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产融结合的目标模式和方向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胡彦鑫[1](2021)在《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我国产业与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一段时期以来,产融结合成为提升企业资本运营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也成为大型企业集团实现多元化的重要发展战略。“由产到融”以及“由融到产”的两种运营方式,相互渗透、组合互补,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要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这种探索,其初衷在于充分借鉴发达市场经济体产融结合的实践,探索拓宽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渠道,以满足巴塞尔协议有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嗣后,三十余年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由产到融”的政策实践,并极大提升了企业投资的活力,促进了产业资本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满足了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监管要求,提升了企业效能。然而,随着风险冲击和内外环境的改变,“由产到融”的政策实践在近期以来出现了风险积聚的现象,甚至诱发了严重的金融风险。如包商银行被“明天系”掏空,成为“明天系”企业的提款机,最终诱发严重的信用风险。2018年,监管当局专门出台针对性的金融监管文件,规范企业投资境内金融机构,防范交叉风险传染,促进企业与金融机构良性发展。回顾我国企业与银行业协同发展的历史实践,在充分肯定企业资金进入银行业提升运营效能的同时,亦宜反思这一进程中的风险形成,应如何正确认知效能提升与风险事件频发成为摆在理论研究与金融实践层面的一个颇为棘手的课题。基于此,本文聚焦于科学评估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产生的风险这一时代课题,为提高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有效规范公司参股银行行为、防范产融结合风险、实现实体经济健康持续的增长提供有益借鉴。本文从防范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入手,根据当前公司参股银行后风险事件频发且实体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风险交叉传染的特点,梳理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机理以及风险产生的机理,构建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拓展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的经济学解释。回顾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明确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同时选取2008年-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我国公司参股银行后,在缓解约束与提高效率两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同时对我国公司参股银行关联交易风险、交叉传染风险进行进一步对比与分析,分析其产生的危害。进一步在理论梳理和现状剖析的基础上,采用2008-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混合效应面板回归、Probit、Tobit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影响,一方面验证了公司参股银行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另一方面验证了公司参股银行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通过参股商业银行,我国公司能够提高效能,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风险;本文进一步将包商银行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深入探究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同时通过34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司参股银行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最后,对全文的结论进行归纳,并从稳定货币政策预期、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合理支付股利、规范公司参股银行市场秩序、完善企业及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强化外部监管等方面提出提高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加强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公司参股商业银行的实际,梳理了公司参股银行后所产生的经济后果,一方面能提高参股公司的效能,另一方面也会产生较大的风险。公司参股银行通过信息效应、协同效应和银企关联效应三种渠道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公司参股银行影响投资效率的机理体现在:一是当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相对较小时,相对充沛的内源资金会造成企业管理人员过度自信,进而为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而提高投资规模,而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便很容易出现过度投资,从而导致企业投资效率的降低。二是当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相对较大时,企业可以利用的资金就会相应降低,优先的可支配资金会使企业错过很多预期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导致投资效率的降低;当企业缓解了融资约束,企业就会避免错失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进而提高投资效率。三是因融资约束导致的企业资金量的减少从另一个角度可以促使企业在投资之前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甄别,选择投资价值更大的项目,同时进一步加强投资项目的管理,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因此本文认为融资约束能够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与此同时,公司参股银行后,主要存在两种风险,即关联交易风险,实体与金融交叉传染的风险。第二,通过历史分析法系统梳理了中国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及其动因,同时综合运用混合效应面板回归、Probit、Tobit等计量方法,揭示了公司参股银行后在提高效能方面存在异质性影响。公司参股银行之后,融资约束程度显着降低,企业所有制性质、国家宏观政策、区域发展和营商环境在缓解融资约束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参股银行可以显着缓解由于融资约束造成的投资效率损失。第三,通过实证研究并辅以典型案例分析公司参股银行风险产生的危害,揭示了关联交易风险及交叉传染风险产生的原因,随着非国有股东占比的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随之提升,并对不同银行产生非对称性影响。通过系统梳理包商银行发生风险事件的全过程,揭示产融结合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风险成因归结为市场秩序不规范、公司财务不稳健、银行公司治理不完善和外部金融监管失灵四方面,两类风险具有隐蔽性强、破坏性大和周期性等特征,损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同时,容易诱发区域性金融风险。通过2008-2018年34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司参股银行后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整体来看,随着非国有股东参股银行比例的上升能显着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非国有股东参股商业银行通过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进而提高了银行的风险承担。非国有股东参股商业银行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城商行非国有股东参股比例的提升能够促进银行风险承担的提升,而股份制银行非国有股东参股比例的提升抑制了银行风险承担,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并未产生显着影响。
