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范丽琴[1](2021)在《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文中认为福建地方诗歌总集指收录整个福建或福建某地区两个及以上作家作品的合集,其编纂者不限于本土文人,还包括客寓文人。福建最早的地方诗歌总集是唐代黄滔所编的《泉山秀句集》三十卷,现存最早的则是明代徐编、费道用等补录的《闽南唐雅》十二卷,此后福建地方诗歌总集蓬勃发展,充分展现了福建文学的发展轨迹。从时间分布上看,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自唐代发端,宋代勃兴,元代延绵不绝,至明清时期得到全面发展,出现明代中期和清代中期两座发展高峰,福建各府涌现出大量着名的地方诗歌总集,并在清代呈现出总结性的特点。从空间分布上看,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主要集中在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邵武府、建宁府次之,其他各府零星分布。在福建文学发展过程中,文人积极倡导诗派振兴风雅之旨,乡邦人文之盛与遗文散落的巨大反差,促使他们承前启后地进行征文考献,以备一郡之典。他们以“以人而存其诗”(选人)和“因诗而存其人”(选诗)的选录标准为主,对前人已刊刻或未付梓的总集、别集、诗话、笔记、方志、杂录等,甚至石刻藓壁、题画诗等多种文献载体进行全面搜集与整理,采用以人系诗、以体系诗、以主题系诗的编纂体例,编纂出诸如《闽海风雅》《全闽诗俊》《乾嘉全闽诗传》《闽诗录》《全闽明诗传》《国朝全闽诗录》《晋安风雅》《莆阳文献》《莆风清籁集》《清源文献》《螺阳文献》《丰州集稿》《昭阳扶雅》《建宁耆旧诗钞》《汀南廑存集》《柘浦诗钞》《建阳诗钞》《剑浦诗编》等一大批反映整个福建或某府某县诗歌发展状况的省级或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福建科举文化发展水平、福建地方文学家族的发展步伐相一致,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能够比较突出地体现福建地方文学的发展状况,其中所包含的正文和序、跋、凡例、人物小传、评注等附件资料不仅具有梳理福建文学发展脉络、拓展福建诗人群体研究、拓展福建诗歌批评研究等重要的文学意义,而且具有辑佚与校勘功能,具有保存作者资料、保存历史事件史料和地方特色文化史料记载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胡凌燕[2](2021)在《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尝试从写本文献的角度,对武周时期这一特殊时段的文学面貌,进行专题与个案相结合的研究。具体来说,主要通过对武周文学的重要写本进行文献层面和文学层面的双重挖掘,结合传世文献和石刻文献,以诗歌、序文、小说三种文体为核心,着重关照刘希夷、崔融、李峤、王勃、张鷟、珠英学士等武周时期的着名作家及文学群体,对文本流传、文体演进、文学传播与影响以及特殊文学现象等问题展开探讨,以求尽可能全面、有体系地呈现武周时期文坛的原生状态,挖掘被历史掩埋的某些文学史现象,进而为纠正长期以来中古文学研究注重以传世刻本文献作单面建构的偏颇与缺失抛砖引玉。论文共六章,第一章为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总述,第二章为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专题研究,后四章为武周文学重要写本的个案研究。第一章,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类别与特点研究。研究武周文学可资利用的写本文献主要有敦煌写本、吐鲁番写本和日藏写本三类。本章重点从文本的形态和内容两方面,总结这三类写本文献各自的特点,同时对敦煌和吐鲁番写本的发现过程与整理历史进行爬梳,对日藏写本的源流与藏所进行追溯、考察。第二章,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研究。本章先对敦煌遗书所存武周诗文做了全面搜集、考辨与汇录,并从作家、作品及写本形态三方面概述其总貌。其次据作品存佚情况和文本形态特征,对残卷的文献价值进行了具体发掘。最后在综论残卷文学价值的基础上,以刘希夷《白头翁》诗为个案代表,探讨初盛唐七言歌行从中原传入敦煌后其传播渠道与作品性质发生的转变。第三章,敦煌写本《珠英学士集》研究。本章首先结合传世文献考知珠英学士间交游唱和之史实,审视武周文坛的整体唱和环境。其次探讨时代诗风影响下选家崔融的诗学趣味,论述《珠英集》对于初唐诗歌选学的推进作用及其在“唐人选唐诗”中的先驱意义。再者,《珠英集》作为编《三教珠英》的副产品,启发我们进一步探讨武周时期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并兴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第四章,古钞本《李峤杂咏诗》研究。《杂咏诗》的敦煌写本和日藏写本近代以来重现国人视野,从文献层面看,有助于考清《杂咏诗》在书目文献和现实世界中的流传情况,解决诗注相关的一些问题。从文学层面看,则启发我们关注初唐咏物诗在武周时期的变革,以及李峤咏物诗对日本平安朝诗歌发展的影响。第五章,正仓院本《王勃诗序》研究。本章主要从王勃文集的唐本还原、王勃诗序的重新解读、王勃生平的补充订正三方面论证了院本《诗序》的文学实证功用,同时从集会诗序的文体内涵、演进历程及其与集会诗歌的关系三方面审视了院本《诗序》的文体学意义,此外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了王勃诗文东传日本之经纬及其对日本奈良和平安时期汉文学发展的影响。第六章,日藏古本唐传奇《游仙窟》研究。本章厘清了《游仙窟》湮没与回传的历史问题,并从十娘的身份入手,对《游仙窟》的内容与主旨进行了重新定位与深度探讨,同时以《游仙窟》文本为切入点,考察了唐代诗歌与小说文体交融的现象及唐传奇的情感表现等问题,从而可见《游仙窟》之文学史意义。
丁斯甘[3](2021)在《《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文中认为《通报》(T’oung Pao)创刊于1890年,是一份颇具影响力的专业汉学刊物,其中刊载了大量关于中国研究的论文与书评,具有很高的汉学研究价值。期刊如实反映出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沙畹、伯希和等法国着名汉学家的治学策略,是法国汉学史的缩影和真实写照。通过梳理期刊1890-1944年的论文、书评、纪事信息,对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作整体认识的尝试。文章首先重建《通报》的总体办刊背景,包括期刊19世纪法国在华活动、19世纪法国专业汉学的建立、出版技术的更新、交通运输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文章逐一分析《通报》与其前身《远东杂志》的承接关系、《通报》的期刊定位栏目设置、期刊主编对《通报》办刊的影响、《通报》的发行情况、撰稿人群体等基本情况。从研究领域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主题索引”为依据,整理《通报》自1890-1944年的各类文章,证明《通报》对汉学各领域都有涉猎,每个领域的研究程度各不相同,专业汉学不断深入又相互隔绝的特点。从研究地区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地区索引”为依据,可以发现《通报》尤为关注西域地区和西藏地区的考察与研究,刊载的文章多以文献释读为主,通过文献进而深入其他研究领域,与法国汉学发展趋势一致。《通报》积极引入了西方历史语言学、语音学、考古学、碑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先进研究方法,充实汉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专业汉学正如《通报》所显示的一样,研究涉及汉学领域各个方面,研究方法有了全新发展,法国专业汉学进入鼎盛时期并对20世纪后期的国际汉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积极使用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将碑铭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等新的研究方法引入汉学领域,积极与中国学界交往,学术自觉性不断加强,充分体现出沙畹、伯希和鲜明的个人学术特色,重点梳理沙畹与伯希和的文章、书评为法国汉学研究理清学术思路、推动法国汉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孙海燕[4](2020)在《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两周时期,在黄河淮水之间,存在着许多周王室所分封的诸侯国。本文对西周至春秋时期,在中原地区比较活跃的十个国家的铜器铭文进行整理和研究。这十个国家分别是:卫、许、陈、应、胡、郑、蔡、宋、凡、虢,後文简称为中原十国。黄淮间中原十国的金文是中原文化圈铜器铭文的典型代表,是两周铜器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十国的铜器铭文的风格特征从西周早期到春秋晚期有着显着的变化,这和两周时期的历史演变有着明显的关系。