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内蒙古玉米育种形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世梦倪[1](2021)在《基于创新链视角我国玉米种业科技产出及产业化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作为中国第一大作物,占全国粮食产量近40%,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基础。我国是种业大国,但还不是种业强国。近年来,我国在玉米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保存、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化运用中已取得丰硕的成果。随着一些发达国家的种业已进入“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信息化”的育种时代,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玉米育种研究领域的优势与不足,分析玉米育种创新的产业发展贡献,可为促进我国玉米种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本研究在育种创新链视角下分析我国玉米育种创新链中各环节现状,以玉米育种领域的科技论文、育种专利和品种权产出为研究对象,基于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扩散和农业知识产权理论。综合运用描述统计、文献分析和专利信息分析等方法,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玉米育种研究领域的优势与不足;其次运用描述统计和计量模型,测算玉米育种成果产业化运用中品种改良对玉米增产的贡献。本论文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从育种基础研究看,国内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发文中玉米与水稻、拟南芥差距较大;我国玉米遗传育种科技论文发文量居全球第二,但发文质量及影响力较为一般,发文量前三的机构均为美国的大学;通过Cite Space关键词时区图说明我国处于分子技术辅助选育的育种时代。第二,从育种技术创新看,中国玉米育种专利授权量从2010年开始波浪式上升,研究热点为改良基因型的方法;美国玉米育种已进入产业化阶段,是玉米育种领域最主要的技术来源国;我国玉米育种领域处于研发与产业化并行的阶段,关键技术集中在龙头企业和农业类高校及科研院所;我国玉米育种专利所有权转让数量极小。第三,从新品种培育看,1999-2019年我国玉米品种权申请量稳步上升,授权量波浪式上升,在所有授权品种类型中,玉米最多;企业参与玉米育种创新较为活跃;我国品种转让呈现曲折上涨的趋势,截至2019年底,共有539个申请保护的玉米品种进行了转让。第四,从品种审定推广及育种创新的产业发展贡献看,截至2020年底,通过审定的玉米品种共17323个,推广品种数量从1999年开始稳步增长,增长幅度远低于审定品种增长幅度;利用C-D生产函数测算玉米新品种改良对玉米增产的贡献率为42.18%,表明品种改良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中的重要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推进育种技术创新、加大对育种创新成果的推广运用、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葛选良[2](2020)在《农业新形势下作物育种学教学创新浅析》文中指出根据我国当前农业发展新形势,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玉米育种基本理论和技术体系为切入点,探讨了农业新形势下作物育种学教学内容的创新.应增加生物信息学基本原理与技术、植物表型组学理论与技术、特种玉米育种理论与技术、饲用玉米育种理论与技术和玉米商业育种理论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作物育种学的教学内容.
徐艳荣,仲义,代秀云,侯宗运,焦仁海,刘兴二[3](2020)在《东北地区玉米育种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东北地区玉米育种存在几大主要问题是:种质资源匮乏,育种水平相对较低,耐密性差,果穗籽粒降水慢,不抗病虫害,商品品质差,抗倒伏能力差,不宜机收等等。本文就东北地区玉米育种存在问题、应对措施、育种材料的选用、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创新、选系方法、杂优模式等几大问题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季罡[4](2020)在《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而种子产业作为农业生产的前沿和根本,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玉米具有产量高、耐病虫害、气候适应性强等特点,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饲料和工业原料的来源,其巨大的战略价值使之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吉林省玉米生产在全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但是在品种质量和生产效率等方面,与欧美玉米产业发达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短板,就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提出经济转型升级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掌握当前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的发展现状,梳理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实现科学发展的合理化建议,对于推进吉林省农业健康良性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明确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现状切入,对当前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历程、生产推广现状进行详细梳理,对当前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整理归纳了当前美国和欧洲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对当前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欧翔[5](2019)在《山西省玉米青贮产业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建国以来,我国青贮玉米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山西省作为全国青贮玉米主产区,目前已陆续形成从品种培育到种植、加工销售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行业规模与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近年来,随着国家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山西省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对青贮玉米种植与加工的重视,山西省青贮玉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既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要改革方向,又是地区畜牧业发展的重点支撑产业。