刘怡[2](2021)在《晨鸣纸业产融结合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文中指出产融结合通常指产业部门与金融部门之间通过相互参股、控股、人员分配的内部结合或融合,在我国则以产业资本向金融部门的单向进入与渗透为主,是企业积累了一定的产业资本和发展到相当规模后,为了实现多元化经营、提高运营能力的一种模式。近年来,工商企业参股甚至控股频繁出现在银行、证券以及基金等金融机构中,众多企业为了发展壮大选择产融结合。在我国产融结合发展初期时,尽管不少公司取得积极成果,但仍有公司因此陷入困境。随着产融结合失败事件的不断出现,如德隆系危机、GE金融业务剥离等,更多企业开始注意到产融结合中具有的潜在风险。因此,企业不仅要重视产业和金融一体化的利益,更要树立风险意识,预防负面经济后果,以确保产融结合的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在回顾产融结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奠定文章的理论基础,再收集案例企业晨鸣纸业上市以来的资料进行案例研究。明确了晨鸣纸业实施产融结合的宏观背景,以及每个发展阶段,整理了实施动因,主要包括外部动因,如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延迟,造纸行业产能过剩等,以及内部动因,如布局多元投资、实现利润最大化和降低交易成本等;为进一步探究经济后果影响,本文基于企业价值、市场变化、财务风险以及长期财务绩效四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晨鸣纸业产融结合存在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并得出结论。通过对案例分析发现产融结合给晨鸣纸业带来显着负面经济后果,晨鸣纸业早期在产融结合业务上发展较好,获得高额利润,但后期产融推进过快,总的来看,晨鸣纸业在产融结合风险防控和治理上比较薄弱,未达到金融业助力实体业发展的目标,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企业应科学制定产融战略;调整融资结构和规模,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风险意识树立和公司内部风险控制和外部风险监督。政府则需加强监管,规范产融结合发展;加强信息披露制度,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等,为其他造纸企业实施产融结合提供启示经验。
牛元元[3](2020)在《中国铁建产融结合效果评价与优化策略》文中研究说明产融结合是非金融业和金融业的结合,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从1987年起央企就开始了产融结合的步伐。目前国家电网、中石油、五矿等央企的产融结合已经趋于成熟,但是我国有许多央企仍处于产融结合的探索阶段。基于此,以处于探索阶段的中国铁建为例,通过对其产融结合的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其在产融结合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与风险,并提出优化策略,可以为其他央企提供参考意义。本文首先对于产融结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然后概述了企业产融结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接着阐述了中央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与实施效果。进一步聚焦于案例中国铁建,对于其产融结合的现状、动因和模式进行了阐述,并建立了产融结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从产融结合程度、协同效应、经营绩效和融资能力四个方面进行了评价。分析表明中国铁建目前产融结合程度较低,协同效应有待提高,经营绩效有待提升,融资能力有待加强。由此分析了中国铁建产融结合存在的制约因素以及其在进行产融结合时产生的风险。最后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提出了改善中国铁建产融结合效果的策略。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选取的案例不再局限于产融结合趋于成熟的企业,而对于产融结合处于探索阶段的企业展开了研究;其次,本文创造性地将定性与定量指标结合在一起创建了产融结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从多个角度对产融结合效果进行了评价。
徐君[4](2020)在《海尔产融结合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新常态阶段,如何增强实体经济的生命力,助推实体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式驱动,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的核心命题。21世纪初,产融结合走进了企业的视线,新希望、海尔等企业采用银行、证券公司等形式实现了良好的产融结合形态。但是在我国经济正面临转型的重要节点,企业在进军金融市场的时候依旧缺乏“领航员”的指导力量,导致企业在实施产融结合的政策时“畏畏缩缩、小心翼翼”,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在这个背景下,本文首先总结归纳了我国产融结合的发展现状,后又对青岛海尔的产融结合动因、发展历程、产融结合模式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继而,本文选取了海尔10个财务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海尔的财务绩效进行了分析,得出了2002年至2018年海尔的财务经营效率数据。随后,为了了解产融结合对海尔经营效率的影响,结合海尔产融结合的时间点,分析海尔产融结合前后经营效率的变化,并同时与同行业企业以及行业平均水平进行了横向的对比。随后,对海尔产融结合前后的实体经营效率和资本经营效率进行分析,对海尔产融结合前后的长期资产效率和短期资产效率进行分析。通过对海尔产融结合实例的分析,本文得出了产融结合能够对海尔经营效率产生正面影响的结论,同时根据本文列出的相关数据和有关分析,可以得出海尔产融结合的运营有效的促进了海尔实体产业的发展,帮助企业发挥协同效应,为企业提供了强有力且稳定的资金保障,为海尔的多元化经营和国际化战略带来了优势,也为海尔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本文将所得结论与现实情况相结合,提出了部分建议,完成了由理论到实际的转变。
雷雨菲[5](2020)在《创新性产融结合模式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推进,愈加完善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为我国金融机构的有序竞争提供了场所,然而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相关制度完备程度远弱于虚拟金融的创新速度,这导致传统产融结合模式易于产生资金空转的问题,实体经济表现为脱“实”向“虚”的现状。基于此,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国家采取一系列举措鼓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尤其鼓励上市公司以依法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模式进行并购重组,采取产融结合政策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文根据投中研究院对当前产融结合路径的划分,将创新性模式作为研究重点,探讨其是否异于传统模式而能对企业绩效有显着提升作用,同时企业规模是否在其中有影响。首先,本文从产融结合的理论原因、发展模式和实施效果三个维度梳理了国内外文献。其次,介绍了传统模式和创新性产融结合模式的划分依据与特点,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会产生正负两个方向的影响,同时创新性产融结合模式长远来看可以对企业产生超额正向影响。再次,选取2013-2018年作为样本研究期间,选取2015年起持续进行产融结合的企业作为标的企业,通过实证的方法,先用因子分析法确定企业的综合绩效指标,再运用双重差分估计法和豪斯曼-泰勒估计法探究假设的正确与否。其中,在实证过程中,通过一步步修正解释变量的选择——从“是否为产融结合企业”到“产融企业是否采取创新性模式”再到“样本企业是否为大型企业集团”最后到“产融结合模式与企业规模的交互项”,最终得出结论:创新性产融结合模式在大型企业集团中的实践效果更好,中小微企业采取该模式则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最后,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对实体企业在产融结合政策施行的过程中提出以下建议:(1)立足主业,以服务实体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提高公司治理能力,组建市场化专业化的运作团队;(3)大型企业应肩负社会责任,尽量采用创新性模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
胡敏[6](2020)在《美的集团产融结合模式探究》文中研究说明产融结合是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社会资源得到高效配置的有效工具,也是企业集团走向繁荣,走向富强的康庄大道。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启动了产融结合战略进而打通产业竞争力的命门,活泛企业发展路径,优化资源配置,使得产业和金融在良性运转中水乳交融,相辅相成。近年来,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形势一片大好,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等名词也随之出现。映射到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战略中,“互联网+金融”的全新模式大肆袭来,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有助于集团投资效率的提升、筹资途径的多样化以及交易成本费用的降低,根植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产融结合模式成为时下大热的企业发展途径。但凡事皆有两面性,产融结合在帮助企业拓展业务版图获取丰厚利润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如资本市场的泡沫风险等。借助产融结合战略,企业集团能够快速加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多元化经营,进而稳居行业中的第一梯队,但是产融结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不同企业集团对于产融结合的核心要义的认识也相去甚远,致使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美的集团于2013年在深交所实现整体上市,在世界各地拥有200多家子公司、约60个海外分公司以及12个战略业务单位,同时持有德国库卡集团约95%的股权。