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体私企成败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韩翼帆[1](2021)在《党报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媒介支持研究 ——以《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河南日报》为例(2010-2019)》文中提出
杜俊奇[2](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徐淑云[3](2019)在《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卫兴华是中国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杰出代表、是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内经济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卫兴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60多年来,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观点。卫兴华还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卫兴华经济思想包含的许多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以卫兴华经济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提出的主要经济理论观点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卫兴华的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等。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多角度阐释卫兴华的经济思想,在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概况和评析,并总结了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点,提出卫兴华经济思想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结论:第一,卫兴华教授是我国着名的经济学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奠基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研究、创新与发展,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创新独到的政策建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第三,卫兴华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第四,卫兴华教授始终强调的“严谨的治学精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的研究学风,力守“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论证、严谨的学风”的“四严”治学格言,为后来的经济学工作者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刘霞[4](2019)在《儒家大同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一个承载着几千年文化积淀的悠悠大国,在诸多经过历史选择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占据绝对优势。它不但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朝代更换,而且对当今社会和当今世界新形象、新面貌的建立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儒家思想中,大同思想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礼记·礼运》篇中明确提到“大同”二字开始,大同世界便成为一代代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标以及贫苦下层群众的生活动力。大同思想中蕴含的平等、共享、和谐、民本等思想不仅在古代产生着久远的影响,更对我们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儒家大同思想的产生及演变。首先,从社会历史条件和人性论基础两方面分析了儒家大同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其次,从先秦孔子的大同思想,汉代董仲舒、何休的大同思想,宋代二程、朱熹的大同思想、近现代康有为、孙中山的大同思想、当代新儒家熊十力的大同思想五个时期呈现儒家大同思想的历史演变。第二部分是儒家大同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历史评价。首先,阐明了儒家大同思想的基本内容即天下为公、平等、和谐。“天下为公”主要体现在经济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政治上实现权利为公、道德上保持公心,“平等”主要体现为“财富为公”的经济平等、“选贤与能”的政治平等、“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社会平等,“和谐”主要体现为诚实守信、关爱弱小的社会氛围。再次,从历史价值、历史局限性两方面对儒家大同思想做历史评价。一方面,儒家大同思想作为一种文化,在历史进程中为我们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不竭动力;为我们提供了先“小康”后“大同”的社会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儒家大同思想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具有以农耕文明为立论基础、执行过程具有阶级性、缺乏现实的实现路径等历史局限性。第三部分是儒家大同思想的当代价值。首先,阐述了儒家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内在一致性以及儒家大同思想对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启示;其次,阐述了儒家大同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以及儒家大同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再次,阐述了儒家大同思想与共享发展理念的内在一致性以及儒家大同思想对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启示;最后,阐述了儒家大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一致性以及儒家大同思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郑春花[5](2019)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提出的“建构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这一新理念,成为当下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热门话题。而如何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使活动型学科课程落地生根成为当前课程改革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和塑造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方式,如何把议题式教学模式贯彻落实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的建构研究能为议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奠定理论基础,因此,议题式教学模式的建构研究至关重要。通过调查研究以及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实现对议题式教学模式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以清晰地逻辑结构展现议题式教学模式的建构成果。研究整体包括四个部分:首先,绪论部分主要对议题式教学模式建构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综述等进行阐述。其次,厘清议题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内涵,阐述议题式教学模式的特征,提出其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的价值。再次,对议题式教学模式建构的现实需要进行调查分析,为议题式教学模式建构提供实践依据。最后,厘清议题式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提出议题式教学模式建构的方法,建构出议题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此外,指出议题式教学模式操作应注意的几项问题。议题式教学模式以议题、情境、问题和活动为核心,凝聚了多种教学方法的精髓,符合新课改建构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亲身经历中,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经验和技能,激发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关键的能力和必备的品格。
