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沉积法制备~(235)U靶(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阳,梁方知,冯海宁,刘伟,康泰峰[1](2021)在《铀金属薄膜的设计、制备和表征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铀金属薄膜是铀的一种不常见的形态。铀金属薄膜在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中可以发挥多样的作用,对于开展新型铀合金设计也是一类理想的研究对象。本文简述了铀金属薄膜的用途和科学意义,介绍了铀金属薄膜的设计、制备和表征技术,综述了国内外铀金属薄膜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以期待为新型铀合金材料及材料基因工程的研究提供思路,为进一步发展铀金属薄膜提供参考。
张世昌[2](2021)在《硅基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钌铑钯的吸附分离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核电的重启与规模的扩大,核能在能源结构调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核电站运行所产生的乏燃料也越来越多。乏燃料后处理PUREX(Plutonium and Uranium Recovery by Extraction)流程所产生的高放废液(High level liquid waste,HLLW)的处理处置是核燃料循环的关键环节,其对核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钌(Ru)、铑(Rh)、钯(Pd)的含量约占HLLW中重金属总量的13 wt%,随着核电发展,其裂变产生量可比拟自然储量,是重要的铂族金属(PGMs)二次资源。目前HLLW处置的方法主要是玻璃固化。然而,在玻璃固化过程中,Ru、Rh、Pd的存在增加了玻璃的熔点,并在玻璃固化过程中倾向于形成独立相,导致玻璃基体不均匀,稳定性降低。因此,需要在玻璃固化前将Ru、Rh、Pd从HLLW中去除,以消除固化过程中可能引起的问题,并提高最终固化体质量。本文针对Ru、Rh、Pd的高效去除,利用原位聚合法和真空浸渍法分别合成了两种硅基复合功能材料SiPyRe和iso Bu-BTP/Si O2-P。考虑到目前HLLW为硝酸体系,故进一步研究了SiPyRe和iso Bu-BTP/Si O2-P在硝酸水溶液中对Ru、Rh、Pd吸附行为及作用机制,以期为从HLLW中分离Ru、Rh、Pd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硅基吸附剂SiPyRe用于硝酸溶液中Ru、Rh、Pd的去除。SEM-EDS、BET、TG-DSC等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PyRe具有介孔结构、比表面积较大等特点。研究发现,SiPyRe对Pd具有优异的吸附选择性而对Ru、Rh几乎没有吸附,即使在较高酸度(1 mol/L HNO3)下,其对Pd的吸附容量达到0.36 mmol/g,且整个吸附过程在1 h达到吸附平衡。SiPyRe对Pd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阶吸附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表明其吸附方式为单层化学吸附。解吸行为研究发现,0.1mol/L HNO3-0.1 mol/L硫脲溶液对Pd具良好的解吸效果,解吸率>98%。通过FT-IR、XPS等手段分析SiPyRe与Pd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配位机制,具体为Pd(II)与含氮官能团(C-N=C)之间的配位作用,且整个吸附过程需要阴离子(NO3-)参与维持电荷平衡。(2)鉴于SiPyRe对Pd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而对Ru、Rh吸附效果甚微,采用真空浸渍法合成一种无机-有机复合功能材料iso Bu-BTP/Si O2-P用于吸附Ru、Rh、Pd。研究了硝酸浓度、硝酸钠浓度、温度、时间、竞争离子、初始金属离子浓度对其吸附行为的影响,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动力学、等温线和热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在0.1 mol/L硝酸-3 mol/L硝酸钠体系中,328 K时,iso Bu-BTP/Si O2-P对Ru、Rh、Pd的吸附反应分别在1 d、1 d和0.5 h达到吸附平衡,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0.37、0.34、0.71mmol/g。在1 mol/L硝酸体系中,328 K时,iso Bu-BTP/Si O2-P对PGMs裂变产物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0.1-3 mol/L硝酸溶液中SFPGMs/other metals>40。Iso Bu-BTP/Si O2-P对Ru、Rh、Pd的吸附反应分别在2 d、3 d和1 d达到平衡,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0.35、0.32和1.05 mmol/g。