美的集团拥有的员工数量约为13万,同时下属囊括了十多个品牌,如小天鹅、美的、华凌及威灵等。它是以家电业为主,涉足房产、物流、金融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自2010年开始布局金融领域,一路稳扎稳打,金融版图愈发完善,2014年更是带来了产业链金融的发展理念以及全新的市场表现。处于产业链核心地位的公司可以考虑发展产业链金融,利用自身在资金、声誉和信用等方面的优势为产业链条上各利益相关者提供金融业务,从而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美的集团成功的产融结合模式对于其他正在积极探索产融结合之路的非金融上市公司而言将是一个很好借鉴。因此,本文针对美的集团产融结合模式进行研究,对促进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健康发展意义非凡。本文首先对产融结合模式、动因、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概述,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理论进行分析,对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的动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主要是因为:第一,产融结合可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第二,产融结合可以降低外部交易成本;第三,产融结合可以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第三,企业可以获取产融协同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美的集团的产融结合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美的集团2009—2018年的各项资料和财务数据发现,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对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筹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还总结了美的集团成功实施产融结合的关键因素:一是核心竞争优势明显;二是高效的运营管理体系;三是资本和盈利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四是先进的公司治理理念。本文以美的集团的财务数据、公司公告以及财经新闻为基础,对美的集团实施产融结合的主要动因和经营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四个结论:第一,产融结合巩固了美的集团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第二,产融结合助力了美的集团的转型升级;第三,产融结合促进了美的集团资本运作水平的提升;第四,产融结合提高了美的集团的经营业绩。结合全文,本文得到该案例对其他计划实施产融结合企业的几点启示:首先,企业集团应保持产业金融协同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企业集团应明确产融结合的发展战略,适应企业整体目标;再次,企业集团应当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最后,企业集团应当积极培养和吸纳专业人才,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温学敏[7](2020)在《五矿集团产融结合路径及其效果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破先前公有制经济的束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断对外开放,大大激活了整个市场经济。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之后,大量外资涌入中国,中国的商品也销往国外,中外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被国内企业所借鉴,产融结合就是其中之一。产融结合概念的提出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是指产业企业和金融企业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通过股权控制的方式使产业企业和金融企业属于同一控制人。产融结合大致可以分为以英美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主导型模式、以日韩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模式。我国在产融结合方面的探索起步较晚,多为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及企业投资,所以形成我国国有企业主要以政府主导推动,而民营企业更多的是市场驱动,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民营企业在产融结合方面飞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在产融结合运作方面主要还是借鉴国外经验,企业很少根据自身特点探索有效的产融结合之路,早期大部分学者也主要是探讨国外产融结合的模式,而忽视了产融结合是否能够真正提升企业效用和产融结合所带来的风险问题。直到德隆事件的爆发,产融结合模式在国内实践和学术中引起剧烈反响,更有学者悲观地认为产融结合在中国行不通。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在关键领域和关键行业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同时也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这就使得我国不同企业的发展水平具有很大的差异化,探索一条普遍适用于我国企业发展的产融结合之路也变得更复杂。因此,探讨企业产融结合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五矿集团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运用相关理论对五矿集团公司产融结合的路径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五矿集团产融结合的动机、模式、路径及其效果,进而揭示该公司产融结合取得效果的原因。全文一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关于产融结合的模式及效果研究、研究思路及方法和基本框架。第二部分为产融结合的理论概述,是本文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产融结合的概念及特点、产融结合的动机、模式和相关基本理论。第三部分为五矿集团产融结合的案例介绍部分,主要介绍五矿集团的背景、进行产融结合的动机、五矿集团产融结合的模式及其特点。第四部分为五矿集团产融结合的路径及其效果分析,主要介绍了五矿集团产融结合的路径、五矿集团产融结合的效果以及取得效果的原因。第五部分为结论和启示,主要总结文章前面的分析,推导出五矿集团选择了正确的产融结合路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进而得出在这个案例分析中的启示。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以往产融结合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产融结合动机及路径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关于案例研究的文献较少,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有关产融结合的研究文献。(2)本文选取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五矿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产融结合路径的选择及取得的效果,本案例的选择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对于国内其他企业集团走产融结合之路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3)本文以产融结合路径的选择作为切入点研究了产融结合路径的选择对其实施效果的影响,视角较为新颖。
陆昊扬[8](2020)在《产融结合下C公司财务风险及控制研究》文中认为产融结合一般指产业部门与金融部门之间通过相互参股、控股、人事指派等方式进行的内在结合或融合,在我国则主要表现为产业资本向金融部门的单向进入与渗透,是产业资本累积和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追求多元化经营、提升运营水平的一种趋势。近年来,不少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背后出现了工商企业参股甚至控股的身影,产融结合已然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发展壮大的战略选择。但是,我国的产融结合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虽然部分企业取得了正面效果,但也不乏企业在产融结合之路上折戟沉沙。随着德隆系危机爆发、GE集团宣布剥离金融业务等一系列产融结合失败案例的发生,产融结合存在的风险问题也越发受到关注。因此,企业不仅要关注产融结合对其发展壮大的助益,也要树立风险意识,防范和控制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从而保证企业产融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C公司为例,研究产融结合下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分析和梳理C公司产融结合动因及主要形式的基础上,对产融结合下财务风险的类型进行了识别,主要包括:过度举债导致的筹资风险、盲目投资导致的投资风险、资本合而不融导致的营运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并从传统财务指标、现金流量指标、Z-score模型等角度对C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了综合地评价。