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之花——云南植物的魅力之一

云南之花——云南植物的魅力之一

一、云南的花——云南植物魅力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林浪平[1](2021)在《COP15之旅,文山神奇故事(节选)》文中研究指明秋风送爽,金花飘香;七都文山,贵客寻访;盖世之木,惊叹神奇;孑遗宝地,生物多样;科学发展,再续辉煌。当COP15"世界的世外桃源·云南生物多样性"全媒体主题采风活动走进文山州时,作为本土的记者,我是一个幸运儿,在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我随同前来文山州进行采访的共51名国家、省级媒体记者,走进了文山、马关、西畴、广南、丘北等县市,感受到了文山州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多彩。从出发采风的第一站开始,到最后一站结束,

魏瑶[2](2021)在《“共生共融”花坛万众瞩目 350万盆鲜花扮靓昆明 首善标准共襄“春城之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简称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举行。作为联合国生态环境领域的一次重要会议,未来1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蓝图从这里走向世界。100组立体花坛惊艳亮相街头,数百万盆鲜花让大街小巷靓丽起来;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像一只巨大的孔雀,绚丽开屏;滇池草海隧道公园花海连绵,沿湖湿地绿意盎然……作为COP15东道主的昆明市举全市之力,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向世界展示昆明魅力、云南之美,以最美姿态迎接各方宾朋到来。

刘丽娟[3](2021)在《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理白族扎染文化兴盛于唐宋时期,在历史的曲折变化中得以延续发展,白族扎染图案的传承和演变是历史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缩影。流传在大理地区的扎染图案数量众多,形色各异,广受人们的喜爱。本文试图以民国时期至今为时间段对大理白族扎染的图案进行系统梳理,并置于各个历时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中分析其设计及演变的内在逻辑。本文通过对大理白族扎染的图案研究为切入点,置以大理白族扎染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详细探究,以图案为线索,探索曲折发展的社会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变迁。首先,通过调研资料与文献分析,从白族扎染图案的自然环境背景、人文历史背景等方面对白族扎染图案展开研究,详细梳理了白族扎染图案的历史演变、文化内涵和艺术观念。其次以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题材内容分类,并结合社会背景、经济改革背景将大理白族扎染发展时间分段,分析扎染产业的发展与扎染图案之间的关联,探索扎染图案的变化规律以及原因。再次,通过图案的构成形式以及审美法则进行图案设计特征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大理白族扎染图案背后蕴含的设计观念和审美内涵,从扎染的工艺、主题、色彩、造型等本体进行分析和归纳,最后分析大理白族扎染的设计思想、图案演变规律、社会经济价值,结合其发展现状,对扎染产业创新发展路径进行探讨。这一研究为少数民族染织业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也对扎染图案的设计文化提供详实的资料,为当前进行扎染图案的设计开发提供设计思维方案。