Iso Bu-BTP/Si O2-P在两个体系下对PGMs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Langmuir和D-R等温线模型,说明其吸附方式为单层化学吸附,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其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研究了iso Bu-BTP/Si O2-P的解吸行为。在解吸阶段,Ln(III)、241Am、Pd(II)、Rh(III)、Ru(III)可以依次采用水、0.01 mol/L DTPA、0.01 mol HNO3-0.1 mol/L硫脲、5 mol/L HCl和Na Cl O(AR)进行解吸,进而实现相互分离,并提出基于iso Bu-BTP/Si O2-P从模拟高放废液中分离Ru、Rh、Pd的简易流程。采用XPS和FT-IR探究iso Bu-BTP/Si O2-P与Ru、Rh、Pd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iso Bu-BTP/Si O2-P吸附PGMs的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Ru(III)、Rh(III)、Pd(II)与C-N=C发生配位反应,且整个过程需要NO3-参与维持电荷平衡。
彭述明,杨宇川,谢翔,钱达志[3](2020)在《我国堆照医用同位素生产及应用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医用同位素是指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放射性同位素,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诊疗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我国医用同位素发展未得到应有重视,生产能力未充分发挥,且技术相对落后,监管科学性欠佳,导致医用同位素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时常短缺或断供,患者得不到及时诊疗无法受益于恶性肿瘤最佳治疗方案.医用同位素"卡脖子"问题已对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形成明显制约,亟须建立我国医用同位素稳定自主供给体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我国99Mo/99mTc、125,131I、89Sr、32P、177Lu、90Y、14C等重要堆照医用同位素的制备技术、生产及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堆照医用同位素生产及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堆照医用同位素自主化生产及应用的发展措施及建议.
杨志红,杨素亮,张生栋,丁有钱[4](2020)在《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化学和放射化学是保障国家核安全以及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本文总结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70年来在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在长寿命痕量核素分离测试、短寿命核素快化分离、裂变化学、锕系元素配位化学、90Sr分析等方面的技术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及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林敏,叶宏生,夏文,刘蕴韬,王佳玫,徐长春[5](2020)在《CIAE电离辐射计量技术发展回顾》文中认为本文回顾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CIAE)早期开展的电离辐射计量与测试技术研究及成果、电离辐射一级计量站成立后电离辐射计量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及2000年后电离辐射计量新技术与新方法研究。通过回顾CIAE电离辐射计量技术从满足核工业所需的常规电离辐射计量测试方法到绝对测量新方法研究、极值量计量、动态量计量、特殊环境计量、特殊放射性气体活度计量以及特殊放射性标准物质制备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以期进一步提升综合计量保障能力,并在先进计量测试理论与方法、核医学与放射治疗计量、辐射生物计量等方面继续开拓创新,取得更大的进步。
梁积新,吴宇轩,罗志福[6](2020)在《CIAE放射性同位素制备技术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放射性同位素在工业、农业、医学与科学研究等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CIAE,简称原子能院)60多年来在放射性同位素制备技术方面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重点分析了反应堆生产同位素99Mo、125I、131I、177Lu与加速器生产同位素18F、64Cu、89Zr、123I以及99Mo-99Tcm发生器、68Ge-68Ga发生器、188W-188Re发生器等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并对今后原子能院在放射性同位素制备技术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原子能院放射性同位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蒋可为[7](2020)在《LiCl-KCl体系中铀的电化学行为及熔盐电解制备金属铀及其合金》文中研究指明核能的发展前景日益广阔,但目前面临资源匮乏以及核废物处理等问题。