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产部出台新规定 加强互联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程瓯[1](2016)在《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电信产业是中国近十几年来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电信产业视为自然垄断产业,电信服务的基础性、网络的完整性以及电信运营的规模经济性决定了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1994年,中国联通的进入打破了电信业的垄断,之后中国电信业经历了几次大的拆分,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2008年电信产业融合重组,形成电信、移动和联通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产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三网融合”政策的推进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变革,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失衡、业务增长乏力的问题己经显现出来,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规制与竞争方面的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在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以后,如何形成均衡的市场竞争格局,如何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如何进一步完善电信监管机制,为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有效竞争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垄断性较强但又具有一定竞争性的电信产业来说,单纯用规制理论或产业组织理论进行分析,都是有失偏颇的。因此,本文在“SCP”范式的基础上,结合电信产业的经济特性,将产业组织理论和规制理论相融合,构建了“政府规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R-SCP"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这个理论框架对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以及电信产业规制进行研究,结合“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新态势,对电信产业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为我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发展、电信产业政策和规制改革等提出新的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理论基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作了介绍。对相关理论进行考察,在回顾自然垄断理论、规制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分析“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以及局限性。第二部分构建电信产业"R-SCP"理论分析框架,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介绍了我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电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结合电信产业所具有的自然垄断与竞争特性,构建"R-SCP"理论分析框架,在该理论框架内,规制、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都是电信产业的内生变量,规制影响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同时也受到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绩效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的内容。运用"R-SCP"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重点分析不对称规制、“三网融合”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分析“移动通信转售”、手机实名制等产业政策变化以及放松规制对市场行为的影响,结合电信产业几次大的拆分和重组,对各个阶段的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是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组织及规制的影响,主要是第八章的内容。分析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影响,并以“微信”为例分析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语音、短信业务的替代作用,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组织变革和转型方向,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并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规制的新特点。第五部分是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建议,包括第九章和第十章的内容。介绍了电信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内涵及目标,规制合理化与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关系,以及产业融合对电信规制的影响,借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电信规制与改革经验,对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提出政策建议。最后,对全文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文研究表明,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受到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共同影响,随着产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进一步放松规制,市场机制对电信产业组织的影响将越来越强。但由于电信产业所具有的网络特性,政府规制仍然有必要保持。政府需要改变直接用行政手段参与电信业产业组织调整的状况,更多地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对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调整,重点关注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塑造和保护。
李小宇[2](2014)在《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关注中国互联网监管的热点话题——内容监管。旨在通过历史回顾和现实评价,发现互联网信息内容监管的过程、参与者、方法和机制,结合当前网络环境为网络内容监管机制的改进作出建议。本文采取的研究模型是改进了的金顿多源流政策分析模型。基于政策体制适应与演化的视角,本文将我国互联网内容监管的功能、主体和策略的演化脉络视为政策过程模型中的三大源流,将当前互联网发展状况视为机制革新的政策之窗,并以此为契机指出了当前的监管机制改革的要点,对改进的可能做出建议。选取我国1994年至2011年颁布的195条与互联网信息内容监管相关的政策文本作为数据源,本文借助情报学的文本挖掘和内容分析方法建立了三维政策演化模型,揭示网络信息内容监管体制的功能结构特征和演化脉络。同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提取并分析了监管主体的结构与合作关系,构建了三层级的策略体系结构以描绘监管策略的历史演变。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政策适应机制和演化途径,提炼了我国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模型。继而通过对10位网络内容监管参与者进行的开放式专家访谈,总结了当前网络内容监管的特点、难点,评价了当前监管机制的适应性,并给出了改进建议。最后,本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将网络内容环境视为复杂系统,揭示其中的涌现机制和自组织临界性条件,提出了互联网信息内容复杂适应性监管机制。本研究发现,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体制并非独立的政策集合,而是与网络监管其他方面工作紧密相关的一种功能。内容监管以直接、间接、辅助三种程度分布在不同的监管政策中,并依据监管政策主题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十四个功能领域。不同领域中的监管功能彼此联系、相互支持。有些领域的监管关系到整个监管体制的基础,有的则更关注具体监管措施。政策引用类型的演化说明,监管力度和办法在不同时间上呈现出直接-间接、强力-柔性的周期性交替。互联网内容监管由大量不同的监管主体承担。通过提取监管政策的发布单位,统计得到58个监管主体。这些主体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领域中参与网络内容监管。信息产业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部是网络内容监管的核心主体。在2004年至2007年之间,主体合作规模达到顶峰。这些合作并非依据分工职能在具体监管领域中自发形成。而是多种不同职能的部门在统一安排指挥下针对特定的监管领域大规模的展开。互联网内容监管在历史上采取过大量监管措施,可以划分为七类中观监管策略和五类宏观管理方略。通过内容分析和统计发现,在互联网发展早期,内容监管依赖于前置审批等制度化监管策略。随着时间的发展,制度化监管逐渐让位于运动式监管。这说明了旧有监管制度对新兴网络服务的不适应,监管主体通过建构在行政体制上的管制力量应对新的监管问题。将监管工作外包给互联网企业的代理式监管同样也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监管办法。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总结分析,发现互联网内容监管肇因于发展需求与管理需求之间的政策价值矛盾。当传统管制模式不适应复杂多变的网络内容环境时,就促使监管主体调整政策。通过政策工具与政策学习构建的政策循环过程,监管主体与客体按照各自的价值目标相互适应演化,构成了共演化的复杂适应系统。在回顾复杂性科学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发现互联网信息内容环境是具有涌现机制和自组织条件的复杂适应系统。由此建立了网络内容复杂适应性监管机制。在该机制下,传统治理理论中的治理重心转变为激励主体,保障流动,促进优质信息生产。政府监管部门从网络监管者的地位转变为网络信息内容复杂系统有序化过程中的主体之一。政府主体主要关注信息生产主体的激励、信息流的畅通均衡。用户主体和企业主体则承担起自我决策、自我治理的责任。同时通过组建多种类型的用户组织,作为系统内的用户聚合、目标协商和信息流动传播机制,促进系统自组织有序化的进行。