结果表明产融结合战略的实施加大了公司的财务风险。为进一步探究产融结合对C公司财务风险的作用机理,本文基于产融结合对企业融资、投资、经营活动的影响,分析了其影响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路径:一方面,产融结合扩大了企业债务融资规模,缩短了融资期限结构,从而加大了企业的短期偿债压力和财务杠杆;另一方面,产融结合促进了企业过度投资,加剧了投融资期限错配和投资收益的波动性,从而增加了公司的投资风险和资金链压力;此外,产融结合不仅削弱了公司主业经营,减弱了集团总体营运能力,而且没有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协同效应,加深了公司的营运风险以及流动性困难。最后,基于风险评价与影响路径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产融结合下财务风险的控制建议:第一,科学制定产融战略,树立风险意识;第二,调整产融结合下融资结构,拓宽融资渠道;第三,合理安排产融结合下企业的投资活动;第四,发挥产融结合对主业经营的支持作用;第五,加强公司内部风险控制和外部风险监督。本文对企业科学合理地制定产融结合战略、从各环节控制和应对产融结合下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侯青妤[9](2020)在《中联重科产融结合战略探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众多行业都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等问题,特别是机械装备制造业一类的工业产业。同时,我国资本市场的借贷规模、制度规定、风险承受能力和信用评价等级还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制造业的发展、融资需求。产融结合便成为了国内大型企业开始转型的第一步,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是实业和金融业的双赢。产融结合的出现,一方面成为大型企业集团进行内部融资的新方式;另一方面,也为制造业产业链的合作伙伴提供了一种基于项目合作的融资模式。产融结合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和模式,不同于以往的融资方式,其可以有效的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费用,通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循环运转并互相融合,对冲经济周期的波动,从而起到分担风险的作用。产融结合为企业提升综合实力,实施全球化战略,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因此产融结合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制胜之道。本文先是介绍了产融结合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权威学者在产融结合的动因、模式及有效性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这些文献开展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总体的研究思路。然后介绍了产融结合相关理论和概述,对产融结合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从产融结合出现以来至今,较为主流的结合模式和驱动因素。并从产业结构理论、协同效应理论、企业价值理论、内部资产市场理论四个角度对产融结合的产生及发展进行了铺垫。其次,结合中联重科产融结合案例,逐层分析进行产融结合的内部可实施优势和外部政策条件及实施的具体动因。分析了中联重科产融结合运作模式,具体从设立的子公司——中联重科金融(香港)有限责任公司、中联重科财务公司和中联重科资本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等,如何整合集团资金进行资产管理,为企业集团聚焦主业提供金融服务进行了阐述。然后从财务效果和非财务效果两个方面,对中联重科实施产融结合后带来效益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根据案例分析的情况得出的相关结论和启示,以中联重科为例可以看出我国企业进行产融结合既有积极影响的一面,也要防范其存在的风险;产融结合是制造业企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进行产融结合可以有效利用金融资本,增强凝聚力。同时,不同的产融结合方式,也应建立相应管控模式;避免因短期行为,而忽略长期投资价值;进一步深入发挥财务公司作用,使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做到“形”和“质”的有效结合。
王琳颖[10](2020)在《产融结合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我国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同时不同类型的金融组织也逐渐发展成为多层次、高覆盖的金融体系。经济的长期调整发展使得企业发展亟需转型。因产融结合可有效促进企业结构调整,故此也就成为企业多元化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制造2025》中指出,若要使“制造强国”的中国梦得以实现,就必须要加大制造业的改革力度,利用企业传统获取资金渠道外的其他渠道获得发展资金,进一步推动制造业企业的产融结合战略,从而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内外部环境的推动下,我国的产融结合逐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实现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的结合不但有助于提升产业资本实力,同时也能够在金融资本和专业人才技术的应用下,改善银行间间接融资低效及部分直接融资不足的影响,助力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转型升级。值得引起注意的是,随着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等泛金融领域的高速增长,实体部门经济发展面对的却是产能过剩、供需双方的结构性失衡等矛盾。金融行业高增长而制造业却持续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逐步丧失,这无疑引发了风险的不断集聚。诸如“德隆危机”等产融结合的案例告诫我们,过度的金融催生并发酵产生了一个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间利益较大的非同步性阻滞了产业优化,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各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资金的运作产生迟滞,价值变动频发,企业经营风险的发生成为可能。故此,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探讨产融结合对其经营风险的影响。在本文的研究中,首先分析了产融结合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并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梳理确定了本次研究的主题及其内容。结合当前产融结合发展中的相关经验,剖释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整合发展的现状及模式,以实现对其发展总体情况的系统化认识。随后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选取2007—2018年的产融结合样本,采用Atlman提出的Z指数和盈利的波动性分别反映其经营风险,实证验证了制造业上市公司实施产融结合战略对其经营风险的影响,并从企业产融结合的参股类型异质性、产融结合深度异质性、产融结合期限异质性等行为特征的视角对基准研究结论进行了有益补充及佐证。接着分别从非效率投资、资金水平和内部关联交易的路径使用中介效应模型探析产融结合对上市公司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实施产融结合战略对其经营风险造成正向影响。考虑参股类型差异后显示参股证券期货的经营性风险最大、其次是财务公司和银行业,即参股上市货币金融行业带来的经营风险更小;考虑融合深度差异后显示相较于未产融结合企业,企业参股金融机构比例越低,企业经营风险越大,将参股金融机构的比例是否大于10%进行分组检验后依旧支持上述结论;考虑企业产融结合不同的融合时间造成的差异后发现,融合时间与经营风险之间呈现反向关系。(2)探讨了不同产权性质、公司治理水平、市场环境下制造业上市公司产融结合与其经营风险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对其经营风险带来的影响更显着;上市公司产融结合与经营风险的正向作用在公司治理较差的企业中更为显着;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实施产融结合对经营风险的增强作用更为明显。(3)为确保基准结果的稳健并减缓可能存有的内生问题,本文对企业产融结合退出进行了佐证,发现在上市公司退出后并未观测到其经营风险的增加,甚至存在风险降低的可能性,进一步佐证了产业部门与金融部门相结合的行为对上市公司经营风险的增加产生了正向作用,证实了基本结论的稳健性。(4)通过观测产融结合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风险的影响路径,可以发现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并不是其作用路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降低了企业核心业务的收入和企业创新活动的增长,而主营业务增长率和创新水平与企业的经营风险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故此,研究表明资金挤占路径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可能由于目前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产融结合程度较低,内部金融市场尚未形成,故未观测到企业间密切的内部关联交易活动,从而验证发现内部关联交易并非是影响其经营风险的中介渠道。