相比于地浸法等水法提铀技术,熔盐电解法在制备金属铀及其合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铀资源提取技术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如铀金属相分布均匀、合金相组成可控制、成分均一和熔盐环保可再利用。这些优势使得对于铀化物的电解研究在近年来快速发展。因此,研究电解过程中各种工艺参数的优化,电化学还原过程中动力学和热力学理论的深入探讨,以及低耗能、低成本金属铀的批量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利用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等电化学手段研究U3O8和UCl4在高温Li Cl-KCl熔盐体系中的还原过程,使用熔盐电位滴定法研究金属铀离子在高温熔盐中的反应过程,通过反应中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的计算,通过机理的分析及参数的优化,制备金属铀、U-Fe和U-Ga等二元合金。具体的工作结论如下:采用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研究U3O8在773 K的Li Cl-KCl熔盐体系中的电化学还原行为和还原过程。发现U3O8先还原为UO2,随后还原析出金属U,还原电位分别为-1.70 V和-2.45 V。在钼电极上采用-2.60 V和-3.20 V进行恒电位电解制备金属铀,证明了在“金属还原-电化学还原”混合还原工艺操作下加速制备金属铀的可行性,并对产物进行了XRD和EDS等定性分析,确定其中存在铀单质。针对U3O8溶解不完全的问题,利用“化学-电化学”间接还原法,加热CCl4为气体将U3O8通过固态气相反应转变为UCl4,使产物UCl4完全溶解在熔融的Li Cl-KCl熔盐中。采用循环伏安、计时电位和方波伏安等电化学测试手段研究了在773 K的Li Cl-KCl-UCl4熔盐条件下U(IV)离子的电化学行为和还原过程。从“可溶-可溶”体系出发,通过能斯特方程、Randles-Shevchik方程、Berzins-Delahay方程以及基于Yang-Hudson对于无限稀释溶液外推法等方法进行还原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相关研究,如扩散系数D、转移电子数n、转移因子α和热力学性质△G等,确定了U(IV)离子在惰性金属界面上的沉积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电解电流为100 m A时,Li Cl-KCl-UCl4熔盐体系中有块状金属铀析出。由于氧化铀和氯化铀在高温熔盐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不同,氧离子的存在对电化学测试和金属铀的制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采用电化学法滴定U(IV)离子,研究U-O化合物、U(IV)和U(III)离子在773 K的Li Cl-KCl-UCl4熔盐中的转变过程。当氧离子与U(IV)离子的反应时,电位逐渐增加,当氧离子浓度达到当量点α=2.391后,平衡电位随氧离子浓度增加迅速接近0 V,最终生成导电性较差的UO2。根据法拉第定律、扩散方程、薛定谔方程、格兰函数等,计算相应氧化钇-氧化锆膜电极的能斯特斜率s、电极常数k、标准表观电位E*、电动势值emf和空白组分中氧离子活度aO2-等反应常数,以此确定U-O化合物中UO2/U(IV)最终的p O2-计算公式E=-3.678+0.0383×p O2-,并根据计算得出UO2的稳定常数为1.653,确定UO2/U(III)对应的公式E=-2.107+0.154×p O2-。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数据,绘制了熔盐中U-O化合物的Littlewood图,确定了在Li Cl-KCl熔盐体系中单位活度下的稳定UO2、U(IV)和U(III)离子的相区位置。基于干法后处理过程需要不同的电极回收铀元素和其他元素,采用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等电化学手段在773K的Li Cl-KCl熔盐中研究制备金属铀合金的电化学还原过程以及沉积条件。采用固态金属钼和不锈钢电极确定Fe2U和Fe U6在本实验条件下的析出电位分别为-0.90 V和-1.25 V,设定恒电位-2.60 V成功制备Fe2U和Fe U6合金。采用计时电位法,以活性液态金属Ga做为阴极,分别在10 m A、40m A和100 m A电流下进行短时间电解,形成了Ga3U、Ga2U和Ga3U2金属间化合物,在100 m A恒电流下制备Ga3U和金属U单质。采用活性阴极合金法制备了其它铀合金U-Ni、U-Co,确认平衡电位E与铀原子百分比C、原子半径r的关系方程分别为C=e(2.329-E)/0.975和E=-39.389/r+29.503。