刘佳丽[3](2013)在《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研究》文中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电信、电力、民航、铁路等几大自然垄断行业密集展开政府监管改革,到本世纪初达到最高潮。此后,改革渐趋于平稳,并呈现出停滞的态势。到目前为止,经济学界对于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体系改革的相关研究基本上是遵循传统分析范式,即从监管主体、监管客体及监管手段的角度进行监管改革路径设计。据此,我国自然垄断监管改革在监管机构(主体)、监管对象(客体)、监管工具、手段及方法等几个方面均作出过大胆的改革与尝试。从2003年7月我国自然垄断产业中第一个专业性监管机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建立,到从“所有制结构调整”、“引入竞争机制”和“企业治理结构”等不同侧面对监管客体进行改革,再到城市水务等公用事业产业对特许经营权招投标等激励性监管机制的广泛运用,改革不可谓不系统。从表面上看,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体系似乎已经面面俱到、无“制”可改。但是,自然垄断行业事故频发、问题不止、争议不断的事实表明,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而造成目前进入“胶着”状态的原因可能就是“主体、客体、手段”的分析范式:一方面,片面地将政府监管体系简单地肢解为主体、客体及手段三个板块难免存在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之嫌;另一方面,主体、客体与手段之间的关联互动性很难在现有分析框架内得以体现与关注。因此,推进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当务之急是破除以往基于“主体、客体、手段”片面的、局限的、平面式分析思维框架,重建一种全方位的、系统的、多维的、动态研究框架与分析范式,即以界区更准确、涵义更广泛、关联更紧密且能全面覆盖以往研究对象及其相互之间互动关系为原则,将自然垄断行业政府体系重新界区为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三个功能模块,并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宗旨,探索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问题,实现政府监管改革顶层设计。本文的理论价值是:首先,在理论上提出围绕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核心的推进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新思路,即突破对监管主体、监管手段与监管客体的片面研究,建立在三者之间关系的适应性研究基础上进行关于监管制度、监管体制、监管机制相互匹配问题这样一个更高层次的研究。其次,在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等学科进行综合运用的基础上,提出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论,为政府监管理论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最后,将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研究置于法经济学语境下,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研究的本土化,拓展政府监管理论的研究视野。本文的现实意义是:首先,进行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问题的创新研究,构建起适应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背景下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体系。其次,触及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天花板,从监管改革的顶层设计高度把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改革通盘加以考量,深化我国转轨时期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再次,从我国自然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入手,一方面,为转型期的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筛选更具本土适应性的个性化监管机制,另一方面,同步考虑监管体制搭建和监管制度匹配问题,实现自然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在更高层面上的推进。最后,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民营化、市场化进程,切实提高自然垄断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增加和公共利益提供现实保障。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创新性地将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划分为监管迷信、监管质疑和监管重构三个阶段,继而提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改革应予关注的几个问题。其次,构建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的理论基础。在清晰界定监管机制、体制和制度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构建功能耦合模型,探讨在理论层面上如何建立自然垄断行业最优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以及如何实现三者的功能耦合。再次,分别以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改革历程、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内容展开论述,并提供国际经验借鉴。最后,综合上述研究,在系统阐述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目标及现存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新思路及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有四:首先,在文献资料的梳理方面,一改以往学者对国外有关政府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研究按照时间顺序的简单铺陈。遵循监管思想史和监管改革史梳理并重的原则,将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发展与演变创新性地归结为三个阶段,即基于市场失灵考量的监管迷信期、基于政府失灵考量的监管质疑期和引入激励性监管的监管重构期。在充分咀嚼世界范围内监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准确定位。其次,在对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清晰界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引用“耦合”这一物理学概念,积极探索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三个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在功能上的相互关联,并因此形成对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的“功能耦合”研究。再次,重塑监管理念,在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将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作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核心目标,并以此为基础通盘考量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功能耦合问题。最后,运用法经济学分析范式,解决新监管经经济学中理想化的最优监管机制设计向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管制度安排转换的难题,弥补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理论“供给”与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现实“需求”之间的缺口,同步做好与监管机制相适应的监管体制搭建、监管制度安排。