尽管发展优势明显,但山西省青贮玉米产业发展仍不成熟,规模小、效益低、地区优势未能完全发挥。因此,分析山西省青贮玉米产业现状对认清形势,制定产业政策有重要作用。本文将通过山西省青贮玉米产业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种植、加工、市场、消费四个方面对青贮玉米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方面,山西省青贮玉米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处于前列,种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多年来处于稳步提升阶段,但与内蒙古、新疆等种植大省相比仍有差距;通过种植试验以及调研分析得出,种植青贮玉米每亩成本在556元左右,纯收入在483元左右,经济效益较高,而在种植环节中,通过生产函数分析得出田间管理环节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最大。加工方面,山西省不同的青贮加工方式主要有窖贮和裹包两种加工方式,其中窖贮青贮窖质量要求较高,高质量青贮窖其青贮饲料质量高于低质量青贮窖,而相对的裹包对加工方式的要求较低;两种植加工方式的饲料品质差异不大,但裹包的经济效益远高于窖贮;青贮玉米加工企业与饲草(苜蓿、燕麦、小黑麦)加工企业相比在成本和质量竞争力上有优势,但营销竞争力不强;市场方面,青贮玉米市场目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流通渠道和推广方式也较为全面;从市场结构上看,山西省青贮玉米产业属于高集中度行业,产业差异化程度和进出壁垒均较高;从最终消费上看,尽管山西省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连年增长,但依旧不能满足畜牧业市场缺口。最后,针对山西省青贮玉米产业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完善技术体系、完善市场体系、政府扶持引导、加大推广营销四个方面的建议。
赵长云[6](2019)在《不同供体及回交次数对玉米自交系K11和K62的改良效应》文中指出种质资源的改良创新是当前玉米育种的重要课题。回交法能快速地向轮回亲本中导入控制其它优良性状的基因,是聚合优良基因、提高育种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K11和K62为轮回亲本,分别用3个优良自交系为供体,通过不同回交次数育成的36个回交改良系,以及用3个骨干系为测验种按3×38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组配的114个杂交组合为材料,研究改良系主要农艺性状和分子标记遗传变异、配合力和产量杂种优势表现,比较不同供体及回交次数的改良效应,明确回交改良系的育种应用潜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主要性状变异分析显示,不同供体和回交次数对轮回亲本K11和K62的改良效果均存在差异。供体A2、A3、B1和B2对降低株高、穗位高和减少叶片数的改良效果显着,但A2和B3具有增加雄穗分支数的效应;供体A1、A2和A3能有效增加穗行数和行粒数,减少秃尖长,从而提高单株产量,虽然B1、B2和B3能显着增加穗长,但同时增加了秃尖长,因而对单株产量的改良效果不大。针对上述性状而言,回交1-5次的改良效果差异不明显,育种实践上回交1-2次即可。2.分子标记研究表明,40对SSR引物在2个轮回亲本和36个回交改良系中共检测到81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2.025个,共检测到99个等位基因片段,平均2.475个。轮回亲本与其改良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随回交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以遗传相似系数0.86为阈值,采用类平均法(UPGMA)将测验种和改良系划分为8大类群,聚类结果与系谱来源基本一致。供体A1、A2和A3改良系与K11的平均差异位点数分别为6.0、9.3和10.2个,而B1、B2和B3改良系与K62间分别为7.3、5.3和1.7个;回交0-5次改良系与2个相应轮回亲本的平均差异位点数分别为20.7-1.3个和13.3-0个,平均差异位点数随着回交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回交4次以上绝大多数改良系与轮回亲本间差异位点数为0-2个,可判定为相同或相似系。因此,实际育种中应根据改良目标灵活确定回交次数。3.配合力联合方差分析结果,单株产量等13个所有考察性状GCA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株高等6个性状SCA达到显着水平;单株产量等5个性状GCA和9个性状SCA与地点间互作达极显着水平,说明这些性状配合力受环境影响大。不同供体和回交次数对轮回亲本不同性状配合力的改良效应差异较大,在2个试点中,供体A3、B1和B3改良系产量GCA正向显着高于轮回亲本的个(次)数分别为8、12和5,表明这3个供体对产量GCA的改良效果显着。随着回交次数的增加,改良系平均产量GCA效应值与轮回亲本趋于一致,而回交0-5次改良系正向显着个(次)数分别为6、7、6、5、6和6,说明不同回交次数对改良系产量GCA的改良效果差异不明显,实际育种中回交1-2次即可。4.产量杂种优势分析表明,在铁岭和荥阳试点,改良系组合比相应轮回亲本组合(分类对照)增产的组合数分别有68和54个,分别占总组合数的59.6%和47.4%,其增产幅度分别为0.19%-27.70%和0.08%-22.43%。其中,供体A3和B1的改良效果最好,其2试点正向显着改良组合数均高达20个(次),其次为A2和B3;回交0和1次正向显着组合数分别为18和17个(次),改良效果好。2试点改良系组合比郑单958(统一对照)增产组合数分别为65和8个,分别占总组合数的57.0%和7.0%,其增产幅度分别为0.83%-16.53%和0.57%-10.09%。其中,供体A3、B1和B3在2试点正向显着改良组合数分别为10、23和16个(次),对产量杂种优势改良效果好;回交0和1次正向显着组合数分别为14和11个(次),与分类对照优势改良效果趋势一致。K324×B1-0在铁岭和荥阳点比郑单958分别增产17.59%和10.09%,K128×B3-1等11个组合在铁岭点比郑单958增产10%以上,达显着水平,推荐进入高一级试验。5.综合分析表明,与相应轮回亲本比较,改良系A3-1、B1-1、B1-2和B3-1的SSR标记差异位点数均达4个以上,产量显着增加或相当,株高和穗位高显着降低,其单株产量GCA效应值显着提高,是较好的高产育种亲本;A2-3和B2-2株高和穗位高GCA负效应值显着降低,可作为矮化育种潜力亲本;B1-0百粒重和粒深GCA正效应值显着提高,是改良籽粒性状的优良材料。