对位於黄淮间的中原十国铜器铭文的整理和研究,对了解和探讨这一地区的历史变革状况,研究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朝的兴衰变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金文分域研究是当前金文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目前学界对中原地区金文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本文以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和探索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进行全面的搜集、分类和整理。在充分掌握考古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前人所搜集到的铜器国别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对最近几十年来公布的新见铜器进行收录,对国别有异议者进行辨别。如王子婴次炉、京叔盨、京叔盘等器,有学者认为是郑国之器。经本文研究,这几件器并非郑器。王子婴次炉的作器者很可能是楚人。京叔盨中的京叔也并非是郑庄公之弟京叔;再如沈子它簋,旧以为其为沈国之器,经学者们的研究,“沈子”是“冲子”之义,此器应是凡国之器;再如江小仲母生鼎,旧研究者多以此器为江国之器,经本文研究,此器应为郑器,是春秋早期郑文公之子公子士之器,其母为江氏。二、吸收最新的古文字研究成果,补正诸家释文之不足。在校订释文後,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校注,并对其中的疑难字词进行研究。前代学者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难点字词,多有研究,但其研究成果比较分散,不便於当代学者的研究。本文将诸家意见进行汇总,比较得失,观其正确与否。如:根据王子扬先生对甲骨文中“凡”字和“同”字的研究,对西周凡国铜器进行仔细辨别;综合学者们对沈子它簋铭文的各种意见,重新对其铭文进行句读等。三、对中原十国金文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在这些疑难问题中,既包括对疑难字词的考释、铜器的断代,也包括对铜器中出现的历史人物的研究,同时还包括与中原十国相关的历史问题的研究。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文章对胡应姬鼎、凡伯怡父鼎、卫夫人鬲、郑子耳鼎、郑宝皿鼎等器的铭文进行研究,并提出己说。如胡应姬鼎旧释为“辞”之字应释为“騂”;(?)凡伯怡父鼎中的“(?)”读为“夔”,此器是春秋晚期夔国之器;金文中常见的(?)字,可能是古文字中用来表示“重复”“重叠”义的“重”字的古文。它的字形、字义和殷周时代“士”的丧葬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卫夫人鬲中的“卫夫人”应是卫惠公的夫人;郑伯匜中的“郑伯”应是郑武公。在综合研究方面,本文结合新出简帛材料,对许、陈、应、蔡、宋的历史地理中存有异议的地方进行研究,对西周末年郑国的东迁问题提出己见,并对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的特殊现象进行分析。四、在本文所收录的513件铜器铭文的基础上,编纂出《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其中包括人名索引、地名索引、通婚索引、职官索引和铜器自名索引,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便捷。以上四个方面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由於本人学识尚浅,行文论述中或有许多不当之处,所提新说亦或有资料不足之缺,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以教後学!
徐长生[5](2020)在《清代福建官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官刻,代表的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精英文化或主流文化,与家刻、坊刻共同构成了中国雕版刻书史的三大主体。清代福建的官刻,具有它独特的发展轨迹,但目前对它的研究非常薄弱。对清代福建的官刻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明晰它在福建和中国古代刻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论文将史料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运用历史学(书籍史、印刷史)、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等学科理论,对清代福建的官刻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首先,以刻书者为纲,对清代福建官刻的刻书者进行详细论述,包括各级官员、衙署和官办书院的考证;除了考证刻书者外,还例举了部分刻本,对其作者、内容、学术价值、刊刻情况、版本源流和藏佚情况等进行考证。其次,对清代福建官刻的特征,从刻书者的类型、资金的来源与使用、书板的贮藏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深入分析。第三,对清代福建官刻本的传播进行分析。最后,对清代福建官刻的作用进行客观评价。对清代福建的官刻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弥补了以往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在刻书者、版本学、目录学、传播学等方面亦有所突破,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张沁兰[6](2019)在《琉球久米村研究》文中指出琉球是位于中国东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自明代初期被纳入东亚宗藩体系,成为中国的藩属国后,作为最初“闽人三十六姓”移民的聚居地久米村,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琉球王国给予了种种的免税、官职与教育特权。久米村遂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先进生产技术向琉球传播的中心,而久米村人则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传播琉球的最主要使者之一。因此,琉球久米村在中琉之间的友好往来,以及为琉球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外交等方面发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不同于以往研究中多将“闽人三十六姓”或久米村人,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或仅局限于某一历史时期加以讨论,第一次立足于久米村的形成及其发展的整个历程,全面涉及到与久米村紧密相关的: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与久米村的形成、久米村人与中琉关系、“萨摩入侵”与久米村的“补籍”、琉球对外关系中的久米村人、久米村的行政管理与文化传统、琉球复国运动与久米村的衰亡、久米“崇圣会”与“门中会”等内容。叙事的时限,始自明初的“闽人三十六姓”移居,迄于当今的久米村各宗亲“门中会”赴福建寻根访祖。旨在对琉球久米村作出多维度、整体性的探讨,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久米村的发展脉络,还原其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和完整面貌,重新阐述其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同时还在结合个别专题的研究上,力争能为弥补解决琉球王国及中琉关系中的一些长期以来被忽略的、或原本以为文献无徵的史实问题,作些必要的辨析与考证。本文立足于学术界的前期成果,通过全面系统地梳理与研究,认为明清时期具有福建区域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基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通过较大规模的东海海域移民——久米村人,东被琉球王国,成为当时琉球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进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由于琉球久米村的宗亲组织,至今依然活跃在冲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成了冲绳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且明显保留着带有福建区域特色的习俗文化传统,从而对在海外、尤其是东亚地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如何加强与琉球久米村宗亲组织的联系,福建与冲绳的友好往来,使之能在改善中日关系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也成为本文在认真客观阐释琉球久米村人功绩的同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作用与影响,以彰显中国人的和平理念,使之能够成为在改善中日关系的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的促进力量。
