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综合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物理教学中综合知识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娟[1](2021)在《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与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唐晓庆[2](2021)在《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设计与实施》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到来,未来社会对综合性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各国为了培养出更为卓越的综合性人才力求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STEM教育理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STEM教育注重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注重跨学科综合能力、注重学习的过程。本文基于STEM教育理念,结合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特点,探索STEM教育理念与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为物理学科学习提供一条可操作性的新途径,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课程开发提供新的视角,并辅以实际案例进行了相关探索。在研究过程中,得出了具有积极意义的研究成果,为下一步更深入的推广展开提供了有效支持。本论文主要分为如下五个部分:第一、阐述了STEM教育理念融入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在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分析STEM教育理念引入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的可行性。明确研究的问题及方法。第二、是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分析STEM教育理念与物理学科相结合的必要性。阐述了STEM物理课程的设计原则及影响因素。第三、开发调研学情的问卷、梳理中考试题及教材内容,为确立主题提供客观依据。第四、根据学情及教学目标选取两个物理教学案例进行设计与实施,教学目标的设定、真实情境选择、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准备、具体实施、数据分析、论文撰写以及总结等方面探讨了STEM教育理念融入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第五、结论。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由于时间有限,在案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部分问题没有深入探讨解决,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落实。

槐雪慧[3](2021)在《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策略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创新型、综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世界各国将人才培养逐渐放在STEM教育理念上。STEM教育理念是以提升学科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的,与现有的知识进行跨学科融合,将所学的零碎知识和机械学习的过程转化为探索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凸显“整合”的意义。2017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后STEM教育被称为培养我国学生综合素质的载体,同时STEM教育理念也成为了我国各学科教学借助的基础理念。21世纪高校教育更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知识人才,而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存在着“重技术,轻理论”的现象,所属于体育学科的体育舞蹈专项学生更是如此,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体育舞蹈教师在教学时注重技术,对理论知识涉及较少,更没有打破学科壁垒,借助其他学科理论进行体育舞蹈的教学。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尝试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舞蹈专项课教学中,以体育舞蹈为基础,跨学科知识融合进行策略的设计,旨在为体育舞蹈教师教学提供参考。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案例法、数理统计法四种方法进行研究,从体育舞蹈教学出发,以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策略设计为研究对象,搜集并整理国内外有关STEM教育理念、教学策略、体育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及概念界定。构建了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策略的结构指标,为所设计的高校体育舞蹈教师教学策略问卷提供科学依据。对河北省内唐山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体育学院、沧州师范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传媒学院6所具有同专项高校的25名体育舞蹈教师进行问卷的发放。将调查后所回收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到现阶段体育舞蹈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理论依据与原则,设计了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策略的同时辅以相应的案例。研究结果如下:(1)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体育教学论》内容为依据,将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策略的结构指标分为了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通过肯德尔和谐系数计算得出,调查的20名专家对结构指标较为认可,各级指标的相关程度良好,确定了权重值并对各项指标进行了内容的分析。(2)通过对河北省6所高校的25名体育舞蹈教师的调查发现:无论是教学准备阶段还是教学实施阶段亦或是教学评价阶段,教师们对体育舞蹈技术给予了过多的关注,而对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辅助体育舞蹈技术技能的学习有所忽视。(3)针对体育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从做中学”理论为依据,设计了在STEM教育理念下,与历史、数学、美学、英语学科融合的体育舞蹈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和教学评价策略,并在每阶段的策略设计后呈现以《体育舞蹈-恰恰舞》、《体育舞蹈-华尔兹舞》为例的教学策略设计案例。

吴佳峰[4](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以“磁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深度学习是区别于浅层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主要通过挑战性的学习主题,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结合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对单元核心知识的深层理解,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发挥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单元教学设计是以单元为学习主体进行规划和设计,能够为深度学习的挑战性学习主题提供足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磁场》单元的学习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适合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因此,本论文以《磁场》单元为例,研究如何在高中物理中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本文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总共分为六个章节。首先,本文前三章在搜集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基于深度学习的实践模型和“ADDLE”模型,确定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模型,并对相应的单元教学设计流程和教学策略的选择进行了阐述。后三章中以高中物理《磁场》单元内容为例,按照单元教学设计流程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以“安培力”与“洛伦兹力”两节为例,设计了基于探究项目的单元学习活动。同时,还根据学生月考成绩选择了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实践研究。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单元测试成绩对比、学生访谈分析和教师访谈分析总结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效果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实践研究的结论给出了教学建议并对未来继续的研究做出展望。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三个结论:1、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单元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2、探究项目形式的挑战性学习任务能够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3、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对探究内容的深入理解,缓解教育的“浅表化”问题。基于实践研究结果也给出了以下六条教学建议:1、重视单元的整合设计。2、注重挑战性学习任务的选择。3、鼓励学生相互交流。4、引导学生撰写报告,发展学术能力。5、搭配专题教学进行辅助训练。6、勤于反思和持续改进。