吴芳[6](2019)在《1930年代苏联“计划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0年代初,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苏联“一五计划”的成功以及国内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促使苏联“计划经济”思想传入中国。1930年代中国传播苏联“计划经济”思想的媒介是以时事政论刊物、党派机关刊物和各类专业型学术研究刊物为主,传播成员则大体包括新闻记者,赴苏联考察游历的共产党员和国民政府官员等。就传播内容而言,传播成员主要从辨析“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异同、解读苏联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宣传苏联计划经济的优越性以及单纯的赞扬或贬抑苏联计划经济的角度或方式对苏联“计划经济”思想作了较为广泛的介绍和宣传。1930年代苏联“计划经济”思想传播的主要影响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相当多的知识分子对苏联的关注从而对苏联充满艳羡之情,同时也坚定了他们期望学习苏联,走计划经济道路的决心和信心。苏联“计划经济”思想的传播也推动了一些国民政府官员对计划经济的认同,受此影响,国民政府开始确立战时计划经济体制并优先发展重工业。
伍美云[7](2018)在《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演变及其制度嵌入》文中研究指明劳动经济学是以什么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最新版《辞海》(2009年)中关于劳动经济学的定义是“以劳动关系和劳动方式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1980年代初,中国的劳动经济学的教材阐述“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劳动关系问题”;而如今的劳动经济学教材虽然用遣词造句可能存在差异,但基本无一例外地陈述“劳动经济学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各自影响因素以及相互作用关系的经济学分支”。这种表述的差异并不表示某一种阐述是错误的,而恰恰体现了在中国劳动经济学本身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之初,劳动关系是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而现在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两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至少从大学博士点设置角度来看是这样的),这意味着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劳动经济和劳动关系研究都发生了巨变。中国劳动关系研究从最初的劳动经济研究逐渐发展独立出来,如果能对它的变化、发展有更好的的认识与理解,将从一个侧面加深我们对劳动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认识。研究的发展变化是否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轨迹或者学科发展本身的规律?本文意在探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关系研究是如何发展、演变的?什么因素影响了这种变化?在中国劳动关系发展轨迹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趋同的情况下,中国劳动关系的研究是与它们趋同还是保持自身的特征?对研究、学科发展的研究是劳动经济或劳动关系自身理论无法解答的,而需要诉诸于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等学科。因此,本文从这些学科视角回顾了关于如何刻画研究特征、知识产生路径及研究演变与国家传统等方面的理论,同时,对已有对劳动关系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借鉴制度主义学者的“制度嵌入”概念,构建了一个涵盖政治经济制度环境、劳动关系政策和学术传统三维度的制度嵌入分析框架,以对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演变和它与别国可能存在的差异进行解释性分析。同时,在研究方法上,基于对理论框架、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及研究动机的综合考虑,本文选取了历史与逻辑的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首先,由于本文在文献分析过程中发现劳动关系的定义存在模糊性,而这是整个研究的基础。因此,本文在已有的劳动关系概念辨析研究基础上,从词源考证、经济基础以及几个主要相近术语比较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劳动关系是一个随着时间变化的概念,且语言不同会影响概念的含义。它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以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核心主体的经济社会关系。第二,基于研究特征刻画的理论回顾,从学科视角、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关注群体、主要贡献、国际化等维度对1978-2015年劳动关系研究的CNKI期刊论文进行分阶段量化分析,归纳该研究领域的变化和特征。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关系研究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学科专业及理论等维度均有变化,但这种变化的深层存在着部分稳定不变的特征。第三,通过与美国和德国(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欧洲大陆模式的典型代表)劳动关系的研究发现,尽管各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关系实践持续趋同,且研究的跨国交流增多,但无论是劳动关系研究理念、研究方法还是学科视角,各国家研究差别仍然存在。第四,基于构建的制度嵌入分析框架,本文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经济制度环境、劳动关系政策及学术传统三方面对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表明政治经济制度环境和劳动关系各阶段的变化直接影响了研究的变化,而学术传统的影响,使得中国劳动关系研究具有相对稳定性、保持自身的特征,说明研究是嵌入国家传统的,具有制度嵌入性。无论是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演变还是其稳定性及与他国的不同,都体现了中国劳动关系研究,乃至社会科学研究的制度嵌入性。其中,动态变化体现了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和劳动关系制度的对研究的影响作用,而其内部稳定和横向比较的差异强调了学术传统的持续作用。因此,在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国家情境仍然重要,应当重视历史社会等情境分析。
吴雅静[8](2018)在《Z酒业经销公司服务差异化营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酒类企业经过2003—2012年发展的“黄金十年”之后,近些年受国家限制“三公消费”和消费者需求多元化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特别是对于经销企业来说,酒类经销企业是酒类产品流通的一个重要领域,曾经是酒类产品到终端、到消费者的主要渠道,买卖差价的巨大利润促使酒类经销企业繁荣壮大,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经销商的这种优势逐渐丧失,大量的酒类品牌绕开代理层,直接入驻B2C平台,价格直接摆在消费者面前,给酒类经销商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经销企业本质上是属于流通行业,而流通行业本质上也属于服务业,所以经销就是一种服务,在这样的定位指导下,国内许多经销商慢慢开始向服务商转变,做起了服务营销。而怎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把经销服务做成品牌,就必须要采用差异化,差异化的服务营销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迅速树立公司的品牌形象,巩固自身市场并获取利润。酒类经销企业要想在新时代不被淘汰,就必须要重新厘定自己的经营地位。本文以一家区域性酒类经销企业—Z酒业经销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服务营销理论和差异化营销理论为指导,利用顾客调查问卷,分析Z酒业经销公司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运用消费者市场调查找出Z酒业经销公司发展的市场机遇、运用STP理论对Z酒业经销公司服务对象进行市场细分、定位。最后,通过SWOT分析方法,找出Z酒业经销公司实施差异化服务营销的依据,并尝试提出差异化的服务营销策略,以及保障此策略顺利实施的条件。本文对Z酒业经销公司服务品牌进行了差异化定位,然后利用服务营销7P理论,从服务品牌、服务产品、服务渠道、服务过程、服务人员、服务推广、服务展示等方面提出服务差异化营销的具体策略,以求为广大酒类经销企业解决服务营销问题提供参考。