刘琪[7](2019)在《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中俄行业合作、中俄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发展需要通晓俄语、熟悉俄罗斯国情的专业人才作为支撑,中俄合作办学自身的发展也需要突破瓶颈,中俄合作办学需进一步优化其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国家发展及其自身发展的要求。国家发展和中俄行业合作对人才的需求决定了中俄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围绕这一目标和规格,在区域竞争力理论、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和原则三个理论的指导下,以文献法、比较法、数据分析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对俄罗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设置,规模层次布局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剖析数据表象背后的本质,继而总结出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困境和优势,再结合对典型案例的剖析,论证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原则及策略。依据政府需求、市场需求,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中俄行业合作,据此,其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于培养“俄语+专业”的国际型人才。通过对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俄罗斯高校是我国一般地方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较为理想的合作对象。就其总体发展和典型案例的发展现状来看,当前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培养层次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较为集中。办学层次以本科为主,高职、硕博层次占比很小;本科及以上层次办学以理工自然科学领域专业为主,高职层次办学高度集中于轨道交通类;其二,师资队伍建设尚需完善。中方高校教师职称、学历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引进俄方高校师资不足,且对俄方教师利用率较低,高龄教师占有较大比例;其三,俄语课程占用课时过高,引进外方专业课程比例较低,对共同开发课程和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课程重视不够;其四,“985工程”、“211工程”类别高校参与度非常低,举办高校地域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部分高校存在举办项目“一哄而上”的现象;其五,学费标准总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办学经费筹措困难。从其后续发展来看,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还将面临来自俄方高层次师资短缺、合作办学内部竞争激烈,联合学位在俄罗斯发展受限等困境。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迎来多方政策红利,中俄经贸、文化交流将大力推动中俄合作办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国际高等教育服务市场的变动也有利于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发展。未来,优化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需秉持服务中俄合作原则、优先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急需人才原则、突出“俄语+专业”特色原则。在办学实践中,需按照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方面的党建工作,尤其注重保障项目中赴俄留学学生的思想纯洁性;解决当前在生源、师资建设、课程教学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政府部门加强引导规模布局,鼓励黑龙江省以外的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参与中俄合作办学,以扩展研究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基于中俄合作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地方政府对俄经济战略对人才的需求、中方高校的优势特征调整办学层次和学科专业布局;充分利用当前俄罗斯力推高等教育国际贸易的契机,加大引进俄方优质教育资源的力度;构建中俄学分互换体系,尝试在大学联盟、教育集团等教育集群内发展中俄合作办学,以促进学生国际流动。
林宇莹[8](2018)在《福建自贸区内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移与衔接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福建自贸区借由东临台湾地区的地缘优势与文化语言相通的人缘优势,其功能定位为对台交流,并基于该定位,相应地出台许多惠台及两岸便利往来政策以促进两岸商贸、人员、文化交流。台湾地区方面,福建一直是台湾地区青年离岛创业就业的热门地,劳动力流动规模大,加之两地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不同,使得劳工权益跨地域保护问题突出。本研究针对劳工保险中最具特色,与劳工权益最密切相关的工伤保险制度为研究主题,以福建自贸区内台籍劳工为研究对象,希望了解福建自贸区工伤保险与台湾地区职业灾害保险制度的异同点、自贸区内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移与衔接层面的障碍等,并尝试提出两地工伤保险转移与衔接制度的构建模式。本研究采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对台湾地区和大陆的相关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对福建与台湾地区的有关规定与政策进行分析,总结两地在工伤保险制度规定上的异同点,并探索转接基点。实地调查法指,本研究深入台湾地区与平潭两地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台胞来福建创业就业的形式,及顾虑的问题。本研究初步发现福建自贸区内台籍劳工大多存在未参与福建工伤保险,且不确定在台所参与的职业灾害保险是否仍然在保的问题。在转移层面,两地户籍制度是阻碍台籍劳工进入福建工伤保险系统的主要原因;转移与衔接制度的缺失是两地工伤保险无法转移与衔接的直接原因。在衔接层面,涉及两地经济发展水平与货币制度情况,以及台湾地区职业灾害保险制度与福建自贸区工伤保险制度的具体规定,如保险对象范围、工伤认定标淮、保险待遇等。综上,本研究提出的建议在于:(1)确立协调原则,作为转移与衔接制度的指导,如尊重与包容差异原则、平等原则、工伤事故调查就近原则等;(2)设置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制度专管专辖机构以及专门的争议解决处理平台,由台湾地区与大陆共同管理;(3)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促进两地交流学习,利用互联网打造信息与学习资料共享平台;(4)建立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互认机制,包括参保对象范围、费率模式、职业灾害认定标准等;(5)建立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制度计发办法,如确立劳动关系所在地与工作地便利缴费原则,投保薪资分段计算法,保险待遇统一核发等。