邵良余[5](2021)在《中学物理教育模式的转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人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教育资源无法均等分配,因而教育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决教育资源利用率问题,线上教育崭露头角。近年来,微课、慕课等小规模在线课程逐渐兴起,让教育资源均等化成为现实。2020年初由于新冠病毒的爆发,导致线下教育处于停滞状态,为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号召,线上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线上教育虽发展迅猛,在实施过程中中学物理线上教育问题逐渐显露。因此,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由线下模式向线上模式转换过程中,如何平稳过渡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率为主旨,围绕中学物理教育模式转变的问题,为探寻高效物理教学新模式展开相关研究。文章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通过查阅文献对线上线下教学背景进行梳理阐述,明确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给出相应研究方法。文章第二部分学习总结与本课题相关教学理论基础,针对教学模式等相关概念及特点进行界定分析。解析中学物理学科教学特点,结合泰勒教育目标观与教学实践对中学物理教学目标、教学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梳理中学物理教学逻辑关系图,针对现状结合逻辑关系给出相应教学方法。第三部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学物理教育线上线下教育模式教学实践过程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突出模式转变过程中的问题,为优化中学物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转变问题提供数据支持。文章第四部分结合问卷数据针对中学物理线上教学过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设计实施不同教学模式下中学物理实践教学,并对不同模式下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实践观察,总结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转换问题,探寻集线上线下模式教学优势于一体的物理教学模式,为创建高效物理教学新模式提供了探索方向。第五部分结合实践观察结果、问卷数据分析,设计构建基于PBL教学法中学物理线上教学模式,研究分析基于PBL线上教学模式物理教学案例,结合模式特点优化制定线上物理成绩评定制度,紧密衔接中学物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转变。第六部分总结研究成果,针对研究不足之处给予说明,并对中学物理未来教学模式发展给出分析与展望。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相关研究方法,研究提出基于PBL线上教学模式。研究发现,采用PBL线上教学模式既能够有效弥补线下教学资源短板、线上教学监督盲区、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与度低等相关问题,又有效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率、发挥线上教学优势,切实落实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为优化中学物理线上线下教育模式转变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金亮[6](2021)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劳动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劳动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而劳动素养对学生全面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有很多,结合各学科特点开展劳动教育是其中一条重要路径。物理学科与生产生活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此种教学路径不仅能体现出物理知识的价值和作用,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马克思劳动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学校劳动教育理论以及STSE教育理念作为理论指导,同时结合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2019年6月第1版)为例,挖掘教材中蕴含劳动教育意义的素材。2.运用文献法对劳动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进行界定,指出其构成要素及培养目标,据此编制相应的劳动素养水平调查问卷。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和访谈,发现当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问题或不足:(1)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实施劳动教育的方式过于单一;(2)教师对劳动教育和物理学科的关联性认识不够深刻、系统、全面;(3)缺乏劳动教育与物理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教师相应的教学经验不足;(4)高中生劳动素养水平普遍不高。3.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劳动教育以及物理学科自身特点,提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教学策略:(1)尝试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辐轮式教学模式;(2)在编写习题中体现劳动教育;(3)借助教材插图,激活其中劳动教育因子;(4)运用物理实验,进行劳动教育;(5)择机引入物理学史,树立科学家“劳动楷模”;(6)借助物理知识和原理,渗透劳动教育思想;(7)定期开展劳动安全教育讲座,提高学生劳动安全意识;(8)运用物理知识,定期开展劳动技能兴趣课堂。4.将其中部分策略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实施课堂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提出的教学策略有效可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融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较少,本研究对劳动教育的内涵构成、目的和作用、存在的问题、实施路径以及与各门学科课程融合等问题也只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希望更多的研究者能关注此问题,也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物理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马宝仪[7](2021)在《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三物理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思维导图,是将复杂的文字、数字等信息通过多色彩的图形方式转化为清晰的知识结构图,是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其核心在于科学思维。而思维导图作为人类进行思维的有效工具,它在国内外的各个领域中不断得到应用和推广,特别是教学领域的应用,近几年的关注度也在持续增加。为此,本文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三物理教学中,探索其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研究其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本研究在对思维导图进行本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科教学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吉尔福特智力结构理论,以因材施教原则、科学、教育与艺术相结合原则、启发思考与发展思维原则、整体建构与促进知识结构化原则为教学原则,以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和阅读法为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物理教学的三种教学模式:课时小结、单元复习、章节复习,并将各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笔者在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三物理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并且在优化教学设计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力以及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完善。本论文内容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是关于国内外对思维导图的研究情况以及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情况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三物理教学实践的研究问题和目标,并对研究的方法与思路做了详细的介绍。第二章是关于理论基础的综述,在明确思维导图的内涵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提出了其应用于学科教学的理论基础,其中包含了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和吉尔福特智力结构理论。第三章为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构建,构建了课时小结、单元复习和章节复习三种教学模式,并分别对其应用案例进行分析。第四章为实践研究,涉及实践方案、过程和结果。笔者在实验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了物理成绩测试并进行统计,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综合分析得出,实验班学生在思维导图的教学中成绩有一定的提高。第五章对本研究进行总结,针对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实践研究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展开相关研究的期望。