张晓琳[4](2013)在《中美电信监管模式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截至2012年底,中国电信全行业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2984.6亿元,成功实现电信市场总收入10762.9亿元人民币。至此,中国电信市场已成为全球电信市场规模做大、用户数量最多、最有利可图的电信市场。中国政府适应市场发展趋势,也选择了与其发展紧密相关电信市场监管政策,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近四分之一的世纪,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也被各界学者广泛接受,政府的政策最近几年己在许多方面得到发展。然而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电信监管起步晚,仍然需要借鉴国外的电信监管模式以弥补不足。美国的电信监管起步早,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我国在建立电信监管模式的过程中,借鉴美国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我国建立优化的电信监管模式。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对比分析、监管诊断的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的角度提出电信监管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实证研究,对美国电信监管模式和我国电信监管模式进行深入分析,随后通过对比中美电信监管模式的差别,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现有电信监管做一个诊断,最后提出中国电信监管模式的建议
赵艳明[5](2013)在《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 ——在政治、经济与技术的视野下》文中认为当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进入到了市场化、产业化的新阶段。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宏观政策下,推进纪录片产业发展也被提升到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在纪录片产业化的进程中,网络媒体的渠道价值不断提升,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此背景下,本文希望探讨并反思网络媒体对于纪录片发展的影响和意义。主流话语对于该问题的讨论更多地基于行业本位和经济本位的,本研究则希望以传播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视野,继而试图从这样的立场出发:互联网技术能否带来纪录片的内容多元、消费自主和民主参与,而不仅仅只囿于互联网如何促进纪录片产业做大做强之上。同时,本研究力图拒绝媒介中心主义和技术决定论,认为互联网不仅是一种纯粹的技术力量,而需要在国家、市场、专业性力量的权力格局中,去解读互联网技术对于纪录片生产和传播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配合对纪录片相关网站、网络社区和网络话语的实地观察、个案研究,并与本人对视频网站纪录片频道的田野调查成果相结合的方式。在对中国纪录片网络传播的图景进行深描的基础上,加以一定的理论阐释。第一章导论是对行文的一个总体准备,在对研究背景进行描述之后指出了问题意识,在检视理论渊源之后阐明逻辑起点,进而选择研究方法。第二章按照四个历史分期,追溯了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纪录片生产的历史脉络,将之置于国家和市场力量的视野下进行考察,从而对传统纪录片生产格局有一个把握,以此作为网络时代下纪录片的生产和传播情况的基础和对照。第三章考察了互联网环境下纪录片的生产主体、网络纪录片节目及内容。研究认为新技术使得纪录片的生产主体泛化,打破了体制内影像生产的壁垒,然而网络媒体并未对主流的纪录片生产格局形成有力的冲击。商业性视频网站开始涉足纪录片生产和开办纪录片频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提升社会影响力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共诉求。在内容方面,在网络上受到青睐的纪录片具有时效性、碎片化和娱乐化的新取向。第四章考察了纪录片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情况。首先分析了影视作品的数字版权问题,并考察了网络视频与纪录片的版权合作情况。其次对纪录片在网络上的商业运营进行考察,研究发现纪录片在视频网站的商业化运营所释放出来的长尾效应是不确定的,特别是对于非官方的制作来说更加具有风险性。网络口碑营销正在成为一种商业运作的新方式,来自商业和政治权力主导的反制力量,造成了技术解放能力的限制。最后考察了纪录片在网络社区中的讨论话语,认为纪录片的网络话语是较弱的,且还是成长性的。第五章检视了纪录片在网络上生存的政策环境。互联网自进入中国社会以后,对传统媒介格局、传播秩序和意识形态安全产生冲击,国家对于互联网和网络视频业从基础设施、内容、及服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致力于将互联网的管理纳入到传统媒体的管理体系之中。本章分析了国家应对新媒体技术所采取的公共政策,分析为什么监管,如何监管以及监管效果问题。结语部分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将互联网对于纪录片发展的意义再次进行总体关照,并指出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胡洪斌[6](2011)在《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分析》文中提出在现实生活中,产业进入规制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一个广谱现象。无论是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相对不甚发达和完善的转型经济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对产业的进入或退出实施规制。在不断放松自然垄断产业进入规制的同时,产业进入条件规制则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其规制的标准和内容都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与此相反,现有的大多数关于产业进入规制的理论研究则散见于法学、产业经济学、法和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方面的文献中,对其全面和系统的经济学专项研究并不多见。这与现实中产业进入规制的广谱实践形成了较大的反差。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其转型过程俨然就是一个产业进入规制的放松过程。他通过非公有制企业的不断进入和扩张,实现了资源从传统的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的新兴部门的再配置。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实践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所有制形式”为标准的“产业进入规制”为特殊性前提,开始市场经济意义的产业进入规制;是一边完善市场机制、“制造”独立市场主体、塑造市场结构、建立竞争环境,一边进行产业进入规制改革的实践。这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产业进入规制源起和发展环境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他们在政治上存在一个相对有效的制衡机制,在经济上市场体系比较发达,规制对象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由此,在没有充分把握中国“特殊性”前提和整体发展的全貌,直接对某一产业的进入规制进行分析,往往会导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认识差异,即使是做出了一般性的效率评价,也往往会由于模型变量的权重变动、数据获取的完整程度,或数据样本的时间跨度等因素,难以达成一个普遍的共识。本文对国内外产业进入规制相关的经济学文献进行了梳理研究,通过引入“ER-SCP”和“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对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特殊性和相应的规制环境,梳理和探究了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整个动态演化过程,以此指出了中国产业进入规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产业进入规制的思路和政策措施。这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认识现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具有现实和借鉴意义。
薛颖洁[7](2010)在《政策设置视角下的我国网络监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在我国迅猛的发展,网络问题层出不穷,各个群体对网络监管的呼声不断。本文将从最初政策议程开始分析,分析政府为什么要监管网络、什么力量影响了它的决策,在各方面的压力影响下政府对网络做出了什么样的监管措施,继而分析这些措施不足之处的原由,来论述政府在整个网络监管政策过程中的进步与尚缺之处。通过对作者所收集材料的分析以及政府网络监管措施各方的评价考察,本文认为中国政府在网络监管的决策上公众的参与相对得到加强,围绕网络分化而成的例如网络运营商、网站公司、网络广告商、网络用户等一系列群体,积极的向政府表达利益诉求,并在其中表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迫使政府正视网络问题这一全新的监管课题。但是,在这一政府监管政策设置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导致了最后监管的失效。本文将以网络监管政策设置的过程为视角,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继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作者认为,通过完善网络监管政策设置过程将有助于推动政府对整个网络监管的完善,使监管取得实效,维持网络社会的秩序,推进我国互联网的发展。
张国华[8](2010)在《我国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管问题的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信行业发展迅猛,特别是1994年中国联通的成立,电信行业引入竞争,打破垄断,从此就有了电信网间的互联互通。只有构建良好的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管环境,才能促使电信企业展开良性竞争并惠及广大消费者,促进我国信息事业的发展。随着竞争格局的多元化、技术的更新换代及业务的融合,使电信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特别是09年三家电信企业展开全业务竞争,各种违反公平竞争的问题也日益尖锐和突出。互联互通监管问题早期表现为网间互联不积极、人为设置的接通率低、网间互联容量不足等;发展为不时出现的电话、上网不通、不畅等问题;后来出现互相擅自占用通信设施、剪通信光缆电缆、人为阻断网间通信等恶性事件接连发生。既加大了政府的监管成本,造成国家财政不必要的浪费,也给企业产生了巨大的收入流失。究其原因,是我国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监管尚没有建立法律体系,以及各电信企业之间经济利益之争的两个基本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电信行业互联互通的意义,互联互通监管的现状进行阐述,以近年来互联互通监管中出现的部分案件为例,指出了我国产生互联互通监管问题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针对我国互联互通监管问题的对策建议。
