,促进水资源协调发展 |
(二)以完善水权市场监管机制为支撑,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 |
(三)以建立流域水权交易市场为主体,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
(四)以创新政府治理方式为关键,完善水资源保护设施建设 |
六、结 论 |
(2)大型引黄灌区退水规律与退水量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灌区退水研究进展 |
1.2.2 灌区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
1.2.3 灌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灌区概况及水资源转化分析 |
2.1 景电灌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条件 |
2.1.2 引排水工程概况 |
2.2 水文和地质条件 |
2.2.1 水文水资源 |
2.2.2 水文地质 |
2.3 水资源转化特征 |
2.4 灌区监测 |
2.4.1 气象数据 |
2.4.2 土壤数据 |
2.4.3 水文数据 |
3 灌区气候变化特征与人类活动的演变分析 |
3.1 降水的时序变化 |
3.1.1 降水的特征值 |
3.1.2 降水的年际与年内变化特征 |
3.1.3 降水的趋势分析与突变检验 |
3.1.4 降水的周期变化 |
3.2 灌区干旱演变特征 |
3.2.1 SPI标准化降水指数 |
3.2.2 Hurst指数 |
3.3 灌区气温变化特征 |
3.3.1 气温的年际变化 |
3.3.2 气温的年内变化 |
3.4 灌区风速、湿度等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
3.5 潜在蒸散发ET0的变化特征 |
3.5.1 ET0的计算方法 |
3.5.2 ET0变化特征 |
3.5.3 ET0影响因子辨析 |
3.6 人类活动因素的变化特征 |
3.6.1 灌区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演变分析 |
3.6.2 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分析 |
3.7 灌区气象与人类活动对引水灌溉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4 景电引黄灌区退水规律分析 |
4.1 灌区退水特征与退水组成 |
4.2 景电一期灌区沟道退水变化规律 |
4.2.1 沟道退水的年际变化 |
4.2.2 沟道退水的年内变化 |
4.2.3 灌区沟道退水影响因素 |
4.2.4 沟道退水量的关联分析 |
4.3 灌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
4.3.1 灌区地下水位空间分布特征 |
4.3.2 灌区地下水埋深变化特征 |
4.3.3 地下水埋深变化对灌溉的响应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滞后性的灌区沟道退水量预测 |
5.1 沟道退水量变化的滞后性 |
5.1.1 一期灌区退水量滞后性分析 |
5.1.2 子流域退水量滞后性分析 |
5.2 基于退水滞后性的交错时段模型预测原理 |
5.2.1 模型选择 |
5.2.2 模型改进原理 |
5.3 沟道退水量预测与效果评价 |
5.3.1 一期灌区退水量预测 |
5.3.2 响水退水量预测 |
5.3.3 五佛退水量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耗水系数法的退水量估算及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
6.1 灌区供水量 |
6.2 灌区耗水量与耗水系数计算 |
6.3 灌区需水量时空分布计算 |
6.3.1 灌区农业灌溉需水量 |
6.3.2 灌区生活、生态及工业需水量 |
6.3.3 灌区农业需水量的空间分布 |
6.4 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MIKE耦合模型的灌区退水量模拟 |
7.1 MIKE SHE与MIKE11耦合模型结构原理 |
7.1.1 模型简介 |
7.1.2 模型模拟方法及过程 |
7.1.3 MIKE SHE与MIKE11耦合过程 |
7.2 景电一期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 |
7.2.1 基础数据 |
7.2.2 数据建模 |
7.3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
7.3.1 参数率定 |
7.3.2 模型验证 |
7.3.3 模型效果评价 |
7.3.4 水量平衡结果分析 |
7.4 灌溉回归水量评估 |
7.5 本章小结 |
8 灌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8.1 未来气候情景与人类活动变化 |
8.1.1 未来气候条件的变化特征 |
8.1.2 未来人类活动的变化特征分析 |
8.2 多目标优化模型 |
8.2.1 多目标优化概述 |
8.2.2 粒子群算法基本原理 |
8.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约束优化模型的建立 |
8.3.1 决策变量 |
8.3.2 目标函数 |
8.3.3 约束条件 |
8.4 灌区灌溉制度与作物种植结构优化 |
8.4.1 模型参数 |
8.4.2 模型求解与结果分析 |
8.5 退水资源化利用研究 |
8.6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阿姆河流域径流变化分析与水资源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径流变化分析 |
2.1.1 气候变化下的径流预测 |
2.1.2 多要素影响下的径流变化分析 |
2.2 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
2.2.1 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 |
2.2.2 气候变化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
2.3 咸海流域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阿姆河流域径流变化分析 |
3.1 BLSVM降尺度方法用于阿姆河流域上游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
3.1.1 BLSVM降尺度模型的建立 |
3.1.2 阿姆河流域上游概况 |
3.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4 主要结论 |
3.2 耦合多气候情景的HBV模型分析阿姆河流域径流变化 |
3.2.1 MGCM-HBV模型建立 |
3.2.2 问题阐述 |
3.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4 主要结论 |
3.3 阿姆河入咸海水量变化分析 |
3.3.1 BLSVM-FA模型的建立 |