梁佳贝[8](2021)在《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课程改革强调为课堂教学注入生命活力,增添“活”的知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也要求扩充与生活和科技相联系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为了使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更好地贴近学生生活,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各界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首先,以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作为支撑,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现状。发现生活化教学不仅深受学生喜爱,也深受教师的认可,但是在课堂中实施的程度较浅。为了使“生活化”深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本研究提出了有关生活化教学的原则:(1)探索性原则(2)体验性原则(3)实用性原则。遵循上述原则,按照教学的一般环节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生活化教学策略。分别是:(1)导入课堂生活化(2)新课讲授生活化(3)课堂拓展生活化(4)教学评价生活化(5)教学资源生活化,旨在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提供策略。最后,设计了《静电现象的应用》和《电容器的电容》这两个教学案例并实施,在教学中完整地应用并体现了这些原则和策略。通过案例实施后对学生及指导教师的访谈进行教学评估,发现生活化教学实施效果良好。本文通过对生活化教学进行研究,为物理教师提供了生活素材,丰富了教学策略。希望本研究可以对学者有一点启示,为高中物理生活化的实施提供参考。

洪陈超[9](2020)在《提高高一学生物理问题表征能力的教学策略的探究》文中指出教师进行物理教学活动期间着重将精力放在物理知识的应用上,忽视了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过程,这是传统物理教学中经常出现的现象。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表征物理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高一年级学生物理问题表征习惯的现状,通过认知作业法研究高一学生物理问题的表征特点和规律。探讨有用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物理问题表征能力,为以后的物理教学工作提供一定方向和参考。本文从以下5个部分开展了研究工作:第一部分: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出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通过文献阅读,本文总结了关于问题与物理问题、问题表征与物理问题表征相关概念和整理了与物理问题表征相关的理论成果。第三部分:⑴通过问卷调查高一学生物理问题表征的习惯现状,得出以下结论:(1)高一阶段的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问题表征习惯。(2)学生的知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问题表征策略都是影响学生良好问题表征习惯形成的因素。⑵运用认知作业法分析学生问题物理表征特点,得到以下结论:(1)“文字表征”、“朴素表征”、“物理表征”、“数学表征”和“图像表征”都会影响学生物理问题解决的能力。(2)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的各个维度的表征能力强弱不一样。(3)成绩水平不同的学生各个维度表征能力的相关性程度不一样。(4)高一学生的图像表征能力都相对薄弱。第四部分:从教师及学生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⑴教师层面:(1)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2)根据学生物理问题表征中各个维度的水平情况,采用针对性的表征策略,提高学生各个维度的表征能力。⑵学生层面:(1)学生自己要形成良好的问题表征习惯;(2)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重视纠错的环节,有自己的“错题本”。第五部分:总结本研究工作的成果,并展望更深入的研究工作。针对高一学生物理问题表征的研究论文很少,研究对象以大学生或高三学生为主。而高一年级作为中学承上启下的学习阶段,重视这阶段的学生物理问题表征情况的研究,对物理教学工作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10](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二、物理教学中综合知识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教学中综合知识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三、理论探讨
    (一)跨学科学习过程中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的设计原则
    (三)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的影响因素
    (四)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可行性
四、中学生物理学习现状调查
    (一)研究的总体设计
    (二)问卷维度设计
    (三)调查实施
五、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中学物理课程设计依据
    (一)在教学中STEM课堂类型的操作步骤
    (二)课程主题选择依据
    (三)确定课程主题
六、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中学物理课程设计
    (一)新授课《天平的构造及使用》课程内容设计
    (二)初高中衔接课《弹珠的运行轨迹》课程内容设计
七、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实施
    (一)《天平的构造及使用》课程的实施
    (二)《弹珠的运行轨迹》课程的实施
八、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建议
    (三)研究不足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学生物理学习现状的调查
    附录二 《天平的构造及使用》前测问卷
    附录三 《弹珠的运行轨迹》前测问卷
    附录四 《天平的构造及使用》访谈问卷
    附录五 《弹珠的运行轨迹》后测问卷
致谢