二、我国产融结合的目标模式和方向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产融结合的目标模式和方向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公司参股银行的文献综述 |
1.2.2 关于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文献综述 |
1.2.3 关于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文献综述 |
1.2.4 小结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
2.1 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分析 |
2.1.1 公司参股银行的内涵 |
2.1.2 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 |
2.2 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分析 |
2.2.1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内涵 |
2.2.2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机理分析 |
2.3 公司参股银行的风险管理分析 |
2.3.1 公司参股银行的风险及其危害 |
2.3.2 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形成的机理分析 |
2.3.3 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2.4 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2.4.1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相关理论基础 |
2.4.2 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风险危害的事实描述 |
3.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及评价 |
3.1.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 |
3.1.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总体特征 |
3.1.3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现状的评价 |
3.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的事实描述及评价 |
3.2.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的现状 |
3.2.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现状的评价 |
3.3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投资效率的事实描述及评价 |
3.3.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投资效率的事实描述 |
3.3.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投资效率现状的评价 |
3.4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的事实描述及评价 |
3.4.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的事实描述 |
3.4.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现状的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实证研究 |
4.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的实证研究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指标选取 |
4.1.3 实证模型设定 |
4.1.4 实证结果分析 |
4.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下的投资效率实证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指标选取 |
4.2.3 实证模型设定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的实证研究 |
5.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关联交易风险、风险传染的典型案例分析 |
5.1.1 包商银行基本概况 |
5.1.2 包商银行风险事件梳理 |
5.1.3 包商银行暴露的风险问题 |
5.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承担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
5.2.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高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加强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
6.1 有序推进产融结合、缓解融资约束 |
6.1.1 稳定货币政策预期、缓解企业在银根收紧时期的融资约束 |
6.1.2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缓解营商环境较差地区的融资约束 |
6.2 借力产融结合、提高投资效率 |
6.2.1 发挥产融结合在提高国有大型企业投资效率中的积极作用 |
6.2.2 合理支付股利、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效率 |
6.3 严格投资条件、有序规范公司参股银行的市场秩序 |
6.3.1 严格规范公司参股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 |
6.3.2 强化公司控股商业银行的资质要求 |
6.4 规范公司出资来源与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并重、促进公司与银行良性互动 |
6.4.1 规范公司参股银行出资来源、强化公司资本监管 |
6.4.2 在实体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设立防火墙、防范风险交叉传染 |
6.4.3 完善国内商业银行的信息管理系统、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 |
6.4.4 提高监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防止内部监管失效 |
6.5 强化外部监管、有效降低风险发生频率和风险危害 |
6.5.1 完善产融结合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治保障 |
6.5.2 多措并举完善穿透式监管、有效杜绝非公允关联交易和防范风险 |
6.5.3 避免运动式金融监管、提高外部监管有效性 |
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和其它科研情况 |
(2)晨鸣纸业产融结合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产融结合提出的研究 |
1.2.2 关于产融结合动因的研究 |
1.2.3 关于产融结合模式的研究 |
1.2.4 关于产融结合经济后果的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视角创新 |
1.4.2 研究思路创新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融结合 |
2.1.2 财务风险 |
2.1.3 财务绩效 |
2.2 产融结合的主要动因 |
2.2.1 多元化经营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协同效应理论 |
2.3 产融结合的经济后果 |
2.3.1 基于经济增加值的评价方法 |
2.3.2 基于资本市场的评价方法 |
2.3.3 基于财务指标的评价方法 |
第3章 晨鸣纸业产融结合背景分析 |
3.1 我国产融结合现状分析 |
3.1.1 我国产融结合发展历程 |
3.1.2 我国产融结合的模式 |
3.2 晨鸣纸业产融结合案例概况 |
3.2.1 企业简介 |
3.2.2 主要经营业务 |
3.2.3 财务状况 |
3.3 晨鸣纸业产融结合发展过程 |
3.3.1 起步阶段 |
3.3.2 渗透阶段 |
3.3.3 结合阶段 |
3.3.4 压缩阶段 |
第4章 晨鸣纸业产融结合的动因分析 |
4.1 外部动因 |
4.1.1 社会经济环境放缓 |
4.1.2 造纸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 |
4.1.3 行业发展战略创新的需求 |
4.1.4 造纸业行业特征需要 |
4.2 内部动因 |
4.2.1 多元化经营战略 |
4.2.2 获取新的利润增加点 |
4.2.3 降低交易成本 |
4.2.4 拓宽融资渠道 |
4.2.5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
第5章 晨鸣纸业产融结合的经济后果分析 |
5.1 企业价值变化 |
5.1.1 晨鸣纸业EVA值计算 |
5.1.2 晨鸣纸业EVA指标分析 |
5.2 市场反应变化 |
5.2.1 初期宣布对股价的影响 |
5.2.2 后续实施对股价的影响 |
5.3 财务风险分析 |
5.3.1 多变量预警模型 |
5.3.2 偿债能力分析法 |
5.4 长期财务绩效分析 |
5.4.1 营运能力分析 |
5.4.2 获利能力分析 |
第6章 晨鸣纸业产融结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
6.1 存在问题 |
6.1.1 财务杠杆明显 |
6.1.2 短期偿债压力加大 |
6.1.3 内部治理和风险防控薄弱 |
6.1.4 宏观风险问题 |
6.2 对策建议 |
6.2.1 企业层面 |
6.2.2 政府层面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产融结合过快致使晨鸣纸业陷入风险 |
7.1.2 晨鸣纸业未能发挥好产融结合的协同效应 |