舒满君[9](2018)在《清代田赋定额的地方实践 ——以徽州地区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清袭明制,以万历原额作为参照,实行赋税定额制度。顺治年间,全国范围内赋役全书的编定意味着该制度完全定型。定额制度在基层社会如何运作,赋税负担在长期存续的乡村社会怎样体现,需要从一个具体的区域作长时段的观察。本文围绕清代的定额田赋在州县实征中如何落实这一核心命题展开,将徽州作为理解田赋定额实践过程的场域,以该地区为中心,将有清一代田赋定额实践变化的过程作长时段的观察,并探究其转变原因及影响。清朝定鼎以后,推行清丈。在徽州,实丈数额与万历原额的对应是册籍编撰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由此推动清丈造册的组织及方法的改变。这种变化带来鱼鳞、实征二册在册籍体系中的地位转换。鱼鳞图册与实征册本处在同一链条上,通过佥业、亲供和推收制度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闭环,相互推动更新。清代以来,赋役全书中田赋有定额,鱼鳞图册按照定额折亩折税编造,实征册按照户籍与产业归属情况年年编造(特殊情况除外)。推收制度与鱼鳞图册逐渐分离,与实征册紧密相连,收税以田为据,以户为单位,推收产业亦以户为依归,鱼鳞图册遂渐失其实。推收票据与实征册成为产业占有的凭据,在里甲户籍制下由册书紧密操盘运作,册书群体由此成为乡村社会的权力主体。制度实践与基层行政无可分割,在行政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额外费用的组成与额内数额的盈缩两个方面的变化。基层征收中定额外的附加,一般有三种来源:其一是直接在征收定额税赋的基础上附加,其二是以征收成本的形式附收,其三是额外州县行政经费的摊派。额外费用与一条鞭法及里甲制运行密不可分,定额内的盈缩空间在制度间的相互调剂与腾挪。单一制度的调整实践到地方均会产生制度间的联动效应。因为灾害、战乱等情况的存在,赋役全书规定的定额并不一定是当年的应征额,州县实际应征额会因为灾荒、战乱等情况进行调整。定额看似死板,灾蠲、奏报收成及奏销制度与之共同构筑为地方行政体系,搭建出灵活变动的腾挪区间。太平天国战争以后,清廷的财政运转以筹饷一事为轴心展开,徽州的田赋经历充饷、抵征和清理恢复征收的政策转变。在曾国藩的治理下,战时抵征的战后延续以及战后征收定价的确立,均处在长江中下游的减浮浪潮之中。为了尽可能地增加实额,在有限的已经恢复生产的地区进行有效的征收,曾国藩将州县田赋附加在耗羡归公之后以一两五钱为限合法化,并打通了银元、白银、制钱三种货币在田赋缴纳中的应用。从减额到限定田赋附加背后是“减浮额以增实收”的理念贯彻,是减少基数与提升税率的方法偷换。光绪清赋是清廷覆灭之前迫于庚款压力,在皖省最后一次尝试展复旧额。此案安徽省清赋总额近原荒的30%,但徽州清赋总额不及原荒的5%。清赋之时,徽州钱粮控案纷纷,“光绪歙县公控钱粮案”便是徽州士绅利用“曾文正公定章”反对田赋额外附加的一次集中诉控。事实证明,曾国藩的“改章”,将“耗羡”上调至正赋的20%至40%之间,实际上是将这种“不法”行为在地方“合法化”,以“附加”的方式在田赋上获得地方行政经费。统观曾国藩核定征收定价至清赋期间这一时期徽州社会的变化可知,在银钱比价波动下,征收定价与奏销折价之间的剪刀差,成为衡量地方公费规模的重要指标,田赋实征则成为官员、胥吏和士绅三方的角力场。
浦晗[10](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认为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二、《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目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献考察 |
第一节 考察缘由 |
一、作家别集文献保存较少 |
二、福建地方诗歌总集文献丰富 |
第二节 现存文献的馆藏及版本考察 |
一、现存文献的馆藏情况 |
二、现存文献的版本情况 |
第三节 已佚文献的着录考察 |
一、已佚文献着录书目种类 |
二、已佚文献的着录特点 |
第四节 文献考察结果分析 |
一、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发展特点 |
二、原因分析 |
第二章 明代福建各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发展历史 |
第一节 福州府的省级、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一、省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二、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第二节 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一、明郑岳《莆阳文献》 |
二、明昌应时《郊居诗抄》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三节 泉州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一、明何炯《清源文献》 |
二、明朱炳如等《温陵留墨》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四节 其他府地方诗歌总集的零星编纂 |
一、建宁府:《建宁诗选》《潭阳文献》《潭阳文献录》 |
二、邵武府:《樵川二家诗》 |
三、汀州府:《杭川风雅集》《临汀集》 |
第三章 清代福建各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发展历史 |
第一节 省级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勃兴 |
一、清代前期(清初至雍正) |
二、清代中期(乾嘉) |
三、清代后期(道光后至清末) |
第二节 泉州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繁荣 |
一、清陈澍《螺阳文献》 |
二、清柯辂《清源文献纂续合编》 |
三、清周学曾等《温陵赋钞》 |
四、清陈国仕《丰州集稿》 |
五、其他诗歌总集 |
第三节 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兴盛 |
一、清郑王臣《莆风清籁集》 |
二、清涂庆澜《国朝莆阳诗辑》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四节 邵武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异军突起 |
一、清朱霞《樵川二家诗》 |
二、清周揆源《昭阳扶雅》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五节 其他各府编纂的零星出现 |
一、清江远涵《建阳诗钞》 |
二、清杨澜等《汀南廑存集》 |
三、清高镛《剑浦诗编》 |
四、清何澄《台湾杂咏合刻》 |
五、其他诗歌总集 |
第四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因素研究 |
第一节 编纂者 |
一、官吏、乡绅 |
二、学者、诗人 |
三、藏书家、刻书家 |
第二节 编纂缘由 |
一、倡导诗派振兴风雅之旨 |
二、乡邦人文之盛与遗文散落的巨大反差 |
三、征文考献,以备一郡之典 |
四、“接迹前人,流示后昆” |
第三节 选录标准 |
一、“以人而存其诗”的选人标准 |
二、“因诗而存其人”的选诗标准 |
第四节 编纂材料来源 |
一、前人所编的诗歌总集 |
二、先贤诸家遗文 |
三、石刻藓壁、题画诗、稀见方志等 |
第五节 编纂体例 |
一、正文编排 |
二、附件编排 |
第五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学意义 |
第一节 梳理福建文学发展脉络 |
一、编纂理论概括文学发展脉络 |
二、编纂实践体现诗歌发展脉络 |
第二节 拓展了福建诗人群体研究 |
一、拓展了结社诗人群体研究 |
二、拓展了家族诗人群体研究 |
第三节 拓展了福建诗歌批评研究 |
一、诗歌总集编纂者自撰诗话文献 |
二、人物小传辑评中富含诗歌批评文献 |
三、诗歌评注中富含诗歌批评观点 |
第六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献价值 |
第一节 保存诗歌文献 |
一、仅存之作 |
二、集外之作 |
三、集内之作 |
第二节 保存作者资料 |
一、人物传记 |
二、人物辑评 |
三、诗话中的作者资料 |
第三节 其他史料记载 |
一、历史事件史料 |
二、地方特色文化史料 |
三、其他文化史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二、武周文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三、主要论题与思路 |
四、基本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类别与特点 |
第一节 敦煌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
一、敦煌遗书的发现与整理 |
二、经典传钞与民间丛钞的并行流传 |
三、中原文人的诗歌与文章 |
第二节 吐鲁番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
一、吐鲁番文书的发掘与整理 |
二、零碎残片的杂抄散写 |
三、西州民间的书信与俗文学 |
第三节 日藏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
一、日藏古钞本的源流与藏所 |
二、文学典籍与文人小说的佚存 |
三、日人重钞:忠于底本的抄写态度 |
第二章 敦煌写本武周诗文残卷 |
第一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梳理 |
一、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汇录 |
二、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概貌 |