李雪[7](2019)在《不同密度下玉米Reid种质DH系杂种优势及遗传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Reid种质在国内外的玉米育种及生产应用具有巨大潜力,农艺性状优良,果穗、株型较好,一般配合力高等特点。为此,本试验以Reid群重要种质J1491、J1492、J1493、J1495、J1498和核心种质PH6WC为材料,构建基础群体,通过DH育种技术,育成并筛选出6DH6、6DH7、6DH9、6DH10、6DH12;以这些育成的DH系为母本,以Non-Reid群重要种质J1673、J1584、J9D207、J1628、J1674为父本,按NCⅡ设计组配(5×5)25个杂交组合,在6万株/公顷、7.5万株/公顷、9万株/公顷3个密度下,对产量及各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中亲优势结果表明,6万株/公顷密度下,组合6DH7/J1628最高为117.94%;7.5万株/公顷密度下,组合6DH7/J1628最高为121.63%;9.0万株/公顷密度下,仍以组合6DH7/J1628最高为120.57%。超标优势结果有同样趋势,6万株/公顷密度下,组合6DH7/J1628最高为53.20%;7.5万株/公顷密度下组合6DH7/J1628最高为30.79%;9万株/公顷密度下,组合6DH7/J1628最高为34.78%。综合杂种优势分析结果,3个密度下,25个杂交组合的单株产量优势最好的组合为6DH7/J1628。2、一般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6万株/公顷、7.5万株/公顷、9万株/公顷3个密度下,小区产量效应值最高母本自交系6DH7,父本自交系J1628;穗重最高的母本自交系6DH7,父本自交系J1628;百粒重最高的母本自交系6DH7,父本自交系J1628;穗长最高的母本自交系6DH7,父本自交系是J1628。综合分析结果,母本自交系6DH7、父本自交系是J1628最好。3、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6万株/公顷、7.5万株/公顷、9万株/公顷3个密度下,小区产量特殊配合力最高的组合均为6DH7×J1628。穗长、穗重、百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3个密度下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最高的组合均为6DH7×J1628。综合分析结果,组合6DH7×J1628最优。4、综合3个密度下遗传方差分析结果,穗长、轴粗等性状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穗重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效应控制。
冷益丰[8](2018)在《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Zea mays L.)隶属于禾本科玉蜀黍属,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饲料及工业原料之一,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国家,其产量和品质一直以来是玉米育种的主要目标。为了摸清新形势下四川玉米育种的种质特点,为未来四川玉米育种发展方向的确定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十三五”四川省玉米育种攻关组8家骨干参加单位当前广泛使用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分析自交系间的遗传关系、按照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分析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配合力效应、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策略对穗长等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靶点进行检测。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GBS技术在157份玉米自交系中开发了4,976个高质量SNP标记。SNP分子标记的等位基因变异为35个,平均为3.22个;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GD)为0.14700.7512,平均为0.5066;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13710.7107,平均为0.4132,展现出四川省当前玉米育种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基于SNP分子标记的群体结构分析将该批自交系群体划分为Ⅰ、Ⅱ、Ⅲ、Ⅳ4个亚群,即绵765等8份自交系划为Ⅰ群,18-599等63份玉米自交系与Mo17、齐319和掖478划为Ⅱ群,08-641等57份玉米自交系与丹340、B73和黄早4划为Ⅲ群,SCML104等20份玉米自交系划为Ⅳ群,其余9份自交系因与任何亚群的遗传相似性比例均低而划为混合亚群,其中Ⅱ、Ⅲ两亚群占比近80%。根据群内材料的系谱来源结合四川所在的生态位置属性,我们将Ⅰ、Ⅱ、Ⅲ、Ⅳ4个亚群分别命名为本地改良系(Impro-local)、温热I A群(Tem-tropic I A)、温热I B群(Tem-tropic I B)、热带改良系(Impro-tropic)。亚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Tem-tropic I B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Tem-tropic I A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较低。Impro-local种质和Impro-tropic种质间遗传关系较远,Tem-tropic I A种质和Tem-tropic I B种质间遗传关系最近。157份自交系群体的平均LD衰减距离为1.051.10Mb。本研究结果证实,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育种过程中被大量引入到四川,形成了当前以温热种质为主的玉米育种资源。