王杏芝[9](2018)在《全球恐怖主义治理: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沙特阿拉伯和新加坡两国所开展的改造实践,分析论证了“恐怖主义‘去极端化’治理”的可能途径、未来趋势,以及“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治理”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不断恶化的国际恐怖主义形势凸显出全球恐怖主义治理的不足,即治理规则和理念滞后所带来的全球恐怖主义治理赤字和低效。在极端思想不断蔓延的背景下,各国政府认识到“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是“去极端化”治理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已经着手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索“去极端化”治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各国实施了各具特色的“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方案。这些改造有共性——改造以国家为主导、以监狱为依托、重视社会力量的参与,也有差异,即政府投入度不同、社会和市场参与度不同。为了寻找“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成效的影响因素,本文以沙特阿拉伯和新加坡的改造项目为分析案例,通过分析两国开展改造项目的背景、描述改造方案内容和手段,总结其经验教训。两国改造实践为“去极端化”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即深化监狱内改造和优化监狱外改造。与此同时,两国改造实践也指明了“去极端化”治理的发展趋势——理手段的软硬兼施和治理机制的全面综合。最后,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虽然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却可以在多国治理实践的基础上找到影响“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成效的三个因素——国家发展能力和政治能力的强弱以及公民社会的活跃程度。
刘刚[10](2018)在《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与实践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大的民族地区,区域内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共处交融关系是中华民族统一和谐的重要表征,民族团结是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和核心。针对新疆部分区域中存在极少数群体欲民族分裂而施以暴力恐怖活动的现象,打击暴恐,维护稳定,在各民族人民群众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就成为新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由此,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现实及理论研究工作也成为新疆乃至全国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焦点。鉴于我国及新疆民族工作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导向,论文首先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中不仅包含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经典作家民族思想中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观点,也增加了作为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者在此方面的理论观点。同时,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思想资源内容,对孙中山、费孝通的民族思想观点,以及当代西方学者如涂尔干、帕森斯、哈贝马斯的相关民族思想方面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概略阐述。鉴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复杂性及其研究的跨学科形态,需要在民族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相关理论方面寻求并确定民族团结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施行的理论依据。其次,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进行了表述,界定了民族、团结、民族团结诸概念,依据相关理论分析了民族团结的本质为社会团结,提出本文核心概念——民族的社会团结,对其构成基础——民主民生及德治法治及在民族团结中的作用进行了阐释。再次,是对新中国和新疆民族团结工作及民族团结教育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述论,并对新中国和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所取得的经验及特征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接下来,是对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分析,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实地考察。从调查对象方面分为中小学师生、高校大学生、社区农牧区各民族群众三个群体。通过调查掌握了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现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高校教育、中小学教育和城市社区农牧区教育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加强及改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及活动的实践对策。在此基础上,对新疆民族团结教育从理论方面进行了思考,以民族团结的本质是“民族的社会团结”为核心概念,也使其成为中国及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理念。以民族的社会团结概念为圭臬,为增进民族团结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从新疆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社会化策略思考。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化策略从政治基础、经济保障、社会转型、文化引领等诸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较为宏观而概括的策略内容,对新疆民族团结工作和民族团结教育有效实施是一个方向性的指导。论文创新之处有三点:一是对新疆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教育历程及基本经验,以当代民族团结教育的视角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出了一些观点,为新疆民族团结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提供了资料。二是在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内容分析、历史考察、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疆民族工作及民族团结教育提出了实践策略及理论思考,在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研究、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实践、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等方面能给予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以参考借鉴。