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中的猜词技巧(论文文献综述)
蒙蔡强[1](2021)在《高中生英语阅读猜词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基于高中学生在英语阅读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帮助学生摆脱这种困境,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熟悉、掌握和运用英语单词构词法,学会充分利用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并不断积累阅读中遇到的特殊词汇,培养扎实阅读猜词能力,以使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黄琪[2](2020)在《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词汇能力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影响着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这几方面都离不开坚实的词汇基础。然而,当前部分初中生对词汇学习有抵触情绪,没有掌握正确的单词记忆方法。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存在着词汇量较少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词汇能力。支架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确定学习者水平”、“搭建支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六个教学步骤开展词汇教学,为学生的词汇学习提供有益帮助。本论文以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活动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选取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初二年段两个班学生和初二年段三名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教育实验法)探究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同时,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Unit 1中的Section B2b语篇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四个问题:(1)初二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现状如何?(2)初二英语教师对英语词汇教学的看法如何?(3)支架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有哪些具体的实施策略?(4)支架式词汇教学法能否提高学生的词汇成绩和词汇教学效果?研究结果显示:(1)当前初二学生认为英语词汇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部分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显现出畏难、焦虑和失落情绪,缺乏词汇学习兴趣、自信心以及策略意识,使用英语字典和媒介学习英语词汇的能力有待加强。(2)初二英语教师普遍认为词汇的音标和运用是词汇教学的难点,部分教师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欠缺科学的选词方法和具体的分级原则。(3)支架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主要涵盖了策略支架、情感支架以及媒介支架的具体使用方式。(4)支架式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成绩和词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词汇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词汇学习的策略意识,建立学生词汇学习自信心;还促进了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最后,本研究针对策略支架、情感支架和媒介支架的实施策略提出了具体建议,为支架式教学法中“协作学习”的教学步骤提出了改进措施,还根据学生的词汇错误类型给出了分层词汇教学的启示,冀望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孙倩[3](2020)在《提高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猜词能力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常会受到生词的影响,导致对文章理解出现偏差,提高学生的猜词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和词汇水平。当前关于汉语猜词的研究中,几乎都提到了构词线索和语境线索的运用,构词线索即依靠词语本身的字形和语素,语境线索即语境中的提示线索,如关键词、关键句。不少学者提出的教学建议中也提到了加强构词线索和语境线索的教学。在之前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受猜词影响较大,而关于汉字和语境分析的猜词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猜词能力确实有帮助。故基于前人的研究和个人教学实践经验,笔者决定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以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进修班中二(4)班的18名外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构词线索和语境线索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猜词能力的作用。笔者在行动研究前利用问卷调查和猜词测试确定了第一轮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调查问卷的内容围绕学生水平和猜词情况展开,调查发现学生水平较为一致,均为HSK5级左右;汉字字形和语素猜词策略(构词线索)和上下文语境(语境线索)是使用人数较多的猜词策略;学生在猜词方面存在不认识偏旁,找不到语境线索等问题。学生猜词能力的测试结果显示学生存在表义偏旁认知度较差、语素意识低、查找语境线索分析语境能力差的问题。笔者结合问卷和测试的反馈制定了的第一轮猜词教学的内容:通过教授18个表义偏旁以及根据语义透明度选择33个适合语素教学的词语训练学生利用构词线索猜词的能力,以及结合《汉语系列阅读修订版》中的生词展开语境分析教学,训练学生查找句子语境和语篇语境中语境线索的能力。第一轮教学结束后笔者进行了教学后的测试,试题同样为5道HSK6级的猜词真题。