(2)四川当前主要玉米自交系的17个产量性状GCA效应在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鉴定结果表明:LH8012、T237、T278和T318具有较好的ELGCA效应,宜13B1-3和78599-211具有较好的BTLGCA效应,Y1018、Y1126、Y1114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EDGCA效应,绵723、T309、C328、绵0232、Y1126、Y1018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KRNGCA效应,08-641和SCML7275具有较好的KNRGCA效应,绵1834、T145、绵757和成自2142具有较好的CDGCA效应,绵0232和宜098具有较好的KLGCA效应,Y1114、热抗67、N29、T260和宜14A13具有较好的KWGCA效应,91(2)6983-0具有较好的KPRGCA效应,南942和德国X-02具有较好的KMGCA效应,Y1114和Y1018具有较好的EWGCA效应,Y1018和Y1114具有较好的KWPEGCA效应,承玉10号父本、宜14A2、南942和T96具有较好的CWGCA效应,Y1114和热抗67具有较好的HKWGCA效应,T318、苏湾1611、绵722、Y1126、Y1018、78599-211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KTWGCA效应,91(2)6983-0、Y1018和Y1114具有较好的GYPPGCA效应,91(2)6983-0和Y1018具有较好的GYGCA效应。综合17个产量性状GCA评价,两个环境中产量性状GCA效应表现好且均衡的前十个自交系分别是Y0921、91(2)6983-0、T213、T42 L648、T71、Y1018、绵722、SCML30331、宜13B1-3和宜15B5。(3)635个测交组合就单株产量SCA而言,云南景洪试验点GYPPSCA位列前三位的杂交组合分别是双M9×LH8012、SCML7275×08WSC149-221、Y1018×Y1027,四川雅安试验点GYPPSCA位列前三位的杂交组合分别是宜ZB-8×Y1027、京科968母本×绵04185/SN8、T145×PH6WC。根据单株产量SCA效应对144份自交系进行聚类,结果表明:144份玉米自交系在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两个试验点均被分为4个类群,但两个环境中的聚类结果不尽相同。(4)通过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两个环境中的GCA鉴定,基于4,976个高质量SNP,综合考虑群体结构、亲缘关系等对产量性状GCA进行GWAS分析。运用GLM模型,在-Log10P>3.70(P<1/4,976)水平下,产量性状GCA在两个环境中共检测到239个SNP位点,分布于玉米110号染色体上,单个SNP可以解释10.90%29.21%的表型变异;其中:穗长GCA共关联到5个显着位点、秃尖长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穗粗GCA共关联到29个显着位点、穗行数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行粒数GCA共关联到3个显着位点、轴径GCA共关联到7个显着位点、粒长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粒宽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出籽率GCA共关联到8个显着位点、含水量GCA共关联到18个显着位点、单穗重GCA共关联到28个显着位点、单穗粒重GCA共关联到28个显着位点、单穗轴重GCA共关联到19个显着位点、百粒重GCA共关联到5个显着位点、容重GCA共关联到9个显着位点、单株产量GCA共关联到38个显着位点、小区产量GCA共关联到38个显着位点。在-Log10P>3.00(P<0.001)水平下,穗粗GCA、穗行数GCA和行粒数GCA等12个产量性状GCA在两个环境中同时被检测到的位点为25个。这些产量性状GCA关联SNP位点的开发有利于完善关联分析在玉米上的应用,同时为今后玉米的配合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参考。
徐丽[9](2017)在《昌吉州玉米种业发展调研报告》文中认为昌吉州是我国西北玉米杂交种生产规模发展较稳定的基地之一,玉米制种面积最大时达到34650 hm2,2011至2015年制种玉米单产在6500 kg/hm2左右,地理优势与气候特殊性非常适合玉米种植。本文以玉米种业价值链为研究线索,分别阐述了昌吉州玉米种业的品种选育与推广、种业监管、玉米种子生产与加工、种子企业销售及售后服务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昌吉州玉米种业所面临的问题。研究表明,昌吉州玉米种业发展过程中面临推广人员的缺乏与推广方式的单一、种子企业盈利能力低、种子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企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与文化素质水平较低等诸多问题;从而提出了加快玉米种业发展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在品种选育方面,加大对优势品种推广力度,搭建种质资源交流平台,支持企业与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在种子企业发展方面,做好种子企业整合,改善两极分化,促进种子企业经营由小而散的区域自给性经营向全方位市场竞争企业转变,不断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树立种子企业强有力的品牌形象;在种业监管方面,抓好基层监管机构的人员建设和改善种子安全管理机制;以此来促进地区玉米种业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和健康发展,为昌吉州玉米种业今后的发展做出对策参考。
张世煌[10](2012)在《北方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和转型方向》文中研究说明从我国北方春播玉米品种试验看出,调整玉米商业育种方向和技术路线正逐步落实到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落实到育种技术创新。我国玉米育种正从模仿走向创新,但还需要制度安排予以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政策需求是彻底改革品种审定制度,开辟绿色通道,建立注册制才能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投入种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个体育种者异军突起,需要引起更多关注。尽管取得了显着进展,但跨国企业对我国种业的竞争压力依然呈上升态势,要通过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鼓励技术进步,提升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二、当前内蒙古玉米育种形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内蒙古玉米育种形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创新链视角我国玉米种业科技产出及产业化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育种创新链 |