刘光浩[9](2010)在《中美电信监管体制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信业是国家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信监管对电信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照相关的电信监管理论,探索建立适当的电信监管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电信产业开放竞争起步较晚,需要借鉴国外电信监管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弥补自己的不足。美国等发达国家电信监管的历史相对较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中国在建立有效电信监管体制的过程中,研究美国等国家的经验,再结合中国的国情,定会对我国政府建立有效的监管体制有所帮助。本文研究中采取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在理论上说明电信监管存在的原因和必要性,通过对两国电信监管体制现状的介绍,指出二者存在的差异,再根据这些差异,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电信监管体制的发展方向。
麻礼念[10](2010)在《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三网融合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2009年电信重组与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的发放,标志着我国运营商进入了全业务运营与3G时代,移动互联网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也是行业再次繁荣、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IPTV、手机电视、流媒体、交互式电视等新兴业务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市场对融合业务的需求。在2009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更是在工作报告中重申“要支持和推进三网.触合”,同年4月,在全国党代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使用“不折腾”一词描述三网融合,这一系列举动都让我们看到了三网融合进程加速的可能,三网融合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论文借鉴国外三网融合的经验和产业融合理论,从产业边界、产业融合的动因、前提条件、形式、过程与标志,详细阐述了我国三网融合的过程。分析了影响我国三网融合过程中存在的监管机构分离问题、立法缺失问题、商业模式落后等问题,并对推进三网融合需要在管理模式方面的努力做了分析。
二、信产部出台新规定 加强互联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产部出台新规定 加强互联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自然垄断理论 |
2.1.1 早期自然垄断理论 |
2.1.2 传统自然垄断理论 |
2.1.3 现代自然垄断理论 |
2.2 规制理论 |
2.2.1 规制公共利益理论 |
2.2.2 规制俘获理论 |
2.2.3 规制经济理论 |
2.3 产业组织理论 |
2.3.1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
2.3.2 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 |
2.3.3 传统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分析 |
2.4 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特性 |
2.4.1 中国电信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
2.4.2 电信业技术经济特征的变化 |
2.4.3 电信企业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第3章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新问题 |
3.1 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历程 |
3.1.1 中国电信产业发展初期 |
3.1.2 中国电信业市场拆分重组历程 |
3.2 中国电信产业监管政策演进 |
3.2.1 从垄断到调整市场结构引入竞争 |
3.2.2 从调整市场结构转向规范市场行为 |
3.2.3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高市场绩效——成立中国铁塔公司 |
3.3 中国电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
3.3.1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业传统商业模式形成挑战 |
3.3.2 “三网融合”政策推进加剧了电信市场竞争 |
3.3.3 电信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弱化 |
3.3.4 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对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第4章 构建“R-SCP”电信产业分析框架 |
4.1 电信业规制的目标 |
4.2 电信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
4.3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的现状 |
4.4 现有理论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分析 |
4.4.1 “SCP”范式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 |
4.4.2 规制理论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 |
4.5 电信产业组织的研究思路 |
4.5.1 决定电信产业组织变迁的重要因素 |
4.5.2 电信产业组织研究的主要思路 |
4.6 构建基于规制的“R-SCP”理论分析框架 |
4.6.1 “R-SCP”框架的逻辑关系 |
4.6.2 “R-SCP”理论框架对电信产业的适用性 |
第5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5.1 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
5.2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5.3 政府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直接塑造 |
5.3.1 放松进入规制与引入竞争 |
5.3.2 电信纵向拆分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3.3 电信南北拆分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4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4.1 进入者策略与在位者优势 |
5.4.2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份额和价格的影响 |
5.4.3 不对称规制与联通CDMA手机补贴 |
5.4.4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3G/4G牌照发放 |
5.4.5 “单向携号转网”规制政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 企业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1 中国电信的限制性定价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2 中国移动的差异化策略对市场份额的影响 |
5.5.3 中国联通的技术创新行为 |
5.6 产业融合对电信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5.6.1 三网融合对电信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5.6.2 中国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5.6.3 中国广电成为第四大电信运营商影响市场格局 |
第6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
6.1 市场行为的影响因素 |
6.1.1 影响电信企业市场行为的主要因素 |
6.1.2 规制条件下企业行为特征分析 |
6.1.3 中国电信企业各阶段行为分析 |
6.2 规制与放松规制对电信市场行为的影响 |
6.2.1 规制失效下电信企业的排他性行为 |
6.2.2 不对称规制下的电信市场竞争行为 |
6.2.3 电信企业对规制的突破与放松规制 |
6.3 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的影响——以中国联通为例 |
6.3.1 中国联通3G市场定位 |
6.3.2 中国联通3G六统一运营策略 |
6.3.3 中国联通价格行为分析 |
6.3.4 中国联通非价格行为分析 |
6.3.5 中国联通组织调整行为分析 |
6.4 产业政策对电信企业市场行为的影响 |
6.4.1 “移动通信转售”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 |
6.4.2 手机实名制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 |