7.1.3 理性看待产融结合的双面效应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铁建产融结合效果评价与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2 企业产融结合理论基础与模式 |
2.1 产融结合概念与形式 |
2.1.1 产融结合概念 |
2.1.2 产融结合形式 |
2.2 产融结合理论基础 |
2.2.1 交易费用理论 |
2.2.2 多元化经营理论 |
2.2.3 协同效应理论 |
2.3 产融结合主要模式 |
2.3.1 平行发展型模式 |
2.3.2 参股投资型模式 |
2.3.3 服务产业型模式 |
2.3.4 金融主导型模式 |
3 中央企业产融结合发展历程与实践效果 |
3.1 央企产融结合发展历程与总体情况 |
3.1.1 央企产融结合发展历程 |
3.1.2 央企产融结合总体情况 |
3.2 央企产融结合动因分析 |
3.2.1 深化央企改革的迫切要求 |
3.2.2 提高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 |
3.2.3 满足企业多元化金融需求 |
3.2.4 降低外部的市场交易成本 |
3.2.5 寻求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
3.3 央企产融结合实践探索与模式经验 |
3.3.1 国家电网 |
3.3.2 中石油 |
3.3.3 华润 |
3.3.4 五矿 |
3.3.5 中铝 |
3.4 央企产融结合主要效果 |
3.4.1 促进央企深化改革,建立世界一流企业 |
3.4.2 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整体运作水平 |
3.4.3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
3.4.4 提供便利金融服务,降低总体交易成本 |
3.4.5 拓展多元业务领域,增强整体盈利能力 |
4 中国铁建产融结合动因与模式分析 |
4.1 中国铁建产融结合发展历程 |
4.1.1 早期金融平台构建阶段 |
4.1.2 深入发展金融服务阶段 |
4.2 中国铁建产融结合内在动力 |
4.2.1 推动主业与金融协同发展 |
4.2.2 满足主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
4.2.3 提高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 |
4.2.4 降低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 |
4.2.5 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
4.3 中国铁建产融结合模式 |
5 中国铁建产融结合效果分析与评价 |
5.1 中国铁建产融结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5.1.2 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5.2 中国铁建产融结合效果分析 |
5.2.1 产融结合程度 |
5.2.2 协同效应 |
5.2.3 经营绩效 |
5.2.4 融资能力 |
5.3 中国铁建产融结合效果评价 |
5.3.1 产融结合程度较低 |
5.3.2 协同效应有待提升 |
5.3.3 经营绩效有待提高 |
5.3.4 融资能力有待加强 |
6 中国铁建产融结合的制约因素与风险分析 |
6.1 中国铁建产融结合的制约因素 |
6.1.1 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不明确 |
6.1.2 金融业务整体布局尚未形成 |
6.1.3 涉及金融牌照数量相对较少 |
6.1.4 集团管控模式有待完善 |
6.1.5 专业化金融业务人才不足 |
6.2 中国铁建产融结合的主要风险 |
6.2.1 集团产业之间整合失败造成的经营风险 |
6.2.2 现金流过度依赖外部融资带来的债务风险 |
6.2.3 内部企业之间关联交易产生的系统性风险 |
6.2.4 产融结合政策并未完善导致的监管风险 |
7 提升中国铁建产融结合效果的优化策略 |
7.1 明确产融结合定位目标 |
7.1.1 立足主业发展,形成系统金融布局 |
7.1.2 做好长期规划,提高产融结合程度 |
7.2 优化集团整体管控模式 |
7.2.1 基于不同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管控模式 |
7.2.2 灵活转变管控模式,加强内部资源整合 |
7.3 建立合理人才资源体系 |
7.3.1 加强内部培训,培养内生动力 |
7.3.2 引进外部人才,创造全新思维 |
7.4 完善企业风险管理机制 |
7.4.1 建立风险管理控制体系 |
7.4.2 推行风险管理绩效考核 |
7.4.3 实施风险防范策略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海尔产融结合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产融结合概念的提出 |
1.2.2 产融结合模式研究 |
1.2.3 产融结合动因分析 |
1.2.4 产融结合对实体经济的效益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本文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融结合的概念 |
2.1.2 经营效率的概念与指标 |
2.2 相关理论 |
2.2.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2 协同效应理论 |
2.2.3 交易费用理论 |
2.2.4 资源基础理论 |
2.2.5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6 融资约束理论 |
2.3 产融结合的特点 |
2.3.1 产融结合具有渗透性 |
2.3.2 产融结合具有互补性 |
2.3.3 产融结合具有结合性 |
2.3.4 产融结合具有高效性 |
2.3.5 产融结合具有双向选择性 |
2.3.6 产融结合的载体是产融型企业集团 |
3 案例背景分析 |
3.1 我国产融结合现状分析 |
3.1.1 中国产融结合发展历程 |
3.1.2 我国企业产融结合模式 |
3.1.3 我国企业产融结合的主要方式 |
3.1.4 我国产融结合持股类型与持股比例分析 |
3.2 案例概况 |
3.2.1 企业简介 |
3.2.2 海尔产融结合历程 |
3.2.3 海尔产融结合的动因 |
3.2.4 海尔产融结合的方式和途径 |
4 青岛海尔产融结合对经营效率影响分析 |
4.1.总体效率分析 |
4.1.1 数据选取 |
4.1.2 变量解释 |
4.1.3 数据分析 |
4.1.4 小结 |
4.2 不同维度经营效率分析 |
4.2.1 实体经营效率分析与资本经营效率分析 |
4.2.2 长期资产经营效率与短期资产经营效率分析 |
5 结论与启示 |
5.1 结论 |
5.2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创新性产融结合模式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产融结合的理论原因 |
2.2 产融结合的发展模式 |
2.3 产融结合的实施效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融结合的理论基础 |
3.1 产融结合相关概念界定 |
3.2 我国产融结合模式划分 |
3.2.1 从主导模式上划分 |
3.2.2 从结合渠道上划分 |
3.3 创新性产融结合模式 |
3.3.1 创新性产融结合的特点 |
3.3.2 创新性产融结合的具体方式 |
3.4 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影响的作用原理分析 |
3.4.1 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 |
3.4.2 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 |
3.4.3 创新性产融结合对企业的长远影响 |
第4章 创新性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设计 |
4.1 研究方法 |
4.2 假设与模型构建 |
4.2.1 假设的提出 |
4.2.2 模型的构建 |
4.3 研究变量的选择 |
4.4 数据来源和样本筛选 |
4.5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5.1 产融结合模式分布 |
4.5.2 产融结合企业的规模分布 |
第5章 创新性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过程 |
5.1 因子分析法处理企业绩效指标 |
5.1.1 相关性检验 |
5.1.2 KMO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 |
5.1.3 确定主成分 |
5.1.4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
5.1.5 确定综合评价模型 |
5.1.6 配对T检验 |
5.2 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探究产融结合绩效 |
5.2.1 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探究 |
5.2.2 产融结合实施效果分组探究 |
5.3 实证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美的集团产融结合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产融结合模式的文献回顾 |
1.2.2 关于产融结合动因的文献回顾 |
1.2.3 关于产融结合效果的文献回顾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理论概述 |
2.1 产融结合的概念及特征 |
2.1.1 产融结合的定义 |
2.1.2 产融结合的特征 |
2.2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 |
2.2.1 参股投资型产融结合模式 |
2.2.2 服务产业型产融结合模式 |
2.2.3 平行发展型产融结合模式 |
2.3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动因 |
2.3.1 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
2.3.2 降低外部的交易成本 |
2.3.3 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
2.3.4 获取产融协同价值 |
2.4 产融结合的相关理论基础 |
2.4.1 资源基础理论 |