李阳[4](2021)在《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彝族撒尼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撒尼人刺绣是他们独特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撒尼人主要聚集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彝族撒尼人将自身的传统刺绣文化代代相传,至今保存较为完整,其独特的刺绣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具有再探索与研究的意义,具有再设计与转化的潜力。如何将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文化更好地应用到现代女装设计中,让民族文化和传统工艺得到更有效的传承与发展,让现代女装设计得到更有力的开拓与创新,是本课题研究的关键。本课题在走访调研、收集整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实验探索法,针对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及其在现代女装中的设计应用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地探索与研究,完成了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在现代女装中的设计应用。其一,在前期研究中,通对石林彝族撒尼人民族文化、服饰文化、刺绣文化的研究,探讨了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的文化属性及审美意识,针对石林彝族撒尼人的刺绣图案、刺绣色彩、刺绣工艺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分析了其刺绣的图案造型、图案结构、图案布局特点;分析了其刺绣的典型色彩及配搭关系;分析了其刺绣的原料及刺绣针法,为后期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其二,在实验探索中,通过对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意义、应用原则、应用方法的思考,结合现代女装设计应用案例,将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之图案造型、图案布局、色彩设计、工艺表达,进行了全方位的实验探索,获取了切实有效可行的实验数据,为后期设计应用实践提供了保障。其三,在设计应用中,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在现代女装的设计应用是以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元素为基础,以实验探索数据为支撑,以现代女装设计为载体,展开设计应用实践,并在服装造型、刺绣图案、刺绣色彩、刺绣工艺等方面有一定的突破性,对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将现代女装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意欣[5](2021)在《“足衣”纳底布鞋品牌与产品开发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纳底布鞋是中国鞋履的灵魂。随着人们的观念更加趋向自然健康,手工纳底布鞋的回归自然成了现代人心底共存的一份纯情,怀旧与返朴成了现代追赶的潮流之一,从而唤起了每个人记忆里那一双温暖的纳底布鞋。手工纳底布鞋具有文化性、绿色养生的内涵,是地域特色浓郁的民间艺术瑰宝。但是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布鞋几乎全部为机械化生产,也随之失去了手工艺品本身带来的温度和饱含的情感。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许多地区仍然保留着纳底布鞋这门工艺。目前对于纳底布鞋的研究虽然有了一些成果,但研究角度及方向还存在着许多空白。本文首先阐述了纳底布鞋制作技艺的发展现状和工艺调研的分析,在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纳底布鞋品牌化的原因及意义,依托于企业为纳底布鞋品牌建立以及品牌产品开发设计奠定实践基础。其次,通过田野调查深入调研了以云南地区为主,华北地区为辅的纳底布鞋,对云南部分地区的手艺人、居民、游客以及消费人群进行问卷和访谈,深入了解纳底布鞋产品开发以及品牌化的市场。从纳底布鞋的市场、品牌化市场、产品开发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最后从纳底布鞋的形制、纹样、工艺三个角度入手,分析、提炼、转化其符合现代化审美的纹样需求,为纳底布鞋产品开发设计与品牌化研究提供灵感与素材,为纳底布鞋传统手工艺产品的设计实践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思路,进而促进传统手工艺的多样化发展和创新传承。

殷佩[6](2021)在《日常物象中的微观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日常物象,它们往往非常普通,可见于日常生活之中,大众通常会从它们旁边擦身而过,或将它们放在了视野的边缘地带,不会主动将他们视为具有艺术价值的视觉题材。本文主要对三位摄影师分别是:卡尔·布劳斯菲尔德Urformen der Kunst、保罗·斯特兰德The Garden at Orgeval、理查德·尼克尔森NO Ideas but in Things,对他们的系列作品进行梳理,研究分析他们的艺术经历、拍摄风格、技法和思想,总结三位摄影师的共性与差异,更深入了解他们的创作理念还有想法。笔者研究的微观视角是与宏观场景相对立的微观场景,通过肉眼可以直接观察到。比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或被忽略的景物,一些微小的事物或细节。它并不是通过专业器材才可以观看到的微小事物,而是创作者对拍摄对象的认知进行视角的选择。研究微观视角的目的在于挖掘被忽视的细节,带来不同于宏观世界的视觉体验。通过微观的视角方式,赋予平凡事物视觉张力和想象空间,并超出其日常功能。从美学、陌生感、细节方面对微观视角进行探索。归纳三位摄影师对笔者创作方式与理念的影响,同时结合自己的拍摄风格与思考方式,拓宽创作思维模式,用新的方式去思考周遭世界的景物,培养视觉上的好奇心。最后笔者将日常景物分为两个系列进行拍摄,分别是:生活用品、生态植被,通过对日常物象微观视角的认知,表达以上三位摄影师对笔者创作方式和拍摄风格的影响,以及自我的认知感受。