(3)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策略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STEM教育理念的概念与特征
        1.1.2 教学策略与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1.1.3 体育教学策略的概念与特征
    1.2 国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STEM教育理念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
        1.2.3 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
    1.3 国内研究现状
        1.3.1 关于STEM教育理念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
        1.3.3 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
        1.3.4 关于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评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案例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策略指标的构建
        3.1.1 体育舞蹈教学策略指标构建的依据
        3.1.2 体育舞蹈教学策略指标构建的原则
        3.1.3 体育舞蹈教学策略指标的确立
        3.1.4 体育舞蹈教学策略指标内容的分析
    3.2 河北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策略现状调查
        3.2.1 体育舞蹈教学准备策略的结果与分析
        3.2.2 体育舞蹈教学实施策略的结果与分析
        3.2.3 体育舞蹈教学评价策略的结果与分析
        3.2.4 体育舞蹈教学策略存在的问题
    3.3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策略的设计
        3.3.1 体育舞蹈教学策略设计的依据
        3.3.2 体育舞蹈教学策略设计的原则
        3.3.3 体育舞蹈教学准备策略设计与案例
        3.3.4 体育舞蹈教学实施策略设计与案例
        3.3.5 体育舞蹈教学评价策略设计与案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以“磁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深度学习的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动态
    第二节 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动态
第三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整合设计
    第一节 深度学习与单元教学设计的整合依据
        一、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
        二、单元教学的内涵
        三、深度学习与单元教学的关系
        四、高中生的学习和发展特点
    第二节 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模型
    第三节 教学设计流程
        一、确定单元学习主题
        二、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三、确定单元学习总任务和子活动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学习教学设计案例
    第一节 《磁场》单元的整体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二、学情分析
    第二节 《磁场》单元的教学设计
        一、单元学习主题和目标的确定
        二、单元学习计划
        三、单元学习流程
    第三节 课时教学设计案例
        一、探究项目设置策略的运用
        二、教学内容推进策略的使用
        三、探究活动开展策略的尝试
第五章 教学实践及效果分析
    第一节 实践研究
        一、确定研究对象
        二、教学实施
    第二节 效果分析
        一、单元测试题成绩分析
        二、学生访谈分析
        三、教师访谈分析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实践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一、实践研究结论
        二、教学建议
    第二节 论文不足与展望
        一、不足之处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教学设计
附录2 磁场单元测试题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4 学生访谈实录
附录5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5)中学物理教育模式的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3.1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文献综述
        1.3.2 线上教育文献综述
        1.3.3 混合式教学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分析
    2.1 中学物理教学理论基础
    2.2 教学模式概念界定
    2.3 教学模式分类及发展历程
        2.3.1 线下教学模式
        2.3.2 线上教学模式
        2.3.3 混合式教学模式
    2.4 中学物理教学实践理论分析
        2.4.1 教学目标设置分析
        2.4.2 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2.4.3 教学逻辑关系分析
        2.4.4 教学实践方法分析
第3章 问卷调查分析
    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3.2 数据收集统计
    3.3 问卷结果分析
第4章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实践探究
    4.1 中学物理线上教学概况分析
    4.2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探索
        4.2.1 线上教学PBL模式简介
        4.2.2 PBL模式发展历程
    4.3 中学物理教学对比实验方案设计
        4.3.1 实验背景
        4.3.2 学校概况分析
        4.3.3 学情分析
        4.3.4 线上线下教学实践过程设计
    4.4 线上线下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4.4.1 实践结果分析
        4.4.2 问题分析实践总结
第5章 基于PBL模式线上教学课堂构建及案例分析
    5.1 基于PBL模式物理线上教学过程设计
    5.2 基于PBL模式线上教学案例与评析
    5.3 基于PBL教学模式线上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5.4 基于PBL模式物理线上教学案例分析总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问卷
附录B:问卷信度
附录C:问卷效度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劳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关于劳动教育研究综述
        二、国内外关于劳动教育研究评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依据与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节 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劳动教育的相关论述
        二、苏霍姆林斯基学校劳动教育理论
        三、STSE教育理念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劳动
        二、劳动教育
        三、劳动素养
第三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研究
    第一节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劳动教育与物理学科的契合性
        二、教材中存在与劳动相关素材
        三、劳动教育融入高中物理学科的迫切性
    第二节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调研
        一、教师访谈调查
        二、学生问卷调查
        三、针对调研结果提出应对策略
    第三节 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二、通过学生访谈了解教学效果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三物理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思维导图的研究现状
        1.2.2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研究
        1.2.3 总结与展望
    1.3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思维导图的概念及理论综述
    2.1 思维导图的内涵
        2.1.1 思维导图的概念与界定
        2.1.2 思维导图的构成与特点
        2.1.3 思维导图的制作与评价
    2.2 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2.2.1 脑科学理论
        2.2.2 多元智力理论
        2.2.3 知识可视化理论
        2.2.4 思维可视化理论
    2.3 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科教学的理论基础
        2.3.1 认知心理学理论
        2.3.2 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
        2.3.3 吉尔福特智力结构理论
第3章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3.1 教学原则与方法
        3.1.1 教学原则
    3.2 教学方法
    3.3 教学模式
        3.3.1 课时小结
        3.3.2 单元复习
        3.3.3 章节复习
    3.4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三物理教学应用案例分析
        3.4.1 课时小结案例:《6.6 大气压强》
        3.4.2 单元复习案例:《第六章压力与压强》实验专项复习
        3.4.3 章节复习案例:《第六章压力与压强》复习课
第4章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三物理教学实践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对象
        4.1.3 研究设计
        4.1.4 研究方法
        4.1.5 研究假设
    4.2 研究过程
        4.2.1 问卷调查
        4.2.2 实施教学
        4.2.3 进行测试
        4.2.4 开展访谈
    4.3 研究结果
        4.3.1 测试成绩结果分析
        4.3.2 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4.3.3 访谈结果分析
        4.3.4 教学设计的优化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反思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1. 学术着作
    2.学术期刊
    3. 学位论文
附录A 初三学生物理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B 前后测成绩
致谢