3.3.2 阿姆河流域概况 |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4 主要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
4.1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区间De Novo规划方法 |
4.1.1 MC-IDP方法的建立 |
4.1.2 算例分析 |
4.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4 主要结论 |
4.2 基于MC-IDP方法的阿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
4.2.1 研究区域概况 |
4.2.2 基于MC-IDP方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
4.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4 主要结论 |
4.2.5 符号列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贡献与创新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禹门口引黄灌区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水资源合理配置 |
1.3.2 供需平衡 |
1.3.3 节水潜力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禹门口引黄灌区概况 |
2.1 基本情况 |
2.2 研究区水资源量 |
2.2.1 水资源量 |
2.2.2 供水量 |
2.2.3 用水水平及效率分析 |
2.3 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禹门口引黄灌区现状年用水量 |
3.1 现状年农业用水量 |
3.1.1 灌区要素 |
3.1.2 灌区现状年农业用水量 |
3.2 现状年生活、工业及生态用水量 |
3.2.1 现状年生活用水量 |
3.2.2 现状年工业用水量 |
3.2.3 现状年生态用水量 |
3.3 总用水量及存在问题 |
第四章 灌区节水潜力分析和规划年需水量预测 |
4.1 灌区节水潜力分析 |
4.1.1 广义节水潜力 |
4.1.2 狭义节水潜力 |
4.1.3 生活、工业及生态节水潜力分析 |
4.2 规划年需水量预测 |
4.2.1 规划年生活需水量预测 |
4.2.2 规划年农业需水量预测 |
4.2.3 规划年工业需水量预测 |
4.2.4 规划年生态需水量预测 |
4.2.5 规划年总需水量预测 |
第五章 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1 径流来水量分析 |
5.1.1 径流代表性分析 |
5.1.2 实测年径流量分析 |
5.1.3 典型年确定 |
5.2 供需平衡分析 |
5.2.1 需水量分析 |
5.2.2 供水量分析 |
5.2.3 供需平衡分析 |
第六章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 |
6.1 灌区可供水量 |
6.1.1 地表水可供给量 |
6.1.2 地下水可供给量 |
6.1.3 再生水可供给量 |
6.1.4 可供总水量 |
6.2 水资源配置 |
6.2.1 配置原则 |
6.2.2 配置过程 |
6.3 水资源配置结果及分析 |
6.3.1 农业灌溉配置水量 |
6.3.2 总配置水量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成果和结论分析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浏阳市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配置研究现状 |
1.2.2 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现状 |
1.2.3 尝试和改进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方法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土壤概况 |
2.1.4 气候环境 |
2.2 社会经济情况 |
2.3 区域水资源状况 |
2.3.1 降水资源 |
2.3.2 地表水资源 |
2.3.3 地下水资源 |
2.3.4 水资源总量 |
2.3.5 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2.4 数据与方法 |
2.4.1 数据来源 |
2.4.2 分析方法 |
第3章 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 |
3.1 供用水历年变化趋势分析 |
3.2 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3.2.1 水资源利用现状 |
3.2.2 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3.3 农业需水预测 |
3.3.1 浏阳市农业供需水预测分析 |
3.3.2 预测年农业水供需平衡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建立及求解 |
4.1 模型构建 |
4.2 约束条件 |
4.3 模型求解与结果分析 |
4.3.1 模型求解 |
4.3.2 结果分析 |
4.3.3 改进前后的算法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都江堰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现状 |
1.2.3 水资源优化配置发展趋势 |
1.2.4 供应链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都江堰灌区供应链系统分析 |
2.1 都江堰灌区供应链理论框架研究 |
2.1.1 都江堰灌区简介 |
2.1.2 都江堰灌区供应链的内涵 |
2.1.3 都江堰灌区供应链的基本理论研究框架 |
2.2 都江堰灌区供应链结构设计 |
2.2.1 供应链的结构特点 |
2.2.2 供应链结构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2.2.3 供应链结构设计方法 |
2.3 都江堰灌区供应链特征分析 |
2.3.1 供应链结构特征 |
2.3.2 供应链运行的策略性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3 都江堰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
3.1 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 |
3.1.1 渠首工程简介 |
3.1.2 灌区水源状况 |
3.1.3 灌区供用水特点及功能分类 |
3.2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3.2.1 配置原则 |
3.2.2 配置方式 |
3.2.3 优化配置机理 |