第二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文献价值 |
一、久佚诗文的辑佚价值 |
二、存世篇章的校勘价值 |
三、唐集唐抄的文本还原 |
第三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文学价值 |
一、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文学价值总论 |
二、刘希夷《白头翁》与七言歌行的性质演变 |
第三章 敦煌写本《珠英学士集》 |
第一节 《珠英集》与武周时期的文人唱和 |
一、珠英学士成员再考 |
二、《珠英集》与珠英学士之交游唱和 |
三、《珠英集》与武周文坛之唱和环境 |
第二节 《珠英集》与武周诗歌选学的演进 |
一、崔融的选诗趣味与时代诗风的体现 |
二、唐前诗歌选学的兴起与发展 |
三、《珠英集》在唐人选唐诗中的先驱意义 |
第三节 《珠英集》与三教思想的文学影响 |
一、《三教珠英》编纂与初唐三教关系论略 |
二、敦煌本《珠英集》残卷的三教内涵 |
三、三教融合对武周文学的深层影响 |
第四章 古钞本《李峤杂咏诗》 |
第一节 古钞本《杂咏诗》的发现与流传 |
一、李峤诗文集版本源流考述 |
二、敦煌本《杂咏诗》的发现 |
三、日藏本《杂咏诗》的流传 |
第二节 古钞本《杂咏诗》的注释 |
一、《杂咏诗》注本系统 |
二、《杂咏诗》注者问题 |
三、《杂咏诗》所见唐人注唐诗特点 |
第三节 《杂咏诗》与初唐咏物诗的历史变革 |
一、形制:从咏物单篇到咏物组诗 |
二、咏法:从物的描摹到情的寄寓 |
三、功用:从社交抒情到启蒙示范 |
四、体裁:从五言短诗到长篇歌行 |
第四节 《杂咏诗》与日本平安朝的诗歌发展 |
一、《杂咏诗》的东传与平安初期的咏物风尚 |
二、《杂咏诗》在道真咏物诗中的受容与变容 |
三、句题诗的先声:一场中秋诗宴引发的思考 |
第五章 正仓院写本《王勃诗序》 |
第一节 院本《诗序》的发见始末及文本面貌 |
一、院本《诗序》的发见与研究 |
二、院本《诗序》的文本面貌 |
第二节 院本《诗序》的实证功用 |
一、王勃文集的唐本还原 |
二、王勃诗序的重新解读 |
三、王勃生平的补充订正 |
第三节 院本《诗序》的文体审视 |
一、诗序文体与集会诗序 |
二、唐前集会诗序的肇端与演进 |
三、集会诗序与集会诗歌的关系 |
第四节 王勃诗文与日本汉文学的发展 |
一、《王勃集》东传日本之经纬 |
二、王勃诗文于奈良朝汉文学之影响 |
三、王勃诗文于平安朝汉文学之影响 |
第六章 日藏古本唐传奇《游仙窟》 |
第一节 《游仙窟》的湮没与回传 |
一、古本《游仙窟》的湮没 |
二、古本《游仙窟》的回传 |
第二节 《游仙窟》的内容与主旨 |
一、身份猜想:十娘五嫂为“别宅妇”的可能性 |
二、内容定位:落魄才子与别宅妇的爱情传奇 |
三、主旨探微:理想幻灭本质的影射 |
第三节 从《游仙窟》看唐代诗与小说的文体交融 |
一、《游仙窟》小说融诗的具体情况 |
二、《游仙窟》小说融诗的叙事功能 |
三、《游仙窟》小说融诗的语言特质 |
第四节 《游仙窟》与唐传奇的情感表现 |
一、以诗书为载体:诗歌传情与书信陈情 |
二、以实物为承托:咏物言情与赠物定情 |
总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通报》创立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文化格局 |
一、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活动 |
二、19 世纪后期的实践性汉学家 |
第二节 19 世纪法国本土的汉学格局与《通报》的创立 |
一、19 世纪法国专业汉学机构和汉语教学 |
二、《通报》的创立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通报》概况 |
第一节 《通报》的前身——《远东杂志》 |
一、考狄的《远东杂志》概况 |
二、《远东杂志》的文章梳理 |
三、《远东杂志》与《通报》 |
第二节 《通报》概况 |
一、《通报》的关注范围 |
二、《通报》的栏目设置 |
三、《通报》的历任主编 |
四、《通报》的发行情况 |
第三节 《通报》的作者群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报》的内容(上)——《补充索引》中的主题研究 |
第一节 《通报》目录索引中的研究主题分布 |
一、《通报》目录索引 |
二、《通报》的主题内容与研究领域分布 |
三、《通报》汉学主题分类 |
第二节 《通报》的文献学研究 |
一、语言比较研究 |
二、碑铭及各种考古材料的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报》的内容(下)——《补充索引》的地区研究 |
第一节 《通报》西域地区研究 |
一、西域地区文章分类 |
二、《通报》西域史地探险纪事 |
第二节 《通报》的“Tibet”研究 |
一、“Tibet”文章分类 |
二、《通报》西藏探险纪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报》的发展与20 世纪上半期的法国汉学 |
第一节 《通报》汉学地位的确立 |
一、《通报》的撰稿人特征 |
二、《通报》的汉学定位 |
三、开放的汉学交流平台 |
四、《通报》的影响力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 |
一、专业汉学范围的专精 |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入 |
三、不断完善的研究方法和持续加强的学术自觉 |
四、法国学界与中国学界的交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空间、时间范围和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中原十国金文研究现状简述 |
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上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汇编与校注 |
第一章 卫国 |
第一节 卫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卫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5件) |
一、(?)伯(?)组 |
二、卫侯组 |
三、夫人组 |
四、其它 |
第二章 许国 |
第一节 许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许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
第三章 陈国 |
第一节 陈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陈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7件) |
第四章 应国 |
第一节 应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应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81件) |
第五章 胡国 |
第一节 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0件) |
第六章 郑国 |
第一节 郑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郑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
第七章 蔡国 |
第一节 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1件) |
第八章 宋国 |
第一节 宋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宋国铜器铭文风格简议 |
第三节 宋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0件) |
第九章 凡国 |
第一节 西周时期的凡国 |
第二节 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7件) |
第十章 虢国 |
第一节 虢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虢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9件) |
一、虢季组 |
二、虢仲组 |
三、虢叔组 |
四、虢伯组 |
五、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及其附近墓葬所出铜器 |
六、虢姜组 |
七、城虢组 |
八、郑虢组 |
下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问题综合研究 |
第十一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专题研究 |
第一节 胡应姬鼎铭文补释 |
第二节 (?)凡伯怡父鼎铭文新释 |
第三节 卫夫人鬲人名研究 |
第四节 宝皿鼎的中的人名和作器时代讨论 |
第五节 商周青铜盉为“水器”说补证 |
第六节 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墓主身份献疑 |
第十二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历史问题研究 |
第一节 西周末年郑国东迁路线试探 |
第二节 西周早期许国历史地理问题补说 |