学生测试准确率仅有一题低于60%,最高为88.9%,最低的为50%,而学生前测中最高的目标词准确率仅为55.6%,最低仅16.7%,表明第一轮教学具有一定成效,但同时学生仍然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对多义语素的混淆,二是猜词方法单一。根据在测试和访谈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笔者对第二轮猜词教学计划作出了调整,考虑到时间原因将偏旁教学形式改为自主学习为主,语素教学重点调整至多义义素教学,教学方法由三部分猜词策略独立教学改为综合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关注非汉字圈学生对偏旁的理解。第二轮教学结束后笔者进行了教学后的测试,试题同样为HSK6级猜词题。测试成绩相较于第一轮教学的后测有了一定提升,相比于学生前测,第二次教学后测的成绩则提升了很多。第一轮教学的后测存在准确率不足50%的情况,但第二轮教学后的测试准确率均>60%,学生前测中最高的准确率仅为55.6%,第二轮教学的后测中猜词准确率在均67%左右。测试中发现仍有学生存在猜词方法单一的问题,但总体来说学生的猜词能力在不断提升。测试后笔者同样选择了两名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学生对语境分析的认可度比较高,学生都认为猜词教学对自己猜词能力的提高是有意义的。行动研究结束后,笔者对此次猜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对猜词教学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陆雪莹[4](2020)在《读者剧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介绍读者剧场的概念和应用方法,提出将读者剧场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结合读者剧场的实际操作和应用体会,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能力。
张琦[5](2018)在《认知策略在高二年级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深受教师和学生重视。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后就不断背单词及刷题来提高阅读成绩,但由于缺乏阅读技巧和策略的指导,教学现状与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作为阅读策略很重要的一部分,阅读认知策略包括含略读和寻读在内的快速阅读策略以及区分主旨与细节、推测推理、推测词义等在内的精读策略。阅读认知策略训练就是教导学生在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中,学会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使用英语阅读认知策略来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效率和成绩。许多国内外学者研究了英语阅读策略,然而目前还存在对于阅读认知策略训练的相关研究不足的情况,特别对高二阶段这一重要转折时期。所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对高二学生英语阅读认知策略训练的方法和内容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策略培训前后高二学生英语阅读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如何?2.认知策略培训能否提高高二学生英语阅读成绩?3.认知策略培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英语阅读成绩有什么样的影响?本论文以江苏通州某高中高二年级两个平行班,共96位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为了了解学生目前阅读中认知策略使用情况,首先使用调查问卷、访谈和前测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细致深入的了解。随后从阅读认知策略专项指导课,常规课本讲解渗透课、课外阅读演练三个角度对实验班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策略培训。四个月的培训结束后,使用先前使用的调查问卷对学生的阅读认知策略的使用又一次进行了调查,并再一次检测学生的阅读成绩,将前测和后测的成绩用SPSS23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培训前,由问卷调查M值为3.16可知,高二学生阅读认知策略的使用意识不够强,阅读策略的使用频率不高。训练后的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实验班学生阅读中使用认知策略的意识有了明显的增长(M=3.62),使用频率由中频上升为高频。策略训练对于学生预测、略读、猜测词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学生语篇结构分析和推理判断策略的使用增值相对较小。从对学生的两次访谈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肯定了策略培训对他们认知策略的了解和使用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同层次学生的策略使用的差异主要反映在是否能够综合得运用合适的策略来解决问题。2.从前后测学生的成绩来看,实验班学生相比于对照班阅读成绩有了显着提高(P=0.000)。阅读认知策略的训练对学生阅读成绩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其中,语篇结构和猜测词义策略的增幅最为显着,推断策略增长幅度为所有策略中最低。3.实验班不同层次的学生英语阅读成绩均有了提高,其中中等生的进步最为明显。本研究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对英语阅读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杨林芳[6](2018)在《浅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文中指出阅读理解题在高考英语试题中始终是分值最高的一个题型,随着近几年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理解题更多地强调对阅读速度,知识面和理解能力的考查,试题变得越来越灵活,形式更加多样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人物、科普、新闻、广告甚至图表。一、多练习、多比较,熟悉设题手法常有学生说文章看懂了,题目却做不对。这大致有两种原因:一是只理解了文章表面意思,未能