三是在对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现实、历史等诸方面进行考察和研究之后,提出民族的社会团结概念,成为本论文理论思考和实践策略提出的核心概念。论文的不足之处:一是研究者相关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及文化学等学科理论底蕴较浅,相关理论观点及研究成果还没能充分深入地结合进本研究。二是研究方案中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在研究过程中和分析资料中出现问卷结果和访谈结果有矛盾之处。论文问卷和访谈资料分析处理还显粗浅,远未达到详尽的程度。三是研究者的语言障碍、民族间思维的差异问题,使本研究受到影响。这些问题均需后续的研究、思考及资料的继续补充处理来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二、个体私企成败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个体私企成败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2)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内容与框架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
(二)“党外”的概念 |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
(四)选好选准主委。 |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
(一)政治优势 |
(二)智力资源优势 |
(三)利益表达优势 |
(四)社会活动优势 |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
(一)建国初期 |
(二)改革开放初期 |
(三)新时期 |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
一、内部监督内容 |
二、内部监督实践 |
三、内部监督成效 |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
一、制度基础 |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
二、法理依据 |
(一)根本法依据 |
(二)专门法依据 |
(三)行业法依据 |
(四)有关法规依据 |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
(一)宗教界 |
(二)工商联 |
(三)村委会 |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
(一)内外监督不力 |
(二)外部环境影响 |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
(一)统领推进作用 |
(二)警示威慑作用 |
(三)法治保障作用 |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立体监督 |
四、坚持务实管用 |
五、坚持理论创新 |
六、坚持用权公开 |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
三、谈心谈话机制 |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
五、廉政诫勉机制 |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
后记 |
(3)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 |
一、家庭背景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熏陶 |
二、抗日战争年代曲折求学经历 |
三、建国初期走进经济学殿堂 |
四、任教初期对经济学理论的探索 |
第二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发展 |
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坚持与发展 |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 |
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第三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深化 |
一、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理解 |
二、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 |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内涵 |
第二章 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卫兴华对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及贡献 |
一、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阐发 |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化与发展 |
三、在争鸣中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
四、对马克思价值论和财富论的关系探索 |
五、对生产劳动论的理解 |
第二节 卫兴华对生产力理论及再生产理论的认识与探索 |
一、对生产力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二、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认识 |
第三节 卫兴华对《资本论》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 |
一、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探究 |
二、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认识 |
三、对马克思股份制理论的认识 |
四、对《资本论》当代价值的研究 |
第三章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第一节 卫兴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
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的分析 |
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的把握 |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 |
一、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性 |
二、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
第三节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究 |
一、对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与实践成就的分析 |
二、阐明实行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
三、对公有制存在形式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辨析 |
四、对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认识 |
五、主张应扭转公有制为主体向私有制为主体演变的趋势 |
第四章 卫兴华对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研究 |
一、强调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基础作用 |
二、对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形成与实践的探索 |
三、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探讨 |
四、对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认识 |
第二节 对贫富分化与共同富裕问题的探索 |
一、关于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
二、对贫富分化产生的原因考察 |
三、提出消除贫富分化,实现公平分配的对策 |
第三节 对分配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 |
一、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阐释 |
二、对公平和效率提法演变的考察 |
三、主张效率与公平并重和统一 |
四、对效率与公平问题不同意见的评析 |
第五章 卫兴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 |
一、对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正确认识 |