彭雅俐[7](2021)在《基于地域文化的云南朱提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逐渐成为社会热点。人们发现城市湿地不仅在城市的自然环境生态方面起到保护作用,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我国在各地积极倡导建立城市湿地公园。可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模式固化,景观趋同,设计手法单一等问题却屡见不鲜。地域文化作为人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始末。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独特的地域文化逐渐被现代文明蚕食,失去辨识度,从而导致城市地域特色景观的缺失。因此本文旨在从风景园林专业视角探索地域文化与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有效方法。本文运用文献查阅法、对比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归纳演绎法4种研究方法,以云南朱提城市湿地公园为实践研究对象,得到以下结论成果:(1)通过对城市湿地公园和地域文化景观相关理论以及两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的文献查阅,从风景园林专业视角对地域文化与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2)结合昆明捞鱼河湿地公园、广州海珠湿地公园、宁波杭州湾湿地公园、法国卡玛格湿地公园、日本钏路湿地公园5个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案例,对比分析了案例中地域文化与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相结合的景观营造方法。为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实践项目提供借鉴参考。(3)探究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理论体系,通过对应用的生态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表达内容的自然环境层面、人文环境层面、社会环境层面。还有表达载体、表现手法等具体要素的分析。理解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作用,找出了地域文化在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4)对云南鲁甸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收集、分析、转化朱提地域文化素材,将研究总结的地域文化理论体系应用到云南朱提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打造以保护湿地生态自然环境为主,体现地域特色,休闲娱乐活动、科普教育功能为辅的城市湿地公园,对我国今后的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谭丽萍[8](2021)在《雷平阳诗歌的语言艺术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云南乡土作家雷平阳的诗歌创作成绩斐然,曾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诗歌大奖,青年诗人奖等众多奖项,他的诗歌意蕴深邃,质感充足,赢得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和评论,深受读者们的喜爱。雷平阳诗歌所取得的成就,与他的语言修辞艺术是紧密联系的,然而以往学者们对其诗歌的研究多从文学和文艺学角度,研究诗歌的文本形式、文本内容的主题表现以及对诗人及其创作观进行评论研究,对语言应用层面的研究几乎没有,个别两篇中也只是浅尝辄止般提到。因此,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统计分析法、归纳总结法,以雷平阳到目前为止所出版的五本原创诗集为研究对象,在收集和梳理语料的基础上,按语料间共有的规律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和整理,并结合现代汉语修辞学、艺术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探究其诗歌语言所具有的特色,分析其艺术效果。全文共有五章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包括了选题意义及语料来源;分析了学者们对雷平阳诗歌的研究情况;介绍了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从五个方面对雷平阳诗歌的语言艺术特色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第一章探究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从声韵母的配合、音节的搭配、叠音词和摹声词的使用,体现语言的音韵美;从长短句和整散句的交替使用表现语言的节奏感,音韵和谐,节奏分明,凸显诗歌的音乐性。第二章探究了诗歌语言的地域性特色,从惯用语和云南特色词汇的使用上,展现云南的风土人情,其中云南的特色词汇包括了方言词汇和描写云南地域风物的词汇;第三章从句式句法的使用方面,探讨了诗歌语言的诗意性,通过问句连用、变式句的运用,凸显诗歌情感;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使语言偏离、变形,凸显诗歌的艺术性和诗意性。第四章探讨了辞格的运用特色,以比喻和比拟辞格为主,也对其他的象征辞格、夸张辞格、示现辞格和呼告辞格进行了探讨,分析其艺术效果。第五章探讨了雷平阳诗歌语言艺术特色形成的原因。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结语,全面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动态,并指出研究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今后仍可以继续探讨研究的地方。

杨红萍[9](2021)在《易门谚语的修辞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易门县隶属云南省玉溪市,境内除汉族外,还居住着彝族、苗族、哈尼族等21个少数民族,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易门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民间文学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谚语作为地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易门谚语朴实精练,折射出易门人民的智慧与思想,反映着易门的社会风俗文化和地域特色,而且易门谚语无处不在,活跃于人们的言语交际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与价值,为易门人民所喜闻乐道,这与它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是密不可分的。文章以易门汉语方言谚语为研究对象,从语音、词语、辞格三方面对谚语的修辞艺术特色展开研究。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述了选题缘由及意义、选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研究方法,交代了语料来源以及易门方言音系。第一章从语音修辞入手,对易门汉语方言谚语的押韵及节拍进行分类统计来分析其语音的修辞特征,具体描述了易门谚语的押韵方式、押韵位置、韵辙的使用特点、节拍划分的基本方式等方面的特征。第二章从词语修辞入手,对易门汉语方言谚语中大量运用的特色方言词、叠音词、同义词和反义词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描述了易门汉语方言谚语中不同类型的词语修辞特点,反映出易门人民的用语习惯以及对事物爱憎分明的特点。第三章从辞格的运用入手,对易门汉语方言谚语中常用的比喻、比拟等深层修辞和对偶、夸张等浅层修辞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描述了不同的辞格类型在易门谚语语言建构上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最后是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研究待改进之处。