第7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7.1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评价方法 |
7.1.1 产业组织理论对经济绩效的评价内容 |
7.1.2 竞争和规制对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影响 |
7.1.3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 |
7.2 中国电信产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7.2.1 完全垄断阶段的绩效分析(1994年之前) |
7.2.2 双寡头垄断阶段的绩效分析(1994-1998年) |
7.2.3 引入竞争阶段的绩效分析(1999-2001年) |
7.2.4 扩大竞争阶段的绩效分析(2002-2008年) |
7.2.5 电信业重组后的绩效分析(2009年至今) |
7.3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总体评价 |
第8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新特征及其规制 |
8.1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 |
8.2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
8.2.1 电信运营商产业主导权丧失 |
8.2.2 电信运营商进一步被管道化 |
8.2.3 移动互联网业务替代传统电信业务——以“微信”为例 |
8.2.4 免费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主导 |
8.3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组织变革与转型 |
8.3.1 从全业务运营商转向综合信息服务商 |
8.3.2 运营重心从传统语音转向数据应用 |
8.3.3 由纯管道经营向智能管道转型 |
8.4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市场竞争行为 |
8.4.1 开展4G流量价值经营提升市场绩效 |
8.4.2 搭建应用平台与OTT企业合作运营 |
8.4.3 重视应用服务——以移动支付为例 |
8.4.4 以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提升电信产业竞争力 |
8.5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规制的新特点 |
第9章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建议 |
9.1 电信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内涵及目标 |
9.2 规制合理化与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关系 |
9.3 产业融合对电信业规制的影响 |
9.3.1 电信产业和广电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分析 |
9.3.2 相关市场主体存在各自的利益诉求 |
9.3.3 行业监管者维护部门利益以及职责有所差异 |
9.4 外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经验 |
9.4.1 英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 |
9.4.2 美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 |
9.4.3 国外电信产业规制与改制的启示 |
9.5 中国电信产业的规制改革建议 |
9.5.1 产业融合背景下规制重构的保障机制 |
9.5.2 电信产业市场竞争政策的趋势 |
9.5.3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建议 |
9.5.4 中国电信业规制合理化建议 |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2)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交互性与全球化:互联网环境新特征 |
0.1.2. 发展与问题:全球互联网内容监管 |
0.1.3. 中国互联网的特殊性与监管需求 |
0.1.4. 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国外主要国家监管模式简介 |
0.2.1. 国内外研究历程与现状综述 |
0.2.2. 国外互联网内容监管主要模式简介 |
0.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0.3.1. 研究问题与目标 |
0.3.2. 研究视角与内容 |
0.3.3. 研究路线与方法 |
0.4. 研究难点和创新 |
0.5. 小结 |
1. 基本概念与理论 |
1.1. 互联网内容监管 |
1.1.1. 内容监管 |
1.1.2. 互联网监管与治理 |
1.1.3. 互联网内容监管 |
1.2. 政策体制与监管机制 |
1.2.1. 政策体制 |
1.2.2. 互联网内容监管政策体制 |
1.2.3. 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 |
1.3. 复杂社会问题的政策分析模型 |
1.4. 小结 |
2. 问题源流:网络内容监管功能结构与演化 |
2.1. 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三维政策框架 |
2.2. 数据与方法 |
2.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2.2.2. 政策与内容监管的相关性等级 |
2.2.3. 政策主题领域分类 |
2.2.4. 政策间引用网络分析 |
2.2.5. 政策引用类型分析 |
2.3. 结果分析 |
2.3.1. 政策分布的演化 |
2.3.2. 不同时期内的监管焦点 |
2.3.3. 政策引用结构与演化 |
2.3.4. 政策引用类型的演化 |
2.4. 有关监管功能的讨论 |
2.4.1. 网络内容监管政策问题的独立性 |
2.4.2. 网络内容监管功能的有效性 |
2.4.3. 政策范式与演化动力 |
2.5. 小结 |
3. 政治源流:网络内容监管主体结构与演化 |
3.1. 互联网内容监管主体的研究问题 |
3.1.1. 监管主体的界定 |
3.1.2. 监管主体之间的网络关系 |
3.1.3. 监管主体及其关系的演化变迁 |
3.2. 数据与方法 |
3.2.1. 监管主体的识别 |
3.2.2. 监管主体的行政职能 |
3.2.3. 监管主体的合作关系及其演化 |
3.3. 结果分析 |
3.3.1. 互联网内容监管主体数量分布和演化 |
3.3.2. 互联网内容监管主体的作用职能 |
3.3.3. 互联网内容监管主体合作网络 |
3.3.4. 互联网内容监管主体合作网络的演化 |
3.4. 有关监管主体的讨论 |
3.4.1. 分散但有侧重的监管主体 |
3.4.2. 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监管主体 |
3.4.3. 演化并变迁的监管主体 |
3.5. 小结 |
4. 政策源流:网络内容监管策略结构与演化 |
4.1. 互联网内容监管策略的维度 |
4.1.1. 法律维度 |
4.1.2. 市场维度 |
4.1.3. 社会规范维度 |
4.1.4. 架构维度 |
4.2. 数据与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3.1. 互联网内容监管策略的类型、数量与演化 |
4.3.2. 互联网内容监管策略的作用水平和主题偏好 |
4.3.3. 互联网内容监管策略的实施主体 |
4.4. 有关监管策略的讨论 |
4.4.1. 制度化管理的兴起与回落 |
4.4.2. 中国特色管理的执行与前景 |
4.4.3. 监管策略的变化与创新 |
4.5. 小结 |
5. 适应与演化:网络内容监管机制的提炼 |
5.1. 监管政策体制的总结 |
5.2. 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要点 |
5.2.1. 监管目标与原则 |
5.2.2. 主要矛盾与问题 |
5.2.3. 监管的结构基础 |
5.2.4. 监管的动因 |
5.2.5. 监管的保障 |
5.2.6. 监管的约束 |
5.3. 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模型 |
5.4. 微观适应:内容监管机制的政策过程 |
5.4.1. 基于政策周期的政策学习 |
5.4.2. 基于体制优势的政策工具 |
5.4.3. 基于触发回应的政策应变 |
5.4.4. 基于价值平衡的政策缓冲 |
5.5. 宏观演化:内容监管机制的政策变迁 |
5.5.1 行政管理传统转向网络空间的尝试(1994-1999) |
5.5.2. 基础监管机制的确立和发展(2000-2003) |
5.5.3. 监管问题的集中爆发与强力管制(2004-2007) |
5.5.4. 多种措施综合治理的成熟时期(2008-2011) |
5.6. 小结 |
6. 政策之窗:网络内容监管机制现状评价 |
6.1. 中国互联网监管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
6.2. 研究设计 |
6.2.1. 数据收集 |
6.2.2. 数据处理 |
6.3. 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的现状特点 |
6.3.1. 具有争议的价值目标 |
6.3.2. 作为监管承重者的互联网企业 |
6.3.3. 政府监管机构协同的结构基础 |
6.4. 当前互联网内容环境的新动向 |
6.4.1. 网络服务的变化 |
6.4.2. 网民的变化 |
6.4.3. 管理的变化 |
6.4.4. 社会环境的变化 |
6.5. 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的适应性评价 |
6.5.1. 监管资源评价 |
6.5.2. 监管效率评价 |
6.5.3. 监管效益评价 |
6.6. 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的改进建议 |
6.7. 小结 |
7. 超越治理:复杂适应性监管机制的提出 |
7.1. 复杂性科学与复杂适应系统简介 |
7.2. 复杂适应性政策模型 |
7.3. 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互联网信息内容环境 |
7.3.1. 互联网信息内容复杂系统 |
7.3.2. 适应性主体内部规则 |
7.3.3. 互联网内容复杂系统涌现结构与机制 |
7.3.4. 互联网内容复杂系统自组织机理 |
7.4. 管理启示 |
7.4.1. 传统治理理论的实践局限 |
7.4.2. 监管思维的革新 |
7.4.3. 目标兼容,培育系统 |
7.4.4. 重组权力,激励主体 |
7.4.5. 增加透明,畅通反馈 |
7.4.6. 慎重鉴别,倡导善治 |
7.5. 互联网信息内容复杂适应性监管机制描述 |
7.6. 小结 |
8. 讨论与结论 |
8.1. 言论自由的管控 |
8.2. 情报学与智识自由 |