1.2.2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 |
1.2.3 玉米育种技术创新 |
1.2.4 粮食增产影响因素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育种创新链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育种创新链 |
2.2 育种创新的主要环节 |
2.2.1 种质资源收集 |
2.2.2 种质资源鉴定、登记和保存 |
2.2.3 种质资源利用 |
2.2.4 植物新品种的申请和育种者权利 |
2.2.5 品种审定与登记 |
2.3 理论基础 |
2.3.1 技术创新理论 |
2.3.2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2.3.3 农业知识产权理论 |
第三章 我国玉米育种创新链 |
3.1 我国玉米生产概况 |
3.2 玉米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利用 |
3.3 玉米育种领域的科技产出 |
3.3.1 基础研究 |
3.3.2 技术创新 |
3.3.3 新品种培育 |
3.4 玉米育种成果的产业化运用 |
第四章 我国玉米育种科技产出的国际比较 |
4.1 基础研究比较 |
4.1.1 科技论文国家分布 |
4.1.2 科技论文发文机构 |
4.1.3 科技论文研究热点 |
4.2 技术创新比较 |
4.2.1 育种专利国家分布 |
4.2.2 育种专利权人分布 |
4.2.3 育种专利研究热点 |
4.2.4 专利所有权转让趋势 |
4.3 新品种培育比较 |
第五章 我国玉米育种创新的产业发展贡献分析 |
5.1 我国玉米品种推广 |
5.2 品种改良水平测算指标 |
5.2.1 品种更新率 |
5.2.2 品种进步率 |
5.3 品种改良水平测算 |
5.4 测算模型与实证分析 |
5.4.1 理论模型 |
5.4.2 实证模型 |
5.4.3 数据来源 |
5.4.4 实证分析结果 |
5.5 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 |
6.2.2 推进育种技术创新 |
6.2.3 加大对育种创新成果的推广运用 |
6.2.4 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农业新形势下作物育种学教学创新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形势下作物育种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
1.1 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限制玉米新品种选育 |
1.2 转方式、调结构对玉米育种目标提出新要求 |
1.3 产业化应用滞后限制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
2 新形势下作物育种学教学内容创新的探讨 |
2.1 增加生物信息学基本原理与技术内容 |
2.2 增加植物表型组学理论与技术内容 |
2.3 增加特种玉米育种理论与技术内容 |
2.4 增加饲用玉米育种理论与技术内容 |
2.5 增加玉米商业育种理论内容 |
3 结语 |
(3)东北地区玉米育种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目前东北地区玉米育种存在的几大问题 |
1.1 种质资源匮乏 |
1.2 育种水平相对较低 |
1.3 选育的品种熟期晚、果穗籽粒降水慢 |
1.4 耐密性差 |
1.5 商品品质差 |
1.6 抗倒折性差 |
1.7 不抗病虫害 |
1.8 不适宜机收 |
2 应对措施 |
2.1 东北地区的育种目标 |
2.1.1 高产 |
2.1.2 耐密植 |
2.1.3 熟期早、降水快 |
2.1.4 广适 |
2.1.5 商品品质优 |
2.1.6 抗倒折 |
2.1.7 抗螟虫 |
2.1.8 籽粒宜机收 |
2.2 杂优模式的改进 |
2.2.1 血缘杂交模式 |
2.2.2 早晚杂交模式 |
2.3 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创新 |
2.3.1 种质资源挖掘、搜集及引进 |
2.3.2 种质资源的创新 |
3 结语 |
(4)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种子产业的重要性 |
1.1.2 国内种子产业的面临的挑战 |
1.1.3 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5.1 相关概念界定 |
1.5.2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2.1 吉林省玉米生产概况 |
2.2 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历程 |
2.2.1 自选自留阶段 |
2.2.2 研发推广阶段 |
2.2.3 计划管理、专营统供阶段 |
2.2.4 《种子法》实施阶段 |
2.3 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情况 |
2.4 吉林省典型玉米种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4.1 种子品牌竞争优势不强 |
2.4.2 生产研发能力有待提高 |
2.4.3 产业发展缺乏系统规划 |
2.4.4 科研营销人才流失严重 |
第三章 国外种子产业发展经验借鉴和启示 |
3.1 美国玉米种子产业发展概况 |
3.1.1 科研的高投入与高产出实现良性循环 |
3.1.2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育种目标 |
3.1.3 品种试验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
3.1.4 重视新品种保护 |
3.2 欧洲玉米种子产业发展概况 |
3.2.1 以完善的管理机制保障商业化育种模式运行 |
3.2.2 育种目标遵循市场规律,并以现代生物技术引领研发 |
3.2.3 在全球构建育种试验平台和管理平台 |
3.3 对吉林省的启示 |
3.3.1 政府政策扶持是种子产业繁荣的基础 |
3.3.2 现代企业制度是激发企业活力的根本 |
3.3.3 种子科研开发是企业生命延续的支柱 |
3.3.4 政府宏观调控是种子市场发展的保证 |
第四章 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1 缺乏优质种子资源 |
4.1.1 缺乏引进优质种子的资源意识 |
4.1.2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
4.2 种子企业经营能力存在短板 |
4.2.1 缺乏品牌营销意识 |
4.2.2 售后服务不足 |
4.3 市场监管不完善 |
4.3.1 监管主体不明晰 |
4.3.2 监管执法不先进 |
4.4 科技研发能力不足 |