郭蕊[10](2021)在《李子柒短视频的审美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短视频的兴起,影响着大众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审美趣味异化的时代,短视频的内容也良莠不齐,以短而快的特点博大众眼球,形成瞬间的记忆,片刻的娱乐。李子柒短视频是短视频界的一股清流,以乡村自然环境为拍摄基点,展现悠闲恬淡的生活方式,通过美食的制作、手工技艺的拍摄记录,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本文将李子柒短视频作为审美对象,通过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探讨其审美风格的特征及审美价值。文章分为四个部分:李子柒短视频的内容特征、李子柒短视频的审美风格特质、李子柒短视频审美风格形成的条件、李子柒短视频的审美价值。第一部分先分析李子柒短视频的内容特点,生活方式、生活食材、工艺器具是李子柒短视频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其他类似的短视频在于,其生活方式的宁静闲适、生活食材原汁原味、工艺器具的手工生态,这些内容也为其审美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是李子柒短视频的审美风格特质,形式的美是风格形成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先分析了短视频中声音、色彩、画面等特点,其次是短视频具有的审美属性,经过长期的积累、演变,形成的特定稳定的风格即“自然恬淡”、“素朴雅致”、“气韵生动”,最后审美主体审美体验的结果也是其审美风格构成的一部分,审美主体对李子柒短视频进行审美时,有“味”、有“乐”的审美体验。第三部分是李子柒短视频审美风格形成的条件,风格是特定时期的产物,风格的形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地理、时代、文化、艺术及创作主体的个性等方面分析李子柒短视频审美风格形成的因素。第四部分是李子柒短视频的审美价值,因李子柒短视频的受众是普遍的大众群体,在审美过程中,文化阅历、审美能力等都会影响审美的结果,因此将审美价值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审美情感的激发,引起审美的愉悦和怀旧的情绪,一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唤起审美主体的审美思维、提升审美主体审美感知能力和创作主体的审美创造能力。对李子柒短视频的研究可从各个方面切入,本文主要是从审美的角度探讨,希望在面对繁复的社会琐事,大众能有自己的一片净土,享受片刻的安宁、疗养心灵,然后继续前行。

二、云南的花——云南植物魅力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的花——云南植物魅力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COP15之旅,文山神奇故事(节选)(论文提纲范文)

神奇文山
历史文山与神秘老君山
更神秘的文山三七
金花茶树,文山州的惊人发现
盖世神木,未来可期
麻栗坡老君山探秘
富宁里达鸟王山
仙草与仙山,真似在天堂!

(3)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工艺美术研究现状
        1.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现状
    (四)扎染的相关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情况
        2.研究动态
        3.研究内容分类
        4.研究现状的不足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重点
        2.研究难点
        3.研究创新点
    (六)研究方法
    (七)研究思路
一、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形成环境
    (一)大理白族的人文生态环境
        1.白族生活的基本单位“坝子”
        2.“坝子”对白族居住环境的影响
        3.自然环境对白族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4.文化交流条件影响白族扎染的发展
    (二)大理白族的历史文化背景
        1.民族源起
        2.信仰体系
        3.多元文化
    (三)本章小结
二、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题材
    (一)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题材类型
        1.植物花草类
        2.动物类
        3.自然景观类
        4.人物造型类
        5.几何图形类
        6.字体诗赋类
        7.体育类
        8.宗教类
    (二)本章小结
三、大理白族扎染产业发展及图案变化
    (一)大理扎染产业发展历程中的图案变化
        1.民国时期-20 世纪80 年代
        2.20世纪80 年代-21 世纪初
        3.21世纪至今
    (二)大理扎染产业经营模式对图案的影响
        1.家庭作坊式
        2.个体生产式
        3.服务设计式
    (三)大理白族扎染产业经营现状调研
    (四)本章小结
四、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设计形式分析
    (一)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构成形式
        1.单独图案
        2.角隅纹样
        3.连续纹样
        4.边缘图案
    (二)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形式法则
        1.对称与均衡
        2.条理和反复
        3.节奏与韵律
    (三)小结
五、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审美分析
    (一)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工艺美
        1.“扎花”工艺的分类
        2.“染色”工艺的自然美
    (二)大理白族扎染的主题美
        1.祈福喻吉的精神追求
        2.去灾辟邪的寓意表达
        3.幸福美满的生活追求
    (三)大理白族扎染的图案色彩美
        1.大理白族扎染的“朴素”
        2.大理白族扎染的“五彩”
    (四)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造型美
        1.“满”“全”的整合之美
        2.“共生”“独存”的融合之美
    (五)小结
六、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设计思想及其产业创新发展
    (一)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设计思想
        1.材料的自然性与致用利人的健康理念
        2.图案生成的偶发性与手工艺者的主观能动性
        3.指尖穿梭中的女红艺术观念
        4.大理白族扎染图案设计思想的嬗变
    (二)大理白族扎染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1.大理白族扎染手工艺的传承
        2.大理白族扎染产业发展的瓶颈
        3.大理白族扎染手工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三)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研情况汇总
附录二 、扎染文化相关梳理
附录三 、图案梳理一览表
附录四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五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专业比赛获奖表
附录六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专业实践及展演表