杨朦萌[7](2018)在《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目的有二:第一,调查不同水平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附带习得情况和发展趋势;第二,研究不同输入模式和任务类型对汉语二语学习者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问题如下:(1)不同水平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方式是怎样的?词汇附带习得方式与词汇附带习得之间有什么关系?(2)自然阅读情境下,不同水平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附带习得的情况和发展趋势如何?(3)听力/阅读输入模式下的写作/互动任务对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附带习得有什么影响?(4)不同多媒体播放方式对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形、词义附带习得有什么影响?本文的研究方法为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本文的第一个研究问题,即调查不同水平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方式,使用的是问卷法和访谈法;其他三个研究问题,使用的是实验法。数据使用SPSS 21.0分析,研究不同水平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附带习得方式、词汇附带习得情况时,以HSK等级作为划分汉语水平的标准,将学习者分为六组,使用单因素方差检验六组是否存在差异性,再用多重比较分析组间的具体差异;听读模式下不同产出型任务对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实验中,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两对比听力/阅读-互动/写作组的组间差异;不同多媒体播放方式对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实验中,使用多重比较分析图像-中文字幕-音频组、图像-音频组、图像-中文字幕组的组间差异。本文一共进行了四项实证研究,各实证研究均取得了若干结果。第一,不同水平汉语二语学习者词汇习得方式的调查结果:(1)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方式以直接学习方式为主,附带习得方式为辅;(2)词汇习得方式中,使用率最高的是直接学习方式下的重复类项(通过反复抄写、朗读来记汉语生词),使用率最低的是附带习得方式下的听类项(通过参加汉语讲座学习汉语生词);(3)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直接学习方式的使用率逐渐下降,各组之间的词汇直接方式使用情况无显着性差异;(4)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附带习得方式的使用率逐渐上升,其中HSK一级、二级分别与HSK六级汉语二语学习者之间的词汇附带习得方式存在显着性差异。(5)性别差异、汉字背景差异对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附带习得方式无显着性影响。第二,不同水平汉语二语学习者词汇附带习得的实验研究结果:(6)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附带习得率逐渐上升,其中HSK三级到HSK四级之间的词汇附带习得上升趋势最为明显;(7)除了HSK一级和HSK二级之间、HSK五级和HSK六级之间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附带习得无显着性差异以外,其他HSK组组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8)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方式对词汇附带习得有一定影响,但并非决定性因素。第三,阅读/听力输入模式下,写作/互动任务对汉语二语学习者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9)即时测试中,相同输入模式下,互动组的词汇附带习得记忆保持效果优于写作组;相同任务类型下,听力组的词汇附带习得记忆保持效果优于阅读组。经统计,听力-互动组和阅读-互动组之间的词汇附带习得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他组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10)延时测试中,相同输入模式下,互动组的词汇附带习得优于写作组;相同任务类型下,听力组的词汇附带习得优于阅读组。经统计,除了听力-互动组和阅读-互动组之间的词汇附带习得无显着性差异以外,其他组组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第四,不同多媒体播放方式对汉语二语学习者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11)词形附带习得即时测试中,图像-中文字幕组的词形附带习得效果最佳,其次是图像-中文字幕-音频组,最低的是图像-音频组。经统计,组间除了图像-中文字幕-音频组和图像-中文字幕组之间的词形附带习得无显着性差异以外,其他组组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12)词形附带习得延时测试中,图像-中文字幕组的词形记忆保持效果最佳,其次是图像-中文字幕-音频组,最低的是图像-音频组。经统计,三组组间词形附带习得的记忆保持效果均存在显着性差异;(13)词义附带习得的即时、延时测试中,均是图像-中文字幕-音频组的词义附带习得效果最佳,其次是图像-中文字幕组,最低的是图像-音频组。经统计,两次测试中,除了图像-中文字幕-音频组和图像-音频组之间的词义附带习得存在显着性差异以外,其他组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得到以下五个结论。(1)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方式以直接学习方式为主,附带习得方式为辅。语言水平对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方式有重要影响,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词汇直接学习方法的使用率逐渐下降,词汇附带习得方式的使用率逐渐上升;(2)阅读情境下,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附带习得率与语言水平呈正相关关系,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词汇附带习得率逐渐上升。其中初级阶段的汉语二语学习者也能够产生部分词汇附带习得,由此可见,语言水平不是产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决定性因素;(3)阅读情境下,HSK三级到HSK四级汉语二语学习者词汇附带习得率的上升趋势最为显着,表明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和词汇量达到HSK三级标准后,猜词能力有了明显提高。(4)以相同任务为前提,听力输入模式下的词汇附带习得优于阅读输入模式下的词汇附带习得;以相同输入模式为前提,完成互动任务后的词汇附带习得优于完成写作任务后的词汇附带习得。(5)图像+中文字幕的多媒体播放方式对汉语二语学习者词形附带习得的促进作用最为显着,图像-中文字幕-音频组的多媒体播放方式对汉语二语学习者词义附带习得的促进作用最为显着。