4.4.1 研究机构大而不强 |
4.4.2 种子产业创新人才缺乏 |
4.4.3 研发经费投入有限 |
第五章 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5.1 建立良种创新与推广体系 |
5.1.1 加快优良品种选育进程 |
5.1.2 采取多种方法选育 |
5.1.3 注意品种培育的延续性 |
5.2 提高玉米种子企业经营能力 |
5.2.1 促进种子企业规模化经营 |
5.2.2 强化种子企业品牌意识 |
5.2.3 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
5.3 完善玉米种子产业管理体系 |
5.3.1 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 |
5.3.2 加强种子产业布局引导 |
5.3.3 不断完善种子质量监督体系 |
5.3.4 加强信息指导服务 |
5.4 注重科研管理与人才储备 |
5.4.1 提高科技创新力度 |
5.4.2 发挥大专院校人才培养优势 |
5.4.3 搭建良好的科研管理环境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山西省玉米青贮产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青贮玉米经济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 |
2.1 青贮玉米 |
2.2 产业 |
2.3 青贮玉米产业 |
3 山西省青贮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
3.1 山西省青贮玉米种植现状 |
3.1.1 青贮玉米种植概况 |
3.1.2 青贮玉米种植成本收益分析 |
3.1.3 青贮玉米种植综合优势分析 |
3.2 山西省青贮玉米加工现状 |
3.2.1 青贮玉米加工类型 |
3.2.2 青贮玉米加工企业分析 |
3.2.3 青贮玉米加工企业竞争力浅析 |
3.3 山西省青贮玉米市场现状 |
3.3.1 青贮玉米销售分析 |
3.3.2 青贮玉米流通分析 |
3.3.3 青贮玉米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3.4 山西省青贮玉米消费现状 |
4 山西省青贮玉米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
4.1 青贮玉米生产问题 |
4.1.1 青贮玉米单位产量低 |
4.1.2 青贮玉米营养品质低 |
4.1.3 种植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
4.1.4 种植方式落后 |
4.2 青贮玉米加工问题 |
4.2.1 优质青贮窖不足 |
4.2.2 青贮配套机械匮乏 |
4.2.3 青贮调制技术落后 |
4.2.4 优质裹包青贮加工企业少 |
4.3 青贮玉米市场问题 |
4.3.1 青贮玉米市场体系未成系统 |
4.3.2 市场信息不全 |
4.3.3 物流渠道不畅 |
4.3.4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
5 山西省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对策 |
5.1 完善技术体系 |
5.1.1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成果转化 |
5.1.2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
5.1.3 加快生产标准体系建设与推广 |
5.1.4 推进种植加工与饲喂技术研究,提高利用率 |
5.2 完善市场体系 |
5.2.1 上下游联合 |
5.2.2 完善调控监管机制 |
5.2.3 完善市场信息系统建设 |
5.2.4 规模化与专业化经营 |
5.3 政府扶持引导 |
5.3.1 政策倾斜 |
5.3.2 扶持龙头企业 |
5.3.3 经济支持 |
5.4 加大推广营销 |
5.4.1 品牌建设 |
5.4.2 利用模式多样化 |
5.4.3 提高后期服务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调研、试验照片 |
致谢 |
(6)不同供体及回交次数对玉米自交系K11和K62的改良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1.1.1 种质资源改良创新的意义 |
1.1.2 国外玉米种质资源现状 |
1.1.3 国内玉米种质资源现状 |
1.2 种质资源改良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
1.2.1 筛选、改良地方种质资源 |
1.2.2 人工合成群体改良 |
1.2.3 物理、化学诱变改良 |
1.2.4 回交改良 |
1.3 玉米种质回交改良研究与应用 |
1.3.1 自交系改良 |
1.3.2 创建近等基因系 |
1.3.3 创制雄性不育系 |
1.3.4 外来种质利用 |
1.4 种质资源的评价 |
1.4.1 表型性状评价 |
1.4.2 分子标记评价 |
1.4.3 配合力评价 |
1.4.4 杂种优势评价 |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田间试验设计 |
2.2.2 测定性状及方法 |
2.2.3 分子标记鉴定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2.3.1 主要性状差异比较 |
2.3.2 SSR数据分析 |
2.3.3 配合力分析 |
2.3.4 杂种优势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改良系主要性状表现 |
3.1.1 主要性状方差分析结果 |
3.1.2 主要农艺性状改良效果 |
3.1.2.1 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
3.1.2.2 供体对主要农艺性状的改良效应 |
3.1.2.3 回交次数对主要农艺性状的改良效应 |
3.1.3 主要产量性状改良效果 |
3.1.3.1 主要产量性状比较 |
3.1.3.2 供体对主要产量性状的改良效应 |
3.1.3.3 回交次数对主要产量性状的改良效应 |
3.2 改良系SSR标记遗传变异 |
3.2.1 SSR标记扩增结果 |
3.2.2 轮回亲本与改良系间遗传相似系数 |
3.2.3 SSR标记聚类分析 |
3.2.4 SSR标记差异位点数分析 |
3.3 改良系主要性状配合力效应分析 |
3.3.1 杂交组合主要性状方差分析 |
3.3.2 配合力方差分析 |
3.3.3 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
3.3.3.1 改良系主要性状GCA效应 |
3.3.3.2 供体对产量GCA的改良效应 |
3.3.3.3 回交次数对产量GCA的改良效应 |
3.3.4 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
3.3.4.1 单株产量SCA相对效应值 |
3.3.4.2 供体对产量SCA的改良效应 |
3.3.4.3 回交次数对产量SCA的改良效应 |
3.4 产量杂种优势分析 |
3.4.1 分类对照优势分析 |
3.4.1.1 改良系组合单株产量分类对照优势 |