第三节 西周陈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四节 西周应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五节 西周胡国姓氏问题研究 |
第六节 西周蔡国始封地问题考辨 |
第七节 西周宋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八节 由蔡侯申缶论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现象 |
附录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 |
一、卫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卫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卫国金文地名索引 |
(三)卫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二、许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许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许国金文地名索引 |
(三)许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许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陈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陈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陈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陈国金文通婚索引 |
(四)陈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应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应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应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应国金文地名索引 |
(四)应国金文名物索引 |
(五)应国金文职官索引 |
五、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胡国金文名物索引 |
(四)胡国金文国名索引 |
(五)胡国金文通婚索引 |
六、郑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郑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郑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郑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郑国金文通婚索引 |
七、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蔡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蔡国金文通婚索引 |
八、宋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宋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宋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宋国金文地名索引 |
(四)宋国金文名物索引 |
(五)宋国金文职官索引 |
九、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十、虢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虢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虢国金文名物索引 |
(三)虢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四)虢国金文职官名索引 |
(五)虢国金文地名索引 |
(六)虢国金文族名索引 |
(七)虢国金文通婚索引 |
引书简称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5)清代福建官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福建官刻的源流 |
第一节 宋元明时期的福建官刻 |
一、宋代福建官刻的勃兴 |
二、元代福建官刻的沉寂 |
三、明代福建官刻的繁荣 |
第二节 清代福建官刻的兴盛与式微 |
一、清初福建官刻的停滞 |
二、清中期福建官刻的恢复与兴盛 |
三、清末福建官刻的式微 |
第二章 清代福建道以上各级官刻 |
第一节 总督、巡抚、学政等刻书 |
一、镇闽将军 |
二、闽浙总督 |
三、福建巡抚 |
四、福建督学道、提督学院 |
五、福建布政使司 |
六、提督东营副总兵 |
七、福建按察使司 |
第二节 各道刻书 |
一、福建盐法道 |
二、分巡巡海兴泉永道 |
三、分巡巡海汀漳龙道 |
四、分巡延建邵道 |
五、分巡台厦(湾)道 |
第三节 晚清新设衙门刻书 |
一、福建官书局 |
二、福建通商总局 |
三、总理船政事务衙门 |
第三章 清代福建各府(州)、县官刻 |
第一节 闽东地区 |
一、福州府 |
二、兴化府 |
三、福宁府 |
第二节 闽南地区 |
一、泉州府 |
二、漳州府 |
三、永春州 |
第三节 闽北地区 |
一、延平府 |
二、建宁府 |
三、邵武府 |
第四节 闽西地区 |
一、汀州府 |
二、龙岩州 |
第五节 台湾地区 |
一、南明郑氏时期(1661-1683) |
二、台湾府时期(1683-1888) |
三、附台湾行省时期(1888-1894) |
第四章 清代福建官办书院与新式学校刻书 |
第一节 书院的性质、功能和书院刻书的归属问题 |
一、书院的性质和功能 |
二、书院刻书的归属问题 |
第二节 福州四大书院刻书 |
一、鳌峰书院 |
二、凤池书院 |
三、正谊书院 |
四、致用书院 |
第三节 各府(州)、县官办书院刻书 |
一、各府(州)、县官办书院刻书情况 |
二、各府(州)、县官办书院刻书举例 |
第四节 新式学校的出现及其刻书 |
一、新式学校的出现 |
二、新式学校的刻书 |
第五章 清代福建官刻的特征 |
第一节 版本和内容特征 |
一、版本特征 |
二、内容特征 |
第二节 编纂、校对和刊刻 |
一、官刻本的编纂 |
二、官刻本的校勘 |
三、官刻本的刊刻 |
第三节 刻书者的类别 |
一、各级官员 |
二、各级衙署 |
三、专门的刻书机构 |
四、书院山长等 |
第四节 资金的来源与使用 |
一、官员刻书的资金来源 |
二、方志刻的资金来源 |
三、书院刻的资金来源 |
四、官刻资金的使用 |
第五节 刻工及其特点 |
一、福建的刻工 |
二、福建刻工的特点 |
三、刻字费 |
第六节 书板的贮藏与管理 |
一、关于藏板的争议 |
二、书板的贮藏 |
三、藏板所有权的变更 |
四、不许买卖 |
五、官刻书板的命运 |
第七节 活字及其优缺点 |
一、福建的活字 |
二、活字的优缺点 |
第八节 官刻与家刻、坊刻之间的关系 |
一、官刻与家刻的关系 |
二、官刻与坊刻的关系 |
第六章 清代福建官刻本的传播 |
第一节 统治者对刻书业的管理 |
一、管制之书 |
二、违碍之书 |
三、党禁之书 |
第二节 官刻本的传播渠道 |
一、官方渠道 |
二、非官方渠道 |
第三节 官刻本的传播对象 |
一、上层精英 |
二、科举士子 |
三、下层群众 |
第七章 清代福建官刻的历史作用 |
第一节 巩固统治 |
第二节 弘扬正学 |
第三节 促进教育 |
第四节 保存文献 |
第五节 工艺传承 |
第八章 结论 |
附录1 知见清代福建官刻名录 |
附表2 清代福建建置沿革表 |
附表3 知见清代福建各级官员与衙署刻书统计表 |
附表4 知见清代福建刻工名讳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一、图书 |
二、学位论文 |
三、期刊论文 |
四、在线数据 |
索引 |
图索引 |
表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琉球久米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本选题的学术史回顾与梳理 |
三、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与核心资料 |
四、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与久米村的形成 |
第一节 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 |
一、明太祖谕遣特使杨载赍诏入琉与泰期奉表入贡 |
二、琉球三山王入贡与明琉宗藩关系的确立 |
第二节 “闽人三十六姓”移居久米村 |
一、明初“赐闽人三十六姓” |
二、久米村的地理位置及其得名缘由 |
三、琉球国对久米村的优待政策 |
第二章 久米村人与中琉关系 |
第一节 久米村人与琉球王国的请封、迎封、谢恩 |
一、久米村人参与的请封前期活动 |
二、请封与迎封使团中的久米村人 |
第二节 久米村人与朝贡贸易 |
一、明清与琉球的朝贡贸易 |
二、入贡使团中的久米村人 |
第三节 久米村的来华留学生与精英学子 |
一、“官生”的派遣 |
二、来闽的“勤学生” |