高超[8](2017)在《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英语科目目前仍是高考的主要科目之一,阅读理解题型在试卷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阅读理解能力是最能检测学生语言能力的一项考题。但目前受各种因素影响,阅读教学在现实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有效使用阅读策略也在进一步探讨之中。现行的全国卷中,直接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试题共计40分,完型、语法填空和改错题也是以篇章形式考查其语言能力。再就是高考英语逐渐社会化,学生稍早掌握阅读策略并能熟练运用,对高中生来说很有必要。为进一步研究阅读策略在高中学生英语能力培养上的有效性,在阅读策略相关理论基础上,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前测与访谈,对高中生阅读策略使用情况得以了解。在实习基地选取两个水平一致的班,成立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平时教学中对实验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阅读策略培训,通过后测和访谈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发现实验班对阅读策略使用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班学生。本论文的相关实验数据和分析表明:(1)学生的阅读题的解题速度更快更准;(2)学生的阅读策略意识逐渐增强;(3)提高了低层次学生阅读理解的信心;(4)学生在任务型阅读理解题的提高最为明显;(5)学生对文章结构分析和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分析有了明显的进步。因此,阅读策略培训在高中生阅读能力培养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基于以上研究,笔者对今后的阅读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1)教师需提高自身理论水平;(2)改变传统观念,重视语篇教学;(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增强阅读策略的意识;(4)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5)关注中、低层次学生的学习方式、情感走向,通过各种途径提升他们的词汇量。
关娜[9](2017)在《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高一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验研究 ——以曾都一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在这四项技能中,阅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方法。在教学和学习中,阅读的地位也是不可否认的,特别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得阅读者得天下”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然而在现实中,一方面对阅读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却十分普遍。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与教育者陈旧、盲目的阅读观念有关;二是与学习者未能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有关。针对这一问题,本作者认为: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讲授和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其阅读成绩和阅读能力。本论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目的和结构。指出了掌握阅读策略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部分,概括并总结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阅读策略的研究成果,以及正确的阅读策略在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可行性研究,从而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与方法,通过描述研究群体(曾都一中高一年级学生)来说明研究对象(对照班和实验班)的选择,即通过成绩基本相等的对照班和实验班的进行对比实验,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说明研究设计、研究工具、研究步骤以及实验用的教学模式。其模式主要是结合教学实际,对阅读策略的内容(主要讲授:快速阅读、猜词技巧、句意理解、篇章结构等)、教学方法、步骤以及教案样例进行详细介绍,以此说明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指引学生学习、掌握阅读策略,并提高和增进其阅读能力。第四部分是结果分析,统计好前测和后测的阅读理解成绩,比较前后测的平均成绩以及通过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然后分析p值,得出实验结果。第五部分为结语,主要包括在实验过程中的启发、本次研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对下步的研究提出了设想并进行了前瞻性的展望。就本研究来看,英语阅读策略教学在学生阅读理解提升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掌握阅读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方面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策略为今后的英语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毋庸置疑,本研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实验后能持续观察、研究阅读策略与学生成绩的联系和作用,为以后的教学和他人提供更好的教学突破点和建议。
巩延龙[10](2016)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式的分析与阐述》文中指出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它也是高中生在日后英语深造的基本功。另外在我国高考体制中,英语阅读理解题所占分数是极高的。总之,丰富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是当前初中教师必须开展的教学工作。