8.3. 情报空间中的知识生产与运动 |
8.4.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3)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 |
0.2 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0.2.1 理论价值 |
0.2.2 现实意义 |
0.3 研究方法 |
0.3.1 归纳与演绎分析 |
0.3.2 比较研究 |
0.3.3 案例分析 |
0.3.4 博弈分析 |
0.3.5 法经济学分析 |
0.3.6 耦合分析 |
0.4 研究内容和创新 |
0.4.1 研究内容 |
0.4.2 创新 |
第1章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研究文献综述 |
1.1 国外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研究 |
1.1.1 监管迷信:基于市场失灵考量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 |
1.1.2 监管质疑:基于政府失灵考量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 |
1.1.3 监管重构:激励性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 |
1.2 国内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研究 |
1.2.1 关于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手段的研究 |
1.2.2 关于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主体的研究 |
1.2.3 关于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的研究 |
1.3 文献综述简评 |
第2章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分析 |
2.1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内涵与外延 |
2.1.1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内涵 |
2.1.2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外延 |
2.2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 |
2.2.1 耦合的涵义 |
2.2.2 耦合的理论模型 |
2.2.3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理论分析框架 |
2.3 法经济学语境下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体制与制度关系 |
2.3.1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法经济学解释 |
2.3.2 法经济学语境下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 |
第3章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分析 |
3.1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嬗变 |
3.1.1 自然垄断的动态性 |
3.1.2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的嬗变 |
3.2 主要发达国家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的适用性分析 |
3.2.1 “全方位、立体式”放松监管改革 |
3.2.2 垂直分解和剥离重组结合,引入竞争机制 |
3.2.3 放开市场准入,为竞争开辟通道 |
3.2.4 实行非对称监管,维护、保证公平竞争 |
3.2.5 激励性监管机制的运用 |
3.2.6 放松监管的成效 |
3.2.7 关于自然垄断产业监管机制适用性的若干思考 |
3.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分析 |
3.3.1 价格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
3.3.2 市场准入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
3.3.3 激励性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
3.3.4 非对称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
第4章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分析 |
4.1 中国主要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改革实践 |
4.1.1 电信产业:逐步走向监管下的竞争 |
4.1.2 电力产业:弱监管下的强垄断 |
4.1.3 铁路运输产业:政企双重角色缺位下的业内垄断 |
4.1.4 航空运输产业:竞争下的过度监管 |
4.1.5 邮政产业:垄断经营模式下的体制改革滞后 |
4.1.6 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缺失下的公益性矛盾 |
4.2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的基本类型、问题及成因 |
4.2.1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的基本类型 |
4.2.2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
4.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问题的成因 |
4.3.1 行政体制缺陷 |
4.3.2 监管体制自身的缺陷 |
4.4 国外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改革经验借鉴 |
4.4.1 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
4.4.2 监管机构的权力配置与协调 |
4.4.3 监管机构的动态调整 |
4.4.4 监管机构的外部监督体系 |
4.4.5 对中国的启示 |
第5章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研究 |
5.1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的法律制度框架 |
5.1.1 针对监管主体考量的法律制度安排 |
5.1.2 针对监管客体考量的法律制度安排 |
5.2 自然垄断行业价格听证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
5.2.1 自然垄断行业价格监管制度与价格听证制度 |
5.2.2 价格听证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
5.2.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价格听证制度的改进 |
5.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的若干缺陷 |
5.3.1 监管体制层面的法律制度缺失 |
5.3.2 监管客体层面的法律制度缺失 |
5.3.3 监管机制层面的法律制度缺失 |
5.4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建设的经验借鉴 |
5.4.1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变迁 |
5.4.2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法律制度分析 |
5.4.3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特点 |
5.4.4 对中国的启示 |
第6章 完善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政策建议 |
6.1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目标 |
6.1.1 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核心目标 |
6.1.2 公平与效率的博弈与协调 |
6.1.3 监管改革与城镇化步伐的同步 |
6.1.4 消费者话语权的制度保障 |
6.1.5 垄断一般和特殊的权衡 |
6.1.6 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开阔的研究视角 |
6.2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制约因素 |
6.2.1 监管理念及理论发展的滞后 |
6.2.2 并未真正破除的原有垄断格局和垄断利益 |
6.2.3 “俘获”现象严重,监管执行不力 |
6.2.4 政府职能转变迟缓 |
6.2.5 法治的薄弱 |
6.2.6 改革的参差不齐、互不配套 |
6.2.7 转轨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压力 |
6.2.8 国际竞争环境对国内经济的压力 |
6.2.9 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相背离 |
6.2.10 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改革的不匹配 |
6.3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新思路 |
6.3.1 监管主体和监管客体的转化 |
6.3.2 监管机制调整要求监管体制、监管制度的适应性变化 |
6.2.3 监管制度、监管体制改革需要监管机制支撑 |
6.3.4 监管体制传动、整合监管机制和监管制度 |
6.3.5 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路径 |
6.4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实施路径 |
6.4.1 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核心,通盘考量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与制度功能耦合问题 |
6.4.2 完善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设计,同步考虑监管体制搭建和监管制度匹配问题 |
6.4.3 搭建合理的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衔接监管机制的实施与监管制度安排 |