2.4.2 交易成本理论 |
2.4.3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2.4.4 多元化经营理论 |
3 美的集团产融结合模式的案例介绍 |
3.1 美的集团概况 |
3.1.1 美的集团简介 |
3.1.2 美的集团经营情况简介 |
3.2 美的集团产融结合的发展过程 |
3.2.1 实体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
3.2.2 实体产业向金融产业渗透的时期 |
3.2.3 实体产业与金融产业结合的时期 |
3.3 美的集团产融结合模式的实现方式 |
3.3.1 参股银行等金融机构 |
3.3.2 设立美的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
3.3.3 成立美的金融控股平台 |
3.3.4 开展互联网产业链金融业务 |
4 美的集团产融结合模式的案例分析 |
4.1 美的集团产融结合的动因 |
4.1.1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
4.1.2 促进产业链纵深发展,提升上下游竞争力 |
4.1.3 消除信息不对称风险,降低交易成本 |
4.1.4 追求多元化经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
4.2 美的集团实施产融结合的效果分析 |
4.2.1 美的集团实施产融结合对资金周转的影响 |
4.2.2 美的集团实施产融结合对融资成本的影响 |
4.2.3 美的集团实施产融结合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4.3 美的集团成功实施产融结合的关键因素 |
4.3.1 美的集团的核心竞争优势明显 |
4.3.2 美的集团高效的运营管理体系 |
4.3.3 美的集团资本规模与盈利能力处于行业领先 |
4.3.4 美的集团先进的公司治理理念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产融结合巩固了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
5.1.2 产融结合助力了企业集团的转型升级 |
5.1.3 产融结合促进了企业资本运作水平的提升 |
5.1.4 产融结合提高了企业集团的经营业绩 |
5.2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发展的相关建议 |
5.2.1 保持产业金融协同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
5.2.2 明确产融结合的发展战略,适应企业整体目标 |
5.2.3 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
5.2.4 积极培养和吸纳专业人才,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五矿集团产融结合路径及其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企业产融结合模式的研究 |
1.2.2 关于企业产融结合效果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2 企业产融结合的理论概述 |
2.1 产融结合的概念及其特点 |
2.1.1 产融结合的定义 |
2.1.2 产融结合的特点 |
2.2 企业产融结合的动机 |
2.2.1 实现产业多元化 |
2.2.2 解决融资约束问题 |
2.2.3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
2.2.4 实现产融结合协同效应 |
2.3 企业产融结合的主要模式 |
2.3.1 市场主导型模式 |
2.3.2 金融机构主导型模式 |
2.3.3 政府主导型模式 |
2.3.4 政府与市场双驱模式 |
2.4 企业产融结合的基本理论 |
2.4.1 多元化经营理论 |
2.4.2 融资约束理论 |
2.4.3 协同效应理论 |
2.4.4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3 五矿集团产融结合案例介绍 |
3.1 五矿集团背景介绍 |
3.1.1 五矿集团基本情况 |
3.1.2 五矿集团产业布局情况 |
3.1.3 五矿集团控股金融企业介绍 |
3.2 五矿集团产融结合的动机 |
3.2.1 实现集团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目标 |
3.2.2 缓解集团公司融资约束 |
3.2.3 降低集团公司的融资成本 |
3.2.4 与集团公司产生经营协同效应 |
3.3 五矿集团产融结合的模式及其特点 |
3.3.1 五矿集团产融结合的模式 |
3.3.2 五矿集团产融结合的特点 |
4 五矿集团产融结合的路径及其效果分析 |
4.1 五矿集团产融结合的路径分析 |
4.1.1 设立财务公司 |
4.1.2 参股控股金融机构 |
4.1.3 组建金融控股公司 |
4.1.4 金融控股公司借壳金瑞科技在上交所上市 |
4.1.5 财务公司与上市金融控股公司独立运营 |
4.2 五矿集团产融结合的效果分析 |
4.2.1 实现了企业集团多元化战略目标 |
4.2.2 形成了内部资本市场 |
4.2.3 提升了企业集团的经营业绩 |
4.2.4 提高了企业集团的价值 |
4.3 五矿集团产融结合取得效果的原因 |
4.3.1 五矿集团选择了恰当的产融结合道路 |
4.3.2 通过产融结合缓解企业集团的融资约束 |
4.3.3 通过产融结合降低了企业集团融资成本 |
4.3.4 通过产融结合实现了多元化经营降低了经营风险 |
4.3.5 通过产融结合产生了协同效应 |
5 案例研究的结论及启示 |
5.1 案例研究的结论 |
5.1.1 五矿集团选择了正确的产融结合路径 |
5.1.2 五矿集团产融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5.1.3 内部资本市场的形成是产融结合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 |
5.2 案例研究的启示 |
5.2.1 选择了正确的路径是产融结合的关键 |
5.2.2 应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现产融结合 |
5.2.3 实行产融结合的企业要重视风险防范 |
5.3 不足与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8)产融结合下C公司财务风险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产融结合动因的研究 |
1.2.2 关于产融结合对企业影响的研究 |
1.2.3 关于产融结合下财务风险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基本框架 |
2 产融结合下财务风险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产融结合的含义及形式 |
2.1.1 产融结合的概念 |
2.1.2 产融结合的主要形式 |
2.2 产融结合的动因 |
2.2.1 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
2.2.2 获取超额投资收益 |
2.2.3 追求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协同效应 |
2.2.4 实现企业扩张和多元化经营 |
2.3 产融结合下财务风险的类型与评价 |
2.3.1 产融结合下财务风险的类型 |
2.3.2 产融结合下财务风险的评价 |
2.4 产融结合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路径 |
2.4.1 产融结合影响融资活动引发财务风险 |
2.4.2 产融结合影响投资活动引发财务风险 |
2.4.3 产融结合影响经营活动引发财务风险 |
2.5 产融结合下财务风险的理论基础 |
2.5.1 资本结构理论 |
2.5.2 期限匹配理论 |
2.5.3 多元化战略理论 |
2.5.4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3 C公司产融结合案例介绍 |
3.1 C公司基本情况 |
3.1.1 C公司简介 |
3.1.2 C公司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 |
3.1.3 C公司产融结合战略布局 |
3.2 C公司产融结合的动因 |
3.2.1 缓解融资约束,提供融资便利 |
3.2.2 分享金融行业的超额收益 |
3.2.3 追求金融板块与产业板块的协同效应 |
3.2.4 实现多元化经营,促进产业扩张 |
3.3 C公司产融结合的主要形式 |
3.3.1 参股商业银行 |
3.3.2 投资控股担保公司 |
3.3.3 投资小额贷款公司 |
3.3.4 设立产业基金和投资公司 |
4 产融结合下C公司财务风险的类型与评价 |
4.1 产融结合下C公司财务风险的类型 |
4.1.1 过度举债导致的筹资风险 |
4.1.2 盲目投资导致的投资风险 |
4.1.3 资本合而不融导致的营运风险 |
4.1.4 流动性风险 |
4.2 产融结合下C公司财务风险的评价 |
4.2.1 基于传统财务指标的风险评价 |
4.2.2 基于现金流量的风险评价 |
4.2.3 基于Z-score模型的风险评价 |
5 产融结合影响C公司财务风险的路径分析 |
5.1 产融结合影响企业融资活动引发财务风险 |
5.1.1 产融结合扩大了债务融资规模,财务杠杆激增 |
5.1.2 产融结合缩短了融资期限,短期偿债压力加大 |
5.2 产融结合影响企业投资活动引发财务风险 |
5.2.1 产融结合促进了过度投资,增加了资金链压力 |
5.2.2 产融结合加深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 |
5.2.3 产融结合增加了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 |
5.3 产融结合影响企业经营活动引发财务风险 |
5.3.1 产融结合弱化了主业经营,主营业务“造血”不足 |
5.3.2 产融结合减弱了总体营运能力,影响流动性 |
5.3.3 产融结合没有实现协同效应 |
6 产融结合下C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建议 |
6.1 科学制定产融战略,树立风险意识 |
6.1.1 结合企业战略和行业环境,科学选择金融板块 |
6.1.2 实施产融结合战略时需树立风险意识 |
6.2 调整产融结合下融资结构,拓宽融资渠道 |
6.2.1 调整产融结合下债务融资规模和结构 |
6.2.2 积极拓宽企业多元融资渠道 |
6.3 合理安排产融结合下企业的投资活动 |
6.3.1 防止产融结合下过度投资和投融资期限错配 |
6.3.2 权衡投资收益和成本,提高投资效率 |
6.4 发挥产融结合对公司主业经营的支持作用 |
6.4.1 围绕公司核心业务发展产融结合 |