二、浅析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中的猜词技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中的猜词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英语阅读猜词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阅读猜测词义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二、高中学生阅读猜词能力培养的策略 |
(一)利用构词法则,从单词构成角度来猜测词义 |
1. 合成法。 |
2. 派生法。 |
3. 转化法。 |
4. 此外还有缩略法(截头,如: |
(二)利用语法知识,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猜测词义 |
1. 通过同位语、同位语从句或者定语、定语从句来猜测词义 |
2. 通过指代关系猜测代词的词义 |
3. 通过定义词(短语)或标点符号来猜测词义 |
(三)利用语篇知识,通过行文逻辑关系猜测词义 |
1. 通过上下文所举的案例猜测词义 |
2. 通过上下文的对比关系或对应结构猜测词义 |
3. 通过上下文中的因果关系猜测词义 |
(四)利用阅读材料,积累特殊词汇也有利于猜测词义 |
1. 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词性转换的词汇 |
2. 名词单复数变化无规律的部分词汇 |
3. 老单词新含义,熟词生义词汇 |
(2)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支架教学法 |
2.1.2 词汇能力 |
2.2 国外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
2.2.1 词汇教学观 |
2.2.2 词汇教学方法 |
2.2.3 词汇教学策略 |
2.3 国内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
2.3.1 词汇教学观 |
2.3.2 词汇教学方法 |
2.3.3 词汇教学策略 |
2.4 国外支架式教学法研究综述 |
2.4.1 支架式教学法的理论研究 |
2.4.2 支架式教学法与小学及幼儿英语学科教学 |
2.4.3 支架式教学法与大学、高职及高中英语学科教学 |
2.5 国内支架式教学法研究综述 |
2.5.1 支架教学法的理论研究 |
2.5.2 支架式教学法与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 |
2.5.3 支架式教学法与大学及高职英语学科教学 |
2.6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建构主义理论 |
3.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3.3 活动理论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对象 |
4.4 研究方法 |
4.4.1 文献法 |
4.4.2 调查问卷法 |
4.4.3 访谈法 |
4.4.4 教学实验法 |
4.5 研究工具 |
4.5.1 问卷调查表 |
4.5.2 词汇能力测试卷 |
4.5.3 访谈表 |
4.5.4 数据分析软件 |
第5章 支架式教学法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
5.1 支架式教学法在词汇教学中的实施 |
5.1.1 策略支架实施 |
5.1.2 情感支架实施 |
5.1.3 媒介支架实施 |
5.2 支架式教学法的词汇教学设计案例 |
第6章 研究结果分析 |
6.1 问卷数据分析 |
6.1.1 实验前调查问卷分析 |
6.1.2 实验后调查问卷分析 |
6.2 访谈结果分析 |
6.2.1 实验前访谈分析 |
6.2.2 实验后访谈分析 |
6.3 实验前后测成绩分析 |
6.3.1 实验前测试成绩分析 |
6.3.2 实验后测试成绩分析 |
6.3.3 实验前后测试卷成绩变化分析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词汇教学的启示与建议 |
7.3 局限与改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3)提高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猜词能力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总结 |
1.3 研究思路 |
1.4 理论依据 |
第二章 针对学生猜词能力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
2.1 针对猜词的问卷调查 |
2.1.1 调查设计 |
2.1.2 调查分析 |
2.2 针对学生猜词能力的测验 |
2.2.1 测试设计 |
2.2.2 测试成绩分析 |
2.3 学生在猜词方面存在的问题 |
2.3.1 构词线索方面 |
2.3.2 语境线索方面 |
第三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 |
3.1 制定第一轮行动研究教学计划 |
3.1.1 偏旁教学 |
3.1.2 语素教学 |
3.1.3 语境教学 |
3.2 实施第一轮猜词教学计划 |
3.3 针对第一轮教学效果的测试和访谈 |
3.3.1 测试设计 |
3.3.2 测试成绩 |
3.3.3 第一轮教学后访谈 |
3.4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总结和反思 |
第四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 |
4.1 制定第二轮行动研究教学计划 |
4.1.1 偏旁教学 |
4.1.2 语素教学 |
4.1.3 语境教学 |
4.1.4 综合运用猜词策略的教学 |
4.2 实施第二轮教学计划 |
4.3 针对第二轮教学效果的测试和访谈 |
4.3.1 测试设计 |
4.3.2 测试分析 |
4.3.3 第二轮行动研究教学访谈 |
4.4 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和反思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5.1 本次行动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5.2 对猜词的教学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关于猜词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猜词能力的前测 |
附录三 第一轮教学后测 |
附录四 第二轮教学后测 |
附录五 第二轮偏旁教学讲义 |
(4)读者剧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在英语阅读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英语阅读评价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将读者剧场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