6.4.4 进一步健全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充分考量其与监管体制、机制的匹配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4)中美电信监管模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背景介绍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二章 电信业综述及电信监管研究综述 |
2.1 电信业综述 |
2.1.1 电信业的回顾 |
2.1.2 电信业的特点 |
2.1.3 我国电信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2.2 电信业监管理论研究综述 |
2.2.1 自然垄断理论的研究综述 |
2.2.2 自然垄断产业管制理论的研究综述 |
2.2.3 我国的电信监管研究综述 |
2.3 电信监管的主要内容 |
2.3.1 电信监管机构 |
2.3.2 电信监管的主要内容 |
2.3.3 电信管制的法律依据 |
2.4 电信监管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美国电信监管模式调查研究 |
3.1 美国电信监管模式发展的历程回顾程 |
3.2 美国电信监管机构的设置 |
3.2.1 立法机构 |
3.2.2 行政机构 |
3.2.3 司法机构 |
3.3 美国电信监管的相关政策 |
3.3.1 市场准入监管政策 |
3.3.2 互联互通监管政策 |
3.3.3 电信资费监管政策 |
3.3.4 普遍服务监管政策 |
3.4 美国电信监管的法律依据 |
3.4.1 与电信业相关的联邦法律 |
3.4.2 反垄断法在监管中的作用 |
第四章 中国电信监管模式动态分析 |
4.1 中国电信监管的发展过程 |
4.1.1 阶段一:Pre-1994 |
4.1.2 阶段二:1994-1997 |
4.1.3 阶段三:1998-2001 |
4.1.4 阶段四:2002-2008 |
4.1.5 阶段五:2008至今 |
4.2 我国电信监管的机构设置 |
4.3 中国电信监管的相关政策 |
4.3.1 市场准入监管政策 |
4.3.2 互联互通监管政策 |
4.3.3 中国电信资费监管政策 |
4.3.4 普遍服务监管政策 |
4.4 中国电信监管的法律依据 |
第五章 中美电信监管模式差异分解 |
5.1 中美电信监管模式对比 |
5.1.1 中美监管目标的差异 |
5.1.2 监管机构的差异 |
5.1.3 中美监管内容的差异 |
5.1.4 电信监管法律依据的差异 |
5.2 经验 |
5.3 体制禀赋 |
5.4 管制治理 |
5.5 国际观念 |
5.6 监管制度 |
第六章 对我国电信监管模式相关政策性建议 |
6.1 确立电信监管根本目标 |
6.2 提升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
6.3 完善电信监管法律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 ——在政治、经济与技术的视野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中国纪录片:一种媒介技术研究的取向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国家打造文化软实力的政治性诉求 |
二、中国纪录片市场化的发展与现状 |
三、纪录片网络媒体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理论视野 |
一、关于纪录片研究的概述 |
二、对于互联网的研究 |
三、作为理论视野和方法论的传播政治经济学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注释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中国纪录片生产的历史脉络 |
第一节 80年代:纪录片在电视媒体上的兴起与繁荣 |
一、从新闻纪录电影的衰落到电视纪录片的兴起 |
二、民族话语和精英视角的电视纪录片走向繁荣 |
第二节 90年代:电视电影市场化改革与纪录片生产 |
一、电视业的市场化改革和电视纪录片 |
二、电影业的市场化改革和电影纪录片 |
第三节 2000-2010年:在市场逻辑与国家话语之间 |
一、面对市场的三种策略:娱乐化、频道化和大片化 |
二、国家力量继续在纪录片生产中占据主导 |
第四节 2010年至今:中国纪录片产业的现状 |
一、2010年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 |
二、中国纪录片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
注释 |
第三章 主体、节目与内容:网络时代纪录片的生产 |
第一节 体制内外:纪录片的生产主体 |
一、网络纪录片的主要生产方:国家主导下行业体制内制作 |
二、广泛化与专业化:独立制作纪录片的趋向 |
三、脱嵌与限制:网络众筹模式与纪录片生产 |
第二节 视频网站上的纪录片节目 |
一、网络视频业:在技术与市场驱动下 |
二、视频网站纪录片频道的兴起及格局 |
三、视频网站自制纪录片——以《搜狐大视野》为例 |
第三节 互联网上纪录片的内容生产 |
一、现实议题和时效性的突显 |
二、碎片化与娱乐化趋向 |
注释 |
第四章 数字版权、市场渠道和观众参与:网络时代纪录片的传播 |
第一节 纪录片版权向网络空间的拓展 |
一、从影视作品版权到信息网络传播权 |
二、网络视频业与纪录片的版权合作 |
第二节 作为纪录片市场渠道的互联网 |
一、国家主导下的互联网与纪录片产业 |
二、纪录片在视频网站上的宣传推广 |
三、以公共性为诉求的纪录片网络平台 |
四、纪录片的网络口碑营销——以新浪微博为例 |
第三节 从民间影展到网络空间:纪录片的观众参与 |
一、作为公共空间的民间影展 |
二、纪录片的网络社区与网络话语 |
注释 |
第五章 挑战与监管:纪录片网络化生存的政策环境 |
第一节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与监管 |
第二节 网络视频业对传统广电管理体系的挑战 |
一、网络视频管理部门的博弈 |
二、网络视频经营主体:国资与非国资 |
三、网络视频的内容监管 |
第三节 网络视频对广电媒体的路径依赖 |
注释 |
结语 在政治、经济和技术的视野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部分访谈记录 |
一、首家网络纪录片频道的理念与实践——搜狐纪录片频道主编黄平茂访谈 |
二、强势的门户网站弱势的视频服务——新浪网媒拓总监鲁洁访谈 |
三、独立纪录片的挖掘与合作——优酷网纪录片频道主编徐莹访谈 |
四、凤凰纪录片传统的承接与开拓——凤凰视频运营部总监梁薇访谈 |
后记 |
(6)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管制与规制 |
1.2.2 产业进入与产业进入行为 |
1.2.3 产业进入规制、进入数量规制与进入条件规制 |
1.3 国内外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研究综述 |
1.3.1 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属性和逻辑 |
1.3.2 自然垄断产业进入规制的理论研究 |
1.3.3 产业进入规制需求的理论延伸 |
1.3.4 对"过度进入"规制的再认识 |
1.3.5 产业进入规制功能的理论反思 |
1.3.6 产业进入规制改革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2 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理论研究 |
2.1 产业进入规制的主客体及其行为方式 |
2.1.1 产业进入规制的主客体构成 |
2.1.2 产业进入规制主客体的"经济人"假设 |
2.1.3 产业进入规制主客体的行为方式 |
2.2 基于"ER-SCP"分析框架的产业进入规制理论研究 |
2.2.1 "ER-SCP"分析框架的构建 |
2.2.2 自然垄断产业的"ER-SCP"规制理论研究 |
2.2.3 竞争性产业的"ER-SCP"规制理论研究 |
2.2.4 在位企业阻止进入的"ER-SCP"规制理论研究 |
2.3 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框架的产业进入规制理论研究 |
2.3.1 针对负外部性的产业进入规制 |
2.3.2 针对信息不对称的产业进入规制 |
2.3.3 产业进入规制成本与收益的分析 |
3 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历史演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历史演化 |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业进入规制 |
3.1.2 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的产业进入规制 |
3.2 中国产业进入数量规制的发展现状 |
3.2.1 竞争性产业的进入数量规制 |
3.2.2 自然垄断产业的进入数量规制 |
3.3 中国产业进入条件规制的发展现状 |
3.3.1 针对环境问题的产业进入条件规制 |
3.3.2 针对信息问题的产业进入条件规制 |
3.3.3 针对安全生产问题的产业进入条件规制 |
3.4 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存在问题 |
3.4.1 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完善导致的问题 |
3.4.2 规制机制和机构不健全导致的问题 |
3.4.3 监督机制和机构缺位导致的问题 |
3.4.4 市场体制及其支撑体系不完善导致的问题 |
4 中国加强产业进入规制的思路及政策措施 |
4.1 加强规制的基本思路 |
4.1.1 遵循原则 |
4.1.2 选择规制目标 |
4.1.3 降低规制成本和提供规制收益 |
4.1.4 采取多种规制形式和政策工具 |
4.1.5 建立独立、统一、高效和权威的规制机构 |
4.1.6 建立规制的行政监督机制及相应机构 |
4.2 完善规制的法律法规建设 |
4.2.1 建设专业的规制立法团队 |
4.2.2 制订并颁布《规制改革法》 |
4.3 完善规制机制的建设 |
4.3.1 建立规制政策的评价方法 |
4.3.2 有效防止规制滞后 |
4.3.3 完善并发展复审制度 |
4.3.4 建立普遍服务义务的长效解决机制 |
4.3.5 建立规制的补偿机制 |
4.3.6 健全产业退出保障机制 |
4.4 完善市场体制及其支撑体系建设 |
4.4.1 建立宪政约束机制 |
4.4.2 健全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 |
4.4.3 建设诚信政府 |
4.4.4 强化规制信息的透明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政策设置视角下的我国网络监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已有研究 |
(一) 有关政府监管的研究 |
(二) 对网络媒介及本质的研究 |
(三) 国内对于网络监管的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简单评价 |