余洲[8](2019)在《惰性气体冷凝法制备Fe90Sc10纳米非晶材料研究及其系统优化》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新技术的发展目前主要是基于各种晶体材料(如金属,半导体等)的广泛应用。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晶体材料的微观缺陷结构和/或微观化学结构来调控其性能,但这对于当前的非晶材料而言却是难以实现的。新型的纳米结构非晶材料可以通过引入大量的非晶/非晶界面来改变非晶材料的微观缺陷结构和/或微观化学结构,从而实现对其性能的调控,这为非晶材料结构性能调控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本文通过惰性气体冷凝法制备FeSc纳米非晶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研究纳米非晶合金与同化学组分的传统熔淬甩带法制备的非晶合金之间的结构差异。通过深度敏感压痕技术(DSI)探究纳米非晶样品力学性能。全文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全程参与设计搭建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一套多功能惰性气体冷凝系统,可以实现纳米粉末制备以及纳米粉末在超高真空环境下的原位高压成型。最高真空可达到1E-8Pa,最大压力可以达到8GPa。(2)在此系统上成功制备出致密的、无氧化的高质量FeSc纳米非晶合金,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结构表征。通过XPS、EDS表征样品的成分为Fe90Sc10;通过XRD、TEM表征样品的非晶态结构;通过TEM表征样品的颗粒尺寸约为14nm;通过SEM表征样品的形貌以及元素分布;确认了纳米非晶合金中存在着独特的非晶/非晶界面结构。(3)通过深度敏感压痕技术(DSI)测试纳米非晶样品力学性能。通过恒加载模式进行测试,相比熔淬法获得的甩带非晶,发现纳米非晶具有更高的模量、更低的硬度和更大的应变速率敏感指数,证明通过结构调控可以增强非晶合金的塑性。(4)进一步优化了惰性气体冷凝系统,通过引入激光制样系统,成功制备了饱和蒸汽压相差较大的CuZrAl三元纳米非晶合金。
陈德胜[9](2018)在《氧化镧中放射性的检测和去除》文中研究表明稀土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我国稀土矿的储量和稀土产品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稀土矿中通常都伴生铀、钍、镭、钾等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在稀土的开采、冶炼及深加工过程中,伴生的放射性物质被不同范围、不同程度地在不同阶段分离或者富集。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稀土产品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对稀土产品的销售影响更加显着。近年来,部分企业生产的稀土产品放射性超出豁免值而无法出口,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何有效地降低稀土产品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某稀土公司以南方矿生产的氧化镧产品放射性超标,为解决该问题,本研究首先采用高纯锗伽玛谱仪(HPGe-γ谱仪)对该企业工艺生产中不同分离阶段的镧产品进行了放射性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南方稀土矿中铀含量较高,生产的氧化镧产品只包含有锕铀系的放射性核素,且有明显的富集现象。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证明氧化镧中放射性过高的原因是由长寿命核素227Ac及其衰变子体227Th、215Po和211Pb等造成。第二步,本研以微调企业原有生产工艺的方式,降低氧化镧产品中的放射性。以磺化煤油为稀释剂,采用放射性核素228Ac作为示踪剂,系统研究了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从盐酸中萃取La3+和Ac3+的行为,重点考察了酸度、萃取剂皂化度、La3+浓度和盐析剂浓度等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当萃取剂皂化度为30%,母液酸度[H+]=0.00355 mol/L,La3+浓度32 g/L,盐析剂浓度[KNO3]=3 mol/L时镧锕萃取分离系数(SFLa/Ac)可达67.6。最后,采用上述优化的实验条件纯化得到5 g氧化镧,然后应用液液萃取法提取出纯化前后两种氧化镧中的227Th,再利用电沉积技术将227Th制成α放射源,通过alpha能谱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纯化后的氧化镧中227Ac的比活度为0.156 Bq/g,去除率约90%,且没有显着的放射性“回升”现象,达到了放射性豁免值的要求。上述结论对企业氧化镧产品除放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沈亦佳,马会民,梁积新,于宁文,吴宇轩,向学琴[10](2014)在《电沉积法制备用于裂变99Mo生产的UO2靶件》文中指出99Tcm是目前核医学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放射性核素,99Tcm核素主要从其母体核素99Mo衰变得到。目前99Mo主要由高浓缩铀(HEU,235U富集度93%)靶件辐照、提取得到;由于高浓铀可用于制造核武器,使用受到核不扩散条约的严格控制,采用低浓缩铀(LEU,235U富集度19.75%生产裂变99Mo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由于LEU中
二、电沉积法制备~(235)U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沉积法制备~(235)U靶(论文提纲范文)
(1)铀金属薄膜的设计、制备和表征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0.1铀金属薄膜在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中的作用 |