三、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读者剧场的实践 |
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读者剧场的体会 |
(一)读者剧场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二)读者剧场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
1. 发展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技巧 |
2. 提高学生的表演兴趣和展示能力 |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
结语 |
(5)认知策略在高二年级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外语学习策略 |
2.1.1 外语学习策略的定义 |
2.1.2 外语学习策略的分类 |
2.1.3 认知策略 |
2.1.4 外语学习策略培训 |
2.2 阅读 |
2.2.1 阅读的本质 |
2.2.2 英语阅读中的认知策略 |
2.3 认知策略与英语阅读的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4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问卷调查 |
3.3.2 阅读理解测试卷 |
3.3.3 学生个别访谈 |
3.4 实验过程 |
3.4.1 实验准备 |
3.4.2 实验实施 |
3.4.3 实验总结 |
3.5 数据分析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认知策略使用情况分析 |
4.1.1 培训前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 |
4.1.2 培训后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 |
4.2 认知策略培训对学生英语阅读成绩的影响 |
4.2.1 阅读理解前测结果分析 |
4.2.2 阅读理解后测结果分析 |
4.3 认知策略培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 |
4.3.1 高分组学生前后测成绩对比 |
4.3.2 中分组学生前后测成绩对比 |
4.3.3 低分组学生前后测成绩对比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研究发现 |
5.2 启示与思考 |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前测试卷 |
附录3:后测试卷 |
附录4:访谈提纲Ⅰ |
附录5:访谈提纲Ⅱ |
附录6:实验班培训前后问卷调查和测试数据 |
附录7:对照班前后测问卷调查和测试数据 |
致谢 |
(7)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附带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原由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概念界定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综述 |
2.1 词汇显性-隐性学习和词汇直接学习-附带习得之间的关系 |
2.2 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的发展概况 |
2.3 影响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因素的研究 |
2.3.1 学习者主体因素的影响 |
2.3.2 语篇因素的影响 |
2.3.3 输入增显的影响 |
2.3.4 不同投入量任务的影响 |
2.4 交互模式下的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 |
2.5 国内英/汉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理论基础 |
3.1 词汇学习理论 |
3.1.1 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 |
3.1.2 通过阅读产生的词汇附带习得过程 |
3.2 输入假说理论 |
3.2.1 输入假说理论概况 |
3.2.2 输入假说与二语词汇习得 |
3.3 输出假说理论 |
3.3.1 输出假说理论概况 |
3.3.2 输出假说与二语词汇习得 |
3.4 注意假设理论 |
3.4.1 注意假设理论概况 |
3.4.2 注意假设理论与二语词汇附带习得 |
3.5 投入量假说理论 |
3.5.1 投入量假说的建立 |
3.5.2 投入量假说发展与二语词汇附带习得 |
3.6 互动假说理论 |
3.6.1 互动假说理论概况 |
3.6.2 互动理论与二语词汇附带习得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水平汉语二语学习者词汇习得方式的调查研究 |
4.1 本章研究问题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设计 |
4.2.2 研究对象 |
4.2.3 研究工具 |
4.2.4 实施过程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统计结果 |
4.3.1 确认问卷信度 |
4.3.2 词汇习得方式的使用情况 |
4.3.3 不同水平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方式统计 |
4.3.4 词汇习得方式的性别差异 |
4.3.5 词汇习得方式的汉字背景差异 |
4.3.6 访谈统计结果 |
4.4 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水平汉语二语学习者词汇附带习得的实验研究 |
5.1 本章研究问题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设计 |
5.2.2 研究对象 |
5.2.3 实验材料 |
5.2.4 实验步骤 |
5.3 统计结果 |
5.3.1 不同水平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附带习得均值比较 |
5.3.2 词汇附带习得方式与词汇附带习得成绩的相关性比较 |
5.3.3 不同水平汉语二语学习者词汇附带习得的差异性比较 |
5.4 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听读模式下不同产出型任务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实验研究 |
6.1 本章研究问题 |
6.2 研究方法 |
6.2.1 研究设计 |
6.2.2 研究对象 |
6.2.3 实验材料 |
6.2.4 实验步骤 |
6.3 统计结果 |
6.3.1 四组即时测试成绩比较 |
6.3.2 相同输入模式下的即时测试成绩比较 |
6.3.3 相同任务类型下的即时测试成绩比较 |
6.3.4 四组延时测试成绩比较 |