3.4.1.2 供体对改良系单株产量分类对照优势的影响 |
3.4.1.3 回交次数对改良系单株产量分类对照优势的影响 |
3.4.2 统一对照优势分析 |
3.4.2.1 改良系组合单株产量统一对照优势 |
3.4.2.2 不同供体及回交次数对改良系单株产量统一对照优势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不同供体和回交次数对农艺经济性状的改良效应 |
4.2 不同供体和回交次数对改良系配合力的影响 |
4.3 不同供体和回交次数对改良系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 |
4.4 回交改良系的应用前景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作者简历 |
(7)不同密度下玉米Reid种质DH系杂种优势及遗传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的来源发展及重要地位 |
1.2 国内外玉米育种概况 |
1.3 杂种优势及其利用 |
1.4 玉米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 |
1.5 玉米种质资源 |
1.6 美国Reid种质的遗传改良 |
1.7 配合力 |
1.8 玉米DH系及单倍体育种 |
1.9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亲本材料及所属类群 |
2.2 试验设计 |
2.3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杂种优势分析 |
3.2 联合方差分析 |
3.3 配合力分析 |
3.4 遗传参数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种质资源的形成与利用 |
1.1.1 玉米的起源与驯化 |
1.1.2 玉米的传播与分布 |
1.1.3 玉米的种质多样性与分类 |
1.1.4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 |
1.2 DNA分子标记与测序技术的发展 |
1.2.1 分子标记的类型 |
1.2.2 传统(一代)测序技术简介 |
1.2.3 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的突破 |
1.2.4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发展 |
1.2.5 各类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 |
1.3 植物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群划分 |
1.3.1 配合力的概念 |
1.3.2 配合力的测定及评价 |
1.3.3 配合力在植物中的研究概况 |
1.3.4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的研究进展 |
1.3.5 基于配合力的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 |
1.3.6 基于分子标记的玉米类群划分 |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对重要性状的研究进展 |
1.4.1 连锁不平衡(LD)的概念及原理 |
1.4.2 影响连锁不平衡(LD)的因素 |
1.4.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发展 |
1.4.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 |
1.4.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基于SNPs的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遗传特征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DNA样品制备 |
2.1.3 玉米GBS文库构建与测序 |
2.1.4 SNP基因型鉴定 |
2.1.5 SNP统计分析 |
2.1.6 亲缘关系评估 |
2.1.7 群体结构分析 |
2.1.8 连锁不平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基因组DNA提取 |
2.2.2 Illumina xten测序 |
2.2.3 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
2.2.4 SNP的鉴定与筛选 |
2.2.5 SNP特征分析 |
2.2.6 Kinship分析 |
2.2.7 群体结构分析 |
2.2.8 主成分分析 |
2.2.9 系统发育树分析 |
2.2.10 亚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11 连锁不平衡分析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GBS提供经济高效的基因分型技术 |
2.3.2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
2.3.3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自交系群体的连锁不平衡距离 |
2.3.4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模式与利用 |
第三章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产量配合力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杂交组合配制 |
3.1.3 田间试验设计 |
3.1.4 产量相关性状调查 |
3.1.5 性状资料的整理与描述 |
3.1.6 表型差异显着性检验 |
3.1.7 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
3.1.8 表型相关性分析 |
3.1.9 杂种优势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杂交组合产量性状的群体表现 |
3.2.2 组合间的表型方差分析 |
3.2.3 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
3.2.4 亲本配合力效应与杂交组合表型的相关性 |
3.2.5 144个自交系的综合评价 |
3.2.6 杂种优势分析及杂优类群划分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玉米产量性状及其配合力相关性 |
3.3.2 配合力评价中测验种的选择 |
3.3.3 四川当前育种自交系配合力评价与后续应用 |
3.3.4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自交系的杂优类群划分 |
第四章 玉米产量性状配合力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田间试验和性状调查 |
4.1.3 基因型鉴定 |
4.1.4 亲缘关系、LD和群体结构评估 |