0.1薄膜技术在铀合金设计与预测中的作用 |
1 铀金属薄膜材料的成分和结构设计 |
1.1 成分设计 |
1.2 结构设计 |
2 铀金属薄膜材料的制备工艺 |
2.1 机械方法 |
2.1.1 机械研磨/抛光 |
2.1.2 轧制 |
2.2 物理沉积方法 |
2.2.1 高真空蒸发沉积 |
2.2.2 电弧离子镀 |
2.2.3 重离子轰击沉积 |
2.3.4脉冲激光气相沉积 |
2.2.5 磁控溅射 |
2.3 化学沉积方法(电解法) |
2.4 电解抛光方法 |
3 铀金属薄膜材料的表征方法 |
3.1 厚度与成膜速率 |
3.1.1 微量天平法 |
3.1.2 石英晶体振荡法 |
3.1.3 原位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察法 |
3.1.4 核探测学方法 |
3.2 结构和性能 |
3.3 膜层-基体结合强度 |
4 结论 |
(2)硅基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钌铑钯的吸附分离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钌铑钯分离方法及研究进展 |
1.2.1 溶剂萃取法 |
1.2.2 电沉积法 |
1.2.3 生物法 |
1.2.4 膜分离法 |
1.2.5 吸附法 |
1.3 固相吸附材料 |
1.3.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
1.3.2 纳米功能材料 |
1.3.3 多孔硅基材料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硅基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评价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SiPyRe树脂的制备及表征分析 |
2.3.1 材料的制备 |
2.3.2 材料的表征分析 |
2.4 IsoBu-BTP/SiO_2-P的制备及表征分析 |
2.4.1 SiO_2-P的制备 |
2.4.2 IsoBu-BTP/SiO_2-P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 |
2.4.3 SiO_2-P与 isoBu-BTP/SiO_2-P表征分析 |
2.5 材料性能评价 |
2.5.1 静态吸附实验 |
2.5.2 数据拟合分析 |
2.5.3 解吸行为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吡啶型SiPyRe对钯的吸附行为及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静态吸附行为研究 |
3.2.1 酸度及选择性研究 |
3.2.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3.2.3 吸附等温线研究 |
3.3 解吸行为研究 |
3.4 吸附机理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soBu-BTP/SiO_2-P对钌铑钯的吸附行为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低酸-硝酸钠体系下吸附行为研究 |
4.2.1 硝酸钠浓度的影响 |
4.2.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4.2.3 吸附等温线研究 |
4.2.4 吸附热力学研究 |
4.3 硝酸体系下的吸附行为研究 |
4.3.1 酸度及温度的影响 |
4.3.2 选择性研究 |
4.3.3 吸附动力学研究 |
4.3.4 吸附等温线研究 |
4.3.5 吸附热力学研究 |
4.4 解吸行为研究 |
4.5 吸附机理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我国堆照医用同位素生产及应用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堆照医用同位素生产现状 |
1.1 我国反应堆及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基础设施现状 |
1.2 我国堆照医用同位素制备技术与生产现状 |
1.2.1裂变99Mo-99mTc |
1.2.2131I |
1.2.3125I |
1.2.489Sr |
1.2.532P |
1.2.6177Lu |
1.2.790Y |
2 我国堆照医用同位素应用现状 |
2.199mTc显像剂 |
2.2131I放射性药物 |
2.3125I密封籽源 |
2.489Sr放射性药物 |
2.532P放射性药物 |
2.6177Lu放射性药物 |
2.790Y放射性药物 |
2.814C放射性药物 |
3 国内外堆照医用同位素生产和应用发展比较 |
3.1 堆照医用同位素生产发展比较 |
3.2 堆照医用同位素应用发展比较 |
3.3 对策与建议 |
4 发展趋势研判 |
4.1 我国堆照医用同位素生产发展趋势 |
4.2 我国堆照医用同位素应用发展趋势 |
(4)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长寿命痕量核素分离测试技术 |
1.1 长寿命痕量核素分离技术 |
1.2 长寿命核素核参数测量进展 |
1.3 长寿命痕量核素测试技术 |
2 短寿命核素快化分离技术 |
2.1 裂变产物快化分离技术 |
2.2 气体裂变产物及其子体快速分离技术 |
2.3 快化分离装置 |
3 裂变化学研究 |
3.1 铀的裂变化学 |
3.2 钚的裂变化学 |
3.3 制靶技术 |
4 锕系元素配位化学研究 |
4.1 锕系元素化学种态 |