6.3.5 相同输入模式下的延时测试成绩比较 |
6.3.6 相同任务类型下的延时测试成绩比较 |
6.4 分析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不同多媒体播放方式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实验研究 |
7.1 本章研究问题 |
7.2 研究方法 |
7.2.1 研究设计 |
7.2.2 研究对象 |
7.2.3 实验材料 |
7.2.4 实验步骤 |
7.3 统计结果 |
7.3.1 视频三组词形即时测试成绩比较 |
7.3.2 视频三组词义即时测试成绩比较 |
7.3.3 视频三组词形延时测试成绩比较 |
7.3.4 视频三组词义延时测试成绩比较 |
7.4 分析与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教学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8)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定义的界定 |
一、阅读的定义 |
二、阅读策略 |
三、阅读策略的分类 |
第二节 阅读策略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元认知理论 |
二、阅读加工模式 |
第三节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 |
二、阅读题前测与后测 |
三、访谈 |
第四节 研究过程 |
一、外研社版教材分析 |
二、全国卷二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
三、对照班与实验班采用的教学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一节 实验前相关结果分析和讨论 |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
二、访谈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前测和后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三节 实验后访谈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四节 研究的启示 |
第五节 研究的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高一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验研究 ——以曾都一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Ⅰ.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Ⅱ. 文献综述 |
2.1 语言学习策略 |
2.1.1 学习策略 |
2.1.2 国内外学习策略的研究 |
2.2 英语阅读策略 |
2.2.1 阅读策略 |
2.2.2 国内外阅读策略的研究 |
2.3 阅读能力 |
2.3.1 阅读能力的定义和分类 |
2.3.2 阅读能力的相关研究 |
Ⅲ. 研究设计与方法 |
3.1 研究群体 |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3 研究假设与操作定义 |
3.4 研究设计 |
3.5 研究方法 |
3.6 研究步骤 |
3.7 实验用的教学模式 |
3.7.1 教学内容 |
3.7.2 教学方法 |
3.7.3 教学材料 |
3.7.4 教学步骤 |
3.7.5 教学样例 |
Ⅳ. 结果分析 |
4.1 结果统计 |
4.2 结果分析 |
Ⅴ. 结语 |
5.1 研究发现 |
5.2 教学启示 |
5.2.1 转变观念,发挥教师作用 |
5.2.2 精心设计,重在启发和落实 |
5.2.3 提升兴趣,变被动为主动阅读 |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5.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实验前测英语测试题中的阅读理解 |
附录2 实验后测英语测试题中的阅读理解 |
致谢 |
(10)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式的分析与阐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通过猜测陌生单词的词义,去健全自己的解题技能 |
二、分析文章事件的细枝末节 |
三、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提高做题效率的关键 |
四、结束语 |
四、浅析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中的猜词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英语阅读猜词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J]. 蒙蔡强. 广西教育, 2021(26)
- [2]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黄琪. 集美大学, 2020(05)
- [3]提高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猜词能力的行动研究[D]. 孙倩.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读者剧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陆雪莹. 英语教师, 2020(02)
- [5]认知策略在高二年级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D]. 张琦. 苏州大学, 2018(04)
- [6]浅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J]. 杨林芳.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8(04)
- [7]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附带习得研究[D]. 杨朦萌.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8]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的实证研究[D]. 高超. 陕西理工大学, 2017(03)
- [9]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高一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验研究 ——以曾都一中为例[D]. 关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10]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式的分析与阐述[J]. 巩延龙. 校园英语, 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