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相法门脉回流显象诊断早期肝硬变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霍力[1](2007)在《碳-11-乙酸盐(~(11)C-Acetate)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11C-醋酸盐(11C-Acetate,11C-AC)PET显像对泌尿系统肿瘤和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及能否弥补18FDG PET显像在上述肿瘤诊断中的不足。资料与方法11C-AC的制备:11CO2由RDS111型加速器生产,利用美国CTI公司提供的模块合成11C-AC,格氏反应为合成路线,蒸馏法提纯最后产品,全部合成过程控制在15min之内,使用前进行质量控制。18FDG为本中心提供。PET显像仪为SIEMENS/CTI EXACT HR+。18FDG PET按常规进行。11C-AC显像时,患者禁食4h以上,双时相法:静脉注射111-625MBq立即行上腹局部早期显像10分钟,然后行全身延迟显像。动态图像:只采集上腹局部,10s/帧x24帧。用勾画感兴趣区(ROI)方法计算不同时相病灶/脏器局部对11C-AC的标准摄取值(SUV)及靶/本比值(T/B),动态图像用时间-放射性活度曲线描述肝、脾、肾、胰腺内11C-AC变化。PET显像未见放射性异常浓聚者,根据其他影像学资料所示的病灶位置,用视觉融合的方法在相对应部位勾划与病灶相同大小ROI。两种显像方法比较时以T/B值为半定量指标,T/B值>1,为“+”,T/B≤1为“-”。根据所得数据比较肿瘤病灶摄取11C-AC和11FDG之间及与病理类型和分级的关系。正常志愿者3例,均为女性,2例行早期局部及全身延迟显像,1例行全身延迟及脑显像,观察11C-AC全身分布情况。肾癌患者1例,女性,行上腹局部动态显像,观察肝脏、脾脏及肾脏(健侧)内放射性随时间变化情况。肝癌患者1例,女性,3天内分别注射药物剂量96和614MBq后行11C-AC早期及延迟显像,观察注射剂量对肿瘤病灶的影响。临床疑泌尿系统肿瘤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行11C-AC PET肾脏局部早期及全身延迟显像,其中23例患者在一周内行18FDG PET检查进行对照。所有患者均有近期其他影像学检查(CT、MRI或B超)对照。所有原发病灶及6个转移灶经手术病理或内窥镜活检病理证实,余转移病灶根据病史及其他影像学检查诊断。用Furhman法对肾透明细胞癌、WHO标准对肾盂输尿管肿瘤进行病理分级,按AJCC标准进行临床分期。临床疑肝脏恶性肿瘤患者20例(男16例,女4例),一周内分别行18FDG和11C-ACPET检查,16例经病理证实并进行分级,4例为随访结果,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全部患者PET检查前均行影像学检查(B超、CT和/或MRI、ECT),其中13例存在争议,16例为单发病变,4例多发。20例均有血AFP检查。结果一、11C-AC的制备: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共合成99次,产量在0-2060MBq波动。二、11C-AC体内分布早期及延迟期,胰腺始终为全身放射性摄取最高脏器;心、肾内放射性分布与时间有关;肝脾有中度摄取;唾液腺内有明显放射性分布;骨髓、纵隔、膀胱、子宫、胃壁对11C-AC有轻度摄取;肌肉放射性摄取变化较大。早期显像反映血流灌注,延迟期反映代谢情况。药物注射剂量过低影响肿瘤病灶的观察。三、泌尿系统肿瘤肾皮质肿瘤患者21例,原发病灶18个(透明细胞癌15个、乳头状细胞癌1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个)。11C-AC早期显像,16个恶性病灶摄取明显低于正常皮质,延迟显像“+”13个,18FDG“+”4个,阳性率分别为10/13和3/13,p<0.05,二者差异具有显着性,其中透明细胞癌Ⅲ级病灶1个,两种显像均未检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对11C-AC有明显吸收。11C-AC与18FDG对透明细胞癌转移灶的诊断能力基本相同,但部分肺透明细胞癌转移灶只对11C-AC摄取增高。肾盂输尿管肿瘤患者9例,18FDG均“+”,11C-AC“+”2例。炎症所致输尿管狭窄患者2例,病灶对11C-AC均无摄取。发生远处转移患者3例,18FDG可清晰显示转移病灶,11C-AC除1例股骨的转移灶有摄取外,其余均“-”。四、肝脏肿瘤20例肝内占位患者,16例病灶直径<5cm,13例其他影像学检查不能确诊或误诊。3例良性病变,病灶对11C-AC和18FDG均无明显摄取。癌前病变2例,早期及延迟11C-AC显像均为“+”,18FDG“-”。5例肝腺癌、血管肉瘤及转移癌对18FDG均有明显摄取,但11C-AC均为“-”。HCC患者10例,6例有肝炎病史,6例AFP明显升高,高中分化HCC 8例,11C-AC全部“+”,且早期显像的SUV均高于延迟显像;2例低分化者为“-”。18FDG检出8例,2例高分化病灶未显影。结论1、利用CTI提供的合成模块,合成出的11C-AC经一系列质量控制后,基本符合临床使用要求。11C-AC的产量不稳,是影响其临床推广使用的障碍。