3.3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建立 |
3.3.1 目标函数 |
3.3.2 约束条件 |
3.3.3 总体模型 |
3.3.4 模型特点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模型求解与有效性验证 |
4.1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 |
4.2 都江堰灌区模型计算及分析 |
4.2.1 研究对象概况及分析 |
4.2.2 参数设置 |
4.2.2.1 模型参数设置 |
4.2.2.2 算法参数设置 |
4.2.3 配置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生态需水的天津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生态需水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2 水资源配置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3 系统动力学在水资源研究方面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生态需水量的确定 |
2.1 天津市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气候情况 |
2.1.2 社会与经济 |
2.2 天津市水资源概况 |
2.2.1 降水量 |
2.2.2 地表水资源 |
2.2.3 地下水资源 |
2.2.4 水资源总量 |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3.1 供用水量情况 |
2.3.2 废污水排放量及污水处理情况 |
2.3.3 水质状况 |
2.4 研究区生态需水量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津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3.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3.2 天津市水资源优化配置SD模型构建 |
3.2.1 模型边界的确定 |
3.2.2 模型子系统划分及相互关系分析 |
3.2.3 各子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
3.2.4 模型系统流程图 |
3.3 模型参数估计 |
3.4 模型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津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情景设定与仿真分析 |
4.1 现状发展模式下的动态模拟仿真 |
4.2 情景设定与仿真分析 |
4.3 天津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政策性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忻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及水资源全域配置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1.3.2 国内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基本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2 忻州市水资源配置总量 |
2.3 忻州市分区水资源概况 |
2.4 地下水超采情况 |
第三章 水资源配置原则及情况 |
3.1 水资源配置总体思路 |
3.2 水资源全域化配置原则 |
3.2.1 黄河水配置原则 |
3.2.2 境内地表水配置原则 |
3.2.3 分行业水量配置原则 |
3.3 水资源配置阶段性目标 |
3.3.1 分区水资源配置阶段性目标 |
3.3.2 分县(市、区)水资源配置阶段性目标 |
第四章 忻州市水资源支撑经济发展能力分析 |
4.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述 |
4.2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4.3 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措施 |
第五章 水资源全域化配置工程布局 |
5.1 总体布局 |
5.1.1 已建工程 |
5.1.2 在建工程 |
5.1.3 拟新建工程 |
第六章 水资源使用管理责任、原则及要求 |
6.1 明晰水资源管理责任 |
6.2 水资源使用原则 |
6.3 水资源管理要求 |
第七章 水资源保障措施 |
7.1 从严控制水价,加大黄河水用量 |
7.2 全面开征地下水水资源费 |
7.3 建立公益用水(黄河)补贴基金(专项资金) |
7.4 推行供水管理体制改革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问题与展望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水资源约束下黄河流域主体功能实现的多目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问题提出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主体功能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
1.3.2 水资源与各类主体功能实现类型研究 |
1.3.3 黄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1.3.4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流域主体功能实现机制分析 |
2.1 流域主体功能及实现 |
2.1.1 主体功能实现界定与分类 |
2.1.2 流域主体功能实现目标 |
2.1.3 流域主体功能实现价值核算框架 |
2.2 水资源对流域主体功能实现的影响机制 |
2.2.1 流域主体功能实现的约束性要素识别 |
2.2.2 水资源与流域生产-生活功能实现关系 |
2.2.3 水资源与流域生态功能实现关系 |
2.3 水资源约束下流域主体功能实现的多目标优化 |
2.3.1 流域主体功能实现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
2.3.2 黄河流域主体功能实现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资源约束下流域主体功能实现多目标优化模型 |
3.1 流域主体功能及实现核算 |
3.2 水资源与流域功能实现关系 |
3.3 流域主体功能实现的水资源分配模式 |
3.4 流域主体功能水资源多目标优化模型建立 |
3.4.1 子区划分与配置单元 |
3.4.2 目标函数 |
3.4.3 约束条件 |
3.4.4 总体模型 |
3.5 NSGA-Ⅱ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 |
3.5.1 优化模型求解算法的选取 |