6.4.2 加强产业板块与金融板块间的协同作用 |
6.5 加强公司内部风险控制和外部风险监督 |
6.5.1 优化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
6.5.2 加强产融结合下金融机构及市场的监督 |
7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联重科产融结合战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产融结合动因的研究 |
1.2.2 关于产融结合模式的研究 |
1.2.3 关于产融结合有效性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企业产融结合的理论概述 |
2.1 产融结合的概念和特点 |
2.1.1 产融结合的概念 |
2.1.2 产融结合的特点 |
2.2 企业产融结合的模式 |
2.2.1 财务公司模式 |
2.2.2 参控股金融公司机构模式 |
2.2.3 设立金融控股平台模式 |
2.2.4 财务公司与金融控股平台并存模式 |
2.3 企业产融结合的动因 |
2.3.1 降低资金成本 |
2.3.2 优化资源配置 |
2.3.3 实现协同效应 |
2.3.4 规避行业风险 |
2.4 企业产融结合的效果分析 |
2.4.1 财务效果分析 |
2.4.2 非财务效果分析 |
2.5 企业产融结合的理论基础 |
2.5.1 产业结构理论 |
2.5.2 协同效应理论 |
2.5.3 企业价值理论 |
2.5.4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3 中联重科产融结合的案例介绍 |
3.1 中联重科公司概况 |
3.1.1 中联重科的发展简介 |
3.1.2 中联重科的主营业务 |
3.2 中联重科产融结合的动因 |
3.2.1 降低公司借款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3.2.2 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助推整体战略发展 |
3.2.3 提高财务管控水平,降低集团运营风险 |
3.2.4 提供多元化金融中介服务,满足集团金融需求 |
3.3 中联重科实施产融结合的条件 |
3.3.1 法律及政策条件 |
3.3.2 宏观经济发展条件 |
3.3.3 内部战略实施条件 |
3.4 中联重科产融结合的实施过程 |
3.4.1 设立中联重科金融(香港)有限责任公司 |
3.4.2 设立中联重科财务公司 |
3.4.3 设立中联重科资本有限公司 |
4 中联重科产融结合模式运作分析 |
4.1 金融公司下设租赁(中国)公司和商业保理公司 |
4.1.1 开展境内外融资租赁业务 |
4.1.2 商业保理公司进行供应链融资 |
4.2 财务公司进行集团资金管理 |
4.2.1 进行同业拆借,解决基础融资 |
4.2.2 对集团委托理财进行风险把控 |
4.3 资本公司设立产业基金 |
4.3.1 设立上海绿联君和产业并购基金 |
4.3.2 设立中联产业基金 |
5 中联重科产融结合经济效果分析 |
5.1 中联重科产融结合前后财务效果对比分析 |
5.1.1 产融结合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
5.1.2 产融结合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
5.1.3 产融结合对股东获利能力的影响 |
5.2 产融结合后非财务效果分析 |
5.2.1 融资租赁带来市场份额效益 |
5.2.2 金融支持助推新兴产业发展效益 |
5.2.3 优化产业链带来经营水平效益 |
5.2.4 加速企业转型带来产业转型效益 |
6 中联重科产融结合的结论与启示 |
6.1 案例的结论 |
6.1.1 产融结合的同时要防范其潜在风险 |
6.1.2 产融结合是制造企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
6.1.3 进行集团金融资本控制,有利于增强凝聚力 |
6.2 案例的启示 |
6.2.1 选择合适的产融结合方式,建立相应管控模式 |
6.2.2 避免短期行为,忽视长期投资价值 |
6.2.3 进一步发掘财务公司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产融结合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产融结合的相关研究 |
1.2.2 产融结合与企业经营风险的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5.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5.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5.3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产融结合对企业经营风险影响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融结合的内涵与界定 |
2.1.2 企业经营风险的内涵与界定 |
2.2 产融结合与上市公司经营风险的相关理论 |
2.2.1 产融结合的动因 |
2.2.2 产融结合的风险传导机制 |
2.2.3 产融结合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风险的影响路径 |
第三章 产融结合与企业经营风险现状分析 |
3.1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产融结合现状分析 |
3.1.1 企业产融结合定义与水平测度 |
3.1.2 企业产融结合现状的分析 |
3.1.3 企业产融结合特征的分析 |
3.2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产融结合与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
3.2.1 企业经营风险的测度 |
3.2.2 企业产融结合与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
第四章 产融结合与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风险的实证分析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4.1.1 企业产融结合与企业经营风险:促进还是抑制? |
4.1.2 企业产融结合与企业经营风险:异质性分析 |
4.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4.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制造业上市公司产融结合与企业经营风险的实证分析 |
4.4.1 制造业上市公司产融结合与经营风险:基本回归 |
4.4.2 制造业上市公司产融结合与经营风险:参股类型差异 |
4.4.3 制造业上市公司产融结合与经营风险:融合深度差异 |
4.4.4 制造业上市公司产融结合与经营风险:融合时间差异 |
4.5 制造业上市公司产融结合与经营风险的异质性分析 |
4.5.1 制造业上市公司产融结合、所有权性质与经营风险 |
4.5.2 制造业上市公司产融结合、公司治理水平与经营风险 |
4.5.3 制造业上市公司产融结合、市场环境与经营风险 |
4.6 稳健性检验 |
4.6.1 变量替换法 |
4.6.2 内生性问题 |
4.6.3 样本选择性偏差 |
4.6.4 企业产融结合退出与企业经营风险 |
第五章 产融结合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风险的作用路径分析 |
5.1 产融结合与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风险:非效率投资路径 |
5.1.1 理论分析 |
5.1.2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
5.2 产融结合与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风险:资金水平路径 |
5.2.1 理论分析 |
5.2.2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
5.3 产融结合与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风险:内部关联交易路径 |
5.3.1 理论分析 |
5.3.2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微观层面 |
6.2.2 宏观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四、我国产融结合的目标模式和方向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 胡彦鑫.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晨鸣纸业产融结合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D]. 刘怡.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3]中国铁建产融结合效果评价与优化策略[D]. 牛元元.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海尔产融结合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D]. 徐君.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5]创新性产融结合模式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D]. 雷雨菲.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6]美的集团产融结合模式探究[D]. 胡敏.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7]五矿集团产融结合路径及其效果研究[D]. 温学敏.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8]产融结合下C公司财务风险及控制研究[D]. 陆昊扬.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9]中联重科产融结合战略探析[D]. 侯青妤.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10]产融结合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D]. 王琳颖. 石河子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