二、阐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统一的理论依据 |
三、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与辨析 |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过程的总结和评析 |
一、准确把握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曲折历程 |
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和发展过程的探索 |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曲折原由的探析 |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
一、从资源配置视角阐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二、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 |
三、对新时代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构 |
第四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研究 |
一、阐释了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内在关联 |
二、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 |
三、强调宪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根本框架 |
四、主张以法治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
第六章 卫兴华其他方面的经济思想 |
第一节 关于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
一、强调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是党的执政基础的观点 |
三、主张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
第二节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 |
一、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
二、对贬公扬私、妖魔化国企、主张“国退民进”等观点的辩驳 |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
四、强调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
五、落实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 |
第三节 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解 |
一、从生产力和价值标准相统一的视角把握经济发展问题 |
二、强调创新驱动和体制转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
三、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问题 |
第七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征 |
第一节 坚守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阵地 |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现实经济问题 |
三、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
四、从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第二节 勇于对重大经济理论是非问题进行辨析 |
一、对错解、误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观点的批驳 |
二、对错解、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观点的辨析 |
三、对经济概念的混淆和误解进行澄清 |
第三节 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实践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一、关注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课题 |
二、紧扣经济发展实践,把握时代脉搏 |
第四节 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 |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 |
第八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一、注重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
二、提出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三、厘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
一、卫兴华提出的许多经济理论观点与中央决策精神相吻合 |
二、卫兴华对改革开放实践进行科学评价 |
第三节 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教材的编写是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关键 |
三、关注政治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进展 |
四、对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 |
第四节 卫兴华治学精神对后来理论工作者的启示 |
一、严谨的治学方法和严格的治学态度 |
二、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传递马克思主义信仰 |
三、心系祖国和人民,关注国家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儒家大同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现状研究 |
1.国内现状研究 |
2.国外现状研究 |
(三)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论文研究方法 |
2.论文创新之处 |
一、儒家大同思想的产生及演变 |
(一)儒家大同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人性论基础 |
1.儒家大同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2.儒家大同思想产生的人性论基础 |
(二)儒家大同思想的演变 |
1.先秦孔子的大同思想 |
2.汉代董仲舒、何休的大同思想 |
3.宋代二程、朱熹的大同思想 |
4.近现代康有为、孙中山的大同思想 |
5.当代新儒家熊十力的大同思想 |
二、儒家大同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历史评价 |
(一)儒家大同思想的基本内容 |
1.天下为公 |
2.平等 |
3.和谐 |
(二)儒家大同思想的历史评价 |
1.儒家大同思想的历史价值 |
2.儒家大同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三、儒家大同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儒家大同思想对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启示 |
1.儒家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内在一致性 |
2.儒家大同思想对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启示 |
(二)儒家大同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
1.儒家大同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 |
2.儒家大同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
(三)儒家大同思想对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启示 |
1.儒家大同思想与共享发展理念的内在一致性 |
2.儒家大同思想对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启示 |
(四)儒家大同思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
1.儒家大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一致性 |
2.儒家大同思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特色与不足 |
1.研究的特色 |