3.5.2 遗传算法步骤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资源约束下黄河流域主体功能实现多目标优化应用分析 |
4.1 研究地区与数据来源 |
4.1.1 研究地区 |
4.1.2 数据来源 |
4.2 黄河流域水资源现状 |
4.2.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分配现状 |
4.2.2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 |
4.2.3 沿黄省份引黄水量现状 |
4.3 黄河流域主体功能实现结果及分析 |
4.3.1 黄河流域主体功能实现结果及分析 |
4.3.2 沿黄省份主体功能实现结果及分析 |
4.3.3 黄河对沿黄省份主体功能实现的支撑 |
4.4 黄河流域主体功能水资源多目标优化模型建立 |
4.4.1 子区划分、水资源总量及配置单元 |
4.4.2 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 |
4.4.3 总体模型 |
4.4.4 模型参数确定 |
4.5 NSGA-Ⅱ遗传算法求解 |
4.6 黄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 |
4.6.1 基于不同水资源总量的流域配水方案情景分析 |
4.6.2 基于不同配水方案的主体功能优化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生态需水的弥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优化配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1 国外研究现状 |
1.2.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生态需水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河流水系 |
2.1.3 水文气象 |
2.1.4 地质概况 |
2.1.5 水利工程 |
2.1.6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1.6.1 弥河流域水资源状况 |
2.1.6.2 弥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 |
2.2 资料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流域WEAP模型 |
2.3.1.1 WEAP组成要素 |
2.3.1.2 WEAP模型原理和方法 |
2.3.2 研究区WEAP模型基础数据库 |
2.3.2.1 水文气象 |
2.3.2.2 地下水 |
2.3.2.3 供水及资源 |
2.3.2.4 人口 |
2.3.2.5 土地利用 |
2.3.2.6 经济发展 |
2.3.2.7 人工生态 |
2.3.2.8 自然生态 |
2.3.2.9 用水定额 |
2.3.3 研究区WEAP模型的建立 |
2.3.3.1 研究区WEAP模型的概化 |
2.3.3.2 模型校准 |
2.3.3.3 研究区WEAP模型适应性评价 |
2.3.4 建立模型情景预案 |
2.3.4.1 预案的研究目标及思路 |
2.3.4.2 预案的设置 |
2.3.5 研究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
2.3.5.1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
2.3.5.2 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单因子预案 |
3.2 多因子预案 |
3.2.1 多因子预案下弥河流域研究区河道外需水量变化模拟结果 |
3.2.2 多因子预案下弥河流域研究区河道外要求的水量变化模拟结果 |
3.2.3 多因子预案下弥河流域研究区河道外供到的水量变化模拟结果 |
3.2.4 多因子预案下弥河流域研究区河道外水需求短缺量变化模拟结果 |
3.2.5 不同多因子预案下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模拟成果 |
3.3 目标函数结果 |
3.3.1 社会效益 |
3.3.2 经济效益 |
3.3.3 生态效益 |
3.3.4 方案评价 |
3.3.4.1 权重的确定 |
3.3.4.2 总体满意度 |
3.4 本章小结 |
4 讨论 |
4.1 水资源优化配置探讨 |
4.1.1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向探讨 |
4.1.2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探讨 |
4.2 预案影响探讨 |
4.2.1 单因子预案对弥河流域生态影响 |
4.2.2 多因子预案对弥河流域生态影响 |
4.3 评价方法探讨 |
4.4 展望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四、黄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水权市场建设与水资源利用[J]. 任保平,豆渊博.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2(01)
- [2]大型引黄灌区退水规律与退水量预测方法研究[D]. 李静思.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阿姆河流域径流变化分析与水资源优化配置[D]. 高胖胖.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4]禹门口引黄灌区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配置[D]. 王丹.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浏阳市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邓婵. 湖北大学, 2021(02)
- [6]都江堰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李家庆. 西华大学, 2021(02)
- [7]基于生态需水的天津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张燚浦.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8]忻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及水资源全域配置方案[D]. 赵渊.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9]水资源约束下黄河流域主体功能实现的多目标优化研究[D]. 王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10]基于生态需水的弥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董笑.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