(4)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框架
2 石林彝族撒尼人民族文化与服饰文化
    2.1 石林彝族撒尼人的民族特性
    2.2 石林彝族撒尼人的服饰文化内涵
    2.3 石林彝族撒尼人的服饰与刺绣
3 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文化
    3.1 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的文化属性
    3.2 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的审美意识
    3.3 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图案
    3.4 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色彩
    3.5 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工艺
    3.6 小结
4 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4.1 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4.2 彝族刺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4.3 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4.4 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5 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5.1 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之图案造型探索
    5.2 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之图案布局探索
    5.3 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之色彩设计探索
    5.4 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之工艺表达探索
6 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6.1 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设计方案
    6.2 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设计实施
7 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成果
    7.1 “撒尼意”现代女装之刺绣图案的应用突破
    7.2 “撒尼意”现代女装之刺绣服装造型的应用突破
    7.3 “撒尼意”现代女装之刺绣工艺的应用突破
    7.4 “撒尼意”现代女装之刺绣色彩的应用突破
8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5)“足衣”纳底布鞋品牌与产品开发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课题来源
        2.纳底布鞋概述
        3.项目依托企业状况
    (二)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思路与框架
一、纳底布鞋现状调研分析及品牌化的提出
    (一)纳底布鞋发展现状
        1.纳底布鞋市场现状
        2.纳底布鞋制作技艺传承现状
    (二)纳底布鞋制作工艺特征
        1.纳底布鞋的制作工艺
        2.纳底布鞋的形制
        3.图案特征及文化内涵分析
    (三)纳底布鞋产品品牌化的提出
        1.品牌化的概念
        2.品牌化提出的原因
        3.纳底布鞋产品品牌化的意义
二、纳底布鞋品牌与产品开发调研分析
    (一)纳底布鞋市场调研分析
        1.消费者对纳底布鞋认知程度调研分析
        2.纳底布鞋产品开发设计的市场调研分析
        3.纳底布鞋艺术形式区域代表对比分析
        4.小结
    (二)纳底布鞋品牌化调研分析
        1.品牌案例对比分析
        2.品牌化市场调研分析
    (三)纳底布鞋产品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1.市场可行性
        2.技艺可行性
        3.经济可行性
    (四)本章小结
三、“足衣”纳底布鞋品牌的建立
    (一)“足衣”品牌的构成要素分析
        1.显性要素
        2.隐性要素
    (二)“足衣”纳底布鞋品牌设计
        1.足衣纳底布鞋品牌定位
        3.足衣纳底布鞋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方案
    (三)“足衣”纳底布鞋品牌营销推广策略
        1.体验营销
        2.媒体网络营销
        3.品牌线上线下推广
四、“足衣”纳底布鞋产品开发设计与实践
    (一)“足衣”纳底布鞋产品开发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1. “足衣”纳底布鞋产品开发设计的原则
        2. “足衣”纳底布鞋产品开发设计的方法
    (二)设计元素提取
        1.视觉元素
        2.触觉元素
        3.情感元素
    (三)产品开发设计实践
        1. “古风”系列—蝶恋
        2. “地道”系列—线曲
        3. “礼”系列—情暖
    (四)设计总结与反思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调查问卷
    对纳底布鞋的认知调查问卷
    针对消费者的纳底布鞋产品开发设计调查问卷
附录二:笔者对该研究的调研记录