2、11C-AC显像前空腹、安静休息,有利于病灶的观察;双时相采集,早期反映血流灌注,延迟期反映代谢;肾脏内的放射性分布与时间密切相关,早期显像正常肾皮质的高摄取可能影响对肾肿瘤血流灌注情况的观察;注射剂量>185MBq更利于病灶观察及半定量计算。3、11C-AC对于恶性程度较低的肾肿瘤阳性率明显高于18FDG显像,可以弥补18FDG PET肾肿瘤诊断的不足,但不能替代18FDG,两者是互补的关系。至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尚待进一步研究。肾肿瘤的诊断,18FDG仍为首选药物,当18FDG PET阴性或不能确定时,建议行11C-AC检查。4、18FDG与11C-AC联合显像可以提高肝癌诊断的阳性率、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原发或继发以及估测肿瘤的恶性程度。11C-AC在肝脏肿瘤的诊断中虽有肯定的价值,但不能取代18FDG,首先使用18FDG,如肝内病灶为“+”,则提示恶性程度高的肝原发或转移瘤的可能,如为“-”,可除外上述情况,并进一步行11C-AC PET显像。
李琛玮,贾文霄,王俭,杨利霞[2](2005)在《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门静脉高压症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门静脉高压症组27例与正常对照组15例行磁共振增强血管造影,门静脉肝内分支显示按Nordinger分级法进行对照,测量2组门静脉主干、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直径,同时相位对比法测量血流速度、流量及血流方向。结果:(1)门静脉高压症组门静脉肝内分支显示低于对照组,前者多为Nordinger分级Ⅱ、Ⅲ级水平,后者多为Ⅰ、Ⅱ级水平,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0.76,P<0.05)。(2)门静脉高压症组中门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的直径平均值均大于对照组,且其血流速度下降、血流量增加。结论:磁共振血管造影既能显示门静脉及其侧支循环的解剖结构,又能测量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外科手术设计、风险预测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李琛玮[3](2005)在《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门静脉高压症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门静脉高压症组27例与正常对照组15例行磁共振增强血管造影,门静脉肝内分支显示按Nordinger分级法进行对照,测量两组门静脉主干、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直径,同时相位对比法测量血流速度、流量及血流方向。结果 (1)门静脉高压组门静脉肝内分支显示低于对照组,前者多为Nordinger分级Ⅱ、Ⅲ级水平,后者多为Ⅰ、Ⅱ级水平,两组差别有统计学差异(Hc=10.76,p<0.05),且CEMRP能较好地显示门静脉高压组的侧支循环。(2)门静脉高压组中门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的直径平均值均大于对照组,且其血流速度下降、血流量增加。(3)CPH组中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者与无出血史者相比,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直径及流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平均单位体重血流量前者较后者明显增多,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3.72,p<0.05)。结论 磁共振血管造影既能显示门静脉及其侧支循环的解剖结构,又能测量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外科手术设计、疗效评价及风险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何津祥,李文凡,刘纯,杨鹏,陈明[4](2002)在《心肝比值及门脉压在早期肝硬变诊断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寻找一种既能对肝硬变所致门脉压增高、侧支循环的建立、开放以及门 -体分流和肝、脾功能进行综合判断 ,又能对早期肝硬变和肝硬变进行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经直肠给药测算心 /肝比值 ,换算出每一时相门脉压 ,对肝硬变及病理进程与门脉压的关系进行判断。结果正常和肝炎门脉压在晚期有明显差异 (P<0 .0 5 )。肝硬变门脉压与其他组有明显差异 (P<0 .0 5 )。早期肝硬变介于正常、肝炎和肝硬变之间 ,与其他组门脉压比较有明显差异 (P<0 .0 5 )。在显像后期 Child-pugh分级有明显差异 (P<0 .0 5 )。门脉压与H/ L比值两者之间呈正相关 (r=0 .478,P<0 .0 1)。分级均有明显差异 (P<0 .0 5 )。门脉压与 H/ L比值两者之间呈正相关 (r=0 .478,P<0 .0 1)。结论时相法肝门脉回流显像时患者在早期 H/ L比值≥ 0 .65和经公式换算的门静脉压≥ 1.9k Pa或者腔静脉与门脉压差≥ 1.5 k Pa时 ,表明为肝硬变状态 ;如果 H/ L比值在 0 .3 2~ 0 .64和门静脉 1.0 3~ 1.89k Pa考虑为早期肝硬变。采用时相法 H/ L比值及推算的门脉压对肝炎、肝硬变造成的肝功能减低、门 -体分流和肝门脉回流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是一项比较灵敏、简单可靠的无创性方法 ,对晚期肝硬变手术 ,肝硬变病理过程的判断提供帮助。