2.研究的不足 |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概述 |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实践要求 |
1.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2.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要求 |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概念界定 |
1.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
2.议题式教学与问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和议题中心教学的关系 |
3.相关教学模式的模型 |
(三)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
1.以议题为引线,兼具引领性、开放性和思辨性 |
2.以学生为本,指向核心素养,落实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要求 |
3.基于问题情境,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
4.采用逆向教学设计,实现教、学、评的高度统一 |
(四)议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价值 |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
2.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3.有利于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师生共同参与,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 |
4.顺应新课改的号召,体现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要求 |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建构的现实需要调查分析 |
(一)调查过程及数据分析 |
1.调查的目的和调查思路 |
2.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和调查的过程 |
3.调查的数据分析及结果 |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建构的现实需要分析 |
1.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思想,促进专业化成长的需要 |
2.改变学生浅层学习,促使学生转变学生方式的需要 |
3.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内容化发展的需要 |
三、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建构的目标、要素、路径和方法 |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建构的目标 |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的要素 |
1.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的要素构成维度 |
2.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的要素构成分析 |
(三)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建构的路径 |
1.以核心素养目标体系为指引 |
2.以学科内容为依据 |
3.以议题为统领 |
4.以情境为载体 |
5.以活动为组织方式 |
(四)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建构的基本方法 |
1.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目标体系建构的方法 |
2.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过程体系建构的方法 |
3.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建构的方法 |
(五)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的架构 |
四、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
(一)要贯彻落实活动型学科课程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
(二)要更新教学方式及观念,掌握议题式教学模式的相关要求 |
(三)要着眼学生长远发展,提高组织调控能力,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议题研讨 |
(四)要大力开发利用以时事政治教育为基础的课程资源,拓宽发现议题的渠道,创新议题讨论的情境 |
(五)形成多元化的教学实施保障机制,促使议题式教学模式落地生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案例-《国家财政》 |
附录2 :《国家财政》导学案—来自于贵阳市X老师课堂实录并作适当修改 |
附录3 :议题式教学模式调查问卷 |
后记 |
(6)1930年代苏联“计划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苏联“计划经济”思想在中国传播的背景 |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引发对苏联“计划经济”的关注 |
二、苏联“一五计划”的成功带来示范效应 |
三、国内民族危机的加深迫使中国效法苏联 |
第二章 苏联“计划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上) |
一、传播媒介 |
二、传播成员 |
第三章 苏联“计划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下) |
一、传播内容与形式 |
二、截然不同的两种传播态度 |
第四章 苏联“计划经济”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一、对知识界的影响 |
二、对国民政府的影响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演变及其制度嵌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问题界定 |
1.3 理论文献述评 |
1.3.1 研究特征的刻画 |
1.3.2 知识产生的路径 |
1.3.3 研究的演变与国家传统 |
1.3.4 劳动关系研究的文献回顾 |
1.4 理论框架:劳动关系研究的制度嵌入 |
1.5 研究方法 |
1.5.1 主要研究方法的理论范式和功能定位 |
1.5.2 方法选取的基础 |
1.5.3 采用的研究方法 |
1.6 章节安排 |
1.7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劳动关系”的内涵及经济基础研究 |
2.1 劳动关系概念辨析的相关研究 |
2.2 “劳动关系”的词源学考证 |
2.3 劳动关系的经济基础 |
2.4 相关概念的辨析 |
2.4.1 产业关系 |
2.4.2 劳资关系 |
2.4.3 雇佣关系 |
2.4.4 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
2.5 小结 |
第3章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历史分析(1978-2015年) |
3.1 分析方法 |
3.1.1 历史阶段划分 |
3.1.2 样本选取 |
3.1.3 变量解释 |
3.2 文献数据分析结果 |
3.2.1 总体趋势 |
3.2.2 研究主题 |
3.2.3 方法论维度 |
3.2.4 学科视角 |
3.2.5 关注群体 |
3.2.6 主要贡献 |
3.2.7 国际化趋势 |
3.3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阶段变化与特征 |
3.3.1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阶段(1978-1992年) |
3.3.2 市场为主、计划为辅阶段(1993-2001年) |
3.3.3 民生为本、完善市场改革阶段(2002-2010年) |
3.3.4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2011-2015年) |
3.3.5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特征 |
3.4 小结 |
第4章 劳动关系研究的国际比较 |
4.1 美国劳动关系研究 |
4.1.1 美国劳动关系研究的历史渊源 |
4.1.2 美国劳动关系研究特征 |
4.2 德国劳动关系研究 |
4.2.1 德国劳动关系研究的渊源 |
4.2.2 德国劳动关系研究特征 |
4.3 中、美、德三国的比较分析 |
4.3.1 理论比较 |
4.3.2 研究主题比较 |
4.3.3 研究方法比较 |
4.3.4 学科、专业比较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制度嵌入 |
5.1 政治经济制度环境 |