(6)日常物象中的微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论文框架
一、摄影微观视角的缘起
    (一)微观视角早期的尝试及运用
    (二)摄影的框取与选择
二、摄影师概述与作品分析
    (一)卡尔·布劳斯菲尔德—艺术中的自然原型
        1.用新的视角看待自然世界
        2.Urformen der Kunst《自然界基本形式的艺术》
        3.视角构图与思想
    (二)保罗·斯特兰德—日常与陌生
        1.早期摄影风格
        2.接近自然的视觉The Garden at Orgeval《奥哲瓦的花园》
        3.视角构图与情感表达
    (三)理查德·尼克尔森—摄影与哲学的结合
        1.Last One Out,Please Turn On The Light《最后一个出来,请打开灯》
        2.NO Ideas but in Things《没有思想,只有事物》
        3.视角、构图、色彩
三、微观视角的探索运用和价值
    (一)关于微观视角陌生感的的探索
    (二)微观视角的美学感
四、笔者作品系列阐述及解析
    (一)主体选择与灵感来源
    (二)作品解析
        1.《日常景物》系列之生活用品
        2.《日常景物》系列之生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地域文化的云南朱提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得到重视
        1.1.2 现有城市湿地公园缺乏特色
        1.1.3 传统地域景观逐渐被现代城市化建设代替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3.1 国内关于城市湿地公园研究的现状
        1.3.2 国外关于城市湿地公园的研究现状
        1.3.3 国内关于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的现状
        1.3.4 国外关于地域文化景观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湿地
        2.1.2 城市湿地公园
        2.1.3 地域文化
        2.1.4 地域性景观
    2.2 理论基础
        2.2.1 文化地理学
        2.2.2 园林美学
        2.2.3 新地域主义
        2.2.4 场所精神
3 相关案例分析
    3.1 云南·昆明捞鱼河湿地公园
        3.1.1 项目概况
        3.1.2 总体布局与特色
        3.1.3 经验借鉴
    3.2 广东·广州海珠湿地公园
        3.2.1 项目概况
        3.2.2 总体布局与特色
        3.2.3 经验借鉴
    3.3 浙江·宁波杭州湾湿地公园
        3.3.1 项目概况
        3.3.2 总体布局与特色
        3.3.3 经验借鉴
    3.4 法国·卡玛格湿地公园
        3.4.1 项目概况
        3.4.2 总体布局与特色
        3.4.3 经验借鉴
    3.5 日本·钏路湿地公园
        3.5.1 项目概况
        3.5.2 总体布局与特色
        3.5.3 经验借鉴
4 地域文化在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4.1 地域文化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作用
        4.1.1 延续城市文脉,提升文化内涵,打造门户景观
        4.1.2 展现湿地地域特色,营造有归属感的湿地景观
    4.2 地域文化在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2.1 表达形式雷同,分区规划不合理,功能单一
        4.2.2 地域文化景观过度建设与生态保护观念相矛盾
        4.2.3 地域文化的应用缺乏整体性,与设计联系较弱
    4.3 地域文化在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4.3.1 生态性原则
        4.3.2 艺术性原则
        4.3.3 系统性原则
    4.4 地域文化在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表达内容
        4.4.1 自然环境层面
        4.4.2 人文环境层面
        4.4.3 社会环境层面
    4.5 地域文化在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的主要表达载体
        4.5.1 植物
        4.5.2 园林建筑
        4.5.3 园路铺装
        4.5.4 水体水景
        4.5.5 景观小品及辅助设施
        4.5.6 景点名称
    4.6 地域文化在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4.6.1 留存与保护
        4.6.2 具象与符号化
        4.6.3 重现与复原
5 设计案例——云南朱提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5.1 项目概况
        5.1.1 区域位置
        5.1.2 规划范围
        5.1.3 现状分析
    5.2 朱提湿地公园地域文化资源分析与表达
        5.2.1 收集材料——挖掘历史文化
        5.2.2 整理素材——提炼地域文化元素
        5.2.3 转化元素——丰富设计语言
    5.3 设计总则
        5.3.1 上位规划
        5.3.2 设计依据
        5.3.3 设计原则
        5.3.4 设计策略
    5.4 总体设计
        5.4.1 总体布局
        5.4.2 规划结构
        5.4.3 功能分区
    5.5 分区设计
        5.5.1 入口形象区——记忆朱提
        5.5.2 朱提文化区——朱提文苑
        5.5.3 活水公园区——九曲湿地
        5.5.4 运动花园区——生命律动
        5.5.5 滨湖休闲区——蓝心碧岛
        5.5.6 文创展示区——望帝春心
    5.6 地域文化景观设计
        5.6.1 景点命名
        5.6.2 景观设施
    5.7 专项文化活动设计
    5.8 专项设计
        5.8.1 交通流线设计
        5.8.2 水体专项设计
        5.8.3 竖向设计
        5.8.4 植物景观设计
        5.8.5 景观照明设计
        5.8.6 生物多样性设计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B 云南朱提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主要图纸
致谢