(8)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二、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1.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4.建构主义理论
    (二)相关概念界定
        1.生活化教学
        2.教学策略
三、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情况概述
    (二)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与结论
        1.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2.学生问卷调查结论
    (三)教师访谈分析与结论
        1.教师访谈分析
        2.教师访谈结论
四、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原则与策略
    (一)教学原则
        1.探索性原则
        2.体验性原则
        3.实用性原则
    (二)教学策略
        1.导入新课生活化
        2.新课讲授生活化
        3.课堂拓展生活化
        4.教学评价生活化
        5.教学资源生活化
五、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案例
    (一)案例一:《静电现象的应用》
    (二)案例二:《电容器的电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现状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 B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C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现状学生调查问卷答题情况统计表
附录 D 生活化教学素材索引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提高高一学生物理问题表征能力的教学策略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研究现状
    4.研究内容
    5.研究意义
    6.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学科问题与物理问题
        2.1.1 学科问题与物理问题的概念
        2.1.2 物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2.2 问题表征与物理问题表征
        2.2.1 问题表征和物理问题表征的概念
        2.2.2 物理问题表征水平高低
    2.3 关于物理问题表征的研究成果
        2.3.1 关于物理问题表征国外研究成果
        2.3.2 关于物理问题表征国内研究成果
3 研究设计
    3.1 关于学生问题表征习惯的问卷调查
        3.1.1 问卷调查的目的
        3.1.2 问卷调查的设计
        3.1.3 问卷数据的分析
        3.1.4 问卷结论小结
    3.2 探究高一学生问题表征状态和层次特点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
        3.2.3 研究设计
        3.2.4 研究数据分析
        3.2.5 研究结论
4 提高高一学生物理问题表征策略
    4.1 教师层面的策略
    4.2 学生层面的策略
5 研究结论与改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
    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关于问题表征习惯的调查问卷
附录2 认知作业

四、物理教学中综合知识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与设计研究[D]. 刘小娟. 西南大学, 2021
  • [2]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设计与实施[D]. 唐晓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策略设计研究[D]. 槐雪慧.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以“磁场”为例[D]. 吴佳峰.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5]中学物理教育模式的转变研究[D]. 邵良余. 安庆师范大学, 2021(12)
  • [6]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劳动教育研究[D]. 金亮.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7]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三物理教学实践研究[D]. 马宝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D]. 梁佳贝.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9]提高高一学生物理问题表征能力的教学策略的探究[D]. 洪陈超. 广州大学, 2020(02)
  • [10]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标签:;  ;  ;  ;  ;  

综合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