5.1.1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阶段(1978-1992年) |
5.1.2 市场为主、计划为辅阶段(1993-2001年) |
5.1.3 民生为本、完善市场改革阶段(2002-2010年) |
5.1.4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2011-2015年) |
5.2 劳动关系政策 |
5.2.1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阶段(1978-1992年) |
5.2.2 市场为主、计划为辅阶段(1993-2001年) |
5.2.3 民生为本、完善市场改革阶段(2002-2010年) |
5.2.4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2011-2015年) |
5.3 学术传统 |
5.3.1 “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认识论 |
5.3.2 劳动关系学科发展基础 |
5.3.3 “尊劳”思想传统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劳动关系研究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作者简介 |
(8)Z酒业经销公司服务差异化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主要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本文主要内容 |
1.3.2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差异化营销概念综述 |
1.4.2 服务差异化营销策略综述 |
1.4.3 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分析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服务营销理论 |
2.1.1 服务营销的内涵 |
2.1.2 服务营销的特征 |
2.2 差异化营销理论 |
2.2.1 差异化营销概念 |
2.2.2 差异化营销的作用 |
2.2.3 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制定流程 |
3 Z酒业经销公司服务营销问题和原因分析 |
3.1 公司简介 |
3.1.1 公司发展历程 |
3.1.2 公司组织结构 |
3.1.3 公司的财务状况 |
3.1.4 公司内部员工管理 |
3.2 公司服务营销现状 |
3.2.1 公司产品的客户服务营销现状 |
3.2.2 公司服务产品的营销现状 |
3.3 Z酒业经销公司服务营销问题调研 |
3.3.1 调研过程 |
3.3.2 调研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
3.3.3 样本信度和效度分析 |
3.4 Z酒业经销公司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
3.4.1 服务营销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顾客忠诚度不高 |
3.4.2 服务营销形式化严重,导致顾客满意度不高 |
3.5 Z酒业经销公司服务营销问题的原因分析 |
3.5.1 缺乏服务营销品牌意识 |
3.5.2 经营品种太多,无法体现特色 |
3.5.3 缺乏市场调研和顾客分析,提供服务存在趋同性 |
3.5.4 服务创新能力不足 |
4 Z酒业经销公司服务营销SWOT分析 |
4.1 市场上主要竞争对手服务营销状况 |
4.2 Z酒业经销公司服务营销SWOT分析 |
4.2.1 Z酒业经销公司的优势分析 |
4.2.2 Z酒业经销公司的劣势分析 |
4.2.3 Z酒业经销公司的威胁分析 |
4.2.4 Z酒业经销公司的机遇分析 |
4.3 Z酒业经销公司服务差异化营销的选择依据 |
5 Z酒业经销公司服务差异化营销的制定和保障 |
5.1 Z酒业经销公司服务差异化营销STP分析 |
5.1.1 服务市场细分 |
5.1.2 服务目标市场 |
5.1.3 服务市场定位 |
5.2 Z酒业经销公司服务差异化营销具体策略 |
5.2.1 服务品牌差异化 |
5.2.2 服务产品个性化定制 |
5.2.3 服务渠道差异化 |
5.2.4 服务过程差异化 |
5.2.5 服务人员差异化 |
5.2.6 服务推广差异化 |
5.2.7 服务展示差异化 |
5.3 Z酒业经销公司服务差异化营销的保障措施 |
5.3.1 加强企业文化的培育 |
5.3.2 组织保障 |
5.3.3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
5.3.4 与厂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9)全球恐怖主义治理: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写作思路与结构安排 |
五、可能的创新与研究局限 |
第一章 当前全球恐怖主义的发展及其治理现状 |
一、当前全球恐怖主义的发展态势 |
二、全球恐怖主义治理的现状 |
三、全球恐怖主义治理面临的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恐怖主义“去极端化”治理与“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 |
一、恐怖主义“去极端化”治理的探索 |
二、恐怖分子是“去极端化”化治理的重要阵地 |
三、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的实践举措 |
四、“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国家策略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沙特的“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实践 |
一、沙特开展的“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方案 |
二、沙特制定“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方案的影响因素 |
三、沙特改造方案的启示 |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新加坡的“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实践 |
一、新加坡的“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方案 |
二、新加坡制定“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方案的影响因素 |
三、新加坡改造方案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的启示及趋势 |
一、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对全球恐怖主义治理的启示 |
二、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对我国恐怖主义治理的启示 |
三、全球恐怖主义“去极端化”治理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与实践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 论文研究背景 |
(二) 论文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主题及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视角及研究现状 |
(三)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化问题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调查研究法 |
(三) 实地考察(田野作业) |
(四) 历史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基础、思想资源与学科理据 |
一、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团结思想 |
(二) 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团结思想 |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思想的当代价值 |
二、民族团结教育思想资源 |
(一) 中国着名人士的民族团结思想 |
(二) 当代西方学者相关民族团结的思想 |
三、民族团结教育中民族学、教育学及社会学理论依据 |
(一) 民族学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向 |
(二) 教育学中德育理论的导行 |
(三) 社会学中公民文化理论的建基 |
第二章 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与理念 |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 |
(一) 民族、团结与民族团结涵义 |
(二) 新中国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 |
二、民族团结是民族的社会团结理念阐释 |
(一) 民族团结概念的正名 |
(二) 关于民族的社会团结的基础 |
第三章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