(8)雷平阳诗歌的语言艺术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的选题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语料来源
    第二节 雷平阳诗歌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诗歌形式的研究
        二、关于诗歌主题的研究
        三、关于诗人及其创作的评论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讲究韵律体现语言的音乐性
    第一节 和谐优美的韵律
        一、音韵和谐顺畅
        二、丰富多样的叠音词
        三、摹声词的运用
    第二节 语言的节奏感
        一、长短句的交替运用
        二、整句与散句的相互配合
第二章 特色用词凸显语言的地域性
    第一节 惯用语的使用
    第二节 云南本地词汇的使用
        一、方言词汇的运用
        二、 云南风物词汇运用
第三章 句法新颖表现语言的诗意性
    第一节 问句连用,引人深思
        一、有疑而问,展开联想
        二、无疑而问,情感浓烈
    第二节 常用变式句,凸显重点
        一、句子成分的重复
        二、句子成分的易位
    第三节 陌生化的手法
        一、语言的偏离
        二、语言的变形
第四章 辞格运用 凸显语言的情感性
    第一节 恰当多姿的比喻
        一、比喻的结构特色
        二、比喻的意象联系
        三、比喻的艺术效果
    第二节 物我相融的比拟
        一、比拟的结构特色
        二、比拟的艺术效果
    第三节 其他多种辞格的运用
        一、象征
        二、夸张
        三、示现
        四、呼告
第五章 语言艺术特色形成原因
    第一节 表达主体自身因素
        一、作家的生活经历和性格气质
        二、作家的思想感情与创作态度
        三、语言修养和审美追求
    第二节 语境制导因素
        一、宏观语境
        二、微观语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易门谚语的修辞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语料来源
    六、易门方言音系
第一章 易门谚语的语音修辞
    第一节 易门谚语的押韵
        一、押韵方式
        二、押韵位置
        三、用韵特点及原因
    第二节 易门谚语的节拍
        一、易门谚语的分类统计
        二、节拍划分的基本方式
第二章 易门谚语的词语修辞
    第一节 方言词的运用
        一、名物类的方言词语
        二、动作类方言词语
        三、形容性的方言词语
        四、量词类方言词语
    第二节 叠音词的运用
        一、AA式叠音词
        二、ABB式叠音词
        三、AAB式叠音词
        四、AABB式叠音词
        五、ABAB式叠音词
    第三节 同义词的运用
        一、同义词的类型
        二、同义词的表现格式
    第四节 反义词的运用
        一、反义词的类别
        二、反义词的表现格式
第三章 易门谚语的辞格运用
    第一节 深层修辞
        一、比喻
        二、比拟
    第二节 表层修辞
        一、对偶
        二、排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李子柒短视频的审美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李子柒短视频的内容特色
    第一节 宁静闲适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原汁原味的生活食材
    第三节 自然朴素的工艺器具
第二章 李子柒短视频的审美风格特质
    第一节 李子柒短视频的形式表现
        一、轻缓真实的声音
        二、明净素雅的色彩
        三、唯美和谐的画面
    第二节 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
        一、审美之“味”
        二、审美之“乐”
    第三节 李子柒短视频的审美特质
        一、自然恬淡
        二、素朴雅致
        三、气韵生动
第三章 李子柒短视频审美风格形成的条件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融入
    第二节 时代因素的浸入
    第三节 传统文化的渗入
    第四节 艺术气息的潜入
    第五节 创作主体个性的介入
第四章 李子柒短视频的审美价值
    第一节 审美情感的激发
        一、获得审美愉悦
        二、产生怀旧情绪
        三、升华审美情感
    第二节 审美能力的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云南的花——云南植物魅力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COP15之旅,文山神奇故事(节选)[J]. 林浪平. 含笑花, 2021(06)
  • [2]“共生共融”花坛万众瞩目 350万盆鲜花扮靓昆明 首善标准共襄“春城之邀”[J]. 魏瑶. 绿化与生活, 2021(11)
  • [3]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研究[D]. 刘丽娟. 云南艺术学院, 2021
  • [4]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李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足衣”纳底布鞋品牌与产品开发设计[D]. 张意欣.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1)
  • [6]日常物象中的微观视角[D]. 殷佩.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7]基于地域文化的云南朱提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D]. 彭雅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8]雷平阳诗歌的语言艺术特色研究[D]. 谭丽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9]易门谚语的修辞艺术研究[D]. 杨红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10]李子柒短视频的审美风格研究[D]. 郭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云南之花——云南植物的魅力之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