三、精英学子 |
第三章 萨摩入侵与久米村的“补籍” |
第一节 萨摩藩入侵琉球与久米村人的抗争 |
一、萨摩岛津氏的入侵 |
二、三司官郑迵与久米村的顽强抵抗 |
三、郑迵密信明朝的最后抗争 |
四、萨摩藩的掌控与“隐蔽政策” |
第二节 久米村的衰落与“补籍”政策的实施 |
一、久米村的凋敝 |
二、琉球的“补籍”政策与久米村人口的增加 |
第四章 琉球对外关系中的久米村人 |
第一节 琉球与东南亚中介贸易中的久米村人 |
一、琉球与东南亚各国的海上贸易 |
二、“大航海时代”的久米村人 |
第二节 琉球与朝鲜关系中的久米村人 |
一、出使朝鲜的久米村人 |
二、琉朝使节北京交往中的久米村人 |
第三节 萨、琉、日关系与久米村人 |
一、久米村人出使萨摩藩 |
二、“上江户”使团中的久米村人 |
第四节 久米村人与“异国船”来访交涉 |
一、欧美“异国船”的强行入琉 |
二、久米村人参与“异国船”的交涉 |
第五章 久米村的行政管理与文化传统 |
第一节 久米村的行政与文教 |
一、久米村人的官职 |
二、孔庙的建立与明伦堂的设置 |
第二节 久米村系家谱的编纂及其特色 |
一、久米村家谱编纂的源流 |
二、久米村系家谱的特色 |
第三节 久米村的宗教信仰 |
一、佛教寺庙林立 |
二、天妃信仰盛行 |
三、祖先祭祀崇拜 |
四、琉球与日本本土宗教信仰对久米村的影响 |
第四节 久米村人的生活习俗 |
一、年节习俗 |
二、婚葬习俗 |
三、饮食习俗 |
四、茶道与饮酒 |
第六章 琉球复国运动与久米村的衰亡 |
第一节 日本册封琉球藩王与强行阻贡 |
一、明治政府蓄谋吞并琉球 |
二、牡丹社事件与日本册封琉球藩王 |
三、日本明治政府吞并琉球 |
第二节 久米村人在华的救亡复国运动及其失败 |
一、琉球密使赴华请愿与久米村人在华救亡活动 |
二、林世功的大义殉国与复国运动的失败 |
三、琉球亡国后的久米村衰败 |
第七章 久米崇圣会与门中会 |
第一节 久米崇圣会的建立及其活动 |
一、久米崇圣会的建立与发展 |
二、至圣庙的兴建 |
三、至圣庙的祭孔活动 |
四、“久米孔子塾”讲座 |
五、人才培育与崇圣会文库的设立 |
第二节 门中会的建立与发展 |
一、阮氏我华会 |
二、毛氏国鼎会 |
三、陈氏华源会 |
四、王氏槐王会 |
五、梁氏吴江会 |
六、久米林氏会 |
第三节 久米村“闽人三十六姓”后裔赴福建寻根访祖 |
一、阮氏我华会的寻访 |
二、毛氏国鼎会的寻访 |
三、陈氏华源会的寻访 |
四、王氏槐王会的寻访 |
五、梁氏吴江会的寻访 |
结语 |
附录1 久米村主要姓氏一览表 |
附录2 历代久米村总役(总理唐荣司)一览表 |
附录3 近世久米村的位阶及官位 |
附录4 久米村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等教育国际合作 |
二、中外合作办学 |
三、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三节 文献述评 |
一、研究综述 |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四、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本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竞争力理论 |
一、区域竞争力理论概述 |
二、中俄合作办学与中俄区域竞争力 |
第二节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
一、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
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与中外合作办学 |
第三节 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及其原则 |
一、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 |
二、中外合作办学基本原则 |
第三章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 |
第一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 |
一、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总体指导意见 |
二、中俄行业合作对人才的需求 |
三、中俄两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客观实际 |
第二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规格 |
一、各省市(自治区)对“一带一路”建设人才规格的要求 |
二、各大类行业对“一带一路”建设人才规格的要求 |
第四章 俄罗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析 |
第一节 俄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概况 |
一、2018QS综合排行榜俄罗斯上榜高校 |
二、2018QS学科排行榜俄罗斯上榜高校情况 |
三、2018QS区域排行榜俄罗斯上榜高校情况 |
四、2018QS就业排行榜俄罗斯上榜高校情况 |
第二节 俄罗斯国立大学集团的相关分析 |
一、俄罗斯国立大学集团具备众多优势学科资源 |
二、俄罗斯国立大学集团具备高性价比学费优势 |
第三节 俄方知名高校的个体分析——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为例 |
一、学校师资、学术、国际化水平等概况 |
二、参与国际合作的学科、课程资源 |
第五章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规模 |
一、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规模现状 |
二、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规模发展变化情况 |
第二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结构分析 |
一、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层次结构 |
二、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学科类别与专业结构 |
三、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师资结构 |
四、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教学与课程设置 |
第三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中方高校与俄方高校 |
一、中方高校 |
二、俄方高校 |
第四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招生与学生毕业 |
一、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招生 |
二、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学生的毕业与就业 |
第五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经费 |
一、本科层次中俄合作办学学费标准 |
二、研究生、高职层次中俄合作办学学费标准 |
三、对中俄合作办学经费来源的思考 |
第六章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面临的困境和具备的优势 |
第一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面临的困境 |
一、来自俄罗斯高等教育方面的困境 |
二、中俄合作办学面临激烈的生源竞争 |
三、来自中俄合作办学自身发展的困境 |
第二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具备的优势 |
一、当前我国政策环境有利于中俄合作办学的发展 |
二、中俄合作办学的发展现状存在若干优势 |
三、中俄经贸、文化合作为教育合作带来了契机 |
四、欧美国际留学市场的变动为中俄教育合作带来了契机 |
第七章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个案研究 |
第一节 中俄合作办学项目个案研究 |
一、D项目基本信息 |
二、D项目招生、毕业与学费 |
三、D项目培养方案 |
四、D项目师资情况 |
第二节 中俄合作办学非法人设置机构人才培养个案研究 |
一、江苏圣理工学院基本信息 |
二、江苏圣理工学院的沿革与管理机制 |
三、江苏圣理工学院的招生与学费 |
四、江苏圣理工学院本科层次专业的培养方案 |
五、江苏圣理工学院硕士层次专业的培养方案 |
六、江苏圣理工学院的师资情况 |
第三节 中俄合作办学法人设置机构人才培养个案研究 |
一、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基本信息 |
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沿革与管理机制 |
三、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招生与学费 |
四、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本科层次专业的培养方案 |