4.2 锕系元素配位化学 |
4.3 钚的水解聚合 |
4.4 锕系元素计算化学 |
5 90Sr分析技术 |
5.1 放射性废液中90Sr的分析技术 |
5.2 环境水样中90Sr的分析技术 |
5.3 土壤样品中90Sr的分析技术 |
6 展望与发展建议 |
1) 锕系元素裂变化学研究: |
2) 锕系元素化学研究: |
3) 环境放射化学研究: |
4) 先进分离材料和先进分离技术研究: |
(5)CIAE电离辐射计量技术发展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早期电离辐射计量与测试技术研究 |
1.1 放射性活度计量测试 |
1.2 辐射剂量计量测试 |
1.3 中子计量测试 |
2 电离辐射计量体系建立与完善 |
2.1 放射性活度计量 |
1) 4πβ-γ符合与反符合活度计量 |
2) 2πα、2πβ表面发射率计量 |
3) 放射性气体活度计量 |
4) 闪烁法活度计量 |
5) 低水平γ核素活度计量 |
6) 氡活度计量 |
7) 高能γ射线效率刻度 |
8) 放射性标准溶液和标准源研制 |
2.2 辐射剂量计量 |
1) X射线照射量计量 |
2) γ射线比释动能计量 |
3) β射线吸收剂量计量 |
4) γ射线和电子束吸收剂量计量 |
5) X、γ辐射剂量当量计量 |
2.3 中子计量 |
1) 中子注量计量 |
2) 中子源强度计量 |
3) 快中子吸收剂量计量 |
4) 标准截面测量 |
5) 中子能量测量 |
3 电离辐射计量新技术与新方法研究 |
3.1 绝对测量新技术研究 |
1) 数字符合技术 |
2) 双4π符合活度计量 |
3) 三管-双管符合活度计量 |
4) 小立体角氡活度计量 |
3.2 极值量计量技术研究 |
1) 短寿命核素参数计量 |
2) 高水平活度计量 |
3) 超低水平γ核素活度计量 |
4) 超低本底α核素活度计量 |
5) 低能光子计量 |
6) 高能X射线计量 |
7) 低keV能区中子计量研究 |
3.3 特殊放射性气体活度计量技术研究 |
1) 放射性气溶胶活度计量 |
2) 放射性碘活度计量 |
3) 气载氚活度计量 |
3.4 动态量计量技术研究 |
3.5 特殊环境计量技术研究 |
3.6 特殊放射性标准物质制备 |
1) 放射性废物桶标准源制备 |
2) 大面积标准源制备与定值 |
3) 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法制备高分辨α标准源 |
4) 模拟放射性气溶胶滤膜源制备 |
5) 放射性气体模拟源制备 |
4 展望 |
(6)CIAE放射性同位素制备技术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放射性同位素制备技术发展简况 |
2 重要放射性同位素制备技术的发展 |
2.1 反应堆生产放射性同位素 |
1) 99Mo |
2) 131I |
3) 125I |
4) 60Co |
5) 177Lu |
2.2 加速器生产放射性同位素 |
1) 18F |
2) 123I |
3) 64Cu |
4) 89Zr |
2.3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 |
1) 99Mo-99Tcm发生器 |
2) 68Ge-68Ga发生器 |
3) 188W-188Re发生器 |
3 展望 |
3.1 国外放射性同位素制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3.2 国内放射性同位素制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3.3 原子能院在放射性同位素制备技术方面的发展展望 |
4 结束语 |
(7)LiCl-KCl体系中铀的电化学行为及熔盐电解制备金属铀及其合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铀资源 |
1.2.1 我国的铀资源 |
1.2.2 铀和铀化物的性质 |
1.2.3 铀在核技术中的应用 |
1.2.4 铀的合金 |
1.3 金属铀提取技术概述 |
1.3.1 常规铀矿石提铀技术 |
1.3.2 新型的后处理提铀技术 |
1.4 熔盐电解技术概述 |
1.4.1 熔盐电解质和电解原料 |
1.4.2 熔盐电解法 |
1.4.3 熔盐电解法在乏燃料中的应用 |
1.5 熔盐电解制备金属铀和铀合金的研究进展 |
1.5.1 铀离子在高温熔盐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 |
1.5.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6 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论文的选题意义 |
1.6.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表征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装置 |
2.2.1 熔盐电解质 |
2.2.2 电解的原料 |
2.2.3 熔盐电解槽 |
2.3 实验技术路线图 |
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2.4.1 循环伏安法 |
2.4.2 开路计时电位法 |
2.4.3 方波伏安法 |
2.4.4 计时电流法 |
2.4.5 电位滴定法 |
2.4.6 计时电位法 |
2.5 材料表征分析方法 |
2.5.1 X射线衍射分析 |
2.5.2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
2.5.3 能量色散光谱分析 |
2.5.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 |