三、本文主要观点及写作框架 |
四、本文的理论基础 |
(一) 政策议程设置 |
(二) 公共政策抉择过程 |
(三) 多源流分析框架——政策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模型 |
第二章 政府网络监管的必要性 |
一、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 |
二、公众议程开启:网络监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一) 消费者关于保护合法权益的诉求 |
(二) 着作权、版权所有者关于保护合法权利的诉求 |
(三) 青少年家长与教师关于整顿网络风气的诉求 |
(四) 网络用户关于网络安全的诉求 |
(五) 群众关于过滤虚假信息的利益诉求 |
第三章 政府网络监管政策设置过程与特点 |
一、政府网络监管的政策设置过程——以09年网络扫黄专项行动为例 |
(一) 网络扫黄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问题溪流 |
(二) 网络扫黄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溪流 |
(三) 网络扫黄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治溪流 |
(四) 溪流结合与政策之窗的打开:监管政策的形成 |
二、我国政府网络监管政策设置的特点 |
(一) 公众参与度较高 |
(二) 政府被动回应性强 |
第四章 我国政府网络监管政策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
一、网络监管政策方案选择上的利益平衡偏差 |
(一) 网络监管中的利益冲突 |
1. 网络监管中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 |
2. 网络监管中的商业利益链条 |
3. 监管对象之间的利益冲突 |
(二) 网络监管政策选择中的利益平衡偏差:政策选择失误 |
1. 采用"一刀切"及强制性手段的监管措施 |
2. 网络监管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寻租 |
二、回应性监管政策设置的局限 |
(一) 网络监管立法的分散化 |
(二) 网络监管职能主体的碎片化 |
1. 涉及到网络监管的职能主体 |
2. 各网络监管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 |
3. 网络监管职能部门碎片化:协调不力 |
(三) 网络监管政策实施的非常态化 |
第五章 通过完善政策设置过程完善我国网络监管 |
一、促进网络监管政策制定的公民参与,更加平衡各方利益 |
二、政策方案上由行政强制手段向间接调节手段转变 |
三、构建一体化的网络监管体系,明确各部门权责,整合监管资源 |
四、由被动回应性政策设置向主动回应性转变,提高前瞻性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管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理论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管概述 |
2.1 互联互通的定义 |
2.2 互联互通意义 |
2.2.1 电信业改革和开展电信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 |
2.2.2 减少重复建设和提升网络价值 |
2.2.3 电信企业收入的新的重要来源 |
2.2.4 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
2.3 互联互通监管的必要性 |
2.4 互联互通监管原则 |
2.4.1 强化主导运营商互联互通义务 |
2.4.2 公开、透明度原则 |
2.4.3 非歧视性原则 |
2.4.4 成本导向原则 |
2.4.5 边际投入部分非绑定网络元素原则 |
2.4.6 互惠性原则 |
2.5 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管的主要内容 |
2.5.1 制定网间互联指导规则 |
2.5.2 协调网间互联谈判和争议 |
2.5.3 对完成网间互联安排的激励 |
2.6 我国互联互通的监管政策 |
2.6.1 监管其他电信运营商与主导运营商间的网间互联 |
2.6.2 政府负责协调互联中的争议 |
2.6.3 网间通话费结算是以资费为基础制定的 |
2.7 我国互联互通监管的特点 |
第三章 我国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管存在的问题 |
3.1 非法占用和擅自破坏电信设施 |
3.2 人为设置技术障碍 |
3.3 拖延互联中继扩容和网间业务开放 |
3.4 套取和逃避网间结算费用 |
第四章 我国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管问题分析 |
4.1 网间结算不合理 |
4.2 法律法规不完善 |
4.3 监管能力不到位 |
4.3.1 监管机构和人员配置不合理 |
4.3.2 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 |
4.3.3 监管力度不强 |
第五章 我国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管对策建议 |
5.1 优化网间结算费率 |
5.1.1 语音网间结算 |
5.1.2 互联网网间结算 |
5.2 制定合理的经营业绩考核 |
5.3 加大电信企业之间的共建共享力度 |
5.4 完善、健全互联互通的法律规制 |
5.4.1 制定出台《电信法》 |
5.4.2 制定出台《电信监管管理法》 |
5.5 强化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 |
5.5.1 加强电信监管机构的建设 |
5.5.2 建设全业务监控平台,提升“电子监管”能力 |
5.5.3 提高监管机构的执法水平 |
结束语 |
参考资料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9)中美电信监管体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电信监管的主要内容 |
1.1 电信监管机构 |
1.2 电信监管的主要内容 |
1.2.1 市场准入监管 |
1.2.2 互联互通监管 |
1.2.3 价格监管 |
1.2.4 普遍服务监管 |
1.3 电信管制的法律依据 |
第二章 美国电信监管体制概况 |
2.1 美国电信监管的发展历程 |
2.2 美国电信监管机构的设置 |
2.3 美国电信监管的相关政策 |
2.3.1 市场准入监管政策 |
2.3.2 互联互通监管政策 |
2.3.3 电信资费监管政策 |
2.3.4 普遍服务监管政策 |
2.4 美国电信监管的法律依据 |
第三章 中国电信监管体制概况 |
3.1 中国电信监管的发展历程 |
3.2 中国电信监管机构的设置 |
3.3 中国电信监管的相关政策 |
3.3.1 市场准入监管政策 |
3.3.2 互联互通监管政策 |
3.3.3 电信资费监管政策 |
3.3.4 普遍服务监管政策 |
3.4 中国电信监管的法律依据 |
第四章 中美电信监管体制的差异 |
4.1 监管目标的差异 |
4.2 监管机构的差异 |
4.3 监管内容的差异 |
4.3.1 市场准入监管的差异 |
4.3.2 互联互通监管的差异 |
4.3.3 电信资费监管的差异 |
4.3.4 普遍服务政策的差异 |
4.4 电信监管法律依据的差异 |
第五章 对我国电信监管体制的相关政策性建议 |
5.1 确立电信监管根本目标 |
5.2 提升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
5.3 完善电信监管法律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1:市场经济中政府定位的经济学分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三网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背景 |
1.1 三网融合的背景 |
1.2 第一次谈三网融合 |
1.3 国家发展纲要谈三网融合 |
1.4 3G时代谈三网融合 |
第二章 国外三网融合的过程 |
2.1 美国三网融合的历史 |
2.2 法国三网融合的历史 |
2.3 英国三网融合的历史 |
2.4 日本三网融合的历史 |
2.5 国外三网融合的启示 |
第三章 产业融合的理论概述 |
3.1 产业融合理论概述 |
3.2 产业边界的理论模型 |
3.3 产业边界概述与特征 |
3.4 产业边界的分类 |
3.5 产业融合的动因 |
3.6 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 |
3.7 产业融合的形式 |
3.8 产业融合的过程与标志 |
第四章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分析 |
4.1 三网的特征分析 |
4.2 三网融合的动因 |
4.3 三网融合的前提条件 |
4.4 三网融合的形式 |
4.5 三网的融合过程 |
第五章 管理模式创新 |
5.1 现有管理体制介绍 |
5.2 现行信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5.3 面向三网融合的管理体制的对策与建议 |
5.4 创新合作模式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信产部出台新规定 加强互联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D]. 程瓯. 武汉大学, 2016(01)
- [2]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机制研究[D]. 李小宇. 武汉大学, 2014(04)
- [3]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研究[D]. 刘佳丽. 吉林大学, 2013(08)
- [4]中美电信监管模式对比研究[D]. 张晓琳. 北京邮电大学, 2013(02)
- [5]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 ——在政治、经济与技术的视野下[D]. 赵艳明. 复旦大学, 2013(02)
- [6]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分析[D]. 胡洪斌. 云南大学, 2011(07)
- [7]政策设置视角下的我国网络监管[D]. 薛颖洁. 复旦大学, 2010(03)
- [8]我国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管问题的研究[D]. 张国华. 苏州大学, 2010(01)
- [9]中美电信监管体制的比较研究[D]. 刘光浩.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10]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三网融合研究[D]. 麻礼念.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