4.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关联分析模型的选取 |
4.2.2 产量性状GCA显着位点 |
4.2.3 两个环境中的一致性GCA位点 |
4.2.4 本研究中产量GCA位点与早期结果的比较 |
4.3 讨论与结论 |
4.3.1 适合关联分析表型性状的选择 |
4.3.2 关联分析群体构建 |
4.3.3 LD大小及模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
4.3.4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位点研究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5.1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遗传结构 |
5.2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产量性状配合力 |
5.3 基于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GCA分子位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昌吉州玉米种业发展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外有关种业研究进展 |
2.2 国内有关玉米种业研究进展 |
2.2.1 玉米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
2.2.2 玉米种业生产经济效益研究进展 |
2.2.3 玉米种业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2.4 相关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2.4.1 玉米种业相关概念界定 |
2.4.2 玉米种业相关理论基础 |
第3章 昌吉州玉米种业发展现状 |
3.1 昌吉州玉米品种选育与推广现状 |
3.1.1 玉米品种选育 |
3.1.2 企业科研能力 |
3.1.3 推广人员分布 |
3.1.4 玉米推广品种结构 |
3.2 昌吉州种子监管现状 |
3.2.1 种子监管人员构成 |
3.2.2 种子监管机构工作业务范围 |
3.2.3 种子监管机构监管能力 |
3.3 昌吉州玉米种子生产现状 |
3.3.1 玉米种植规模扩大与产量提高 |
3.3.2 昌吉州玉米制种区域分布 |
3.3.3 制种玉米生产模式 |
3.3.4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
3.4 昌吉州玉米制种农户与种子企业发展基本状况调查 |
3.4.1 昌吉州制种农户基本状况 |
3.4.2 昌吉州种子企业发展基本状况 |
3.5 昌吉州玉米种子加工状况 |
3.6 昌吉州种子企业销售现状 |
3.7 昌吉州种子企业售后服务现状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昌吉州玉米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玉米品种推广存在的问题 |
4.1.1 推广人员与基层推广经费紧缺 |
4.1.2 推广模式和方式单一 |
4.2 玉米制种生产存在的问题 |
4.2.1 制种户“一低一高”,生产技术难掌握 |
4.2.2 合作安全意识欠缺 |
4.2.3 市场信息获取不对称 |
4.2.4 人工成本难掌控 |
4.3 玉米制种企业存在的问题 |
4.3.1 种子企业盈利能力较弱且过于分散 |
4.3.2 科研能力薄弱,专业技能人才缺乏 |
4.3.3 售后服务无法满足消费群体需求 |
4.4 玉米种子监管存在的问题 |
4.4.1 转基因品种的种植和推广,成为种子安全监管潜在风险 |
4.4.2 种业市场准入门槛低,执法手段弱,难以形成有效经营监管 |
4.4.3 基层种子监管机构人员建设不合理 |
第5章 促进昌吉州玉米种业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5.1 加大农业推广力度,实施多元化农业推广途径 |
5.2 完善信息平台构建,提高农户运用网络技能 |
5.3 搭建种质资源交流信息平台 |
5.4 改善种子安全管理机制 |
5.5 加强基层种业监管部门人员建设 |
5.6 做好种子企业整合,改善两极分化 |
5.7 加强各层次人才培养,输入创新新血液 |
5.8 种子企业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北方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和转型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调整育种方向要落实到种质和技术上 |
2进一步改革和创新需要做出制度安排 |
1育种方法与种质创新趋势不匹配。 |
2品种区域试验方法要改革。 |
3鼓励创新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
4差距巨大, 改革是关键 |
5种业的希望在民间 |
四、当前内蒙古玉米育种形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创新链视角我国玉米种业科技产出及产业化运用研究[D]. 刘世梦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农业新形势下作物育种学教学创新浅析[J]. 葛选良.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3]东北地区玉米育种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J]. 徐艳荣,仲义,代秀云,侯宗运,焦仁海,刘兴二. 东北农业科学, 2020(04)
- [4]吉林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季罡.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5]山西省玉米青贮产业分析[D]. 欧翔.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6]不同供体及回交次数对玉米自交系K11和K62的改良效应[D]. 赵长云.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7]不同密度下玉米Reid种质DH系杂种优势及遗传特性研究[D]. 李雪.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8]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D]. 冷益丰.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7)
- [9]昌吉州玉米种业发展调研报告[D]. 徐丽.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10]北方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和转型方向[J]. 张世煌. 种子科技, 2012(12)