2.5.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U_3O_8在LiCl-KCl熔盐中的电化学行为和金属铀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固态MO电极上U_3O_8电化学还原行为的研究 |
3.2.1 循环伏安法 |
3.2.2 开路计时电位法 |
3.2.3 方波伏安法 |
3.3 金属铀的制备及表征分析 |
3.3.1 金属铀的制备 |
3.3.2 电解产物的表征分析 |
3.4 铀氧化物的热力学分析 |
3.4.1 吉布斯自由能和理论析出电位 |
3.4.2 铀氧化物离子形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UCl_4在LiCl-KCl熔盐中的电化学行为和金属铀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U_3O_8固相合成UCl_4的研究 |
4.2.1 氯化温度和时间对UCl_4产率和纯度的影响 |
4.2.2 氯化产物的XRD分析 |
4.3 UCl_4的电化学还原行为研究及其热动力学分析 |
4.3.1 循环伏安法研究铀离子反应动力学 |
4.3.2 方波伏安法研究铀离子反应动力学 |
4.3.3 开路计时电位法研究铀离子反应热力学 |
4.4 金属铀的制备、表征及热力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U和O相互反应的熔盐电位滴定研究 |
5.1 引言 |
5.2 U(IV)离子氧化态的测定 |
5.2.1 铀氧化物稳定态的研究 |
5.2.2 U(IV)和U(III)活度系数的测定 |
5.3 Littlewood图的计算与绘制 |
5.3.1 U(IV)和U(III)离子标准电位的测定 |
5.3.2 pO~(2-)公式的校准和计算 |
5.3.3 稳定常数的测定和计算 |
5.3.4 Littlewood图的绘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U在不同活性阴极上电化学行为及制备合金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U-Fe合金电化学还原行为的研究 |
6.2.1 循环伏安法 |
6.2.2 方波伏安法 |
6.2.3 开路计时电位法 |
6.2.4 计时电位法 |
6.3 共电沉积法和阴极合金化法制备U-Fe合金的研究 |
6.3.1 共电沉积法制备U-Fe合金的研究 |
6.3.2 固态活性阴极合金化法制备U-Fe合金的研究 |
6.4 液态阴极电解制备U-Ga合金的研究 |
6.4.1 计时电位法 |
6.4.2 液态阴极电解法制备U-Ga合金 |
6.5 U合金化合物形成平衡电位与组成关系的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惰性气体冷凝法制备Fe90Sc10纳米非晶材料研究及其系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纳米结构非晶合金 |
1.1.1 纳米结构材料与非晶合金 |
1.1.2 纳米结构非晶合金的研究现状 |
1.1.3 纳米非晶的结构调控 |
1.2 非晶形成机制和经验规律 |
1.2.1 非晶形成理论 |
1.2.2 非晶形成的经验三原则 |
1.3 纳米非晶的制备手段 |
1.3.1 磁控溅射法 |
1.3.2 剧烈塑性变形法 |
1.3.3 脉冲电化学沉积法 |
1.3.4 惰性气体冷凝法 |
1.4 纳米非晶的结构特点 |
1.4.1 纳米非晶的原子结构 |
1.4.2 纳米非晶的电子结构 |
1.5 纳米非晶的性能特点 |
1.5.1 磁学性能 |
1.5.2 催化性能 |
1.5.3 力学性能 |
1.5.4 生物相容性能 |
1.6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2 样品制备方法与检测手段 |
2.1 实验材料的选择 |
2.1.1 金属 |
2.1.2 气体 |
2.1.3 实验设备 |
2.2 样品制备方法 |
2.2.1 真空电弧熔炼与真空吸铸 |
2.2.2 熔淬甩带法制备Fe_(90)Sc_(10) 非晶条带 |
2.2.3 惰性气体冷凝法制备Fe_(90)Sc_(10) 纳米非晶 |
2.3 分析与检测方法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3.4 深度敏感压痕分析 |
2.3.5 透射电镜分析 |
2.3.6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2.4 实验主要过程 |
3 Fe_(90)Sc_(10) 条带非晶和纳米非晶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
3.1 样品制备 |
3.1.1 电弧熔炼FeSc母合金 |
3.1.2 熔淬甩带法制备FeSc非晶条带样品 |
3.1.3 惰性气体冷凝法制备FeSc纳米非晶 |
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2.1 Fe_(90)Sc_(10) 甩带样品成分分析 |
3.2.2 Fe_(90)Sc_(10) 纳米非晶样品成分分析 |
3.3 扫描电镜分析 |
3.3.1 Fe_(90)Sc_(10) 甩带样品形貌分析 |
3.3.2 Fe_(90)Sc_(10) 纳米非晶样品形貌分析 |
3.3.3 EDS能谱成分分析 |
3.4 透射电镜分析 |
3.4.1 Fe_(90)Sc_(10) 纳米颗粒粒径分析 |
3.4.2 Fe_(90)Sc_(10) 纳米颗粒非晶结构分析 |
3.5 X射线衍射分析 |
3.5.1 Fe_(90)Sc_(10) 甩带样品结构分析 |
3.5.2 Fe_(90)Sc_(10) 纳米非晶样品结构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Fe_(90)Sc_(10) 纳米非晶的力学性能探究 |