一、新中国民族团结教育的历史进程与经验 |
(一) 新中国民族团结教育的历史进程 |
(二) 新中国民族团结教育的经验 |
二、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历史进程 |
(一)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起始与进步阶段(1949-1964) |
(二)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中断与延宕阶段(1965-1978) |
(三)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恢复与发展阶段(1979-2008) |
(四)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骤起与强化阶段(2009-2016) |
三、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思想理论先导 |
(二)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政策制定和制度实行 |
(三)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坚持了正确的群众路线 |
(四)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民生发展途径 |
(五)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坚持了与时俱进、实践创新的教育模式 |
(六)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创造实施了双语教育举措 |
第四章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 |
一、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 |
(一) 新疆中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 |
(二) 新疆高等院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 |
(三) 新疆城市社区、农牧区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 |
二、新疆民族团结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新疆中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二) 新疆高等院校民族团结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三) 新疆城市社区、农牧区民族团结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三、新疆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的对策 |
(一) 新疆中小学校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的对策 |
(二) 新疆高等院校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的对策 |
(三) 新疆城市社区、农牧区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的对策 |
第五章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化策略 |
一、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政策基础 |
(一)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要实行“一区一策” |
(二)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体制改革” |
(三)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公共领域”创设 |
二、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经济保障策略 |
(一)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民生基础保障”与“民生发展均衡” |
(二)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发达社会构建” |
三、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转型策略 |
(一)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公民社会转化” |
(二)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法治社会形成” |
四、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文化发展策略 |
(一)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传统文化汲取” |
(二)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现代文化建设” |
五、以公民文化建设为目标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构建策略 |
(一)以社区为公民文化建设基地——让现代公民社区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 |
(二)民族团结教育过程社会化一一由政府组织实施之单线模式改进为由政府部门、民间社团、宗教团体和族群组织实施及个人自为多线模式 |
(三)民族团结教育主体多元化——由教育主体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模式改进为各族群各阶层各类人均为教育主体,即既为教育者又为受教育者模式 |
(四)民族团结教育形式隐性化——由政策宣讲、理论说教、知识传授教育模式改进为社会交往、互助合作、活动开展模式 |
(五)民族团结教育对象针对化——由教育对象不区分笼统教育状态改进为区分对象运用适切内容和形式的教育模式 |
(六)民族团结教育资源丰富化——由教育内容僵化资源贫乏状态改进为挖掘各类文化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模式 |
(七)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参与化与操作化一一由单一的政府主导宣传教育领域模式改进为多领域活动参与模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査问卷 |
附录二:调查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新疆高等院校民族团结教育调查问卷与提纲 |
附录四: 新疆中小学校、高等院校、城市社区农牧区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调查情况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出版着作目录 |
四、个体私企成败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党报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媒介支持研究 ——以《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河南日报》为例(2010-2019)[D]. 韩翼帆.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3]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D]. 徐淑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儒家大同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刘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 郑春花.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6]1930年代苏联“计划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D]. 吴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7]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演变及其制度嵌入[D]. 伍美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7)
- [8]Z酒业经销公司服务差异化营销研究[D]. 吴雅静. 扬州大学, 2018(01)
- [9]全球恐怖主义治理: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的视角[D]. 王杏芝. 外交学院, 2018(11)
- [10]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与实践策略研究[D]. 刘刚. 山东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