五、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硕士层次专业的培养方案 |
六、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师资情况 |
第八章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原则与策略 |
第一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原则 |
一、服务中俄合作原则 |
二、优先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急需人才原则 |
三、突出“俄语+专业”特色原则 |
第二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
一、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方面的党建工作 |
二、解决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加大研究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模 |
四、基于中俄合作对人才的需求和高校实际调整学科专业布局 |
五、利用俄当前力推教育国际贸易的契机,大力引进俄方优质教育资源 |
六、构建中俄学分互换体系,促进学生国际流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福建自贸区内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移与衔接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动机与目的 |
(一) 福建自贸区的特殊性 |
(二) 工伤保险在劳动力流动中的重要性 |
三、研究现状 |
(一) 劳动力流动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
(二) 社会保险转移衔接方式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工伤保险转接的理论基础 |
一、劳动力流动理论 |
二、领域原则 |
三、公民权理论 |
四、社会权理论 |
第二章 福建自贸区与台湾地区工伤保险制度比较分析 |
一、福建自贸区工伤保险制度概述 |
(一) 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 |
1、前期阶段:1951年—1996年 |
2、现阶段:1996年至今 |
(二) 工伤保险制度内涵 |
1、工伤保险法律关系 |
2、工伤保险事故认定 |
3、工伤保险给付待遇 |
4、工伤保险基金 |
二、台湾地区职业灾害保险制度概述 |
(一) 台湾地区职业灾害保险制度的发展 |
1、劳工保险有关规定 |
2、劳动基准相关规定 |
3、职灾劳工保护相关规定 |
(二) 台湾地区职业灾害保险制度的内涵 |
1、台湾地区职业灾害保险法律关系 |
2、台湾地区职业灾害保险事故认定 |
3、台湾地区职业灾害保险待遇给付 |
4、台湾地区职业灾害保险基金制度 |
三、福建自贸区与台湾地区工伤保险制度异同点总结 |
(一) 工伤保险法律关系 |
(二) 工伤保险事故种类 |
(三) 工伤事故认定基准 |
(四) 工伤保险基金 |
第三章 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接问题分析 |
一、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移上的问题 |
(一) 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移上的户籍壁垒 |
(二) 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移上的转接制度缺失 |
1、国家层面转接制度的缺位 |
2、福建省层面转接制度的缺失 |
二、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衔接上的问题 |
(一) 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
(二) 两地工伤保险制度差异问题 |
(三) 两地货币制度差异问题 |
第四章 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接制度的构建 |
一、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接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接必要性 |
(二) 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接可行性 |
二、确立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接原则 |
(一) 尊重与包容差异原则 |
(二) 平等原则 |
(三) 自主性与单一性原则 |
(四) 就近原则 |
三、构建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具体转接制度 |
(一) 设立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接专管专辖机构 |
1、设立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机构 |
2、打造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争议处理平台 |
(二) 促进两地工伤保险制度的交流与优化 |
(三) 建立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互认机制 |
1、参保人员范围互认 |
2、费率模式互认 |
3、工伤认定标准互认 |
(四) 制定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计发办法 |
1、确立劳动关系所在地或工作地便利缴费原则 |
2、投保薪资分段计算 |
3、待遇统一核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个人简历和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9)清代田赋定额的地方实践 ——以徽州地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学术史回顾 |
二 问题与思路 |
三 史料与章节 |
第一章 定额入册: 清初的额赋与册籍运作 |
第一节 赋役册籍的编造及保管 |
第二节 产业流转与册籍更新: 《休宁三都六图暑字号弓口册》研究 |
第三节 从户外到户内: 《江南徽州府祁门县汪世盛户粮簿》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额外额内:行政费用的摊派与定额的盈缩 |
第一节 行政费用的摊派与里甲制的变化 |
第二节 里役运作、分户征收与版串定额 |
第三节 实践中的消减: 灾蠲、亏空、积欠与定额 |
小结 |
第三章 减额与增税: 咸同时期的田赋充饷与善后新章 |
第一节 战时财政运作下的田赋 |
第二节 抵作正赋: 亩捐与抵征的流变 |
第三节 钱漕豁免及善后查荒 |
第四节 歙县的抵征与查荒: 以“胡六贵隐匿田粮案”为例 |
第五节 “曾文正公定章”的形成 |
小结 |
第四章 展复旧额的尝试: 光绪清赋与公控钱粮案研究 |
第一节 清赋的背景、缘起与筹备 |
第二节 由省到县: 清赋事宜的开展与落实 |
第三节 徽州的清赋进程及效果 |
第四节 从减浮到清赋: 光绪歙县公控钱粮案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10)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
一 宋杂剧说 |
二 诸宫调说 |
三 傀儡戏说 |
四 民间剧曲说 |
五 宗教仪式说 |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
后记 |
四、《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D]. 范丽琴.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D]. 胡凌燕. 浙江大学, 2021(02)
- [3]《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D]. 丁斯甘. 兰州大学, 2021(09)
- [4]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D]. 孙海燕. 西南大学, 2020(01)
- [5]清代福建官刻研究[D]. 徐长生.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琉球久米村研究[D]. 张沁兰.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刘琪. 厦门大学, 2019(08)
- [8]福建自贸区内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移与衔接制度研究[D]. 林宇莹. 福州大学, 2018(03)
- [9]清代田赋定额的地方实践 ——以徽州地区为中心[D]. 舒满君. 厦门大学, 2018(07)
- [10]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