4.1 纳米压痕仪硬度与弹性模量的表征 |
4.1.1 纳米压痕技术原理与实验方法 |
4.1.2 硬度与模量分析 |
4.2 应变速率对Fe_(90)Sc_(10) 纳米非晶变形行为的影响 |
4.2.1 应变速率敏感指数 |
4.2.2 纳米非晶硬度的应变速率敏感性 |
4.2.3 纳米非晶的应变速率敏感指数 |
4.3 Fe_(90)Sc_(10) 纳米非晶的压痕分析 |
4.3.1 AFM压痕结构分析 |
4.3.2 SEM压痕形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激光法制备CuZrAl纳米非晶及其非晶形成能力探究 |
5.1 样品制备 |
5.1.1 真空吸铸制备CuZrAl非晶靶材 |
5.1.2 激光法制备CuZrAl纳米非晶合金 |
5.2 透射电镜分析 |
5.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5.4 扫描电镜分析 |
5.4.1 CuZrAl纳米非晶形貌分析 |
5.4.2 EDS能谱成分分析 |
5.5 X射线衍射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2.1 惰性气体冷凝法发展展望 |
6.2.2 纳米非晶发展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氧化镧中放射性的检测和去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稀土工业发展现状 |
1.1.1 稀土元素 |
1.1.2 稀土工业 |
1.1.3 稀土放射性 |
1.2 放射性 |
1.2.1 放射性衰变 |
1.2.2 天然放射性核素 |
1.2.3 放射性衰变系 |
1.3 镧和锕 |
1.3.1 镧 |
1.3.2 锕 |
1.3.3 镧和锕对比 |
1.4 分离和检测方法 |
1.4.1 分离方法 |
1.4.2 检测方法 |
1.5 本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
第2章 放射性检测和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和仪器 |
2.2.2 方法和步骤 |
2.3 检测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镧锕萃取分离实验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和仪器 |
3.2.2 方法和步骤 |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3.1 时间和温度的影响 |
3.3.2 酸度的影响 |
3.3.3 皂化度的影响 |
3.3.4 La~(3+)浓度的影响 |
3.3.5 相比的影响 |
3.3.6 反萃酸酸度的影响 |
3.3.7 盐析剂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纯化前后氧化镧的放射性对比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和仪器 |
4.2.2 优化工艺设计 |
4.2.3 钍的电沉积实验 |
4.2.4 ~(227)Ac的测量 |
4.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电沉积法制备~(235)U靶(论文参考文献)
- [1]铀金属薄膜的设计、制备和表征技术研究进展[A]. 李明阳,梁方知,冯海宁,刘伟,康泰峰. 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七卷)——中国核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设备分卷、核材料分卷), 2021
- [2]硅基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钌铑钯的吸附分离行为研究[D]. 张世昌. 广西大学, 2021(12)
- [3]我国堆照医用同位素生产及应用现状与展望[J]. 彭述明,杨宇川,谢翔,钱达志. 科学通报, 2020(32)
- [4]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技术研究进展[J]. 杨志红,杨素亮,张生栋,丁有钱.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S1)
- [5]CIAE电离辐射计量技术发展回顾[J]. 林敏,叶宏生,夏文,刘蕴韬,王佳玫,徐长春.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S1)
- [6]CIAE放射性同位素制备技术的发展[J]. 梁积新,吴宇轩,罗志福.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S1)
- [7]LiCl-KCl体系中铀的电化学行为及熔盐电解制备金属铀及其合金[D]. 蒋可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
- [8]惰性气体冷凝法制备Fe90Sc10纳米非晶材料研究及其系统优化[D]. 余洲.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9]氧化镧中放射性的检测和去除[D]. 陈德胜.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18(12)
- [10]电沉积法制备用于裂变99Mo生产的UO2靶件[J]. 沈亦佳,马会民,梁积新,于宁文,吴宇轩,向学琴.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