何津祥,李文凡,刘纯,陈明,杨鹏[5](2001)在《时相法门脉回流显象诊断早期肝硬变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 经直肠给药进行门脉回流显象,测算心/肝(H/L)比值,对中晚期肝硬变诊断的研究已见报道,但对早期肝硬变、尤其是对早期肝硬变与中晚期肝硬变的鉴别诊断尚不多见;我们通过时相法心/肝(H/L)比值的测定,对肝硬变和肝硬变的病理进程进行判断,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8岁~46岁,平均32.8岁,均为无消化系统疾病的医学院和本院志愿者;患者按1995年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及寄生虫病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诊断筛选;其早期肝硬变相当于该标准的重度慢性肝炎,该组5例行肝脏活检并病理
二、时相法门脉回流显象诊断早期肝硬变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时相法门脉回流显象诊断早期肝硬变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碳-11-乙酸盐(~(11)C-Acetate)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11)C-Acetate PET显像基础研究 |
一、~(11)C-Acetate的制备 |
合成路线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二、~(11)C-Acetate PET图像采集及体内分布.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11)C-Acetate PET显像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前言 |
一、泌尿系统肿瘤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二、肝脏肿瘤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门静脉高压症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扫描设备及成像方法 |
1.3 图像分析 |
1.4 血流动力学分析 |
1.5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2.1 CEMRP显示门静脉肝内分支的比较 |
2.2 CEMRP对侧支循环及曲张静脉的显示 |
2.3 MPV、SPV、SMV直径测量及 PV血流速率、流量测定 |
讨论 |
3.1 MRP成像原理及对门脉分支和侧支循环的显示 |
3.2 MRP测量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 |
3.3 MRP对 PHT应用中的优势 |
小结 |
致谢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时相法门脉回流显象诊断早期肝硬变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碳-11-乙酸盐(~(11)C-Acetate)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D]. 霍力.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7(06)
- [2]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门静脉高压症的应用研究[J]. 李琛玮,贾文霄,王俭,杨利霞.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5(12)
- [3]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门静脉高压症的应用研究[D]. 李琛玮. 新疆医科大学, 2005(03)
- [4]心肝比值及门脉压在早期肝硬变诊断的价值[J]. 何津祥,李文凡,刘纯,杨鹏,陈明. 中国综合临床, 2002(02)
- [5]时相法门脉回流显象诊断早期肝硬变的价值[J]. 何津祥,李文凡,刘纯,陈明,杨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